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報是傳遞某方面信息的簡短的內部小報。是具有匯報性、交流性和指導性特點的簡短、靈活、快捷的書面形式。簡報又稱“動態”“簡訊”“要情”“摘報”“工作通訊”“情況反映”“情況交流”“內部參考”等。也可以說,簡報就是簡要的調查報告,簡要的情況報告,, 以下是為大家整理的關于2021年參觀烈士陵園簡報5篇 , 供大家參考選擇。
2021年參觀烈士陵園簡報5篇
第1篇: 2021年參觀烈士陵園簡報
參觀烈士陵園有感想要了解一個地方,想要更貼近一座城,烈士陵園是一定要去的。因為無論如何,歷史于一座城始終是重要的。忘記了歷史等同于背叛了過去。這樣一個歷史悠久的地方,若是拋去了那些血淋淋的回憶,也只是殘缺的。這其實也是一個地方的勛章,是英雄們埋骨的地方。
不知為何,即使是從烈士陵園外經過,也都能感受到一種安靜,也肅穆的氣氛,也許是心理作用吧。懂或不懂,其實都是明白烈士陵園的不同的。
陵園位于河北省邯鄲市區。為紀念八路軍前司令部、政治部、晉冀魯豫軍區及一二九師犧牲之烈士而建。1946年3月30日破土奠基,1950年10月21日舉行了陵園落成典禮及移葬左權等烈士儀式。陵園內安葬著為人民解放事業作出貢獻而光榮犧牲的200余名革命烈士,其中有北方局軍委書記張兆豐、八路軍副參謀長左權、一級戰斗英雄趙亨德,一級殺敵英雄王克勤等。陵園分南北兩院,面積320畝,主要建筑有烈士紀念塔,烈士公墓,烈士紀念堂,左權將軍紀念館、四八烈士閣、陳列館等。紀念塔上鐫有毛澤東“英勇犧牲的烈士們千古,無上光榮”和劉少奇“永垂不朽”的題詞,周恩來、朱德等的題詞也分刻在各紀念建筑物上。陵園紀念建筑物富有民族風格,宏偉壯觀。園內松柏蔥郁,莊嚴肅穆。
第一次去看晉冀魯豫烈士陵園。記得第一次來的時候,便聽得出租車司機師傅很自豪的跟我提起這個陵園,但由于當時陵園路在維修,浮土很重,所以便繞過去了。
晉冀魯豫,這是一個有分量的名詞,在中國的近代史上書寫了輝煌而壯烈的篇章,而邯鄲武安的將軍嶺便是這一根據地的核心位置。劉伯承、徐向前等元帥、將軍的骨灰先后撒到這里,左權等一代先烈的熱血血染了這片土地。在我的家鄉,那里也是這個根據地的一部分,在屯子、白寺、善堂等地都有很多當日的故事。
放下行囊,提著相機,就直奔陵園而來。邯鄲城依然很美麗,很安靜,熙熙攘攘的車流、人流與我擦肩而過,看得出生活在這里的人們是非常舒適的。蒼松,我看見蒼松了。這么一大片的松林,堅強而挺直,這不正是烈士們所留下的財富嗎?他們當年的拋頭顱,灑熱血,前赴后繼,不也就是為了我輩后生的安逸么?不就是告訴后輩一個要堅強,要奮斗,要拼搏的訓言么?
陵園路將陵園分為兩個園區。不受門票,閑了的市民三三兩兩的在里面走著,依然沉浸在冬日里的陵園顯得格外地肅穆莊嚴。水池里已經結了結結實實的冰,幾百名英烈的墳墓便在里面停著,人們在其中來回踱著、看著。多是些老者,也有年輕人,還有一些是趕遠路過來的,他們在每一座墳墓前停留徘徊,讀著英烈的名字和生平,這其中有河北人、河南人、山東人、四川人、山西人、貴州人、陜西人、北京人,也有國際友人(似乎有位朝鮮人),當然還有不少是無名的英雄,空蕩蕩的墓碑留給我的更是一份沉重。
過了紀念塔,便是一座碩大的公墓。我的相機也沒有電了,郁悶,怎么剛開始就沒電了呢,大約是電池出問題了。除了一點絲毫的遺憾外,一點不影響我的心情。側路又去了左權墓,據說在武安也有座左權墓,不知道哪座才是真的,但即便是個衣冠冢也一點也不傷及我對先烈的憑吊,在墳前恭恭敬敬地拜了拜,然后又去紀念館、陳列館里轉了一圈,那些先烈門生前的遺物,一一駐足,一一回味。
雖然覺得世界上不會有鬼魂,依然覺得陵園里的英雄們在注視著每一個人,感受著我們。這也許就是活在每個人心中吧。
英勇犧牲的烈士們千古,無上光榮!
第2篇: 2021年參觀烈士陵園簡報
參觀烈士陵園有感
烈士,一個讓人欽佩而又感動的詞語。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們似乎忘了這個詞語,但那天來到了高橋烈士陵園緬懷烈士 ,讓我心中的血液再次沸騰。
“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走進這個松柏環繞,綠蔭滿園,安靜莊嚴的烈士陵園,我不禁發出這樣的感嘆。在列強們的殘酷壓迫下,是他們挺起了胸膛,不畏槍林彈雨,是他們冒死沖鋒在最前線。在他們的心中只有一個信念,那就是中華民族不可以被殺戮,不可以被征服!他們無私的奉獻精神,堅韌的革命作風,是如此讓人敬畏。
生命的意義在于奉獻,生命更崇高的意義在于為人民付出自己的一切,乃至生命。烈士永生,浩氣長存!我曾懷疑過人的永生,但當樂觀豁達的心態,堅定的信念和無私的奉獻精神都匯聚到了一個人或者一群人的身上,那便是永生。
烈士已經離開了我們,解讀他們只能通過冷冰冰的碑文。從他們附近走過,仿佛接受了人生的洗禮。通過此次的學習活動,升華了我們的精神世界,我們真切地感受到了革命先烈英雄氣概,深切體驗到我們如今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
“春風送花表哀思,青松滴翠寄深情。無限哀思無限情,英雄墓前祭英雄,烈士業績垂青史,留得精神在人間。”曾幾何時,崢嶸歲月,烈士們浴血奮戰,他們帶著崇高的理想與堅定的信念奉獻著自己的青春,乃至生命,使得祖國能有今日的和平安寧的環境,使得我們有機會坐在設施齊全的教室里接受著高等教育,我們怎能忘卻那些為了我們而付出和犧牲的人呢?怎么敢不珍惜現在來之不易的良好條件呢?對于今天幸福生活著的人們還有什么理由不去努力創造美好明天呢?我們作為當代大學生,應該不忘革命精神,繼承先烈們的偉大事業,把對先烈的無限緬懷和對英雄的無盡敬仰化為現實中不懈前進的動力。
看到浮雕上烈士們那英勇拼搏的形象,我們真切地感受到革命先烈的英雄氣概。進而激發我們永遠保持對事業的激情,對生活的熱情,對人民的感情,自強不息,奮斗不止,盡心盡力做好本職工作,這才是我們最好的方式。
我們緬懷他們就是要學習他們那種為了實現理想信念,不屈不撓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就是要學習他們那種模范遵守黨的紀律,把一生交給黨來安排的高貴品格;我們紀念他們,就是要像他們那樣為了人民的利益,持有上下求索堅韌不拔的毅力!
物流(2)班
龔玉婷
第3篇: 2021年參觀烈士陵園簡報
參觀烈士陵園有感
篇一:參觀烈士陵園觀后感
參觀烈士陵園觀后感
篇一:參觀烈士陵園>觀后感
八年級(2)班劉美
參觀完烈士陵園的觀后感
2012年3月31日,在清明來臨的前夕,我們一行十幾個人,在駱校長和王辰老師的帶領下,一起乘車來到了萬埠烈士陵園進行緬懷先烈、祭掃教育活動。
進入陵園內,仰目可以看到矗立的烈士紀念碑,立于陵園中心的高峰之巔,高大雄偉,氣勢磅礴,我們集體向革命烈士三鞠躬,表達了我們心中的景仰之情。并宣誓好好讀書,長大后要報效祖國。隨即又來到了烈士墓碑前,墓碑上刻著周仲杰、湯根林、張長林的革命先烈的名字,名字刻在紀念碑上,是革命烈士英雄的一生,光輝的一生,他們給我們留下了寶貴的財富,那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我們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先烈們用鮮血和生命告知世界,我們是不可侵犯和戰勝的。
我們又參觀了烈士的事跡,他們仿佛在給我們講訴了一個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周仲杰、湯根林、張長林多次立下戰功。在1977年6月中旬,潦河發生了特大洪水,上級任命周仲杰、湯根林、張長林三位同志為同機組人員執行抗洪救災任務。為了及時把黨的關懷和抗洪救災物資送到災區人民手中,搶救被洪水圍困的人民群眾,他們不畏艱難險阻,堅決完成抗洪救災的飛行任務。6月17日上午,在飛往安義縣途經高安縣時,因天氣突變,濃霧彌漫,造成飛機失事,三位同志不幸壯烈犧牲的英雄故事。烈士們為國家的解放和繁榮強盛而奮斗的壯麗生涯,革命先烈們的無私奉獻精神,讓我們深切的感受到,正是我國幾代優秀中華兒女的努力拼搏、無私奉獻,為中國的崛起、中華民族的復興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革命先烈的奉獻精神給中華民族渲染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讓我們在這種精神的感召和激勵下,自強、自信、自尊、自律,為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為我們美好的明天,努力奮斗,笑迎挑戰。用我們這一代人特有的風格去描繪未來,讓我們的未來更加美好、和諧。
篇二:參觀鄭州烈士陵園有感
4月1日下午,我們7年級全體同學在老師的帶領下一起去鄭州烈士陵園緬懷革命先烈。一路上,同學們表情肅穆,沒有人說笑——在這場合,誰會笑呢?因為我們要去給烈士掃墓,不是去春游。
走了一個小時,終于來到了烈士陵園。一進大門,映入眼簾的便是那醒目的石碑和石碑上周總理剛勁有力的題字——“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吹竭@幾個大字,我想,革命烈士雖然已經離我們遠去,但他們的精神卻永存在我們心中!
我們懷著崇敬的心情,進行了一系列的儀式:獻花藍、同學代表講話、老師講話、宣誓、默哀??這使我想起了我們平常在學校的升旗儀式程序,除了獻花藍和默哀,其它環節都差不多。一開始,我想不清楚兩者之間有什么聯系,但當我想到迎風飄揚的五星紅旗,才明白:那鮮艷的五星紅旗正是千千萬萬的烈士用鮮血染紅的呀!
接著,我們來到了烈士的墓地。在最前排,我看到了吉鴻昌烈士的墓。墓碑后有吉鴻昌烈士的生平簡介。原來吉鴻昌烈士是我們河南人??!他堅持抗日,于一九三四年被日寇在東北殺害。吉鴻昌烈士在犧牲時絲毫未動搖抗日的決心,英勇就義。我們又瞻仰了焦裕祿烈士的墓、王遠芬烈士的墓、賈心齋烈士的墓??還有許多無名烈士的墓,我們每到一個烈士墓前,都要敬隊禮和鞠躬,表達我們對烈士們的懷念和崇高的敬意。我感受最深的是那些無名烈士,真的是他們沒有名字嗎?不,他們曾經有過名字,他們為中國革命和建設事業獻出自己寶貴的生命,只是因為各種原因,他們的姓名無法為人得知。但是,“烈士”就是他們的名字,我們會永遠記住的!
返回學校的路上,我又想起了老師說過的一句話:“沒有他們,哪來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啊,他們為新中國的成立付出了一切,我們應該繼承先烈的遺志,使中國更加強盛。這是我們最應該做的,也是回報先烈的最好的方法!
“繼承先烈遺志,發揚革命傳統??爭做四有新人,誓成國家棟梁!”我們在烈士陵前的誓詞,久久回蕩在我的心中!
篇三:龍華烈士陵園觀后感
前幾天學校黨章學習小組組織我們去參觀了龍華烈士陵園,今天才想起要寫觀后感哦??
龍華烈士陵園東臨名剎龍華寺,前身為血華公園,辟建于1928年,為陣亡烈士陵園,名血華園。1952年市工務局園場管理處接管整修,1952年5月1日對外開放,改名龍華公園。1964年,對公園進行擴建整修。
龍華烈士陵園包括烈士陵園、烈士紀念館、龍華革命烈士紀念地三部分,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全國重點烈士紀念建筑物保護單位、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是社會各界祭掃先烈、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場所。
??
走進烈士陵園,就可以看到開闊的紀念廣場。廣場的中央是紅色的花崗石紀念碑,紀念碑上刻著江澤民同志題的詞“丹心碧血為人民”,它的后面即是巍峨壯觀的龍華烈士紀念館。龍華烈士紀念館用它的現代科技技術、照片、文字講解和幸存下來的珍貴文物這種獨特的方式向我們“講述”了上海地區自1840年以來為中國的獨立、自由、解放和革命事業而獻身的235名革命先烈、革命先驅的英雄事跡。
參觀完紀念館之后,我們走過一條長長的地下通道,來到了當時用來關押烈士的監牢。監牢分為男牢和女牢,每一個牢房都非常的簡陋,而且里面還很昏暗,我們走進去
都感覺陰森森的。看到這里,我不禁感慨萬分:這些人如果還能活到現在,那么他們現在住的地方一定會比這里好一千、一萬倍,只是他們為了祖國付出了那么多,卻只能在這么惡劣的環境中犧牲。
紀念雕塑群是陵園的一大藝術景觀,與紀念建筑交相輝映。星羅棋布,散列滿園的10座(組)紀念雕塑,皆出自國內當代名家之手;內容皆取自上海百多年來的重大歷史題材。雕塑大師們以石破天驚的藝術手法,謳歌了上海人民為了民族獨立、人民解放事業前赴后繼,百折不撓的英勇獻身精神。雕塑寫實,寄情,形神兼備;所用材質,或青銅,或花崗石、或漢白石,把相應的歷史內容表現得渾厚、凝重而恢弘。雕塑群除了主題雕塑外,還有很多,比如《五卅慘案》、《四一二殉難者》等等?!段遑K案》的雕塑主體圓雕人物高5.6米,弧型人物浮雕墻高3米,寬7米。主要為紀念1925年在上海南京路反帝愛國斗爭中犧牲的烈士,它以高度概括、凝練的寫實手法,塑造了一個在南京路慘案中勇猛斗爭、不幸中彈犧牲的愛國者的典型形象。在其背后襯托著反映席卷全國的轟轟烈烈五卅愛國運動的歷史畫卷的浮雕墻,以加強這一紀念雕塑的犧牲主題。《四一二殉難者》的雕塑是由兩塊高浮雕墻組成,最高點7.2米,高浮雕人物等采用鑄銅,墻面為淺色花崗石貼面。塑以三組生動的造型群體概括地表現了1927年4月蔣介石叛變革命、屠殺上海工人糾察隊和群眾,以及上海工人階級頑強斗爭,英勇犧牲的悲壯史實。
這次參觀龍華烈士陵園,讓我從中體會到了革命先輩為我們中國前赴后繼,英勇奮斗的民族精神。我們應該多學習學習這些革命先烈的精神,現在的許多人都會被權利、金錢、美色所迷惑,做出損人利己的事情,他們就應該要學學革命先烈的“富貴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精神,時時以這種精神來鞭策自己,提醒自己,才能更好的為祖國作貢獻,不辜負國家的期望。
篇四:參觀石家莊烈士陵園有感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蔽覀儜阎鵁o比崇敬的心情,一起來到石家莊烈士陵園,深切緬懷那些埋葬在這里的英雄們,表達我們的懷念之情,告慰烈士的在天之靈。
這天,石家莊烈士陵園內人山人海,肅穆非凡,花海如潮。因為,我們緬懷所有為了民族而犧牲的革命先烈。前來祭奠英雄們的有中國人民解放軍、醫生還有很多來自不同學校、不同幼兒園的小朋友和少先隊員。
首先我們參觀了偉大的國際主義戰士諾爾曼。白求恩大夫和柯棣華大夫,我們知道他們為了幫助中國人民的抗日斗爭,遠離家鄉,克服重重困難,搶救了成千上萬的傷病員。在他們的事跡中,有很多可歌可泣感人的故事,比如給傷病員做手術、輸血??最后,我們把我們每個人手中的紙花獻給了他的烈士墓前。我們還參觀了“子弟兵的母親”戎冠秀的墓,了解了他的事跡。還祭奠了許許多多的烈士們。
我深深的感到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我們以什么樣的目標、以什么樣的態度和志向來告慰烈士的在天之靈。我們要牢記那段歷史,不忘中華民族曾經的苦難與恥辱,我們要從現在做起,認真學習,將自己培養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
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篇五:廣州起義烈士陵園觀后感
3月29日(星期六)上午,天氣清爽,春風吹拂。在學院團委的組織下,我們懷著崇敬感恩的心情參觀了廣州起義烈士陵園。在那里,我們瞻仰了為實現民族解放、國家富強和人民幸福而壯烈犧牲的革命先烈們。
早上7點半開始集合,浩浩蕩蕩的隊伍乘坐地鐵來到烈士陵園。
廣州起義烈士陵園坐落在中山三路東較場北面的紅花崗上,于1957年12月11日廣州起義30周年紀念日落成。在正門門樓處,周恩來總理題寫的“廣州起義烈士陵園”赫然顯目。穿過典雅端莊的朱漆金端大鐵柵門,呈現在眼前的是直沖云霄的廣州起義紀念碑。這座紀念碑建于1987年,高達45米,三座大山上手握槍桿的造型象征著“槍桿子里出政權”,上面刻有鄧小平的題詞“廣州起義烈士永垂不朽”。
雖然這時候是早上9點多鐘,但陸陸續續地很多人也來了,學生、公司員工、官兵、市民。在紀念碑前,一雙雙眼睛深情地瞻仰著??
作為共青團員,在團委副書記的帶頭下,我們在紀念碑前宣讀了共青團誓言。這時,每人手中的黃菊花像極了因激動而怒放的心靈,它們將被獻給敬愛的長眠于此的先烈們。紀念碑四周的浮雕栩栩如生,將人們拉回到當年那驚心動魄、槍林彈雨的黑暗的黎明前夜。廣州起義是對國民黨反動派的一次沉重打擊,它表現了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階級同敵人搏斗的堅強意志和不怕犧牲的英雄氣概。此時此刻,我們怎能忘記那一個個英勇犧牲的熱血生命、那一群群不曾遠去的背影?無論是在風雨如晦還是在艱苦卓絕的革命斗爭中,是在氣吞山河、發奮圖強的社會主義建設中,還是在波瀾壯闊、開拓創新的改革開放大潮中,無數英烈前仆后繼、無畏犧牲,即使是在今天我們依然感受到英烈碧血的余溫。
瞻仰完先烈之后,我們在鳥語輕鳴的大樹下進行了簡短的演講,4位演講的同學激情澎湃,精彩的演說博得了聽眾一次次的掌聲。
這是感恩之旅,這是歷史的囑托,少年強則國強,少年富則國富,作為邁進了新世紀的青少年,熱愛祖國、建設祖國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
篇六:龍華烈士陵園觀后感
在中國共產黨誕生地的上海,有著諸多革命舊址。這些看似普通的老房子,無不寫下現代史上中華民族可歌可泣的奮斗篇章,記錄著中國共產黨創建、發展與壯大的光輝足跡。
今天,我就很有幸的參觀了期中一處,那就是龍華革命烈士紀念地。龍華革命烈士紀念地位于龍華路2591號和2577號內以及2501弄1號地位??傉嫉?85畝,建有紀念、瞻仰、碑苑、遺址、烈士墓、就義地及地下通道、青少年教育活動和游憩等區域。
早在1916年,這里就是軍閥囚禁和殺害革命黨人的場所。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期間,被關押和殘殺的共產黨人和革命志士數以千計。1983年這里辟建為烈士紀念場所———龍華烈士陵園。
走進陵園,迎面而來的就是開闊的紀念廣場。和一座巨大的紀念碑,碑陽鐫刻著江澤民題詞“丹心碧血為人民”;碑陰鐫刻著由中國共產黨上海市委、上海市人民政府署名的碑文。廣場的兩側,聳立著《獨立、民主、解放、建設》兩座主題雕塑。雖然我不認識那些雕像上的人,但看到這高大的威嚴的雕像,讓我在心地里產生了一種敬仰。來到紀念堂,里面存放這500余位烈士的骨灰,后面是“龍華革命烈士就義地”碑,里面有21位烈士圖照和介紹,串行在他們的照片和介紹之中,我的心里不由的產生了一種說不出的傷感,從圖像看烈士們個個年輕英俊,再看史料中的記載,個個都是豐功偉績,為了國家壯烈犧牲的人,而且他們的普遍年齡都在二十幾歲,最小的只有僅十六歲,他們這個年齡我們現在有的還在父母懷里撒嬌,如果沒有他們的英勇獻身,能有我們今天富裕的生活嗎?。
站在這些烈士的碑前,我感到了自己的渺小,我們只為了自己的經濟利益而奮斗,卻忘記了今天的生活是他們用年輕的生命換來的,我們又有誰時常記住過這些不知名的烈士,看到為實現革命的最終勝利而獻出了青春寶貴的生命,我們又有多少人會為他們會悼念他們呢?看著這些烈士英勇犧牲的悲壯史實,讓我想起了這首詩:“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有的人活著,他已經死了;”也徹底的明白這首詩的意義,這些烈士為了和平,為了我們今天的生活,與敵人頑強作戰,而現在他們還在用他們那英勇,不怕犧牲的精神感染這我們,感染這每一位來到龍華烈士陵園的人們。
回家的路上我想到了毛主席的詩:“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這幾句詩體現了我們的紅軍在過草地,爬雪山的過程中,不受自然的阻礙而終止前進道路的精神;難道長征的開始,是我們紅軍愿意走的嗎?他們克服重重困難,浴血奮戰,正因為這心中永存的信念,才有了“紅軍不怕遠征難”的精神;勝利的步伐正是踏著烈士的鮮血走來的。他們的靈魂,永存在于我們的心間,我會永遠記住你們的。
上海市現代職業技術學校(華陽)1005班鳳玉龍
篇二:參觀烈士墓有感
參觀烈士墓有感
懷著無比崇敬的心情前往烈士陵園參觀學習,通過對陵園及館藏的觀瞻,我接受了一次生動的愛國主義教育和深刻的人生洗禮。
革命烈士陵園內松柏環抱、綠蔭滿園、安靜莊嚴,宛若我們今天參觀烈士陵園的心情————肅穆、感動。
烈士,一個讓人敬佩又感動的詞語。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們似乎已經遺忘了這個詞語,美好而安逸的生活讓我們心中很少有激情。但那天的參觀,讓我們的血液再次沸騰。
整個陵園宏偉氣派,莊嚴肅穆!走進烈士紀念館望著那一張張年輕的面孔,感受到的是革命先烈為民族解放,國家興旺而浴血奮戰的英雄形象;那些為民族解放事業而奮斗的先烈,他們抱著革命一定勝利的信念從大別山走出,征戰南北,戰場上他們英勇殺敵,取得一個又一個勝利;用小米加步槍粉碎敵人一次又一次瘋狂地進攻,建立革命根據地,不斷壯大革命隊伍,使革命一步一步走向勝利。參觀完烈士陵園,我的心情久久難以平靜,思緒萬千……。緬懷烈士是一種發自內心的敬意,更是一種精神洗禮。他們為革命,為真理,為了共產主義偉大事業而奉獻了自己短暫的一生,他們用鮮血和生命換來今天的幸福美好生活。作為生活在和平時代的我們,要時時緬懷他們,并把他們作為激勵我們工作的動力,進而激發我們對生活的熱情,對真理的追求。我們要繼承革命先輩遺志,永遠堅定黨的信念,時刻懷揣革命先烈對真理的追求,對人類苦難的同情及對共產主義偉大事業的堅定信念;永遠保持對事業的激情,對生活的熱情,對人民的感情。自強不息,奮斗不止,盡心盡職做好本職工作,為國家的教育事業,為人民的幸福安康,為祖國的蓬勃發展貢獻自己最大的力量。
幾十年來,革命先烈的奉獻精神已深入人心,這種奉獻精神體現了中華兒女的精神風貌和革命斗志。或許先烈們也在看著我們,這樣一代新中國的中華兒女,如何來完成他們未完的使命。
生命的意義在于奉獻,生命更崇高的意義在于為人民付出自己的一切,乃至生命。無數叫上名的,叫不上名的革命先烈都讓我們震撼了。烈士永生、浩氣長存!我曾懷疑過人的永生,但當樂觀豁達,堅定的信念無私的奉獻精神匯聚到一個人或一群人身上時,那便是永生。
烈士們已經離開了我們,解讀他們,只能通過一塊塊碑文,一座座墳墓。從他們附近走過,仿佛接受了人生的洗禮。此次學習升華了我們的精神世界,我們真切的感受到革命先烈們的英雄氣概,深切體驗到今天生活的來之不易。
無數的革命先烈們——您好!我們在向您們真誠的瞻仰,我們更會永遠地向您們——學習致敬!
篇三:參觀烈士陵園有感
參觀烈士陵園有感
這是四月,四月的天氣,晴朗而清爽。萬物復蘇孕育著新的生機,活力窺伺著機會,在充滿養分的土壤里蠢蠢而欲動。而這充滿養分的大地,是萌生萬物的搖籃,也是那些為了別人的春天而逝去的人們的歸屬。他們長眠地下,他們安息,我說他們是清醒的,他們在用迫切的目光注視著后輩的崛起??
逝去的是歲月是歷史,卻不是一種情懷,滿載沉重的心情去安陽烈士陵園,大量的參觀者、游客紛至沓來,重溫歷史,找尋著革命烈士領導中國人民走向勝利的答案。今天我是來重新來掃墓的。烈士陵園掃墓,那時覺得高高的紀念碑有著說不出的巍峨和肅穆,一朵精致的白花別于胸前,一條紅領巾默默拭去紀念碑上的塵土,卻拭不去內心的疑問,我們來這里做什么,他們走了,我們來看他們,他們知道嗎,那高高的塔碑底下埋藏的又是什么。帶著疑問而來,又帶著疑問而歸。 生死何懼!這就是我們中華民族的氣質,這也是我們每一個炎黃子孫的氣節。望著陵園內那長長的碑林,那一個個刻在冷冷碑石上的名字本該是一張張鮮活的笑臉,他們卻長眠于此,他們有的走的時候還不如我一般大,他們的人生那么短暫,他們的幸福從何談起,可他們坦然的面對了生死,面對了自己的信仰。一種信仰最大的號召力就是讓人們為之無怨無悔地付出自己的熱血和青春,革命烈士這面鮮艷的旗幟永遠飄在了任何一個以民族為重人的心里。這就是士氣!
在那種艱苦的條件下,我黨軍事裝備和資源供給遠不如那些洋槍洋炮,可就是靠了這種精神支撐我們走下來,并獲得了最終的勝利。士氣,這是我們民族真正最寶貴的財富,也是那個年代留給我們最珍貴的遺產。每一個民族都需要自己的文化特色,而這種文化特色又需要一個強有力的文化理論做為支撐。如今隨著社會的發展,歷史的積淀更賦予了士氣新的涵義,用充滿張力的斗志讓世界認識中國。士氣,能創造奇跡,能以小博大,能加快發展的步伐。
掃墓是挖掘,掃墓是追憶,掃墓是心和心的交流,掃墓是靈魂與靈魂的碰撞,掃墓這種形式必須進行到底。也許某個時期這種形式是深刻的,也許某個時期這種形式是膚淺的,當日本人的靖國神社再一次直刺中國人的靈魂的時候,我們幾千年傳承下來的傳統不得不遭到質疑:掃墓難道僅僅是形式嗎?不,它是一個民族的血痛。光輝的思想是不朽的,英雄的鮮血是不能白流的,歷史的長河里,閃耀著無比燦爛的精神光芒,繼承、發揚、廣大,是我們中華民族永不丟棄的遺產。
偌大的革命烈士和革命史紀念館中,一幅幅珍貴的照片、一個個逼真的場面,從珍貴的革命文物到感人的歷史圖片,再到震撼人心的革命故事,無一不使我們再一次感受了烈士們艱苦卓絕的奮斗歷程,緬懷了革命先烈的偉大精神,也使我們對國家的先進性內涵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和理解,心靈得到進一步凈化。讓我們重新認識了一個個為了光明而戰的英烈們。他們為真理而戰,受盡折磨仍寧死不屈,甚至用生命照亮了后人前進的方向,真是可歌可泣。戰爭時期烈士們的
鮮活事跡感染著大家,他們用自己的青春和熱血譜寫了一曲曲時代的凱歌。他們大義凜然的氣概,讓每一位參觀者感慨不已,同時更深深地感受到和平時期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因為我們今天的幸福(美好)生活都是由革命烈士為我們創造出來的,也是血紅的鮮血換來的。
“有的人活著,他已經死了;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這是我在參觀烈士陵園最深的感受。時光漫漫,許多往事都會如同過眼浮云,稍縱即逝,但參觀烈士陵園所激發出來的堅定信念,卻永遠銘刻在心!
也許,歲月能改變山河,但歷史將不斷證明,有一種精神永遠不會失落。崇高、忠誠和無私,將超越時空,成為人類永恒的追求。也許,時間會沖淡記憶,但人們決不會忘記,為祖國犧牲的人們,他們的理想,他們的信念,使千萬人的心靈為之震撼。
青山埋忠骨、碧血染紅旗。幾代人的夢想,幾代人無怨無悔的付出,換的我們今朝發展的機會。為了一個契機,為了創造一個環境,多少代人用他們的肩膀默默承擔。猶如當年紅軍過河攻占高地,沖鋒的戰士踩著水中戰友肩膀過河,不時有人倒下了,有人犧牲了,可這種奔跑卻沒有停止,因為他們知道只有不停的往前沖才有勝的希望,戰友的犧牲才是值得的。而現在我們有如那些沖鋒的戰士,我們也必須不停的往前跑,往前沖,不住腳步的去發展和學習,只有這樣才對得起為今天而倒下的先輩,我們站在他們的肩膀上去實現一個全民族共同的夢想------中華之崛起。
致敬,向我們的英雄。
第4篇: 2021年參觀烈士陵園簡報
烈士陵園參觀記
清明節前夕,我們五年級全體學生在黨團員老師的帶領下,懷著無比崇敬的心情,去無錫革命烈士陵園瞻仰革命先烈。
來到烈士陵園只見金山石鋪設的大門廣場右前方,向人們展示了一幅高4米,寬約18米的巨型浮雕——無錫地圖。它的正前方矗立著一座栩栩如生的烈士群像雕塑。雕塑前是直徑為1.2米的青銅火炬——火鳳凰,象征著革命精神傳誦萬代,永不磨滅。廣場左前方的三個旗幟狀墻,以長城加以裝飾,象征著無錫人民將永遠高舉“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偉大旗幟,繼承先烈遺志,抓住機遇,開拓創新。
我們走進陵園,首先映入眼簾的是甬道兩側一片郁郁蔥蔥的松柏,莊嚴、肅穆。株株昂首挺立的松柏,象征著烈士永垂不朽,萬古長青,寄托著人們對先烈深切的懷念和敬仰。
走過百米甬道,巍峨聳立在廣場上的紀念塔是陵園的主體建筑。塔高18米,塔身和塔座用856塊金山石貼面砌成,塔身正面鐫刻著“為國犧牲人民英雄紀念塔”。塔前的金山石廣場可同時容納5000余人憑吊祭掃。我們就在這個廣場舉行祭掃儀式。隨著哀樂的響起,我仿佛看見……聽見……,心中暗下決心……
繞過紀念塔,大家默默地來到烈士陵園墓地。同學們挨個挨個恭敬地獻上一朵朵潔白的小花。我也將自己做的小白花小心翼翼地放在墓碑前。這座墓是 的。聽說他 光榮犧牲的。我喃喃地說:“彭爺爺,你真偉大!”,我鼻子一酸,淚珠禁不住就掉了下來。我們緊握拳頭,向彭爺爺宣誓:“我們一定要加倍珍惜幸福生活,好好學習,時刻準備著為黨和人民犧牲一切?!?/p>
無錫市革命烈士陵園是為安葬革命烈士遺骨而專門修建的紀念場所,如今已經成為緬懷英烈精神、繼承先人遺志、啟迪激勵后人的重要場所。瞻仰活動雖然結束了,但是我們會以先烈為榜樣,努力學習,長大為建設祖國而貢獻自己的力量。
第5篇: 2021年參觀烈士陵園簡報
參觀紅色教育基地
-----寶坻烈士陵園活動方案
王卜莊鎮東孟小學
2017.12
參觀紅色教育基地-----寶坻烈士陵園活動方案
一、活動時間
2017年12月26日上午
二、活動地點
紅色教育基地----寶坻烈士陵園
三、參加人員
支部書記楊春景領隊帶領東孟小學黨支部全體黨員。
四、活動準備
1. 8:30在東孟小學簽到,召開紀念活動動員會。
2.要求參加活動的同志提前準備,準備好照相機、筆和本。
3.參加本次紅色教育活動的人員要注意安全、紀律,要穿戴整潔,言行文明。
4.鮮花四束。
五、活動安排
1.8:40準時出發,集體乘車前往烈士陵園。
2.進行紀念活動。
3.11:00前回校。
六、紀念活動流程
1.東孟小學黨支部全體黨員向革命烈士紀念碑獻花。
2.向烈士默哀三分鐘。
3.緬懷先烈,重溫入黨誓詞。
4.瞻仰、參觀烈士陵園。
推薦訪問: 烈士陵園 簡報 參觀在偉大祖國73華誕之際,我參加了單位組織的“光影鑄魂”主題黨日活動,集中觀看了抗美援朝題材影片《長津湖》,再一次重溫這段悲壯歷史,再一次深刻感悟偉大抗美援朝精神。1950年10月,新中國剛剛成立一年,
根據省局黨組《關于舉辦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讀書班的通知》要求,我中心通過專題學習、專題研討以及交流分享等形式,系統的對《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進行了深入的學習與交流,下面我就來談一談我個人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是在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相互疊加的大背景下,對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治國理政重大戰略部署、重大理論創造、重大思想引領的系統呈現。它生動記錄了新一代黨中央領導集體統籌兩個
《真抓實干做好新發展階段“三農工作”》是《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中的文章,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在2020年12月28日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的集體學習時的講話。文章指出,我常講,領導干部要胸懷黨和國家工作大
在《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從嘉興南湖中駛出的小小紅船,到世界上最大的執政黨,在中國共產黨的字典里,“人民”一詞從來都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以馬克思主義戰略家的博大胸襟和深謀遠慮,在治國理政和推動全球治理中牢固樹立戰略意識,在不同場合多次圍繞戰略策略的重要性,戰略和策略的關系,提高戰略思維、堅定戰略自信、強化戰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集中展示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相互疊加背景下,如何更好地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而進行的生動實踐與理論探索;對于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
在黨組織的關懷下,我有幸參加了區委組織部組織的入黨積極分子培訓班。為期一周的學習,學習形式多樣,課程內容豐富,各位專家的講解細致精彩,對于我加深對黨的創新理論的認識、對黨的歷史的深入了解、對中共黨員的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共建網上美好精神家園》一文中指出:網絡玩命是新形勢下社會文明的重要內容,是建設網絡強國的重要領域。截至2021年12月,我國網民規模達10 32億,較2020年12月增長4
剛剛召開的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七次全體會議上討論并通過了黨的十九屆中央委員會向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報告、黨的十九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向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工作報告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