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composition)是經過人的思想考慮和語言組織,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作文分為小學作文、中學作文、大學作文(論文)。作文體裁包括:記敘文、說明文、應用文、議論文, 以下是為大家整理的關于百年黨史,筑夢前行作文3篇 , 供大家參考選擇。
百年黨史,筑夢前行作文3篇
百年夢圓小康
中華民族的歷史源遠流長,它伴隨著我們祖國走過了上年五千年的輝煌歷程。我們的祖國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早在幾千多年前,我們偉大的祖先就發明了造紙術,指南針,火藥,印刷術,在世界享有盛譽。當年,秦始皇一統六國,才有了我們現在的中國。現在,我們仍堅持團結,和平。1931年9月18日,第一聲炮響拉開了抗日的帷幕,從此戰爭便全面爆發了。多少戰士拋頭顱,灑熱血,不惜用生命來捍衛祖國。正因為有了他們的犧牲,才換來了我們現在幸福的生活。每次聽到關于抗日所犧牲的小故事,我總感到愛莫能助,心中有一股熱血在流淌。被欺壓了十四年的中國人,終于,在1949年10月1日,中華民族成立了。中華人民在國旗下歡呼著,歌唱著用自己的愛國之心,書寫祖國美好光明的未來。 落后就要挨打,誰說落后不能崛起?現在,我們可以驕傲的說:“我是中國人!”中華民族幾千年的飛天夢,在1965年6月21日,中國首位航天員楊利偉實現了這個夢想。飛天,不僅僅是我們的夢想了,更是我們探索宇宙邁出的一大步。1984年舉行奧運會,許海峰奪得了中國第一枚的金牌。20XX年奧運會,中國奧運代表團獲得51枚金牌,占世界金牌榜首位。誰還敢說,我們的祖國是“東亞病夫了”!中華兒女的不懈努力,祖國的前途燦爛無比! 雖然我們的祖國強大了,但是人口急劇增長,導致了水,糧食,土地的匱乏。據統計,我國現代約有18。3億人,占世界人口的1/4。我們的祖國,各方面資源都極其豐富,但還是難以承受下這么多的炎黃子孫。由于每年的洼澇,鹽堿,風沙,干旱,水土流失等災害現象,導致土地面積不斷下降,人們吃的糧食又減少了一部分。有的地區的人還吃不到糧食,很難喝到水。所以現在,我們就要開始節約用水,不浪費糧食,如果每人每天節約一粒米,13億人能省下32500千克的米,可夠65000人一天的糧食。只要我們開始低碳生活,我們的祖國就能減輕許多壓力,為實現小康也就近了一步。 我相信,祖國的百年夢一定會實現。作為中華兒女,我也要貢獻自己的一份力,你們呢?
匠心筑夢 砥礪前行
杜偉華;
【期刊名稱】《北方人》
【年(卷),期】2018(000)006
【摘要】他于1995年從技校畢業后,一直扎根在大山深處的蓮花發電廠運行生產一線,他從一名普通的運行值班員成長為技術過硬的運行值長、勞模創新工作室帶頭人,他在運行一線23年來,用一步一個腳印的工作實踐詮釋了刻苦鉆研、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他就是接連獲得""""龍江工匠""""""""龍江電力工匠""""稱號的黑龍江電力公司牡丹江水電總廠蓮花運行專工張瑞勇。
【總頁數】3頁(P.12-14)
【關鍵詞】
【作者】杜偉華;
【作者單位】;
【正文語種】英文
【中圖分類】F426.61
【相關文獻】
1.匠心筑夢 砥礪前行——寧夏打造西部職業教育高地紀實 [J], 李旭
2.匠心筑夢 砥礪前行 [J], 司麗華; 丁玲
3.砥礪前行 匠心逐夢——記黨的十九大代表張海波 [J], 丁景東; 吳文鋒
4.匠心筑夢砥礪奮進——國管局舉辦第一屆服務技能競賽 [J], 國管局服務技能競賽組委會辦公室
5.砥礪傳承 匠心筑夢打造特色中等職業學校 [J], 王曙輝
以上內容為文獻基本信息,獲取文獻全文請下載
百年跨越,筑夢不息
見證奇跡|百年京張的歷史跨越
“生命有長短,命運有沉升……所幸我的生命能化成匍匐在華夏大地上的一根鐵軌。”
110年前,由“中國鐵路之父”“中國近代工程之父”詹天佑主持修建的京張鐵路建成通車,這是中國首條不使用外國資金及人員、由中國人自行設計和投入營運的鐵路。
百余年后的今天,京張高鐵正在加緊建設,將于今年底建成通車。京張高鐵將成為世界上第一條時速350公里的智能化鐵路,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
百年滄桑,新舊兩條京張鐵路線,見證了新中國鐵路波瀾壯闊的歷史跨越。
從北京城區出發一路向北, 穿過居庸關、八達嶺的崇山峻嶺,跨過燕趙大地的河流湖泊,到達河北張家口。這里,并行著兩條鐵路——有110年歷史的京張鐵路和將于今年底通車的京張高鐵。
1825年,世界上第一條鐵路在英國誕生。51年后,中國也有了第一條鐵路——淞滬鐵路。京張鐵路開工前,中國共有16條鐵路,全部由外國人擔任總工程師。
1905年,清政府任命詹天佑為總工程師,修筑京張鐵路。消息傳出,全國轟動,大家說這回咱們可爭了一口氣。然而,外國人卻認為,“能在南口以北修筑鐵路的中國工程師還沒有出世”。
從南口(今北京昌平區南口鎮)往北過居庸關到八達嶺,一路都是高山深澗、懸崖峭壁。外國人認為,這樣艱巨的工程,外國著名工程師也不敢輕易嘗試,中國人無論如何也完成不了。詹天佑感慨道:“我國地大物博,而于一路之工,必須借重外人,引以為恥。”
1909年10月2日,京張鐵路舉行通車典禮。從開工到通車,僅用了4年時間,比計劃提早兩年竣工,建造成本也比原來預算(729萬兩白銀)節省了20多萬兩白銀。這是中國首條不使用外國資金及人員,由中國人自己勘測、設計、施工和管理的第一條國有干線鐵路,在中國鐵路發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
如今,京張鐵路的“姊妹”——京張高鐵正在加緊建設,將在今年底建成通車。京張高鐵全程174公里,起點是位于西直門的北京北站,穿越市區后,經八達嶺長城,抵達2022年冬奧之城張家口,用時不足1小時。
京張高鐵是國家中長期鐵路網規劃“八縱八橫”中的京蘭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重要基礎工程,也是2022年冬奧會的重要交通保障設施。
百年清華園站 VS 清華園隧道
清華園車站坐落于北京市海淀區清華園地區,建于1910年,站名為詹天佑親筆題寫,是京張鐵路老車站中距離北京城最近的一個。
據載,1949年3月25日夜,毛澤東、劉少奇等中共中央領導人由西柏坡赴北平,從涿縣乘坐鐵路專列在清華園站下車。“毛澤東主席踏上新中國首都的第一步,就在清華園火車站。”這已成為周圍百姓傳說多年的佳話。
“2016年11月1日起,因京張高鐵施工,北京北站將暫停客運服務,擁有超百年歷史的清華園站將告別客運史……”伴隨這則消息的傳播,百年清華園車站最后一班列車拖著長長的車廂緩緩駛離。
那幾天,北京最低氣溫降至零度以下,不少人冒著嚴寒來到清華園站,與這座承載著歷史記憶的車站告別。
在即將拆除的清華園站道岔旁,中鐵十四局項目總工程師陳爽介紹說:“為最大限度減少施工作業對首都交通和人民群眾的影響,京張高鐵將在地下建設一條6.02公里長的盾構隧道——清華園隧道。”
清華園隧道斷面直徑相當于常見地鐵隧道的4倍,其上有7條公路干線,其下要穿越4條地鐵線和88條市政管線,穿越特級風險源3處、一級風險源80處。這是當時國內城市核心區穿越地層最復雜、重要建(構)筑物眾多的高鐵單洞雙線大直徑高風險盾構隧道。
“打個比方說,北京相當于人體,這些市政管線相當于人體動脈,我們相當于在這些動脈之間做一個巨型又精準的外科手術,精度偏差不能超過萬分之一。”中鐵十四局大盾構公司副總經理、項目經理周慶合解釋說。
2017年6月,開挖清華園隧道所要用到的超級利器——盾構機正式下線,它總長146米,相當于6節高鐵車廂;整機重達3500噸,相當于5架全球最大客機A380的重量。
把這個龐然大物從廣州運到2000多公里外的北京,也是一大挑戰。盾構機被分拆后,搭載巨型貨輪,經過7天海路運輸抵達天津,后由90輛重型卡車轉運到清華園隧道的起挖段。在這里,盾構機零件再次被組裝。
為了紀念詹天佑,這臺盾構機以“天佑號”命名。2018年11月20日上午,隨著“天佑號”盾構機刀盤徐徐破土而出,京張高鐵清華園隧道在安全穿越北京市城市核心區后,順利貫通。
“人”字形鐵路 VS 八達嶺地下車站
1905年9月4日,京張鐵路正式開工修建。
鋪軌的第一天,一列工程車的車鉤鏈子折斷,造成脫軌事故。各種誹謗、中傷隨即而來,脫軌事故儼然成了外國人嘲諷中國人不能自己修建鐵路的證據。不久后,詹天佑在每節車廂間采用自動掛鉤法,解決了這個難題,人們將這種掛鉤稱為“天佑鉤”。
京張鐵路“中隔高山峻嶺,石工最多,又有7000余尺橋梁,路險工艱為他處所未有”,特別是“居庸關、八達嶺,層巒疊嶂,石峭彎多,遍考各省已修之路,以此為最難。”
難中之難,是南口至八達嶺一帶。“由南口至八達嶺,高低相距一百八十丈,每四十尺即須墊高一尺。”正是在這里,詹天佑首創“豎井開鑿法”和“人”字形線路。
修建京張鐵路必須打通居庸關、五桂頭、石佛寺、八達嶺四條隧道,最長的是1092米的八達嶺隧道。詹天佑跟老工人一起商量,從山頂往下打一口豎井,再分別向兩頭開鑿,外面兩端也同時施工,把工期縮短了一半。依靠中國工人的雙手,建成了這條中國筑路史上的第一條長大隧道。
青龍橋附近的坡度特別大,火車怎樣才能爬上陡坡?詹天佑順著山勢,設計了一種“人”字形線路——用兩個火車頭,一個在前邊拉,一個在后邊推。過了“人”字形線路的岔道口就倒過來,原先在后面推的火車頭變成在前面拉,原先在前面拉的火車頭變成在后面推,使列車折向爬上山坡,運行軌跡剛好是個橫著的“人”字形。
《京張路工撮影》中的“青龍橋車站西上下火車同時開行由南望景”照片,展示了兩列火車沿“人”字形鐵路分別上下山的壯觀場景,線路坡度之大令人驚嘆。該照片日后被廣泛使用,民國時期交通銀行發行的50元紙幣采用的就是這個圖案,可謂是京張鐵路的一張名片。
這奇思妙想、打臉外國人嘲諷的“人”字形鐵路,令世人驚嘆。如今,面對同樣的高山峻嶺,京張高鐵八達嶺隧道直穿長城腳下,也足以讓世人刮目相看。
京張高鐵八達嶺隧道全長12.01公里,是京張高鐵正線最長隧道。下穿八達嶺長城世界文化遺產核心區,沿線分布著居庸關長城、水關長城及八達嶺長城等國家級旅游景點,一處并行水關長城,兩次下穿八達嶺長城。隧道還下穿百年老京張鐵路的“人”字坡和青龍橋車站,最小埋深只有4米。環境和文物保護要求做到施工地表“零沉降”。而施工的同時,青龍橋車站和“人”字坡線路每天仍在正常通行列車。
在京張高鐵八達嶺隧道內,有一個世界上規模最大、埋深最深的高鐵地下車站——八達嶺長城站。車站總長470米,地下建筑面積3.6萬平米,最大埋深102米,車站層、出站層和進站層全部在地下,同時還設有8條輔助應急通道。
中鐵五局京張高鐵項目經理陳彬介紹說:“八達嶺長城站采用了許多創新設計。在高鐵地下車站中首次采用疊層進出站通道形式,實現了進出站客流完全分離和進出站口均衡布置;首次采用環形救援廊道設計,具備了緊急情況下快速無死角救援的條件;首次采用一次提升長大扶梯及斜行電梯等先進設備。”
“鋼軌博物館” VS 智能化高鐵
詹天佑給美國老師的信中曾這樣寫道:“如果京張工程失敗的話,不但是我的不幸、中國工程師的不幸,同時會帶給中國很大損失。”
攀山越嶺,勘測線路,周密計算……不管條件多么惡劣,詹天佑始終堅持在野外工作。他經常勉勵工作人員說:“我們的工作首先要精密,不能有一點兒馬虎,‘大概’‘差不多’這類說法不應該出自工程人員之口。”
去世前一個月,詹天佑抱病登上長城,浩嘆道:“生命有長短,命運有沉升……所幸我的生命能化成匍匐在華夏大地上的一根鐵軌。”
“70年前,中國鐵路上的每一根鋼軌都不是我們自己生產的;現在,每一根都是自己的。”在中國鐵道科學研究院院史館門前,中國鐵道博物館原副館長金萬智指著地上擺放的幾十種鋼軌說,以前中國的鋼軌全靠從不同國家進口,種類是世界上最全的,堪稱“鋼軌博物館”。
京張高鐵建成后,將會成為世界上第一條時速350公里的智能化鐵路。京張城際鐵路有限公司董事長馬侃彥說:“對京張高鐵智能定位,大體上包括三個板塊——智能建造、智能裝備和智能運營。”
中國中鐵電氣化局京張高鐵指揮部指揮長毛明華介紹說:“京張高鐵的建設,融入了大量的先進技術手段和智能化的元素。利用BIM技術把二維的圖紙變成三維的實景模型,做到了設備從原材料到運營維護的全壽命管理,不但提高了施工效率,也提高了工程質量;自主研發了智能化的接觸網腕臂、吊弦生產線和智能接觸網立桿車、隧道內自動打孔安裝平臺等專業化工器具,使接觸網導線的平直度誤差控制在一根頭發絲以內;采取機器人巡檢的方式,引入了基于大數據的健康自診斷系統,提升了變電所的智能化程度;在京張高鐵最大的換乘站清河站,安裝了智能垃圾處理系統,自動化輸送、分撿,這邊丟進垃圾箱,那邊就進了回收站。”
以現有“復興號”CR400BF型動車組為基礎研制的京張高鐵智能型動車組,從去年開始就在京沈高鐵試驗運行,將在世界上首次實現時速350公里的自動駕駛,并首次采用我國自主研發的北斗衛星導航系統。
京張高鐵智能列車車頭分別模擬鷹隼和旗魚,具有優越的空氣動力學性能和漂亮外觀;車身安裝數千個傳感器,隨時自動體檢;列車內飾專門設計了滑雪板存放處、輪椅固定裝置和移動新聞中心,旅客坐在列車上就能隨時看奧運直播。沿線高鐵站內將配備各種智能機器人,既能幫助運行李,還能自助導航。
作為工業文明走進中國的象征,京張鐵路線的發展與變遷,刻畫出中國百年發展的年輪。
2018年1月,百年前建成的京張鐵路入選第一批中國工業遺產保護名錄;京張高鐵今年底建成后,將會成為世界上第一條時速350公里的智能化鐵路,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到2018年底,中國鐵路營業里程達到13.1萬公里以上,其中高鐵營業里程達到2.9萬公里,占世界高鐵總里程的三分之二以上。
高鐵成為一張閃亮的中國名片,而京張高鐵則是中國鐵路技術領先世界的有力例證。此刻,自主建設鐵路的中國工程師“還未出世”的嘲諷,早已成為歷史的塵埃。
京張一條線,筑夢百年間。
新老京張,百年滄桑。這兩條鐵路,是時代的縮影,更見證了新中國鐵路波瀾壯闊的歷史跨越。
推薦訪問: 黨史 作文 前行在偉大祖國73華誕之際,我參加了單位組織的“光影鑄魂”主題黨日活動,集中觀看了抗美援朝題材影片《長津湖》,再一次重溫這段悲壯歷史,再一次深刻感悟偉大抗美援朝精神。1950年10月,新中國剛剛成立一年,
根據省局黨組《關于舉辦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讀書班的通知》要求,我中心通過專題學習、專題研討以及交流分享等形式,系統的對《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進行了深入的學習與交流,下面我就來談一談我個人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是在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相互疊加的大背景下,對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治國理政重大戰略部署、重大理論創造、重大思想引領的系統呈現。它生動記錄了新一代黨中央領導集體統籌兩個
《真抓實干做好新發展階段“三農工作”》是《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中的文章,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在2020年12月28日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的集體學習時的講話。文章指出,我常講,領導干部要胸懷黨和國家工作大
在《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從嘉興南湖中駛出的小小紅船,到世界上最大的執政黨,在中國共產黨的字典里,“人民”一詞從來都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以馬克思主義戰略家的博大胸襟和深謀遠慮,在治國理政和推動全球治理中牢固樹立戰略意識,在不同場合多次圍繞戰略策略的重要性,戰略和策略的關系,提高戰略思維、堅定戰略自信、強化戰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集中展示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相互疊加背景下,如何更好地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而進行的生動實踐與理論探索;對于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
在黨組織的關懷下,我有幸參加了區委組織部組織的入黨積極分子培訓班。為期一周的學習,學習形式多樣,課程內容豐富,各位專家的講解細致精彩,對于我加深對黨的創新理論的認識、對黨的歷史的深入了解、對中共黨員的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共建網上美好精神家園》一文中指出:網絡玩命是新形勢下社會文明的重要內容,是建設網絡強國的重要領域。截至2021年12月,我國網民規模達10 32億,較2020年12月增長4
剛剛召開的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七次全體會議上討論并通過了黨的十九屆中央委員會向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報告、黨的十九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向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工作報告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