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下午,我們宿舍一同觀看了思政奧運大課,聆聽了馬龍、楊倩等奧運健兒的故事,我深有感觸。古語講 “勝者為王,敗者為寇”,可此次奧運會上的人情溫暖,讓我對成敗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今天觀看了“同上一堂奧運思政大課”,重溫了中國體育代表團在奧運會上的拼搏歷程,學習了許多優秀奧運選手的優秀品質。熱愛祖國,胸懷夢想,不畏艱難,艱苦奮斗,正是這些精神支撐著一代代運動員提升自己,而我們也應該認真學習,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將奧運精神融入我們日常的生活之中。
通過這一段時間的做題,讓我懂得了很多關于黨的事情,這些題提高了我對黨歷史事件的認識,讓我了解了新中國發展時期的很多偉人,帶領我們走的正確道路。
在四史答題中,當時打開四史學習競答看到了都是關于之前歷史的內容,很多知識點都學過,但是想著絕對會有忘記的內容,就復習了一些知識,剛開始我選擇的是每日答題模式,并分為四部分,系統按內容隨機出20道題,每次作為知識積累,到了后來,積累的題慢慢增多,答題技巧也掌握了,正確率越來越高,我便開始選擇PK模式,賽為雙方在3分鐘內,答題數量多者勝,最多30題。搶十賽為雙方在3分鐘內,先答對10題為勝,PK勝利獲得30積分。這樣一來,贏得次數多了,這樣一來,贏得次數多了,我的積分也越來越多。也和室友們分享了經驗,一起學習四史。
經過“四史”學習,讓我更加深刻的認識了黨,以及明確了自己的奮斗目標,即在大學要努力學習,爭取入黨,必須入黨。
作為新時代青年,不斷地學習,不斷地武裝自己,使自己成為一個有用之才,對社會有用,對國家有用。所以讓我們一起加油學習四史吧。
在xx日午時14:00我們準時收看了“同上新中國史思政大課”的直播,來自三所高校的三位老師分別從不同的視角清晰梳理了新中國奮斗歷程的脈絡,帶來了一場生動的精神盛宴。
“一唱雄雞天下白。”“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誕生,使億萬中國人民成了國家、社會和自己命運的主人,滿懷豪情開始了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的偉大征程。”70年風雨兼程,70年砥礪前行,回望波瀾壯闊的新中國歷史進程,從理論的接續創新到實踐的不斷向前,從物質上逐漸富足到精神上愈發自信,見證著中國人民櫛風沐雨、勠力同心,奮力創造美好生活的偉大歷程。
時過境遷,曾經的戰火紛飛、傷痕累累的外殼已褪下,當前的中國已然成為國際舞臺上舉足輕重的一員。然而,歷史的腳步永不停息,復興的道路任重道遠,珍惜輝煌,不斷奮斗,當今的我們要堅定地維護兩個核心,只有堅強的領導,才能堅定不移、大步向前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要勇擔責任,深刻愛國之魂、心系國之榮辱,做好傳承者、創新者、奮進者;中國共產黨人,要胸懷大志,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沖鋒在前,勇挑重擔;高校教師要放眼視線站好崗,將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傳遞給學生,棄陋習、建新風,強根基、創新業,在中華民族復興大道上攜手共進、再創輝煌。
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仍在路上,歷史的先者用他們的精神、血肉筑起了進步的階梯,乘坐在歷史高速車上的我們,沒有停息的理由,只有不斷前進、勇于奮斗,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才無愧為中華民族的兒女,國強我耀。
被稱為“夢之隊”的中國跳水隊自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以來,已經奪得了40枚奧運金牌。東京奧運會,中國跳水隊派出10人參加全部8個單項的角逐,其中7人是首次參加奧運會。值得一提的是,在這10名選手當中,除了14歲的全紅嬋之外,其余9名隊員全部是奧運冠軍或者世錦賽冠軍。東京奧運會,新老結合的中國跳水隊目標直指8金。
在中國跳水隊參加東京奧運會的10名選手中,有6人是“90后”選手,其中曹緣、陳艾森和施廷懋均是奧運冠軍,而30歲的王涵、27歲的楊健和25歲的謝思埸則是首次征戰奧運。
東京奧運會將是曹緣的第三次奧運之旅。2012年倫敦奧運會,曹緣搭檔張雁全奪得男子雙人10米跳臺冠軍;2016年里約奧運會,曹緣獲得男子單人3米跳板冠軍。2019年光州世錦賽,曹緣身兼10米跳臺雙人、3米跳板單人和雙人三個項目,最終他收獲2枚金牌和1枚銀牌,成為在一屆世錦賽上身兼三項還全部得到獎牌的跳水第一人。東京奧運會,26歲的“全能王”曹緣身兼兩項,他將和光州世錦賽冠軍楊健攜手出戰男子單人10米跳臺比賽。此外,他還將搭檔里約奧運會男子單人和雙人10米跳臺雙料冠軍陳艾森,參加雙人10米跳臺的較量。
5年前,謝思埸舊傷復發,遺憾無緣里約奧運會。東京奧運周期,他在恢復傷病的同時展現出了高水平的競技狀態。本屆奧運會,謝思埸身兼兩項,將參加男子3米跳板單、雙人項目。“在東京奧運會上,我將努力爭創佳績,續寫中國跳水的輝煌。同為30歲的施廷懋和王涵是這支隊伍中年齡的選手。王涵進入國家隊已經十余年,但一直無緣奧運會。“對于我來說,奧運會是很神圣的地方。”如今,這位老將終于獲得了東京奧運會的參賽資格。在最近一年國內賽場女子單人3米跳板的爭奪中,王涵和施廷懋互有勝負。東京奧運會,兩人將攜手征戰女子單人3米跳板比賽,并搭檔參加女子雙人3米跳板比賽。
最終奧運精神,它時時刻刻提醒著我們,時時刻刻鞭策著我們。它就像馬路上的指示牌,總是在我們迷失方向的時候指引我們,使我們找到正確的路。
今天,距“九一八”事變已經過去了90年,當防控警報再次拉響,舉國陷入哀思,隆重悼念革命先烈。紀念“九一八”,再談血淚史,就是要國人永遠不忘國恥,大力弘揚愛國主義精神,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斗。
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就要實現新擔當展現新作為。無論是以錢學森、鄧稼先、郭永懷等老一輩知識分子的愛國情懷,還是以廖俊波、沈浩、楊漢軍等為代表的奉獻精神,都激勵著我們面對新征程、擔負新使命時,要牢固樹立愛國主義精神,努力在新時代實現新擔當展現新作為。黨的十九大為我們描繪了美好的藍圖,接下來就需要我們在各自的工作崗位兢兢業業、埋頭苦干,肩負起時不我待、只爭朝夕、勇立潮頭的歷史擔當。要把全部心思和精力撲到干事創業上,既想干愿干積極干,又能干會干善于干,一步一個腳印把工作做實、做細、做到位,推動各項部署要求落到實處。
從嚴治黨,重在從嚴管理干部。加強新形勢下的干部隊伍建設,必須貫徹從嚴要求,強化嚴的管理。要狠抓教育培訓。要始終把黨的政治建設放在首位, 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深化理想信念教育,加強黨性修養教育,抓好黨紀法規教育,教育引導黨員干部進一步筑牢信仰之基、打牢從政之基、夯實廉政之基、強化能力之基,打造忠誠干凈擔當的高素質干部隊伍。
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也是決定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一招。為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中國共產黨領導廣大人民群眾依靠改革開放這關鍵一招,讓中國實現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歷史性飛躍。經濟繼續保持中高速增長,從一個貧窮落后的國家躍升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從中國制造到中國智造,各項科技成果突出,世界徑射電望遠鏡、天宮二號、神威·太湖之光超級計算機、“復興號”高鐵、墨子號量子衛星、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相繼問世;綜合軍事力量迅猛增長,航母夢終得實現,五代戰機殲20服役,各類軍艦,核潛艇,防空導彈等裝備先后問世。改革開放40多年,中國的各項事業協調推進,不僅改變著中國,也深刻的影響著世界,“一帶一路”的倡導,亞投行的建設等彰顯著大國風范,中國在世界的影響力在不斷提高,扮演著世界舞臺上不可或缺的角色。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是改革開放背景下創造性探索出的新征途。是“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等重大課題的探索和回答,貫穿于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中,中國共產黨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旗幟,立足中國實際、緊跟時代步伐,提出了許多創造性、時代性的概念和理論,提出和發展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完善和發展了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制度,推進了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樹立了“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新發展理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成果不斷涌現,理論體系不斷成熟,社會主義展現出新天地。
堅定不移走改革開放這條正確之路,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然選擇。改革開放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今天我們要繼續以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的開拓精神把改革開放進行到底。
今天,我收看了《全國大學生同上一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課》令我受益匪淺,刻骨銘心。
這次新冠肺炎疫情,讓我想到了一個詞——“多難興邦”。多難興邦一詞出自《左轉》----“或多難以固起土,啟其疆土。或無難以喪其國。失其守宇。”
一個國家是否強大,就要看當國家面臨困難時做出的判斷和指引,困難能讓我們強大,這就是“多難興邦”啊。
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無數國人逆行而上。八十四歲的鐘老,雖年及懸車,仍披掛上陣;韓紅傾其所有,支援武漢。不僅她們,更有許許多多醫護人員千里迢迢來到武漢,幫助武漢人民一起度過這難關!每一個時代都有不同的英雄,有人在寒冷的冬日里把整箱的口罩送到警察局,卻轉身離開,有人在戰斗一線救死扶傷,迎難而上,有人時時刻刻陪在患者身旁,甚至奉獻出了生命,有人獻出了自己的一點點力量,奉獻出了自己的一份愛心。他們亦是英雄。一個字,一盞燈,一份心,一種情。
這次疫情,更讓我熱淚盈眶的一種精神,是“家國”。
不要播我的名字,媽媽看了會擔心,短短的幾個字是一種胸懷,這是出自24歲女孩的一段話語,在得知自己要去支援武漢時,他沒有猶豫,去了離家的遠方,不放心的是在家擔心自己的母親,國是千萬家,正是這些為家人著想的陌生人,彰顯了我們心中的家國情懷。你我作為一名身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的大學生的我,也該在此時志愿加入道路卡點工作中,國家栽培了我們,我們也應該在國家需要我的時候挺身而出,展現作為一名大學生的使命擔當。
“課程思政”的理念是近三年教育界出現的新名詞,但是在我看來其實我們在授課的過程中也一直踐行著這一理念,只不過說法有所不同,也就是常說的文化與情感目標。2020年9月4日和5日晚,在聽完**副主任**和北京師范大學**教授這兩堂有情懷、有深度的課程思政的線上直播講座,觸發了我心中對于教育的一些想法:
首先,學無止境,終生學習。聽完鄧老師的講座,最讓我動容的是鄧老師對于知識的渴求和追求“學高為師”的執著。我一直以來鐘情于各類知識,天文、歷史、地理、科技、自然、繪畫、音樂都有興趣探究一番,無奈總以時間不夠、精力欠缺來搪塞自己,從而錯失了很多時機。“要給學生一杯水,自己必須先有一桶水”,作為教師倘若能做到旁征博引、信手拈來,肯定能為課堂添彩,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我想只有這樣的教育才不是機械地“填鴨”,才能真正實現“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要想游刃有余地將思政融入學科教學,廣博的知識和靈活的思維是前提,終生學習是關鍵!
其次,將情感的溫度傳遞給學生。疫情期間,留學生許可馨辱罵抗疫斗士李文亮的事件想必大家都有所耳聞。像這種被稱之為“精致利己主義者”的大學生這幾年被頻頻爆出,從前兩年覺得“美國空氣都是甜的”楊舒平到如今的許可馨,不禁令我們全身冷顫:我們的大學生到底怎么了?曾幾何時,他們也是一腔熱血地唱著國歌,向國旗敬禮,心中充滿對祖國崇敬之情的小學生,是什么讓他們變得如此冷冰冰?十年寒窗培養出了高學歷,也造就了大量“白眼狼”,這可能也是目前唯分數至上的教育所付出的代價。“傳道”擺在“授業解惑”之前,可見言傳身教,培養學生的人格品質,才是教育的精髓。
最后,點到為止、畫龍點睛。我認為課程思政應成為課堂教學的“點睛之筆”,而不能成為學科教學,被思政所累。學科教師在教學設計時不能為了追求思政效果生搬硬套,牽強附會,也不能把大量的課堂時間都安排思政的內容,變身成“政治課”。應當巧妙設計,穿插學科教學其中,渾然天成,達到“于無聲處聽驚雷”的效果,自然學生的思政教育也就水到渠成了!
“同向同行,共育英才”!集體的智慧是無窮的,各學科老師群策群力,各顯神通,研習課程思政教學,中國的教育來日可期!
推薦訪問: 心得體會 運動員 思政 體育思政課心得體會 大學生體育課思政心得 體育鍛煉思政心得 高校體育課課程思政心得 體育思政心得體會范文大全1000 思政講課比賽心得體會 體育課思政心得 體育課課程思政心得 大學體育課思政心得 大學生體育課思政心得體會上一篇:運動會開幕式主持詞5篇
下一篇:運動員獲獎時升國旗儀式的視頻3篇
在偉大祖國73華誕之際,我參加了單位組織的“光影鑄魂”主題黨日活動,集中觀看了抗美援朝題材影片《長津湖》,再一次重溫這段悲壯歷史,再一次深刻感悟偉大抗美援朝精神。1950年10月,新中國剛剛成立一年,
根據省局黨組《關于舉辦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讀書班的通知》要求,我中心通過專題學習、專題研討以及交流分享等形式,系統的對《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進行了深入的學習與交流,下面我就來談一談我個人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是在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相互疊加的大背景下,對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治國理政重大戰略部署、重大理論創造、重大思想引領的系統呈現。它生動記錄了新一代黨中央領導集體統籌兩個
《真抓實干做好新發展階段“三農工作”》是《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中的文章,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在2020年12月28日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的集體學習時的講話。文章指出,我常講,領導干部要胸懷黨和國家工作大
在《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從嘉興南湖中駛出的小小紅船,到世界上最大的執政黨,在中國共產黨的字典里,“人民”一詞從來都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以馬克思主義戰略家的博大胸襟和深謀遠慮,在治國理政和推動全球治理中牢固樹立戰略意識,在不同場合多次圍繞戰略策略的重要性,戰略和策略的關系,提高戰略思維、堅定戰略自信、強化戰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集中展示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相互疊加背景下,如何更好地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而進行的生動實踐與理論探索;對于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
在黨組織的關懷下,我有幸參加了區委組織部組織的入黨積極分子培訓班。為期一周的學習,學習形式多樣,課程內容豐富,各位專家的講解細致精彩,對于我加深對黨的創新理論的認識、對黨的歷史的深入了解、對中共黨員的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共建網上美好精神家園》一文中指出:網絡玩命是新形勢下社會文明的重要內容,是建設網絡強國的重要領域。截至2021年12月,我國網民規模達10 32億,較2020年12月增長4
剛剛召開的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七次全體會議上討論并通過了黨的十九屆中央委員會向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報告、黨的十九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向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工作報告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