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旨是一個漢語詞語,拼音為zhǔ zhǐ。指主要的意義、用意或目的;也指主張,主意, 以下是為大家整理的關于送嚴士元主旨2篇 , 供大家參考選擇。
送嚴士元主旨2篇
劉長卿《送嚴士元》原文翻譯及賞析
引導語:《送嚴士元》是唐朝詩人劉長卿創作的一首七言律詩,這是一首寫景抒情的詩作,通過描寫送別友人嚴士元途中所見景色,來表達詩人對當下處境的感嘆。 送嚴士元 【作者:劉長卿】 春風倚棹闔閭城,水國春寒陰復晴。 細雨濕衣看不見,閑花落地聽無聲。 日斜江上孤帆影,草綠湖南萬里情。 君去若逢相識問,青袍今已誤儒生。 【注釋】 嚴士元:吳人,曾任員外郎。 倚棹(zhào):泊舟待發。 闔閭(hé lǘ)城:即今江蘇蘇州市。 水國:水鄉 春寒:早春。 陰復晴:忽陰忽晴。 閑花:樹上留著的殘花。 日斜:夕陽。 去:離開。 若:假如。 逢:碰到。 相:我。 識問:詢問。 青袍:指唐朝九品官服。 誤:耽誤。 儒生:詩人的自稱。 【白話譯文】 春風之中你停船靠邊,將要告別這蘇州古城。江南的水鄉春寒料峭,時陰時晴地變幻不定。目力難見的牛毛細雨,不知不覺濕潤的衣襟。樹上的殘花飄然落地,輕輕漾漾地無一點聲音。薄暮時分你解纜開船,夕陽之下剩下一片帆影。湖南無邊的碧綠春草,充滿了我的惜別深情。你去若碰到相識的朋友,向你把我的情況打聽。你就這樣地告訴他們,我官職卑微誤了前程。 賞析 這首詩,運用一連串“景語”來敘述事件的進程和人物的行動,即寫景是為了敘事抒情,其目的不在描山畫水。然而,畢竟又是描寫了風景,所以畫面是生動的,辭藻是美麗的,詩意也顯得十分濃厚。 嚴士元是吳(今江蘇蘇州)人,曾官員外郎。寫這首詩的年代和寫詩的背景,現無可稽查。從詩的內容看,兩人是在蘇州偶然重遇,而一晤之后,嚴士元又要到湖南去,所以劉長卿寫詩贈別。 闔閭城就是江蘇的蘇州城。從“倚棹”(把船槳擱起來)二字,可以知道這兩位朋友是在城江邊偶然相遇,稍作停留。時值春初,南方水鄉還未脫去寒意,天氣乍陰乍晴,變幻不定。我們尋味開頭兩句,已經知道兩位朋友正在岸上攜手徘徊,在談笑中也提到江南一帶的天氣了。 三四兩句是有名的寫景句子。有人說詩人觀察入微,下筆精細。話是說得很對。可是我們從另一個角度去看,卻似乎看見兩人正在席地談天。因為他們同時都接觸到這些客觀的景物:笑談之際,飄來了一陣毛毛細雨,雨細得連看也看不見,衣服卻分明覺得微微濕潤。樹上,偶而飄下幾朵殘花,輕輕漾漾,落到地上連一點聲音都沒有。這不只是單純描寫風景,我們還仿佛看見景色之中復印著人物的動作,可以領略到人物在欣賞景色時的愜意表情。 “日斜江上孤帆影”這句也應該同樣理解。一方面,它寫出了落日去帆的景色;另一方面,又暗暗帶出了兩人盤桓到薄暮時分而又戀戀不舍的情景。最后,嚴士元還是起身告辭了,詩人親自送到岸邊,眼看著解纜起帆,船兒在夕陽之下漸漸遠去。七個字同樣構成景物、事態和情感的交錯復迭。 以下,“草綠湖南萬里情”,補充點出嚴士元所去之地。景物不在眼前了,是在詩人想象之中,但也摻雜著游子遠行和朋友惜別的特殊感情。 友人的遠去,自然地激起了詩人心底的無限愁緒;因而他的臨別贈言,聽起來是那樣令人心酸:你這回去湖南,如果有相識的人問起我的消息,你就這樣回答他吧—“青袍今已誤儒生”。這是一句牢騷話。唐代,貞觀四年規定,八品九品官員的官服是青色的。上元元年又規定,八品官員服深青,九品官員服淺青。劉長卿當時大概是八九品的官員,穿的是青色袍服。他認為自己當這一員小官,是很失意的,簡直是耽誤自己的前程了。 詩中的“景語”,既有“春寒陰復晴”的水國氣候特征,又有“細雨濕衣”、“閑花落地”的眼前景象,還有“草綠湖南”的意中之景,幾個層次中,情、景、事同時在讀者眼前出現,寄托了與友人相遇而又別離的復雜情思。詩人的這種手法,是很值得借鑒的。
郎士元《聽鄰家吹笙》賞析
聽鄰家吹笙
郎士元
鳳吹聲如隔彩霞,
不知墻外是誰家?
重門深鎖無尋處,
疑有碧桃千樹花。
郎士元詩鑒賞
錢鐘書先生《通感》一文,列舉李賀等唐代詩人作品,詳細分析了“古代批評家和修辭學家似乎都沒有拈出”的一種描寫手法,這種手法常用于描寫音樂的篇章。郎士元這首小詩就運用這種描寫手法。
笙這種樂器,列管參差如鳳翼,其鳴聲清亮,傳說仙人王子喬善吹笙,好作鳳凰鳴。首句“鳳吹聲如隔彩霞”似乎就從這個傳說得到聯想,極言笙聲之妙,超神入化。“彩霞”二字,寫出了人的幻覺,使聽覺形象轉化為視覺形象。但與韓愈寫琴、李賀寫箜篌的詩以視覺形象摹狀樂聲不同,這里描摹的是奏樂的環境(不是聲如彩霞,而是聲自彩霞)。其所以產生如此奇妙幻覺,與“隔”字有關。“不隔”則顯明朗,“隔”則顯出朦朧,二者的美各有千秋。平明觀花見得真切,而霧里看花則別具情態,且能發人想象。看一“隔”字,笙聲隱隱約約傳來,聽者如聞仙樂的情態委婉傳出。
“不知墻外是誰家”,就是對“隔”的進一步抒寫。詩人應該是在自家院落聽隔壁鄰舍吹笙,故云“墻外”。“不知”、“誰家”的懸設,不但進一步寫出笙聲的奇妙感、迷離恍惚之感,而且還寫出聽者“尋聲暗問”的專注神態,使讀者想象那音樂是如何的獨具魅力。
正是這種強烈的魔力吸引著詩人,他不禁由尋聲暗問到起身追蹤。然而“重門深鎖無尋處”。雖是鄰家,卻門墻森嚴難以逾越,詩人不由望門興嘆,生出咫尺之地如“天上人間”之感。同時又激發出下句更為絢麗的幻想。
這就是“疑有碧桃千樹花”。這里以花寫樂,象第一句一樣仍然是從奏樂環境著想。“碧桃千樹花”與“彩霞”相呼應,眼前呈現的一片灼灼其華的絢麗景象,應當是天上的碧桃、王母的桃花,非人間所能有。這種靈境中的音樂,自然也是奇妙的、非人世間的了。這就由奏樂環境間接寫出了音樂的美妙。一個“疑”字,寫出如幻如真的感覺,相當傳神。
這首詩“用視覺形象寫聽覺感受,把五官感覺錯綜運用”,同時又避免對音樂本身作正面描繪,而只就奏樂的環境設想,由“別有天地非人間”間接表現“此樂只應天上有”,在通感運用上可謂別具匠心。
推薦訪問: 主旨 嚴士元 二篇在偉大祖國73華誕之際,我參加了單位組織的“光影鑄魂”主題黨日活動,集中觀看了抗美援朝題材影片《長津湖》,再一次重溫這段悲壯歷史,再一次深刻感悟偉大抗美援朝精神。1950年10月,新中國剛剛成立一年,
根據省局黨組《關于舉辦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讀書班的通知》要求,我中心通過專題學習、專題研討以及交流分享等形式,系統的對《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進行了深入的學習與交流,下面我就來談一談我個人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是在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相互疊加的大背景下,對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治國理政重大戰略部署、重大理論創造、重大思想引領的系統呈現。它生動記錄了新一代黨中央領導集體統籌兩個
《真抓實干做好新發展階段“三農工作”》是《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中的文章,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在2020年12月28日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的集體學習時的講話。文章指出,我常講,領導干部要胸懷黨和國家工作大
在《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從嘉興南湖中駛出的小小紅船,到世界上最大的執政黨,在中國共產黨的字典里,“人民”一詞從來都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以馬克思主義戰略家的博大胸襟和深謀遠慮,在治國理政和推動全球治理中牢固樹立戰略意識,在不同場合多次圍繞戰略策略的重要性,戰略和策略的關系,提高戰略思維、堅定戰略自信、強化戰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集中展示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相互疊加背景下,如何更好地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而進行的生動實踐與理論探索;對于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
在黨組織的關懷下,我有幸參加了區委組織部組織的入黨積極分子培訓班。為期一周的學習,學習形式多樣,課程內容豐富,各位專家的講解細致精彩,對于我加深對黨的創新理論的認識、對黨的歷史的深入了解、對中共黨員的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共建網上美好精神家園》一文中指出:網絡玩命是新形勢下社會文明的重要內容,是建設網絡強國的重要領域。截至2021年12月,我國網民規模達10 32億,較2020年12月增長4
剛剛召開的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七次全體會議上討論并通過了黨的十九屆中央委員會向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報告、黨的十九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向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工作報告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