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為大家整理的關于德育的全民性2篇 , 供大家參考選擇。
德育的全民性2篇
淺談魯迅的國民性
【摘 要】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民族劣根性由魯迅深刻的揭示并且給予批判,這樣有利于喚醒民眾,讓民眾學會自我拯救。傳統文化是國民劣根性的根源,因此必須從根本上改變孔儒文化、傳統的封建文化,吸收現代文化。只有這樣才能使民族解下包袱,在現代文明的道路上前行。
【關鍵詞】國民劣根性;傳統文化;多元文化
魯迅先生已經離開這個世界七十多年了,但是他的精神從未被人忘記。作為一個民族的智者與勇士,魯迅不只是屬于20世紀前三十多年的中華民族,他更屬于未來的世界。他秉燭洞悉著民族的劣根性,照亮著自奮者的前程。
一、魯迅先生的國民性指的是什么
國民性一般指的是階段、超地域的國人普遍心理狀態和文化性格。魯迅先生放棄醫學從事文學的主要目的是探究和改造“國民性”,也是其奮斗一生的目標之一。魯迅“國民性探討”是從歷史經驗和民族前途為基礎出發的,特別重視挖掘國民“劣根性”,來引起國人的注意,著重對國民性的改造。無論是文學還是思想上,魯迅的成就集中在他對中國國民劣根性的深刻揭示和犀利的批判。
魯迅留學日本的時候,就經常和朋友們談論“中國國民性最缺乏的是什么”它的病根在哪里“等問題。他的創作前期普遍以小說為主要題材,從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反映人吃人的制度,直接揭示了國民生活在這種被人吃和吃人的社會中,自覺或不自覺地成為社會的維護者。縱觀魯迅在《吶喊》和《彷徨》通過對知識分子和農民的描寫,揭示了“上層社會的墮落和下層社會的不幸”。將千瘡百孔的社會暴露,將國民的靈魂展示剖析,以“引起療救的注意”。盡管魯迅小說創作堪稱現代小說的奠基,不管是其思想性或者是藝術性都是無人能比,但是魯迅的文章的重心和對文學的貢獻更主要體現在雜文的創作上,作者的任務,是在對有害的事物,立刻馬上進行反抗和抗爭,是感應的神經,是攻守的手足。潛心于他的宏偉巨作,為未來的文化設想這固然是好事。但為現在抗爭,卻也是為現在和未來的戰斗的作者。
老舍小說的國民性批判
作者:李憲雙
來源:《作文成功之路·教育教學研究》2018年第03期
????????老舍是中國市民階層的主要表現者和批判者,他的小說展現了一個十分廣闊的五光十色的市民世界。從他的開山之作《小鈴兒》到最后一部作品《正紅旗下》,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活躍在他的每一部小說中的主人公大部分是正兒八經老北京市民,所描繪的總是豐富多彩的市民生活。老舍是通過將市民性格清晰地展示在讀者面前的方式來完成對國民性的批判的。“如果說魯迅通過對農民靈魂深處的弱態與弱點畫出了‘沉沒的靈魂’,那么,老舍則是通過對市民階層、市民性格的藝術表現,來達到對國民劣根性的解剖。”將筆觸集中于市民的性格展現正是老舍國民性批判的顯著特征之一。而這種市民性格的展現,又主要是通過對北京市民精神狀態的描繪和對市民人格喪失的深刻揭示來實現的。
????????多年的國外生活不僅使他擺脫了傳統文化的束縛和市民的狹隘性,還使他具備了宏闊的視野和理性的批判精神。因此,當他把目光從務實肯干、辦事嚴肅認真、敢于競爭、自主獨立的西方民族轉移到這些仍舊流走于老北京城里的市民們時,他清醒地注意到了國民生命力的衰退和萎縮,這正是中國國民麻木、軟弱、糊涂的精神狀態的外在具體的表現形式。于是,從《二馬》中“出窩老”式的馬則仁到《離婚》中敷衍式的張大哥,再到《貓城記》中不明事理的貓人們,無一不是傾力于對這種精神狀態的描繪。“麻木是感染力的蒙昧,是感受力的低下,是不能對環境做出強有力的反應;敷衍是意志的缺失,不能表達和實現自我;而糊涂是意志的沉淪和蒙昧,是思考和認識能力的匱乏。”他們所有的生活內容只集中在吃、喝、玩、樂等等生物層次的欲望的滿足和習慣動作的完成,沒有了理想的追求,沒有了生命的沖動,只剩下空虛的軀殼,如同行尸走肉。
????????國民精神就是一個國家的靈魂,當國民精神墮落的時候,國家就不能夠興旺發達。老舍透過市民們所表現出來的精神狀態,深切感受到了國家民族的危機,同時,他又通過對這種精神狀態的全景式的描繪,將這種危機感傳達給了廣大的讀者們。正像他在《二馬》中所說的那樣:“民族要是老了,人人從生下來就是‘出窩兒老’,出窩兒老是生下來便眼花耳聾痰喘咳嗽的!如果要是有這么四萬萬出窩老,這個國家便越來越老,真到老得爬也爬不動的時,便一聲不出的嗚呼哀哉了。”毫無疑問,老舍正是通過對這種精神狀態的批判來達到對國民劣根性批判的。
推薦訪問: 全民性 德育在偉大祖國73華誕之際,我參加了單位組織的“光影鑄魂”主題黨日活動,集中觀看了抗美援朝題材影片《長津湖》,再一次重溫這段悲壯歷史,再一次深刻感悟偉大抗美援朝精神。1950年10月,新中國剛剛成立一年,
根據省局黨組《關于舉辦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讀書班的通知》要求,我中心通過專題學習、專題研討以及交流分享等形式,系統的對《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進行了深入的學習與交流,下面我就來談一談我個人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是在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相互疊加的大背景下,對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治國理政重大戰略部署、重大理論創造、重大思想引領的系統呈現。它生動記錄了新一代黨中央領導集體統籌兩個
《真抓實干做好新發展階段“三農工作”》是《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中的文章,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在2020年12月28日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的集體學習時的講話。文章指出,我常講,領導干部要胸懷黨和國家工作大
在《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從嘉興南湖中駛出的小小紅船,到世界上最大的執政黨,在中國共產黨的字典里,“人民”一詞從來都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以馬克思主義戰略家的博大胸襟和深謀遠慮,在治國理政和推動全球治理中牢固樹立戰略意識,在不同場合多次圍繞戰略策略的重要性,戰略和策略的關系,提高戰略思維、堅定戰略自信、強化戰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集中展示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相互疊加背景下,如何更好地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而進行的生動實踐與理論探索;對于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
在黨組織的關懷下,我有幸參加了區委組織部組織的入黨積極分子培訓班。為期一周的學習,學習形式多樣,課程內容豐富,各位專家的講解細致精彩,對于我加深對黨的創新理論的認識、對黨的歷史的深入了解、對中共黨員的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共建網上美好精神家園》一文中指出:網絡玩命是新形勢下社會文明的重要內容,是建設網絡強國的重要領域。截至2021年12月,我國網民規模達10 32億,較2020年12月增長4
剛剛召開的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七次全體會議上討論并通過了黨的十九屆中央委員會向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報告、黨的十九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向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工作報告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