狠狠干影院/欧美午夜电影在线观看/高黄文/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完整版

培智生活語文優秀教案(通用3篇)

| 瀏覽次數:

優秀是漢語詞匯,讀音yōuxiù,一種客觀差異,泛指人某一特質突出、好的意思, 以下是為大家整理的關于培智生活語文優秀教案3篇 , 供大家參考選擇。

培智生活語文優秀教案3篇

第一篇: 培智生活語文優秀教案

6節日

教學目的要求:

A組生:正確認讀、書寫“婦、歷、年”3個生字,并能組詞;認識部首“廠”;能說出“婦女節、青年節、敬老節”的日子,知道這些節日的意義。

B組生:正確認讀“婦、歷、年”3個生字;認識部首“廠”;知道“婦女節、青年節、敬老節”這些節日的意義。

C組生:正確指讀“婦、歷、年”3個生字,看圖指認“婦女節、青年節、敬老節”。

教學重、難點:

1.正確認讀、書寫3個生字

2. 能說出“婦女節、青年節、敬老節”的日子,知道這些節日的意義。

教具準備:小黑板、生字卡片、課件、圖片等

課時安排:三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認讀、書寫“婦、年”,會書寫,并能在生活中運用。

2.學習課文第一、二句。三月八日是婦女節,婦女的貢獻真不小。五月四日是青年節,全國的青年齊歡笑。理解兩句話的意思。

3.生活中懂得愛自己的母親。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課前2分鐘大聲說(積累語言)

1. 檢查學生課前準備情況:

(1)書本、筆盒放桌角。

(2)鼓勵學生坐得精神、注意力集中等。

2.大聲朗誦:《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獨在異鄉為異客, 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 遍插茱萸少一人。

二、看圖說話,學習第一句。

1.出示圖片“婦女節”,說說圖上畫了什么?

2.教學生字“婦”,讀準字音,讀準“婦女節”,讀準“三月八日是婦女節。”

3.說說女性在社會上的貢獻,引出句子“婦女的貢獻真不少。”

4.朗讀句子:“三月八日是婦女節,婦女的貢獻真不少。”

三、看圖說話,學習第二句。

1.出示圖片“青年節”,說說你看到了什么?

2.教學生字“年”,讀準字音,讀準“青年節”,讀好句子“五月四日是青年節。”

3.說說青年人是怎樣的?引出句子“全國的青年齊歡笑。”

4.朗讀句子:“五月四日是青年節,全國的青年齊歡笑。”

四、游戲練習

1.卡片抽取練習:教師說日子,學生找相應卡片。

2.連線:三月八日青年節

五月四日婦女節

五、書寫指導。

1. “婦”提醒學生觀察辨析這個左窄右寬的字中“女”的“捺”改為了“點”。

2.教師板演,學生書空,學生田字格中寫2個,教師巡視個別指導。

3. “年”,指導板書,在田字格中上下位置看清楚,教師板演,學生書空。

4.學生田字格中寫2個,教師巡視個別指導。

六、課后練習

A組生:“婦、年”2字寫2行并組詞,練習朗讀第一二句。

B組生:“婦、年”2字寫1行,練習朗讀第一二句。

C組生:指認“婦、年”2字,練習朗讀第一二句。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會認讀、書寫“歷”,掌握部首“廠”

2.學習課文第三句,農歷九九是敬老節,我祝爺爺奶奶身體好。

懂得敬老節是什么時候,知道對長輩要怎么做。

教學重難點:

對敬老節的理解和掌握。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課前2分鐘大聲說(積累語言)

1. 檢查學生課前準備情況:

(1)書本、筆盒放桌角。

(2)鼓勵學生坐得精神、注意力集中等。

2.大聲朗誦:《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獨在異鄉為異客, 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 遍插茱萸少一人。

二、復習

1.說一說:三月八日是婦女節;五月四日是青年節。

2.認讀詞語:婦女節、青年節。

三、圖片導入,學習課文第三句。

1.出示圖片“敬老節”,說說你看到了什么?“敬老節”即重陽節,在農歷九月初九。

2.教學生字“歷”,讀準字音,認識部首“廠”,讀準“敬老節”,讀好句子“農歷九九是敬老節。”

3.說說敬老節我們應該怎樣做呢?指導學生如何尊敬長輩。引出句子“我祝爺爺奶奶身體好。”

4.朗讀句子:“農歷九九是敬老節,我祝爺爺奶奶身體好。”

5.說說自己家里是怎樣過“重陽節”的。

6.教師補充:關于重陽節的來歷。引導誦讀古詩《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獨在異鄉為異客, 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 遍插茱萸少一人。

7.朗讀課文。

四、游戲練習

1.卡片抽取練習:教師說日子,學生找相應卡片。

2.連線:

三月八日 青年節

九月初九 婦女節

五月四日 敬老節

五、學習生字“歷”。

1. 教師板演,學生書空、數筆畫。

2. 學生田字格中書寫,教師指導。

3. 組詞:歷:歷史、農歷。

六、課后練習

A組生:“歷”字寫2行并組詞,朗讀并背誦全文。

B組生:“歷”字寫1行,朗讀全文。

C組生:指認“歷”字,朗讀全文。

第三課時

教學目標:

1.會看著課文,自己逐字把課文朗讀一遍。

2.在教師的指導下完成課后練習。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課前2分鐘大聲說(積累語言)

1. 檢查學生課前準備情況:(1)書本、筆盒放桌角。

(2)鼓勵學生坐得精神、注意力集中等。

2.大聲朗誦:《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獨在異鄉為異客, 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 遍插茱萸少一人。

二、朗讀全文,指導記憶。

1. 復習詞語:全國、青年節、婦女節、農歷、敬老節、重陽節、身體、貢獻

2.教師引導學生朗讀全文。

師生對讀、生生對讀、同桌合作朗讀、提問朗讀。

3.指名背誦。

4.說一說:

農歷九月初九是什么節日?這天,你為爺爺奶奶做了些什么?

三、課堂練習指導

1.想想練練

(1)寫出帶有下列部首的字,再組詞。

月--( ) 女---( )

---( ) ---( )

(引導學生先想一想,帶有“月”“女”字旁的字有哪些,再讓A組生自由填寫,BC組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填寫。)

(2)組詞成句。

婦女節三月八日是——。

(學生朗讀詞語,再嘗試說一說,最后填寫。)

2.聽老師讀,用“√”指出聽到的詞語。

海底 生日 桌子 照片 許多

(學生先朗讀各詞語,教師再讀,學生指認)

2.讀讀寫寫。

(1)抄寫下列詞語。

青年 婦女 農歷

(學生先朗讀各詞語,說說寫這些字時要注意什么,A組生自由寫,BC組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寫)

(2)讀一讀,再抄寫帶點的詞。

全國 青年 歡笑 婦女 農歷

身體 奶奶 爺爺 貢獻 敬老節

(教師引導認讀詞語,明白要抄寫的內容,A組生抄詞語。教師指導BC組生認讀詞語,認讀帶點的詞語。)

四、課后練習

把自己知道的節日名稱告訴家人。

7春夏秋冬

教學目的要求:

A組生:

1、整體感知課文,認讀書寫“秋、瓜、果、雪、結”,認識春夏秋冬四個季節

2、能夠清晰的辨別春夏秋冬四個季節,掌握四季特點。

3、培養學生了解自然,熱愛自然地情感。

B組生:

1、初步感知課文,認讀書寫“秋”認識春夏秋冬四個季節

2、能夠辨別春夏秋冬四季,在師的引導下,概述四季特點

3、培養學生了解自然的情感

C組生:

1、感知課文,認讀“秋”,了解春夏秋冬四個季節

2、能夠在老師的幫助下辨別春夏秋冬四季,了解四季的特點,

3、培養學生有了解自然的意識。

教學重點、難點:

感知課文,學習5個生字認識春夏秋冬,辨別春夏秋冬。了解其特點。

教學準備:課件、生字卡片

教學時間:四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學習生字“秋”.

2.初讀課文,感知四季。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課前2分鐘大聲說(積累語言)

1.?檢查學生課前準備情況:

(1)書本、筆盒放桌角。

(2)鼓勵學生坐得精神、注意力集中等。

2.大聲朗誦本周內容。

二、創設情景,提問導入

(在上課之前,師帶著學生去校園逛了一圈,以此讓他們對現在的天氣,動植物有個了解,師讓學生感受樹長出新芽,樹葉變綠了,花兒開了,聽到了清脆的鳥叫聲)

1.提問導入,學生講述看到的變化,點名回答

2.學生說出動植物的特點,師引導說出“春天來了”

A學生自由說一說,通過課前觀察到的事物,學生能自己說說發生了什么變化

B學生自由說一說,通過課前觀察,引導學生說出天氣暖了等詞語

C參與課堂,簡單的能說一說

3.?與學生進行談話:感受春天,春天給我們的感覺.

A、說一說到了春天可以去干什么,學生說一說,能說出春游等詞語

B、通過師的總結,學生能知道春天可以去春游,放風箏

C、指導回答,自己簡單說一說

4.?提問:除了春天,你們還知道四季中還有哪些季節嗎?

A、能完整回答出夏天,秋天,冬天

B、能回答出夏天,秋天,冬天

C、師指導下能簡單知道

5.師總結春夏秋冬,并板書課題:春夏秋冬。

6.教授“秋”字,什么結構?什么偏旁?

第二篇: 培智生活語文優秀教案

6節日

教學目的要求:

A組生:正確認讀、書寫“婦、歷、年”3個生字,并能組詞;認識部首“廠”;能說出“婦女節、青年節、敬老節”的日子,知道這些節日的意義。

B組生:正確認讀“婦、歷、年”3個生字;認識部首“廠”;知道“婦女節、青年節、敬老節”這些節日的意義。

C組生:正確指讀“婦、歷、年”3個生字,看圖指認“婦女節、青年節、敬老節”。

教學重、難點:

1.正確認讀、書寫3個生字

2. 能說出“婦女節、青年節、敬老節”的日子,知道這些節日的意義。

教具準備:小黑板、生字卡片、課件、圖片等

課時安排:三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認讀、書寫“婦、年”,會書寫,并能在生活中運用。

2.學習課文第一、二句。三月八日是婦女節,婦女的貢獻真不小。五月四日是青年節,全國的青年齊歡笑。理解兩句話的意思。

3.生活中懂得愛自己的母親。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課前2分鐘大聲說(積累語言)

1. 檢查學生課前準備情況:

(1)書本、筆盒放桌角。

(2)鼓勵學生坐得精神、注意力集中等。

2.大聲朗誦:《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獨在異鄉為異客, 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 遍插茱萸少一人。

二、看圖說話,學習第一句。

1.出示圖片“婦女節”,說說圖上畫了什么?

2.教學生字“婦”,讀準字音,讀準“婦女節”,讀準“三月八日是婦女節。”

3.說說女性在社會上的貢獻,引出句子“婦女的貢獻真不少。”

4.朗讀句子:“三月八日是婦女節,婦女的貢獻真不少。”

三、看圖說話,學習第二句。

1.出示圖片“青年節”,說說你看到了什么?

2.教學生字“年”,讀準字音,讀準“青年節”,讀好句子“五月四日是青年節。”

3.說說青年人是怎樣的?引出句子“全國的青年齊歡笑。”

4.朗讀句子:“五月四日是青年節,全國的青年齊歡笑。”

四、游戲練習

1.卡片抽取練習:教師說日子,學生找相應卡片。

2.連線:三月八日青年節

五月四日婦女節

五、書寫指導。

1. “婦”提醒學生觀察辨析這個左窄右寬的字中“女”的“捺”改為了“點”。

2.教師板演,學生書空,學生田字格中寫2個,教師巡視個別指導。

3. “年”,指導板書,在田字格中上下位置看清楚,教師板演,學生書空。

4.學生田字格中寫2個,教師巡視個別指導。

六、課后練習

A組生:“婦、年”2字寫2行并組詞,練習朗讀第一二句。

B組生:“婦、年”2字寫1行,練習朗讀第一二句。

C組生:指認“婦、年”2字,練習朗讀第一二句。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會認讀、書寫“歷”,掌握部首“廠”

2.學習課文第三句,農歷九九是敬老節,我祝爺爺奶奶身體好。

懂得敬老節是什么時候,知道對長輩要怎么做。

教學重難點:

對敬老節的理解和掌握。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課前2分鐘大聲說(積累語言)

1. 檢查學生課前準備情況:

(1)書本、筆盒放桌角。

(2)鼓勵學生坐得精神、注意力集中等。

2.大聲朗誦:《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獨在異鄉為異客, 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 遍插茱萸少一人。

二、復習

1.說一說:三月八日是婦女節;五月四日是青年節。

2.認讀詞語:婦女節、青年節。

三、圖片導入,學習課文第三句。

1.出示圖片“敬老節”,說說你看到了什么?“敬老節”即重陽節,在農歷九月初九。

2.教學生字“歷”,讀準字音,認識部首“廠”,讀準“敬老節”,讀好句子“農歷九九是敬老節。”

3.說說敬老節我們應該怎樣做呢?指導學生如何尊敬長輩。引出句子“我祝爺爺奶奶身體好。”

4.朗讀句子:“農歷九九是敬老節,我祝爺爺奶奶身體好。”

5.說說自己家里是怎樣過“重陽節”的。

6.教師補充:關于重陽節的來歷。引導誦讀古詩《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獨在異鄉為異客, 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 遍插茱萸少一人。

7.朗讀課文。

四、游戲練習

1.卡片抽取練習:教師說日子,學生找相應卡片。

2.連線:

三月八日 青年節

九月初九 婦女節

五月四日 敬老節

五、學習生字“歷”。

1. 教師板演,學生書空、數筆畫。

2. 學生田字格中書寫,教師指導。

3. 組詞:歷:歷史、農歷。

六、課后練習

A組生:“歷”字寫2行并組詞,朗讀并背誦全文。

B組生:“歷”字寫1行,朗讀全文。

C組生:指認“歷”字,朗讀全文。

第三課時

教學目標:

1.會看著課文,自己逐字把課文朗讀一遍。

2.在教師的指導下完成課后練習。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課前2分鐘大聲說(積累語言)

1. 檢查學生課前準備情況:(1)書本、筆盒放桌角。

(2)鼓勵學生坐得精神、注意力集中等。

2.大聲朗誦:《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獨在異鄉為異客, 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 遍插茱萸少一人。

二、朗讀全文,指導記憶。

1. 復習詞語:全國、青年節、婦女節、農歷、敬老節、重陽節、身體、貢獻

2.教師引導學生朗讀全文。

師生對讀、生生對讀、同桌合作朗讀、提問朗讀。

3.指名背誦。

4.說一說:

農歷九月初九是什么節日?這天,你為爺爺奶奶做了些什么?

三、課堂練習指導

1.想想練練

(1)寫出帶有下列部首的字,再組詞。

月--( ) 女---( )

---( ) ---( )

(引導學生先想一想,帶有“月”“女”字旁的字有哪些,再讓A組生自由填寫,BC組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填寫。)

(2)組詞成句。

婦女節三月八日是——。

(學生朗讀詞語,再嘗試說一說,最后填寫。)

2.聽老師讀,用“√”指出聽到的詞語。

海底 生日 桌子 照片 許多

(學生先朗讀各詞語,教師再讀,學生指認)

2.讀讀寫寫。

(1)抄寫下列詞語。

青年 婦女 農歷

(學生先朗讀各詞語,說說寫這些字時要注意什么,A組生自由寫,BC組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寫)

(2)讀一讀,再抄寫帶點的詞。

全國 青年 歡笑 婦女 農歷

身體 奶奶 爺爺 貢獻 敬老節

(教師引導認讀詞語,明白要抄寫的內容,A組生抄詞語。教師指導BC組生認讀詞語,認讀帶點的詞語。)

四、課后練習

把自己知道的節日名稱告訴家人。

7春夏秋冬

教學目的要求:

A組生:

1、整體感知課文,認讀書寫“秋、瓜、果、雪、結”,認識春夏秋冬四個季節

2、能夠清晰的辨別春夏秋冬四個季節,掌握四季特點。

3、培養學生了解自然,熱愛自然地情感。

B組生:

1、初步感知課文,認讀書寫“秋”認識春夏秋冬四個季節

2、能夠辨別春夏秋冬四季,在師的引導下,概述四季特點

3、培養學生了解自然的情感

C組生:

1、感知課文,認讀“秋”,了解春夏秋冬四個季節

2、能夠在老師的幫助下辨別春夏秋冬四季,了解四季的特點,

3、培養學生有了解自然的意識。

教學重點、難點:

感知課文,學習5個生字認識春夏秋冬,辨別春夏秋冬。了解其特點。

教學準備:課件、生字卡片

教學時間:四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學習生字“秋”.

2.初讀課文,感知四季。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課前2分鐘大聲說(積累語言)

1.?檢查學生課前準備情況:

(1)書本、筆盒放桌角。

(2)鼓勵學生坐得精神、注意力集中等。

2.大聲朗誦本周內容。

二、創設情景,提問導入

(在上課之前,師帶著學生去校園逛了一圈,以此讓他們對現在的天氣,動植物有個了解,師讓學生感受樹長出新芽,樹葉變綠了,花兒開了,聽到了清脆的鳥叫聲)

1.提問導入,學生講述看到的變化,點名回答

2.學生說出動植物的特點,師引導說出“春天來了”

A學生自由說一說,通過課前觀察到的事物,學生能自己說說發生了什么變化

B學生自由說一說,通過課前觀察,引導學生說出天氣暖了等詞語

C參與課堂,簡單的能說一說

3.?與學生進行談話:感受春天,春天給我們的感覺.

A、說一說到了春天可以去干什么,學生說一說,能說出春游等詞語

B、通過師的總結,學生能知道春天可以去春游,放風箏

C、指導回答,自己簡單說一說

4.?提問:除了春天,你們還知道四季中還有哪些季節嗎?

A、能完整回答出夏天,秋天,冬天

B、能回答出夏天,秋天,冬天

C、師指導下能簡單知道

5.師總結春夏秋冬,并板書課題:春夏秋冬。

6.教授“秋”字,什么結構?什么偏旁?

書寫指導生字“秋”。

(1).提醒學生觀察辨析這個左右結構的字,“禾”的“捺”改為了“點”“秋”。

(2)教師板演,學生書空,學生田字格中寫2個,教師巡視個別指導。

(3)秋:秋天、秋高氣爽

7.齊讀課題,大聲正確朗讀

三、欣賞感知四季。

出示視頻。使學生初步感知四季,學生邊看師邊指導旁白

A學生初步感知四季,通過視頻大概了解四季的區別

B學生看視頻,初步感知四季

C學生看視頻,了解四季

四、課后練習

A組生:認讀“秋”字寫2行并組詞,初讀課文。

B組生:認讀“秋”字寫1行,初讀課文。

C組生:指認“秋”字,初讀課文。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看圖說話,學習課文第一、二句春天來了,天氣暖了,柳樹綠了。

夏天來了,天氣熱了,知了叫了。

2.知道春夏的天氣和植物的特點。領悟春夏的不同。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課前2分鐘大聲說(積累語言)

1.?檢查學生課前準備情況:

(1)書本、筆盒放桌角。

(2)鼓勵學生坐得精神、注意力集中等。

2.大聲朗誦本周內容。

二、創設情景,提問導入

(一)春天教學:

1.出示小女孩圖片,帶領學生走進四季(首先出示春天),

2.提問:你們看到了什么?

學生自由說一說,能講出與春天有關的事物,如花兒開了,等一些短語

3.教師指示圖片。學生能說出看到的事物

4.師總結學生說的,引導學生說出“春天來了”

齊讀“春天來了”

齊讀,小組讀,點名讀

5,根據上課前所說的,提問,引導學生說出天氣暖了,并能正確齊讀。

6.結合圖片,學生再看看春天的景色,引導學生說出“柳樹綠了”

理解題意,正確朗讀齊讀“春天來了,天氣暖了,柳樹綠了,”

7.小拓展:師介紹學生說說人們春天衣著的特點。出示圖片小草,桃花

8.齊讀第一句,分組讀,

(二)夏天教學:

1,出示小女孩問題:帶領學生進入夏季,提問“看一看圖片中的人們在做什么?

通過小拓展,學生能認識到其他的景物

2,板書“夏天來了”

學生自由說一說看到了什么

3,引導學生說出天氣熱了。能通過老師的引導說出熱等詞語

齊讀

4,出示知了圖片。提問:夏天來了,天氣熱了,我們會聽到“知吱吱”的聲音,是誰來了啊?出示圖片“知了叫了”齊讀

大聲有感情的朗讀。學生能聯想夏天的景色,有感情的讀出

5,小拓展:

夏天來了。讓學生說一說穿衣的特點,出示荷花照片

6,板書(卡片出示):“夏天來了,天氣熱了,知了叫了”齊讀課文。

三、課后練習

A組生:朗讀并背誦課文第一句話。

B組生:朗讀課文第一句話。。

C組生:朗讀課文第一句話。

第三課時

教學目標:

1.看圖說話,學習生字“瓜、果”,會用生字組詞,并能在生活中靈活運用。

2.學習課文第三、四句。領悟秋冬季節的不同。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課前2分鐘大聲說(積累語言)

1.?檢查學生課前準備情況:

(1)書本、筆盒放桌角。

(2)鼓勵學生坐得精神、注意力集中等。

2.大聲朗誦本周內容。

二、創設情景,復習導入

1.出示圖片,說一說春天和夏天是怎樣的呢?

2.朗讀課文第一句話:“春天來了,天氣暖了,柳樹綠了。夏天來了,天氣熱了,知了叫了。”

3.一年有四季,那么秋天是怎樣的呢?

(一)秋天教學:

1?師預先說一說秋天的特點,為教秋天做鋪墊

2.?出示小女孩圖片“看,那是什么季節呢”

齊讀“秋天來了”

3.出示秋天圖片。

4引導:秋天來了,秋雨一陣又一陣的下著,下雨了,我們感覺涼絲絲的。

引導學生說出“天氣涼了”齊讀。

5.出示瓜果。稻子圖片。

引導學生觀察圖片,說說圖上都有些什么?

6.生字教學“瓜、果”。讀準字音,結構。組詞:西瓜、黃瓜。果:果實、果樹、蘋果。

7.秋天是一個豐收的季節,好多東西在秋天的時候都成熟了。

板書(或卡片出示):

秋天來了,天氣涼了,瓜果熟了。

總結:秋天來了,引導學生說一說,天氣漸漸的變涼了,這個時候我們從薄薄的短袖換上了長袖

8.朗讀句子:秋天來了,天氣涼了,瓜果熟了。

(二)冬天教學:

1. ?引導學生根據板書講出“冬天來了”

2. ?齊讀“冬天來了”

3. ?出示圖片,簡單說一說:你看見了什么。

4. ?出示下雪,掃雪圖片。欣賞雪景,認讀生字“雪、結”

板書(或卡片出示):

冬天來了,天氣冷了,下雪結冰了。師領讀:學生跟讀

5. ?總結:引導學生說一說冬天可以干什么。

出示學生打雪仗、堆雪人等圖片。引導學生說話。

三、書寫指導生字“瓜、果”。

(1).提醒學生觀察辨析獨體字字“瓜、果”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教師板演,學生書空,學生田字格中寫2個,教師巡視個別指導。

四、課后練習

A組生:認讀“瓜、果”字寫2行并組詞,誦讀并背誦課文。

B組生:認讀“瓜、果”字寫1行,誦讀課文。

C組生:指認“瓜、果”字,根據朗讀提示指認相關圖片。

第四課時

教學目標:

1.書寫生字“雪、結”,會用生子組詞并在生活中靈活運用。

2.能逐字朗讀課文,完成課后練習。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課前2分鐘大聲說(積累語言)

1.?檢查學生課前準備情況:

(1)書本、筆盒放桌角。

(2)鼓勵學生坐得精神、注意力集中等。

2.大聲朗誦本周內容。

二、創設情景,復習導入

1.?教師出示圖片,借助語言引導學生認讀詞語:秋高氣爽、瓜果飄香、雪花飛舞、結冰。

2.播放欣賞一年四季的美景圖片,引導學生朗誦全文。

3.?學習了四季,請同學來說一說喜歡哪個季節。

4.游戲練習:同學們,老師這里有一些和四季有關系的好朋友,他們想要去他們喜歡的季節里去,你們可以幫幫他們嗎?

分組貼圖,(在黑板上貼出春夏秋冬的板塊,用燕子,荷花,菊花,下雪等圖片分別發給學生,讓學生在黑板上貼出正確的位置。)

三、指導書寫生字“雪、結”

1.學生說說該怎樣書寫。教師相機提醒:上下結構及左右結構字的書寫。

2.?教師板演,學生書空,學生田字格中寫2個,教師巡視個別指導。

四、課堂練習指導

1.想想練練

(1)寫出帶有下列部首的字,再組詞。

禾( ) 木( )( )( )

(引導學生先想一想,帶有“禾”“木”字旁的字有哪些,再讓A組生自由填寫,BC組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填寫。)

(2)根據課文內容填空。

夏天到了,( )了。( )到了,下雪結冰了。

秋天到了,( )熟了。( )到了,柳樹綠了。

(學生朗讀句子,再嘗試說一說,最后填寫。)

2.讀讀寫寫。

讀一讀,再抄寫劃橫線的詞。

涼 熱 熟 春天 天氣 柳樹 夏天

秋天 瓜果 知了 下雪 結冰

(教師引導認讀詞語,明白要抄寫的內容,A組生抄詞語。教師指導BC組生認讀詞語,認讀帶點的詞語。)

四、課后練習——體驗生活,鞏固學習

1.一年四季除了這些小動物,植物在各自的季節里發生了變化,還有好多也發生了變化,(比如說梨花開了,油菜花開了)。需要我們去發現。下課了你們可以去觀察觀察,當你們有新的發現時記得一定要告訴老師啊!

2.?A組生:認讀“雪、結”字寫2行并組詞,誦讀并背誦課文。

B組生:認讀““雪、結””字寫1行,誦讀課文。

C組生:指認““雪、結””字,根據朗讀提示指認相關圖片。

五、板書設計:

春:春天來了,天氣暖了,柳樹綠了。

夏:夏天來了,天氣熱了,知了叫了。

秋:秋天來了,天氣涼了,瓜果熟了。

冬:冬天來了,天氣冷了,下雪結冰了。

8第八課四季的花

教學目的要求:

A組生:

整體感知課文,認讀書寫“季、什、么、夏、各”,認識春夏秋冬四個季節中最有代表性的花。能背誦課文。培養學生熱愛自然的情感。

B組生:

初步感知課文,認讀書寫“季、什、么、夏、各”,在師的引導下,認識春夏秋冬四個季節中最有代表性的花,培養學生了解自然的情感。

C組生:

感知課文,認讀“季、什、么、夏、各”,能夠在老師的幫助下辨別春夏秋冬四季的花,了解四季的特點,培養學生有了解自然的意識。

教學重點、難點:

感知課文,學習5個生字,春夏秋冬四個季節中最有代表性的花,培養學生了解自然的情感。

教學準備:課件、生字卡片

教學時間:三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學習生字“季、什、么”,會組詞,并能在生活中靈活運用。

2.認識春季、夏季開放的花各是什么。

一、組織教學

課前2分鐘大聲說(積累語言)

1.?檢查學生課前準備情況:

(1)書本、筆盒放桌角。

(2)鼓勵學生坐得精神、注意力集中等。

2.大聲朗誦本周內容。

二、創設情景,談話導入

1.提問導入:你們認識什么花呀?喜歡什么花?

2.學生說說花的特點,師小結:一年四季都有花兒開放,板書“四季的花”。教學生字“季”,讀準字音。了解字義:四季、季節。

3.大聲朗讀課題“四季的花。”

三、學習課文第一、二句。

1.師引導說出“什么花兒春季開?”指導學習“什么”的讀音。

A學生自由說一說,通過課前觀察到的事物,學生說說。

B學生自由說一說,通過課前觀察,引導學生跟說。

C參與課堂,簡單的能說一說。

2.教師出示實物“迎春花”小結出示句子:“迎春花兒春季開。”

3.帶領學生讀準句子。

4.采取對讀的形式,你問我答讀句子。

5.思維拓展:與學生進行談話:你在春天還看見了什么花兒開放?

6.欣賞“鞭炮花”“桃花”“櫻花”“梨花”等實物,拓展引導學生說句子“什么花兒春季開?”“(迎春花兒)春季開。”

四、學習課文第三、四句。

1.師引導說出“什么花兒夏季開?”出示句子,學習“夏”字的讀音。

A學生自由說一說,通過課前觀察到的事物,學生說說。

B學生自由說一說,通過課前觀察,引導學生跟說。

C參與課堂,簡單的能說一說。

2.教師出示圖片“荷花”小結出示句子:“池塘的荷花夏季開。”

3.帶領學生讀準句子。

4.采取對讀的形式,你問我答讀句子。

5.思維拓展:與學生進行談話:你在夏天還看見了什么花兒開放?

6.欣賞“(杜)鵑?5-7月朱頂紅、倒掛金鐘、三色堇?4-6月芍藥、梔子花花期?5-7月月季花期?5-9月薔薇、石榴花期?5-6月荷花、馬蹄蓮、米蘭、金蓮花”等圖片,根據句式拓展引導學生說句子“什么花兒夏季開?”“()夏季開。”

7.?大聲正確朗讀課文前四句。

五、書寫指導生字“季、什、么”。

(1).提醒學生觀察辨析“季”上下結構,“禾”的下面一個“子”。

(2)“什、么”教師板演,學生書空,學生田字格中寫2個,教師巡視個別指導。

六、課后練習

A組生:認讀“季、什、么”3字寫2行并組詞,朗誦課文一——四句。

B組生:認讀“季、什、么”3字寫1行,初讀課文一——四句。

C組生:指認“季、什、么”3字,根據提示指認相應季節的花。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學習生字“夏、各”,認識秋季、冬季開放的花。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課前2分鐘大聲說(積累語言)

1.?檢查學生課前準備情況:

(1)書本、筆盒放桌角。

(2)鼓勵學生坐得精神、注意力集中等。

2.大聲朗誦本周內容。

二、創設情景,談話導入

1.復習導入:春季有什么花兒開放呀?夏季有什么花兒開放呀?

2.學生回答,出示句子。

3.大聲朗讀課文第一——四句。

三、學習課文第五、六句。

1.師引導說出“什么花兒秋季開?”

A學生自由說一說,通過課前觀察到的事物,學生說說。

B學生自由說一說,通過課前觀察,引導學生跟說。

C參與課堂,簡單的能說一說。

2.教師出示圖片“菊花”小結出示句子:“各種菊花秋季開。”

3.教學“各”字的讀音,帶領學生讀準句子。

4.采取對讀的形式,你問我答讀句子。

5.思維拓展:與學生進行談話:你在秋天還看見了什么花兒開放?

6.欣賞“桂花(黃)?月季(紅、黃、白)?木芙蓉(紅)?木槿(白、紫、紅)?帝皇菊(黃色)雙莢槐(黃色)天人菊(紅)”等圖片,拓展引導學生說句子“什么花兒秋季開?”“()秋季開。”

四、學習課文第七、八句。

1.師引導說出“什么花兒冬季開?”

A學生自由說一說,通過課前觀察到的事物,學生說說。

B學生自由說一說,通過課前觀察,引導學生跟說。

C參與課堂,簡單的能說一說。

2.教師出示圖片“臘梅花”小結出示句子:“臘梅花兒冬季開。”

3.帶領學生讀準句子。

4.采取對讀的形式,你問我答讀句子。

5.思維拓展:與學生進行談話:你在冬天還看見了什么花兒開放?

6.欣賞“蕉花紅。枇杷芯。松柏秀。蜂蝶蟄。剪綠時行。花信風至。十二月:蠟梅坼。茗花發。水仙負水。梅香綻。山茶灼。梅花。”等圖片,根據句式

拓展引導學生說句子“什么花兒冬季開?”“()冬季開。”

7.?大聲正確朗讀課文。

五、書寫指導生字“夏、各”。

(1).提醒學生觀察辨析“夏、各”上下結構,“夏”部首是“攵”,上面的“”寫緊湊一些。“各”的“攵”“丿捺”寫舒展一些。

(2)教師板演,學生書空,學生田字格中寫2個,教師巡視個別指導。

(3)組詞:夏:夏天、夏季各:各種各樣、各不相同。

六、課后練習

A組生:認讀“夏、各”2字寫2行并組詞,朗誦課文五——八句。

B組生:認讀“夏、各”2字寫1行,初讀課文五——八句。

C組生:指認“夏、各”2字,根據提示指認相應季節的花。

第三課時

教學目標:

1.感知四季的花的美麗,學習課文最后一句話。

2.完成課后練習。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課前2分鐘大聲說(積累語言)

1.?檢查學生課前準備情況:

(1)書本、筆盒放桌角。

(2)鼓勵學生坐得精神、注意力集中等。

2.大聲朗誦本周內容。

二、創設情景、欣賞感知四季導入。

1.出示視頻。使學生初步感知四季的花的美麗,學生邊看師邊指導旁白

A學生初步感知四季,通過視頻大概了解四季的花的區別。

B學生看視頻,初步感知四季的花的區別。

C學生看視頻,了解四季的花的區別。

2.出示最后一句話“花兒種類許許多,一年四季開不敗。”

引導學生準確地朗讀,通過視頻播放,結合講解,了解科學技術讓花兒可以四季不敗,可以使花兒反季節開放。

3.?學習了四季的花,請同學來說一說喜歡哪個季節的什么花。

4.游戲練習:同學們,老師這里有一些和四季有關系的好朋友,他們想要去他們喜歡的季節里去,你們可以幫幫他們嗎?

分組貼圖,(在黑板上貼出春夏秋冬的板塊,用迎春花,荷花,菊花,臘梅花等圖片分別發給學生,讓學生在黑板上貼出正確的位置。)

三、課堂練習指導

1.聽聽寫寫。

(1).聽老師讀,寫出聽到的部首。

禾、 攵、 亻、 艸

(2).聽老師讀,用“√”指出聽到的句子。

池塘的荷花夏季開。()

各種菊花秋季開。()

(學生先指讀句子,教師再讀,學生打“√”。

2.想想練練

(1)寫出帶有下列部首的字,再組詞。

亻( )讠( ) ( ) ??( )

(引導學生先想一想,帶有“亻”“讠”字旁的字有哪些,再讓A組生自由填寫,BC組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填寫。)

(2)根據課文填空,再讀一讀。

( ),臘梅花開了。( ),菊花開了。

( ),荷花開了。( ),迎春花開了。

(學生先朗讀課文,接著嘗試說一說,再讓A組生自由填寫,BC組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填寫)

3.讀讀寫寫。

讀一讀,再抄寫劃橫線的詞。

臘梅荷花池塘菊花種類許多四季什么各種夏季迎春花開不敗

(教師引導認讀詞語,明白要抄寫的內容,A組生抄詞語。教師指導BC組生認讀詞語,認讀帶點的詞語。)

四、課后練習——體驗生活,鞏固學習

A組生:誦讀并背誦課文,把知道的四季的花告訴同伴。

B組生:誦讀課文,把知道的四季的花告訴同伴。

C組生:根據朗讀提示指認相關圖片。

五、板書設計:

8 ??四季的花

春天:迎春花

夏天:荷花

秋天:菊花

冬天:臘梅花

綜合練習2

教學目的要求:

A組生:正確認讀單韻母、復韻母;在田字格中正確書寫生字;正確組詞;學會簡單的歸類。正確朗讀句子、兒歌。

B組生:正確區分單韻母、復韻母;在田字格中正確書寫生字;正確組詞;學感知簡單的歸類。認真傾聽同學朗讀句子、兒歌。

C組生:積極參與課堂,學會用學具擺放歸類,感受兒歌的韻律美。

教學重、難點:

正確認讀單韻母、復韻母;學會簡單的歸類。正確朗讀句子、兒歌。

教具準備:小黑板、課件

課時安排:二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在教師的指導下做第一、二、三題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課前2分鐘大聲說(積累語言)

1.?檢查學生課前準備情況:

(1)書本、筆盒放桌角。

(2)鼓勵學生坐得精神、注意力集中等。

2.大聲朗誦本周“我愛朗讀”。

二、“我會拼”——

(一)、拼拼讀讀。

1.學生自由讀出字音,說一說每個字音有什么不同。

2.教師指導認讀,讀準韻母。

3.教師帶讀,隨機點讀。

4.指名朗讀。

(二)、認一認,讀一讀。

1.學生認讀整體認讀音節,教師帶讀。

2.學生自由練習,教師巡視,進行個別指導。

三、“我會做”

(三)、照樣子連線組字,再在田字格里寫一寫。

1.觀察認讀每個字,想一想它們可以組成什么字。

2.學生說說,再把字寫下來。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第四、五、六題及“我會念”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課前2分鐘大聲說(積累語言)

1.?檢查學生課前準備情況:

(1)書本、筆盒放桌角。

(2)鼓勵學生坐得精神、注意力集中等。

2.?大聲朗誦本周“我愛朗讀”。

二、“我會做”

(四):用“——”找出一個與其他三個不同的詞語。

1.學生認讀每個詞語,并說說他們屬于什么類別。

2.想一想,說一說,哪個不是同一類別的。

(五)、“我會做”——照樣子擴詞。

1.說一說,例子是什么意思。理解“擴詞”的意思。

2.學生嘗試口頭擴詞:

組生自由填寫,BC組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填寫。

(六)讀句子。

1.四季是指春季、夏季、秋季和冬季。

2.爸爸、媽媽給我過生日。

(1)指導學生認真讀句子,說說句子的意思。

(2)教師帶讀,學生跟讀、齊讀;指名朗讀。

三、“我會念”——(七)念兒歌:

春天來了

雪消了,冰化了。小河的窗子打開了,

魚兒探頭看一看,啊,春天來到了!

1.引導學生仔細看圖,說說你看到了什么?

2,教師播放動畫,欣賞雪融化、河面上的冰融化了,小河的水嘩嘩地向前流,引出句子“雪消了,冰化了。小河的窗子打開了。”重點理解原本結冰的河面冰融化了,水嘩嘩地流動,就像窗子被打開一樣。“

3.小河的窗子打開了,可以看見什么呢?引出“可以看見魚”,出示句子:“魚兒探頭看一看,啊,春天來到了。”重點讀準“探頭”,理解“探頭”的意思。

4.大聲朗誦兒歌。

組生看圖背誦兒歌。

9、?校服運動服

教學目的要求:

A組生:正確認讀、書寫“校、加、比”3個生字,并能組詞;正確辨認“校服、運動服”,學會在不同場合穿不同的衣服,珍惜校園生活,懂得愛護校服、運動服。

B組生:正確認讀“校、加、比”3個生字;正確辨認“校服、運動服”,學會在不同場合穿不同的衣服,珍惜校園生活,懂得愛護校服、運動服。

C組生:能指認校服、運動服;在不同場合樂意穿不同的衣服,懂得愛護校服、運動服。

教學重、難點:

正確認讀、書寫“校、加、比”3個生字;正確辨認“校服、運動服”,學會在不同場合穿不同的衣服,珍惜校園生活,懂得愛護校服、運動服。

教具準備:小黑板、生字卡片、校服、運動服

課時安排:三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認讀、書寫“校”,學習名詞:校服、運動服及課文第一自然段。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課前大聲朗讀。

1.?檢查學生課前準備情況:

(1)書本、筆盒放桌角。

(2)鼓勵學生坐得精神、注意力集中等。

2.大聲朗誦本周“我愛朗讀”內容。

二、談話導入,看圖說話。

1.出示“升國旗”圖片,我們升國旗的時候,大家都穿著——校服。對了,學校統一發給大家的的衣服,我們叫它“校服”,板書:校服,讀準字音。用圖片指認、實物指認的方式說準校服的字音。

2.看課文插圖1,圖中的學生都穿著統一的衣服來上課了。他們的校服是怎樣的呢?我們的校服是怎樣的呢?——有裙子、有套裝、小西裝等。(我們學校的校服是運動服)我們一般在什么時候穿校服呢?重大節日、升旗的時候。

3.那么參加體育運動時,大家都穿著什么呢?運動服。板書:運動服。讀準字音。理解字義:運動服一般比較寬松,適合運動,大部分有彈性較好的運動衣和運動褲子組成,一般不是裙裝、西裝。

4.?教師補充說明:很多學校的校服同時也是運動服。

三、學習課文第一自然段。

1.“上學時,我們要穿校服。”

2.朗讀句子,熟讀句子。

四、游戲練習:辨析:看圖指認運動服、校服。

1.卡片抽取練習:教師說服裝名稱,學生找相應圖片。

2.連線:運動服不同的運動服圖片

校服不同的校服圖片

五、書寫指導“校”。

1.?“校”提醒學生觀察辨析這個左窄右寬的字中“木”的“捺”改為了“點”。

2.教師板演,學生書空,學生田字格中寫2個,教師巡視個別指導。

六、課后練習

A組生:指認“校服、運動服”“校”字寫2行并組詞,練習朗讀課文第一自然段。

B組生:指認“校服、運動服”,“校”字寫1行,練習朗讀課文第一自然段。

C組生:指認“校服、運動服”,練習朗讀課文第一自然段。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認讀、書寫“加、比”,會組詞,并能在生活中靈活運用。

2.學習課文第二自然段,會逐字朗讀并理解。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課前大聲朗讀。

1.?檢查學生課前準備情況:

(1)書本、筆盒放桌角。

(2)鼓勵學生坐得精神、注意力集中等。

2.大聲朗誦本周“我愛朗讀”內容。

二、復習

1.出示實物,說說這是什么?這是(運動服)(校服)。

2.認讀詞語:運動服、校服。

三、小故事導入,學習課文第二自然段。

1.故事:斌斌同學上體育課時,穿著西裝校服,結果運動時,腿一張開,“叭”的一聲,他的褲襠開了個大口子。這樣好嗎?

2.因此:不同的場合要穿不同的服裝。出示課文第二自然段內容“參加體育活動時,我們要穿運動服。運動員在進行訓練和比賽時也穿運動服。”

3.教學生字“加、比”,讀準字音,認讀詞語:參加、比賽。

4.帶讀句子:“參加體育活動時,我們要穿運動服。運動員在進行訓練和比賽時也穿運動服。”

5.?指導朗讀、跟讀、齊讀、指名讀。

6.齊讀全文。

7.說一說,什么時候穿校服,什么時候穿運動服?

8.補充:我們的校服同時也是運動服,是學校免費發給我們的,我們要愛護校服,保持校服的整潔,臟了要及時換洗。不同的季節校服也是不一樣的,出示夏季、冬季校服,我們要根據季節穿校服。

四、實踐游戲練習

1.出示校服、運動服。教師說:上學了,學生邊拿相應的服裝,邊說:穿()。

參加體育活動嘍,學生邊拿相應的服裝,邊說:穿()。

2.比比誰拿得快。

五、書寫指導“加”“比”。

1.?“加”“比”提醒學生觀察辨析這兩個都是左窄右寬的字。

2.教師板演,學生書空,學生田字格中寫2個,教師巡視個別指導。

3.?組詞:加:加法、參加、加減;比:評比、比賽、比一比。

六、課后練習

A組生:“加、比”2字寫2行并組詞,朗讀并背誦全文。

B組生:“加、比”2字寫1行,朗讀全文。

C組生:指認校服、運動服。

第三課時

教學目標:

1.會逐字朗讀全文。

2.在教師的指導下完成課后練習。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課前大聲朗讀。

1.?檢查學生課前準備情況:

(1)書本、筆盒放桌角。

(2)鼓勵學生坐得精神、注意力集中等。

2.大聲朗誦本周“我愛朗讀”內容。

二、朗讀全文,指導記憶。

1.?復習詞語:校服、上學、學生、活動、參加、比賽

2.教師引導學生朗讀全文。

師生對讀、生生對讀、同桌合作朗讀、提問朗讀。

3.指名背誦。

4.說一說:你什么時候穿校服,什么時候穿運動服?什么季節穿穿夏季校服,什么季節穿冬季校服?

三、課堂練習指導

1.想想練練

(1)給下列字加部首,再組詞。

井( )( ) 交( )( )

牙( )( ) 口( )( )

(引導學生先想一想,帶有“井、交、牙、口”字字有哪些,可以組什么詞,再讓A組生自由填寫,BC組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填寫。)

(2)填空,再讀一讀。

( ? ? ?)時,我穿校服。

我會( ? ? ? ? ? ??)

(學生朗讀句子,再嘗試說一說,最后填寫。)

2.讀讀寫寫。——讀一讀,再抄寫。

校服、上學、學生、活動

(教師引導認讀詞語A組生抄詞語。教師指導BC組生繼續認讀詞語。)

四、板書設計“

第9課

校服運動服

上學時穿校服

體育活動穿運動服

(比賽、活動)

第三篇: 培智生活語文優秀教案

培智學校生活語文教案


課  型

培智學校二年級生活語文課程

主講人

惠琳琳

一:教材介紹與分析

《清明 端午 中秋》是一篇上海市盧灣輔讀學校的生活語文課文,該文主要介紹了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三個重要的中國傳統節日以及對應節日的傳統習俗。通過學習該生活語文課文,可用使學生了解到節日的傳統習俗活動,感受到傳統節日的美好。

二:學生基本情況及分析

本班學生共有八名,類型包括輕中度,重度智力障礙,自閉癥,腦癱。根據學生的實際水平和授課內容的特點將學生分為兩類:

A類學生:肖xx 趙xx 張xx 李xx 年齡在8—10歲之間,屬于輕中度智力落后 有一定的認知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能夠通過老師的講課初步掌握各個節日及對應的節日活動。

B類學生:孫xx 胡xx 曹xx 匡xx 年齡在8—10歲之間 包括重度智障,唐氏綜合征,自閉癥 認知能力較差 語言表達能力欠缺 需要老師的反復提示才能完成較為簡單的教學任務。

三: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A類學生:知道并能口頭表述三個節日的名稱以及每個節日對應的至少兩種傳統習俗;B類學生:知道三個節日以及每個節日對應的至少一種傳統習俗。

2、過程與方法:A類學生:在老師的指令下能夠完成將傳統節日習俗對應的圖片分類并配對;B類學生:在老師的指令和提示下能夠部分完成將傳統節日習俗對應的圖片分類;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提高學生的認知能力,提高學生對傳統節日的認識和熱愛。

四:教育康復重難點

(1)教學重點:了解并掌握三個傳統節日的節日習俗活動

(2)教學難點:能夠按照節日的不同進行匹配不同的節日傳統習俗。

五:教具準備

語文課本

多媒體課件:《清明 端午 中秋》課件PPT 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簡單介紹視頻

清明節傳統節日習俗活動圖片

端午節傳統節日習俗活動圖片

中秋節傳統節日習俗活動圖片

六、教學過程

設計意圖

(一)、激發興趣? 導入課文。

首先老師出示月餅的圖片,然后問學生:“這是什么?誰來告訴我我們什么時候吃這種食物?”最后老師小結:你們回答得非常正確,不過我今天不僅僅帶來了月餅,還帶來了另外兩種食物,相信你們一定喜歡吃。

(二)、圖文視頻結合,節日初步認識。

首先老師依次出示青團,粽子,月餅 圖片,提出問題:①這種食物是在哪個節日吃?

然后生生交流,A類學生討論第二個問題。B類學生討論第一個問題。最后請各組代表積極發言,老師總結同學們的發言,啟迪思考:我們剛剛提到了三個節日,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它們是中國傳統的節日,習俗各不相同。我們在清明節吃青團,端午節吃粽子,中秋節吃月餅。其實還有一些有趣的傳統習俗呢?那讓我們一起來觀看動畫吧!

接下來播放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節日介紹動畫視頻。播放完請A類學生回答三個節日的其它傳統習俗。

最后老師小結:原來清明節不僅僅可以吃青團,還可以放風箏,掃墓;端午節不僅僅吃粽子還可以賽龍舟,戴香囊;中秋節不僅僅可以吃月餅,還可以賞月,觀潮呢!再啟迪思考:你們在過這些節日的時候都做了些什么?盡量讓學生暢所欲言,說出自己的節日故事,最后再由老師總結、鼓勵。

出示美味誘人的月餅圖片目的是迅速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并引出本節課的主題:節日與節日傳統習俗。

通過出示生動形象的圖片,給學生非常好的視覺提示,引出本節課的三個節日: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

視頻動畫能夠非常好吸引學生注意力,調動學生的視覺,聽覺等幫助學生認識和記憶三個節日的傳統習俗活動。老師引導式的教學啟發學生根據學習的節日,回顧生活中節日的經歷,用語言表達出來,從而提高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和經驗總結能力。

(三)、學以致用,我會配對:

首先老師發言:剛才我們已經學習了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三個節日的傳統習俗,那接下來老師就要考一考你們了。這邊有九張圖片,每張圖片都是節日的傳統習俗。老師希望你們能夠將這些圖片與對應的節日正確匹配。然后在黑板上書寫三個節日名稱(注意書寫節日之間有間隔,方便學生清晰地將圖片貼到目標節日旁邊)

活動過程:首先是節日食物配對,請B類學生進行配對,必要時老師進行肢體輔助;

然后是節日活動配對,請A類學生進行配對,必要時老師可進行語言輔助。

學生配對結束后老師及時鼓勵強化。

(四)、激發思維,延伸到其它傳統節日:

老師問:今天我們學習了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三個中國傳統的節日。放學回家可以考一考你們的家人他們知不知道這幾個節日。

同時提問:同學們你們還知道中國哪些的傳統節日嗎?鼓勵學生踴躍發言。另外也可以向學生建議:問一問你們的家人知道中國還有哪些傳統節日,同學之間也可以相互交流。

創設游戲,激發參與活動的興趣,讓學生在表演的過程中,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拋出問題引發學生思考,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能拓展能力。

引導學生進行家庭交流學習,將生活語文引入實際生活中,有利于學習的及時強化和實踐。

七:教學方法總結與反思

結合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依據本課主題內容畫面性強,分類結構類似和生活化的特點,主要采取了:(1)圖文結合教學法。(2)游戲教學法。(3)鞏固練習法。

在整節課程教學活動中以學生為主體,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參與學習活動,讓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通過回答、討論、感悟、動手等,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讓學生在游戲和圖文教學中體味到傳統節日的美好與生活語文的美妙。

推薦訪問: 教案 語文 通用

【培智生活語文優秀教案(通用3篇)】相關推薦

工作總結最新推薦

N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