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土是國家主權與主權權利管轄范圍內的地域空間。包括國家的陸地、陸上水域、內水、領海以及它們的底土和上空。它是由各種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組成的物質實體,是國家社會經濟發展的物質基礎或資源、國民生存和從事各種活動的場所或環境, 以下是為大家整理的關于小學五年級道德與法治教案上冊《我們神圣的國土》4篇 , 供大家參考選擇。
小學五年級道德與法治教案上冊《我們神圣的國土》4篇
《我們神圣的國土》第一課時說課稿?
尚 燕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部編道德與法治小學五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第6課《我們神圣的國土》第一課時《遼闊的國土》。本單元的教學要通過感受我們神圣的國土,了解我國民族分布特點及民族關系等問題,培養學生愛國土、愛祖國的情感及民族團結意識,這是本單元的價值取向。為了實現這個目標,下面我將從教材分析、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學情分析、教學方法、教學過程、板書設計等幾個方面來進行說課。
?一、說教材。?
本課是第三單元“我們的國土??我們的家園”的第1課時,教材從學生已有生活經驗出發,設計了閱讀《中國疆域圖》、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記錄和描述祖國自然風光、設計旅游文明公約、看圖文案例等活動園,安排了閱讀角和中國地形圖及行政區劃圖,通過這些環節引導學生充分感受我國國土的遼闊、美麗和不同的自然環境,使學生懂得國土神圣不可侵犯,培養學生熱愛國土的情感。
2、說教學目標及重難點
1.知識目標:知道我國的地理位置,領土面積,海陸疆域,行政區劃。知道臺灣是我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祖國的領土神圣不可侵犯。
2.能力目標:學會看中國地圖、行政區劃地圖等,培養學生良好的讀圖習慣。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知道我國幅員遼闊,為祖國感到自豪,激發熱愛祖國的情感。
教學重點:學會看中國地圖、行政區劃地圖等,培養學生良好的讀圖習慣。
教學難點: 知道我國幅員遼闊,為祖國感到自豪,激發熱愛祖國的情感。
3、說學情分析
學生對祖國富饒遼闊有所了解,但對祖國的國土面積認識不是很
清楚,對于祖國的行政區域了解不全面,讀圖能力有限,學生具有良好的愛國熱情和民族團結意識。
4、說教學方法
采用視頻圖片直觀感受、數據說明、小組合作、拓展感知、愛
國思想教育等教學方法
5、說教學過程
1、打開教學助手從資源中打開美麗中國視頻短片引入新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體會祖國的富饒遼闊。
2、開展活動:
活動一:感受祖國疆域的遼闊。
通過數據說明,和歐洲、日本比較讓學生體會祖國疆域的遼闊,
部編版道德與法治五年級上冊
第六課 我們神圣的國土
【教學內容】?
《我們神圣的國土》一課包含“遼闊的國土”“好山好水好風光”“一方水土 一方生活”三個框題,對應課程標準內容:知道我國的地理位置、領土面積、海陸疆域、行政區劃。知道臺灣是我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了解我國的位置和疆域,了解我國的行政區劃。感受祖國的遼闊。
2.知道臺灣是我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體會祖國的每一寸土地都神圣不可侵犯。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呈現中國地圖,再呈現世界地圖,讓學生找中國所在位置。
這節課我們就來探討《神圣的國土》。
二、遼闊的土地
(一)活動:說一說
1.問:關于我們的祖國國土,你們想了解哪些信息?
小結:我們的祖國位于亞洲的東、太平洋的西岸,陸地面積960多萬平方千米,僅次于俄羅斯和加拿大,是世界上面積第三大的國家。
2.閱讀P44《中國在世界的位置》一圖你會發現,我國的陸地面積與歐洲差不多,在生活中,我們也可以感受到我國面積之大。用一種你喜歡的方式,說一說祖國疆域的遼闊吧!
3.結合課前資料的搜集,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說一說祖國疆域的遼闊。
(1)詩歌(2)數據(3)旅游經歷(4)其他方式
(二)活動:找一找
1.閱讀P45《中國的疆域》圖,找一找我國有哪些陸上鄰國?
2.有哪些國家與我國隔海相望?
3.再找一找我國大陸瀕臨的四大海域和我國的臺灣島。
4.閱讀了《中國疆域圖》你有什么感受?
5.小結:我國是個海陸兼備的國家,在祖國大陸的冬眠,自北向南,渤海、黃海、東海、南海四海相連。我國近海島嶼眾多,臺灣島是我國第一大島。
(三)行政區劃
我國現有23個省,5個自治區,4個直轄市,2個特別行政區、北京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首都。
1.閱讀P46閱讀角。
2.閱讀P46《中國省級行政區劃》圖,看看我國都有哪些省?
3.找找我國的自治區、直轄市和特別行政區。
4.你和家人的出生地是什么地方?在圖中找出來,并與同學交流。
5.臺灣省
學生結合課前資料的搜集,談一談對臺灣的了解。
(1)美麗風光(日月潭、阿里山等)
(2)民風民情
(3)民族英雄鄭成功收復臺灣
(4)其他資料
師小結:臺灣自古以來是我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三、課堂總結
幅員遼闊的國土為中華民族的生存和發展提供了巨大的空間,我們世世代代在這片土地上生息、繁衍,祖國的每一寸土地都神圣不可侵犯。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了解我國多樣的地形。
2.感受我國的山水之美,愛護世界自然遺產。
3.愛護自然,愛護文化遺產,文明旅游。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復習上一節課內容。
2.PPT播放祖國名山大川美景圖片,生欣賞祖國美景圖。
3.導入新課——《我們神圣的國土——好山好水好風光》
二、好山好水好風光
1.閱讀P48《中國地形》,找找我國的主要山脈和大獎大河,看看它們都分布在哪里?
2.看看我們居住的地方有沒有山脈、河流,說說它們的名字。
3.小結:我國有連綿巍峨的高山和氣勢磅礴的高原,有群山環抱的盆地和一望無際的平原,還有高低起伏的丘陵和縱橫交錯的江河湖泊。祖國的大好河山就像一幅山水花卷,文喊著中華民族豐富的文化韻味。
4.祖國美景大家賞
(1)圖1:黃山。
生聽錄音介紹
(2)圖2:天山牧場圖片
看文字介紹
(3)圖3:黃河上游
學生說自己了解的情況。
(4)視頻1:長江山峽
生聆聽介紹
5.問:想一想,為什么長江和黃河都是自西向東流向大海?
6.小組合作交流
在節假日時,同學們跟隨爸爸媽媽外出旅行,請說一說去過哪些地方,哪個景觀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將帶來的照片(圖片等)在組內交流展示,并做介紹,說一說這個景觀帶給你的感受?
7.小結:升華情感。
三、世界自然遺產和文化遺產
祖國處處是美景,其中有些美景很獨特,有些美景十分罕見,還有些美景在研究自然環境演化時具有重要意義,成為人類重要的世界自然遺產。
1.閱讀P50《中國的世界自然遺產分布》,想一想圖中這么多景區,它們為什么能入選世界自然遺產呢?
2.請去過其中某個地方的同學,介紹一下自己的感想。
3.結合課前查閱的資料,說一說議感興趣的世界自然遺產。
4.教師相機補充介紹,讓學生感受祖國江山秀美多嬌,激發愛國之情。
5.除了世界自然遺產,還有世界文化遺產,都是人類要保護的世界遺產。請閱讀P51,了解我國有哪些世界文化遺產以及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制定了《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整個國際社會都有責任通過合作保護世界自然遺產。我們身邊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同樣需要保護。尊重自然,愛護生態和保護環境,是我們共同的責任。
四、旅游文明公約
1.以小組為單位討論,如何用自己的行動愛護自然、愛護文化遺產,愛護祖國的一草一木,然后設計一份《旅游文明公約》
2.各小組分享制定的《旅游文明公約》。
3.修訂“公約”,小組成員簽名承諾。
五、總結
祖國處處是美景,祖國山河的美景需要我們共同來保護,希望每一位同學能夠踐行今天的承諾,保護身邊的一山一水,保護一草一木,讓我們的祖國好山好水好風光常在。
第三課時
【教學目標】
1.了解我國不同區域的自然環境。
2.認識自然環境對人們社會生活的影響。
3.相互尊重彼此的生活習俗。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呈現P52圖片。圖1江南丘陵的茶園,圖2東北平原上的農田,南方圖3南方的漁業小鎮,圖4內蒙古高原上的牧場。
2.為什么各個地方的生活和生產方式不一樣?
3.正是因為我國地形復雜,氣候多樣,從南到北,從東到西,人們的生產和生活方式才各具特色。
4.今天,我們一起來探討“一方水土 一方生活”。
二、師生互動
(一)一方水土 一方生活
1.閱讀P48《中國地形圖》,找一找我國的平原、高原、丘陵和盆地。
在了解一下我們所在地區的地形以及其后特點。
2.組內交流,我們的生產受到哪些自然環境的影響?
3.匯報。
(二)不同的居住環境
1.呈現各地的居住環境圖片
東北雪鄉、閩江水上人家、陜北窯洞、云南竹樓等
2.為什么不同地區人們的居住環境不一樣?
3.小結:不同的自然環境,氣候、物產、地理條件等決定了不同的居住環境。
(三)不同的衣食住行
1.根據課前的資料搜集,請大家說一說家鄉的衣食住行與當地的自然環境有什么關系?選擇一種方式展示家鄉的生活特色。
方式:PPT展示、圖片、文字介紹、歌曲、舞蹈、實物等。
2.學生代表上臺展示介紹。
3.小結: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不同地區人們的生活方式有著很大的差異。
4.不同的地區有不同的生活方式,在交往之中需要注意什么?
5.小結:不同地區之間的交往隨著時代的發展越來越多,需要人們不斷增加了解,相互尊重彼此的生活習俗。
三、課堂總結
1.生談收獲
2.師總結:祖國的國土遼闊,地形復雜,氣候復雜,不同的自然環境造就了人們不同的生產和生活方式,增加了解,尊重差異。
6.我們神圣的國土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知道我國的地理位置,領土面積,海陸疆域,行政區劃。知道臺灣是我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祖國的領土神圣不可侵犯。
2.能力目標
學會看中國地圖、行政區劃地圖等,培養學生良好的讀圖習慣。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知道我國幅員遼闊,為祖國感到自豪,激發熱愛祖國的情感。
課前準備:
學生課前完成《課前預習案》。
準備課件、《課堂練習案》和《課后拓展訓練案》。
教學過程:
一、目標解讀、預習反饋
1.新課導入:
同學們,現在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些祖國美麗風光的圖片。(課件出示:祖國風光圖片)然后想一想:看過之后你有什么感受?
謎語:藍色星球浮太空,一只雄雞在其中,南北兩分它在北,東西二分它居東,頭指世界最大洋,尾靠全球最大陸。(打一國家名稱)
中國的版圖像一只雄雞,你知道我國的首都和全稱是什么嗎?是的,我們的祖國不僅風景秀麗,而且幅源遼闊,那我們的祖國到底有多大?這節課,我們就共同來學習第三單元第一課《我們神圣的國土》。(板書課題)
2.目標解讀:
通過本課學習,同學們要達到的目標是知道我國的地理位置,領土面積,海陸疆域,行政區劃。知道臺灣是我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祖國的領土神圣不可侵犯。
3.檢查《課前預習案》的“預習自測”部分,學生匯報。
二、合作探究、交流展示
活動一:感受祖國疆域的遼闊
1.祖國在世界的位置。
在世界地圖上找到中國的位置:我們的祖國位于亞洲東部、太平洋的西岸。
??? 2.祖國疆域的遼闊。
????①世界各大國面積比較。
????②中國與歐洲面積比較。
③小結:中國陸地面積960多萬平方千米,僅次于俄羅斯和加拿大,是世界上面積第三大的國家。
3.你還能用什么來說明我們祖國的疆域遼闊呢?
活動二:了解我國的鄰國
1.???引導學生找出我國大陸瀕臨的四大海域和最大的島嶼。
2.???閱讀《中國的疆域》圖,一小組為單位找一找與中國陸上相鄰的14個國家和隔海相望的6個國家兵在圖中圈出。
3.???交流匯報。
4.???小結:
四大海域:渤海、黃海、東海、南海。(自北向南)
我國第一大島:臺灣島
14個陸上鄰國:朝鮮、俄羅斯、蒙古、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爾、不丹、緬甸、老撾、越南。
6個隔海相望的國家:韓國、日本、菲律賓、馬來西亞、文萊、印度尼西亞。
活動三:省級行政區域
1.閱讀《中國的省級行政區域》圖,看看我國都有哪些省,找找我國的自治區、直轄市和特別行政區。你的家鄉在什么地方?試著在圖中找出來。
2.除了地圖,日常生活中,還有很多可以表現我國行政區的事物,你發現了嗎?
3.小結:
5個自治區:廣西壯族自治區、內蒙古自治區、寧夏回族自治區、西藏自治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4個直轄市:上海市、北京市、天津市、重慶市。
2個特別行政區: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實行“一國兩制”。
我們的家鄉在山東省。
活動四:祖國的寶島----臺灣
1.???交流你所了解的臺灣省的資料。
2.???簡介臺灣。
三、精講點撥、學科建模
1. 我們的祖國位于亞洲的東部、太平洋的西岸,陸地面積960多萬平方千米,僅次于俄羅斯和加拿大,是世界上面積第三大的國家。
2. 四大海域:渤海、黃海、東海、南海。(自北向南)
我國第一大島:臺灣島
14個陸上鄰國:朝鮮、俄羅斯、蒙古、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爾、不丹、緬甸、老撾、越南。
6個隔海相望的國家:韓國、日本、菲律賓、馬來西亞、文萊、印度尼西亞。
3. 5個自治區:廣西壯族自治區、內蒙古自治區、寧夏回族自治區、西藏自治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4個直轄市:上海市、北京市、天津市、重慶市。
2個特別行政區: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實行“一國兩制”。
北京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首都。
4.臺灣省位于我國東南沿海,包括臺灣島以及附近的澎湖列島、釣魚島、赤尾嶼等島嶼。臺灣的美稱:海上明珠、亞洲天然植物園、海上米倉、東方甜島、水果之鄉等。
四、當堂訓練、鞏固新知
利用《課堂訓練案》,當堂達標,鞏固所學。
五、歸納總結、拓展提升
1.課堂小結: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
2.分發《課后拓展訓練案》,如果有時間就當堂完成一部分必做題。
教學反思
?
6.我們神圣的國土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欣賞祖國的風景名勝和自然風光,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體驗熱愛國土的情感。
2.能力目標
運用觀察、收集資料等方式,動深入了解我國的一處風景區,培養學生的交往、表達、合作等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了解祖國的名山太川和名勝古跡,通過觀賞我國的好山好水好風光,培養學生民族自豪感和熱愛祖國的情懷。
課前準備:
學生課前完成《課前預習案》。
準備課件、《課堂練習案》和《課后拓展訓練案》。
教學過程:
一、目標解讀、預習反饋
1.新課導入:
同學們,今天老師想和大家一起體驗一次快樂旅行,去游覽一下我們彩色的中國。(課件出示彩色地圖畫面)
2.目標解讀:雪花老師小學資料制作微信:x3481913332
?
通過本課學習,同學們要達到的目標是欣賞祖國的風景名勝和自然風光,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體驗熱愛國土的情感。
3.檢查《課前預習案》的“預習自測”部分,學生匯報。
二、合作探究、交流展示
(播放《快樂中國行》音樂)準備好了嗎?咱們出發吧!(出示課件)首先,咱們進入快樂第一站:游自然風光
?
活動一、 游自然風光林
?
1.課件出示一幅幅自然風光圖。
2.看了這一幅幅圖畫,你有什么感受?
3.是啊!這么美的地方,真想身臨其境,感受感受;我就曾經去過桂林,都說桂林山水甲天下,走進桂林,才真正感受到了那種美,那詩畫般的山水風光,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桂林的山,漓江的水,那種美是那么的樸實!
?? 4.同學們,你們有去過哪些地方?或是課前查過哪些自己感興趣的資料?還是有學過的有關的課文或是歌曲?說說,我們大家一起交流交流,一起分享
5.閱讀《中國地形》圖,找一找我國的主要山脈和大江大河,看看它們都分布在哪里。
6.觀賞長江、黃河、黃山、天山,并做簡介。說一說,哪個景觀給你留下的印象深刻,你有什么感受?
7.交流:我國的地形有什么特點?為什么長江、黃河都是自西向東流向大海?
?
活動二、觀名勝古跡園
?
過渡:當然,旅游不光是享受自然風光,還可以去參觀中國的名勝古跡,感受祖國源遠流長的歷史。同學們,下面咱們就去快樂中國行的第二站看看:觀名勝古跡園
?
1.誰知道哪些地方有哪些名勝古跡呢?
2.玩 “快樂聯想”的游戲,游戲規則:提供一個城市名稱,你們聯想相關的名勝古跡。咱們分五個小組,以小組為單位,分發“快樂聯想卡”,在規定時間內完成,開始吧!
學生討論交流,完成“快樂聯想卡”并展示
3.師總結,并進一步補充我國被列入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的資料:
世界文化遺產
長城,明清皇宮(北京故宮、沈陽故宮),敦煌莫高窟,秦始皇陵及兵馬俑,周口店北京人遺址,承德避暑山莊,曲阜孔廟、孔府、孔林,武當山風景區,拉薩布達拉宮,麗江古城,平遙古城,蘇州古典園林,北京頤和園,北京天壇,明清皇家陵寢,龍門石窟,都江堰—青城山,,山西大同云岡石窟 、杭州西湖。
世界文化和自然雙重遺產
泰山風景名勝區,黃山風景名勝區,武夷山,峨眉山-樂山大佛
?
4.贊美祖國:祖國啊,你真____________________!我__________你,我的祖國!
5. 此時的你有什么感受?
是啊!山的不朽,塑造了五千年的錦繡;水的流動,流出了五千年的聲威,同學們,讓我們共同祝愿祖國的山更綠、水更清,明天更美好!
?活動三、踐行文明出游公約
?
1.感受了祖國的好山好水好風光,接著,我們來到了一處旅游景點,(被污染的景點)看后你有什么感受?在你的身邊有沒有類似的事情發生?
2.以小組為單位討論,如何用自己的行動愛護自然,愛護文化遺產,愛護祖國的一草一木,然后設計一份《旅游文明公約》。
?
?
活動四、一方水土養一方人
?
1.閱讀《中國地形》圖,找一找我國的平原、高原、丘陵和盆地。
小結:三大平原:東北平原、華北平原、長江中下游平原。
四大盆地:塔里木盆地、準噶爾盆地、 柴達木盆地、四川盆地。
四大高原:青藏高原、內蒙古高原、黃土高原、云貴高原。?
2.說一說家鄉的地形及氣候特點,然后和同桌討論,我們的生產受到哪些自然環境的影響?
3.圖片展示南北方人民生活方式的不同,思考:造成南方、北方人們生活習慣和方式不同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4.我們祖國各地都有自己的特色和習俗,你們知道有哪一些呢?把你知道的告訴大家。
?回顧你的所見、所聞,談談北方和南方的人們衣食住行的特點。
5.小結:“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不同地區人們的生產生活有著很大的差異。隨著時代的發展,不同地區之間的交往越來越多,這需要人們不斷增加了解,相互尊重彼此的生活習俗。
?
活動五、編錦繡中華冊
?
過渡:感受了祖國的好山好水好風光,下面,咱們要進行咱們本次快樂中國行的最后一站:錦繡中華
?
師:同學們,通過這節課的學習,相信你們有不少收獲,但僅僅課堂了解的這些知識是不夠得,下面,就請你們以小組為單位,動手編輯“錦繡中華冊”,把課前查閱的資料,圖片都收藏在小冊里,并在旁邊留下自己的感言
?
三、精講點撥、學科建模
1.地球表面五種陸地地形是丘陵、平原、山地、盆地、高原。我們家鄉的地形是丘陵。
2.我國第一長河——長江,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我國最大的瀑布——黃果樹瀑布,我國面積最大的高原——青藏高原(號稱“世界屋脊”)
3.三大平原:東北平原、華北平原、長江中下游平原。
四大盆地:塔里木盆地、準噶爾盆地、 柴達木盆地、四川盆地。
四大高原:青藏高原、內蒙古高原、黃土高原、云貴高原。
四、當堂訓練、鞏固新知
利用《課堂訓練案》,當堂達標,鞏固所學。
五、歸納總結、拓展提升
1.課堂小結: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
2.分發《課后拓展訓練案》,如果有時間就當堂完成一部分必做題。
教學反思?
五年級道德與法治《6.我們神圣的國土》教案
編寫時間: 年 月 日 執教時間: 年 月 日
主 備 人: 執 教 者: 共第 課時
課題:《6.我們神圣的國土》
共 4課時
第 1課時
課型:新授
教材研讀
教學目標
1.知道我國的地理位置,領土面積,海陸疆域,行政區劃。
1.知道臺灣是我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祖國的領土神圣不可侵犯
教學重點
學會看中國地圖、行政區劃地圖等,培養學生良好的讀圖習慣。
教學難點
知道我國幅員遼闊,為祖國感到自豪。
教法學法
講解法、情景體驗法、多媒體教學法。
合作交流、實踐法。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準備課件、《課堂練習案》和《課后拓展訓練案》。
學生準備:學生課前完成《課前預習案》。
教
學
過
程
教學活動
個案
補充
一、目標解讀、預習反饋
1.新課導入:
同學們,現在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些祖國美麗風光的圖片。(課件出示:祖國風光圖片)然后想一想:看過之后你有什么感受?
謎語:藍色星球浮太空,一只雄雞在其中,南北兩分它在北,東西二分它居東,頭指世界最大洋,尾靠全球最大陸。(打一國家名稱)
中國的版圖像一只雄雞,你知道我國的首都和全稱是什么嗎?是的,我們的祖國不僅風景秀麗,而且幅源遼闊,那我們的祖國到底有多大?這節課,我們就共同來學習第三單元第一課《我們神圣的國土》。(板書課題)
2.目標解讀:
通過本課學習,同學們要達到的目標是知道我國的地理位置,領土面積,海陸疆域,行政區劃。知道臺灣是我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祖國的領土神圣不可侵犯。
3.檢查《課前預習案》的“預習自測”部分,學生匯報。
二、合作探究、交流展示
活動一:感受祖國疆域的遼闊
1.祖國在世界的位置。
在世界地圖上找到中國的位置:我們的祖國位于亞洲東部、太平洋的西岸。
2.祖國疆域的遼闊。
①世界各大國面積比較。
②中國與歐洲面積比較。
③小結:中國陸地面積960多萬平方千米,僅次于俄羅斯和加拿大,是世界上面積第三大的國家。
3.你還能用什么來說明我們祖國的疆域遼闊呢?
活動二:了解我國的鄰國
1.引導學生找出我國大陸瀕臨的四大海域和最大的島嶼。
2.閱讀《中國的疆域》圖,一小組為單位找一找與中國陸上相鄰的14個國家和隔海相望的6個國家兵在圖中圈出。
3.交流匯報。
4.小結:
四大海域:渤海、黃海、東海、南海。(自北向南)
我國第一大島:臺灣島
14個陸上鄰國:朝鮮、俄羅斯、蒙古、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爾、不丹、緬甸、老撾、越南。
6個隔海相望的國家:韓國、日本、菲律賓、馬來西亞、文萊、印度尼西亞
板書設計
教學反思
五年級道德與法治上冊《6.我們神圣的國土》教案
編寫時間: 年 月 日 執教時間: 年 月 日
主 備 人: 執 教 者: 共第 課時
課題:《6.我們神圣的國土》
共 4課時
第 2課時
課型:新授
教材研讀
教學目標
1.知道我國的地理位置,領土面積,海陸疆域,行政區劃。
2.知道臺灣是我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祖國的領土神圣不可侵犯
教學重點
學會看中國地圖、行政區劃地圖等,培養學生良好的讀圖習慣。
教學難點
知道我國幅員遼闊,為祖國感到自豪。
教法學法
講解法、情景體驗法、多媒體教學法。
合作交流、實踐法。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準備課件、《課堂練習案》和《課后拓展訓練案》。
學生準備:學生課前完成《課前預習案》。
教
學
過
程
教學活動
個案
補充
一、活動三:省級行政區域
1.閱讀《中國的省級行政區域》圖,看看我國都有哪些省,找找我國的自治區、直轄市和特別行政區。你的家鄉在什么地方?試著在圖中找出來。
2.除了地圖,日常生活中,還有很多可以表現我國行政區的事物,你發現了嗎?
3.小結: 5個自治區:廣西壯族自治區、內蒙古自治區、寧夏回族自治區、西藏自治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4個直轄市:上海市、北京市、天津市、重慶市。
2個特別行政區: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實行“一國兩制”。
我們的家鄉在陜西省。
活動四:祖國的寶島----臺灣
1.交流你所了解的臺灣省的資料。
2.簡介臺灣。
二、精講點撥、學科建模
1. 我們的祖國位于亞洲的東部、太平洋的西岸,陸地面積960多萬平方千米,僅次于俄羅斯和加拿大,是世界上面積第三大的國家。
2. 四大海域:渤海、黃海、東海、南海。(自北向南)
我國第一大島:臺灣島
14個陸上鄰國:朝鮮、俄羅斯、蒙古、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爾、不丹、緬甸、老撾、越南。
6個隔海相望的國家:韓國、日本、菲律賓、馬來西亞、文萊、印度尼西亞。
3. 北京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首都。
4. 臺灣省位于我國東南沿海,包括臺灣島以及附近的澎湖列島、釣魚島、赤尾嶼等島嶼。臺灣的美稱:海上明珠、亞洲天然植物園、海上米倉、東方甜島、水果之鄉等。
四、當堂訓練、鞏固新知
利用《課堂訓練案》,當堂達標,鞏固所學。
五、歸納總結、拓展提升
1.課堂小結: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
2.分發《課后拓展訓練案》,如果有時間就當堂完成一部分必做題。
板書設計
教學反思
五年級道德與法治上冊《6.我們神圣的國土》教案
編寫時間: 年 月 日 執教時間: 年 月 日
主 備 人: 執 教 者: 共第 課時
課題:《6.我們神圣的國土》
共 4課時
第3課時
課型:新授
教材研讀
教學目標
1.欣賞祖國的風景名勝和自然風光,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體驗熱愛國土的情感。
2.運用觀察、收集資料等方式,動深入了解我國的一處風景區,培養學生的交往、表達、合作等能力。
3.了解祖國的名山太川和名勝古跡,通過觀賞我國的好山好水好風光,培養學生民族自豪感和熱愛祖國的情懷。
教學重點
學會看中國地圖、行政區劃地圖等,培養學生良好的讀圖習慣。
教學難點
知道我國幅員遼闊,為祖國感到自豪。
教法學法
講解法、情景體驗法、多媒體教學法。
合作交流、實踐法。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準備課件、《課堂練習案》和《課后拓展訓練案》。
學生準備:學生課前完成《課前預習案》。
教
學
過
程
教學活動
個案補充
一、目標解讀、預習反饋
1.新課導入:
同學們,今天老師想和大家一起體驗一次快樂旅行,去游覽一下我們彩色的中國。(課件出示彩色地圖畫面)
2.目標解讀:
通過本課學習,同學們要達到的目標是欣賞祖國的風景名勝和自然風光,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體驗熱愛國土的情感。
3.檢查《課前預習案》的“預習自測”部分,學生匯報。
二、合作探究、交流展示
(播放《快樂中國行》音樂)準備好了嗎?咱們出發吧!(出示課件)首先,咱們進入快樂第一站:游自然風光
活動一、 游自然風光林
1.課件出示一幅幅自然風光圖。
2.看了這一幅幅圖畫,你有什么感受?
3.是啊!這么美的地方,真想身臨其境,感受感受;我就曾經去過桂林,都說桂林山水甲天下,走進桂林,才真正感受到了那種美,那詩畫般的山水風光,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桂林的山,漓江的水,那種美是那么的樸實!
4.同學們,你們有去過哪些地方?或是課前查過哪些自己感興趣的資料?還是有學過的有關的課文或是歌曲?說說,我們大家一起交流交流,一起分享
5.閱讀《中國地形》圖,找一找我國的主要山脈和大江大河,看看它們都分布在哪里。
6.觀賞長江、黃河、黃山、天山,并做簡介。說一說,哪個景觀給你留下的印象深刻,你有什么感受?
7.交流:我國的地形有什么特點?為什么長江、黃河都是自西向東流向大海?
活動二、觀名勝古跡園
過渡:當然,旅游不光是享受自然風光,還可以去參觀中國的名勝古跡,感受祖國源遠流長的歷史。同學們,下面咱們就去快樂中國行的第二站看看:觀名勝古跡園
1.誰知道哪些地方有哪些名勝古跡呢?
2.玩 “快樂聯想”的游戲,游戲規則:提供一個城市名稱,你們聯想相關的名勝古跡。咱們分五個小組,以小組為單位,分發“快樂聯想卡”,在規定時間內完成,開始吧!
學生討論交流,完成“快樂聯想卡”并展示
3.師總結并進一步補充我國被列入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的資料:
世界文化遺產: 長城,明清皇宮(北京故宮、沈陽故宮),敦煌莫高窟,秦始皇陵及兵馬俑,周口店北京人遺址,承德避暑山莊,曲阜孔廟、孔府、孔林,武當山風景區,拉薩布達拉宮,麗江古城 ,平遙古城,蘇州古典園林,北京頤和園,北京天壇,明清皇家陵寢,龍門石窟,都江堰—青城山,,山西大同云岡石窟 、杭州西湖。
世界文化和自然雙重遺產: 泰山風景名勝區,黃山風景名勝區,武夷山,峨眉山-樂山大佛
4.贊美祖國:祖國啊,你真__________!我__________你,我的祖國!
5. 此時的你有什么感受?
是啊!山的不朽,塑造了五千年的錦繡;水的流動,流出了五千年的聲威,同學們,讓我們共同祝愿祖國的山更綠、水更清,明天更美好!
板書設計
教學反思
五年級道德與法治上冊《6.我們神圣的國土》教案
編寫時間: 年 月 日 執教時間: 年 月 日
主 備 人: 執 教 者: 共第 課時
課題:《6.我們神圣的國土》
共 4課時
第 4課時
課型:新授
教材研讀
教學目標
1.欣賞祖國的風景名勝和自然風光,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體驗熱愛國土的情感。
2.運用觀察、收集資料等方式,動深入了解我國的一處風景區,培養學生的交往、表達、合作等能力。
3.了解祖國的名山太川和名勝古跡,通過觀賞我國的好山好水好風光,培養學生民族自豪感和熱愛祖國的情懷。
教學重點
學會看中國地圖、行政區劃地圖等,培養學生良好的讀圖習慣。
教學難點
知道我國幅員遼闊,為祖國感到自豪。
教法學法
講解法、情景體驗法、多媒體教學法。
合作交流、實踐法。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準備課件、《課堂練習案》和《課后拓展訓練案》。
學生準備:學生課前完成《課前預習案》。
教
學
過
程
教學活動
個案
補充
一、活動三、踐行文明出游公約
1.感受了祖國的好山好水好風光,接著,我們來到了一處旅游景點,(被污染的景點)看后你有什么感受?在你的身邊有沒有類似的事情發生?
2.以小組為單位討論,如何用自己的行動愛護自然,愛護文化遺產,愛護祖國的一草一木,然后設計一份《旅游文明公約》。
活動四、一方水土養一方人
1.閱讀《中國地形》圖,找一找我國的平原、高原、丘陵和盆地。
小結:三大平原:東北平原、華北平原、長江中下游平原。
四大盆地:塔里木盆地、準噶爾盆地、 柴達木盆地、四川盆地。
四大高原:青藏高原、內蒙古高原、黃土高原、云貴高原。
2.說一說家鄉的地形及氣候特點,然后和同桌討論,我們的生產受到哪些自然環境的影響?
3.圖片展示南北方人民生活方式的不同,思考:造成南方、北方人們生活習慣和方式不同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4.我們祖國各地都有自己的特色和習俗,你們知道有哪一些呢?把你知道的告訴大家。
回顧你的所見、所聞,談談北方和南方的人們衣食住行的特點。
5.小結:“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不同地區人們的生產生活有著很大的差異。隨著時代的發展,不同地區之間的交往越來越多,這需要人們不斷增加了解,相互尊重彼此的生活習俗。
二、活動五 編錦繡中華冊
過渡:感受了祖國的好山好水好風光,下面,咱們要進行咱們本次快樂中國行的最后一站:錦繡中華
師:同學們,通過這節課的學習,相信你們有不少收獲,但僅僅課堂了解的這些知識是不夠得,下面,就請你們以小組為單位,動手編輯“錦繡中華冊”,把課前查閱的資料,圖片都收藏在小冊里,并在旁邊留下自己的感言
四、精講點撥、學科建模
1. 地球表面五種陸地地形是丘陵、平原、山地、盆地、高原。我們家鄉的地形是丘陵。
2.我國第一長河——長江,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我國最大的瀑布——黃果樹瀑布,我國面積最大的高原——青藏高原(號稱“世界屋脊”)
3. 三大平原:東北平原、華北平原、長江中下游平原。
四大盆地:塔里木盆地、準噶爾盆地、 柴達木盆地、四川盆地。
四大高原:青藏高原、內蒙古高原、黃土高原、云貴高原。
五、當堂訓練、鞏固新知
利用《課堂訓練案》,當堂達標,鞏固所學。
六 、歸納總結、拓展提升
1.課堂小結: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
2.分發《課后拓展訓練案》,如果有時間就當堂完成一部分必做題。
板書設計
教學反思
推薦訪問: 上冊 法治 國土在偉大祖國73華誕之際,我參加了單位組織的“光影鑄魂”主題黨日活動,集中觀看了抗美援朝題材影片《長津湖》,再一次重溫這段悲壯歷史,再一次深刻感悟偉大抗美援朝精神。1950年10月,新中國剛剛成立一年,
根據省局黨組《關于舉辦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讀書班的通知》要求,我中心通過專題學習、專題研討以及交流分享等形式,系統的對《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進行了深入的學習與交流,下面我就來談一談我個人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是在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相互疊加的大背景下,對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治國理政重大戰略部署、重大理論創造、重大思想引領的系統呈現。它生動記錄了新一代黨中央領導集體統籌兩個
《真抓實干做好新發展階段“三農工作”》是《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中的文章,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在2020年12月28日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的集體學習時的講話。文章指出,我常講,領導干部要胸懷黨和國家工作大
在《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從嘉興南湖中駛出的小小紅船,到世界上最大的執政黨,在中國共產黨的字典里,“人民”一詞從來都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以馬克思主義戰略家的博大胸襟和深謀遠慮,在治國理政和推動全球治理中牢固樹立戰略意識,在不同場合多次圍繞戰略策略的重要性,戰略和策略的關系,提高戰略思維、堅定戰略自信、強化戰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集中展示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相互疊加背景下,如何更好地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而進行的生動實踐與理論探索;對于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
在黨組織的關懷下,我有幸參加了區委組織部組織的入黨積極分子培訓班。為期一周的學習,學習形式多樣,課程內容豐富,各位專家的講解細致精彩,對于我加深對黨的創新理論的認識、對黨的歷史的深入了解、對中共黨員的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共建網上美好精神家園》一文中指出:網絡玩命是新形勢下社會文明的重要內容,是建設網絡強國的重要領域。截至2021年12月,我國網民規模達10 32億,較2020年12月增長4
剛剛召開的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七次全體會議上討論并通過了黨的十九屆中央委員會向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報告、黨的十九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向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工作報告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