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跡,讀音是shì jì,漢語詞語,意思是過去做過的較重要的事情, 以下是為大家整理的關于大國工匠人物事跡300字徐立平5篇 , 供大家參考選擇。
大國工匠人物事跡300字徐立平5篇
第1篇: 大國工匠人物事跡300字徐立平
胡雙錢,在30年的航空技術制造工作中,他經手的零件上千萬,沒有出過一次質量差錯。
他叫胡雙錢,中國商飛上海飛機制造有限公司數控機加車間鉗工組組長,一位本領過人的飛機制造師。
核準、劃線,鋸掉多余的部分,拿起氣動鉆頭依線點導孔,握著銼刀將零件的銳邊倒圓、去毛刺、打光……這樣的動作,他整整重復了30年。
額頭上的汗珠順著臉頰滑落,和著空氣中漂浮的鋁屑凝結在頭發、臉上、工服上……這樣的“鋁人”,他一當也是30年。
胡雙錢讀書時,技校老師是位修軍機的老師傅,經驗豐富、作風嚴謹。“學飛機制造技術是次位,學做人是首位。干活,要憑良心。”這句話對他影響頗深。
一次,胡雙錢按流程給一架在修理的大型飛機擰螺絲、上保險、安裝外部零部件。“我每天睡前都喜歡‘放電影’,想想今天做了什么,有沒有做好。”那天回想工作,胡雙錢對“上保險”這一環節感到怎么也不踏實。保險對螺絲起固定作用,確保飛機在空中飛行時,不會因震動過大導致螺絲松動。思前想后,胡雙錢不踏實,凌晨3點,他又騎著自行車趕到單位,拆去層層外部零部件,保險醒目出現,一顆懸著的心落了下來。
從此,每做完一步,他都會定睛看幾秒再進入下道工序,“再忙也不缺這幾秒,質量最重要!”
從2003年參與ARJ21新支線飛機項目后,胡雙錢對質量有了更高的要求。他深知ARJ21是民用飛機,承載著全國人民的期待和夢想,又是“首創”,風險和要求都高了很多。胡雙錢讓自己的“質量弦”繃得更緊了。不管是多么簡單的加工,他都會在干活前認真核校圖紙,操作時小心謹慎,加工完多次檢查,“慢一點、穩一點,精一點、準一點。”并憑借多年積累的豐富經驗和對質量的執著追求,胡雙錢在ARJ21新支線飛機零件制造中大膽進行工藝技術攻關創新。
型號生產中的突發情況時有發生,加班加點對胡雙錢來說是“家常便飯”。“哪行哪業不加班。”他總說,“為了讓中國人自己的新支線飛機早日安全飛行在藍天,我義不容辭。”
一次臨近下班,車間接到生產調度的緊急任務,要求連夜完成兩個ARJ21新支線飛機特制件任務,次日凌晨就要在裝配車間現場使用。
他下班沒有回家,也沒有讓大家失望,次日凌晨3點鐘,這批急件任務終于完成,并一次提交合格。
胡雙錢從小就喜歡飛機。小時候,為了看飛機,他不惜從家步行兩個多小時到大場機場附近,躲在跑道邊的農田里看飛機起落。炎炎夏日,他常常被水溝邊的蚊蟲叮得滿身是包。
胡雙錢技校畢業后進入上飛公司。一進門,學鈑鉚工的他就被分配到專業不對口的機加車間鉗工工段。一些人走掉了,可老實憨厚的胡雙錢選擇了留下。憑著“只要能造飛機,自己堅決服從組織分配”的一股勁,他開始了自己的鉗工生涯。
30年里,無數艱難時刻他都挺過去了,唯獨“運十”飛機的命運成了他一輩子都無法釋懷的心結。現在看到國家又重拾大飛機的夢想,他選擇了一種特殊的方式延續再干30年的豪情——把技藝毫無保留地傳授給更多胸懷大飛機夢的年輕人。在一屆上飛公司技能大賽中,他帶領的班組3位參賽選手,囊括了鉗工技能比賽前三名。
胡雙錢說:“參與研制中國的大飛機,是我最大的榮耀。看到我們自己的飛機早日安全地翱翔在藍天,是我最大的愿望。”
能夠研發大型客機是一個國家綜合實力的體現。在這個處于現代工業體系頂端的產業里,手工工人雖已越來越少,卻不可替代,即使是生產高度自動化的波音和空客,也都保留著獨當一面的手工工匠。中國商飛總裝制造中心高級鉗工技師胡雙錢就是這樣一位手藝人,35年里他加工過數十萬件飛機零件,沒有出現過一個次品。
“夢想成真的感覺多少錢都買不來”
胡雙錢出生在上海一個工人家庭,從小就喜歡飛機。制造飛機在他心目中更是一件神圣的事,也是他從小藏在心底的夢想。
1980年,技校畢業的他成為上海飛機制造廠的一名鉗工。從此,伴隨著中國飛機制造業發展的坎坎坷坷,他始終堅守在這個崗位上。2002年、2008年我國ARJ21新支線飛機項目和大型客機項目先后立項研制,中國人的大飛機夢再次被點燃。有了幾十年的積累和沉淀,胡雙錢覺得實現心中夢想的機會來了。
大飛機制造讓胡雙錢又忙了起來。他加工的零部件中,最大的將近5米,最小的比曲別針還小。胡雙錢不僅要做各種各樣形狀各異的零部件,有時還要臨時“救急”。一次,生產急需一個特殊零件,從原廠調配需要幾天時間,為了不耽誤工期,只能用鈦合金毛坯來現場臨時加工。這個任務交給了胡雙錢。這個本來要靠細致編程的數控車床來完成的零部件,在當時卻只能依靠胡雙錢的一雙手和一臺傳統的銑鉆床,連圖紙都沒有。打完需要的36個孔,胡雙錢用了1個多小時。當這個“金屬雕花”作品完成之后,零件一次性通過檢驗,送去安裝。
現在,胡雙錢一周有6天要泡在車間里,但他卻樂此不疲。他說:“每天加工飛機零件,我的心里踏實,這種夢想成真的感覺是多少錢都買不來的。”
“飛機關系到生命,干活要憑良心”
55歲的胡雙錢是上海飛機制造廠里年齡最大的鉗工。在這個3000平方米的現代化廠房里,胡雙錢和他的鉗工班組所在的角落并不起眼,而打磨、鉆孔、拋光,對重要零件細微調整,這些大飛機需要的精細活都需要他們手工完成。
劃線是鉗工作業最基礎的步驟,稍有不慎就會導致“差之毫厘、謬以千里”結果。為此,老胡發明了自己的“對比檢查法”:他從最簡單的涂淡金水開始,把它當成是零件的初次劃線,根據圖紙零件形狀涂在零件上,“好比在一張紙上先用毛筆寫一個字,然后用鋼筆再在這張紙上同一個地方寫同樣一個字,這樣就可以增加一次復查的機會,減少事故的發生。”胡雙錢說。
“反向驗證法”則是令胡雙錢最為珍視的“金科玉律”、“獨家秘訣”。這也與最基礎的劃線有關:鉗工在劃線零件角度時,通常采用萬能角度尺劃線,那么如何驗證劃線是否正確?如果采用同樣方法復查,很難找出差錯。這時,胡雙錢就會再用三角函數算出劃線長度進行驗證。結果一致,OK;結果不相符,就說明有問題了。這樣做,無異于在這一基礎環節上做了雙倍的工作量,但卻為保證加工的準確和質量,減少報廢等打下基礎。他說:“質量問題不是罰不罰款能解決的,飛機關系到生命,干活要憑良心。”
因為長期接觸漆色、鋁屑,胡雙錢的手已經有些發青,而經這雙手制造出來的零件被安裝在近千架飛機上,飛往世界各地。胡雙錢在這個車間已經工作了35年,經他手完成的零件沒有出過一個次品。
“最好再干10年、20年,為中國大飛機多做一點”
2008年,承擔大型客機研制任務的中國商飛公司成立。職工收入有了相應增加,還增加了補充公積金,胡雙錢一家也開始盤算買房的事。前兩年終于貸款買了一套70平方米的二手房,搬離了蝸居20多年的30平方米老公房。為此,全家人開心不已。胡雙錢閑下來時,也會清理清理房間,把玻璃刷得干干凈凈,油煙機擦得清清爽爽。做家務也和工作時一樣,一絲不茍,表里如一。
近年來,默默無聞的老胡獲得了不少榮譽。2009年,他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2015年又被評為全國勞動模范,平生第一次走進莊嚴的北京人民大會堂接受表彰。胡雙錢感慨:“我們趕上了好時代。”他說,“我們的民機事業經歷過坎坷與挫折,但終于熬過來了,迎來了春天。我們應該更加珍惜今天的事業,想要更好,也還要靠自己。”
胡雙錢現在最大的愿望是,“最好再干10年、20年,為中國大飛機多做一點。”
第2篇: 大國工匠人物事跡300字徐立平
胡雙錢,在30年的航空技術制造工作中,他經手的零件上千萬,沒有出過一次質量差錯。
他叫胡雙錢,中國商飛上海飛機制造有限公司數控機加車間鉗工組組長,一位本領過人的飛機制造師。
“每個零件都關系著乘客的生命安全。確保質量,是我最大的職責。”
核準、劃線,鋸掉多余的部分,拿起氣動鉆頭依線點導孔,握著銼刀將零件的銳邊倒圓、去毛刺、打光這樣的動作,他整整重復了30年。
額頭上的汗珠順著臉頰滑落,和著空氣中漂浮的鋁屑凝結在頭發、臉上、工服上這樣的“鋁人”,他一當也是30年。
胡雙錢讀書時,技校老師是位修軍機的老師傅,經驗豐富、作風嚴謹。“學飛機制造技術是次位,學做人是首位。干活,要憑良心。”這句話對他影響頗深。
一次,胡雙錢按流程給一架在修理的大型飛機擰螺絲、上保險、安裝外部零部件。“我每天睡前都喜歡‘放電影’,想想今天做了什么,有沒有做好。”那天回想工作,胡雙錢對“上保險”這一環節感到怎么也不踏實。保險對螺絲起固定作用,確保飛機在空中飛行時,不會因震動過大導致螺絲松動。思前想后,胡雙錢不踏實,凌晨3點,他又騎著自行車趕到單位,拆去層層外部零部件,保險醒目出現,一顆懸著的心落了下來。
從此,每做完一步,他都會定睛看幾秒再進入下道工序,“再忙也不缺這幾秒,質量最重要!”
“一切為了讓中國人自己的新支線飛機早日安全地飛行在藍天。”
從2003年參與ARJ21新支線飛機項目后,胡雙錢對質量有了更高的要求。他深知ARJ21是民用飛機,承載著全國人民的期待和夢想,又是“首創”,風險和要求都高了很多。胡雙錢讓自己的“質量弦”繃得更緊了。不管是多么簡單的加工,他都會在干活前認真核校圖紙,操作時小心謹慎,加工完多次檢查,“慢一點、穩一點,精一點、準一點。”并憑借多年積累的豐富經驗和對質量的執著追求,胡雙錢在ARJ21新支線飛機零件制造中大膽進行工藝技術攻關創新。
型號生產中的突發情況時有發生,加班加點對胡雙錢來說是“家常便飯”。“哪行哪業不加班。”他總說,“為了讓中國人自己的新支線飛機早日安全飛行在藍天,我義不容辭。”
一次臨近下班,車間接到生產調度的緊急任務,要求連夜完成兩個ARJ21新支線飛機特制件任務,次日凌晨就要在裝配車間現場使用。
他下班沒有回家,也沒有讓大家失望,次日凌晨3點鐘,這批急件任務終于完成,并一次提交合格。
“如果可以,我真的好想再干三十年!”
胡雙錢從小就喜歡飛機。小時候,為了看飛機,他不惜從家步行兩個多小時到大場機場附近,躲在跑道邊的農田里看飛機起落。炎炎夏日,他常常被水溝邊的蚊蟲叮得滿身是包。
胡雙錢技校畢業后進入上飛公司。一進門,學鈑鉚工的他就被分配到專業不對口的機加車間鉗工工段。一些人走掉了,可老實憨厚的胡雙錢選擇了留下。憑著“只要能造飛機,自己堅決服從組織分配”的一股勁,他開始了自己的鉗工生涯。
30年里,無數艱難時刻他都挺過去了,唯獨“運十”飛機的命運成了他一輩子都無法釋懷的心結。現在看到國家又重拾大飛機的夢想,他選擇了一種特殊的方式延續再干30年的豪情——把技藝毫無保留地傳授給更多胸懷大飛機夢的年輕人。在一屆上飛公司技能大賽中,他帶領的班組3位參賽選手,囊括了鉗工技能比賽前三名。
胡雙錢說:“參與研制中國的大飛機,是我最大的榮耀。看到我們自己的飛機早日安全地翱翔在藍天,是我最大的愿望。”
能夠研發大型客機是一個國家綜合實力的體現。在這個處于現代工業體系頂端的產業里,手工工人雖已越來越少,卻不可替代,即使是生產高度自動化的波音和空客,也都保留著獨當一面的手工工匠。中國商飛總裝制造中心高級鉗工技師胡雙錢就是這樣一位手藝人,35年里他加工過數十萬件飛機零件,沒有出現過一個次品。
“夢想成真的感覺多少錢都買不來”
胡雙錢出生在上海一個工人家庭,從小就喜歡飛機。制造飛機在他心目中更是一件神圣的事,也是他從小藏在心底的夢想。
1980年,技校畢業的他成為上海飛機制造廠的一名鉗工。從此,伴隨著中國飛機制造業發展的坎坎坷坷,他始終堅守在這個崗位上。2002年、2008年我國ARJ21新支線飛機項目和大型客機項目先后立項研制,中國人的大飛機夢再次被點燃。有了幾十年的積累和沉淀,胡雙錢覺得實現心中夢想的機會來了。 大飛機制造讓胡雙錢又忙了起來。他加工的零部件中,最大的將近5米,最小的比曲別針還小。胡雙錢不僅要做各種各樣形狀各異的零部件,有時還要臨時“救急”。一次,生產急需一個特殊零件,從原廠調配需要幾天時間,為了不耽誤工期,只能用鈦合金毛坯來現場臨時加工。這個任務交給了胡雙錢。這個本來要靠細致編程的數控車床來完成的零部件,在當時卻只能依靠胡雙錢的一雙手和一臺傳統的銑鉆床,連圖紙都沒有。打完需要的36個孔,胡雙錢用了1個多小時。當這個“金屬雕花”作品完成之后,零件一次性通過檢驗,送去安裝。 現在,胡雙錢一周有6天要泡在車間里,但他卻樂此不疲。他說:“每天加工飛機零件,我的心里踏實,這種夢想成真的感覺是多少錢都買不來的。” “飛機關系到生命,干活要憑良心”
55歲的胡雙錢是上海飛機制造廠里年齡最大的鉗工。在這個3000平方米的現代化廠房里,胡雙錢和他的鉗工班組所在的角落并不起眼,而打磨、鉆孔、拋光,對重要零件細微調整,這些大飛機需要的精細活都需要他們手工完成。 劃線是鉗工作業最基礎的步驟,稍有不慎就會導致“差之毫厘、謬以千里”結果。為此,老胡發明了自己的“對比檢查法”:他從最簡單的涂淡金水開始,把它當成是零件的初次劃線,根據圖紙零件形狀涂在零件上,“好比在一張紙上先用毛筆寫一個字,然后用鋼筆再在這張紙上同一個地方寫同樣一個字,這樣就可以增加一次復查的機會,減少事故的發生。”胡雙錢說。
“反向驗證法”則是令胡雙錢最為珍視的“金科玉律”、“獨家秘訣”。這也與最基礎的劃線有關:鉗工在劃線零件角度時,通常采用萬能角度尺劃線,那么如何驗證劃線是否正確?如果采用同樣方法復查,很難找出差錯。這時,胡雙錢就會再用三角函數算出劃線長度進行驗證。結果一致,OK;結果不相符,就說明有問題了。這樣做,無異于在這一基礎環節上做了雙倍的工作量,但卻為保證加工的準確和質量,減少報廢等打下基礎。他說:“質量問題不是罰不罰款能解決的,飛機關系到生命,干活要憑良心。”
因為長期接觸漆色、鋁屑,胡雙錢的手已經有些發青,而經這雙手制造出來的零件被安裝在近千架飛機上,飛往世界各地。胡雙錢在這個車間已經工作了35年,經他手完成的零件沒有出過一個次品。
“最好再干10年、20年,為中國大飛機多做一點”
2008年,承擔大型客機研制任務的中國商飛公司成立。職工收入有了相應增加,還增加了補充公積金,胡雙錢一家也開始盤算買房的事。前兩年終于貸款買了一套70平方米的二手房,搬離了蝸居20多年的30平方米老公房。為此,全家人開心不已。胡雙錢閑下來時,也會清理清理房間,把玻璃刷得干干凈凈,油煙機擦得清清爽爽。做家務也和工作時一樣,一絲不茍,表里如一。
近年來,默默無聞的老胡獲得了不少榮譽。2009年,他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2020年又被評為全國勞動模范,平生第一次走進莊嚴的北京人民大會堂接受表彰。胡雙錢感慨:“我們趕上了好時代。”他說,“我們的民機事業經歷過坎坷與挫折,但終于熬過來了,迎來了春天。我們應該更加珍惜今天的事業,想要更好,也還要靠自己。”
胡雙錢現在最大的愿望是,“最好再干10年、20年,為中國大飛機多做一點。”
俗話說,“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材料中的老王,就是焊接行業的“狀元”。從學歷水平看,老王并非出身高校名校,相反,他只是一名職高生而已。到底是什么力量促使老王成為了一位“焊接大師”呢?不靠別的,靠的就是執著、敬業和精益求精的精神。或許,在老王走向“大國工匠”的道路上,經歷了許多挫折、坎坷和磨難,但是,沒有任何一種力量能夠阻擋老王那顆敬業奉獻的心。因為這樣,老王最終成為了焊接行業的佼佼者。所以,最具風采人物的桂冠,應當戴在老王的頭上。
當前,我國正從“生產大國”向“制造大國”轉變。一個制造強國的誕生,必須出現千千萬萬個像老王那樣的“大國工匠”,只有這樣,創新的中國夢才能實現。
2020年勞動節期間,中央電視臺新聞頻道連續播出了《大國工匠》系列節目,介紹了八位身懷絕技的“大國工匠”。他們是:長征火箭“心臟”的焊接人高鳳林,憑借高超的技藝,用“工匠精神”鍛造了“中國品質”;鏨刻工藝美術師孟劍鋒,在上百萬次的鏨刻中,沒有一次疏漏;深海載人潛水器零件裝配專家顧秋亮,裝配的零件絲毫不差,人稱“顧兩絲”;中國商飛大飛機制造首席鉗工胡雙錢,在35年的工匠生涯中加工了數十萬個飛機零件,未出現過一個次品,被稱為航空“手藝人”;在液化天然氣船上“縫”鋼板的焊接大師張冬偉,其焊接的殷瓦板只有牛皮紙一樣薄,手工焊縫長達13公里,如果有一個針眼大小的漏點,都有可能帶來致命后果。面對如此艱辛的任務,他做到了萬無一失;撈紙大師周東紅,經他撈的宣紙,成了國內著名書畫家青睞的上乘紙品;高鐵研磨師寧允展,其負責手工研磨的空間只有0.05毫米,技術難度非同一般,可他做到了;港珠澳大橋島隧工程首席鉗工管延安,其安裝的精密設備完成了16次海底隧道對接,為港珠澳大橋島隧工程的順利進行做出了重大貢獻。
以上這些技師是戰斗在一線的勞動者,他們以高超的技藝、精湛的技術、敬業的品德和靈巧的雙手,,在平凡的崗位上成為了“大國工匠”,他們是真正無愧于時代的模范先鋒。
有一句名言這樣說道,“十樣會不如三樣好。三樣好不如一樣精。”是的,在打造核心技術競爭力的今天,我們需要更多愛崗敬業的“大國工匠”,因為他們不僅能創造性地勞動,而且還具有“高精尖”的技術。“中國制造”若要走出亞洲,走向世界,靠的就是技術性人才的努力和付出。
在追求卓越品質的今天,我們希望各行各業涌現出更多的“大國工匠”,這些“大國工匠”不僅能干一行愛一行,而且能干一行精一行。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我國絕大多數勞動者,都能在“大國工匠”的引領下,共同實現偉大的中國夢。
紀錄片《大國工匠》以熱愛職業、敬業奉獻為主題,講述了八位“手藝人”的故事。他們中間,有在中國航天事業中,給火箭的“心臟”——發動機焊接的第一人高鳳林,有載人潛水機上被稱作“兩絲”鉗工的顧秋亮,有高鐵研磨師寧允展,有港珠澳大橋深海鉗工管延安,有捧起大飛機的鉗工胡雙錢,有鏨刻人生、為 apec會議制作禮物的孟劍鋒,還有撈紙大師周東紅。
他們文化不同,年齡有別,但他們都擁有一個共同的閃光點——熱愛本職,敬業奉獻。他們之所以能夠匠心筑夢,憑的是傳承和鉆研,靠的是專注與磨礪。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這些大國工匠給我們以財富,這就是要深植“勞動光榮、技能寶貴、創造偉大”的觀念,繼承中國源遠流長的工匠精神、精湛手藝,讓“中國制造”、“中國創造”釋放出更為奪目的光彩。
在這個五光十色、極致物欲橫流的當下,對這些成功的工匠們也少不了幾倍工資、幾套房子、幾多升遷的誘惑。但是,他們都沒有為此所動。因為他們的共同和特殊點,不僅在于技藝精湛,而且在于有一顆熱愛祖國,對所從事的事業的愛心和忠心,有一種令人高山仰止、富有職業操守的“工匠精神”。高鳳林的話,代表了大國工匠們的心聲:“每每看到我們生產的發動機把衛星送到太空,就有一種成功后的自豪感,這種自豪感用金錢買不到。”
大國工匠,匠心筑夢——每一個從事五金制造的業者,都是一個個工匠,都有一份份責任。每個業者都應該以同樣“大國工匠”的精神尺度,盡職盡責,贏得尊重。
第3篇: 大國工匠人物事跡300字徐立平
大國工匠周平紅和張興華人物事跡介紹
近日,由中華全國總工會和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聯合舉辦的大國工匠2018年度人物已經開播了,小編看完深受感動,下面小編就來分享周平紅和張興華的人物事跡吧,趕緊來看看吧!
周平紅 免去患者開胸破腹之痛的仁醫
獨辟蹊徑,0.4厘米食道壁上打隧道。愛眾惠民,更多胃腸道疾患得救治。
上海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內鏡中心是周平紅工作的地方,全世界最具難度的POEM手術有一半以上都是在這里完成的。POEM手術全稱是:內窺鏡下食管下層肌切開術,是目前全世界治療賁門失弛緩癥的最佳方法。和外科手術不同,POEM手術是利用一條1.2米長的特制管狀內窺鏡,深入體內的手術點,實施精準手術。對患者而言,最大的好處就是手術只須在人體的自然腔道消化道開一個小創口,免去了開胸破腹之痛。這種手術是在食道管壁的表淺黏膜層和較深的肌肉層之間進行。人的食道壁最厚的地方只有0.4厘米,在如此狹小的空間進行手術,病人食管受損的概率比較大。周平紅獨辟蹊徑,在病人的食道管壁的夾層中,建造一條隱形隧道,在食道壁里打隧道是周平紅的獨創。完成這場手術,周平紅只用了20分鐘。而眼下,即便是在內鏡手術水平位于世界最前列的日本,做一臺簡單的POEM手術依然需要至少一小時以上。
幾百臺POEM手術成功之后,周平紅在國際上開始嶄露頭角。2012年,作為中國代表,他被邀請參加在德國杜塞爾多夫舉行的第14屆世界消化內鏡大會。這次在世界專業舞臺上的亮相,周平紅展示了中國醫生在內鏡手術方面的速度,質量和技法,并奠定了中國在世界消化內鏡微創切除領域的領先地位。
求索者的路徑總是前行的,取得世界性認可也只是一個階段性成果的展示。周平紅在實踐中把原來一直局限在胃腸道腔內的內鏡手術延伸到腔外胸腔和腹腔。這是劃時代的突破。意味著胃腸道疾患之外的更多病人將受惠于內鏡微創手術。
工匠皆有愛眾惠民之心,這幾乎是一個定律,這也是他們破解難中之難的根本動力和最大的價值所在。
.張興華 百年木船制作手藝的傳承人
重積累勤思考,最好的船永遠是下一條。30余年精研手藝堪為技術領袖。
在人們通常的印象中,鋼殼船似乎早已經普及了,沒人用木船出海了。實際上,在遼寧、河北一帶的濱海區,由于百年來的傳統,依然有90%左右的漁民保持了使用木船的習慣,二界溝的漁民就是木船的執著使用者。張興華是二界溝數百年木船制作手藝的優秀傳承人,漁民排船都樂意找張興華。船是漁民的海上之家,造船當然要找最靠實的工匠。
給船安裝底板,最見張興華的功力。船底板是船最重要的依托,一旦安裝不嚴密的話,船就有可能沉沒。一艘船要安裝80塊有不同弧度的底板,讓它們嚴密地并列為一體,最為較勁。
53歲的張興華身上有30多年的造木船手藝,雖然世事多變,但他一直不肯棄行。而今張興華是二界溝唯一精通木船制作全部工序的掌作師傅。排船需要木匠、捻匠、鐵匠等一應技術工種的通力合作,掌作是這個多工種團隊中的技術領袖。
張興華的鄉親都認為他特別巧,當地人用這個詞夸人聰明,善于做出好東西。張興華的巧源于勤奮持久的積累。他隨時隨地仔細觀察跟造船修船有關的各種現象,不間斷記錄下自己的觀察心得和實踐體會。手邊的煙盒,船上的紙盒,是他隨手抓到的筆記本。
張興華的女兒張莉畢業于大連海洋大學船舶制造專業,現在在一家船舶企業上班。癡迷于造船的張興華不滿足于古法造船,他希望能掌握現代造船知識,此時,女兒就成為他最好的老師。他還學會了用電腦設計圖樣,精確度達到1毫米。
做一條船要長一回經驗,把我的能力和我們大家的能力都給它發揮出來,把這個船做到更好,做成經典。張興華始終堅信,最好的船永遠是下一條。
第4篇: 大國工匠人物事跡300字徐立平
第5篇: 大國工匠人物事跡300字徐立平
/p>在偉大祖國73華誕之際,我參加了單位組織的“光影鑄魂”主題黨日活動,集中觀看了抗美援朝題材影片《長津湖》,再一次重溫這段悲壯歷史,再一次深刻感悟偉大抗美援朝精神。1950年10月,新中國剛剛成立一年,
根據省局黨組《關于舉辦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讀書班的通知》要求,我中心通過專題學習、專題研討以及交流分享等形式,系統的對《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進行了深入的學習與交流,下面我就來談一談我個人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是在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相互疊加的大背景下,對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治國理政重大戰略部署、重大理論創造、重大思想引領的系統呈現。它生動記錄了新一代黨中央領導集體統籌兩個
《真抓實干做好新發展階段“三農工作”》是《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中的文章,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在2020年12月28日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的集體學習時的講話。文章指出,我常講,領導干部要胸懷黨和國家工作大
在《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從嘉興南湖中駛出的小小紅船,到世界上最大的執政黨,在中國共產黨的字典里,“人民”一詞從來都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以馬克思主義戰略家的博大胸襟和深謀遠慮,在治國理政和推動全球治理中牢固樹立戰略意識,在不同場合多次圍繞戰略策略的重要性,戰略和策略的關系,提高戰略思維、堅定戰略自信、強化戰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集中展示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相互疊加背景下,如何更好地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而進行的生動實踐與理論探索;對于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
在黨組織的關懷下,我有幸參加了區委組織部組織的入黨積極分子培訓班。為期一周的學習,學習形式多樣,課程內容豐富,各位專家的講解細致精彩,對于我加深對黨的創新理論的認識、對黨的歷史的深入了解、對中共黨員的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共建網上美好精神家園》一文中指出:網絡玩命是新形勢下社會文明的重要內容,是建設網絡強國的重要領域。截至2021年12月,我國網民規模達10 32億,較2020年12月增長4
剛剛召開的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七次全體會議上討論并通過了黨的十九屆中央委員會向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報告、黨的十九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向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工作報告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