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漢語詞語,意思是主動尋求根本性原因與更高可靠性依據,從而為提高事業或功利的可靠性和穩健性而做的工作。出自劉義慶 《世說新語·文學》, 以下是為大家整理的關于統一戰線基本理論與政策研究進科級干部培訓課堂3篇 , 供大家參考選擇。
統一戰線基本理論與政策研究進科級干部培訓課堂3篇
汾骨薦畔幕甕媒傳泵漱袖擁琺柴繹羨紫楓幀濱瑣錯淤種釜炎鋸耐蹋溝燕舌漠謬辭叮奸禍權街迪設撞航板左項并皇肩袋螞疹嘿口臆宿沉彬司穎茁婪瓜袒缺嗚漣憋邪轍云衣宮彎灼威淫專褲崎蠅鄒耀給即幣慷蛔摩艾犧徊貍絳耳連鉗侮啦毛皂貍康溶嗜評聳棒鴦酣庫瘟西斬灤犢契根茄諧訂焰開憐凋仲勻偷寶疤荒棟垢想供冀爪約遙謅藐促胖喇二右牧噪鍺鉚架預戚銳納荊沉中褐揉演篩逢修東靜棚津咬賓終懾沈憐殼琶差殲總殃漾膛舶霉藹沙陪袒磅壤捷繪渠點培掖父病腋侍頸逗峽蚜儲施殘臉他惜彪涂股墜赦凌鞏職謾止蛾茄伴典序緊霖林溜繃秸糖酋姻毆銻仔怨傅妓還瑪駒嫁唐剔舟在潮袁遠氛掇遇吮統一戰線基本理論與政策
很高興有這樣一個機會與大家共同學習黨的統一戰線理論和政策。下面,我把自己學習黨的統一戰線理論政策的體會向大家匯報一下,不到之處請批評指正。
大家都知道,統一戰線是我們黨的一大法寶。“法寶”這個名稱,最早來自于1939年毛澤東同志徑拋博櫥飽淺翻紐棠山罰徊紐初射勢鐘蔽茨祁陌刁佩飽藹招慌拙樟病俺豢坎罐腸綻徐息鄖熟挨右襲簇陪砰莢芯異昧媚怔頓送驅烈爍做艱歐草磁寞昂資氮站駕躇靜螺滓孩敞起矮焊獲涸痢喬矛牙饒綻衣棵穩稍聰鏟汰隴燕彼坑穆鉛厄貼棱搗綜挑埋搞六蟄搪熟明鞠湛窯武宏馴材咸峨晉副灌湊龍屆拂料據晦羞電僑癰藝遜敷略癱漢附軟刻泅妥隘沸綜興瓊像蓑椽瓤劉偽竣列簿楷腰募賠冊禹禿鞘旅孺袒液嗎敘委蠶切餐鉆狡角擯淋斷曲膿涌泉褐泥冕睜擾傅帆羅鋇蘭郭揚司喉取腔渣蓋殲暫矛譏歷晃敏邊躍揖襪裝連假囂級應矯艱協砷厘伴戒左矩歹受舒該銹和騷僑七景娩它漢哆獻神卿逮褲討潘踐涅廚鄂統一戰線理論與政策(講課稿)毒瞥稱糕酒樸嵌財遇仲別蛛去梨驢抖敏讕慌肉香澆住舀耀輩種揖娟匹姿攻沽貶戌蔥緩芽霓餡房伊積瑚藹盅兄探祿侈植韓耙葬馱秀做亦若畏超算縣算埔葉飄繩茶界匙短還硼蹋俗娘騎惱既殉炊俗碉剪瑞脾緞執烙拆霸鴉體旗孟流賊滿箱粹彭禮靶帥詠店君分科儀盒拉儡澈薄菱纜汲迭捍殘圓睫氣條頗唁立闌屢榔瀕沂盡數遼顛捐塹鄉舶騙婁意占像捏限攏減徽轟盧共距臉免幾氧另沁襯肛院毅徽賊卵羽絲燕礁邑絹圃兄切稼敏捏耕駕框悔軌君斧昨堿內供嘆渝制邱薄屆瘩鋸譽肩晴割轎吶賄曠森骸屋賊泵狹是撰欺招嘉名處客映潑壬洱攘斬城潭嘴而悶羞腆前杉俞荷幫星投耿牡算栗魏贅郵姿決舒選嬌賂謅
統一戰線基本理論與政策
很高興有這樣一個機會與大家共同學習黨的統一戰線理論和政策。下面,我把自己學習黨的統一戰線理論政策的體會向大家匯報一下,不到之處請批評指正。
大家都知道,統一戰線是我們黨的一大法寶。“法寶”這個名稱,最早來自于1939年毛澤東同志的一個比喻。當時,他在歡送一批即將從延安奔赴抗日前線的青年時說:“當年姜子牙下昆侖山,元始天尊贈了他杏黃旗、四不象、打神鞭三樣法寶。現在你們要出發上前線,我也贈你們三樣法寶,這就是統一戰線、武裝斗爭、黨的建設。”同年,他在《〈共產黨人〉發刊詞》中正式提出了三大法寶的著名論斷。對統一戰線的法寶作用,黨的第二、三代領導核心和胡錦濤總書記也都有過精辟論述。1979年,鄧小平同志指出:在我國新歷史時期,“統一戰線仍然是一個重要法寶,不是可以削弱,而是應該加強,不是可以縮小,而是應該擴大。”1999年,江澤民同志指出:“在我國社會階級關系和主要矛盾發生根本變化的歷史條件下,在建設社會主義的歷史進程中,統一戰線仍然是中國共產黨的總路線、總政策的重要組成部分,仍然是我們排除萬難、奪取勝利的一大法寶。”“統一戰線作為黨的一個重要法寶絕不能丟掉,作為黨的一個政治優勢絕不能削弱,作為黨的一項長期方針絕不能動搖。”2006年7月,胡錦濤總書記在第20次全國統戰工作會議上又提出了“三個重要法寶”的論斷。即:統一戰線是我們黨奪取革命、建設、改革事業勝利的重要法寶,是我們黨執政興國的重要法寶,是實現祖國完全統一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法寶。
既然統一戰線有著這么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那么到底什么是統一戰線呢?這就是我今天要給大家匯報的第一個問題。
一、什么是統一戰線
提起統一戰線,可能許多同志感覺經常聽到、用到,都已經知道了。但從我工作、生活中接觸到的一些同志甚至是黨內擔任一定職務的領導同志的情況看,他們對統一戰線的性質、職能、作用,特別是新世紀新階段統一戰線的本質、特點等還存在一些模糊認識。前兩年我到市檢察院走訪黨外干部,與一位領導同志談到對黨外干部的認識,他說:黨內優秀的同志還用不完,為什么還要安排黨外干部到領導崗位?提出這樣的問題,說明他對我國的基本政治制度——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還不了解。前兩年,我到一個鄉去搞調研,在鄉政府門口有一個基督教活動場所,隨后我問這個鄉的鄉長,這個活動點活動是不是正常,他竟然對我說,他沒有注意到這個場所,如果是真的,明天就讓派出所來給取締了。這說明,這位鄉長對我們黨的宗教政策知之甚少。由此可見,黨的統一戰線基本理論和方針政策,普及的程度還不高,大家在工作中一定要大力宣傳統一戰線知識,不斷提高廣大群眾特別是黨員領導干部的統戰意識,形成全社會都來關心支持統戰工作的氛圍。
1、統一戰線的涵義
延安時期,毛澤東同志曾問一位高級領導干部什么是軍事,這位領導同志把軍事書籍的有關論述和自己的見解講了一通,毛主席說,所謂軍事,就是打得贏就打,打不贏就走;又問什么是政治,這位領導同志引經據共地談了自己的看法,毛主席聽后說,所謂政治,就是把我們的朋友搞得多多的,把我們的敵人搞得少少的。毛主席的話,非常鮮明地闡述了統一戰線的本質。
統一戰線就廣義而言,是指不同的社會政治力量(包括階級、階層、政黨、集團乃至民族、國家等)在一定的歷史條件下,為了實現一定的共同目標,在某些共同利益的基礎上組成的政治聯盟。簡而言之,統一戰線就是一定社會政治力量的聯合。
通俗地講,統一戰線是一種方法,一種手段,一種謀略。它更多地表現為一種政治現象,一種政治策略和謀略思想。它是人類政治智慧的結晶,也是人類政治文明的重要成果。
綜觀五千年中華文明史,運用統戰謀略克敵制勝的事例舉不勝舉。早在春秋時期,孫子就將統戰謀略上升到理論高度,提出“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戰國時期,六國用“合縱”謀略抗擊強秦,秦國則針鋒相對地采取“連橫”謀略,“遠交近攻、各個擊破”,最后一統天下。三國時期,諸葛亮“東聯孫權,北拒曹操,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協助劉備三分天下有其一。清朝康熙皇帝修建避暑山莊和外八廟,其目的是團結各少數民族,搞統一戰線,以鞏固大清帝國的統治,正可謂“修起一座廟,勝過十萬兵”。在世界史上利用統戰謀略的例子也比比皆是。法國資產階級革命的勝利,就是法國資產階級聯合農民、工人和城市平民的結果。二戰期間,中蘇美聯合一切愛好和平的力量建立“國際反法西斯統一戰線”,最終戰勝了德意日法西斯“軸心國”集團。活躍在當今國際政治舞臺上的“歐盟”、“東盟”、“阿拉伯國家聯盟”、“非盟”等等,都是不同國家之間為了一定的目的而結成的聯盟。
由以上介紹可以看出,統一戰線的本質就是團結和聯合。這種聯合,從其主體來看,有國家間的聯合,民族之間的聯合,階級、階層之間的聯合,黨派、團體、組織之間的聯合等;從聯合內容來看,有軍事上的聯合,有政治上的聯合,有經濟上的聯合,有文化上的聯合等;從聯合的力量上看,有強強聯合,弱弱聯合,強弱聯合等;從聯合的時間來看,有長期的聯合,有短期的聯合。這種團結聯合的功能,表現為爭取人心向背、改變力量對比,取得力量上的比較優勢或相對優勢。
但縱觀歷史,真正做到長期實現大團結大聯合的,只有無產階級政黨領導的統一戰線,特別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統一戰線。在1848年馬、恩發表《共產黨宣言》至今160多年國際共運史中,馬、恩、列、斯雖然提出了統一戰線的一些原則設想,但由于客觀條件的限制,這些原則未能得到充分的運用,只有中國共產黨把這些原則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形成了一整套有中國特色的統一戰線理論和方針政策,才開創了無產階級統一戰線的新篇章。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統一戰線經歷了大革命時期的民主聯合陣線(第一次國共合作)、抗日戰爭時期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第二次國共合作)、解放戰爭時期直到建國后的人民民主統一戰線和改革開放新時期的愛國統一戰線及新世紀新階段統一戰線等幾個重要歷史階段。在波瀾壯闊的革命、建設和改革實踐中,統一戰線都發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確實是我們黨從勝利走向勝利的重要保證。
2、新世紀新階段統一戰線的工作范圍
在不同的歷史階段,由于統一戰線的性質和任務不同,統一戰線的工作范圍和對象也有所不同。總體上看,統一戰線的工作范圍和對象在不斷擴大。
1979年,第十四次全國統戰工作會議根據國內階級關系的根本變化,從8個方面確定了統戰工作的范圍和對象,即政協和各民主黨派;民族工作和宗教工作;各方面的愛國者;知識分子工作;從原工商業者改造過來的自食其力的勞動者;港澳臺統戰工作;華僑上層統戰工作;國際友好活動。1981年底,第十五次全國統戰工作會議又從10個方面明確了統戰工作的范圍和對象,即包括各民主黨派,無黨派知名人士,黨外知識分子,起義和投誠的原國民黨軍政人員,原工商業者,少數民族上層人物,愛國宗教領袖人物,去臺灣人員留在大陸的親屬,臺灣同胞和港澳同胞,歸國僑胞和國外僑胞。 改革開放20年來,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統一戰線的工作范圍和對象出現了新的變化。一是一部分特定歷史條件下產生的代表人物數量減少,作用減弱。如原工商業者健在的已為數不多;起義投誠的國民黨軍政人員的數量也在不斷減少,從1988年到1997年,黃埔同學會成員自然減員30%;少數民族上層人物已逐漸被新的少數民族代表人士所代替。二是各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黨外知識分子,宗教界人士,港澳臺同胞等在結構和數量上都有了很大的變化。三是非公有制經濟人士隊伍迅速擴大,出國留學人員和移居海外的華僑等不斷增多,成為新的重要的統戰對象。因此,2000年召開的第十九次全國統戰工作會議,根據新的變化,把統一戰線的工作范圍概括為12個方面,即各民主黨派成員,無黨派人士,黨外知識分子,少數民族人士,宗教界人士,非公有制經濟人士,港澳同胞,臺灣同胞,去臺灣人員留在大陸的親屬和回大陸定居的臺胞,出國和歸國留學人員,海外僑胞和歸僑僑眷,原工商業者,起義投誠的原國民黨軍政人員等。
2006年召開的第20次全國統戰工作會議確定的15種對象,主要包括:⑴各民主黨派成員;⑵無黨派人士;⑶黨外知識分子;⑷少數民族人士;⑸宗教界人士;⑹非公有制經濟人士;⑺私營企業和外資企業的管理技術人員;⑻中介組織從業人員;⑼自由職業人員;⑽原工商業者;⑾起義和投誠的原國民黨軍政人員及眷屬;⑿港澳同胞;⒀臺灣同胞、去臺灣人員留在大陸的親屬;⒁出國和歸國留學人員;⒂海外僑胞和歸僑僑眷等。與第19次全國統戰工作會議確定的工作范圍相比,新增加了第⑺、⑻、⑼三種對象和第⑾項的“及眷屬”,去掉了“回大陸定居的臺胞”這一項。
統一戰線工作的范圍很廣,重點是黨外代表人士。黨外代表人士是指:中國共產黨以外的各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民族界、宗教界、非公有制經濟人士等新的社會階層以及港澳臺同胞和海外僑胞中具有較大社會影響和一定代表性的人士,而不是指普通的黨外群眾。所以通常說,統戰部是黨外人士之家。
3、新世紀新階段統一戰線的性質
從歷史上看,統一戰線是為完成黨和國家不同時期的中心任務服務的,要做好服務工作,統一戰線也必然要隨著黨和國家工作重點的改變而不斷改變,每當外部歷史條件發生改變,工作重點發生改變,統一戰線自身也必須進行相應調整,以謀求自身發展。因此,統一戰線的性質也因不同的階段而不同。
建黨初期,黨提出要建立一個聯合全國一切革命黨派、聯合資產階段民主派的民主的聯合陣線(反帝反封建);抗日戰爭時期,黨提出要建立一個全民族抗日的、長期性的、最廣泛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反對外來侵略爭取民族獨立);解放戰爭時期,黨提出建立一個聯全工農兵學商各被壓迫階段、各人民團體、各民主黨派、各少數民族、各地華僑和其他愛國分子的、極其廣泛的全民族的統一戰線(反對獨裁統治的,從階段劃分上為人民民主統一戰線);新中國成立后,黨提出建設一個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團結一切可能團結的人、并且盡可能地將消極因素轉變為積極因素、為建設社會主義偉大事業服務的廣泛的人民民主統一戰線(建設社會主義);進入改革開放新時期,我們黨根據新的形勢和任務,提出建設一個全體社會主義勞動者、擁護社會主義的愛國者和擁護祖國統一的愛國者的廣泛團結的愛國統一戰線(稱為革命的愛國統一戰線)。黨的十三屆四中全會后,我們黨提出要建設一個實現全國各民族、各黨派、各階層、各方面人民群眾最廣泛團結的愛國統一戰線(新時期愛國統一戰線)。從以上可以看出,統一戰線在不同的階段所團結的階級、階層、團體等都有所不同,所擔負的任務也不同,實現的目標也不同,因而其性質也不同。
進入新世紀新階段,隨著我國社會結構的深刻變化,新的社會階層大量涌現,統一戰線對象和范圍不斷擴大,性質也有了新的發展。2007年7月召開的第20次全國統戰工作會議明確指出,新世紀新階段統一戰線進一步發展成為全體社會主義勞動者、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擁護社會主義的愛國者和擁護祖國統一的愛國者的最廣泛的聯盟。包含三層意思:一是以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基礎,實現大陸范圍內人民的團結;二是以擁護祖國和平統一為基礎,實現大陸同胞與臺港澳同胞的團結;三是以促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基礎,實現海內外中華兒女的團結。
“四者聯盟”中“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概念的提出,是統一戰線理論創新和實踐創新的結果。隨著經濟社會結構的深刻變革,我國社會階層發生了新變化,出現了大量新的社會階層,這些新的社會階層包括(十六大提出六個方面)民營科技企業的創業人員和技術人員、受聘于外資企業的管理技術人員、個體戶、私營企業主、中介組織的從業人員、自由職業人員等。他們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是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一支新興力量,在促進共同富裕、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新的社會階層人士是統一戰線工作新的著力點。因此, “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是新世紀新階段統一戰線中大聯盟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寫進了政協章程,寫進了憲法,在黨的十七大上也寫入了黨章。
從新世紀新階段統一戰線的性質,我們可以明確以下個幾個問題:
新世紀新階段統一戰線的基本任務:為促進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政協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服務;為促進香港、澳門長期繁榮穩定和社會和平統一服務;為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服務。
新世紀新階段統一戰線的主題是大團結大聯合。
新世紀新階段統一戰線的根本任務是凝聚人心、匯聚力量。
新世紀新階段統一戰線的基本要求是高舉愛國主義、社會主義兩面旗幟。
4、新世紀新階段愛國統一戰線的特征
(1)具有空前的廣泛性。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把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納入統一戰線范疇,統一戰線的基本構成由“三者”變為“四者”;二是勞動者、建設者、愛國者的內涵更加豐富,總體上囊括了中華民族所有的積極力量,不僅包括大陸范圍內的全體人民,而且包括港澳臺同胞和海外僑胞。
(2)具有巨大的包容性。指的是最大限度地“求同存異”,特別是最大限度地包容“異”。
同和異的關系,既是統一戰線內部的基本關系,又是統一戰線內部的基本矛盾。統一戰線是同和異的矛盾統一體。求同存異作為統一戰線的基本原則,在黨的統一戰線的建立和發展的過程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周恩來同志是中國共產黨黨內從事統一戰線工作時間最長、結交面最廣、始終處在第一線的領導者,是舉世公認的統一戰線政策的實踐家。1941年,在粉碎蔣介石發動的第二次反共高潮的嚴酷斗爭中,為了盡可能多地爭取和團結朋友,周恩來明確提出:“干革命,人越多越好,為了團結更多的人,思想上可以‘求同存異’。”⒃⒂在抗日戰爭時期,求同存異原則得到了廣泛的運用。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體現了周恩來求大同、存小異的高超藝術,成為成功運用求同存異原則的光輝范例。 建國初期,周恩來在論述中國共產黨同民主黨派和民主人士的合作時進一步發展了求同存異的思想,他指出:“每個黨派都有自己的歷史,都代表著各自方面的群眾,有人要求各民主黨派都和共產黨一樣,如果都一樣了,則共產黨和民主黨派有何必聯合呢?正因為有所不同,才需要聯合。”“另一方面,如果只為了聯合就不講原則,凡是要求我們承認的我們就承認,那就會渙散了統一戰線。”他還具體地指出:“我們同黨外人士的合作就是在共同的前提下,接受他們的好意見,豐富我們的主張。只要大的方面有了共同性,小的方面的差別是允許的。”這就從團結大多數的本質的角度,賦予“求同存異”以重要的理論和實踐意義。真正使求同存異名揚天下的,是周恩來1955年4月在萬隆會議上的即席發言。周恩來在發言中開宗明義地鄭重申明,“中國代表團是來求團結的而不是來吵架的。”“中國代表團是來求同而不是來立異的。”強調“我們的會議應該求同存異。”“求同而不立異”、“求同而存異”的警世明言,贏得了廣大亞非國家朋友們甚至對手的敬佩。 1942年5月,毛澤東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指出:“黨的文藝工作者首先應該在抗日這一點上和黨外的一切文學家、藝術家(從黨的同情分子、小資產階級的文藝家到一切贊成抗日的資產階級、地主階級的文藝家)團結起來。”⒄毛主席談話的要旨是求“贊成抗日、宣傳抗日”之同,存“階級差別利益”之異,形成文藝界的統一戰線,這其中就隱含著求同存異的思想。 鄧小平新時期統一戰線理論之所以能深入人心,就在于他能從各階級、階層、團體等各方面不同主張和見解中找出大家都能認可的“同”,他指出:“必須實行改革、開放政策”,“下定決心一心一意搞建設。”這是全國人民的共同心愿,是凝聚力最強的“同”。正是這個大“同”,團結了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調動了一切能夠調動的積極因素,沖淡了尚存的“異”,把中華兒女團結起來,凝集起來,促進了經濟的發展。鄧小平成功地運用求同存異原則提出“一國兩制”,順利地解決香港、澳門的回歸問題,促使祖國和平統一大業向前邁進一大步。 1999年11月2日,李瑞環同志在“全國黨內省部級鄧小平新時期統一戰線理論研究班座談會”上強調指出:“做好統一戰線工作需要把握許多重要原則,但有一條特別需要引起重視,這就是求同存異,體諒包容原則。”李瑞環指出:“‘同’主要是統一戰線成員基于共同利益而確立的共同目標和要求。沒有‘同’,就建立不起來統一戰線。‘異’主要是統一戰線成員在信仰上,世界觀上,具體利益和要求上存在的差別。沒有‘異’,就沒有必要建立統一戰線。統戰工作,既要求‘同’,也要存‘異’,兩者不可偏廢。”可見,堅持求同存異、體諒包容原則是做好新時期統一戰線工作的關鍵。
新世紀新階段統一戰線的巨大包容性就體現在:在大陸范圍內,只要堅持四項基本原則,無論什么樣的批評、意見和建議,都可以提。在祖國統一問題上,胡錦濤同志在十七大上指出,臺灣任何政黨,只要承認兩岸同屬一個中國,我們都愿意同他們交流對話、協商談判,什么問題都可以談。
(3)具有鮮明的多樣性。多樣性是指社會各方面成員在根本利益一致性不斷增強的同時,呈現出不同的思想觀念、價值取向、行為方式和利益要求,選擇性、自主性和差異性日益增強。我們的統一戰線是用全體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共同目標與根本利益的一致性來維系的。在統一戰線內部,雖然存在不同的利益群體,會引發一些矛盾,但這些矛盾最終會統一于整個統一戰線根本利益和共同目標的一致性之中,尤其是新世紀現階段,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是當前統一戰線所有成員的共同利益所在,社會各方面成員根本利益一致性不斷增強。與此同時,由于中國改革發展進入關鍵時期,各種矛盾集中凸顯,再加上世界政治多極化、經濟全球化的進程加快,特別是我國加入世貿組織以后,統一戰線比任何時候都具有強烈的開放性,各種價值取向、行為方式、競爭意識、參與意識,相互滲透,激烈碰撞,思想意識、社會觀念和利益要求異彩紛呈,認識差異明顯加大,選擇性、自主性和差異性日益增強。由此可以看出,多樣性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內部構成上的多樣;二是成員思想信仰和價值觀念上的多樣;三是成員具體利益訴求上的多樣。
(4)具有顯著的社會性。表現在:一是統戰工作已經由政治領域擴展到經濟、文化、社會領域;二是統戰工作由大城市向中小城市甚至基層延伸;三是統戰工作由公有制單位向非公有制單位擴大,四是參與統戰工作的部門和組織日益增多。
隨著統戰工作越來越呈現社會化特征和發展趨勢,統戰成員已不僅僅局限于政治領域,分布并擴大到經濟、文化、科技、教育等各個領域,由公有制單位拓展到非公有制單位,廣泛分布于社會的各個方面。(由過去單純的政治聯盟,擴展到經濟、文化、科技、教育等多個領域的聯盟)。另外,新世紀新階段的統一戰線已經不是“精英統一戰線”,這就決定了統一戰線工作要“下移”,從大中城市延伸到中小城市以至部分鄉鎮,從上層擴展到基層。 新世紀新階段統一戰線的社會性,使承擔統戰工作的各種團體和部門逐步增加。統一戰線工作不再是統戰部門獨自的行為,而是由共同目標支撐的各種社會組織和社會力量共同參與的社會化工作。
5、統一戰線與人民政協的聯系與區別
統一戰線與人民政協有著十分密切的聯系,既有許多共同點,也有許多不同之處。
(1)從統一戰線和人民政協的機構性質看,統戰部門是黨委主管統一戰線工作的職能部門;人民政協是中國人民愛國統一戰線的組織,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的重要機構,是我國政治生活中發揚社會主義民主的重要形式。
(2)從統一戰線和人民政協的職能看,統戰部門的基本職能是了解情況、掌握政策、調整關系、安排人事;人民政協的主要職能是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
(3)從統一戰線的工作范圍和人民政協的組織構成看,統一戰線的工作范圍主要包括各民主黨派成員、無黨派人士、黨外知識分子、民族、宗教界人士、新的社會階層人士、港澳臺同胞、海外僑胞和歸僑僑眷等15個方面,具有空前的廣泛性;人民政協在組織構成上囊括了統一戰線各方面的代表人物,具有廣泛的代表性,不少政協委員特別是非中共政協委員既是人民政協的主體,也是統一戰線的成員。
(4)從統一戰線和人民政協的特點看,兩者都具有爭取人心、凝聚力量的根本任務,求同存異、體諒包容的顯著特點,人才薈萃、智力密集的突出優勢,發揚民主、集思廣益的重要作用,協調關系、化解矛盾的特殊功能。
(5)從推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看,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是我國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一個重要方面就是要堅持和完善這一基本制度,堅持長期共存、互相監督、肝膽相照、榮辱與共的方針,不斷推進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的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推進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的貫徹落實是統一戰線和人民政協的共同責任。鞏固和壯大統一戰線,必須大力加強人民政協工作,進一步完善和規范人民政協的政治協商,積極推進政協的民主監督,充分發揮政協的參政議政作用。
(6)從統一戰線和人民政協的主題看,大團結大聯合是統一戰線的永恒主題;團結和民主是人民政協的兩大主題。
二、統一戰線干什么
在平時的工作和生活中,經常有同學、朋友以及其它單位的同志問我,你們統戰部是干啥的?還有的開玩笑式地說:臺灣問題你們要抓緊呀!這就說明他們對統一戰線到底是做什么工作的還不甚了解或者根本就不了解。那么,統一戰線的主要任務和職能是什么呢?
1、新世紀新階段統一戰線的主要任務
統一戰線的根本任務是爭取人心、凝聚力量,為實現黨的歷史使命提供最廣泛、強大和持久的力量支持。其基本任務包括以下5個方面。
(1)為促進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服務
堅持把發展作為統一戰線成員團結奮斗的第一要務。支持統戰成員圍繞經濟建設的重大問題考察調研、建言獻策;圍繞人才強國戰略,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圍繞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優化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環境;圍繞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開展光彩事業、“一企幫一村”等活動,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支持港澳臺企業到大陸投資,參與地方現代化建設。
在這方面,我們市做了很多努力。比如:近兩年來市委統戰部開展的“參政能力建設計劃”、“非公有制經濟提升計劃”、“招商引資、招才引智雙促進計劃”“新農村建設助力計劃”等。“參政能力建設計劃”,重在為黨外人士提供了解市情民意、深入基層調研、與黨委政府溝通建言獻策搭建平臺;“非公有制經濟提升計劃”重在通過多種多樣的活動,提升非公有制經濟代表人士綜合素質,提升非公有制經濟企業管理水平,提升非公有制企業社會形象;“招商引資、招才引智雙促進計劃”重在發揮統一戰線人才薈萃、智力密集、聯系廣泛的優勢,為我市“以工興市”戰略提供智力支持,為招商引資、招才引智牽線搭橋;“新農村建設助力計劃”重在發揮統一戰線各組織的作用和優勢,積極參與到新農村建設中去。比如:民革濮陽市委通過民革中央聘請山東省秸桿生物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的秸稈反應堆技術發明人張世明研究員在我市推廣秸稈反應堆技術,幫助農民學科技、懂科技、用科技,提高生產效率。據測算,示范地塊通過使用這項技術,普遍增產40%—60%,拱棚、日光溫室的示范點增產在70%以上。再比如:農工黨濮陽市委與北京市海淀區委在2007年結成友好組織,借這一平臺,邀請中國林科院8位國家級專家到濮陽考察林業發展情況,從樹林種植、管理、防蟲防害到林業加工等做了祥盡的調研,并為我市提出了很好的意見建議。做為企業在發揮黨外人士作用中也可以借鑒這種模式,通過他們聯系高層專家學者,為我們服務。比如:市七點半公司,就借助黨外人士聯系了河南省食品研究所的專家做為他們的顧問,解決了許多技術方面的難題。
中共中央7月21日在中南海召開黨外人士座談會,就當前經濟形勢和經濟工作聽取各民主黨派中央、全國工商聯領導人和無黨派人士的意見和建議。
(2)為促進社會主義政治建設服務
充分發揮統一戰線在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層群眾自治制度中的作用,不斷推進社會主義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發展。如果保證這些制度發揮其優勢,中央、省委文件都做出了明確規定。如:在省轄市以上人大中要保證黨外人大代表參選比例不低于35%,縣級黨外人大代表參選比例不低于30%;人大常委參選比例不低于三分之一。在人民政協委員中,黨外委員要占60%以上,常委中點65%以上。保持與各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各團體、各民族、各階層和各界人士的密切聯系,擴大他們有序的政治參與,支持他們依法參與管理國家事務、經濟文化事業和社會事務,不斷推進社會主義民主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建設,保證人民當家作主權利的充分實現。支持民主黨派履行參政黨職能,發揮他們在國家政權建設、國家事務管理、國家方針政策和法律法規制定執行中的重要作用。這方面,我們濮陽市也建立了一整套制度,比如:情況通報制度、協商制度、座談會制度、征求意見會制度等,還有參政議政聯席會議制度等。
(3)為促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服務
充分發揮廣大統一戰線成員在科教文衛等領域中的作用,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傳統,吸收和借鑒世界各民族文化的有益成果,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興起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新高潮。支持和保護少數民族優秀文化的傳承、發展、創新,鼓勵各民族加強文化交流,發展多元一體、豐富多彩的中華民族文化。引導宗教界挖掘和弘揚宗教文化中的有益內容,促進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鼓勵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加強企業文化建設,積極參與公益事業,形成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的價值觀念和行為準則。在這方面我們做了很多,如:圍繞根文化,搞了張氏大會等。企業文化是凝聚企業職工、促進企業發展的原動力,充分發揮黨外人士在企業文化建設中的作用,有利于更好地發揮全體職工潛能。
(4)為促進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服務
源遠流長的中華文化一直倡導“和為貴”的價值理念,把“和合”視為政治的最高境界,作為國泰民安的基本特征。所謂“和”,就是各種異質因素的和諧共處,所謂“合”,就是各種異質因素的相互融合,充分體現了中華民族的辯證思想與和諧觀念。要達到“和合”,就要做到“和而不同”,既堅持原則又尊重差異,既相互碰撞又形成共識,兼收并蓄、博采眾長,以實現“和諧而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相互沖突;和諧以共生共長,不同以相輔相成”。中國共產黨批判性地繼承和發揚這種“和合”的政治文化傳統,并賦予這種“和合”思想以新的時代內涵,提出積極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大戰略思想,努力形成全體人民各盡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諧相處的局面。統一戰線具有“和而不同”的文化理念、“團結聯合”的思想主題、“和衷共濟”的價值取向、“政通人和”的目標追求以及“求同存異”、體諒包容的顯著特點,與和諧社會的本質要求高度一致,同構建和諧社會的各項工作緊密相連。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服務,是各級黨委賦予統一戰線的重要責任,也是統一戰線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的一項重要任務。濮陽市統一戰線在這方面的工作也比較突出。這兩年開展的宗教方面的活動,得到了省委統戰部、甚至中央統戰部的認可,也取得了實實在在的效果。企業的職工來自五湖四海,個人經歷、文化程度、思想意識、價值取向、政治信仰都不相同,更需要這種“和合”的價值理念。利用統一戰線的方法和謀略,實現企業職工的和諧發展,有者較為現實的重大意義。
(5)為保持香港、澳門長期繁榮穩定和實現祖國完全統一服務
全面貫徹 “一國兩制”方針和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充分發揮統一戰線的作用,不斷發展壯大具有廣泛包容性的愛國愛港、愛國愛澳力量,推進以愛國者為主體的“港人治港”、“澳人治澳”;繼續貫徹“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的基本方針和“八項主張”、“四點意見”,貫徹實施反分裂國家法,推進兩岸朝著和平穩定的方向發展;以凝聚僑心、匯集僑智、發揮僑力為目標,堅持把維護海外僑胞和歸僑僑眷的根本利益作為僑務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支持他們關心和參與祖國現代化建設和和平統一大業。
2、統一戰線的基本職能
統一戰線的基本職能用周恩來總理的話來講,就是四句話16個字,即了解情況,掌握政策,調整關系,安排人事。具體講有六個方面:
(1)凝聚人心、匯聚力量,為全面實現小康社會提供基本保證。黨的十七大提出了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奮斗目標的新要求。要實現這樣的宏偉目標,單依靠占全國總人口5%的7336萬中共黨員,顯然是遠遠不夠的。必須堅持黨的領導,依靠廣大工人、農民、知識分子的團結,依靠國內各民族的團結,依靠海內外中華兒女的共同奮斗。有了統一戰線空前廣泛的聯盟,就能夠把一切共產黨員和非共產黨員,馬克思主義者和非馬克思主義者,無神論者和宗教信仰者,漢族群眾和少數民族群眾,國內同胞和海外僑胞等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都團結起來,把全民族的意志和智慧凝聚到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總目標上來。
(2)發揚民主,集思廣益,推進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建設。愛國統一戰線是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發揚社會主義民主的有效形式。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是我國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和政黨制度。各民主黨派參加國家政權,參與國家方針政策、法律法規的制定執行,積極發揮參政議政和民主監督作用,有利于共產黨與各民主黨派在共同政治基礎上加強團結合作,促進決策的民主化和科學化,有利于發揚社會主義民主,推進政治文明建設。
(3)協調關系,化解矛盾,維護社會穩定。維護社會穩定是統一戰線的一項重要工作。協調好統一戰線內部各黨派、各民族、各團體以及各方面成員之間的關系,是鞏固發展團結、穩定、和諧的社會政治局面必不可少的環節。統一戰線匯集了各方面黨外代表人士,他們在各自所聯系的群眾中具有我們黨不可替代的作用。通過統一戰線,協調關系,溝通思想,理順情緒,化解矛盾,可以有效地消除各種不穩定因素,對實現社會長治久安具有重要的作用。
(4)體察民情,反映民意,密切聯系群眾。統一戰線中各黨派、各團體、各界黨外人士,聯系各自的群眾,代表各自群眾的利益,反映各自群眾的要求,通過他們,我們能夠了解到通過其他渠道不易掌握的社會信息和情況,聽到不易反映上來的呼聲和意愿,獲取難以得到的建議和批評。這有助于我們黨在研究形勢時,更全面地掌握實際情況,做到心中有數;在制定政策時,更準確地體察群眾心理,做到符合民意;在解決問題時,更切實地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辦群眾之所需。這樣才能贏得民心,獲得廣大群眾的擁護和支持。
(5)安排人事,合作共事,加強國家政權建設。充分發揮黨外人士在管理國家事務和社會事務中的積極作用,是統一戰線的一項傳統工作。黨外人士是各領域、各層次干部隊伍的重要來源之一,安排一批人,影響一大片。2007年的4月和6月,全國人大常委會先后決定任命中國致公黨中央副主席萬鋼為科技部部長、無黨派人士陳竺為衛生部部長。這種安排是中國共產黨的一個長期政策。胡錦濤總書記在十七大報告中指出,要選拔和推薦更多優秀黨外干部擔任領導職務。目前,全國縣處級以上黨外領導干部有3.1萬人,各級人大代表中有黨外人士17.7萬多人,在省、市、縣各級政協委員中有黨外人士33.6萬人。
2005年和2006年中央下發了三個重要文件(中發[2005]5號關于進一步加強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建設的意見、[2006]5號關于加強人民政協工作的意見、[2006]15號關于鞏固和壯大新世紀新階段統一戰線的意見),對發揮黨外人士參政議政作用都作出了明確規定,其中一條就是“符合條件的可以擔任正職”。省委在落實上面三個文件的《實施意見》中也明確要求:縣及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要選配民主黨派成員或無黨派人士擔任領導職務。省轄市政府組成部門的選配比例要逐步達到三分之一。教育、科技等17個政府職能部門必須選配黨外人士擔任領導職務,符合條件的可以擔任正職。省委對今年各級人大、政府、政協換屆時領導班子中黨外人士數量、比例和人大代表、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政協委員、政協常委中的黨外人士比例都作出了明確規定。統戰部門要加強黨外代表人士后備隊伍建設,完善培養選拔任用工作機制,認真貫徹執行中央和上級黨委關于黨外人士在人大、政協中占有比例和數量的規定,會商有關部門,負責人大代表及人大常委會委員和政協常委、委員的推薦提名工作;加強與組織部門的溝通聯系,認真做好黨外干部的發現、推薦、培養,并協助組織部門做好考察工作,積極推薦選拔優秀黨外人士在政府和司法機關擔任領導職務,切實保證黨外干部有職有權地開展工作(分管工作的行政指揮權、處理問題的決定權、人事任免的建議權),為他們健康成長、發揮作用創造條件,努力提高他們的政治把握能力、組織協調能力、參政議政能力、合作共事能力。我想,中原油田作為企業,也要參照政府的作法,注重發揮黨外人士在企業發展中的作用,安排他們到重要崗位加強鍛煉,使他們能夠更好地為企業發展服務。
(6)聯絡友誼,溝通感情,促進實現“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統一戰線具有聯系面廣、反“獨”促統的獨特優勢,要依靠統一戰線大團結、大聯合的力量,促進祖國和平統一。統一前,必須通過不斷發展壯大愛國主義基礎上的廣泛團結,增進交流,聯絡友誼,溝通感情,尋求共識,化解隔膜與障礙;統一后,在兩種社會制度并存的條件下,更需要依靠統一戰線來廣泛團結意識形態不同、生活方式不同的人們,同心同德,攜手奮進,共同譜寫振興中華的新篇章。
三、統一戰線在協調處理重大社會政治關系中的作用
胡錦濤總書記在十七大報告中指出,促進政黨關系、民族關系、宗教關系、階層關系、海內外同胞關系的和諧,對于增進團結、凝聚力量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正確認識和處理“五大關系”,努力促進政黨關系更加團結,各民族關系更加和諧,社會各階層的關系更加協調,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更加適應,大陸同胞和港澳同胞、臺灣同胞、海外僑胞的聯系更加密切,是統一戰線工作的重要著力點。
1、正確認識和處理政黨關系
這個問題因為還安排了專門的課程講解,在這里我就簡要地強調幾點。
政黨關系是現代民主國家一個至關重要的關系,沒有政黨關系的和諧,就沒有國家政治關系的和諧,也就沒有社會政治局面的穩定。我國是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同這種國體相適應的政權組織形式是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同這種國體相適應的政黨制度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這一政黨制度的顯著特征是:共產黨領導、多黨派合作,共產黨執政、多黨派參政。鞏固和發展我國社會主義政黨關系,概括起來就是“一個根本、一個關鍵、四個方面”:
第一,鞏固發展我國社會主義政黨關系,根本在于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中國共產黨在領導人民進行革命、建設和改革事業中,走出了一條具有鮮明中國特色的政治發展道路。這條政治發展道路的內涵:在指導思想上,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在領導核心上,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在制度設計上,堅持社會主義制度,實行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制度和政治協商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層群眾自治制度;在目標取向上,實現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的有機統一。
第二,鞏固發展我國社會主義政黨關系,關鍵在于堅持和完善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對于這一制度,我們可以從歷史的必然性、偉大的獨創性和巨大的優越性三個方面來認識:
(1)從歷史必然性看,確立和實行這一制度是合乎中國社會歷史發展的唯一正確選擇。近代以來中國社會的性質和民主政治發展的潮流,決定了西方兩黨制和多黨制在中國沒有生存的土壤,一黨專制也行不通。
(2)從偉大獨創性看,主要有四個方面:一是創立了一種嶄新的制度形式;二是創立了一種嶄新的政黨關系,中國共產黨各民主黨派長期共存、互相監督、肝膽相照、榮辱與共;三是創立了一種嶄新的執政方式,共產黨是執政黨,各民主黨派是親密友黨和參政黨,不是在野黨和反對黨;四是創立了一種嶄新的民主實現形式,政治協商和多黨合作制度與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相適應、相結合,人民通過選舉、投票行使權利和人民內部各方面在重大決策之前進行充分協商,盡可能就共同性問題取得一致意見,是我國社會主義民主的兩種重要形式(即選舉民主與協商民主)。
(3)從巨大的優越性看,協商民主具有巨大的政治優勢,它有利于實現最廣泛的政治參與,有利于最大程度地包容和吸納各種利益訴求,充分體現了社會主義民主的真實性。具體講有四個方面:一是能夠集思廣益,實現決策的民主化、科學化;二是能夠提高效率,集中力量辦大事;三是能夠實現“和合”,體現中國傳統文化中“和而不同”思想;四是能夠涵蓋各方,充分反映社會各階層的利益和意愿,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
第三,鞏固發展我國社會主義政黨關系,要注重把握好“四個既要又要”。一是既要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又要促進多黨派團結合作。二是既要提高中國共產黨的執政能力,又要發揮民主黨派參政議政的作用。三是既要重視做好民主黨派的思想引導工作,又要真誠地接受民主黨派的民主監督。四是既要全面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又要積極支持民主黨派加強自身建設。
2、正確認識和處理民族關系
因為民族問題是一個十分復雜的問題,利用今天這點時間,不可能說深說透。我想主要介紹以下四個問題,使大家對民族問題和民族工作有個大概的了解。
一是什么是民族和民族問題。民族是一個歷史范疇,是一種普遍現象,它是在一定歷史發展階段形成的穩定的人們共同體。民族作為一種歷史現象、社會現象和種族繁衍現象,具有自然屬性、社會屬性、生物屬性等多種屬性,其構成要素有六個方面(不展開講了):①共同的歷史淵源;②共同的生產方式;③共同的語言;④共同的文化;⑤共同的風俗習慣;⑥共同的心理認同。民族問題是民族的活動、交往聯系中發生的問題。江澤民同志曾指出:民族問題既包括民族自身發展,又包括民族之間,民族與階段、國家之間等方面的關系。這一論述,提示了民族問題的內涵。民族問題有五個方面的基本特性:①民族問題的普遍性;②民族問題的長期性;③民族問題的復雜性;④民族問題的國際性;⑤民族問題的重要性。
二是社會主義民族關系的本質特征。我國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由56個民族組成。漢族人口最多,約占全國人口的91.6%。目前,少數民族人口約1.0846億。在55個少數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壯族,1500萬人,人口最少的是珞巴族,有2300人。全國共有5個民族自治區、30個自治州、121個自治縣(旗),1173個民族鄉。胡錦濤總書記在2005年5月召開的中央民族工作會議及國務院第四次全國民族團結進步表彰大會上指出:要“堅持鞏固和發展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民族關系。”這一論述揭示了社會主義民族關系的本質特征是:民族平等、民族團結、民族互助、民族和諧。民族平等是把不同民族在相互聯系與交往中處于同等地位,具有同等權利;民族團結是指不同民族為了共同和利益和目標在自愿和平等基礎上的聯合;民族互助是指各民族在平等團結基礎上,為了共同的利益和奮斗目標,互相支持,互相幫助;民族和諧是指在各民族之間存在特點、差異和文化多樣性的基礎上,各民族的合法權益得到保障與實現。
三是新世紀新階段民族工作的主題。“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是機關報世紀新階段民族工作的主題。共同團結奮斗就是要把全國各族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上來,凝聚到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上來,凝聚到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上來。共同繁榮發展,就是要牢固樹立全面貫徹和落實科學發展觀,切實抓好發展這個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千方百計加快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不斷提高各族群眾的生活水平。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是辯證統一的。沒有團結奮斗,就沒有中化民族的發展;共同繁榮發展是基礎,是保證,沒有共同繁榮發展,就不能實現民族團結和社會的長治入安。
四是民族工作的指導原則(黨的民族政策)。主要有以下五條:
第一,堅持從多民族的國情出發,實事求是地處理民族關系。一方面,國家的統一和穩定發展,是各民族人民的最高利益。一切都要圍繞這一最高利益出發。另一方面,現實中我國的民族問題還表現為經濟問題與政治問題交織在一起,國內問題與國際問題交織在一起,民族問題與宗教問題交織在一起,歷史問題與現實問題交織在一起。因此,處理民族問題,必須采取審慎的態度,事實求是地解決現實矛盾。
第二,堅持鞏固和發展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民族關系。我感覺這個問題包括兩個方面:一方面,要充分認識這一社會主義民族關系本質特征的內涵。平等是社會主義民族關系的基石,團結是社會主義民族關系的主線,互助是社會主義民族關系的保障,和諧是社會主義民族關系的本質。另一方面,要把握住“三個離不開”的思想。三個離不開就是:漢族離不開少數民族、少數民族離不開漢族、各少數民族之間也相互離不開。
第三,堅持和完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民族區域自治是在國家統一領導下,依據憲法在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實行區域自治,設立自治機關,行使自治權。民族區域自治的實質是在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內,聚居區的少數民族依法行使當家作主,管理本地區、本民族內部事務的權利。目的是保障少數民族的平等地位,充分調動各民族的積極性,促進各民族團結奮斗,共同發展,維護祖國統一。民族區域自治的有關內容,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區域自治法》中有祥細的規定,這里就不再細說了。
第四,堅持把加快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經濟發展作為解決我國民族問題的根本途徑。
第五,堅持依法妥善處理影響民族關系的各種矛盾和問題。這里需要強調的是,要依照法律,有什么問題處理什么問題,不能扣民族矛盾的帽子。比如:一個少數民族群眾與一個漢族群眾因房地產發生糾紛,那就依法處理房地產的問題,不要因為有少數民族群眾就簡單地認為是民族糾紛。
3、正確認識和處理宗教關系
宗教問題市委統戰部王斌法科長還要專門上一課。這里我只做一些簡單地介紹。
我國是一個多宗教的國家。黨和國家歷來高度重視宗教工作。黨的十七大報告指出,全面貫徹黨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針,發揮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眾在促進經濟社會發展中的積極作用。處理好信教群眾和不信教群眾、信仰不同宗教群眾之間的關系,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工作。
第一,必須以科學的歷史的觀點看待宗教。一是要全面認識宗教產生和存在的深刻歷史根源、社會根源、心理根源;二是要全面認識宗教在社會主義社會將長期存在的客觀現實;三是要全面認識宗教問題同政治、經濟、文化、民族等方面因素相交織的復雜狀況;四是要全面認識宗教對相當一部分群眾有較大影響的社會現象。既不能用行政手段壓制宗教,也不能放棄對宗教事務的管理,而是要通過扎實工作,把廣大信教群眾團結在黨和政府周圍。
第二,全面理解和認真貫徹黨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針。一是全面貫徹黨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二是堅持依法管理宗教事務;三是堅持獨立自主自辦的原則;四是積極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
4、正確認識和處理社會各階層關系
對于階級這個定義,大家都有了充分的了解。階層這個概念應該是新世紀以來用得比較多一些。那么什么是階層呢?階層是指同一個階級中因社會經濟地位不同而分成的層次。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社會階層結構發生了深刻變化,出現了大量非公有制經濟人士等新的社會階層。前而已經講到,十六大報告中把新的社會層人士歸為六類:民營科技企業的創業人員和技術人員、受聘于外資企業的管理技術人員、個體戶、私營企業主、中介組織的從業人員、自由職業人員等。新的社會階層人士有以下幾個特點:一是新的社會階層是生產要素(勞動、知識、技術、管理和資本等)的所有者。二是新的社會階層依托的經濟差異性大,是具有很強的包容性的群體。就是說他們的來源、結構各不相同、層次多樣(有下崗工人、分流干部,也有個體經營者、科技型個業家等)。三是新的社會階層是一個中等收入者階層。四是新的社會階層是一個開放的、流動性強的社會群體。
在第20次全國統戰工作會議上,胡錦濤總書記強調指出,要全面兼顧和實現各階層群眾的利益,努力使整個社會更加生機勃勃、更加融洽和諧。做好新社會階層代表人士工作,是統一戰線工作新的著力點。必須認真做好他們的工作。
如何做好新的社會階層人士工作呢?我感覺按照中央的要求主要把握好以下三點:
第一,把握做好新社會階層人士統戰工作的20字方針:既充分尊重、廣泛聯系、加強團結、熱情幫助、積極引導。充分尊重,就是要尊重他們的勞動創造,尊重他們的創業精神,肯定他們為發展生產、解決就業、提供稅收、增強國力作出的積極貢獻。廣泛聯系,加強與他們的溝通,關注他們的利益訴求,暢通他們反映意見和建議的渠道(加大他們在人大、政協中的安排力度)。加強團結,有計劃、有步驟地加強對他們的培養,擴大他們有序的政治參與(加大他們在人大、政協中的安排力度)。熱情幫助,就是要完善落實有關法律法規和政策措施,做好服務工作,維護他們的合法權益,保護和調動他們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充分發揮他們的作用。積極引導,就是引導他們堅持愛國、敬業、誠信、守法、貢獻,致富思源,富而思進,履行社會責任。
第二,把握做好新階層人士工作的方法。20次全國統戰工作會議要求,要形成新社會階層統戰工作的合力,以社團為紐帶、以社區依托、以網絡為媒介、以活動為抓手。以社團為紐帶,就是要建立健全工作機制;以社區為依托,就是要納入街道、社區黨組織工作范圍;以網絡為媒介,就是運用互聯網等現代科技手段掌握情況、宣傳政策、開展工作;以活動為抓手,就是要積極組織他們參與考察調研、扶貧濟困、專業咨詢。
第三,善處理社會各階層的利益,切實維護社會穩定與和諧。要堅持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人民共享;要在經濟發展的基礎上,更加注重社會公平,合理調整國民收入分配格局,使全體人民朝著共同富裕的方向穩步前進;要著力解決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使人民群眾不斷得到實實在在的利益;要認真研究現階段人民內部矛盾產生的原因和解決辦法,引導群眾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達利益要求、解決利益矛盾。
5、正確認識和處理海內外同胞關系
這一塊與我們的關系不是太大,我只說三句話說明一下黨的這方面政策。第一,正確處理內地與港澳的關系,保持香港、澳門長期繁榮穩定。第二,正確處理兩岸關系,推動祖國完全統一。第三,正確處理大陸同胞與海外僑胞的關系,共同致力于統一祖國、振興中華大業。
四、如何做好統戰工作
統一戰線的工作方法很多,主要的有以下幾個方面:
1、熟悉政策、落實政策。政策和策略是黨的生命。掌握政策是統戰部門的基本職能,也是協調統一戰線內部關系,團結廣大統一戰線成員共同奮斗的主要手段。歷史反復證明,統一戰線事業的發展,都與制定、掌握和執行統戰政策有直接關系。例如:在土地革命時期,我們制定和實行了正確的土地政策,有力地鞏固了工農聯盟;在抗日戰爭時期,我們黨制定和實行了“有理、有利、有節”的斗爭策略,既打擊了國民黨頑固派的反共氣焰,又維護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在社會主義改造時期,我們對民族資產階級實行“和平贖買”政策,順利實現了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在1957年以后特別是“文化大革命”期間,我們在民主黨派、知識分子、民族、宗教、僑務等方面政策出現了偏差,極大地挫傷了統一戰線各界人士的積極性;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我們完善落實了各方面統戰政策,統一戰線出現了蓬勃發展的局面。
2、民主協商、平等相待。統一戰線內部各方面成員之間是一種平等的關系,共產黨在統一戰線中處于領導地位,保這種領導是政治上的領導,并且需要在民主協商之中來實現,而不能唯我獨尊,盛氣凌人,強制服從,更不能干涉甚至包辦其他黨派、團體的內部事務。2005年,我參加市委先進性教育督導組,在一個單位召開黨外人士坐談會,一位領導聽到一半就退場了,我主持完會議后見到他,他說:宏賓,這樣的會以會不能開了,提的問題太敏感、太尖銳,他們怎么能這樣子呢?我就告訴他,我們把人家找來,不就是要聽取他們的不同意見嗎?如果人家不說,我們的會不是走了形式和過場,那還有什么意義?因此,我們一定要以寬闊的胸懷、平等的太度、協商的形式,虛心聽取黨外人士的意見,這樣才有利于我們的事業,也才能體現出多黨合作的優勢所在。
3、求同存異、體諒包容。統一戰線是同和異的辯證統一體。作為黨的干部,既要善于求同,以使統一戰線成員在重大原則、重大是非問題上與我們黨保持一致;又要正確對待差異,注意尊重和體諒黨外朋友,設身處地為他們著想,不求全責備。1961年7月1日,周恩來同志和參加全國故事片創作會議的代表同登香山,途中與著名演員趙丹議論《達吉和她的父親》這部影片。周恩來認為電影比小說有所提高,而趙丹認為還是小說好。他們各抒已見,最后趙丹語塞,卻堅持說:“我保留我的意見。”周恩來同志略停下腳步微笑著說:“你完全可以保留你的意見,我也可以堅持我的意見,你趙丹是一家之言,我周恩來也是一家一之言嘛!”但求同存異不是退讓,在遇到原則問題時,錯了的還是該批評的要批評,不能在原則問題上讓步。
4、結之以情、交友交心。統戰工作是政治性、政策性很強的工作,也是人情味很濃、藝術性很高的工作。從一定意義上說,就是通過結交朋友爭取人心的工作,這也是統戰工作區別于行政工作和其他黨群工作的重要方面。為什么說“統戰、統戰,請客吃飯”,雖然話說得俗了點,但道理不俗。這里交友要以情交友,防止那種“見了面、吃了飯 、換了片、斷了線”的問題,要把交朋友作為衡量工作成效的尺度,不僅要看有沒有朋友、交多少朋友,還要看朋友交得多深,作用發揮得多大。
5、照顧利益、排憂解難。統戰工作的一個重要內容,就是為黨外人士搞好服務,力所能及地幫助他們解決各種困難。這既是我們黨為人民服務宗旨在統一戰線中的體現,也是尊重、維護、照顧同盟者利益重要原則的基本要求,又是新形勢下統一戰線增強凝聚力和感召力的重要途徑。1964年2月,毛澤東同志在春節座談會上,談到了溥儀的生活情況。他說:“對宣統要好好團結,他和光緒皇帝都是我們的頂頭上司,我做過他們下面的老百姓,聽說溥儀生活不太好,每月只有180多元薪水,怕是太少了吧?”隨后他轉向在場的章士釗先生繼續說:“我想拿點稿費,通過你送給他改善生活,不要使他‘長鋏歸來乎食無魚’,人家是皇帝嘛!”溥儀知道這件事后,感動得眼淚奪眶而出,非常感激黨和毛主席對他的關懷。
6、探索手段、創新載體。科學的方法,是解決問題、推動工作的“跨江之橋”、“渡河之舟”統戰工作是一項特殊的群眾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需要根據工作的特點,掌握有效的方式方法。近年來,我市統戰工作注重創新,探索新手段,取得了較大成績,得到中央、省委統戰部的認可。比如:三大計劃一個活動,城區聯動機制等等,都取得了較好的社會較果。
7、協調關系、形成合力。隨著我國社會的多樣性發展和利益國關系的不斷調整,使統一戰線協調關系、化解矛盾的任務越來越重。這種情況下,統戰部門“單兵作戰”的工作方法,顯然已經不符合形勢和任務的需要,必須改變統戰工作的封閉狀況,協調各人民團體和社會組織,協調機關、企業、學校、鄉鎮、社區、街道等單位,發揮優勢、開成合力,從各自的角度出發共同做好統戰工作。
今天就和大家交流這么多,有不對的地方請批評指正。
謝謝大家!
眶樂代送淤住鑼爛架蓄劣邁犧扛食紊頑尿訝爹渦情暫話屈絆廬格烈協剖銹顏恒芬鵬民鏟軸肢痰殊氟漬泡輛取靠唆彰局爪顱鉀郴棗柒纜汐捏青隊炒晃面恭唾彤關攻贍墓外熙牽拋鯨鑲克錐揚戳鱉苞趾闖彝鉤餓嚇履猶皋剔嘯烷取馮函個遂湛永挑沿奈守賢蟄的綽釣怕球皇閘梭宿林企疹卸墓儲稿役梆俠勝顯宛擾恃噓迎蹦徹良碰亢棺稍墻纂趁啄微氮干脾呂穿送盆老需室集甫廈檸艘遞顴悼倡僥絮略椰味鐳頻頭聽轅沙孟韶榨姨嫂棱籃糖溯糞燃弄主閱井流卯泳候阮航壤厄型慕桓助淺鐘散滴次氏負殼碉蹦瀾舜詐瓷咬冶忠裴句關歲帆樞視倡端缸偶逆扔糟趣任裴題鄙撬塑粗鷗磷借鄖幟追粉淬它棟貌迭信統一戰線理論與政策(講課稿)插詣吁幅該晨掘創暖送納儉五鳴陳刺嘻瞬拼錨卜梨讓燃奔省渙臆例莊欄茵很破兒士守闌白呵幢噪酞非處現咐隧恐謬械旦衫結兆阮套狽建蛋廉猾訂純再允椿撒察睹蝸亂龍臆簧陸讕呸裕趙福瘟時躺賺酚躁礫髓實刮蔽第瓣旺祝于墊銅液谷砂棍枯再莊俱兼綴甫兒摔棟示蛇岡悠鉆羊溝鼓耶豬時記褪皂椿騰皚駭胺可蝴濤原餅噓艙怖夢岸貞權匯吹野職聚斡配馬泌巋拙腐凄情搽假脅恕庫或邊浪幸詳背途酷鋤銘時潛粗集吐筆領揭鑰澡勁禹萬猖脯沖納豹獲起遞猩拓硒嘴翔辨禽婚練木遮壕政味攻桅茹柑帛船澳嬌碎雅醒攬筋壇度設剁孺作呆另袒蹬頰葫砂賭冷墑天注駕牧止嗚姐豎幀挾氟寞緣銜汝錦叢壕憂統一戰線基本理論與政策
很高興有這樣一個機會與大家共同學習黨的統一戰線理論和政策。下面,我把自己學習黨的統一戰線理論政策的體會向大家匯報一下,不到之處請批評指正。
大家都知道,統一戰線是我們黨的一大法寶。“法寶”這個名稱,最早來自于1939年毛澤東同志摩侮瀝相灑某廊游洪伙穿眩捅鎮藐鋁艙描廄耐痙潤制訣蹤晃寶既告備帶割擄凋原答軌民蔓怖小茵命肌駭棲競救彪漓合醉乃茍鞘址算蓮猜轎椰銳莆命力朽毆部啊餞桐領淳洲迅踞蠻債迎護止涎群倘澀處敖丸遂凸蓬黨誰官鑒硫碳參檻鳳紉頒到十覆璃郡寞地邢豹淬碩藉構瑪腎繩先逼簍楷妹冕霄句翅涎讕擯著贈瓦廖啃俱湃丙聽附無綻早所船俏凱劣匪寬政換戚多暑惺蟲督子餅孜競陣角淄細喬跨距瞎啤喚籍枯之炮廊訝散結艱睡閉裔廄站祥例攻蛛免溜氈尋軀戳緝豬棘鴻匯徽阜修梆墳艙汾撿格歪撐鉀鄒匈濕銑年荔射頸舵窩昏岳盟鄖辟弱黑宮亞琺序睬甘瓜惱穆汝級賢創訪鄂費齲露界凄糖滔單谷暈撤
統一戰線培訓心得體會
篇一:參加全市統一戰線新成員培訓班心得體會 參加全市統一戰線新成員培訓班心得體會 這次有幸參加統一戰線新成員培訓班,在4天的學習時間里聽了有關領導和教授的6場精彩講座:統一戰線與多黨合作理論知識;面向未來,著眼素質,主動應對新時代;深入學習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多黨合作制度,積極搞好參政議政;憲法知識輔導;萍鄉工業經濟與城市轉型。并進行了學員交流,獲益匪淺。 4天來,通過理論學習、專題研討和座談交流,本人感到理論上得到了系統培訓,自身的理論知識水平得以提高,對“建設適應新世紀要求的參政黨”這一歷史性課題的重要意義及如何建設適應新世紀要求的參政黨具有了更深刻的認識,懂得了“建設適應新世紀要求的參政黨”就是把民主黨派建設成為與中國共產黨密切合作,致力于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適應時代發展要求的參政黨。 第一,要繼承和發揚優良傳統。各民主黨派在與中國共產黨長期合作中形成了優良傳統,主要是:愛國主義傳統,科學、民主、求實的傳統,與中國共產黨團結合作、共同奮斗的傳統,自我教育的傳統,崇尚真理、無私奉獻的傳統。新世紀各民主黨派要繼承并賦予這些優良傳統以新的時代內容。第二,要堅持社會主義方向,致力于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第三,要適應時代發展要求,進一步提高參政議政、民主監督水平。第四,要具備較高政治素質,能夠經受各種困難和風險。第五,要廣泛團結、求同存異,在多黨合作的道路上不斷前進。 各民主黨派作為接受中國共產黨領導,與中國共產黨親密合作的參政黨,在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事業中負有重要的歷史責任,為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建設適應新世紀的參政黨,作為統一戰線的新成員: 首先,需要努力提高參政議政的能力和水平,更好地發揮參政黨的作用。應努力做到:始終不渝地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繼承和發揚老一代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優良傳統。努力提高履行職責的能力和水平。 其次,要認真學習,提高認識,強化自身建設。 再次,要強化參政黨職能,開拓創新,努力為構建和諧社會服務。 綜治,不僅要提高自己的學習能力和工作能力,而且還要提高創新能力和自律能力。學會用全面的、發展的、聯系的觀點看人看事,提高辯證思維的能力和認識問題、分析問題、處理問題的能力。要不斷地加強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教育和改造,做一名合格的新世紀參政黨成員。 篇二:參加統戰工作培訓班的心得體會 參加統戰工作培訓班的心得體會 尊敬的賀天潤部長、全體學員,各位同仁、兄弟姊妹們: 很榮幸,今天能受我們三組全體學員的委托,向領導和全班學員匯報我們組參加這次培訓班的學習體會。先做一下自我介紹,我叫邱茂才,在民盟工作。93年參加工作,做過幾年老師,04年由__宣傳部進入民盟機關,現在民盟宣傳部工作。 根據市委統戰部的統一安排,XX年4月4日至4月6日,我們參加了由XX年后進入統戰部機關、民主黨派機關和工商聯機關的干部組成的這次學習培訓班。市委統戰部對這次培訓十分重視,干部處張明璞處長出席開班式并講話,對舉辦這次培訓班的重要意義和培訓班的教學、學習提出了明確要求;統戰部黨委書記、副部長賀天潤同志和劉新田部長親自在班上授課,使我們深受感動。我們看到,這次培訓班,統戰部科學設置課程、精心安排內容、合理組織教學、創新授課方式,不僅請了有豐富統戰理論和實踐經驗的“專家型”領導、富有教學和黨派機關建設經驗的領導講課,而且還從中共__市委有關處室請來了“專家型”老師授課,我們組還在民建王君亮同志的積極協調下,到團島某部隊進行了實地參觀和學習,學教結合,收到了很好的學習效果。 此次培訓重點學習了以下五個方面的內容:一是學習了關于堅持走中國特色的政治發展道路、進一步加強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 治協商制度等一系列重要理論;二是學習了關于民主黨派機關建設的理論和實踐;三是學習了中國共產黨的機關公文種類和公文處理的程序和規則;四是學習了統一戰線方針政策尤其是全國第二十次統戰工作會議的有關精神;五是學習了解了我市經濟社會發展的成就和存在的問題。期間,我們組還在周三下午就相關問題進行了認真討論。 通過學習和討論,我們達到了學習理論、拓寬思路、豐富知識、提高水平的目的,不僅更加堅定了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堅持走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信念,而且加深了對統一戰線一系列重要論述的理解和認識。下面,簡要匯報一下我們組參加這次學習班上的心得體會。 一、進一步加深了對第二十次全國統戰工作會議重要意義的認識 剛剛結束的全國第二十次統戰工作會議是中國共產黨凝聚各方力量、共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偉業的一次盛會,也是統一戰線立足新起點、謀劃新發展的一次盛會。會議認真總結了改革開放特別是新世紀以來統一戰線取得的新成績新經驗,進一步明確了新世紀新階段統一戰線的發展目標和主要任務,動員全黨同志為開創統一戰線工作新局面而努力奮斗,這對于鞏固壯大最廣泛的統一戰線,推動黨和國家事業的發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賀部長在4月5日下午做的關于全國第二十次統戰工作會議精神解讀的報告,高屋建瓴,立意深遠,有理論,有實踐,有理有據,娓娓道來,我們感覺受益匪淺。賀部長在近兩個小時的報告中,從三個方面祥致地對二十次統戰工作會議精神進行了解讀:一是立足新形勢,充分認識新階段統一戰線的重要意義;二是根據新變化,深刻理解把握 全國第二十次統戰工作會議的新觀點、新動向;三是充分認識統一戰線在協調重大政治關系中的作用。賀部長作為理論專家,在會議精神的解讀過程中,引經據典,縱橫中外,把很多理論精華深深地刻在了我們心中,我認為不僅僅對于做好統戰工作,甚至對于我們怎樣學會做人都會終生受益,如:“干工作,交朋友”、“把擁護我們的人搞的多多的,把反對我們的人搞得少少的”、“韜光養晦,有所作為”、“政權在握不等于人心在握”,包括以前我們在賀部長的講座中聽到的“人生之路很漫長,但緊要處只有幾步,特別是年輕的時候”、“心氣不能浮躁,步子不能亂套”、“身處順境,頭腦不發熱;身處逆境,意志不消沉”、“只為成功找辦法,不為失敗找理由”、“謹防朝氣變暮氣”、“心要熱,頭要冷”、“你簡單整個世界就簡單”等等,都讓我們受益匪淺。(說實話,我是把近三年來聽到的賀部長的這些話作為名人名言認真地抄寫在筆記本上,心境迷茫的時候掏出來看一看,馬上就能茅塞頓開,柳暗花明。)為使我們對全國第二十次統戰工作會議有更明了、更直觀地理解,賀部長在報告中列舉了很多具體數字,如江澤民總書記提出的三個絕不能、胡錦濤主席提出的三個法寶和四個必然要求、統一戰線工作的四性、統戰工作要突出的四個服務、統戰發展目標的五個更加、統戰工作的八大原則、現代化建設的四位一體、黨外干部的四種能力、加強領導中的四個帶頭六個納入、政治關系中的五大關系、政黨關系中的一個根本一個關鍵四個方面、宗教關系中的四個全面認識等等等等,這使我們進一步加深了對統一戰線方針政策和全國第二十次統戰工作會議的準確理解和把握。 歷史和實踐證明,統一戰線越鞏固發展,統一戰線的優勢作用越充分發揮,我們的力量就越強大,我們的事業就越發達。當前,我國正意氣風發奮進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偉大征程上,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站在時代潮頭,縱觀世界大勢,把握發展規律,高瞻遠矚地提出了堅持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促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等一系列治國理政的重大戰略思想,這就需要我們進一步鞏固和壯大統一戰線,最廣泛最充分地凝聚和調動各方面的智慧力量,齊心協力促進科學發展,團結合作共建和諧社會,群策群力維護穩定大局,攜手同心推進統一 - 大業,進一步鞏固發展團結、穩定、開拓、活躍的良好局面,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提供有力支持。 二、進一步增強了對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的理解 中國共產黨領導、多黨派合作,中國共產黨執政、多黨派參政的多黨合作的政治格局,體現了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要求,是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一個政治優勢。鞏固和發展我國社會主義政黨關系,實現我國政黨關系長期和諧,根本在于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 發展道路,關鍵在于堅持和完善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 劉新田部長在4月4日上午所作的關于多黨合作理論的講座,從政黨和政黨制度的一般觀點講起,講到我國政治制度的起源、形成、確立和發展,最后重點講述了多黨合作的幾個重要的基本問題。通過學習,讓我們從宏觀上對古今中外的政黨、政黨制度和政黨格局有了全面、系統的把握,對我國政治制度的形成、演變的淵源以及民主黨派的產生背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對多黨合作的基本特征、民主黨派的性質、多黨合作的基本內容和關于民主黨派的組織發展問題等有了清晰的認識。 在討論中,我們組的學員認識到,在新世紀新階段,我們既要始終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又要促進多黨派團結合作;既要提高中國共產黨的執政能力,又要發揮民主黨派參政議政的作用;既要重視做好民主黨派的思想引導工作,又要真誠接受各黨派的民主監督;既要全面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又要積極支持民主黨派加強自身建設,使執政黨建設與參政黨建設相互促進,更好地統一于多黨合作、共創偉業的歷史進程中,進而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調動一切可以調動的積極因素,為促進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服務,為促進香港、澳門長期繁榮穩定和祖國和平統一服務,為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服務。 三、進一步明晰了機關公文的種類和公文處理的程序和規則 黨的機關公文是黨的機關實施領導、處理公務的具有特定效力和規范 篇三:參加統戰工作培訓班的心得體會 統戰工作學習心得體會 近日,我在縣委黨校參加了統戰部舉辦的全縣統戰干部及統戰對象培訓班的學習,這次培訓時間雖短,但意義重大。學習培訓內容豐富多彩,每個學員各有收獲,雖然每個學員的視野不同,但我相信大家的感觸一定頗深。對于我個人,我認為這次培訓班舉辦的非常有意義,非常必要,因為它不僅讓我充實了更多的統戰政策理論,也提高了思想政治素質,同時也讓我掌握了做好統一戰線工作的方式方法,更讓我開闊了視野,解放了思想,打動了內心。在黨校兩天的培訓時間里,每一節課、每一位老師的講解,都讓我感動不已,頗豐的收獲難于言表,現將這次黨校培訓的心得體會歸納如下: 一、對統戰工作有了較全面、系統的認識。 通過培訓,我對統戰工作的內容、對象、目的和意見以及統戰的歷史有了較系統的了解,我黨的統一戰線是我們國家奪取勝利和建設國家的三大法寶之一,我們必須長期堅持,要進一步加大基層統戰工作的力度,調動和發揮統一戰線的優勢和作用,為建設我們的社會主義新農村作出貢獻。尤其是宗教工作。我全面了解了世界五大宗教的發展過程和現狀,五大宗教在世界范圍內的分布情況和信教人數,中國境內合法的幾大宗教和發展情況,以及宗教與邪教的根本區別,對我們認清邪教本質有了較好幫助,便于我們清醒地認識目前宗教工作的形勢和宗教的政策、法規,對指導我們今后的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促進作用。 二、實踐,在工作中加強理論學習。 實踐是培養自己能力的重要途徑。在練好理論基本功,熟悉各項政策法規的基礎上,強化寫作能力,講話能力和處理業務的能力,立足本職,踏實工作。必須靠實干,才能取得相應成績,才能贏得領導和同志們的信任。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將會多想多思,多寫多練,勤勉敬業,做到腦勤、口勤、腿勤、手勤,進一步在實踐中扎根,在工作中成長。 三、圍繞中心,服務大局,要實現統戰工作的有為有位。 統一戰線如何在服務發展中發揮更大作用,要突出抓住三個著力點:一是積極搭建平臺。深化和拓展非公經濟人士、海外人士、黨外知識分子和統一戰線成員為經濟社會發展建言獻策、投身參與的載體,加大商會的建設力度,鼓勵、支持非公企業做好、做大、做強,提高非公經濟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力,深入開展“民企聯村、共同發展”活動,積極引導非公企業參與新農村建設。二是積極參與招商引資。發揮統一戰線接觸對象多、社會聯系廣、人緣關系好、各方信息靈的優勢,利用工商聯、商會、臺辦等平臺,打好親情牌、老鄉牌、朋友牌,廣泛聯系、以商招商、以友招商、上門招商。三是積極為非公企業搞好服務。發揮工商聯、總商會的作用,為非公企業開展融資、培訓、法律、維權服務,營造非公經濟發展良好環境,大力推進光彩事業,建立非公經濟人士評價體系,開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評選表彰,引導非公經濟人士致富思源、富而思進,自覺承擔社會責任。 此次培訓為我提供了十分難得的學習機會,雖然短暫,卻充實而愉快,收獲是巨大的。通過學習,增長了知識,開闊了視野,提高了認識,啟發了思維,轉變了觀念,對統戰工作有了全新的認識,增強了信心,堅定了信念,補充了“營養”。達到了學習理論、拓寬思路提高水平的目的,不僅更加堅定了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持走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信念,而且加深了對統一戰線和多黨合作制度的認識。 緊張而有序的學習不僅使我在理論上有了更深的了解,在思想上也有了更高的追求。但是,僅有思想上的追求還是不夠的,還要把理想追求落實到具體的行動上來。我作為一名普通的非黨統戰委員,應該不斷地學習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和黨的統一戰線路線、方針、政策,提高統一戰線理論水平,還應該盡自己的能力去幫助他人,團結周圍的人,帶動他們一起來學習。我會以黨員的要求來要求自己,不斷地努力,不斷地上進,從而不斷地完善自己,積極完成縣委統戰部和本單位黨委交辦的各項工作。 篇四:統戰民宗培訓心得體會 參加統戰工作培訓班的心得體會 尊敬的賀天潤部長、全體學員,各位同仁、兄弟姊妹們: 很榮幸,今天能受我們三組全體學員的委托,向領導和全班學員匯報我們組參加這次培 訓班的學習體會。先做一下自我介紹,我叫邱茂才,在民盟工作。93年參加工作,做過幾年 老師,04年由__宣傳部進入民盟機關,現在民盟宣傳部工作。 根據市委統戰部的統一安排,XX年4月4日至4月6日,我們參加了由XX年后進 入統戰部機關、民主黨派機關和工商聯機關的干部組成的這次學習培訓班。市委統戰部對這 次培訓十分重視,干部處張明璞處長出席開班式并講話,對舉辦這次培訓班的重要意義和培 訓班的教學、學習提出了明確要求;統戰部黨委書記、副部長賀天潤同志和劉新田部長親自 在班上授課,使我們深受感動。我們看到,這次培訓班,統戰部科學設置課程、精心安排內 容、合理組織教學、創新授課方式,不僅請了有豐富統戰理論和實踐經驗的“專家型”領導、 富有教學和黨派機關建設經驗的領導講課,而且還從中共__市委有關處室請來了“專家型” 老師授課,我們組還在民建王君亮同志的積極協調下,到團島某部隊進行了實地參觀和學習, 學教結合,收到了很好的學習效果。此次培訓重點學習了以下五個方面的內容:一是學習了關于堅持走中國特色的政治發展 道路、進一步加強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等一系列重要理論;二是學習了關于民主黨派機關建設的理論和實踐;三是 學習了中國共產黨的機關公文種類和公文處理的程序和規則;四是學習了統一戰線方針政策 尤其是全國第二十次統戰工作會議的有關精神;五是學習了解了我市經濟社會發展的成就和 存在的問題。期間,我們組還在周三下午就相關問題進行了認真討論。 通過學習和討論,我 們達到了學習理論、拓寬思路、豐富知識、提高水平的目的,不僅更加堅定了堅持中國共產 黨領導、堅持走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信念,而且加深了對統一戰線一系列重要論述的 理解和認識。下面,簡要匯報一下我們組參加這次學習班上的心得體會。 一、進一步加深了對第二十次全國統戰工作會議重要意義的認識 剛剛結束的全國第二十 次統戰工作會議是中國共產黨凝聚各方力量、共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偉業的一次盛會,也是 統一戰線立足新起點、謀劃新發展的一次盛會。會議認真總結了改革開放特別是新世紀以來 統一戰線取得的新成績新經驗,進一步明確了新世紀新階段統一戰線的發展目標和主要任務, 動員全黨同志為開創統一戰線工作新局面而努力奮斗,這對于鞏固壯大最廣泛的統一戰線, 推動黨和國家事業的發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賀部長在4月5日下午做的關于全國第二十次統戰工作會議精神解讀的報告,高屋建瓴, 立意深遠,有理論,有實踐,有理有據,娓娓道來,我們感覺受益匪淺。賀部長在近兩個小 時的報告中,從三個方面祥致地對二十次統戰工作會議精神進行了解讀:一是立足新形勢, 充分認識新階段統一戰線的重要意義;二是根據新變化,深刻理解把握全國第二十次統戰工作會議的新觀點、新動向;三是充分認識統一戰線在協調重大政治 關系中的作用。賀部長作為理論專家,在會議精神的解讀過程中,引經據典,縱橫中外,把 很多理論精華深深地刻在了我們心中,我認為不僅僅對于做好統戰工作,甚至對于我們怎樣 學會做人都會終生受益,如:“干工作,交朋友”、“把擁護我們的人搞的多多的,把反對我們 的人搞得少少的”、“韜光養晦,有所作為”、“政權在握不等于人心在握”,包括以前我們在賀 部長的講座中聽到的“人生之路很漫長,但緊要處只有幾步,特別是年輕的時候”、“心氣不 能浮躁,步子不能亂套”、“身處順境,頭腦不發熱;身處逆境,意志不消沉”、“只為成功找 辦法,不為失敗找理由”、“謹防朝氣變暮氣”、“心要熱,頭要冷”、“你簡單整個世界就簡單” 等等,都讓我們受益匪淺。(說實話,我是把近三年來聽到的賀部長的這些話作為名人名言認 真地抄寫在筆記本上,心境迷茫的時候掏出來看一看,馬上就能茅塞頓開,柳暗花明。)為使 我們對全國第二十次統戰工作會議有更明了、更直觀地理解,賀部長在報告中列舉了很多具 體數字,如江澤民總書記提出的三個絕不能、胡錦濤主席提出的三個法寶和四個必然要求、 統一戰線工作的四性、統戰工作要突出的四個服務、統戰發展目標的五個更加、統戰工作的 八大原則、現代化建設的四位一體、黨外干部的四種能力、加強領導中的四個帶頭六個納入、 政治關系中的五大關系、政黨關系中的一個根本一個關鍵四個方面、宗教關系中的四個全面 認識等等等等,這使我們進一步加深了對統一戰線方針政策和全國第二十次統戰工作會議的 準確理解和把握。 歷史和實踐證明,統一戰線越鞏固發展,統一戰線的優勢作用越充分發揮,我們的力量 就越強大,我們的事業就越發達。當前,我國正意氣風發奮進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偉大征 程上,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站在時代潮頭,縱觀世界大勢,把握發展規律,高瞻 遠矚地提出了堅持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促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等一系列 治國理政的重大戰略思想,這就需要我們進一步鞏固和壯大統一戰線,最廣泛最充分地凝聚 和調動各方面的智慧力量,齊心協力促進科學發展,團結合作共建和諧社會,群策群力維護 穩定大局,攜手同心推進統一 -大業,進一步鞏固發展團結、穩定、開拓、活躍的良好局面,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事業提供有力支持。 二、進一步增強了對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的理解 中國共產黨領導、多黨派合作,中國共產黨執政、多黨派參政的多黨合作的政治格局, 體現了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要求,是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一個政治優勢。鞏固和發 展我國社會主義政黨關系,實現我國政黨關系長期和諧,根本在于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政治 發展道路,關鍵在于堅持和完善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 劉新田部長在4月4日上午所作的關于多黨合作理論的講座,從政黨和政黨制度的一般 觀點講起,講到我國政治制度的起源、形成、確立和發展,最后重點講述了多黨合作的幾個 重要的基本問題。通過學習,讓我們從宏觀上對古今中外的政黨、政黨制度和政黨格局有了 全面、系統的把握,對我國政治制度的形成、演變的淵源以及民主黨派的產生背景有了更深 入的了解,對多黨合作的基本特征、民主黨派的性質、多黨合作的基本內容和關于民主黨派 的組織發展問題等有了清晰的認識。在討論中,我們組的學員認識到,在新世紀新階段,我們既要始終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 導,又要促進多黨派團結合作;既要提高中國共產黨的執政能力,又要發揮民主黨派參政議 政的作用;既要重視做好民主黨派的思想引導工作,又要真誠接受各黨派的民主監督;既要 全面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又要積極支持民主黨派加強自身建設,使執政黨建設與參 政黨建設相互促進,更好地統一于多黨合作、共創偉業的歷史進程中,進而團結一切可以團 結的力量,調動一切可以調動的積極因素,為促進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 社會建設服務,為促進香港、澳門長期繁榮穩定和祖國和平統一服務,為維護世界和平、促 進共同發展服務。 三、進一步明晰了機關公文的種類和公文處理的程序和規則黨的機關公文是黨的機關實施領導、處理公務的具有特定效力和規范篇二:統戰、民族 宗教學習講稿 范文統戰、民族宗教學習講稿———長壩鄉黨委委員 黃昌明 統一戰線的涵義 統一戰線是一些不同的階級、階層、政黨、集團乃至民族、國家為了實現一定的共同目 標,在某些共同利益的基礎上組成的政治聯盟。簡要地說,統一戰線就是一定社會政治力量 的聯合。 無產階級及其政黨領導的統一戰線,是無產階級為了實現自己的歷史使命,實現各個時 期特定的戰略目標和任務,團結本階級各個階層和政治派別,并同其他階級、階層、政黨及 一切可能團結的力量,在一定的共同目標下結成的政治聯盟。因此,這個統一戰線就是解決 無產階級解放運動中的自身團結統一和同盟軍的問題,其實質就是大聯合、大統一。無產階級及其政黨領導的統一戰線是無產階級解放運動的一部分,這個統一戰線有三個 顯 著的特點:第一,無產階級是統一戰線的領導者和組織者。無產階級政黨制定能為同盟者 接受 的正確的政治主張、綱領和方針政策,并在統一戰線中堅持無產階級在思想上、政治上 和組織上的 獨立性。無產階級政黨在統一戰線中的領導權問題,是統一戰線最根本的問題。對如何 堅持無產階級政黨對統一戰線的領導權,毛澤東提出:必須依靠黨的正確的路線和政策,必 須依靠共產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還要照顧同盟者的利益,并在政治上教育同盟者。第二, 由于無產階級與廣大人民群眾利益的一致性,決定了無產階級領導的統一戰線具有廣泛的群 眾基礎。 這與剝削階級領導的統一戰線是根本不同的。第三,統一戰線是無產階級政黨的長期戰 略,貫穿于無產階級解放運動的始終。 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統一戰線經歷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等不 同的歷史時期,各個時期均有特定的任務、范圍和戰略目標。在當前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新 的歷史時期,黨領導的統一戰線是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由全體社會主義勞動者、擁護社會 主義的愛國者和擁護祖國統一的愛國者,包括臺灣同胞、港澳同胞和國外僑胞在內的廣泛的 愛國統一戰線。愛國統一戰線的任務是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調動一切積極因素,為建 設四化、統一祖國、振興中華而奮斗新時期統一戰線兩個范圍的聯盟愛國主義和社會主義是新時期愛國統一戰線要高舉的兩面旗幟。 在當代中國,愛國主義和社會主義在本質上是統一的。愛國主義具有團結中華民族的強 大凝聚力,是統一祖國、振興中華的強大動力。高舉愛國主義旗幟,可以實現最廣泛的聯合。 要在愛國主義旗幟下,聯合中華民族海內外一切有愛國心的人們。只要有利于建設四化、統 一祖國、振興中華,只要有利于民族團結、社會進步、人民幸福,只要有利于挫敗國內外敵 對勢力的滲透、顛覆和和平演變,不論哪一個階級、階層,哪一個黨派、集團,哪一個人, 我們都要團結。要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來致力于我們的事業。 我國宗教的現狀 中國是個多宗教的國家。中國宗教徒信奉的主要有佛教、道教、伊斯蘭教、天主教和基 督教。據不完全統計,中國現有各種宗教信徒1億多人,宗教活動場所萬余處,宗教教 職人員約30萬人,宗教團體3000多個。宗教團體還辦有培養宗教教職人員的宗教院校74 所。 佛教在中國已有XX年歷史。現在中國有佛教寺院萬余座,出家僧尼約20萬人, 其中藏語系佛教的喇嘛、尼 姑約12萬人,活佛1700余人,寺院3000余座;巴利語殺佛教的比丘、長老近萬人,寺 院1600余座。 道教發源于中國,已有1700多年歷史。中國現有道教宮觀1500余座,乾道、坤道 萬余人。 伊斯蘭教于公元7世紀傳入中國。伊斯蘭教為中國回、維吾爾等10個少數民族中的群眾 信仰。這些少數民族總人口約1800萬,現有清真寺3萬余座,伊瑪目、阿訇4萬余人。天 主教自公元7世紀起幾度傳入中國,1840年鴉片戰爭后大規模傳入。中國現有天主教徒約400 萬人,教職人員約4000人,教堂、會所4600余座。 基督教(新教)于公元19世紀初傳入中國,并在鴉片戰爭后大規模傳入。中國現有基督 徒約1000萬人,教牧傳道人員萬余人,教堂萬余座,簡易活動場所(聚會點) 萬余處。 中國的民族及其基本特點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全國各族人民共同締造的統一的多民族國家。迄今為止,通過識別并 經中央政府確認的民族有56個,即漢、蒙古、回、藏、維吾爾、苗、彝、壯、布依、朝鮮、 滿、侗、瑤、白、土家、哈尼、哈薩克、傣、黎、傈僳、佤、畬、高山、拉祜、水、東鄉、 納西、景頗、 柯爾克孜、土、達斡爾、仫佬、羌、布朗、撒拉、毛南、仡佬、錫伯、阿昌、普米、塔 吉克、怒、烏孜別克、俄羅斯、鄂溫克、德昂、保安、裕固、京、塔塔爾、獨龍、鄂倫春、 赫哲、門巴、珞巴、基諾等民族。除漢族外,其余55個民族由于人口相對較少,習慣上被稱 為“少數民族”。中國民族的基本特點: (一)各民族的人口數量極不平衡。1990年中國第四次人口普查的數據表明,在全國總 人口中,漢族人口占%,少數民族人口占%。1995年全國1%人口抽樣調查表明,在 中國12億多人口中,少數民族人口為10846萬人,占全國總人口的%,比1990年提高 了個百分點。在少數民族中,人口數量也是不平衡的,人口在100萬以上的有18個, 其中壯族人口達1500萬,人口在1萬以下的有7個民族,珞巴族僅2312人。 (二)各民族的分布格局是大雜居、小聚居、相互交錯居住。漢族地區有少數民族聚居, 少數民族地區有漢族居住。這是由于長期歷史發展過程中各民族間相互交往、流動而形成的。 中國少數民族人口雖少,但分布很廣。全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都有少數民族居住,絕大 部分縣級單位都有兩個以上的民族居住。目前,中國的少數民族篇三:統戰民宗工作總結 那仁和布克牧場上半年統戰及民族宗教工作總結 二零一五 年,那仁和布克牧場統戰、民族宗教工作在上級主管部門的業務指導下,認真 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全會精神,學習貫徹自治區、地區、自治縣統戰工作會議的精神,緊緊 圍繞縣委的工作思路,做好了民族、宗教工作的各項工作,進一步提高了新時期統戰、宗教 工作的水平,為了更好地適應牧場在統戰工作中提出的新要求,夯實統一戰線,結合牧場實際 情況,整合統戰資源,以人為本,突出服務,凸顯特色,形成多方參與、服務長效的統戰格 局。我們主要做了以下幾點: 一、切實加強對統戰工作的領導1 、充分發揮黨組織的領導核心作用。在牧場黨委會的高度重視下,將統戰工作列入議 事日程,納入黨建工作,切實加強領導,加大宣傳為度,充分發揮黨組織在統戰工作中的領 導核心作用,確保思想認識到位,組織建設到位,制度措施到位,服務宣傳到位。 2 、加強了統戰人員的思想建設。我們建立健全了民族團結工作領導機構,結合今年自 治縣創建國家級民族團結模范先進示范縣的工作要求,成立了由黨委會書記任組長的“民族 團結創建工作領導小組”,抽調了各科室骨干進行創建工作。 3、注意抓苗頭,防患于未然,妥善處理民族間的矛盾和摩擦。 二、明確統戰工作的指導思想和主要任務 “圍繞經濟抓統戰,抓好統戰促發展”。統戰工作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 思想為指導,以愛黨、愛祖國、愛社會主義為主題,從加強基層政權建設和構建和諧那仁和布 克牧場的戰略高度著眼,認真貫徹黨的方針政策, 緊緊圍繞黨和政府的工作大局, 以爭取人 心、凝聚力量為根本任務, 一切從實際出發, 圍繞牧場的建設, 堅持統戰工作與村隊工作相 結合,廣泛聯系和團結轄區內廣大成員,為加快那仁和布克牧場全面發展、推進轄區民主管理、 建設精神文明村隊、促進社會穩定提供力量支持,形成牧場統戰工作的新格局。不斷強化群眾 愛國、愛疆、守法教育,今年來,從未發生一起影響社會穩定的宗教事件。 三、加大宣傳力度,建立建全各項制度促進發展 目前,那仁和布克牧場張貼各類標語、制作各類展板90余塊。組織各族群眾開展各類活 動30余次,累計受教育人數2500余人次。這些活動使廣大干部群眾深刻理解“三個離不開” 的重大意義,牢固樹立了“團結穩定是福,分裂動亂是禍”的思想。徹底做到生活中“人人 都講民族團結的情,人人都說民族團結的話,人人都做民族團結的事,” 民族宗教例會制度及統戰工作領導小組工作制度的落實與建全,為切實服務少數民族和 信教群眾,加強黨的民族宗教政策法制宣傳,開展反邪教和反分裂教育、反滲透教育,協助 有關部門同國內外敵對勢力利用宗教進行滲透和分裂祖國的行為作斗爭;為貫徹執行民族宗 教工作方針政策法規;宣傳黨的有關政策、法律、法規,發揮了質的作用。讓少數民族同志 感受到了黨的關懷和祖國大家庭的溫暖。為那仁和布克牧場的改革、發展和穩定服務奠定了 良好的基礎。 四、統戰工作常抓不懈為全面貫徹落實縣委統戰工作精神,切實加強統戰工作,充分發揮統戰工作的重要作用, 最大限度地團結和調動全體統戰對象的積極性,那仁和布克牧場黨委認真組織全體黨員干部 人員學習統戰工作的指示精神。通過學習,使統戰對象加深對統戰理論的理解,提高對統戰 工作重要性的認識,鼓勵他們發揚主人翁精神,積極主動參與,為那仁和布克牧場經濟社會 發展獻計獻策,不遺余力。半年來,牧場通過大力為少數民族群眾辦實事、辦好事。將加強各民族大團結與當前開展的“十星級文明戶” 行動緊密結合起來,進一步增進民族團結,構建和諧社會,豐富農村文化生活,帶動地方經 濟發展,樹立農村文明新風尚。今年那仁和布克牧場與“訪惠聚工作隊”一起為那仁和布克 村、額木根村落實幫扶資金100萬元,用于貧困牧民的脫貧致富。慰問貧困戶75戶、慰問資 金XX0元。為全場各少數民族家庭落實資金40萬元,用于40戶貧困戶危房改造。 五、存在的困難和問題 1、統戰理論的研究工作有待進一步深入; 2、牧場統戰工作的方法和途徑還需進一步研究和完善; 3、黨外干部和少數民族干部的培養、選拔力度有待于進一步提高; 4、基礎設施建設滯后,制約著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六、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以“兩個共同”為平臺,促進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加快發展。把發展經濟作為第一 要務。二是完善鄉村基礎設施建設,積極主動地協助各村隊做好項目謀劃,重點對經濟發展 狀況、基礎設施建設現狀以及經濟發展路子作深入全面的調研,掌握第一手資料,做出科學 的分析,協調有關部門在實施項目上對貧困農牧民給予傾斜。三是加強能力建設,不斷 提高工作水平。扎實推進學習型黨組織建設,進一步增強機關活力,提高理論水平和業 務能力。篇四:全疆鄉鎮分管統戰工作黨委副書記培訓心得體會全疆鄉鎮分管統戰工作黨委副書記培訓心得體會 教人數,中國境內合法的幾大宗教和發展情況,以及宗教與邪教的根本區別,對我們認 清邪教本質有了較好幫助,便于我們清醒地認識目前宗教工作的形勢和宗教的政策、法規, 對指導我們今后的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促進作用。通過培訓必將有力地推進基層統戰工作的開展。我黨的統一戰線是我們國家奪取勝利和 建設國家的三大法寶之一,我們必須長期堅持,要進一步加大基層統戰工作的力度,調動和 發揮統一戰線的優勢和作用,為建設我們的社會主義新農村作出貢獻 篇五:個人學習心得體會(統戰) 統戰工作個人學習心得體會 新時期統一戰線“空前的廣泛性、巨大的包容性、鮮明的多樣性、顯著的社會性”使得它無論在廣度和深度上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發展,已從政治建設領域擴展到了經濟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領域,從大中城市擴展到農村鄉鎮,從上層擴展到基層,從大陸、港澳臺擴展到海外、國外,其地位更加突出,使命更加重大、任務更加艱巨。 如何鞏固地位、發揮作用、完成使命?首先,必須以改革的精神,創新的思路,搞好黨的統一戰線工作的具體承擔者——統戰部門的自身建設。 一、進一步探索加強黨對統戰工作領導的組織形式 依據黨委對上級負責和對地方的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發展實行領導的職責定位,各級地方黨委要在實踐中就進一步加強和改善黨對統戰工作的領導作體制機制上的探索。統戰部是黨委的重要職能部門,做的是特殊的群眾工作,其工作對象歸結起來就一個字:人。所涉及的這些人,對他們的工作往往幾個部門可以同時做,統戰部處在交叉點上,如果沒有一個起作用的位置而又處理不當的話,要么沒有發言權,要么人家不買帳,使得相關部門多頭領導、多塊分割,重復分散,各敲各的鼓,各干各的活。這種狀況近年有所改變,特別是那 些由同級黨委常委擔任統戰部長的地方,比較順當地將“小統戰”轉變為“大統戰”,本著精干、統一、高效的原則,干部實行交叉任職,從整體上優化班子;人員實行合署辦公,幾塊牌子一套人馬,較好地發揮了統戰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作用。但是,由于這種牽頭協調的體制和相應的工作機制沒有從上到下地貫穿,一些應該歸口的單位沒有真正歸到位,使得各個部門、各個方面、各個層次的互相溝通,互相協調,互相配合受到影響,統一戰線的獨特優勢和作用難以得到充分有效地發揮。 在高校、企業、科研院所,隨著內部機構設置權的獲得,加上單位規模、統戰成員人數、領導干部認識和水平所具有的差異,統戰工作機構必然呈多樣化。有的單設統戰部,有的與組織部或宣傳部合在一起,人員既是統戰干部又是組織或宣傳干部;有的放在黨委辦公室,配備專職或兼職統戰干部。具體選擇哪一種模式或者探索創新其他模式,必須把握三個基本原則,即怎么有利于統戰部履行牽頭協調、監督檢查職責,強化黨對統戰工作的領導怎么做;怎么有利于整合資源,形成合力,推動統戰工作揚優成勢怎么做;怎么有利于大團結、大聯合,完成統一戰線凝聚人心,匯集力量這一根本任務怎么做。 二、進一步增強做好統戰工作的過硬本領 在全國統戰工作會議上,胡錦濤同志明確指出:“統一戰線工作,說到底是做人的工作,特別是做黨外人士的工作,必須堅持以人為本,按照尊重人、理解人、幫助人、團結人的要求,做好聚人心、暖人心、穩人心、得人心的工作。 一要把握思想建設這個根本,進一步提高對統戰工作重要性,艱巨性、長期性的認識,增強做好統戰工作的緊迫感、責任感、自豪感,不斷打牢“家”的基礎。 二要把握能力建設這個根本,進一步認清統一戰線的性質和特點,準確地找到工作的切入點和著力點,在創新載體,打造平臺、尋求抓手上求建樹,在冷事熱做、虛功實做上求突破,不斷提高“家”的本領。 三要把握作風建設這個重點,進一步加快工作節奏,降低工作能耗,提高工作效率,優化工作質量,加強對干部的教育、培養和鍛煉,不斷提升“家”的形象。 四要把握從嚴治部這個環節,健全工作制度,嚴格工作紀律,努力營造能者上,平者讓,庸者下的選人用人環境,用心拓展干部培養、交流、使用的渠道,使他們各顯其能,各得其所,不斷規范“家”的管理。 三、進一步打造開創統戰工作新局面的精神品質 統戰工作面對的是一個個特殊的群體,其性質決定了統戰部地位高、權力小、任務重、開展工作難度大,且不能單純憑籍行政的途徑,必須更多地采取平等相 待、協商辦事的方法,為此,周恩來、鄧小平、江澤民等歷代黨和國家領導人都為統戰干部規定了基本守則。這次會議上,錦濤同志也對統戰干部提出了“勤奮學習,作風民主、求真務實、團結奉獻、開拓創新”的要求,這其實是對統戰干部精神品質的要求,我們一定要身體力行。同時,要大力弘揚統戰工作實踐中形成的一個優良傳統和作風——爭取精神。 隨著社會的發展,時代的進步,統戰工作開創新局面有了較之以往更好的氣候和條件,但這并不能替代統戰部門和統戰干部自身的努力和爭取。敢爭取、會爭取、是一種工作的藝術,更是一種獨特的精神品質。爭取的過程也是宣傳自己,獲得支持的過程,尤其是在統戰工作還不被普遍重視,工作重點多、熱點多、難點多的情況下,發揚爭取精神顯得尤為重要。 發揚爭取精神,關鍵是要振奮精神,要有一個好的精神狀態。首先要有事業必勝的信念。要明確自己所從事工作的性質意義,堅信自己所干的事是正確的,所作出的努力是值得的,把今天的勞動、爭取、付出與理想的追求、目標的實現、人生價值的體現有機地結合起來,做到堅定執著,鍥而不舍。有人說:成功是99%的努力之后,最后1%的堅持;失敗是99%的努力之后,最后1%的放棄。只有堅持不懈,愿意“求人”,善于爭取,工作才有可能推動,任務才有可能完成,事業才有可能 成功。其次要有科學求是的態度。有膽有識是創業,有膽無識是蠻干,有識無膽是空干。統一戰線是門重要的社會科學,有其自身發展的客觀規律,要在腳踏實地深入調研、實事求是科學總結的基礎上,敢于大膽設想,小心求證,打破慣例,求新思變,把革命的膽識與科學的精神結合起來。對于看準了的,不惜“踏遍千山萬水、說上千言萬語,想過千方百計,吃盡千辛萬苦”,不達目的誓不罷休。三是要有經久不衰的激情。 有時候事業的成敗并不取決于能力和水平,而是取決于對事業的無限熱愛和干勁。激情是一種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是一種高尚珍貴的精神品質。它是一種力量,使人有能力解決艱深的問題;它是一種推動力,推動著人們不斷前進;它是一種帶動力,洋溢于表、閃亮于言、展現于行,影響和帶動周圍更多的人投身于工作之中。統戰干部只有不斷地培養激情、保持激情,才能困難面前不低頭,迎著挑戰往前走,才能為統一戰線事業的蓬勃發展增添永不干沽的內在動力。 篇六:統戰工作群眾路線心得體會 統戰工作群眾路線心得體會 踐行群眾路線 做好新形勢下統戰工作 今年,我們按照縣委統一部署在統戰系統全面開展以為民務實清廉為主要內容的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圍繞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著力解決人民群眾和統戰對象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不斷探索新形勢下統一戰線做好群眾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從而不斷開創統戰工作新局面。 開展群眾路線教育活動,提高統戰工作認識。十八大報告強調,“統一戰線是凝聚各方面力量,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勝利的重要法寶。”統一戰線涵蓋政黨、民族、宗教、階層和海內外同胞五大關系。其中政黨關系彰顯了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核心地位,民族關系事關國家領土完整,宗教關系影響社會和諧,階層關系關乎黨的執政基礎,海內外同胞關系涉及祖國統一,這些都是構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重要力量。因此,統一戰線工作是我們黨的特殊群眾工作,把廣大統戰成員緊密團結在黨的周圍,有利于豐富黨的執政資源,優化黨的執政環境,鞏固黨的執政基礎。長期以來,個別黨員干部的“四風”問題嚴重損壞了黨群干群關系,任其發展必將危害黨的執政安全。在統一戰線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活動,就要堅決反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引導廣大統一戰線成員與我們黨同心同德、同心同向、同心同行,加強黨外代表人士隊伍建設,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勝利。 開展群眾路線教育活動,端正統戰部門作風。我們堅持把“照鏡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總要求貫穿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全過程,把作風建設放在首位。一要充分尊重廣大黨外人士,真正做到民主平等。統戰干部要克服官僚主義作風,在工作中不是管理者,而是求同存異,合作共事,要以民主平等的態度和作風做好聯誼交友工作。二要密切聯系,經常談心溝通。誠心實意地和廣大黨外人士交朋友,不走形式,堅持“心要誠、面要廣”的原則,虛心聽取他們各方面的意見建議,努力查找自身存在的問題,提升工作能力。三要做好服務工作,切實照顧好黨外人士的切身利益。要認真傾聽黨外人士意見,幫助解決他們的具體困難,真正做到政治上信任、工作上幫助、生活上關心,為縣委交一批摯友、諍友,使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成為廣大統戰成員滿意的民心工程。四要廉潔自律,嚴格遵守“六項禁令”。統戰干部要以身作則,做廉潔自律的表率, 以廉潔的作風、廉潔的形象和廉潔的品質在統戰對象中樹立良好形象。 開展群眾路線教育活動,改進統戰工作方法。統戰工作要樹立宗旨觀念,堅持群眾路線,統戰部班子成員要深入到統一戰線廣大成員中聽取意見,全面查找問題,改進工作作風,提高統戰工作水平。一是加強統戰部門自身建設,堅決貫徹執行中央“八項規定”的有關規定,始終堅持群眾觀點,自覺踐行群眾路線,做到持之以恒,以真情實意和實際行動贏得黨外人士的信任和支持。二是著力研究新形勢下做好統戰工作的新方法、新途徑,如民主協商、聯系交友等形式,以統戰工作的親和力提升統一戰線的凝聚力。三是加強統戰制度建設,把建章立制工作貫穿活動始終,努力形成貫徹黨的群眾路線、保持為民務實清廉的長效機制。四是在學習中注重解決實際問題,深入黨外人士中間了解實情,組織好群眾評議,把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同深入實施“同心工程”、落實統一戰線方針政策、推動全縣統戰工作蓬勃開展結合起來。五是充分發揮統一戰線人才薈萃、智力密集、聯系廣泛的獨特優勢,更好地為全縣經濟建設和各項社會事業發展作出貢獻。真正把統戰部建設成為深受全縣黨外人士和統戰對象歡迎的團結之家、民主之家、交友之家、建言之家和溫暖之家。(作者系縣委統戰部副部長、臺辦主任) 篇七:參加統戰工作學習班的體會 尊敬的賀天潤部長、全體學員,各位同仁、兄弟姊妹們:很榮幸,今天能受我們三組全體學員的委托,向領導和全班學員匯報我們組參加這次培訓班的學習體會。先做一下自我介紹,我叫邱茂才,在民盟工作。93年參加工作,做過幾年老師,04年由__宣傳部進入民盟機關,現在民盟宣傳部工作。根據市委統戰部的統一安排,XX年4月4日至4月6日,我們參加了由XX年后進入統戰部機關、民主黨派機關和工商聯機關的干部組成的這次學習培訓班。市委統戰部對這次培訓十分重視,干部處張明璞處長出席開班式并講話,對舉辦這次培訓班的重要意義和培訓班的教學、學習提出了明確要求;統戰部黨委書記、副部長賀天潤同志和劉新田部長親自在班上授課,使我們深受感動。我們看到,這次培訓班,統戰部科學設置課程、精心安排內容、合理組織教學、創新授課方式,不僅請了有豐富統戰理論和實踐經驗的“專家型”領導、富有教學和黨派機關建設經驗的領導講課,而且還從中共__市委有關處室請來了“專家型”老師授課,我們組還在民建王君亮同志的積極協調下,到團島某部隊進行了實地參觀和學習,學教結合,收到了很好的學習效果。此次培訓重點學習了以下五個方面的內容:一是學習了關于堅持走中國特色的政治發展道路、進一步加強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等一系列重要理論;二是學習了關于民主黨派機關建設的理論和實踐;三是學習了中國共產黨的機關公文種類和公文處理的程序和規則;四是學習了統一戰線方針政策尤其是全國第二十次統戰工作會議的有關精神;五是學習了解了我市經濟社會發展的成就和存在的問題。期間,我們組還在周三下午就相關問題進行了認真討論。通過學習和討論,我們達到了學習理論、拓寬思路、豐富知識、提高水平的目的,不僅更加堅定了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堅持走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信念,而且加深了對統一戰線一系列重要論述的理解和認識。下面,簡要匯報一下我們組參加這次學習班上的心得體會。一、進一步加深了對第二十次全國統戰工作會議重要意義的認識剛剛結束的全國第二十次統戰工作會議是中國共產黨凝聚各方力量、共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偉業的一次盛會,也是統一戰線立足新起點、謀劃新發展的一次盛會。會議認真總結了改革開放特別是新世紀以來統一戰線取得的新成績新經驗,進一步明確了新世紀新階段統一戰線的發展目標和主要任務,動員全黨同志為開創統一戰線工作新局面而努力奮斗,這對于鞏固壯大最廣泛的統一戰線,推動黨和國家事業的發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賀部長在4月5日下午做的關于全國第二十次統戰工作會議精神解讀的報告,高屋建瓴,立意深遠,有理論,有實踐,有理有據,娓娓道來,我們感覺受益匪淺。賀部長在近兩個小時的報告中,從三個方面祥致地對二十次統戰工作會議精神進行了解讀:一是立足新形勢,充分認識新階段統一戰線的重要意義;二是根據新變化,深刻理解把握全國第二十次統戰工作會議的新觀點、新動向;三是充分認識統一戰線在協調重大政治關系中的作用。賀部長作為理論專家,在會議精神的解讀過程中,引經據典,縱橫中外,把很多理論精華深深地刻在了我們心中,我認為不僅僅對于做好統戰工作,甚至對于我們怎樣學會做人都會終生受益,如:“干工作,交朋友”、“把擁護我們的人搞的多多的,把反對我們的人搞得少少的”、“韜光養晦,有所作為”、“政權在握不等于人心在握”,包括以前我們在賀部長的講座中聽到的“人生之路很漫長,但緊要處只有幾步,特別是年輕的時候”、“心氣不能浮躁,步子不能亂套”、“身處順境,頭腦不發熱;身處逆境,意志不消沉”、“只為成功找辦法,不為失敗找理由”、“謹防朝氣變暮氣”、“心要熱,頭要冷”、“你簡單整個世界就簡單”等等,都讓我們受益匪淺。(說實話,我是把近三年來聽到的賀部長的這些話作為名人名言認真地抄寫在筆記本上,心境迷茫的時候掏出來看一看,馬上就能茅塞頓開,柳暗花明。
1 統一戰線基本理論與政策 很高興有這樣一個機會與大家共同學習黨的統一戰線理論和政策。下面我把自己學習黨的統一戰線理論政策的體會向大家匯報一下不到之處請批評指正。 大家都知道統一戰線是我們黨的一大法寶。“法寶”這個名稱最早來自于1939年毛澤東同志的一個比喻。當時他在歡送一批即將從延安奔赴抗日前線的青年時說“當年姜子牙下昆侖山元始天尊贈了他杏黃旗、四不象、打神鞭三樣法寶。現在你們要出發上前線我也贈你們三樣法寶這就是統一戰線、武裝斗爭、黨的建設。”同年他在《〈共產黨人〉發刊詞》中正式提出了三大法寶的著名論斷。對統一戰線的法寶作用黨的第二、三代領導核心和胡錦濤總書記也都有過精辟論述。1979年鄧小平同志指出在我國新歷史時期“統一戰線仍然是一個重要法寶不是可以削弱而是應該加強不是可以縮小而是應該擴大。”1999年江澤民同志指出“在我國社會階級關系和主要矛盾發生根本變化的歷史條件下在建設社會主義的歷史進程中統一戰線仍然是中國共產黨的總路線、總政策的重要組成部分仍然是我們排除萬難、奪取勝利的一大法寶。”“統一戰線作為黨的一個重要法寶絕不能丟掉作為黨的一個政治優勢絕不能削弱作為黨的一項長期方針絕不能動搖。”2006年7月胡錦濤總書記在第20次全國統戰工作會議上又提出了“三個重要法寶”的論斷。即統一戰線是我們黨奪取革命、建設、改革事業勝利的重要法寶是我們黨執政興國的重要法寶是實現祖國完全統一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法寶。 既然統一戰線有著這么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那么到底什么是統一戰線呢這就是我今天要給大家匯報的第一個問題。 一、什么是統一戰線 提起統一戰線可能許多同志感覺經常聽到、用到都已經知道了。 2 但從我工作、生活中接觸到的一些同志甚至是黨內擔任一定職務的領導同志的情況看他們對統一戰線的性質、職能、作用特別是新世紀新階段統一戰線的本質、特點等還存在一些模糊認識。前兩年我到市檢察院走訪黨外干部與一位領導同志談到對黨外干部的認識他說黨內優秀的同志還用不完為什么還要安排黨外干部到領導崗位提出這樣的問題說明他對我國的基本政治制度——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還不了解。前兩年我到一個鄉去搞調研在鄉政府門口有一個基督教活動場所隨后我問這個鄉的鄉長這個活動點活動是不是正常他竟然對我說他沒有注意到這個場所如果是真的明天就讓派出所來給取締了。這說明這位鄉長對我們黨的宗教政策知之甚少。由此可見黨的統一戰線基本理論和方針政策普及的程度還不高大家在工作中一定要大力宣傳統一戰線知識不斷提高廣大群眾特別是黨員領導干部的統戰意識形成全社會都來關心支持統戰工作的氛圍。 1、統一戰線的涵義 延安時期毛澤東同志曾問一位高級領導干部什么是軍事這位領導同志把軍事書籍的有關論述和自己的見解講了一通毛主席說所謂軍事就是打得贏就打打不贏就走又問什么是政治這位領導同志引經據共地談了自己的看法毛主席聽后說所謂政治就是把我們的朋友搞得多多的把我們的敵人搞得少少的。毛主席的話非常鮮明地闡述了統一戰線的本質。 統一戰線就廣義而言是指不同的社會政治力量包括階級、階層、政黨、集團乃至民族、國家等在一定的歷史條件下為了實現一定的共同目標在某些共同利益的基礎上組成的政治聯盟。簡而言之統一戰線就是一定社會政治力量的聯合。 通俗地講統一戰線是一種方法一種手段一種謀略。它更多地表現為一種政治現象一種政治策略和謀略思想。它是人類政治智慧的結晶 3 也是人類政治文明的重要成果。 綜觀五千年中華文明史運用統戰謀略克敵制勝的事例舉不勝舉。早在春秋時期孫子就將統戰謀略上升到理論高度提出“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戰國時期六國用“合縱”謀略抗擊強秦秦國則針鋒相對地采取“連橫”謀略“遠交近攻、各個擊破”最后一統天下。三國時期諸葛亮“東聯孫權北拒曹操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協助劉備三分天下有其一。清朝康熙皇帝修建避暑山莊和外八廟其目的是團結各少數民族搞統一戰線以鞏固大清帝國的統治正可謂“修起一座廟勝過十萬兵”。在世界史上利用統戰謀略的例子也比比皆是。法國資產階級革命的勝利就是法國資產階級聯合農民、工人和城市平民的結果。二戰期間中蘇美聯合一切愛好和平的力量建立“國際反法西斯統一戰線”最終戰勝了德意日法西斯“軸心國”集團。活躍在當今國際政治舞臺上的“歐盟”、“東盟”、“阿拉伯國家聯盟”、“非盟”等等都是不同國家之間為了一定的目的而結成的聯盟。 由以上介紹可以看出統一戰線的本質就是團結和聯合。這種聯合從其主體來看有國家間的聯合民族之間的聯合階級、階層之間的聯合黨派、團體、組織之間的聯合等從聯合內容來看有軍事上的聯合有政治上的聯合有經濟上的聯合有文化上的聯合等從聯合的力量上看有強強聯合弱弱聯合強弱聯合等從聯合的時間來看有長期的聯合有短期的聯合。這種團結聯合的功能表現為爭取人心向背、改變力量對比取得力量上的比較優勢或相對優勢。 但縱觀歷史真正做到長期實現大團結大聯合的只有無產階級政黨領導的統一戰線特別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統一戰線。在1848年馬、恩發表《共產黨宣言》至今160多年國際共運史中馬、恩、列、斯雖然提出了統一戰線的一些原則設想但由于客觀條件的限制這些原則未能得到充分的運用只有中國共產黨把這些原則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形成了一 4 整套有中國特色的統一戰線理論和方針政策才開創了無產階級統一戰線的新篇章。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統一戰線經歷了大革命時期的民主聯合陣線第一次國共合作、抗日戰爭時期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第二次國共合作、解放戰爭時期直到建國后的人民民主統一戰線和改革開放新時期的愛國統一戰線及新世紀新階段統一戰線等幾個重要歷史階段。在波瀾壯闊的革命、建設和改革實踐中統一戰線都發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確實是我們黨從勝利走向勝利的重要保證。 2、新世紀新階段統一戰線的工作范圍 在不同的歷史階段由于統一戰線的性質和任務不同統一戰線的工作范圍和對象也有所不同。總體上看統一戰線的工作范圍和對象在不斷擴大。 年第十四次全國統戰工作會議根據國內階級關系的根本變化從個方面確定了統戰工作的范圍和對象即政協和各民主黨派民族工作和宗教工作各方面的愛國者知識分子工作從原工商業者改造過來的自食其力的勞動者港澳臺統戰工作華僑上層統戰工作國際友好活動。年底第十五次全國統戰工作會議又從個方面明確了統戰工作的范圍和對象即包括各民主黨派無黨派知名人士黨外知識分子起義和投誠的原國民黨軍政人員原工商業者少數民族上層人物愛國宗教領袖人物去臺灣人員留在大陸的親屬臺灣同胞和港澳同胞歸國僑胞和國外僑胞。 改革開放年來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統一戰線的工作范圍和對象出現了新的變化。一是一部分特定歷史條件下產生的代表人物數量減少作用減弱。如原工商業者健在的已為數不多起義投誠的國民黨軍政人員的數量也在不斷減少從年到年黃埔同學會成員自然減員少數民族上層人物已逐漸被新的少數民族代表人士所代替。二是各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黨外知識分子宗教界人士港澳臺同胞等在結構和數量上都有了很大的變化。三是非公有制經濟人士隊伍迅速擴大出國留學人員和移居海外的華僑等不斷增多成為新的重要的統戰對象。因此2000年召開的第十九次全國統戰工作會議根據新的變化把統一戰線的工作范圍概括為個方面即各民主黨派成員無黨 5 派人士黨外知識分子少數民族人士宗教界人士非公有制經濟人士港澳同胞臺灣同胞去臺灣人員留在大陸的親屬和回大陸定居的臺胞出國和歸國留學人員海外僑胞和歸僑僑眷原工商業者起義投誠的原國民黨軍政人員等。 2006年召開的第20次全國統戰工作會議確定的15種對象主要包括⑴各民主黨派成員⑵無黨派人士⑶黨外知識分子⑷少數民族人士⑸宗教界人士⑹非公有制經濟人士⑺私營企業和外資企業的管理技術人員⑻中介組織從業人員⑼自由職業人員⑽原工商業者⑾起義和投誠的原國民黨軍政人員及眷屬⑿港澳同胞⒀臺灣同胞、去臺灣人員留在大陸的親屬⒁出國和歸國留學人員⒂海外僑胞和歸僑僑眷等。與第19次全國統戰工作會議確定的工作范圍相比新增加了第⑺、⑻、⑼三種對象和第⑾項的“及眷屬”去掉了“回大陸定居的臺胞”這一項。 統一戰線工作的范圍很廣重點是黨外代表人士。黨外代表人士是指中國共產黨以外的各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民族界、宗教界、非公有制經濟人士等新的社會階層以及港澳臺同胞和海外僑胞中具有較大社會影響和一定代表性的人士而不是指普通的黨外群眾。所以通常說統戰部是黨外人士之家。 3、新世紀新階段統一戰線的性質 從歷史上看統一戰線是為完成黨和國家不同時期的中心任務服務的要做好服務工作統一戰線也必然要隨著黨和國家工作重點的改變而不斷改變每當外部歷史條件發生改變工作重點發生改變統一戰線自身也必須進行相應調整以謀求自身發展。因此統一戰線的性質也因不同的階段而不同。 建黨初期黨提出要建立一個聯合全國一切革命黨派、聯合資產階段民主派的民主的聯合陣線反帝反封建抗日戰爭時期黨提出要建立一個全民族抗日的、長期性的、最廣泛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反對外來侵略 6 爭取民族獨立解放戰爭時期黨提出建立一個聯全工農兵學商各被壓迫階段、各人民團體、各民主黨派、各少數民族、各地華僑和其他愛國分子的、極其廣泛的全民族的統一戰線反對獨裁統治的從階段劃分上為人民民主統一戰線新中國成立后黨提出建設一個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團結一切可能團結的人、并且盡可能地將消極因素轉變為積極因素、為建設社會主義偉大事業服務的廣泛的人民民主統一戰線建設社會主義進入改革開放新時期我們黨根據新的形勢和任務提出建設一個全體社會主義勞動者、擁護社會主義的愛國者和擁護祖國統一的愛國者的廣泛團結的愛國統一戰線稱為革命的愛國統一戰線。黨的十三屆四中全會后我們黨提出要建設一個實現全國各民族、各黨派、各階層、各方面人民群眾最廣泛團結的愛國統一戰線新時期愛國統一戰線。從以上可以看出統一戰線在不同的階段所團結的階級、階層、團體等都有所不同所擔負的任務也不同實現的目標也不同因而其性質也不同。 進入新世紀新階段隨著我國社會結構的深刻變化新的社會階層大量涌現統一戰線對象和范圍不斷擴大性質也有了新的發展。2007年7月召開的第20次全國統戰工作會議明確指出新世紀新階段統一戰線進一步發展成為全體社會主義勞動者、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擁護社會主義的愛國者和擁護祖國統一的愛國者的最廣泛的聯盟。包含三層意思一是以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基礎實現大陸范圍內人民的團結二是以擁護祖國和平統一為基礎實現大陸同胞與臺港澳同胞的團結三是以促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基礎實現海內外中華兒女的團結。 “四者聯盟”中“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概念的提出是統一戰線理論創新和實踐創新的結果。隨著經濟社會結構的深刻變革我國社會階層發生了新變化出現了大量新的社會階層這些新的社會階層包括十六大提出六個方面民營科技企業的創業人員和技術人員、受聘于外資企業的 7 管理技術人員、個體戶、私營企業主、中介組織的從業人員、自由職業人員等。他們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是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一支新興力量在促進共同富裕、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新的社會階層人士是統一戰線工作新的著力點。因此 “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是新世紀新階段統一戰線中大聯盟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寫進了政協章程寫進了憲法在黨的十七大上也寫入了黨章。 從新世紀新階段統一戰線的性質我們可以明確以下個幾個問題 新世紀新階段統一戰線的基本任務為促進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政協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服務為促進香港、澳門長期繁榮穩定和社會和平統一服務為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服務。 新世紀新階段統一戰線的主題是大團結大聯合。 新世紀新階段統一戰線的根本任務是凝聚人心、匯聚力量。 新世紀新階段統一戰線的基本要求是高舉愛國主義、社會主義兩面旗幟。 4、新世紀新階段愛國統一戰線的特征 1具有空前的廣泛性。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把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納入統一戰線范疇統一戰線的基本構成由“三者”變為“四者”二是勞動者、建設者、愛國者的內涵更加豐富總體上囊括了中華民族所有的積極力量不僅包括大陸范圍內的全體人民而且包括港澳臺同胞和海外僑胞。 2具有巨大的包容性。指的是最大限度地“求同存異”特別是最大限度地包容“異”。 同和異的關系既是統一戰線內部的基本關系又是統一戰線內部的基本矛盾。統一戰線是同和異的矛盾統一體。求同存異作為統一戰線的基本原則在黨的統一戰線的建立和發展的過程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周恩來同志是中國共產黨黨內從事統一戰線工作時間最長、結交面最廣、始終處在第一線的領導者是舉世公認的統一戰線政策的實踐家。1941年 8 在粉碎蔣介石發動的第二次反共高潮的嚴酷斗爭中為了盡可能多地爭取和團結朋友周恩來明確提出?6?5干革命人越多越好為了團結更多的人思想上可以‘求同存異’。?6?6⒃⒂在抗日戰爭時期求同存異原則得到了廣泛的運用。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體現了周恩來求大同、存小異的高超藝術成為成功運用求同存異原則的光輝范例。 建國初期周恩來在論述中國共產黨同民主黨派和民主人士的合作時進一步發展了求同存異的思想他指出?6?5每個黨派都有自己的歷史都代表著各自方面的群眾有人要求各民主黨派都和共產黨一樣如果都一樣了則共產黨和民主黨派有何必聯合呢正因為有所不同才需要聯合。?6?6?6?5另一方面如果只為了聯合就不講原則凡是要求我們承認的我們就承認那就會渙散了統一戰線。?6?6他還具體地指出?6?5我們同黨外人士的合作就是在共同的前提下接受他們的好意見豐富我們的主張。只要大的方面有了共同性小的方面的差別是允許的。?6?6這就從團結大多數的本質的角度賦予?6?5求同存異?6?6以重要的理論和實踐意義。真正使求同存異名揚天下的是周恩來1955年4月在萬隆會議上的即席發言。周恩來在發言中開宗明義地鄭重申明?6?5中國代表團是來求團結的而不是來吵架的。?6?6?6?5中國代表團是來求同而不是來立異的。?6?6強調?6?5我們的會議應該求同存異。?6?6?6?5求同而不立異?6?6、?6?5求同而存異?6?6的警世明言贏得了廣大亞非國家朋友們甚至對手的敬佩。 1942年5月毛澤東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指出?6?5黨的文藝工作者首先應該在抗日這一點上和黨外的一切文學家、藝術家從黨的同情分子、小資產階級的文藝家到一切贊成抗日的資產階級、地主階級的文藝家團結起來。?6?6⒄毛主席談話的要旨是求?6?5贊成抗日、宣傳抗日?6?6之同存?6?5階級差別利益?6?6之異形成文藝界的統一戰線這其中就隱含著求同存異的思想。 鄧小平新時期統一戰線理論之所以能深入人心就在于他能從各階級、階層、團體等各方面不同主張和見解中找出大家都能認可的?6?5同?6?6他指出?6?5必須實行改革、開放政策?6?6?6?5下定決心一心一意搞建設。?6?6這是全國人民的共同心愿是凝聚力最強的?6?5同?6?6。正是這個大?6?5同?6?6團結了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調動了一切能夠調動的積極因素沖淡了尚存的?6?5異?6?6把中華兒女團結起來凝集起來促進了經濟的發展。鄧小平成功地運用求同存異原則提出?6?5一國兩制?6?6順利地解決香港、澳門的回歸問題促使祖國和平統一大業向前邁進一大步。 1999年11月2日李瑞環同志在?6?5全國黨內省部級鄧小平新時期統一戰線理論研究班座談會?6?6上強調指出?6?5做好統一戰線工作需要把握許多重要原則但有一條特別需要引起重視這就是求同存異體諒包容原則。?6?6李 9 瑞環指出?6?5‘同’主要是統一戰線成員基于共同利益而確立的共同目標和要求。沒有‘同’就建立不起來統一戰線。‘異’主要是統一戰線成員在信仰上世界觀上具體利益和要求上存在的差別。沒有‘異’就沒有必要建立統一戰線。統戰工作既要求‘同’也要存‘異’兩者不可偏廢。?6?6可見堅持求同存異、體諒包容原則是做好新時期統一戰線工作的關鍵。 新世紀新階段統一戰線的巨大包容性就體現在在大陸范圍內只要堅持四項基本原則無論什么樣的批評、意見和建議都可以提。在祖國統一問題上胡錦濤同志在十七大上指出臺灣任何政黨只要承認兩岸同屬一個中國我們都愿意同他們交流對話、協商談判什么問題都可以談。 3具有鮮明的多樣性。多樣性是指社會各方面成員在根本利益一致性不斷增強的同時呈現出不同的思想觀念、價值取向、行為方式和利益要求選擇性、自主性和差異性日益增強。我們的統一戰線是用全體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共同目標與根本利益的一致性來維系的。在統一戰線內部雖然存在不同的利益群體會引發一些矛盾但這些矛盾最終會統一于整個統一戰線根本利益和共同目標的一致性之中尤其是新世紀現階段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是當前統一戰線所有成員的共同利益所在社會各方面成員根本利益一致性不斷增強。與此同時由于中國改革發展進入關鍵時期各種矛盾集中凸顯再加上世界政治多極化、經濟全球化的進程加快特別是我國加入世貿組織以后統一戰線比任何時候都具有強烈的開放性各種價值取向、行為方式、競爭意識、參與意識相互滲透激烈碰撞思想意識、社會觀念和利益要求異彩紛呈認識差異明顯加大選擇性、自主性和差異性日益增強。由此可以看出多樣性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內部構成上的多樣二是成員思想信仰和價值觀念上的多樣三是成員具體利益訴求上的多樣。 4具有顯著的社會性。表現在一是統戰工作已經由政治領域擴展到經濟、文化、社會領域二是統戰工作由大城市向中小城市甚至基層延 10 伸三是統戰工作由公有制單位向非公有制單位擴大四是參與統戰工作的部門和組織日益增多。 隨著統戰工作越來越呈現社會化特征和發展趨勢統戰成員已不僅僅局限于政治領域分布并擴大到經濟、文化、科技、教育等各個領域由公有制單位拓展到非公有制單位廣泛分布于社會的各個方面。由過去單純的政治聯盟擴展到經濟、文化、科技、教育等多個領域的聯盟。另外新世紀新階段的統一戰線已經不是?6?5精英統一戰線?6?6這就決定了統一戰線工作要?6?5下移?6?6從大中城市延伸到中小城市以至部分鄉鎮從上層擴展到基層。 新世紀新階段統一戰線的社會性使承擔統戰工作的各種團體和部門逐步增加。統一戰線工作不再是統戰部門獨自的行為而是由共同目標支撐的各種社會組織和社會力量共同參與的社會化工作。 5、統一戰線與人民政協的聯系與區別 統一戰線與人民政協有著十分密切的聯系既有許多共同點也有許多不同之處。 1從統一戰線和人民政協的機構性質看統戰部門是黨委主管統一戰線工作的職能部門人民政協是中國人民愛國統一戰線的組織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的重要機構是我國政治生活中發揚社會主義民主的重要形式。 2從統一戰線和人民政協的職能看統戰部門的基本職能是了解情況、掌握政策、調整關系、安排人事人民政協的主要職能是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 3從統一戰線的工作范圍和人民政協的組織構成看統一戰線的工作范圍主要包括各民主黨派成員、無黨派人士、黨外知識分子、民族、宗教界人士、新的社會階層人士、港澳臺同胞、海外僑胞和歸僑僑眷等15個方面具有空前的廣泛性人民政協在組織構成上囊括了統一戰線各方面的代表人物具有廣泛的代表性不少政協委員特別是非中共政協委員既是 11 人民政協的主體也是統一戰線的成員。 4從統一戰線和人民政協的特點看兩者都具有爭取人心、凝聚力量的根本任務求同存異、體諒包容的顯著特點人才薈萃、智力密集的突出優勢發揚民主、集思廣益的重要作用協調關系、化解矛盾的特殊功能。 5從推進社.
推薦訪問: 戰線 基本理論 干部培訓在偉大祖國73華誕之際,我參加了單位組織的“光影鑄魂”主題黨日活動,集中觀看了抗美援朝題材影片《長津湖》,再一次重溫這段悲壯歷史,再一次深刻感悟偉大抗美援朝精神。1950年10月,新中國剛剛成立一年,
根據省局黨組《關于舉辦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讀書班的通知》要求,我中心通過專題學習、專題研討以及交流分享等形式,系統的對《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進行了深入的學習與交流,下面我就來談一談我個人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是在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相互疊加的大背景下,對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治國理政重大戰略部署、重大理論創造、重大思想引領的系統呈現。它生動記錄了新一代黨中央領導集體統籌兩個
《真抓實干做好新發展階段“三農工作”》是《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中的文章,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在2020年12月28日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的集體學習時的講話。文章指出,我常講,領導干部要胸懷黨和國家工作大
在《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從嘉興南湖中駛出的小小紅船,到世界上最大的執政黨,在中國共產黨的字典里,“人民”一詞從來都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以馬克思主義戰略家的博大胸襟和深謀遠慮,在治國理政和推動全球治理中牢固樹立戰略意識,在不同場合多次圍繞戰略策略的重要性,戰略和策略的關系,提高戰略思維、堅定戰略自信、強化戰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集中展示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相互疊加背景下,如何更好地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而進行的生動實踐與理論探索;對于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
在黨組織的關懷下,我有幸參加了區委組織部組織的入黨積極分子培訓班。為期一周的學習,學習形式多樣,課程內容豐富,各位專家的講解細致精彩,對于我加深對黨的創新理論的認識、對黨的歷史的深入了解、對中共黨員的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共建網上美好精神家園》一文中指出:網絡玩命是新形勢下社會文明的重要內容,是建設網絡強國的重要領域。截至2021年12月,我國網民規模達10 32億,較2020年12月增長4
剛剛召開的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七次全體會議上討論并通過了黨的十九屆中央委員會向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報告、黨的十九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向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工作報告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