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簼h語詞語遺?。?011年美國電影, 以下是為大家整理的關于第八批在韓志愿軍烈士遺骸4篇 , 供大家參考選擇。
第八批在韓志愿軍烈士遺骸4篇
【篇一】第八批在韓志愿軍烈士遺骸
志愿軍軍官烈士名單
只要有機會去朝鮮的中國人,都會去瞻仰和憑吊朝鮮平壤市中心的“友誼塔”。因為在這“友誼塔”下的石涵中珍藏著10本中國人民志愿軍烈士名錄,第一本第一頁上的第一名,就是被朝鮮勞動黨和政府授予“一級國旗勛章”、犧牲在朝鮮戰場上的志愿軍最高級別的指揮員——第67軍軍長李湘。
戎馬生涯百煉成才
李湘,原名李湘林,又名李秀里,1914年4月出生于永新縣伴中鄉(今龍源口鎮)伴中村一個貧苦農民家庭,7歲時父親病逝。1930年8月,巧歲的李湘參加了中國工農紅軍,1931年4月加入共青團,9月轉為中共黨員。
1934年10月,李湘任連指導員,隨紅一方面軍撤離中央蘇區開始二萬五千里長征。曾兩次遇敵作戰而身負重傷,部隊首長也曾兩次決定把身體虛弱的李湘留下??衫钕嬗彩菓{著鋼鐵般的意志和無比堅強的信念,沒騎牲口,沒坐擔架,歷盡千辛萬苦,爬過了雪山,走過了草地。
1937年7月7日,日寇發動全面侵華戰爭。8月20日,中國工農紅軍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李湘所在部隊改編為115師,挺進到山西東北部抗日前線。由于李湘在歷次戰斗中作戰英勇,指揮才能迅速提高,由營長晉升為副團長,到1942年1月,李湘被任命為晉察軍區三分區司令員。
抗戰勝利后,晉察冀部隊編制為兩個野戰軍。三分區和二分區合編為第二野戰軍冀晉縱隊第一旅,李湘任旅長。1947年1月,李湘率部參加保南戰役,先后在寨西店附近全殲援敵,隨后陪同縱隊首長觀察地形,研究作戰計劃??偣ラ_始,李湘親率主力沖入定縣縣城內,經過激烈巷戰,共殲敵9600余人,定縣宣告解放。
定縣解放后,唐縣縣委書記和縣大隊長做媒,李湘和安淑靜結了婚。沒有洞房花燭,更沒有蜜月旅行,婚后第三天他們就奔赴各自的工作崗位。
一場場戰斗,一次次勝利,李湘從指揮一個旅又進步到指揮一個師,身上負傷18處,足跡遍及祖國的半壁江山,為新中國的建立立下了汗馬功勞。1950年8月,中央軍委任命李湘為中國人民解放軍67軍副軍長兼參謀長,11月,又任命他為67軍軍長兼唐(山)秦(皇島)警備區司令員,成為我軍高級軍事指揮員。
抗美援朝身捐疆場
1950年6月,美帝國主義瘋狂地發動了侵朝戰爭,戰火燒到了祖國的東北大門。1951年春節前夕,李湘參加了20兵團在天津召開的軍以上干部會議,接受了抗美援朝出國作戰的任務。當時,部隊處于高度戒備狀態,他嚴格遵守保密規定和紀律,直到3月20日,在出征前兩小時,李湘才到醫院把赴朝的消息告訴剛生完孩子的夫人安淑靜。他抱著剛出生兩天的女兒,囑咐妻子一定要保重身體、帶好孩子。在醫院僅呆了巧分鐘,他便匆匆趕赴抗美援朝前線。李湘入朝后立即同政委曠伏兆到志愿軍司令部請示工作,接受任務,隨即到兄弟部隊調查了解情況,虛心向友軍學習,填密詳盡地分析敵我情況,做到心中有數。根據志愿軍司令部下達的任務,李湘制定出周密的作戰計劃。
李湘率67軍入朝,在金城以南地區接受了沿三八線27米的正面防御任務。1951年9月21日,敵人以步兵、飛機、大炮、坦克同時向67軍陣地進攻,全體指戰員英勇反擊,殲敵1000余人,67軍打了入朝后的第一個漂亮仗。
10月13日,美軍又聯合李承晚部隊以4個師的兵力向我金城南25公里正面陣地大舉進攻,向李湘軍所在地氣勢洶洶地發起猛烈的“秋季攻勢”。在嚴重的敵情面前,李湘沉著冷靜,下決心要爭取時間,戰勝敵人。戰斗打響后,在敵人用飛機炸、大炮轟、坦克協同、步兵輪番攻堅的十多個日日夜夜,李湘夜以繼日的堅守在作戰室,廢寢忘食、聚精會神地指揮作戰。67軍全體官兵在他的指揮下勇猛殺敵,經過激烈戰斗,終于徹底粉碎了敵軍的“秋季攻勢”,創造了6天殲滅敵軍17000多人的紀錄,為我軍在朝鮮戰場上寫下了輝煌的戰斗篇章。
1952年春,志愿軍總部命令67軍在某地一線挖坑道構筑工事,準備反擊美偽軍發動的“春季攻勢”。李湘受命后,立刻帶領作戰參謀及軍領導機關干部多次深入前沿偵察地形,制定作戰方案。由于他工作深人,實事求是,認真吸取廣大官兵的智慧,使坑道和工事的構筑完全符合實戰要求。在敵軍發動攻勢前夕,李湘將軍卻病倒了。這時,美軍發動的“春季攻勢”戰役己經打響,敵人投入的兵員、武器彈藥遠遠超過1951年“秋季攻勢”的規模,侵朝美軍還公然違背人道主義,實施大規模滅絕人性的細菌戰。李湘這個鐵打的硬漢沒有顧及自己的身體,依然以頑強拼搏的精神著手構筑新的防御工事和組織新的戰役。在戰斗中,李湘不幸被細菌感染,病情迅速惡化。當時,軍政委曠伏兆幾次勸他趕快到后方醫院治療,他卻堅持在指揮室里指揮,堅決不下火線。然而,他的病情因細菌感染,迅速轉化為敗血癥和腦膜炎病,腦袋脹得水桶一樣粗大,雖經醫生設法醫治,終因搶救無效,于1952年7月8日13時去世,從發病到去世前后只有8天,時年38歲。這位黨和人民的好兒子,中國人民解放軍年輕的優秀將領,倒在了朝鮮戰場上。
噩耗傳來,全軍將士萬分悲痛。李湘的遺體于1952年12月10日從朝鮮前線運回祖國石家莊市,12月11日舉行迎靈、公祭、公葬儀式。參加公祭的有中央軍委、華北局各界代表,李湘生前友好及家屬700余人。公祭大會結束后,兵團參謀長楊成武,67軍政委曠伏兆等領導同志,親自為李湘軍長靈墓填土,向自己的親密戰友作最后告別。
1987年10月,中國駐朝鮮大使館文化參贊向饒送給正在朝鮮訪問的李湘夫人安淑靜一副中堂書法,內容是一首《江城子》詞:“豐碑直矗千里外。捧函蓋,英名在。抗美援朝,壯志何豪邁。任憑狂風與暴雨,血誼存,永代傳。”
此外還有:
中國人民抗美援朝志愿軍軍官烈士名單
志愿軍團以上烈士名單 :
姓名 單位 職務 籍貫 出生年份 入黨時間 參軍時間 入朝時間 犧牲時間 犧牲地點
蔡啟榮 12軍35師 副師長 河南商城 1919 1934 1932 1951 51。5。17 前線
蔡正國 50軍 副軍長 江西永新 1909 1932 1932 1950 53。4。12
曹國英 12軍35師104團 團長 河北安國 1916 1938 1938 1951 52。3。22 前線
曹生 67軍201師603團 代團長 山西廣靈 1921 1938 1937 1951 53。5。16 前線
車景友 空軍17師 領航主任 山西應縣 1918 1938 1937 1951 52。6 空戰
陳達 65軍后勤部軍械科 科長 河北平山 1920 1938 1938 1951 52。11 前線
陳亮 空3師9團 副團長 山東歷城 1926 1944 1943 1951 53。3。13 前線 空戰
陳建國 67軍200師后勤處 政委 河北藁城 1909 1931 1936 1951 53。7 前線
陳森標 20軍政治部秘書處總務科 科長 浙江仙居 1919 1940 1940 1950 51。9 前線
程道健 39軍司令部通信科 科長 江蘇淮陰 1924 1942 1940 1950 53。1 前線
儲紹孟 65軍194師炮兵團 團長 河北博野 1915 1938 1937 1951 51。5 前線
崔景昆 38軍112師后勤處 副處長 山西 1922 1939 1937 1950 50。11。5 前線
【篇二】第八批在韓志愿軍烈士遺骸
韓國正式交還437具中國人民志愿軍遺骸
2014年03月28日09:21 新華網
新華網韓國仁川3月28日電(記者張青) 根據中韓雙方達成的共識,經過相關部門共同努力,當地時間3月28日上午7時30分,中韓雙方在韓國仁川國際機場,舉行在韓中國人民志愿軍烈士遺骸交接儀式。
中方交接在韓志愿軍烈士遺骸代表團團長、民政部優撫安置局局長鄒銘與韓方代表、韓國防部軍備控制次長文尚均準將現場簽署了交接書,確認交接437具志愿軍烈士遺骸以及相關遺物。隨后,中方為烈士遺骸覆蓋國旗,并舉行了簡短祭奠儀式,烈士遺骸由中方禮兵護送登上運送遺骸專機。專機將于28日上午飛抵沈陽,祖國和人民將以莊嚴的禮儀迎接烈士英靈回家。
這些烈士是抗美援朝戰爭時期犧牲并散葬在朝鮮半島軍事分界線以南。近年來,經韓方發掘、鑒別后集中安葬在韓國京畿道坡州墓地。2013年6月,韓國總統樸槿惠訪華期間,向中國領導人提出移交在韓志愿軍烈士遺骸。在中韓兩國領導人共同關心和推動下,經過雙方相關部門多次磋商,最終確定交接相關事宜。2013年12月19日,雙方啟動烈士遺骸起掘工作;2014年3月17日,雙方共同實施了遺骸裝殮入棺活動,中方派團出席并舉行了悼念儀式。經過認真準備,3月28日雙方正式實施交接。
交接儀式結束后,中韓雙方現場向媒體發布消息。中方代表團團長鄒銘表示,兩國從人道主義出發,本著坦誠友好、務實合作的精神,共同推進實施了中國人民志愿軍烈士遺骸交接。中方感謝韓方相關部門和工作人員的合作與努力,感謝韓方媒體、公眾對遺骸交接所表達的友好與善意。根據中韓雙方共識,雙方將建立長效合作機制,對今后在韓國發掘的志愿軍烈士遺骸,于每年清明節前協商交接。
【篇三】第八批在韓志愿軍烈士遺骸
中國人民志愿軍烈士名單
(志愿軍團以上干部,按犧牲時間排名)
來源:《夠級名人堂》整理 字體:【大 中 小】
何凌登 王乾元 蘇冶 毛靄亭 于國良
崔景昆 袁敬文 李津濤 孟符臣 劉德顯
孫成本 劉旭 連秋云 鄭愛民 馬德里
孫斌武 王捷 趙興玉 馬順天 毛岸英
趙鴻濟 賈永恒 張端勝 鄭希和 胡乾秀
郝亮 王建鼎 孔玲 孫德普 胥秀浦
張明欽 石杰 張錚 張茂生 任懷勛
吳書 冷利華 杜英哲 王德榮 邱世清
李錫臣 張和祥 呂瑞東 王鳳來 喬華春
孫斌毅 王峰 劉希彬 王冠軍 宋保田
耿福海 宋崇魁 肖雁 洪定太 董文才
方秉直 孫杰 于斌 李凱 田潤身
劉榮光 孫慶明 張四維 陳振遠 張樂天
劉瑤琥 蔡啟榮 李樹人 趙切源 李超峰
鄧仕均 臧克力 關熙 劉儉 柳德山
郭文仲 葛增瑞 吳彥生 儲紹孟 武肇峰
喻求清 趙渭清 王希功 廖亨祿 劉玉珠
李仁芝 左耳明 孟文彬 邢桂經 杜永福
石存仁 高連喜 趙大海 王珩 紀晨輝
李雪瑞 康育同 趙順啟 刁仁忠 邊登甲
張振一 焦驥 王體先 劉光義 隗永文
王雪琴 何志祥 陳森標 趙杰 吳國璋
李俊彥 張纖華 李生輝 王瑞 張明
郭華安 孫洪炎 鄧玉林 薛劍強 吳正平
郭占榮 張恒文 孟進 曲仁和 陳琦
林基坦 寇排貴 盧炳德 馮建屏 曹國英
楊友濤 唐玉楷 刁龍鳳 朱聚寶 羅春生
湯景仲 王佑民 孫敬之 郭忠素 侯依輕
劉維光 王泉 趙吉祥 王更昭 車景友
宋文海 李湘 石國瑞 王顯榮 程樹增
王宏夫 湯福亭 徐林書 李克 王明新
林廣山 雷岳 羅永祥 邢志儀 周谷性
張志宏 熊仁良 秦芹 陳達 鄭文彪
田有信 林晶 丁慶枝 史懷珍 程道健
李寶珍 饒惠譚 賈廣和 呂景文 熊仁良
陸駿 王國華 李俊德 陳亮 董鳳梧
蔡正國 王長息 劉潤西 張平甫 蔣炳柱
曹振彪 錢新民 牛景瑞 曹生 王憲堂
樊玉祥 康致中 孫澤東 王伯明 傅穎
劉復漢 杜耀亭 王啟光 李中林 趙文全
張祥 王德勇 李文范 黃志渠 張力
張子豐 李錦堂 陳建國 袁自生 杜世美
張慶和 趙同義 劉毓滿 郭介人 李振
中國人民志愿軍英模名單
(獲“二級模范”稱號)來源:
《夠級名人堂》整理 字體:【大 中 小】
于鳳泉 于憲桂 于琛 于西元 王永維
王明學 王法利 王順義 王紫龍 亓鳳巒
車書琴 史元厚 白鶴連 劉玉祥 劉秀珍
劉寶英 劉紹銀 劉樹德 任玉祥 任廷昌
孫夫章 伍克勤 朱重元 許景春 李小羊
李文臣 李懷道 李根葆 杜占山 杜福先
沈先宏 何柏年 宋克義 蘇志明 陳漢文
陳達志 陳良 陳國鈞 楊再先 楊金生
楊明忠 楊殿超 楊瑞金 陸春無 陸善清
羅德順 岳吉齋 茍光輝 林波 林范洪
范永 張燦 張信福 張培芝 張耀義
趙爾云 趙金貴 趙憲法 饒嚴昌 姚小遂
施玉南 錢良生 席忠 黃國銑 黃明德
謝教禮 曾義寬 曾榮廷 程山堂 童家祥
路林民 靳國華 熊克恒 薛其德 耀先
中國人民志愿軍英模名單
(獲“一級模范”稱號)
來源:《夠級名人堂》整理 字體:【大 中 小】
王興記 孫鳳鉅 羅盛教 張益仁
中國人民志愿軍英模名單
(獲“二級英雄”稱號)
來源:《夠級名人堂》整理 字體:【大 中 小】
馬忠慶 馬新年 萬子揚 王天保 王合良
王保江 王彥林 王德福 毛國臣 鄧章德
牛保才 冉隆華 田立明 平太信 龍世昌
任志明 劉鳳勇 劉欽 劉俊卿 劉繼和
農廷秋 孫子明 朱友恒 朱金池 朱溶堂
安炳勛 關崇貴 呂慕祥 余貴 宋蘭君
李文彥 李元興 李漢 李忠先 李經盛
李洪序 李祥 楊國良 楊振玉 陳開茂
陳吉 陳德生 陳治國 鄒炎 易才學
房光超 龐殿臣 周德高 林炳遠 范萬章
歐文輝 鄭金缽 鄭起 鄭朝元 張世秀
張蘭亭 張建明 張桃芳 張像山 張瑞臣
胡文江 胡連 郝興文 郝志新 高云和
高良倫 孫志忠 栗振林 徐天良 徐連才
徐恒祿 賈云明 唐治平 梁振隆 閻成恩
黃丑和 黃道明 曹光景 葛英東 葛洪臣
蔣永德 蔣道平 程述中 程榮慶 韓德彩
焦景文 董克榮 董明德 彭煥新 鮑清芳
賴發均 蔡興海 潘學仕 潘昌義 穆守營
薛志高 戴榮華 尹繼發 盧耀文 呂玉久
陳振安 張全合 張明錄 張振智 胡金華
于水林 馬一鈞 馬天明 馬玉臣 馬如華
馬壽昌 王萬夏 王云閣 王元義 王文范
王占山 王玉生 王慶琳 王興義 王克傳
王志 王虎元 王學才 王保德 王鎖昌
王景洲 孔繁玉 車臣才 牛錫浩 尹東華
方新 支全勝 葉永安 葉君 葉樹東
史阜民 劉久恒 劉云典 劉長嶺 劉石友
劉四 劉光子 劉興文 劉建華 劉保成
劉根全 劉清懷 劉福海 喬永生 孫克榮
孫明芝 畢武斌 任西和 許長友 邢連富
李云龍 李云漢 李文生 李文柱 李太林
李玉才 李華云 李吉武 李秀德 李青山
李英才 李國玉 李國海 李國珩 李洪全
李樹森 李家芝 李耘田 李曙荷 汪金蘭
冷樹國 蘇文俊 宋祥華 杜樹君 吳少桂
吳勝凱 沈志宏 肖貴強 楊太忠 楊仁富
楊阿如 楊伯釗 楊錫生 楊樹華 楊道根
陳士榮 陳少清 陳啟瑤 陳志 陳伯悅
陳忠賢 邵鳳陽 陸廷高 陸昌榮 邱耳林
周子和 周文江 周平 周信仁 周臘生
周景和 金克智 張萬榮 張文蘭 張來元
張希瑞 張良廣 張寶富 張振華 張渭良
張豪 張福榮 林貴遠 范仁和 尚衍發
武在元 鄭長華 鄭定富 歐陽代炎 駱家奎
饒一世 姜世福 姚顯儒 趙在柱 趙永旺
趙柏生 趙志恒 趙繼華 胡祖卿 段培英
高月明 高守余 高勝德 高潤田 高殿祿
徐方斌 徐生 徐申 徐幫禮 柴育民
唐云 唐鳳喜 郭隆楷 袁孝文 錢忠勝
黃萬豐 黃在漁 黃宗德 崔長海 崔貴江
閻萬庫 閻洪全 梁封 曹殿生 梅懷清
麻俊坤 韓發成 韓國富 韓勤忠 粟學福
謝坤 程九齡 蔣元倫 喻忠奎 曾少才
曾平章 曾南生 傅慶祥 傅紹斌 董恒志
褚慶然 簡海金 解法正 蔡金同 蔡朝興
漆少泉 譚朝志 裴景善 樊金明 潘澤明
薛文德
中國人民志愿軍英模名單
(獲“一級英雄”稱號)
來源:《夠級名人堂》整理 字體:【大 中 小】
卜廣德 于泮宮 于喜田 毛張苗 王兆才
王學鳳 王海 王德明 孔慶三 劉玉堤
劉慶亮 劉維漢 孫占元 孫生祿 孫振祿
伍先華 沈樹根 邱少云 吳志洲 余新發
許家朋 李鳳林 李家發 李延年 陳德忠
楊寶山 楊育才 楊春增 楊連第 胡修道
贠寶山 周厚剛 張永富 張積慧 趙寶桐
倪祥明 柴云振 秦建彬 徐長富 高成山
高景灝 郭忠田 郭恩志 曹玉海 曹慶功
黃家富 崔建國 雷寶森 譚炳云 魏玉德
中國人民志愿軍英模名單
(獲“特等功”稱號)
來源:《夠級名人堂》整理 字體:【大 中 小】
于德江 王萬成 王安全 王興邦 王英
王榮 牛喜生 牛瑞山 文漢春 方國發
甘士良 史仁和 史朝珍 劉萬壽 劉東武
劉岐 劉金聲 劉桃順 牟世清 許鴻斌
朱有光 孫忠國 孫敬珍 孫福祥 華龍毅
齊子英 呂學敏 蘇世英 宋文新 何家勝
肖子云 李飛 李玉 李占廣 李光錄
李炳舟 李春長 李海清 李滿 李德貴
陳仁華 陳佑甫 陳亮 陳其昌 陳德清
邱憲章 吳儒林 楊保明 鄒天仁 金耳世
羅子周 羅滄海 鄭玉田 鄭恩喜 張廣生
張書明 張守義 張懷英 張昭義 張炳恒
張續計 趙毛臣 趙玉忠 趙先有 趙連山
侯白鎖 胡志先 胡照春 顧洪臣 唐章洪
徐忠 郭正喜 郭金升 隋春暖 黃德明
常同茂 崔含弼 梁慶友 逯松亭 彭福禮
賴永澤 滿維平 譚光煥 譚芳云 潘正光
中國人民志愿軍英模名單
(獲“特級英雄”稱號)
來源:《夠級名人堂》整理 字體:【大 中 小】
楊根思 黃繼光
中國人民志愿軍英模名單(獲“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英雄”稱號)來源:《夠級名人堂》整理 字體:【大 中 小】
彭德懷 楊根思 黃繼光 伍先華 許家朋
孫占元 邱少云 李家發 楊連第 楊春增
楊育才 胡修道
【篇四】第八批在韓志愿軍烈士遺骸
志愿軍遺骸為何多數沒有被運回國內
作者:
來源:《記者觀察》2013年第09期
????????韓國總統樸槿惠訪華時提議將挖掘出來的360具志愿軍陣亡將士遺骸送還中國,引發中韓兩國的高度關注。志愿軍將士遺骸與墓地隨之走進人們的視野。
????????絕大多數志愿軍安葬在朝鮮
????????朝鮮戰爭結束后,我國一直沒有精確的志愿軍陣亡統計數字。絕大多數資料只描述“中國人民志愿軍傷亡36萬余人”。這是一個非?;\統的數字,只統計到萬人,還不分死者和傷者。
????????直到近年,精確的陣亡數據才披露出來。據遼寧省丹東市的抗美援朝戰爭紀念館研究員張中勇指出。從20世紀末開始,我國從地方最基本的縣區民政烈士名單里面,逐一進行核對,于2006年公布了志愿軍直接戰斗犧牲的人數為183108人。
????????在朝鮮戰爭時期,政府要求將陣亡的將士就近掩埋。除了團級以上干部及特級、一級的戰斗英雄可運回國內安葬。這部分“特級、一級戰斗英雄和團以上干部的烈士”主要安葬在沈陽的抗美援朝烈士陵園和丹東的抗美援朝烈士陵園。至于國內志愿軍烈士墓安葬的普通士兵或無名烈士,主要是負傷的志愿軍將士回國治療身亡者。
????????究竟有多少志愿軍安葬在異國他鄉?原志愿軍作訓參謀曹家麟,業余從事志愿軍烈士考察已經10年,對安葬在朝鮮的志愿軍烈士情況了如指掌。據他介紹。大約有18萬志愿軍烈士安葬在朝鮮,而2010年解放軍出版社出版的《解讀抗美援朝戰爭》一書中提到:“在抗美援朝戰爭中壯烈犧牲和光榮負傷者共36萬余人,其中有14萬人長眠在異國他鄉,在戰斗中負傷22.1萬余人?!北M管兩個數據有所出入,但無疑絕大部分志愿軍目前安葬在異國他鄉。換言之,根據以上估算,在國內安葬的志愿軍烈士超不過3000人。
????????那么當時為何將志愿軍戰士就地掩埋,而不是運回國內?或許是因戰時各種條件所限,但是戰爭結束后,政府也沒有盡快安排或考慮過將遺骸接回國內,這又是為什么?
推薦訪問: 遺骸 烈士 韓志在偉大祖國73華誕之際,我參加了單位組織的“光影鑄魂”主題黨日活動,集中觀看了抗美援朝題材影片《長津湖》,再一次重溫這段悲壯歷史,再一次深刻感悟偉大抗美援朝精神。1950年10月,新中國剛剛成立一年,
根據省局黨組《關于舉辦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讀書班的通知》要求,我中心通過專題學習、專題研討以及交流分享等形式,系統的對《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進行了深入的學習與交流,下面我就來談一談我個人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是在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相互疊加的大背景下,對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治國理政重大戰略部署、重大理論創造、重大思想引領的系統呈現。它生動記錄了新一代黨中央領導集體統籌兩個
《真抓實干做好新發展階段“三農工作”》是《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中的文章,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在2020年12月28日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的集體學習時的講話。文章指出,我常講,領導干部要胸懷黨和國家工作大
在《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從嘉興南湖中駛出的小小紅船,到世界上最大的執政黨,在中國共產黨的字典里,“人民”一詞從來都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以馬克思主義戰略家的博大胸襟和深謀遠慮,在治國理政和推動全球治理中牢固樹立戰略意識,在不同場合多次圍繞戰略策略的重要性,戰略和策略的關系,提高戰略思維、堅定戰略自信、強化戰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集中展示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相互疊加背景下,如何更好地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而進行的生動實踐與理論探索;對于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
在黨組織的關懷下,我有幸參加了區委組織部組織的入黨積極分子培訓班。為期一周的學習,學習形式多樣,課程內容豐富,各位專家的講解細致精彩,對于我加深對黨的創新理論的認識、對黨的歷史的深入了解、對中共黨員的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共建網上美好精神家園》一文中指出:網絡玩命是新形勢下社會文明的重要內容,是建設網絡強國的重要領域。截至2021年12月,我國網民規模達10 32億,較2020年12月增長4
剛剛召開的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七次全體會議上討論并通過了黨的十九屆中央委員會向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報告、黨的十九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向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工作報告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