狠狠干影院/欧美午夜电影在线观看/高黄文/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完整版

浙江省黨建課題2021【六篇】

| 瀏覽次數:

浙江,簡稱“浙”,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省會杭州,位于長江三角洲地區,中國東南沿海,浙江界于東經118°01'~123°10',北緯27°02'~31°11'之間,, 以下是為大家整理的關于浙江省黨建課題20216篇 , 供大家參考選擇。

浙江省黨建課題20216篇

第1篇: 浙江省黨建課題2021

浙江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課題

鑒定結題審批書

課題編號

課題類別  省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基地課題 

課題名稱

成果形式

課題負責人

所在單位

填表日期 年 月 日

浙江省哲學社會科學發展規劃辦公室制


聲 明

本申請鑒定結題的研究成果不存在知識產權爭議;浙江省哲學社會科學發展規劃辦公室享有宣傳介紹、推廣應用本成果的權力,但保留作者的署名權。特此聲明。

課題負責人(簽章)

年 月 日

填 表 說 明

一、本表適用于浙江省所有類型的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課題鑒定結題申請。無內容填寫的欄目可空白;所填欄目不夠用時可加附頁;凡選擇性欄目請在選項上劃圈或打“√”。

二、封面“項目類別” 指所屬規劃課題的類型,如“文化研究工程課題”、“重大招標課題”、“常規性課題”、“委托課題”、“基地課題”、“長三角課題”等。

三、“成果要報”的寫法和要求見《鑒定結題審批書》內該欄目的“主要內容與要求提示”。

四、本《鑒定結題審批書》一律計算機填寫,A4紙型雙面打印,左側裝訂(A3紙型雙面打印,中縫裝訂)。

五、浙江省哲學社會科學發展規劃辦公室通訊地址:杭州市省府大樓省社科聯規劃辦,郵政編碼:310025

基地課題的管理、鑒定結題由浙江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科研管理處承擔。通訊地址:杭州市省府大樓省社科聯科研管理處,郵政編碼:310025;辦公地址:杭州市環城西路33號-2省計算機研究所大樓512A、508室;聯系電話:87053182、87057483

六、如有其他不明白的問題,請與所在單位科研處聯系。


一、數據表

注:課題組主要成員按成果(計劃)出版或發表時的實際署名順序填寫。


二、總結報告

注:本欄可加頁。

三、課題組的主要階段性成果

注:(1)課題組的主要階段性成果,請按課題負責人、課題研究任務主要承擔者、課題組一般成員的順序填寫。可加行、加頁。(2)主要階段性成果的重要轉摘、引用和應用情況可加頁說明,附上相關證明材料。

四、成果要報

五、成果通訊鑒定結果

注:(1)本欄由所在單位科研管理部門根據實際鑒定專家人數核對填寫。

(2)須附《浙江省社科規劃課題成果通訊鑒定表》。


7所在單位審核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所在單位審核意見

七、基地和依托單位審核意見

八、省社科聯科研管理處意見

第2篇: 浙江省黨建課題2021

浙江省教育廳、浙江省新聞出版廣電局、浙江省物價局、浙江省人民政府糾正行業不正之風辦公室關于成立浙江省中小學教輔材料評議委員會的通知

【法規類別】教育綜合規定

【發文字號】浙教基[2014]11號

【發布部門】浙江省教育廳浙江省新聞出版廣電局(原浙江省新聞出版局)浙江省物價局浙江省人民政府糾正行業不正之風辦公室

【發布日期】2014.01.24

【實施日期】2014.01.24

【時效性】現行有效

【效力級別】XP10

浙江省教育廳、浙江省新聞出版廣電局、浙江省物價局、浙江省人民政府糾正行業不正之風辦公室關于成立浙江省中小學教輔材料評議委員會的通知

(浙教基〔2014〕11號)

各設區市教育局、新聞出版廣電局、物價局、糾風辦:

為加強我省中小學教輔材料使用管理工作,根據省教育廳、省新聞出版廣電局、省物價局、省政府糾風辦《

第3篇: 浙江省黨建課題2021

附件2:

浙江省教研系統課題研究成果評獎

申 報 簡 表

成果名稱 高中歷史課堂教學案例研究

主管部門 杭州市教育局

成果單位 杭州師范學院附屬高級中學

課題主持人 朱世光

申報材料清單

序號

名稱

數量

備 注

1

評審表

2

2

主報告

2

3

記載冊

2

4

附 件

2

結題證書;獲獎證書;發表文章;研究案例集子

附件3:

浙江省教研系統課題研究成果評獎

評 審 書

成果名稱 高中歷史課堂教學案例研究

結題證書號 2006012

主管部門 杭州市教育局

成果單位 杭州師范學院附屬高級中學

課題主持人 朱世光

浙江省教育廳教研室制

1.課題主持人情況

姓名

朱世光

性別

出生年月

1962、9

參加工作時間

1981、8

教齡

24

最后學歷

大學本科

現工作單位

杭州師范學院附屬高級中學

現任專業技術職務及任職時間

中學高級教師(省特級教師)1996年

現從事工作及專長

高中歷史教育教學;高中歷史教學研究

參加何學術團體任何職務

中國教育學會中學歷史專業委員會會員;浙江省中學歷史教學研究會常務理事;

擔(兼)任黨政職務

學校教科室主任;杭州市民革文史資料委員會委員

社會兼職

“杭州市中小學學科帶頭人和骨干教師培養人選”指導教師;《中學生天地》雜志編委

制訂課題研究方案、計劃

收集材料,開課實驗、撰寫案例、論文;

總結階段性成果;

全面總結,完成課題研究報告


2.課題組主要成員情況

姓名

性別

專業

職稱

工作單位

聯系電話

黃懷球

教師

中學高級

杭師院附屬高中

89963139

周長森

教師

中學一級

杭師院附屬高中

89963135

吳汝華

教師

中學高級

杭師院附屬高中

89963150

鄔甬梅

教師

中學一級

杭師院附屬高中

89963137

吳愛民

教師

中學高級

杭師院附屬高中

88963121

黃旭霞

教師

中學一級

杭師院附屬高中

89963136

3.課題組主要成員分工

姓名

承擔工作

黃懷球

文獻查閱、實驗調查、開課實驗、撰寫案例、論文

周長森

收集資料、開課實驗、撰寫案例、論文

吳汝華

文獻查閱、收集資料、實驗調查、開課實驗

鄔甬梅

文獻查閱、實驗調查、開課實驗、撰寫案例

吳愛民

文獻查閱、實驗調查、開課實驗

黃旭霞

文獻查閱、收集資料、實驗調查、開課實驗、撰寫案例

4.成果簡介




成果簡介(包括基本內容、實踐效果、理論水平、推廣價值等)

撰寫、積累、收集、分析高中歷史課堂教學案例資料6萬余字;撰寫高中歷史課堂教學專題反思論文8篇;開課實驗,調查研究,分析案例,反思教學,切實提高高中歷史課堂教學效率益;促進了教師專業發展,教師具有適應高中歷史新課程改革的能力,教師養成了教學反思的習慣,改進了教師的教學研究狀況。

探索了“善于觀察,勤于思考,敏于行動;積極互動,深度反思,提升經驗”的高中歷史課堂教學案例研究的研究方法;形成了“確定主題——案例標題——案例背景——案例描述——分析反思”的撰寫高中歷史教學案例的新模式。本課題研究的高中歷史教學案例研究的方法和撰寫案例的新模式,在實施高中歷史新課程改革的當今,具有較大的推廣價值。

取得了高中歷史課堂教學案例研究的系列成果:積累了(編印)一本10萬多字的高中歷史教學案例與隨筆。發表了研究文章3篇;撰寫了一系列的案例研究和教學論文,獲得浙江省教學案例評比一等獎一篇;省三等獎的教學案例一篇;獲得浙江省教學論文評比省二等獎一篇。

填寫人:朱世光

2006年11月16日


5.主要相關成果

序號

名 稱

刊物、出版社名稱

發表、出版時間

《高中歷史教學培養學生人文精神的探索》

《中小學教材教學》;人民教育出版社、課程教材教法研究所

2005年第6期

《文綜高考歷史復習教學策略》

《中學歷史教學》;華南師范大學

2005年第11期

《如何迎接高中歷史新課改的挑戰》

《教育信息報》;浙江教育報刊社

2006年9月16日

《反思高三歷史教學,提高課堂教學效益》

浙江省特級教師協會第三屆學術年會上交流

2005年10月

《從文學作品中感悟歷史——〈五四愛國運動〉教學案例》

浙江省高中歷史教學案例評比一等獎;浙江省教育廳教研室

2004年12月

《傳統教學與現代教學相結合的操作性研究——高中歷史教學研究日記匯報》

浙江省高中歷史優秀教學論文評比省二等獎;浙江省教育廳教研室

2005年11月

《新課程〈偉大的抗日戰爭〉教學設計與思考》

浙江省高中歷史教學案例評比三等獎;浙江省教育廳教研室

2005年11月

6.單位推薦意見

課題主持人所在單位推薦意見:

單 位(章) 負責人(簽字):

年 月 日

7.縣(市、區)教研部門推薦意見

單位(蓋章) 負責人(簽字)

年 月 日

8.市教研部門推薦意見

單位(蓋章) 負責人(簽字)

年 月 日

9.評審結果

省評審委員會評審意見:

評審委員會主任(簽名)

年 月 日

第4篇: 浙江省黨建課題2021

2017年浙江省教研課題立項名錄(公示)

重點課題40項

立項編號 申報編號 課題名稱 負責人 所在單位

Z17001 01105 基于雙重編碼理論的兒童認知與表達研究 黃蓉蓉 杭州市聞裕順學前教育集團(總園)

Z17002 01106 幼兒園社會教育的路徑設計與實施 蔣蓓 杭州市西湖區楓華府第幼兒園

Z17003 01121 基于核心素養的隨班就讀學科課程群的設計與實踐 邵立鋒 杭州市蕭山區教研室

Z17004 01236 農村小學自然小班鄉野童玩主題實踐學習的內容架構和指導 趙曉云 杭州市富陽區教育局教研室

Z17005 01242 以表現性評價為抓手,培養學生數學高階思維能力 邵虹 杭州市上城區教育學院

Z17006 01357 基于核心素養的初中語文拓展性課程的開發與實施 王偉 杭州市西湖區教師進修學校

Z17007 01492 高中化學必修課程與化學學科核心素養匹配性研究 陳進前 杭州市基礎教育研究室

Z17008 01593 農村小規模學校個性化課程建設與實施的研究與實踐 李燕 杭州市基礎教育研究室

Z17009 02225 APT兒童美術課程校企融通開發與應用研究 陶育義 寧波市鄞州區教育局教研室

Z17010 02239 小學語文中華傳統文化拓展性課程研究 陳燕 寧波市余姚市教育局教研室

Z17011 02249 運用SPARK課程原理改進小學生體育課堂教學的實線研究 蔣新成 象山縣西周鎮中心小學

Z17012 02470 地理圖式的創建與實踐 鄭宇醒 寧波市教育局教研室

Z17013 03354 初小科學核心概念銜接教學的課例研究 楊向群 溫州市教育教學研究院

Z17014 03355 初中科學測量高級思維試題的命題技術與應用研究 黃鵬飛 溫州市教育教學研究院

Z17015 03586 基于“學為中心”的教師教學行為指導綱要建構實踐研究 邊楚女 浙江省瑞安中學

Z17016 04109 同質分享?差異互補:區域“教研共同體”建構的實踐研究 包亞燕 平湖市教育研究與培訓中心

Z17017 04329 素養立意的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素材開發與應用研究 陳海旺 嘉興教育學院

Z17018 04440 STEM教育視野下綜合實踐和通用技術的整合實施研究 馬中江 嘉興教育學院

Z17019 04560 小學依托鄉土資源開展“研學旅行”的研究 史金根 海鹽縣實驗小學教育集團

Z17020 04565 構建“四葉草”童心課程群的實踐研究 蔣國林 桐鄉市實驗小學教育集團鳳鳴小學

Z17021 05112 培智學校學前班課程主導運營模式的實踐探究 黃 偉 德清縣培康學校

Z17022 05450 高中歷史教師課堂評價研究——基于教師實踐智慧的構建 欽國強 長興中學

Z17023 05572 高中化學骨干教師和新教師課堂評價實踐的比較研究 江旭峰 湖州市教育科學研究中心

Z17024 06232 小學語文戲曲文學課程開發和實施研究 何夏壽 紹興市上虞區崧廈鎮金近小學

Z17025 06234 核心素養框架下的“三有”學生評價體系的實踐研究 林建鋒 紹興市上虞區城東小學

Z17026 06343 基于“浙東唐詩之路”的校本詩性德育課程建設策略研究 陶勇 紹興市柯橋區平水鎮中

Z17027 06474 通過文學原著閱讀發展高中生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行動研究 蔡紅 紹興市第一中學

Z17028 07221 以蝶為媒大單元學科整合教學的實踐研究 王偉文 金華市環城小學

Z17029 07409 核心素養視野下的思想政治學科的作業設計研究 葉文杰 金華市湯溪高中

Z17030 08342 基于課型的自主學習課堂的設計與實踐研究 劉芳 衢州市柯城區教研室

Z17031 08343 初中數學拓展性課程開發與實施的研究 陳洪遠 江山市教育局教研室

Z17032 9541 中小學理解性學習的實踐研究 潘旭東 舟山市普陀區教研室

Z17033 10442 高中古詩詞對接學生生命經驗的教學研究 項香女 臺州市教學研究室

Z17034 10449 政治生活角色模擬選修課程的開發與實施研究 項先銀 三門中學

Z17035 10450 體現STEAM理念的高中物理教學研究 陳志明 臺州市第一中學

Z17036 10443 提升地理實踐力的高中地理教學研究 李小冬 回浦中學

Z17037 11547 地方傳統文化類拓展性課程的開發與建設研究 王文軍 麗水市教育教學研究院

Z17038 11552 新高考“7選3”學校適應性策略研究 鄧加富 青田縣中學

Z17039 12407 探尋高中數學課堂教學的真諦 朱恒元 義烏中學

Z17040 13504 基于“弘文學堂”提升0-3年新教師綜合素養的行動研究 田巧玲 浙江省教育廳教研室附屬小學

規劃課題284項立項

編號 申報編號 課題名稱 負責人所在單位

G1700101101聚焦于習慣培養的幼小銜接課程的實踐研究張群杭州市娃哈哈幼兒園

G1700201104幼兒園“挑戰小空間”室內自主運動游戲的實踐研究吳秋赟杭州市朝暉幼兒園

G1700301108“核心經驗”下幼兒園多元化語言環境創設的研究方咪杭州濮家幼兒園教育集團

G1700401109幼兒園講述活動中思維導圖的設計與運用研究蔡振嵐杭州市拱墅區教師進修學校

G1700501110區域推進幼兒園課程園本化的行動策略研究俞春云杭州市蕭山區教研室

G1700601111基于鄉村生活的“田園樂”主題建構游戲的設計與實踐邵麗美杭州市富陽區東洲街道中心幼兒園

G1700701116基于循環修補理論的大班幼兒辯論活動教學策略的探究章瑛姍杭州市濱江區錢塘帝景幼兒園

G1700801119區域提升幼兒教師語言領域教學知識水平的實踐研究汪勁秋杭州市基礎教育研究室

G1700901120幼兒園教師觀察素養現狀及提升對策的研究劉雯虹杭州市基礎教育研究室

G1701001224基于語文核心素養的兒童詩閱讀和創編課程的設計與實踐研究許珂杭州市拱墅區教師進修學校

G1701101225小班教學中小組合作循環作業圈研究余筆清杭州市賣魚橋小學

G1701201226基于核心素養的小學品德課程多元整合的實踐研究俞國鳳杭州市蕭山區教學研究室

G1701301227新聞資源在小學品德教學中有效運用的實踐與研究章振樂杭州市富陽區富春第七小學

G1701401228小學語文區域性課外閱讀體系的設計與組織實施 錢炳偉臨安市教育局教研室

G1701501231小學生創客孵化機制設計研究侯曉蕾杭州市勝利小學

G1701601232“以色破形”改善學生造型思維的教學實踐研究鄭雅敏杭州市三墩小學

G1701701241基于素養發展的音樂課堂深度學習路徑設計與實施研究尹丹紅杭州市濱江區教師進修學校

G1701801244STEM理念下主題整合課程開發與實踐研究朱元華杭州市時代小學

G1701901246小學科學拓展型STEM課程的實踐研究余文沖杭州市長壽橋小學

G1702001251基于項目驅動的小學科學拓展性課程開發指導策略研究章海林臨安市教育局教研室

G1702101253杭州市小學科學學業評價網的開發與實踐徐春建杭州市基礎教育研究室

G1702201355基于核心素養的初中英語課程建設與實施研究陳瑤杭州市上城區教育學院

G1702301356基于核心素養的初中英語拓展性課程研發研究胡美如杭州市西湖區教師進修學校

G1702401358以storyline為主線的初中英語復習課的實踐研究趙骎杭州市丁蘭實驗中學

G1702501359基于核心素養的初中語文“部編”新教材教學的區域推進胡培興杭州市拱墅區教師進修學校

G1702601360基于策略的初中英語讀寫整合拓展課程開發曹群珍杭州市濱江區教師進修學校

G1702701362后MOOC時代基于移動終端云班課的SPOC英語混合式教學研究程迎平杭州市余杭區太炎中學

G1702801364基于核心素養的信息技術區域拓展課程建設與實施王衛東杭州市江干區教育發展研究院

G1702901368基于問題空間理論的初中科學易錯問題體系架構的研究翁奇杭州市大成岳家灣實驗學校

G1703001369初中數學拓展性課程的開發與實施 傅蘭英杭州市西湖區教師進修學校

G1703101371基于數學核心素養的初中數學規則課教學的實踐與研究朱永燦杭州市蕭山區教學研究室

G1703201372一題一課:打造初中數學專題復習課的高效課堂的 新探索李衛星杭州市蕭山區朝暉初中

G1703301374基于融合視角下的《數學應用》拓展性課程開發與實踐周建忠杭州市富陽區永興中學

G1703401376“前置、實驗、反饋”融合現代教育技術的初中科學教學策略研究 金京生杭州市基礎教育研究室

G1703501478基于核心素養的物理教學實驗設計和研究趙力紅富陽中學

G1703601482基于核心素養提升的高中生物實驗教學研究方淳杭州第十四中學鳳起校區

G1703701486 基于物理核心素養的課例研究駱興高杭州第十四中學

G1703801489基于通用技術學科核心素養培養學生設計能力的課堂教學研究與實踐錢海明杭州第二中學

G1703901490高中歷史學科核心素養的內涵重構與實施策略研究 朱可杭州市基礎教育研究室

G1704001491基于現代教育技術環境下的高中物理教學實踐 與研究金鵬杭州市基礎教育研究室

G1704101594綜合實踐活動學生參與式評價的實踐研究 俞麗萍杭州市基礎教育研究室

G1704201595核心素養立意的“一科多型”設計與實踐研究徐和平杭州市蕭山區教學研究室

G1704302102《指南》引領下幼兒教師區域觀察能力培育的行動研究鄧翾寧波市海曙區竹福園幼兒園

G1704402103幼兒園科學探究室的合理創設與有效運用研究王秀華寧波市江北區中心幼兒園

G1704502105基于“心文化”理念下幼兒園“畫&話”活動的實踐研究顧鶯紅寧波江北廣庭幼兒園

G1704602107基于幼兒游戲指導能力提升的“專題研究群”建設的行動研究杜旭紅寧波市鄞州區教育局教研室

G1704702108幼兒“嬉閱”綜合繪本閱讀的實踐研究林潔寧波市鄞州區首南學府實驗幼兒園

G1704802110基于科學關鍵經驗的幼兒“閱讀—探究”活動的實踐研究王靜春寧波市北侖區中心幼兒園

G1704902114幼兒園“e+1漫時光工作坊”的構建與實施陳曉燕寧海縣實驗幼兒園

G1705002116“前童小匠”園本課程的建構與實踐葛亞琴寧海縣前童鎮中心幼兒園

G1705102220基于核心素養的小學語文拓展性課程的學習評價凌虹寧波市教育局教研室

G1705202221基于交互式白板技術的小學高段英語互動課堂研究陳亞飛寧波市實驗小學

G1705302222小學科學課STEM項目作業的設計與實施凌彬寧波市中原小學

G1705402223小學生態作文教學實踐研究黃鐵成寧波市廣濟中心小學

G1705502227小學語文非連續性文本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實踐研究楊柳寧波市黃鸝小學

G1705602229基于家校深度融合開發“爸爸媽媽課程”的實踐研究陳可偉寧波市鄞州區堇山小學

G1705702232小學數學提升圖象分析能力的策略研究金奎慈溪市教育局教研室

G1705802241基于核心素養的小學科學“論證式”探究活動研究王世力寧波市奉化區教師進修學校

G1705902242小學高段鏈接式閱讀教學的實踐研究郭昶寧波市奉化區實驗小學

G1706002244小學英語網絡作業平臺創新應用研究鮑淑琴寧波市鄞州區第二實驗小學

G1706102251小學科學基于概念建構的教學實踐楊永安象山縣教育局教科研中心

G1706202357“與法同行”拓展性課程的開發與實施 鄭樂安寧波市春曉中學

G1706302358“言意融合”型精微寫作訓練指導探索沈建軍慈溪市教育局教研室

G1706402464運用地理一般原理認知特殊區域的策略研究李軍杰寧波市奉化中學

G1706502471基于思維導圖的高中英語寫作教學的實踐與研究任利那寧波市鄞州中學

G1706602472數字化實驗在高中化學實驗創新教學中的應用研究林科軍寧波市北侖區明港高級中學

G1706702476高中物理實驗儀器改進與應用的實踐研究劉召新余姚市第四中學

G1706802477“一體兩翼四步”高中生文學作品導讀實踐與研究程載國余姚中學

G1706902590基于人文素養培養的選修課程建設的實踐研究張小凱象山中學

G1707003105基于繪本閱讀的幼兒愛商培育的實踐研究林 艷溫州市第五幼兒園

G1707103107“學習故事”評價法本土化發展的行動研究魏春玉蒼南縣教學研究室

G1707203213基于生本課堂的小初銜接數學典型課例的研究鄭建和溫州市南浦小學

G1707303232基于翻轉課堂學習模式的小學科學微課開發及應用研究施昌魏溫州市教育教學研究院

G1707403233指向言語“發現-表現”的閱讀教學創新曹鴻飛溫州市教育教學研究院

G1707503236“玩魔術·學科學”系列拓展課程的構建與實施吳文國瑞安市塘下鎮鮑七小學

G1707603342歷史與社會培養學生課堂學習思維能力之探索吳學俊溫州市洞頭區教師發展中心

G1707703344基于學生視角的初中語文名著閱讀教學實踐研究袁小芙瑞安市教師發展中心

G1707803349基于初中科學核心素養的STEM教學設計及實施的策略研究金輝溫州市南浦實驗中學

G1707903352依托初中數學教材的拓展性課程開發與實踐研究章才岔溫州市教育教學研究院

G1708003353單元整體架構下初中語文部編教材課型研究闕銀杏溫州市教育教學研究院

G1708103356基于批判性思維的言語教學的實踐研究王在恩溫州市龍灣區實驗中學

G1708203463基于圖片資源的高中歷史教學任務單設計研究史輝躍溫州市第五十一中學

G1708303466認知視角下物理問題解決教學策略研究孔興隆溫州市龍灣區教師發展中心

G1708403467從研讀到教學:“教出這一篇語文”的實踐研究黃華偉浙江省瑞安中學

G1708503471高中化學“情境-模型”雙輪驅動的課堂實踐研究 黃秀娟溫州第二高級中學

G1708603473高中化學實驗開發及其在教學中應用的研究方瑞光溫州市教育教學研究院

G1708703475基于核心素養的高中數學課堂教學設計案例研究葉事一溫州市教育教學研究院

G1708803476基于思想政治新課標的“時政微論壇”活動的實踐研究單茹茹溫州市教師教育院

G1708903478新高考背景下生物“二考”復習策略研究袁從容溫州市教師教育院

G1709003481高中古詩文教學中傳統文化教育的策略研究張新強溫州市教師教育院

G1709103482社會活動課:高中思想政治課實施活動類型學科課程的新路徑李革平陽縣教師發展中心

G1709203584榕抱樟整合課程的研發——以兒童哲學課程群建設為例吳孔裕溫州市瓦市小學

G1709303585“技術、體能、運用”視角下小學“P+C”體育學業評價體系的研究吳向東瑞安市教師發展中心

G1709403587實踐性科研:區域中小學教師教科研模式創新研究陳榮瑞安市教師發展中心

G1709503591基于區域四維評價體系的初中綠色增值評價研究王光秋溫州市教育評估院

G1709603593基于“三導聯網”的“互聯網+ipad”課堂變革杜軍義瑞安市上海新紀元高級中學

G1709704103身腦心融通:幼兒園打擊樂教學關鍵經驗獲得的實踐研究戴士敏嘉興市衛生幼兒園

G1709804105基于社會核心經驗“體驗式”角色游戲的實踐研究陳妹嘉興市實驗幼兒園

G1709904106幼兒園混齡式“戶外陽光游戲”實踐研究張利英嘉興市秀洲區王店鎮中心幼兒園

G1710004108幼兒體驗場游戲的隱性支持策略研究馮曉英平湖市林埭鎮中心幼兒園

G1710104112幼兒園“城市足跡”園本課程的設計與實施姚群利海鹽縣萬祿幼兒園

G1710204113幼兒園“三毛從軍記”軍營游戲課程的構建與實施顧佳玲海鹽縣三毛幼兒園

G1710304114幼兒藝術活動游戲化策略研究錢曄海寧市藝術幼兒園

G1710404218小學科學實驗操作性評價的實踐研究阮翔嘉興市南湖區教育研究培訓中心

G1710504219基于實踐的小學語文“立面語用”教學研究徐如松嘉興市秀洲區教育研究和培訓中心

G1710604222小學生線描畫由簡單物象到個性表達策略的研究金宇超嘉善縣杜鵑小學

G1710704225“小古文”拓展課程內容“1+X”再構策略研究費燕萍海鹽縣行知小學

G1710804226小學科學《科學智慧樹》項目化微課程的構建研究姚偉國海寧市實驗小學

G1710904330初中信息技術學科中“創感”拓展課程的實踐研究馬茂霞北京師范大學南湖附屬學校

G1711004332初中科學拓展性課程建設的區域推進實踐研究魏林明嘉興市南湖區教育研究培訓中心

G1711104335初中數學自主學習支持性對接教學行動研究徐永明平湖市稚川實驗中學

G1711204337指向數學抽象的初中數學拓展性課程構建研究沈順良海鹽縣教育研究與教師培訓中心

G1711304338STEM視野下初中科學提升學生思維品質的實踐研究費志明海寧市教師進修學校

G1711404339語文篇章教學“一語三文”關注點研究徐建利桐鄉市實驗中學

G1711504441高中物理教學融合人文意蘊提升核心素養研究吳磊峰嘉興教育學院

G1711604443基于核心素養的高中物理深度學習研究張建斌嘉興市第一中學

G1711704444高中生歷史空間表達能力的培養研究周崴嘉興市秀州中學

G1711804445利用APP閱讀平臺在普高推進整本書閱讀的實踐研究梅琴嘉興市第五高級中學

G1711904449化學核心素養在實驗創新中的“落地”研究沈坤華桐鄉市鳳鳴高級中學

G1712004552建設研究型特色學科組的策略研究劉繼偉嘉興高級中學

G1712104555義務教育階段校園“禮儀文化”建設的實踐研究黃水林浙江師范大學附屬秀洲實驗學校

G1712204559兒童立場視域下小學拓展性課程群建設的行動研究華偉中平湖市百花小學

G1712304562基于生本智慧課堂的微格教研的實踐研究顧群海寧市紫微高級中學

G1712405102京韻兒童劇活動的實踐研究黃敏長興縣小浦鎮中心幼兒園

G1712505105基于幼兒社會性發展的“工作坊式”角色游戲建構研究沈琴燕 上外附屬浙江宏達南潯幼兒園

G1712605108“靈動童話”幼兒園特色課程建構的實踐研究斯艷德清縣中心幼兒園

G1712705113安吉游戲背景下的室內教育環境創設策略的研究章潔安吉縣實驗幼兒園

G1712805114構建“衛星班”融合教育新模式的實踐與研究陳正紅湖州市特殊教育實驗學校

G1712905216基于核心素養的小學英語課本劇拓展性課程研究施偉平長興縣教育研究中心

G1713005217小學科學拓展性實驗的嘗試與研究陳衛東長興縣教育研究中心

G1713105220小學一年級數學課程整合的實踐研究吳慧婷長興縣第二實驗小學

G1713205223基于學本課堂的小學英語“思維導圖”式話題復習教學的實踐與研究郭美陽湖州市吳興區教育局教學研究與培訓中心

G1713305228基于“微課融入”小學作文教學的課例研究沈美琴湖州市南潯區教育教學研究和培訓中心

G1713405229小學科學實驗教學評價的實踐與研究沈莉芳湖州市南潯區教育教學研究和培訓中心

G1713505232以“區域發展群”為載體的小學第一學段學生語文“綠色評價”的實踐與研究洪濤漪安吉縣教育科學研究中心

G1713605233基于實證的小學品德學習方式改進的實踐研究袁和林安吉縣教育科學研究中心

G1713705234小學生科學實驗觀察與描述能力培養的研究葉軍安吉縣杭垓小學教育集團

G1713805337初中音樂課堂中依托奧爾夫樂器進行器樂“玩創”教學的實踐與研究李夏 湖州市吳興區教育局教學研究與培訓中心

G1713905339核心素養背景下中國民間美術教學的策略研究徐軍湖州市吳興實驗中學

G1714005340中小學“非常規”體育器材開發與利用的實踐研究姚立明 湖州市第四中學教育集團

G1714105342農村初中依托云教育平臺開展微寫作教學的實踐與研究沈元忠湖州市雙林鎮莫蓉中學

G1714205347地域文化視野下“走讀德清”語文拓展性課程的研究張琴英德清縣教育研訓中心

G1714305349基于微課的歷史與社會拓展性課程的開發與實施費為群湖州市教育科學研究中心

G1714405452基于科學素養培養的生物學課堂教學研究陳桂林長興縣太湖高級中學

G1714505454基于物理核心素養背景下的有效教學設計及實踐胡曉雄長興中學

G1714605455用歌聲傳承經典——普通高中經典古詩文吟詠教學研究葉偉慶德清縣高級中學

G1714705457高中地理知識拓展類校本選修課程構架的研究馮憑湖州中學

G1714805459“立德樹人”視角下以“紀念日”為線索的高中音樂微課程建設研究黃麗君湖州中學

G1714905564智能教學:“智學網”輔助普通高中教與學的實踐研究史文波湖州市吳興高級中學

G1715005565初中青年教師專業發展梯度培養方式的探究馮月忠湖州市潯溪中學

G1715105566農村小學“校園創客空間”建設模式探索胡永亮長興縣呂山鄉中心小學

G1715205567幼小銜接視角下低段科學活動組織與指導的實踐與研究朱頌偉 湖州市吳興區教育局教學研究與培訓中心

G1715305571詩樂式教學培養中小學生民族音樂自覺的研究陳千紅湖州市教育科學研究中心

G1715406106運用科學日記提高幼兒科學思維能力的策略研究賈秋美紹興市上虞區愛彌兒幼兒園

G1715506210中高段基于名家名篇教材的微習作研究吳淼峰紹興市越城區樹人小學

G1715606212越文化背景下語文課程校本化實施的實踐與研究葉燕芬紹興市越城區蕺山小學教育集團

G1715706213從淺表閱讀到有意義思考的課外閱讀指導研究駱海燕紹興文理學院附屬小學

G1715806214“微課”視域下少兒信息學競賽輔導改進的實踐研究 沈鑫紹興市越城區魯迅小學教育集團

G1715906215基于“古越文化”拓展課程的建構與推進策略的研究戚衛丹諸暨市教育研究中心

G1716006216小學“誦讀者”區域性拓展課程構建的實踐研究樓淑建諸暨市教育研究中心

G1716106219小學“趣味科學”拓展性課程的開發與實施研究金偉平紹興市柯橋區教師發展中心

G1716206220小學數學單元作業管理的實踐與研究李國娟紹興市柯橋區柯巖中心小學

G1716306223小學科技創新拓展性課題的開發與研究舒義平新昌縣青年路小學G1716406226“順學而教”理念下小學課堂教學診斷單的設計與實施周少英嵊州市城南小學

G1716506228小學“科普坊”項目活動的設計與實施王芳嵊州市剡山小學

G1716606231基于生活教育理念下的校本拓展性課程開發研究經建美紹興市上虞區實驗小學

G1716706235“整合”理念下小學數學教學改進的實踐研究葉柱紹興市上虞區教體局教研室

G1716806340基于差異化的初中走班制分層教學實踐研究陳瓊諸暨市浣江教育集團浣東初中

G1716906341基于記敘文過程寫作的教學運用與研究郭桂紅諸暨市濱江初中

G1717006344基于分層走班的初中科學實驗教學實踐研究王華震紹興市柯橋區教師發展中心

G1717106346教學助手支持下初中數學“閱讀材料"教學研究余旭紅紹興市柯橋區錢清鎮中學

G1717206348基于“以學定教”的小班科學課堂生成策略研究張燦永新昌縣沃西中學

G1717306353 “學為中心”下的初中數學教學主線設計的實踐與研究潘建德紹興市上虞區實驗中學

G1717406460原始化學問題促進高中生化學自主學習素養提升的實踐研究馮洪明諸暨市草塔中學

G1717506464基于發展學科核心素養的化學數字化實驗應用研究楊軍柯橋中學

G1717606465基于核心素養下的地圖教學實踐研究孫果梅柯橋中學

G1717706470中小學信息技術學生計算思維培養的策略研究邵紅祥紹興市教育教學研究院

G1717806471基于雙主體的高中思想政治課堂教學的實踐研究駱新華紹興市教育教學研究院

G1717906473信息技術與化學實驗教學深度融合的案例研究趙賢祥紹興市高級中學

G1718007102基于積木游戲項目活動課程實踐研究章群弟金華市教育局教研室

G1718107211“STEM教學”提升學生核心素養的方式探究 葉丹金華市賓虹小學

G1718207212小基于研學的“體悟式”德育研究何建平金華市秋濱小學

G1718307217基于經驗改造的分數概念教學的實踐研究章穎金華市湯溪小學

G1718407220小學英語拓展閱讀的實踐研究李倩金華市婺城區教研室

G1718507224基于移動教學的多媒體字理識字教學實踐研究朱海峰金華市婺城區仙源湖實驗學校

G1718607238小學數學數字文化板塊教學策略研究湯旭飛蘭溪白沙小學

G1718707301初中數學拓展性課程性課程的開發與實施傅瑞琦金華市教育局教研室

G1718807305“技術、體能、運用下的中小學田徑教學研究陳益軍金華市教育局教研室

G1718907326基于初中部編教材背景下的名著閱讀的教學策略研究邵金生金華市金東區教育局教育中心

G1719007328初中生“科學史閱讀”拓展性課程開發與實踐研究張成生金華市金東區教育局教育中心

G1719107329初中英語“高思維含量”讀寫活動的實踐研究王麗敏金華市金東區教育局教育中心

G1719207361信息化環境下初中科學實驗教學的設計與實施研究徐國陽浦江縣黃宅初中

G1719307403以教學目標的述寫為抓手細化高中生物核心素養的行動研究盛國躍金華市教育局教研室

G1719407407SMD:基于導學、互學、診學的學生自主學力提升的實踐研究徐禎金華一中

G1719507456“氣功”、魔術形式的物理實驗與核心素養培養高新文永康二中

G1719607468核心素養視角下歷史學科教室建設的實踐研究申屠興山磐安中學

G1719707518“校際聯動”推進課程改革的實踐研究葉一平金華市婺城區教研室

G1719807519基于音樂要素教學的實踐研究方秀娟金華市婺城區教研室

G1719907530基于“故事?經驗”的教師研訓課程建設的研究方青金華市金東區實驗小學

G1720008103基于大數據的幼兒“健康星”課程體系建設研究徐小燕衢州市柯城區教工幼兒園

G1720108106衛星班康復訓練校本課程的開發與實踐研究汪蔚紅開化培智學校

G1720208207“閱讀+”拓展性課程群的課程規劃和課堂實施鄭亞君衢州市實驗學校

G1720308211小學中段語文“三鏡式”練筆教學策略研究陳月芬龍游陽光小學

G1720408214學生科學小實驗微視頻資源的開發和運用研究袁華慧龍游縣橋下小學

G1720508215小學拓展性課程模塊評價的建構研究錢益軍龍游縣詹家小學

G1720608218大數據下的小學高段數學練習設計的研究鄭小青衢州市柯城區實驗小學

G1720708219“互聯網+”背景下運用app改進小學美術課堂教學的實踐研究鄭杰衢州市柯城區尼山小學

G1720808222小學低段規則教育的實施策略研究徐賽英衢州市柯城區新世紀學校

G1720908223基于核心素養的“水亭鄉愁”課程的開發與實施劉秀芬衢州市柯城區新華小學

G1721008228基于縣域鄉土特色的小學主題式課程整合的實踐與研究嚴生明開化教育局教研室

G1721108230小學音樂教材合唱板塊編排問題及對策研究陳小慧江山市解放路小學

G1721208232基于移動學習終端的混合式學習模式探究鄭益鋒江山市中山小學

G1721308235基于錯題本的小學數學“三S模式”管理的實踐研究蔣曉燕常山縣龍繞小學

G1721408446情景教學法培養學生法治意識的實踐研究 鄭雪民 衢州第二中學

G1721508450基于新高考改革地理學科組建設的實踐研究孔艷玲衢州第三中學

G1721608451核心素養背景下高中政治教學議題開發和實施策略研究王一升龍游中學

G1721708453高中生物滲透進化觀的教學模式研究周小雄江山中學

G1721808558農村小班額學校“圓桌式”課堂教學的探索與研究葉志剛龍游縣馬葉小學

G1721908559以“水文化”為核心構建學校景觀課程的實踐研究姜正德常山育才小學

G1722008561中學校園欺凌有效預防策略的研究姜春燕龍游縣小南海初中

G1722108562初中數據診斷后有效作業布置與實施的研究吳文軍衢州市柯城區書院中學

G1722208563“初中教師課程領導力提升”校本研修課程的開發與實施研究林 軍 衢州市柯城區白云學校

G172239103幼兒園混齡小組區域游戲指導策略的實踐與研究徐幼波舟山市定海區碧水藍天幼兒園

G172249105海島傳統游戲輔助幼兒園戶外活動的實踐研究張小艷舟山市定海區城關第二幼兒園

G172259107管理故事會:幼兒園青年教師班級管理能力提升的載體創新竺紅玲舟山市定海區機關幼兒園

G172269111廢舊紙箱的改造促進大班幼兒“借形建構”的探究章婷婷舟山幼兒園

G172279218基于“微視頻”的小學科學實驗教學樣式研究袁優紅舟山市廷佐小學

G172289228小學語文口才秀校本拓展課程建設與教學實施研究翁建英舟山南海實驗小學

G172299230卡甘結構法在語文學習共同體建設中的應用研究夏偉龍舟山第一小學

G172309332基于《歷史與社會》課程培養初中生問題解決能力的實踐研究倪燕兒定海七中

G172319333初中語文“微課程”開發與教學實踐的研究金碧瓊舟山市定海區第六中學

G172329335促進數學學困生思維層級躍升作業設計的實踐與研究邵月波定海二中

G172339437基于“學科基地”的通用技術“小班+走班”教學模式研究林雅芝嵊泗中學

G172349438以寫促讀: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思維品質培養的實踐忻瑜舟山中學

G172359539課堂新樣態:初中混合學習課堂機制研究張鵬恩普陀二中

G172369543農村小學“避危體驗”020課程的開發與實踐周馳舟山市定海區北蟬中心小學

G172379544“舟山方言游戲”拓展性課程的開發與實踐王婭舟山市定海區 雙橋中心小學

G172389545深化課改背景下,小班課堂情景重構的區域探索黃文波舟山市定海區教師進修學校

G172399548新高考背景下普高走班教學模式的研究顧玲燕定海一中

G172409549基于積極心理團體輔導的初中生拓展性課程開發與實踐郁柳英舟山市南海實驗學校

G1724110101 基于幼兒動作核心經驗的體育游戲項目群建設的實踐研究沈小燕三門縣中心幼兒園

G1724210103 區域活動中影響幼兒主動學習的因素及促進策略研究管培紅臺州市椒江區中心幼兒園

G1724310105游戲檢核表在中班角色游戲中的運用研究金恩力臺州市路橋區中心幼兒園

G1724410109互聯網+培智學生支持性教學實踐研究蔣輝軍溫嶺市特殊教育學校

G1724510110 幼兒園“暢玩日”主題設置與實施之行動研究許敏霄天臺縣機關幼兒園龍灣園

G1724610215 小學語文“任務中心”主題教研的實踐研究陳穎楠臺州市黃巖區江口街道第二小學

G1724710216 “田園語文”課程的實踐研究吳秀珍 仙居縣白塔中心小學

G1724810217 核心素養下中小學科學課堂銜接的策略探究黃申友臨海師范附屬小學G1724910219 《小學數學“互聯網+學教”課堂構建的探索》馬海濱溫嶺市石橋頭小學

G1725010232 小學生故事力培育策略的探索徐向陽臨海市汛橋鎮中心小學

G1725110333 初中科學活動類拓展性課程開發研究鄭青岳玉環縣教育局教研室

G1725210334基于美術元素的《歷史與社會》項目式學習探索王楚陽臺州市椒江區下陳中學

G1725310335 初中英語拓展性同步閱讀的實踐和研究馬海青臨海市教育局教研室

G1725410338基于整合本的初中文言文學習的實踐研究蔣青玲仙居縣白塔中學

G1725510447 基于高中政治核心素養的法律案例教學研究吳世賓臺州市教育局教研室

G1725610448 高中數學主題式教學設計的研究洪瓊天臺中學G1725710453 交互式“問題鏈”在高中物理教學的實踐應用研究徐招茂玉環中學

G1725810455 基于語文專用教室下的線上線下主題教學探索 畢本弓臺州中學

G1725910470 化學課堂教學核心素養與三維目標有效達成的研究陳才錡溫嶺中學

G1726010557 《創意石頭畫》校本課程開發與實施的研究楊波玉環縣沙門鎮中心小學

G1726110558 數字化校園背景下建立高中生涯檔案的實踐研究王衛興回浦中學

G1726210560 基于STEM的課程整合研究梁靈輝臺州市教育局教研室

G1726310564“路橋蓮花”地方特色文化校本課程開發的實踐研究吳凌飛臺州市路橋區螺洋街道中心小學

G1726410568 方言文化在中小學校傳承保護的研究張江濱仙居縣城峰中學

G1726511107幼兒定向運動園本課程的實踐研究紀萍松陽縣第二實驗幼兒園

G1726611108幼兒園主題背景下大班情境式數學活動的實踐研究李敏俊縉云縣實驗幼兒園

G1726711209小學語文小班“五學”課堂的實踐研究趙益美麗水市蓮都區教育局教研室

G1726811214優化學生思維品質的小學英語教學行動研究田雪蓮青田縣教育局教研室

G1726911216小學課外閱讀體系的構建與運行策略的研究鮑宗武遂昌實驗小學

G1727011217小學數學“數與運算”典型內容的教學前測與實踐研究程希文遂昌育才小學G1727111219基于促進小學生體育核心素養發展的隱形教學法實踐研究藍仙寶遂昌育才小學

G1727211225基于學生的《動態作文》校本課程開發與實施的研究樊麗戀縉云縣水南小學

G1727311436e環境下的高中數學教學實踐與研究施仁智麗水市教育教學研究院

G1727411437立足文本解讀培養英語學科核心素養之語言能力 葉詠梅麗水中學

G1727511440基于學科核心素養的學校體育與健康課程建設項亮宏青田縣中學

G1727611446高中語文閱讀“支架式教學”策略的課例研究蘭琴岳云和中學

G1727711550促進青年教師專業成長基本策略的探究陳國良麗水市蓮都外國語學校

G1727811559課程引領 教育傳承—松陽傳統村落資源在選修課程中的開發利用研究王國華松陽縣第二中學

G1727911564基于提升學生五大素養的假期實踐作業研究趙力乾縉云縣實驗小學

G1728012102幼兒園足球游戲活動園本特色課程實踐研究蔣笑江義烏市稠城中心幼兒園

G1728112511課題化閱讀教學在計算機語言教學中的應用張永光義烏市教育研修院

G1728213105以普研特,提升視障學生學習適應能力的研究李偉兒浙江省盲人學校

G1728313401基于化學學科核心素養培育的實驗教學行動研究陳貴新杭州外國語學校

G1728413402基于學科核心素養的高中數學學科育人的實踐與研究張傳鵬杭州外國語學校

第5篇: 浙江省黨建課題2021

浙江省民政廳、浙江省財政廳、浙江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廳、浙江省衛生廳關于印發《浙江省撫恤優待對象醫療保障辦法》的通知

【法規類別】革命烈士與撫恤優待

【發文字號】浙民優[2008]225號

【發布部門】浙江省民政廳浙江省財政廳浙江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廳浙江省衛生廳

【發布日期】2008.12.01

【實施日期】2008.12.01

【時效性】現行有效

【效力級別】地方規范性文件

浙江省民政廳、浙江省財政廳、浙江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廳、浙江省衛生廳關于印發《浙江省撫恤優待對象醫療保障辦法》的通知

(浙民優〔2008〕225號)

各市、縣(市、區)民政局、財政局、勞動和社會保障局(人事勞動社會保障局)、衛生局:

現將《浙江省撫恤優待對象醫療保障辦法》印發你們,請遵照執行。

浙江省民政廳

浙江省財政廳

浙江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廳

浙江省衛生廳

二○○八年十二月一日

浙江省撫恤優待對象醫療保障辦法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了保障撫恤優待對象醫療待遇,根據《軍人撫恤優待條例 》、《浙江省軍人撫恤優待辦法 》及國家有關規定,結合我省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辦法適用對象為本省城鄉居民戶籍,且在本省行政區域內領取定期撫恤金或者定期補助金的以下撫恤優待對象:

(一)退出現役的殘疾軍人、紅軍失散人員、復員軍人、帶病回鄉退伍軍人;

(二)烈士遺屬、因公犧牲軍人遺屬、病故軍人遺屬;

(三)參戰退役人員、參加核試驗軍隊退役人員。

第三條 撫恤優待對象按照屬地原則,參加相應的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等基本醫療。保障撫恤優待對象在享受基本醫療待遇的基礎上,按規定享受城鄉醫療救助和優撫對象醫療補助,享受醫療服務優惠和照顧。確保撫恤優待對象醫療待遇落實到位,確保其現有醫療待遇不降低,并隨當地經濟社會發展有所提高。

撫恤優待對象醫療保障工作由各級民政、財政、勞動保障、衛生等部門管理并組織實施。

第四條 撫恤優待對象醫療保障所需經費由各級財政統籌安排解決。

第二章 醫療保障

第五條 一級至六級殘疾軍人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和重大疾病醫療補助,有單位的隨單位參保;所在單位無力參保和無工作單位的,經民政部門會同勞動、財政部門審核確認,由民政部門統一辦理參保手續,按有關規定和征繳標準繳費。其個人繳費部分由所在地財政部門安排資金。

一級至六級殘疾軍人按規定享受基本醫療保險和重大疾病醫療補助待遇,在此基礎上享受醫療補助。

補助范圍:個人賬戶不足支付后,符合基本醫療支付范圍內的門診醫療費用;基本醫療支付范圍內按比例個人自付部分住院醫療費用、起付標準以下住院醫療費用。

支付渠道:上述醫療補助費用,享受公務員醫療補助的,仍按原規定渠道支付;其他一級至六級殘疾軍人,經民政、勞動、財政部門審核確認后,由民政部門在優撫對象醫療補助資金中列支。

第六條 七級至十級殘疾軍人舊傷復發,已經參加工傷保險的,按國家和本省工傷保險規定享受工傷保險待遇;其所在工作單位未參加工傷保險的,由所在單位參照工傷保險政策予以解決;所在單位經民政、勞動、財政部門審核確定為無力支付的和無工作單位的,

第6篇: 浙江省黨建課題2021

2005年浙江省競賽模擬卷(1)

一.選擇題(每小題只有一個正確答案,每題3分)

1.CCTV《科技博覽》報道,2004年3月中科院首創用CO2合成可降解塑料聚二氧化碳。

下列相關說法不合理的是

A.聚二氧化碳塑料是通過加聚反應制得的

B.用工業廢棄物二氧化碳生產塑料,有助于緩解溫室效應

C.二氧化碳塑料不能在空氣中燃燒

D.聚二氧化碳塑料的使用會產生白色污染

2.2004年諾貝爾化學獎授予美國和以色列的三位科學家,以表彰他們在蛋白質降解的研究中取得的成果。下列關于蛋白質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蛋白質屬于天然有機高分子化合物,沒有蛋白質就沒有生命

B.HCHO溶液或(NH4)2SO4溶液均能使蛋白質變性

C.某些蛋白質跟濃硝酸作用會變黃

D.可以采用多次鹽析或多次滲析的方法分離、提純蛋白質

3.根據《蒙特利爾議定書》的有關要求,我國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來保護地球環境,如2002年起我國汽車業就全面禁用氟里昂(Freon)空調、2005年開始停止生產“哈龍(Halons)1211滅火器”等。這主要是由于氟里昂、哈龍等物質都是

A.有機化合物 B.極易揮發的物質

C.破壞臭氧層的物質 D.引起溫室效應的物質

4.納米材料是由納米粒子(粒子直徑 1 nm ~100nm)所組成的材料,它具有奇特的光、熱、聲、電、磁、力學和化學活潑性等理化性質.下列分散系中不含納米粒子的是

A.無塵無霧含水蒸氣的空氣 B.豆漿

C.血液 D.一定量飽和NaCl(aq)滴入酒精中

5.陶瓷表面有一層絢麗多彩的彩釉,加工方法是在普通釉料中加入一些金屬元素,控制燒制時空氣的用量,使其得到不同的顏色。若空氣不足,鐵、銅、錳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呈現的顏色分別是

A.藍或綠、紅、黑褐 B.紅或黃、藍、紫褐

C.藍或綠、藍、黑褐 D.紅或黃、紅、紫褐

6.若液氨可滿足木星上生物生存的需要,那么木星上生物體內與地球上生物體內葡萄糖的分子結構相當的化合物是

A.CH2OH—(CHOH)4CHO B.CH2NH2—(CHNH2)4CHO

C.CH2NH2—(CHNH2)4CH=NH D.CH2OH—(CHOH)4CH=NH

7.使1—丙醇在不同條件下脫氫,從理論上分析,其脫氫產物可能有

A.只有① B.只有①④ C.全部 D.①②③④

8.根據理論研究證明,未來元素周期表可容納164種元素,能否將其填滿,還需要經歷一個漫長和極其艱苦的歷程。理論上164號、114號元素位于同一主族。根據你所學知識,下列有關預測肯定不正確的是

A.164號元素是金屬元素 B.164號元素位于ⅣA族

C.164號元素對應的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其堿性比114號的強

D.164號元素存在穩定的氣態氫化物,且還原性比SiH4弱

9.某有機物X的結構簡式可以簡單表示為。則下列與X互為同分異構體的是

A. B. C. D.

10.向含下列微粒的溶液中,①HS-、②Fe2+、③word/media/image8.gif、④word/media/image9.gif分別加入少量氫氧化鈉固體,或少量濃鹽酸或幾滴酸性KMnO4溶液。(溶液體積變化忽略不計),都使溶液中對應的離子或分子濃度減少的是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二.選擇題(每小題有1~2個正確答案,每題4分)

11.K粉,醫學上稱氯胺酮,屬于靜脈全麻藥品,具有一定的精神依賴性。因其物理形狀通常為白色粉末,故稱“K”粉。目前,該藥物已被我國藥檢部門列為第二類精神藥品管理。其結構簡式如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K”粉的化學式為C13H10NOCl2

B.1mol“K”粉在一定條件下可與4molH2發生加成反應

C.“K”粉分子中至少有7個C原子處于同一平面

D.“K”粉不能與NaOH溶液發生反應

12.商品鋰離子電池的正極材料是鋰過渡金屬氧化物(例如LiCoO2)混以一定量的導電添加物(例如C)構成的混合導體,負極材料是可插入鋰的碳負極。兩極反應為:

負極:C6+Li++e-→LiC6

正極:Li0.5CoO2+0.5Li++0.5e-→ LiCoO2

表示鋰離子電池的總反應式為:word/media/image11.gif其中表示充電過程的是

A.ac B.ad C.bc D.bd

13.相同溫度下,同物質的量濃度的Na2SO3和Na2CO3的兩種溶液中,下列關系式正確的是

14.某工廠生產醋酸,由于使用新工藝, 使產率比舊工藝(乙醛氧化法或丁烷氧化法)提高了十幾個百分點,大幅度降 低了成本,該新工藝的反應原理如下:根據圖分析生產醋酸的起始原料和起始 催化劑都正確的是

A.CH3I、CO;CH3Rh(CO)2I3

B.CH3COI、CH3I;CH3CORh(CO)2I3

C.CH3OH、CO;Rh(CO)2I2

D.CH3OH、CH3I;CH3Rh(CO)2I3

word/media/image13.gif

15.下列結晶水合物,不可用直接加熱方法使其轉變為無水鹽的是

A.AlCl3·6H2O B.CuSO4·5H2O C.Hg(NO3)2·H2O D。Na2CO3·10H2O

16.CS2是一種惡臭氣體,把它滴入用硫酸酸化的KMnO4溶液中,有一種淡黃色沉淀析出,同時把產生的CO2通入A mol Ca(OH)2的溶液中得到B mol白色沉淀,則CS2被氧化時,轉移電子的物質的量為

A.白色沉淀物質的量的1/3 B.4Bmol或4(2A-B)mol

C.氧化產物的4倍 D.Ca(OH)2的物質的量的4倍或3倍

17.用下圖裝置測定水中氫、氧元素的質量比,其方法是分別測定通氫氣前后玻璃管的質量差和U型管的質量差,實驗測得m(H)∶m(O)>1∶8。下列對導致這一結果的原因的分析中,一定錯誤的是

word/media/image14.gif

A.Ⅰ、Ⅱ裝置之間缺少干燥裝置 B.Ⅲ裝置后缺少干燥裝置

C.Ⅱ裝置中玻璃管內有水冷凝 D.CuO沒有全部被還原

word/media/image15.gif18.氯酸鉀和亞硫酸氫鈉發生氧化還原反應:ClO3-+3HSO3-=3SO42-+3H++Cl-,右圖為該反應速率隨時間變化的圖像。圖中V(ClO3-)是用ClO3-在單位時間內的物質的量濃度的變化來表示的反應速率。則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反應開始時速率增大可能是c(H+)增大引起的

B若坐標改為υ(Cl-)時,速率時間曲線和右圖曲 線完全重合

C后期反應速率下降的原因是反應物濃度減少

D圖中陰影部分“面積”為 t1至t2時間內ClO3-的物質的量的減少值

19.下列各組物質間反應可能包括多步反應,其總的離子方程式正確的是:

A.NaClO (aq) 中通入少量CO2 : ClO— + CO2 + H2O = HClO +HCO3—

B.FeCl2在空氣中被氧化:4Fe2+ + O2 + 2H2O = 4Fe3+ + 4OH-

C.Al Cl3 (aq)中投入過量Na:Al 3+ + 4Na + 2H2O = AlO2—+ 4Na+ + 2H2↑

D.FeBr2 (aq) 中通入少量Cl2:2Fe2+ + 4Br— + 3Cl2 = 2Fe3+ + 2 Br2 + 6Cl—

20.某工業反應混合液中僅可能含有的組分是乙醚C4H10O、乙醇C2H6O和水,經分析液體中各原子數之比C:H:O=16:42:5。若混合液中只含兩種組分,則可能的組合是

A.乙醚和乙醇    B.乙醚和水    C.乙醇和水   D.乙醛和丁醇

三.填空題

21.(8分)某人買了兩瓶消毒液,不小心將兩種液體混在一起,結果產生大量氯氣而中毒。經測定:

(a)用pH試紙測量:甲瓶中消毒液pH=12,乙瓶中消毒液pH=2,且都能很快使pH試紙白。

(b)向乙中加入MnO2粉末,產生大量氧氣,并聞到一股醋酸氣味。

(c)向甲中加入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向乙中加入鹽酸酸化的BaCl2溶液,均有白色沉淀產生。

(1)甲瓶中的消毒劑一定含有的陰離子是 和 ,乙瓶中的消毒劑的合成反應在一定條件下是可逆反應,此反應方程式為 。

(2)甲液與乙液混合時,產生氯氣的離子方程式為 甲液與乙液混合時還產生了氧氣,生成氧氣的離子方程式為 。

22.(6分)氯、溴、碘同屬于周期表中的VII A族,在上個世紀,人們很早就制得高碘酸及其鹽,但得不到含+7價溴的化合物,1968年,化學家用發現不久的XeF2和KBrO3首先制得純凈的KBrO4晶體。

(1)高碘酸鹽(IO65-)能在一定條件下將Mn2+氧化為MnO4-,其反應平穩而迅速,寫出離子反應方程式:

(2)在250C,已知pH=2的高碘酸溶液與pH=12的NaOH溶液等體積混合,所得混合液

顯酸性;0.01mol·L-1的碘酸或高錳酸溶液與pH=12的NaOH溶液等體積混合,所得

混合液顯中性。則高碘酸是 ;高錳酸是 (填“強酸”或“弱酸”)。

(3)寫出XeF2和含KOH、KBrO3的水溶液反應得到KBrO4的離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15分)假想的元素周期表

注意:該周期表不分主族、副族、零族等族,自左向右18個縱行依次標記為1-18族。

設想科學家已經通過無線電波與某遙遠行星上的生命取得了聯系,該行星是由許多與地球上完全相同的元素組成的,但該行星上的居民,給這些元素取了不同的符號和名稱。通過電波,知道了該行星上30種元素的化學和物理性質,這些元素屬于周期表中的第1、2、13、14、15、16、17、18族。現在請根據這些元素的性質將其(用括號內的字母表示)分別填入空白周期表中的合適位置上。

*有分別為bombal(Bo)、wobble(Wo)、jeptum(J)以及logon(L)4種惰性氣體元素,其中,wobble(Wo)的相對原子質量最大,bombal(Bo)的相對原子質量最小,而logon(L)的相對原子質量小于jeptum(J)。

*最活潑的一組金屬是xtalt(X)、byyou(By)、chow(Ch)和quackzil(Q),這些金屬中,chow(Ch)的相對原子質量最小,且quackzil(Q)和wobble(Wo)在同一周期。

*apstrom(A),vulcania(V)和kratt(Kt)是非金屬元素,這些元素的原子一般能獲得或共享一個電子。vulcania(V)與quackzil(Q)和wobble(Wo)處于同一周期。

*ernst(E)、hinghho(Hi)、terriblum(T)以及sississ(Ss)都是準金屬元素,其中sississ(Ss)是這幾種元素中相對原子質量最大的一種。而ernst(E)的相對原子質量最小。Hinghho(Hi)和terriblum(T)在第14族,terriblum(T)原子的質子數大于hinghho(Hi)。yazzer(Yz)臨近鋸齒形曲線,它屬于金屬元素而非準金屬元素。

*所有元素中,pfsst(Pf)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最小,最重的元素是eldorado(El),最活潑的非金屬是apstrom(A)。kratt(Kt)與byyou(By)反應能形成食鹽。

*元素doggone(D)的原子只有4個質子。

*floxxit(Fx)是生命化學中重要的元素,它能形成具有長長該原子鏈的化合物。Rhaatrap(R)和doadeer(Do)是第4周期的金屬元素,而doadeer(Do)的化學反應活性要大于rhaatrap(R)。

*magnificon(M)、goldy(G)以及sississ(Ss)都是第15族的元素,其中,goldy(G)原子中電子數小于magnificon(M)。

*urrp(Up),oz(Oz)以及nuutye(Nu)在化學反應中能獲得2個電子,nuutye(Nu)能形成雙原子分子且與地球大氣中的某種氣體的性質完全相同,而oz(Oz)的原子序數小于urrp(Up)。

*元素anatom(An)的原子具有49個電子。Zapper(Z)和pie(Pi)在發生化學反應時能失去2個電子,其中zapper(Z)常用于制造閃光燈。

word/media/image16.gif

四.有機題

24.(11分)2002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的頒獎大會,于2003年2月28日在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連續四年空缺的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由中科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獲得。他們完成的有機分子簇集和自由基化學研究項目,榮獲2002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唯一個一等獎。

(1)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在我國氟化學理論研究和氟產品以及核化學工業方面等作出過重

大貢獻,如F46,就是用四氟乙烯與全氟丙烯(分子式C3F6)共聚得到的。寫出這兩種單體按物質的量之比為1:1聚合所得高分子化合物的結構簡式 。

(2)已知三氟苯乙烯(三個氟均連在苯環上)的分子式為C8H5F3,則它的異構體除

外,還有 種,試寫出它們的結構簡式

(3)“氟里昂”是氯氟烴的商品名稱,其有一系列產品均以代號表示,如F114,“114”的含義是百位數1代表碳原子數減1后的值,即該物分子中有2個碳原子;十位數的1表示氫原子數加1后的值,即該物質分子中無氫;個位數4表示氟原子數。而氯原子數不用表示,就是碳原子的剩余價鍵數,故F114的分子式為F2ClC—CClF2即C2F4Cl2。分別寫出F111和F134的分子式: ,

25.(8分)請認真閱讀下列4個反應:

word/media/image18.gif

利用這些反應原理,按以下步驟(反應條件及有關試劑已略去)可以從某烴A合成

甲基橙指示劑。

word/media/image19.gif

(1)寫出A、B、C、D的結構簡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2)寫出反應②和⑤的化學方程式: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實驗題

26.(14分)高中教材中有這樣一個實驗:在兩支試管中分別加入3mL稀鹽酸,將兩個各裝有0.3g NaHCO3或 Na2CO3粉末的小氣球分別套在兩支試管口。將氣球內的NaHCO3或Na2CO3同時倒入試管中,觀察到現象如下:

word/media/image20.gif試管中(填產生沉淀或氣體及反應速率等相關現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word/media/image21.gif盛______________的試管中氣球變得更大, 大小氣球

(包含試管) 體積之比約為(填最簡單整數比)____________;

word/media/image22.gif甲同學用手觸摸試管,發現盛NaHCO3粉末的試管變冷,而盛Na2CO3的試管溫度有升高。由此他得出:不管其狀態如何,NaHCO3和HCl反應為吸熱反應,而Na2CO3和HCl反應為放熱反應。類似如中和熱,甲同學寫出了下列熱化學方程式(其中“aq”代表水合或無限稀釋的含義):

HCO3-(aq)+ H+(aq) ==== H2O(l)+ CO2(g) ;△H>0

CO32-(aq)+ 2H+(aq)==== H2O(l) + CO2(g); △H 推薦訪問: 浙江省 黨建 課題

【浙江省黨建課題2021【六篇】】相關推薦

工作總結最新推薦

N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