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是漢語詞語,拼音是jīng shén,意思是描述有智動物特別是人類的內在現象的名詞, 以下是為大家整理的關于新時代水利行業精神表述語5篇 , 供大家參考選擇。
新時代水利行業精神表述語5篇
“善文化”精神內涵表述語
標語 ,“善文化”精神內涵表述語
???“厚德”和“揚善”作為嘉善城市精神的一個核心價值,既是對原有崇尚“善文化”的一種傳承,也是對未來提升市民素質和城市形象的一項內在要求,“科學發展前沿”表明現在嘉善作為全國科學發展的試點。“善文化”精神內涵表述語既體現嘉善的現狀,又具備一定的時代性和前瞻性。???嘉善“善文化”精神內涵表述語:???1、嘉景如畫,墨香幽遠,善世鵬程,純者盡美。???2、嘉越千年、善為人先。???3、地嘉人善魚米鄉,名人輩出文化邦。???4、地嘉人善,和諧至善。???5、自古寶地生才俊,宣德之年無可貴。細數吳地何以嘉,水秀江南人為善。???6、有容則嘉,無間則善。???7、風清云美美江南,家善心善善天下。???8、善惠四海,文承吳越,化及民和。???9、“嘉”美千秋,善行天下。???10、悠悠魚米鄉,地嘉人亦善;科學示范點,嘉言攜善行;和諧新家園,善氣迎“嘉”人。???11、嘉善古今來,揚善天地人。???12、江南山水孕育秀美魚米之鄉,千年善承鑄就和諧銀城嘉善。???13、善知善行善為,創新創優創業。???14、好嘉言、樂善施、嘉人行、善天下。???15、吳根越角嘉天下,人杰地靈善遠揚。???16、嘉業偉績眾心創,善行義舉小我起。???17、善政善治,幸福民生。???18、人和嘉圓,為善最樂。???19、崇文尚德,嘉言善行,和諧致遠。???20、地嘉,善若水;政通,心和順。???21、嘉言善行美之源,大愛無疆天地寬。???22、和恒嘉地,勤進善行。???23、水鄉育嘉人,善心重善行。???24、厚德銘善。???25、善和、包容、進取。???26、勤孝謙和善思學,地嘉人善筑新顏。???27、善氣迎人多積善,仁德接物長存仁。???28、嘉言善行德善同源,行善思賢德建善隨。???29、水鄉嘉善,其善如水。???30、說善話、聽善音、做善事、用善心,讓善走進水鄉人。???31、嘉言善行,惠德暢文,美吾水鄉,和諧文明。???32、善與人同,崇文尚義,務實擔當,開放包容。???33、漸入“嘉”境,至“善”至美;傳為“嘉”話,盡“善”盡美;德厚方“嘉”,“善”行天下;首善之地,千古如一。???34、祥和福瑞樂平川,勤孝謙和思仁善。???35、善為人善人,德應行言行。???36、愛·德·誠·和。???37、嘉言懿行,善動人心。???38、尚善、崇德、文明、和諧。???39、思嘉,上善,向真,愛美。???40、與人為善,嘉言善行,厚德載物,敦行致遠。???41、嘉為地緣,善為心聲。???42、行善事積言德,善文化孕嘉人。???43、和澤嘉地,善美水韻,文融吳風,德行天下。???44、上報國恩,下孝父母,左鄰幫扶,右舍相謙,四面誠信,八方友善。???45、為官善為先,惠民常記心。???46、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47、天賦風雅、水韻博大、地豐德廣、言善行嘉。???48、嘉言善行,你我同行;吳風福地,人人共享。???49、平和、靈秀、堅毅、包容。???50、勤為嘉,悠為善。???51、萬鵑倚水夙夜思嘉,九枝低唱吳地百善。???52、嘉言記心中,善行暖天下。???53、嘉地景嘉,人更嘉;善人心善,行更善。???54、善水和風。???55、愛國、自立、寬容、美德。???56、善之長,嘉之慧,義之和,事之干。???57、創新發展建高地,先進示范環境嘉,爭做惠民和諧人,優才重教全民善。???58、呈水鄉越韻,集厚德載物;秉崇信尚義,鑄地嘉人善。???59、吳根越角,人嘉風清之地;了凡居所,施善好德之鄉。???60、嘉韻若詩,善地人杰。???61、了凡故里,善鄉樂居。???62、嘉地有思,善者從流。???63、上善若水,止于至善。???64、立誠致廣,和諧至善。???65、心善如水潤無聲,從善如流揚美德。???66、從善如流,樂善好義,嘉言善行,兼善天下。???67、尚德、崇文、包容、求新。???68、善心謀福,善言糾偏,善行濟世。???69、善為本,孝有道,思致遠。???70、從善如流,尚德至和。???71、嘉言厚德,善行若水。???72、水韻人嘉,善居之地。???73、嘉地育魚米,善文栽英才。???74、上善若水澤萬物,與人為善惠人間。???75、求新尚美,明德至善。???76、樂善求真,包容發展。???77、嘉毓吳根,善領禾風。???78、嘉德載物,善行千里。???79、嘉家有方,善善從長。???80、嘉澤古今,善潤江南,勤孝謙和,思行致遠。???81、善人善事,誠信為先,敬業創新,敢當爭先。???82、善言如水,暖意相隨;善行似溪,綿延不息;善心若海,可納百川。???83、地嘉人善迎賓朋,嘉言善行促和諧。???84、思賢積善代代傳,和諧幸福興嘉善。???85、心誠德厚人言嘉、墨燦文爛地揚善。???86、嘉人善行,播善種,結善果,舉嘉投善,改惡行,樹善風。???87、以善立身,以善立教,以善育人。???88、“嘉”承千年,善行天下。???89、地嘉人善,和諧奮發。???90、以地之嘉,建幸福江南縣;以人之善,構和諧示范點。???91、嘉家有方,善善從長。???92、嘉文培嘉品,善心育善人。???93、美在厚德之嘉,旨在和諧之善。???94、寬容、友愛、奉獻、進取。???95、我為人人,人人為我,嘉言善行,樂居嘉善。???96、兼善嘉達,勤孝家和。???97、地嘉如家,人善如蠶。???98、大愛大善,善行天下;人人揚善,幸福相伴。???99、嘉言懿行傳四海,善德義舉惠萬家。???100、厚德揚善基地,科學發展前沿。
千年古縣、重商重學、井鹽豆花、鍥而不舍
——富順精神的表述語及詮釋
在良好的自然條件和深厚的人文背景基礎上提煉出來的地域精神,應當反映當地歷史發展的基本脈絡,體現其發展的重要成果與突出特點,以便啟發人們認識該地域傳統的文化價值與社會意義。本著提煉富順精神應遵循的基本原則:地域特色的原則——一看即知是富順;彰顯本質的原則——直指核心、點出精髓;精神導向的原則——明確引導方向;通俗精煉的原則——一看即懂便于記憶。富順精神的表述語建議可以概括為:“千年古縣、重商重學、井鹽豆花、鍥而不舍。”
主要理由:
(一)“千年古縣、重商重學、井鹽豆花、鍥而不舍”具有鮮明的地域文化特色。富順是一千多年前就因鹽重商設縣,是蜀地乃至全國有名的才子之鄉,豆花之縣,勞務輸出大縣。富順千百年來重視商貿、重視教育、重視文化,“千年古縣、重商重學、井鹽豆花、鍥而不舍”既是富順優良的傳統民風,也是富順人虛心好學,追求上進的客觀體現,它既體現了富順人的生存方式,也孕育了富順人的文化特色,更塑造了富順人的性格特征,是富順精神的核心要素。 “千年古縣、重商重學、井鹽豆花、鍥而不舍”濃縮了富順人歷久彌堅的精氣神。這一表述語能較為形象的展示富順人歷久彌堅、敢于經受千鑿萬磨的井鹽豆花精神。有愚公移山持之以恒的信心意志;有逆水行舟的頑強拼搏精神;有開放兼容的博大胸懷,有面對艱難困苦激流勇進的膽略。“千年古縣、重商重學、井鹽豆花、鍥而不舍”體現了富順的悠久歷史、享譽全國的特色物產、人的品質和信念追求;對“井鹽豆花精神”的升華與弘揚,是富順“根文化”的有力體現。“千年古縣、重商重學、井鹽豆花、鍥而不舍” 既通俗又有深厚的文化底蘊。易于表達、且有號召力。
富順縣晨光小學校
二零一二年十月
新時期淮安精神表述語
表述語1:人杰地靈 團結創新
解讀:人杰地靈——一方水土養育了一方人,淮安才能人才輩出。歷史上誕生過大軍事家韓信、漢賦大家枚乘、巾幗英雄梁紅玉、《西游記》作者吳承恩、民族英雄關天培、《老殘游記》作者劉鶚等;近代著名京劇藝術大師王瑤卿、周信芳、著名雕塑家滑田友、著名導演謝鐵驪、著名作家陳白塵、陳登科等,它也是偉人周總理的故鄉,他們都是淮安文化名人中的杰出代表。
團結創新——經濟不夠發達,社會進步緩慢,往往貽誤于人的思想不統一,難以擰成一股繩。“千人同心,則得千人之力;萬人異心,則無一人之用。”團結,作為“淮安精神”的第一要素,要求每一位干部和群眾都時時處處視團結為生命,以和諧為己任,求穩定為大局。全面奔小康,建設新淮安,最迫切、最重要的是要在創新中開辟跨越發展的新途徑。推進創新,就要打破思想禁錮,打破習慣勢力和傳統偏見,敢為人先,敢想敢干,敢做敢當;就要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開拓新視野,進入新境界;就要創新觀念,創新體制,創新機制,創新方法,努力營造創新的環境和氛圍。
表述語2:聰穎勤勞 自強不息 開拓創新 銳意進取
解讀:淮安是史上曾為南船北馬、商賈聚集之地,應該說淮安人是見過世面的,一般而言,思想開放,善于協調,精于算計,淮安人還有較深的文化底蘊。淮安人勤勞,能吃苦,較精明。一般說來,淮安男人會是好丈夫,里外一把手。淮安女子也精明,但既能干,也會玩,是個權力控,天生的內當家的。
建國以來,特別是在改革開放以來,淮安人民開拓創新,銳意進取,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取得了巨大成就,把“一窮二白”的淮安建成了長三角新興的交通樞紐城市、江蘇省新型的工業城市、全國重要的農副產品產加銷基地和江淮平原的重要商埠。在新時代建設蘇北重要中心城市的偉大進程中,淮安正全力打造一座嶄新的“人民幸福宜居城市”、“社會和諧宜業宜居城市”、“現代物流繁榮興旺城市”、“現代交通重要樞紐城市”、“臺資企業快速發展城市”和“商貿流通繁榮興旺城市”,并圍繞“重要中心”的定位,不斷增強在教育、衛生、交通、商業及經濟等方面的輻射力。
新時代水利精神內涵詮釋
在中華民族悠久治水史中,孕育了大禹精神、都江堰精神、紅旗渠精神、九八抗洪精神等優秀治水傳統和寶貴精神財富。黨的十八大以來,在習近平總書記治水重要論述指引下的生動實踐中,催生了具有新時代特征的水利精神品質。五千年精神傳承、新時代實踐創新,彰顯了水利人“忠誠、干凈、擔當”的可貴品質,厚植了水利行業“科學、求實、創新”的價值取向。在治水矛盾發生深刻變化、治水思路需要相應調整轉變的新形勢下,迫切需要進一步傳承和弘揚“忠誠、干凈、擔當,科學、求實、創新”的新時代水利精神,為不斷把中國特色水利現代化事業推向前進提供精神支撐。
新時代水利精神在做人層面倡導“忠誠、干凈、擔當”。
忠誠——水利人的政治品格。水利關系國計民生。在新時代,倡導水利人忠于黨、忠于祖國、忠于人民、忠于水利事業,胸懷天下、情系民生,致力于人民對優質水資源、健康水生態、宜居水環境的美好生活向往,承擔起新時代水利事業的光榮使命。
干凈——水利人的道德底線。上善若水。在新時代,倡導水利人追求至清的品質,從小事做起,從自身做起,自覺抵制各種不正之風,不逾越黨紀國法底線,始終保持清白做人、干凈做事的形象。
擔當——水利人的職責所系。水利是艱苦行業,堅守與擔當是水利人特有的品質。在新時代,倡導水利人積極投身水利改革發展主戰場,立足本職崗位,履職盡責,攻堅克難,在平凡的崗位上創造不平凡的業績。
新時代水利精神在做事層面倡導“科學、求實、創新”。
科學——水利事業發展的本質特征。水利是一門古老的科學,治水要有科學的態度。在新時代,倡導水利工作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尊重經濟規律、自然規律、生態規律,堅持按規律辦事,不斷提高水利工作的科學化、現代化水平。
求實——水利事業發展的作風要求。水利事業不是空談出來的,是實實在在干出來的。在新時代,倡導水利工作求水利實際之真、務破解難題之實,發揚腳踏實地、真抓實干的作風,察實情、辦實事、求實效,以抓鐵有痕、踏石留印的韌勁抓落實,一步一個腳印把水利事業推向前進。
創新——水利事業發展的動力源泉。水利實踐無止境,水利創新無止境。在新時代,倡導水利工作解放思想、開拓進取,全面推進理念思路創新、體制機制創新、內容形式創新,統籌解決好水災害頻發、水資源短缺、水生態損害、水環境污染的問題,走出一條有中國特色的水利現代化道路。
“韶關學院精神”表述語入圍作品闡釋材料
、“韶關學院精神”表述語入圍作品列表
編號
表述語內容
1
厚德載物海納百川,追求卓越臻于至善
2
弘毅自強又日新 尚學篤行修至極
3
為學生為學術為民族
4
風雨兼程、廣聚英才、自強不息
5
堅毅、克難、包容、進取
6
明德?格物?求新?存精
7
立志崇德自強不息勤學創新追求卓越
8
敬業樂學,激流勇進
二、“韶關學院精神”表述語入圍作品闡釋材料
編號 1:厚德載物 海納百川,追求卓越 臻于至善
寓意: 前八字體現韶關學院以德立校、 厚德載物的意志品德以及 海納百川、五湖四海的人文情懷;后八字體現韶關學院艱苦創業、自 強不息的奮斗精神以及追求卓越、不甘凡庸的目標精神。
解釋:厚德載物:意即德性厚重能擔當大任。海納百川:意即胸 襟寬闊可以容納、包容不同的人物、事物。追求卓越:意即追求目標 要勇于創新、不斷走向成功。臻于至善:意即投身社會、報效人民努 力達到完善的境界。
出處:周易云:君子以厚德載物。林則徐云:海納百川,有容乃 大。《追求卓越》被譽為 20 世紀最具影響力的工商書籍。 《大學》云: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 ”
編號 2:弘毅自強又日新 尚學篤行修至極
弘毅: 取自:“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 重乎?”出處:《論語?泰伯》謂:抱負遠大,意志堅強。
析:韶關學院從 1958 年的韶關師專到 2000 年合并組建本科層 次的韶關學院,幾經搬遷,幾歷撤并,幾易校名,篳路藍縷,但學校 自知任重道遠, 矢志不渝, 始終把科學發展和培養合格人才作為奮斗 目標,不斷發展壯大。只有弘大剛毅的精神,韶關學院才會有能勝重 任而遠道。
自強:取自:“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出處:《周易?乾》謂: 努力進取,奮發圖強。
析:韶關學院的發展史,是一部艱苦創業、破解難題的奮斗史, 自強不息, 是韶關學院人的真實寫照, 不等、不靠,敢為人先, 堅韌、 拼搏,奮勇前進。只有自強的精神,韶關學院才能艱苦中創辦,在曲 折中發展。
又日新:取自:“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出處:《禮記?大學》 謂:除舊更新,不間斷地更新又更新。
析:韶關學院的發展歷程,是不斷地解放思想,破除觀念束縛的 歷程;是不斷地追求卓越,創造新輝煌的歷程。從確定學校定位 到“三步走”的戰略實施,再到學校狠抓內涵建設,學校發生了翻天覆 地的變化,可謂“茍日新,日日新”。韶關學院以“又日新”的自信、能力 和氣魄,不斷地追求卓越, 實現學校全面、 快速、協調、可持續發展。
弘毅自強又日新:從學校發展歷程提煉得出,展現韶關學院人, 立志高遠,奮發有為,勵精圖治,追求卓越的品質和精神。
尚學:“尚”含有崇尚、尊重和倡導之意,尚學”即崇尚學問,就是要 要尊重知識、熱愛學習、追求真理、陶冶情操、傳承文明。
析:韶關學院長期以來高度重視師資隊伍建設、人才培養和提高 科研水平,成績令人矚目,特別是在教書育人上兢兢業業,培養出 12 余萬各類應用型人才。 “尚學”不僅體現韶關學院以教學為中心,對 知識和人才的尊重, 也是韶關學院學子在學校追求知識、 努力學習的 真實寫照。
篤行:取自:“儒有博學而不窮,篤行而不倦。”出處:《禮記?儒行》 謂:付諸實踐,知行合一。
析:韶關學院在長期的辦學實踐中,求真求實,努力踐行“建設高 水平應用型地方大學”的目標。“篤行”是“高水平應用型”的要求,是韶 關學院學子勤勉學習,確切實踐所學的真實寫照。
修至極: 取自:張九齡的“修之至極,何謗不息” 。出處: :上姚令 公書》。謂:修養到了一定的境地,一切毀謗都將自行止息。
析:韶關學院坐落在人杰地靈的韶關市,韶文化對韶關學院有著 較深的影響,其中,張九齡又是韶文化的重要歷史人物。 “修至極”是 一種境界和追求。作為高校,必須有一種,追求學術,教書育人,不 為其他誘惑所動的作風。對于學生, “修至極”更是一種鞭策。以張九 齡的名言警句作為學校精神,更能體現韶關學院的特色。
尚學篤行修至極:從學校的辦學實踐中提煉得出,體現韶關學院 人嚴謹的治學精神, 以及勤奮好學, 勇于實踐的良好校風和學風,同 時展現韶關學院人高尚的情操、崇高的境界和博大的胸懷。
編號 3:為學生 為學術 為民族
學生是學校的教學主體, 學術是學校質量的根本, 辦好大學振興 中華民族。
編號 4:風雨兼程、廣聚英才、自強不息 根據韶關學院辦學歷史, 發展特征及未來走向, 本人歸納出上述 韶關學院精神表述語。
“風雨兼程”精神,總結了韶關學院發展進步的奮斗歷程。五十余 年來,韶關學院發揚篳路藍縷,披荊斬棘,風雨無阻,勇往直前的精 神,在南嶺群山中,在粵北大地上,奮斗、崛起、發展。在未來的征 途中,韶關學院仍要發揚這種精神,攻堅克難,不斷進取。
“廣聚英才 ”精神,總結了韶關學院發展進步的基本方略。韶關 學院由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大專學歷教育的教育機構, 發展為一個擁有 1200 余位教職員工、近 2 萬名學生的規模較大的綜合型本科高等院 校,其根源是采取了正確的人才聚集戰略,特別是在最近 10 多年, 全校引進各類教師人才近千名, 擴招學生萬余名, 生源地域范圍逐年 擴大,生源質量逐年提高。 這種廣泛聚集教師人才而用之,廣泛招募 學生人才而育之的海納百川韶關學院精神,值得大力發揮。
“自強不息”精神,總結了韶關學院發展進步的內在動力。自強是 一個人、一個生物和一個有機體生存和發展的不盡源泉和內在動力, 沒有自強的精神,就會庸庸碌碌,一事無成,不僅無法生存,更是不 能發展。韶關學院一路走來,磕磕碰碰,很不容易,但由于堅持了百 折不撓、自強不息的精神, 終于發展壯大了起來。今后仍然要繼續發 揚這種精神,使我校永葆青春活力,取得更大進步。
編號 5:堅毅、克難、包容、進取 我校地處廣東粵北經濟欠發達地區, 回顧學校從原師專到韶關大 學,再到韶關學院的 50 多年發展過程,學校為努力創辦一所省屬一 流的地方大學, 在省市政府的指導和幫助下, 韶大人一直在追求卓越 發展,沒有條件創造條件, 攻堅克難,不斷進取, 并得到省市的認可。 為保證學校的快速發展和辦學的需要, 韶關學院人在引進師資用人的 工作上也體現出一種容人大度的品質。 因此,我認為韶關學院精神可 以用八個字慨括,就是:堅毅、克難、包容、進取。
編號6 :明德?格物?求新?存精
1、 “明德。“”德,”在心為“德,”發之于心而表現為行為即為“禮”,是儒 家思想“厚德載物”之精義,亦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優秀精神遺產。古語 有云:“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 ”雖古之所謂大學 堪比今之大學頗為有異,然今之大學亦必承其大道。
2、 “格物”出自《禮記?大學》:“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窮盡
事物之理,格物以致知,正是大學生求真務實、追求真理之精要,也 完美詮釋了格物與致知的哲學關系,為大學生的學習樹立正確指引。
3、 “求新。”物之發展,推陳而出新,韶院精神的發展如是,大學
生個人的發展亦然。求新,力求目標明確,意志堅定,大膽探索,與 時俱進,勇于創新,不斷追求新知,樹立科學、全面的發展觀。
4、 “存精。《”詩》云: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大學的發展,全面衡 平實屬重要,但精品發展才是突破。韶院的發展,貴在精益求精,必 須要樹立品牌,利用自身比較優勢實現精品發展, 構筑特色發展模式。
前三者系大學精神內涵的共性概括, 是韶院內涵發展不可或缺的 基本元素; 后者應為韶院發展的特色要求, 是韶院發展歷史經驗的積 累,是基于回應新形勢下發展問題的果敢抉擇。
編號 7:立志崇德 自強不息 勤學創新 追求卓越 立志崇德意為看重道德,注重品德修養。強調成德為先,旨在突 出學校對思想道德的高度重視,體現學校育人為本、德育為先、德才 兼備的教育思想。
自強不息意為自覺地奮發圖強,積極向上,永不懈怠。展現我校 艱苦奮斗、砥礪前行的辦學歷程,也展現韶院人自立自強、樂觀向上 的積極態度。
勤學創新意為學要勤、 學要思、學更要創新。 只有創新學習目標、 創新學習手段與方法、創新評價體系,才能創出新的學習成果。
追求卓越意為積極探索,超越進取,努力達到更高目標和境界。 體現了學校志存高遠、開放包容、超越進取的胸懷氣魄和辦學追求, 是激勵一代代韶院人精韌不怠、勇于超越的動力。
“立志崇德 、自強不息 、勤學創新 、追求卓越”體現了我校辦學
宗旨和廣大師生的精神追求, 融合科學精神和人文精神, 濃縮我校的 傳統、精神風貌和人文底蘊,立意高遠,內涵豐富,時代感強。
編號 8:敬業樂學,激流勇進
“敬業樂學”是指希望廣大師生能用恭敬嚴肅的態度對待自己的工 作和學習,認真嚴謹,一心一意,任勞任怨,精益求精。孔子曾說:“知 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將“樂學”作為治學之最高境 界。意在引導我院師生自覺培養學習興趣,積極探索鉆研,及時更新 知識,養成熱愛學習的好習慣、好作風。
“激流勇進”是指一種源自內心深處積極主動、高效執行、常流不 息的求實精神;百折不撓、 “勤奮每一天”的頑強拼搏精神;勇往直前、 永不懈怠的進取精神;自尊自強、不斷開拓的創新精神。
推薦訪問: 新時代 表述 水利在偉大祖國73華誕之際,我參加了單位組織的“光影鑄魂”主題黨日活動,集中觀看了抗美援朝題材影片《長津湖》,再一次重溫這段悲壯歷史,再一次深刻感悟偉大抗美援朝精神。1950年10月,新中國剛剛成立一年,
根據省局黨組《關于舉辦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讀書班的通知》要求,我中心通過專題學習、專題研討以及交流分享等形式,系統的對《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進行了深入的學習與交流,下面我就來談一談我個人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是在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相互疊加的大背景下,對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治國理政重大戰略部署、重大理論創造、重大思想引領的系統呈現。它生動記錄了新一代黨中央領導集體統籌兩個
《真抓實干做好新發展階段“三農工作”》是《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中的文章,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在2020年12月28日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的集體學習時的講話。文章指出,我常講,領導干部要胸懷黨和國家工作大
在《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從嘉興南湖中駛出的小小紅船,到世界上最大的執政黨,在中國共產黨的字典里,“人民”一詞從來都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以馬克思主義戰略家的博大胸襟和深謀遠慮,在治國理政和推動全球治理中牢固樹立戰略意識,在不同場合多次圍繞戰略策略的重要性,戰略和策略的關系,提高戰略思維、堅定戰略自信、強化戰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集中展示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相互疊加背景下,如何更好地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而進行的生動實踐與理論探索;對于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
在黨組織的關懷下,我有幸參加了區委組織部組織的入黨積極分子培訓班。為期一周的學習,學習形式多樣,課程內容豐富,各位專家的講解細致精彩,對于我加深對黨的創新理論的認識、對黨的歷史的深入了解、對中共黨員的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共建網上美好精神家園》一文中指出:網絡玩命是新形勢下社會文明的重要內容,是建設網絡強國的重要領域。截至2021年12月,我國網民規模達10 32億,較2020年12月增長4
剛剛召開的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七次全體會議上討論并通過了黨的十九屆中央委員會向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報告、黨的十九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向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工作報告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