狠狠干影院/欧美午夜电影在线观看/高黄文/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完整版

基層醫(yī)院外科急腹癥563例診治體會

| 瀏覽次數(shù):

【摘要】 目的:對外科急腹癥臨床診治經驗進行總結。方法:對筆者所在醫(yī)院收治的563例急腹癥診治過程進行回顧性分析。結果:本組病例治愈427例(75.8%),好轉134例(23.8%),死亡2例(0.4%)。結論:基層臨床醫(yī)師只有具備扎實的理論基礎、豐富的臨床經驗和操作技術,具有嚴謹、科學的診治態(tài)度和習慣,才能迅速正確診斷,抓住時機,實施有效治療,不斷提高急腹癥的診治水平。

【關鍵詞】 外科; 急腹癥; 基層醫(yī)院;

中圖分類號 R656.1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4-6805(2013)23-0194-02

急腹癥是一類以急性腹痛為突出表現(xiàn),其特點為發(fā)病急、進展快,變化多、病情重,需早期診斷,及時治療,一旦診斷延誤,治療方針不當,將會給患者帶來嚴重危害甚至死亡。現(xiàn)將筆者所在醫(yī)院2008年1月-2012年5月收治的563例以腹痛為主要臨床癥狀而就診的外科患者的診治過程進行分析,旨在提高基層臨床醫(yī)師對外科急腹癥的診治水平,現(xiàn)將結果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08年1月-2012年5月收治的563例外科急腹癥患者,男371例,女192例,年齡6~83歲,平均年齡41歲;其中急性闌尾炎274例,膽道疾病161例(其中結石性膽囊炎141例,急性膽管炎12例,急性非結石性膽囊炎8例),泌尿系結石58例,消化性潰瘍穿孔19例,腸梗阻31例(粘連性17例,腹股溝疝伴嵌頓6例,便秘引起5例,全小腸扭轉1例,結腸腫瘤致腸梗阻2例),急性胰腺炎13例,腸穿孔4例(其中小腸窒息穿孔1例,外傷性延遲性小腸穿孔1例,結腸腫瘤穿孔2例),脾破裂2例,原發(fā)性腹膜炎1例。

1.2 方法

(1)急診手術治療:診斷及手術指征明確353例(62.7%);診斷不明確,具備剖腹探查指征,行剖腹探查手術明確診斷后相應手術治療48例(13.6%)。(2)非手術治療(或擇期手術治療):診斷明確,手術指征不確切或有手術禁忌癥者;診斷明確,不急需手術,待控制病情后擇期手術治療193例(34.3%)。(3)觀察治療:腹痛病因不清,診斷不明確17例(3.0%)。

1.3 療效評價標準

按照《臨床疾病診斷依據治愈好轉標準》(第2版)[1]相關疾病診斷治愈、好轉標準。

2 結果

治愈427例(75.8%),好轉134例(23.8%),死亡2例(0.4%),1例系重癥胰腺炎,發(fā)病約20 h時死亡;1例系消化性潰瘍穿孔34 h就診,急診手術術后12 h因感染中毒性休克死亡。

3 討論

外科基本常規(guī)檢查為急腹癥的重要診斷手段。通過詳細病史詢問,仔細體格檢查,必要輔助檢查,對相關疾病進行鑒別,急腹癥絕大部份可及時正確診斷。對診斷暫時難以確定,絕大部分可通過留診觀察、處理,癥狀體征由不典型轉為典型而確診。醫(yī)師在診斷過程中應注意以下情況:(1)癥狀:腹痛疼痛常由腹部消化、泌尿及女性生殖系統(tǒng)器官疾病導致,因患者年齡、體質、對疼痛的敏感存在著較大個體差異,故診斷過程中不能過度依賴疼痛的程度。腹痛起病的緩急、腹痛的誘因、部位、性質、演變及其伴隨癥狀等,對診斷常有重要的提示作用。如轉移性右下腹痛提示闌尾炎;右上腹痛提示肝膽疾病;腰腹部痛提示泌尿道結石;消化性潰瘍病史突發(fā)上腹痛并蔓延,提示消化性潰瘍穿孔;暴飲暴食后上腹部劇烈痛提示急性胰腺炎;外傷后腹痛提示相應腹內臟器損傷。(2)體格檢查:以腹部觸診為重點,要嚴格按照腹部查體的范圍、順序及手法進行,應著重檢查腹膜刺激征的部位、范圍和程度;應注意老年人、衰弱患者、肥胖及休克患者腹部癥狀常較實際為輕。在查體時絕不能忽視患者全身情況及其他部位的體格檢查。如不檢查腹股溝區(qū)遺漏腹股溝疝嵌頓;直腸指檢有助于診斷直腸腫瘤及便秘的診斷;皮膚黏膜黃染有助于膽道梗阻的診斷;神志、血壓及心率改變有助于腹部疾病致休克的診斷;胸部檢查有助于鑒別肺及心臟內科疾病所致的腹痛。(3)輔助檢查:傳統(tǒng)的實驗室檢查及影像學檢查對診斷有重要的診斷價值,但基層醫(yī)院常因設備和技術原因,不能作出正確的判斷,故基層臨床醫(yī)師要不忘輔助檢查僅作參考提示。如腹腔積液、肝脾損傷腹部B超未能發(fā)現(xiàn),腸梗阻和潰瘍穿孔無典型的X線征象等。(4)診斷性腹腔穿刺術在外科急腹癥診斷中有重要的價值,是一種簡便、經濟、實用、科學的診斷方法[2]。

手術治療為主要治療手段,確定是否具備手術指征至關重要。手術主要是通過切除病灶或解除梗阻,修補穿孔,清除壞死組織、造瘺及引流等方法來完成。在診斷及手術指征明確,或診斷暫不確定,但病情重具備手術探查指征,要把握手術時機,當機立斷立即手術。如本組全小腸扭轉病例,從發(fā)病到就診實施手術約3 h,手術及時未致全小腸缺血壞死,搶救成功,突顯了手術及時的重要性。而本組消化性潰瘍穿孔后34 h就診病例,因喪失手術最佳時機,搶救無效死亡是慘痛的教訓。不論急腹癥的診斷如何,若具備以下幾點,均應立即剖腹探查:(1)出現(xiàn)生命體征異常,全身情況不穩(wěn)定;(2)腹痛合并內出血引起失血性休克;(3)嚴重腹膜炎、腹腔滲出增加繼發(fā)感染、中毒性休克;(4)內臟梗阻繼發(fā)血運障礙,導致內臟絞窄;(5)經非手術治療,觀察8 h以上,癥狀加重,血壓不穩(wěn)定者[3]。若為復雜的危重癥,明確診斷非常困難,要做到診斷與治療同步進行,是爭取救治時間的必要措施。在治療過程中,臨床醫(yī)師要慎視外科手術的風險預測,對于高風險的急診手術要設法轉變?yōu)榭蓽蕚渫晟贫L險可控的擇期或限期性手術。圍手術期處理是外科治療成功的保證,臨床醫(yī)師要切忌只重視手術治療而忽視圍手術期管理,防止并發(fā)癥的發(fā)生。要動態(tài)觀察和追蹤隨訪非手術和觀察治療患者,及時調整治療方案。此外腹腔鏡技術在診治外科急腹癥中具有創(chuàng)傷小、并發(fā)癥少、安全性高、診斷率高,并能有效降低陰性剖腹探查率等優(yōu)點,是處理外科急腹癥的理想探查術式,但這需要特殊設備和良好操作技術,在基層醫(yī)院推廣還有相當?shù)碾y度[4]。

綜上所述,基層臨床醫(yī)師只有具備扎實的理論基礎、豐富的疾病診治臨床經驗和操作技術,具有嚴謹、科學的診治態(tài)度和習慣,尊重循證醫(yī)學,才能迅速、正確診斷,抓住時機,實施有效治療,從而不斷提高急腹癥的診治水平,提高治愈率,減少病死率。

參考文獻

[1]孫傳興.臨床疾病診斷依據治愈好轉標準[M].第2版.北京:人民軍醫(yī)出版社,2002:21.

[2]崔磊,樊曉霞.診斷性腹腔穿刺術在外科急腹癥中的運用[J].基層醫(yī)學論壇,2013,17(8):1067-1068.

[3]祝學光.應嚴格掌握急腹癥剖腹探查術的手術指征[J].中國實用外科雜志,2003,23(7):385-386.

[4]許建平,范德標,徐偉,等.腹腔鏡技術在外科急腹癥診治中的應用:附219例報告[J].中國普通外科雜志,2007,16(6):602-604.

(收稿日期:2013-04-03) (編輯:韓珊珊)

推薦訪問: 急腹癥 診治 外科 基層 體會

【基層醫(yī)院外科急腹癥563例診治體會】相關推薦

工作總結最新推薦

N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