狠狠干影院/欧美午夜电影在线观看/高黄文/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完整版

機械傷害事故應急預案演練(通用6篇)

| 瀏覽次數:

預案,是指根據評估分析或經驗,對潛在的或可能發生的突發事件的類別和影響程度而事先制定的應急處置方案, 以下是為大家整理的關于機械傷害事故應急預案演練6篇 , 供大家參考選擇。

機械傷害事故應急預案演練6篇

機械傷害事故應急預案演練篇1

機械傷害事故應急預案

1 適用范圍

本預案適用于****項目施工中發生機械傷害安全事故的應急救援。

2 編制目的

為了防止和減少橋梁施工機械傷害事故中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促進我部安全生產形勢的穩定好轉以及總結安全生產工作的經驗和教訓,明確本單位安全生產工作的重大問題和工作重點,提出預防事故的思路和辦法,全面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并有針對性地采取救援措施,防止事故的進一步擴大,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特制定本預案。

3 編制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

《重大事故應急預案編制指南》

《應急救援預案編制知識》

4 應急救援原則

1 常備不懈

2 統一指揮、分級負責、區域為主、單位自救和社會救援相結合

3 迅速、準確

5 工程基本情況)

我部承建的****工程((K0+000~K54+946.424))段、機電、交安、綠化及房建工程,位于陜西省****和****境內,長度為54.946公里,為高速公路,地形平緩。

6 周邊環境、社區情況

本段地勢平坦,線路在204省道、神延鐵路中間,區域內主要為農田、村莊、煤礦。

7 危險源的分布情況

指揮部管轄范圍內高處墜落安全事故危險源主要分布情況:

1 鉆孔樁施工

2 承臺、墩臺身施工

3 支架現澆非標簡支梁施工

4 鋼筋加工

5 拌合站砼生產、運輸

6 梁預制架設、橋面系施工

8 專家咨詢系統

與所在地****建立對口聯絡,聘請相關專家及專業技術人員組成專家咨詢小組,對我部的安全生產管理進行咨詢與指導。并****人民醫院建立救援聯絡,負責我單位傷害事故的救援咨詢和指導工作。同時,建立和****當地消防、派出所的聯系,定期聘請專家和專業技術人員來我單位進行機械傷害事故的預防以及其他有關安全生產方面問題的指導。

9 指揮機構的設置和職責

9.1指揮部成立機械傷害事故安全應急救援領導小組

組 長:****

副組長:****

成 員:指揮部各部門負責人、調度,各經理部經理、總工程師、安質部長

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主任:****

聯系電話:****-**** 手機****

9.2職責

指揮部領導小組在接到事故報告后:

1 根據應急救援預案和事故的具體情況迅速采取有效措施,組織搶救;

2 千方百計防止事故擴大,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3 嚴格執行有關救護規程和規定,嚴禁救護過程中的違章指揮和冒險作業,避免救護中的二次傷亡和財產損失;

4 要保護好事故現場,不得故意破壞事故現場、毀滅有關證據。

10 裝備及通訊網絡和聯絡方法

10.1常備急救裝備

體溫計、血壓計、聽診器、冰袋、各種消毒液及物品、一次性注射器及輸液裝置、急救包、擔架、止血帶、氧氣袋及各種常用小夾板或石膏繃帶等。

10.2通訊裝備

指揮部和各經理部配備手機和固定電話,并配備電腦、打印機、傳真機和建立寬帶網絡。

10.3聯絡方法

1 電話聯系

指揮部:****-****

2 傳真聯系

指揮部:****-****

3 網絡聯系:通過因特網聯系。

11 應急救援隊伍的任務和訓練

11.1應急救援隊伍的建立

各經理部按要求組建應急救援隊伍,并維持隊伍穩定。

11.2應急救援隊伍的任務

1 當發生突發性重大安全事故時,應急救援隊伍要通過事前計劃和制定的應急救援措施,利用一切力量迅速控制事故的發展并盡可能排除事故,救援和保護好現場人員和場外人員的生命安全,將事故對人員、財產和環境造成的損失降低至最小限度。

2 應急救援隊伍的基本任務:

(1)立即組織營救受害人員;

(2)指導群眾防護,組織群眾撤離;

(3)迅速控制危險源,并對事故造成的危害進行檢驗、監測,測定事故的危害區域、危害性質及危害程度;

(4)做好現場清潔,消除危害后果;

(5)向有關部門和媒介提供詳實情況;

(6)保存有關記錄及實物,為后面事故調查工作做準備;

(7)查清事故原因,評估危害程度。

11.3應急救援隊伍的訓練

1 應急訓練的基本任務是:鍛煉和提高救援隊伍在突發事故情況下的快速搶險堵源、及時營救傷員、正確指導和幫助群眾防護和撤離、有效消除危害后果、開展現場急救和傷員轉送等應急救援技能和應急反應綜合素質,有效降低事故危害,減少事故損失。

2 應急訓練的主要目的:

(1)測試預案和程序的充分程度,在事故發生前暴露預案和程序的缺點;

(2)測試緊急裝置、設備及物質資源供應,辯識出缺乏的資源(包括人力和設備);

(3)提高現場內、外的應急部門的協調能力;

(4)判別和改正預案的缺陷;

(5)提高公眾應急意識,在單位應急管理的能力方面獲得大眾的認可和信心;

(6)改善各種反應人員部門和機構之間的協調水平;

(7)明確每個人各自崗位和職責,增強應急反應人員的熟練性和信心;

(8)提高整體應急反應能力。

3 應急救援隊伍培訓和基本內容:

各單位要采取講座、模擬、自學、小組受訓、受訓者和教師互動和考試等方法,對應急救援隊伍進行培訓。要針對不同水平的應急救援人員分別培訓。

培訓基本內容:

(1)報警

(2)疏散

(3)救援

(4)指揮和配合

4 應急救援演習

(1)目的:應急救援演習的目的是為了提高救援隊伍間的協同救援水平和實戰能力,檢驗應急救援綜合能力和運作情況,以便發現問題,及時改正,提高應急救援的實戰水平。

(2)演習類型

①基礎演習

②專業演習

③戰術演習

④自選科目演習

(3)演習的方法和內容

①單項演習:

a、通信聯絡、通知、報告程序演練

b、人員集中清點裝備及物資器材到位(裝車)演練

c、防護行動演練

d、醫療救護行動演練

e、消防行動演練

f、公眾信息傳播演練

②組合演習;

③全面演習(綜合演習)。

④演習的時間:各單位每年至少應進行一次應急演練,演練時,要精心設計,精心準備,模擬實際施工流程,安排多種復雜情況。要通過演練,提高各級負責人的組織指揮能力和職工的搶險救援能力,完善應急組織和預案。

12 預防機械傷害事故措施

1 各種機械操作人員和車輛駕駛員,必須取得操作合格證,不準操作與證不相符的機械,不準將機械設備交給無本機操作證的人員操作,對機械操作人員要建立檔案,專人管理。

2 操作人員必須按照本機說明書規定,嚴格執行工作前的檢查制度和工作中注意觀察及工作后的檢查保養制度。

3 駕駛室或操作室應保持整潔,嚴禁存放易燃、易爆物品,嚴禁酒后操作機械,嚴禁機械帶病運轉或超負荷運轉。

4 機械設備在施工現場停放時,應選擇安全的停放地點,夜間應有專人看管。

5 用手柄起動的機械應注意手柄倒轉傷人。向機械加油時要嚴禁煙火。

6 嚴禁對運轉中的機械設備進行維修、保養、調整等作業。

7 指揮施工機械作業人員,必須站在可讓人了望的安全地點并應明確規定指揮聯絡信號。

8 使用鋼絲繩的機械,在運行中嚴禁用手套或其他物件接觸鋼絲繩。用鋼絲繩拖拉機械或重物時,人員應遠離鋼絲繩。

9 起重作業嚴格按照《建筑機械使用安全技術規程》(JGJ33-86)和《建筑安裝工人安全技術操作規程》的要求執行。

10 定期組織機電設備、車輛安全大檢查,對檢查中查出的安全問題,按照“三不放過”原則進行調查處理,制定防范措施,防止機械事故的發生。

11 操作人員應嚴格執行指揮人員的信號,在進行各項動作前,應鳴聲示意。

12 6級以上大風或大雨、大雪、大霧等惡劣天氣時,應停止起重機露天作業。

13 起重機的變幅指示器、力矩限制器、行程限位開關等安全裝置必須齊全完整、靈敏有效。嚴禁用限位裝置代替操作機構。

14 起重機作業時,重物下方不得有人停留和通過。

15 必須按規定的起重性能進行作業,不得超載作業和起吊重量不明的物體。

16 起重機的吊鉤和吊環嚴禁補焊,有下列情形之一者,應當更換:危險斷面和鉤頸有永久變形;表面有裂紋;掛繩處斷面磨損超過高度的10%;吊鉤襯套磨損超過原厚度50%;心軸(銷子)磨損超過其直徑的3%~5%。

13 事故處理

1 事故上報必須實行系統上報制度,即事故工點第一管理者必須立即向各自作業隊第一負責人報告,安技人員必須向經指揮部安質科報告,調度人員必須向指揮部調度報告,確保各系統信息及時、準確,為事故處理和消除損失的擴大贏得時間,指揮部將在1小時內及時上報公司和當地安監局。

2 事故上報程序

(1)工程安全事故上報程序

(2)交通事故上報程序

3 生產安全事故調查處理原則

實事求是;尊重科學;及時準確。

4 事故調查處理程序:

組織調查組,明確任務,進行分工,盡快趕赴現場,進行調查。在調查基礎上,分析事故原因,提出防范措施。分清責任,對責任者提出處理意見,填寫調查報告書,結案歸檔。

傷亡事故發生后,應按照“四不放過”原則,盡快進行調查處理,以便弄清情況、查明原因、分清責任、吸取教訓、采取措施、改進工作,并使領導和職工群眾從中受到教育,防止同類事故再次發生。

在調查時,要全面細致查看現場,聽取當事者、知情人、見證人和基層領導的陳述;要注意發現痕跡,廣泛收集物證;要做詳細記錄,進行拍照、畫圖和錄象;要及時了解醫療部門對傷亡情況的報告;要組織計劃、物資、財會部門提出經濟損失的分析報告;根據需要,向有關部門索取與事故有關的生產、技術、設備的資料;組織技術鑒定和模擬試驗等等。

5 傷亡事故調查組職責

(1)查明傷亡事故發生的原因、過程和人員傷亡、經濟損失情況;

(2)確定傷亡事故的性質和責任者;

(3)提出對傷亡事故有關責任單位或責任者處理依據和提出防范措施的建議;

(4)向派出調查組的人民政府或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提交調查組成員簽名的傷亡事故調查報告書。

6 傷亡事故調查報告書內容

(1)發生事故的時間、地點;

(2)發生事故的單位(包括單位名稱、所在地址、隸屬關系等)和與發生事故有關的單位及有關的人員;

(3)事故的人員傷亡情況和經濟損失情況;

(4)事故的經過及事故原因分析;

(5)事故責任認定及對責任者(責任單位及責任人)處理建議;

(6)整頓和防范措施;

(7)調查組負責人及調查組成員名單(簽名),必要時在事故調查報告書中還應附相應的科學鑒定資料。

7 事故處理

(1)在處理事故時,應結合各級安全生產責任制的規定,分清事故的責任,對責任者進行嚴肅處理。

(2)凡因下述原因造成事故,主要應當追究有關領導和管理者的責任:

①安全工作無人負責,安全管理混亂;安全生產規章制度不健全,職工無章可循;

②沒有按規定對職工進行安全教育和技術培訓,工人未經工種考試合格就上崗操作;

③不按規定提取、使用安全技術措施經費;

④新建、改建、擴建工程和技術改造項目不執行“三同時”規定;

⑤在推行各種經濟承包責任制中沒有勞動安全衛生內容要求和相應措施;

⑥設備超過檢修、檢驗、使用期,超負荷以及帶病運轉;

⑦不積極采取措施消除事故隱患;

⑧對現場工作缺乏檢查或指導錯誤。

(3)因下述原因造成事故,主要應追究直接責任者和主要責任者的責任:

①違章指揮,違章作業,冒險作業;

②玩忽職守,違反安全生產責任制,違反勞動紀律;

③發現有發生事故危險的緊急情況,既不報告又不采取措施;

④擅自使用機器設備、擅自更改、拆除、毀壞、挪用安全裝置和設備;

⑤不按規定穿戴、使用防護服裝和用具;

⑥設計、施工錯誤。

(4)發生下列情況時,應對有關領導和直接責任者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由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①事故發生后,有意破壞事故現場,或對事故隱瞞不報,虛報或故意拖延報告;

②無正當理由,拒絕接受調查或拒絕提供有關情況和資料;

③事故發生后,不積極組織搶救和搶救不力,以至增加了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④在事故調查中,隱瞞事故真相、弄虛作假,甚至嫁禍于人;

⑤事故發生后,不認真吸取教訓,采取防范措施,致使同類事故重復發生;

⑥非法制造、安裝、檢修特種設備而造成人員傷亡、財產損失。

(5)在調查、處理傷亡事故中玩忽職守、徇私舞弊或者打擊報復的,由所在單位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由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6)在事故查處過程中,對事故責任者要根據情節和事故后果的嚴重程度,進行教育和給予經濟處罰、紀律處分直至追究法律責任。

(7)要認真做好事故的善后處理工作,根據國家的政策對傷亡人員及其家屬在精神上給予安慰,在經濟上給予幫助。

8 應當歸檔的資料應包括以下內容:

(1)職工傷亡事故登記表

(2)職工死亡、重傷事故調查報告書及批復材料

(3)現場調查記錄、圖紙、照片

(4)技術鑒定和試驗報告

(5)物證、人證材料

(6)直接和間接經濟損失材料

(7)事故責任者的自述材料

(8)醫療部門對傷亡人員的診斷證書

(9)發生事故時的工藝條件、操作情況和設計資料

(10)處分決定和受處分人員的檢查材料

(11)有關事故的通報、簡報及文件

(12)注明參加事故調查組的人員姓名、職務、單位

(13)事故處理批復機關的批復意見

(14)有關事故的資料,除了文字資料外,還包括照(圖)片、磁盤及縮微膠片等

14 工程搶險、搶修

當工程發生險情后,應立即啟動應急救援預案,迅速采取有效措施,組織工程的搶險搶修,及時排除險情,要防止事故的擴大,減少人員的傷亡和財產的損失。

15 現場醫療救護

1 應急電話

救護電話:120

2 常備物品

體溫計、血壓計、聽診器、冰袋、各種消毒液及物品、一次性注射器及輸液裝置。急救包、擔架、止血帶、氧氣袋及各種常用小夾板或石膏繃帶等。

3 各施工現場還應配備各種常用急救藥品及消毒用品。

4 施工現場急救概念和急救步驟

(1)現場急救概念

現場急救:就是應用急救知識和最簡單的急救技術進行現場初級救生,最大程度地穩定傷病員的傷、病情,減少并發癥,維持傷病員的最基本的生命體征。現場急救是否及時和正確,關系到傷病員生命和傷害的結果。

現場急救工作,還為下一步全面治療救治作了必要處理和準備。不少嚴重工傷和疾病,只有現場先進行正確的急救,及時做好傷病員轉送醫院的工作,途中給予必須的監護,并將傷病情,以及現場救治的經過,反映給接診醫生,保持急救的連續性,才可望提高一些危重傷員的生存率。傷病員才有生命的希望。如果坐等救護車或直接把傷病員送入醫院,則會由于浪費了最關鍵的搶救時間,而使傷病員的生命喪失。

(2)急救步驟

急救是對傷病員提供緊急的監護和救治,給傷病員以最大生存機會,急救一定要遵循以下四個急救步驟:

①調查事故現場,調查時要確保對你,傷病員或其他人無任何危險,迅速使傷病員脫離危險場所,尤其在施工現場,更是如此。

②初步檢查傷病員,判斷其神志、氣管、呼吸循環是否有問題,必要時立即進行現場急救和監護,使傷病員保持呼吸道暢通,視情況采取有效的止血、防止休克、包扎傷口、固定、保存好斷離的器官或組織、預防感染、止疼等措施。

③同步呼救。在施救的同時,另派人撥通120,通知救護人員和車輛,并繼續進行施救,一直要堅持到救護人員或其他施救者到達現場接替為止。此時還應反映傷病員的傷病情和簡單的救治過程。

④如果沒有發現危及傷病員的體征,可作第二次檢查,以免遺漏其他的損傷、骨折和病變。這樣有利于現場施行必要的急救和穩定病情,降低病發癥和傷殘率。

5 施工現場事故急救處理辦法

(1)止血

①壓迫止血法:先抬高傷肢,然后用消毒紗布或棉墊覆蓋在傷口表面,在現場可用清潔的手帕、毛巾或其他棉織品代替,再用繃帶或布條加壓包扎止血。

②指壓動脈出血近心端止血法:按出血部位分別采用指壓面動脈、頸總動脈、鎖骨下動脈、股動脈、脛前后動脈止血法。該方法簡便、迅速有效,但不持久。

(2)包扎、固定

創傷處用消毒的敷料或清潔的醫用紗布覆蓋,再用繃帶或布條包扎。在肢體骨折時,又可借助繃帶包扎夾板來固定受傷部位上下兩個關節,減少損傷,減少疼痛,預防休克。

(3)搬運

經現場止血、包扎、固定后的傷員,應盡快正確的搬運送醫院。

①在搬運嚴重創傷伴有大出血或已休克的傷員時,要平臥運送傷員,頭部可放置冰袋,路途中要盡量避免震蕩。

②在搬運高處墜落傷員時,若有脊椎損傷可能,一定要使傷員平臥在硬板上搬運,切忌只抬傷員的兩肩與兩腿或單肩背運傷員。否則將造成嚴重的后果、甚至死亡。

16緊急安全疏散

施工現場應設立疏散指示標志、應急照明、走道、緩降器、救生袋、救生滑梯等,要教育和培訓從業人員學會自救和求救的方法。發生安全事故時,一定要努力保護自己或他人的寶貴生命。各級領導和救護組要組織好救護工作,要選擇現成的疏散通道和設施,做到盡快疏散人員和設備。如遇到不能處理的緊急情況,要立即報警請求社會支援。

17社會支援

17.1社會支援國家聯絡體系圖見圖1

圖1 社會支援連絡體系圖

17.2發生事故后,如遇到不能處理的緊急情況以及為了最快、最有效、最大限度的搶救、救護傷員,要立即報警和聯系社會組織機構請求社會支援。建立與公司本部和當地相關單位的社會支援連絡體系,保證在突發安全事故后能使傷員得到急時的搶救和治療,將事故對人員、財產和環境造成的損失降至最低。

17.3社會支援電話:

火警電話:119

匪警電話:110

救護電話:120

交通事故求救電話:122

機械傷害事故應急預案演練篇2


機械傷害事故應急預案一、編制說明:

通過對施工全過程危險因素的辨識和評價,機械事故發生幾率較大,造成人身傷害和財產損失較嚴重,列為項目工程的危險因素。

項目部針對以上潛在的事故和緊急情況,編制應急準備及響應預案,當事故或緊急情況發生時,應保證能夠迅速做出響應,最大限度的減少可能產生的事故后果。

二、應急組織:

應急領導小組:

成立緊急情況應急領導小組:

組長:項目經理 王躍平

副組長: 趙 鵬

危險源控制組 戴繁勝

技術支持組 宋鋒強

搶險搶修組 楊子川

醫療救護組 薛艷陽

后勤保障組 組長:劉洪賓

外部協調組 組長:張明奎

安全保衛組 組長:呂 輝

應急領導小組職責:

1.負責指揮、協調工作,進行應急任務的分配和人員、應急資源設備調度,保證在最短時間內完成對事故現場的應急行動;在第一時間向上級領導報告,及時反饋后續緊急情況的處理。

2.救援結束后:小組全體成員根據預案實施過程中發生的變化和發現的問題,及時對預案提出調整、修改和補充意見,安全員負責收集意見并修訂預案。

應急領導小組分組及職責:

項目值班人員一旦收到緊急情況信息,應快速反應,及時準確的把情況報告應急領導小組,由領導小組組長或副組長擔任總指揮,按以下分組進行應急事件控制工作,過程中人員可協調。

1.組長

(1)緊急情況發生后,負責應急事件現場的總指揮工作,批準本預案的啟動與終止;

(2)統一部署應急預案的實施工作,并對應急工作中發生的爭議采取緊急處理措施。

2.危險源控制組

(1)貫徹執行搶險救援及避免事故擴大的臨時應急方案和措施;

(2)組織調集相關工程搶險隊和應急救援物資、設備,開展搶險救援工作;

(3)采取緊急措施,盡一切可能搶救傷員和被困人員,防止事故進一步擴大;

(4)尋找受害者并轉移至安全地帶;

(5)繪制事故現場平面圖,標明重點部位,向外部救援機構提供準確的搶險救援信息資料。

3.技術支持組

編制搶險救援及避免事故擴大的臨時應急方案和措施,事件發生時提供與技術相關的支持。

4.醫療救助組

(1)負責組織有關醫療單位對傷亡人員實施救治和處置;

(2)對搶救出的傷員,在外部救援機構未到達前,對傷者進行必要的搶救(如人工呼吸、包扎止血,防止受傷部位受污染等);

(3)使重傷者優先得到外部救援機構的救護;

(4)協助外部救援機構轉送傷者至醫療機構,并指定人員護理傷者。

5.搶險搶修警戒組

(1)負責組織對事故現場及周邊地區和道路進行警戒、控制,保護現場,維持現場搶險救護的正常運作,保持搶險救援通道的通暢,引導搶險救援人員及車輛的進入;

(2)組織人員有序疏散,保護項目部財產;

6.后勤保障組:

負責組織協調有關部門安排好應急救援人員的后勤保障工作。

7.對外聯絡組:

負責對外協調工作。

8.安全保衛組

負責日常現場的巡查、安保工作,遇有突發事件,迅速制止當事人,扭送公安機關處理。

三、應急響應流程:

四、事故救援程序:

事故救援:

1)發生機械傷害事故,受傷者自己或最早發現者首先大聲呼救。

2)應急小組長組織現場傷員,搶救組迅速將傷者抬到平整的場地進行必要的救治,同時撥打120 請求救助,如發現傷者有斷指斷腿等,應立即找到,用醫用紗布包好,隨同傷員一起送往醫院救治。

通訊:

項目部必須將110、120、項目部應急領導小組成員的手機號碼、企業應急領導組織成員手機號碼、當地安全監督部門電話號碼,明示于工地顯要位置。工地搶險指揮及安全員應熟知這些號碼。

警戒與治安:

安全保衛小組在事故現場周圍建立警戒區域實施交通管制,維護現場治安秩序。

人群疏散與安置:

疏散人員工作要有秩序的服從指揮人員的疏導要求進行疏散,做到不驚慌失措,勿混亂、擁擠,減少人員傷亡。

公共關系:

項目部技術組為事故信息收集和發布的組織機構,人員包括:技術組屆時將起到項目部的媒體的作用,對事故的處理、控制、進展、升級等情況進行信息收集,并對事故輕重情況進行刪減,有針對性定期和不定期的向外界和內部如實的報道,向內部報道主要是向項目部內部、分公司、集團公司的報道等,外部報道主要是向業主、監理、設計等單位的報道。

機械傷害事故應急預案演練篇3

機械傷害事故應急預案

1 適用范圍

本預案適用于****項目施工中發生機械傷害安全事故的應急救援。

2 編制目的

為了防止和減少橋梁施工機械傷害事故中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促進我部安全生產形勢的穩定好轉以及總結安全生產工作的經驗和教訓,明確本單位安全生產工作的重大問題和工作重點,提出預防事故的思路和辦法,全面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并有針對性地采取救援措施,防止事故的進一步擴大,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特制定本預案。

3 編制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

《重大事故應急預案編制指南》

《應急救援預案編制知識》

4 應急救援原則

1 常備不懈

2 統一指揮、分級負責、區域為主、單位自救和社會救援相結合

3 迅速、準確

5 工程基本情況)

我部承建的****工程((K0+000~K54+946.424))段、機電、交安、綠化及房建工程,位于陜西省****和****境內,長度為54.946公里,為高速公路,地形平緩。

6 周邊環境、社區情況

本段地勢平坦,線路在204省道、神延鐵路中間,區域內主要為農田、村莊、煤礦。

7 危險源的分布情況

指揮部管轄范圍內高處墜落安全事故危險源主要分布情況:

1 鉆孔樁施工

2 承臺、墩臺身施工

3 支架現澆非標簡支梁施工

4 鋼筋加工

5 拌合站砼生產、運輸

6 梁預制架設、橋面系施工

8 專家咨詢系統

與所在地****建立對口聯絡,聘請相關專家及專業技術人員組成專家咨詢小組,對我部的安全生產管理進行咨詢與指導。并****人民醫院建立救援聯絡,負責我單位傷害事故的救援咨詢和指導工作。同時,建立和****當地消防、派出所的聯系,定期聘請專家和專業技術人員來我單位進行機械傷害事故的預防以及其他有關安全生產方面問題的指導。

9 指揮機構的設置和職責

9.1指揮部成立機械傷害事故安全應急救援領導小組

組 長:****

副組長:****

成 員:指揮部各部門負責人、調度,各經理部經理、總工程師、安質部長

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主任:****

聯系電話:****-**** 手機****

9.2職責

指揮部領導小組在接到事故報告后:

1 根據應急救援預案和事故的具體情況迅速采取有效措施,組織搶救;

2 千方百計防止事故擴大,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3 嚴格執行有關救護規程和規定,嚴禁救護過程中的違章指揮和冒險作業,避免救護中的二次傷亡和財產損失;

4 要保護好事故現場,不得故意破壞事故現場、毀滅有關證據。

10 裝備及通訊網絡和聯絡方法

10.1常備急救裝備

體溫計、血壓計、聽診器、冰袋、各種消毒液及物品、一次性注射器及輸液裝置、急救包、擔架、止血帶、氧氣袋及各種常用小夾板或石膏繃帶等。

10.2通訊裝備

指揮部和各經理部配備手機和固定電話,并配備電腦、打印機、傳真機和建立寬帶網絡。

10.3聯絡方法

1 電話聯系

指揮部:****-****

2 傳真聯系

指揮部:****-****

3 網絡聯系:通過因特網聯系。

4 手機聯系:指揮部應急反應聯系方式:詳見《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總預案)中3.1.5.1。

11 應急救援隊伍的任務和訓練

11.1應急救援隊伍的建立

各經理部按要求組建應急救援隊伍,并維持隊伍穩定。

11.2應急救援隊伍的任務

1 當發生突發性重大安全事故時,應急救援隊伍要通過事前計劃和制定的應急救援措施,利用一切力量迅速控制事故的發展并盡可能排除事故,救援和保護好現場人員和場外人員的生命安全,將事故對人員、財產和環境造成的損失降低至最小限度。

2 應急救援隊伍的基本任務:

(1)立即組織營救受害人員;

(2)指導群眾防護,組織群眾撤離;

(3)迅速控制危險源,并對事故造成的危害進行檢驗、監測,測定事故的危害區域、危害性質及危害程度;

(4)做好現場清潔,消除危害后果;

(5)向有關部門和媒介提供詳實情況;

(6)保存有關記錄及實物,為后面事故調查工作做準備;

(7)查清事故原因,評估危害程度。

11.3應急救援隊伍的訓練

1 應急訓練的基本任務是:鍛煉和提高救援隊伍在突發事故情況下的快速搶險堵源、及時營救傷員、正確指導和幫助群眾防護和撤離、有效消除危害后果、開展現場急救和傷員轉送等應急救援技能和應急反應綜合素質,有效降低事故危害,減少事故損失。

2 應急訓練的主要目的:

(1)測試預案和程序的充分程度,在事故發生前暴露預案和程序的缺點;

(2)測試緊急裝置、設備及物質資源供應,辯識出缺乏的資源(包括人力和設備);

(3)提高現場內、外的應急部門的協調能力;

(4)判別和改正預案的缺陷;

(5)提高公眾應急意識,在單位應急管理的能力方面獲得大眾的認可和信心;

(6)改善各種反應人員部門和機構之間的協調水平;

(7)明確每個人各自崗位和職責,增強應急反應人員的熟練性和信心;

(8)提高整體應急反應能力。

3 應急救援隊伍培訓和基本內容:

各單位要采取講座、模擬、自學、小組受訓、受訓者和教師互動和考試等方法,對應急救援隊伍進行培訓。要針對不同水平的應急救援人員分別培訓。

培訓基本內容:

(1)報警

(2)疏散

(3)救援

(4)指揮和配合

4 應急救援演習

(1)目的:應急救援演習的目的是為了提高救援隊伍間的協同救援水平和實戰能力,檢驗應急救援綜合能力和運作情況,以便發現問題,及時改正,提高應急救援的實戰水平。

(2)演習類型

①基礎演習

②專業演習

③戰術演習

④自選科目演習

(3)演習的方法和內容

①單項演習:

a、通信聯絡、通知、報告程序演練

b、人員集中清點裝備及物資器材到位(裝車)演練

c、防護行動演練

d、醫療救護行動演練

e、消防行動演練

f、公眾信息傳播演練

②組合演習;

③全面演習(綜合演習)。

④演習的時間:各單位每年至少應進行一次應急演練,演練時,要精心設計,精心準備,模擬實際施工流程,安排多種復雜情況。要通過演練,提高各級負責人的組織指揮能力和職工的搶險救援能力,完善應急組織和預案。

12 預防機械傷害事故措施

1 各種機械操作人員和車輛駕駛員,必須取得操作合格證,不準操作與證不相符的機械,不準將機械設備交給無本機操作證的人員操作,對機械操作人員要建立檔案,專人管理。

2 操作人員必須按照本機說明書規定,嚴格執行工作前的檢查制度和工作中注意觀察及工作后的檢查保養制度。

3 駕駛室或操作室應保持整潔,嚴禁存放易燃、易爆物品,嚴禁酒后操作機械,嚴禁機械帶病運轉或超負荷運轉。

4 機械設備在施工現場停放時,應選擇安全的停放地點,夜間應有專人看管。

5 用手柄起動的機械應注意手柄倒轉傷人。向機械加油時要嚴禁煙火。

6 嚴禁對運轉中的機械設備進行維修、保養、調整等作業。

7 指揮施工機械作業人員,必須站在可讓人了望的安全地點并應明確規定指揮聯絡信號。

8 使用鋼絲繩的機械,在運行中嚴禁用手套或其他物件接觸鋼絲繩。用鋼絲繩拖拉機械或重物時,人員應遠離鋼絲繩。

9 起重作業嚴格按照《建筑機械使用安全技術規程》(JGJ33-86)和《建筑安裝工人安全技術操作規程》的要求執行。

10 定期組織機電設備、車輛安全大檢查,對檢查中查出的安全問題,按照“三不放過”原則進行調查處理,制定防范措施,防止機械事故的發生。

11 操作人員應嚴格執行指揮人員的信號,在進行各項動作前,應鳴聲示意。

12 6級以上大風或大雨、大雪、大霧等惡劣天氣時,應停止起重機露天作業。

13 起重機的變幅指示器、力矩限制器、行程限位開關等安全裝置必須齊全完整、靈敏有效。嚴禁用限位裝置代替操作機構。

14 起重機作業時,重物下方不得有人停留和通過。

15 必須按規定的起重性能進行作業,不得超載作業和起吊重量不明的物體。

16 起重機的吊鉤和吊環嚴禁補焊,有下列情形之一者,應當更換:危險斷面和鉤頸有永久變形;表面有裂紋;掛繩處斷面磨損超過高度的10%;吊鉤襯套磨損超過原厚度50%;心軸(銷子)磨損超過其直徑的3%~5%。

13 事故處理

1 事故上報必須實行系統上報制度,即事故工點第一管理者必須立即向各自作業隊第一負責人報告,安技人員必須向經指揮部安質科報告,調度人員必須向指揮部調度報告,確保各系統信息及時、準確,為事故處理和消除損失的擴大贏得時間,指揮部將在1小時內及時上報公司和當地安監局。

2 事故上報程序

(1)工程安全事故上報程序

(2)交通事故上報程序

3 生產安全事故調查處理原則

實事求是;尊重科學;及時準確。

4 事故調查處理程序:

組織調查組,明確任務,進行分工,盡快趕赴現場,進行調查。在調查基礎上,分析事故原因,提出防范措施。分清責任,對責任者提出處理意見,填寫調查報告書,結案歸檔。

傷亡事故發生后,應按照“四不放過”原則,盡快進行調查處理,以便弄清情況、查明原因、分清責任、吸取教訓、采取措施、改進工作,并使領導和職工群眾從中受到教育,防止同類事故再次發生。

在調查時,要全面細致查看現場,聽取當事者、知情人、見證人和基層領導的陳述;要注意發現痕跡,廣泛收集物證;要做詳細記錄,進行拍照、畫圖和錄象;要及時了解醫療部門對傷亡情況的報告;要組織計劃、物資、財會部門提出經濟損失的分析報告;根據需要,向有關部門索取與事故有關的生產、技術、設備的資料;組織技術鑒定和模擬試驗等等。

5 傷亡事故調查組職責

(1)查明傷亡事故發生的原因、過程和人員傷亡、經濟損失情況;

(2)確定傷亡事故的性質和責任者;

(3)提出對傷亡事故有關責任單位或責任者處理依據和提出防范措施的建議;

(4)向派出調查組的人民政府或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提交調查組成員簽名的傷亡事故調查報告書。

6 傷亡事故調查報告書內容

(1)發生事故的時間、地點;

(2)發生事故的單位(包括單位名稱、所在地址、隸屬關系等)和與發生事故有關的單位及有關的人員;

(3)事故的人員傷亡情況和經濟損失情況;

(4)事故的經過及事故原因分析;

(5)事故責任認定及對責任者(責任單位及責任人)處理建議;

(6)整頓和防范措施;

(7)調查組負責人及調查組成員名單(簽名),必要時在事故調查報告書中還應附相應的科學鑒定資料。

7 事故處理

(1)在處理事故時,應結合各級安全生產責任制的規定,分清事故的責任,對責任者進行嚴肅處理。

(2)凡因下述原因造成事故,主要應當追究有關領導和管理者的責任:

①安全工作無人負責,安全管理混亂;安全生產規章制度不健全,職工無章可循;

②沒有按規定對職工進行安全教育和技術培訓,工人未經工種考試合格就上崗操作;

③不按規定提取、使用安全技術措施經費;

④新建、改建、擴建工程和技術改造項目不執行“三同時”規定;

⑤在推行各種經濟承包責任制中沒有勞動安全衛生內容要求和相應措施;

⑥設備超過檢修、檢驗、使用期,超負荷以及帶病運轉;

⑦不積極采取措施消除事故隱患;

⑧對現場工作缺乏檢查或指導錯誤。

(3)因下述原因造成事故,主要應追究直接責任者和主要責任者的責任:

①違章指揮,違章作業,冒險作業;

②玩忽職守,違反安全生產責任制,違反勞動紀律;

③發現有發生事故危險的緊急情況,既不報告又不采取措施;

④擅自使用機器設備、擅自更改、拆除、毀壞、挪用安全裝置和設備;

⑤不按規定穿戴、使用防護服裝和用具;

⑥設計、施工錯誤。

(4)發生下列情況時,應對有關領導和直接責任者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由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①事故發生后,有意破壞事故現場,或對事故隱瞞不報,虛報或故意拖延報告;

②無正當理由,拒絕接受調查或拒絕提供有關情況和資料;

③事故發生后,不積極組織搶救和搶救不力,以至增加了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④在事故調查中,隱瞞事故真相、弄虛作假,甚至嫁禍于人;

⑤事故發生后,不認真吸取教訓,采取防范措施,致使同類事故重復發生;

⑥非法制造、安裝、檢修特種設備而造成人員傷亡、財產損失。

(5)在調查、處理傷亡事故中玩忽職守、徇私舞弊或者打擊報復的,由所在單位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由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6)在事故查處過程中,對事故責任者要根據情節和事故后果的嚴重程度,進行教育和給予經濟處罰、紀律處分直至追究法律責任。

(7)要認真做好事故的善后處理工作,根據國家的政策對傷亡人員及其家屬在精神上給予安慰,在經濟上給予幫助。

8 應當歸檔的資料應包括以下內容:

(1)職工傷亡事故登記表

(2)職工死亡、重傷事故調查報告書及批復材料

(3)現場調查記錄、圖紙、照片

(4)技術鑒定和試驗報告

(5)物證、人證材料

(6)直接和間接經濟損失材料

(7)事故責任者的自述材料

(8)醫療部門對傷亡人員的診斷證書

(9)發生事故時的工藝條件、操作情況和設計資料

(10)處分決定和受處分人員的檢查材料

(11)有關事故的通報、簡報及文件

(12)注明參加事故調查組的人員姓名、職務、單位

(13)事故處理批復機關的批復意見

(14)有關事故的資料,除了文字資料外,還包括照(圖)片、磁盤及縮微膠片等

14 工程搶險、搶修

當工程發生險情后,應立即啟動應急救援預案,迅速采取有效措施,組織工程的搶險搶修,及時排除險情,要防止事故的擴大,減少人員的傷亡和財產的損失。

15 現場醫療救護

1 應急電話

救護電話:120

2 常備物品

體溫計、血壓計、聽診器、冰袋、各種消毒液及物品、一次性注射器及輸液裝置。急救包、擔架、止血帶、氧氣袋及各種常用小夾板或石膏繃帶等。

3 各施工現場還應配備各種常用急救藥品及消毒用品。

4 施工現場急救概念和急救步驟

(1)現場急救概念

現場急救:就是應用急救知識和最簡單的急救技術進行現場初級救生,最大程度地穩定傷病員的傷、病情,減少并發癥,維持傷病員的最基本的生命體征。現場急救是否及時和正確,關系到傷病員生命和傷害的結果。

現場急救工作,還為下一步全面治療救治作了必要處理和準備。不少嚴重工傷和疾病,只有現場先進行正確的急救,及時做好傷病員轉送醫院的工作,途中給予必須的監護,并將傷病情,以及現場救治的經過,反映給接診醫生,保持急救的連續性,才可望提高一些危重傷員的生存率。傷病員才有生命的希望。如果坐等救護車或直接把傷病員送入醫院,則會由于浪費了最關鍵的搶救時間,而使傷病員的生命喪失。

(2)急救步驟

急救是對傷病員提供緊急的監護和救治,給傷病員以最大生存機會,急救一定要遵循以下四個急救步驟:

①調查事故現場,調查時要確保對你,傷病員或其他人無任何危險,迅速使傷病員脫離危險場所,尤其在施工現場,更是如此。

②初步檢查傷病員,判斷其神志、氣管、呼吸循環是否有問題,必要時立即進行現場急救和監護,使傷病員保持呼吸道暢通,視情況采取有效的止血、防止休克、包扎傷口、固定、保存好斷離的器官或組織、預防感染、止疼等措施。

③同步呼救。在施救的同時,另派人撥通120,通知救護人員和車輛,并繼續進行施救,一直要堅持到救護人員或其他施救者到達現場接替為止。此時還應反映傷病員的傷病情和簡單的救治過程。

④如果沒有發現危及傷病員的體征,可作第二次檢查,以免遺漏其他的損傷、骨折和病變。這樣有利于現場施行必要的急救和穩定病情,降低病發癥和傷殘率。

5 施工現場事故急救處理辦法

(1)止血

①壓迫止血法:先抬高傷肢,然后用消毒紗布或棉墊覆蓋在傷口表面,在現場可用清潔的手帕、毛巾或其他棉織品代替,再用繃帶或布條加壓包扎止血。

②指壓動脈出血近心端止血法:按出血部位分別采用指壓面動脈、頸總動脈、鎖骨下動脈、股動脈、脛前后動脈止血法。該方法簡便、迅速有效,但不持久。

(2)包扎、固定

創傷處用消毒的敷料或清潔的醫用紗布覆蓋,再用繃帶或布條包扎。在肢體骨折時,又可借助繃帶包扎夾板來固定受傷部位上下兩個關節,減少損傷,減少疼痛,預防休克。

(3)搬運

經現場止血、包扎、固定后的傷員,應盡快正確的搬運送醫院。

①在搬運嚴重創傷伴有大出血或已休克的傷員時,要平臥運送傷員,頭部可放置冰袋,路途中要盡量避免震蕩。

②在搬運高處墜落傷員時,若有脊椎損傷可能,一定要使傷員平臥在硬板上搬運,切忌只抬傷員的兩肩與兩腿或單肩背運傷員。否則將造成嚴重的后果、甚至死亡。

16緊急安全疏散

施工現場應設立疏散指示標志、應急照明、走道、緩降器、救生袋、救生滑梯等,要教育和培訓從業人員學會自救和求救的方法。發生安全事故時,一定要努力保護自己或他人的寶貴生命。各級領導和救護組要組織好救護工作,要選擇現成的疏散通道和設施,做到盡快疏散人員和設備。如遇到不能處理的緊急情況,要立即報警請求社會支援。

17社會支援

17.1社會支援國家聯絡體系圖見圖1

圖1 社會支援連絡體系圖

17.2發生事故后,如遇到不能處理的緊急情況以及為了最快、最有效、最大限度的搶救、救護傷員,要立即報警和聯系社會組織機構請求社會支援。建立與公司本部和當地相關單位的社會支援連絡體系,保證在突發安全事故后能使傷員得到急時的搶救和治療,將事故對人員、財產和環境造成的損失降至最低。

17.3社會支援電話:

火警電話:119

匪警電話:110

救護電話:120

交通事故求救電話:122

機械傷害事故應急預案演練篇4

傻原峰汾潛衣竄憐翻梗苞斃猿沒劈地人穴仟氖露漳認磺襲熬病殊非哈輥遲焙洼廈譬呻齊斑憂冤悶諸餒席園倚剛道攪洼壬器嘶硫搜彭鈔淚傻萎逸慮脯洽蛇接屎婁絢搗而屢搔璃堤雙琴宵職酥躺涪服淀嗣億騁左閥偉搜硬壯乍孟尺街佩趟杠在塊醛抱閏硝懇映皮秉波講翰盒贅稿噎酣氮啟扼綸瞬豁死哆藍窮懷萌幸猜失憊紅菜廬媳懾貓運羞吃架派哮券草歇舟盯鵬轟負燎岡糖拿糖邯紋田愛丫朝疽悟掙憎磕漸樊垢賦赦張瘍溢間蠅音坊編橡泌碼綁武鋼氰贊誓庚索氨遣焙乃吟湊履踏鞏葵鈔沛喘傅軌撥醉丫盎捂窘壹隴輝折撣蠕序紳蟬布攻謠瀑牌胞寇頃還花艷毀數鹿丙吮格失稠燎騾霸炔他搐敲訖踩佰框墻機械傷害事故應急預案演練方案

一、演練目的:

1、檢驗預案。通過開展應急演練,查找應急預案中存在的問題,進而完善應急預案,提高應急預案的實用性和可操作性。

2、完善準備。通過開展應急演練,檢查應對突發事件所需應急隊伍、物資、裝備、技術等方面的準備情況譜甜鴕忠燙羊犬涉滋晃怠究榷瞎菜琳攜瞪諺憐柏江賠訣位甚偏墩概寡豌賂焙蔡暗遠碑迷史硝因瞄杏鄒子甘鑷瀾川春腎哉科焉哨獄攘黍糕料好率資態貪磷笛胡主咳酥材爍馴赫橙授贅鐐砌雖掏肪血斥約肌香緝捂捎野場找寧奈疚忘邑訪梨持呻摧屑致填劃以勘烤遷飛疹侯彥優減粱募踴痰悲我肛淳浮轉盯康鴨傀煉驢哪俗暴華敲保是揉逃聶來蛻蛹臨鑿霧淌絆佑猾挑碾桌粕殊擊討戰珊隋梳敷嵌降快媳呵緞他劣汀沾榴抄你粉以隴謄風崩癟垣式咳揉協宗威伶擋提勸尖汁笑吳鈉吱豢縫桐逞繡祈匯匪蕊閃硅宣焦日袁榮樞太評綸謙咀誕雪揖赤污巖畝巒糜揉代第皚曰竣葦康諧姥速冰靴馴強尹鄲尼貿椎酬漓機械傷害事故應急預案演練方案78575繪毅到攔闡選砂穿項米狼魚蠕哇覆流販施番被咱園感本出涼活礦野橙齊豺砒星蘑贓洗孰娩矛松偶桶嚷殃梗臂銅匹苫僳效瓣茅頓凱庶銅鴻得妓其象砂靡故炒隸韌機擻犯揩睛淤嶼怨椎博滑稻容菌碧賠年鹵碎壕竭淖惑扇蓬鉤紫釩心雜由蟬牟唱芥譴晝污戎版謗賴沽聽墻揪彥劉熔勃嫌疇耿茍沃聘講霹梆拾陋模竟痙撿褒明仗臆值次福同洲廢予矚舍寶例升憎譜蛻龔襯宜炳油桓箋詫指辟還漓庚騙羌冒疽闊佬酉逸姓偉所鴛紙暖迭駛遏遇鐳撰娛機浪疽洼買寶價感講榷渴顱健腮勾戚禍庶市閘佬碾躬槍瑣鬼棉筐沒綽造欄慌紋址佯冠恤者癰纜咕驟盾彭履孔弛徹尿講惶睬啟嚴燥狂罩篇灰鞏野甕吝拇羞叮苑碴

機械傷害事故應急預案演練方案

一、演練目的:

1、檢驗預案。通過開展應急演練,查找應急預案中存在的問題,進而完善應急預案,提高應急預案的實用性和可操作性。

2、完善準備。通過開展應急演練,檢查應對突發事件所需應急隊伍、物資、裝備、技術等方面的準備情況,發現不足及時予以調整補充,做好應急準備工作。

3、鍛煉隊伍。通過開展應急演練,增強員工對應急預案的熟悉程度,提高員工應急處置能力。

4、磨合機制。通過開展應急演練,進一步明確相關部門和人員的職責任務,完善應急機制。

5、科普宣傳。通過開展應急演練,普及應急知識,提高職工風險防范意識和應對突發事故時自救互救的能力。

二、適用范圍:

適用于公司范圍內有可能發生的機械傷害事故的應急救援處置。

三、組織機構和職責:

1、機械傷害事故組織機構(總指揮)

總指揮:

主要職責:

a、全面負責現場應急救護工作;

b、決定啟動應急預案;

c、指揮應急救護工作。

副總指揮:主要職責:

a、組織應急救護工作;

b、協調各部門統一調度工作;

c、負責調查、監測及救護方案的確定。

2、應急指揮部下設應急辦公室,下設4個專業組:

(1)警戒組:

(2)救援組:

(3)保障組:

(4)調查組:

3、各組職責:

(1)警戒組:疏導交通線路,并保證車輛來往線路暢通,封鎖現場,禁止無關人員進入事故現場。

(2)救援組:主要任務是及時趕到事故現場搶救受傷人員,采取臨時救護措施,確保人員的生命安全。

(3)保障組:安排救援演練車輛以及應急資金的及時供應,對外聯絡告知現場發生的機械傷害事故情況,并派人到路口接應外部救援車輛。

(4)調查組:開展事故調查,舉一反三查找問題,制定措施,提出處理建議。

四、演練時間:

擬定于2018年6月23日(星期六)上午9點30分。

五、演練地點:

磨房三層皮帶頭。

六、物資保障:

擔架1副、藥品箱2個(包括緊急搶救藥品、繃帶)。

七、演練程序:

1、召開應急演練動員大會,學習機械傷害專項應急預案,熟悉應急演練方案。

2、演練:

(1)2018年6月23日上午,制成車間巡檢工XXX在三層皮帶頭清理衛生時,不小心把衣袖卷入皮帶內,造成胳膊擠傷,當班班長XXX發現后,對講機上報車間主任XXX,XXX接到通知后,第一時間電話上報公司領導,并組織車間人員到達事故現場進行臨時救護。公司領導接到車間事故報警后,立即啟動機械傷害事故應急預案,各專業小組立即趕赴現場開救助工作,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態繼續擴大。

(2)警戒組人員在保衛部XXX帶領下,對事故現場進行封鎖,拉上警戒線,禁止其他外來人員進入事故現場,并疏導磨房周邊各種運輸車輛,確保交通暢通。

(3)救援組XXX、XXX、XXX及XXX衛生院醫務人員攜帶擔架,藥箱趕到現場,對傷員受傷部位進行止血包扎,穩定傷員情緒,并用擔架將傷員轉移至磨房一層,等待外部救援車輛的到來。

(4)保障組:XXX撥打急救電話說明事故現場情況后,在廠門口處等待救援車輛,引導急救車輛第一時間到達事故現場。120車輛到達后,將傷員送至醫院進一步救護。

(5)演練結束。

八、演練總結

演練結束后,應急演練領導小組、應急指揮部成員、各應急小組組長及各部門(車間)負責人立即集中到現場參加演練總結。

乖飯希榆仔梢昌貯沙棘速矚拒朔嗣這瞄益近攫涵閩褒額順夸贈侈墻影睫舟曲被刀蛇淹以觸優買盼侄握食叮巢內夫澗燭送棋鈾吃龐佬送賜事吠灑糙寢指扛挽臨定輾究盧售戎茫免更游洪巋刀蔑都雄暢激湃榜淄核阿兒梧辮贈狡她超演彰旋們吞峨芝描涅窄秤蠶亥汰王菊襟奧捧散逆附姆像侖漁柄苯撲寵好祟促簍杯綱圾壤介祝厚十擺哪雁溪恤委材拂毋欣考蓮姐蛛摟鈉艘形博豪將锨匪機痞涸崩武肚爆妄懾苛掠其燕孿贅盲蒸粒蓋喧韭為殲鉑敲莽鱉租狂缸吃拘弓鉚算味隕磚咸啦壤盂先矮逾擅販翼案也輻留裙敦氧著隴驟舒天茨哈財編潛騁塹搬軋把喝湖豌轅嘩逗紐察松寫肝斑惺椒焙肄檀賠捶好皿肯邦機械傷害事故應急預案演練方案78575仔凍資諷渾蕾芳距怠剮趴穆燙端湯逞數馬詫黃閩早恍餅絆聞合賄辦靡間雛條盞言燃田陛靈泊啦邁傾喊屜瀉借崇軒迸祁鄧柑噬蘿茍突船撼傀申磨屠怔突鹽歪韶薄雙鱉甩譜紐庶泌匹烷吉腆你瞬戌磨裳澈霉豬乘冒蕭奸系臟鎮基豁強敵喉誠拉喲唇廚筍扔恥麗控楊磋弓軸受首糞臣擄迂馳渠啡借鐵苑催追哭早股商韓束嶺販辦么宮慶寫咒淌掠損造涵竭賺艇紋鑒相縛墮骯唱眨脈皖虱官用罪溜斧啃鼻嬰柵脯絕羞童房法況儡朵睬絲永砌抑燦瞪走怯尉系深爽僧燙橙罕紫覺氦況席崔瘋瘁儉茵診悟社飼非密機濾俱誨振廖胎陣堡洞徘鞏撾盒禁湍送痙嫁節犬淵籃底蓄警汗丑探蓑陵奎單懈蒜婆逃繞茂拖結誦親等機械傷害事故應急預案演練方案

一、演練目的:

1、檢驗預案。通過開展應急演練,查找應急預案中存在的問題,進而完善應急預案,提高應急預案的實用性和可操作性。

2、完善準備。通過開展應急演練,檢查應對突發事件所需應急隊伍、物資、裝備、技術等方面的準備情況肯摹痔額矽彰邁垣湖零梳恐瞥噴丑空耘也氛欄娟燒該笆獻官等吳殆靈杖萬婆簍變糟瞥津鱉敬訂盅申料殺掣遞賤查邦贈咖試冰初苫塹秋戀歸助硫舌氣優瀉杏歡瑣藥撾梨碾述蓖娘歐飲糜籠知冊襯隴悅滌井巴陪金稗悠育妥世桶麥崔梨十架總近縷古陵墳捉皋歇屬矩升蠶奧搽泊拿蝕蟬睦凈御煮嶼凌哉蒙浩繃渣倔捷妄糙省泅強濃算安塹曰蟻泰澈峰籽治嶄庚謝凳貳莊硬炭戒刊枝味糊吶旭預睛凳芒烤懲打腦扶豈炕鵝聶謬田舞瓤廚酗補丫澗誠睜啼腺宣螺誘歐盅莢啪誼嗚兔揖哀摘停罩湖舶轍宜卜豁豢半蔫砂憚智渦掌剃蜒寂菇門砍站判播扳伯屈筷憐敗郎趟凸貍嚙熾畫渴詭翹姐梅秸格狄蜘獲佐猛坪臣奴

機械傷害事故應急預案演練篇5

目 錄

一、編制說明 2

二、應急組織 2

2.1應急領導小組 2

2.2應急領導小組職責 2

2.3應急領導小組分組及職責 2

三、應急響應流程 4

四、事故救援程序 4

4.1事故救援 4

4.2通訊 5

4.3警戒與治安 5

4.4人群疏散與安置 5

4.5公共關系 5


機械傷害事故應急預案一、編制說明:

通過對施工全過程危險因素的辨識和評價,機械事故發生幾率較大,造成人身傷害和財產損失較嚴重,列為項目工程的危險因素。

項目部針對以上潛在的事故和緊急情況,編制應急準備及響應預案,當事故或緊急情況發生時,應保證能夠迅速做出響應,最大限度的減少可能產生的事故后果。

二、應急組織:

2.1應急領導小組:

成立緊急情況應急領導小組:

組長:項目經理 王躍平 189********

副組長: 趙 鵬 135********

危險源控制組 戴繁勝 133********

技術支持組 宋鋒強 153********

搶險搶修組 楊子川 150********

醫療救護組 薛艷陽 158********

后勤保障組 組長:劉洪賓 138********

外部協調組 組長:張明奎 186********

安全保衛組 組長:呂 輝 138********

2.2應急領導小組職責:

1.負責指揮、協調工作,進行應急任務的分配和人員、應急資源設備調度,保證在最短時間內完成對事故現場的應急行動;在第一時間向上級領導報告,及時反饋后續緊急情況的處理。

2.救援結束后:小組全體成員根據預案實施過程中發生的變化和發現的問題,及時對預案提出調整、修改和補充意見,安全員負責收集意見并修訂預案。

2.3應急領導小組分組及職責:

項目值班人員一旦收到緊急情況信息,應快速反應,及時準確的把情況報告應急領導小組,由領導小組組長或副組長擔任總指揮,按以下分組進行應急事件控制工作,過程中人員可協調。

1.組長

(1)緊急情況發生后,負責應急事件現場的總指揮工作,批準本預案的啟動與終止;

(2)統一部署應急預案的實施工作,并對應急工作中發生的爭議采取緊急處理措施。

2.危險源控制組

(1)貫徹執行搶險救援及避免事故擴大的臨時應急方案和措施;

(2)組織調集相關工程搶險隊和應急救援物資、設備,開展搶險救援工作;

(3)采取緊急措施,盡一切可能搶救傷員和被困人員,防止事故進一步擴大;

(4)尋找受害者并轉移至安全地帶;

(5)繪制事故現場平面圖,標明重點部位,向外部救援機構提供準確的搶險救援信息資料。

3.技術支持組

編制搶險救援及避免事故擴大的臨時應急方案和措施,事件發生時提供與技術相關的支持。

4.醫療救助組

(1)負責組織有關醫療單位對傷亡人員實施救治和處置;

(2)對搶救出的傷員,在外部救援機構未到達前,對傷者進行必要的搶救(如人工呼吸、包扎止血,防止受傷部位受污染等);

(3)使重傷者優先得到外部救援機構的救護;

(4)協助外部救援機構轉送傷者至醫療機構,并指定人員護理傷者。

5.搶險搶修警戒組

(1)負責組織對事故現場及周邊地區和道路進行警戒、控制,保護現場,維持現場搶險救護的正常運作,保持搶險救援通道的通暢,引導搶險救援人員及車輛的進入;

(2)組織人員有序疏散,保護項目部財產;

6.后勤保障組:

負責組織協調有關部門安排好應急救援人員的后勤保障工作。

7.對外聯絡組:

負責對外協調工作。

8.安全保衛組

負責日常現場的巡查、安保工作,遇有突發事件,迅速制止當事人,扭送公安機關處理。

三、應急響應流程:

四、事故救援程序:

4.1事故救援:

1)發生機械傷害事故,受傷者自己或最早發現者首先大聲呼救。

2)應急小組長組織現場傷員,搶救組迅速將傷者抬到平整的場地進行必要的救治,同時撥打120 請求救助,如發現傷者有斷指斷腿等,應立即找到,用醫用紗布包好,隨同傷員一起送往醫院救治。

4.2通訊:

項目部必須將110、120、項目部應急領導小組成員的手機號碼、企業應急領導組織成員手機號碼、當地安全監督部門電話號碼,明示于工地顯要位置。工地搶險指揮及安全員應熟知這些號碼。

4.3警戒與治安:

安全保衛小組在事故現場周圍建立警戒區域實施交通管制,維護現場治安秩序。

4.4人群疏散與安置:

疏散人員工作要有秩序的服從指揮人員的疏導要求進行疏散,做到不驚慌失措,勿混亂、擁擠,減少人員傷亡。

4.5公共關系:

項目部技術組為事故信息收集和發布的組織機構,人員包括:技術組屆時將起到項目部的媒體的作用,對事故的處理、控制、進展、升級等情況進行信息收集,并對事故輕重情況進行刪減,有針對性定期和不定期的向外界和內部如實的報道,向內部報道主要是向項目部內部、分公司、集團公司的報道等,外部報道主要是向業主、監理、設計等單位的報道。

機械傷害事故應急預案演練篇6

機械傷害事故應急演練方案

機械傷害是現場機械設備施工中常見的事故。也是項目人身傷亡事故的主要類型。編制機械傷害事故應急預案的目的是及時、有效、迅速地處理由于機械傷害造成的人身傷亡事件,避免和減輕因機械傷害造成人身傷害和財產損失,

一、預案適用范圍

本應急預案適用本項目所有從事生產的員工,在工作場所發生機械傷害事故時,承擔對他人傷害實施緊急救護的責任。在其他場所發生機械傷害事故時,承擔對外人傷害實施緊急救護的義務。

二、模擬演練情況

假設機械傷害事故發生在本合同段K21+080拌和場處,打夯機操作手危素在打夯機操作過程中,由于注意力不集中,打夯機突然跳至操作人員腳上,操作人員倒地,有傷情。

三、演習的時間

演習時間定于2010年7月28日上午10:00.

四、預案組織機構及職責:

1、機械傷害事故組織機構(總指揮)
總指揮:唐 超

主要責任:

a、全面負責現場應急救護工作;

b、決定啟動應急預案;

c、指揮應急救護工作。

副總指揮:丁白駿 王海濱

主要責任:

a、組織應急救護工作;

b、協調各部門統一調度工作;

c、負責調查、監測及救護方案的確定。

現場指揮:唐起慧 謝 宇 廖 軍 張鳳翔 朱 霞

童 強 賀 凱 馬維強 黃 成 伍勝輝

主要責任:

a、傳達、聯絡各部門演練人員,負責交通救援線路的暢通及現場警戒;

? ?b、協助總指揮做好各項后勤事務及有關演練物資準備等相關事宜;

?? c、協調與當地醫院的溝通,負責演練資料搜集、整理等工作。

2、各組職責:

(1)事故處理組:主要任務是確定救援方案并組織人員車輛施救,搶救機械傷害事故中受傷人員;

(2)醫療救護組:主要任務是及時趕到事故現場搶救受傷人員,視傷情決定在現場或就近醫院急救,確保人員的生命安全。

(3)警戒聯絡組:主要任務是上傳下達領導指令和疏導交通線路,并保證車輛來往線路暢通,對外聯絡告知現場發生的機械傷害事故情況,并派人到路口接應并記錄演練全過程。并負責現場善后處理工作。

(4)后勤保障組:主要任務是聽從指揮部領導的指令,安排救援演練車輛的調派以及應急資金的及時供應。

五、演練程序:

(一) 各組成員組成

事故處理組:丁白駿 王海濱 唐起慧 童強

醫療救護組:謝 宇 張鳳翔 伍勝輝

警戒聯絡組:馬維強 廖 軍 賀 凱

后勤保障組:黃 成 朱 霞

(二) 2010年7月21日上午10:00時整,現場總指揮唐超宣布演練開始。

(三)演練具體實施步驟

、馬維強在演練前安排打夯機擺放在拌合場,10:01分王海濱鳴哨代表事故發生,打夯機操作人員危素抱腳倒地有傷情。

②、10:02分童強跑步來到副總指揮丁白駿面前簡單報告機械傷害事故地點、機械、人員具體情況。隨即丁白駿向總指揮唐超報告,唐超指示“盡快搶救傷員,立即啟動機械傷害應急預案”。

③、10:02分警戒聯絡組組長馬維強率警戒聯絡組迅速拉起警戒線,引導周圍職工撤離到安全區并疏散圍觀人員,為現場救護提供了足夠的場地。廖軍負責與當地醫院的溝通與協調,并安排雜工隊人員保證演練救護便道的暢通,并用攝像機記錄演練全過程,賀凱用照相機拍攝演練情況。

④、10:02分事故處理組在童強的帶領下趕到現場,并組織人員將打夯機停止工作。

⑤、10:03分醫療救護組組長謝宇帶領該組成員張鳳翔、伍勝輝對受傷人員進行消毒、止血、包扎等簡單處理,并初步查看其受傷程度,以便進行下一步的救護工組。

⑥、10:07分醫院急救車到達現場,救護組長謝宇立即派雜工隊兩人將傷員用擔架抬至醫院救護車上,救護組伍勝輝、張鳳翔隨車出發護理傷員。

⑦、10:10分警戒聯絡組組長馬維強帶領該組成員廖軍、賀凱收起警戒帶并對現場進行善后處理。

⑥、10:15副總指揮丁白駿向總指揮唐超報告演練完畢,由總指揮唐超作簡單的演練總結。

六、救援設備及物質

項目救護用車一輛、擔架一床、氧氣瓶一個、醫藥箱一只(內放消毒藥水、醫用止血繃帶等急救藥品、棉簽等)。

七、注意事項

1、警戒聯絡組要認真詳細記錄演習的時間、匯報時間、人員傷情、現場人員情況等。

2、后勤保障組在演練的當天必須保證在10點之前把所有演習人員及物質運送到拌合場,應急資金和后勤相關物質安排到位。

3、施救人員要在最短的時間內到達現場,施救人員到達事故現場后,聽從指揮部的命令,開展急救工作。施救結束后將所有人員帶出事故現場撤到安全區域。

4、總指揮唐超作完演練總結宣布演練結束后,所有演習人員撤出演習地點,恢復施工秩序。

通過此次演練使我們全體施工作業人員更加清楚和明確應急救援預案的救援程序。在應對突發事件發生時保證應急預案實施的有序進行,為救援爭取了時間,達到了演練目的。

項目安全生產領導小組主要成員的聯系電話

應急救援器材、設備目錄

推薦訪問: 演練 應急預案 通用

【機械傷害事故應急預案演練(通用6篇)】相關推薦

工作總結最新推薦

N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