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為干支之一,順序為第48個。前一位是庚戌,后一位是壬子。論陰陽五行,天干之辛屬陰之金,地支之亥屬陰之水, 以下是為大家整理的關于辛亥革命110周年感悟200字5篇 , 供大家參考選擇。
辛亥革命110周年感悟200字5篇
辛亥革命一百周年詩歌
辛亥革命一百周年詩歌
一
摧毀清廷廢冕旒, 武昌起義震寰球①。
共和締造興民主, 辛亥風雷萬代謳。
二
民主共和旗幟新, 匡扶華夏拯斯民。
中山偉績垂青史, 喚醒神州億萬人②。
注:①指推翻了清朝的統治,結束了在中國延續幾千年
的封建君主專制制度。②指孫中山先生。
謁南京中山陵感賦 七律
裴 凡
天下為公誓滅清, 中華革命屬先行。
共和締造君權廢, 帝制推翻約法成①。
救國救民除逆賊, 聯俄聯共結新盟。
功勛蓋世垂青史, 譽滿神州鼎鼎名。
注:①指《臨時約法》。
瞻杭州秋瑾墓感賦 七律
裴 凡
民主先驅一競雄, 浩然正氣貫長虹。
為謀革命除封建, 欲覓知音渡海東①。
女報創刊鳴號角, 大通舉義挽刀弓②。
未酬壯志先含恨, 留得英名萬古崇③。
注:①指1905年春又赴日本,與孫中山、黃興認識,參加
同盟會,任評議員、浙江分會主盟人。②指1906年在上海創辦
《中國女報》。1907年在浙江紹興大通學堂組織光復軍準備起義。
③指1907年7月15日在紹興軒亭口就義。
李烈鈞湖口討袁感賦二首 七律
裴 凡
一
義旗高舉石鐘山, 鐵馬金戈設祭壇。
傳檄興師討逆賊, 赴湯蹈火挽狂瀾。
戰開瑞德殲頑敵①, 爭奪潯陽損勁團。
卷土重來終有日, 鏟除帝制搗金鑾②。
二
昔日將軍征戰地, 炮臺遺址枕寒流。
江西起義垂千載, 湖口興師震九州。
袁賊竊權還帝制, 李公討逆喚諸侯③。
而今海內烽煙凈, 彭蠡石鐘正好游。
注:①指江西瑞昌、德安間。②李烈鈞《題長嘯失敗后》詩有
句云:“卷土重來系此身。”并說:“袁賊想稱帝殆夢耳,吾黨必
共同殲滅之。”③指原江西都督、江西討袁軍總司令李烈鈞通電全
國宣布討袁,號召各省都督出兵響應。
通訊處:江西湖口縣政協 郵編:332500
聯系電話:0792-*******
(用杜甫《蜀相》韻)
帝制王朝無處尋,風云辛亥掃陰森。
江山革故滌舊跡,社稷鼎新奏強音。
烈士廣州留碧血,精英武漢獻丹心。
逸仙旗幟傳百載,能使海峽共衣襟。
孫 中 山
結束帝制二千年,中華跨進新紀元。
“三民”喚得睡獅醒,論功首推孫中山。
黃 興
廣州起義中外驚,熱血化碧浩氣沖。
武昌城頭千軍吼,指揮若定說黃興。
秋 瑾
鑒湖女俠號競雄,沖破羈絆獨向東。
仗劍灑盡憂國淚,豪氣充塞古紹興。
蔡 鍔
情投紅顏掩雄心,計脫虎口出國門。
云南義舉破帝夢,史贊護國大將軍。
優品課件,意猶未盡,知識共享,共創未來!!!
紀念辛亥革命100周年詩歌(精選)
那一年 烏云掩蓋了天空 沉重的 壓的透不過氣 沒有絲毫陽光 沒有溫暖 所謂的政府 只是一個洋人的工具 沒有思想 沒有靈魂 只是一部壓榨人民的機器 聽見了嗎?是百姓的哭聲 聽見了嗎?是愛國人士的悲亢 聽見了嗎?是中華兒女的吶喊聲! 中華兒女們 你們不能就這樣下去 要振作 不能放棄 站起來吧! 站起來吧!書寫你們新的歷史 站起來吧!照亮我們中華大地 站起來吧!迎接你們新的生活 站起來吧!改變中國的命運! 一個一個的人 開始逐漸的站起來 微弱的吶喊聲 開始會成一片江河 只是因為大家都擁有共同的理念 還我中華 復興中華 一個人站起來了 命運的進程被加速了 一個人倒下了 另一個又接著站起來了 時間在替換 歷史在改寫 最后 歷史所選擇的英雄出現在歷史的舞臺上 他 叫孫中山 一個改寫了中國歷史的偉大人物 他的出現 并不是偶然 是命運的安排 從此 中國開始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每個人都為自己的自由貢獻僅有的力量 即使微小 也足以摧毀那腐敗的清朝統治 那一天 第一縷陽光透過烏云 淺淺的 撒滿神州大地 中國的歷史徹底被改寫 即使并不完美 但 這努力不會白費 安定的生活 雖然只是一時 但也盡了多少人一生的夙愿 孫中山 領導了這一場解放 即使最后還是輸了 但在中國的歷史上 這是一次前無史例的勝利 正是因為這次的勝利 改變了許多許多 給后人留下了許許多多值得學習的東西 100周年了 現在回頭 看那一段不平凡的歷史 也會熱血澎湃 因為這是中華兒女的一起重大崛起! 讓我們永遠懷念孫中山先生 學習那種為人民服務的精神 生生不息 薪火相傳的下去 讓我們銘記 曾經的血腥風雨 讓辛亥精神伴我們走下去 百年大業,祖國萬歲
紀念辛亥革命 100 周年感想
紀念辛亥革命 100 周年感想
?
? 在紀念辛亥革命 100 周年的日子里,我因公來到武漢。“首義廣場”是不能
不去的吧。
?
? 首義廣場離長江不遠,與黃鶴樓毗鄰,從北向南,依次由總督府、孫中塑
像、武昌起義紀念碑、武昌起義軍群像、辛亥革命紀念館幾部分組成。今天
天氣很好,站在廣場上環顧四周,藍天白云映襯下,色蔥蘢,高樓靚麗,車
水馬龍,游人如織,這與百年前“遍地腥云,滿街狼犬,稱心快意,幾家能夠
(黃花崗烈士林覺民的《與妻書》)”的情景是何其鮮明的對照。
?
? 矗立在天安門廣場上的人民英雄紀念碑的碑文有這幺一段:“由此上溯到
一千八百四十年,從那時起,為了反對內外敵人,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自由
幸福,在歷次斗爭中犧牲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我想,這里指的“人民英雄”
應該包括武昌起義、廣州黃花崗起義以及清末革命黨人領導的歷次起義的英
雄。有些遺憾的是,它只寫在了碑文上,數十年來并未寫進人們的心中。
?
? 中國歷史上“光榮偉大”的人物可謂眾如星辰。孫中就不說了,他已經成為
中華民族追求自由平等的精神旗幟,最難得的是在通訊和交通極端落后的物
質條件下,在數千年封建文化和倫理道德嚴密禁錮的精神條件下,清朝末年
居然涌現出一大批爭取民主自由的仁人志士,這不能不說是中華民族不幸中
的萬幸,這不能不充分說明了歷史長河滾滾向前無可阻擋的大趨勢。青松勁
草在懸崖絕壁上尚可生長,自由的種子一旦植入大地,怎能不逞蓬勃之勢。
?
? 秋瑾,一介女子,為了革命拋棄優裕的生活,就義時年僅 32 歲。她的“拼
將十萬頭顱血,須把乾坤力挽回”,“金甌已缺終須補,為國犧牲敢惜身”的勇
氣和精神都可昭日月。孫中為她寫祭聯“江戶矢丹忱,重君首贊同盟會;軒亭
灑碧血,愧我今招俠女魂”對她感佩有加。
?
? 林覺民,廣州黃花岡烈士之一,犧牲時年僅 24 歲。他不僅有勇氣而且很
有才學,會多國語言,其著名的絕筆《與妻書》不知感動過多少人。我第一
作文素材:紀念辛亥革命100周年【辛亥簡介】
? 1911年(清宣統三年)中 國爆發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因該年以干支計為辛亥年,故名。它是在清王朝日益腐朽、帝國主義侵略進一步加深、中國民族資本主義初步成長的基礎上發生的。其 目的是推翻清朝的專制統治,挽救民族危亡,爭取國家的獨立、民主和富強。領導這次革命的是中國資產階級的政黨同盟會及其領袖孫中山。這次革命結束了中國長 達2000年之久的君主專制制度,是一次偉大的革命運動。
革命的準備
1894年11月(光緒二十年十月),孫中山在檀香山成立興中會。1895年2月,孫中山在香港建立興中會總部,規定誓詞為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建立合眾政府,鮮明地提出了中國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第一個綱領。興中會的成立,標志著中國資產階級民主革命運動的開始。
20世紀初,留日學生創辦的刊物首先出現排滿字樣,有的刊物明確主張顛覆清政府。1903年,東京留學界思想愈益活躍,宣傳民族主義、民權學說的刊物相繼出版。上海知識界也出現了新氣象,公開倡言革命。組織革命團體,是資產階級、小資產階級知識分子走向革命化的一個重要標志。1903年11月,黃興建立華興會。以后,上海成立了以蔡元培為會長的光復會,江蘇、四川、福建、江西、安徽等省也都建立了革命團體。
1905年7月,孫中山、黃興、陳天華等70余人在東京集會,決定成立中國同盟會,作為全國的革命領導中心。興中會、華興會、光復會以及其他小團體的成員陸續加入。8月中旬,孫中山在留學生歡迎會上發表了《中國應建設共和國》的演說。同月20日,同盟會召開成立大會,孫中山被推為總理,黃興被推為執行部庶務,會議確定了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民國,平均地權的16字綱領。11月, 同盟會機關報《民報》出版,孫中山在發刊詞中首次提出以民族、民權、民生為核心內容的三民主義。戊戌維新運動失敗后,康有為、梁啟超流亡海外,仍以保皇相 號召。《民報》創辦后即同梁啟超主編的《新民叢報》展開論戰。辯論結果,革命派占據上風,改良派的政治影響大為衰落。
革命派積極發動了多次武裝起義。起義雖然都失敗了,使同盟會的主力遭到重大損失,但有力地沖擊了清王朝的統治,擴大了革命影響。與此同時,自發的群眾斗爭蓬 勃發展,多達千余次。民族資產階級中的一部分,因切身利益與帝國主義發生矛盾,參加并領導了收回路礦權運動和抵制美貨運動。
為了消弭革命力量,拉攏資產階級,清政府被迫作出一些開明的姿態。1905年7月,派載澤等五大臣出洋考察。1906年9月宣布預備立憲。1907年9、 10月,下詔籌設資政院和咨議局,允許資產階級可以通過選舉取得向清政府提出建議等部分權利。上層資產階級從中看到了希望,紛紛成立各種立憲團體,從事君主立憲活動,準備參與政權。但是滿洲親貴們對立憲并不熱衷。1908年8月,清政府頒布《欽定憲法大綱》,規定大清帝國萬世一系,同時宣布預備立憲以9年為期。不久,光緒帝和慈禧太后相繼去世,3歲的溥儀繼承皇位,改元宣統。攝政王載灃采取集權措施,積極推行由皇族獨攬國家大權的政策,滿洲親貴和漢族官僚之間的矛盾加深,1910年,國會請愿同志會在北京連續發起國會請愿運動,要求清政府速開國會。1911年5月(宣統三年四月),清政府發布內閣官制,成立以慶親王奕劻為總理大臣。立憲派分享政權的希望完全落空,少數人拋棄立憲的幻想,對革命活動開始表示同情。革命的形勢愈益成熟。
革命的爆發
1911年5月,清政府唯帝國主義之命是從,將從中國人民手中奪得的權利拱手獻給帝國主義,引起全國人民的憤怒。與鐵路國有直接相關的湖北、湖南、廣東、四川等省人民強烈反對出賣路權,掀起了轟轟烈烈的保路運動。四川保路運動尤為波瀾壯闊。9月, 保路風潮擴展為全省抗糧抗捐,群眾暴動接連發生。四川總督趙爾豐在成都逮捕保路同志會和川路股東會的負責人,并槍殺請愿群眾數十名,造成流血慘案。同盟會 員龍鳴劍等和哥老會組成保路同志軍進圍成都,轉戰各地,攻城奪地,猛烈沖擊清政府在四川的統治。四川保路運動成為辛亥革命的導火線。
在清政府全力應付四川保路運動的時候,湖北新軍中文學社、共進會等革命團體乘機發動武昌起義,揭開了辛亥革命轟轟烈烈的一幕。9月下旬,革命黨人感到形勢緊迫,決定于10月6日(中秋節)發動起義,后由于形勢瞬息變化,起義推遲。10月9日(八月十八日),在預定起義的那一天,共進會負責人孫武在漢口裝配炸彈時不慎爆炸,湖廣總督下令閉城搜查,漢口和武昌的起義指揮機關遭到破壞,一些起義領導人被捕、被殺或避匿。在這種情況下,新軍各標營中革命士兵開始主動行動。10日晚7時,武昌城外塘角的輜重營和城內工程第八營幾乎同時發動,各標營繼起,經一夜苦戰,11日晨革命軍占領總督署,全城光復,首義成功。漢陽、漢口也先后為革命軍占領。11日, 起義士兵聚集到湖北咨議局,在咨議局議長湯化龍等人的參與下,宣布成立中華民國湖北軍政府。革命黨的領袖們未親身參加起義,缺乏政治經驗的起義士兵對自己 掌握政權沒有信心,清湖北新軍協統黎元洪在革命士兵的槍口逼迫下任湖北軍政府都督。軍政府發布文電,號召各省為推翻清朝建立民國而奮斗。11月,湖北軍政府公布《中華民國鄂州約法》。它是全國第一個按照資產階級民主原則擬定的地方憲法。
武昌起義的勝利,在全國得到了連鎖反應,各省革命黨人紛紛行動起來。至11月底,全國宣告獨立、脫離清政府的有14省。 北方未獨立各省,有的地方是清王朝統治較強,如直隸、山東、河南;有的遠在邊陲,革命黨勢力較弱,如新疆、奉天。這些省份也不平靜,革命黨仍然組織了一系 列武裝起義。武昌起義之后,立憲派紛紛表示贊成革命,這也加速了清政府的崩潰。廣大人民群眾在各省起義過程中表現了高昂的熱情。新軍士兵、會黨群眾、知識 分子、工人、農民、城市貧民、海外華僑、愛國士紳、少數民族都作出了貢獻。中國的政治生活出現了前所未有的沸騰局面。
革命的勝利與失敗
革命的勝利發展使清政府極為震驚。10月27日,清廷起用袁世凱為欽差大臣,授予指揮湖北軍事的全權。11月1日,清軍攻陷漢口。同日,攝政王載灃宣布解散皇族內閣,交出全部軍政大權,以袁世凱為內閣總理大臣。黎元洪和黃興、宋教仁等過高估計了袁世凱的力量和自身的困難,企圖利用袁世凱和清朝貴族之間的矛盾,以大總統的位置動員他倒戈,把最終推翻清朝的希望寄托于袁世凱。11月27日,漢陽為清軍攻陷。12月1日,雙方議訂停戰3日。此后又擬定雙方派出代表討論大局。停戰是辛亥革命從武裝斗爭走向政治妥協的一個重要轉折。
12月18日,袁世凱的代表唐紹儀和革命軍政府的代表伍廷芳在上海開始和談。11月下旬,各省代表議決承認武昌為中華民國中央軍政府,以鄂督執行中央政務。接著14省代表會議在漢口英租界召開,籌備成立中央臨時政府。12月2日,江浙聯軍攻克南京,代表會議決定以南京為中央臨時政府所在地,各省代表隨即自武漢齊集南京。25日,同盟會總理孫中山自海外歸來。29日,17省代表會議以16票的絕對多數選舉孫中山為臨時大總統。1912年元旦,孫中山到南京就職,發布《臨時大總統宣言書》、《告全國同胞書》等文件,正式宣告中華民國的誕生。1月2日,通電改用陽歷。3日,選舉黎元洪為副總統,確定臨時政府組成人員,中華民國臨時政府成立。28日,又成立南京臨時參議院。以孫中山為首的南京臨時政府包括革命派、立憲派和舊官僚3種政治勢力。獨立各省的軍政府多數為立憲派和舊官僚所操縱,南京臨時政府和身為臨時大總統的孫中山,對它們事實上不能行使中央政府的權力。革命派自身的弱點也更多地暴露出來,孫中山的許多正確主張都遭到反對。
南京臨時政府成立,袁世凱感到大總統的位置難以到手,立即撤銷和議代表,造成談判破裂的形勢,迫使革命勢力妥協。帝國主義列強拒不承認南京臨時政府,并且制造外國干涉的空氣。在內外交困的情況下,孫中山被迫退讓。1月22日,孫中山聲明只要清帝退位,袁世凱宣布贊成共和,即向臨時參議院推薦袁世凱為臨時大總統。袁世凱得到孫中山的保證后,加緊逼迫清帝退位。2月12日,清朝皇帝終于接受中華民國對皇室的優待條件,正式退位。這樣,統治中國260多年的清朝垮臺了,延續2000多年的君主專制政體也隨之結束。2月13日,袁世凱向臨時政府正式聲明贊成共和,孫中山向臨時參議院辭職。15日,臨時參議院選舉袁世凱為臨時大總統。袁世凱因實力在北方,拒絕南下就職。孫中山派蔡元培為專使北上迎接,袁世凱暗中指使親信部隊在北京、天津、保定制造兵變;帝國主義也乘機調兵入京,制造緊張空氣,以支持袁世凱。南京臨時政府再次退讓。3月10日,袁世凱在北京宣誓就任臨時大總統。次日,孫中山公布《中華民國臨時約法》。這個約法具有資產階級共和國憲法的性質,是中國歷史上的創舉。25日,唐紹儀到南京接收臨時政府,組織新內閣。該內閣中內政、陸軍、海軍、財政、外交等部均由袁世凱的親信或擁護者擔任,同盟會只分配到教育、農林、工商等幾個點綴性的席位。4月1日,孫中山正式解除臨時大總統職務。5日,臨時參議院議決臨時政府和該院遷往北京。至此,辛亥革命的成果被袁世凱所篡奪。辛亥革命失敗了。
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國比較完全意義上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它在政治上、思想上給中國人民帶來了不可低估的解放作用。革命使民主共和的觀點深入人心。中國人民長期進行的反帝反封建斗爭,以辛亥革命為新的起點,更加深入、更加大規模地開展起來。
[打印] [評論]
???? 作文素材:紀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名稱由來】
??? “辛亥革命”作為民主革命,成功推翻了清朝的統治,結束了中國兩千多年來的封建帝制,開啟了民主共和新紀元,使共和觀念深入社會中上層人士思想中。較早見諸記載的“辛亥革命”一詞,出自署名為渤海壽臣者的《辛亥革命始末記》。此書出版于1912年6月,收錄了1911年10月11日至1912年2月12日間的各報章事關革命的報道。同年,以“辛亥革命”為書名的,還有署名草莽余生編輯出版的《辛亥革命大事錄》,張紹曾為該書作序,指出草莽余生為廖少游。廖少游又名廖宇春,在辛亥革命期間奔走南北議和,閱歷廣泛,“特就昔日所歷之境,所與之役,與夫見聞……抄集成冊。始八月十八壬子迄十二月二十六日庚子,凡百有八日”。其起止時間換算成公歷為1911年10月9日至1912年2月13日,所述辛亥革命時限與《辛亥革命始末記》基本相合。上述兩書所載事實,都發生于農歷辛亥年,稱之為辛亥革命十分相宜。
但在民國初年,辛亥革命一詞使用并不廣泛,稱呼辛亥年武昌起義至清帝退位這段史事的詞匯,名目繁多。民初的報章,如《申報》、《大公報》以及政府公報中,“武昌首義”、“共和成立”、“民國肇生”、“辛亥之役”等名詞連篇累牘,而“辛亥革命”極為罕見。即便是孫中山先生,在民初言及辛亥革命時所用名詞也沒有一定之規。就任臨時大總統期間,以孫中山名義發布的公文中,有“武漢首義”、“民國締造”、“民國光復”、“革命”等說法。1917年孫中山在汕頭各界歡迎會上,追述革命歷程,稱“一次革命,起于武昌,為推翻滿清之專制。二次革命,則在南京,為袁世凱暗殺宋教仁而起。”不見直書“辛亥革命”,而“二次革命”之說至今仍然沿用。
在20年代前后,“辛亥革命”的使用開始升溫且影響日廣。1919年8月,毛澤東在《湘江評論》中連載《民眾的大聯合》政論長文,使用了“辛亥革命”一詞,并就其內涵有過精煉的闡述。1921年10月梁啟超以《辛亥革命之意義與十年雙十節之樂觀》為題,發表演講,詮釋了辛亥革命內涵。第一次國共合作初始,陳獨秀撰寫《辛亥革命與國民黨》,專門探討革命失敗的原因,“辛亥革命”漸成專有名詞。
隨著北伐的節節勝利,在有關紀念中,“辛亥革命”字樣出現得特別頻繁。1927年雙十前夕,中國國民黨中央制定了宣傳大綱,第一條就是“繼續辛亥革命的精神,矯正辛亥革命的缺陷”。1930年7月10日,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第100次常務會議通過了《革命紀念日簡明表》和《革命紀念日史略及宣傳要點》,以制度的形式明確規定了對辛亥革命的紀念,此后“辛亥革命”人所共知,遂成流行詞匯,以迄于今。
? 作文素材:紀念辛亥革命100周年【革命前的武裝起義】
??? 惠州三洲田起義
??? 惠州三洲田起義又稱“庚子惠州之役”。1900年義和團運動期間,孫中山派鄭士良在惠州歸善縣(今廣東惠陽)組織起義。10月初在三洲田豎旗起義,義軍分東西兩路進發,在茇子園、黃沙洋打敗清軍莫善積、吳祥達部隊,先后攻克新墟、鎮隆、多祝、沙灣、橫岡等地。起義軍轉戰兩旬,一度發展到2萬人,后因彈藥不繼,被迫解散,鄭士良等退往香港。
??? 萍瀏醴起義
??? 萍瀏醴起義又稱“丙午萍瀏之役”,是同盟會策動會黨和礦工的武裝起義。1905年湖南發生水災,官僚豪紳乘機哄抬米價,人民遭到嚴重的饑餓威脅。1906年同盟會會員劉道一等從日本回到湖南聯絡會黨,宣傳同盟會綱領,醞釀起義,相約江西萍多、湖南瀏陽、醴陵三處同時發動,萍鄉方面以安源煤礦礦工數千人為起義主力。12月初起義爆發,幾天內占領麻石、文家市、上栗市等重要市鎮,推舉會黨首領龔春臺為起義軍都督,發布中華國民軍起義檄文,以同盟會的政綱為號召。屢敗清軍,聲勢浩大。清政府調集湘、鄂、贛及江寧(今南京)軍隊數萬人進行鎮壓。起義軍在分散作戰的情況下,遭到失敗,劉道一等死難。
??? 黃岡起義
??? 黃岡起義又稱“丁未黃岡之役”。1907年同盟會計劃在廣東潮州、惠州起義。許雪秋派陳涌波等于5月22日夜攻入潮州黃岡(今饒平),繳獲清軍槍械數十枝,張貼中華國民軍布告安民。后起義軍攻清軍駐守的汫洲,死傷甚眾,遂告失敗。
??? 七女湖起義
??? 七女湖起義又稱“丁未惠州七女湖之役”。1907年孫中山派人到惠州(今惠陽)發動起義。6月2日鄧子瑜和陳純等集合少數會黨在惠州城外七女湖截獲清軍水勇槍械,攻克泰尾、楊村、三達、柏塘,在八子爺打敗清軍管帶洪兆麟。清水師提督李準到惠州鎮壓,起義軍聲東擊西,清軍疲于奔命。后因黃岡起義失敗,得不到支援,起義軍遂在梁化墟解散。
??? 欽廉防城起義
??? 欽廉防城起義又稱“丁未防城之役”。1907年初廣東欽州那黎、那彭、那思(合稱三那)人民為反對清政府苛征糖捐,推劉恩裕為首領,組織萬人攻擊清軍,遭到失敗,劉中彈犧牲。三那鄉民推代表與孫中山聯系,孫中山派王和順入三那發動起義。9月,王從三那率領200余人攻克防城,張貼《中華國民軍都督王告示》。接著,起義軍進軍廣西,攻靈山未克,取道回三那,宣布解散,部分起義軍進入10萬大山。
??? 鎮南關起義
??? 鎮南關起義又稱“丁未鎮南關之役”。1909年12月,孫中山派黃明堂和關仁甫聯絡清軍做內應,占領廣西鎮南關(今友誼關)右輔山的鎮南、鎮中、鎮北三個炮臺。孫中山和黃興從河內到炮臺督戰,因起義軍槍械子彈不足,其它炮臺的清軍仍在頑抗,決定回河內籌辦槍彈。清參將陸榮廷等率軍4000余人向右輔山反攻,起義軍扼守炮臺奮戰數日,斃傷清軍200余人,因眾寡懸殊,突圍而出。
??? 欽廉上思起義
??? 欽廉上思起義又稱“戊申馬篤山之役”。1908年孫中山派黃興率武裝200余人攻欽州(今廣東欽州壯族自治縣),張貼《中華國民軍南軍總司令黃告示》。3月29日在小峰擊潰清軍一營,4月2日在馬篤山擊潰清軍三營,獲步槍400余枝,又在那樓、大菉等處夜襲清軍。起義軍轉戰40余日,因彈藥缺乏,宣布解散。
??? 云南河口起義
??? 云南河口起義又稱“戊申河口之役”。1908年孫中山派黃明堂、王和順、關仁甫率武裝百余人攻云南河口。4月29日與清軍反正部隊會合,攻克河口,張貼《中華國民軍南軍都督黃告示》,進占南溪和新街。孫中山派黃興為云南國民軍總司令,節制各軍。清總督錫良調集兵力向河口反攻,關仁甫、黃明堂等堅守20多日,彈盡糧絕,先后敗退。起義部隊600余人由河口退入越南,被法軍繳械,解送新加坡遣散。
??? 廣州新軍起義
??? 廣州新軍起義又稱“庚戌廣州新軍之役”。1910年2月初,清廣州警察與新軍發生沖突,同盟會會員倪映典乘機在第一標發動新軍起義,12日擊斃管帶漆汝漢,分路進攻廣州城。清水師提督李準率軍前來,詐稱調停,突然襲擊起義軍,倪映典壯烈犧牲,起義失敗。
作文素材:紀念辛亥革命100周年【革命團體】
??? 辛亥革命中的革命團體——
??? 興中會
??? 中國最早的資產階級革命團體。1894年11月孫中山在美國檀香山建立,綱領是“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立合眾政府”。1895年興中會設總會于香港,籌劃在廣州起義,未發事泄,孫中山等被通緝,流亡國外。1900年興中會在香港創辦《中國日報》,旋派鄭士良在惠州(今廣東惠陽)三洲田起義,屢敗清軍,因外援不繼,中途遣散。與此同時,史堅如爆炸兩廣督署,被捕殉難。該會又先后在橫濱、河內、舊金山以及南非洲等地成立分會,在華僑中發展組織。1905年與華興會、光復會聯合成立中國同盟會。
??? 華興會
??? 清末資產階級革命團體。1904年2月黃興、陳天華、宋教仁等在長沙建立,提出“驅除韃虜,復興中華”的政綱;設華興公司、東文講習所為活動機關,又與會黨首領馬福益建立同仇會作為聯絡會黨的機關,準備在11月舉行武裝起義,未發事泄,黃興、宋教仁等逃亡日本。1905年與興中會及光復會聯合成立中國同盟會。
??? 光復會
??? 清末資產階級革命團體。1904年冬由蔡元培、陶成章、龔寶銓等發起在上海正式成立,蔡元培任會長。光復會的誓詞是“光復漢族,還我河山,以身許國,功成身退”。1905年光復會與興中會、華興會聯合成立中國同盟會后,部分會員仍然保持獨立活動。1907年徐錫麟發動安慶起義,失敗犧牲。同年秋瑾在紹興被捕,英勇就義。1912年陶成章被陳其美刺殺后,光復會解體。
??? 中國同盟會
??? 中國資產階級的革命政黨。簡稱“同盟會”。1905年8月在孫中山的倡導下,以興中會和華興會為基礎,聯絡光復會,在日本東京成立,選舉孫中山為總理。同盟會是一個全國性的革命組織,設總部于東京,各地分設支部,由總部統一領導。同盟會確定政綱為:“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建立民國,平均地權”;制定了《軍政府宣言》、《中國同盟會總章》和《革命方略》等文件;發刊《民報》,對改良派展開論戰;在國內外各地建立組織。自1906年起,先后發動了萍瀏醴起義、黃岡起義、七女湖起義、欽廉防城起義、鎮南關(今友誼關)起義、欽廉上思起義、云南河口起義、廣州新軍起義、和1911年4月廣州起義(黃花崗之役)。10月武昌起義,爆發了全國規模的辛亥革命。同年,同盟會總部由日本東京遷至上海;南京臨時政府成立,再遷南京。1912年8改組為國民黨。
?作文素材:紀念辛亥革命100周年【辛亥革命重要人物】
??? 孫中山
??? 孫中山(1866-1925),廣東香山人,譜名德明,幼名帝象,讀書時取名文,字載之。1883年受基督教洗禮時號日新,1886年國學老師區鳳墀為其改號逸仙。他在日本流亡時曾化名中山樵。1903年,章士釗將宮崎寅藏所著《三十三年落花夢》翻譯為《大革命家孫逸仙》時因筆誤,將“孫文”與“中山樵”兩個姓連了起來,遂成“孫中山”。隨著這本書的大量出版,“孫中山”之名被國人廣為稱頌,孫本人亦默許此名。孫中山先生是我國民主革命的先行者,為中國的獨立、富強和民生的安康付出了畢生心血。民國初建時,已有人尊其為“國父”。1940年4月1日國民政府通令全國,正式尊崇孫中山為“中華民國國父”。
孫中山成長于一個貧困家庭,其兄孫眉赴茂宜島墾荒、經營牧場和商店后,家境有所好轉。1875年,孫中山得以入村塾讀書,接受傳統教育。當時,村中有個太平天國遺兵馮爽觀,時常向孩子們講述太平軍反清的故事,孫中山對此很感興趣,對洪秀全等反清人士亦有了崇拜。
1879年5月,孫中山隨母前往檀香山看望哥哥,得以大開眼界。不久,母親回國,孫中山入意奧蘭尼學院學習。他好讀史書和人物傳記,對華盛頓、林肯的事跡欽佩不已。畢業后,孫中山又入奧阿厚書院(當地最高學府,相當于高級中學)學習。檀香山的生活讓孫中山深受宗教思想的影響,接受“平等、博愛”思想的他有一天撕掉了哥哥供奉的關帝像。孫眉對此大為惱火,認為他背離了中國習俗,不惜讓孫中山輟學回國。
1883年,孫中山回到了故鄉,看到翠亨村依舊是一片破敗、貧困景象,和美麗的檀香山形成鮮明對比。不甘落后的孫中山隨即開始宣傳改良思想,一邊在家里務農,一邊利用掌握的知識積極參與家鄉建設,修建村路、安置街燈,清掃街道等等,頗得家鄉父老稱贊。然而,這年秋天,孫中山卻與好友陸皓東等當眾故意砸壞了村廟神像,村人大為憤怒,孫中山被迫出走香港,冬天即受洗加入了基督教。
1884年,孫中山就讀于香港域多利書院,繼續檀香山時未完成的高中學業。他學習刻苦,勤奮好問,不說則已,一說話便滔滔不絕,無所不知,同學們稱其為“通天曉”。時值中法戰爭之際,法國“不勝而勝”的結局令孫中山對清廷的腐敗無能十分氣憤,漸生反清思想。
孫中山的悖逆行為讓遠在海外的哥哥孫眉深感不安。為了讓弟弟安分,孫眉往家里寄了一筆錢,讓父親孫達成為弟弟物色配偶。在孫眉的主持下,孫中山與僑商之女盧慕貞在1885年完婚。
但婚姻并沒有束縛住孫中山的大志。返港后,孫中山開始學醫,就讀于廣州博濟醫院附屬南華醫學校。學醫之余,他還研習儒學,熱衷于中國古經史。1887年,孫中山轉入香港麗雅英文醫學書院學醫,后遇到了自己最敬重的老師康德黎。
1890年,孫中山寫《致鄭藻如書》給本縣退休的前駐美、西,秘三國公使鄭藻如,倡言興農桑、禁鴉片,辦教育,這也是他的第一封改良建議書。同年,孫中山與陳少白等游觀音山時,遇見昔時林則徐的師爺鄭安,在鄭安處他們得到了會黨的信息,自此,孫中山的革命行動便與會黨結下不解之緣。由于孫中山、陳少白、尤列,楊鶴齡四人常聚在楊耀記抨擊時政,時便稱他們是“四大寇”。
蔡元培
??? 蔡元培(1868~1940年),浙江紹興人,是現代中國知識界的卓越前驅,著名的民主革命家、教育家和科學家。1904年,他與章炳麟、陶成章等在上海組織光復會,任會長。1905年加入中國同盟會,辛亥革命后,他擔任南京臨時政府第一任教育總長。1917年起任北京大學校長,提倡科學與民主,主張“兼容并包”、百家爭鳴,積極支持正在醞釀中的新文化運動。1919年“五四”運動中,他支持學生的愛國行動。“九·一八”事變后,他奔走呼號,力主抗日。1932年與宋慶齡、魯迅、楊杏佛等組織中國民權保障同盟。1940年3月5日,病逝于香港。
各位讀友大家好!你有你的木棉,我有我的文章,為了你的木棉,應讀我的文章!若為比翼雙飛鳥,定是人間有情人!若讀此篇優秀文,必成天上比翼鳥!
軍訓體會感悟作文 大學生軍訓作文紀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征文。作文。演講稿 我和我的老師-小學作文 作文-我和我的老師老師對我影響最深的一句話【六年級作文】 老師讓我記憶最深的一件事 關于描寫春景作文400字 關于描寫春景作文400字 征文;我心目中的優秀共產黨員 今天是爸爸節 詳見范文紀念辛亥革命100周年作文120世紀初,武漢地區民族資本主義有了較快發展,民族資產階級的力量不斷壯大。由于各種近代學堂的設立,湖北出現了資產階級知識分子群,他們成為革命的骨干。其次,武漢是帝國主義侵略較早的地區,帝國主義的掠奪和封建主義的壓榨,使這里人民的反抗怒潮不斷高漲,為武昌起義奠定了群眾基礎。第三,革命黨人在武漢地區進行了較長期的起義準備。文學社、共進會深入湖北新軍,做了大量宣傳與組織工作。這樣,武漢成了辛亥革命的搖籃。隨著時光的流逝,歷史的硝煙已經散盡,讓我們把思緒回到那百年前神州大地的武昌城,我們耳邊仿佛又響起那場轟轟烈烈的辛亥革命中隆隆的炮聲,一副英雄的面孔仿佛又出現在我們的腦海里,是他們為真理與民主自由拋頭顱、灑熱血的革命行動,才有了我們今天來之不易的和平年代,他們是革命的先驅,我們應該永遠緬懷他們。百年前的神州大地正處于清王朝的統治晚期,在風雨飄搖的封建統治中,有一批接受了西方先進的文化與思想的青年,為了中華民族的自由與民主,悄然成立了一個個革命的團體。這些團體成為了革命的火種,成了日后可以燎原的星星之火。文學社與共進會時那時的秘密革命團體,在湖北地區特別是湖北新軍中積極活動,經過他們的爭取,1911年,湖北新軍中參加革命團體的達到五六千人,占湖北新軍的三分之一,成為起義的主要力量。在同盟會的推動下文學社和共進會在武昌組成起義的領導機關,文學社社長蔣翊武任軍事指揮,孫武任參謀長。十月九日,孫武等人在漢口俄租界制造炸彈發生爆炸,俄國巡捕聞聲趕來,將起義用的旗幟、印信、書稿和革命黨人的名冊全部搜去,轉交給清政府。革命黨人彭楚潘、劉復基等被捕就義,蔣翊武幸免于難。1911年10月10日,湖廣總督在武昌實行全城戒嚴,按名冊大肆搜捕革命黨人。革命正處于群龍無首狀態,形式極為嚴峻。一部分革命黨人自行聯絡,繼續發動起義。當晚,新軍工程營的革命黨人熊秉坤、金兆龍等率領士兵鳴炮沖出營房,占領楚望臺軍械庫。震動中外的武昌起義爆發了。經過一夜的激戰,革命軍占領武昌。雖然歷史的硝煙已經散盡,但我們永遠不要忘記先烈們的革命事跡。是他們為革命獻身,才有了我們今天的和平年代。我們青年一代要牢記歷史,放眼未來,好好學習,掌握更多知識。為了將來,為了民族,為了人民,為了祖國,作出自己最大的貢獻。同學們,讓我們一起努力吧!紀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小學生作文2盛夏時節,爸媽帶我一道游覽武漢三鎮------聽江濤聲、登黃鶴樓、看二七遺址、聞琴臺知音,名勝古跡,應接不暇,但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是參觀武昌首義紀念館。站在首義廣場,遠遠望去一座紅色建筑莊嚴聳立,武昌首義紀念館幾個大字鑲嵌在門庭上方,首義旗幟在微風中飄蕩。走進館內,一副副照片,一件件實物映入我的眼簾,歷史的場景震撼著我的心靈。一邊看存列展品,一邊聽解說員講解,不懂的地方我時時細聲問爸爸媽媽,仿佛首義的槍炮聲在我耳邊響起,先烈們沖鋒陷陣的身影呈現在我眼前。通過參觀我了解到辛亥革命發生在1911年,吳兆、,熊秉坤等領導革命軍打響了辛亥革命的第一槍,攻占了武昌城。這是以孫中山為首的資產階級革命者領導起義以來第一次取得勝利。首義的勝利,如星星之火,呈燎然之勢,席卷全國,不到兩月,全國十四省宣布獨立,清王朝封建專制統治迅速土崩瓦解,建立起資產階級共和國。如今先烈離我們而去,只有聳立長江兩端的龜蛇歷經風霜血雨的洗禮,見證新中國的繁榮富強。但歷史是不能忘卻的,不能忘卻的是無產階級革命先烈為了辛亥革命的勝利,拋頭顱、灑熱血、槍林彈雨、前赴后繼、大無畏的犧牲精神可歌可泣;不能忘卻的是辛亥革命的勝利吹響了埋葬封建王朝、建立資產階級共和國的號角,拉開了中國民主主義革命的序幕;不能忘卻的是辛亥革命的勝利喚醒了廣大人民群眾的思想覺悟,推動了中國近代革命的發展。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淚。歷史的硝煙已經散盡,生活在明媚陽光下的我們,要牢記歷史,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為實現先烈的理想,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為東方巨龍的騰飛而刻苦學習、發奮圖強。 九象整理 編輯 演講稿
各位讀友大家好!你有你的木棉,我有我的文章,為了你的木棉,應讀我的文章!若為比翼雙飛鳥,定是人間有情人!若讀此篇優秀文,必成天上比翼鳥!
推薦訪問: 辛亥革命 感悟 集合在偉大祖國73華誕之際,我參加了單位組織的“光影鑄魂”主題黨日活動,集中觀看了抗美援朝題材影片《長津湖》,再一次重溫這段悲壯歷史,再一次深刻感悟偉大抗美援朝精神。1950年10月,新中國剛剛成立一年,
根據省局黨組《關于舉辦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讀書班的通知》要求,我中心通過專題學習、專題研討以及交流分享等形式,系統的對《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進行了深入的學習與交流,下面我就來談一談我個人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是在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相互疊加的大背景下,對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治國理政重大戰略部署、重大理論創造、重大思想引領的系統呈現。它生動記錄了新一代黨中央領導集體統籌兩個
《真抓實干做好新發展階段“三農工作”》是《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中的文章,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在2020年12月28日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的集體學習時的講話。文章指出,我常講,領導干部要胸懷黨和國家工作大
在《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從嘉興南湖中駛出的小小紅船,到世界上最大的執政黨,在中國共產黨的字典里,“人民”一詞從來都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以馬克思主義戰略家的博大胸襟和深謀遠慮,在治國理政和推動全球治理中牢固樹立戰略意識,在不同場合多次圍繞戰略策略的重要性,戰略和策略的關系,提高戰略思維、堅定戰略自信、強化戰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集中展示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相互疊加背景下,如何更好地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而進行的生動實踐與理論探索;對于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
在黨組織的關懷下,我有幸參加了區委組織部組織的入黨積極分子培訓班。為期一周的學習,學習形式多樣,課程內容豐富,各位專家的講解細致精彩,對于我加深對黨的創新理論的認識、對黨的歷史的深入了解、對中共黨員的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共建網上美好精神家園》一文中指出:網絡玩命是新形勢下社會文明的重要內容,是建設網絡強國的重要領域。截至2021年12月,我國網民規模達10 32億,較2020年12月增長4
剛剛召開的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七次全體會議上討論并通過了黨的十九屆中央委員會向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報告、黨的十九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向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工作報告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