狠狠干影院/欧美午夜电影在线观看/高黄文/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完整版

城管講黨史微黨課講稿范文(精選3篇)

| 瀏覽次數:

以下是為大家整理的關于城管講黨史微黨課講稿3篇 , 供大家參考選擇。

城管講黨史微黨課講稿3篇

第1篇: 城管講黨史微黨課講稿

黨史黨課講稿

學習黨史 牢記使命

同志們:

大家好!今天很榮幸能夠跟大家一起回顧一下我們黨的歷史。我們都知道,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第** 周年,**年來,中國共產黨走過了一段輝煌而又艱辛的歷程。**年前的7月23日,在上海的法租界望志路的一座閣樓里,正在進行著一次秘密會議,出席會議的只有以李達、董必武、毛澤東等為代表的13 人。外界不知道這是一個怎樣的會議,更沒有誰能預測這樣一個小會議,會對我們中國產生怎樣的影響。這是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這次會議的召開表明了中國共產黨的誕生。當時會議閉幕之后,國內的媒體也并沒有做太多的報道,一切仿佛都在無聲無息中進行著。然而就是在不受人矚目,在無聲無息中建立起來的黨,由最初 50 多名黨員,發展到如今 8600 多萬的黨員。這樣一個黨引領著我們十幾億的人口,進行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建設。在建黨** 年后,我們重溫黨的歷史,汲取其中的精神力量,對于我們從思想上確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想信念,更好的投身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事業是很有幫助的。一部中國共產黨的歷史,是中國共產黨人用** 年的汗水和鮮血譜寫的篇章,今天我只能提綱性地概括說一下它的歷史過程。今天我想跟大家探討的這個題目叫做:學習黨史 牢記使命。在這個總標題下,我想跟大家探討三個問題。

一、中國共產黨為在中國實現社會主義而不懈奮斗的** 年。

二、黨史中的幾次重要會議和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兩大理論飛躍。

三、從黨的歷史經驗和教訓中汲取前進的智慧和力量。

一、中國共產黨為在中國實現社會主義而不懈奮斗的** 年。 概括地說,** 年中,我們黨緊緊依靠和緊密團結全國各族人民為在中國實現社會主義而進行了三件大事。大體上,我們可以把這三件大事劃分為三個三十年。

第一個“30 年”(1919~1949 年),為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經過艱苦卓絕的斗爭,推翻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在中國的反動統治,建立了人民當家作主的新中國,為由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轉變奠定了基礎。中國的新民主主義革命是從1919 年五四運動開始的。中間經過了(1919年9月至1923年5月)的中國共產黨創立時期; (1923年6月至1927年7月)的大革命時期,也就是北伐戰爭時期; (1927年8月至1**7年7月)的土地革命戰爭時期; (1**7年7月至1945年8月)的抗日戰爭時期; (1945年8 月至1949年10月)的全國解放戰爭時期。這樣五個歷史時期幾乎年年在打仗,也稱奪取政權的時期。在這個過程中,中國共產黨及其領導的軍隊和根據地從無到有,從小到大,走過了曲折發展的道路。其間經歷了從大革命戰爭失敗到土地革命的興起、從第五次反“圍剿”的失敗到抗日戰爭的興起兩次大的歷史性轉變。1949年10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標志著新民主主義革命取得了全國性的勝利。在這個三十年中,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取得了以下三個方面的成就: 第一、中國共產黨團結起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組織和領導了最廣泛的民族民主革命統一戰線,通過長期武裝斗爭和各個方面、各種形式斗爭的密切配合,打敗了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推翻了國民黨的反動統治,完成了新民主主義革命任務,實現了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人民從此站立起來,中華民族的發展從此開啟了新的歷史紀元。 第二、以毛澤東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堅持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把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同中國革命的具體實際相結合,創立了以新民主主義理論體系為核心內容的毛澤東思想。科學系統地回答了在中國怎樣開展新民主主義革命,并經由新民主主義走向社會主義的一系列問題,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第一次歷史性飛躍。 第三、中國共產黨把馬克思主義黨的學說與中國社會和中國革命的實際相結合,獨創性地解決了黨的自身建設中的特殊矛盾和復雜問題,開創了黨的建設的偉大工程。在一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農業大國,在遠離城市工人階級的農村游擊戰爭環境中,在黨的組織基礎的最大部分是由農民及其他小資產階級出身的成分所構成的條件下,中國共產黨堅持把思想建設放在首位,因此克服各種非無產階級思想作風的侵蝕,正確地開展反對黨內錯誤傾向的斗爭,培育了理論聯系實際、密切聯系群眾、批評與自我批評、謙虛謹慎、艱苦奮斗等一系列優良傳統和作風,不斷增強了黨的創造力、凝聚力和戰斗力,從而把黨建設成為一個具有廣泛群眾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組織上完全鞏固的馬克思主義政黨。完成新民主主義革命后,我們國家取得了民族獨立,然而當時的中國仍然是“一窮二白”,我們黨為實現“國富民強”,開始了在中國探索建立和推進社會主義建設的道路,這就是我們講的第二個“30 年”。

第二個“30 年”(1949~1978 年),為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 從1949 年10 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到 1976 年10 月粉碎“四人幫”,中國共產黨又經歷了27 年的歷程。1949 年新中國成立了,我們黨由一個革命的黨轉變成為執政的黨,這個時間段里面我們做了兩件大的事情;第一件事,我們叫做社會主義革命,也就是說我們完成了由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的過渡,或者又叫由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的轉變,也就是說1949 年到56 年其實是一個過度時期;56 年社會主義制度建立以后,我們就開始了對自己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探索,也叫做社會主義建設。所以49 年到78 年是社會主義建設時期, 這27 年中國共產黨從革命黨變成了執政黨,執掌了全國的政權,在這27 年里,中國共產黨在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的指導下,領導全國各族人民實現了從新民主主義到社會主義的過渡,建立起社會主義制度,并在一窮二白的基礎上憤發圖強、艱苦奮斗,建立起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對中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進行了艱辛探索并取得寶貴經驗。社會主義建設取得了巨大成就。 第二個“30 年”,第二件大事:黨領導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取得了偉大成就。 首先,從政治上講,我國取得了民族獨立、主權和領土完整, 實現了大陸的統一和各民族的團結。確立了以工人階級領導、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國體,建立了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并且對農業、手工業、資本主義工商業進行了社會主義改造, 完成了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的轉變,確立了社會主義基本制度, 實現了中國歷史上最廣泛、最深刻的變革。這一切,為開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提供了根本政治前提。 其次,經濟上,通過連續四個半“五年計劃”的建設,國家初步建立起了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為開辟中國特 色社會主義道路提供了雄厚的科學文化和物質技術基礎。 第三,我國在外交、國際環境建設方面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我國加入維護世界和平的社會主義陣營,首創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支持亞非拉民族解放和獨立運動,發展同中間地帶國家的友好關系,在極其困難的情況下打贏了抗美援朝等自衛戰爭,為世界和平發展做出了重要的貢獻。特別是我們成功研制了“兩彈一星”和核潛艇,增強了國防力量,打破了超級大國的核壟斷。在外交方面,1972 年中國和美國改善關系,并促成了1973 年中日邦交正常化,最令人激動的就是1971 年在第三世界朋友的支持下中國恢復了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正是這些外交上取得的成就,大大提高了我國的國際地位。可以說,如果沒有這30 年提供的有利國際條件,要開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非常艱難的。最后,黨進行了適合中國自己情況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探索,為開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提供了正反兩方面的經驗教訓。黨在開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中取得了許多可喜的成就,但在新中國頭30 年探索中,也有很多不成功乃至失敗的教訓,其中最大的教訓莫過于錯誤發動“文化大革命”。但鄧小平說:“沒有‘文化大革命’的教訓,就不可能制定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的思想、政治、組織路線和一系列政策??, 從這個角度講,‘文化大革命’變成了我們的財富。”中國共產黨這27 年的歷程并不一帆風順,充滿了艱辛、坎坷和曲折。從1957 年的大躍進、人民公社、大練鋼鐵開始,逐漸發展起來的“左”傾錯誤綿延了20 年,尤其是“文化大革命”這樣全局性的、長時間的嚴重錯誤的發生,導致中國社會長時間實際處于停滯和徘徊的狀態。 但是第二個三十年也為第三個三十年在政治、經濟、外交 等方面都進行了有益探索,下面我們講第三個三十年:

第三個“30 年”(1978~**年),為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時期。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開創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初步建立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大幅度提高了我國的綜合國力和人民生活水平,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開辟了廣闊的前景。 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幫”,標志著“文化大革命”十年內亂結束。從1976年10月至1978年11月,是黨的工作在徘徊中前進的兩年。1978年12月召開的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實現了建國以來中國共產黨歷史上具有深遠意義的偉大轉折。而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的歷史,以1992 年鄧小平南方談話和黨的十四大為界線而分為前后兩個大的歷史階段。第一個大的歷史階段從 1978 年至1991年,是撥亂反正與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逐步展開的階段,這一階段歷史的主要內容有兩大方面: 一是解放思想,撥亂反正,正確評價毛澤東,實現歷史的偉大轉折。這一任務到1982年完成了。 二是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逐步全面展開,這又可分為三個小的階段: 從1978年至1984 年,是經濟調整和改革起步的階段; 從1984年至1988年,是全面改革、經濟飛躍的階段; 從1988 年至1991 年,是治理整頓、保持穩定的階段。 第二個大的歷史階段,是從1992 年鄧小平南方談話和黨的十四大以來,這是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新階段。 第三個“30 年”,第三件大事:黨領導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取得偉大成就。 第一,我國生產力快速發展、綜合國力快速提升。其中最顯著的成就是國民經濟的持續快速增長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顯著提高。30 年來,我國經濟以年均9.7%的速度增長,不僅明顯高于 1952-1978 年年均增長5.9%的速度,也遠遠高于同期世界經濟年均增長3.6%的速度。而且我們經濟總量已經由原來的世界第十躍居世界第二,趕超了日本。 進出口貿易總額也大幅增長,成為世界第三大貿易國,外匯儲備高居世界首位,并對世界經濟產生越來越重要的影響。改革開放的30 年,同時也是人民群眾得到實惠最多、生活水平提高最快的30年,人民生活水平從溫飽不足發展到了總體小康,實現了歷史性跨越。此外,我國還經受住了“非典”和汶川特大震災的嚴峻考驗,并成功舉辦了奧運會和世博會。可以說,中國的改革開放,創造了人類文明史上的一個奇跡,不僅使中國人民從此走上了富裕安康的廣闊道路,也為世界經濟發展和人類文明進步做出了巨大的貢獻。第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更加健全。我們可以看到1956 年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建立以來,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我國的社會主義制度在很長一個時期中還很不健全和完善。30 年的改革開放實踐,從根本上打破了束縛生產力發展的體制性障礙,成功探索并初步建立了適合中國國情特點的新制度、新體制。具體來說: (1)在經濟領域,成功建立健全了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實行了以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大膽探索、逐步建立和完善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2)在政治領域,進一步發展完善了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制度, 按照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的原則,不斷改革完善黨的領導方式和執政方式,建立和逐步完善基層民主管理制度,不斷把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推向前進。(3)在文化領域,全面創新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體制機制,堅持以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統領社會主義文化建設,大力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全面推進文化體制改革,促進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事業的繁榮發展。(4)在社會建設領域,明確提出了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戰略目標,并建立健全了一系列有利于科學發展、社會和諧的制度措施,使經濟發展成果更多地體現到改善民生上。 第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總體布局更加完善。改革開放以來,我們的黨一直致力于構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總體布局。改革開放之初,我們黨提出以建設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為主要標志的經濟、文化“兩位一體”的布局和“兩手抓, 兩手都要硬”的指導方針。后來又深刻總結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正反兩方面的經驗教訓,提出了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三位一體”的社會主義建設總體布局。隨著現代化建設事業的不斷發展,黨根據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階段性特征,逐步把社會建設問題提到重要議事日程。黨的十七大創造性地作出了推進以改善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 設的重大部署,從而把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總體布局從“三位 一體”發展到了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四位一體”。十八大加入生態的“五位一體”, 從“兩位一體”到“三位一體”,“四位一體”,再到“五位一體”,清晰地反映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總體布局發展演變的軌跡。這個新布局適應了我國改革開放的新思路,體現了科學發展觀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新要求。 這三件大事,貫穿了黨的整個歷史,也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人民的前途命運,決定了中國歷史的發展方向。可以說這三件大事在世界范圍內,在國際社會主義、共產主義運動史上產生了深刻而久遠的影響。

第2篇: 城管講黨史微黨課講稿

2017年講黨史黨課材料

通過黨課教學,使廣大黨員明確新時期黨員、干部加強黨史學習研究,對于提高自身素質、能力,促進科學發展、社會和諧的重要意義。以下是精心搜集的2017年講黨史黨課材料范例,希望對你有幫助!

  更多精彩黨史黨課學習材料  歡迎點擊心得體會應用于現在社會發展中,與具體實踐相結合,積極地推動當代生產力的發展,推動社會的進步。

歷史是過去傳到將來的回聲,是將來對過去的反映。學好黨的歷史,了解過去才能把握今天,把握今天才能創造明天。從革命前輩的手里接過歷史的接力棒,我們這代人要做好承上啟下的歷史任務,不斷保持和發揚黨的勝利成果。我們

不能忘記歷史,我要銘記黨史,將黨史作為我們借鑒,指導我們進一步的行動。

黨的歷史像一條河流,曲折但是堅定地向著一個方向流動。穿行在90年的歷史長河,點點滴滴都閃爍著耀眼的光輝。我要做這長河中的一滴水,任他洪水猛獸還是壁立千仞都無所畏懼、堅定不移!堅定信念,保持理想,以史為鑒,時刻保持黨員的先進性,宣揚黨史,傳承黨史中的精神。讓我們為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社會盡自己的力量。

此致

敬禮

匯報人:xx

黨課學習黨史思想匯報

敬愛的黨組織:

唐太宗說過這樣的一句話: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鏡者,鑒也。鏡子的意義在于讓你有所借鑒,以便更好地規范自己的行為。而黨史正是這樣一面明鏡,其歷史凝聚著無數革命黨人的智慧和力量,也失去了無數革命黨人的生命。每每撫今追昔,我們總能收獲很多很多,體會到了今天我們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

通過觀看黨史的紀錄片,我認識到了我們祖國有著燦爛的古代文化、有巨大的物質與精神財富、有實飛猛進的科學技術,也認識到了失敗后再爬起來的努力和決心、也認識到了我們黨的歷史使命就是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即為實現中華民族的解放和獨立,建立一個強大富強的中華民族。我們的黨史是一部描述中華民族走出劫難、挺起脊梁的鮮活教材,他告訴我們:對于我們共產黨人,要牢記黨的理想信念,始終不忘黨的最終目標,為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而奮斗,為將來最終實現共產主義而奮斗,這就是我們的理想信念。

黨史記錄著新中國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從一個勝利走向另一個勝利。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我們黨引領著廣大的人民群眾推翻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主義三座大山的壓迫,成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三大改造的完成實現了把生產資料私有制轉變為社會主義公有制的任務。我國初步建立了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從此我國進入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在經濟上,我們取得了輝煌的成就。我們建成了我們第一條世紀之交的經濟大動脈京九鐵路,在城鄉結合處拉響了充滿企盼與追求的汽笛;我們完成了三峽工程這項利國利民的偉大工程;我們雪洗了百年恥辱,迎來了香港、澳門的回歸;我們成功地舉辦了奧運會、亞運會,世博會,領獎臺上飄起的五星紅旗,給雄雞形的版圖上鍍上了金燦燦的色彩。碩果累累,我們相信在黨的帶領下,我們將創造一個又一個輝煌、一個又一個奇跡,一個又一個杰出人物,為人類社會樹起了不朽的豐碑。

回首昨日,祖國成就輝煌,展望明天,我們滿懷信心。未來的世界,將是知識經濟的時代。當今世界,科學技術突飛猛進,國才競爭日趨激烈,世界變化日新月異。時代要求我們必須深刻領會,用心思考,不僅要入眼入耳,更要入腦入心。每一個決定都經過深思熟慮、冷靜權衡。同時,我們必須理論聯系實際,學以致用、以學促用。今天,我們學習黨的歷史就是為了吸取成功的經驗,總結失敗的教訓。充分借鑒歷史,解決好工作中的新問題、新矛盾。作為中國共產黨優秀的一員,作為社會上奮發向上的一員,我們必須充分認識自己所處的時代,奮起追趕時代前進步伐,才能在日趨激烈的競爭中提高和發展。

面對時代寄予我們的任務,我時常鞭策自己要學好黨的歷史,了解過去才能把握今天,把握今天才能創造明天。從革命前輩的手里接過歷史的接力棒,我們這代人要做好承上啟下的歷史任務,不斷保持和發揚黨的勝利成果。面對知識經濟的挑戰,我們要勇敢地承擔起世經重托,我們要跨越世紀的一代,是二十一世紀的真正主人。我們要把自己的人生理想與祖國、時代、人類命運聯系起來,樹立遠大的理想,培養良好品德,發揚創新精神,掌握實踐能力,勤奮學習,立志成才,以史為鑒、以史為鏡、以史為戒,做個新世紀的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

匯報人:張xx

黨課學習黨史思想匯報

敬愛的黨組織:

我有幸參加了XX學院黨委黨校組織的入黨積極分子培訓班的學習。在班上,我接受了各位老師在黨員義務、紀律入黨動機等方面的系統輔導,充分利用課余時間學習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雖然短短一學期的培訓不能讓我在最深、最高的層次上去領會一個共產黨員的光榮與神圣,但卻使我在思想上接受了洗禮,對黨的理解上得到了一次升華。

通過學習,我認識到以前對黨的性質、宗旨、指導思想的學習是停留在表面的認識,現在我明白了其中真諦: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同時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作為自己的行動指南。黨的最高理想和最終目標是實現共產主義。

通過的學習,我明白了成為一名共產黨員的條件,樹立為共產主義事業奮斗終生,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隨時準備為黨和人民的利益犧牲一切的正確入黨動機。特別是對耳熟能詳的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有了更新、更深層的理解。使我明白了,共產黨員的稱號之所以光榮,就在于他們是以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作為宗旨的,能夠為國家和人民的利益不惜個人的一切;使我明白了,入黨意味著比群眾多吃苦、多做貢獻、多作犧牲;使我明白了,共產黨員的光榮是和責任緊密聯系的。如果一個人要求入黨,僅僅只是為了臉面好看,而不準備為祖國和人民艱苦工作,那是同共產黨員的這個稱號不相稱的。早在1942年,毛澤東同志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就指出:入黨不僅僅是從組織上入黨,更重要的是從思想上入黨。在這里,我把思想理解成入黨動機。正確的入黨動機是正確的行動精神力量。

作為積極要求上進的青年,要從思想上入黨。首先,就是要端正入黨動機。只有樹立正確的入黨動機,經得起組織的考驗,并通過正當的途徑加入黨組織,而不能懷著不端正的入黨動機,采取不正當的手段混進黨組織。其次,一個正確的入黨動機形成的背后我想一定有一種偉大的人生觀和世界觀來支撐。生活在市場經濟的浪潮里,有太多的干擾和誘惑。這就要求我們必須重視對自己的世界觀、人生觀的改造。端正作風,從根本上端正我們的入黨動機。太多的例子告訴我們,必須排除干擾,抵制誘惑。因此,我將把正確的入黨動機作為我學習、生活乃至今后的工作中的行動指南,貫穿一生。第三、堅定共產主義信念,認真學習理論知識,一個人入黨的動機是否正確,往往同他對共產主義事業和無產階級政黨的認識正確與否、深刻不深刻有直接聯系。只有認真學習理論知識,才能對上述問題有更明確、更深刻的認識。并通過實踐活動鍛煉自己,不斷增強堅定自己的信念。我將從身邊小事做起,積極參加各種社會公益活動,提升自己的修養,加深對共產主義事業的認識,強化正確的入黨動機。第四,學習優秀黨員的先進事跡,激勵自己的行動,體會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第五,認真學習黨史知識,加強對黨光輝歷程的了解,增強對黨的感情。這里面最重要的是實踐,正確的入黨動機的形成,不僅是長期學習的過程。

我認識到要求入黨僅有迫切的愿望是遠遠不夠的,還必須見諸行動。在實踐中不斷用切身體驗來深化對黨的認識,進一步端正自己的入黨動機。通過學習,我認識到端正入黨動機,不僅僅入黨前的一時問題,而是貫穿于一個黨員一生的事情。不論黨組織是否批準我加入中國共產黨,我都將一如既往地用共產黨員的標準衡量自己,要求自己。不僅要在思想上爭取入黨,而且要長期的注意檢查自己入黨的動機,努力實踐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嚴守黨的紀律,保守黨的機密,對黨忠誠老實,言行一致,在學習、生活乃至今后的工作中踐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起到先鋒模范作用,為共產主義奮斗終生!

學習黨的歷史,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在黨的歷史發展的不同時期,黨的先進性始終是貫穿黨的建設的一條紅線。

在戰爭年代,我們黨用馬列主義與中國革命具體實際相結合的科學理論毛澤東思想推進黨的建設,開辟了中國特色的革命道路,當時黨員的先進性表現為:始終站在革命斗爭的第一線,為中華民族的解放事業,拋頭顱、灑熱血,前赴后繼,英勇奮斗,直至革命斗爭的最后勝利;在社會主義建設時期,特別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后,我們黨把馬列主義同中國的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實際結合起來,形成了科學的指導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在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引下,我們黨走出了一條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這期間黨員的先進性表現為:始終走在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最前沿,牢固樹立和認真落實科學發展觀,以昂揚的斗志,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率先示范,積極進取,開拓創新,團結帶領全國人民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實現經濟社會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黨的十七大提出在新世紀新階段要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新局面,這是黨在新時期的偉大實踐,是黨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先進性的生動體現。

黨中央決定在全國開展創先爭優活動,是我們黨的建設史上的一個創舉。通過開展創先爭優活動,使黨員隊伍保持思想上、政治上、組織上、作風上的先進性和純潔性,始終在時代前列,必將有利地促進黨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和親密聯系群眾作用的充分發揮。保持黨員先進性,是我們黨不斷走向勝利的根本保證。我們黨要鞏固執政地位,完成新的執政目標,必須繼續保持先進性,按照三個代表的要求加強黨員隊伍自身建設,與時俱進,不斷爭取新的勝利。保持黨員先進性,是我們黨鞏固執政地位、提高執政能力的必然要求。我們正處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新的發展階段,要完成好黨所肩負的執政任務、歷史責任,廣大共產黨員就必須始終保持先進性,充分發揮先鋒模范作用。保持黨員先進性,是加強黨員隊伍建設、永葆黨的生機與活力的迫切需要。新的歷史條件下,我們的黨員隊伍中出現了一些與新的形勢任務不相適應、與三個代表的要求不相符合的問題,迫切需要采取切實可行的措施認真加以腐蝕,黨的戰斗力不受削弱,黨的形象不受損害,永葆生機和活力。

在新的歷史條件下,要保持黨員的先進性,始終走在時代的前列,繼承黨的光榮傳統,就必須加強對黨史的學習,也是繼承馬克思主義政黨思想風貌的時代要求。

作為大學生中的入黨積極分子,我們應該在黨的指引和激勵下,努力學習,樹立愛國之情、效國之心,心系黨和人民,勇敢肩負起這個時代賦予我們的歷史使命!也許,個人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我深信有志者,事竟成!黨課雖已結束,然而黨的思想和具體實踐卻永遠學習不完、做不完,我們的生活還在繼續,我們的入黨之路才剛剛開始!最后,再次向光榮的黨旗致以我最誠摯的敬意!

上完黨課回來后才覺得,實踐是多么的重要,實踐無止境,創新無止境,發展無止境。身為一名入黨積極分子,不僅要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更重要的是落實到具體行動,要用一顆熱忱的心服務同學、服務班級、服務社會,從現在做起,從點滴做起,在各方面都努力將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擺在第一位。我會以黨員的要求來要求自己,不斷地努力,不斷地上進,從而不斷地完善自己,積極向黨組織靠攏,爭取早日成為黨組織中的一員。以上是黨課的學習感想,懇請黨組織批評指正和幫助!

第3篇: 城管講黨史微黨課講稿

“銘記黨史”專題黨課講稿

同志們:

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這個初心和使命是激勵中國共產黨人不斷前進的根本動力。”“初心”的豐富內涵,凝聚著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堅持和發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一重大時代課題,以及為什么必須全面從嚴治黨、怎樣全面從嚴治黨的歷史課題的全方位、深層次的思考。透徹理解這顆“初心”,是學習領會和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的現實需要。

一、堅守馬克思主義理想信仰不動搖信仰和旗幟是中國共產黨人“初心”的首要內涵。理想信念是我們共產黨人的精神支柱,每一位共產黨員都要“自覺做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的堅定信仰者、忠實實踐者”。

黨的十九大報告強調:“革命理想高于天,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是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靈魂,也是保持黨的團結統一的思想基礎。”只有理想信念堅定的人,才能始終不渝、百折不撓。馬克思主義信仰解決了我們革命、建設和改革開放的旗幟問題。

1921年6月30日-7月3日,13名知識分子來到上海成立中共,這個事弄不好就要掉腦袋,當時很多人不看好,我們黨重要的發起人陳獨秀和李大釗都錯過了這個偉大的歷史時刻,這是為什么呢?這是因為他們還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陳獨秀在陳炯明統治下的南方政府出任教育廳廳長,正在籌一筆錢,人一走,這筆錢就可能沒了,所以不能到上海去。李大釗因為北洋軍閥政府財務困難,停發了北京8所高校的教職員工薪資,這8所高校成立了聯合委員會,他是重要負責人,要去追討工資,不能參加會議。

中共一大13名代表,其中最年輕的是應城市的劉仁靜,當時年僅19歲,北京大學大學生。1983年接受采訪時,81歲的劉仁靜老老實實、實實在在地說了這么一句話:“根本沒想到是這么重要的一次會啊!不就到上海開個會嘛,誰想到是這么重要的一個會呢?”共產黨的成立何等的重要!當年有誰在意?一大開完,走的走散的散,各奔東西。

推薦訪問: 黨課 講稿 黨史

工作總結最新推薦

N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