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義的社會實踐是講人類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各種活動的總和。即全人類或大多數人從事的各種活動,包括認識世界、利用世界、享受世界和改造世界等等。狹義的社會實踐即假期實習或是在校外實習。對于在校大學生具有加深對本專業的了解、確認適合的職業、為向職場, 以下是為大家整理的關于關于抗疫情的社會實踐報告4篇 , 供大家參考選擇。
關于抗疫情的社會實踐報告4篇
關于人們在疫情期間干什么的社會實踐調研報告
通過對3412份有效樣本的調查統計,解讀村域人們疫情期間“宅家”時的休閑娛樂行為。在本次調研人們中,男性居多,達54.01%,31-40歲用戶占比達36.2%。中專/高中/職高學歷占比達38.76%,大專及以上學歷占比23.71%。
據報告統計,人們疫情期間平均每天休閑娛樂時間長達6.69小時,67.32%的人們將手機休閑娛樂作為首選方式,平均每天手機娛樂時間長達6.02小時。53.35%的下人們選擇用手機看新聞,其次是刷短視頻和追劇看電影,分別占比48.84%、47.51%??梢?,疫情牽動著全國人民的心,即便是休閑娛樂時,也不忘關注國際國內疫情動態,了解最新抗疫資訊。
在疫情防控期間,觀看視頻是很多人必備的“宅家”休閑選擇。報告顯示,99.14%的人們在疫情期間都有觀看視頻的習慣。在觀看視頻的類型方面,偏愛電視劇的占比53.21%,其次是新聞和電影,分別占比48.41%和44.51%。疫情期間,有12.83%的人們為了觀看視頻進行了會員充值,7.89%的人們點播了付費視頻。90.83%的人們表示在線視頻的觀看習慣發生了變化。其中,49.83%的人們觀看視頻的時間比平時更長,37.24%的人們觀看視頻的類型變得更多,28.65%的人們選擇在更多的平臺觀看視頻。
除此之外,據報告數據,疫情期間,81.52%的人們有堅持鍛煉的習慣,不過,64.56%的人們選擇在家鍛煉。78.24%的人們表示,疫情改變了健身習慣,其中,33.59%的人們由戶外鍛煉改為室內健身,也有21.76%的人們之前不喜歡鍛煉,疫情期間開始鍛煉健身。整體來看,受疫情影響,人們對身體健康的重視程度大大提高。
疫情結束后,人們最想做的事情是工作賺錢,占比達到48.43%,其次是陪伴家人、旅游、體育鍛煉和下館子等。疫情期間被壓抑的消費需求會在疫情結束后逐漸釋放,外出就餐、本地游、健身、購房買車等或將快速回暖并獲得較大發展空間。
疫情社會實踐報告
北京時間1月31日凌晨,世界衛生組織宣布,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構成了“國際公共衛生緊急事件(PHEIC)”。之前,或許我們對新型冠狀病毒知之甚少。但隨著這十幾天鋪天蓋地的新聞、熱搜,新型冠狀病毒幾乎是家喻戶曉。宣布PHEIC的同時,世衛組織總干事譚德賽卻反復強調了一件事,即世界衛生組織做出這一決定,絕不是對中國沒有信心,而且恰恰相反,中國為疫情防控做出的努力,尤其是中國的防控措施是前所未有的。決定是考慮到其他國家的情況,中國為各國的防疫工作設立了新標桿。我們的國家行為,包括武漢在內的13個城市和封城之內的民眾為人類健康事業做出的犧牲,贏得了世界的側目和尊重。
疫情起因
專家組認為,本次不明原因的病毒性肺炎病例的病原體初步判定為新型冠狀病毒。
組織實驗室采用基因組測序、核酸檢測、病毒分離等方法對病人的肺泡灌洗液、咽拭子、血液等樣本進行病原學檢測。
此外,專家組表示,確認引起某流行性疾病的病原,通常要滿足以下幾點:
(1)可疑病原須在病人中均有發現,在病人臨床樣本中可檢測到病原核酸;
(2)從病人臨床樣本中可成功分離到病原;
(3)分離的病原感染宿主動物后可引起相同的疾病癥狀。而病人恢復期血清中該病原的抗體滴度有4倍升高,可幫助確定病原。
從病人中發現病原的核酸、基因組和抗體證據,短期內可以完成。病原的分離和致病性鑒定等科學研究,則需要數周時間。針對一種新發病原體的特效藥物和疫苗研發可能需要數年時間來完成。專家組認為,本次不明原因的病毒性肺炎病例的病原體初步判定為新型冠狀病毒,下一步需結合病原學研究、流行病學調查和臨床表現進行專家研判。
冠狀病毒是一類主要引起呼吸道、腸道疾病的病原體。這類病毒顆粒的表面有許多規則排列的突起,整個病毒顆粒就像一頂帝王的皇冠,因此得名“冠狀病毒”。冠狀病毒除人類以外,還可感染豬、牛、貓、犬、貂、駱駝、蝙蝠、老鼠、刺猬等多種哺乳動物以及多種鳥類。目前為止,已知的人類冠狀病毒共有六種。其中四種冠狀病毒在人群中較為常見,致病性較低,一般僅引起類似普通感冒的輕微呼吸道癥狀。另外兩種冠狀病毒——嚴重急性呼吸綜合征冠狀病毒和中東呼吸綜合征冠狀病毒,也就是我們簡稱的SARS冠狀病毒和MERS冠狀病毒,可引起嚴重的呼吸系統疾病。引起此次疫情的新型冠狀病毒不同于已發現的人類冠狀病毒,對該病毒的深入了解需要進一步科學研究。
疫情發展
2020年1月23日10時,一個會被歷史記住的時間,武漢封城。這不僅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的第一次封城,也是世界現代史上絕無僅有的。隨后以武漢為中心的共13個城市,也都實施了封城舉措。
“你留在城內為守護全國和世界的健康,我守在城外傾盡所能供應你的一應所需。” 1月24日,中國除夕的夜晚,第一架搭載著經驗豐富的醫護人員的飛機飛抵武漢天河機場。而這僅僅只是一個開始,目前全國各地已有26個省、市、自治區和3支部隊的6000余名醫護人員馳援湖北,其中很多為2003年期間,在一線抗擊過“非典”、經驗豐富、技術過硬的優秀醫護人員。
醫護人員不足全國增援,醫療場地設施不足,該怎么辦?那就建一個,一個不夠那就建兩個!火神山及雷神山兩所新醫院建設以中國速度與時間賽跑,2月3日及2月6日將正式收治病人。從項目指示下達,到預計投入使用的時間,前后工期不過20天。
由武漢到全國,紅色的疫情標記逐漸蔓延至大部分土地,由全國到武漢,各地的專業人員、防護物資,都在往武漢飛馳而去。這是一場戰爭,在新年的伊始,爆發在每一個普通的、平凡的中國人身邊。在抗疫期間每一天,我們與疫情赤膊相見。在這片土地上,在那些從未謀面的面孔里, 那些義無反顧的背影里,希望能滋生出些勇氣,因為冬天總會過去。
國難當頭,方顯中華民族之本色。1月18日傍晚,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組長,已經84歲的中國工程院院士鐘南山教授,乘坐高鐵沖往武漢防疫第一線。他臨危領命時向全國發出通告:“沒什么特殊情況,不要去武漢”.而他自己卻舍身前往。鐘南山在采訪中幾度哽咽,眼含淚光,“全國幫忙,武漢是能夠過關的?!背酥?,更有無數優秀中華兒女的默默奉獻,除夕夜,來自人民軍隊的醫務工作者,從多個方向出發馳援武漢。誰也不愿意離開自己的親人與孩子,可是,這一刻,他們肩負著更大的責任。
1月23日10時,武漢市封城。緊接著,各個高速路口,交警和公安人員,在寒風中,便開始夜以繼日的工作...
疫情總結
一.為遏制疫情蔓延勢頭,各級部門要求全面做好防控、管控、治療等工作。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視,堅定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信念。要用科學防治的方法、精準施策。要做好自我防護和健康管理,積極配合診治。要積極履行政協委員職責,迅速進入戰斗狀態。
二.高度重視疫情防控,完善應急處置機制。強化責任意識,切實落實新型冠狀病毒感染防控各項要求。分類落實防控措施,提高防范意識。積極參與聯防聯控,科學宣傳疫情防護知識。注重返鄉情況并及時報送疫情信息。
三.加強對公眾場所的防控,確保疫情及時發現、有效處置。全力做好病例檢測、報告和醫學觀察。扎實做好物資準備,保障民眾安全。加強防疫知識宣傳教育,提升公眾認知水平。
風雨同舟,披荊斬棘。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全國上下眾志成城,萬眾一心,采取各種“硬核”措施防止疫情擴散蔓延,以責任和擔當筑起了疫情防控堤壩。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少數“未感染群眾”也準備抱著“試試看”“反正街上沒人”“出去曬曬太陽”的心理去“以身試毒”。如何抵擋“麻痹”“僥幸”“焦躁”的“心理飛沫”,守住全民戰疫階段“戰果”,還需各地政府和黨員干部繼續壓實責任,多措并舉,為群眾戴好“護心口罩”,直到這場“疫情阻擊戰”取得最終勝利。
拴緊為民“兩端系帶”,抵擋“麻痹心理飛沫”。連日來,在各級政府、黨員干部和群眾的共同努力下,交通管制、居家隔離已成為遏制新型冠狀病毒傳播蔓延的有效手段。但隨著管制和隔離時間的延長,很多群眾也沒有了武漢“封城”之初的驚慌,慢慢放松了警惕,“反正我沒事”“有什么可怕的”心理也有所顯現。接下來的一段時間,將是疫情防控最關鍵的“窗口期”,全民提高警惕顯得尤為重要。各級黨員干部一定要提高政治站位,把中央決策部署要求落實到最末端,把自己與群眾的“兩端系帶”拴緊拴好,“軟硬結合”抓好宣傳與排查,切實克服麻痹思想,把“反正”心理徹底消除,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做好充分思想準備。
緊壓醒民“金屬護條”,抵擋“僥幸心理飛沫”。隨著季節的變換,春天真真切切踱步而來。居家隔離一段時日,再見春日暖陽,恍若隔世,一些人也開始有了“出去曬曬太陽”的想法。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從初期“沒有證據顯示人傳人”,到目前指出“可能造成持續的人傳人”,甚至可能發生變異。所以,迫切需要各級黨員干部時刻保持審慎態度,把疫情看得嚴重一些、把疫情蔓延的風險估計得大一些,堅持“點面并重”,緊壓防控“金屬護條”,讓“耍大膽”“不設防”的“僥幸心理飛沫”無法“入體”。深入動員群眾徹底拋棄幻想,把防控措施落實好,真正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診斷、早治療,嚴嚴實實織好全民“防控網”。
拉開困民“中間褶皺”,抵擋“焦慮心理飛沫”。近些天,很多人每天睜開眼的第一件事,就是打開手機,然后瀏覽鋪天蓋地的疫情信息。新增多少確診病人、官方發布的確診病人行動路線、醫療物資是否充足,每遇“重點”趕緊看看自己是否“入列”,甚至有的人只是平常感冒也不敢出戶,怕“被隔離”。加之不能走親訪友,不能逛街旅游,甚至怕口罩不夠用,出門散步都是能免則免,“忐忑不安”“看報道就流淚”的焦慮心理也有所見。所以,需要各級政府動員和組織力量,堅持線上與線下咨詢相結合、身體健康與心理安定并重、確診患者與疑似人員心理輔導相結合,做好戰疫期大眾心理干預工作,把困擾群眾心的“中間褶皺”拉開,聚力增強“鎮定感”,確保安穩“過關”。
總之,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是全民之戰,黨員干部要堅定站在疫情防控第一線,引領群眾在疫情應對上不“麻痹”、不“僥幸”、不“焦慮”,出“實招”“硬招”防止出現掀開“護心口罩”隨處“裸跑”的現象,真正當好群眾的“貼心人”和“主心骨”,在這場“疫考”中交出一份讓人民群眾滿意的答卷。
在偉大祖國73華誕之際,我參加了單位組織的“光影鑄魂”主題黨日活動,集中觀看了抗美援朝題材影片《長津湖》,再一次重溫這段悲壯歷史,再一次深刻感悟偉大抗美援朝精神。1950年10月,新中國剛剛成立一年,
根據省局黨組《關于舉辦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讀書班的通知》要求,我中心通過專題學習、專題研討以及交流分享等形式,系統的對《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進行了深入的學習與交流,下面我就來談一談我個人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是在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相互疊加的大背景下,對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治國理政重大戰略部署、重大理論創造、重大思想引領的系統呈現。它生動記錄了新一代黨中央領導集體統籌兩個
《真抓實干做好新發展階段“三農工作”》是《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中的文章,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在2020年12月28日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的集體學習時的講話。文章指出,我常講,領導干部要胸懷黨和國家工作大
在《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從嘉興南湖中駛出的小小紅船,到世界上最大的執政黨,在中國共產黨的字典里,“人民”一詞從來都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以馬克思主義戰略家的博大胸襟和深謀遠慮,在治國理政和推動全球治理中牢固樹立戰略意識,在不同場合多次圍繞戰略策略的重要性,戰略和策略的關系,提高戰略思維、堅定戰略自信、強化戰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集中展示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相互疊加背景下,如何更好地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而進行的生動實踐與理論探索;對于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
在黨組織的關懷下,我有幸參加了區委組織部組織的入黨積極分子培訓班。為期一周的學習,學習形式多樣,課程內容豐富,各位專家的講解細致精彩,對于我加深對黨的創新理論的認識、對黨的歷史的深入了解、對中共黨員的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共建網上美好精神家園》一文中指出:網絡玩命是新形勢下社會文明的重要內容,是建設網絡強國的重要領域。截至2021年12月,我國網民規模達10 32億,較2020年12月增長4
剛剛召開的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七次全體會議上討論并通過了黨的十九屆中央委員會向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報告、黨的十九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向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工作報告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