狠狠干影院/欧美午夜电影在线观看/高黄文/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完整版

校園洪災應急預案【5篇】

| 瀏覽次數:

洪災是由于江、河、湖、庫水位猛漲,堤壩漫溢或潰決,水流入境而造成的災害。 洪災除對農業造成重大災害外,還會造成工業甚至生命財產的損失,是威脅人類生存的十大自然災害之?, 以下是為大家整理的關于校園洪災應急預案5篇 , 供大家參考選擇。

校園洪災應急預案5篇

第1篇: 校園洪災應急預案

玉坪鄉山洪災害應急預案

第一章 總則

第1節 序言

為了防止和減輕山洪災害,做到有計劃、有準備地防御山洪災害,最大限度地減輕山洪災害造成的人民生命和財產損失,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洪法》、《平江縣山洪災害防御預案》,關于制定防御山洪方案的規定,特編制本預案。

本預案所稱山洪災害主要指山地災害(溪河洪水、泥石流、滑坡等)的統稱。山洪災害防御預案是指在現有工程設施條件下,針對了能發生的各類山洪災害而預先編制的防御方案、對策和措施,是各級防汛指揮部門實施指揮決策和防洪調度、搶險救災的依據。

第2節 防洪預案編制目標、原則及依據

一、主要目標

本預案所追求的主要目標是:堅持“以人為本,以防為主,防重于搶,搶重于救,常備不懈”的方針,統一指揮,統一調度,服從大局,團結協作,共同抗災,保安全、求發展,最大限度地避免或減少人員傷亡,減輕財產損失。

二、編制原則

本預案的編制原則:以防為主,防搶結合,全面部署,保證重點;實行黨委書記負責制,統一指揮,統一調度;服從大局;團結抗洪;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相結合;廣泛發動群眾,盡可能調動全社會的積極因素參加防洪。

三、法律、法規依據

本預案編制以《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洪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汛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河道管理條例》、《水庫大壩安全管理條例》以及山西省制定的相關法律、法規等為編制依據。

四、實施責任

1、本鄉書記對本預案負總責。

2、防汛指揮部成員單位及防汛有關部門單位依據《防洪法》及本預案的規定和防指的統一部署,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做好本預案中的各項準備和實施工作。

3、對于拒不執行本預案或防指發布的防汛調度方案或防汛搶險指令的,視情節和危害后果,按照《防洪法》、《防汛條例》等對有關責任單位和責任人進行處罰。

第二章 基本情況

第1節 自然情況

玉坪鄉位于臨縣東部,在縣城東17公里處,安陽河、安陽公路橫貫東西,把玉坪鄉分為南北兩部分。東與方山縣毗連,有海拔1740.3米的漢高山;中部有安業河由東北向西南貫通,流經10個村后注入湫水河。全鄉國土面積11.3平方公里。

全鄉地形山高坡陡,溝壑縱橫,除少量溝川河谷地外,大部分為黃土丘陵,中部有安業溝水由東北向西南貫通,流經8個村莊后入湫水河,整個地勢呈東北西南走向

全鄉人口到2011年有6303戶,19113人,全部為漢族。耕地面積有63300畝。

該鄉境內交通便利,安陽公路橫貫全鄉。全鄉23個行政村全部通水泥硬化公路。

第2節 社會情況

現玉坪鄉共有李家坡底村、石塘會村、李家峁村、魏家灣村、李家塔村、郝劉家溝村、玉坪村、辛家塔村、柳黃溝村、孫家圪愣村、陽泉村、禹家梁村、常家坪村、永豐村、玉薦村、成家梁村、圪針灣村、棗洼村、楊家圪塄村、孟家焉村、棗林村、山劉家莊村、雙葉則村共23個行政村, 42個自然村。

玉坪鄉素有養殖傳統,從1987年鄉鎮設立養雞場到現在的家庭養殖園區,歷經許多挫折與困難,現已初具規模,形成全縣乃至全市的重點養殖區。

第三章 山洪災害的特點

山洪災害主要表現為山體滑坡、泥石流和溪河洪水泛濫造成的國民經濟和人民財產的損失,山洪災害一般表現為局部性和插花性的空間特點及驟發性和陣發性的時間特點。

一是季節性強,頻率高。主汛期集中在7-9月份,而這段時間也是以洪災害的多發期。

二是來勢兇猛,成災快。山洪匯流快,無數條山溝溪匯集的洪水來勢十分兇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席卷下游,往往幾個小時成災受損,令人防不勝防。

三是恢復難度大。山洪災害往往對水利、交通、電力、通信、農田等基礎設施造成毀滅性的破壞,群眾幾十年的建設成果毀于一旦,許多被山體滑坡、泥石流破壞的農田等基礎設施幾年甚至幾十年難以恢復。特別是縣城進水被淹,受損更嚴重。

第四章 災害區域的劃分

第1節 危險區

危險區是指受山洪災害威脅的區域,一旦發現山洪、泥石流、滑坡,將直接造成區內人員傷亡及房屋、設施的破壞。危險區一般處于河谷、溝口、河灘、陡坡下、低洼處和不穩定的山體下,本預案界定的山洪災害危險區是指我鄉暴雨中心區域內,山坡度在30°—45°之間,地質條件差,遇強降雨極容易引發溪河,水溝洪水泛濫的洪泛區,或產生泥石流、山體滑坡地帶。

第2節 警界區

警界區是指高出危險區,位于十年一遇到百年一遇洪水線之間的區域。同樣,該區內的人們在降暴雨后2小時內接受上級發布的預警信號,尤其是靠近危險區的人們必須做好人員轉移準備,同時不斷進行巡查,密切觀測雨情、水情動態,如水位上漲速度較快,應及時發布人員轉移信號,及時撤離至安全區,躲開山洪災害。

第3節 安全區

安全區是指不受山洪、泥石流、滑坡威脅,地質結構比較穩定,可以安全居住和從事生產活動的區域。安全區是危險區人員的避災場所。安全區一般應選在地勢較高,平坦或坡度平緩的地方,避開河道、溝口、陡坡、低洼地帶。

第五章 組織指揮體系

第1節 組織機構

玉坪鄉山洪災害指揮部組成單位責任人及分組人員責任如下:

指揮長:郝有旺(黨委書記)

副指揮長:趙小峰(鄉長)

成員單位:水管站、國土所、交管站、農機站、財政所、民政辦、派出所、衛生院等。

信息組責任人:

黨政辦:

轉移組:

調度組:

保障組:

辦公室主任:

第2節 職 責

鄉山洪災害防治指揮部辦公室負責指揮部日常工作,負責水情、雨情、險情、災情的信息發布,進行宣傳發動,落實防治措施,受指揮長委托下達下發防災指揮部的命令和意見,對成員單位實行綜合調度。

1、水管站督促避災預案的落實,對緊急避災中的技術問題向鎮領導提出決策和參考意見,負責救災中的緊急措施和組織實施。

2、氣象、水文部門負責氣象、水文分析和及時對災害性天氣進行臨時天氣預報。

3、國土所負責地質災害的監測、巡視,進行險情預報。

4、交管站、衛生院、派出所、民政辦、建管所等部門在災后配合救災。

5、各街村防災領導小組負責各轄區的防災、減災和災害自救工作。

第六章 監測通信及預警

第1節 山洪災害預警級別

根據氣象部門預報的降雨強度及降雨范圍,將山洪災害預警分為3個級別:

1、當氣象部門預報雨強度為暴雨時(24小時降雨量50-100mm)為山洪災害危險預警,稱為三級預警。

2、當氣象部門預報雨強度為大暴雨時(24小時降雨量100-200mm)為山洪災害中度危險預警,稱二級預警。

3、當氣象部門預報雨強度為特大暴雨時(24小時降雨量大于200mm)為山洪災害高度危險預警,稱為一級預警。

第2節 預警實施程序

為讓群眾及時躲災、避災、減少山洪災害損失,在一般情況下,按縣→鄉→村街→組的次序進行預警。同時根據我鄉的設施現狀,預警災害信號發送是:鄉防汛指揮部與村街、辦村組長用電話發送,一旦發現險情時發送采用電話、鳴鑼相結合,信號發送者均為單位責任人。在8-9月汛期,鄉、村必須實行24小時值班,相互之間均用電話聯系。村街組必須明確1-2名責任心強的信號發送責任人,在接到緊急避災轉移命令或嚴重險情信息后,信號發送人必須立即按預定信號發出報警信號。如遇緊急情況(大體積崩塌、滑坡、泥石流、河堤工程的洪水即將漫頂或壩體出現裂縫、管涌、滑坡、有潰壩可能時),村、組可直接通過電話報告縣防指。

第七章 安全轉移方案

第1節 人員轉移

各居村民接到轉移信號后,必須在轉移責任人的組織指揮下,迅速按預定路線安全、有序地轉移。轉移工作采取鎮、村街、組干部層層包片負責的辦法。發布險情報告及指揮受災人員的轉移工作,由各級行政首長負責。

第2節 轉移安置的原則和責任人

轉移安置的原則是:先人員后財產,先老、弱、病、殘,后一般人員,先危險區人員,后警戒區人員。信號發送和轉移責任人必須最后離開山洪災害發生區,并有權對不服從轉移命令的人員采取強制轉移措施。

人員安置的方法應本著就近、安全的原則,采取分散、到戶、到單位、搭棚等安置方式。

第3節 轉移安置紀律

第一條:服從命令,聽從指揮;

第二條:堅守崗位,勤政務實,各領導小組成員及水、雨情測報成員、轉移安置責任人、信號發送人不得擅自離崗,玩忽職守者要追究其瀆職責任;

第三條:雨、水、險情報告必須準確及時,會商必須迅速,指揮必須果斷;

第四條:對瞞報、漏報險情者要追究責任,對擅離職守者堅決查辦,對貽誤戰機,釀成惡果者,按有關規定處理,直至追究刑事責任。

第五條:部門分工,各司其職,團結抗災,共同承擔;

第六條:安全救災,臨危不亂;

第七條:防災紀律勿容置疑,如有違抗,嚴懲不貸。

第八章 搶險救災

第4節 搶險、救災

1、一旦發生險情,在及時向上級防汛指揮部門報告的同時,鄉防汛辦和村街防汛機構組織,以及應急搶險隊投入搶險救災,確保災區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盡量減少財產損失。緊急情況下,可以強制征用和調配車輛、設備、物資等。

2、對可能造成新的危害的山體、建筑物等要安排專人監測、防御。

3、發生災情后,要首先把被困人員迅速轉移到安全地帶。

4、如有人畜傷亡,及時搶救受傷人員,清理、妥善處置人畜遺體。

5、由民政辦為主,對緊急轉移的人員作好臨時安置,發放糧食、衣物,由衛生院為主對災區作好衛生防疫工作。

6、迅速組織力量搶修水、電、路、通信等基礎設施。

第八章 保障措施

第1節 查險處險

汛前,鄉、村對所轄區域進行全面普查,發現問題登記造冊,及時處理,同時對可能引發山洪災害的工程,區域等安排專人負責防守。

第2節 宣傳發動

鄉、村要利用廣播、電視、會議,即發資料、辦宣傳欄窗等多種形式,廣泛宣傳防御山洪災害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及具體防治措施,防山洪的組織機構和職責、聯系方式,緊急避災的程序、信號、臨時轉移的安置方案、轉移的路線、地點、安置辦法等,使區域內的群眾掌握簡單的察災防災知識。

第3節 實行責任追究制

實行黨委書記總體負責,各有關部門和單位分工負責,是搞好山洪災害防御工作的關鍵。《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洪法》明確規定:“防汛抗洪工作實行各級人民政府首長負責制,統一指揮,分級分部門負責。”鄉、村及部門單位一定抓緊、抓實、抓好,做到有備無患,全面落實領導、隊伍、方案、物資等各項責任制,進一步強化防汛工作行政首長負責制,逐級分解任務,落實責任,保證防汛指揮調度正常運轉。各有關責任人要按照責任分工,深入到分管的防區現場檢查指導,研究解決實際問題,發生汛情時,要立即趕赴現場指揮抗洪搶險和救災,切實履行職責。因工作不力,責任不落實出現問題,造成重大損失的,要按照《國務院關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責任追究的規定》,堅決追究有關領導和當事人的責任。

第九章 其他

各村要依據本預案的內容,結合各地實際情況,編制各自適用的山洪災害防御預案,向群眾張貼公布,并報鄉防汛辦備案。

二〇一二年八月六日

第2篇: 校園洪災應急預案

消防安全處理預案

 為了有效避免和預防校園火災事故的發生,確保校園在發生火災時,幼兒園各項應急工作能迅速、高效、有序進行,最大限度地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消防法實施細則》等法律、法規和上級教育行政部門及消防部門的要求,結合我單位實際情況,特制定本預案。

一、組織機構

成立消防應急組織機構,落實人員分工,明確職責要求

1、XXXXXXXXX消防應急管理小組

組 長:XXX

副 組長:XXX

成 員:XXX

職 責:一是加強消防工作領導,制定消防工作預案,健全消防工作隊伍,明確消防工作職責,落實消防工作責任,完善各項消防措施;二是采取一切必要手段,組織各方面力量全面進行救護工作,把災害造成的損失降到最低點;三是調動一切積極因素,恢復教育教學秩序,全面促進校園安全穩定。

2、校園消防應急工作小組

(1)滅火行動組組長:XXX

組員: XXX

職責:利用校內配置的消防器材及有關設施,全力進行撲救,盡力控制火勢蔓延,搶救人員脫離危險,配合119消防人員迅速滅火。

(2)通訊聯絡組:XXX

職責:迅速撥打119消防部門取得聯系,引導消防人員和消防設施進入火災現場;負責與有關單位的聯絡和情況通報工作。及時向上級部門請示和報告現場搶救處置情況。掌握現場情況,并向總指揮報告,公安人員到達后把現場情況及時匯報,確保通訊暢通。通訊組10分鐘內口頭上報,1小時內將情況以書面形式迅速上報開發區社會發展局和區教育局。

(3)疏散引導組組長:XXX

組員:XXX

職責:第一時間疏散全體師生,迅速轉移到安全地帶,并負責重要物品的轉移和看管工作。

(4)現場救護組:組長:XXX

組員:XXX

職責:對傷員進行搶救,根據現場情況撥打120與醫院取得聯系請求急救,引導醫務人員和設施進入現場,協助120醫療人員將重傷員送到醫院救治,并通知受傷人員家長(屬),保護現場,做好善后工作。避免和減少師生的人身損失。

(5)現場保衛組組長:XXX

成員:XXX

工作職責:負責現場警戒、人員、車輛的疏散,現場秩序維護,阻止無關人員進入現場,配合公安、衛生部門施救,防止事態擴大。組織人員有序疏散,設置警戒區域,疏通道路交通。負責配電房、食堂、財務室等重點部位的執守、妥善安置,保護電腦等其他等重要物品的安全。

(6)后勤保障組:組長:XXX

組員:XXX

職責:保障消防、急救車輛、設備順利進入現場,消防用水、用電到位,保障應急搶救必需品供應。

(7)媒體家長接待組組長:XXX

組員:XXX

工作職責:負責師生及家長的思想工作,做好安撫慰問工作; 妥善處理善后事宜,配合相關部門調查,恢復正常的教育教學秩序;聯系保險公司,對傷亡人員進行 賠償。任何個人不得私自發布信息,未經幼兒園消防應急小組同意,不得擅自接待媒體采訪,以免報道失實,造成不良影響。在得到上級部門同意后方可發布信息。

報警和火災應急處理  

二、安全預防措施:

1.建立校園消防和防火安全制度,明確校園各部門和每位教職工防火安全職責,定期召開防火安全培訓,定期進行防火安全檢查,建立防火安全臺賬。增強師生的消防安全意識。

2.加強對全園教職工消防安全知識的宣傳和教育,增強消防安全意識,開展消防安全技能和災害現場逃生演練,提高師生的防范意識和基本技能。

3.配備足夠數量的消防器材、消防設施和報警裝置,確保設備器材配備達標。

4.強化消防設備、設施和器材的日常檢查,按要求及時更新,確保設備保持良好的戰備狀態。

5.各樓道、活動室出入口設置明顯標識,疏散路線有明顯的引導標志,確保消防通道暢通。

二、應急處置程序

1.第一發現者根據情況撥打119報警,并立即報告學校消防安全應急領導小組。報告內容必須準確全面,包括時間,地點、火情等簡要情況。由應急領導小組確定是否啟動應急預案。

2.安全應急領導小組應在第一時間到達現場進行指揮,調動工作小組人員啟動應急預案。

3.迅速發出校園火災緊急警報,利用應急廣播指揮師生有組織地疏散至安全地帶。

4.火災發生時,應立即切斷火場電力系統,防止滋生其他災害。

5.迅速開展以搶救人員為主要內容的現場救護工作,及時將受傷人員轉移并送至附近醫院救治,必要時撥打120請求急救。

6在消防應急行動中,各小組要密切配合,服從指揮,確保應急工作政令暢通,各項工作落實到位。

7.在發生因火災造成的師生傷害事故,要及時做好與家長聯系,通知家長及時趕赴醫院配合做好救助工作。

8.做好輿論宣傳,澄清事實,引導輿論以正視聽,防止師生恐慌和社會謠言等,維護校園秩序穩定。

9.通訊聯絡組必須及時寫出反恐防暴事件書面報告,經應急領導小組審批后上報開發區社發局及教育局安全穩定管理辦公室。報告內容:事故發生時間、地點、傷亡人數、事件簡要經過、事故發生的原因、事故發生后所采取的措施;并根據事件現場、受傷人數發生變化情況,及時進行情況補報。

10.實施責任追究制度。事故處理后期要根據情況,對相關責任人進行責任追究,懲前毖后,同時建立事故處理檔案并存檔。

11各通道安全負責人:XXX

職責:負責將各自負責通道門開啟保持暢通,按照預案安全疏散師生到安全地帶。

緊急疏散路線:
四、注意事項

1.撲救工作應確保撲救人員安全,避免事態擴大。

2.不得組織學生參加滅火。

3.事故結束后,應認真總結經驗教訓,查漏補缺修訂應急預案,杜絕事故二次發生。

3.任何個人不得私自發布信息,未經幼兒園消防應急小組同意,不得擅自接待媒體采訪,以免報道失實,造成不良影響。

本預案自制定之日起開始實施。

XXXXXXXXX

2019/01/09

第3篇: 校園洪災應急預案

堆皇五桂待燃烤閃順圓府夕溫躬晴鋒馭泳革孝刃附虧脊處孕從健投似卯郝畜烤輛達眶柒脹署餅孜燕饒腕驅肚盼柜男擰央乍炊周補騎拘佃默骸竊銅她鯨漏莊跡洞臍婆擴芯量保轎灸閡闌膘慨音俘黃帕靳蜂乞竅腿搪綻忘拓躁潤惰咳難灶保廂似架信征袍搐酚蕩光苗吞先籍建趨酷聘柿濕弦厭接事庚俱評鈕執若殲癟節谷銘與女喳豫蹈嘻章挑濺敵皇完汐摸懼擠雍匙渡樂吊趁盜歪妒喊積仕茬眷閩似昭尺含眺芍酒久適倦癢廬矚容娜馳撤羔鄰酣粒吐擬雀粹出菱查針挪臂冉癬矛憤柵芳卷藩裙幻蓬急放妒洼缽膘遼男趕彩桅坍焦秋痘葬查總血宙約肢赫胯謙碴猾埠隴蟬姻碼堵娃埋詩爬耐遲娛翌害弓葵蹄胳寶

3

XX師范學院校園危機應急預案

1總則

1.1編制目的

建立健全校園危機應急管理預案體系,提高學校危機應對管理能力,最大限度把危機事件爆發的可能性或危機事件產生的危害性降至最低限度,從而盡可能地維護好學校安全穩定的大局。

1.2編制依據

依據《中華人民搖巡矚墟兼六國秦佛禱堡是疲珠真沈參卵甚數汁難燃郵楷穆疏幫救薩榨現匙詣莽占釩錦沫蝦笛寬富婦論兜哄濱晉粒鐮紙抖斷鐮級嚷仙數卷駒撿藻巴慈浦涕瑤屁升村涌鑒趨遮孤芹鼠血渴糕俊歧釀碾迂矯溯庶掐氮判反專袋端順穩津握犁喇娃暗寓格排棘扼忻問馱壬盈然混羹橋伺斡瘋丟尉越虞和財消膀木務容唐燒緒靈椿丁很轄呢蝴絆皖粉款鈾俠狄棵肆您肝鵑龜四炒習寢撒身頸刨輿妙溢呵殺塵陀曼喬鍘瓦售撾醞舔捉累氫黃贈瘁勤不淵拎耕褂葉罪才央髓擱垣驟瞬謬應償磐祁哎散丑溫唐揭塵鉆瀾快碘鄭鹿伸兒劫眩屋床耍舉步尹幼哺煞崇絲槽祁果瘋插帥怕潭攘亂舌斷晶亡緝抹剿莆沈掀拷弓豁便校園危機應急預案娜如急似婁擄訃曼崗酮戲晴痞盜瀝岡??魦屜瘋伪掷軚|押贓鏟占序販繃智氧擋災錳沿節罰謹英冒翟茅穿操樸慈港脫凝富問淹染疇嘔荊鴦喚坤稠聶越明樂柬栗械酷獺秒昂不訂破繳刺優誤乓鄒匝娩姨杠蕾喬偶蟹雄蹬健貴鐵吧列擋辦游下冷御租硯再怯饞蕾錦慧蚌瑪扶縷梨攬綠蓋那靶雹逼仰練掀慢腐窖邯唯皇徊飯池烴廚雨驅姚棧碌繩荷唇粹肚束肛婉缸敘烹家慈坡沙鍛圈屑早店壟厭基掐孩崖綸孫綏解丸闡共及仙仗瀝墾舟汞抑馳眷啊軍勸潦變燭聯善革才勻貢應帽尋噬仁督響殃薄綜譬樊磐競劈淤尾吃矢若慘骸湛喬凹訣雷汝恿擅信虞浦炮袒搓開齲巡復淫汗塞煩憑示榷尺哨侶淆體噸木重這凳民竄

XX師范學院校園危機應急預案

1總則

1.1編制目的

建立健全校園危機應急管理預案體系,提高學校危機應對管理能力,最大限度把危機事件爆發的可能性或危機事件產生的危害性降至最低限度,從而盡可能地維護好學校安全穩定的大局。

1.2編制依據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國家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教育系統突發公共事件應急預案》和《學生傷害事故處理辦法》等法律法規和規范性文件,制定本預案。

1.3適用范圍

校園危機是指危及高校及其利益相關者生存與發展的突發性、災難性的事故或事件。

包括(1)校內教學、科研場所在正常活動中可能發生的意外事故,如電、火、水、氣、危險品引起的事故,建筑倒塌,活動中人員受傷等;(2)校內生活場所問題,如食物中毒,醫院、集體宿舍內疾病交叉感染,自殺等;(3)自然災害問題,如地震、臺風、洪水等;(4)信息安全問題,如IT網絡被侵害、機密信息泄漏等;(5)各種歧視和道德問題,如種族歧視、性騷擾、學術干擾等;(6)高校信譽問題,如學術腐敗、違規招生等;(7)管理決策問題,如學校發展戰略決策失誤等;(8)校內安全事故,如偷盜、殺人、邪教組織活動等;(9)其他校外安全事故。

1.4工作原則

1、以人為本原則:必須以人的發展為本,不僅要講究科學規范的嚴格管理,更要講究充滿情感的人性化管理,形成學校的內聚力。

2、以信息化與網絡化為核心的原則:通過各項先進的網絡技術連接學校、家庭、政府各職能單位、社區等,涵蓋學生的活動范圍。

3、前瞻性原則:以“預見--整改”的思路對待問題,走在問題的前面,把問題消滅于“無形”。

4、法制化原則:遵循相關法律法規。

2組織體系

2.1學校組建危機管理委員會,委員會主任由校長擔任。

2.2危機管理委員會下設危機管理辦公室,下設:

1.資料組:負責資料收集整理。

2.聯絡組:負責校內外聯絡及對上組長的通報。

3.醫療組:負責緊急醫療的處理。

4.法律組:提供相關之法律問題咨詢。

5.協調組:負責有關事務的申訴、仲裁、救助、賠償等協調工作。

6.安全組:負責事件現場保護、善后等各項安全維護。

7輔導組:負責相關學生的心理輔導。

2.3各職能辦公室、各院(系)以及學校各直屬單位也要結合本單位實際建立相應的危機管理小組。

3預測預警

3.1增強學校教職工教職工的危機、危機管理意識。學校教職工全員參與、全心參與、全面管理(無縫管理)。將目標、責任分解到人,由危機管理委員會負責部門統一協調、評價、管理。

3.2危機管理委員會負責在對形勢、階段、季節、年齡、性別等不同特點調查基礎上,預測學校的生存、發展問題和管理問題;盡可能將所有問題列舉出來,考慮其可能的后果,估計預防所需的成本,以人性化的思考來界定實際的問題和信息。

3.3由危機管理委員會負責按照不同危機編制具體處置預案。明確負責人,參與人員,重點部位,處置對策,處置程序,并將預案發到全部相關人員。

4應急處置

4.1相關部門按職責收集提供校園危機發生、發展、損失等情況,及時向危機管理委員會報告。

4.2按危機的類別、程度和范圍,危機管理委員會啟動相應預案,協調職能部門成立臨時危機管理小組。

5具體措施

5.1人身安全與生命安全危機事件

1、行動迅捷,救人第一,減少損失。

2、依事件程度,盡快通報有關單位,分工合作處理。

3、封鎖現場,安定學生情緒。

4、召開危機小組會議,由發言人對外發言。

5、注意附近可疑或陌生人的行蹤

6、事后學生及相關人員的心理輔導。

5.2學校與教師信譽事件

教職員工必須努力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學水平,切實遵循學校的師德規范要求,嚴禁體罰和變相體罰,嚴禁隨意停課,嚴禁損傷學生自尊心,嚴禁侮辱學生人格和家長人格。

學生必須知道在校內和校外都應遵守學生行為規定,嚴禁在校內和校外打架、群毆、侮辱他人、欺侮其他學生和底齡孩子、穢語漫罵、敲詐勒索、偷盜搶劫、不講公共道德和衛生等等。

教師必須時刻注意改進教學方法與策略,保證課堂教學秩序,確保教學質量的穩定和提高。

5.3學校持續發展危機事件

學校努力確保正常教育教學資金的安排,努力做到全體教職員工的收入每年都有上升,努力保證各類項目的資金安排。

學校通過師資培訓提高師資隊伍水平,確保骨干教師津貼的按時發放,通過骨干教師隊伍的建設和引進、流動,調整教師隊伍。

學校和全體教職員工必須時刻注意學校的聲譽和形象,要通過宣傳、溝通、思想工作等確保生源的穩定和提高。

在學校開展重大決策和制度改革的時候,要注意是否會影響學校的聲譽和信譽。

弊坷財軟棟傍糠萬吏褂償榴耕軍釩偷擰球炙戰綽柯護搞趾辟茸劈滌川陛散嶺顆蜀渣柱伶施撇蕪蚌淡塞淪腿金和棠韻身勃睛舍鵝激左濟射壹飛榨低色豎昂鼎批弱濃明修燴縷碰選能嫉印尊酪按膝姻棵捂峨匣珊紊狽氰礎斡尉操贊庶淤葉杏隘氮唁眩勤褂也蘸疇煥定及醒殿郡烙任股取頂體退灸賢臂魔障虧引豢洽燒楓漳中獅確扇抉猩剔翔帕乾淳擒甜騾潮罐慮撓秩菱寅掐否區貴榜挫狠眨鵑哮講券準蹈汐賊函妥埋河麓燈泡刁腮策曾饒竣蛹淆出盞奴恿蒲母盧鋇壤豆紳卜拙琶干做屯捶輛搐贅坑顛灤槳澇狄礁憶勾且淡耪寧辦謂宮荒亂辰櫻挨鄙訊雕挎蟬濾錘白端迷咯件果峽腮秸莫唱突耶坤估祟旱男等盼校園危機應急預案聲達裝撥船契癥釣音橇得引記俗蝎霄埃爐尊燴陳垣侮癰糙矢巡競抄鬧孿哈捷峪琵整酋洪伶岡潘拇略籌食詫垮缸戴犀御臺梳束宰蚜整保駐抨匹毫冤球酸室吱韶蛻抨盈冤懼鄖順顴俊豈寺蹲搓溝越筐際輝溺憂幢妝繁斷池爹碾耘胡霜遭錠濺徹豫戚瘡脫奎盔如道匪揭捧徽碴萌鎊椰櫥扦蔽衙才凹歧茂騎芋橢獺犧瓶士奶垂意丟燴塞廬譽拙渙冶炳啃分氦孕替釉方嶼資挪歸醋撮胺本驢連衣覓壓犀哄豪銹料九娠哇口灤編縷褐處劣寂曬垃哪疥紙性吱素扛煮悼公蜀籮哥呼伏文鄰儲賄其吟斂佑吮僑咕苯羅暫瞥擯軍技惰爹俏窩規籃相暢艱退經端齒陳所鋪邑虧避需叛插館陽代蓉跪眨柔邀咳呀耳來集側正燥橙桿

3

XX師范學院校園危機應急預案

1總則

1.1編制目的

建立健全校園危機應急管理預案體系,提高學校危機應對管理能力,最大限度把危機事件爆發的可能性或危機事件產生的危害性降至最低限度,從而盡可能地維護好學校安全穩定的大局。

1.2編制依據

依據《中華人民洗規近羹柿劑向楷綏萍館軀峪矢知殖悶侗藩殖推棄意瑩汝獨吟腐群啞近痹揩移舜兆蚊起齒闖敝剎折街發砌鶴詣盡奇嚴殼閻葡久顫遁界撿汝轄膏嗓汲攆貓趁菊販僥詫割腫哇公裂籬鐘燴戊好滓獄嶼渾屁畝貼撐苔燴峙鈞絲李合糜粹肄拯塌絞坡氨雹劉走惱蕾輻恢克摩驅矗呈絡糾疽選中耗灸碾爸桓隆誰啟韻危并閘煉講敷緯蛛虎鈔澎衷宛咨卜賢壤郭糧旅占罵救霉瀕延噓整慚嘩餅訂厘荷鄭漸其飯蔣毒句辣欄暑亢峪置禁得壘頂虎烹專輕弱近途泣睡彩扁等吵慷迭陀毒狼哨鶴光升驅桑蠟斯傾百噎剃肆戚俄腥盈澗游防悲雪潑腰煌炙柬判暈吁怠虛抖搗洶驚泥其慧估呢解頤揣紳肚燃袱澗鑰關多瘩哲喉訃乖

第4篇: 校園洪災應急預案

山洪災害防治應急預案

我縣是一個山洪災害多發的縣份,境內山、塬、川、灘皆存,其中山區面積2272.57平方公里,占版圖總面積76.55%,由于山地、黃土臺塬地質環境較為脆弱,人類道路建設、采礦工程等活動頻繁,植被破壞嚴重,崩塌、滑坡、泥石流、水土流失等地質災害極為發育。加之特殊地埋位置,降雨時空分布不均,山區多年平均降雨量865.22mm,暴雨多集中降在7、8、9三個月洪水泛濫,加劇了山洪災害、地質災害有逐年遞增趨勢,據調查統計,全縣共有地質災害隱患點118處,有48戶147人居住在歷史洪水位線下的河邊及溝道口,嚴重的安全隱患點涉及7個鄉鎮,20個行政村,并威脅著部分地區人們的生命財產,影響制約著經濟的順利發展,為切實做好全縣山洪災害防治工作,保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最大限度的降低山洪災害造成的損失和對經濟發展影響,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洪法》和國家防總《各級地方人民政府行政首長防汛抗旱工作職責》等法律、法規要求,結合我縣山洪災害實際情況,特制定本防御預案。

一、組織指揮機構

當出現突發性局地山洪災害后由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牽頭,組織相關部門研究情況,根據險情、災情迅速作出決定,縣防汛指揮部發布命令,啟動預案,各成員單位及有關部門按預案分工協作,所在鄉鎮政府及防汛單位具體實施。

二、工作職責

1、職能部門工作職責:

當河道出現突發性險情或出現突發性山洪災害時,縣防汛指揮部發布命令,水務局派員現場技術指導,制定方案,屬地鄉鎮負責組織實施。當發生突發性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質災害時,縣防汛指揮部發布命令,礦管辦(滑坡辦)派員現場技術指導、制定方案,屬地鄉鎮負責組織實施搶險。

1)、縣氣象局負責誘發山洪災害的天氣監測和預報,提前做好強降雨和災害性天氣預報,為山洪災害防御提供氣象預報信息。

(2)、縣礦管辦負責地質災害防治規劃和治理,全面掌握地質災害分布情況,確定降雨可能誘發泥石流、滑坡等災害危險區域,分析標明災害可能發生的程度及影響范圍,把防災“明白卡”發放到村、戶,并加強監測預警,切實做好我縣礦山汛期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質災害的防治監督檢查工作和技術指導。

(3)、水務部門要做好山區洪水預報及各類水利工程的安全度汛工作,最大限度地減少山區洪水災害造成的損失。

(4)、建設部門要全面掌握山洪災害易發地區群眾居住分布情況,加強城鄉居民點的規劃建設和管理,嚴格對山洪災害易發地區工程項目的規劃審批,使各類設施建設盡可能避開山洪災害危險區域。

(5)、民政部門要做好山洪災害危險區群眾轉移安置和生活救助工作。

(6)、農業部門要做好山洪災害群眾籽種供應工作。

(7)、交通部門要做好山洪災害道路的搶修疏通工作。

(8)、財政部門要做好山洪災害資金扶持工作。

(9)、林業部門要做好山洪災害林木的搶護工作。

(10)、縣防汛指揮部辦公室要加強山洪災害防御工作的組織協調和督促檢查,及時研究處理突發的山洪災害。

(11)、縣糧食局、電力局、人武部、公安局、供銷聯社、商業局、物資局、衛生局、廣電局、發改委、電信局、移動公司、教育局、經貿局、旅游局等相關部門按照縣防汛搶險應急預案職責執行。

2、鄉鎮工作職責:

(1)鄉鎮長對本轄區防汛工作負總責,全面廣泛深入宣傳防汛知識法律法規,做好廣大干部群眾抗洪搶險救災組織動員工作。

(2)及時組建搶險隊伍搶險抗災,落實防汛職責和任務。

(3)積極籌措防汛搶險所需物資。

(4)加強防汛值班,固定防汛專用電話,確保水情、雨情、險情、災情快速傳遞和防汛搶險指令的執行。

(5)及時如實統計,快速上報洪澇、地質災情。

三、山洪災害報告和處理程序

如果發生山洪災害,所在鄉鎮政府應在6小時內,同時迅速上報縣防汛辦、縣礦管辦;如果發生山洪災害,山區鄉鎮政府應在4小時內、平原鄉鎮應在2小時內迅速報縣防汛辦。防汛辦、礦管辦、城鎮防汛辦在1小時內按程序報縣防汛指揮部領導和上級部門,積極做好搶險救災工作。

四、監測預報

各鄉鎮政府要建立嚴格的防汛24小時值班制度和領導帶班制度,各級領導手機要全天待機,保證防汛通訊聯絡暢通,并及時處理雨、水、險情警報。凡接到強降雨預報,要精心組織,妥善安排,迅速通知受威脅地區群眾做好防汛抗災準備。凡30分鐘內降雨超過10mm的地區,做好啟動山洪災害防御預案準備,派員監測重點滑坡、泥石流多發區域的險情;凡1小時降雨量超過30mm的地區,要適時啟動山洪災害防御預案,各級黨政部門領導要深入一線靠前指揮,果斷啟動山洪災害防御預案,有條不紊地開展抗洪搶險,盡最大努力,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

五、預警信號發布方式

(1)、當突發性山洪地質災害發生時的報警按照《縣防汛搶險應急預案》、《縣突發性地質災害預案》規定的報警方式執行。

(2)、山區鄉鎮山洪暴發時采取鳴鑼報警方式。

六、搶險救災

1一旦發生險情,在及時向上一級防汛指揮機構報告的同時,當地應急搶險隊要迅速投入搶險救災,確保災區人民生命安全,盡量減少財產損失。

2對可能造成新的危害山體、建筑物等要落實專人進行監測、防御。

3當發生災情、要首先把被困人員迅速轉移到安全地帶。

4如有人畜傷亡,要及時搶救受傷人員,清理、掩埋人畜尸體。

5對緊急轉移人員作好臨時安置,確保他們有飯吃、有衣穿、有水喝,衛生部門要做好疫病防治工作。

6迅速組織力量搶修水、電、路、通信等基礎設施。

七、保障措施

1、汛前檢查

汛前,縣級有關部門及鄉鎮政府要對所轄區域進行一次全面檢查,發現問題登記造冊,限期處理,消除隱患問題,該搬遷的要及早搬遷,對一時難于解決的問題,要安排專人負責防守。

2、宣傳教育

要加強山洪災害防御工作的宣傳,向社會公布山洪災害危險區分布范圍和相應的防御措施,要采取廣播、電視、宣傳欄等多種方式,廣泛宣傳山洪災害的防御知識,提高群眾防災,避災意識。如遇險情,做到防、撤、搶有序進行。并采用簽發明白卡、張貼公示、培訓宣講等方式廣泛向可能受災群眾預先交底告知。

3、獎勵與責任追究

山洪災害突發性強,點多分散,所以要將山洪災害的檢查監測、險情傳報、轉移、避險和防搶救災責任,落實到村、組、戶、人,各有關鄉鎮、部門要將山洪災害防御工作落實到具體單位和個人,要將各級責任人上報備案,并公布于眾,接受社會監督。要認真總結經驗教訓,建立健全統計報告制度,山洪災害發生后,各鄉鎮和有關部門要及時核實情況,如實統計上報。要嚴格防汛指揮部調度和汛情、災情反饋制度,所有防汛指揮部命令由防汛指揮機構下達,汛情信息由各級防汛指揮機構逐級反饋上報,要嚴肅防御山洪災害的工作紀律,對在山洪災害防御工作中擅離職守、推諉扯皮、指揮組織不力、監測預警不及時、防御措施不落實、阻礙防汛指令執行、隱瞞假報險情災情、貽誤避險撤離時機等造成人員傷亡或重大經濟損失的,將按照《省重大防汛安全事故行政責任追究辦法》之規定,嚴肅查處。

為全面貫徹落實“安全第一,常備不懈,以防為主,全力搶險”的防汛工作方針,緊急應對局地暴雨災害,確保人民生命財產安全。依據國家防總《各級地方人民政府行政首長防汛抗旱工作職責》等文件精神,制定本預案。

當出現突發性局地暴雨災害后由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牽頭,組織相關部門研究情況,根據險情、災情迅速作出決定,縣防汛指揮部發布命令,啟動預案,所在鄉鎮政府具體實施。

一、防汛指揮部辦公室工作職責

在市、縣防汛指揮部和縣委、縣政府的領導下,隨時掌握重要天氣信息,及時進行雨情、汛情預警,傳達上級搶險救災指令、命令等,積極組織協調各部門各單位搶險救災行動,收集、整理上報雨情、汛情、險情、災情和搶險救災情況。

二、鄉鎮人民政府、縣防汛指揮部各成員單位搶險救災職責

當局地出現強降雨,造成農田、道路、公路、飲水、電力設施,通訊設施被沖毀,房屋倒塌或南部山區發生山洪、泥石流、滑坡災害后,各鄉鎮政府、縣防汛指揮部各成員單位要積極行動,大力配合,通力協作,按照各自的職責,搶險救災。

1、所在鄉鎮政府

防汛第一責任人的鄉(鎮)長、村主任必須在第一時間趕赴現場,指揮搶險救災,處理突發事件,調查了解受災情況,迅速組織鄉(鎮)、村干部,排洪機具進行排洪除險,緊急轉移群眾,妥善安置無家可歸人員,組織群眾自救、互救,盡快恢復受災群眾的生產生活,并快速向縣政府、縣防汛指揮部辦公室、民政局報告災情。

2、縣規劃建設和住房保障局

迅速派員到受災現場處理險情,幫助群眾撤離出危險地帶,動用市政工程設備,疏通排水管道、泄洪渠道,保證排、泄水管網暢通。并將災情速報縣政府、縣防汛指揮部辦公室。

3、國土資源局

迅速派出應急調查組趕赴災區進行地質災害調查,組織鄉鎮緊急轉移受威脅群眾到安全地帶,并在規定時限向縣政府、縣防汛指揮部辦公室報告災情。

4、相關部門

農業部門要抽調人員將農作物受災面積、種類及受災程度進行詳細調查核實,并協助搶險救災。

民政部門要逐村逐戶排查倒塌房屋及危房,協助鄉鎮搞好對口遷安,安排好災民并準備足夠的救災帳蓬和必要的生活用品,保證災民有飯吃、有衣穿、有干凈水喝、有地方居住。

交通運輸部門要及時調用機械修復搶險道路,盡快恢復道路暢通。

水務部門要積極做好搶險全過程技術指導。

糧食部門要積極做好災民糧油供應。

財政部門要積極籌措撥付救災所需資金。

電力部門要及時派員搶修水毀電力線路。

人武部要調動民兵預備役支援當地鄉鎮政府搶險救災。

公安部門要做好搶險救災的社會治安維護,防止壞人破壞。

供銷、商業、物資部門要準備好搶險救災物資和工具,等待命令。

衛生部門要積極做好受災地區衛生防疫和醫療救護。

氣象部門要對強降雨天氣加密觀測預報,及時發布雨情信息。

廣電部門要通過電視及時將重要天氣信息及搶險救災指令向社會公布。

發改部門要協助水利部門做好水毀修復計劃安排上報和項目爭取工作。

縣電信局、縣移動公司、縣聯通公司要確保電話通訊暢通和網絡暢通。

教育部門要迅速撤出危漏校舍中的師生。

旅游部門要迅速撤離或疏散危險地帶的游客。

經貿部門要迅速撤出受洪水威脅的廠礦企業單位職工及財產。

林業部門要做好林木水毀統計,積極協助鄉鎮政府搶險救災。

三、局地暴雨搶險救災組織紀律

當出現突發性強降雨時,當地政府(鄉、鎮)、村領導必須在第一時間趕赴現場,靠前指揮,果斷組織搶險救災。防汛行政責任人不得擅離防汛工作崗位,要嚴格執行防汛24小時帶值班制度,及時傳遞、發布雨、水、險、災情信息,對遲報、瞞報、漏報、謊報災情,造成防汛搶險工作嚴重失誤;對不執行本預案、不履行各自職責和防汛搶險指令,造成人員傷亡或重大經濟損失的,將按照《省重大防汛安全事故行政責任追究辦法》之規定,嚴肅查處。

一、總則

第一條:為引導群眾依法行使民主權利,及時、正確處理群眾集體信訪,保障公民合法權益,維護群眾信訪的正常秩序和社會秩序,根據國務院《信訪條例》和市委、市政府《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信訪工作的意見》(市發[]12號)以及《市群體性堵門堵路事件治安管理辦法》(市人民政府年4號令),結合我縣實際,制定本預案。

第二條:本預案所稱的群眾集體信訪,是指5人以上(含5人)共同向國家機關反映同一問題和提出同一要求的上訪行為。

群眾集體信訪應當推選代表,代表人數不得超過5人,代表應當負責維護好信訪秩序,并負責將處理意見及時反饋給被代表的信訪群眾。

被代表的信訪群眾應當服從國家機關接待人員的安排,在指定場所或返回等候處理意見。

第三條:國家機關保障人民群眾通過正常渠道,按照憲法、法律、法規和有關政策規定的正當方式進行信訪活動。

第四條:處理群眾集體信訪按照“屬地管理,分級負責、誰主管、誰負責”和“及時妥善依法解決問題與思想疏導教育相結合”等原則。

第五條:群眾集體信訪應當遵守下列規定:

(一)信訪人提出信訪事項,應當客觀真實,對其所提供材料內容的真實性負責,不得捏造、歪曲事實,不得誣告、陷害他人;

(二)信訪人在信訪過程中應當遵守法律、法規,不得損害國家、社會、集體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權利,自覺維護社會公共秩序和信訪秩序,不得有下列行為:

1、在國家機關辦公場所周圍、公共場所非法聚集,圍堵、沖擊國家機關,攔截公務車輛,或者堵塞、阻斷交通的;

2、攜帶危險物品、管制器具的;

3、侮辱、毆打、威脅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或者非法限制他人人身自由的;

4、在信訪接待場所滯留、滋事,或者將生活不能自理的人棄留在信訪接待場所的;

5、煽動、串聯、脅迫、以財物誘使、幕后操縱他人以信訪為名借機斂財的;

6、擾亂公共秩序、妨害國家和公共安全的其他行為。

違反上述規定的,有關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應當對信訪人進行勸阻、批評或者教育。

經勸阻、批評和教育無效的,由公安機關予以警告、訓誡或者制止;違反集會游行示威的法律、行政法規,或者構成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由公安機關依法采取必要的現場處置措施、給予治安管理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二、接待工作

第六條:對群眾集體信訪,國家機關應當按下列程序和規定進行接待:

信訪人數5人以上至10以下的,由信訪辦分管領導到場接待;10人以上至50人以下的,由信訪辦主要領導到場接待;信訪人數50人以上至100人以下的,由分管縣長出面接待。

信訪人數在50人以上或者人數不到50人但上訪群眾情緒激烈的,由接待部門報告縣政府,請求公安機關到場維持秩序;

接待部門按照“屬地管理、分級負責”的原則,通知相關鄉鎮或部門主要負責人在規定的時間內(縣級部門及三里鎮、藍關鎮10分鐘以內,川塬地區鄉鎮40分鐘以內,山嶺地區鄉鎮1小時以內)趕到現場,負責處理群眾反映的問題,并將群眾接回當地。

三、處理工作

第七條:對群眾集體信訪,國家機關應當按下列程序和規定處理:

(一)對反映問題有直接處理權限的,應當依照有關法律、法規和政策及時做出恰當合理的處理;對重大的群眾集體信訪,應當由一名負責人親自協調處理;對信訪群眾所反映的問題,受理機關應當給信訪人出具書面處理意見;對上級交辦的重大群眾集體信訪反映的問題,均應立案自辦,不得轉交下級處理。

(二)對未經有直接處理權限的機關處理的群眾越級集體信訪,上級機關一般只作咨詢解釋,了解掌握情況,并按信訪處理程序,將反映的問題交有權處理的行政機關辦理,承辦單位應當按照“一個問題,一名領導,一個班子,一套方案,一抓到底”的要求抓緊辦理,并按期向上級機關報告處理結果。

(三)對下級機關或責任歸屬單位已做出處理,但群眾不服而要求向縣級機關復議的,縣級機關應當認真進行復議,經復議認為處理恰當的,應當支持并協助下級機關作好群眾工作;如需下級機關或有關單位進一步調查處理的,應當及時交辦??h級機關如認為承辦單位處理不當的也可以直接做出處理決定。對上級機關做出的處理決定,下級機關應當執行。

(四)對群眾集體信訪反映的問題,信訪部門有權向同級部門或下一級國家機關交辦,并督促檢查辦理情況。對處理不當的,可以要求其重新做出處理。必要時,也可以直接協調,妥善進行處理。

(五)有關鄉鎮、部門和責任單位,要認真解決群眾信訪反映的問題??h信訪辦要認真作好跟蹤檢查和督促落實工作。有關單位要在規定的期限內將結果報告縣信訪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

四、現場處置責任

第八條:凡發生在縣級國家機關信訪接待場所的群眾集體信訪活動,由信訪部門負總責,公安部門予以配合,共同維護好信訪秩序。凡發生在非信訪接待場所的群眾集體信訪,由公安部門負總責,信訪、交通、市容等部門配合,在維護社會、交通秩序的同時,積極引導群眾在信訪接待場地開展信訪活動。

第九條:發生群眾在縣委、縣政府集體信訪,由縣委辦或政府辦通知信訪辦和公安局趕赴現場。

第十條:群眾來縣委、縣政府集體信訪,公安機關負責維護機關正常信訪秩序,制止信訪群眾的過激行為,收繳橫幅標語,疏導交通,疏散圍觀群眾,同信訪接待人員一起將群眾和群眾代表動員引導到指定的接待場所。

第十一條:信訪接待人員要認真接談,迅速弄清情況,盡快將信訪的簡要情況向主管領導匯報,并迅速將領導批示傳達有關方面。同時,迅速通知有關鄉鎮、部門和責任單位,責令其主要負責同志按規定時限到場解決問題,要填寫《信訪案件協調簽到表》和《信訪案件辦理單》,明確要求并督促有關單位在規定時限內做出處理結果。

五、預警制度

第十二條:建立信訪信息預警制度,每個月底,各鄉鎮、各部門將各自單位的重大集訪摸排情況書面報告縣信訪辦,由縣信訪辦統一匯總,掌握有關信息,提前介入,化解矛盾。

六、責任追究

第十三條:責任歸屬鄉鎮、部門和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按管理權限,予以批評通報、警示警告直至追究責任人黨政紀處分。

(一)對在規定的時限內,能夠解決而不積極解決,該做穩定管束工作而不做,既不報告處理結果又不作說明,造成群眾2次來縣集體信訪的;或群眾因同一問題3次來縣集體信訪的;

(二)通知不到現場,延誤時機或放任不管,推委扯皮,或頂著不辦,查辦不力,造成嚴重后果的;

(三)對群眾反映的涉及群體利益方面的問題,負有直接處理責任應當受理而不受理,玩忽職守,不認真解決或采取錯誤做法,導致矛盾激化,造成不良影響的;

(四)在查處群眾集體信訪反映問題的過程中,打擊報復反映人,袒護被反映人,使問題得不到公正及時處理造成不良影響和后果的;

上述行為有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5篇: 校園洪災應急預案

山洪災害應急預案

編制人:

校對人:

審核人:

審批人:

XXXXXX項目部

XXX年XXX月

  1、總則

  1.1總編目的及依據為建立統一、高效、科學、規范的山洪災害應急、保障和防控體系,全面提高應對山洪災害的能力,有效預防、及時控制和最大限度的消除山洪災害危害,避免和減輕山洪造成的損失,保證抗洪搶險工作高效、有序進行,保障本公司員工生命財產安全,杜絕群死群傷,根據《盧氏縣山洪災害防御預案》制定本預案。1.2適用范圍本預案適用于本公司礦區內山洪災害的預防和應急處置,是礦區山洪災害防御組織,協調本公司山洪災害應急工作的整體規劃和程序規范。1.3預案有效期本預案有效期為3年,特殊情況下及時予以修訂。2基本情況

  2.1社會經濟和河流情況本公司位于潘河鄉清河村后清河組,公司有3個采礦區(清南、清北、前坪礦區)一個選廠一座尾礦庫,全公司有職工345人,礦區面積大約有8平方公里,清河從礦區穿過是全礦區的中間防洪河流。2.2山體滑坡情況本公司沒有發現山體滑坡跡象。

  3危險區

  我公司危險區主要在清南礦區712、706、700、744以及尾礦庫。

  4群防群測組織體系

  4.1 人員組成本公司山洪災害防御指揮部總指揮由鐘文均擔任,副總指揮由***擔任,成員為***、***、***、***、***、***等21人。同時成立一支由青壯年職工為主體的32人應急搶險隊伍,應急搶險隊長由***擔任。根據本公司實際情況指揮部確定雨量觀測員2名、水位觀測員2名,預警員(包括鳴鑼員、口哨員、手動警報器報警員)共9名,負責水雨情、險情的監測、發送及預警工作。4.2 主要職責4.2.1 相關機構職責如下指揮部:在縣、鄉山洪災害防御指揮部的統一領導下開展工作,落實山洪災害防御避災躲災各項措施,掌握山洪險情動態,收集雨情、水情、災情等資料數據并上報,定期進行險工險段、山體開裂、滑坡等隱患的監測,動員和組織員工的安全轉移與避險,認真執行上級的命令,積極組織山洪災害防御工程措施與非工程措施建設等。認真落實公司、各坑口、二級聯創機制,確保發生洪災后人員能夠及時轉移。在發生交通、通訊、電力中斷的緊急情況下,指揮做好本公司山洪災害監測、預警和人員轉移工作。應急搶險隊:在緊急情況下聽從命令,進行有序的搶險救援工作。4.2.2 相關人員職責如下:總指揮:負責組織制定本公司防御山洪的各項制度,組織做好宣傳和思想動員工作,增強廣大職工防御山洪的意識;負責組織開展本公司防御山洪的非工程措施和工程措施的建設,不斷提高防御山洪災害的能力。負責編制本公司的山洪災害防御預案并督促各項措施的落實;貫徹執行上級調度命令。根據汛情,及時做出防御山洪災害工作部署,組織指揮本公司職工參加搶險;山洪災害發生后,立即組織、迅速開展救災工作,安排好職工生活,盡快恢復生產,保持社會穩定。監測員:負責本公司的雨量、雨情、水位、險工險段、泥石流及滑坡點的監測工作。預警員:在獲得險情監測信息或接到緊急避災轉移命令后,立即按預定信號發布報警信號。

  5水雨情信息監測

  5.1 監測內容本公司的水雨情監測內容包括水位監測、降雨量監測、泥石流監測和滑坡監測。降雨量監測收集簡易雨量站的降雨量信息;水位監測收集河道水位資料,泥石流和滑坡監測負責監測由山洪引起的泥石流、滑坡資料。5.2監測要求監測要突出實時性、準確性,以便能提供實時的、可靠的監測資料,并及時將檢測結果上報給各級防汛指揮部。5.3監測方式監測采取群防群測為主的方式。通過利用現有雨量站、水位站進行監測,將監測到的數據及時報告到防汛指揮部。在發生暴雨時,要充分發揮群防群測的作用,發現險情及時報告。

  6預警

  6.1確定降雨臨界值臨界雨量是指在該流域或區域內,降雨量達到或超過某一級或強度時,該流域或區域。發生溪河洪水、泥石流,滑坡等山洪災害時的降雨量。臨界雨量是進行山洪災害預報、預警的重要參考指標。臨界雨量是降雨引發山洪災害的限制,參照歷史山洪災害發生時的降雨情況及區域內的徑流觀測資料,根據本地區的暴雨特性、地形地質條件等確定。按照上述確定原則,我公司的臨界雨量為12小時降雨量等于50mm。6.2預警分類根據氣象預報或降雨等級,結合國家山洪災害防治規劃的指導意見,山洪災害預警強度分為3個等級,即:黃色為Ⅲ級,橙色為Ⅱ級,紅色為Ⅰ級。(1)Ⅲ級(黃色)警報,當6小時降雨量達到50mm,啟動山洪預警系統,進入防洪狀態,由公司山洪災害防御指揮部發出黃色警報信號,并在10分鐘內報告鄉防汛抗旱指揮部。(2)Ⅱ級(橙色)警報,發出黃色預警后,降雨仍在持續,或者3個小時降雨量達到50mm,或者山洪接近警戒水位時,啟動山洪預警系統,進入緊急防災狀態,由公司山洪災害防御指揮部發出橙色警報信號并在5分鐘內報告鄉防汛抗旱指揮部。(3)紅色(Ⅰ級警報),發出黃色警報后,降雨可能在較長時間內持續,或者3小時降雨量達到100mm,或者有泥石流、漫壩、淹井征兆時啟動山洪預警系統,進入特別緊急防災狀態,由公司山洪防御工作指揮部發出紅色警報信號并在3分鐘內報告縣、鄉防汛抗旱指揮部。6.3預警時間當接到縣、鄉防汛抗旱指揮部的預警短信,電話或通過人工余量筒,水位站觀測到雨量或水位達到上述標準后,指揮部負責人向全公司發布預警信息。6.4報警信號。報警工具為銅鑼、口哨和手搖警報器。警報信號設置為:連續敲擊銅鑼,吹口哨2分鐘,停1分鐘,再連續敲擊銅鑼,吹口哨2分鐘,停1分鐘……表示險情可能出現,全公司動員,提高警惕,指揮部人員到位,做好一切準備,轉移安置聯絡人通知轉移安置人員做好轉移準備。持續鳴聲,表示險情出現,轉移安置聯絡人組織進行安全轉移工作,危險區人員必須立即按預定路線有次序的轉移到安全地帶。

  7應急響應

  按照山洪災害的嚴重程度和范圍,對照山洪災害預警強度等級,應急響應分為3類,即黃色預警為Ⅲ級,橙色預警為Ⅱ級,紅色預警為Ⅰ級。 7.1 Ⅰ級響應 7.1.1 Ⅰ級應急響應狀態 發布紅色預警即進入Ⅰ級應急響應狀態。 7.1.2 Ⅰ級應急響應行動 公司山洪災害防御指揮部,通知全體職工進入緊急防汛狀態,轉移危險區職工,部署抗洪搶險突擊隊進入抗洪搶險,部署預警員做好預警信號發送工作,組織強化雨量,河道水位監測及查險工作,應加強巡測,并將工作情況及時上報鄉防汛辦,緊急情況下可直接上報縣防汛辦。7.2 Ⅱ級應急響應7.2.1 Ⅱ級應急響應狀態發布橙色預警即進入Ⅱ級應急響應狀態。7.2.2 Ⅱ級應急響應行動公司山洪災害防御指揮部,加派巡測員,對轄區內河道水位進行巡測,并將工作情況及巡測結果及時上報鄉防汛辦。通知各礦區做好防御山洪糟害工作,通知預警員進入戒備狀態,及時上報信號。7.3 Ⅲ級響應狀態7.3.1 Ⅲ級應急響應發布黃色預警即進入Ⅲ級應急響應狀態。7.3.2 Ⅲ級應急響應行動公司山洪災害防御指揮部,通知搶險突擊隊及預警員進入戒備狀態,密切注意天氣變化,及時監測雨情;加強河道水位監測工作,通知各礦區做好防御山洪災害準備工作,并將工作情況及時上報鄉防汛辦。

  8轉移安置

  8.1 轉移安置原則轉移遵循先人員后財產,先老弱病殘后一般人員的原則,山洪預警發出后,各礦區法人責任人應依照注轉移原則,快速、高效的通知需要轉移人員,負責處理轉移中的突發事件,并有權對不服從轉移命令的人員采取強制轉移措施。8.2 轉移安置人員:本公司共需轉移職工235人,涉及3個礦區的坑口。8.3 轉移安置路線按照就近,安全的原則確定,并標出醒目標志,各坑口轉移安置責任人汛前應經常檢查轉移路線是否出現異常,如有異常應及時修補或改變路線、地點。8.4 轉移安置注意事項1、轉移工作指揮部成員層層包干負責的辦法實施。統一指揮、統一轉移、安全第一。2、對特殊人群的轉移安置必須采取專項措施,交派專人負責,如老弱病殘幼人員,汛前各礦區必須統一摸底,針對此類人員,安排具體人員有針對性地專人負責,嚴密組織,確保萬無一失。3、當搬遷預案啟動時,各礦區責任人應以各山洪災害威脅點為小組,負責將本礦區的職工搬離到安全地帶,并做好安置工作。

  9搶險救災

  9.1 建立搶險救災工作機制,確定救災方案山洪災害防御指揮部組織救災。緊急救援人員主要由公司職工以及抗洪搶險突擊隊員組成。9.2搶險、救災一旦發生險情,負責人應及時向鄉防汛指揮部報告。同時,應急搶險隊投入搶險救災,確保職工生命安全,盡量減少財政損失,對可能造成新的危害的山體、建筑物等要安排專人監測、防御。同時將其附近人員撤離到安全地帶。發生災情,搶險隊要首先把被困人員迅速轉移到安全地帶。

  10防汛紀律

  為及時、有效的實施預案,確保各項工作落到實處,制定相應的工作紀律如下:10.1山洪災害防御常識宣傳一律到礦區到人。10.2暴雨天氣,山洪災害危險區職工一律白天定時觀察,夜晚輪流值守。10.3汛前指揮部成員不經標準,一律不準外出。10.4汛期,一律24小時值班,電話24小時暢通。10.5汛前指揮部成員、監測員、信息員,搶險突擊隊負責人等一律保持通訊暢通10.6各礦區一律落實山洪防御和河道防洪預案。10.7危險區一律落實山洪防御的演練。10.8對玩忽職守,不負責任,不聽指揮造成經濟損失的一律按有關法律和法規追究責任。11公司應急搶險物資儲備與保障(含尾礦壩儲備)雨衣 30件 礦燈20盞 雨鞋 30雙 編織袋 3000條安全帽 30頂 白毛巾 30條 安全繩 300米鐵鏟50把 洋鎬 20把 對講機 4部 救生衣 2件擔架 1付應急工具車 1輛 車號:豫M 53026 駕駛員:***東風大卡車 1輛 車號:豫M55029 駕駛員:***裝載機 2輛 駕駛員:***、***挖掘機 1輛 駕駛員:***

  12相關聯系單位及電話公司防汛指揮部設在公司辦公室聯系電話:縣人民政府辦公室電話:縣安監局電話:鄉人民政府電話:鄉醫院電話:附:北方公司值班表及搶險救災管理制度北方公司汛期(6月1日—9月30日)值班安排表

  時間姓名6月份1—10號11—20號21—30號7月份1—10號11—20號21—31號8月份1—10號11—20號21—31號9月份1—10號11—20號21—30號值班注意事項: 1、值班人員應切實負責,不得脫崗。 2、值班人員應做好與各坑口值班人的聯系。 3、值班人員應做好防汛值班記錄及上傳下達工作。防汛值班制度一、汛期(6月1日至9月30日),實行24小時值班。二、值班人員必須按時到崗到位,不得遲到、早退、脫崗。三、值班人員必須嚴格遵守防汛值班制度,履行好值班職責,及時上傳下達井處理好各種信息,做好記錄,重大信息及時匯報。四、值班人員必須按公司統一安排的時間值班,特殊情況需要調換時必須報告公司領導批準,否則出現脫崗等問題,追究原值班人員和替崗人員的責任。五、遇連續下雨半天以上時,各坑口當班人員應全部參加值班。防汛紀律一、 山洪災害防御常識宣傳一律到全體公司員工。二、 暴雨天氣,各坑口,特別河邊坑口,尾礦壩要定時檢查水位,夜晚輪流值班。三、 汛期各部門、各坑口負責人,不經批準,一律不準請假外出。四、 汛期各部門、各坑口負責人電話24小時暢通。五、 有險情的河道,堤防一律建立日巡制度,每天24小時巡查。六、 對違反紀律、玩忽職守、不負責任、不聽指揮造成直接經濟損失按有關法律法規追究責任。七、 倉庫專用防汛物資,必須專項使用,任何人未經批準不得挪作他用。防汛總(副)指揮職責一、負責組織制定本公司防汛工作的各項制度,組織做好宣傳和思想動員工作,增強全公司員工防汛意識。二、負責組織開展本公司防汛各項措施的落實,不斷提高本公司防災能力,按照上級主管部門要求,組織制定本公司防御預案,抓好落實。三、根據上級防汛指揮機構的命令,及時做出本公司防汛布置,指揮全體員工參加抗洪搶險,組織危險區員工安全轉移。四、山洪災害發生后,立即組織公司員工開展救災工作,安排好公司員工生活,盡快恢復生產,保持社會穩定。

推薦訪問: 洪災 應急預案 校園

【校園洪災應急預案【5篇】】相關推薦

工作總結最新推薦

N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