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念:認為是事實或者必將成為事實,對事物的判斷、觀點或看法。近義于觀念。信念更適合為一個形容詞和名詞。因你對你認為的事實或者將成為事實的事物非常有信心,所以人們一般看不到自己的信念,他只知道事實,如:“事實就是這樣子的啊!”。但因人與人之間的, 以下是為大家整理的關于黨課堅定理想信念的觀后感3篇 , 供大家參考選擇。
黨課堅定理想信念的觀后感3篇
《堅定理想信念》講稿
當我們懷著對軍營的向往,懷著對未來的憧憬和從軍報國的熱情,走進軍營時,對自己的軍旅生涯乃至人生也一定有著自己的理想。時至今日,我們正在這條路上昂首前進。前段時間,電視上有句流行的話‘前進的路上,我們不要忘了為何要出發’。我們每名同志都會有共同和不同的想法、追求,這些想法、追求就是我們的理想,也是我們踏上這條路的原因。今天就由我和大家一起回顧踏上從軍報國之路的原因,學習一下“堅定理想信念”這個主題。我呢,主要是結合自身學習,跟大家交流一下 “堅定理想信念”主題教育的學習收獲,因為準備此次材料的過程,對我也是一個“再次學習的過程”。
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跟大家進行交流:
1、什么是理想信念?2、革命軍人應具有怎樣的理想信念?3、應該如何立足自身堅定理想信念?
一、什么是理想信念?
在長征途中,毛澤東同志曾經給紅軍戰士們講過這樣的故事,說我們的伙夫每天早晨起來問的不是“今天有沒有米面?”而是問大家“今天部隊往哪走?”正是有這樣的革命理想和信念,長征才取得了勝利。
國防大學教授金一南教授《苦難輝煌》一書中講了這樣一段歷史:南昌起義失敗后,面對到處是敵人,一無給養、二無援兵的困境,應當怎么辦、該走到哪里去?好多官兵紛紛離開,有的不辭而別,最終只留下了800 人的革命火種,正是這800 人成為了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的重要基礎。他們當中或許沒有幾個人能夠想到,共產黨人22 年后能夠奪取全國政權。這800人當時之所以會義無反顧地留下來,就是憑著對黨的事業無限忠誠和堅定的理想信念。
(一)理想 信念的概念
理想,是人生的奮斗目標,是對未來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是一個人政治立場和世界觀的集中反映,也是確立正確的人生觀首先需要解決的一個重大問題。
信念,就是指人們堅信自己所干的事業、所追求的目標是正確的,因而在任何情況下都毫不動搖地為之奮斗。
理想是與信念是聯系在一起的。在人生道路上,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理想、信念和追求,只是層次不同而已。比如,有的人以人民幸福為理想,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之中,為社會所敬仰;有的人一生碌碌無為,不思進取,似是看破“紅塵”,實則是在虛度年華;有的人以追逐金錢為生活目的,沉溺于紙醉金迷、及時行樂之中不能自拔,以至顛墜邪山、毀掉人生。可以說,有什么樣的理想,就有什么樣的人生;不同的理想抱負,決定著不同的人生軌跡。只有樹立崇高的理想,人生追求才更高尚,信念才更堅定, 人生才更有價值和意義。
(二)堅定的理想信念對人生的支撐作用
俗話說:“人無志,非人也”。堅定的理想信念作為人生的奮斗目標,是人生目的的直接反映,是人生的靈魂和精神支柱。我認為堅定的理想信念對人生的支撐作用,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堅定的理想信念是人生前進的燈塔。有了堅定的理想信念,人生就有了正確的方向。我們先來看一個事例:1952年7月4日,世界上第一個橫渡英吉利海峽的女性費羅倫絲,挑戰太平洋沿岸一個約34公里寬的水域。15小時以后,由于霧大水冷,她堅持不下去了,當她上了救生船之后,發現離目標只剩下200米。 她說:“真正令我半途而廢的不是疲勞和寒冷,而是因為在濃霧中看不到目標。”那么,這個故事給我們什么啟示呢?我認為,是人生必須要有理想和目標。理想信念不是人生旅途中可有可無的裝飾品,它是人們對美好未來的向往追求,是人生前進的燈塔。
二是堅定的理想信念是人生前進的巨大精神力量。人生的道路不可能萬事如意,一帆風順。如沒有堅定的理想信念,面對困難和風浪,就可能喪失前進的勇氣及對事業的信心。在現實生活中可以經常看到這樣的現象:有的同志斗志旺盛,堅韌不拔,能忍受難以忍受的痛苦,克服難以想象的困難,創造出不尋常的業績;有的同志卻意志薄弱,缺乏堅強的毅力,一遇挫折便灰心喪氣,甚至沉淪、墮落走上邪路。為什么有這樣的差別呢?關鍵是他們有沒有堅定的理想信念。一個人只有樹立了崇高的革命理想,才能激發起忘我的革命熱情和無窮的拼搏勇氣,帶來堅定的信念和頑強的毅力,凝聚成強大的精神支柱。毛澤東成長為一代偉人,自小就立下了“自信人生二百年,會當水擊三千里”的誓言,周恩來被世人所敬仰,從小就有“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抱負。他們老一輩革命家之所以能夠成長為歷史偉人、所處時代的英雄,關鍵是他們從小就有改造中國的偉大理想和堅定的政治信念。
三是堅定的理想信念是應對挑戰的強大武器。在現實生活中,有些人身殘志堅,如高位截癱的張海迪。她不畏艱難,積極進取,一心想著為人民做些有益的事,經過自學成才,成長為一位當代有名的作家。相反,有些人身體健全但缺乏堅定的理想信念,因而往往迷失人生方向。南京軍區某部正連職參謀葉波,失去了堅定的理想信念作人生的精神支柱,最終走向了人民對立面,也走上了自我毀滅的恥辱斷頭臺,因出賣情報于2007年被判處死刑。因此,堅定的理想信念是應對挑戰的強大武器,一個人如果沒有理想信念,精神就會瓦解,就難以應對人生的挑戰。
二、革命軍人應具有怎樣的理想信念
我們應該具有什么樣的理想信念呢?對我們革命軍人而言,就是要具有“四信”——信仰、信念、信心和信賴。其中信仰指的是:堅定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其中信念指的是:堅定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念;其中信心指的是:堅定對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信心;其中信賴指的是:堅定對黨中央的信賴。具體說,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要有科學的政治信仰;二是要有堅定的政治立場;三是要有強烈的忠誠意識;四是要有崇高的人生追求;五是要有高尚的奉獻精神。
一是要有科學的政治信仰。政治信仰,是指對政治形態的價值認同。對革命軍人來說,堅定政治信仰,就是要堅定馬克思主義、共產主義信仰。1848年,馬克思、恩格斯發表了《共產黨宣言》,詳細地描述了他們所信仰的共產主義理想。鄧小平曾指出:“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是中國革命勝利的一種精神動力。”抗戰時期,成千上萬的熱血青年拋棄優越的城市生活,抱著“割掉皮肉還有筋,打斷骨頭還有心,只要還有一口氣,爬也爬到延安城”的堅定信念,從四面八方奔赴延安,可以說就是奔著他們心中的共產主義信仰去的。一位名叫樊成的廣東青年去延安的路上不幸病倒,在他生命的最后時刻,還執著地朝著延安方向,艱難地向前爬行了28米。
二是要有堅定的政治立場。政治立場,是指在政治性、原則性問題上所持有的觀點、態度和選擇。它來源于政治信仰,同時也是政治信仰最直接、最重要的衡量標準。政治立場對人生影響極大,立場堅定的人能在大是大非經受住考驗;立場動搖之人,則有可能走上背棄黨和國家的道路。長征途中,朱德被妄圖奪取中共領導權的張國燾扣了起來,并被要公開譴責毛澤東,譴責中央,聲明斷絕和毛澤東的一切關系。面對張的槍斃威脅,朱總司令大義凜然、鎮定自若地說:“你愿槍斃就槍斃,我絕不接受你的命令!”從朱總司令身上,我們可以看出一個無產階段革命家的堅定政治立場。同時也可以領悟出,政治立場不是一個一般性的思想問題,而是確保政治可靠的首要問題。要想理想信念堅固不動搖,首先必須要有堅定的政治立場作保證。作為一名革命軍人要“講政治、顧大局、守紀律”,從而打牢官兵高舉旗幟、聽黨指揮的思想根基,自覺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三是要有強烈的忠誠意識。忠誠于黨,是共產黨人理想信念最重要的表現,是革命軍人的“軍魂”。只有具備強烈的忠誠意識,才能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始終以一顆忠誠之心對待黨、對待集體、對待事業。某部高級工程師張斌,精通計算機網絡技術,先后取得重大科研成果十多項,被譽為軍中“網絡英雄”。美國微軟公司曾以中方副總裁的職位聘請他,面對巨大的誘惑,他絲毫不為所動,毅然選擇留守軍營。微軟總裁比爾·蓋茨感慨地說:“中國軍人身上有一種特殊的讓人難以理解的東西。”這種特殊的東西就是忠誠意識。
四是要有崇高的人生追求。在現實生活中,為什么同樣是考學落榜,有的人意志更堅、自學成才;而有的卻消極悲觀、一蹶不振?同樣是入伍當兵,有的人努力工作、刻苦訓練,取得了驕人的成績;而有的卻不求上進、自甘平庸,最終兩手空空地離開部隊?這些正是不同的理想信念、不同的人生追求所起的不同作用。感動中國2010年度人物,郭明義。1977年參軍,1980年入黨,1982年復員到齊大山鐵礦工作。先后任礦用大型生產汽車駕駛員、車間團支部書記、礦黨委宣傳部干事、車間統計員兼人事員、英文翻譯等。入黨30年,他時時處處發揮先鋒模范作用,在每個工作崗位上都取得了突出的業績。20年獻血6萬毫升,是自身血量的10倍多。1994年起,他為希望工程、身邊工友和災區群眾捐款12萬元,先后資助了180多名特困生,而自己的家中卻幾乎一貧如洗。從1996年擔任采場公路管理員以來,他每天都提前2個小時上班,15年中,累計獻工15000多小時,相當于多干了五年的工作量。
五是要有高尚的奉獻精神。奉獻的本質在于付出。革命軍人的奉獻,是一種忘我付出的崇高精神境界,是一種胸襟、一種情懷,它源于堅定的理想信念,體現在正確處理“大”與“小”、“得” 與“失”的關系上。 “忠誠黨的創新理論的模范教員”方永剛,20多年來,為發展軍隊教育事業和宣傳黨的創新理論做出了優異成績,多次被評為‘優秀教員’。在因車禍住院期間,依然堅持看書學習,住院108天,看書43本,并完成了30萬字巨著《亞太戰略格局與中國海軍》。其先進事跡和崇高精神經媒體宣傳后,在社會各界引起強烈反響。07年被評為“全國道德模范”,并被評為“感動中國2007年度人物”。方永剛的事跡告訴我們:只要胸懷堅定的理想信念,時刻牢記軍人的使命和責任,立足本職做奉獻,就能踐行當代革命軍人核心價值觀。
三、應該如何立足自身堅定理想信念
理想信念是一種精神力量,它不會在人的頭腦中自發產生,它的形成必須建立在理性的邏輯啟迪上。因此,革命的理想信念也不是在革命軍人的頭腦中自發地產生的。它是在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指導下,掌握了科學的世界觀、方法論的基礎上形成的。
在新的歷史時期,我們廣大官兵要自覺繼承和發揚黨和軍隊優良傳統,進一步鑄牢“黨對軍隊絕對領導”的軍魂意識,更好地履行我軍新時期新階段歷史使命,并努力做到讓理想信念在本職崗位上發揚光大。具體講我們可以從以下方面做到立足自身堅定理想信念:(一)堅定理想信念,必須用科學的理論武裝頭腦;(二)繼承發揚優良傳統 堅定從軍報國信念;(三)讓理想信念在本職崗位上發光。
(一)堅定理想信念,必須用科學的理論武裝頭腦
堅定理想信念,就是要把崇高的理想化為堅定的人生信念。在現階段,矢志不移、始終不渝地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全體人民的共同理想和政治信念,也是我們革命軍人必須恪守的政治信念。要堅定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想信念,必須始終堅持做到以下三點:一是必須始終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理論為指導,掌握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二是必須始終堅持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偉大旗幟不動搖,用黨的先進理論做行動指南。三是必須始終堅持黨對軍隊絕對領導的根本原則,牢固樹立軍魂意識。
一是必須始終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理論為指導,掌握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馬克思主義科學地揭示了事物發展的規律,論證了社會主義必然代替資本主義,共產主義一定要實現的客觀必然性。我們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理論為指導,就是要掌握這一科學理論,把握社會發展的規律,不被當前社會主義發展中的暫時挫折所動搖,不被資本主義的表面繁榮所迷惑,不被一時甚器塵上的歪理邪說所蠱惑,不被灑綠燈紅所吞噬,真正成長為理想信念堅定的革命軍人。
二是必須始終堅持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偉大旗幟不動搖,用黨的先進理論做行動指南。堅定的理想信念,來源于科學的理論武裝。要堅定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想信念,就必須始終不渝地堅持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來武裝頭腦。當前,全軍上下都在深入學習黨的十八大報告,作為一名軍人,我們要從在國防和軍隊建設中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高度,重點學習新的歷史條件下,軍隊發展和變革的重要思想,深刻領會其中的基本原理,掌握基本觀點,把握精神實質,從而不斷提高思想理論水平,為樹立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堅定實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共同理想奠定科學的認識基礎。在學習中要緊密聯系當前黨的方針、政策和斗爭實踐,聯系軍隊特色變革的實踐,聯系改造世界觀、人生觀的實踐,把科學理論真正學起來,使科學理論真正入心入腦,做到真學真管用,才能更好地增強自己堅定理想信念的信心,才能使自己在各種復雜變幻的現象面前時刻保持頭腦清醒,立場堅定。
三是必須始終堅持黨對軍隊絕對領導的根本原則,牢固樹立軍魂意識。繼承和發揚我黨我軍的優良傳統,關鍵是始終堅持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黨對軍隊絕對的領導是我軍永遠不變的軍魂。在長期的斗爭實踐中,我軍形成了一系列優良傳統。在這些優良傳統中,最重要、最根本的是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因而保持和發揚我軍的優良傳統,最重要、最根本的是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不動搖。丟掉了這一條,就從根本上丟掉了我軍的優良傳統。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是新時期我軍建設最根本的政治保證。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我軍建設的任務和所處的環境發生了深刻變化,面臨著前所未有的考驗。這種考驗概括起來說,就是必須解決好兩大歷史課題:一是確保“打得蠃”,二是確保“不變質”。要解決好這兩大歷史課題,就一刻也離不開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它是新時期加強我軍建設,確保打得蠃、不變質的根本政治保證。
(二)繼承發揚優良傳統 堅定從軍報國信念
回顧歷史,我們可以看到,堅持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這個制度,覺醒于大革命失敗,開端于南昌起義,奠基于“三灣改編”,形成于古田會議。近代以來中國人民對軍隊領導體制的探索實踐,證明“堅持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成為人民軍隊的軍魂是歷史的選擇,人民的選擇。一是堅持黨對軍隊絕對領導的原則,在我軍初創時期就已經確立。二是堅持黨對軍隊絕對領導的原則,在戰勝各種嚴峻考驗中不斷深入黨心軍心。三是堅持黨對軍隊絕對領導的原則,在我軍的軍事實踐中得到深入發展。
一是堅持黨對軍隊絕對領導的原則,在我軍初創時期就已經確立。我們黨在建黨初期,由于經驗不足,對武裝斗爭的重要性認識不夠。在國民大革命中,陳獨秀的右傾機會主義路線在黨內占據統治地位,沒有建立和開展共產黨獨立領導的新型軍隊和武裝斗爭,把槍桿子拱手讓給以蔣介石為代表的大地主大資產階級。結果,1927年4月12日,蔣介石發動“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大肆屠殺手無寸鐵的共產黨人和人民群眾。血的教訓使中國共產黨認識到獨立開展武裝斗爭和建立軍隊的極端重要性。1927年8月,在黨的“八七”會議上,毛澤東同志在總結大革命失敗的經驗教訓時深刻指出:“全黨要非常注意軍事,須知政權是由槍桿子中取得的,并且馬上把黨的工作中心轉到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統治上來。”
南昌起義爆發時,黨就在起義軍中成立了前敵委員會,作為起義的領導核心,還明確提出了起義軍中“黨的組織是一切組織的根源”。之后爆發的秋收起義等大大小小的百余次起義,我們黨終于有了自己領導的武裝力量。
27年9月29日,紅軍到達江西永新縣三灣村,黨中央對部隊進行了改編,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三灣改編”。在改編中,毛澤東創造性地提出了“支部建在連上”的原則,在班排設立黨小組,團、營、連三級均設立了黨代表,規定部隊的一切重大問題,均須經黨組織集體討論決定。這樣就使黨的領導從上到下貫穿到底,使起義部隊完全置于黨的領導之中。“三灣改編”也標志著黨對軍隊的領導制度的基本確立。
1929年12月,毛澤東同志在福建古田主持召開了紅四軍黨的第九次代表大會,總結了紅軍誕生以來的建軍經驗,通過了著名的《古田會議決議》。這個《決議》是我軍建設史上的綱領性文件,提出了黨對軍隊領導的一系列根本原則、措施和方法。古田會議作為我軍建設史上的里程碑,從思想上確立了黨的領導的觀念、從組織上確立了黨的領導的制度,奠定了黨領導軍隊和軍隊聽黨指揮的基礎。古田會議標志著黨對軍隊的領導制度的基本完善。
二是堅持黨對軍隊絕對領導的原則,在戰勝各種嚴峻考驗中不斷深入黨心軍心。長征路上,1935年,發生了張國燾分裂黨和紅軍的重大事件。當時,紅一、四方面軍在四川會師,張國燾率領的紅四方面軍有8萬多人,而中央和紅一方面軍不足3萬人。張國燾知道后,就指責中央路線錯誤,提出要解決統一指揮的問題,他不但要當軍委主席,而且要當黨的領袖,他的邏輯是:誰的槍多,誰就應該當領導,用槍來要挾黨。黨中央同張國燾進行了堅決斗爭,粉碎了他的陰謀。毛澤東總結這次斗爭的經驗,在1938年的11月6日所作的《戰爭和戰略問題》報告中重申了“個人服從組織,少數服從多數,下級服從上級,全黨服從中央”的紀律。毛澤東同志從政治原則的高度把黨與軍隊的關系作了精辟的概括,第一次把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作為一條原則正式提了出來。
三是堅持黨對軍隊絕對領導的原則,在我軍的軍事實踐中得到深入發展。黨在創建人民軍隊的過程中,不僅創造了黨對軍隊絕對領導的一系列基本制度,而且還提出了獨具中國特色的黨對軍隊絕對領導的理論,概括起來主要有:軍隊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要堅決聽從黨中央、中央軍委的指揮,永遠忠于黨、忠于社會主義、忠于祖國、忠于人民;堅持把思想政治建設擺在全軍各項建設的首位,確保黨從思想上政治上牢牢掌握部隊;必須堅持黨對軍隊絕對領導等一系列根本制度,堅決批判和抵制“軍隊非黨化、非政治化”、“軍隊國家化”等錯誤政治觀點。這些都是我們軍隊發展壯大的寶貴經驗和財富。
回顧歷史,我想大家已經明白了,是什么讓人民軍隊在異常艱難的環境中,一步步發展壯大成為令黨和人民放心的現代化軍隊?是什么讓人民軍隊傲立于世界新軍事變革的潮流,自強不息干事業呢?答案是——忠誠于黨。作為黨領導的人民軍隊,我軍忠誠品格最核心、最集中的體現就是始終堅持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
(三)讓理想信念在本職崗位上發光
一個真正有理想、有抱負的軍人,應該正確處理為理想奮斗中遇到的各種問題,立足本職,腳踏實地,不懈努力,使理想之光伴隨著整個人生之路。初入軍營,我認為首先要處理好以下三個方面的問題:一是立足本職做奉獻,把理想與現實統一起來。二是堅持用高科技知識武裝自己頭腦,不斷提高保打贏的能力。三是珍視分分秒秒,從平凡小事做起。
一是立足本職做奉獻,把理想與現實統一起來。我們每個人都有理想,但是這種理想可能會因為自身的局限性而不切實際。須知,任何理想都必須建立在客觀現實之上,實現個人的理想也必須立足現實。怎樣正確處理理想與現實的關系,合理設計自己的人生目標,是每個同志都應思考的問題。剛到單位的時候,,我暗下決心學習法律知識,準備報考。接下來便因為分心,放松了專業知識的學習,結果執勤遇到問題時便束手無策。這時候我才意識到,我必須首先做到業務能力過硬,才能去進行業余興趣的學習。
二是堅持用高科技知識武裝自己頭腦,不斷提高保打贏的能力。科技革命在全世界蓬勃興起推動了高科技武器(精確制導武器、電磁武器、隱身武器等)的誕生,武器裝備的相繼出現又促使各軍兵種的聯合作戰進一步加強。科學技術的發展既給我軍建設提供了良好的歷史機遇,同時又提出了新的挑戰。在軍事變革大潮中,為部隊的軍事變革做出積極的貢獻。為此我們要加強學習,進一步提高自己的業務能力,立足本職崗位。
三是珍視分分秒秒,從平凡小事做起。生活中常有這樣的人:遇到電腦出現問題,看到別人排除了故障,心想我要學習計算機技術;看到別人做的課件很精美,心想我要學習課件制作;看到別人制作的網站很有實用,又想要學習網站編程。但是這些想法卻都沒能夠實現,而其大好的青春最終都被白白浪費。現在我們部隊里,重蹈這樣“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覆轍的同志不在少數。革命先烈李大釗對“過去”、“現在”、“未來”三者之間的關系有過精辟的論述。他指出:無限的“過去”都以“現在”為歸宿,無限的“未來”都以“現在”為淵源,“過去”、“未來”的中間全仗有“現在”以成其連續,以成其永遠,“現在”是成就事業的關鍵所在。要實現理想抱負,就要珍惜時間,抓住每一個稍縱即逝的“現在”,刻苦學習,努力工作。作為青年軍人我們風華正茂,正是為黨、為人民、為軍隊多作貢獻的大好時機,更應當爭分奪秒地學習和工作,用一個個充實的“現在”扎扎實實地向理想的未來邁進。
大量的事實告訴給我們這樣一個真理,人生好比一座大廈,理想信念就像大廈的支柱,人一旦失去了理想信念,整個人生的大廈就會倒塌。正確的人生價值觀的形成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經過長期的培養和磨練。肩負新時期歷史使命的軍人,只有堅定理想信念,才能履行職責使命,做黨和人民的忠誠衛士。
以上就是我講課的全部內容,不當之處敬請批評指正!
《堅定理想信念黨課》
xx總書記的系列重要講話,始終貫穿著永不動搖信仰這條紅線。他多次鄭重告誡全黨要堅定對xx主義的信仰、對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信念,強調革命理想高于天,強調理想信念就是共產黨人精神上的鈣,理想信念缺失或者動搖,精神上就會缺鈣,就會得軟骨病,就會政治上變質、經濟上貪婪、道德上墮落、生活上腐化,就會出這樣那樣的問題。xx總書記關于理想信念的系列重要觀點,值得我們認真學習,深入體會。為什么反復強調理想信念問題
理想信念之所以重要,在于它是共產黨人的靈魂和特質,是共產黨人的精氣神。是否擁有xx主義的信仰和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的信念,是區別一個人是否從思想上入黨的最重要的標志,是判斷一個共產黨人思想上是否純潔的首要標準。打鐵先得自身硬。共產黨人硬就硬在我們有著這個崇高的理想信念。理想信念看不見摸不著,但和人的才能、力量相比,它不能不占首位,它決定著人的價值觀念、精神狀況、作風行動,關系著黨員和黨組織的純潔性、先進性,關系著黨組織的凝聚力、戰斗力,關系著黨的執政能力。一句話,理想信念是我們的立身之本,理想信念的堅定,是根本的堅定。理想信念的動搖,則是根本的動搖。
xx總書記旗幟鮮明地申明我們的理想信念,彰顯了共產黨人的信仰自信,極大地提振了全黨全國人民的信心和士氣。一個時期以來,在一些人甚至是一些共產黨人那里,什么xx主義、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早已經逐漸淡漠了、生疏了。他們羞于、恥于談論xx主義,更不敢理直氣壯地聲明自己的理想信念是xx主義、是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xx總書記的論斷是一個莊嚴的政治表態,是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強大信心和堅定決心的表達,既振聾發聵,又令人振奮、令人深思,再一次讓人們審視xx主義的科學性和生命力,思考理想信念這個嚴肅的問題。這在當前國際社會主義運動總體處于低潮的時候,意義非同一般。
xx總書記關于理想信念的論斷,高高豎起了前進的旗幟,凝聚煥發了偉大的中國力量。旗幟問題歷來極端重要。沒有旗幟,就沒有方向,沒有方向,就不可能匯聚偉大的力量。為什么我們過去在艱難苦困中能夠保持昂揚的斗志,煥發出改天換地的偉大力量,就在于我們有共產主義的理想信念。歷史已經證明,對于共產黨人來說,最大的考驗并不是艱苦卓絕的革命時期,而是鞏固發展社會主義的建設和改革時期。在這個漫長的歷史時期,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始終是第一重要的。在當今的中國,只有堅持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的理想信念和方向,才能凝聚全黨和全國人民的最大共識。放棄或者背叛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理想信念,黨就會迷失方向、四分五裂,國家就會一盤散沙、了無生氣,不要說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是連起碼的發展也無從談起。
我們的理想信念科學嗎
現實中很多人有這個疑問。我們堅持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理想信念,不僅是因為它體現著人類幾千年來就一直憧憬的世界大同的理念,而是因為它建立在科學理論基礎上,體現著人類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xx主義關于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理論的科學性,不僅通過它能正確地解釋人類社會以往發展的歷史、科學分析資本主義社會的現實和矛盾來證明,更通過它對未來社會的科學預測、通過世界社會主義運動的實踐得到證明。在xx主義誕生以來的近170年里,它已經從一種學說迅速變成聲勢浩大波及全球的運動,進而催生了前所未有的嶄新制度、嶄新社會,成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的指導思想。什么主義適合中國國情、什么主義有生命力,中國人是有發言權的。中國人近代以來100多年的奮斗歷史,就是不斷從迷茫困惑走向堅定清醒、從自在自發走向自信自為的過程。只有當中國人找到了xx主義,才結束了在歷史低谷悲慘的掙扎徘徊,并不可逆轉地走向了民族偉大復興之路。我們用90多年的接力奮斗,取得了從革命到建設、改革開放的巨大成功;我們用60多年的努力,跑過了資本主義300多年的發展歷程。這一切都應當歸功于xx主義的勝利。xx主義不僅深刻改變了中國的面貌,更廣泛深刻地改變了世界。今天全世界工人階級和勞動人民獲得的一切權利,都直接或間接得益于xx主義的巨大影響,得益于社會主義運動的巨大推動。堅定xx主義的理想信念,就是對科學理論的理性認同,就是對世界歷史潮流的明鑒,就是對我們一百多年探索成果的尊重,我們應該有充分的理由信仰自信。
我們的紅旗到底能打多久
面對社會主義運動的低潮,很多人疑問,中國的社會主義能夠存在下去嗎。的確,在社會主義沒有取得全球范圍內對資本主義的相對優勢之前,這樣的問題有其存在的土壤。我們對理想信念的堅定不僅基于對科學理論的理性思考,也基于長期以來正反兩方面實踐的啟示。在人類歷史上,正義的、弱小的力量總是需要在不斷的挫折和失敗中成熟壯大,這是一條鐵的規律。我們曾經遭遇過來自內外敵人的猖狂進攻,也曾經犯過左的、右的嚴重錯誤,我們的事業幾度瀕臨失敗的絕境,但是每次我們都是依靠自身的力量走出困境、迎來新的勝利。每一次自力更生,都會增強我們自身的力量、強化我們的理想信念。80多年前面對血雨腥風曾經有人失去了信心,悲觀地認為中國革命不具備勝利的條件;60多年前曾經有人懷疑我們的建設能力,預言我們只有向人討乞才能過下去;30多年前也曾經有人懷疑我們的自我更新能力,質疑我們是否能夠走出一條自己的道路;20年前也有人預計中國將成為社會主義陣營多米諾骨牌的最后一個坍塌的堡壘。但是,事實是我們一步步成長、發展、前進了。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始終堅守了自己的理想信念,而一些國家的共產黨人恰恰是動搖了自己的理想信念而最終失敗。他山之石可以為鑒。建立在這樣完全的經驗之上的信仰是牢固的、能夠經得起歷史考驗的。我們堅信xx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科學的理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發展中國之路、振興民族之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具有無比的優越性。那種對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妄自菲薄的觀點、悲觀懷疑的觀點都是沒有根據的。未來的征程不會是風平浪靜的,但是我們相信,只要信念不滑坡,辦法總比困難多。只要我們自己不自毀長城、自亂陣腳,有黨的正確領導,有人民群眾的支持,我們就是無往而不勝的。
如何建立并堅定自己的理想信念
面臨四種考驗、四種危險,面對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推進改革開放、實現中國夢的艱巨任務,堅定理想信念的問題很突出、很重要、很急迫。理想信念應當建立在對科學理論深刻理解的基礎上,才能在心里牢固扎根。這在當前復雜的國際國內形勢下,在我們的社會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所有制形式、分配方式、就業方式、生活方式和價值觀念多樣化的形勢下,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加強科學理論武裝有著極其重要的現實意義。對于黨員干部特別是高級干部,要提倡原原本本地學習xx主義理論,爭取學得深一點、專一點、系統一點。為了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必須弘揚優良的學風。應當倡導理論聯系實際的、以解決問題為導向的學習方法,不回避現實問題,不回避疑點難點,用能否解釋、解決現實問題作為衡量學習效果的最終標準,堅持不懈,積少成多,逐步真正弄懂xx主義。
其次,理想信念的堅定有賴于理論上的清醒,也有賴于實踐斗爭的磨練。這不僅對于絕大多數從事具體工作的黨員干部,而且對于廣大機關工作者、理論工作者都有普遍意義。人只有在不斷改造客觀世界的過程中,才能不斷改造自己的主觀世界。一個人是否理想信念堅定,就要看他是否愿意并且能夠在現實工作中、艱苦環境下接受考驗和鍛煉,是否能夠真正做到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大公無私、銳意進取,時時處處發揮先鋒模范作用。在這個過程中,不斷加深對xx主義基本原理的理解,加深對我們從事的偉大事業的認知,堅定自己的政治信仰和理想信念。這猶如打鐵的過程,通過千百次反復鍛造,才能不斷剔除雜質,提升純度,最終百煉成鋼。
內容僅供參考
在偉大祖國73華誕之際,我參加了單位組織的“光影鑄魂”主題黨日活動,集中觀看了抗美援朝題材影片《長津湖》,再一次重溫這段悲壯歷史,再一次深刻感悟偉大抗美援朝精神。1950年10月,新中國剛剛成立一年,
根據省局黨組《關于舉辦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讀書班的通知》要求,我中心通過專題學習、專題研討以及交流分享等形式,系統的對《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進行了深入的學習與交流,下面我就來談一談我個人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是在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相互疊加的大背景下,對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治國理政重大戰略部署、重大理論創造、重大思想引領的系統呈現。它生動記錄了新一代黨中央領導集體統籌兩個
《真抓實干做好新發展階段“三農工作”》是《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中的文章,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在2020年12月28日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的集體學習時的講話。文章指出,我常講,領導干部要胸懷黨和國家工作大
在《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從嘉興南湖中駛出的小小紅船,到世界上最大的執政黨,在中國共產黨的字典里,“人民”一詞從來都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以馬克思主義戰略家的博大胸襟和深謀遠慮,在治國理政和推動全球治理中牢固樹立戰略意識,在不同場合多次圍繞戰略策略的重要性,戰略和策略的關系,提高戰略思維、堅定戰略自信、強化戰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集中展示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相互疊加背景下,如何更好地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而進行的生動實踐與理論探索;對于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
在黨組織的關懷下,我有幸參加了區委組織部組織的入黨積極分子培訓班。為期一周的學習,學習形式多樣,課程內容豐富,各位專家的講解細致精彩,對于我加深對黨的創新理論的認識、對黨的歷史的深入了解、對中共黨員的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共建網上美好精神家園》一文中指出:網絡玩命是新形勢下社會文明的重要內容,是建設網絡強國的重要領域。截至2021年12月,我國網民規模達10 32億,較2020年12月增長4
剛剛召開的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七次全體會議上討論并通過了黨的十九屆中央委員會向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報告、黨的十九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向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工作報告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