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發表重要講話強調,全黨同志要做到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學黨史、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以昂揚姿態奮力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以優異成績迎接建黨一百周年。
中國共產黨在革命、建設、改革實踐過程中,建構了一個個精神坐標,成為共產黨人的精神支撐和寶貴財富。廣大黨員干部要讀黨史、學黨史、悟黨史,從黨的非凡歷程中汲取奮進的智慧和力量,不斷錘煉自身的“魂”,以昂揚奮進的姿態書寫新篇章。
學黨史,以赤誠的理想信念之魂磨礪黨員純度。“蓋所以為精金,在足色而不在分兩”,對于黨員來說,成色就是黨性,就是政治品格,是融入血脈紅色基因的純度。純度高,則精神含“鈣”高。現實中也還存在著純度不高、含金量低的“合金”,甚至“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的“鍍金”,他們在“烈火”考驗下,容易變形變色,經受不住歷史和實踐的考驗。學習黨史,我們要汲取紅船精神、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等一系列革命精神,不斷去除思想上的雜質,把牢思想“總開關”,去粗取精、去偽成真,立根固本補鈣鑄魂,錘煉忠誠過硬的政治品格,方能“吹盡狂沙始到金”。
學黨史,以卓越的艱苦奮斗之魂與黨保持同步。“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回顧黨的歷史,無論是在革命時期,還是在社會主義建設以及改革開放時期,我們黨都大力發揚艱苦奮斗的作風。黨的好干部焦裕祿在極其困難的年代,帶領蘭考人民與自然災害作斗爭的壯舉,正是艱苦奮斗精神的生動體現。進入新時代,要奪取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新進展,還有許多“雪山”“草地”需要跨越,還有許多“婁山關”“臘子口”需要征服,我們黨員干部要發揚艱苦奮斗精神,將“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銘記于心,將“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外化于行,在危機變局里披荊斬棘,育出新機、開辟新局,在社會主義事業發展這塊“磨刀石”上磨礪鋒利銳刃,方能“花香四溢”。
學黨史,以崇高的擔當作為之魂樹立為民情懷。“些小吾曹州縣吏,一枝一葉總關情”,中國共產黨從建立之時起,就把人民疾苦放在心上,以無私奉獻、實干擔當的精神始終為了人民,成就了革命偉業。無論是歷史還是現在,擔當作為是共產黨員與生俱來的黨魂,也是在久經考驗中不斷淬煉黨魂。我們黨員干部要以擔當作為的過硬作風,樹立為民情懷,對照初心使命,對照群眾期盼,緊緊圍繞“為了誰、依靠誰、我是誰”,牢固樹立“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的思想,以“等不起”的緊迫感、“慢不得”的危機感和“爭一流”的使命感去解決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問題。
考古學中,有“地層”之說。歲月失語,唯石能言。我們黨的歷史也是于風雨里淬煉、于光陰中積淀,塑造了一脈相承、源遠流長的記憶、文化與品性。
近日,中共中央決定,今年要在全黨開展中共黨史學習教育,激勵全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在新時代不斷加強黨的建設。“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也是最好的清醒劑。”如果黨史會說話,浩蕩百年,她又會告訴我們呢?
雄關漫道真如鐵,感悟昨日之“艱辛輝煌”。艱難困苦,玉汝于成。百年來,黨領導人民從浴血奮斗到艱苦奮斗再到團結奮斗,在苦難中鑄就輝煌、挫折后百折不撓、探索中積累經驗、奮斗后開創新局。翻開黨史,我們看到的是一代代共產黨人前赴后繼、披荊斬棘的身影,學習黨史,學習的也是革命前輩、黨員先鋒的“精”“氣”“神”:“我以我血薦軒轅”的精誠、“山登絕頂人為峰”的氣魄、“一枝一葉總關情”的精神,當代黨員干部要對標英雄、先烈、模范的先進事跡,自覺找差距、補短板;發揚自我革命的精神,把自己擺進去、把職責擺進去、把工作擺進去,做黨的事業忠實“繼承者”、人民利益的堅定“捍衛者”。
人間正道是滄桑,領會今日之“來之不易”。跨越千山萬水,仍在跋山涉水。在世情、國情、黨情處于深刻變化的今天,“十三五”圓滿收官,“十四五”全面擘畫;新發展格局加快構建,高質量發展深入實施……種種成績的取得,不是靠“敲鑼打鼓”實現的,也不是“等靠要”來的,而是一鋤一鋤耕耘出來的、一關一關闖出來的。新中國來之不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來之不易,我們的理想信念不能松、紅色基因不能變、優良傳統不能丟,要在深入學習百年黨史中,汲取“在黨愛黨”的力量、激發“在黨為黨”的擔當、厚植“在黨憂黨”的情懷,立足黨情社情,讀懂“有字之書”、悟透“無字之書”,既讀史實、又品精神,既看現象、更究本質,從成功中尋求方法,從時代變革中把握歷史規律,做到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
長風破浪會有時,把握明日之“使命在肩”。聽清歷史的回聲。才能更好地走向未來。站在“兩個一百年”歷史交匯點上,我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接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夢想,同時也面臨前所未有的風險與挑戰。惟其艱難,才更顯勇毅;惟其篤行,才彌足珍貴。要充分展現責任和擔當,全力發揮黨史以史鑒今、資政育人的作用,緊密結合本職工作,對黨史原著常讀常新、常學常新,不斷感悟,往深里學、往心里走、往實里去,做到知行合一、參考理論卻不照搬理論、借鑒經驗但不局限于經驗,用黨的實踐創造和歷史經驗啟迪智慧,用黨的奮斗歷程和偉大成就為新征程做最美的注腳,進一步增強工作的系統性、預見性、創造性,在苦干硬干實干中踐行不變的初心、永恒的使命!
日前,習近平總書記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深刻指出,回望過往的奮斗路,眺望前方的奮進路,必須把黨的歷史學習好、總結好,把黨的成功經驗傳承好、發揚好。黨的歷史,只有重視學習,才能牢記黨的初心與使命;只有善于運用,才能發揚黨的優良品質:只有認真總結,才能永葆黨的青春活力。向歷史學精神,向歷史求經驗,向歷史探未來,這樣才能使“中國號”巨輪始終行駛在正確的航路上,劈波斬浪,勇往直前。
銘記歷史,不忘過往“奮斗路”,牢記黨的初心使命。“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記走過的路;走得再遠、走到再光輝的未來,也不能忘記走過的過去”。只有學好黨史,才能銘記歷史,我們要充分在黨史中重溫革命先輩的奮斗之路,在學思踐悟中領會共產黨人“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初心使命。因此,作為新時代的共產黨人,更應該真抓實干、進取作為,“不馳于空想,不騖于虛聲”。在大災大難面前,能夠勇于擔當、不懼危險、率先垂范,力扛千斤重擔;在與群眾打交道的細小甚微處,牢固樹立群眾意識,懂得運用群眾思維解決群眾需求,在為民服務解難題中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經略現實,走好當下“奮戰路”,發揚黨的優良品質。“對我們共產黨人來說,中國革命歷史是最好的營養劑”。黨史中積淀著寶貴的思想資源、斗爭智慧,為新時代黨的發展和國家富強提供豐厚養料。作為黨員干部,我們要強化對黨史的領悟力與參透力,懂得一切寶貴成果的取得都是源于革命先輩們在重大斗爭中的智慧結晶。因此,我們要學會腳尖向下,既要到工作方法先進的地方去收獲經驗、總結技巧;也要到環境艱苦、荊棘滿布的困難條件中,錘煉黨性,磨練意志,彰顯共產黨人的先進性和純潔性。
謀劃未來,擘畫明天“奮進路”,永葆黨的生機活力。“述往思來,向史而新”。建黨以來,我們黨帶領全國人民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取得眾多歷史性成就,但前進的道路上依然有數不清的“婁山關”需要攻克,有無數“雪山”“草地”需要跨越,只有總結歷史經驗、把握歷史規律,增強開拓進取的勇氣和力量,順應歷史潮流,積極謀劃,居安思危,才能在危機中育新機、在變局中開啟新局,創造出無愧于歷史和人民的業績,奮力走好新時代長征路,讓黨的旗幟在新時代高高飄揚。
推薦訪問: 組織部 黨史 對照在偉大祖國73華誕之際,我參加了單位組織的“光影鑄魂”主題黨日活動,集中觀看了抗美援朝題材影片《長津湖》,再一次重溫這段悲壯歷史,再一次深刻感悟偉大抗美援朝精神。1950年10月,新中國剛剛成立一年,
根據省局黨組《關于舉辦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讀書班的通知》要求,我中心通過專題學習、專題研討以及交流分享等形式,系統的對《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進行了深入的學習與交流,下面我就來談一談我個人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是在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相互疊加的大背景下,對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治國理政重大戰略部署、重大理論創造、重大思想引領的系統呈現。它生動記錄了新一代黨中央領導集體統籌兩個
《真抓實干做好新發展階段“三農工作”》是《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中的文章,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在2020年12月28日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的集體學習時的講話。文章指出,我常講,領導干部要胸懷黨和國家工作大
在《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從嘉興南湖中駛出的小小紅船,到世界上最大的執政黨,在中國共產黨的字典里,“人民”一詞從來都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以馬克思主義戰略家的博大胸襟和深謀遠慮,在治國理政和推動全球治理中牢固樹立戰略意識,在不同場合多次圍繞戰略策略的重要性,戰略和策略的關系,提高戰略思維、堅定戰略自信、強化戰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集中展示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相互疊加背景下,如何更好地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而進行的生動實踐與理論探索;對于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
在黨組織的關懷下,我有幸參加了區委組織部組織的入黨積極分子培訓班。為期一周的學習,學習形式多樣,課程內容豐富,各位專家的講解細致精彩,對于我加深對黨的創新理論的認識、對黨的歷史的深入了解、對中共黨員的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共建網上美好精神家園》一文中指出:網絡玩命是新形勢下社會文明的重要內容,是建設網絡強國的重要領域。截至2021年12月,我國網民規模達10 32億,較2020年12月增長4
剛剛召開的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七次全體會議上討論并通過了黨的十九屆中央委員會向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報告、黨的十九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向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工作報告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