摘要:從我國云南地區采集藥用植物密毛山梗菜(Lobelia clavata E.Wimm.)植株為樣品,采用稀釋涂布平板法進行內生放線菌的分離,以香蕉枯萎病菌4號小種為靶標菌,通過平板對峙試驗,篩選出對尖孢鐮刀菌菌絲生長抑制作用最強的生防菌株2株,通過形態觀察、生理生化特性比對并結合 16S rDNA 序列分析對這2種菌株進行鑒定,采用濾紙片擴散法測定其內生放線菌次生代謝產物對感病香蕉的抑菌活性。結果表明:經鑒定DJ15菌株為Streptomyces yatensis,XLG-1 菌株為Streptomyces celluloflavus(纖維黃鏈霉菌),這2種菌株對香蕉枯萎病菌菌絲抑制率分別為 5446%、 7012%。所分離的菌株對多種植物病原真菌均有抑制效果,為無環境公害型微生物資源的研究與應用奠定基礎。
關鍵詞:密毛山梗菜;內生放線菌;香蕉枯萎菌;鑒定;次生代謝產物;抗菌活性
中圖分類號: S436.68+1文獻標志碼:
文章編號:1002-1302(2016)08-0199-04
密毛山梗菜(Lobelia clavata E.Wimm.)為半邊蓮科半邊蓮屬植物,民間用于治療腮腺炎、跌打損傷、風濕痛、疹癥,全草或根、葉(有毒)藥用,分布于云南西南部至南部。其提取物中分離的齊墩果酸存在于許多中草藥中,生理活性較為廣泛,對其結構修飾后合成的齊墩果酸磷酸醋單鈉,經體外藥理試驗證實,其抗腫瘤活性比齊墩果酸高5倍[1-2]。
香蕉枯萎病是由尖孢鐮刀菌(Fusarium oxysporum f. sp. cubense,簡稱Foc)侵染而引起的危害香蕉生產的毀滅性土傳真菌病害,該病可導致植物莖葉萎蔫,嚴重時整株枯死,是世界上分布最廣、危害最大、造成損失最嚴重的植物土傳病害之一[3]。為了減少化學肥料和農藥的使用,應用生物防治方法對香蕉枯萎病進行綜合防控已成為國內外的研究熱點[4]。戴青冬等對抗香蕉枯萎病生防菌進行了篩選及生防效應方面的研究[5]。胡偉等報道了添加生防菌株解淀粉芽孢桿菌的生物有機肥在不同耕作模式下對香蕉生長和香蕉枯萎病防治效果的影響,發現這種菌株有機肥能降低香蕉枯萎病病情指數[6]。目前防治香蕉枯萎病的生防菌株主要有以下幾大類:生防細菌、生防真菌、生防放線菌等[7-9]。本研究以云南密毛山梗菜作為試驗材料,分離出2株對香蕉枯萎病菌具有較好拮抗效果的內生放線菌DJ15、XLG-1。通過形態觀察、生理生化特性比對并結合 16S rDNA 序列分析對該菌株進行鑒定,對其進行抗菌活性和次級代謝產物活性進行研究,為其今后應用于香蕉枯萎病的防治提供理論指導。
1材料與方法
1.1試驗材料
1.1.1樣品采集密毛山梗菜植株樣品采集于云南省西雙版納植物園(地理位置109°51′17″E、19°47′1″N),樣品分為根、莖、葉3份,采集后混勻,置于無菌封口袋中,封口,放入冰盒中保存,帶回實驗室在4 ℃冰箱中保存備用。
1.1.2主要試劑采用北京百泰克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生產的細菌DNA 提取試劑盒,北京博邁德生物公司生產的Taq DNA聚合酶,愛思進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生產的PCR產物純化試劑盒;引物合成、測序由華大基因完成。
1.1.3供試病原菌本研究篩選拮抗菌所用病原菌為香蕉枯萎病菌4號小種(Fusarium oxysporum f. sp. cubense)。放線菌多抗性測試病原菌有香蕉長形斑病原菌(Curvularia fallax)、香蕉大灰斑病原菌(Curvularia lunata)、香蕉炭疽病原菌(Colletotrichum musae)、草莓炭疽病原菌(C. fragariae)、辣椒炭疽病原菌(C. acutatum)、膠孢炭疽病原菌(C. gloeosporioides)、香蕉樹木潰瘍病原菌(Botoryosphaeria dothidea)、貢蕉煙頭病原菌(Fusarium spp.)、香蕉葉緣枯斑病原菌(Alternaria musae)。此外,還有灰葡萄孢菌病原菌(Botrytis cinerea)等。菌源均由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環境與植物保護研究所提供。
1.1.4供試培養基采用高氏一號培養基進行分離,滅菌后在1 L培養基中加入3 mL經過過濾除菌處理的1%重鉻酸鉀溶液、0.5 mL 5%制霉菌素;采用酵母膏麥芽膏瓊脂培養基純化菌株、保藏,同時進行形態觀察;采用PDA培養基進行平板對峙培養;采用酵母膏麥芽膏(YE)液體培養基進行菌株發酵。
1.2內生放線菌的分離
具體分離方法參照文獻[10]。
1.3拮抗放線菌的篩選
具體篩選方法參照文獻[11]。
1.4菌株鑒定
1.4.1形態與培養特征觀察具體方法參照文獻[12-14]。
1.4.2生理生化特征具體方法參照文獻[15]。
1.4.3系統發育學特征用細菌DNA 提取試劑盒提取樣品DNA;采用細菌通用引物(27F:5′-AGAGTTTGATCMTGGCTCAG-3′,1492R:5′-TACGGYTACCTTGTTACGACT-3′)進行16S rDNA的PCR擴增;產物純化后測定基因序列;采用EzTaxon與GenBank搜索序列相似性,選取相似性最高的模式菌序列,用MEGA5.0中的鄰接法(Neighbor-Joining,N-J)法比較同源性,構建系統進化樹。
1.5菌株抗菌活性評價
1.5.1平板對峙對病原菌的拮抗作用將拮抗放線菌與香蕉炭疽病菌等11種病原真菌于28 ℃對峙培養7~14 d,以不接拮抗菌的平板為對照,每個處理3次重復,以抑菌帶寬度來衡量菌株對病原真菌的抑制作用。
1.5.2混合菌液對病原菌的拮抗作用以及對病原菌菌絲生長、分生孢子萌發的抑制作用具體方法參照文獻[16-17]。
1.5.3次生代謝產物對病原菌的抑制作用具體方法參照文獻[18-19]。
1.6數據處理
采用SAS 6.12軟件進行方差分析及多重比較。
2結果與分析
2.1放線菌的分離與篩選
根據分離的菌株在純化培養基上的菌落形態及顏色去重,獲得126株放線菌;經過平板對峙培養法篩選后,得到產生抑菌圈最大的2株放線菌,分別編號為DJ15、XLG-1。
2.2菌株DJ15、XLG-1的分類鑒定
2.2.1形態特征菌株DJ15的基內菌絲發達、不斷裂,氣生菌絲多分枝,孢子絲波曲狀,孢子呈橢圓形,表面光滑。
2.2.2培養特征菌株DJ15、XLG-1在供試的7種培養基上生長良好,其菌落形態特征見表1。
2.2.4系統發育學特征將所獲得的DJ15、XLG-1菌株的16SrDNA序列通過EzTaxon與GenBank上登錄的序列進行基因序列相似性比對,得到21株分別與菌株DJ15、XLG-1同源性最高、已定名的模式菌的序列信息,MEGA5.0軟件構建系統發育樹如圖1所示,可見DJ15菌株與Streptomyces yatensis NBRC 101000T (AB249962)同源性最高,可達99.96%;XLG-1菌株與Streptomyces kasugaensis M338-M1T (AB024441)、Streptomyces celluloflavus NRRL B-2493T (JOEL01000102)2株菌同源性最高,均為99.09%,且均處于同一分支。結合形態特征、培養特征和生理生化特征比對,鑒定DJ15菌株為Streptomyces yatensis,XLG-1菌株為Streptomyces celluloflavus(纖維黃鏈霉菌)。
2.3菌株抗菌活性評價
2.3.1菌株抑菌譜測定平板對峙試驗結果(表3) 表明,菌株DJ15、XLG-1抑菌效果較廣,對供試的11種植物病原真菌菌絲的抑制率均超過50%,具有較好的抑制效果。2種菌株對病原真菌抑制作用中,XLG-1對貢蕉煙頭病原菌的抑制率為74.99%,抑菌帶寬度達到2.16 cm,抑制作用最強。除了DJ15對香蕉長形斑病原菌、灰葡萄孢菌原菌、草莓炭疽病原菌及香蕉炭疽病原菌的抑菌帶寬度小于1.5 cm, 其余的
2.3.2次生代謝產物對分生孢子萌發的抑制作用菌株DJ15、XLG-1不同濃度的發酵液對香蕉枯萎病菌4號小種分生孢子的萌發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發酵液原液的抑制率最高,10%發酵液抑制率則最低,發酵濾液濃度增加至50%時,病原菌孢子的裂解增加(表4),說明隨著拮抗菌發酵濾液濃度增加,濾液對病原菌孢子的生長抑制作用也增強。
2.3.3次生代謝產物對病原菌的抑制作用菌株DJ15、XLG-1的發酵產物對11種供試植物病原真菌都有較好的抑制效果(表5)。其中DJ15對香蕉樹木潰瘍病原菌的抑制作用最強,抑菌帶寬度達到2.11 cm;XLG-1對貢蕉煙頭病原菌的抑制作用作用最強,抑菌帶寬度達到2.62 cm;2種菌株對香蕉枯萎病4號小種均有較強的抑制作用,抑菌帶寬無明顯差異性,分別為1.99、2.40 cm。
3討論和結論
隨著人們對生態環境的日益重視,目前利用生防菌防治香蕉枯萎病病害已是國內外學者研究的重要內容,但是由于微生物定殖能力不強,容易受濕度、溫度、化學農藥和其他環境因素的影響,導致生物防治的效果不穩定,從而限制了微生
戴青冬等通過對香蕉進行施用BLG01、BDF11與有機液肥的試驗,篩選出高效生防枯草芽孢桿菌Bacillus subtilis BLG01和BDF11,這2種菌株對香蕉枯萎病病原菌的抑制率最高可達77%[5]。然而從植株內尤其是藥用植物內分離篩選出的微生物用于香蕉枯萎病的防治卻鮮有報道。本研究中,從藥用植物密毛山梗菜中分離篩選鑒定出的菌株,對香蕉枯萎病菌在內的11種病原菌具有廣譜抗性,特別是對香蕉枯萎病菌菌絲生長抑制率分別達54.46%、70.12%,抑制效果良好。原因可能是這些生防菌能抑制病原菌,降低土壤中的尖孢鐮刀菌數量,使病害得到了有效控制[5]。由于內生菌生長于植株內,不易受外界環境影響,具有可以在植物體內定殖和運轉的特殊性質[25],按照內共生理論,內生菌可能產生與其宿主相同或相似的代謝產物,因此從藥用植物中分離具有抗菌活性放線菌,成為病害生物防治中具有潛力的微生物農藥。
譚力等通過對銀杏內生放線菌進行研究,發現由分離、篩選得到具有抑菌作用的菌株KLBMP 5501為淺紫鏈霉菌Streptomyces violascens[20]。本研究從密毛山梗菜體內分離到2株對香蕉枯萎病菌4號小種拮抗作用較強的菌株DJ15、XLG-1,通過形態觀察、生理生化測定及16S rDNA 序列分析,鑒定出DJ15菌株為Streptomyces yatensis,XLG-1菌株為纖維黃鏈霉菌(Streptomyces celluloflavus),目前還未發現2株菌應用于土傳病害防治方面的報道。同時該菌株發酵濾液對香蕉枯萎病菌4號小種的孢子萌發抑制率隨著稀釋濃度變化而變化,其中原液對香蕉枯萎病菌4號小種的孢子萌發抑制率最大,分別為84.44%、89.10%,表明該菌株的次生代謝產物含有抑菌物質,值得對DJ15、XLG-1菌株在植物病害的防治、抗生素的分離純化及其抑菌機理等方面進行深入研究。目前,從密毛山梗菜中分離得到的內生放線菌應用于防治植物病害的研究尚未見報道,因此開展對DJ15、XLG-1菌株在植株體內定殖、田間應用、次生代謝產物的分離、生防菌劑的研制等方面作深入研究具有一定的實踐意義,為進一步優化提高抑菌活性以及后期大田生物防治提供科學依據。
參考文獻:
[1]楊靖華,馬妮,李良,等. 大將軍化學成分研究(I)[J]. 中草藥,2000,31(12):898-943.
[2]國家醫藥管理局中草藥情報中心站. 植物藥有效成分手冊[M]. 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86:1003.
[3]張志紅,彭桂香,李華興,等. 生物肥與甲殼素和惡霉靈配施對香蕉枯萎病的防治效果[J]. 生態學報,2011,31(4):1149-1156.
[4]王清紅,李培征. 香蕉枯萎病生物防治研究進展[J]. 安徽農業科學,2010,38(20):10747-10748.
[5]戴青冬,汪軍,邢益范,等. 兩株抗香蕉枯萎病生防菌的篩選與生防效應研究[J]. 廣東農業科學,2014,1:73-77.
[6]胡偉,趙蘭鳳,張亮,等. 不同種植模式配施生物有機肥對香蕉枯萎病的防治效果研究[J]. 植物營養與肥料學報,2012,18(3):742-748.
[7]Paulitz T C,Bélanger R R. Biological control in green house systems[J]. Annual Review Phytopathology,2001,39:103-133.
[8]陳捷,朱潔偉,張婷,等. 木霉菌生物防治作用機理與應用研究進展[J]. 中國生物防治學報,2011,27(2):145-151.
[9]丁文娟,曹群,趙蘭鳳,等. 生物有機肥施用期對香蕉枯萎病及土壤微生物的影響[J]. 農業環境科學學報,2014,33(8):1575-1582.[ZK)]
[10]魏玉珍,張玉琴,趙莉莉,等. 廣西山口紅樹林內生放線菌的分離、篩選及初步鑒定[J]. 微生物學通報,2010,37(6):823-828.
[11]程麗娟,薛泉宏,來航線,等. 微生物與實驗技術[M]. 西安:世界圖書出版公司,2000.
[12]四川抗菌素工業研究所新抗菌素研究室. 鏈霉菌鑒定法[J]. 抗菌素,1976,4:96-107.
[13]閻遜初. 放線菌的分類和鑒定[M]. 北京:科學出版社,1992.
[14]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放線菌分類組. 鏈霉菌鑒定手冊[M]. 北京:科學出版社,1975.
[15]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細菌分類組. 一般細菌常用鑒定方法[M]. 北京:科學出版社,1978:135-182.
[16]李小俊,成麗霞,吳彥彬,等. 拮抗菌抗菌譜及發酵液拮抗能力測定的新方法[J]. 生物技術,2007,17(1):55-58.
[17]盧娟,夏啟玉,孫建波,等. 一株拮抗香蕉枯萎病菌的鏈霉菌分離與鑒定[J]. 熱帶作物學報,2011,32(2):278-28.
[18]徐叔云,卞如濂,陳修. 藥理實驗方法學[M]. 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3:651.
[19]Wellman-Labadie O,Lemaire S,Mann K,et al. Antimicrobial activity of lipophilic avian eggshell surface extracts[J].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2010,58(18):10156-10161.
[20]譚力,袁博,秦盛,等. 邳州銀杏內生放線菌分離、篩選及活性菌株鑒定[J]. 微生物學通報,2015,42(6):1043-1051.
[21]Thangavelu R,Palaniswami A,Doraiswamy S,et al. The effect of Pseudomonas fiuorescens and Fusarium oxysporum f. sp. cubense on induction of defence enzymes and phenolics in banana[J]. Biologial Plantanum,2003,46(1):107-110.
[22]茹祥,曾濤,莫坤聯,等. 海南吊羅山原始林區抗香蕉枯萎病土壤放線菌的分離及田間防治效果試驗[J]. 中國農學通報,2012,28(13):97-102.
〖FQ(6。54,ZX,DY-W〗[KH*4D]
[23]秦涵淳,楊臘英,李松偉,等. 香蕉鐮刀菌枯萎病拮抗放線菌的分離篩選及其抑制效果的初步評價[J]. 中國生物防治,2010,26(2):174-180.
[24]Chen C Y,Wang Y H,Huang C J. Enhancement of the antifungal activity of Bacillus subtilis F29-3 by the chitinase encoded by Bacillus circulans chiA gene.[J]. Canadian Journal of Microbiology,2004,50(6):451-454.
[25]Lodewyckx C,Vangronsveld J,Porteous F,et al. Endophytic bacteria and their potential applications[J]. Critical Reviews in Plant Sciences,2002,21(6):583-606.
[FQ)]
推薦訪問: 放線菌 枯萎 香蕉 鑒定 內生上一篇:2020團員自我評議500字5篇
下一篇:輻照食品檢測鑒定方法
**同志自我單位工作以來能立足本職,刻苦學習,工作熱心負責,認真完成各項工作任務,在實踐中各項能力得到了進一步提升,工作經驗得到了進一步豐富,個人綜合素質得以提高,現就**同志近三年工作情況鑒定如下:
大學生在校實習自我總結為期兩周的金工實習結束了,這對于我們來說是一種全新的體驗,實習前的好奇、恐懼或是自信現在都化成了點點的回味,成為了寶貴的財富。對于我們
員工自我年終總結在20xx年的工作即將結束,我是在年初左右就加入了支行的,在這近一年的時間里,雖然在工作成績中并沒有做出令人驚嘆的數據,但是我卻在這一年中一
采購員工作年度自我總結一年的時間即將過去,在這將近一年的時間中我通過努力的工作,得到很多收獲,臨近年終,我感覺有必要對自己的工作做一下總結。目的在于吸取教訓
護士實習自我鑒定優秀充實而緊張的四周數字測圖原理與方法實習在滿載收獲的歡呼聲中結束了。通過本次實習,鞏固、擴和加深我們從課堂上所學的理論知識,也讓我們更進一
給老師的自我介紹信尊敬的x教授:您好!我是xx大學建筑工程學院工程管理專業的。因慕名貴校土木工程建造與管理是土木工程和管理科學與工程的新型交叉學科,
護士實習出科的自我總結無菌觀念和規范化操作。在外科實習這段時間,每個老師都強調無菌觀念,因此,我深刻認識了無菌觀念,操作中便不自覺地去遵守。而規范化操作也實
師范專業實習自我總結匆匆兩個半月,在西峽一高的教育實習就劃上了句號。在這次實習中,我初次體驗到為人師的滋味,體會到處于教育第一線的酸甜苦辣。記得剛來西峽一高
藥廠實習的自我鑒定總結本次實習的地點是xx集團賽特有限職責公司,該公司是國家特大型制藥企業山東魯抗醫藥集團有限公司和新泰市青云街道辦事處合作組建的股份制企業
跟崗期間的自我總結20xx年9月22日我們小學數學培訓班的12名學員在班主任何老師的帶領下,來到南充五星小學參加影子培訓學習。緊張而又充實的影子培訓學習一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