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對外科急腹癥臨床診治經驗進行總結。方法:對筆者所在醫(yī)院收治的563例急腹癥診治過程進行回顧性分析。結果:本組病例治愈427例(75.8%),好轉134例(23.8%),死亡2例(0.4%)。結論:基層臨床醫(yī)師只有具備扎實的理論基礎、豐富的臨床經驗和操作技術,具有嚴謹、科學的診治態(tài)度和習慣,才能迅速正確診斷,抓住時機,實施有效治療,不斷提高急腹癥的診治水平。
【關鍵詞】 外科; 急腹癥; 基層醫(yī)院;
中圖分類號 R656.1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4-6805(2013)23-0194-02
急腹癥是一類以急性腹痛為突出表現(xiàn),其特點為發(fā)病急、進展快,變化多、病情重,需早期診斷,及時治療,一旦診斷延誤,治療方針不當,將會給患者帶來嚴重危害甚至死亡。現(xiàn)將筆者所在醫(yī)院2008年1月-2012年5月收治的563例以腹痛為主要臨床癥狀而就診的外科患者的診治過程進行分析,旨在提高基層臨床醫(yī)師對外科急腹癥的診治水平,現(xiàn)將結果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08年1月-2012年5月收治的563例外科急腹癥患者,男371例,女192例,年齡6~83歲,平均年齡41歲;其中急性闌尾炎274例,膽道疾病161例(其中結石性膽囊炎141例,急性膽管炎12例,急性非結石性膽囊炎8例),泌尿系結石58例,消化性潰瘍穿孔19例,腸梗阻31例(粘連性17例,腹股溝疝伴嵌頓6例,便秘引起5例,全小腸扭轉1例,結腸腫瘤致腸梗阻2例),急性胰腺炎13例,腸穿孔4例(其中小腸窒息穿孔1例,外傷性延遲性小腸穿孔1例,結腸腫瘤穿孔2例),脾破裂2例,原發(fā)性腹膜炎1例。
1.2 方法
(1)急診手術治療:診斷及手術指征明確353例(62.7%);診斷不明確,具備剖腹探查指征,行剖腹探查手術明確診斷后相應手術治療48例(13.6%)。(2)非手術治療(或擇期手術治療):診斷明確,手術指征不確切或有手術禁忌癥者;診斷明確,不急需手術,待控制病情后擇期手術治療193例(34.3%)。(3)觀察治療:腹痛病因不清,診斷不明確17例(3.0%)。
1.3 療效評價標準
按照《臨床疾病診斷依據治愈好轉標準》(第2版)[1]相關疾病診斷治愈、好轉標準。
2 結果
治愈427例(75.8%),好轉134例(23.8%),死亡2例(0.4%),1例系重癥胰腺炎,發(fā)病約20 h時死亡;1例系消化性潰瘍穿孔34 h就診,急診手術術后12 h因感染中毒性休克死亡。
3 討論
外科基本常規(guī)檢查為急腹癥的重要診斷手段。通過詳細病史詢問,仔細體格檢查,必要輔助檢查,對相關疾病進行鑒別,急腹癥絕大部份可及時正確診斷。對診斷暫時難以確定,絕大部分可通過留診觀察、處理,癥狀體征由不典型轉為典型而確診。醫(yī)師在診斷過程中應注意以下情況:(1)癥狀:腹痛疼痛常由腹部消化、泌尿及女性生殖系統(tǒng)器官疾病導致,因患者年齡、體質、對疼痛的敏感存在著較大個體差異,故診斷過程中不能過度依賴疼痛的程度。腹痛起病的緩急、腹痛的誘因、部位、性質、演變及其伴隨癥狀等,對診斷常有重要的提示作用。如轉移性右下腹痛提示闌尾炎;右上腹痛提示肝膽疾病;腰腹部痛提示泌尿道結石;消化性潰瘍病史突發(fā)上腹痛并蔓延,提示消化性潰瘍穿孔;暴飲暴食后上腹部劇烈痛提示急性胰腺炎;外傷后腹痛提示相應腹內臟器損傷。(2)體格檢查:以腹部觸診為重點,要嚴格按照腹部查體的范圍、順序及手法進行,應著重檢查腹膜刺激征的部位、范圍和程度;應注意老年人、衰弱患者、肥胖及休克患者腹部癥狀常較實際為輕。在查體時絕不能忽視患者全身情況及其他部位的體格檢查。如不檢查腹股溝區(qū)遺漏腹股溝疝嵌頓;直腸指檢有助于診斷直腸腫瘤及便秘的診斷;皮膚黏膜黃染有助于膽道梗阻的診斷;神志、血壓及心率改變有助于腹部疾病致休克的診斷;胸部檢查有助于鑒別肺及心臟內科疾病所致的腹痛。(3)輔助檢查:傳統(tǒng)的實驗室檢查及影像學檢查對診斷有重要的診斷價值,但基層醫(yī)院常因設備和技術原因,不能作出正確的判斷,故基層臨床醫(yī)師要不忘輔助檢查僅作參考提示。如腹腔積液、肝脾損傷腹部B超未能發(fā)現(xiàn),腸梗阻和潰瘍穿孔無典型的X線征象等。(4)診斷性腹腔穿刺術在外科急腹癥診斷中有重要的價值,是一種簡便、經濟、實用、科學的診斷方法[2]。
手術治療為主要治療手段,確定是否具備手術指征至關重要。手術主要是通過切除病灶或解除梗阻,修補穿孔,清除壞死組織、造瘺及引流等方法來完成。在診斷及手術指征明確,或診斷暫不確定,但病情重具備手術探查指征,要把握手術時機,當機立斷立即手術。如本組全小腸扭轉病例,從發(fā)病到就診實施手術約3 h,手術及時未致全小腸缺血壞死,搶救成功,突顯了手術及時的重要性。而本組消化性潰瘍穿孔后34 h就診病例,因喪失手術最佳時機,搶救無效死亡是慘痛的教訓。不論急腹癥的診斷如何,若具備以下幾點,均應立即剖腹探查:(1)出現(xiàn)生命體征異常,全身情況不穩(wěn)定;(2)腹痛合并內出血引起失血性休克;(3)嚴重腹膜炎、腹腔滲出增加繼發(fā)感染、中毒性休克;(4)內臟梗阻繼發(fā)血運障礙,導致內臟絞窄;(5)經非手術治療,觀察8 h以上,癥狀加重,血壓不穩(wěn)定者[3]。若為復雜的危重癥,明確診斷非常困難,要做到診斷與治療同步進行,是爭取救治時間的必要措施。在治療過程中,臨床醫(yī)師要慎視外科手術的風險預測,對于高風險的急診手術要設法轉變?yōu)榭蓽蕚渫晟贫L險可控的擇期或限期性手術。圍手術期處理是外科治療成功的保證,臨床醫(yī)師要切忌只重視手術治療而忽視圍手術期管理,防止并發(fā)癥的發(fā)生。要動態(tài)觀察和追蹤隨訪非手術和觀察治療患者,及時調整治療方案。此外腹腔鏡技術在診治外科急腹癥中具有創(chuàng)傷小、并發(fā)癥少、安全性高、診斷率高,并能有效降低陰性剖腹探查率等優(yōu)點,是處理外科急腹癥的理想探查術式,但這需要特殊設備和良好操作技術,在基層醫(yī)院推廣還有相當?shù)碾y度[4]。
綜上所述,基層臨床醫(yī)師只有具備扎實的理論基礎、豐富的疾病診治臨床經驗和操作技術,具有嚴謹、科學的診治態(tài)度和習慣,尊重循證醫(yī)學,才能迅速、正確診斷,抓住時機,實施有效治療,從而不斷提高急腹癥的診治水平,提高治愈率,減少病死率。
參考文獻
[1]孫傳興.臨床疾病診斷依據治愈好轉標準[M].第2版.北京:人民軍醫(yī)出版社,2002:21.
[2]崔磊,樊曉霞.診斷性腹腔穿刺術在外科急腹癥中的運用[J].基層醫(yī)學論壇,2013,17(8):1067-1068.
[3]祝學光.應嚴格掌握急腹癥剖腹探查術的手術指征[J].中國實用外科雜志,2003,23(7):385-386.
[4]許建平,范德標,徐偉,等.腹腔鏡技術在外科急腹癥診治中的應用:附219例報告[J].中國普通外科雜志,2007,16(6):602-604.
(收稿日期:2013-04-03) (編輯:韓珊珊)
推薦訪問: 急腹癥 診治 外科 基層 體會上一篇:普外門診3個月體會
在偉大祖國73華誕之際,我參加了單位組織的“光影鑄魂”主題黨日活動,集中觀看了抗美援朝題材影片《長津湖》,再一次重溫這段悲壯歷史,再一次深刻感悟偉大抗美援朝精神。1950年10月,新中國剛剛成立一年,
根據省局黨組《關于舉辦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讀書班的通知》要求,我中心通過專題學習、專題研討以及交流分享等形式,系統(tǒng)的對《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進行了深入的學習與交流,下面我就來談一談我個人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是在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相互疊加的大背景下,對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治國理政重大戰(zhàn)略部署、重大理論創(chuàng)造、重大思想引領的系統(tǒng)呈現(xiàn)。它生動記錄了新一代黨中央領導集體統(tǒng)籌兩個
《真抓實干做好新發(fā)展階段“三農工作”》是《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中的文章,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在2020年12月28日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的集體學習時的講話。文章指出,我常講,領導干部要胸懷黨和國家工作大
在《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從嘉興南湖中駛出的小小紅船,到世界上最大的執(zhí)政黨,在中國共產黨的字典里,“人民”一詞從來都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以馬克思主義戰(zhàn)略家的博大胸襟和深謀遠慮,在治國理政和推動全球治理中牢固樹立戰(zhàn)略意識,在不同場合多次圍繞戰(zhàn)略策略的重要性,戰(zhàn)略和策略的關系,提高戰(zhàn)略思維、堅定戰(zhàn)略自信、強化戰(zhàn)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集中展示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相互疊加背景下,如何更好地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而進行的生動實踐與理論探索;對于新時代堅持和發(fā)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
在黨組織的關懷下,我有幸參加了區(qū)委組織部組織的入黨積極分子培訓班。為期一周的學習,學習形式多樣,課程內容豐富,各位專家的講解細致精彩,對于我加深對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的認識、對黨的歷史的深入了解、對中共黨員的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共建網上美好精神家園》一文中指出:網絡玩命是新形勢下社會文明的重要內容,是建設網絡強國的重要領域。截至2021年12月,我國網民規(guī)模達10 32億,較2020年12月增長4
剛剛召開的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七次全體會議上討論并通過了黨的十九屆中央委員會向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報告、黨的十九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向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工作報告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