狠狠干影院/欧美午夜电影在线观看/高黄文/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完整版

飛奪瀘定橋心得體會1000字【四篇】

| 瀏覽次數:

瀘定縣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東南部,地處青藏高原向四川盆地過渡地帶,東與天全、滎經接壤,西與康定、九龍毗鄰,南連石棉縣,是進藏出川的必經之地。縣城距成都236.2公里,距康定49公里。縣城海拔1321米,轄區內7鎮5鄉、145個行政村,轄區, 以下是為大家整理的關于飛奪瀘定橋心得體會1000字4篇 , 供大家參考選擇。

飛奪瀘定橋心得體會1000字4篇

【篇一】飛奪瀘定橋心得體會1000字

飛奪瀘定橋

  11飛奪瀘定橋
  [教學要求]
  1理解課文內容,感受紅軍戰士英勇頑強、不畏艱險的偉大精神,得到感染、育。
  2學會本課生字新詞,能用“關鍵”、“千鈞一發”造句。
  3按照事情發展的順序給課文分段,寫出各段的段落大意。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與難點]
  1理解紅軍是怎樣搶時間,攻天險,奪下瀘定橋的
  2理清課文的條理,學習按事情發展順序記敘的方法。
  [教學準備]
  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導語
  毛澤東主席在他的七律《長征》中有這樣的感慨:“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為什么一想起大渡河上的鐵索橋,就讓人感到陣陣寒意呢?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第15課,齊讀課題(要讀出紅軍英勇、一往無前的氣概)。了解了紅軍飛奪瀘定橋這樣一段真實的歷史后,同學們一定能明白主席詩句中的某些含義。
  二、新授
  1首先,請同學們回顧一下,紅軍為什么要奪取瀘定橋?(板書:北上抗日)
  2這節課我們重點學習紅軍是怎樣飛奪瀘定橋的。文章哪方面的內容照應了“飛”字?(師在“飛”上加著重號)哪方面的內容又刻畫了“奪”的場面?(師在“奪”上加著重號)(指名回答,板書:搶時間攻天險)
  3紅四團的戰士們為什么要搶時間?請大家從課文的有關段落中找出關鍵性的一句話。
  (1)指名回答。出示課件1中的第一個文本“搶在敵人前頭,是我軍戰勝敵人關鍵。”能有感情地讀一讀,從而體會當時的情況嗎?誰來試一試?(指名讀,
  (2)同學們能否用不同的形式,表達出這句話的意思呢?出示課件1的文本2、3。“只有……才……”“如果……就……”
  A同學們先試著說一說注意把話說通順說完整。B誰愿意說給我們大家聽呢?
  (3)老師還想考一考大家,能否拓展自己的思維空間呢?請看問題:出示課件
  搶在敵人前頭,是紅四團(戰勝敵人)的關鍵。
  搶在敵人前頭,是紅軍(北上抗日)的關鍵。
  搶在敵人前頭,也可能是(整個中華民族抗日救國)的關鍵。
  A同學們能聯系當時的時代背景思考嗎?可小組討論。B誰來說一說?C齊讀。
  (4)過渡:同學們,一場生與死的搏斗,一場血與火的考驗就擺在戰士們面前。搶在前面,是紅四團生死存亡的選擇,是紅軍北上抗日的關鍵,更是整個中華民族抗日救國的沉重砝碼!那么我們的紅軍戰士又是怎樣爭分奪秒地去搶時間的呢?請看:
  4出示課件3(點播1),學生觀看。師:從剛才觀看的錄相中,你覺得紅軍戰士怎么樣?(指名說)能不能聯系課文內容談談?學生結合課文談感受,師相機板書:大智大勇
  5過渡語:紅四團克服了重重困難,終于搶在敵人前面,勝利到達瀘定橋,耳邊卻傳來了這樣的喊叫:出示課件4
  “守城的兩個團敵人早已在城墻和山坡上筑好工事,憑著天險,瘋狂地向紅軍喊叫:‘來吧,看你們飛過來吧!’”
  (1)誰來讀讀敵人的喊叫?(點擊鼠標,突出人物語言,2人讀)敵人的語氣是怎樣的?(狂妄、囂張、不可一世)他們為什么敢如此放肆,憑借的是什么?(憑借天險)
  (2)“憑著天險”中的“天險”(點擊鼠標)是一幅怎樣的景象?出示課件5,邊讀邊想象其畫面。(自由讀)
  (3)能把自己的想象、體會在朗讀中表現出來嗎?誰來試試?指名1—2人讀,師指導。
  (4)讓我們帶著自己的感受,一起來讀一讀吧!
  (5)師:眼前是幾根光溜溜、寒森森的鐵鏈,腳下又是十米多高的震耳欲聾的陣陣驚濤,無論是橋還是水,給我們的感覺都怎樣?—齊說:險。正是憑借著這樣的天險,橋對岸的守敵向紅四團的戰士們瘋狂地喊叫著:出示課件6“來吧,看你們飛過來吧!”一起讀!
  6(過渡)在狂妄囂張的敵人眼里難以逾越、插翅難飛的天險是否阻擋了紅軍戰士前進的腳步呢?出示課件7(點播2)。看,紅軍戰士竟真的“飛過來”了!這就是奪橋時那驚險悲壯的一幕!
  A從錄相中,你看到了紅軍戰士怎樣的精神品質?(指名說)
  B課文是怎樣描繪的呢?請自由朗讀7、8自然段,并圈劃出文中動作描寫最精彩、最扣人心弦的片斷。(生讀劃、師巡堂)
  把你所發現的精彩之處介紹給我們大家,好嗎?指名說,師相機出示課件8“22位英雄(拿著)短槍,(背著)馬刀,(帶著)手榴彈,(冒著)敵人密集的槍彈,(攀著)鐵鏈向對岸(沖去)。”
  a請同學們先對照自己的課本,自由說。b指名說,覆蓋正確答案。
  c自由讀,體會怎么讀。d指名讀。指導讀:速度?—指名讀。語氣?—指名讀。e齊讀。f啟發思考:括號中的詞語體現了什么?(指名說,板書:不怕犧牲)
  7紅四團的戰士們克服重重困難,爭分奪秒地趕到了瀘定橋;他們又以生命為籌碼,攻克了蔣介石集團以為固若金湯的天險,創造了中國革命史上的又一個神話。這一次勝利有什么意義?請齊讀第9自然段。(讀后師引導板書:繼續北上)
  8結合板書:從文章三個部分來看,本文是按什么順序寫的?
  板書:起因、經過、結果
  三、總結,出示課件9
  練習:課文以(事情發展)為序,按奪橋的(起因)(經過)和(結果)來寫,重點扣住紅軍戰士(搶時間)和(攻天險)兩個方面,表現了他們的(大智大勇)和(不怕犧牲)。1自由說。2同桌互說。3指名說。
  結束語:這節課大家以飽滿的激情投入進來了,同學們看到革命先輩們拋頭顱、灑熱血,為民族的解放赴湯蹈火、前赴后繼之時,是否能體會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的毛主席為什么寫下“大渡橋橫鐵索寒”這樣的詩句了呢?
  板書設計
  繼續北上(結果)
  搶時間大智大勇
  15飛奪瀘定橋(經過)
  攻天險不怕犧牲
  北上抗日(起因)

【篇二】飛奪瀘定橋心得體會1000字

【閱讀訓練】飛奪瀘定橋

  本文來自作文周刊社。

①天黑了,離瀘定橋還有一百一十里。天黑得很可怕,大雨又突然傾盆下來,大家決定不吃飯,繼續前進。左路第二師的先頭團(紅四團)以三個步兵營輕裝疾進。天是這樣黑,伸手不見掌,雨又不斷地下,路滑泥濘,大家不斷跌跤。走不多遠,對面河的敵人點起了火把,他們想趕在我們前面到達瀘定橋。情況緊迫,我們也立即點火,并告訴各連隊,如果敵人隔江相問,就答復是剛被我們消滅的某師某團某營的。這樣走了二三十里路,雨更大了,對岸的那條火龍忽然滅了,大概是“雙槍兵”不走了。利用這機會,我們更加速前進。指導員全身濕透,三五步一跌。由于疲勞已極,還有人站著打瞌睡的,除些跌下河去。于是干脆解下了綁腿,一條一條地接起來,前后拉著走。

②這樣,經過整夜的急行軍,天亮時我們終于趕到了瀘定橋,并占領了西橋頭及西岸一帶的房屋。這真是一座鐵索橋,共十三根用飯碗般粗的鐵環一個套一個連成的長長的鐵索:九根構成橋面,每根距離約一尺,兩邊各兩根,形成扶手欄桿。河有數十丈寬,流水像瀑布一樣從山峽中傾瀉而來,沖擊著參差聳立的許多怪石,激起一丈多高的白浪,響聲震耳。

③橋面上的木板已經被敵人弄走了,只剩下一些光光的鐵索。我們一面搜集木板,一面組織一個營的火力,封鎖河東岸敵人可能增援的道路。下午四點,一切準備工作完成。沖鋒號響了,機關槍、追擊炮聲、口號聲震動山谷。二連的二十二個英雄冒著稠密的彈雨,一手扶著鐵欄,踏著鐵索,飛一般沖了過去。剛到對岸的橋頭,敵人慌忙放起火來,把橋頭的亭子燒著了,火焰直往外冒,攔住去路。這時英雄慢在激昂的口號聲中,不顧一切沖進火焰中去,衣服、帽子、眉毛、頭發都燒著了,還是猛沖,一直沖進城內大街上,同敵人進行巷戰。敵人集中兵力,企圖反攻,但我第三連及后續部隊趕過來了,經過兩個小時的激戰,把兩團敵人消滅了大半,其余的逃散了。黃昏時分,我們全部控制了瀘定城。

④下半夜,劉伯承總參謀長與一軍團聶榮臻政委從右路來到瀘定橋,點著馬燈,從橋東走到橋西,他們注視著每根鐵索,扶住欄桿,俯視下怒吼的急流,仰觀四周壁立的高山。劉伯承感慨地說:“瀘定橋!瀘定橋!你真是多么險要的地方呀!現在我們過來了!我們勝利了!”(選自《長征回憶錄》第八章,題目是后加上的)

閱讀訓練

1.請用一句話概括第①段的內容。

2.分別找出本文第①段和《草》中描寫環境的句子,并說說這些描寫的作用。

3.閱讀第②段,請用幾個詞語概括瀘定橋的特點。

4.聯系全文內容,說說劉伯承站在瀘定橋上時為什么而感慨。

5.從全文,你對飛奪瀘定橋的戰士有怎樣的評價?

6.本文主要體現紅軍戰士的革命精神。而《草》則成功塑造了的高大形象。

【參考答案】

1.大雨之夜急行軍。

2.《飛奪瀘定橋》:“天是這樣黑,伸手不見掌,雨又不斷地下,路滑泥濘”或“天黑得很可怕,大雨又突然傾盆下來”。這里的環境描寫突出了形勢的緊急、環境的惡劣,烘托了紅軍戰士不畏艱難、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草》:“只有晨風吹過荒漠的草地,撕掠著青草,發出颯颯的聲響。”這里的環境描寫反襯出戰士們對周副主席的崇敬。

3.鐵索橋險要,易守難攻

4.為瀘定橋險要而驚嘆,為紅軍戰士的英勇無畏而贊嘆,也為紅軍勝利渡橋而歡欣。

5.不畏艱辛,機智,勇猛頑強。

6.不畏艱險、勇往直前、頑強戰斗、不怕犧牲以周副主席為代表的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

本文來自作文周刊社。

【篇三】飛奪瀘定橋心得體會1000字

北師大版語文 四年級下冊《飛奪瀘定橋》教學設計

首都師范大學附屬小學 崔玲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誦課文。

2.理解課文中“飛”的含義,體會紅軍戰士英勇無畏的革命精神。

3.練習畫重點詞語、語句,做批注的學習方法。

教學重點:

理解課文中“飛”的含義,體會紅軍戰士英勇無畏的革命精神。

教學難點:

時代背景離學生生活太遠,要體會到紅軍戰士堅定的信念。

教學設計:

一、導入新課:

提問:同學們“飛奪瀘定橋”這篇課文在預習過程中已經讀過幾遍了,此時,再看到這個題目,哪些情景會浮現在你的眼前?(去奪橋的路上;奪橋)

二、講授課文:

1、板書:紅軍?

(1)提問:紅四團這支隊伍在趕往瀘定橋的路上,他們所做的、所說的,他們的表現,讓你覺得這是一支怎樣的隊伍?自讀2—4段,劃出描寫紅軍語言、動作的句子。

(2)生答:

A不怕困難、勇敢(板書)

師小結:你們對紅軍能有這樣的認識,太好了,那我們怎樣讀好這些句子呢?(出示投影一)

a、生說出“抓住描寫人物動作的詞”

b、把描寫環境的詞句讀好,也是一種方法(惡劣的環境更能襯托紅軍的勇敢和不怕困難)

B師出示投影:動詞下面加紅線

指導朗讀:(3-5)

例如:他們/冒著/傾盆大雨

(稍事停頓,讓人能夠聽清他們是怎么樣做的)

C齊讀,變讀邊想象當時的情景(能否從表情、眼神方面給大家介紹)

問:他們會擰著眉頭,像受煎熬一樣嗎?老師知道你們已經想到了紅軍戰士的眼神。

出示圖片

師:這幅圖片上戰士的表情和你想象的很接近?這是堅毅的眼神,堅毅的表情。

D師:就是這樣一支勇敢地、不怕困難的隊伍,我們會油然而生一種敬意,對嗎?

2、出示投影:火把~~~~~并不疑心。

生讀

提問:紅四團竟然也點起火把來,還高聲回答敵人的問話,他們是怎么想的呢?

a、提問:紅四團一個團大概多少人?(1500)敵人多少人?(3000*2)

紅四團點起火把來,難道不怕和敵人發生正面沖突嗎?他們在兵力上是很懸殊的呀,他們不怕嗎?他們是怎么想的?

(引導學生想想當時是怎樣的天氣狀況

師:你想的這些就是紅四團想的。

b、提問:他們遇到敵人的問話不應該回答呀,他們為什么還要高聲回答?

生:騙,迷惑

師:看看,紅四團的戰士這么有智慧,又這么有勇氣,這就是有勇有謀,大智大勇。

C合作讀,生讀紅軍戰士的答話

師:聽得出,這真是一支智勇雙全的隊伍(揣摩人物心理深入地理解人物)

再合作讀,只讀對話

師:你們把紅軍的智、勇都讀出來了。

3、師:孩子們,我們再來看,紅四團什么時間接到的奪橋命令?什么時間必須把橋奪下來?

(1)我們權且看作是24小時(副板書)

24小時要走多少里路?(240里) 你們口算就能算出來1小時要走多少里?10里就是五公里、5000米,相當于我們操場16.7圈的距離。

(2)聽著似乎走這個路程不夠多,不夠艱難,你們再來瀏覽課文2—4段,他們是在什么情況下走這每小時五公里的?(生答)

(3)雖然課文沒確切的寫出到底是幾股敵人,進行了幾次戰斗,但可以肯定的是:決不是一、兩股敵人,絕不是一、兩次戰斗。

(4)提問:戰士們是空手走這每小時五公里的嗎?(背著槍彈……)

師小結:就是在這樣的環境、這樣的條件下,紅四團竟然在29日凌晨趕到了瀘定橋,這樣的行軍速度,文章用一個字寫了出來,你們找到了嗎?(生讀)“飛” 這個字,寫出了紅軍這支隊伍的精氣神,真可謂是神速。

(5)投影:29日早晨——拋在了后面

師:拋字可以換作一個什么字?~~~~~

這么多字可以選擇,為什么用這個拋字?一個拋字寫出了這支隊伍的神速。

4、A瀘定橋,這座橋原來的樣子是什么樣的?

a、生讀,到“秋千”

問:你有什么感覺?(怕、險)

b、敵人為了阻止我軍前進,對瀘定橋進行了破壞,現在的瀘定橋是什么樣子的?

生讀。問:你有什么感受?(更危險、更恐怖、更可怕)

c、再讀,橋周圍的環境是什么樣的?讀后說說你的感受?

B老師跟你們一起合作,老師不讀的你們大聲地讀出來。

投影:向橋下一看——水聲震耳欲聾

(“幾十丈深”“一丈多高”老師不讀)你們讀的這些都是帶數字的語句。

他們要奪得是怎么樣的一座橋?(讀)這座橋給你最強烈的感受是什么?

(1)原貌與現狀對比,感受多強烈

(2)抓住帶數字的詞語,讓我們對橋的險要有了更清晰地認識。

(3)默讀,如果我們用一個險字來說明瀘定橋原來的樣子,那么被敵人破壞以后的橋用什么詞語來表達我們的感受。(更險)文中還有一處也能讓我們感受到紅軍戰士奪橋的難,(出示:“工事”)讀,理解。

C紅軍戰士要奪得就是這樣一座橋,在奪橋的過程中,你對紅軍戰士又有怎樣的認識?(勇敢,不怕死)

師:你說的太準確了,勇敢,可以用在很多地方,今天老師告訴你一個詞,用在紅軍身上更貼切了,就是大無畏(板書)

死都無畏,險算什么?沒有木板的鐵索橋算得了什么?幾十丈深的河水,一丈多高的浪花又算得了什么?

師:在奪橋的過程中,又一次向我們展示了紅軍的勇敢。

D投影:號手們……向對岸沖去

我們怎么讀好它?(抓動詞)

師:先練習讀--個別讀—全班讀(感受紅軍戰士大無畏的精神)

E投影:紅四團馬上發起——沖鋒號

(重點:團長和政委親自——指揮)

問:沒有這句行不行?

師:這種大無畏的精神,不僅僅體現在普通的戰士身上,團長和政委也和戰士一起沖鋒陷陣,官兵同甘苦,共患難。

板書:同甘共苦

F師指板書:就是這樣一支隊伍,付出了這么多就為了奪下這座橋,這座橋就這么重要嗎?

對,這座橋是紅軍大部隊北上抗日的必經之路,北上抗日呀,就是把這些侵略者從我們的國土上,從中國趕出去。

就是這種信念,支撐著每一個紅軍戰士,支撐著這支隊伍,信念(板書)給人以強大的力量。

G如果讓你給課文中的這幅圖命名,你會怎么樣寫?

對,這就是我們的紅軍隊伍所以幾十年后的今天,他們依然無愧于我們的敬佩和銘記。

板書:

飛奪瀘定橋

勇敢

不怕困難

信念 大智大勇

大無畏

同甘共苦

【篇四】飛奪瀘定橋心得體會1000字

《飛奪瀘定橋》說課

一、說教材

飛奪瀘定橋這篇課文主要記敘了紅軍戰士為了渡過大渡河北上抗日飛奪瀘定橋時驚心動魄的戰斗。從而讓學生感受到紅軍戰士的英勇無畏,學習戰士們不畏艱險,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

課文按事情發展的順序,緊緊圍繞飛和奪展開故事情節,結構條理非常清楚。全文分四個部分:1、為什么奪瀘定橋。2、是怎樣與敵人搶時間。3、紅軍怎樣奪天險。4、紅軍順利渡過大渡河。其中飛和奪的過程是全文的重點內容,飛強調神速,奪強調神勇,可謂飛中見智,奪中見勇。

二、說教學目標

1、認識目標:了解紅軍飛奪瀘定橋的經過,理解紅軍是怎樣搶時間,攻天險的,領會作者用詞造句的準確性。

2、能力目標:學習按事情發展的順序記敘的方法。

3、情感目標:學習紅軍不畏艱險,不怕犧牲,勇往直前的大無畏精神。

三、說教學重點

(1)紅軍是怎樣搶時間、攻天險,奪下瀘定橋的;

(2)學習按事情發展順序記敘的方法。說它是重點是因為紅軍奪下瀘定橋的關鍵是要搶在敵人前頭,攻天險又最表現紅軍那種不畏艱險,不怕犧牲,勇往直前的大無畏精神,本組訓練重點是“按一定順序寫”,故在教學中應重點突出這個訓練內容。

四、說教學方法

從中心思想入手,對學生進行聽、說、讀、寫的語言訓練;運用情景教學法,通過錄相,使學生進入情景,體會奪橋的難,紅軍的勇;運用啟發式教學,精心設計富有啟發生,針對性,層次性的問題;訓練以讀為本,以學為主,精心選擇運用與讀書相關的演示,講解、提問、議論等方法,使學生以讀促寫,以讀學寫。

五、說學習方法

充分運用讀、思、議、練的方法學習課文,做到以讀為本,注重讀的效果;通過學習課文的語言文字,領會奪橋的險,紅軍的勇;注重課堂交流,做到師生間交流,學生間交流,充分尊重個體差異,讓每一位同學投入到交流中,共同體驗成功的歡樂。

六、說教學過程(略)

因為在以下的板書設計是與教學過程相結合,所以在此從略。

七、說板書設計

在語文教學中,板書是一種被普遍采用的教學手段。在說課活動中,板書則是聽者了解說課者教學思路、教學過程,對教材的理解的深淺程度和估計教學效果的可視與語言。板書旨在啟發學生思考課文中問題,幫助學生理解課文中的知識,把握課文的脈絡、線索,并有助于記憶。

課堂上,先板書什么,再板書什么,要周密考慮。按什么順序板書,要根據教材的特點、學生的理解能力和教學的實際需要來定。在教學《飛奪瀘定橋》時,我采用了板書設計與教學過程相結合的方式來進行課文內容的板書教學。如:在導入新課時,我介紹當時的時代說“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洲東布,大渡河沿岸的瀘定縣城西邊,有一座橫跨大渡河的鐵索橋,1935年5月,紅軍曾在這里與國民黨反動派進行一場激烈的戰斗。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第24課《飛奪瀘定橋》(板書課題),審題:《飛奪瀘定橋》關鍵詞是什么?(板書“飛”“奪”)這樣設計讓學生明白“飛”和“奪”在課文中起到一定的作用,一目了然,簡潔明了。接著講讀第一自然段,這樣危險的瀘定橋,紅軍為什么要奪呢?(只有說明瀘定橋是紅軍的必經之路,所以北上必須奪下瀘定橋。(板書:北上抗日,必須奪橋,起因)。 紅軍為了北上抗日,必須奪取被敵人占領的大渡河的唯一通道——瀘定橋(畫面切入瀘定橋),可是敵人妄想阻擋我軍北上抗日,他們想出了什么詭計?我軍如何粉碎這一陰謀? 命令只要求“奪下瀘定橋”,那課題為何要說“飛奪瀘定橋”?(緊扣題眼飛和奪,顯示:搶時間, 攻天險)根據學生質疑的問題引導學生找出奪橋的原因,理解重點詞語"天險",學生讀書,屏幕出示大渡河地形圖,這一設計主要是為了讓學生進一步了解奪橋的必要性。接著學習搶時間部分和學習攻天險部分.這一環節的設計主要是培養學生的語感,進行語言文字的訓練,讓學生生成對敵人的仇恨之情。這也是新課程標準中反復強調的語文教學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然后,引導學生學習奪橋時激烈的戰爭場面,感受到紅軍英勇的氣概。理解體會到紅軍在槍林彈雨中不畏艱險,不怕犧牲,勇往直前的大無畏精神。這是故事的高潮部分(板書:不畏艱險,不怕犧牲,勇往直前的大無畏精神,經過)。課文最后的部分講紅軍的主力渡過了天險大渡河,浩浩蕩蕩地奔赴抗日的最前線。結尾與開頭部分相呼應(第一自然段講決定奪取瀘定橋,結果渡過天險大渡河,奔赴抗日最前線。這樣文章結構十分嚴謹。)(板書:渡過天險,奔赴前線,結果) 。

在教學的過程中,采取邊說課邊板書的方式,這種出示方式與說課過程同步,與課堂教學同步,能使聽者一步一步清楚地了解說課者說課的思路與課堂教學的實施情況。本課在設計板書時,緊緊抓住“飛奪”二字展開。這則板書設計形象美與圖示美,文字美為一體,重點突出,脈絡清晰,既展示了教師的教路,又體現了學生的學路,對文章的內容和中心都有所提示,使學生對文章理解有很好的幫助。

附:板書設計

24飛奪瀘定橋

北上抗日 奔赴前線

飛:搶時間

必須奪橋 渡過天險

奪:攻天險

(起因) (經過) (結果)

不畏艱險 不怕犧牲 勇往直前

推薦訪問: 瀘定橋 心得體會 四篇

【飛奪瀘定橋心得體會1000字【四篇】】相關推薦

工作總結最新推薦

N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