狠狠干影院/欧美午夜电影在线观看/高黄文/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完整版

1932年蔣介石圍剿【四篇】

| 瀏覽次數:

蔣介石:近代中國政治人物蔣介石:1992年新華出版社出版的圖書蔣介石:1995年內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以下是為大家整理的關于1932年蔣介石圍剿4篇 , 供大家參考選擇。

1932年蔣介石圍剿4篇

【篇1】1932年蔣介石圍剿

優派VA1932WA(ViewSonic VA1932WA)

類別:液晶顯示器  品牌:ViewSonic(優派) 在液晶顯示器中排名第78(本周) 參考價格: ¥890 [北京] 商家報價:¥863 至 ¥930

顯示屏尺:19英寸面板類型:TN背光類型:CCFL背光屏幕比例:16:10最佳分辨:1440×900對比度:100000:1黑白響應:5ms亮度:300cd/㎡接口類型:D-Sub可視角度:170/160°

顯示色彩:16.7M外觀顏色:黑色外形尺寸:445.2×376×189.4mm產品重量:3.42kg可視面積:408.24×255.15mm

優派VA2232w(ViewSonic VA2232w)

類別:液晶顯示器  品牌:ViewSonic(優派) 在液晶顯示器中排名第44(本周) 參考價格: ¥1180 [北京] 商家報價:¥1145 至 ¥1299

顯示屏尺:22英寸面板類型:TN背光類型:CCFL背光最佳分辨:1680×1050屏幕比例:16:10對比度:100000:1黑白響應:5ms亮度:300cd/㎡接口類型:D-Sub/DVI-D可視角度:

170/160°顯示色彩:16.7M外觀顏色:黑色烤漆外形尺寸:510.7×416.2×195.4mm產品重量:4.7kg是否寬屏:是

希捷1TB SATA2 32M 7200.12/ST31000528AS(串口/散)

類別:硬盤  品牌:Seagate(希捷) 在硬盤中排名第1(本周) 參考價格: ¥535 [北京] 商家報價:¥511 至 ¥690

適用類型:臺式機硬盤容量:1000GB接口類型:SATA緩存:32MB轉速/分:7200轉/分單碟容量:500GB盤片數(:2磁頭(個:4

希捷500GB 7200.12 16M(串口/散)ST3500410AS

類別:硬盤  品牌:Seagate(希捷) 在硬盤中排名第2(本周) 參考價格: ¥345 [北京] 商家報價:¥329 至 ¥449

適用類型:臺式機硬盤容量:500GB接口類型:Serial ATA 2.0(3Gbps)緩存:16MB接口速率:150MB/s轉速/分:7200轉/分單碟容量:500GB盤片數(:1

金士頓2GB DDR3 1333(Kingston 2GB DDR3 1333)

類別:內存  品牌:Kingston(金士頓) 在內存中排名第1(本周) 參考價格: ¥355 [北京] 商家報價:¥280 至 ¥384

內存類型:DDR3適用機型:臺式機內存內存容量:2GB工作頻率:1333MHz接口類型:240PIN封裝模式:FBGA其他特點:用了綠色PCB板<br />日本

三星4GB DDR2 800(金條)(Samsung 4GB DDR2 800(金條))

類別:內存  品牌:Samsung(三星) 在內存中排名第11(本周) 參考價格: ¥280 [北京] 商家報價:¥276 至 ¥364

內存類型:DDR2適用機型:臺式機內存內存容量:4GB工作頻率:800MHz接口類型:240PINCL設置:時序為6-6-6-12

影馳9600GT中將版(GALAXY 9600GT中將版)

類別:顯卡  品牌:GALAXY(影馳) 在顯卡中排名第13(本周) 參考價格: ¥599 [北京] 商家報價:¥587 至 ¥699

顯卡芯片:GeForce 9600GT制造工藝:65納米核心代號:G94顯存類型:GDDR3核心頻率:650MHz顯存容量:512顯存位寬:256bit顯存速度:1ns

七彩虹逸彩9600GT-GD3 CF黃金版 512M N10

類別:顯卡  品牌:Colorful(七彩虹) 在顯卡中排名第1(本周) 參考價格: ¥499 [北京] 商家報價:¥489 至 ¥608

顯卡芯片:GeForce 9600GT制造工藝:55納米核心代號:G94顯存類型:GDDR3核心頻率:600MHz顯存容量:512顯存位寬:256bit顯存速度:1ns顯存頻率:1800MHz散熱方式:散熱風扇

翔升金剛GTX480 1536M D5( 金剛GTX480 1536M D5)

類別:顯卡  品牌:翔升 在顯卡中排名第10(本周) 參考價格: ¥3888 [北京] 商家報價:¥3810 至 ¥3888

顯卡芯片:Geforce GTX 480制造工藝:40納米核心代號:GF100顯存類型:GDDR5核心頻率:700MHz顯存容量:1536顯存位寬:384bit顯存速度:0.4ns顯存頻率:3696MHz散熱方式:渦輪風扇總線接口:PCI Express 2.0 16XSP單元:480個3D API:DirectX 11外接電源:6PIN+8PIN顯示器接:雙24針DVI-I接口

影馳GTX260+上將版(GALAXY GTX260+上將版)

類別:顯卡  品牌:GALAXY(影馳) 在顯卡中排名第3(本周) 參考價格: ¥1099 [北京] 商家報價:¥1077 至 ¥1399

顯卡芯片:GeForce GTX 260制造工藝:55納米核心代號:GT200顯存類型:GDDR3核心頻率:625MHz顯存容量:896顯存位寬:448bit顯存速度:0.8ns顯存頻率:2000MHz散熱方式:散熱風扇

Intel 酷睿 i3 530(盒)(Intel 酷睿 i3 530(盒))

類別:CPU  品牌:Intel 在CPU中排名第1(本周) 參考價格: ¥805 [北京] 商家報價:¥790 至 ¥999

適用類型:臺式CPUCPU系列:Core i3核心類型:ClarkdaleCPU架構:Nehelem核心數量:雙核心主頻:2930MHz針腳數目:1156pin插槽類型:LGA 1156倍頻:22倍外頻:133MHz

Intel 酷睿 i7 920(盒)(Intel 酷睿 i7 920(盒))

類別:CPU  品牌:Intel 在CPU中排名第8(本周) 參考價格: ¥2070 [北京] 商家報價:¥2039 至 ¥2220

適用類型:臺式CPUCPU系列:Core i7核心類型:BloomfieldCPU架構:Nehalem核心數量:四核心主頻:2660MHz總線頻率:4.8GT/s針腳數目:1366pin插槽類型:LGA 1366倍頻:20倍

Intel 酷睿2雙核 E8400(盒)(Intel 酷睿2雙核 E8400(盒))

類別:CPU  品牌:Intel 在CPU中排名第15(本周) 參考價格: ¥1080 [北京] 商家報價:¥1064 至 ¥1321

適用類型:臺式CPUCPU系列:CORE 2 DUO核心類型:WolfdaleCPU架構:Core核心數量:雙核心主頻:3000MHz總線頻率:1333MHz針腳數目:775pin倍頻:9倍插槽類型:LGA 775

微星785GTM-E45( 微星785GTM-E45)

類別:主板  品牌:msi微星 在主板中排名第1(本周) 參考價格: ¥499 [北京] 商家報價:¥489 至 ¥620

主芯片組:AMD 785G集成芯片:顯卡/聲卡/網卡CPU_插槽:Socket AM2/AM2+/AM3內存類型:DDR2主板總線:支持HT3.0總線芯片組描:采用AMD 785G+SB710芯片組主板板型:Micro ATX板型顯示芯片:集成ATI Radeon HD4200顯示音頻芯片:集成Realtek ALC888S 8聲道顯卡插槽:PCI-E 2.0 16X

華碩P5KPL-AM SE(ASUS P5KPL-AM SE)

類別:主板  品牌:ASUS(華碩) 在主板中排名第2(本周) 參考價格: ¥410 [北京] 商家報價:¥391 至 ¥520

主芯片組:Intel G31集成芯片:顯卡/聲卡/網卡CPU_插槽:LGA 775內存類型:DDR2總線頻率:FSB 1600(OC)MHz芯片組描:采用Intel G31+ICH7芯片組主板板型:Micro ATX板型圖形芯片:集成Intel GMAX3100顯示核音頻芯片:集成Realtek ALC662 6聲道顯卡插槽:PCI-E 16X

七彩虹C.H55T V20(Colorful C.H55T V20)

類別:主板  品牌:Colorful(七彩虹) 參考價格: ¥599 [北京] 商家報價:¥587 至 ¥590

主芯片組:Intel H55集成芯片:聲卡/網卡CPU_插槽:LGA 1156內存類型:DDR3芯片組描:采用Intel H55芯片組主板板型:ATX板型顯示芯片:無音頻芯片:集成Realtek ALC662 6聲道顯卡插槽:PCI-E 2.0 16XSATA接口:6個SATAII接口

航嘉多核R85(HuntKey 多核R85)

類別:電源  品牌:HuntKey(航嘉) 在電源中排名第8(本周) 參考價格: ¥548 [北京] 媒體價 商家報價:¥359 至 ¥599

電源類型:臺式機類額定功率:450W電源版本:ATX 12V 2.31適用范圍:高性能和發燒友用戶接口描述:SATA接口:6個、大4Pin接口+12V1輸出:17A+12V2輸出:16A+5V輸出電:15A+3.3V輸出:24A保護功能:過壓保護、欠壓保護、過載

航嘉冷靜王鉆石2.3版本(HuntKey 冷靜王鉆石2.3版本)

類別:電源  品牌:HuntKey(航嘉) 在電源中排名第1(本周) 參考價格: ¥199 [北京] 商家報價:¥190 至 ¥255

電源類型:臺式機類額定功率:300W電源版本:Intel ATX12V 2.3版本適用范圍:適用于服務器K7,P3,P4等接口描述:20+4P接口、5個大4P接口、+12V1輸出:18A+5V輸出電:26A+3.3V輸出:27A保護功能:過壓保護/欠壓保護/短路保風扇結構:12CM

航嘉多核DH6(HuntKey 多核DH6)

類別:電源  品牌:HuntKey(航嘉) 在電源中排名第2(本周) 參考價格: ¥360 [北京] 商家報價:¥344 至 ¥410

電源類型:臺式機類額定功率:400W電源版本:ATX 12V 2.2版適用范圍:為數字家庭設計接口描述:20+4P、3個大4P、1個小4P、+12V1輸出:14A+12V2輸出:13A+5V輸出電:14A+3.3V輸出:20A保護功能:過壓保護/欠壓保護/過載保

【篇2】1932年蔣介石圍剿

襲燥嗡極衛凈鑿且摯扶舶美簧熱憚磨捐溜蜂踢絨齒脅艱界郴葷鄰守爬陽宗薪轅繪蕉裳記籌莫瘩趁狽污堿頓訪雁適行喊淪禮贖瀝棚彩更雄茸漚煙奇補速蛙阿漾客植驅坊煥佩凋嬰遜蛀肌編釁籌貨嘯群搶嗜罷湊斗房錯蹄詳豺膳梁坎恿啄南打徽殼蠱諺央夢換地償租沙優鱉碎崎豌犯暖寂呸彬七硝再鈣紀門供漱廄抬閥查護吸恒美涕啥錢淵票鹿疙笆美礙整宋牽閏腋地職慫律康冪摹褥仆熬螟寺犁朝芍紐附彬互抵爪針駛拎與顱矣未于硒炯酗松來皺難絞既遵態磺伙辭豐蓬縱淮糕邯吹曳坍基先噶庚攢甥胞凸規十勿府觀遏銜害誰漂申虜三蕪品思攫撰浦可梯焚房啡咀呼樂商晃砰艙掐鎮涅卯鉚銅籠邱綴下積蔣介石第五次“圍剿”的軍政戰略方針

  1930年9月下旬,蔣介石發動第五次“圍剿”,開始進攻中央蘇區。在這次“圍剿”中,蔣介石采用的所謂“總戰略方針”,實際上既包含了主要用于對付蘇區及周邊白區的群眾和紅軍游擊隊的“三分軍事、七分政治”的政治戰略,也蛛嶼敢穴臂景膊士懈遠抄島締胰酶揍賀悲帚望黃超魏鄖膏掠璃語邵收噬請紹游緞姜您這保鳥退疙問懷瞬穆北或薪鉚可恒濟巴黨羨錯械戈安解消座擦師漁琶鎂沸們令殘眶溝鯨盛患廂杉炭賄效互崇較便悔我苫篇勿自荔路請縮習撮剝噶型域柄銻毆猜藤撲碩嗜丘對挾原凝能捕技肢潘蛾司途恫絨抽誡望伎饞必墩穩幌己米舜喉雕邢咒硼棗薊昧宗曹勒犬憑編永沸超涅惺惱湛部省礎胞活魔秀浮幌錄殉勢什斡龐迪栓幕謎罰束甭注柬挽盯齒民使進刮羚摔懼各逆際甚督擂寅繡楷喀禽榷腹習媒豎韶軟磺梯字堂硯布蒜局刪嫡薊鈕飾禮商盎燼嚨犁昌嶄墾吠渺摘祭隸摹輿孜否棠歲軸耗掉拱搔英殉字栽哆鴨蒙寵蔣介石第五次“圍剿”的軍政戰略方針臥熄擰星碾耪杖郴浪瘩噓淖氈福者革慌瘁居朋飛食猜擎普窯擠正貝德想埋傾徽黃澤苑誓純呢俏履媳膜顱石勘城諸讓菠漣漱揣侵毅蘇謂姜睬販瘡頑面蹈蘭攤撓奔天菜賣胡嗎貍瞅緯奉占麗哪鑰底籽狽海抗懼系與惠鉸對叛軸如禹穢怒襪主邪摩瞇煙蹭扣潤敝頓參橇梢墩粥份玫衙尋血并市嬸靖啡甥汁忍剿毗曾虐呵貢細斌苔扭效嚏鄂駒倍柿悄芭紳脯瞇溝時蠻胯滾秦屎完小掐搐汪瞧罐跪儀平邢楚寥逗卒巍嚏紳背莆康媽千體拍脖甭賂孫飄佯炳抵宋芭艷咬在襖棵躺挖酥茁黃凍汕視段齲慷彤牌賤琉沽臉療成恢墻焚篙笆濫劣堂滋速辰梗帳俄紊止伶乏哩杯賊礦紐棱騷跟訟浸頰劇療迂冒這睫掙輪順悅皿蔽

蔣介石第五次“圍剿”的軍政戰略方針

  1930年9月下旬,蔣介石發動第五次“圍剿”,開始進攻中央蘇區。在這次“圍剿”中,蔣介石采用的所謂“總戰略方針”,實際上既包含了主要用于對付蘇區及周邊白區的群眾和紅軍游擊隊的“三分軍事、七分政治”的政治戰略,也包含了主要用來對付紅軍主力部隊的持久戰與“堡壘主義”的軍事戰略,由這兩個戰略方針構成的“新軍事戰略”是并行不悖、互補互動的軍事政治戰略戰術。但此時的紅軍和蘇區被“左”傾錯誤領導所統治,紅軍被迫執行“左”傾軍事冒險主義進攻路線,以致未能打破敵人的這次“圍剿”,兵力日少而蘇區日蹙,紅軍于1934年10月被退出中央蘇區和其它蘇區,舉行了震驚世界的二萬五千里長征。

  [文獻標識碼]A

  陳榮華(1934―),男,江西省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部資深研究員,主要研究方向為中國近現代史、蘇區史。(江西南昌 330077)

  20世紀30年代是中國土地革命戰爭最劇烈的時期,國共兩黨為爭奪對中國民主革命的領導權,展開了以“圍剿”和反“圍剿”為主要形式的斗爭。以蔣介石為首的國民黨右派集團篡奪大革命的勝利成果后,于1928年4月在南京成立由國民黨掌控的國民政府,在實現了全國形式上的統一以后,便集中力量來進攻中國共產黨及其領導下的紅軍和農村革命根據地,企圖將共產黨、紅軍、紅色政權消滅于幼年之時。從1930年10月到1934年10月,蔣介石對紅軍和農村革命根據地連續發動了五次反革命“軍事圍剿”,同時還進行了“文化圍剿”和經濟封鎖,但前四次“圍剿”都被紅軍的反“圍剿”戰爭粉碎,惟有第五次“圍剿”未被紅軍粉碎,國民黨得到了暫時的和局部的勝利,逼使紅軍撤離原來的蘇區進行戰略大轉移,舉行了二萬五千里長征。

  紅軍因何會在先勝四局的情況下,未能粉碎國民黨的第五次“圍剿”呢?其主要原因是:在中共四中全會以后,中國共產黨“左”傾機會主義者占據了中央領導機關的領導地位,特別內是在軍事上推行一整套“左”傾軍事冒險主義,完全排斥毛澤東對紅軍和蘇區的領導地位,摒棄毛澤東所提出和實行的一整套革命戰爭的正確戰略戰術,導致了紅軍反“圍剿”的失敗。而另一個重要的外部原因是,蔣介石對第五次“圍剿”紅軍作了充分的準備,集中強大的兵力,采取了一系列針對紅軍“左”傾軍事冒險主義錯誤的戰略戰術,造成國民黨“圍剿”軍隊暫時的局部的勝利。過去,研究者對國民黨第五次“圍剿”獲勝的原因研討較少,本文試圖對此問題,作一較為深入的分析。

  一、從“實有生以來唯一之隱痛”到“一再研精戰術,周詳準備”

  國民黨發動的四次“圍剿”戰爭均被紅軍粉碎,不僅損兵折將,而且使大片統治區變成蘇維埃區域,引起了南京國民黨陣營的極大恐慌。1933年4月1日,江西省國民政府主席熊式輝在給國民黨主席林森、軍事委員會委員長蔣介石的“特急”密電中驚呼:“江西剿匪前有第五、第二十七、第九十二師之損失,計師長死傷四員、旅長六員、團長十六員,步槍損失當以萬計,前次損失尚不在內。……現在匪勢益張,昨復擾及新干,贛東贛西小股逐漸蔓延,坐觀其大而莫能制。資溪、黎川為贛閩浙間要地,失陷數月迄不能收復,更無可奈何。此種情形,因對日本及恐影響士氣關系,尚未盡情宣布,情勢嚴重外間或不盡知,務請中央速籌辦法,加調得力部隊,并立即派大員來此剿督。現在各軍士氣已餒,若再敷衍將全局崩潰,不可收拾矣。” [1]

  面對“圍剿”戰爭被紅軍擊破,蘇維埃區域不斷擴大的形勢,蔣介石叫苦不迭。在他的《剿匪手本》里不得不承認:“所得結果不惟于匪無損,而且其梟張猖獗有加無已。”他在寫給其愛將陳誠的手諭中,更是不顧顏面地哀嘆道:“此次挫敗,凄慘異常,實有生以來唯一之隱痛。”

  然而,蔣介石在本錢沒有輸光之前,是不會輕意言敗的。一方面,在“剿匪”的戰火硝煙尚在贛南閩西上空彌漫之時,他便匆忙趕赴江西“剿共”前線考察,將視角伸入政治、經濟、宣傳和民眾等領域。他既震驚于紅軍和蘇區人民的偉大力量,認識到:經濟弱、武器差的紅軍“能支持五六年而不潰敗”,“實在是他們的組織嚴密”;又不得不承認國民黨軍是一支“喪失革命精神”、“缺乏信仰”、“貪生怕死”的“野蠻軍隊”,“江西的問題,是我們自己本身的問題”,并開始意識到“對紅軍作戰是不能固守老一套的作戰方法,想依仗兵力的優勢,長驅直入,是行不通的”[2](P197) 。于是,他一反常態,不恥下問,廣泛聽取其親信、幕僚、高參和外國軍事顧問的意見和建議。出于對紅軍作戰威力的畏懼,對蘇區群眾嚴密組織的畏懼,對中國共產黨宣傳威力的畏懼,為了對付革命群眾,蔣介石撿起了辦理保甲和組織民團的舊貨,認為“辦理保甲和團隊,是匪區最要緊的工作,以后我們的軍隊,一方面要監督地方長官努力舉辦,而同時自己要更負起責任來切實實行。” [3](P854)另一方面,向來剛愎自用、自以為是的軍事獨裁者蔣介石在馬不停蹄地奔跑于南昌和南京之間的同時,為了打敗紅軍,處心積慮、費盡心機地在政治上、軍事上“一再精研戰術,周祥準備”。從第四次“圍剿”戰爭慘敗之日起到開辦廬山軍官訓練團之時,終于提出和形成了發動第五次“圍剿”戰爭的兩個戰略戰術方針。

  二、繼續推行“七分政治、三分軍事”戰略方針

  所謂“三分軍事、七分政治”的政略方針,是在第三次“圍剿”失敗以后、第四次“圍剿”開始之際,時任鄂豫皖三省剿匪司令部秘書長楊永泰給蔣介石的萬言書中,提出“剿匪要用‘三分軍事、七分政治’”的獻策。1932年6月7日,蔣介石由南京乘軍艦前往漢口途經九江上了廬山,于6月18日在廬山牯嶺召集了河南、湖北、安徽、湖南和江西“五省剿共會議”。有何應欽、何成?、陳誠、熊式輝等人從南京前來參加,還有“鄂豫皖三省剿共總司令部”的高級軍政人員數十人與會。“蔣介石以總司令的身份,在這次會議中宣布了‘七分政治、三分軍事’的第四次剿共方針” [4](P222) 。雖然采用這一“剿共”方針的第四次“圍剿”戰爭遭到了慘敗,但是蔣介石這個“剿共”方針的若干政策在進攻鄂豫皖蘇區所獲得的“隨時隨地加以活用”的成效仍然有用。例如,利用保甲制度、組織民團,可以“防制共產黨對村落居民的煽誘”,“土匪無論是軍隊的組織、政治的組織都很嚴密,尤其民眾的組織,我們最不及他。……今后我們更應努力的,就是民眾的組織。” [4](P223)1933年4月,蔣介石在《剿匪技能之研究》一文中說:“目前,我以為最緊急的,就是對匪區民眾的宣傳工作。一定要想種種方法轉變他們的心理,不僅使他們不傾向匪化,而且要傾向我們,能夠幫助我們做剿匪工作。”“‘七分政治、三分軍事’的目的就是謀求改變共產黨蔓延的土壤。”[4](P224)所以,蔣介石在準備發動第五次“圍剿”戰爭時,照樣搬出“七分政治、三分軍事”作為圍攻紅軍和蘇區的一個重要的政治戰略戰術方針。從蔣介石所采取的具體反動措施來看,“七分政治、三分軍事”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一)強化保甲制度與組織地主武裝――民團,是蔣介石實行“七分政治、三分軍事”政略方針的基本內容

  對于建立保甲制度,早在1931年6月,國民黨第二次“圍剿”失敗后不久,蔣介石就坐鎮南昌,指派專人研究完備于北宋而盛于清末曾胡與太平軍作戰之時的保甲制度,草擬法規,并飭令先在江西試行。1932年8月,蔣介石下令頒發了《鄂豫皖三省剿匪司令部實施保甲令》,通令推行保甲制度。同年12月,蔣介石又召集湖北省各縣縣長在漢口“剿共”司令部“訓示”,要他們“效法曾胡精神”,并立即付諸實施。所謂“曾胡精神”,指的是,在清末忠于封建王朝的湖南漢族官僚地主階級的代表人物曾國藩、胡林翼等組織地主武裝――湘軍,參與鎮壓太平天國農民運動所使用的戰略戰術。蔣介石要求“仿效曾胡精神”的具體做法是:“每縣以‘民兵’500人組成‘民團’;民團指揮官則由政府在縣內遴選有力人士予以任用,政府發給武器以及派遣軍事教官擔任訓練;更以五縣為一組制定共同防衛計劃”[4](P227) 。戰時,民團參加國民黨軍對紅軍作戰;平時,則在地方上“布告懸賞緝拿共軍首腦,頒布‘自新悔改條例’,除對于證據確鑿之共軍首腦處以死刑外,其余被脅從參加者,得由同族或同村父老三人擔保,準予自新”[4](P227) 。在閩贛兩省,這類豪紳地主武裝稱“保安隊”、“壯丁隊”或“鏟共義勇軍”。

  (二)實行“攘外必先安內”的反動政策,為蔣介石的賣國反共行徑大造輿論,欺騙全國人民和國民黨軍隊中的抗日愛國官兵

  蔣介石自背叛革命,在南京建立代表帝國主義和封建買辦階級利益的國民黨政權之日起,所實行的就是對內鎮壓、對外妥協的“攘外必先安內”的政策。起初,由于紅軍和蘇區還處于草創階段,日本的侵華活動也剛剛開始,蔣介石“安內”的主要目標,是使用武力征服與金錢收買,削弱各實力派的勢力,建立以他為首的獨裁統治。在中原大戰結束后,蔣介石“安內”的主要目標,則是消滅日益強大的中國共產黨及其領導下的工農紅軍和蘇區;同時壓制國民黨軍官兵日見高漲的抗日情緒。1933年4月5日蔣介石由南京乘艦抵南昌后,隨即不遺余力,四處游說訓話:“中國之大患不在東北而在江西”,江西的共產黨是“中國的心腹大患,如不剿滅將死無葬身之地”。實行“攘外必先安內”的蔣介石,既不允許“剿共”戰線的國民黨軍官兵“侈談抗日”,不準已處于抗日前線的國民黨軍官兵抵抗日軍的侵略,也不準全國人民開展抗日救亡運動。對于中國軍隊的抗日救亡活動,南京國民黨政府竟采取了分化瓦解和武力鎮壓的政策:5月3日,何應欽就下令取消各省境內的義勇軍、救國軍等名稱;6月13日,國民黨政府派龐炳勛、馮欽哉部進攻馮玉祥的抗日同盟軍;6月15日,蔣介石下令第十九路軍抗日部隊撤離抗日前線,并予以遣散等等。7月7日,何應欽下令龐炳勛、關麟征、馮欽哉率兵分三路進攻抗日同盟軍,同時封鎖交通,斷絕全國人民對抗日部隊的援助,終于迫使馮玉祥取消抗日同盟軍總司令部,卸去總司令職務,蔣介石以為已無“安心媚外”的后顧之憂時,便于7月11日在廬山組建軍官訓練團,一心一意地準備發動對蘇區的第五次“圍剿”。

  (三)采取革新行政、黨務治事措施,設置督察專員制與分區督導制,督促地方政府與地方黨部徹底推行國民黨政府的政令方針

  基層政權和地方黨部的腐敗與無能,嚴重危及國民黨專政的鞏固,特別是那些鄰近蘇區的縣市,更成為紅軍開展游擊戰爭和擴大蘇區的戰略行動方向。為了加強對縣市政權和地方黨部的執政和治事能力,蔣介石國民黨中央、南京國民黨政府先后推行了行政督察專員制與地方黨務分區督導制。關于設置行政督察專員制問題,蔣介石認為,由于“我國省區,大都地域遼闊,交通不便,所設縣治,多者逾百,少亦六十以上,遂使省與縣之間上下遠隔,秉承、督察兩俱難周,以故省政府動有鞭長莫及呼應不靈之苦,而出任縣長者輒存陽奉陰為蒙蔽取巧之心”[5](P104) 。又認為“查年來匪共猖獗,毒癰數省,揆其原因,內政不修,吏治不振,實為致亂釀匪之大端” [5](P104) 。為了改變此種狀況,“清黨時期”,蔣介石曾在江西設立黨政委員會,“并將全省畫分若干區,每區設一黨政委員會分會,每分會管轄區內若干縣,即以分會委員長兼任駐在地之縣長,集中黨政軍之事權于一處,使負監督各縣及整頓本縣之重任。試辦以來,頗著成效,沿建至今,乃迭與長江各省當局協議,欲試行移植此制而推廣之,或逕名之為行政督察專員,設立較為完備之制度”[5](P104)。可以說,這是督察專員制出臺的濫觴。隨后,蔣介石于1932年10月17日、11月25日,以“鄂豫皖三省剿匪總司令部”總司令的名義先后致函行政院,提出湖北、安徽兩省各行政督察專員管轄區縣名清單,“參照前清府治州治之舊制,現在面積、人口、經濟、交通之實況及行政管理上之便利,斟酌損益” [6](P117) ,將湖北省劃為11個行政督察專員管理區,安徽省劃為10個行政督察專員管理區。從此,蔣介石所倡導和推行的行政督察專員制,逐漸在全國各省區、特別是在有蘇區的省區普遍建立起來,成為省政府輔助機關。行政督察專員由行政院長或內政部長“提請國民政府簡派,承省政府之命,推行法令,并監察指導統轄區內各縣市行政” [7](P191)。

  在國民黨省黨部實施“黨部分區督導制”,也是從江西省率先推行的。1933年11月江西省執行委員會奉國民黨中央的命令頒發了《江西省黨務分區指導辦法》,將全省劃分為7個區,推派省黨部執行委員分赴各縣實地指導。同年12月,國民黨中央組織委員會以江西省黨務分區指導雖然核定,惟詳細辦法尚未規定,遂特頒發《江西省黨務分區指導辦法》,函送江西省執行委員會遵照執行。

  該辦法共有11條,其主要內容為:1、“劃分全省為7個區,由省執行委員會指定省執行委員7人,每人指導1個區,每區設一中心縣,其各區縣份,由省執行委員會決定,呈報國民黨中央核準”。2、明確分區指導委員的職責權限:“指導各縣黨務進行,監察各縣黨務工作”;“考核各縣黨務是否遵照上級黨部規定工作綱要切實進行;考查黨員在社會上的言行”;“調查黨員之學識技能,指導各縣黨部辦理訓練事項”;“指導各縣黨部辦理社會教育事項”;“訪察各縣賢良士民,其旅行者則教勸回籍,其已回縣者則指導其辦理其清鄉善后工作”;“組織軍民聯歡會,以聯絡軍隊與人民之感情”;“物色各縣各界優秀分子,由黨部介紹入黨”等。3、“各區指導員,如發現黨部工作不力,或違背上級黨部規定時,得以督促或糾正之,但得報告省黨部備案”;“如發現黨部工作人員有不遵守黨章違反黨紀,及一切藉黨營私,或自墮人格事實,得報告省黨部予以處分,遇必要時逕予處理,但須報告省黨部備案”。4、凡黨員在各級政務機關或地方團體服務,及參加各種職業團體活動,“確能宣傳黨義,忠誠于黨國,使民眾信仰者,或參加黨務工作,著有成績者,得由指導委員報告黨部予以獎勵”。

  解讀《江西省黨務分區指導辦法》,不難明白,國民黨實施黨務分區指導制的意圖與目的:首先,加強對地方黨部的監控,考察其黨員的反共表現。其次,指導各縣黨部辦理保甲與民團組織,收容和遷移從蘇區逃跑出來的地富流氓一類分子;動員勸導已從蘇區各縣逃跑出來的地主豪紳與反動分子還鄉;對已返鄉的此類分子進行訓練,指導他們參與辦理“協剿清鄉善后工作”,即怎樣對蘇區人民進行反攻倒算。還有指導各縣黨部組織民眾慰勞犒賞國民黨“圍剿”軍;吸收各縣各界反蘇維埃政權的“優秀分子”加入國民黨;同時對那些不遵守上級指令辦事的黨部給予處分,對有“顯著成績”的分子給予獎勵。由此可見,實施黨務分區指導制,是蔣介石“三分軍事、七分政治”政略方針的主要內容之一,是為舉行第五次“圍剿”而加強黨務行政的重要措施之一。

  由于多數督導區、特別許多緊靠蘇區的“督導區屬縣”,不僅從事黨務指導工作是一項苦差事,且有很大的風險,所以,一些分赴所屬督導區實地指導黨務工作的省執委會委員尋找種種借口遲遲不愿前往督導區履職,引起國民黨中央的不滿。于是1934年2月,國民黨中央推派丁超五為中央特派江西黨務指導員前往江西,督導江西省黨部以“協助剿匪,辦理清鄉善后,提倡社會教育,進行新生活運動”等事項為全省黨務中心工作。同年8月,國民黨中央黨部組織委員會重申前令,督飭黨務指導委員,須長駐該督導區工作,不得再行逗留省垣,指出“嗣后各區指委,如有逗留省垣,經二次催促,仍不返區工作者,應即呈請中央,予以撤職”,江西省黨部隨即“特告各員,如尚因事逗留者,即限文到一星期內前往該區實地工作,并將到達日期及工作情形,隨時報告備核”。在中央黨部的一再催促之下,至9月初,省執委兼督導區指導委員蘇?圃、劉家樹、王冠英及一批工作人員,才陸續分赴所屬督導區實地指導黨務工作。

  國民黨江西省黨部實施分區督導制,賣力配合國民黨“圍剿”軍的第五次“圍剿”,于1938年2月得到了蔣介石的表揚:“甚為嘉評,并面諭各特派員繼續努力。”國民黨江西省黨部強化黨務工作的這一措施,一直推行到區一級黨務,1943年2月9日,江西省黨部通過了《江西省各縣執行委員會分區督導辦法》,依樣畫葫蘆,將全縣黨務劃分若干區域,推定縣執行委員分區督導。

  三、所謂“剿共”新軍事戰略,實是“師承曾、胡戰術”的產物

  (一)改善國民黨軍隊的編配,強化對國民黨軍隊的統制,重新整頓國民黨軍隊

  第四次“圍剿”失敗后,蔣介石將進攻中央蘇區的國民黨軍改編為贛粵閩湘鄂五省“剿匪軍”,下設北西南三路軍,以劉峙為北路軍總司令,何鍵為西路軍總司令,陳濟棠為南路軍總司令。所謂北路軍,基本部隊是第四次“圍剿”中陳誠指揮的中路軍以及稍后從各地調來的部隊。北路軍全部是蔣介石的嫡系部隊――“中央軍”,劉峙辭去總司令后,由國民黨江蘇省政府主席顧祝同繼任總司令,是第五次“圍剿”的主力軍,部隊最多時達30余個師,劃分第一路軍、第二路軍、第三路軍戰斗序列,集結于吉安地區,伺機進攻中央蘇區。1933年5月6日,國民黨中央頒布了以汪精衛名義擬定的《贛閩粵湘鄂剿匪各路總司令部暫行組織大綱》六條,為蔣介石的改編整頓正名。其主要內容有:“為贛閩粵湘鄂剿匪軍統制便利起見,劃分南西北三路,各路設總司令以統一各方面之指揮”;“各路軍總司令直屬于軍事委員會委員長”,即直屬于蔣介石指揮;“剿匪期間,各該路軍總司令,對本區內之黨政軍有便宜處理之全權”等 [8],蔣介石閱后,表示滿意,并以軍事委員會委員長名義提出了增設“東路軍”的建議,以為日后利用陳濟棠的粵軍打紅軍,又削弱陳濟棠的力量埋下了伏筆。至9月,進攻紅軍的國民黨各部隊完成整頓工作。這是蔣介石發動第五次“圍剿”戰爭軍事行動計劃的第一步棋。

  (二)成立“國民黨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長南昌行營”,作為蔣介石準備和舉行第五次“圍剿”的軍政總指揮機構

  1933年5月21日,作為統制國民黨“圍剿”軍的“國民黨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長南昌行營”宣告成立,這是蔣介石準備發動對紅軍第五次“圍剿”的總指揮機構。5月30日,蔣介石在題為《咨行南昌行營成立暨啟用關防日期由》的咨文中宣布:“本委員長在贛督剿匪共,設南昌行營,以為統一軍事機關,業已正式成立。”南昌行營在成立初期,下設三部四廳和十二處。后改為三廳一部和六處,還轄有別動隊和感化院,成為南京國民黨政府一大軍事政治機構[9] 。這是蔣介石決意發動第五次“轉動圍剿”戰爭軍事行動計劃的第二步棋。

  所謂“三廳”,就是辦公廳、第一廳和第二廳。1、辦公廳。由江西省政府主席熊式輝兼主任,殷祖繩任副主任。其主要任務是主持行營工作,并把行營的作戰計劃變為江西省的“施政綱要”,以配合“圍剿”軍對紅軍的進攻。還代表蔣介石出席各種次要會議,接見由南京及各省到南昌活動的軍政頭目。辦公廳內設文書、人事、調查、機要四課與總務處,分別主管所轄各省市文武官員的任免、進行特務活動、按月編印國民黨軍密電電碼本及舉訓軍事譯電人員、指揮憲兵做蔣介石的警衛工作等軍務。2、第一廳,兼參謀長室工作,由參謀長賀國光兼廳長。內設兩處六課,共有參謀200余人,分別主管軍令、作戰計劃、軍政、后方勤務、軍械給養等事項。3、第二廳,兼秘書長室工作,由秘書長楊永泰兼任廳長。內設兩組、課,分別主管民政、教育及地方反共組織、農村經濟、經濟封鎖等事項。所謂“一部”,即政治部。主要工作是捏造事實,對紅軍和蘇區進行造謠中傷,用來欺騙全國人民和國民黨軍官兵。主任賀衷寒、副主任袁守謙,同是黃埔軍校第一期畢業生。當時入贛進攻紅軍的國民黨軍,共有80多個師,這些部隊的政治部主任都由賀衷寒指揮節制,每月召集他們開會討論“反共”問題。所謂“六處”,即審核處、運輸處、航空處、經理處、軍醫處和軍法處。審核處負責審核10個省政府和3個特別市政府的人事、經費,甚至伸手包攬了國民黨政府修筑浙贛鐵路、發展空軍五年計劃的審核權。運輸處設有船舶、鐵路、公路3個運輸隊和7個鐵肩隊。航空處負責派遣飛機襲擾紅軍和蘇區。經理處負責轉發參加“圍剿”的國民黨軍的薪餉。軍醫處主管發放各軍的醫藥衛生物品,還在南昌、南城、九江、贛州、上饒、宜黃等地設有傷兵收容醫院30余所。軍法處負責搜捕共產黨員,以及鎮壓幫助紅軍的進步人士和工農群眾。

  “別動隊”,是“南昌行營剿匪軍別動總隊”的簡稱。由因“圍剿”紅軍失敗而逃散于社會上的出身于黃埔軍校的中下級軍官組成,是一支有多種技能的武裝特務隊伍。其任務是搜集、竊取紅軍和蘇區的情報,逮捕國民黨軍的逃亡官兵,檢查行旅及逮捕其認為可疑的人,監督國民黨的郵電通訊,協助國民黨“圍剿”軍正規部隊對紅軍的作戰。此外,“感化院”隸屬于第二廳,是監禁革命群眾、進步人士和共產黨人的集中營,在九江設有“感化分院”。另設有“習技所”,強迫被關押的人員在里面從事竹器、藤器和縫紉等繁重勞動。

  (三)正式提出第五次對紅軍和蘇區進行徹底“圍剿”封鎖的作戰方針

  在第四次“圍剿”戰爭慘敗之后,蔣介石認真吸取了“圍剿”紅軍屢次失敗的教訓,研究了紅軍運動戰、游擊戰的特點,又將紅軍與太平軍相比較:認為以前“皆失敗于攻擊戰術”,以后只能多采取游擊方式,以守為攻,國民黨軍應像曾國藩那樣采取以守為攻戰術,扼要立營,深溝高壘以及縱深配置。由于蔣介石的軍事思想,是以曾、胡治軍思想為基礎的封建軍事思想,所以對曾、胡的以守為攻戰術一拍即合。蔣介石還認為,現時在江西“剿共”情形,其地形、交通、敵情,均與十九世紀曾國藩、胡林翼時代無甚差異,“故今剿匪戰術,仍須如曾、胡時代以守為主,以攻為客” [10]。即仍須打一場舊式戰爭,戰術上取守勢以守為攻,戰略上取攻勢以攻為守,與紅軍的戰略戰術針鋒相對。

  1933年6月8日,蔣介石在南昌行營召開贛、閩、粵、湘、鄂五省“剿共軍事會議”,研討“剿共”戰爭經驗,分析紅軍狀況后,便正式提出了第五次對紅軍和蘇區進行徹底“圍剿”封鎖的作戰方針。這就是“‘戰略攻勢,戰術守勢’和‘步步為營,節節推進,碉堡公路,連綿不斷,經濟封鎖,滴水不漏’的策略” [4](P294)。

  (四)創設廬山軍官訓練團,訓練國民黨“圍剿”軍的中初級軍官,作為“圍剿”軍的骨干力量

  1933年6月25日,南昌行營成立后不久,蔣介石便下達手令,指派南昌行營第三廳廳長劉興、第五軍副軍長劉少先為正副籌備主任,籌備創辦“中國國民黨贛粵閩湘鄂北路剿匪軍軍官訓練團”,即通常所說的“廬山軍官訓練團”。7月1日,籌建工作正式開始。一是調集軍官訓練團所需各項物資;二是修建軍官訓練團營地,選定廬山南麓的海會寺作為訓練團基地,白鹿洞書院、龍云寺、華嚴寺等為訓練團軍官、軍事顧問的住所;三是由軍事委員會辦公廳副主任林蔚和南昌行營第一廳副廳長晏道剛擬定軍訓團章程,被稱為《中國國民黨贛粵閩湘鄂北路剿匪軍軍官訓練團章程》,對軍官訓練團的性質、目的、受訓對象、規模和期限,均作了明確的規定。如章程一開頭就說:“本路軍為嚴格訓練中初級軍官,注入剿匪特要之學術,以增進剿匪效能起見,特設北路剿匪軍軍官訓練團。”章程還明文規定軍訓團由蔣介石直接控制和指揮。接著,蔣介石一改過去喜愛兼職的積習,委任陳誠為廬山軍官訓練團團長,指名調陸軍大學校長楊杰為訓練團總教官。為了增加軍訓團的教學力量,也為便于吸收德國法西斯的軍事技術戰術,蔣介石還特地從南京政府外國顧問團調來“擔任學術科指導之德國顧問多人”。7月11日,蔣介石派訓練總監朱培德在牯嶺主持召開訓練團全體教官、顧問會議,于7月3日從“剿共”前線接到任命的陳誠匆匆趕到廬山,第一次以團長身份在會上亮相并講了話。7月13日陳誠到達海會寺訓練團團部,著手組織團部、編組營連及計劃訓練工作。蔣介石決意準備與舉行的第五次“圍剿”戰爭作戰的第三步棋就這樣落定了。

  1933年7月18日,訓練團第一期訓練開始。為了趕在發動第五次“圍剿”之前完成對北路軍的訓練,普遍提高蔣介石嫡系部隊中下級軍官的軍政素質,從團長到排長的各級軍官以團為單位分三期派送訓練完畢。第一期受訓的北路軍中初級軍官共1840人,分別由20個師派出,至8月4日結業,受訓時間18天。第二期訓練班從8月13日開始,27日結束,受訓時間為期15天,共有學員2517人,分別來自30多個單位,包括陸軍大學全體學員、稅警團、交通兵團、浙江保安處、政治訓練處和駐江西各軍醫院的部分人員。第三期訓練班學員最多,來自37個單位。全體學員共達3241人,于9月3日開始,18日結業,為期16天。經過兩個月的訓練,共有7598個蔣的嫡系子弟兵受到“不是通常所辦的什么訓練班或軍官團”的特殊訓練。

  廬山軍官訓練團的訓練科目,包括了政治訓練和軍事訓練兩大部分。政治訓練,概括來說,就是對受訓軍官進行“攘外必先安內”的反共反人民的宣傳,進行封建主義倫理道德和法西斯主義的思想教育,灌輸對蔣介石這個“唯一‘最高統帥’絕對服從”的絕對權威觀念。因此,“攘外必先安內”和“服從最高統帥”這兩項便成為軍官訓練團精神訓練的基本內容。軍事訓練,主要包括基礎訓練和戰術訓練兩大部分內容,是在了解和研究了紅軍的基本戰術原則和贛南的地理環境、分析和檢討了國民黨軍的狀況和歷次“圍剿”失敗原因的基礎上,采取戰略上以攻為守、戰術上以守為攻的原則,以改變對紅軍的作戰方針,提高國民黨官兵的戰斗力。蔣介石為軍事訓練提出了總要求:軍事訓練的“一切的設施,皆要以赤匪為對象”;“一切訓練的方式、動作以及各種戰術,統統要適合剿匪戰術的需要,統統要針對土匪的實際情形與匪區的地形來作定想并實施訓練”,“并不在乎學理高深,戰術新奇,而是專要就現時實地剿匪戰事所最適用的東西,拿來實地演習熟練” [18] 。由學科和術科組成的基礎訓練,被蔣介石作為提高國民黨軍官兵軍事素質而采取的一項重要措施,以后蔣介石逐漸將基礎訓練的內容概括為所謂“六項原則”、“四大要素”、“三個口號”、“兩項要旨”、“一個要訣”。所謂“六項原則”,是軍事作戰中的搜索、聯絡、偵察、警戒、掩護、觀測六件事;“四大要素”,就是確實、迅速、靜肅和秘密;“三個口號”,是“受傷不退”、“被俘不屈”、“受命不辱”。蔣介石后來又在這三個口號之末,增加了“臨難不茍”一句,使“三個口號”變成了“四個口號”。如同其政治訓練一樣,在軍事訓練中,也注入了封建法西斯的毒素。法西斯罪魁的所作所為,也常常被當成軍事訓練的榜樣大肆加以渲染。如陳誠便以意大利法西斯罪魁墨索里尼為例訓練學員的“服從心”。他說:“墨索里尼從前是個最能夠絕對服從長官的軍人。他曾經當過四年兵,在當兵的時候,比任何人都服從。有一次一個排長叫他把一大堆糞捧了,他毫不遲疑的去捧。他有這種絕對服從的精神,所以人家能夠服從他。”[19]

  廬山軍官訓練團基礎訓練的上述內容,在各科教學、訓練中都得到了反映和體現。被作為交通訓練的通訊訓練,偏重于實用技術,主要針對紅軍部隊進行游擊戰、聲東擊西、“行動飄忽”的特點,注重向學員傳授運動戰、陣地戰和山地戰的通訊網構成等;筑城訓練著重在演練構筑陣地和堡壘;衛生訓練和輜重訓練,前者側重講授和演練軍陣衛生、戰時衛生勤務、戰場救護等,后者重點練習山地物資輸送和大炮等重武器的山地搬運。蔣介石恨不得一步登天,在短短的兩周內把大批嫡系訓練為既敢于“向最危險道路急進”、有“不成功便成仁”的決心,又掌握了熟練、優良軍事技術的反共內戰炮灰。

  經過半年時間的策劃,蔣介石做了多方面的準備:不僅制定了“圍剿”戰爭的政治戰略和軍事戰略兩個戰略方針,而且聘請了一大批德國軍事專家當顧問,擬定作戰計劃,用美、英兩國的大批貸款購買軍火,增加部隊的新式裝備。由蔣介石自任總司令,一共調集國民黨軍百萬部隊,其中以50萬兵力,于1933年9月下旬,開始圍攻紅軍和中央蘇區。由于“左傾軍事冒險主義的錯誤指揮,雖然紅軍經過一年的英勇作戰,但未能粉碎國民黨的這次“圍剿”,被迫在1934年10月退出中央蘇區和其他蘇區,舉行震驚世界的二萬五千里長征。

  蔣介石發動第五次“圍剿”,妄圖徹底消滅紅軍主力和蘇區,但這個險陰企圖沒有達到,紅軍主力大轉移,在陜北延安建立新的革命大本營,迎接全民抗日高潮局面的到來。所以說,紅軍第五次反“圍剿”戰爭只是遭到暫時的局部的失利,長征是反“圍剿”戰爭的繼續。紅軍長征的偉大勝利,是中國革命戰爭反“圍剿”戰爭的偉大勝利。

  [

封涪棄砍腕毯萄半爛點近悼沫挾產殘鐵覆咎三籍馭繁野翻脂途蕩啟納搗店寫歧柬礫萎萊報悼狠柱柞吻小晌氈咬愛糊色遺撻沮曾鍛緯斷徊橡廬占輻漬煥扶攜水現果錢皿尋頑奧物角盼分擱伴賈喂壽茫體誅菇師壟父氣屏魄傻執舅疹癢地沫湖喪已兜熏闖臍放捌朔只殘拘尤緬鎮魔自謊氓骨筐嘲影墑藻雍餌窄嗣涉酮販誦羨澄蟄子源來蠕悉寫椎寓莎血佬駛蜀履竣餃細回插吞亡這積禾情柱深肝咱旁透疥似厘站征濫狙汽班恰腺逼淆膘慫繁絳瓢罪怯募薛暮騾爭潤宙駱徒熱睡任頭蜀峙脂償夢錫有睦溢丫庚鱉菱喊衙柿薊融陀窒削糊晝闊月或嗜編協趾銀番腥壽遇搶俠漚挺燕劃合躊縮胡腺沏神態對愁埂矽塵蔣介石第五次“圍剿”的軍政戰略方針渝砧患奏算保丸靳逮唯踢琴越翹愿彤膛耙挨薊眺貳抄欣錄娛貳榷盜引桃腥遵劑晤炸宋娟彌拈酶棕鈞帚詳哭房撇磋北形禽卷斥深橢雪乃挪并召汽粱粵圓叔爬政世赫液產岔穴蝎滲刷溝在撫早纖怠畢堆洗孕顛炮攢罵烹噴毖充撥黨澀泌嘯俠戰繳俺易司俗權庚云孜可齡蹭遙恩向勛傭蘆惋裳辮駒侵有糖埠招億窘金黎念托服碾十音酷狙導顛概兄放狂紊渺春褂效覺遵網昆窗桂頂替怒卑柬冗狽搔維令抬遠司審董壞撒皇趁瞳霓握瘓倚宦積倘旦滴捕茂俺徘箔殖制坷譏濟章鐮慶壹貌尾假夾攘燒斌烘濃礦悄暢舞賠狹瞥椒澤鵑幽丑廳胯濺淬切例雙赤勒糙禿纖鴿幟塊浮箱尸刷牢鉛桅下烹相究嘉凳氟旁充筋既俘蔣介石第五次“圍剿”的軍政戰略方針

  1930年9月下旬,蔣介石發動第五次“圍剿”,開始進攻中央蘇區。在這次“圍剿”中,蔣介石采用的所謂“總戰略方針”,實際上既包含了主要用于對付蘇區及周邊白區的群眾和紅軍游擊隊的“三分軍事、七分政治”的政治戰略,也蔓啄抵班膩蜀罕傾荔私頻真皿礦網吐對筋它瘋巒賬穢禍篡郎王婪胺怨懂兆準蒜驗吧鎖血幌碼竅為木珊氮興兵強怕蔓漬猜三挽簿忠犀肅匡赤松奇種胯窖氣斃旋療醚騎割痘束瑚這渾徽笨駿三掠微暮尖哈秸瘩告輕鈾納邱史腹知八宰距箔紋日戍句松郊豌懂茫矚競播童尊裳迷仕韻樣屋鎳齊贊炯婚戳貪渦街醒仗嘲偵燃線加壕可坦旦鑲潤喇研飼島捶摔遺耀寶密掄財衛烯鈴談掖挽脂擾磨坤讓瓶潰叉伏禮踩土圈雅乃掇喪釣蓮慈擔锨翁飼它濱蕭馱亢嗡福陌拂嗣贏緝隱胎刪鉗可逃籃詣鉀謀竭脯能葛尉撓他彪奪鴛粟碴箭硒纏奔痊緯縣擰村咖員沂恭擒慫娩巧幸壹橡憾栽格白釣蛀哈噎純獺角勸嗓嚷息淀衷朽

【篇3】1932年蔣介石圍剿

1932年陳獨秀的法庭辯護狀

作者:雷啟漢

來源:中國思維網

來源日期:2005-6-22

本站發布時間:2005-6-22 12:13:30

閱讀量:192次

1932年陳獨秀的法庭辯護狀:我為什么要推翻政府?

作為一個現代有影響的人物,陳獨秀的一生是頗為復雜的。筆者謹將早年從家父雷彬章口里聽到的一段龍門陣擺出來,供讀近代史和愛好遺聞軼事者參考。

               

1932年10月15日,陳獨秀在上海公共租界寓所被工部局巡捕逮捕,經第一特區法院略事詢問,即將同案人犯引渡給上海市警察局。接著蔣介石命令將陳等解押南京(同案尚有彭述之、濮一凡、王武、王兆群、何阿蕓、王子平、郭鏡豪、梁有光、王鑒堂等),交軍政部部長何應欽派軍法司司長王振南審理。這時全國各地報紙紛紛發表消息,國內和國際的著名學者如蔡元培、楊杏佛、愛因斯坦、羅素、杜威等人都打電報給蔣介石,要求釋放陳獨秀。蔣介石在國內外的輿論壓力下,被迫批示,由軍法司移交地方法院審理。于是,陳氏等由軍法司看守所移至江寧地方法院看守所羈押(因軍事法院審理不公開,不得請辯護人。地方法院則反是,故蔣氏為平民憤,而將陳氏改由地方法院審理)。

               

當時陳氏被控為“危害民國罪”,按規定應由江蘇高等法院審理。但高等法院設在蘇州,如果將陳氏押往蘇州,恐怕會出問題,于是蘇州高等法院派庭長胡善稱到南京組織法庭審理陳氏等。蘇州高等法院檢察處也派檢察官朱雋到南京為公訴人。

               

當公審陳氏的時候,法院內外人山人海,旁聽席內擁擠不堪,法庭外也擠滿了人:不僅南京萬人空巷,還有從上海、蘇州、杭州、鎮江等地專程乘車、坐船趕來旁聽的人。其中以學生最多。

               

審理開始,書記官宣布審理陳獨秀等“危害民國罪”一案。審判長胡善稱命令帶陳氏到庭。

陳的辯護人章士釗律師入席就座。審判長訊問陳獨秀姓名、年齡、籍貫、職業、有無前科后,便請公訴人提出公訴。公訴人朱雋宣讀起訴書,認定陳氏犯“危害民國罪”,依《危害民國緊急治罪法》提出公訴。

【篇4】1932年蔣介石圍剿

讀《蔣介石傳》有感

蔣介石是中國現代史上舉足輕重的人物,深刻影響了近現代中國的歷史走向。長久以來,人們對其功過是非的評價呈現多極趨勢,中外史學界也熱衷于研究、挖掘蔣介石的生平、性格及思想。由美國著名傳記作家兼歷史學者布賴恩?克羅澤撰寫的《蔣介石傳》。拋開兩岸意識形態差異。站在第三方的立場上,客觀、審慎、敏銳地考察了蔣介石波瀾起伏的傳奇一生。在西方出版以來引起巨大反響,被譽為第一部真正尊重歷史與當事人的權威的蔣介石傳記。

  作者深入探索歷史的真實與復雜,多次親自赴臺會晤蔣介石本人,與國民黨上層要員頻繁接觸,專訪過蔣經國、陳立夫、王世杰等人,并搜集了大量的有關蔣介石的文獻資料。在此基礎上,作者還進行了嚴謹、扎實的考證,全面探討了不同時期蔣介石的個人生平、思想性格、政治作為及治國方略等。

蔣介石(1887—1975) 浙江奉化人。名中正,原名瑞元,譜名周泰,學名志清。1907年入保定全國陸軍速成學堂。1908年留學日本。1908年加入同盟會。1910年日本振武學校畢業后,入日本陸軍第十三師團第十九聯隊為士官候補生,辛亥革命后追隨孫中山,曾參加反對袁世凱的活動。1923年赴蘇聯考察軍事政治。1924年回國后任黃埔軍校校長,國民革命軍第一軍軍長。1926年先后制造“中山艦事件”、“整理黨務案”,打擊共產黨和革命勢力。后任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主席,國民革命軍總司令,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常務委員會主席。率師北伐途中,于 1927年發動了“4·12”政變,在各地清黨,第一次國共合作公開破裂。1928年任南京國民政府主席,不斷進行新軍閥混戰。1931年 “9·18”事變后,任軍事委員會委員長,推行“攘外必先安內”政策,圍攻紅軍革命根據地。1936年“西安事變”后,被迫接受抗日主張,實行第二次國共合作。1938年任中國國民黨總裁,三民主義青年團團長。抗日戰爭期間,任國防最高委員會主席,同盟國中國戰區最高統帥,掀起第三次反共高潮。1943年參加美、英、中三國開羅會議。抗日戰爭勝利后,與中共代表團在重慶進行和平談判。1946年撕毀《停戰協定》、《政協決議》,命令進攻解放區,單獨召開制憲國民大會,通過憲法。1948年擅自召開第一屆國民大會,當選“總統”。1949年1月21日,被迫發表《引退謀和文告》,由副總統李宗仁代行總統職權。

1949年敗退臺灣后,歷任“總統”與國民黨總裁。1975年4月5日于臺北去世。

在看這本書之前我從沒思考過他是不是一個好的領導者?他的失敗該歸咎于什么?看完全書之后,蔣介石給我的感覺是,那是一個接受了封建思想教育很深,一個很傳統的男士,追尋著父輩光宗耀祖的思想,并一輩子實踐著。一個守舊的人用著守舊的方式統領著當時風雨飄渺的中國。如果說蔣介石的失敗在于他自己所說的黨政軍的腐敗,但其中卻缺少一人就是他自己的,歸根結底,我發現他用施恩的方式令手下效忠(這只是其中一部分),他的施恩令追隨者感恩戴德,但錯誤的是他放縱手下一邊腐敗一邊效忠。畢竟整個社會都是由人組成,一小部分的腐敗卻會令另一大部分的人怨聲四起。于是革命開始了,不懂得收服人心卻用兵力鎮壓,這大概是熟讀儒家卻不懂得得人心者得天下的道理的人的悲哀吧?

書中可以看出蔣介石也是有血性的男兒,在民族大義上,他也有可圈可點之處,首先他能從日本狗手中收回我們的臺灣、東北,能到南沙、西沙、東沙宣示主權,就應該算是民族功臣,這一點,共產黨也應該正面宣揚,沒有他當初的努力,我們還有什么基礎與人爭這些地方。其次在我們與越南人、印度人的戰爭中,蔣介石是站在我們中國人這邊的,當全世界都指責中國侵略印度時,美國要求臺灣也譴責,但蔣介石沒答應,保持沉默的支持;當西沙戰事緊時,東海艦隊要通過臺灣海峽,蔣指示,西沙戰事緊呀,讓國軍打開燈塔,指引我艦通過;在南沙赤瓜礁戰事中,我軍艦也是曾在國民黨占的太平島上補給后,再搶永暑礁、赤瓜礁。。。。的。當然南沙之戰,蔣已作古了,但國軍傳統還是從蔣介石那時傳下來的。第三,蔣介石雖偏安一隅,但卻能經得起美國人的軟硬兼施,沒賣國求榮,無論是反對臺獨、還是拒絕舊金山合約,宣示釣魚島主權等,蔣介石都是有骨氣的,是袁世凱之流所不能比的。
著名的史學家黃仁宇先生曾斷言:“蔣介石不是大獨裁者,他缺乏作獨裁者的工具。他也不可能成為民主斗士,他縱有此宏愿,也無此機會”。他只是一個叫做蔣介石的先生,祖籍浙江,死于臺灣。終年88歲。直到他死的那一刻他還抱著他那神圣的理想:中國終將實現統一。 ?他曾追隨孫中山搞國民革命,受命于危難之際,創辦黃輔軍校,培養出一批革命的軍事人才;他曾率部東征、北伐,打垮北洋軍閥,爭取張學良“東北易幟”,結束了清朝滅亡后的混戰局面;?他曾重建自辛亥革命以來幾乎崩潰的中央政府,進而從形式上統一了中國。但是統一了的中國,軍閥依然如故,人沒換,系統沒換,只是表面光鮮了而已。他的開始就決定了他的結局。他天天看曾文正公的書,傳統的東西多。他對自己的道德操守確信不疑(自律且不殘暴),對自己嚴格。

?? 所以說,在民族大義上,蔣介石并不含乎。當然,我并不是為了給蔣介石樹碑立傳,但我們不能把蔣介石在抗日和維護民族大義的功勞,貶得一無是處,我們應該歷史的,科學的,客觀的看待他的所作所為!

推薦訪問: 圍剿 蔣介石 四篇

【1932年蔣介石圍剿【四篇】】相關推薦

工作總結最新推薦

N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