狠狠干影院/欧美午夜电影在线观看/高黄文/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完整版

龍頭企業帶動鄉村振興范文集合6篇

| 瀏覽次數:

龍頭企業是指在某個行業中,對同行業的其他企業具有很深的影響、號召力和一定的示范、引導作用,并對該地區、該行業或者國家做出突出貢獻的企業, 以下是為大家整理的關于龍頭企業帶動鄉村振興范文6篇 , 供大家參考選擇。

龍頭企業帶動鄉村振興范文6篇

【篇一】龍頭企業帶動鄉村振興范文


2010?年正定縣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





正定縣常山食用菌廠

2010-12-24


一、農業產業化經營介紹

二、2011、2012?年度發展規劃

三、申報企業情況統計表

四、2010?年度審計報告

五、企業營業執照、信用等級證明

六、公司帶動情況證明

七、稅務部門納稅證明

八、產品質量安全情況證明

九、環保部門環保證明


一、農業產業化經營介紹



正定縣常山食用菌廠農業產業化經營介紹

、、 公司基本情況

正定縣常山食用菌廠位于河北省會石家莊市,歷史文化古城


正定境內,正定是中國北方著名的古老城鎮之一,在歷史上曾與

北京、保定并稱“北方三雄鎮”。建城?1400 余年,一直是府、郡、

州、縣所在地。歷史給正定留下了眾多名勝古跡,素有“三山不見,

九橋不沉,九樓四塔八大寺、二十四座金牌坊”之稱,享有“古建筑

寶庫”的美譽。隆興寺、臨濟寺、唐代四塔、風動碑、五代時期的文

廟、明代古城墻等文物古跡吸引了大量的中外游客。加上寺有寺

的傳說,塔有塔的故事,歷史名人不同凡響的經歷和傳奇,共同構

成了正定歷史文化的豐厚積淀。

正定縣常山食用菌廠、原名正定縣食用菌深層加工廠,始成立

于?1998?年,2002?年遷進新工廠,是一家專門從事食用菌生產加工

銷售的企業,企業現有職工?120?余人,其中從事食用菌研發的專業

技術人員?25?人,注冊資金?1100?余萬元,固定資產達?1100?多萬元,

常年生產加工平菇、金針菇、滑子菇、雞腿菇等十余個品種,產品主

要出口日本及歐美等國。年產量達?3000?多噸,年銷售收入?3000?多

萬元。在食用菌生產、加工、經營實踐中,研究了一套食用菌生產加

工、深加工的方法,提升了食用菌產品檔次,為進一步研究食用菌

生產加工提供了優越條件和良好的基礎。

2004?年正定縣常山食用菌廠開展普及種植食用菌工作,免費為正

定縣農民培訓食用菌技術,舉辦培訓技術講座百余次,培訓人員?4000

多人次,發放宣傳材料?5?萬多份,推廣食用菌種植大棚?3000?多個,種

植面積?2000?達多畝,農民種植食用菌增收?1000?多萬元。為食用菌生

產的大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 農業產業經營情況

2007?年正定縣常山食用菌廠投資?300?萬元建立了二個占地約

50?余畝的食用菌大棚種植基地,建立了一個高標準的菌種室和一

個化驗室,集中了?15?個專門的技術人員進行了金針菇菌種改良優

化,和茶樹菇的高效培養種植,掌握了金針菇菌種,和茶樹菇菌種,

改良的技術參數。對改良的金針菇菌種,和茶樹菇菌種,在基地的

大棚內進行了試驗,產出的甲級金針菇,和茶樹菇,產量提高了?20%,

向農戶推廣,推廣食用菌大棚面積達到?500?多畝,生產金針菇?1000

多噸,銷售收入?700?多萬元,受到了農戶的歡迎。在食用菌鹽漬技

術的基礎上,對食用菌清水保鮮護色技術和食用菌烘干脫水技術進

行了研究,通過多次的小試(食用菌數量?10?斤)和中試(食用菌數

量?100?斤),確定了煮熟殺青的時間和溫度,添加護色劑的品種和配

比要求,掌握了技術參數,加工后的食用菌出口到了日本、歐美等

國家,收到了這些國家的歡迎,現已出口?1000?多噸,還沒有滿足日

本、歐美等國的數量需求,市場需求的擴大空間還很大。

正定縣常山食用菌廠大量收購、加工、儲存和出口銷售食用菌,

為正定縣種植食用菌提供了改良后的食用菌菌種、種植技術,負責收

購食用菌,簽定了購銷協議,正定縣食用菌廠從而帶動了更多的農民

種植食用菌,進一步增加了農民收入,探索出了一條產供銷一條龍的

食用菌產業化經營模式。

、、 解決農民工務工難問題

本廠員工?100?余人都來自農村,解決了農民工作的問題,為農村


剩余勞動力的安置,更給農民增加了收入,為農村的穩定做出了應

有貢獻。



正定縣常山食用菌廠

2010-12-24



固定資產明細表




二、2011、2012?年度發展規劃



正定縣常山食用菌廠?2011、2012?年度發展規劃

過去的?2010?年,是正定縣常山食用菌廠艱苦奮斗,努力創新的一

年。

在這一年,正定縣常山食用菌廠,銷售鹽漬食用菌?2600?多噸,質


量獲得用戶一直認同。

在新的一年,我們企業會按照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

知道,落實科技發展,堅持以人為本,與高科技成果相結合,繼續創新,

給正定縣常山食用菌廠一個良好的發展空間,發展幾大戰略。

、、 農業產業化戰略增加農民收入

發展壯大龍頭企業,培育市場知名品牌,著力培育壯大食用菌

種植、食用菌市場前景好、輻射帶動作用強的精加工、深加工的企

業。不斷引進和開發新技術、新產品,打造市場知名品牌,依靠品

牌優勢開拓占領市場,壯大自身實力。按照區域化布局、專業化生

產、規模化經營、企業化管理的要求,繼續落實好重點產業、新型

產業發展規劃,集中力量建設好產業生產基地。

二、工業化戰略增加農民收入

把農副產品加工業和第三產業作為今后鄉鎮企業發展的重要

內容,加大投資力度,發展農副產品加工(預計投入?150?萬元,建

立深層加工廠,解決農民銷路,務工難)、儲藏(預計投入?250?萬元,

建立?5?個冷藏保鮮庫)、冷凍(預計投入?500?萬元,建立一道一流的

速凍生產線)、運輸(預計投入?50?萬元,解決運輸問題)、信息(預

計投入?100?萬元、建立網絡信息部,讓農民的產品,走向全國各地)

、服務等產業。通過聯合、兼并、股份合作等方式,對具有相對優勢

的中小企業改組改造,優化資產結構,擴大規模,增強實力。以培

育名牌產品、掌頭產品為目標,以骨干企業為核心,以資產聯合為

紐帶,實施集團帶動戰略,下大力氣培植和組建一批規模大、技術

含量高、帶動作用強、集生產經營、科研開發于一體的企業集團,

發揮規模集約效益。

三、城市化戰略增加農民收入

以擴大中心城市的輻射帶動效應為目標,實施“城市帶動”戰

略。一方面降低門檻,大力引導農民特別是城郊鄉鎮農民轉向城市,

同時為城市建設儲備土地和資源。夯實工作基礎。另一方面通過招

商引資、引導民間投資等有效途徑,著力發展工業項目和第三產業,

積極培育城市發展的經濟支柱。根據區經濟發展的要求,從經濟區

劃的角度建設現代化城鎮及中心村、推進行政區劃向經濟區劃調

整和轉變,促進資源優化重組,為經濟發展搭建更高的平臺,為農

村經濟發展和農民增收開辟新的空間。

四、高科技戰略增加農民收入

大力實施“科教興農”戰略,用現代科技武裝農業、用科技知識

武裝農民,真正把農村經濟增長方式由過去的主要依靠擴規模、增

數量轉變到依靠提高質量和提高效益上來,實現由傳統農業向現

代農業的跨越,保證農民收入持續快速增長。一是加在資金投入力

度,積極培育科技人才,依靠科技推廣和應用提高勞動者素質。二

是依靠科技促農業科技與產業化緊密結合。加大農業標準化生產

力度,運用科技手段,大力發展無公害農產品,改造提升農產品品

質。三是加大投入力度,加快農業信息化建設步伐。實施信息進村

入戶工程,建立統一兼容、資源共享、高效適用的縣、鄉、村信息網

絡中樞平臺,通過信息網絡發布農業信息,開展科技培訓,以農業


信息化促進農業產業化,以農業信息化帶動農業現代化



正定縣常山食用菌廠

2010-12-24



三、申報企業情況統計表



農業產業化縣級重點龍頭企業申報表



四、2010?年度審計報告

五、企業營業執照、信用等級證明




六、公司帶動情況證明



正定縣常山食用菌廠帶動情況證明

2004?年正定縣常山食用菌廠開展普及種植食用菌工作,免費為

正定縣農民培訓食用菌技術,舉辦培訓技術講座百余次,培訓人員

4000?多人次,發放宣傳材料?2?萬多份,推廣食用菌種植大棚?3000?多


個,種植面積?2000?達多畝,農民種植食用菌增收?1000?多萬元。為食

用菌生產的大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2007?年正定縣常山食用菌廠投資?300?萬元建立了二個占地約?50

余畝的食用菌大棚種植基地,建立了一個高標準的菌種室和一個化驗

室,集中了?15?個專門的技術人員進行了金針菇菌種改良優化,和茶

樹菇的高效培養種植,掌握了金針菇菌種,和茶樹菇菌種,改良的技

術參數。對改良的金針菇菌種,和茶樹菇菌種,在基地的大棚內進行

了試驗,產出的甲級金針菇,和茶樹菇,產量提高了?20%,向農戶推

廣,推廣食用菌大棚面積達到?500?多畝,生產金針菇?1000?多噸,銷售

收入?700?多萬元,受到了農戶的歡迎。在食用菌鹽漬技術的基礎上,

對食用菌清水保鮮護色技術和食用菌烘干脫水技術進行了研究,通過

多次的小試(食用菌數量?10?斤)和中試(食用菌數量?100?斤),確定了

煮熟殺青的時間和溫度,添加護色劑的品種和配比要求,掌握了技術

參數,加工后的食用菌出口到了日本、歐美等國家,收到了這些國家

的歡迎,現已出口?1000?多噸,還沒有滿足日本、歐美等國的數量需求,

市場需求的擴大空間還很大。

北早縣鄉人民政府

2010-12-24


七、稅務部門納稅證明



證明

正定縣常山食用菌廠為我管轄區說管轄的納稅戶、能按時繳納稅款,

不存在偷、漏稅情況。


正定縣國家稅務局曲陽橋稅務分居

2010-12-24

八、產品質量安全情況證明



九、環保部門環保證明



證明

縣農業產業化辦公室

我縣正定縣常山食用菌廠已通過我局組織的達標驗收。納入正常

管理,近三年來,該企業未發現環境違法現象。


石家莊市環保局正定分局

2010-12-24

【篇二】龍頭企業帶動鄉村振興范文

在城鄉統籌中扶持龍頭企業以帶動現代農業發展
作者:楊必儀
來源:《重慶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10年第04期

????????摘要:在渝東南民族地區交通狀況得到極大改善的環境下,充分發掘區縣的農業資源優勢,發展以龍頭企業帶動的現代特色農業,已成為我市農業發展具有戰略性的問題,也是我市城鄉統籌中應統一規劃并給以政策支持的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關鍵詞:城鄉統籌;扶持;龍頭企業;發展;現代農業

????????中圖分類號:F30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8-6269(2010)04-0086-03

????????

????????根據區域發展梯度理論,經濟發展水平存在著差別的各地區間,會出現杜能的農業經濟圈理論所認為的農業經濟集約化水平將經歷由中心城市向四周農牧區遂級下放直達荒野的的過程。[1]當前,作為西部重要城市的重慶經濟得到快速發展,在我市農村地區交通狀況得到極大改善的環境下,中心城市的部分經濟資源正在從高收入的中心地區向低收入地區作梯度轉移。這一過程為城鄉統籌發展中的我市農業的發展帶來難得的歷史機遇,為了充分發掘區縣的農業資源優勢,加快我市現代特色農業的發展,我們在赴黔東南民族地區調研的基礎上對我市農業的統籌發展提出以下建議。

????????一、充分認識現代特色農業發展在實現城鄉統籌中的重要意義

????????為了認真貫徹落實政協重慶委員會辦公廳《關于開展政協服務人民,委員聯系群眾實踐活動的通知》要求,2009 年,市政協民族宗教委員會三屆六次主任擴大會對開展特色農業發展情況專題調研工作作了認真的研究。會后,向各區縣下發了包括特色農業的歷史與現狀、發展特色農業的優勢和前景、發展特色農業的定位和規劃、發展特色農業的設施與措施及發展特色農業的政策與建議等內容的詳細調查提綱。2009年7月至9月民宗委組織了由本委委員中的專家、學者組成的調研組(筆者為調研組成員)赴渝東南民族地區對“一區四縣”(即黔江區、彭水縣、酉陽縣、秀山縣、石柱縣)特色農業的發展進行了專題調研。在聽取各區縣領導對發展特色農業的綜合情況介紹的同時,調研組還深入到石拄大歇鄉的辣椒、花椒生產基地及長毛兔養殖農戶、彭水的魔芋基地、黔江石會鎮的蠶桑生產大棚和高可川烤煙生產大戶和石柱金田農業開發有限公司、小天鵝食品開發公司,彭水天嬌公司,黔江珍珠蘭公司、雨潤百發肉加工廠、“69”原種豬場、自動繅絲加工廠等農業加工型龍頭企業進行了現場考察。先后5次召開總計有80余人參加的區縣鎮鄉分管領導、企業負責人及農戶座談會,廣泛交流了情況,聽取了意見和建議。

【篇三】龍頭企業帶動鄉村振興范文

證 明

Xxxx辦公室:

經我局復核,xxxx限公司目前輻射帶動農戶3000余戶,促進了XXX市速凍果蔬加工業的發展,促進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優化農業產業結構,提高當地農民收入,取得了較好的社會效益。

特此證明

XXXX辦公室

二〇一三年九月二十七日

【篇四】龍頭企業帶動鄉村振興范文

淺析通過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帶動農戶增收模式

作者:尹芝英

作者機構:東豐縣特產管理中心 吉林東豐縣136300

來源:新經濟

ISSN:1009-8461

年:2014

卷:000

期:020

頁碼:52

頁數:1

正文語種:chi

關鍵詞: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農戶;增收

摘要: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作為推動傳統農業向現代化轉變的集中力量,它為農村的發展以及農民的增收問題做出了調整,開辟了農業產業化可持續發展的新道路.本文根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自身的屬性,對農業龍頭企業的經營管理現狀以及促進農民增收的模式進行客觀的分析,最終解決了農戶增收的模式.

【篇五】龍頭企業帶動鄉村振興范文

加快產業發展、做強民營企業

——陜西春光油脂有限公司

我公司是專業從事食用植物油生產、經營一體化的民營企業,是省、市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和國務院扶貧辦確定的“國家扶貧龍頭企業”。公司創建于1998年,經過七年的艱苦創業,現已成為陜南資產規模較大的油脂企業,也是本地區農產品菜籽油加工規模最大的重點骨干企業和原料生產基地。公司現有總資產9700余萬元,職工328人,其中擁有各類專業技術人員72人。現有兩條生產線,第一條生產線于1998年建成,年加工能力為2萬噸油菜籽;第二條生產線屬國家級農業產業化經營龍頭項目,年加工油菜籽8萬噸,于2005年8月建成投入運行。公司技術力量雄厚,引進國際先進生產工藝,采用歐美技術,管理科學規范。原料精選漢中盆地優質油菜籽,生產的“定軍春”牌純壓榨、“雙低”系列綠色食用油和副產品菜粕,質量全部符合國家標準,產品一直暢銷陜西、四川、重慶、甘肅、北京、浙江、廣東、深圳等十八個省市。“定軍春”牌系列菜籽油六大系列二十余個品種規格。原公司截止2004年底資產6063萬元,資產負債率%。銷售收入6905萬元,利潤萬元,上交稅金萬元。2002年至2004年累計上交稅金萬元,稅金全部足額上交。農產品加工和流通業的年銷售額達到年銷售總額的95%以上,2005年1月至6月底實現銷售收入3229萬元,資產負債%,公司總資產萬元。2005年5月,在縣農場征地45畝建設國家級2萬噸雙低菜籽油生產線,現已完成投資4558萬元。春光公司在“發展綠色產業、建設綠色漢中”的精神鼓舞下,不斷取得輝煌的成績,不論從企業規模的壯大或經濟實力的巨增,都已呈現出了公司非凡的活力,已成為本地經濟發展的一個亮點企業。總結我公司幾年來的工作經驗具體有以下幾點:

一、緊抓農業產業化經營機遇,積極實施項目帶動戰略。

1998年初,公司董事長率先帶頭創辦民營企業。他看到本村大量的剩余勞動力無事可干,只有少部分人外出打工搞點創收,當地雖然盛產油菜,但由于沒有像樣的能創造高附加值的農產品加工企業,農民種的油菜籽價格低,而且還難賣,沒市場。因而田地的豐收給廣大農民帶不來經濟上的增收。豐富的資源優勢多年來一直未能變成當地農民脫貧致富的經濟優勢。于是自籌資金258萬元,同年8月在勉縣黃沙鎮建立了陜南較大的民營食用油生產、兌換、銷售企業——勉縣春光油脂化工廠。當年企業有員工48人,固定資產80萬元,實現產值400萬元,使本村在廠上班職工家庭總體收入年增加數十萬元,給農村經濟發展帶來了希望,得到了縣、鄉黨委政府的充分肯定。經過幾年的經營,使不少困難家庭逐步脫貧走上了富裕之路。

二、科學篩選論證項目,帶動農業發展,振興地方經濟。

為進一步適應市場需求,拓寬農民增收渠道,將企業建成具有高水平的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骨干企業。2001年至2003年公司對原生產線投入近千萬元進行技改,技改后產品質量和生產規模顯著提高;2003年10月,公司針對省內外油脂行業的現狀,公司派專人去外省實地考察和科學論證分析,抓住漢中市政府把推廣種植“雙低”油菜籽作為農業產業化發展、增加農民收入重點來抓的契機,通過認真篩選,并聽取專家意見,果斷決策,新建一條年加工油菜籽8萬噸的“雙低”綠色食用油生產線,既可解決油菜籽銷售難、又可促進農村產業、結構調整、能擴大漢中整個油菜種植面積,增加農產品附加值,能廣泛地帶動廣大農戶增加農業收入,還可安排農村剩余勞動力就業,2003年10月我公司申報國家級農業產業化經營龍頭項目,2004年初正式批準實施。該生產線于2004年5月動工,2005年8月建成投產,新生產線投產后,可實現產值億元、銷售收入億元、實現利稅2008萬元,解決就業300余人。

三、發展油菜種植訂單,充分發揮項目輻射帶動作用。

企業在不斷發展壯大的同時,逐步輻射和帶動了周邊貧困地區和貧困戶的經濟發展和增收,公司堅持立足農村、面向農業,服務農民,建立和完善與農民的利益連接機制,緊緊抓住公司自建的油菜種植基地資源優勢,充分發揚龍頭企業的示范帶動作用,帶動貧困農戶脫貧致富。從2001年起,公司率先在漢中市實行“公司+農戶+科技”訂單農業的經營聯接機制,擴大基地種植面積規模,依托漢中農業技術推廣中心和勉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為種植技術合作單位,在六縣一區62個鄉鎮、1186個村建立起“雙低”油菜籽種植基地60萬畝,訂單農戶30萬戶,形成基地種植網絡化、規模化。據統計,以訂單模式每公斤“雙低”油菜籽比常規油菜籽高出元價格收購,可使訂單農戶年增收900余萬元,與種植小麥相比(畝產小麥600斤,畝收入360元;而種植“雙低油菜畝產360斤收入522元),訂單農戶每畝可增收162元,每年可使農戶增收9720萬元。公司對訂單農戶從種源提供到技術培訓以及在收購中,凡簽訂定單農戶的“雙低”油菜籽應收盡收,并實行全方位的優惠服務。與此同時,公司近年安置258名特困戶在企業就業,安置下崗職工43人、復員退伍軍人11人。從建司以來,公司明文規定按月按時發放職工工資,不拖欠,后勤行管人員統一實行休假制度,每月規定休假4天,休假工資照發,車間職工實行計件工資制,多勞多得、按勞計酬,職工工資逐年遞增。公司每年都給所有員工參加了一至二種保險,每月能按時發放必要的勞動保護用品,為上班職工解決了后顧之憂,使大家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2005年公司又給職工參加了社會養老保險和工傷醫療保險。另外,公司幾年來接濟貧困戶和支援社會公益事業累計捐資30余萬元。

四、通過產業化經營,公司不斷取得顯著成績。

公司經過幾年的發展,不僅對地方經濟作出了一定貢獻,同時企業也得到了社會的認可,公司董事長武慶博被評為漢中市人大代表,市勞動模范,市優秀共產黨員,“陜西百杰”、省鄉鎮企業家、省鄉鎮企業家協會常務理事、勉縣人大委員、勉縣黃沙鎮春光村黨支部書記、陜西省委“旗幟工程”中被評為省級“黨員致富帶頭人”。企業多次被當地政府指定代表當地名優品牌參加北京、長春、蘭州、楊凌農博會和農產品企業經驗交流會以及西安第九屆中國西洽會。2005年7月,公司董事長武慶博隨省委書記李建國所率領的陜西省經貿代表團出訪俄羅斯,參加俄羅斯·卡盧加洲經貿洽談交流會,所帶產品受到該洲洲長的高度贊揚和市民的青睞。“定軍春”牌系列菜籽油被國家綠色中心認定為“綠色食品”,被中國質量萬里行評為“質量信譽跟蹤品牌”,獲第七屆中國楊凌農業高新技術博覽會“后稷金像獎”、中國質量檢驗協會“國家權威檢測合格產品”。企業被授予“守合同、重信用”、“納稅先進單位”。2004年被國家質檢總局授予“連續放心合格產品及放心品牌骨干企業”、評為省級“誠信單位”和“質量管理先進單位”。2004年5月董事長等5名職工獲得陜西省職工經濟技術優秀成果二等獎,2005年元月,被國家商務部經濟貿易合作研究院評為誠信“AA”企業,2005年首批評為“健康·維權”守信單位。同年被評為陜西省省級“信用企業”,連年被中國農業銀行陜西分行評定為信譽“AAA”級企業。企業通過IS09001:2000國際質量管理體系認證,2005年“定軍春”牌系列菜籽油產品評為“陜西名牌”和“全國放心油”稱號。近年來公司共獲得國家,省、市、縣各種殊榮60余項。

我們深信在上級領導的關心和支持下,我們將充分發揮龍頭企業的骨干帶動作用,不斷追求油脂工藝的技術創新和技術進步,積極推進油脂行業的發展。同時,走多元化發展之路,用優異的成績回報社會,為振興地方經濟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二○○五年十一月二十二日

【篇六】龍頭企業帶動鄉村振興范文

加快產業發展、做強民營企業

——陜西春光油脂有限公司

我公司是專業從事食用植物油生產、經營一體化的民營企業,是省、市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和國務院扶貧辦確定的“國家扶貧龍頭企業”。公司創建于1998年,經過七年的艱苦創業,現已成為陜南資產規模較大的油脂企業,也是本地區農產品菜籽油加工規模最大的重點骨干企業和原料生產基地。公司現有總資產9700余萬元,職工328人,其中擁有各類專業技術人員72人。現有兩條生產線,第一條生產線于1998年建成,年加工能力為2萬噸油菜籽;第二條生產線屬國家級農業產業化經營龍頭項目,年加工油菜籽8萬噸,于2005年8月建成投入運行。公司技術力量雄厚,引進國際先進生產工藝,采用歐美技術,管理科學規范。原料精選漢中盆地優質油菜籽,生產的“定軍春”牌純壓榨、“雙低”系列綠色食用油和副產品菜粕,質量全部符合國家標準,產品一直暢銷陜西、四川、重慶、甘肅、北京、浙江、廣東、深圳等十八個省市。“定軍春”牌系列菜籽油六大系列二十余個品種規格。原公司截止2004年底資產6063萬元,資產負債率58.41%。銷售收入6905萬元,利潤210.64萬元,上交稅金69.37萬元。2002年至2004年累計上交稅金114.61萬元,稅金全部足額上交。農產品加工和流通業的年銷售額達到年銷售總額的95%以上,2005年1月至6月底實現銷售收入3229萬元,資產負債57.77%,公司總資產8239.32萬元。2005年5月,在縣農場征地45畝建設國家級2萬噸雙低菜籽油生產線,現已完成投資4558萬元。春光公司在“發展綠色產業、建設綠色漢中”的精神鼓舞下,不斷取得輝煌的成績,不論從企業規模的壯大或經濟實力的巨增,都已呈現出了公司非凡的活力,已成為本地經濟發展的一個亮點企業。總結我公司幾年來的工作經驗具體有以下幾點:

一、緊抓農業產業化經營機遇,積極實施項目帶動戰略。

1998年初,公司董事長率先帶頭創辦民營企業。他看到本村大量的剩余勞動力無事可干,只有少部分人外出打工搞點創收,當地雖然盛產油菜,但由于沒有像樣的能創造高附加值的農產品加工企業,農民種的油菜籽價格低,而且還難賣,沒市場。因而田地的豐收給廣大農民帶不來經濟上的增收。豐富的資源優勢多年來一直未能變成當地農民脫貧致富的經濟優勢。于是自籌資金258萬元,同年8月在勉縣黃沙鎮建立了陜南較大的民營食用油生產、兌換、銷售企業——勉縣春光油脂化工廠。當年企業有員工48人,固定資產80萬元,實現產值400萬元,使本村在廠上班職工家庭總體收入年增加數十萬元,給農村經濟發展帶來了希望,得到了縣、鄉黨委政府的充分肯定。經過幾年的經營,使不少困難家庭逐步脫貧走上了富裕之路。

二、科學篩選論證項目,帶動農業發展,振興地方經濟。

為進一步適應市場需求,拓寬農民增收渠道,將企業建成具有高水平的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骨干企業。2001年至2003年公司對原生產線投入近千萬元進行技改,技改后產品質量和生產規模顯著提高;2003年10月,公司針對省內外油脂行業的現狀,公司派專人去外省實地考察和科學論證分析,抓住漢中市政府把推廣種植“雙低”油菜籽作為農業產業化發展、增加農民收入重點來抓的契機,通過認真篩選,并聽取專家意見,果斷決策,新建一條年加工油菜籽8萬噸的“雙低”綠色食用油生產線,既可解決油菜籽銷售難、又可促進農村產業、結構調整、能擴大漢中整個油菜種植面積,增加農產品附加值,能廣泛地帶動廣大農戶增加農業收入,還可安排農村剩余勞動力就業,2003年10月我公司申報國家級農業產業化經營龍頭項目,2004年初正式批準實施。該生產線于2004年5月動工,2005年8月建成投產,新生產線投產后,可實現產值3.042億元、銷售收入2.89億元、實現利稅2008萬元,解決就業300余人。

三、發展油菜種植訂單,充分發揮項目輻射帶動作用。

企業在不斷發展壯大的同時,逐步輻射和帶動了周邊貧困地區和貧困戶的經濟發展和增收,公司堅持立足農村、面向農業,服務農民,建立和完善與農民的利益連接機制,緊緊抓住公司自建的油菜種植基地資源優勢,充分發揚龍頭企業的示范帶動作用,帶動貧困農戶脫貧致富。從2001年起,公司率先在漢中市實行“公司+農戶+科技”訂單農業的經營聯接機制,擴大基地種植面積規模,依托漢中農業技術推廣中心和勉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為種植技術合作單位,在六縣一區62個鄉鎮、1186個村建立起“雙低”油菜籽種植基地60萬畝,訂單農戶30萬戶,形成基地種植網絡化、規模化。據統計,以訂單模式每公斤“雙低”油菜籽比常規油菜籽高出0.10元價格收購,可使訂單農戶年增收900余萬元,與種植小麥相比(畝產小麥600斤,畝收入360元;而種植“雙低油菜畝產360斤收入522元),訂單農戶每畝可增收162元,每年可使農戶增收9720萬元。公司對訂單農戶從種源提供到技術培訓以及在收購中,凡簽訂定單農戶的“雙低”油菜籽應收盡收,并實行全方位的優惠服務。與此同時,公司近年安置258名特困戶在企業就業,安置下崗職工43人、復員退伍軍人11人。從建司以來,公司明文規定按月按時發放職工工資,不拖欠,后勤行管人員統一實行休假制度,每月規定休假4天,休假工資照發,車間職工實行計件工資制,多勞多得、按勞計酬,職工工資逐年遞增。公司每年都給所有員工參加了一至二種保險,每月能按時發放必要的勞動保護用品,為上班職工解決了后顧之憂,使大家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2005年公司又給職工參加了社會養老保險和工傷醫療保險。另外,公司幾年來接濟貧困戶和支援社會公益事業累計捐資30余萬元。

四、通過產業化經營,公司不斷取得顯著成績。

公司經過幾年的發展,不僅對地方經濟作出了一定貢獻,同時企業也得到了社會的認可,公司董事長武慶博被評為漢中市人大代表,市勞動模范,市優秀共產黨員,“陜西百杰”、省鄉鎮企業家、省鄉鎮企業家協會常務理事、勉縣人大委員、勉縣黃沙鎮春光村黨支部書記、陜西省委“旗幟工程”中被評為省級“黨員致富帶頭人”。企業多次被當地政府指定代表當地名優品牌參加北京、長春、蘭州、楊凌農博會和農產品企業經驗交流會以及西安第九屆中國西洽會。2005年7月,公司董事長武慶博隨省委書記李建國所率領的陜西省經貿代表團出訪俄羅斯,參加俄羅斯·卡盧加洲經貿洽談交流會,所帶產品受到該洲洲長的高度贊揚和市民的青睞。“定軍春”牌系列菜籽油被國家綠色中心認定為“綠色食品”,被中國質量萬里行評為“質量信譽跟蹤品牌”,獲第七屆中國楊凌農業高新技術博覽會“后稷金像獎”、中國質量檢驗協會“國家權威檢測合格產品”。企業被授予“守合同、重信用”、“納稅先進單位”。2004年被國家質檢總局授予“連續放心合格產品及放心品牌骨干企業”、評為省級“誠信單位”和“質量管理先進單位”。2004年5月董事長等5名職工獲得陜西省職工經濟技術優秀成果二等獎,2005年元月,被國家商務部經濟貿易合作研究院評為誠信“AA”企業,2005年首批評為“健康·維權”守信單位。同年被評為陜西省省級“信用企業”,連年被中國農業銀行陜西分行評定為信譽“AAA”級企業。企業通過IS09001:2000國際質量管理體系認證,2005年“定軍春”牌系列菜籽油產品評為“陜西名牌”和“全國放心油”稱號。近年來公司共獲得國家,省、市、縣各種殊榮60余項。

我們深信在上級領導的關心和支持下,我們將充分發揮龍頭企業的骨干帶動作用,不斷追求油脂工藝的技術創新和技術進步,積極推進油脂行業的發展。同時,走多元化發展之路,用優異的成績回報社會,為振興地方經濟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二○○五年十一月二十二日

推薦訪問: 龍頭企業 振興 帶動

【龍頭企業帶動鄉村振興范文集合6篇】相關推薦

工作總結最新推薦

N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