狠狠干影院/欧美午夜电影在线观看/高黄文/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完整版

鄉鎮疫情防控應急演練方案(通用4篇)

| 瀏覽次數:

方案是從目的、要求、方式、方法、進度等都部署具體、周密,并有很強可操作性的計劃。“方案”,即在案前得出的方法,將方法呈于案前,即為“方案”, 以下是為大家整理的關于鄉鎮疫情防控應急演練方案4篇 , 供大家參考選擇。

鄉鎮疫情防控應急演練方案4篇

【篇1】鄉鎮疫情防控應急演練方案

學校疫情防控應急演練方案

為堅決打好新型冠狀病毒疫情防控阻擊戰,落實細化學校疫情防控應急演練預案,提高防范和應急處置能力,強化意識、優化流程、落實責任,確保突發事件得到及時有效處置,有效保障學校師生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學校擬于開學前組織3次疫情防控應急演練。演練方案如下:

一、人員分工及主要職責

校長xxx擔任演練總指揮,統一調度,現場指揮,對重大問題進行決策。相關演練人員分成六個工作組:

(一)綜合協調組

1.人員組成

組長:xxx

成員:xxx xxx xxx

2.主要職責

①負責現場調度、秩序維護、后勤保障、效果評估等工作;

②根據上級教育主管部門及疾控部門的指導和建議,確定是否停課以及停課的時間,班級或年級范圍等;

③綜合評估各環節工作,提出改進意見,不斷優化應急處置流程。

(二)疫情監測組

1.人員組成

組長:xxx

成員:xxx xxx xxx

2.主要職責

①負責全校師生晨午檢、教學過程中體溫監測;

②疫情發生后,負責排查患病學生的活動軌跡和接觸對象情況,確定確切接觸者;

③對患病學生情況持續關注,每天加強疫情防控與巡視,對其班級及學校其他同學加強后續觀察和情況排查。。

(三)現場處置組

1.人員組成

組長:xxx

成員:xxx xxx xxx

2.主要職責

①疫情發生后,立即組織患病學生隔離和初步診斷救治;

②利用校園廣播通知各班學生立即停止室外活動,回到班級;

③確保發熱學生隔離通道和其他師生疏散通道相互獨立,避免交叉感染。

(四)對外聯絡組

1.人員組成

組長:xxx

成員:xxx xxx xxx

2.主要職責

①出現疫情后,及時聯系定點醫院,并通知學生家長;

②按規定向上級教育部門、疫情防控部門報告情況;

③協助上級有關部門做好疫情防控、調查和環境污染消除工作。

(五)消毒防疫組

1.人員組成

組長:xxx

成員:xxx xxx xxx

2.主要職責

①負責對出現疫情癥狀學生經過的通道及該可能接觸過的物品進行應急消毒;

②根據有關規定做好相關班級、衛生間、公共場所等消毒工作,并在學生離開隔離觀察室后對留觀室進行終末消毒,同時做好記錄。

(六)宣傳教育組

1.人員組成

組長:xxx

成員:xxx xxx xxx

2.主要職責

①負責疫情發生后引導控制輿論,穩定師生及家長情緒;

②對隔離進行醫學觀察學生進行心理疏導,引導學生不恐慌、不猜測、不傳謠,保持積極健康的心態。

二、場景設置及處置流程

(一)每日晨檢演練,發現一學生出現發熱等疑似癥狀

1.參與晨檢的老師提前到達學校,進行消毒、體溫檢測等環節處理,做好學生晨檢準備。

2.學生到達校門處,按照《疫情防控工作預案》中規定的各班級入校次序,在規定通道按一米以上間隔距離有序進入校園。

3.值班老師對到校學生依次進行手部消毒、健康情況詢問等,待學生進入指定通道口,晨檢老師檢測學生體溫,檢測體溫正常的學生迅速按照指定通道進入教室。

4.在演練中,發現一名學生在體溫檢測過程中出現異常,迅速啟動應急處置流程。

(二)課堂教學演練,發現一學生出現咳嗽等疑似癥狀

1.老師在上課過程中,發現一同學精神萎靡,并伴有咳嗽等疑似癥狀,隨即對該生進行體溫測量,顯示37.6℃。

2.班主任立即上報學校疫情防控領導小組,迅速啟動應急處置流程。

(三)食堂就餐演練,發現一學生出現腹瀉等疑似癥狀

1.學生、教職工錯時就餐、分散就餐,時間安排:11:10——11:30,一、二年級;11:30——11:50,三、四年級;11:50——12:10,五、六年級。

2.師生就餐須佩戴口罩取用餐具和到售賣窗口購買,即取即走,坐下吃飯的最后一刻才摘口罩,就餐結束后立即佩戴口罩并離開。

3.避免面對面就餐和扎堆就餐,就餐間隔在1米以上,就餐中不交流、少說話,避免交叉感染。

4.用餐結束后,佩戴好口罩,檢查桌面保持干凈,按一米距離排隊,將剩飯菜倒進泔水桶,餐盤、餐具分類送到相應回收桶。

5.就餐過程中,發現一學生出現腹瀉等癥狀,隨即對該生進行體溫測量,顯示37.8℃。

6.值班老師立即報告學校疫情防控領導小組,迅速啟動應急處置流程。

(四)下午放學演練,發現一學生出現嘔吐等疑似癥狀

【篇2】鄉鎮疫情防控應急演練方案

疫情防控應急演練方案

為積極應對各類突發傳染病疫情蔓延,依法、科學、規范、有效地開展新型冠狀肺炎病毒預防和救治工作,強化全項目應急處置意識,檢驗我項目對疑似疫情者、疫情患者的發現、隔離、疫情報告、轉運、個人防護及消殺等能力,達到加強各部門組織協調,提高應急處理能力,根據市區有關文件精神及我項目《疫情應急預案》相關要求,制定本模擬演練方案。

一、演練目的

1、檢驗對疫情現場應急處理能力。

2、檢驗應急組織協調能力。

3、檢驗應急準備情況。

4、及時發現應急工作中存在的缺陷,并盡快完善。

二、參演時間

2020年2月26日下午2點。

三、演練地點

xx中心項目部

四、參演人員

預防新型肺炎核查小組:

組長:

副組長:

word/media/image1_1.png

組員:xxx

以及全體復工員工。

五、演練內容

1、發現發熱疑似疫情者,單獨隔離流程

2、上報政府主管部門、衛生防疫部門流程

3、救護車運送患者到定點醫院的流程及密切接觸者自身防護和消毒隔離流程。


疫情應急處理上報流程圖

3、

求助 報告 指令

求 救 報告 報告

指令

指令 指令

六、演練流程安排

1、2020年2月26日,所有參演人員14:00 分在項目門口。強調本次演練的背景、意義、主要程序及主要職能部門的職責,參演人員各自就位、各司其職。

2、14:30 分,總指揮宣布演練開始。

3、具體環節

本環節以現場追蹤的方式進行,主要查看測量體溫發現疑似患者、登記報告、轉運、現場采樣、消毒隔離及密切接觸人員自身防護、藥械物資儲備、設備維護、后勤保障等。

(1)模擬場景1—— 體溫測量發現疑似疫情者

15:00,兩名員工進入工地前,保安測量體溫發現體溫大于37.5攝氏度。

保安拒絕員工進入工地,做好員工一人一檔登記,詢問疑似患者一般情況,來自何處,有無武漢旅居史,有無接觸疑似疫情患者或疫情確診患者,報告防疫指揮小組,引導疑似疫情者到單獨隔離室。防疫小組通知全項目復工人員戴好口罩,做好防護,從現場疏散回宿舍隔離,避免與疑似患者接觸。

(2)模擬場景2——上報流程

15:15分,防疫小組領導向120求助,上報xx鎮應急管理局,衛生防疫部門,上報公司領導。待120救護人員、政府人員、公司領導抵達現場后及時匯報現場情況,提供疑似疫情患病者的“一人一檔”表格,匯報疑似患病者的活動范圍、接觸人員史

(3)模擬場景3—— 轉運

15:20分,xx防控小組向定點醫院發出指令:立即派出負壓救護車2輛、醫生、護士、司機各2名,醫護人員(包括司機)做好個人防護,攜帶相關物品隨車到我項目,將2名疑似新型冠狀肺炎病毒患者轉運至xx第一人民醫院。

15:35xx第一人民醫院派出負壓救護車到達我院:醫務人員按要求戴口罩、穿防護服,攜帶急救藥品、器械等;與項目人員按要求進行病情交接;救護人員已經給患者戴好N95口罩,在確認患者戴好N95口罩后,將病人安置在車廂內,啟用負壓裝置后轉送到定點醫院。

(4)模擬場景4—— 消殺

1、組長xx在演練過程中負責指導相關接觸人員和物品的隔離和防護。

2、副組長xx帶領后勤人員組織對項目部現場辦公室、生活區進行消毒。

3、副組長xx查看應急藥品、醫用耗材、防護用品、消毒劑、生活用品等物資儲備及設備維護情況。

4、16:30參演人員集中,由各部門對各自負責的任務進行現場自我總結和評價,演練總指揮對演練工作進行全面總結。

5、演練總指揮宣布演練結束。

【篇3】鄉鎮疫情防控應急演練方案

××××學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應急演練方案

為切實加強我校開學后疫情防控工作,切實細化學校疫情防控應急演練預案,提高防范和應急處置能力,強化意識、優化流程、落實責任,確保突發事件得到及時有效處置,有效保障學校師生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根據上級文件精神和規范要求,制定演練方案如下:

一、人員分工及主要職責

校長×××擔任演練總指揮,統一調度,現場指揮,對重大問題進行決策,相關演練人員分成六個工作組:

(一)綜合協調組

1.人員組成

組長: ×××

成員: ×××

2.主要職責

負責現場調度、秩序維護、后勤保障、效果評估等工作;根據上級教育主管部門及疾控中心的指導和建議,確定是否停課以及停課的時間,班級或年級范圍等綜合評估各環節工作,提出改進意見,不斷優化應急處置流程:

(二)健康監測組

1.人員組成

組長: ×××

成員: ×××

2.主要職責

①負責全校師生晨午晚檢、教學過程中體溫監測;

②疫情發生后,負責排查患病學生的活動軌跡和接觸對象情況,確定確切接觸者;

③對患病學生情況持續關注,每天加強疫情防控與巡視,對其班級及學校其他同學加強后續觀察和情況排查。。

(三)留觀轉診組

1.人員組成

組長: ×××

成員: ×××

2.主要職責

①疫情發生后,立即組織患病學生隔離和初步診斷救治;

②利用校園廣播通知各班學生立即停止室外活動,回到班級;

③確保發熱學生隔離通道和其他師生疏散通道相對獨立,避免交叉感染。

(四)對外聯絡組

1.人員組成

組長; ×××

成員: ×××

2.主要職責

①出現疫情后,及時聯系定點醫院,并通知學生家長;

②按規定向上級教育部門、疫情防控部門報告情況;

③協助上級有關部門做好疫情防控、調查和環境污染消除工作。

(五)后勤服務組

1.人員組成

組長; ×××

成員: ×××

2.主要職責

①負責對出現疫情癥狀學生經過的通道及該可能接觸過的物品進行應急消毒;

②根據有關規定做好相關班級、衛生間、公共場所等消毒工作,并在學生離開臨時觀察室后對臨時留觀室進行終末消毒,同時做好記錄。

(六)輿情引導組

1.人員組成

組長: ×××

成員: ×××

2.主要職責

①負責疫情發生后引導控制輿論,穩定師生及家長情緒;

②對隔離進行醫學觀察學生進行心理疏導,引導學生不恭慌、不猜測、不傳謠,保持積極健康的心態。

二、場景設置及處置流程

(一)每日晨檢演練,發現一學生出現發熱等疑似癥狀

1.參與晨檢的老師提前到達學校,進行消毒、體溫檢測等環節處理,做好學生晨檢準備。

2.學生到達校門處,按照各級部規定的各班級入校次序,在規定通道按一米以上間隔距高有序進入校園。

3.值班老師對到校學生依次進行手部消毒后,學生進入指定測溫通道口,值班老師利用紅外線自動測溫儀檢測學生體溫,檢測體溫正常的學生迅速按照指定通道進入教室。

4.在演練中,發現一名學生在體溫檢測過程中出現異常,迅速啟動應急處置流程。

(二)課堂教學演練,發現一學生出現咳嗽等疑似癥狀

1.老師在上課過程中,發現一同學精神萎靡,并伴有咳嗽等疑似癥狀,隨即對該生進行體溫測量,顯示37.6℃。

2.班主任立即上報學校疫情防控領導小組,迅速啟動應急處置流程。

(三)食堂就餐演練,發現一學生出現肚瀉等疑似癥狀

1.學生、教職工錯時就餐、分散就餐,時間安排:

×××-×××八年級、九年級;

×××-×××0六年級、七年級。

2.師生就餐排隊取用餐具,保持適當間隔。

3.安靜就餐,就餐中不交流、不說話,避免交叉感染。

4.用餐結束后,檢查桌面保持干凈,有序排隊,將剩飯菜倒進泔水水桶,餐盤、餐具分類放到相應回收處。

5.就餐過程中,發現一學生出現腹瀉等癥狀,隨即對該生進行體溫測量,顯示37.8C。

6.值班老師立即報告學校疫情防控領導小組,迅速啟動應急處置流程。

(四)宿舍就寢演練,發現一學生出現身體不適等狀況

1.學生在宿舍就寢時感覺身體不適,隨即告知宿舍長;

2. 宿舍長向值班老師匯報;宿舍值班教師將身體不適學生帶到隔離室,聯系住校醫生,并對對該生進行體溫測量。

3. 學生體溫顯示37.6℃,住校醫生對學生進行初步診治,值班教師上報學校疫情防控領導小組,迅速啟動應急處置流程。

(五)周五下午放學演練,發現一學生出現嘔吐等疑似癥狀

1.放學時,為避免學生和家長大面積群體接觸,學校分時間段、分年級、分班級實行錯峰放學。

2.各班級按照規定時閉準時放學,班級之間保持10米以上距離。班主任嚴控時間點,將學生有序送至指定接送點,確保學生安全。

3.在放學過程中,一班級發現一學生出現嘔吐,體溫測量為37.9C。值班老師立即報告學校疫情防控領導小組,迅速啟動應急處置流程。

(六)疫情發生后,啟動應急處置流程

1.報告。一旦發現疑似病人,值班老師或班主任立即報告學校疫情防控領導小組,領導小組啟動應急處置流程,綜合協調、疫情監控、現場處置、對外聯絡、消毒防疫、宣傳教育各組負責人員迅速進入崗位,按照職責分工開展工作。(疫情檢測組)

2.隔離。迅速將患病學生帶到隔離室觀察,穩定學生情緒后,再次測量體溫,并對疫情學生進行初步救治。患病學生所在班級其他學生停止校內常態活動,轉移到備用教室,后勤服務組對該班教室進行消毒。(留觀轉診組、后勤服務組)

3.送醫。立即通知學生家長,由家長自駕車接學生去醫院就醫;如果家長不能及時趕到就撥打120,如120因突發情況不能及時趕到,迅速調用學校公務車輛將其送往定點醫院發熱門診。(綜合協調組、對外聯絡組)

4.排查。排查發熱學生的活動軌跡、上學所乘交通工具、入校晨檢或就餐過程周圍人員,確定密切接觸者;同時對患病學生所在班級老師及其他同學進行體溫測量、記錄。(健康監測組)

5.上報。如學生被確診為疑似病例或確診病例,及時將感染情況和排查情況上報校疫情防控領導小組,由領導小組第一時間上報上級教育主管部門和疾控中心。(綜合協調組、對外聯絡組)

6.消毒。立即對隔離觀察區、疫情學生活動區域進行應急消毒處理。(后勤服務組)

7.評估。綜合上級教育主管部門及疾控中心的指導和建議,確定是否停課以及停課的時間、班級或年級范圍,并將意見報告學校疫情防控領導小組,由領導小組最終決策。(綜合協調組)

8.善后。加強校園輿情管理,引導全校師生不單獨接發采訪或對外談論,不拍攝和發布相關視頻,不主觀臆斷、夸大其詞,不以個人名義向外提供信息,以上級部門正式發布的信息為準;積極做好患病學生的隨訪工作,每天知道患病學生的身體狀況,做好跟蹤觀察做好心理疏導;對所在班級其他學生也要做好跟蹤,提高日常體溫檢測頻次。(輿情引導組、健康監測組)

三、總結反思及改進提高

演練結束后,綜合協調要梳理演練現場體溫檢測、發熱學生留觀等待區觀察、學校應急響應、疫情處置規范化工作和各部門間的協調能力等方面存在的薄弱環節,收集教職工提出的意見建議。針對問題,進一步優化流程、完善預案、增強配合、積累經驗,全面提高學校應急指揮和組織協調能力,確保開學后疫情防控工作萬無一失!

××××學校

2020年×××

【篇4】鄉鎮疫情防控應急演練方案

疫情防控應急演練方案

為做好開學后疫情防控工作,在總結第一次疫情防控演練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疫情防控應急處置能力,完善細化應對突發情況工作流程,落實工作責任,為迎接教職工返崗、學生返校提供保障,再次組織開展全方位、全過程疫情防控應急演練,具體方案如下。

1、演練時間

2020年6月17日下午1:00

2、演練地點

XXXX校區

3、參加人員及任務分工

XXX院長擔任疫情防控應急演練總指揮,統一調度,現場指揮,對重大問題進行決策;分管副院長對具體模擬現場進行指導,全校各部門負責人現場進行觀摩。成立6個疫情防控演練工作組。

(一)綜合協調組

組 長:XXX

成 員:XXX

負責演練工作的通知部署,現場協調,意見征集和疫情防控方案的修改完善。

(二)輿情宣傳組

組 長:XXX

成 員:XXX

負責當天演練全過程的攝影攝像、信息稿件的撰寫;做好大門口LED字幕和大門口扶手處條幅宣傳。

(三)防疫安保組

組 長:XXX

成 員:XXX

負責當天演練場景“每日校門晨檢演練”的具體策劃和準備,學生處協同;提前準備相關防疫器材,布置好大門口4處入校通道和安排好檢測人員。

(四)教學工作組

組 長:XXX

成 員:XXX

負責演練“課堂教學演練”的具體策劃和準備,需提前布置好教室,安排好參演教師。

(五)學生防控組

組 長:XXX

成 員:XXX

負責當天演練場景“班級早自習晨檢”“學生中午教室就餐演練”“晚間寢室檢查演練”的具體策劃和準備,需提前布置好教室、寢室和隔離室,并安排好高考班班主任、舍管人員、參與演練。

(六)物資保障組

組 長:XXX

成 員:XXX

負責當天演練場景“學生中午教室就餐演練”的食堂部分的準備;負責采購防疫物資擺放倉庫場景的準備;負責當天身穿防護服進行消毒人員的準備;負責當天各演練場景所需要防疫器材的準備;食堂LED屏幕就餐防疫字幕的準備。

具體要求:相關各部門需要在6月17日早11:00前將本次演練所需要的相關器材、場地、人員等準備到位、培訓到位。

四、場景設置及處置流程

(一)每日校門晨檢演練——發現1名學生出現發熱等疑似癥狀。具體安排如下:

1.參與晨檢的學生值班管理人員和學校門崗做好每日學生到校前消毒和體溫檢測等準備工作。

2.學校設置4個入校通道,學生(佩戴口罩)到達校門處,在規定的通道按1米以上間距有序入校。學生入校檢查程序:口罩佩戴——健康碼掃碼——體溫檢測——入校登記——攜帶物品箱消毒(過消毒腳墊)。

3.值班管理人員和門崗對到校的學生進行健康詢問和體溫檢測,體溫測量正常的學生迅速按照指定通道進入班級復測。

4.在演練中,發現一名學生在體溫檢測過程中出現異常,門崗或值班學管人員立即報告學校疫情防控領導小組,該生帶往隔離室,迅速啟動應急預案。

(二)班級早自習晨檢——發現1名學生出現體溫異常等疑似癥狀。具體安排如下:

1.學生進入班級后,班主任清點人數,發現缺席學生時,與家長聯系問明原因,并在《班主任之志》上做好記錄。

2.班主任于8:00手持額溫槍對全班同學進行晨檢查,班干部進行登記,如實填寫《班級日常健康情況統計表》,篩查完畢上報系部。

3.發現學生有37.3°C及咳嗽、胸悶現象的,立即進行復測,若仍然高于37.3°C,班主任聯系校醫,校醫著防護服將發熱學生帶至綜合樓一樓隔離室。如校醫已在隔離室,需聯系值班領導著防護服,由其移送至綜合樓一樓隔離室。

4.校醫在隔離室對發熱學生測量體溫,了解近期旅居史、接觸史、病史等并登記《隔離室學生情況統計表》。如體溫正常,學生返回班級。如確認高于37.3°C,一邊撥打發熱門診電話,一邊告知班主任。

5.早自習檢查如無異常情況,班主任開展教育晨會,班主任叮囑學生下課按指定路線有序去洗手間,每人間隔1.5米。休息期間不聚集,盡量減少流動,勤洗手,多喝水,喝水后立即佩戴好口罩。有發燒等不舒服情況及時上報班主任及科任教師,用積極心態面對疫情,面對生活。

(三)隔離室觀察——學生仍出現體溫異常等疑似癥狀。具體安排如下:

1.班主任得到校醫告知后,立即通知家長,準確告知學生體溫及身體異常狀況,提示家長到校門口接學生前往醫院就診。家長需較長時間到校,由校醫帶學生等候,直到家長來到學校,簽領假條離校。如長時聯系不上家長,或情況緊急,在與家長取得聯系后,由班主任陪同送往定點醫院發熱門診就醫,系部代為管理班級。

2.班主任同時匯報學生防疫組,值班領導、學生處、系部組織全班同學,帶上個人物品,移至附近空教室,并做好情緒安撫,繼續上課。

3.值班領導告知總務處請相關人員對原班級教室進行消毒、通風,待換氣結束后,班主任組織原班級學生回位。

4.發熱學生經診治后,按照醫院大夫意見進行處置;或正常修養,或回家休養,或到指定的專門診室進行治療,并實行隔離。

5.如果發熱學生被醫院留觀并確定為“新冠肺炎”疑似病例及確診病例,上報學校疫情防控領導小組,迅速啟動應急處置流程。學校報告上級主管部門及疾控中心,迅速隔離與病人有密切接觸的人員,對發病地點及時實施消毒、封閉,嚴格控制人員出入,收集、整理、報送病人信息,配合衛生防疫部門制定隔離計劃,做好被隔離學生的病情觀察、生活保障及心理疏導。

(四)中午教室就餐演練。具體安排如下:

1.上午最后一節課后,同學們有序到衛生間、洗手間,規定時間回到教室就坐。

2.按照班級就餐不同時段,班主任委派兩名班干部前往食堂取餐,兩名同學做好手部清潔后,嚴格按照食堂指定取餐通道行進。

3.將取餐箱抬回教室后,班級委派專人佩戴一次性防護手套,按照每列順序將餐盒發放給學生。學生在自己的固定位置做好,期間不得交頭接耳、串換座位。

4.學生就餐前一刻才能摘口罩,用餐結束后立即佩戴口罩,檢查桌面保持干凈。隨后,保持適當間距,將餐盒放入指定收納袋。

5.餐后學生離開教室,在操場保持一定距離進行活動。班級打開門窗通風,待相關人員進行消毒。

(五)課堂教學演練——發現1名學生出現咳嗽等疑似癥狀。具體安排如下:

1.教室課桌盡量單排分散擺放,保持安全距離。參演教師請于指定時間前到達指定教室。

2.教師在上課過程中,發現1名學生精神萎靡,并伴有咳嗽等疑似癥狀,隨即對該生進行體溫測量,顯示37.5°C。

3.課任教師立刻與班主任取得聯系,班主任立即上報系部并通知校醫,迅速啟動應急處置流程。

4.校醫將學生送至隔離室(綜合樓值班室)。班主任因授課無法到場的,聯系系部安排教師代課,系部可根據實際情況,安排本系部教師或聯系其他系部代課,記錄并上報教務處。

5.課任教師組織班級其他學生保持原位,開窗通風,注意安撫學生,避免造成慌亂。發熱患病學生所在班級其他學生停止校內常態活動并轉移到旁邊備用教室,總務處對該班級教室進行消毒。

6.在隔離室,校醫用設備進行二次檢測,如仍高于37.3以上,由班主任聯系家長,并依次上報學校(系部--學生處--校防疫小組),由家長接學生就醫。如家長不能及時趕到就撥打120;如果120遇突發情況不能及時趕到,迅速調用專用車輛將其送到定點醫院發熱門診。(詳見隔離室觀察流程)

7.立即排查發熱學生的活動軌跡、上學所乘交通工具、入校體溫檢測以及就餐過程等周圍人員,確定密切接觸者;同時對患病學生所在班級老師和學生進行體溫測量、記錄。

8.如果學生經定點醫院診斷為疑似病例或確診病例,及時將感染情況和排查情況上報學校疫情防控領導小組,由疫情防控領導小組報告教育局和市疾控中心,采取進一步措施。

(六)住宿學生晚回寢室后演練——發現1名同學出現頭疼并伴有發燒等疑似癥狀。具體安排如下:

各住宿區設置隔離室并做好使用和管理,確保物資齊全安全,整體環境衛生良好。

(1)校外住宿區

1.校外住宿區實行學生統一乘坐班車返回寢室,1名舍務教官組織住宿生站隊,清點人數后帶回。另1名舍務教官負責組織剩余學生待全部返回。

2.回到宿舍區,1名舍務教官先行經過測溫門,在測溫門旁監督住宿生逐個經過測溫門,回到宿舍。如遇體溫高于37.3°C,舍務教官要求其進入隔離室等候,并登記《宿舍學生異常情況記錄表》。待所有學生均回到宿舍區后,著防護服至隔離室對發熱學生進行二次測溫,進一步觀察,了解近期旅居史、接觸史、病史等進行登記《隔離室學生異常情況記錄表》。正常回到宿舍,如體溫仍高于37.3°C,啟動應急預案。

推薦訪問: 疫情 演練 防控

工作總結最新推薦

N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