狠狠干影院/欧美午夜电影在线观看/高黄文/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完整版

疫情防控應急演練方案六篇

| 瀏覽次數:

應急(yìngjí),應對突然發生的需要緊急處理的事件, 以下是為大家整理的關于疫情防控應急演練方案6篇 , 供大家參考選擇。

疫情防控應急演練方案6篇

【篇一】疫情防控應急演練方案

小學疫情防控應急演練方案

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提高防控水平和應對能力,堅決防止疫情在校園蔓延,確保教職員工、學生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保障師生安全順利返校做好全方位復學準備,結合我校實際情況,特制定本方案。

一、統一部署,分工明確

召開2020年春季新冠肺炎疫情開學演練動員會,組織參與演練的教師再次認真學習“新冠肺炎防控預演方案”,以及預防肺炎報送流程,同時具體介紹學生入校測溫流程的具體內容,進一步明確參與預演人員在演練中的職責,強調演練當天參與演練的所有人員要帶好口罩,做好防護,按照分工按時到達演練指定崗位,熟練工作流程,落實演練環節。

組長:

副組長:

成員:全體任課教師

二、通風換氣,做好消殺

對校園衛生環境做全方位打掃,各教室、功能室通風換氣,保持室內空氣流通,對校門口、教室、走廊、操場及隔離室周邊環境進行全方位消殺工作,謹防污染擴散風險。為廣大師生創造衛生、整潔、健康、文明的校園環境。

衛生清掃負責人:

成員:各辦公室、各班級、功能室負責人

校園消殺負責人:

成員:保安等

三、師生入校演練

1.學生分年級分時間段入校

7:30五、六年級孩子在疫情值班人員的指引下有序入校,7:40三、四年級在疫情值班人員的指引下有序入校,7:50一、二年級在疫情值班人員的指引下有序入校,按照學生到校的先后順序在校門口的標識點上站好,每個學生間隔1米以上距離。當日值班教師負責學生大門口入校測溫、記錄。兩位保安負責門前排隊秩序,當日值班領導負責全面督查。

2.加強接送點消殺工作

學校門口由后勤何于洋主任上學時間和放學時間段負責消殺工作。

3.家校配合,晨檢工作,嚴謹規范。

每天早上孩子們在家由家長測量體溫,凡是超過37.3攝氏度的都不要來學校,居家觀察或送醫院診斷并告訴班主任老師,班主任做好記錄。

學生排隊依次進入學校大門口后,統一進行紅外體溫檢測,前后保持一米的距離,在此過程中,若發現體溫高于37.3°C者,立刻由值班老師帶至隔離觀察區,經專門通道至師生發熱臨時隔離觀察室,第一時間聯系家長,同時詢問是否有疫區旅居史,如果有第一時間和疾控中心部門聯系,同時上報教育局。

體溫正常,無感冒、咳嗽癥狀學生按既定路線依次入班。

4.教職工晨檢、簽到嚴謹規范

每天早上教職工在家測量體溫,凡是超過37.3攝氏度的都不要來學校,居家觀察或去醫院診斷,在校門口統一進行紅外體溫檢測,體溫正常,無感冒、咳嗽癥狀的教職工將體溫填到簽到表上,方可進入學校。

四、學生入班、如廁演練

學生從大門口直接進入班級坐到自己的座位上,不允許串座位,值日班干部負責早讀紀律,班主任做好晨檢記錄。第一節上課,任課老師首先宣講防疫知識(每天都要講),特別是勤洗手,現場教授七步洗手法,并找同學演示等。

下課期間上廁所的同學排隊等候,利用好值周班干部和地上指示圖標排成一列縱隊,前后保持1米的距離,有序如廁,絕不可隨地吐痰,大小便后要洗手。

? ? 五、學生就餐演練

嚴格執行學校食堂管理制度,每日嚴格落實食堂消毒制度,建立專門臺賬,記錄食堂工作人員的體溫檢測。全校實行分餐制,一、二年級小同學在食堂就餐,實行單人單桌,之間距離在1.5米以上。三至六年級學生及教師,錯時有序排隊到食堂取餐,拿回班級,三年級學生取餐時間11:35,四年級11:40,五年級11:45,六年級11:50.學生排隊距離在1米以上,避免大量人員擁擠現象。進餐期間,除本班教師及學生在教室內,其余人員不得入內。學生自帶餐具,在餐前準備環節,師生做好手部消毒衛生工作。進餐時,引導學生文明就餐,不交頭接耳、咳嗽或打噴嚏用餐巾紙捂上嘴巴。

六、學生午檢演練

午餐結束后,帶領學生做好教室的衛生清潔及消毒工作,督促學生清洗和保存好餐具。班主任用學生每人自戴的體溫計給每位學生測量體溫,并做好班級午檢記錄,若發現體溫高于37.3°C者,班主任將學生送至學校臨時隔離觀察室,然后,校醫測量體溫并立即聯系家長。這期間校醫詢問病情、接觸史等,若有與疫區旅居史或與疫區人員接觸史,則立即上報校長,上報區教育局,撥打疾控中心電話,聯系防疫部門前來處置,同時做好隔離工作。體溫異常學生離校就診后,學校做好消毒,謹防污染擴散風險。

七、學生放學演練

晚檢學生主要采取自查體溫,如發現異常馬上報告老師老,測溫后發現異常馬上報告校醫室。學生放學采用分批放學的辦法,這個環節家長容易扎堆,學校門口按標識點確定每一個家長和孩子的位置,間隔一米,分成三批放學,一、二年級3:50開始放學,以后每個年級間隔十分鐘,每個家長和孩子一一對應到標識點位置接自己的孩子,大家都保持一米的距離,各自回家吃飯寫作業休息。教育孩子回家第一件事先洗手,讓孩子給家長傳達接送孩子時一定要遵守學校的要求,遵守秩序不聚集,利用少先隊檢查等措施使接送有秩序。

希望此次演練,各教職工熟知應急處置過程,進一步提升了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同時,也進一步完善開學后防控疫情的相關制度流程。

【篇二】疫情防控應急演練方案

**小學疫情防控應急演練方案

一、演練目的意義

針對當前疫情防控嚴峻形勢,認真貫徹落實市教育局的指示精神,提高學校各部門對應急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認識,有效預防和積極應對疫情發生,全面提高我校疫情防控應急反應能力,熟悉應急處置具體過程;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診斷、早治療,促進學校防控和救治工作的科學化、標準化、程序化,保護廣大師生的身體健康,切實提高全員防控能力,有效阻止傳染病的傳染源,保障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有序開展,特制定疫情防控應急演練方案。

二、組織機構:

組 長:

副組長:

組 員:

信息上報:

現場處置:

隔離室觀察:

秩序維護組:

消 毒 組:

三、演練時間及地點

時間:2020年3月某日

地點:學校校內

四、演練內容

1、晨檢:學生和老師進入校園進行體溫檢查。

2、師生上課。(室內課和室外課)

3、學生課間上洗手間,水池邊洗手。

4、中午學生就餐。

5、午檢:某班級下午1:00午檢時發現一名學生高燒、咳嗽,并伴有流感樣癥狀,確診為疑似傳染病例,學校應急處置小組馬上啟動應急預案,并及時進行隔離、上報、消毒等應急處置工作的演練。

6、放學時段的安排:單班先放學,雙班后放學。

五、演練步驟

1、晨檢:學生和老師進入校園進行體溫檢查。(五年級4名班主任和六(1)班6名學生)

(1)2名保安負責引導師生進入晨檢通道,4名志愿執勤家長負責引導學生家長有序離開。

(2)值日教師A觀看紅外測溫屏,體溫正常學生進入教室學習。發現有學生體溫異常時提醒值日教師B利用耳溫槍或額溫槍再次對體溫異常學生測量。

(3)如繼續體溫異常,由值日教師B將其帶至隔離室。按《校園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報告與處理流程圖》進行。

(4)校醫戴防護口罩、手套和鞋套,穿好一次性隔離衣,進一步水銀溫度計測量體溫,詢問14天內有無疫情重點地區旅居史、途經史或有確診、疑似病例接觸史并做好記載。

(5)學校應急小組成員立即到現場指揮,隔離學生如有旅居史或接觸史,立即上報市教育、衛健部門和疾控中心,并馬上打120電話,送定點醫院診治。

(6)隔離學生如無旅居史或接觸史,則通知學生家長,由家長陪同去醫院就醫。

2、師生上課。(室外課六(2)班6名學生,室內課六(1)班6名學生。)

A、室外課:(曹峻凡和六(2)班6名學生)

(1)學生在體育老師帶領下排隊出教室,排隊時保持一米間距,有序進入活動場地。離開教室前打開班級門窗保持通風。

(2)避免過度運動,大量出汗,室外活動中師生原則上不取下口罩。運動后提醒學生注意個人衛生,及時洗手。

B、室內課:(姜玲玲和六(1)班6名學生)

(1)保持教室門窗敞開,通風透氣,如溫度過低,每天須保持3次開窗,每次30分鐘。

(2)如發現學生嘔吐或體溫異常時,立即報告班主任或保健教師,按《校園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報告與處理流程圖》進行,保健教師對教室嘔吐物進行處理并消毒。

3、學生課間上洗手間,水池邊洗手。(六(2)班6名學生)

(1)學生上洗手間時不擁擠,保持足夠距離。

(2)洗手時須按照“內、外、夾、攻、大、立、腕”七步洗手法進行。

4、學生就餐:(六(1)班6名學生)

(1)值班教師安排學生從前門領取飯菜,進入教室后盡可能保持間隔一米。

(2)就餐時要求學生摘下口罩,避免觸碰口罩外表面,統一放在身體左側課桌上。

(3)就餐中,要求學生堅持靜語就餐,中途如咳嗽,應使用小毛巾或濕紙巾捂住口鼻。

(4)就餐后,立即戴口罩,保持間距有序傾倒殘余,擺放餐具,回到座位上。

5、午檢:(六(2)班6名學生)

(1)下午1點發現某班1名學生高燒、咳嗽等癥狀,由班主任立即上報保健教師和總務處。學校應急小組成員立即到現場指揮,秩序維護組維持現場秩序,班級其余學生有序進入備用教室。

(2)校醫戴防護口罩、手套和鞋套,穿好防護服,帶學生到隔離室,進一步測量體溫,詢問14天內有無疫情重點地區旅居史、途經史或有確診、疑似病例接觸史并做好記載。

(3)隔離學生如有旅居史或接觸史,校長立即上報市教育、衛健部門和疾控中心,并馬上打120電話,送定點醫院診治。

(4)隔離學生如無旅居史或接觸史,則通知學生家長,由家長陪同去醫院就醫。

(5)現場副組長迅速向全體師生公布病情感染源及其采取的防護措施,讓廣大師生了解情況,安定人心,維護學校穩定。

(6)消毒組對隔離學生所在班級教室或辦公室及所涉及的公共場所進行消毒。

(7)配合鎮衛生院防保組和市疾控中心進行疫情處理和流行病學調查,對傳染病人到過的場所、接觸過的人員,以及患者的家庭成員、鄰居同事、同學進行隨訪,并采取必要的隔離觀察措施。

(8)學生更換口罩,由教師指導學生進行,具體要求:1、抓住口罩的耳掛或橡皮筋。 2、避免接觸口罩外表面,因為表面有細菌物質。3、分清正反面,口罩對折,口鼻接觸面朝外。4、繼續對折兩次后,捆扎成型,保證口鼻接觸面始終朝外。5、最后投進廢棄口罩回收桶。6、后勤人員用含氯消毒液對廢棄口罩進行浸泡消毒,放學后由專門的回收機構對其進行回收處置。

6、放學時段的安排:(六(2)班6名學生,六(1)班6名學生。)

(1)學校組織學生錯時離校,單班先放學,雙班后放學。

(2)值日生打掃衛生結束后打開教室門窗通風透氣,由學校專門消毒人員對教室進行消毒。

(3)值班教師組織學生間隔一米排隊,送往校外家長接送點等待家長接回。

7、組長對本次突發傳染病演練進行點評,宣布演練結束。各班依次解散。

六、預期效果

1.全校師生熟知疫情防控應急處置過程,做到應對突發事件鎮定、迅速,避免恐慌。

2.提高全校師生的應急處理能力,細化落實應急措施。

3.促進學校防控工作的科學化、規范化、程序化。

【篇三】疫情防控應急演練方案

學校疫情防控應急演練方案

為堅決打好新型冠狀病毒疫情防控阻擊戰,落實細化學校疫情防控應急演練預案,提高防范和應急處置能力,強化意識、優化流程、落實責任,確保突發事件得到及時有效處置,有效保障學校師生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學校擬于開學前組織3次疫情防控應急演練。演練方案如下:

一、人員分工及主要職責

校長☆☆☆擔任演練總指揮,統一調度,現場指揮,對重大問題進行決策。相關演練人員分成六個工作組:

(一)綜合協調組

1.人員組成

組長:☆☆☆

成員:☆☆☆ ☆☆☆ ☆☆☆

2.主要職責

①負責現場調度、秩序維護、后勤保障、效果評估等工作;

②根據上級教育主管部門及疾控部門的指導和建議,確定是否停課以及停課的時間,班級或年級范圍等;

③綜合評估各環節工作,提出改進意見,不斷優化應急處置流程。

(二)疫情監測組

1.人員組成

組長:☆☆☆

成員:☆☆☆ ☆☆☆ ☆☆☆

2.主要職責

①負責全校師生晨午檢、教學過程中體溫監測;

②疫情發生后,負責排查患病學生的活動軌跡和接觸對象情況,確定確切接觸者;

③對患病學生情況持續關注,每天加強疫情防控與巡視,對其班級及學校其他同學加強后續觀察和情況排查。。

(三)現場處置組

1.人員組成

組長:☆☆☆

成員:☆☆☆ ☆☆☆ ☆☆☆

2.主要職責

①疫情發生后,立即組織患病學生隔離和初步診斷救治;

②利用校園廣播通知各班學生立即停止室外活動,回到班級;

③確保發熱學生隔離通道和其他師生疏散通道相互獨立,避免交叉感染。

(四)對外聯絡組

1.人員組成

組長:☆☆☆

成員:☆☆☆ ☆☆☆ ☆☆☆

2.主要職責

①出現疫情后,及時聯系定點醫院,并通知學生家長;

②按規定向上級教育部門、疫情防控部門報告情況;

③協助上級有關部門做好疫情防控、調查和環境污染消除工作。

(五)消毒防疫組

1.人員組成

組長:☆☆☆

成員:☆☆☆ ☆☆☆ ☆☆☆

2.主要職責

①負責對出現疫情癥狀學生經過的通道及該可能接觸過的物品進行應急消毒;

②根據有關規定做好相關班級、衛生間、公共場所等消毒工作,并在學生離開隔離觀察室后對留觀室進行終末消毒,同時做好記錄。

(六)宣傳教育組

1.人員組成

組長:☆☆☆

成員:☆☆☆ ☆☆☆ ☆☆☆

2.主要職責

①負責疫情發生后引導控制輿論,穩定師生及家長情緒;

②對隔離進行醫學觀察學生進行心理疏導,引導學生不恐慌、不猜測、不傳謠,保持積極健康的心態。

二、場景設置及處置流程(一)每日晨檢演練,發現一學生出現發熱等疑似癥狀

1.參與晨檢的老師提前到達學校,進行消毒、體溫檢測等環節處理,做好學生晨檢準備。

2.學生到達校門處,按照《疫情防控工作預案》中規定的各班級入校次序,在規定通道按一米以上間隔距離有序進入校園。

3.值班老師對到校學生依次進行手部消毒、健康情況詢問等,待學生進入指定通道口,晨檢老師檢測學生體溫,檢測體溫正常的學生迅速按照指定通道進入教室。

4.在演練中,發現一名學生在體溫檢測過程中出現異常,迅速啟動應急處置流程。

(二)課堂教學演練,發現一學生出現咳嗽等疑似癥狀

1.老師在上課過程中,發現一同學精神萎靡,并伴有咳嗽等疑似癥狀,隨即對該生進行體溫測量,顯示37.6℃。

2.班主任立即上報學校疫情防控領導小組,迅速啟動應急處置流程。

(三)食堂就餐演練,發現一學生出現腹瀉等疑似癥狀

1.學生、教職工錯時就餐、分散就餐,時間安排:11:10——11:30,一、二年級;11:30——11:50,三、四年級;11:50——12:10,五、六年級。

2.師生就餐須佩戴口罩取用餐具和到售賣窗口購買,即取即走,坐下吃飯的最后一刻才摘口罩,就餐結束后立即佩戴口罩并離開。

3.避免面對面就餐和扎堆就餐,就餐間隔在1米以上,就餐中不交流、少說話,避免交叉感染。

4.用餐結束后,佩戴好口罩,檢查桌面保持干凈,按一米距離排隊,將剩飯菜倒進泔水桶,餐盤、餐具分類送到相應回收桶。

5.就餐過程中,發現一學生出現腹瀉等癥狀,隨即對該生進行體溫測量,顯示37.8℃。

6.值班老師立即報告學校疫情防控領導小組,迅速啟動應急處置流程。

(四)下午放學演練,發現一學生出現嘔吐等疑似癥狀

1.放學時,為避免學生和家長大面積群體接觸,學校分時間段、分年級、分班級實行錯峰放學。

2.各班級按照規定時間準時放學,班級間間距為10米左右。班主任嚴控時間點,將學生有序送至指定接送點,確保學生安全。

3.在放學過程中,某班發現一學生出現嘔吐,體溫測量為37.9℃。值班老師立即報告學校疫情防控領導小組,迅速啟動應急處置流程。

(五)疫情發生后,啟動應急處置流程

1.報告。一旦發現疑似病人,值班老師或班主任立即學校疫情防控領導小組,領導小組啟動應急處置流程,綜合協調、疫情監測、現場處置、對外聯絡、消毒防疫、宣傳教育各組當班教職工迅速進入崗位,按照職責分工開展工作。(疫情監測組)

2.隔離。迅速將患病學生帶到隔離室觀察,穩定學生情緒后,再次測量體溫,并對疫情學生進行初步救治。患病學生所在班級其他學生停止校內常態活動,轉移到備用教室,消毒防疫組對該班教室進行消毒。(現場處置組、消毒防疫組)

3.送醫。立即通知學生家長,由家長自駕接學生去醫院就醫;如果家長不能及時趕到就撥打120;如120遇突發情況不能及時趕到,迅速調用學校公務車輛將其送往定點醫院發熱門診。(綜合協調組、對外聯絡組)

4.排查。排查發熱學生的活動軌跡、上學所乘交通工具、入校晨檢或就餐過程周圍人員,確定密切接觸者;同時對患病學生所在班級老師及其他同學進行體溫測量、記錄。(疫情監測組)

5.上報。如學生被確診為疑似病例或確診病例,及時將感染情況和排查情況上報校疫情防控領導小組,由領導小組第一時間上報區教體局和疾控中心。(綜合協調組、對外聯絡組)

6.消毒。立即對隔離觀察區、疫情學生活動區域進行應急消毒處理。(消毒防疫組)

7.評估。綜合上級教育主管部門及疾控部門的指導和建議,確定是否停課以及停課的時間、班級或年級范圍,并將意見報告學校疫情防控領導小組,由領導小組最終決策。(綜合協調組)

8.善后。加強校園輿情管理,引導全校師生不單獨接受采訪或對外談論,不拍攝和發布相關視頻,不主觀臆測、夸大其詞,不以個人名義向外提供信息,以上級部門正式發布的信息為準;積極做好患病學生的家訪工作,每天知道患病學生的身體狀況,做好跟蹤觀察做好心理疏導;對所在班級其他學生也要做好跟蹤,提高日常體溫監測頻次。(宣傳教育組、疫情監測組)

三、總結反思及改進提高

演練結束后,綜合協調要梳理演練現場體溫檢測、發熱學生留觀等待區觀察、學校應急響應、疫情處置規范化工作和各部門間的協調能力等方面存在的薄弱環節,收集教職工提出的意見建議。

針對問題,進一步優化流程、完善預案、增強配合、積累經驗,全面提高學校應急指揮和組織協調能力,確保開學后疫情防控工作萬無一失!

【篇四】疫情防控應急演練方案

學校疫情防控應急演練方案

為堅決打好新型冠狀病毒疫情防控阻擊戰,落實細化學校疫情防控應急演練預案,提高防范和應急處置能力,強化意識、優化流程、落實責任,確保突發事件得到及時有效處置,有效保障學校師生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學校擬于開學前組織3次疫情防控應急演練。演練方案如下:

一、人員分工及主要職責

校長☆☆☆擔任演練總指揮,統一調度,現場指揮,對重大問題進行決策。相關演練人員分成六個工作組:

(一)綜合協調組

1.人員組成

組長:☆☆☆

成員:☆☆☆ ☆☆☆ ☆☆☆

2.主要職責

①負責現場調度、秩序維護、后勤保障、效果評估等工作;

②根據上級教育主管部門及疾控部門的指導和建議,確定是否停課以及停課的時間,班級或年級范圍等;

③綜合評估各環節工作,提出改進意見,不斷優化應急處置流程。

(二)疫情監測組

1.人員組成

組長:☆☆☆

成員:☆☆☆ ☆☆☆ ☆☆☆

2.主要職責

①負責全校師生晨午檢、教學過程中體溫監測;

②疫情發生后,負責排查患病學生的活動軌跡和接觸對象情況,確定確切接觸者;

③對患病學生情況持續關注,每天加強疫情防控與巡視,對其班級及學校其他同學加強后續觀察和情況排查。。

(三)現場處置組

1.人員組成

組長:☆☆☆

成員:☆☆☆ ☆☆☆ ☆☆☆

2.主要職責

①疫情發生后,立即組織患病學生隔離和初步診斷救治;

②利用校園廣播通知各班學生立即停止室外活動,回到班級;

③確保發熱學生隔離通道和其他師生疏散通道相互獨立,避免交叉感染。

(四)對外聯絡組

1.人員組成

組長:☆☆☆

成員:☆☆☆ ☆☆☆ ☆☆☆

2.主要職責

①出現疫情后,及時聯系定點醫院,并通知學生家長;

②按規定向上級教育部門、疫情防控部門報告情況;

③協助上級有關部門做好疫情防控、調查和環境污染消除工作。

(五)消毒防疫組

1.人員組成

組長:☆☆☆

成員:☆☆☆ ☆☆☆ ☆☆☆

2.主要職責

①負責對出現疫情癥狀學生經過的通道及該可能接觸過的物品進行應急消毒;

②根據有關規定做好相關班級、衛生間、公共場所等消毒工作,并在學生離開隔離觀察室后對留觀室進行終末消毒,同時做好記錄。

(六)宣傳教育組

1.人員組成

組長:☆☆☆

成員:☆☆☆ ☆☆☆ ☆☆☆

2.主要職責

①負責疫情發生后引導控制輿論,穩定師生及家長情緒;

②對隔離進行醫學觀察學生進行心理疏導,引導學生不恐慌、不猜測、不傳謠,保持積極健康的心態。

二、場景設置及處置流程(一)每日晨檢演練,發現一學生出現發熱等疑似癥狀

1.參與晨檢的老師提前到達學校,進行消毒、體溫檢測等環節處理,做好學生晨檢準備。

2.學生到達校門處,按照《疫情防控工作預案》中規定的各班級入校次序,在規定通道按一米以上間隔距離有序進入校園。

3.值班老師對到校學生依次進行手部消毒、健康情況詢問等,待學生進入指定通道口,晨檢老師檢測學生體溫,檢測體溫正常的學生迅速按照指定通道進入教室。

4.在演練中,發現一名學生在體溫檢測過程中出現異常,迅速啟動應急處置流程。

(二)課堂教學演練,發現一學生出現咳嗽等疑似癥狀

1.老師在上課過程中,發現一同學精神萎靡,并伴有咳嗽等疑似癥狀,隨即對該生進行體溫測量,顯示37.6℃。

2.班主任立即上報學校疫情防控領導小組,迅速啟動應急處置流程。

(三)食堂就餐演練,發現一學生出現腹瀉等疑似癥狀

1.學生、教職工錯時就餐、分散就餐,時間安排:11:10——11:30,一、二年級;11:30——11:50,三、四年級;11:50——12:10,五、六年級。

2.師生就餐須佩戴口罩取用餐具和到售賣窗口購買,即取即走,坐下吃飯的最后一刻才摘口罩,就餐結束后立即佩戴口罩并離開。

3.避免面對面就餐和扎堆就餐,就餐間隔在1米以上,就餐中不交流、少說話,避免交叉感染。

4.用餐結束后,佩戴好口罩,檢查桌面保持干凈,按一米距離排隊,將剩飯菜倒進泔水桶,餐盤、餐具分類送到相應回收桶。

5.就餐過程中,發現一學生出現腹瀉等癥狀,隨即對該生進行體溫測量,顯示37.8℃。

6.值班老師立即報告學校疫情防控領導小組,迅速啟動應急處置流程。

(四)下午放學演練,發現一學生出現嘔吐等疑似癥狀

1.放學時,為避免學生和家長大面積群體接觸,學校分時間段、分年級、分班級實行錯峰放學。

2.各班級按照規定時間準時放學,班級間間距為10米左右。班主任嚴控時間點,將學生有序送至指定接送點,確保學生安全。

3.在放學過程中,某班發現一學生出現嘔吐,體溫測量為37.9℃。值班老師立即報告學校疫情防控領導小組,迅速啟動應急處置流程。

(五)疫情發生后,啟動應急處置流程

1.報告。一旦發現疑似病人,值班老師或班主任立即學校疫情防控領導小組,領導小組啟動應急處置流程,綜合協調、疫情監測、現場處置、對外聯絡、消毒防疫、宣傳教育各組當班教職工迅速進入崗位,按照職責分工開展工作。(疫情監測組)

2.隔離。迅速將患病學生帶到隔離室觀察,穩定學生情緒后,再次測量體溫,并對疫情學生進行初步救治。患病學生所在班級其他學生停止校內常態活動,轉移到備用教室,消毒防疫組對該班教室進行消毒。(現場處置組、消毒防疫組)

3.送醫。立即通知學生家長,由家長自駕接學生去醫院就醫;如果家長不能及時趕到就撥打120;如120遇突發情況不能及時趕到,迅速調用學校公務車輛將其送往定點醫院發熱門診。(綜合協調組、對外聯絡組)

4.排查。排查發熱學生的活動軌跡、上學所乘交通工具、入校晨檢或就餐過程周圍人員,確定密切接觸者;同時對患病學生所在班級老師及其他同學進行體溫測量、記錄。(疫情監測組)

5.上報。如學生被確診為疑似病例或確診病例,及時將感染情況和排查情況上報校疫情防控領導小組,由領導小組第一時間上報區教體局和疾控中心。(綜合協調組、對外聯絡組)

6.消毒。立即對隔離觀察區、疫情學生活動區域進行應急消毒處理。(消毒防疫組)

7.評估。綜合上級教育主管部門及疾控部門的指導和建議,確定是否停課以及停課的時間、班級或年級范圍,并將意見報告學校疫情防控領導小組,由領導小組最終決策。(綜合協調組)

8.善后。加強校園輿情管理,引導全校師生不單獨接受采訪或對外談論,不拍攝和發布相關視頻,不主觀臆測、夸大其詞,不以個人名義向外提供信息,以上級部門正式發布的信息為準;積極做好患病學生的家訪工作,每天知道患病學生的身體狀況,做好跟蹤觀察做好心理疏導;對所在班級其他學生也要做好跟蹤,提高日常體溫監測頻次。(宣傳教育組、疫情監測組)

三、總結反思及改進提高

演練結束后,綜合協調要梳理演練現場體溫檢測、發熱學生留觀等待區觀察、學校應急響應、疫情處置規范化工作和各部門間的協調能力等方面存在的薄弱環節,收集教職工提出的意見建議。

針對問題,進一步優化流程、完善預案、增強配合、積累經驗,全面提高學校應急指揮和組織協調能力,確保開學后疫情防控工作萬無一失!

如有侵權請聯系告知刪除,感謝你們的配合!

【篇五】疫情防控應急演練方案

疫情防控應急演練方案

為做好開學后疫情防控工作,在總結第一次疫情防控演練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疫情防控應急處置能力,完善細化應對突發情況工作流程,落實工作責任,為迎接教職工返崗、學生返校提供保障,再次組織開展全方位、全過程疫情防控應急演練,具體方案如下。

1、演練時間

2020年6月17日下午1:00

2、演練地點

XXXX校區

3、參加人員及任務分工

XXX院長擔任疫情防控應急演練總指揮,統一調度,現場指揮,對重大問題進行決策;分管副院長對具體模擬現場進行指導,全校各部門負責人現場進行觀摩。成立6個疫情防控演練工作組。

(一)綜合協調組

組 長:XXX

成 員:XXX

負責演練工作的通知部署,現場協調,意見征集和疫情防控方案的修改完善。

(二)輿情宣傳組

組 長:XXX

成 員:XXX

負責當天演練全過程的攝影攝像、信息稿件的撰寫;做好大門口LED字幕和大門口扶手處條幅宣傳。

(三)防疫安保組

組 長:XXX

成 員:XXX

負責當天演練場景“每日校門晨檢演練”的具體策劃和準備,學生處協同;提前準備相關防疫器材,布置好大門口4處入校通道和安排好檢測人員。

(四)教學工作組

組 長:XXX

成 員:XXX

負責演練“課堂教學演練”的具體策劃和準備,需提前布置好教室,安排好參演教師。

(五)學生防控組

組 長:XXX

成 員:XXX

負責當天演練場景“班級早自習晨檢”“學生中午教室就餐演練”“晚間寢室檢查演練”的具體策劃和準備,需提前布置好教室、寢室和隔離室,并安排好高考班班主任、舍管人員、參與演練。

(六)物資保障組

組 長:XXX

成 員:XXX

負責當天演練場景“學生中午教室就餐演練”的食堂部分的準備;負責采購防疫物資擺放倉庫場景的準備;負責當天身穿防護服進行消毒人員的準備;負責當天各演練場景所需要防疫器材的準備;食堂LED屏幕就餐防疫字幕的準備。

具體要求:相關各部門需要在6月17日早11:00前將本次演練所需要的相關器材、場地、人員等準備到位、培訓到位。

四、場景設置及處置流程

(一)每日校門晨檢演練——發現1名學生出現發熱等疑似癥狀。具體安排如下:

1.參與晨檢的學生值班管理人員和學校門崗做好每日學生到校前消毒和體溫檢測等準備工作。

2.學校設置4個入校通道,學生(佩戴口罩)到達校門處,在規定的通道按1米以上間距有序入校。學生入校檢查程序:口罩佩戴——健康碼掃碼——體溫檢測——入校登記——攜帶物品箱消毒(過消毒腳墊)。

3.值班管理人員和門崗對到校的學生進行健康詢問和體溫檢測,體溫測量正常的學生迅速按照指定通道進入班級復測。

4.在演練中,發現一名學生在體溫檢測過程中出現異常,門崗或值班學管人員立即報告學校疫情防控領導小組,該生帶往隔離室,迅速啟動應急預案。

(二)班級早自習晨檢——發現1名學生出現體溫異常等疑似癥狀。具體安排如下:

1.學生進入班級后,班主任清點人數,發現缺席學生時,與家長聯系問明原因,并在《班主任之志》上做好記錄。

2.班主任于8:00手持額溫槍對全班同學進行晨檢查,班干部進行登記,如實填寫《班級日常健康情況統計表》,篩查完畢上報系部。

3.發現學生有37.3°C及咳嗽、胸悶現象的,立即進行復測,若仍然高于37.3°C,班主任聯系校醫,校醫著防護服將發熱學生帶至綜合樓一樓隔離室。如校醫已在隔離室,需聯系值班領導著防護服,由其移送至綜合樓一樓隔離室。

4.校醫在隔離室對發熱學生測量體溫,了解近期旅居史、接觸史、病史等并登記《隔離室學生情況統計表》。如體溫正常,學生返回班級。如確認高于37.3°C,一邊撥打發熱門診電話,一邊告知班主任。

5.早自習檢查如無異常情況,班主任開展教育晨會,班主任叮囑學生下課按指定路線有序去洗手間,每人間隔1.5米。休息期間不聚集,盡量減少流動,勤洗手,多喝水,喝水后立即佩戴好口罩。有發燒等不舒服情況及時上報班主任及科任教師,用積極心態面對疫情,面對生活。

(三)隔離室觀察——學生仍出現體溫異常等疑似癥狀。具體安排如下:

1.班主任得到校醫告知后,立即通知家長,準確告知學生體溫及身體異常狀況,提示家長到校門口接學生前往醫院就診。家長需較長時間到校,由校醫帶學生等候,直到家長來到學校,簽領假條離校。如長時聯系不上家長,或情況緊急,在與家長取得聯系后,由班主任陪同送往定點醫院發熱門診就醫,系部代為管理班級。

2.班主任同時匯報學生防疫組,值班領導、學生處、系部組織全班同學,帶上個人物品,移至附近空教室,并做好情緒安撫,繼續上課。

3.值班領導告知總務處請相關人員對原班級教室進行消毒、通風,待換氣結束后,班主任組織原班級學生回位。

4.發熱學生經診治后,按照醫院大夫意見進行處置;或正常修養,或回家休養,或到指定的專門診室進行治療,并實行隔離。

5.如果發熱學生被醫院留觀并確定為“新冠肺炎”疑似病例及確診病例,上報學校疫情防控領導小組,迅速啟動應急處置流程。學校報告上級主管部門及疾控中心,迅速隔離與病人有密切接觸的人員,對發病地點及時實施消毒、封閉,嚴格控制人員出入,收集、整理、報送病人信息,配合衛生防疫部門制定隔離計劃,做好被隔離學生的病情觀察、生活保障及心理疏導。

(四)中午教室就餐演練。具體安排如下:

1.上午最后一節課后,同學們有序到衛生間、洗手間,規定時間回到教室就坐。

2.按照班級就餐不同時段,班主任委派兩名班干部前往食堂取餐,兩名同學做好手部清潔后,嚴格按照食堂指定取餐通道行進。

3.將取餐箱抬回教室后,班級委派專人佩戴一次性防護手套,按照每列順序將餐盒發放給學生。學生在自己的固定位置做好,期間不得交頭接耳、串換座位。

4.學生就餐前一刻才能摘口罩,用餐結束后立即佩戴口罩,檢查桌面保持干凈。隨后,保持適當間距,將餐盒放入指定收納袋。

5.餐后學生離開教室,在操場保持一定距離進行活動。班級打開門窗通風,待相關人員進行消毒。

(五)課堂教學演練——發現1名學生出現咳嗽等疑似癥狀。具體安排如下:

1.教室課桌盡量單排分散擺放,保持安全距離。參演教師請于指定時間前到達指定教室。

2.教師在上課過程中,發現1名學生精神萎靡,并伴有咳嗽等疑似癥狀,隨即對該生進行體溫測量,顯示37.5°C。

3.課任教師立刻與班主任取得聯系,班主任立即上報系部并通知校醫,迅速啟動應急處置流程。

4.校醫將學生送至隔離室(綜合樓值班室)。班主任因授課無法到場的,聯系系部安排教師代課,系部可根據實際情況,安排本系部教師或聯系其他系部代課,記錄并上報教務處。

5.課任教師組織班級其他學生保持原位,開窗通風,注意安撫學生,避免造成慌亂。發熱患病學生所在班級其他學生停止校內常態活動并轉移到旁邊備用教室,總務處對該班級教室進行消毒。

6.在隔離室,校醫用設備進行二次檢測,如仍高于37.3以上,由班主任聯系家長,并依次上報學校(系部--學生處--校防疫小組),由家長接學生就醫。如家長不能及時趕到就撥打120;如果120遇突發情況不能及時趕到,迅速調用專用車輛將其送到定點醫院發熱門診。(詳見隔離室觀察流程)

7.立即排查發熱學生的活動軌跡、上學所乘交通工具、入校體溫檢測以及就餐過程等周圍人員,確定密切接觸者;同時對患病學生所在班級老師和學生進行體溫測量、記錄。

8.如果學生經定點醫院診斷為疑似病例或確診病例,及時將感染情況和排查情況上報學校疫情防控領導小組,由疫情防控領導小組報告市教育局和市疾控中心,采取進一步措施。

(六)住宿學生晚回寢室后演練——發現1名同學出現頭疼并伴有發燒等疑似癥狀。具體安排如下:

各住宿區設置隔離室并做好使用和管理,確保物資齊全安全,整體環境衛生良好。

(1)校外住宿區

1.校外住宿區實行學生統一乘坐班車返回寢室,1名舍務教官組織住宿生站隊,清點人數后帶回。另1名舍務教官負責組織剩余學生待全部返回。

2.回到宿舍區,1名舍務教官先行經過測溫門,在測溫門旁監督住宿生逐個經過測溫門,回到宿舍。如遇體溫高于37.3°C,舍務教官要求其進入隔離室等候,并登記《宿舍學生異常情況記錄表》。待所有學生均回到宿舍區后,著防護服至隔離室對發熱學生進行二次測溫,進一步觀察,了解近期旅居史、接觸史、病史等進行登記《隔離室學生異常情況記錄表》。正常回到宿舍,如體溫仍高于37.3°C,啟動應急預案。

【篇六】疫情防控應急演練方案

疫情防控應急演練方案
為堅決打好新型冠狀病毒疫情防控阻擊戰,落實細化學校疫情防控應急演練預案,全面提高學校應對疫情的應急反應能力,熟悉應急處置具體過程,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診斷、早治療,促進學校防控和救治工作的科學化、標準化、程序化,為學校全面開學做好準備工作,學校會議決定于4月1日舉行疫情防控演練。特制定本方案。
一、人員分工及主要職責
班婷副校長擔任演練現場總指揮,統一調度,指揮應急處置,對重大問題進行決策。相關演練人員分成六個工作組:(一)綜合協調組1.人員組成組長:代姣姣成員:廉晶2.主要職責
①負責現場調度、秩序維護、后勤保障、效果評估等工作;②根據上級教育主管部門及疾控部門的指導和建議,確定是否停課以及停課的時間,班級或年級范圍等;
③綜合評估各環節工作,提出改進意見,不斷優化應急處置流程。(二)疫情監測組1.人員組成組長:王紅康

成員:王春煥、任浩2.主要職責
①負責全校師生晨午檢、教學過程中體溫監測;
②疫情發生后,負責設置警戒區域,排查患病學生的活動軌跡和接觸對象情況,確定確切接觸者;
③對患病學生情況持續關注,每天加強疫情防控與巡視,對其班級及學校其他同學加強后續觀察和情況排查。。(三)救治處置組1.人員組成組長:程群成員:焦丹、蒙嬋2.主要職責
①疫情發生后,立即組織患病學生隔離和初步診斷救治;②利用校園廣播通知各班學生立即停止室外活動,回到班級;③確保發熱學生隔離通道和其他師生疏散通道相互獨立,避免交叉感染。
(四)對外聯絡組1.人員組成組長:班婷成員:王紅康2.主要職責
①出現疫情后,及時聯系定點醫院,并通知學生家長;

②按規定向上級教育部門、疫情防控部門報告情況;
③協助上級有關部門做好疫情防控、調查和環境污染消除工作。負責疫情發生后引導控制輿論,穩定師生及家長情緒;對隔離進行醫學觀察學生進行心理疏導,引導學生不恐慌、不猜測、不傳謠,保持積極健康的心態。(五)消毒防疫組1.人員組成組長:張倩成員:馬軍盈2.主要職責
①負責對出現疫情癥狀學生經過的通道及該可能接觸過的物品進行應急消毒;
②根據有關規定做好相關班級、衛生間、公共場所等消毒工作,并在學生離開隔離觀察室后對留觀室進行終末消毒,同時做好記錄。二、場景設置及處置流程
(一)每日晨檢演練,發現一學生出現發熱等疑似癥狀
1.參與晨檢的疫情監測組老師提前到達學校,進行消毒、體溫檢測等環節處理,做好學生晨檢準備。
2.學生到達校門處,按照《疫情防控工作預案》中規定的各班級入校次序,在規定通道按一米以上間隔距離有序進入校園。
3.綜合協調組老師要引導學生按指定專屬通道排隊,前后保持一米距離,有序進入測溫區;及時疏散來護送的家長,不聚集。

推薦訪問: 疫情 演練 防控

工作總結最新推薦

N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