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拼音gōng jiàng,有工藝專長的匠人,現代被稱為大師傅,技術員。專注于某一領域、針對這一領域的產品研發或加工過程全身心投入,精益求精、一絲不茍的完成整個工序的每一個環節,可稱其為工匠, 以下是為大家整理的關于2021大國工匠經典人物4篇 , 供大家參考選擇。
2021大國工匠經典人物4篇
大國工匠人物事跡
事跡是指過去做過的較重要的事情。 大國工匠人物事跡一氣呵成地看完了央視系列節目《大國工匠》,心中已風起云涌,升起一種無與倫比的自豪與榮光。
你問我在自豪什么?
我自豪的是他們用職業精神鑄造美麗的中國夢。
《大國工匠》——八位主人公,八集系列片,八雙勞動者的手,八個基層崗位卻擁有同一個“匠心”。焊接火箭“心臟”的高鳳林、“兩絲”鉗工顧秋亮、“航空手藝人”胡雙錢等等數位大國工匠,用他們的技藝,用他們的工匠精神鑄造中國夢。
應該說,他們是千千萬萬個辛勤奮斗在崗位上技工的代表,是無數個默默堅守崗位的勞動人員的代表。他們精湛的技術自然不是一蹴而就,而是經過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練習,鉆研:手上厚厚的老繭可以為他們作證。
可想而知,這個過程是無比枯燥而孤單的,家人與工作之間,他們都將更多的時間分給自己所在的崗位,家人自然有過埋怨,但最終因為自我的堅持和相互的理解,都化作支持鼓勵。
可想而知,這途中自然有過辛酸坎坷,有過無數誘惑。可以選擇中途退出,可以選擇更加舒適的工作環境、更加高薪的崗位。但他們無一不從一而終,不忘初心,為心中的信念而努力,為自己的成就而感到自豪。
毋庸置疑,這是無上的殊榮——為國家的發展貢獻著自己的力量。正是因為數不清的大國工匠的存在,我們的國家才會更加繁榮富強。我們要向這八雙手的主人致敬,向他們身后站著的無數同樣將自己大半生奉獻給工作崗位的勞動者致敬,而我也十分慶幸,將來自己也會成為他們其中的一員,雖然會生活在艱辛勞累之中,然而我卻將見到這其中推動國家民族產業發展的希望和力量,這是一件多么值得去做的事啊!
作為一名職業學校的學生,他們是榜樣,是里程碑,是要追趕的目標。我們還年輕著,還有很多的時間學習技術,當有一天,自己的努力為中國夢而添磚加瓦,這是一件多么值得對子孫講述的故事。
大國工匠人物事跡今年53歲的高鳳林,是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第一研究院211廠發動機車間班組長,35年來,他幾乎都在做著同樣一件事,即為火箭焊“心臟”——發動機噴管焊接。有的實驗,需要在高溫下持續操作,焊件表面溫度達幾百攝氏度,高鳳林卻咬牙堅持,雙手被烤得鼓起一串串水皰。因為技藝高超,曾有人開出“高薪加兩套北京住房”的誘人條件聘請他,高鳳林卻說,我們的成果打入太空,這樣的民族認可的滿足感用金錢買不到。他用35年的堅守,詮釋了一個航天匠人對理想信念的執著追求。
極致:焊點寬 0.16毫米 管壁厚0.33毫米
“長征五號”火箭發動機的噴管上,就有數百根幾毫米的空心管線。管壁的厚度只有0.33毫米,高鳳林需要通過3萬多次精密的焊接操作,才能把它們編織在一起,焊縫細到接近頭發絲,而長度相當于繞一個標準足球場兩周。
專注:為避免失誤 練習十分鐘不眨眼
高鳳林說,在焊接時得緊盯著微小的焊縫,一眨眼就會有閃失。“如果這道工序需要十分鐘不眨眼,那就十分鐘不眨眼。”。
堅守:35年焊接130多枚火箭發動機
高鳳林說,每每看到我們生產的發動機把衛星送到太空,就有一種成功后的自豪感,這種自豪感用金錢買不到。
正是這份自豪感,讓高鳳林一直以來都堅守在這里。35年,130多枚長征系列運載火箭在他焊接的發動機的助推下,成功飛向太空。這個數字,占到我國發射長征系列火箭總數的一半以上。
匠心:用專注和堅守創造不可能
火箭的研制離不開眾多的院士、教授、高工,但火箭從藍圖落到實物,靠的是一個個焊接點的累積,靠的是一位位普通工人的咫尺匠心。
專注做一樣東西,創造別人認為不可能的可能,高鳳林用35年的堅守,詮釋了一個航天匠人對理想信念的執著追求。
大國工匠人物事跡焊接技術千變萬化,為火箭發動機焊接,就更不是一般人能勝任的了,高鳳林就是一個為火箭焊接“心臟”的人。
高鳳林,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第一研究院國營二一一廠特種熔融焊接工、發動機零部件焊接車間班組長,特級技師。
30多年來,高鳳林先后參與北斗導航、嫦娥探月、載人航天等國家重點工程以及長征五號新一代運載火箭的研制工作,一次次攻克發動機噴管焊接技術世界級難關,出色完成亞洲最大的全箭振動試驗塔的焊接攻關、修復蘇制圖154飛機發動機,還被丁肇中教授親點,成功解決反物質探測器項目難題。高鳳林先后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全軍科技進步二等獎等20多個獎項。
絕活不是憑空得,功夫還得練出來。
高鳳林吃飯時拿筷子練送絲,喝水時端著盛滿水的缸子練穩定性,休息時舉著鐵塊練耐力,冒著高溫觀察鐵水的流動規律;為了保障一次大型科學實驗,他的雙手至今還留有被嚴重燙傷的疤痕;為了攻克國家某重點攻關項目,近半年的時間,他天天趴在冰冷的產品上,關節麻木了、青紫了,他甚至被戲稱為“和產品結婚的人”。2015年,高鳳林獲得全國勞動模范稱號。
大國工匠2018年度人物——高鳳林
主要事跡
高鳳林,焊接火箭“心臟”發動機的中國第一人。長征系列火箭,是我國最重要的運載火箭,40%的長征系列火箭“心臟”的焊接都出自高鳳林之手。精湛的技藝將火箭心臟的最核心部件—泵前組件的產品合格率從29%提升到92%,破解了20多年來掣肘我國航天事業快速發展的難題。火箭生產的提速讓中國迎來了航天密集發射的新時代。
[詳細]
頒獎詞
突破極限精度,將龍的軌跡劃入太空;破解20載難題,讓中國繁星映亮蒼穹!焊花閃爍,歲月寒暑,高鳳林,為火箭鑄“心”,為民族筑夢!
大國工匠2018年度人物——李萬君
主要事跡
復興號,當今世界上大規模運行的動車組列車,目前最高運營時速350公里。李萬君以獨創的一槍三焊的新方法破解轉向架焊接的核心技術難題,實現我國動車組研制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重大突破,也焊出了世界新標準,推動復興號的批量生產成為現實。如今每天290多對復興號風馳電掣,已經成為閃耀世界的中國名片。[詳細]
頒獎詞
一把焊槍,一雙妙手,他以柔情呵護復興號的筋骨;千度烈焰,萬次攻關,他用堅固為中國夢提速。李萬軍,那飛馳的列車,會記下你指尖的溫度!
大國工匠2018年度人物——夏立
主要事跡
鉗工是個普通不過的工種,但是能將手工裝配精度做到0.002毫米絕不簡單,這相當于頭發絲直徑的1/40。30多年來,夏立親手裝配的天線指過北斗,送過神舟,護過戰艦,亮過“天眼”,他也從17歲的學徒工成長為身懷絕技的大國工匠,在人類極目宇宙的背后是一份極致的磨礪。[詳細]
頒獎詞
技藝吹影鏤塵,擦亮中華翔龍之目;組裝妙至毫巔,鋪就嫦娥奔月星途。夏立,當”天馬“凝望遠方,綿延著我們的期待,也溫暖你的夢想!
大國工匠2018年度人物——王進
主要事跡
特高壓帶電作業,是世界上最危險的工作之一,被稱為“刀鋒上的舞者”。215米,70層樓高,這是特高壓帶電檢修工王進常常攀爬的高度。王進,在正負660千伏超高壓直流輸電線路上帶電檢修的世界第一人!目前,我國在運、在建特高壓工程24項,線路長3.5萬公里,累計輸電超過1萬億千瓦時,均居世界第一。[詳細]
頒獎詞
平步百米鐵塔,橫穿超、特高壓。世界第一的榮耀,他直面生死從容寫下!王進,在“刀鋒”上起舞,守護著歲月通明,燈火萬家!
大國工匠2018年度人物——朱恒銀
主要事跡????地質鉆探的水平,體現著一個國家的綜合實力。朱恒銀的定向鉆探技術,徹底顛覆傳統,取芯的時間由30多個小時,一下縮短到了40分鐘;在全國50多個礦區推廣應用后,產生的經濟效益高達數千億,填補七項國內空白。44年,朱恒銀,一個普通的鉆探工人,用智慧、毅力,向技藝的巔峰不斷挑戰。[詳細]
頒獎詞????從地表向地心,他讓探寶“銀針”不斷挺進。一腔熱血,融入千米厚土;一縷微光,射穿巖層深處。朱恒銀,讓鉆頭行走的深度,矗立為行業的高度!
大國工匠2018年度人物——喬素凱
主要事跡
核電站代表著一個國家的高端制造業水平。喬素凱作為國內唯一的核燃料組件修復團隊領軍人,26年來20多臺核電機組、100多次核燃料裝卸任務,帶領團隊操作零失誤。2018年初,歷經十年研發的核燃料組件整體修復設備,更是成功打破國外長期壟斷。[詳細]
頒獎詞
4米長桿,26年,56000步的零失誤讓人驚嘆!是責任,是經驗,更是他心里的”安全大于天“!喬素凱,你的守護,如同那汪池水,清澈蔚藍!
大國工匠2018年度人物——陳行行
主要事跡
陳行行,年僅29歲,國防軍工行業的年輕工匠,在新型數控加工領域,以極致的精準向技藝極限沖擊。用在尖端武器裝備上的薄薄殼體,通過他的手,產品合格率從難以逾越的50%提升到100%。一個人最大的自豪是,這個世界不必知道他是誰,但他參與的事業卻驚艷了世界。[詳細]
頒獎詞
青澀華年化為多彩綻放,精益求精生成青春信仰。大國重器的加工平臺上,他用極致書寫精密人生。陳行行,胸有凌云志,濃濃報國情!
大國工匠2018年度人物——王樹軍
主要事跡
在世界上最繁忙的重型柴油機生產線,平均每95秒就有一臺大功率低能耗的發動機下線。王樹軍,一個普通的維修工,闖進國外高精尖設備維修的禁區,針對國外產品的設計缺陷,突破進口生產線的技術封鎖,生產出我國自主研發的大功率低能耗發動機。讓中國在重型柴油機領域和世界最強者站在了同一條水平線上。[詳細]
頒獎詞
他是維修工,也是設計師,更像是永不屈服的斗士!臨危請命,只為國之重器不能受制于人。王樹軍,中國工匠的風骨,在平凡中非凡,在盡頭處超越!
大國工匠2018年度人物——譚文波
主要事跡
譚文波,堅守大漠戈壁20多年,被稱為油田的土發明家。他冒著生命危險研制出電動液壓地層封閉技術,實現了中國自己的自主產權技術,也是世界首創的新技術,打破了地層封閉工具都要從國外引進的局面,也為世界石油技術實現了一次重大革新。如今,他發明的試油工具正在廣泛使用,創造直接經濟效益幾千萬元。[詳細]
頒獎詞
聽診大地彈指可定;相隔厚土鎖縛氣海油龍。寶藏在黑暗中沉睡,他以無聲的溫柔喚醒。譚文波,你用黑色的眼睛,閃亮試油的“中國路徑”!
大國工匠2018年度人物——李云鶴
主要事跡
李云鶴,敦煌第一位專職修復工匠,幾十年寫下一百多本修復筆記,建立起一套科學的工序流程。獨創了大型壁畫整體剝離的巧妙技法,既不傷害上層壁畫,又讓掩藏的更為久遠的歷史舒展卷軸,無限增值。他說,要對得起祖先,對得起子孫。把這么多珍貴遺產的生命延續下去。[詳細]
頒獎詞
風刀沙劍,面壁一生。洞中一日,筆下千年!六十二載潛心修復,八十六歲耕耘不歇。李云鶴,用心做筆,以血為墨,讓風化的歷史暗香浮動,絢爛重生!
大國工匠2018年度人物——港珠澳建設者集體
主要事跡
港珠澳大橋是目前世界上最長的跨海大橋,它被譽為橋梁界的珠峰,水上長城,整整15年的建設工期,創造了7項世界之最,港珠澳大橋以新世界七大奇跡之一的美譽,讓來自中國的超級大工程又一次被載入了史冊。三千多個日日夜夜,三萬名氣吞風濤的建設大軍,三萬雙勁健有力的工匠之手,三萬個智慧巧思的頭腦。高效運轉,系統集成,創造出世界頂級大橋,成就中國工匠的巔峰之作![詳細]
建設者:
我來自湖南。我來自貴州。我來自四川。我來自河北。河南、廣東、山東、重慶。我們是港珠澳大橋建設者!我們是中國工匠!
今年53歲的高鳳林,是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第一研究院211廠發動機車間班組長,35年來,他幾乎都在做著同樣一件事,即為火箭焊“心臟”——發動機噴管焊接。有的實驗,需要在高溫下持續操作,焊件表面溫度達幾百攝氏度,高鳳林卻咬牙堅持,雙手被烤得鼓起一串串水皰。因為技藝高超,曾有人開出“高薪加兩套北京住房”的誘人條件聘請他,高鳳林卻說,我們的成果打入太空,這樣的民族認可的滿足感用金錢買不到。他用35年的堅守,詮釋了一個航天匠人對理想信念的執著追求。
極致:焊點寬 0.16毫米 管壁厚0.33毫米
“長征五號”火箭發動機的噴管上,就有數百根幾毫米的空心管線。管壁的厚度只有0.33毫米,高鳳林需要通過3萬多次精密的焊接操作,才能把它們編織在一起,焊縫細到接近頭發絲,而長度相當于繞一個標準足球場兩周。
專注:為避免失誤 練習十分鐘不眨眼
高鳳林說,在焊接時得緊盯著微小的焊縫,一眨眼就會有閃失。“如果這道工序需要十分鐘不眨眼,那就十分鐘不眨眼。”。
堅守:35年焊接130多枚火箭發動機
高鳳林說,每每看到我們生產的發動機把衛星送到太空,就有一種成功后的自豪感,這種自豪感用金錢買不到。
正是這份自豪感,讓高鳳林一直以來都堅守在這里。35年,130多枚長征系列運載火箭在他焊接的發動機的助推下,成功飛向太空。這個數字,占到我國發射長征系列火箭總數的一半以上。
匠心:用專注和堅守創造不可能
火箭的研制離不開眾多的院士、教授、高工,但火箭從藍圖落到實物,靠的是一個個焊接點的累積,靠的是一位位普通工人的咫尺匠心。
專注做一樣東西,創造別人認為不可能的可能,高鳳林用35年的堅守,詮釋了一個航天匠人對理想信念的執著追求。
推薦語:孟劍鋒是北京工美集團的一名鏨刻工藝師,他用純銀精雕細琢鏨刻的“和美”純銀絲巾,在去年北京APEC會議上,作為國禮之一贈送給外國領導人及夫人。從業二十年來,他追求極致,對作品負責,對口碑負責,對自己的良心負責,將誠實勞動內化于心,這是大國工匠的立身之本,中國制造的品質保障。
純手工國禮 出自我手
北京APEC會議上送給外國領導人和夫人的國禮中有一件看起來是草藤編織的果盤,里面有一條柔軟的銀色絲巾,絲巾上的圖案清晰自然,賞心悅目。為了分別作出果盤的粗糙感和絲巾的光感,孟劍鋒反復琢磨、試驗,親手制作了近30把鏨子,最小的一把在放大鏡下做了5天。
追求極致 超越自我
追求極致,這是孟劍鋒給自己提的標準。支撐果盤還需要4個中國結作為托兒,工藝標準并沒有規定它們必須是手工加工。技師們準備用機械鑄造出來,再焊接到果盤上,但是,鑄造出來的銀絲上有砂眼,盡管極其微小,孟劍鋒心里卻怎么也過不去這道坎。在他心目中,沒有瑕疵,并且是純手工,這才配得上做國禮。
如今,已經是國家高級工藝美術技師的孟劍鋒,對自己還有更高的要求,他覺得要干好工藝美術這行還應該懂繪畫,現在有時間就和愛人一起出去寫生、練素描。孟劍鋒說,有一天,他一定會拿出一個像樣的繪畫作品,就像做鏨刻那樣,他就是要超越自己,追求極致。
一句話概括
北京APEC會議上,我國送給外國領導人及夫人國禮之一——“和美”純銀絲巾果盤,是孟師傅在只有0.6毫米的銀片上,經過上百萬次的精雕細琢才打造出的“絲巾”。航天英雄、奧運優秀運動員、汶川地震紀念等獎章都是出自孟劍鋒之手。——國家高級工藝美術技師孟劍鋒
推薦語: “蛟龍號”是中國首個大深度載人潛水器,有十幾萬個零部件,組裝起來最大的難度就是密封性,精密度要求達到了“絲”級。而在中國載人潛水器的組裝中,能實現這個精密度的只有鉗工顧秋亮,也因為有著這樣的絕活兒,顧秋亮被人稱為“顧兩絲”。43年來,他埋頭苦干、踏實鉆研、挑戰極限,追求一輩子的信任,這種信念,讓他贏得潛航員托付生命的信任,也見證了中國從海洋大國向海洋強國的邁進。
0.2絲,一根頭發絲的1/50
“蛟龍號”的載人球是在俄羅斯定制的,安裝的難度是在球體跟玻璃的接觸面,要控制在0.2絲以下。0.2絲,只有一根頭發絲的1/50。
除了依靠精密儀器,更重要的是依靠顧秋亮自己的判斷。用眼睛看,用手摸,就能做出精密儀器干的活兒,顧秋亮并不是在吹牛。他即便是在搖晃的大海上,純手工打磨維修的潛水器密封面平面度也能控制在兩絲以內,因此人稱“顧兩絲”。
“蛟龍號”潛航員以生命相托
2004年,“蛟龍號”開始組裝,顧秋亮和他師傅級的前輩們一起被抽調到這個項目上。而且憑著“兩絲”的功力,顧秋亮被任命為裝配組組長。他們最大的挑戰就是確保潛水器的密封性。
“蛟龍號”是中國首個大深度載人潛水器,組裝起來沒有可以借鑒的經驗,顧秋亮他們只能一點點摸索。時間長了,顧秋亮兩只手基本上沒有紋路了,打卡都成問題。
目前在中國,深海載人潛水器有兩個,組裝工作都是由顧師傅牽頭。4500米載人潛水器或許是他組裝的最后一臺潛水器,載人艙的玻璃裝好了,他還是那么精細,那么專注,反復確認它的安全性。
讓人信任一次兩次、一年兩年容易,要一輩子信任很難。顧秋亮43年來,用他做人的信念,埋頭苦干、踏實鉆研、挑戰極限,追求一輩子的信任。這種信念,讓他贏得潛航員托付生命的信任,也見證了中國從海洋大國向海洋強國的邁進。
2021《大國工匠》觀后感2021中國工匠
什么是“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是指匠人對自己的產品精雕細琢、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是經人傳承的文化積淀,是不驕不躁的文化底蘊,是對產品品質執著堅持的自我要求。
最近,我觀看了央視播出的《大國工匠》紀念片,通過觀看我國大國工匠的高超技術和平凡而又偉大的事跡,讓我感到了中國夢正在回歸的路上。大國工匠技藝精湛,令人嘆為觀止。我在收看該節目時,發現他們文化不同,家庭背景有異,年齡有別,但有一個共同的閃光點:那就是通過自己的不懈努力,創造出非凡的成績。他們之所以能夠匠心筑夢,憑的是傳承和鉆研,靠的是專注和磨礪。
短片中的每一位工匠在不同的崗位上,用他們的刻苦鉆研,辛勤付出,不懈努力創造著一個個不可能而又不得不為之的奇跡,同時,也詮釋著“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的言語。正式他們的付出,為我們在世界上樹立 “中國制造”和創新大國的名牌邁出了關鍵的一步,打破了世界各國對中國的技術壟斷。
他們的故事告訴我們,職業沒有高低貴賤之分,只要我們熱愛勞動、誠實勞動、勤奮勞動,也能在平凡的崗位上創造出不平凡的成績,甚至會有奇跡發生。這些勞動者,之所以成為大國工匠,就是因為他們熱愛本職工作、腳踏實地、勤勤懇懇、兢兢業業、盡職盡責、精益求精。最終成就一番事業,拓展人生的價值。
我們航天人,也要以“大國工匠”為榜樣,胸懷匠心,立足自己的本職工作,做到“干一行愛一行”,勇于擔當、敢于擔當、善于擔當。在日常工作中,踐行“思變創新、追求卓越”,努力做到“我的崗位我負責,我的工作請放心”,才能去構筑自己的夢,完成自己的初心。
推薦訪問: 工匠 大國 通用下一篇:加強公安隊伍紀律作風建設集合4篇
在偉大祖國73華誕之際,我參加了單位組織的“光影鑄魂”主題黨日活動,集中觀看了抗美援朝題材影片《長津湖》,再一次重溫這段悲壯歷史,再一次深刻感悟偉大抗美援朝精神。1950年10月,新中國剛剛成立一年,
根據省局黨組《關于舉辦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讀書班的通知》要求,我中心通過專題學習、專題研討以及交流分享等形式,系統的對《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進行了深入的學習與交流,下面我就來談一談我個人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是在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相互疊加的大背景下,對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治國理政重大戰略部署、重大理論創造、重大思想引領的系統呈現。它生動記錄了新一代黨中央領導集體統籌兩個
《真抓實干做好新發展階段“三農工作”》是《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中的文章,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在2020年12月28日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的集體學習時的講話。文章指出,我常講,領導干部要胸懷黨和國家工作大
在《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從嘉興南湖中駛出的小小紅船,到世界上最大的執政黨,在中國共產黨的字典里,“人民”一詞從來都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以馬克思主義戰略家的博大胸襟和深謀遠慮,在治國理政和推動全球治理中牢固樹立戰略意識,在不同場合多次圍繞戰略策略的重要性,戰略和策略的關系,提高戰略思維、堅定戰略自信、強化戰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集中展示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相互疊加背景下,如何更好地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而進行的生動實踐與理論探索;對于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
在黨組織的關懷下,我有幸參加了區委組織部組織的入黨積極分子培訓班。為期一周的學習,學習形式多樣,課程內容豐富,各位專家的講解細致精彩,對于我加深對黨的創新理論的認識、對黨的歷史的深入了解、對中共黨員的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共建網上美好精神家園》一文中指出:網絡玩命是新形勢下社會文明的重要內容,是建設網絡強國的重要領域。截至2021年12月,我國網民規模達10 32億,較2020年12月增長4
剛剛召開的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七次全體會議上討論并通過了黨的十九屆中央委員會向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報告、黨的十九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向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工作報告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