狠狠干影院/欧美午夜电影在线观看/高黄文/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完整版

決勝脫貧攻堅,共享全面小康的讀書心得范文(通用3篇)

| 瀏覽次數:

《決勝》是由閻建鋼執導,王千源、柯藍、吳剛、孔維、寇振海、賈景暉主演的抗戰劇。該劇講述了大學教授孔方和未婚妻心理學教師向海音潛入敵方內部,同日軍少將橫尾闊斗智斗勇的故事。該劇于2016年3月8日在湖北綜合頻道首播, 以下是為大家整理的關于決勝脫貧攻堅,共享全面小康的讀書心得3篇 , 供大家參考選擇。

決勝脫貧攻堅,共享全面小康的讀書心得3篇

【篇1】決勝脫貧攻堅,共享全面小康的讀書心得

我們的人民熱愛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穩定的工作、更滿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會保障、更高水平的醫療衛生服務、更舒適的居住條件、更優美的環境,期盼孩子們能成長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人世間的一切幸福都需要靠辛勤的勞動來創造。我們的責任,就是要團結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繼續解放思想,堅持改革開放,不斷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努力解決群眾的生產生活困難,堅定不移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2012年11月15日),《十八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上),中央文獻出版社2014年版,第70頁

消除貧困、改善民生、實現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F在,我國大部分群眾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出現了中等收入群體,也出現了高收入群體,但還存在大量低收入群眾。真正要幫助的,還是低收入群眾。

——《在河北省阜平縣考察扶貧開發工作時的講話》(2012年12月29日、30日),《做焦裕祿式的縣委書記》,中央文獻出版社2015年版,第15頁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在農村、特別是在貧困地區。沒有農村的小康,特別是沒有貧困地區的小康,就沒有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大家要深刻理解這句話的含義。因此,要提高對做好扶貧開發工作重要性的認識,增強做好扶貧開發工作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在河北省阜平縣考察扶貧開發工作時的講話》(2012年12月29日、30日),《做焦裕祿式的縣委書記》,中央文獻出版社2015年版,第16頁

深入推進扶貧開發,幫助困難群眾特別是革命老區、貧困山區困難群眾早日脫貧致富,到二〇二〇年穩定實現扶貧對象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義務教育、基本醫療、住房,是中央確定的目標。我們要加大投入力度,把集中連片特殊困難地區作為主戰場,把穩定解決扶貧對象溫飽、盡快實現脫貧致富作為首要任務,堅持政府主導,堅持統籌發展,注重增強扶貧對象和貧困地區自我發展能力,注重解決制約發展的突出問題,努力推動貧困地區經濟社會加快發展。

——《在河北省阜平縣考察扶貧開發工作時的講話》(2012年12月29日、30日),《做焦裕祿式的縣委書記》,中央文獻出版社2015年版,第16頁

貧窮不是社會主義。如果貧困地區長期貧困,面貌長期得不到改變,群眾生活長期得不到明顯提高,那就沒有體現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那也不是社會主義。因此,各地區各部門要加強組織領導,在已經取得成績的基礎上,加大對扶貧對象和貧困地區的扶持力度,充分發揮貧困地區干部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廣泛組織和動員社會力量積極參與扶貧濟困,確保如期實現扶貧開發“兩不愁、三保障”的奮斗目標。

——《在黨的十八屆二中全會第二次全體會議上的講話》(2013年2月28日)

黨的十八大以后,我第二次到地方調研,就到了河北阜平縣,后來又去了不少貧困地區。我到這些地方調研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看真貧、扶真貧、真扶貧。不了解農村,不了解貧困地區,不了解農民尤其是貧困農民,就不會真正了解中國,就不能真正懂得中國,更不可能治理好中國。各級領導干部一定要多到農村去,多到貧困地區去,了解真實情況,帶著深厚感情做好扶貧開發工作,把扶貧開發工作抓緊抓緊再抓緊、做實做實再做實,真正使貧困地區群眾不斷得到真實惠。

——《在參加十二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貴州代表團審議時的講話》(2014年3月7日)

中國夢是追求幸福的夢。中國夢是中華民族的夢,也是每個中國人的夢。我們的方向就是讓每個人獲得發展自我和奉獻社會的機會,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機會,共同享有夢想成真的機會,保證人民平等參與、平等發展權利,維護社會公平正義,使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朝著共同富裕方向穩步前進。

——《在中法建交五十周年紀念大會上的講話》(2014年3月27日),《人民日報》2014年3月29日

全面實現小康,少數民族一個都不能少,一個都不能掉隊。要以時不我待的擔當精神,創新工作思路,加大扶持力度,因地制宜,精準發力,確保如期啃下少數民族脫貧這塊硬骨頭,確保各族群眾如期實現全面小康。

——在國家民委《民族工作簡報》第6期《“中國扶貧開發第一村”福建寧德市赤溪畬族村各族群眾全面邁入小康生活》上的批示(2015年1月29日)

我們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沒有老區的全面小康,特別是沒有老區貧困人口脫貧致富,那是不完整的。這就是我常說的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的涵義。

——《在陜甘寧革命老區脫貧致富座談會上的講話》(2015年2月13日)

加快老區發展步伐,做好老區扶貧開發工作,讓老區農村貧困人口脫貧致富,使老區人民同全國人民一道進入全面小康社會,是我們黨和政府義不容辭的責任。對這個問題,我一直掛在心上,而且一直不放心,所以經常講這個問題,目的就是推動各方面加緊工作。

——《在陜甘寧革命老區脫貧致富座談會上的講話》(2015年2月13日)

“十三五”的最后一年是二〇二〇年,正好是我們確定的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時間節點。“十三五”規劃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收官規劃。能不能收好官,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從現在情況看,城市這一頭盡管也存在一些難點,但總體上不成問題。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在農村,特別是在貧困地區,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最大的“短板”。

——《在部分省區市扶貧攻堅與“十三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座談會上的講話(節選)》(2015年6月18日)

回顧中國幾十年來減貧事業的歷程,我有著深刻的切身體會。上個世紀六十年代末,我還不到十六歲,就從北京來到了陜北一個小村莊當農民,一干就是七年。那時,中國農村的貧困狀況給我留下了刻骨銘心的記憶。我當時和村民們辛苦勞作,目的就是要讓生活能夠好一些,但這在當年幾乎比登天還難。四十多年來,我先后在中國縣、市、省、中央工作,扶貧始終是我工作的一個重要內容,我花的精力最多。我到過中國絕大部分最貧困的地區,包括陜西、甘肅、寧夏、貴州、云南、廣西、西藏、新疆等地。這兩年,我又去了十幾個貧困地區,到鄉親們家中,同他們聊天。他們的生活存在困難,我感到揪心。他們生活每好一點,我都感到高興。

二十五年前,我在中國福建省寧德地區工作,我記住了中國古人的一句話:“善為國者,遇民如父母之愛子,兄之愛弟,聞其饑寒為之哀,見其勞苦為之悲。”至今,這句話依然在我心中。

——《攜手消除貧困,促進共同發展》(2015年10月16日),《十八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中),中央文獻出版社2016年版,第719-720頁

共享發展注重的是解決社會公平正義問題。“治天下也,必先公,公則天下平矣。”讓廣大人民群眾共享改革發展成果,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是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的集中體現,是我們黨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根本宗旨的重要體現。這方面問題解決好了,全體人民推動發展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就能充分調動起來,國家發展也才能具有最深厚的偉力。我國經濟發展的蛋糕不斷做大,但分配不公問題比較突出,收入差距、城鄉區域公共服務水平差距較大。在共享改革發展成果上,無論是實際情況還是制度設計,都還有不完善的地方。為此,我們必須堅持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體人民朝著共同富裕方向穩步前進,絕不能出現“富者累巨萬,而貧者食糟糠”的現象。

——《以新的發展理念引領發展,奪取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的偉大勝利》(2015年10月29日),《十八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中),中央文獻出版社2016年版,第827頁

農村貧困人口脫貧是最突出的短板。雖然全面小康不是人人同樣的小康,但如果現有的七千多萬農村貧困人口生活水平沒有明顯提高,全面小康也不能讓人信服。所以,《建議》把農村貧困人口脫貧作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本標志,強調實施精準扶貧、精準脫貧,以更大決心、更精準思路、更有力措施,采取超常舉措,實施脫貧攻堅工程,確保我國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

——《以新的發展理念引領發展,奪取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的偉大勝利》(2015年10月29日),《十八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中),中央文獻出版社2016年版,第832頁

發展為了人民,這是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根本立場。馬克思、恩格斯指出:“無產階級的運動是絕大多數人的、為絕大多數人謀利益的獨立的運動”,在未來社會“生產將以所有的人富裕為目的”。鄧小平同志指出,社會主義的本質,是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鮮明提出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把增進人民福祉、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朝著共同富裕方向穩步前進作為經濟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這一點,我們任何時候都不能忘記,部署經濟工作、制定經濟政策、推動經濟發展都要牢牢堅持這個根本立場。

——《不斷開拓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新境界》(2015年11月23日),《十八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下),中央文獻出版社2018年版,第4頁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關鍵是要把經濟社會發展的“短板”盡快補上,否則就會貽誤全局。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最艱巨的任務是脫貧攻堅,最突出的短板在于農村還有七千多萬貧困人口。

——《在中央扶貧開發工作會議上的講話》(2015年11月27日),《十八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下),中央文獻出版社2018年版,第29頁

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從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奮斗目標出發,明確到二〇二〇年我國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這次五中全會把扶貧攻堅改成了脫貧攻堅,就是說到二〇二〇年這一時間節點,我們一定要兌現脫貧的承諾。

——《在中央扶貧開發工作會議上的講話》(2015年11月27日),《十八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下),中央文獻出版社2018年版,第29頁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是一個標志性指標。對這個問題,我一直在思考,也一直在強調,就是因為心里還有些不托底。所以,我說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關鍵看貧困老鄉能不能脫貧。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我們對全國人民的莊嚴承諾,必須實現,而且必須全面實現,沒有任何討價還價的余地。不能到了時候我們說還實現不了,再干幾年。也不能到了時候我們一邊宣布全面建成了小康社會,另一邊還有幾千萬人生活在扶貧標準線以下。如果是那樣,必然會影響人民群眾對全面小康社會的滿意度和國際社會對全面小康社會的認可度,也必然會影響我們黨在人民群眾中的威望和我們國家在國際上的形象。我們必須動員全黨全國全社會力量,向貧困發起總攻,確保到二〇二〇年所有貧困地區和貧困人口一道邁入全面小康社會。

——《在中央扶貧開發工作會議上的講話》(2015年11月27日),《十八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下),中央文獻出版社2018年版,第29-30頁

反貧困是古今中外治國理政的一件大事。消除貧困、改善民生、逐步實現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是我們黨的重要使命。新中國成立前,我們黨領導廣大農民“打土豪、分田地”,就是要讓廣大農民翻身得解放?,F在,我們黨領導廣大農民“脫貧困、奔小康”,就是要讓廣大農民過上好日子。

——《在中央扶貧開發工作會議上的講話》(2015年11月27日),《十八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下),中央文獻出版社2018年版,第31頁

經過改革開放三十七年來的努力,我們成功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扶貧開發道路,使七億多農村貧困人口成功脫貧,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打下了堅實基礎。我國成為世界上減貧人口最多的國家,也是世界上率先完成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的國家。我國扶貧開發取得的偉大成就,為全球減貧事業作出了重大貢獻,得到了國際社會廣泛贊譽。這個成就,足以載入人類社會發展史冊,也足以向世界證明中國共產黨領導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

——《在中央扶貧開發工作會議上的講話》(2015年11月27日),《十八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下),中央文獻出版社2018年版,第31頁

得民心者得天下。從政治上說,我們黨領導人民開展了大規模的反貧困工作,鞏固了我們黨的執政基礎,鞏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在國際風云激烈變幻的過程中,我們黨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巋然不動,就是因為我們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給億萬人民帶來了好處。“民為邦本,未有本搖而枝葉不動者?!薄疤煜轮蝸y,不在一姓之興亡,而在萬民之憂樂。”我們共產黨人必須有這樣的情懷。中國共產黨在中國執政就是要為民造福,而只有做到為民造福,我們黨的執政基礎才能堅如磐石。

——《在中央扶貧開發工作會議上的講話》(2015年11月27日),《十八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下),中央文獻出版社2018年版,第31-32頁

打贏脫貧攻堅戰,不是輕輕松松一沖鋒就能解決的,全黨在思想上一定要深刻認識到這一點。按照《中國農村扶貧開發綱要(二〇一一 —— 二〇二〇年)》要求,“十三五”期間脫貧攻堅的目標是,到二〇二〇年實現“兩不愁、三保障”。“兩不愁”,就是穩定實現農村貧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三保障”,就是農村貧困人口義務教育、基本醫療、住房安全有保障;同時,實現貧困地區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幅度高于全國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務主要領域指標接近全國平均水平。這個目標實現起來并不容易。

為什么這樣說?主要有以下原因。一是實現到二〇二〇年七千多萬農村貧困人口脫貧的目標,從今年起平均每年要減貧一千多萬人。二是經過多年努力,容易脫貧的地區和人口已經解決得差不多了,越往后脫貧攻堅成本越高、難度越大、見效越慢。三是按照投入二萬元大體解決一個農村貧困人口的脫貧問題測算,七千多萬農村貧困人口脫貧需要投入一萬四千億元,如果今年脫貧一千萬人,未來五年每年平均需投入二千四百億元左右。四是農村新的貧困人口還會出現,不少貧困戶穩定脫貧能力差,因災、因病、因學返貧情況時有發生。第一代農民工大多進入老齡階段,其中相當一些人因常年在外打工積勞成疾,回到家鄉后社會保障不給力,生活依舊十分困難。五是經濟下行壓力加大,貧困人口就業和增收難度增大,一些農民因喪失工作重新陷入貧困。

——《在中央扶貧開發工作會議上的講話》(2015年11月27日),《十八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下),中央文獻出版社2018年版,第33-34頁

當前脫貧攻堅既面臨一些多年未解決的深層次矛盾和問題,也面臨不少新情況新挑戰。脫貧攻堅已經到了啃硬骨頭、攻堅拔寨的沖刺階段,所面對的都是貧中之貧、困中之困,采用常規思路和辦法、按部就班推進難以完成任務,必須以更大的決心、更明確的思路、更精準的舉措、超常規的力度,眾志成城實現脫貧攻堅目標。

——《在中央扶貧開發工作會議上的講話》(2015年11月27日),《十八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下),中央文獻出版社2018年版,第34頁

找準方位才能把握航向,主動作為才能克難前行。新時期脫貧攻堅的目標,集中到一點,就是到二〇二〇年實現“兩個確?!保捍_保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確保貧困縣全部脫貧摘帽。實現這一目標,意味著我國要比世界銀行確定的在全球消除絕對貧困現象的時間提前十年。黨中央在這個問題上是下了決心的。全黨同志務必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中央決策部署上來、統一到實現“兩個確保”的目標上來,決不能落下一個貧困地區、一個貧困群眾。

——《在中央扶貧開發工作會議上的講話》(2015年11月27日),《十八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下),中央文獻出版社2018年版,第34頁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十三億人要攜手前進。讓幾千萬農村貧困人口生活好起來,是我心中的牽掛。我們吹響了打贏扶貧攻堅戰的號角,全黨全國要勠力同心,著力補齊這塊短板,確保農村所有貧困人口如期擺脫貧困。對所有困難群眾,我們都要關愛,讓他們從內心感受到溫暖。

——《二〇一六年新年賀詞》(2015年12月31日),《人民日報》2016年1月1日

落實共享發展理念,“十三五”時期的任務和措施有很多,歸結起來就是兩個層面的事。一是充分調動人民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舉全民之力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不斷把蛋糕做大。二是把不斷做大的蛋糕分好,讓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得到更充分體現,讓人民群眾有更多獲得感。要擴大中等收入階層,逐步形成橄欖型分配格局。特別要加大對困難群眾的幫扶力度,堅決打贏農村貧困人口脫貧攻堅戰。

——《深入理解新發展理念》(2016年1月18日),《十八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下),中央文獻出版社2018年版,第170-171頁

從目前全國脫貧攻堅情況看,東部京津滬江浙五個省市已經完成脫貧任務,東部其他省份和中部地區盡管存在一些難點,但總體上如期脫貧不成問題。西部地區特別是民族地區、邊疆地區、革命老區、連片特困地區貧困程度深、扶貧成本高、脫貧難度大,是脫貧攻堅的短板,也是我對脫貧攻堅最不托底的地方。

——《在東西部扶貧協作座談會上的講話》(2016年7月20日)

現在,扶貧開發到了攻克最后堡壘的階段,所以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把“扶貧攻堅戰”改成了“脫貧攻堅戰”。這就像六盤山是當年紅軍長征要翻越的最后一座高山一樣,讓全國現有五千多萬貧困人口全部脫貧,是我們打贏脫貧攻堅戰必須翻越的最后一座高山。只有翻越了這座山,扶貧開發的萬里長征才能取得最后勝利。

——《在東西部扶貧協作座談會上的講話》(2016年7月20日)

小康路上一個都不能掉隊!一年來,又有一千多萬貧困人口實現了脫貧,奮戰在脫貧攻堅一線的同志們辛苦了,我向同志們致敬。新年之際,我最牽掛的還是困難群眾,他們吃得怎么樣、住得怎么樣,能不能過好新年、過好春節。我也了解,部分群眾在就業、子女教育、就醫、住房等方面還面臨一些困難,不斷解決好這些問題是黨和政府義不容辭的責任。全黨全社會要繼續關心和幫助貧困人口和有困難的群眾,讓改革發展成果惠及更多群眾,讓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滿。

——《二〇一七年新年賀詞》(2016年12月31日),《人民日報》2017年1月1日

言必信,行必果。農村貧困人口如期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底線任務,是我們作出的莊嚴承諾。全黨要扎扎實實做好工作,確保到二〇二〇年貧困人口和貧困地區同全國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在十八屆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2017年2月21日)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最艱巨的任務是脫貧攻堅,這是一個最大的短板,也是一個標志性指標。我們中國共產黨人從黨成立之日起就確立了為天下勞苦人民謀幸福的目標。這就是我們的初心。我們黨一開始就是為改變窮苦人民命運而帶領他們進行革命的,當年打土豪、分田地,開展湖南農民運動、發動秋收起義、上井岡山,都是為了窮苦人民。到我們黨成立一百年時,到新中國成立七十年時,如果還沒有解決貧困人口脫貧問題,那黨的宗旨怎么體現、我們的承諾怎么兌現呢?所以,抓好扶貧工作,打贏脫貧攻堅戰,解決好貧困人口生產生活問題,滿足貧困人口追求幸福的基本要求,這是我們的目標,也是我們的莊嚴承諾,是國內外皆知的莊嚴承諾。我們一定要如期兌現承諾。

——《在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審議〈關于二〇一六年省級黨委和政府扶貧開發工作成效考核情況的匯報〉時的講話》(2017年3月23日)

我們必須看到,我國脫貧攻堅面臨的任務仍然十分艱巨。從總量上看,二〇一六年底,全國農村貧困人口還有四千三百多萬人。如期實現脫貧攻堅目標,平均每年需要減少貧困人口近一千一百萬人,越往后脫貧成本越高、難度越大。從結構上看,現有貧困大都是自然條件差、經濟基礎弱、貧困程度深的地區和群眾,是越來越難啃的硬骨頭。在群體分布上,主要是殘疾人、孤寡老人、長期患病者等“無業可扶、無力脫貧”的貧困人口以及部分教育文化水平低、缺乏技能的貧困群眾。在脫貧目標上,實現不愁吃、不愁穿“兩不愁”相對容易,實現保障義務教育、基本醫療、住房安全“三保障”難度較大。

——《在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座談會上的講話》(2017年6月23日),人民出版社單行本,第5-6頁

脫貧攻堅本來就是一場硬仗,而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是這場硬仗中的硬仗。我們務必深刻認識深度貧困地區如期完成脫貧攻堅任務的艱巨性、重要性、緊迫性,采取更加集中的支持、更加有效的舉措、更加有力的工作,扎實推進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

——《在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座談會上的講話》(2017年6月23日),人民出版社單行本,第7-8頁

加快推進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要按照黨中央統一部署,堅持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基本方略,堅持中央統籌、省負總責、市縣抓落實的管理體制,堅持黨政一把手負總責的工作責任制,堅持專項扶貧、行業扶貧、社會扶貧等多方力量、多種舉措有機結合和互為支撐的“三位一體”大扶貧格局,以解決突出制約問題為重點,以重大扶貧工程和到村到戶幫扶措施為抓手,以補短板為突破口,強化支撐保障體系,加大政策傾斜力度,集中力量攻關,萬眾一心克難,確保深度貧困地區和貧困群眾同全國人民一道進入全面小康社會。

——《在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座談會上的講話》(2017年6月23日),人民出版社單行本,第12頁

增進民生福祉是發展的根本目的。必須多謀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憂,在發展中補齊民生短板、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在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斷取得新進展,深入開展脫貧攻堅,保證全體人民在共建共享發展中有更多獲得感,不斷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

——《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2017年10月18日),人民出版社單行本,第23頁

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讓貧困人口和貧困地區同全國一道進入全面小康社會是我們黨的莊嚴承諾。要動員全黨全國全社會力量,堅持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堅持中央統籌省負總責市縣抓落實的工作機制,強化黨政一把手負總責的責任制,堅持大扶貧格局,注重扶貧同扶志、扶智相結合,深入實施東西部扶貧協作,重點攻克深度貧困地區脫貧任務,確保到二〇二〇年我國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做到脫真貧、真脫貧。

——《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2017年10月18日),人民出版社單行本,第47-48頁

二〇二〇年,我們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一個也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個也不能掉隊。我們將舉全黨全國之力,堅決完成脫貧攻堅任務,確保兌現我們的承諾。我們要牢記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努力抓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各項工作,不斷增強人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推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我堅信,中國人民的生活一定會一年更比一年好。

——《在十九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記者見面時的講話》(2017年10月25日)

讓人民過上好日子,是我們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我們將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不斷促進社會公平正義,使人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完善、更有保障、更可持續。我們將持續推進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實現到二〇二〇年我國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脫貧的目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十三億多中國人,一個都不能少!

——《抓住世界經濟轉型機遇,謀求亞太更大發展》(2017年11月10日),《人民日報》2017年11月11日

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過去幾年,脫貧攻堅取得了決定性的進展。各方面都行動起來了,社會大扶貧格局基本形成。同時,也要看到,脫貧攻堅越往后,剩下的越是難啃的硬骨頭。保證現行標準下的脫貧質量,就可以解決傳統意義上講的“絕對貧困”,這在國際上也是一個高標準,能夠確保兌現讓貧困人口和貧困地區同全國一道進入全面小康社會的莊嚴承諾。各地一定要按照黨中央確定的脫貧目標,既不能降低標準,也不能吊高胃口。

——《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的講話》(2017年12月18日)

精準脫貧是我在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的三大攻堅戰中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最具有決定性意義的攻堅戰。現在離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就剩下三年時間了。全面小康目標能否如期實現,關鍵取決于脫貧攻堅戰能否打贏。沒有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就沒有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這個底線任務不能打任何折扣,我們黨向人民作出的承諾不能打任何折扣。

——《在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的講話》(2017年12月28日)

到二〇二〇年我國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是我們的莊嚴承諾。一諾千金。到二〇二〇年只有三年的時間,全社會要行動起來,盡銳出戰,精準施策,不斷奪取新勝利。三年后如期打贏脫貧攻堅戰,這在中華民族幾千年歷史發展上將是首次整體消除絕對貧困現象,讓我們一起來完成這項對中華民族、對整個人類都具有重大意義的偉業。

——《二〇一八年新年賀詞》(2017年12月31日),《人民日報》2018年1月1日

我們搞社會主義,就是要讓各族人民都過上幸福美好的生活。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在貧困地區,特別是在深度貧困地區,無論這塊硬骨頭有多硬都必須啃下,無論這場攻堅戰有多難打都必須打贏,全面小康路上不能忘記每一個民族、每一個家庭。

——二〇一八年春節前夕赴四川看望慰問各族干部群眾時的講話(2018年2月10日-13日),《人民日報》2018年2月14日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要求出發,把扶貧開發工作納入“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作為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的重點任務,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和安排,全面打響脫貧攻堅戰。脫貧攻堅力度之大、規模之廣、影響之深,前所未有,取得了決定性進展,顯著改善了貧困地區和貧困群眾生產生活條件,譜寫了人類反貧困歷史新篇章。

——《在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座談會上的講話》(2018年2月12日)

脫貧攻堅成效巨大,但面臨的困難挑戰也同樣巨大,需要解決的突出問題依然不少。行百里者半九十。要清醒認識和把握打贏脫貧攻堅戰面臨任務的艱巨性,清醒認識把握實踐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和解決這些問題的緊迫性,不放松、不停頓、不懈怠,把困難估計得更充分一些,把挑戰認識得更到位一些,做好應對和戰勝各種困難挑戰的準備。

——《在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座談會上的講話》(2018年2月12日)

我們要以更大的力度、更實的措施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在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斷取得新進展,讓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在廣大人民現實生活中更加充分地展示出來。

——《在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的講話》(2018年3月20日)


打贏脫貧攻堅戰,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行百里者半九十。各級黨委和政府要把打贏脫貧攻堅戰作為重大政治任務,強化中央統籌、省負總責、市縣抓落實的管理體制,強化黨政一把手負總責的領導責任制,明確責任、盡銳出戰、狠抓實效。2018.8

* 始終把抓好脫貧攻堅作為重要的政治任務、最大的民生工程,全力推進、狠抓落實,脫貧攻堅邁上新臺階

【篇2】決勝脫貧攻堅,共享全面小康的讀書心得


2020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征文

  2020年是決戰脫貧攻堅收官之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還是消除農村的貧困。以下是為大家準備的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征文,歡迎大家前來參閱。

  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征文【1】

  作為李保國家鄉的武邑人民深感驕傲和自豪,在全縣掀起貫徹落實習批示精神、爭做“保國式”優秀共產黨員熱潮。全縣廣大黨員干部自覺以典型為鏡,多學一遍、深學一層,發揚“保國精神”,以人一之我百之的工作干勁,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爭當脫貧攻堅模范。

  發揮“李保國”等典型帶動作用

  該縣舉辦了弘揚李保國精神事跡報告會,引導黨員學習領會“保國精神”的精髓和內涵;開展“爭做李保國式好黨員、好干部,爭當李群生式好村官”活動,引導黨員干部群眾立足崗位,創先爭優;組織先進典型談體會、作報告,使廣大黨員學有目標、做有榜樣;通過召開學習座談會、撰寫心得體會、組織演講征文、微信話題互動、業務技能練兵等多種形式,組織黨員談感想、找不足,喚起廣大黨員向先進典型學習、做合格共產黨員的內在動力;組織廣大黨員對標趕超,堅持邊學邊改,引導黨員根據崗位特點、履職情況和工作實績,客觀認定自身等次,對標先進典型找差距,制定整改措施,公開承諾踐諾。

  學習保國精神 加快推進脫貧攻堅

  該縣圍繞“全市率先脫貧出列”的奮斗目標,出臺了《關于開展“學習李保國精神,全面脫貧奔小康”活動的實施方案》,要求全縣黨員干部錘煉更加頑強的精神狀態和更加剛強的工作作風,以李保國同志的工作作風、李保國的精神狀態和工作干勁推進全面脫貧奔小康。在推進精準扶貧中,該縣堅持把創新扶貧業態機制、搭建脫貧產業平臺作為根本出路,針對不同貧困情況,重點在全縣培育搭建了京東“跑步雞”、寧波天邦股份100萬頭商品豬全產業鏈、設施蔬菜脫貧產業園、光伏發電四大脫貧產業平臺,帶動貧困群眾脫貧致富。在五大脫貧產業平臺,大力推行“政、企、銀、戶、?!薄拔逦灰惑w”模式,引導貧困戶帶土地、帶勞動力、帶各類資金加入合作社,確保貧困戶當年能脫貧,今后10—20年有長期收益。

  開展“雙增雙培工程”助力脫貧

  該縣大力實施農村致富帶頭人“雙增雙培”工程,即增強農村致富帶頭人致富能力、帶富能力、把農村致富帶頭人培養成黨員、把黨員致富帶頭人培養成農村干部,制定了《“雙增雙培”工程20XX年推進方案》,通過在平臺上選人和選人建平臺,實行“1+10”聯戶幫帶機制,帶動貧困戶脫貧。20XX年重點培育了河北綠園公司董事長孫鈺聰、審坡鎮賈寺院村黨支部書記種菜能手賈三虎等144名致富帶頭人,實現了貧困村全覆蓋,有效帶動了貧困群眾脫貧致富。

  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征文【2】

  習近平總書記說:我們對脫貧攻堅要有一種責任感、緊迫感,要帶著感情做這項工作,要真正做到內心向往貧困群眾住上新房,穿上新衣,向往貧困群眾發家致富,奔上小康,讓扶貧攻堅成為黨員干部的心中事,心中石。習總書記強調抓扶貧切忌喊大口號,也不要定那些好高騖遠的目標,要一件事一件事做好。扶貧攻堅,更需要我們黨員干部多一些擔當,多一些辦法,多一些接地氣的思路,用換位思考的方法,來解決群眾遇到的實際困難。

  一是走訪困難戶方面要帶著細心去走訪,做到有的放矢。走訪戶前,要認真了解全村的基本情況以及走訪的群眾類型(五保,低保,扶貧戶,勞動力情況等)。群眾對政策的知曉了解情況。

  要帶著誠心去走訪,做到將心比心。在走訪過程中,盡可能地到群眾家中看一看,聽一聽,采用拉家常的方式,以請教的語氣,重點了解群眾家庭生產,生活中存在的問題,對群眾要實話實說。對于有些群眾當面不情愿說的話,可留下公示的電話,希望能聽到他們的真實聲音和期盼。在走訪過程中,看到部分群眾生活相當艱苦,特別是一些因病殘導致家庭貧困的現實(群眾年老、身邊無人照料、房屋破舊、生活貧苦),要在走訪時一一進行了解記錄。

  要調整好心態。在走訪困難群眾時候,要將群眾當自己的親人,朋友,以誠相待。要改變工作作風。在處理困難群眾問題時候,要結合有關政策的基礎下,要有耐心,動之以情,曉之以理,一遍不行,要講兩遍,三遍。一次不在家,就走兩次,三次,來調處解決問題。走訪群眾時,很多群眾都積極配合,他們對我們的工作都非常理解和支持,又是倒茶,又是拿凳子讓坐。感謝群眾對我們工作的理解和配合,今后應認真將工作做好。也許有時候走訪了不一定能解決什么問題,但我們來了。經常走訪是拉近群眾的距離,打好群眾基礎,無形中為社會和諧穩定作出貢獻。

【篇3】決勝脫貧攻堅,共享全面小康的讀書心得

關于決勝脫貧攻堅,共享全面小康方面的重要論述的心得體會三篇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期,根據習總書記扶貧論述,將"堅持群眾主體,激發內生動力"作為攻堅的重要方向,提出"扶貧先扶智"的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新論斷,進一步提出教育公平是社會公平的重要基礎。

  治貧先治愚。要讓貧困家庭的孩子都能接受公平的有質量的教育,盡力阻斷貧困代際傳遞,下一代要過上好生活,首先要有文化,我們基層學校黨組織更應發揮戰斗堡壘的作用,打開孩子們通過學習成長改變命運的扎實通道。

  扶貧先扶智。讓貧困學生能夠接受良好的教育,既是扶貧開發的重要任務,也是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的重要途徑,今天被幫助的孩子,長大后就很可能會成為幫助別人的人。這種感恩方式的持續傳遞,能夠形成良好的互幫互助氛圍,激發社會扶貧熱情,傳承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在全面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進程中,更廣泛動員社會力量參與教育精準扶貧,需要進一步解決面臨的問題困難,采取更有力有效的舉措。黨和國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推動貧困地區教師事業加快發展、教師隊伍素質不斷提高,讓我們貧困地區每一個孩子都能接受良好教育,實現德智體美全面發展,成為社會有用之才。

  激發內生動力,調動貧困地區和人口的積極性,有賴于宣傳、教育、培訓、組織工作。教育扶貧是教育均等化的重要手段,為長遠的脫貧奠定了基礎。造成貧困人口貧困的原因有很多,但公共服務不均等,尤其是教育、衛生資源的不均等,是致貧的重要原因,脫貧攻堅就是要消除這種不均衡。在教育方面,通過加大教育扶貧,有效促進貧困地區的教育均等化,逐漸建立其自身的內生發展動力,為從根本上解決貧困群眾的脫貧問題奠定更好的基礎。引導他們樹立"寧愿苦干、不愿苦熬"的觀念,自力更生、艱苦奮斗,靠勤奮勞動改變貧困面貌。

  抓好教育是扶貧開發的根本大計。以教育公平促進社會公平正義,不斷加強對基礎教育的支持力度,辦好學前教育,均衡發展義務教育,逐步縮小區域、城鄉、校際差距,推進教育精準扶貧,讓每一個孩子對自己有信心、對未來有希望?! £P于決勝脫貧攻堅,共享全面小康方面的重要論述的心得體會

  10月24日,縣委老干部局組織機關全體人員專題學習會,研學了《習近平扶貧論述摘編》中關于《決勝脫貧攻堅共享全面小康》的重要論述。

  會議指出,《習近平扶貧論述摘編》是新時代脫貧攻堅事業的科學指引和行動指南。當前,我國脫貧攻堅事業已經到了決勝沖刺期,對《摘編》進行深入學習,是認識我國脫貧攻堅事業,從中汲取營養和力量的有效途徑,同時學習總書記的為民情懷指導我們的脫貧攻堅幫扶助困工作。

  會議強調,機關全體人員要結合工作實際,進一步加強學習,要和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結合起來,要和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結合起來,深入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扶貧工作的重要論述,要以相關論述精神為指導,理清思路,明確方向,以更加務實的工作態度和決心,扎實推動脫貧攻堅工作?! £P于決勝脫貧攻堅,共享全面小康方面的重要論述的心得體會

  近日,中共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員會同國務院扶貧辦編輯的《習近平扶貧論述摘編》一書由中央文獻出版社出版并在全國發行。全書記錄了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脫貧攻堅戰的偉大實施歷程,展現了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扶貧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作為黨員干部,扶貧攻堅成為當下主旋律,是黨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莊嚴承諾,通過閱讀,我激情澎湃,分享兩點感悟。

  打贏脫貧攻堅戰,作風建設不能少。作風建設將有力約束黨員干部的不盡心、不盡責、不作為,特別針對紙上脫貧等形式主義和貪污腐敗,要采取零容忍的態度嚴肅處理,為脫貧攻堅保駕護航。同時,對積極投身一線脫貧工作的黨員干部采取激勵政策,讓工作有干勁、有盼頭、有甜頭,讓脫貧工作更加充滿正能量。

  打贏脫貧攻堅戰,群眾需求不能忘。脫貧的主體是困難群眾,只有真正了解困難群眾的所需所求,才能更有效地將脫貧工作落到實處。幫助群眾了解扶貧政策,積極走訪摸清底數,利用各類資源,有針對性的將困難情況細化歸類,做到有的放矢,真正解決群眾實際困難。

  脫貧攻堅戰的號角早已吹響,黨員干部們應以黨的"兩個一百年"為奮斗目標,積極落實脫貧政策,鼓足干勁加油干,力爭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讓扶貧工作完美收官。(貴州省貴陽市烏當區順新社區穆天鵬)近日,中共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員會同國務院扶貧辦編輯的《習近平扶貧論述摘編》一書由中央文獻出版社出版并在全國發行。全書記錄了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脫貧攻堅戰的偉大實施歷程,展現了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扶貧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作為黨員干部,扶貧攻堅成為當下主旋律,是黨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莊嚴承諾,通過閱讀,我激情澎湃,分享兩點感悟。

  打贏脫貧攻堅戰,作風建設不能少。作風建設將有力約束黨員干部的不盡心、不盡責、不作為,特別針對紙上脫貧等形式主義和貪污腐敗,要采取零容忍的態度嚴肅處理,為脫貧攻堅保駕護航。同時,對積極投身一線脫貧工作的黨員干部采取激勵政策,讓工作有干勁、有盼頭、有甜頭,讓脫貧工作更加充滿正能量。

  打贏脫貧攻堅戰,群眾需求不能忘。脫貧的主體是困難群眾,只有真正了解困難群眾的所需所求,才能更有效地將脫貧工作落到實處。幫助群眾了解扶貧政策,積極走訪摸清底數,利用各類資源,有針對性的將困難情況細化歸類,做到有的放矢,真正解決群眾實際困難。

  脫貧攻堅戰的號角早已吹響,黨員干部們應以黨的"兩個一百年"為奮斗目標,積極落實脫貧政策,鼓足干勁加油干,力爭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讓扶貧工作完美收官。

內容僅供參考

推薦訪問: 脫貧 攻堅 決勝

工作總結最新推薦

N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