狠狠干影院/欧美午夜电影在线观看/高黄文/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完整版

苯酚降解菌分離和鑒定

| 瀏覽次數:

 目

 錄

 目

 錄...........................................................................................................................1摘要................................................................................................................................2 Abstract..........................................................................................................................3 第一章 緒論..................................................................................................................4 1.1 苯酚降解菌的定義及分類 ............................................................................. 4 1.2 苯酚降解菌的性質及其用途 .......................................................................... 4 1.3 苯酚降解的研究現狀 ...................................................................................... 5 1.4 苯酚降解菌生產菌的篩選 .............................................................................. 6 1.5 本課題的研究思路及意義 .............................................................................. 6 第二章 材料與方法…………………………………………………………………..7 2.1 試驗材料 .......................................................................................................... 7 2.2 試驗方法 .......................................................................................................... 8 2.2.2 苯酚降解菌的馴化 ............................................................................... 8 2.2.3 菌種在不同條件下的降解能力 ........................................................... 9 2.2.4 最優菌種的鑒定 ................................................................................... 9 3.1 苯酚降解菌篩選結果及性狀初步研究 ........................................................ 11 3.11 篩選結果 .............................................................................................. 11 3.1.1.1 初步篩選的結果 ...................................................................... 11 3.1.1.2 菌種馴化中的結果 ................................................................. 11 3.1.2 H-1 菌株的性狀初步結果 ................................................................. 13 3.2 H-1 菌株分類鑒定結果 ................................................................................ 13 第四章 結論 ................................................................................................................ 14 4.1 菌種的篩選結果 ............................................................................................ 14 4.2 菌種的鑒定 .................................................................................................... 14 參考文獻 ...................................................................................................................... 15 致

  謝 .......................................................................................... 錯誤! 未定義書簽。

 一株苯酚降解菌的分離和鑒定 摘要 為了尋找能高效降解苯酚的微生物, 從土壤中篩選得到了一株苯酚降解菌,通過逐漸增加苯酚的濃度,然后馴化出一株高效降解苯酚的細菌 H-1. 當在 30 ℃培養 48h 時其降解率高達 92.11%. 經理化特征測定及外觀鑒定,將其初步鑒定為假單胞菌屬.再經過對比實驗測各種因素(碳源、溫度、pH、通氣) 對該菌生長及降解苯酚能力的影響,得知該菌能以苯酚作為唯一碳源,最適生長溫度為 32 ℃,最適 pH 為 7.0. 該菌為好氧菌,在空氣充足的條件下可提高降解能力. 該菌菌落較小,菌落呈微黃色。菌體呈直或微彎的桿裝,沒有菌柄也沒有鞘。不產芽孢。對該菌做生化鑒定,可知該菌革蘭氏染色為陰性,可水解苯酚,生長溫度為 32℃,生長 pH 為 pH 6.5~7.5。參照東秀珠,蔡妙英的《常見細菌系統鑒定手冊》等文獻方法,以形態和培養特征為主,生理生化特性及生態特性為輔,經初步鑒定為假單胞菌屬,命名為 H-1,具體確定到種則需要進一步的研究。

 【關鍵詞】:篩選 苯酚 降解 鑒定

 Isol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a Phenol-degrading Bacteria

 Abstract In order to find efficient microbial degradation of phenol, screened from the soil has been a phenol-degrading bacteria, through a gradual increase in the concentration of phenol, and then domesticated from a phenol-degrading bacteria in H-1. When at 30 ℃ 48h culture, when the maximum degradation of rate was as high as 92.11%. Manager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easurement and the appearance of identification, be identified as Pseudomonas. After comparing the experimental test a variety of factors (carbon source, temperature, pH, ventilation) on the bacteria growth and phenol degradation ability, that the bacteria to phenol as the sole carbon source, the optimal growth temperature of 32 ℃, the optimum pH was 7.0. bacteria for aerobic bacteria in t air under the conditions of sufficient capacity to enhance the degradation. Bacteria colony small micro-colonies were yellow. Cell was under the direct or Micro bend installed, there is no there is no sheath stripe. Did not produce spores. To do biochemical identification of bacteria, bacteria known as Gram stain negative, can be hydrolyzed phenol, the growth temperature of 32 ℃, the growth of pH for the pH 6.5 ~ 7.5.Reference to "bacteria Berger Identification Manual (Eighth Edition)" and other literature methods, in order to shape and cultivat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ain physiological and bi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ec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supplement, preliminary identified as Pseudomonas, named for the H-1 specific to the species to determine the need for further research.

 【Key words】:

 Screening

 identify

 degradation

 phenol

 第一章 緒論 1.1 苯酚降解菌的定義及分類 苯酚降解菌(Phenol-degrading bacteria)是能夠降解苯酚成為其他物質的菌的總稱,它廣泛存在于土壤,水體中。

 苯酚俗名石炭酸,分子式 C 6 H 5 OH,比重 1.071,熔點 42~43℃,沸點 182℃,燃點 79℃。無色結晶或結晶熔塊,具有特殊氣味(與漿糊的味道相似)。置露空氣中或日光下被氧化逐漸變成粉紅色至紅色,在潮濕空氣中,吸濕后,由結晶變成液體。酸性極弱(弱于 H 2 CO 3 ),有特臭,有毒,有強腐蝕性。室溫微溶于水,能溶于苯及堿性溶液,易溶于乙醇、乙醚、氯仿、甘油等有機溶劑中,難溶于石油醚。常用于測定硝酸鹽、亞硝酸鹽及作有機合成原料等.實驗室可用溴(生成白色沉淀 2,4,6-三溴苯酚,十分靈敏)及 FeCl 3

?。ㄉ桑跢e(C 6 H 5 O) 6 ] 3 -絡離子呈紫色)檢驗.[11] 苯酚主要用于生產酚醛樹脂、己內酰胺、雙酚 A、己二酸、苯胺、烷基酚、水楊酸等,此外還可用作溶劑、試劑和消毒劑等,在合成纖維、合成橡膠、塑料、醫藥、農藥、香料、染料以及涂料等方面具有廣泛的應用。

 苯酚的毒理 低濃度酚能使蛋白變性,高濃度能使蛋白沉淀。對皮膚、粘膜有強烈的腐蝕作用,也可抑制中樞神經系統或損害肝、腎功。

 水溶液比純酚易經皮膚吸收,而乳劑更易吸收。吸入的酚大部分滯留在肺內,停止接觸很快排出體外。吸收的酚大部分以原形或與硫酸、葡萄糖醛酸或其他酸結合隨尿排出,一部分經氧化變為鄰苯二酚和對苯二酚隨尿排出,使尿呈棕黑色(酚尿)。[11] 人口服致死量報道不一,LD 為 2~15g,或 MLD 為 140mg/kg,14g/kg。國外報道酚液污染皮膚面積為 25%,10 分鐘死亡,血酚為 0.74mmol/L。苯酚是重要的化工原料,被廣泛應用于酚醛樹脂、殺蟲劑、染料、農藥和醫藥的生產中. 但苯酚本身是有毒的有機化合物,具有使蛋白質變性的作用,對皮膚粘膜有腐蝕性;此外,它還可以作用于中樞神經而引起痙攣. 美國環保局和我國相繼把苯酚列入有毒污染物名單.處理含酚廢水的方法很多,其中生物降解法是一種經濟有效且無二次污染的方法,許多學者在這方面進行了大量研究.[11]

 1.2 苯酚降解菌的性質及其用途 苯酚降解菌一般多為不動桿菌、假單胞菌、好氧產堿菌等。有的可以以苯酚為單一碳源,有的是混合碳源。

 目前,治理含酚廢水的途徑主要有化學試劑法(如萃取、吸附、離子交換、化學沉淀、化學氧化、反滲透、生化處理等) 和生物降解兩種。國內外許多學者在生物降解苯酚方面進行了廣泛的研究,已鑒定存在苯酚降解能力的微生物有乙酸鈣不動桿菌( Acinetobactercal coaceticus) 、假單胞菌( Pseudomonas sp. ) 、富養產堿菌( Alcaligenes eutrophus) 等。

 苯酚降解菌可用于,降解廣泛存在于化工、造紙、鋼鐵等工業廢水中。含酚的污水,防止由于酚污染而導致的江河湖泊中的魚蝦的死亡,含酚的污水會使莊稼死亡或減產,嚴重危害人類的健康。[10] 1.3 苯酚降解的研究現狀 苯酚降解技術主要有: 1、催化濕式氧化技術:催化濕式氧化技術是 80 年代國際上發展起來的一種治理高濃度有機廢水的新技術,是在一定溫度、壓力下,在催化劑作用下,經空氣氧化使污水中的苯酚氧化分解成 CO 2 、H 2 O 等無害物質,達到凈化目的。其特點是凈化效率高,流程簡單,占地面積少。

 2、生物強化技術 生物強化技術是指在生物處理體系中投加具有特定功能的微生物來改善原有處理體系的處理效果。投加的微生物可以來源于原有的處理體系,經過馴化、富集、篩選、培養達到一定數量后投加,也可以是原來不存在的外源微生物。實際應用中這兩種方法都有采用,主要取決于原有處理體系中的微生物組成及所處的環境。這一技術可以充分發揮微生物的潛力,改善難降解有機物生物處理效果。Selvaratnam 等通過在活性污泥中投加苯酚降解菌 Psendomonas Pvotida

 ATCC11172,提高了苯酚的去除率,系統在 40d 內一直保持在 95%-100%的苯酚去除率,而沒有進行生物強化的對照組中苯酚去除率開始很高,但很快降到 40%左右。

 3、芬頓試劑技術 芬頓試劑對有機分子的破壞是非常有效的,其實質是二價鐵離子和過氧化氫之間的鏈反應催化生成·OH 自由基,三價鐵離子催化劑(稱芬頓類試劑)也能激發這個反應,這兩個反應生成的·OH 自由基能有效地氧化各種有毒的和難處理的有機化合物如苯酚;或者采用紫外燈作為輻射能源放射紫外線進入廢水,當過氧化氫被紫外光激活后,反應產物是一個高反應性的·OH 自由基,這個·OH 基團迅速引發氧化鏈反應,最終有機化合物被分解為 CO2 和 H2O。[9]

 1.4 苯酚降解菌生產菌的篩選 苯酚降解菌的篩選主要有兩種方式: 第一種是將從廢水中和土壤中富集的細菌進行馴化,使其達到可以以苯酚為單一碳源的高效菌種。

 第二種是將自然界得來的細菌直接接入只有以苯酚為單一碳源的培養液中進行缺陷培養,得到的就是可以以苯酚為單一碳源的菌種。

 1.5 本課題的研究思路及意義 上面提到的主要苯酚處理方式中 催化濕式氧化技術優點是經濟但是它的催化過程中需要高溫高壓,消耗能源、水資源而且需要設備的支持,前期投入大。

 芬頓試劑技術中催化中需要Fe2+

  pH限定pH3.5 酸性環境催化效率高。Fe2+ 可能導致二次 Fe 2+ 污染,酸性環境不僅容易造成設備的耐久度降低而且需要大量的堿來中和它。而生物技術連續性好,反應條件溫和,無劇烈反應條件,且不消耗能源,從長遠的角度來看它無疑是最好的解決苯酚污染的辦法。而且近年來不少科學家利用科學技術發現了可以使苯酚分解成為細菌的原材料來生產其他生產資料。

 所以本課題的要就思路就是篩選自然界中的細菌通過逐步增加培養基中的苯酚含量來馴化得到可以高效分解以及耐受高濃度苯酚的優秀菌種。

 第二章 材料與方法 2.1 試驗材料 2.1.1 土樣 采自學校操場附近地土壤,學校門口糧油店門口土壤,學校西山土壤。

 2.1.2 培養基 1、斜面培養基:牛肉膏 3.0g/L 蛋白胨 5.0g/L NaCL5.0g/L 瓊脂 15g/L

 pH7.0-7.2

 2、 富集培養基:牛肉膏 3.0g/L 蛋白胨 0.5 苯酚 0.4g/L K 2 HPO 4

 0.1 MgSO 4

 0.05 瓊脂 15.0g/L

 pH7.2-7.5 。

  3、 測試培養基:牛肉膏 3.0g/L 蛋白胨 5.0g/L NaCL5.0g/L 苯酚 0.4g/L 瓊脂 15g/L

 pH7.0-7.2

 4、 篩選培養基:

 (NH 4 )SO 4

 2.0g/L MgSO 4

 CaCL 2

 0.1g/L K 2 HPO 4

 0.5g/L NaH 2 PO 4

 0.5g/L 苯酚 0.3g/L pH6.5-7.5 5、 測試用苯酚培養液:(NH 4 )SO 4

 2.0g/L 苯酚 0.5g/L

 pH6.5-7.5 6、 甲基紅(M.R)試驗培養基:蛋白胨 5 g,葡萄糖 5 g, KH2PO4 5 g,蒸餾水 1000ml pH 7.0~7.2 7、 乙?;谆迹╒.P)實驗培養基:同 M.R 配制時先將除指示劑外的藥品加熱溶解、過濾、調 pH 6.8~7.0,再加指示劑,分裝試管。70kPa 滅菌 20min。

 8、過氧化氫酶試驗培養基:LB 肉湯培養基 9、 明膠液化培養基:蛋白胨 0.5%,明膠 20%,葡萄糖 2%,pH7.2~7.4。115℃高壓蒸汽滅菌 30min。

 10、 纖維素水解培養基 MgS0 4

 0.05%,NaC10.05%,K 2 HPO 4

 0.05% ,KNO 3

 0.1%, pH7.2 濾紙片(長 5cm,寬 0.8cm)121℃高壓蒸汽滅菌 20min。

 2.1.3 溶液與試劑 1、菌活性測定用溶液 原 FeCl 3 液:稱取 0.77gFeCl 3 和 5ml 0.1mol/L 的 HCL 溶于少量去離子水中,然后定容到 100 mL,貯于棕色瓶中備用(每月制備一次). 稀 FeCl 3 液:取 lmL 原 FeCl 3 液用蒸餾水稀釋 100 倍(每天制備一次). 2、革蘭氏染色液 A)結晶紫液甲液: 結晶紫 2g,95%乙醇 20 mL。乙液: 草酸銨 0.8g,蒸餾水 80 mL。將甲、乙兩液相混,靜置 48h 后過濾使用,染色液應放置棕色瓶中保存.B)碘液碘片 1g, 碘化鉀 2g,蒸餾水 30 mL。先

 用少量(3~5mL)蒸餾水溶解碘化鉀,再投入碘片,待碘全溶解后,加入水稀釋至 300ml。放置棕色瓶貯存數月。C)復染液(番紅 2.5%的乙醇溶液)蕃紅 2.5g , 95%乙醇 100 mL。復染液保存于棕色瓶中。用復染液與蒸餾水1:4 混和即得到革蘭氏染色所需的 0.5%蕃紅水溶液. 3、調用 pH 酸堿液 lmol/L 鹽酸:量取 36%的濃鹽酸 86.2 mL,用水溶解并定容至 1000 mL.0.lmol/L 鹽酸:lmol/L 鹽酸 10 mL,蒸餾水 90 mL。lmol/L氫氧化鈉稱取氫氧化鈉 40g,用蒸餾水溶解并定容至 1000 mL.0.lmol/L 氫氧化鈉 lmol/L 氫氧化鈉 10 mL,蒸餾水 90 mL。

 主要試劑均為國產分析純。

 2.14 儀器 垂直流超凈工作臺

 上海智城分析儀器有限公司 雙目型顯微鏡 XSP-4C

  上海長方光學儀器有限公司 新型恒溫鼓風干燥箱

 寧波江南儀器廠 250D 恒溫光照培養箱

  常州式華普達教學儀器有限公司 立式滅菌器

 山東新華醫療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電子分析天平

 SHIMADZU corporation Japan 艾科普超純水系統

 頤洋企業發展有限公司

 2.2 試驗方法 2.2.1 苯酚降解菌的初篩 稱取土壤 5 g 加入裝有 50 mL 無菌水的小三角瓶中,振蕩均勻后靜置,取上清液進行梯度稀釋 3 次,取稀釋液涂布于三個富集培養基上,30℃倒置培養 36h,從三個培養基上選取優勢菌株進行培養,并先命名為H-1,H-2,H-3。

 將 H-1、H-2、H-3 接入篩選培養基,并將選取同一菌種分別接入測試培養基,30℃倒置培養 2d 后加入菌活性測定溶液,觀察未變色部位大小并記錄。此為原細菌初始分解能力。

 2.2.2 苯酚降解菌的馴化 將 H-1,H-2,H-3 分別接入篩選培養液(苯酚為唯一碳源的培養液)并以35℃.120r/min 搖床進行培養.每隔 1d 測一次苯酚濃度(4-氨基安替吡林試劑),待到苯酚分解完后加入比原溶液苯酚稍多的苯酚,如此增加苯酚濃度

 連續馴化 2 周使菌種能夠完全以苯酚為唯一碳源并快速生長。在期間注意培養液 pH 維持在 6.8-7.2 之間。苯酚含量大于 1000mg/L 的的可以考慮回收酚,所以我們的最大酚濃度定為 900mg/L

  2.2.3 菌種在不同條件下的降解能力 溫度測試:將馴化過后的菌種 H-1,H-2,H-3 分別在不同溫度下進行培養,溫度區間 24-36,以兩度為一個梯度增加,其他條件相同,并記錄其降解苯酚量,并計算出苯酚在不同溫度下的降解率。

 pH 值測試:將馴化過后的菌種 H-1,H-2,H-3 分別在不同 pH 值下進行培養,pH 值區間 6.0-8.0,以 0.5 為一個梯度增加,其他條件相同,并記錄其降解苯酚量,并計算出苯酚在不同 pH 下的降解率。

 是否需氧測試:將馴化過后的菌種 H-1,H-2,H-3 分別以靜止做兩組平行測試;搖床培養做兩組平行測試,并記錄其降解苯酚量,并計算出苯酚在不同培養狀態下的降解率。

 然后分析三種菌種得出的結果,并算出那種菌種的降解率最高得出最優菌種及其最適宜條件。

 4 2.2.4 最優菌種的鑒定[7]

 將得到的最優菌種進行生理生化測試,以及菌種斜面培養基培養所得的菌種外觀特性。

 2.2.4.1 革蘭氏染色:

 1.取無油跡的干凈載玻片,滴上一滴無菌蒸餾水,用接種環挑取少許菌苔,于水滴邊緣輕輕涂幾下。

 2.自然風干,在火焰上通過幾次,固定涂片。

 3.滴加結紫液,染一分鐘。用水沖凈結晶紫液。

 4.滴加碘液沖凈殘水,并覆蓋約 l min。用水沖去碘液,將片上的水甩干。

 5.滴加 95%乙醇液脫色約 20-30sec,并立即用水沖凈乙醇. 6.用蕃紅液染 1~2min。用水洗凈番紅,風干,用顯微鏡油鏡觀察涂片。

 7.菌體紅色為革蘭氏染色陰性,藍紫色為革蘭氏染色陽性。

 2.2.4.2 淀粉水解試驗:

 取菌種點種于淀粉水解實驗培養基平板上,適溫培養 2~4d,形成菌落后,再平板上滴加盧哥爾氏碘液,以鋪滿菌落周圍為度。平板呈藍色。菌落周圍如有無色透明圈出現,說明淀粉被水解。

 2.2.4.3 唯一碳源試驗:

 取菌懸液接種于唯一碳源培養基(苯酚為唯一碳源),連續移種三代,37℃培養 3 天,觀察是否生長,生長者為陽性。

 2.2.4.4 M.R. 和 V.P.試驗: 分別將試驗菌種裝入葡萄糖蛋白胨培養液的試管中,置于 37℃恒溫培養 2 天,取出培養好的試管,沿管壁加入 M.R.或 V.P.試劑 3~4 滴,觀察是否變色,若M.R.培養液由原來的橘黃色變為紅色則為M.R.陽性反應,V.P.培養液中加入等量的 40%的 KOH 溶液,猛烈振蕩,2~10min 內有紅色出現即為 V.P.正反應。

 2.2.4.5 過氧化氫酶試驗: 將菌株接種于斜面培養基,28℃恒溫培養 24~48h;用接種還取一小環涂抹于已滴有 5%過氧化氫的玻璃片上,如果有氣泡產生則為陽性,無氣泡則為陰性。

 2.2.4.6 明膠水解試驗: 將測試菌接種于明膠水解培養基中,在室溫溫度下培養 15~20d,放入4℃冰箱,觀察培養基還能不能凝固,不能凝固者明膠水解為陽性,能凝固者為陰性。

 2.2.4.7 纖維素水解試驗: 將菌種接種在試管中一般浸在無碳源合成培養基內的濾紙條上,于適溫培養,第 10 天時觀察結果,如果菌種能在濾紙片上生長,并分解紙條,表示該菌株產生纖維素酶,若紙條不被分解,則該菌株不產生纖維素酶。

 0102030405060708090100200 300 400 500 600 700苯酚濃度mg/L苯酚降解速率%H-1降解率 %H-2降解率 %H-3降解率 %第三章 結果與分析

 3.1 苯酚降解菌篩選結果及性狀初步研究 3.1.1 篩選結果 3.1.1.1 初步篩選的結果 將加入了菌種活性測試液的菌種進行觀察發現 H-1 周圍的培養基無紅色圈最大,H-3 其次,H-2 最小,由此可知 H-1 的原始分解能力最好。

 3.1.1.2 菌種馴化中的結果 表 1 菌株 H-1、H-2、H-3 降解苯酚結果 30℃搖床培養 苯酚濃度(mg/L) H-1 降解苯酚濃度(mg/L) H-2 降解苯酚濃度(mg/L) H-3 降解苯酚濃度(mg/L) H-1 降解率% H-2 降解率% H-3 降解率% 200 177 175 177 88.5 88.1 88.5 300 275 265 266 92.11 88.3 88.3 400 335 330 332 83.75 82.50 83.00 500 372 360 354 74.40 72.00 70.80 600 319 288 301 53.16 48.00 50.17 700 267 250 240 38.14 35.71 34.28 800 145 115 105 18.13 14.38 13.12 900 67 47 40 7.44 5.22 4.44 由表 1 可知在續培養馴化當中 H-1 的分解速率提升速度是最快的。當在30℃培養 1d 時其降解率高達 92.11 %. H-1 較為良好。

 圖一 菌株 H-1 H-2 H-3 苯酚降解率 表 2 溫度對苯酚降解菌的影響----500ml(500mg/L 苯酚)測試培養液搖床培養pH7.5 溫度℃ H-1降解苯酚濃度(mg/L) H-2降解苯酚濃度(mg/L) H-3降解苯酚濃度(mg/L) H-1降解率% H-2降解率% H-3降解率% 24 302 309 300 60.4 61.8 60.0 26 340 341 338 68.0 68.2 67.6 28 348 344 346 69.6 68.8 69.2 30 364 361 364 72.8 72.2 72.8 32 372 360 354 74.4 72.0 70.8 34 355 350 358 71.0 70.0 71.6 36 311 308 306 62.2 61.6 61.2 由表 2 可以看出,問對于苯酚降解菌有著較大的影響,H-3 菌的最適溫度是 30℃,但是當 30℃時,H-3 的降解率并沒有 H-1 32℃時的降解率大,所以 H-1 菌在溫度測試時還是最出色的。

  表 3 pH 對苯酚降解菌的影響---500ml(500mg/L 苯酚)測試培養液搖床培養 30℃ pH值 H-1 降解苯酚濃度(mg/L) H-2 降解苯酚濃度(mg/L) H-3 降解苯酚濃度(mg/L) H-1降解率% H-2降解率% H-3降解率% 6.0 46 45 42 9.2 9.0 8.4 6.5 352 348 349 70.4 69.6 69.8 7.0 364 360 361 72.8 72.0 72.2 7.5 372 360 354 74.4 72.0 70.8 8.0 54 52 52 10.8 10.4 10.4 由表 3 可以看出 pH 對于苯酚降解菌的影響,他們的最適 pH 值都是7.0-7.5 之間,大于或小于都會影響到苯酚的分解速度。在最適合 pH 值中H-1 菌依然是最快降解的。所以 H-1 菌株依然具有優勢。

  表 4 O 2 對苯酚降解菌的影響-----500ml(500mg/L 苯酚)測試培養液 30℃pH7.5 通氣環境 H-1 降解苯酚濃度(mg/L) H-2 降解苯酚濃度(mg/L) H-3 降解苯酚濃度(mg/L) H-1 降解率% H-2 降解率% H-3 降解率% 搖床 1 372 360 354 74.4 72.2 70.8 搖床 2 371 366 350 74.2 73.2 70.0 靜止 1 368 354 342 73.6 71.2 68.4 靜止 2 366 356 344 73.2 70.8 68.8

 由表 4 可以看出,這三種苯酚降解對于 O 2 的需求不是很大,但是在有氧氣的環境中會使分解率提高。

 3.1.2 H-1 菌株的性狀初步結果 H-1 是我所培養且馴化較為成功的菌種,它的最適溫度是 32℃最適pH7.0-7.5 之間。在苯酚濃度為 400mg/L 左右的濃度時分解速度最大。

 3.2 H-1 菌株分類鑒定結果 將 H-1 接種于斜面培養基上 30℃培養 2d 后進行菌落外觀觀察,并進行生化檢測. 在斜面培養基上菌落較小,淡乳黃色微白,圓形或橢圓行突起,革蘭氏染色陰性. 通過生理生化檢測 過氧化氫陰性、淀粉水解試驗陽性、M.R 陰性、V.R 陽性、明膠液化試驗陰性、纖維素水解試驗陽性;得出此菌初步鑒定為假單胞菌屬。

 菌株的生理生化特性 表 5 H-1 菌種的生理生化測試 項目

 特征

 項目

 特征

 項目

 特征

 革 蘭 氏染色

 —

 淀 粉 水解

 + 明 膠 水解

 -

 甲基紅

 —

 纖 維 素水解

 +

 V.P.

 +

 過 氧 化氫酶

 —

 第四章 結論與討論 4.1 菌種的篩選結果 本研究的出發點立足于從土壤中篩選到可以分解苯酚菌株,并馴化加強來得到特殊的高分解效率的菌株,以應對日益嚴重的酚污染。

 通過土壤中分離的到的初級菌種然后經過馴化優選,得到三株菌株然后通過實驗從這三株菌株中選取了一株最優的能夠效率分解苯酚的菌株。

 4.2 菌種的鑒定 對這株實驗菌株的菌落顏色、大小形態等特征,包括革蘭氏染色、纖維素水解。30℃培養條件下作生長溫度測試等生理生化特性指標,最后參照東秀珠,蔡妙英的《常見細菌系統鑒定手冊》[6]

 等文獻方法,中溫苯酚降解菌 H-1 與假單胞菌相比較,絕大部分特征與模式菌假單胞菌吻合,經初步鑒定為假單胞菌,具體確定到種則需要進一步的研究。

 參考文獻

 [1] 國家環保局《水和廢水監測分析方法》編委會.水和廢水監測分析方法[M]. 北京: 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1997:15-50 [2] 佟麗萍、唐霞,朱寶花等. 含酚廢水處理方法的選擇[J].工業水處理,1998,18(5):20-33 [3] 牛世全、胡正嘉.高效降解酚細菌的篩選[J].環境科學與技術, 1991 , 53(2):5-9 [4] 周定、侯文華.固定化微生物處理含酚廢水研究[J].環境科學,1990,11(1):3-5 [5] 錢存柔、黃儀秀.微生物學實驗教程[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105-112 [6] 東秀珠、蔡妙英.常見細菌系統鑒定手冊[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1:25-105 [7] 林稚蘭、黃秀梨.現代微生物學與實驗技術[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0:2-8 [8] 沈標、李順鵬.一株降解苯酚的酵母菌的分離與特性[J].微生物學雜志,1992,(2):1-8 [9] 季祥 、 蔡祿.高效苯酚降解菌的分離和鑒定[A].包頭鋼鐵學院學報 2006,25(4),12(4):1-2 [10] 劉瓊玉、李太友.含酚廢水的無害化處理技術進展[J].環境污染治理技術與設備,2002,3(20):2-3 [11] 邢其毅等.基礎有機化學(第三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5-205

推薦訪問: 苯酚 降解 鑒定

【苯酚降解菌分離和鑒定】相關推薦

工作總結最新推薦

NEW
  • **同志自我單位工作以來能立足本職,刻苦學習,工作熱心負責,認真完成各項工作任務,在實踐中各項能力得到了進一步提升,工作經驗得到了進一步豐富,個人綜合素質得以提高,現就**同志近三年工作情況鑒定如下:

  • 大學生在校實習自我總結為期兩周的金工實習結束了,這對于我們來說是一種全新的體驗,實習前的好奇、恐懼或是自信現在都化成了點點的回味,成為了寶貴的財富。對于我們

  • 員工自我年終總結在20xx年的工作即將結束,我是在年初左右就加入了支行的,在這近一年的時間里,雖然在工作成績中并沒有做出令人驚嘆的數據,但是我卻在這一年中一

  • 采購員工作年度自我總結一年的時間即將過去,在這將近一年的時間中我通過努力的工作,得到很多收獲,臨近年終,我感覺有必要對自己的工作做一下總結。目的在于吸取教訓

  • 護士實習自我鑒定優秀充實而緊張的四周數字測圖原理與方法實習在滿載收獲的歡呼聲中結束了。通過本次實習,鞏固、擴和加深我們從課堂上所學的理論知識,也讓我們更進一

  • 給老師的自我介紹信尊敬的x教授:您好!我是xx大學建筑工程學院工程管理專業的。因慕名貴校土木工程建造與管理是土木工程和管理科學與工程的新型交叉學科,

  • 護士實習出科的自我總結無菌觀念和規范化操作。在外科實習這段時間,每個老師都強調無菌觀念,因此,我深刻認識了無菌觀念,操作中便不自覺地去遵守。而規范化操作也實

  • 師范專業實習自我總結匆匆兩個半月,在西峽一高的教育實習就劃上了句號。在這次實習中,我初次體驗到為人師的滋味,體會到處于教育第一線的酸甜苦辣。記得剛來西峽一高

  • 藥廠實習的自我鑒定總結本次實習的地點是xx集團賽特有限職責公司,該公司是國家特大型制藥企業山東魯抗醫藥集團有限公司和新泰市青云街道辦事處合作組建的股份制企業

  • 跟崗期間的自我總結20xx年9月22日我們小學數學培訓班的12名學員在班主任何老師的帶領下,來到南充五星小學參加影子培訓學習。緊張而又充實的影子培訓學習一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