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發,拼音是kāi fā,kāi fa,是指以荒地、礦山、森林、水力等自然資源為對象進行勞動,以達到利用的目的;開拓;發現或發掘人才、技術等供利用。發掘、收集、整理、選擇文化資源等, 以下是為大家整理的關于檔案開發利用優秀案例6篇 , 供大家參考選擇。
檔案開發利用優秀案例6篇
【篇一】檔案開發利用優秀案例
檔案信息資源管理的特點及其開發利用
隨著科學技術迅猛地發展和經濟全球化進程的推進,以“知識”論實力的“知識經濟”時代已經到來,人們對檔案信息資源的需求也越來越高。檔案作為一種重要的信息資源,必須融入全社會信息產業化的時代潮流,實現檔案信息資源的開發,為經濟和社會發展服務。
一、檔案信息資源管理工作的特點
(一)檔案工作將是一種產業
知識經濟時代的核心是信息產業,如何把檔案事業發展成為一種產業,這是我們檔案工作面臨的問題。實際上,檔案的收集、整理、存儲和利用,就是信息的生產、加工、傳播和利用。檔案信息是人類知識的結晶,是一種特殊的知識產品。
(二)信息化建設是檔案工作發展的主線
信息是知識經濟的主導和支柱。信息技術的發展最終把人類聯系在一起,構成一個全球人和機器的共同體。在進入知識經濟時代,檔案工作發展戰略應是:檔案基礎工作與檔案現代化兼顧,傳統的管理與現代化并進,這樣我們就能掌握進入知識經濟時代檔案工作主動權。
(三)知識產權保護是檔案工作的重點
由于檔案的憑證作用可以有效證明知識產權的所有者,所以,知識經濟時代檔案工作的重點必然是知識產權的保護。
二、加強檔案信息資源管理方法
檔案信息資源要想得到有效地開發與利用,檔案管理部門應該做好檔案信息管理和管理檔案信息。檔案信息管理是通過檔案的收集、整理、鑒定、儲存、傳遞和利用等多個環節,使檔案信息條理化、規范化、系統化。管理信息化即為了充分開發檔案信息資源,有效利用檔案信息和確保檔案的安全,從管理制度、利用方式、傳遞手段等諸多方面進行管理的工作。
(一)提高檔案利用工作,開發檔案信息資源
開發檔案資源,就是把館藏檔案資料中蘊藏豐富而有利用價值的檔案,采取積極主動的辦法,多渠道、及時地提供利用,并以此實現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檔案信息資源是客觀存在的靜態資源,內容豐富、信息量大,只有開發出來,才能實現它應有的價值。因此,積極主動搞好開發工作,對推動科技、經濟社會及各項管理工作的發展,盡快把科技轉換為生產力,提高機關工作的科學性、準確性、預見性和實效性,研究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分析歷史和現狀,總結經驗,吸取教訓,開創新局面的都具有重大意義。開發檔案信息資源的根本目的是檔案的社會效益,使檔案信息轉化為社會財富。
【篇二】檔案開發利用優秀案例
沙棗的開發利用前景
沙棗(Elaeagnus angusti folia L.)又名桂香柳、銀柳、七里香,屬胡頹子科,胡頹子屬植物,是一種常綠灌木。沙棗喜光、耐寒、對風沙、鹽堿抗性強,生長快,用途廣,經濟價值高。沙棗分布在陜西、甘肅、內蒙古、寧夏、新疆、青海等地,在新疆分布于塔克拉瑪干沙漠及各河流沿岸,北疆伊犁、托克遜等地也有分布。沙棗是沙漠鹽堿地的“寶樹”,沙棗的食用價值和藥用價值都很高,開發成綠色食品有很大潛力。
沙棗果、花、核的主要成分與保健功能
沙棗果、花、枝、葉、樹皮等均可入藥,主治燒傷、慢性支氣管炎、閉合性骨折、消化不良、神經衰弱等病癥。沙棗還具有健脾胃、安神、鎮靜、止瀉澀腸的功用。沙棗營養豐富,是一種理想的保健食品。
沙棗果在9 月下旬至10 月上旬成熟,成熟果多呈卵圓形或橢圓形。果肉粉含粗蛋白7 .94%、粗脂肪1.34%、糖53.41%,可用于各種
副食品加工,可以代替糧食。蛋白質中含有谷氯酸、蘇氨酸等l7 種氨基酸,特別是人體所必須的有8 種含量豐富;果肉中糖的主要成分是果糖和葡萄糖;果肉中還有水、游離酸、果膠、維生素C、鞣質等。除此之外,還富含多種微量元素,如磷、鈣、鐵、鋅、錳、尼克酸、硫銨素、核黃素、胡蘿卜素等,尤其是鋅的含量較高,對人體的智力開發大有益處。 據前蘇聯藥用植物志記載,沙棗果實中含有鞣質和膠質的濃縮物。作為收斂劑用于結腸炎,大量服用能改善消化器官
的功能與狀態。這種鞣質作為含漱劑可用于口腔的各種炎癥,實驗證明它具有抑菌消炎作用。
沙棗花呈銀白色,下垂,花呈漏斗形,長5~7mm。據《中國經濟植物志》記載,鮮花中含芳香油0.2~0.4%,可提煉制香精、香料。沙棗花的主要成分是三萘酚、花白素、脂肪和少量的揮發油。沙棗花中含有一定量的黃酮類化合物,黃酮類化合物在醫學和食品工業上都具有較好的應用價值。黃酮具有治療心臟病、降低血清膽固醇、抑制血小板集聚、抗潰瘍、抗腫瘤、抗炎、抗過敏、抗衰老、抗輻射、抗病毒和增強免疫力,清除羥基自由基等功效。黃酮類化合物在食品工業上還可以作為抗氧化劑、色素和甜味劑。
果核中含有可溶性糖、蛋白質、粗脂肪、粗纖維及灰分等,蛋白質含量高于玉米和高粱,脂肪含量高于高粱。果核內不飽和脂肪酸達45%左右,是一種營養價值很高的保健品。果核除了可以提取高級沙棗油以外,還可以加工成精美的工藝品。
沙棗食品的研究開發現狀
沙棗系列食品是將營養豐富的沙棗,采用高科技手段進行深加工,輔以其它天然食品,制成品種多樣、營養豐富、方便易食、便于儲運、
老少皆宜的食品。沙棗系列食品包括:沙棗糖、沙棗醋、沙棗酒、多味沙棗、沙棗飲料、沙棗糕點、沙棗營養液、沙棗果醬、沙棗露酒、沙棗花茶等食品,還能制成沙棗淀粉烷基多糖苷(A P G )、黃酮等食品添加劑。
沙棗果肉食品的開發
(1)制糖,最初的做法是在沙棗面中加水熬制,經過濾后濃縮成糖醬。也可以用水解、萃取與壓縮相結合方法進行制糖。工藝流程:采果→選果→水煮軟化→過濾→濃縮→殺菌→出糖
(2)沙棗發酵食品,釀酒是將沙棗面與谷糠等摻和經發酵后蒸餾制取白酒。釀醋是在沙棗面中摻和一定量的青稞或大麥面,發酵過濾,出醋。
(3)生產飲料。可以制成沙棗飲料、沙棗果汁和沙棗濃縮汁三種類型產品。經過采果、選果、水煮軟化、打漿、萃取、汁泥分離、汁液除沉、取得清液等步驟,得到沙棗清液。沙棗清液與飲料配置、殺菌、分裝可制成沙棗汽水。沙棗清液調配果汁、殺菌、分裝后制成沙棗果汁。沙棗清液濃縮后,殺菌、分裝后制成沙棗濃縮汁成品。在汁液除沉中可以采用自然澄清法、熱澄清和加酶澄清。加酶澄清加入活性復合酶制劑和蛋白復合制劑澄清效果最好。
(4)制作沙棗糕點,經過采果、選果、水煮軟化、打漿、萃取、汁泥分離、果泥配置豆沙、面粉、白糖等營養成分,制成沙棗點心,沙棗糕點具有濃郁的沙棗酸甜風味。
(5)沙棗果醬,經過采果、選果、水煮軟化、打漿、萃取、汁泥分離、果泥配置成果醬,煮制、分裝,制成沙棗果醬成品。沙棗果醬久放容易脫水,所以在配置成果醬過程中要加一定量的復合膠凝劑(主要成分是果膠),并且要注意糖酸比。
(6)沙棗營養液,由冰糖、洋參、桂圓、苡仁、柴胡、葛根、黃芩、香谷芽、沙棗、米酒(40度) 及蒜素按一定的配比組合,配制而成沙棗營養液,具有補氣強身的功效,更具備排毒養顏的作用,保健效果非常明顯。
(7)沙棗淀粉烷基多糖苷(APG)的制備。烷基多糖苷又名月桂基糖苷(Lauryl Glucoside)可以作為表面活化劑,在食品加工過程中控制淀粉粘度的重要性。以植酸和對甲苯磺酸二元體系為催化劑,以沙棗和脂肪醇作原料,采用轉糖苷法合成了烷基多糖苷表面活性劑。
沙棗花食品的開發
(1)沙棗蜜:能補脾益胃、補中益氣、補血安神,如浸入枸杞子補腎、脾、腎雙補更能增進健康,對氣虛畏寒、虛寒型胃脘疼痛、脾胃虛寒、腹脹便秘的人更適宜。沙棗每年5 - 6 月開花,花期在20-30 天左右,花蜜是蜂蜜中的上品,色淺,濃度高。每公頃8~10 年生沙棗林,每年花期可養蜂30 箱,可產蜜450kg。
(2)制造花露酒。用新鮮沙棗花作原料,用清香型大曲腌制,經蒸餾、過濾、陳釀制造沙棗花露酒。
(3)沙棗花茶:用烘青綠茶和沙棗花作原料制備沙棗花茶,主要包括:將原茶坯經過烘干和冷卻,將原料鮮花交替進行堆放和攤晾,將破綻初放的鮮花和處理好的茶坯按一定比例充分拌和均勻,混合堆積進行窨制,在窨制一定時間后進行通花散熱,然后收堆續窨等。用該方法窨制的沙棗花茶既保持了原來茶葉的茶香,又吸收了沙棗花的芳香、甘甜,是一種具有地方特色的新種花茶。
(4)提取沙棗花黃酮。石玉平等對沙棗花中的有效成分黃酮類化合物的最佳提取條件進行了研究。結果表明,以食用酒精為提取劑提取
沙棗花中黃酮類化合物的最佳條件是:95% 的食用酒精,76℃ 條件下恒溫提取45min,干鮮沙棗花中的黃酮類化合物的得率為0.68%。
果核食品的開發研究
沙棗果核不但可以制成精美的裝飾用品,還能榨出高級的營養保健油。沙棗核油的成分主要是不飽和脂肪酸,這種油可以降血脂、降膽固醇,對健康十分有益。沙棗種子粉碎, 石油醚冷浸提取數次, 合并提取液, 旋轉薄膜蒸發儀上回收溶劑,無水Na2SO4 干燥得淡黃色沙棗油,收率為2 . 3 % 。沙棗油的理化常數為: 折光率1 .4776,比重0.9419,碘值159.32,皂化值201.77。說明沙棗油可以作為營養保健油, 是一種理想的天然食品和藥物, 具有較好的開發利用前景。
沙棗食品的發展前景
沙棗在新疆廣泛種植為防風林,自然資源極為豐富。沙棗是經濟價值很高的樹種,具有抗逆性強, 栽培繁殖容易, 生長快, 生態效益高等特點。沙棗樹耐旱、耐鹽堿,多生長在戈壁、荒漠和半荒漠地帶,這里污染較少,所以沙棗是理想的綠色農產品。在西北地區,沙棗品種資源十分豐富,沙棗莖葉花果各部分都具有利用價值,沙棗果又易于貯藏,食品加工原料不會短缺,綜合利用價值高,所以沙棗在食品加工上很有優勢。但是目前沙棗食品的開發和利用還存在以下三方面的問題:一是缺乏沙棗食品的深加工技術,如沙棗酒飲后頭痛,沙棗醋和飲料容易變質,有些沙棗果偏澀,這些在食品加工中沒有解決的問題都影響了沙棗食品上市。二是需要挑選出適宜加工的沙棗品種。三是對發展沙棗生產的認識還不足,人們只注重沙棗樹防風固沙的作用,沒有注意到沙棗深加工后帶來的巨大經濟效益。西北地區是我國沙棗的主產區,具有適合沙棗生長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目前沙棗加工業有兩方面的發展趨勢,一方面是加快沙棗特性的研究工作,選取適合加工的專用品種。另一方面加快沙棗食品深加工研究。我們應選擇適宜加工的沙棗品種,大量種植,并且提供先進的沙棗加工技術,使沙棗加工業迅速發展起來,實現生態效益、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三者結合。
【篇三】檔案開發利用優秀案例
浙 江 農 林 大 學
課程論文
( 2016學年 第2學期)
論文題目: 板栗開發利用現狀
課程名稱: 特種作物栽培學
任課教師: 陸國權
班 級: 農學132班
學 號: 201320020214
姓 名: 程陽
板栗開發利用現狀
摘要:最近幾年,我國板栗產業發展十分迅速,板栗的產量也在世界上排名前列。但是,板栗深加工產品不夠,附加值較低。本文介紹了我國板栗的開發利用現狀,對板栗剩余物開發利用方面進行了闡述,為板栗加工業發展指明了出路。
關鍵詞:板栗 產業現狀 開發利用
1 板栗的營養與藥用價值
板栗又名栗子、風栗,屬于殼斗科栗屬植物,原產地中國,廣泛分布于越南、臺灣和中國大陸地區,生長在海拔370~2800米處,多生長于山地,現在已經被人工栽培廣泛。板栗的營養非常豐富,維生素C的含量比西紅柿還高,更是幾十倍于蘋果。板栗中的礦物質也相當全面,含鉀、鋅、鐵等多種。雖然維生素含量沒有榛子高,但仍然比普通水果要高得多,特別是含鉀元素量比蘋果高出3倍以上。
1.1 板栗的營養價值
板栗其成分中含有大量蛋白質、淀粉、脂肪和維生素等多種營養元素。被稱為“干果之王”。板栗可以代替糧食,它與棗、柿子一起被稱作“木本糧食”,同時,板栗物美價廉,是一種營養豐富的滋補品。板栗的藥用價值很高,在藥膳之中非常常見。板栗還可以加工稱謂多種食品和飲料。
我國板栗種植面積很大,北方南方均有種植。我國板栗一年生產50萬噸左右,占世界生產總量的60%以上。但是,板栗容易變質發霉,被蟲蛀也讓板栗不容易保存。雖然有專家做了大量研究,但是板栗的保鮮技術一直是板栗生產的難題。
1.2 板栗的藥用價值
板栗的藥用價值一直以來都在中醫領域廣泛使用。板栗健脾養胃,活血化瘀,更能強身健體,補腎強筋。板栗對于高血壓等心腦血管疾病的防治有很大的好處。板栗還可用于改善反胃、腹瀉、腰酸腿軟、便秘痔瘡等病癥,治療腎虛、中風,改善支氣管炎、腹瀉等疾病。
2 板栗的加工現狀
雖然板栗的藥用、營養價值很高,但是傳統的食用并不能發揮出板栗的優點。要想科學、合理地利用板栗的價值,還需要合理的加工方法。隨著板栗產量的不斷升高,世界各地都非常看重板栗的加工工作。日韓先后推出了板栗罐頭、速凍板栗等產品,也迅速進入了國際市場,引起了全世界板栗商戶們的關注。為了充分利用我國板栗資源,我國的專家一直在研究板栗的生產與加工。我國主要開展的是板栗的加工制粉和板栗新產品的研發。在專家學者的努力下,研究取得了很大的進展。開發出:板栗罐頭、糖炒板栗、速凍板栗仁、板栗脯、板栗飲料、板栗酒等新型產品。
2.1板栗罐頭
板栗罐頭:是我國開發很早,產量很大的一類板栗食品。但是目前市場上并不常見,原因為加工成本高,生產效率不高。若能降低板栗去皮工藝的損耗并且提高產品的質量,板栗罐頭的市場前景很好。
2.2 糖炒板栗
糖炒板栗:是我國的傳統食品,具有濃厚的香味,非常受到消費者的歡迎,也是我國目前板栗加工的主要形式。這種板栗加工方法簡單,無需去皮,能節省大量成本。如果能解決板栗的儲存問題,有極佳的發展前景。
2.3 速凍板栗仁
速凍板栗仁:最近,速凍板栗仁發展迅速,運用最新的技術,產出的速凍板栗仁深受消費者的喜愛。此方法成本較高,若能解決生產成本以及運輸成本問題,前景極佳。
2.4 板栗脯
板栗脯:板栗脯是一類果脯食品。產品主要銷往出口方向,深受消費者喜愛。
2.5 板栗飲料
板栗飲料:板栗飲料是指以板栗為原料的飲料產品,它營養豐富,便于人體吸收。口味也很純正,深受消費者歡迎。
2.6 板栗酒
板栗酒:板栗酒具有濃烈的板栗香味,因為板栗的主要成分是淀粉,因此板栗適合制作米酒、黃酒。板栗酒豐富了酒的品種,為板栗的開發開辟了新的途徑,產品遠銷國內外,深受消費者的喜愛。
【篇四】檔案開發利用優秀案例
小學課程資源開發與利用
一、什么是課程資源
(一)教育資源
《辭海》中的“資”指:資財,供給,資助。“源”指:水流所從出,引申為事物的來源。在《現代漢語詞典》中,“資源”是指生產資料和生活資料的自然來源。《世界圖書詞典》中,“來源”是指“事物所從來,或所從獲得的地方”,“提供信息的人、書本、文件、資料等”;“資源”是指“供滿足需要的”東西,或“儲藏以備需要時提取”。從辭典的解釋和漢語的語言習慣來看,“資源”都包含有兩個方面的意義:第一個方面是指事物所從出,即事物的來源。我們平常所說的能源資源、礦產資源。這些表述中,“資源”的含義是指從事這些行業生產所應具有的必備的物質。即相對于生產能源而言,必須具備通過燃燒產生熱能,或通過自然運動產生動能,并轉化為其他形式的能量的煤炭、油氣、陽光、地熱、水力、風力、潮汐等,所以能源資源所指的是煤炭、油氣、陽光、地熱、水力、風力、潮汐的蘊藏情況。同樣,生產礦產品鐵、錳、銅、鋁等,需要鐵、錳、銅、鋁等礦石,這些正是礦產資源。第二個方面是指,某種事物對另一些事物是不可缺少的,是滿足別的事物的需要的條件。如糧食資源不是指生產糧食所需要的土、水、肥、種和現代農業科技,而是指糧食本身,指一個地區的糧食能夠滿足解決溫飽、工業生產、畜牧業生產的需要的狀況。又如人力資,主要不是指向生產人力的設備或其他條件,而是指向滿足經濟建設需要的勞動力的狀況。
我們常聽說教育資源這個詞。其實,在漢語中它不是在一個意義上被使用的,而常常是在以上兩個方面的意義上被使用著的。一個方面是指,構成教育活動所需要的各種事物,包括人、財、物、知識、經驗等;為教育提供的人力、物力、財力、知識資源的總稱。 它包括學生資源、教師資源、物質資源、財力資源、知識資源等。另一個方面是指,教育滿足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經濟與社會發展的狀況,即教育本身的狀況,如一個國家或地區的學校數量與人才培養的能力,教育的質量等。
(二)課程資源
教師眼中的課程資源:
1.課程資源不就是教材嗎?就是教科書、教輔讀物、教參、練習冊等。
2.課程資源就是圖書館、實驗室、計算機房、教室等支撐課程教學的硬件設施、設備.
3.課程資源不僅包括學校的硬件設施,還包括學校的軟件資源,比如教師,學生,校風校紀等。
4.課程資源是一個很廣泛的概念,一切能用于豐富課程教學的資源都是課程資源,所謂“滿眼皆資源,處處是資源。”
專家眼中的課程資源:
課程資源(Curriculum Resource)是指供給課程活動,滿足課程活動需要的一切。它包括構成課程目標、內容的來源和保障課程實施、課程評價活動進行的設備和材料,即所謂素材性課程資源和條件性課程資源。即課程資源不是指向課程活動本身,而是指向構成課程活動所需要的一切素材和條件。
廣義:進入課程活動(課程目標、課程內容、課程實施、課程評價)過程,并且能夠發揮或輔助發揮一定教育價值功能的各種資源的總稱。
狹義的課程資源則僅指形成課程教學內容的直接來源。
不是所有的資源都是課程資源,只有那些進入課程,與課程活動聯系起來的資源才是課程資源。
(三)教學資源
《教育大辭典》:“教學資源”的含義是“通常為保證教育活動正常進行而使用的人力、財力、物力的總和。
鑒于教學是實施課程的最主要手段,因此,很多人并不把課程資源與教學資源視為兩個不同的概念,而是將課程資源與教學資源視為同義語。
課程資源就是支持課堂教學開展、并為課堂教學利用的各種條件。這些條件既可以是物質的、也可以是非物質的;既可以是學校、課堂內部的,也可以是學校、課堂外部的;既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無形的;既可以是目前已經被利用的,也可以是還未被利用的。
只要這些條件能夠在一定程度上被課堂教學所利用,為一定的課堂教學活動服務,支持課堂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就可以稱之為“課程資源”。
教育資源、課程資源、教學資源關系圖
二、課程資源的類型
1.按來源來分:校內課程資源與校外課程資源
凡是學校范圍之內的課程資源,就是校內課程資源;超出學校范圍的課程資源就是校外課程資源。校內外課程資源對于課程實施都是非常重要的,但它們在性質上還仍有所區別,就利用的經常性和便捷性來講,校內課程資源的開發和利用應該占據主要地位,校外課程資源則更多地起到一種輔助作用。
2.按性質來分:自然課程資源和社會課程資源。
前者突出“天然性”和“自發性”,如用于生物課程的動植物、微生物;用于地理課程的地形、地貌和地勢等等;后者突出“人工性”和“自覺性”,如為了保存和展示人類文明成果的公共設施,圖書館、博物館、展覽館等等。
3.按存在方式來分:顯性(有形)課程資源和隱形(無形)課程資源。
前者指看得見摸得著,可以直接運用于教育教學活動的課程資源,如教材、計算機網絡、自然和社會中的實物、活動等。作為實實在在的物質存在,顯形課程資源可以直接成為教育教學的便捷手段或內容,相對易于開發和利用。而隱形課程資源是指以潛在的方式對教育教學活動施加影響的課程資源,如學校和社會風氣、家庭氛圍、師生關系等,與顯形課程資源不同,其作用方式具有間接性和隱蔽性的特點,它們不能構成教育教學的直接影響。所以隱形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更需付出艱辛的努力。
4.按功能特點來分:素材性資源和條件性資源。
素材性資源是指作用于課程并能夠成為課程的素材或來源。包括知識、技能、經驗、活動方式與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以及培養目標等方面因素。
條件性資源是指作用于課程卻并不是形成課程本身的直接來源,但很大程度上包括直接決定著課程的實施范圍和水平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如時間、場地、媒介、設施和環境等。
5.學者范兆雄的觀點
他將課程資源視為一個系統,由物質系統課程資源和非物質系統課程資源組成。
物質系統課程資源包括:
人力資源:教師、學生、家長、實踐基地的工作人員、相關社會人士等。
物力資源:文本資源、音像資源、場館設施資源等。
自然資源:動植物、自然景觀、自然現象。
非物質系統課程資源包括:
教師、學生、家長等人的知識經驗、情感態度價值觀,學生的感受、差異等。
課堂教學中的教學方式、師生關系、教學評價方式,兒童在家庭、社會中的生活方式等。
學校規章制度、校紀校風、班風學風、社區文化資源等。
文藝演出、體育比賽、典禮儀式、社會生活中的重大事件、偶發事件等。
三、開發利用課程資源的意義
(一)課程改革的需要
課程改革目標之一:改變課程管理過于集中的狀況,實行國家、地方、學校三級課程管理。
課程資源開發將增強課程對地方、學校及學生的適應性。
綜合實踐、地方和校本課程的開發都需要大量課程資源的支持;它們有效實施依賴于課程資源開發的范圍和水平。
(二)學生發展的需要
長期以來,教材一直是我國學校教育的主要課程資源,不可否認教構在學校教育中的重要性,它是教學內容的重要載體,是課程內容的具體體現,是教師與學生教學活動的主要媒介。因此教材直到現在依然是重要的課程資源。可是教材的局限性隨著時代的變遷和人們認識的增加而日益暴露出來。例如內容結構單一.不能照顧地區與人的差異,內容更新較慢.不能及時反映時代特征、社會問題和現實生活等等。現今仍然認為教學過程就是“教教材、學教材、考教材”“教材當做唯一的課程資源”的觀念已經遠遠不符合時代發展的多樣化需求。課程內容的多元性和豐富性對于受教育者的成長和發展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多元和豐富的課程內容才有足夠的養分.為不同學生提供個性化的學習內容,讓他們充分自主地選擇和吸收,最終健康成長。所以需要我們去開發課程資源。
值得注意的是,現在我們提倡開發課程資源,并不是主張拋棄教材,漫無目的、毫無依據地將身邊的事物納入我們的教學當中。而是以教材為根本,配合教材加強課程資源的開發和利用,豐富課程內容,使其成為教材的有益補充,讓學生學得更多更好,著力提高學生素養。
將有利于課程真正回歸學生生活,體現生活即課程理念。是豐富學生學習內容、轉變學生學習方式的主要途徑。
(三)教師專業發展的需要
1、課程資源開發成為教師專業成長的重要推動力。
課程資源開發對教師提出了各種挑戰。教師在開發過程中遇到的力不從心、無能為力的緊張感、無能感,會使教師產生繼續學習習、自我完善的強烈愿望,并成為教師專業成長的寶貴動力資源。
2、課程資源的開發促進了教師專業能力的發展。
教師的專業能力和技能并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來自于創造性的實踐活動。在課程資源開發的實踐中,教師要學會在沒有“本本”的情況下,創造性地開展教學工作,要經歷反復的操作和練習等活動過程,這一過程就是教師的能力得到優化和發展的過程。
將有利于提升教師的課程生成意識和課程資源開發意識。是尊重教師專業自主權、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有效途徑。
四、開發利用課程資源的原則
(一)適應性原則
所謂適應性是指選擇和運用的課程資源必須符合不同課程目標、不同學科、不同學生的需要.要以不同學科的不同課程目標為第一選擇依據,同時兼顧促進學生的發展。如課程的設計和課程資源的開發不僅要考慮典型或普通學生的共性情況,更要考慮特定學生對象的特殊情況。如果要為特定教育對象確定恰當的目標.那么僅僅考慮他們已經學過的內容還不夠,還需要考慮他們現有的知識、技能和素質背景。除了考慮學生群體的情況外,還要考慮教師群體的情況。只有這樣,課程資源才能得到更加充分合理的開發。否則就易使課程資源的開發流于形式.不僅不會促進還可能影響甚至破壞課程實施與學生發展。
究竟哪些資源才是具有開發和利用價值的課程資源, 還必須通過篩選機制過濾才能確定。從課程理論的角度講, 至少要經過三個篩子的過濾篩選才能確定課程資源的開發價值。第一個篩子是教育哲學,即課程資源要有利于實現教育的理想和辦學的宗旨。第二個篩子是學習理論, 即課程資源要與學生學習的內部條件相一致, 符合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 滿足學生的興趣愛好和發展需求。第三個篩子是教學理論, 即課程資源要與教師教育教學修養的現實水平相適應。
課程性質(教學目標、教學內容)
學生特征(思維方式、學習能力、興趣需要)
教師素質(教學風格、教學能力)
(二)開放性原則
課程資源開發的開放性包括類型的開放性、空間的開放性、途徑的開放性。類型的開放性指不論以什么類型、形式存在的課程資源,只要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和效果,都應該是開發的
對象。空間的開放性是指不論校內校外、城市農村、中國還是外國,只要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和效果,都可以開發。途徑的開放性是指課程資源的開發不應該局限于某一種途徑或方式,而應該探索多種途徑和方式,并且能夠盡可能地協調配合使用。
例如人教版語文七年級下冊的第二單元綜合性學習專題“黃河,母親河”。教師要求學生收集與黃河有關的民間故事、神話傳說、歷史人物故事,并與同學交流;收集與黃河有關的常用俗語、
諺語、成語,并寫出意義和相關故事。然后舉辦以“歇唱黃河”為主題的文藝演出,調查黃河的缺水斷流、水污染以及造成的水土流失、泥沙淤積、生態破壞等事實,召開以“黃河之憂”為主題的調查報告會,設計保護母親河的公益廣告等。這一過程充分體現了語文教學由課內向課外延伸,課程資源由教材文本擴展到課外可利用的所有資源的理念,注重了語文課程資源開發的動態生成。
利用開放性的課程資源就涉及到課程資源管理的問題。
課程資源管理包括資源調查、資源分析和資源管理
資源調查:
總結能夠使師生獲益的各類資源
目的:我們已有哪些資源(資源評估)
資源分析:
找出資源環境存在的優勢、劣勢、機遇、威脅
制定相應的應對策略
目的:我們還需要哪些資源(資源需求)
資源管理:
課程與教學計劃
學校組織機構設置
管理制度建設
目的:實現學校發展目標,教學目標
(三)經濟性原則
課程資源的開發要盡可能用最少的開支和精力,達到最理想的效果,具體包括開支的經濟性、時間的經濟性、空間的經濟性和學習的經濟性。開支的經濟性,是指用最節省的經費開支取得最佳效果,盡可能開發那些不需要多少經費開支的課程資源,不應借口開發課程資源而大興土木,盲目引進硬件設備,不計高昂的經濟代價。時間的經濟性,是指盡可能開發那些對當前教育教學有現實意義的課程資源,而不能一味等待更好的條件和時機,否則就會影響新課程的實施。空間的經濟性,是指課程資源的開發要盡可能就地取材,不應舍近求遠,好高駕遠。校內有的不求之于校外,本地有的不求之于外地。學習的經濟性,是指盡可能開發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課程資源。如果引入教育教學活動的課程資源意圖不明確、晦澀難懂,不僅達不到預期的目的,反而還可能加重學生的學習負擔。
課程資源各種各樣,但是對于不同的學生、教師、學科、學校和地區,可以利用的資源具有極大的差異性,因而在具體開發時要因學生、教師、學校、學科、地區而宜,不能強求一律。要發地域資源優勢,強化學校特色,區分學科特點,展現教師風格,滿足學生需要。同時做到開發的課程資源與其他的教育內容的協調配合.注意時間、空間、人力、物力上的現實可行性。
思考題
1.簡要解釋課程資源。
2.課程資源有哪些類型。
3.開發利用課程資源對于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有怎樣的意義?
4.如何根據學生特征來開發利用課程資源?
5.以某一具體課文為例,設計一份課程資源開發利用的方案。
【篇五】檔案開發利用優秀案例
香料植物開發利用概述
據史料記載,應用香料植物最早的是帕米爾高原的印度族人,后經印度傳入中國和埃及,再到希臘和羅馬。香料不僅用于獻佛拜神、清潔身心,還用于葬埋死者。16世紀之前,我國及外國所用的香料均系干燥后的花、葉、樹皮或芳香樹脂等。直到16世紀,發明了水蒸氣蒸餾法制取芳香油后,香料的生產才迅速發展起來。到19世紀,由于科學技術和有機化學的發展,發明了香料的化學合成技術,并研究和分析了天然香料的的構成組分,明確了它們的化學結構和利用途徑,使香料的生產大大邁進了一步。將各種天然香料和合成香料按比例調和成各種香精。香料和香精被廣泛用于飲料、食品、煙草、洗滌機、洗滌劑、化妝品、醫藥制品以及其他日用品中。
“天然原料”,是通過物理分離方法(例如蒸餾和提取)從生物或動物材料中獲得的物質。最終得到的原料與原材料的化學成分基本相同,只是以一種濃縮的形式存在。這些精練香精通常含上百種不同化學元素。甚至通過這種方式得到的物質與原物質并不確切相同。從天然原料中提取或分離某種單個的化學物質,雖然這種物質占了主導地位,但還是會附帶地含有原材料中的其它物質。因此,一般說來,提取的原料越純,則越昂貴。在香水業,“天然”這個術語指的是原料的來源及物理提取方式,而并非某種物質如何與其來源物相似。 “人工香料”是經過化學反應獲得的物質,原料通常是石油或松節油。一些人工化學制品可以從自然中分離或只能以人工合成方式產生。自從由化學反應可以獲得人工香精的技術產生以來,大量的人工香料隨之誕生,而它們各自的純度各異。眾所周知,增加純度即意味著提高成本。非純雜質會影響香味質量,化學反應中殘留物也會產生影響,因為其中有些物質反應程度強烈,會影響物質的安全性。現代香水中大多數化學成分都是人工合成的。人工香料的使用日漸廣泛,毋容質疑,人工合成香料要比調制天然香料更經濟。例如,1Kg人工合成的乙醛可能能賣﹩47;而買同樣重量的天然乙醛要花費﹩500左右。
介于天然和人工香料之間的原料,對天然和人工香料的劃分并非十分絕對。一些化學物質既可以人工合成也可以自然提取。雖然基本物質的化學結構是相同的,但其它附帶品使天然和人工香精的香味質量有所不同。經過化學處理的天然香料,可以歸入天然類;但事實上它并非完全源自天然。產品標準化程度、甚至其原料貴賤經常成為區分原料是天然與否的標準。
(一)云南
1、云南省天然香料產業發展現狀全國香料植物約有500多種,云南就有365種,其中可以開發利用的約100多種,目前已開發利用40余種,發展潛力很大。云南香料工業經過三十多年的發展已形成一定的經濟規模。香料總產量居全國第四位,天然香料產量已占全國天然香料總產量的30%以上。天然香料工業已成為我省投資效益較好的產業之一。
目前全省從事香料生產加工的企業有30余家,從事種植、采集、初加工的農戶約40萬戶、200多萬人,香料種植基地(包括桉樹和辛香料)已達200萬畝。全省香料香精年總產量已超過6000噸,工業總產值近3億元。六個主要天然香料品種――桉葉油、香葉油、檸檬草油、香茅油、山蒼子油、冬青油的出口創匯已超過1500萬美元。全省已能生產天然香料近40余種,其中桉葉油產品獲得國家銀質獎,含量99%的桉葉素油獲1992年全國第三屆新技術新產品博覽會銀獎。β-蒎烯、α-蒎烯、中國橡苔、依蘭-依蘭油等產品獲國家金龍獎,卷煙香精“云溪牌”云煙浸膏,獲國家星火博覽會金獎和印尼國際博覽會銀獎。此外,八角茴油、茴腦、天然樟腦粉、黃樟油、草果、八角、胡椒、肉桂、香蘭莢等也是我省具有優勢的主要產品。從市場看,云南省的天然香料產品在國內外已形成了較為穩定的銷售市場。產品除在國內20個省市銷售外,還遠銷歐洲、美國、加拿大、日本、澳洲、東南亞及港臺等國家和地區。在生產布局上已形成以昆明、玉溪為中心的香料、香精深加工生產基地;以西雙版納、德宏、河口為主的熱帶香料植物種植、加工生產基地;以滇中地區和大理州為主的桉葉、香葉、薄荷種植加工生產基地;以文山、紅河、保山為主的辛香料種植、加工生產基地。
2、云南省天然香料產業發展重點今后云南省將逐步發展壯大昆明芬美意香料有限公司(原昆明香料廠)、玉溪香料廠、思茅香料廠為主的合成、半合成香料生產基地。“十五”期間云南香料產業將有較快發展,香料年產值將達10億元以上,年出口創匯將超過8000萬美元以上。屆時,云南將成為我國有特色的最大的天然香料生產基地和出口創匯基地,其發展重點有:1、香莢蘭香莢蘭是一種名貴的多年生香料植物,在國際市場上享有“食品香料之王”的美稱。廣泛用于調劑各種名煙、名酒、特級茶葉;也是可口可樂、百事可樂、高級糖果、糕點、冰淇淋、巧克力、奶油等不可缺少的配香原料。
我省于1963年開始引種墨西哥香莢蘭,20世紀70年代由云南省熱帶作物研究所等單位進行了栽培技術的系統研究,以后按照邊研究、邊種植、邊開發的精神,圍繞香莢蘭組織開展了種植示范與加工試驗開發等一系列科學研究工作。先后在景洪、河口試種100畝香莢蘭獲得成功。1989年云南香莢蘭種苗工廠化生產研究通過技術鑒定。目前,我省已建成年產10萬株組培苗,5萬株扦插苗的種苗生產基地;在西雙版納州勐臘縣等地發展集約化種植香莢蘭近2000畝,最高畝產已達25-30kg(商品莢),畝產值達1500-1800元。云南香莢蘭產業有限責任公司于1997年投資900多萬元,建成年產商品香莢蘭60噸的現代加工廠,實施香莢蘭種植――加工――銷售一體化。我省已形成了一支以科研機構的專家為骨干的香莢蘭研究、開發技術隊伍。今后我省香莢蘭種植基地將發展到一萬畝,商品香莢蘭年產值達1.5億元,出口創匯將超過1400萬美元。
中國肉桂云南省作為肉桂的原產地之一,野生肉桂在熱區廣有分布。到八十年代中期,紅河、文山、西雙版納、德宏、保山等地州種植的肉桂已達數千畝,目前我省肉桂種植總面積已達4.3萬畝以上。我省熱區的自然條件,適宜肉桂栽培,具有發展肉桂生產的潛力。30多年來,紅河州熱帶作物研究所致力于肉桂良種培育和種植,我省一些農場、企業也積極參與發展肉桂產業,取得很大成績。河口已種植的3萬多畝肉桂,在速生、高產、優質三方面均有明顯的優勢。按云南肉桂產業發展中期規劃:2005年云南肉桂種植面積將發展至10萬畝,同時完成精粗、精加工廠建設。項目完成后,全省肉桂系列產品年產值將達1.3億元,農戶自己種植的近3萬畝肉桂,投產期每年可收入2000萬元以上,具有很好的社會經濟效益。
3、薄荷薄荷原產中國,主要產地是江蘇、安徽、江西、浙江、河南、臺灣等省。國外栽培的國家有巴西、巴拉圭、印度、日本、朝鮮、阿根廷、泰國、澳大利亞等國。我國薄荷種植面積和產量居世界第一,其次是印度。
薄荷產品(油和腦)主要用于牙膏、口腔衛生用品,食品、煙草、酒、清涼飲料、化妝品、香皂的加香;在醫藥上廣泛用于驅風、防腐、消炎、鎮痛、止癢、健胃等藥品中。薄荷原油由薄荷的地上部份(莖、枝、葉和花序)經蒸餾而得,原油再經冷凍、結晶、分離、干燥、精制得到無色透明的薄荷醇(薄荷腦),提取部份左旋薄荷醇后所剩余的薄荷油即為薄荷素油。薄荷腦和薄荷素油是我國傳統的大宗出口商品,在國際市場上素負盛譽,暢銷歐美及亞太六十多個國家和地區。1996年昆明愛諧香料廠投資60萬元,首次將香料研究所培育植成功的國內最優新品種39#薄荷引入云南試種。試種結果表明:云南氣候溫差較大,雨量充沛,光照時間長,極適宜于薄荷的生長。在賓川種植的39#薄荷,其精油得油率比江蘇高1倍;薄荷腦含量比上海、江蘇分別高2.9%和2.7%,質量明顯優于老品種。目前我省薄荷種植面積已超過2500畝,主要分布于賓川、漾濞、景洪、德宏、思茅、昆明等地。按中期發展規劃,我省薄荷種植面積將發展到5萬畝,薄荷油、薄荷腦年產量近1200噸,年銷售收入達1.9億元,出口創匯1700萬元以上。
(二)國內外香精香料發展現狀
目前世界上香料品種約6000種,?近幾十年來,世界香料行業發展迅速,香料工業的產值從1990年的78億美元上升到1995年的96億美元,年均增長5%左右,到2000年預計可達121美元,仍將保持5%的年增長率;2004年銷售額165億美元;我國在建國以來近50年時間,香料工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發展成一個較完整的工業體系。但我國目前在世界香料市場中所占份額僅5%左右,與我國12億人口的大國地位不相適應,日本所占份額達到12%,而美國則達到20%。中國生產的香料約1000種,我國香料香精生產企業近800家(“三資”企業50余家),其中90%以上是小型企業,年銷售額在億元以上的20余家。據統計2003年全國香料香精產量約17.5萬噸,銷售收入120億元,同比2002年增長4.2%。2003年香料香精產品出口額約4.6億美元,出口量67392噸,進口額為1.98億美元,進口量為26283噸。
1、中國
我國是天然香料植物資源大國,從南到北都有香料植物的分布,但主要香料產地集中在長江以南地區,以廣西、貴州、海南、云南、湖南、廣東、福建、四川、湖北等產量最大。據不完全統計,目前我國已發現有開發利用價值的香料植物種類有60多科400多種,其中進行批量生產的天然香料品種已達100多種。傳統的出口商品八角茴香(八角茴香油產量占世界總產量的80%)和中國桂皮(中國肉桂油產量占世界總產量的90%)主要分布于華南各省及福建南部,尤以廣東、廣西最多;聞名世界的中國薄荷腦及薄荷素油主要產于江蘇、安徽、江西、河南等省;山蒼子油主要產于湖南、湖北、廣西、江西等省;名貴的桂花資源主要分布于貴州、湖南、四川、浙江等省;柏木油主要產于貴州、四川、浙江等省;四川、湖北主要盛產柑桔、甜橙、香橙、柚、檸檬等;一些純熱帶香料植物如香莢蘭、丁香、肉豆蔻、胡椒等主要栽培于海南和西雙版納地區。我國盛產的香料油品種還有雜樟油及樟腦、香茅油、姜油、桉葉油、留蘭香油等。此外,我國每年大量出口的香辛料植物資源如生姜、洋蔥、大蒜、辣椒、芫荽、小茴香等在我國南北各地均有栽培。如我國50~60年代開發成功的山蒼籽油是一個成功的例子,現在山蒼籽油已經發展成年產2000~4000噸的重要的單萜類香料油,成為我國最重要的精油產品之一。
2、世界的發展狀況
近20年來,國外香料工業發展比較迅速。世界上香料工業發達的國家主要有美國、英國、瑞士、荷蘭、法國、德國和日本。 美國香精香料公司有120多家,最大的公司是國際香精香料公司(Inrandan Flavors and Fragrances Inc,簡稱IFF),它在38個國家和地區設有工廠、實驗室和辦公處,2002年銷售額達19.3億美元。英國是以松節油為原料合成萜類香料最發達的國家,香精香料年銷售額為6億美元。主要香料企業是布希-波克-阿蘭公司(Bush Boake Allen,簡稱BBA),在五大洲、24個國家設有辦事機構,主要研究中心設在英國和美國。在倫敦、巴黎、克勞卓(德國)、美國新澤西、新加坡、東京、馬德拉斯和墨爾本有調香中心。????? 瑞士最大的香精香料企業有2家,其中奇華頓公司(Givauden)僅次于美國IFF公司,名列世界第二,最近在美國新澤西州的橄欖山建成一家專供.
目前世界上香料品種約6000種,年銷售額100多億美元;中國生產的香料約1000種,我國現有香料香精生產企業近600家,其中90%以上是小型企業,年銷售額在億元以上的企業僅有近10家。據統計,國內2000年香精香料出口額為159.30億元,全年國內使用香精15.10萬噸,香料93839噸,香精年銷售額為72.86億元,香料約75.07億元,其各類加香產品年銷售額高達7000億元。 近20年來,國外香料工業發展比較迅速。世界上香料工業發達的國家主要有美國、英國、瑞士、荷蘭、法國、德國和日本。
美國香精香料公司有120多家,最大的公司是國際香精香料公司(InrandanFlavorsandFra grancesInc,簡稱IFF),它在38個國家和地區設有工廠、實驗室和辦公處,年銷售額達14.6億美元(其中包括已被IFF收購的BBA部分銷售額0.6億美元)。美國是以松節油為原料合成萜類香料最發達的國家,香精香料年銷售額為6億美元。主要香料企業是布希一波克-阿蘭公司(BushBoakeAllen,簡稱BBA),在五大洲、24個國家設有辦事機構,主要研究中心設在英國和美國。在倫敦、巴黎、克勞卓(德國)、美國新澤西、新加坡、東京、馬德拉斯和墨爾本有調香中心,有消息報道,在2000年第四季度BBA被IFF兼并。 瑞士最大的香精香料企業有2家,其中奇華頓公司(Givauden)僅次于美國IFF公司,名列世界第二,最近在美國新澤西州的橄欖山建成一家專供日化香精制造與銷售的工廠,總面積達82000平方尺,投資達5500萬美元。據經濟分析家最近估計,新近重組的奇華頓公司市值達40億美元,將成為世界上最大的香料公司———IFF的主要競爭對手。瑞士的另一家芬美意公司(Fir menich)已連續十個年頭銷售增長,到2000年6月底,年銷售額達到近1億瑞士法郎,在12個月的統計周期內增長率達到22%,芬美意現已開展其電子商務(Sales.com)。這是一種首創的、用于合成香料的電子貿易,它將提供一種動態的和有效的程序布置系統以及方便的在線(On-line)產品和樣品管理形式,這個網絡現已為許多客戶服務,它還將擴展更多的功能。 法國哈門·萊默爾公司(HaarmanReimer,簡稱HR)已經有120年的歷史,德威龍(Dragoco)也是世界十大香料公司之一。法國香精香料年銷售總額約占世界總額的10%左右。法國是天然香料生產最發達的國家,主要集中在法國東部地中海岸的山區城市格拉斯(Grasse),該地區有20多家天然香料企業,著名的有P.Robertet公司,V.MaheFils公司、LautievFils公司和Charabot公司。 日本有香精香料企業100多家,最大的企業是高砂香料公司,創建于1920年,公司本部在東京,分支機構和銷售網點遍布五大洲。高砂公司2000年的總營業額為9.1億歐元,贏利1.4億歐元,估計到2003年該集團的營業額可達到30億歐元,另外,長谷川香料株式會社也是世界十大香料公司之一。日本公司以生產合成香料為主,天然香料僅占1%,每年需要從國外進口大量的天然香料。 奎斯特(Quest)是由原來的荷蘭Naarden公司與美國的PPF公司合并而成。食品香精和香料的研究與生產中心位于荷蘭納爾登,日化香精的研究中心設于美國肯特阿什福。其年銷售額也要占世界總額的10%左右。 四大發展趨勢 香精香料工業持續高速發展香精香料工業與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食品工業的發展密切相關,從世界范圍看,近幾年來香料香精工業的增長速度一直高于其他工業的平均速度。據報道,國際香料工業1970年的銷售總額約13億美元,1990年增至51億美元,到2000年差不多翻了一番,估計達到100億美元。在中國改革開放20多年來,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香精香料的需求量猛增,要求也越來越高。如中國1980年共生產天然香料約6000噸,合成香料1000噸,香精6600噸,生產總值4.6億元。1994年香料生產共46340噸,香精37237噸,共有香料企業450家,總產值約84億元,到2000年國內使用的香精達15.1萬噸,香料93839噸,共有香料企業近600家,香料香精年銷售額近150億元。由此可以預見,在今后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香料工業還將以高于其他工業平均增長的速度持續高速發展。 香料香精新品種的開發目前,全世界天然香料和合成香料的品種已超過6000種,每年都有新品種問世,我國能夠生產的品種約1000種,差距很大,需要加大力度開發新品種。最近山東食品發酵工業研究設計院承擔的國家"九五"科技攻關項目"天然乳香香味劑的研制(中試)"于2000年8月通過國家級鑒定,該項目的研制成功,為食品工業提供了一種新的香原料,開創了利用生物技術制備天然食品香料的新途徑。今后應繼續開發那些使用效果好,填補國內空白的香料品種,還要加大研究開發投入,研制出具有國內特色的天然級香料新品種。因為天然級香料在歐美市場上很受歡迎,其價格也遠高于普通的合成香料。目前我國已開始生產天然級香料并全部出口。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回歸自然意識的增強,天然級香料必將在國產香精中得到應用。 新技術、新設備在香料工業中的應用隨著氣相色譜(GC)、高效液相色譜(HPLC)、質譜(MS)、核磁共振譜(NMR)、紅外分光光度法(IR)和紫外分光光度法(VV)在有機分子結構分析中的廣泛應用,人們對天然香料和食品成分的研究進展加快了,發現了一批很有價值的新型香料化合物。1967年以前已知天然香料中所含化學成分只有750種左右,而到1977年已達3000種,10年間增加了4倍。根據最近10年來國外對數十種食品中所含香成分分離分析資料,列舉數例:大米成分數170種,米飯196種,面包190種、牛肉240種,茶葉305種,咖啡580種,啤酒340種,葡萄280種等,從這些分析工作中,發現了數以千計的新香料化合物。例如在馬鈴薯中已鑒定的227種化合物中,包括52種烴類、14種鹵代烴、13種酸、22種醇、23種醛、17種酮、19種酯、9種呋喃、29種吡嗪、2種 唑、3種噻唑和其他一些化合物。2-乙基-6-乙烯基吡嗪等雜環化合物在馬鈴薯香味中起著重要作用。在分離分析方面所作的大量工作,對確定主香成分及其分子結構有著重要意義,為用化學合成法制造新型香料化合物提供了依據。 近幾年來,生物工程技術、計算機技術、超臨界萃取技術、分子蒸餾技術、微波技術等在香料工業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這些新技術的應用,給古老的香料工業注入了新的生機和活力。如上述天然乳香香味劑的研制就是將微生物發酵、分析、分離等工程技術融為一體,取得成功的實例。事實證明,新技術、新設備在香料工業中的應用必將無疑對香料工業的發展帶來了飛躍,加快香料香精工業的發展。 市場競爭激烈,人才是關鍵目前國內香精香料市場呈三方鼎立格局。三資企業以其技術和經濟實力優勢,在中國香精香料行業具有巨大潛力,據統計排名世界前十位的香精香料企業在中國均有投資,憑借其著名的品牌,先進的技術,大規模的投入和規范的經營理念,發展速度十分迅猛,已成為高檔市場的主體,領導著中國香精香料行業的潮流。但是由于其生產成本高,品種少,本地化程度低,管理和經營策略還不能完全適應中國市場。國有企業仍然是中國香料香精的主體,由于其歷史悠久,品牌知名度高,質量穩定,價格偏低,而廣泛受到用戶的青睞。但是國有企業由于基礎研究薄弱,技術含量偏低,經營手段不靈活,服務意識不強,而導致目前發展速度緩慢。而鄉鎮、民營企業在當前國家政策的鼓勵下,猶如雨后春筍,發展十分迅猛,憑借其價格低廉,經營靈活和服務周到贏得了用戶的好評,其市場份額正在不斷擴大,但是,對于大多數民營企業來講,由于技術基礎差,品牌知名度不夠,要在長期競爭激烈的市場大潮中,生存發展必須引進技術力量,加強經營管理和應用服務,隨著市場競爭的激烈,人才顯得越來越重要,有一位企業家以"企業以產品為本,產品以質量為本,質量以人為本,人以精神為本"為座右銘,由此可見,企業要在競爭的大潮中求生存、求發展,必須廣泛吸收技術開發、經營管理、應用服務等各方面的人才。展望未來的發展,市場的競爭就是人才的競爭。
【篇六】檔案開發利用優秀案例
一、單選題(共26題,共39分)
第1題、檔案信息資源開發利用工作的主體是 (A )o
A .檔案工作者
B .檔案信息利用者
C.檔案資料
D .檢索工具和處理手段
第2題、《政府信息公開條例》于( D )正式實施,檔案館成為政府信息的查閱場所,依
法為社會提供政府信息公開的查閱服務。
A . 2007年4月1日
B . 2007年10月1日
C . 2008年1月1日
D . 2008年5月1日
第3題、檔案館(室)最基本、最常用的一種檔案信息資源開發利用方法是( B )o
A .檔案外借
B .檔案閱覽
C .檔案咨詢
D.檔案復制
第4題、告訴利用者如何使用檢索工具查找檔案的咨詢活動,屬于( A )o
A .指導性咨詢
B .文獻專題咨詢
C .專項事實咨詢
D .數據咨詢
開放。
A .
10年
B .
20年
C .
25年
D .
30年
第
6題、
(
D ),
A .
30年
B .
10年
C .
1年
D .
6個月
第5題、《檔案法》規定國家檔案館保管的檔案,一般應當自形成之日起滿(
《浙江省國家檔案館管理辦法》規定,國家檔案館保管的重大活動檔案,進館滿 應當向社會開放。
第7題、現行文件匯編,選材時應特別注意文件的( C )o
A.政策性
B .機密性
C.時效性
D .指導性
A.
初選
B.
復選
C.
定選
D.
貫徹始終
第 9 題、 在加工過程中必須忠于原文,注意維護檔案內容的歷史真實性,保存檔案文獻的原 文原意,切不可妄行增刪改易,這是( B )的要求。
A . 求實原則
B . 存真原則
C . 慎改原則
D . 規范原則
第 10 題、 檔案文獻匯編一般由匯編題名、編輯說明、目錄和正文等構成,而正文以( A ) 為主,按一定體例進行編排。
A . 全錄式轉錄
B . 節錄式轉錄
C . 綜合提煉
D . 問答式摘錄
第 11 題、 《浙江省改革開放三十年大事記》屬于( B )。
A . 機關大事記
B . 國家或地區大事記
C . 專題大事記
D . 個人大事記
第 12 題、 會議簡介的主體部分是( C )。
A . 會議名稱及屆次
B . 會議時間、地點、主持人
C . 會議主要議程及內容
D . 會議參加人員
第 13 題、 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應具備開展一定規模的社會教育活動所必需的場所和設施。按照 《國家檔案館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規范》的要求,展廳面積一般不低于( B )。
A . 100m2
B . 200m2
C . 500m2
D . 1000m2
第 14 題、 堅持( D )是確保檔案信息資源開發利用工作取得成效的關鍵
A . 服務原則
B . 開放原則
C . 法制原則
D . 效益原則
第 15 題、 各檔案館保存的經濟、科學、文化類涉密檔案,有必要提前向社會開應向檔案形成 機關發出要求提前解密的通知,有關機關接到通知的( B )內應予以答復,否則,檔案館可 根據有關規定辦理。
A. 3 個月
B . 半年
C. 9 個月
D. 1 年
第 16 題、 材料的( A )是保證檔案編研工作質量的生命線。
A . 真實性
B . 典型性
C . 新穎性
D . 完整性 第 17 題、 “大事突出、要事不漏、小事不要”是( A )的編寫要求。
A . 大事記
B . 組織沿革
C . 專題概要
D . 年鑒
第 18 題、 提出檔案信息資源開發利用八個方面主要內容的是( B )。
A . 關于加強信息資源開發利用工作的若干意見
B . 關于加強檔案信息資源開發利用工作的意見
C . 關于加強信息資源開發利用工作的實施意見
D . 關于加強檔案信息資源開發利用工作的實施意見
第 19 題、 為確保編研成果的公布時機與社會需要的時機相吻合,要求選題具有( D )。
A . 現實性
B . 戰略性
C . 新穎性
D . 預見性
第 20 題、 檔案展覽要取得預期的效果, 展品的挑選是關鍵。 在選擇展品時, 應遵循 ( A )、 典型性、適應性和外在表現力等原則。 (分值: 1.5)
A . 真實性
B . 美觀性
C . 科學性
D . 可行性
第 21 題、 《浙江省檔案局組織沿革》屬于( A )。
A . 機關組織沿革
B . 地區組織沿革
C . 專業系統組織沿革
D . 專題組織沿革
第 22 題、 下面哪一種形式不屬于檔案公布( A )。
A . 通過計算機信息網絡傳播
B . 展覽、公開陳列檔案或者其復制件
C . 通過電臺、電視臺播放
D . 在公開場合宣讀、播放
第 23 題、 檔案編研成果的輔文根據其性質和功能可分為評述性材料、查考性材料和檢索性材 料等,其中檢索性材料是( B )。
A.
注釋
B.
C.
序言
D.
編輯說明
第24題、隨著互聯網在世界范圍迅速發展,檔案網站成為檔案部門對外提供服務的新窗口, 目前主要有(B )類型。
A.二
B . 三
C.四
D . 五
第25題、按照檔案編研材料加工的( C ),凡經過編者加工的部分,須以加工符號或文字 標示注明。
A .求實原則
B .慎改原則
C .標注原則
D.規范原則
第26題、從(A )起,浙江開始在全省各級國家綜合檔案館流動開展“異地查檔、跨館 服務”。
A . 2013 年 9 月
B . 2013 年 12 月
C . 2011 年 9 月
D . 2010 年 9 月
二、多選題(共17題,共34分)
第1題、檔案借閱是檔案館(室)通過提供檔案為直接利用者服務的一種檔案信息資源開發 利用的方法,包括( ABC )等具體形式。
A .檔案閱覽
B .檔案外借
C .檔案咨詢
D .檔案展覽
第2題、檔案編研選題必須考慮( ABC )。
A .社會需要
B .檔案文獻基礎
C .編輯力量
D .編者主觀愿望
第3題、科技檔案編研根據提供的編研成果類型不同,大致有三種方式( ABC )。
A.匯編型 B .文摘型
C.編篡型
D .節錄型
第4題、體例就是將組成檔案編研成果的檔案文獻或其相關內容進行分類和排列的組織形式, 因檔案編研成果的多樣性和檔案文獻內容成份的復雜性等,決定了體例的多樣性,一般來說, 主要有(ABCD )。
A .按時間分類編排
B.按問題分類編排
C .按責任者(或受文者)分類編排
D .按文種分類編排
第5題、注釋是對檔案廣場中不易被利用者所理解的某些文字或內容的揭示和加工情況的說
明,根據注釋對象和注文性質的不同,可分為(
A . 內容注釋 B . 文字注釋
C . 篇后注
D . 書后注
第 6 題、 組織沿革的編寫方法主要有( ABC )。
A . 編年法
B . 階段法
C . 系列法
D . 圖表法
第 7 題、 專題概要是指簡要記述某一特定的社會事物或自然現象產生、發展、變化情況的一 種檔案參考資料,它可分為( ABCD )等類型。
A . 會議簡介
B . 地區綜合情況簡介
C . 產品簡介
D . 專門問題簡介
第 8 題、 基礎數字匯集編寫的要求是( ABCD )和表式清晰。
A . 科學確定統計指標
B . 明確數據采集的時間斷限
C . 力求數據準確
D . 進行適當的統計分析
第 9 題、 屬于綜合性年鑒的有( AB )。
A . 浙江年鑒
B . 杭州年鑒
C . 檔案年鑒
D . 郵政年鑒
第 10 題、 布展是將檔案展覽付諸實施的重要環節,直接關系到檔案展覽的質量和效果,具體 可分為( ABCD )等環節。
A . 展覽設計
B . 展品制作
C . 展板展柜制作
D . 環境布置
第 11 題、 政府信息是指行政機關在履行職責過程中制作或者獲取的、以一定形式記錄和保存 的信息,政府信息公開應當遵循( ABC )原則。
A . 公正
B . 公平
C . 便民
D . 安全
第 12 題、 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的活動形式應以( AB )為主,同時兼顧其他多種教育形式。 A . 基本陳列
B . 展覽
C . 夏(冬)令營 D . 專題講座
第13題、檔案網站建設是檔案館拓展服務功能和檔案信息化建設的重要內容,應是一個集多 項功能于一體的開放性服務窗口,其基本功能包括( ABCD )。
A ?檔案信息服務功能
B ?宣傳功能
C ?網上辦事功能
D ?交流功能
第14題、檔案信息資源開發利用的途徑是指檔案館室滿足檔案用戶需求的基本工作形式,其 中按照開發利用工作的對象可分為( ABC )。
A ?提供檔案原件
B ?提供檔案副本或復制品
C ?提供檔案信息加工品
D ?提供網絡利用
第15題、 下列哪些表述是正確的( ABCD )。
A ?網絡編研借助于計算機提供的各種信息處理技術, 可以提高檔案編研過程中的信息采集和
加工水平
B ?網絡編研借助于計算機多媒體技術,可以豐富編研成果的表現形式
C ?網絡編研借助于計算機高效率的信息處理功能,開展檔案編研工作,并將編研成果通過網 絡以電子文獻的方式提供給利用者
D ?網絡編研借助于網絡傳播媒介, 可以提高檔案編研成果傳播的廣泛性和時效性, 更好地發
揮其服務作用
第16題、閱覽室是檔案館內供利用者閱覽檔案的專門場所。為滿足利用者對特種載體檔案的 閱覽需求,檔案館一般應設置 (CD )。
A ?開放閱覽室
B ?內部閱覽室
C ?音像閱覽室
D ?機讀閱覽室
第17題、 展覽主題是檔案展覽的靈魂,是辦展的主旨。選好主題是辦好檔案展覽的基礎。因 此,檔案展覽選題必須綜合考慮( ABCD )
A ?
展覽目的
B ?
廣大受眾群體的需求
C ?
檔案特點
D ?
人才隊伍和經費狀況
三、
是非題(共18題,共27分)
第1題、檔案信息資源是指通過人類的參與而獲取的可利用的檔案信息,包括檔案原件和各 種檔案信息開發的成果。(A )
A ?對
B ?錯
第2題、檔案信息開發利用的最終受益者是檔案信息利用者。 (A )
A ?對
B ?錯
第3題、檔案室一般應設單獨閱覽室, 而檔案館一般應設置開放閱覽室和內部閱覽室。 (A )
A ?對
B ?錯
第
(
A.
B.
4 題、 B)
對
錯
我國公民或組織憑身份證等合法證明,即可查閱利用檔案館保存的未開放檔案。
第 5 題、 A. B. 第 ( A. B. 第
本單位干部職工一般只需辦理登記手續, 即可在檔案室查閱所需檔案文件。
對
錯
6 題、 B) 對 錯
7 題、
外國個人或組織憑護照等合法證明,即可查閱利用我國檔案館保存的開放檔案。
檔案外借是檔案信息資源開發利用的一種重要方法,檔案館(室)一般可根據用戶
B)
要求,允許用戶將檔案原件借出館(室)外使用。
A. 對
B. 錯
第 8 題、 單位和個人寄存在國家檔案館的檔案,由檔案館公布。
A. 對
B. 錯
第 9 題、 在檔案編研材料的加工中,文件中的批語應視其具體性質、內容和作用而決定是否 保留,但對于出自重要人物的批語應該予以保留。 ( A )
A. 對
B. 錯 第 10 題、 A . 對
B. 錯 第 11 題、 A. 對 B. 錯 第 12 題、 所。( B
A. 對
B. 錯 第 13 題、
B)
檔案文化屬于歷史文化,其性質與特點由檔案自身的特性所決定。
根據政府信息公開的要求, 財政預算、 決算報告為應重點公開的政府信息。
各級國家綜合檔案館既是政府信息公開查閱場所,也是政府信息依申請公開受理場 )
檔案展覽是根據一定主題,以展出檔案原件或其復制品的方式,系統揭示和介紹檔
A)
案館(室)所保存檔案的內容和成份的一種檔案信息資源開發利用方式。
A. 對
B. 錯
第 14 題、 檔案信息資源開發利用的客體是檔案信息利用者,他們是檔案信息開發利用的最終 受益者,同時也是開發利用活動的檢驗者, 對檔案信息的開發利用起到直接的控制作用。 ( (分值: 1.5)
A. 對
B. 錯
第 15 題、 2011 年 11 月出臺的《浙江省檔案局關于大力推進檔案文化建設的意見》 力推進檔案文化建設提出了具體實施意見。 ( A )
,對全省大
第 16 題、 檔案證明是指依據檔案的記載出具的憑證性文件。出具檔案證明可根據利用者的需 求對存在相互矛盾的材料按需進行取舍。 ( B )
A. 對
B. 錯
第 17 題、 檔案利用統計分析是運用各種科學方法,對經過整理的反映檔案利用情況的統計資 料進行周密的分析研究,根據具體的質量關系,探討檔案利用工作的特點,揭示檔案利用工作 的發展規律和存在的問題,提出解決問題的辦法,做出科學的預測和結論。 ( B )
A. 對
B. 錯
第 18 題、 根據浙江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法》辦法的有關規定,寄存在檔案館的檔案 歸寄存者所有,未經寄存者同意,檔案館不得提供利用。 ( A )
A. 對
B. 錯
推薦訪問: 開發利用 集合 案例在偉大祖國73華誕之際,我參加了單位組織的“光影鑄魂”主題黨日活動,集中觀看了抗美援朝題材影片《長津湖》,再一次重溫這段悲壯歷史,再一次深刻感悟偉大抗美援朝精神。1950年10月,新中國剛剛成立一年,
根據省局黨組《關于舉辦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讀書班的通知》要求,我中心通過專題學習、專題研討以及交流分享等形式,系統的對《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進行了深入的學習與交流,下面我就來談一談我個人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是在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相互疊加的大背景下,對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治國理政重大戰略部署、重大理論創造、重大思想引領的系統呈現。它生動記錄了新一代黨中央領導集體統籌兩個
《真抓實干做好新發展階段“三農工作”》是《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中的文章,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在2020年12月28日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的集體學習時的講話。文章指出,我常講,領導干部要胸懷黨和國家工作大
在《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從嘉興南湖中駛出的小小紅船,到世界上最大的執政黨,在中國共產黨的字典里,“人民”一詞從來都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以馬克思主義戰略家的博大胸襟和深謀遠慮,在治國理政和推動全球治理中牢固樹立戰略意識,在不同場合多次圍繞戰略策略的重要性,戰略和策略的關系,提高戰略思維、堅定戰略自信、強化戰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集中展示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相互疊加背景下,如何更好地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而進行的生動實踐與理論探索;對于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
在黨組織的關懷下,我有幸參加了區委組織部組織的入黨積極分子培訓班。為期一周的學習,學習形式多樣,課程內容豐富,各位專家的講解細致精彩,對于我加深對黨的創新理論的認識、對黨的歷史的深入了解、對中共黨員的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共建網上美好精神家園》一文中指出:網絡玩命是新形勢下社會文明的重要內容,是建設網絡強國的重要領域。截至2021年12月,我國網民規模達10 32億,較2020年12月增長4
剛剛召開的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七次全體會議上討論并通過了黨的十九屆中央委員會向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報告、黨的十九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向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工作報告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