狠狠干影院/欧美午夜电影在线观看/高黄文/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完整版

民政局社會救助資金審計報告三篇

| 瀏覽次數:

報告使用范圍很廣。按照上級部署或工作計劃,每完成一項任務,一般都要向上級寫報告,反映工作中的基本情況、工作中取得的經驗教訓、存在的問題以及今后工作設想等,以取得上級領導部門的指導。報告,在已發布的黨、人大、政府、司法、軍隊機關的公文處理規范中, 以下是為大家整理的關于民政局社會救助資金審計報告3篇 , 供大家參考選擇。

民政局社會救助資金審計報告3篇

民政局社會救助資金審計報告篇1

2018年民政局救助站度述職報告

18年在市委、市民政局及黨委的關心和支持下,本著“以人為本,依法救助,親情服務,共享和諧”的理念,繼續實行“自愿救助,無償救助”的原則。我站全體干部職工開拓創新,對我市流浪乞討和臨時遇困人群提供救助服務,保障其基本生活權益,完善社會救助制度,為他們排憂解難,為城市的建設和發展做出了一定的貢獻。
一、基本救助情況
18年全年,我站依法實施救助3091人次,其中男性2340人次,女性751人次;未成年人209人次,成年人2882人次,老年人361人次,信息不明者78人次;肢體殘疾158人次,智力障礙101人次,精神病786人次;本省籍1284人次,外省籍1729人次。其中護送返鄉686人次。經定點醫院救治無效死亡4人。
二、務實創新,努力爭創新業績
一是在今年上半年積極準備申報救助站達標工作,在今年年末已成功通過國家二級站達標。基本形成了主動救助和常規救助一體化的格局。
二是穩抓安全工作。無論在日常的救助工作,特殊對象的護送返鄉,還是街上的流動勸導,我們都要求干部職工把安全放在首位。在危重病人的救助過程中,一直秉承“先救治,再救助”的原則,依政策按救助流程操作,做好救助工作的每一個環節。在站內主要通道實行實時監控,安排好節假日和晚上的值班工作,確保站內無重大事故發生。
三是三種特殊對象的救治和救助協調工作基本理順,已與市福利中心,市優撫醫院和市腦血管醫院簽訂相關協議,為救助對象的醫療和安置提供了可靠的保障。同時,這些先關工作也得益于市局黨組對救助工作的關心和重視
四是站內軟硬件設施得到進一步改善,救助區內的日常設施基本配備。未保中心23個功能室的設施配套有所增加,未保大樓的功能配置進一步加強,床上用品、門窗、水電及洗浴設配的安裝一應到位。服務內容結合功能配置有所提升,新增了心理咨詢項目。
五是“接送流浪孩子回家”專項行動取得圓滿成功,配合市政府及公安部門打擊xx城區的傳銷窩點,幫助三百多名傳銷被解救人員順利返鄉。在今年年末獲得市政府頒發的“優質服務窗口”的獎牌。
六是在十八大勝利召之際,積極組織全站干部職工學習和領會十八大相關精神。把會議的精髓融入到工作中,不斷創新服務理念和完善工作方法,用新理論武裝頭腦,用新要求規范各自的言行。
三、18年工作計劃
一是完善社區聯動,公安、城管、環衛等部門的協作,形成多部門參與,全面覆蓋,兼顧鄉鎮的良好格局。
二是繼續抓創建工作,提高服務質量和水平,真正的為流浪乞討和臨時遇困人群服務。
三是隨著城市東移的發展趨勢和救助范圍的擴大,爭取在開發區建立分站,使救助工作更高效地開展。
18年我們雖然做了一定的工作,但這其中也離不開市局黨組的關懷。我們也面臨著一些困難和挑戰,在新的一年里我們將繼續努力,進一步提高服務意識,加大宣傳力度,開拓創新。在新的救助管理辦法十周年到來之際,我站將更加有序地開展救助管理工作,在繼續規范資金使用的同時繼續拓展服務內容,把救助工作做到實處,為保障民生、建設文明和諧xx做出應有的貢獻。

民政局社會救助資金審計報告篇2

民政局社會救助專項資金管理自查報告


  民政局社會救助專項資金管理  
  自查報告  
    
  一、檢查制度落實情況  
  一是在社會救助制度方面,落實低保補差標準動態調整機制。堅持“城鄉并軌、就高不就低”的原則;統一政策、統一制度、分類施保、補差有別的原則;合理確定分類施保對象,突出保障救助重點的原則。二是低保對象實際享受的水平與當地公布的標準相一致,及時足額發放臨時補貼。按照《X回族自治區最低生活保障審核審批實施辦法》的規定,將低保戶中的XX周歲以上老年人、未成年人、二級以上重度殘疾人、重大疾病患者四類人群納入保障范圍。將分類施保救助標準由每人XXX元/月提高到每人XXX元/月。每月XX日前將低保金通過X銀行“一卡通”發放給低保戶。三是按照規定程序確定救助對象。充分運用低保信息系統和車輛、房產、公積金等XX家相關核對系統平臺,不斷改進經濟狀況核查手段。在城鄉低保審核審批中,加強核對機制的運用,通過救助申請家庭經濟狀況信息核對,提高低保等社會救助對象認定準確率;在低保審核審批中,進一步明晰家庭經濟狀況核查的內容和方法,采取對每個季度新增低保戶必須先經過家庭經濟信息核對,堅決糾正和杜絕不經家庭經濟狀況調查納入低保的做法,有效減少和遏制“錯保”發生,堅決杜絕“人情保”現象。X-X季度共核對城鄉低保XXXX戶XXXX人。四是嚴格杜絕優親厚友、政策搭車、輪流救助現象。我局進一步做好近親屬備案工作,低保中心起表率作用,率先填寫《X回族自治區低保經辦人員和村民委員會成員近親屬享受低保備案表》,要求街道、社區全部工作人員,包括領導、普通工作人員、網格助理員在內所有可能接觸低保受理、審核工作的人員都要如實填寫《X回族自治區低保經辦人員和村民委員會成員近親屬享受低保備案表》,合計備案人數XXXX余人,其中有近親屬享受低保的XX人。五是救助政策公開、救助程序公開、救助對象公開、救助結果公開。嚴格執行社會救助對象公示制度,堅決杜絕選擇性公示行為;審核審批過程中,要堅持在申請人所在村兩榜公示,獲得救助后要進行長期公示,廣泛接受社會和群眾監督。六是積極開展對街道的監督檢查工作和低保對象的復核工作。我區現有城鄉低保戶XXXX戶XXXXX人;已復合人數XXXX戶XXXXX人,退出低保人數XXX人,其中因“人情保”、“錯保”退出X人,無群眾舉報案件,無媒體曝光案件。七是嚴格執行醫療救助政策規定的救助范圍和救助比例,并自覺接受群眾監督。集中開展《社會救助暫行辦法》宣傳普及活動,對X區領導干部及街道、社區工作人員進行X次集中培訓和測驗;借助民政及政府門戶網站宣傳各項惠民政策等,通過報刊、廣播、電視和網絡等途徑向廣大群眾公布社會救助監督舉報熱線XXXX-XXXXXXX,暢通投訴舉報渠道  
  二、檢查資金管理使用情況  
  一是實行專戶儲存、專賬核算;二是手續完備、賬目清楚,檔案資料齊全;三是社會救助工作安排配套資金和低保工作經費,數量是否足額到位;四是內部監督制度逐步健全;五是堅持“專款專用、重點使用”的原則,有無擅自擴大作用范圍;六是撥付程序詳細規范;七資金分配方案的制定和實施符合規定程序;八是采取“一卡通”或“災民救助卡”等形式及時發放;九資金管理使用否做到收支平衡、略有結余;十是不存在虛報預算、列而不支等問題,無貪污、截留、擠占、挪用資金等行為。   
    
    
  

民政局社會救助資金審計報告篇3

民政局加強社會救助工作匯報

我縣按照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的要求,從實際出發,從解決困難群眾最關心、最迫切的問題入手,認真落實社會救助法規政策,建立了以最低生活保障為基礎,以養老、醫療、教育、住房、就業等專項救助為輔助的社會救助體系,并逐年加以健全和完善。
一、城鄉低保制度逐步完善,保障水平不斷提高
(一)規范管理進一步加強。為進一步規范和完善我縣城鄉低保工作,促進社會和諧發展,根據《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最低生活保障的意見》,2019年9月我縣出臺了《縣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實施細則的通知》,進一步規范操作程序、推進公開公示、加強動態管理,建立起“個人申請、村居評議、鄉鎮審核、縣級審批、三榜公示、動態管理、社會發放”的管理運行體制,積極推行“陽光政務”,把好“入口”,疏通“出口”,充分體現公開、公平、公正。
(二)保障水平進一步提高。我縣1999年初步建立起城市低保制度,2019年農村低保制度開始全面實施。低保制度實施以來,縣委、縣政府把低保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將城鄉低保提標列入為群眾辦實事內容,有效保障了城鄉低保政策的落實。截止目前,我縣共有城市低保對象2873戶、5062人,發放低保金1056.5萬元,人均補差水平達到270.2元;農村低保對象6155戶、22535人,發放低保金2472.6萬元,人均補差水平達到145元。
(三)體制機制進一步完善。一是低保標準與物價上漲掛鉤聯動機制。我縣不斷加大財政投入,科學制定低保標準,逐年提高社會助標準。根據省、市有關文件精神,2019年我縣再次提高救助標準,城市低保標準提高到每人每月430元;農村低保標準提高到每人每月220元;農村五保集中供養標準提高到每人每年3300元;分散供養標準提高到每人每年3120元,實現了救助標準與物價上漲掛鉤的聯動機制。二是建立居民家庭經濟狀況核對機制。我縣成立了縣居民經濟狀況核對中心,進一步加強了對居民家庭經濟狀況的核對能力。
二、醫療救助制度全面建立,困難群眾醫療難問題得到緩解
近年來,我縣醫療救助制度不斷完善,救助覆蓋面逐步擴大,醫療救助水平和規范化管理水平不斷提高。2019年,根據上級文件精神,我縣出臺了《關于進一步規范和完善城鄉醫療救助制度的通知》(縣民字[2019]36號),按照“嚴格救助原則、嚴格對象界定、嚴格審批程序、嚴格救助辦法、靈活救助比例”的辦法和“注重大病救助、降低小病救助門檻,傾斜低保邊緣群體”的總體思路,著力完善各項救助制度,將解決城鄉低保對象、五保對象的醫療難作為重點,提高救助比例及封頂線,分層次實施救助。截止目前,農村醫療累計救助4759人次,發放救助金額1138.5萬元,并資助26324名農村低保、五保對象參加新農合,資助金額43.8萬元;城市醫療累計救助565人次,發放救助資金181.1萬元,從根本上解決貧困戶看病難問題。
三、落實臨時救助政策,切實實現救急難
為進一步落實好《民政部關于進一步建立健全臨時救助制度的通知》和省政府辦公廳《關于建立健全城鄉困難群眾臨時救助制度的通知》的文件精神,妥善解決城鄉貧困居民的突發性、臨時性困難,我局2019年出臺了《關于建立健全城鄉困難群眾臨時救助制度的通知》,堅持“救急救難、及時有效”的原則,對生活出現突發性、臨時性困難的家庭實行臨時救助。截止目前,共救助191人,發放救助金35.7萬元。
四、存在的問題
1、經費投入不足不能滿足事業發展的需要。資金保障機制和籌措機制不夠健全,不能滿足社會救助事業發展的客觀需求。
2、民政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沒能隨著形勢的發展而同步協調發展創新,工作地位、機構設置、人員編制、隊伍素質、經費投入、工作手段等,滯后于形勢的發展,影響了民政職能作用的發揮,制約了民政事業的發展。
五、下一步工作打算
1、提高思想認識。時刻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思想認識和具體行動必須與黨和政府保持高度的一致,力求宣傳政策要詳盡,執行政策不走樣。
2、強化工作措施。加強社會救助政策宣傳,加強干部教育管理,加強村級財務監督,切實增強群眾意識。
3、加大督促檢查。進一步加強各項社會救助政策落實情況的公示,接受社會的監督;堅持督促檢查不流于形式,堅持不同時間段有不同的督查形式和內容,確保監督取得實效。

推薦訪問: 民政局 審計報告 社會救助

【民政局社會救助資金審計報告三篇】相關推薦

工作總結最新推薦

N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