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后感,就是看了一部影片,連續劇或參觀展覽等后,把具體感受和得到的啟示寫成的文章。所謂“感”,可以是從作品中領悟出來的道理或精湛的思想,可以是受作品中的內容啟發而引起的思考與聯想,可以是因觀看而激發的決心和理想,也可以是因觀看而引起的對社會上, 以下是為大家整理的關于紀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會觀后感1000字3篇 , 供大家參考選擇。
紀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會觀后感1000字3篇
第1篇: 紀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會觀后感1000字
紀念辛亥革命100周年
袁仰韓
【期刊名稱】《中華詩詞》
【年(卷),期】2012(000)003
【摘要】辛亥狂飆開紀元,推翻清帝創新天。rn喜從先覺開寰宇,幸有后昆續史篇。rn瀝膽披肝齊邁步,移星轉斗共揚鞭。rn出師未捷遺言在,一統神州待月圓。
【總頁數】1頁(26-26)
【關鍵詞】詩詞;文學;文學作品;詩集
【作者】袁仰韓
【作者單位】不詳
【正文語種】中文
【中圖分類】I207.23
【相關文獻】
1.“百年風云·壯志丹青——紀念辛亥革命100周年美術作品展”聚焦:圖鑒歷史,回眸百年滄桑 丹青為橋,攜手共創未來“百年風云·壯志丹青--紀念辛亥革命100周年美術作品展”部分參展藝術家感言摘錄 [J],
2.中華復興,繼往開來——紀念辛亥革命100周年:“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紀念辛亥革命100周年 [J], 陳青生
3.鄧演達與辛亥革命——謹以此文紀念辛亥革命100周年、鄧演達烈士殉難80周年 [J], 樊振
4.紀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 [J], 鄭偉達
5.紀念辛亥革命百周年 [J], 林子春
以上內容為文獻基本信息,獲取文獻全文請下載
第2篇: 紀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會觀后感1000字
紀念辛亥革命 100 周年感想
紀念辛亥革命 100 周年感想
?
? 在紀念辛亥革命 100 周年的日子里,我因公來到武漢?!笆琢x廣場”是不能
不去的吧。
?
? 首義廣場離長江不遠,與黃鶴樓毗鄰,從北向南,依次由總督府、孫中塑
像、武昌起義紀念碑、武昌起義軍群像、辛亥革命紀念館幾部分組成。今天
天氣很好,站在廣場上環顧四周,藍天白云映襯下,色蔥蘢,高樓靚麗,車
水馬龍,游人如織,這與百年前“遍地腥云,滿街狼犬,稱心快意,幾家能夠
(黃花崗烈士林覺民的《與妻書》)”的情景是何其鮮明的對照。
?
? 矗立在天安門廣場上的人民英雄紀念碑的碑文有這幺一段:“由此上溯到
一千八百四十年,從那時起,為了反對內外敵人,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自由
幸福,在歷次斗爭中犧牲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我想,這里指的“人民英雄”
應該包括武昌起義、廣州黃花崗起義以及清末革命黨人領導的歷次起義的英
雄。有些遺憾的是,它只寫在了碑文上,數十年來并未寫進人們的心中。
?
? 中國歷史上“光榮偉大”的人物可謂眾如星辰。孫中就不說了,他已經成為
中華民族追求自由平等的精神旗幟,最難得的是在通訊和交通極端落后的物
質條件下,在數千年封建文化和倫理道德嚴密禁錮的精神條件下,清朝末年
居然涌現出一大批爭取民主自由的仁人志士,這不能不說是中華民族不幸中
的萬幸,這不能不充分說明了歷史長河滾滾向前無可阻擋的大趨勢。青松勁
草在懸崖絕壁上尚可生長,自由的種子一旦植入大地,怎能不逞蓬勃之勢。
?
? 秋瑾,一介女子,為了革命拋棄優裕的生活,就義時年僅 32 歲。她的“拼
將十萬頭顱血,須把乾坤力挽回”,“金甌已缺終須補,為國犧牲敢惜身”的勇
氣和精神都可昭日月。孫中為她寫祭聯“江戶矢丹忱,重君首贊同盟會;軒亭
灑碧血,愧我今招俠女魂”對她感佩有加。
?
? 林覺民,廣州黃花岡烈士之一,犧牲時年僅 24 歲。他不僅有勇氣而且很
有才學,會多國語言,其著名的絕筆《與妻書》不知感動過多少人。我第一
第3篇: 紀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會觀后感1000字
辛亥革命觀后感1000字
紅色電影《辛亥革命》觀后感
滄桑青藤蔓朔,在歷史的墻角止不住的憂傷,帶著華夏文明的記憶,斷送在炮火聲中。近現代的中華,飽受了列強鐵騎的踐踏,也醞釀了自我封建的惡果,然而歷史轉角的剎那,卻是辛亥革命。
懷著一份虔誠的心,去感受百年前的那場恢弘盛世,歲月的歌曲悠揚飄蕩,縈繞耳畔,青春的足跡首先邁開了堅定的步伐。電影《辛亥革命》最先出現的是那群朝氣蓬勃的青年,他們是起義的主力軍,從這個層面來看,當時的一部分先進青年已然感受到了社會的頹廢,也迸發了崛起的欲望。盡管在懸殊的力量面前,失敗是注定的結局,但血撒廣州的壯舉,確實又蘇醒了一大片沉睡的心靈??倳腥烁袊@那些斷送的年少生命,也會滿懷無奈的嘆氣那個時代的命運,然而,辛亥革命,抑或者每次歷史的巨變,卻總是帶著太多不可避免的巨大犧牲。一如,維新變法失敗后譚嗣同自我關閉逃生的大門,用高昂的頭顱向人們警示,拯救民族的大業是必然少不了犧牲的。不禁動容,這些逝去的青春,埋葬在黃土里,是懷著多大的勇氣。怒為中華的決心,才是辛亥革命展開的先決條件。
1911年,武昌打響的第一槍,迎來了真正意思上的涅槃。新軍舉旗吶喊,將百年來的怨氣叫囂而出,槍聲,炮聲,還有富強獨立的渴望,匯成了最轟轟烈烈的交響曲,鳴響了辛亥革命最為絢爛的篇章。孫文先生流亡海外,在聽到這則消息時也不禁悄然落淚,自惠州起義起的幾十年努力,終于感染了一批有識之士,民主共和的宏圖也展開了真實的腳步。雖然孫文,黃興,宋教仁等革命領導人都并沒用直接參與到最初的武昌起義中,但他們的努力與不懈追求,真實的使一批華人感受到了獨立民主的信念,也感受到了決不放棄的精神。他們打出的槍聲,是為了民族的未來,也是為了民族不變的精神。
革命后的南北議和,讓袁世凱竊取了辛亥革命的果實,民主共和的大業折戟在北洋軍閥的手里。然而辛亥革命的成功與否都只是歷史學家的臆斷,這場波瀾壯闊的革命卻是真真正正掀開了歷史沉重的一頁,它是否建立了民主共和國,實際上都不會那么深遠的影響著民族五千年的宿命。但,那些奔跑,奮斗,戰斗在戰場上的中國人,卻是不會散去的英魂,他們和那些革命領導人一起,成就了革命,也成就了中華的蛻變。
黃土掩埋了腐朽,古城斷送在槍炮,那段滄桑的往事,總會激起后人的回首,面對辛亥革命,淡化了城墻徹瓦勾勒的無知背景,也屏蔽了炮火轟然撞擊的烈響,我記住了那群戰斗的烈士,和他們在那個時代下迸發的民族精神。斗轉經年的輪回,請用一滴濁淚,含著那個時代的悲傷,用一盞紅燭,燃起民族的希望。
辛亥革命觀后感
隨著時光的流逝,現在的我們雖然還對辛亥革命有了解,可是我們已經不能真正的感受到當初的隆隆戰火、那些苦痛人民的呻吟,還有那些革命烈士們拋頭顱、灑熱血的情景。今天我們一起從《辛亥革命》這部電影中重溫那場震驚世界的辛亥革命,見證前所未有的社會變革。我在那鮮活的畫面中真正的感受到了那些曾經無數個為了今天的中國而英勇奮斗的情形。我也從電影里,深刻的體會到今天的我們是幸運的,今天的我們是幸福的,但我們也不能忘記我們是踩在他們的身軀上過來的。所以我們要懂得珍惜,并激勵自己為如今中國的現代化建設而不斷奮斗。
電影一開始就以秋瑾的犧牲拉開序幕,從第一個鏡頭就給我們一種沉重的畫面。然后就是1911年4月27日,黃興等人領導的廣州起義。起義隊伍與清軍展開激烈巷戰,但最終因力量不敵而失敗。后收殮到72具烈士遺骸,合葬于黃花崗,由此建成黃花崗七十二烈士墓。而此次起義中犧牲的起義軍則不止此數。這里有一個鏡頭讓我印象最深,就是那一件件衣服里放著的各種的“與妻書”、“絕命書”,他們是懷著一種怎么的心情走的?安靜的畫面壓的我喘不過氣來,連哭都沒有勇氣。電影里也塑造了很多小角色,例如林覺民,他的那句“我的死是為了所有孩子。大清索我的命,我誅大清的心”,真正的震撼了我。
而重點還是孫中山,他說:“我的手拿得起筆,拿得起手術刀,怎么就拿不起槍呢?這朝廷不堪一擊,天下就是革命的?!蔽液芫磁鍖O中山先生,他無疑是偉大的,在中國最艱難的時候,他義無反顧的選擇為了全中國人民而奮斗,他以自己的模范行動實現了“吾志所向,一往無前,愈挫愈勇,再接再厲”的誓言。在他的領導下,大批革命黨人和無數愛國志士集聚在振興中華旗幟之下,廣泛傳播革命思想,積極興起進步浪潮,連續發動武裝起義。套用電影里的一句話,“孫文,他是一個無私的人!”
國內武昌起義成功了,舉國震驚,消息傳到美國,孫中山和同盟會的成員歡心鼓舞。孫中山在危急關頭,認識到要想推翻清政府就得先斷了他的經濟來源,他奔赴海外,力排眾議,最終說服西方列國財團,不再借貸款支持清廷。
而后,孫中山帶著所有人民的希望回國了,我還記得那個把所有華僑希望托付給孫先生的時候說:“我們這些代華僑,總是要落葉歸根的,但清王朝不是我們的家”、“ 革命要是不成功,你欠我們幾代人的”。家啊,人民要得是一個真正的家!
自此,革命形勢進入了南北對峙的局面。而就這這時經過十八省代表的公開民-主選舉,孫中山被推選為首任大總統。在選舉的時候,荷馬里說:“歷史,這就是歷史。我就坐在歷史的身邊,站在歷史的門外?!蹦俏覀兡?,我們是站在歷史的長河里,只能通過那些資料、影像來了解當時的情景。孫中山說不能再讓無辜的人民犧牲,所以他表示,只要袁世凱敦促清帝退位,他即可讓位,由逼退清讓位的人,出任中華民-國大總統。這遭到了所有人的反對,袁世凱絕非善類,可是孫中山說,我們要建立的是一種制度,誰當大總統都是一樣。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統治,結束了統治中國幾千年的君主專制制度,傳播了民-主共和的理念,以巨大的震撼力和深刻的影響力推動了了近代中國社會變革。雖然由于歷史進程和社會條件的制約,辛亥革命沒有改變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性質,沒有改變中國人民的悲慘境遇,沒有完成實現民族獨立、人民解放的歷史任務,但它開創了完全意義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極大推動了中華民族的思想解放,打開了中國進步潮流的閘門,為中華民族發展進步探索了道路。
在電影里有一個鏡頭雖然細小卻很深刻,就是孫中山在國外的時候有個小女孩問他,在中國是不是女孩子都要裹腳很疼很疼啊!雖然只是這么一句話,卻深深的反應了中國封建社會對人民的毒害。辛亥革命以后,對中國的生活文化影響很深,“新禮服興,翎頂補服滅;剪發興,辮子滅;愛國帽興,瓜皮帽滅;天足興,纖足滅;陽歷興,陰歷滅;鞠躬禮興,跪拜禮滅……”
我想我會深深的記住這一刻,我知道電影只是展現了當時革命的一個小小的一面,但已經足以教育我們新一代的人們。
推薦訪問: 辛亥革命 觀后感 三篇在偉大祖國73華誕之際,我參加了單位組織的“光影鑄魂”主題黨日活動,集中觀看了抗美援朝題材影片《長津湖》,再一次重溫這段悲壯歷史,再一次深刻感悟偉大抗美援朝精神。1950年10月,新中國剛剛成立一年,
根據省局黨組《關于舉辦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讀書班的通知》要求,我中心通過專題學習、專題研討以及交流分享等形式,系統的對《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進行了深入的學習與交流,下面我就來談一談我個人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是在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相互疊加的大背景下,對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治國理政重大戰略部署、重大理論創造、重大思想引領的系統呈現。它生動記錄了新一代黨中央領導集體統籌兩個
《真抓實干做好新發展階段“三農工作”》是《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中的文章,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在2020年12月28日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的集體學習時的講話。文章指出,我常講,領導干部要胸懷黨和國家工作大
在《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從嘉興南湖中駛出的小小紅船,到世界上最大的執政黨,在中國共產黨的字典里,“人民”一詞從來都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以馬克思主義戰略家的博大胸襟和深謀遠慮,在治國理政和推動全球治理中牢固樹立戰略意識,在不同場合多次圍繞戰略策略的重要性,戰略和策略的關系,提高戰略思維、堅定戰略自信、強化戰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集中展示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相互疊加背景下,如何更好地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而進行的生動實踐與理論探索;對于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
在黨組織的關懷下,我有幸參加了區委組織部組織的入黨積極分子培訓班。為期一周的學習,學習形式多樣,課程內容豐富,各位專家的講解細致精彩,對于我加深對黨的創新理論的認識、對黨的歷史的深入了解、對中共黨員的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共建網上美好精神家園》一文中指出:網絡玩命是新形勢下社會文明的重要內容,是建設網絡強國的重要領域。截至2021年12月,我國網民規模達10 32億,較2020年12月增長4
剛剛召開的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七次全體會議上討論并通過了黨的十九屆中央委員會向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報告、黨的十九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向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工作報告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