狠狠干影院/欧美午夜电影在线观看/高黄文/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完整版

外國入侵中國時間【三篇】

| 瀏覽次數(shù):

《入侵》是2005年在美國ABC電視臺播出的科幻美劇,由Shaun Cassidy導演,William Fichtner 、Eddie Cibrian等主演。故事發(fā)生在弗羅里達大沼澤地旁邊的一個小鎮(zhèn)。當一場颶風來襲時,大沼澤地國家公園的護林員, 以下是為大家整理的關于外國入侵中國時間3篇 , 供大家參考選擇。

外國入侵中國時間3篇

【篇一】外國入侵中國時間

10外語3班 61 李國志

外國資本帝國主義的入侵對中國社會的影響

摘要:帝國主義列強侵略中國,客觀上給中國資本主義的發(fā)展創(chuàng)造了一定的條件,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中國資本主義的發(fā)展。但這與西方殖民主義者宣揚的“侵華有功”是截然不同的。帝國主義列強侵略中國的目的,決不是要幫助中國發(fā)展資本主義,它對中國資本主義發(fā)展的刺激作用是在客觀上發(fā)生的,正如馬克思所說,它們只是充當了歷史不自覺的工具。

關鍵詞:資本—帝國主義、影響

一、對外國資本—帝國主義經(jīng)濟及其入侵的看法

外國資本—帝國主義經(jīng)濟是適應西方列強侵略需要而在近代中國出現(xiàn)的經(jīng)濟形式。其實質是商品經(jīng)濟和市開放、充滿活力;其特點是以整個世界為活動舞臺,具有開放性、擴張性和侵略性。隨著中國半殖民地化程度其在中國的勢力不斷增強。【1】

從十九世紀六十年代起,外國資本—帝國主義經(jīng)濟逐漸控制了中國經(jīng)濟命脈。其是造成近代中國人民苦難、阻礙近代中國經(jīng)濟發(fā)展的主要因國貧窮落后的根源之一。因此中國要進步、要發(fā)展、要富強就必須反對外國資本—帝國主義經(jīng)濟勢力的侵略?!?】

外國資本—帝國主義經(jīng)濟,一方面瓦解了中國自給自足的自然經(jīng)濟,造成農民和手工業(yè)者的大批破產,災難;另一方面,為中國民族資本—帝國主義經(jīng)濟的產生和發(fā)展造成了商品市場,客觀上雖然推動了中國的近代化國辦企業(yè),但是其主觀目的是經(jīng)濟侵略。【1】

外國資本—帝國主義經(jīng)濟與代表近代中國的反動勢力如清政府、北洋軍閥、蔣介石國民政府和官僚資本—帝國主同剝削和壓迫近代中國人民

二、帝國主義列強的壓迫阻礙中國的經(jīng)濟發(fā)展和社會進步

第一,資本——帝國主義列強通過向中國發(fā)動多次侵略戰(zhàn)爭,并且采取政治的、經(jīng)濟的和文化的手段,強迫中國政府與之訂立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在中國攫取了種種特權,從而使一個獨立的中國變成了一個半殖民地的中國。而在1931年至1945年期間,中國的部分區(qū)還變成了日本獨占的殖民地。【2】

第二,外國資本——帝國主義勢力的入侵,不但使中國在政治上不再擁有完整的主權,而且在經(jīng)濟上也逐步地形成了對它們的依附而喪失了自己的獨立性?!?】

第三,帝國主義列強“使中國的封建地主階級變?yōu)樗鼈兘y(tǒng)治中國的支柱【2】

第四,在半殖民地的中國,帝國主義列強主要是通過它們在中國的代理人即中國的反動統(tǒng)治集團來實行間接統(tǒng)治的。國際帝國主義和中國執(zhí)政的軍閥互相勾結,前者支持后者,一是可以造成它們在中國的特殊勢力,二是可以延長中國的內亂,使中國永遠不能發(fā)展實業(yè),永遠成為消費國家,永遠成為他們的市場;后者依靠前者,則是因為沒有后者的支持,他們就很難上臺,上臺了也難以維持自己的統(tǒng)治。我們看到,從北洋軍閥首領袁世凱,到國民黨新軍閥首領蔣介石,都無不是以外國帝國主義為靠山的?!?】

三、外國資本主義經(jīng)濟對近代中國社會的影響

1 、消極影響:外國資本主義經(jīng)濟對中國社會的發(fā)展與進步具有阻礙作用,這是主要的。外國資本主義經(jīng)濟對近代中的主權逐步喪失,半殖民地半封建統(tǒng)治秩序逐步確立,使中國近代化發(fā)展最終失去了獨立發(fā)展的可能性,治等方面完全淪為資本主義世界的附庸。外國資本主義經(jīng)濟的入侵導致中國資金大量外流,加劇了中短缺;帝國主義國家貸款給中國軍閥官僚,造成軍閥混戰(zhàn),中國局勢動蕩不寧,使中國的經(jīng)濟建設缺乏和平安正常進行。帝國主義列強在中國設立工廠,開采礦產,修筑鐵路,利用特權,與中國民族企業(yè)爭奪市場,民族企業(yè)。中國近代化趨勢在外國資本主義的壓迫和束縛下發(fā)展艱難?!?】

2 、積極影響:外國資本主義經(jīng)濟在客觀上對中國社會的發(fā)展與進步具有推動作用。外國資本主義經(jīng)濟的侵略,使中矛盾成為近代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隨著外國資本主義經(jīng)濟的入侵,逐步破壞了自給自足的自然經(jīng)濟方的先進生產技術、經(jīng)濟制度、經(jīng)營管理方法和科技人員,從而為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fā)展條件和可能;隨著民族矛盾的尖銳,又推動先進的中國人積極向西方學習、探索救國救民的真理,大力宣主義政治、經(jīng)濟制度與資產階級思想文化,并在實踐上積極努力,客觀上又推動了中國經(jīng)濟工業(yè)化、政治民主進程.以上是經(jīng)濟的影響. 【3】

簡要概述就是:經(jīng)濟上,隨著列強向中國傾銷商品和對中國絲、茶等農副產品的收購,逐漸把中國卷入世界資本主義市場,自給自足的自然經(jīng)濟在中國占主導地位時期結束,中國自然經(jīng)濟開始解體,開始進入半封建社會。這在客觀上促進了中國商品經(jīng)濟的發(fā)展,有利于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興起。

政治:其實政治上很簡單

隨著中國的領土、領海、司法、關稅和貿易主權開始遭到嚴重破壞,逐漸由一個獨立自主的主權國家淪為半殖民地。

階級上: 地主階級與農民階級的矛盾更加尖銳;中國無產階級先于中國資產階級產生。這時的階級關系可以說已經(jīng)穩(wěn)定在了這一層面,因為過去的奴隸主與奴隸的關系已經(jīng)在某種意義上消亡了.

社會矛盾: 因為西方列強的入侵給近代中國帶來了深遠的影響,所以外國資本主義同中華民族的矛盾成為了首要的第一的矛盾,人們并不甘心受外強欺負,所以社會矛盾的兩個就是外國資本主義同中華民族的矛盾、本國封建主義同人民大眾的矛盾。

還有一點就是意識形態(tài)的改變, 因為過去的中國閉關鎖國,致使中國與西方列強的差距,當然無論在經(jīng)濟,政治體系還是其他方面都明顯存在很大差距的,所以西方列強的入侵也使的 一部分知識分子開始注目世界,尋求強國御侮之道,新思潮萌發(fā),沖擊了封建思想.

帝國主義的侵略使得中國人民開始總結教訓,尋找救國的道路和御敵的方法,中國人開始有了普遍的民族意識的覺醒。由于中國自古以來就有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傳統(tǒng),救亡圖存成了時代的主旋律。近代以來,中國的志士仁人正是懷著強烈的危機感和民族意識,歷經(jīng)千辛萬苦,不怕流血犧牲,去探索挽救中華民族危亡的道路的。甲午戰(zhàn)爭后的戊戌變法、辛亥革民,都是在救亡圖存、振興中華這面愛國主義的旗幟下發(fā)生的。這些斗爭和探索,使中華民族燃起了新的希望,標志著中華民族進一步的覺醒。

參考文獻:【1】中國近現(xiàn)代史綱要

【2】帝國主義列強的壓迫阻礙中國的經(jīng)濟發(fā)展和社會進步

【3】外國資本主義經(jīng)濟對近代中國社會的影響

【篇二】外國入侵中國時間

外國資本主義入侵對近代中國帶來了什么影響

化學與環(huán)境工程學院化學1班 葉慧 10104011048

摘要:隨著西方資本—帝國主義的入侵,中國的社會性質開始發(fā)生質的變化。中國逐漸成為半殖民地半封建國家。隨著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中國也逐漸開始了反帝反封建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馬克思既曾認為英國在對印度實行殖民統(tǒng)治時“充當了歷史的不自覺的工具”(〈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版,第1卷,第766頁),這是不是意味著,西方資本主義的入侵對東方社會的發(fā)展主要是起了積極的作用,并且給那里的人民帶來了文明的福祉呢?黨領導人民反對帝國主義,這是否意味著不需要同西方國家發(fā)生往來?這是否導致了對外封閉,影響了開放?外國資本主義入侵近代中國到底給中國的發(fā)展帶來了什么影響呢?

關鍵詞:外國資本主義 入侵 近代中國

外國資本主義入侵近代中國的歷史背景

從17世紀開始,西方主要國家相繼進入資本主義社會。到19世紀上半期,英國率先完成工業(yè)革命,成為資本主義頭號強國。工業(yè)資本主義生產的存在和發(fā)展,需要不斷開辟新的商品市場和原料產地。正是這種需要,推動歐美資本主義國家的資產階級加緊對外侵略擴張。列寧曾說:“資本主義如果不經(jīng)常擴大其統(tǒng)治范圍,如果不把新的國家殖民化,并把非資本主義的古老國家卷入經(jīng)濟漩渦之中,它就不能存在和發(fā)展”。所以,他們遲早要去用“火和劍”打破落后地區(qū)和民族的那種孤立、封閉的格局,為自己開拓更為廣闊的海外市場。自然,古老的東方大國——中國,就會成為英國覬覦的目標之一,中國遭受外國資本主義的侵略,正是世界資本發(fā)展的必然趨勢。外國資本主義入侵近代中國前中國的基本國情——清王朝封建統(tǒng)治的腐朽沒落。中國封建社會發(fā)展到鴉片戰(zhàn)爭前夕,已經(jīng)走到窮途末路,呈現(xiàn)出危機四伏的衰落景象。雙方狀態(tài)極度不平衡,鴉片戰(zhàn)爭的爆發(fā)是不可避免的!

外國資本主義入侵給近代中國帶來的積極影響

外國資本主義經(jīng)濟在客觀上對中國社會的發(fā)展與進步具有推動作用。外國資本主義經(jīng)濟的侵略,使中矛盾成為近代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隨著外國資本主義經(jīng)濟的入侵,逐步破壞了自給自足的自然經(jīng)濟方的先進生產技術、經(jīng)濟制度、經(jīng)營管理方法和科技人員,從而為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fā)展條件和可能;隨著民族矛盾的尖銳,又推動先進的中國人積極向西方學習、探索救國救民的真理,大力宣主義政治、經(jīng)濟制度與資產階級思想文化,并在實踐上積極努力,客觀上又推動了中國經(jīng)濟工業(yè)化、政治民主進程.以上是經(jīng)濟的影響. 簡要概述就是:經(jīng)濟上,隨著列強向中國傾銷商品和對中國絲、茶等農副產品的收購,逐漸把中國卷入世界資本主義市場,自給自足的自然經(jīng)濟在中國占主導地位時期結束,中國自然經(jīng)濟開始解體,開始進入半封建社會。這在客觀上促進了中國商品經(jīng)濟的發(fā)展,有利于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興起。

社會矛盾: 因為西方列強的入侵給近代中國帶來了深遠的影響,所以外國資本主義同中華民族的矛盾成為了首要的第一的矛盾,人們并不甘心受外強欺負,所以社會矛盾的兩個就是外國資本主義同中華民族的矛盾、本國封建主義同人民大眾的矛盾。 還有一點就是意識形態(tài)的改變, 因為過去的中國閉關鎖國,致使中國與西方列強的差距,當然無論在經(jīng)濟,政治體系還是其他方面都明顯存在很大差距的,所以西方列強的入侵也使的 一部分知識分子開始注目世界,尋求強國御侮之道,新思潮萌發(fā),沖擊了封建思想.

外國資本主義入侵給近代中國帶來的消極影響

外國資本主義的人侵是不是促進了中國社會的發(fā)展?如果中國依附于帝國主義而不進行反帝斗爭,中國能不能發(fā)展成為一個發(fā)達的資本主義國家?對于這個問題,毛澤東總結中國近現(xiàn)代歷史的經(jīng)驗,已作出了科學的回答。

毛澤東在《中國革命和中國共產黨》中指出:“中國封建社會內的商品經(jīng)濟的發(fā)展,己經(jīng)孕育著資本主義的萌芽,如果沒有外國資本主義的影響,中國也將緩慢地發(fā)展到資本主義社會。外國資本主義的侵入,促進了這種發(fā)展。”這種入侵,“不僅對中國封建經(jīng)濟的基礎起解體的作用,同時又給中國資本主義生產的發(fā)展造成了某些客觀的條件和可能。因為自然經(jīng)濟的破壞,給資本主義造成了商品的市場,而大量農民和手工業(yè)又給資本主義造成了勞動力的市場?!薄睹珴蓶|選集》,第2版,第2卷,第626、626—627頁)這就是說,與英國在印度一樣,資本主義列強在中國也“充當了歷史的不自覺的工具”。

不過,這還“只是帝國主義侵入中國以來所發(fā)生的變化的一個方面?!边@個變化的另一個方面“就是帝國義勾結中國封建勢力壓迫中國資本主義的發(fā)展?!保ㄍ?,第 627、627-628頁)

帝國主義列強入侵中國所起的這兩個方面的作用,究竟哪一個方面是主要的呢?毛澤東認為,是后者而不是前者。他指出:“帝國主義列強侵入中國的的,決不是要把封建的中國變成資本主義的中國。帝國主義列強的目的和這相反,它們是要把中國變成它們的半殖民地和殖民地?!保ㄍ?,第628頁)因為對于它們來說,一個政治上經(jīng)濟上不獨立的、地大物博人口眾多的半殖民地的中國,乃是一個極其廣大的傾銷。商品的市場,一個理想的資本輸出的對象和廉價原料、廉價勞動力的供應地。如果中國成為一個獨立、富強的資本主義國家,它當然還會同它們打交道并發(fā)生經(jīng)濟文化往來,但那時的中國將作為主權國家同它們在平等的基礎上而不是如同半殖民地時期那樣在不平等的基礎上建立和發(fā)展關系,這是它們所不能容忍的。帝國主義列強既不愿意失去在中國的殖民主義利益,也不愿意看到中國在國際市場上成為它們的一個強有力的竟爭對手。正因為如此,“帝國主義侵略中國,反對中國獨立,反對中國發(fā)展資本主義的歷史,就是中國的近代史。歷來中國革命的失敗,都是被帝國主義絞殺的,無數(shù)革命的先烈,為此而抱終天之恨?!保ㄍ?79頁)毛澤東的這個論斷是完全符合實際的。

毫無疑問,反對帝國主義并非是不需要同資本主義國家發(fā)生經(jīng)濟、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往來。這一點,我們黨在成立初期就很明確。1945年 4月,毛澤東在中共七大上就提出過吸收外國投資的問題。1946年 5月,中共中央在關于解放區(qū)外交方針的指示中更明確指出:“我應采取直接與美國及英法等國政府及其個別商人進行經(jīng)濟合作的方針,在兩利的原則下,我們政府及商業(yè)機關應和外國商人以至外國政府直接訂立一些經(jīng)濟契約,吸收外資來開發(fā)山東的富源,建立工廠,發(fā)展交通,進行海外貿易與提高農業(yè)和手工業(yè)?!敝皇且氨苊獠恢乱虼硕軌艛?、受控制及受外間政治上的攻”(《中共中央文件選集》第16冊,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92年版,第152頁)。

事實上,只有中國人民推翻了帝國主義列強的壓迫,真正贏得了民族獨立,我們才有可能在平等的基礎上同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在經(jīng)濟文化等方面進行互利的往來,并使這種日益擴大的往來不致讓中國陷于依附地位,而是促進中國的獨立自主的發(fā)展。

摘自:《思想理論導刊》2003年第5期

《中共中央文件選集》第16冊,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92年版,

《中國革命和中國共產黨》

《毛澤東選集》

【篇三】外國入侵中國時間

中國常見外來入侵物種介紹

學院

專業(yè)班級

姓名

學號

摘要:外來入侵物種是指通過有意或無意的人類活動被引入到自然分類區(qū)外,在自然分布區(qū)外的自然、半自然生態(tài)系統(tǒng)或生境中建立種群,并對引入地的生物多樣性造成威脅、影響或破壞的物種。我國生物多樣性豐富,生態(tài)系統(tǒng)類型多,但由于自然生境和生態(tài)系統(tǒng)的退化,很容易遭受入侵物種的侵害。同時全球經(jīng)濟一體化、貿易的大幅增長和旅游業(yè)的蓬勃發(fā)展,物種有意或無意傳播的機會大大增加。外來入侵種對我國環(huán)境的破壞已經(jīng)非常明顯,引起的生態(tài)問題和生物多樣性也十分嚴重。本文通過列舉幾種我國常見的外來入侵種,對其產地、生活習性、入侵過程、傳播方式、對環(huán)境的影響及防治策略進行描述,加強大家對外來入侵種的認識,更好地防范外來入侵種。

關鍵字:外來入侵種 人類活動 生態(tài)系統(tǒng) 生物多樣性 破壞

第1章 紫莖澤蘭

一、紫莖澤蘭簡介

學 名:Eupatorium adenophorum Spreng.
英文名:Crofton Weed
中文異名:解放草、破壞草
分類地位:菊科Compositae澤蘭屬(Eupatorium)多年生草本或半灌木。

鑒別特征:莖紫色,被腺狀短柔毛,葉對生,卵狀三角形,邊緣具粗鋸齒。頭狀花序,直徑可達6mm,排成傘房狀,總苞片3-4層,小花白色,高1-2.5m。
生物學特性:多年生草本或亞灌木,行有性和無性繁殖。每株可 圖1-1 紫莖澤蘭

年產瘦果1萬粒左右,藉冠毛隨風傳播。根狀莖發(fā)達,可依靠強大的根狀莖快速擴展蔓延。能分泌化感物,排擠鄰近多種植物。

二、起源和分布

原產于中、南美洲的墨西哥至哥斯達黎加一帶,1865年起始作為觀賞植物引進到美國、英國、澳大利亞等地栽培,現(xiàn)已廣泛分布于全世界的熱帶、亞熱帶地區(qū)。主要分布于美國、澳大利亞、新西蘭、南非、西班牙、印度、菲律賓、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度尼西亞、巴布亞新幾內亞、泰國、緬甸、越南、中國、尼泊爾、巴基斯坦以及太平洋島嶼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紫莖澤蘭約于20世紀40年代由緬甸傳入中國與其接壤的云南省臨滄地區(qū)最南部的滄源、耿馬等縣,后迅速蔓延,經(jīng)半個多世紀的傳播擴散,現(xiàn)已在西南地區(qū)的云南、貴州、四川、廣西、重慶、湖北、西藏等省區(qū)廣泛分布和危害,并仍以每年大約60 km的速度,隨西南風向東和向北擴散。其中云南省有93個縣(市)分布,面積達250多萬公頃。 圖1-2 紫莖澤蘭的花

三、危害性

1.破壞畜牧業(yè)生產:紫莖澤蘭對畜牧生產的危害,表現(xiàn)為侵占草地,造成牧草嚴重減產。天然草地被紫莖澤蘭入侵3年就失去了放牧利用價值,常造成家畜誤食中毒死亡。紫莖澤蘭對馬屬動物的毒性(種子和花粉可引起哮喘;種子被吸入氣管和肺可引起組織壞死和死亡)和牛的拒食性已被肯定。紫莖澤蘭入侵農田、林地、牧場后,與農作物、牧草和林木爭奪肥、水、陽光和空間,并分泌克生性物質、抑制周圍其他植物的生長,對農作物和經(jīng)濟植物產量、草地維護、森林更新有極大影響,是農林生產的大敵。紫莖澤蘭對土壤養(yǎng)分的吸收性強,能極大地損耗土壤肥力。另外,紫莖澤蘭對土壤可耕性的破壞也較為嚴重。  

2.破壞農業(yè)生產:紫莖澤蘭生活力強,適應性廣,化感作用強烈,易成為群落中的優(yōu)勢種,甚至發(fā)展為單一優(yōu)勢群落。紫莖澤蘭葉、根的水提液可抑制多種糧食作物及蔬菜種子的萌發(fā)及幼苗生長。紫莖澤蘭對土壤養(yǎng)分的吸收性強,能極大耗損土壤肥力,對土壤可耕性的破壞也較嚴重。紫莖澤蘭對畜牧生產的危害,一方面表現(xiàn)為侵占草地,造成牧草嚴重減產(天然草地被入侵3年后就失去了放牧利用價值);另一方面,紫莖澤蘭對馬屬動物具毒性(牛拒食),常造成牲畜誤食中毒死亡;此外,紫莖澤蘭具有帶纖毛的種子和花粉,可引起馬屬動物的哮喘病,尤其是具釵的纖毛種子被馬屬動物吸入后可直接鉆入氣管和肺部,引起組織壞死和死亡。紫莖澤蘭的抗逆性極強,對土壤的選擇性不大,即使在干旱脊薄的荒地、隙地、墻頭、石縫里也能生長。已分布有紫莖澤蘭的國家和地區(qū)都曾報道該草侵入農田、草地、草原、路邊。  

3.破壞本地植被群落結構、影響園林、旅游業(yè)景觀:紫莖澤蘭的生命力、競爭力及生態(tài)可塑性極強,能迅速壓倒其它一年生植物。它的植株能釋放多種化感物質,排擠其他植物生長,常常大片發(fā)生,形成單優(yōu)種群,破壞生物多樣性,破壞園林景觀,影響林業(yè)生產。紫莖澤蘭對林業(yè)的危害是侵占宜林荒山、影響造林、林木生長和采伐跡地的天然更新;侵入經(jīng)濟林地,影響茶、桑、果的生長,管理強度成倍增加,耗費大量的人力與經(jīng)費,且嚴重威脅了經(jīng)濟作物的發(fā)展。  

圖1-3 拉鋸戰(zhàn),本地土生植物和紫莖澤蘭纏斗

4.危害人類健康:紫莖澤蘭植株內含有芳香和辛辣化學物質和一些尚不清楚的有毒物質,其花粉能引起人類過敏性疾病。

四、防除措施

人工拔除 在秋冬季節(jié),人工挖除紫莖澤蘭全株,集中曬干燒毀。此方法適用于經(jīng)濟價值高的農田、果園和草原草地。在人工拔除時注意防止土壤松動,以免引起水土流失。

生物防除 1.植物的替代控制:利用檸檬桉、皇竹草等作為替代植物來抑制紫莖澤蘭的生長。2.生物防除:利用澤蘭實蠅、旋皮天牛和某些真菌有效控制紫莖澤蘭的生長。澤蘭實蠅屬雙翅目,實蠅科,具有專一寄生紫莖澤蘭的特性,卵產在紫莖澤蘭生長點上,孵化后即蛀入幼嫩部分取食,幼蟲長大后形成蟲癭,阻礙紫莖澤蘭的生長繁殖,削弱大面積傳播危害;旋皮天牛在紫莖澤蘭根頸部鉆孔取食,造成機械損傷而致全株死亡;澤蘭尾孢菌、飛機草鏈格孢菌、飛機草絨孢菌、葉斑真菌等可以引起紫莖澤蘭葉斑病,造成葉子被侵染,失綠,生長受阻。

化學防治 在農田作物種植前,每畝用41%草甘膦異丙胺鹽水劑360-400克,兌水40-60公斤,均勻噴霧;松林每畝用70% 嘧磺隆可溶性粉劑15-30克,兌水40-60公斤,均勻噴霧;荒坡、公路沿線等,每畝用24%毒莠定水劑200-350克,兌水40-60公斤,均勻噴霧;草地、果園中的紫莖澤蘭用草甘膦進行防治,慎用甲嘧磺隆?;瘜W防治時,選擇晴朗天氣,注意霧滴不要漂移到作物上,同時在施藥區(qū)插上警示牌,避免造成人、畜中毒或其他意外
五、控制方法

生物防治 澤蘭實蠅對植株高生長有明顯的抑制作用,野外寄生率可達50%以上;

替代控制 用臂形草、紅三葉草、狗牙根等植物進行替代控制有一定成效。

化學防治 2,4-D、草甘膦、敵草快、麥草畏等10多種除草劑對紫莖澤蘭地上部分有一定的控制作用,但對于根部效果較差。

第二章 薇甘菊
一、薇甘菊簡介

學名:Mikaina micrantha H. B. K.
英文名:Mile-a-minute Weed
分類地位:菊科Compositae
鑒別特征:莖細長,匍匐或攀授,多分枝;莖中部葉三角狀卵形至卵形,基部心形;花白色,頭狀花序。
生物學特性:多年生草質或稍木質藤本,兼有性和無性兩種繁殖方式。其莖節(jié)和節(jié)間都能生根,每個節(jié)的葉腋都可長出一對新枝,形成新植株。 圖2-1 薇甘菊

2、起源和分布

原產于中美洲,現(xiàn)已廣泛傳播到亞洲熱帶地區(qū),如印度、馬來西亞、泰國、印度尼西亞、尼泊爾、菲律賓,以及巴布亞新幾內亞、所羅門、印度洋圣誕島和太平洋上的一些島嶼包括斐濟、西薩摩亞、澳大利亞北昆士蘭地區(qū),成為當今世界熱帶、亞熱帶地區(qū)危害最嚴重的雜草之一。大約在1919年薇甘菊作為雜草在中國香港出現(xiàn),1984年在深圳發(fā)現(xiàn),2008年來已廣泛分布在珠江三角洲地區(qū)。

3、危害狀況

word/media/image5.gif薇甘菊是多年生藤本植物,在其適生地攀援纏繞于喬灌木植物,重壓于其冠層頂部,阻礙附主植物的光合作用繼而導致附主死亡,是世界上最具危險性的有害植物之一。在中國,薇甘菊主要危害天然次生林、人工林,主要對當?shù)?~8m以下的幾乎所有樹種,尤其對一些郁閉度小的林分危害最為嚴重。危害嚴重的喬木樹種有紅樹、血桐、紫薇、山牡荊、小葉榕;危害嚴重的灌木樹種有馬纓丹、酸藤果、白花酸藤果、梅葉冬青、鹽膚木、葉下珠、紅背桂等;危害較重的喬木樹種有龍眼、人心果、刺柏、苦楝、番石榴、樸樹、荔枝 、 九里香、鐵冬青、黃樟、樟樹、烏桕;危害較重的灌木植物有桃金娘、四季柑、華山礬、地桃花、狗芽花等。薇甘菊又名小花假澤蘭,生長迅速,不耐蔭,通過攀緣纏繞并覆蓋附主植物,對森林和農田土地造成巨大影響。由于薇甘菊的快速生長,莖節(jié)隨時可以生根并繁殖,快速覆蓋生境,且有豐富的種子,能快速入侵,通過競爭或他感作用抑制自然植被和作物的生長。在馬來西亞,由于薇甘菊的覆蓋,橡膠樹的種子萌發(fā)率降低27%,橡膠樹的橡膠產量在早期32個月內減產27%~29%;在東南亞地區(qū),薇甘菊嚴重威脅木本植物,油棕、椰子、可可、茶葉、橡膠、柚木等都受危害。由于薇甘菊常常攀緣至10m高的樹冠或灌木叢的上層,因此,清除它時常傷害附主作物。

圖2-2 你看到的不是樹,是薇甘菊 圖2-3 占山為王的薇甘菊

在廣東內伶仃島,發(fā)育典型的白桂木-刺葵-油椎群落常綠闊葉林,幾乎被薇甘菊覆蓋,除較高大的白桂木外,刺葵以下灌木全被覆蓋,長勢受到嚴重影響,群落中灌叢、草本的種類組成明顯減少。疏林樹木、林緣木被薇甘菊纏繞,出現(xiàn)枝枯、莖枯現(xiàn)象,呈現(xiàn)明顯的逆行演替趨勢。
四、防治措施

人工清除 用人工清除方法滅殺薇甘菊的方法有兩種。第一種方法:適用于薇甘菊散生型發(fā)生地,主要是指新入侵發(fā)生地和已有實施除治的再發(fā)生地,其特征是單株相對獨立生長,在春季、夏初,薇甘菊藤蔓較短時將其連根拔除,連續(xù)進行3~4次。第二種方法:適用于薇甘菊覆蓋率較大的發(fā)生地,主要是指不適宜采用除草劑除治的地方,在薇甘菊營養(yǎng)生長期,在夏季至種子成熟前(一般為4~9月),先清除薇甘菊地上部分的藤蔓,使用刀、枝剪等將上樹的薇甘菊藤蔓在離地面0.5米處割斷,再用鏟或鋤挖出根部,然后集中燒毀或就地深埋。清理后的區(qū)域再次萌發(fā)薇甘菊植株時,可按第一種方法進行多次拔根除治。

防除薇甘菊專用藥——18%2,4-滴微乳劑  本品為非耕地防除薇甘菊的專用藥。由2,4-滴、雙戊烯和表面活性劑等組成,以速滲內傳導代替自然吸收傳導, 藥后12小時內具速效藥害,25-40天起二次慢性藥害使薇甘菊死亡,枝莖及種子難以萌生。對禾本和不含萜烯類和精油類成分雜草安全,有滅薇保草,修復生態(tài)效果。對闊葉植物如芭蕉、芋類、瓜類等有嚴重藥害至死.。不能作一般除草劑使用,其滅除薇甘菊機理尚未完全了解,藥后的短時間內下小雨有增效作用。它具有專一性,速效、持久性,安全性,使用方法多樣性等特點。

生物防治 利用田野菟絲子控制薇甘菊危害,田野菟絲子能寄生并致死薇甘菊,使薇甘菊的覆蓋度由75%~95%降低至18%~25%,較好地控制薇甘菊的危害,且不會對樣地內其他植物如重要的果樹,糧食作物,蔬菜及其他園林綠化植物造成傷害。利用紫紅短須螨控制薇甘菊,通過接種紫紅短須蠟的蟲卵,經(jīng)過3個月后,可使薇甘菊的藤葉成片黃化卷曲,6個月后,薇甘菊的莖葉黃化,邊緣不整齊,橫向較窄,隨著時間的推移,薇甘菊逐漸枯死。繡線菊蚜卻對薇甘菊也有較好的控制效果.

第三章 鳳眼蓮
一、鳳眼蓮簡介
學 名:Eichhornia crassipes(Mart.)Solms
英文名: Water Hyacinth
中文異名:鳳眼藍、水葫蘆
分類地位:雨久花科Pontederiaceae
鑒別特征:水上部分高30-50(-100)cm,或更高。莖具長匍匐枝。葉基生呈蓮座狀,寬卵形、寬卵形至腎狀圓形,光亮,具弧形脈;葉柄中部多少膨大,內有多數(shù)氣室。花紫色,上方一片較大,中部具有黃斑。蒴果卵形。
生物學特性:多年生草本,浮水或生泥沼中。繁殖方式以無性為主,依靠匍匐枝與母株分離方式,植株數(shù)量可在5天內增加1 倍。一株花序可產生300粒種子,種子沉積水下可存活5-20年。常生于水庫、湖泊、池塘、溝渠、流速緩慢的河道、沼澤地和稻田中。 圖3-1 鳳眼蓮

二、起源和分布

鳳眼蓮,多年生水草,原產于南美洲亞馬遜河流域,我國見于華北、華東、華中和華南的19個省(自治區(qū)、直轄市)。1884年,它作為觀賞植物被帶到美國的一個園藝博覽會上,當時被預言為“美化世界的淡紫色花冠”,并從此迅速開始了它的走向世界之旅。1901年,被引入中國,同時也擁有了一個優(yōu)美的中文名字“鳳眼蓮”。它美麗但卻絕不嬌貴,不但在盆栽的花缽里,在遺棄或擴散到野外時也同樣長勢旺盛。糧食缺乏的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水葫蘆的茁壯生長是引人注目的,這種南美植物的強壯生命力促成了它的再一次被推廣,這一次是作為豬禽飼料。與此同時,它擁有了通俗易記并流傳更廣的名字——水葫蘆。放眼世界,水葫蘆已經(jīng)廣泛分布于北美、非洲、亞洲、大洋洲和歐洲的至少62個國家。

3、危害情況

 雖說水葫蘆本身有很強的凈化污水能力,但大量的水葫蘆覆蓋河面,容易造成水質惡化,影響水底生物的生長。水葫蘆繁殖速度極快,生長時會消耗大量溶解氧,幾乎成了“污染”的代名詞。滇池、太湖、黃浦江及武漢東湖等著名水體,均出現(xiàn)過水葫蘆泛濫成災的情況,耗費巨資也無法根治。水葫蘆給滇池造成損失的案例是入侵物種危害的經(jīng)典案例之一。20世紀80年代,昆明建成了大觀河—滇池—西山的理想水上旅游路線,游客可以從市內乘船游覽滇池、西山。但90年代初,大觀河和滇池里的水葫蘆瘋長成災,覆蓋了整個河面和部分滇池的水面,致使這條旅游路線被迫取消,在大觀河兩岸興建的配套旅游設施只好廢棄或改做其他用途,大觀河也改建成地下河。這些只是直接的經(jīng)濟損失,由水葫蘆造成的生態(tài)損失卻很難估量。

圖3-2 一望無際的鳳眼蓮

由于繁殖迅速,又幾乎沒有競爭對手和天敵,在我國南方江河湖泊中發(fā)展迅速,成為我國淡水水體中主要的外來入侵物種之一。鳳眼蓮主要在中國南方分布;由于北方河流有凍結期,鳳眼蓮無法在自然狀態(tài)下生存。但近年來隨著全球變暖和它的自然選擇進化,其危害區(qū)有向北拓展的趨勢。入侵最嚴重的地區(qū),最早被報道的有滇池,其它還有太湖流域等。2009年6月央視報道了水浮蓮對福建閩江流域水口電站和沙溪口水電站的巨大壓力,在庫區(qū)已經(jīng)形成數(shù)萬畝的水浮蓮聚集帶,壯觀之極,猶如茫茫草原,人工打撈需要2個月以上,對發(fā)電航運和生態(tài)環(huán)保構成極大壓力。水浮蓮的瘋長和水電發(fā)展飽和、大壩過多、水體流動緩慢、水體富營養(yǎng)化、COD含量嚴重超標有關。

四、治理措施

化學防除

  科學工作者們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努力已經(jīng)在化學防除的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績。比較四種除草劑(克蕪蹤、草甘磷,芐嘧磺隆和惡草靈)對水葫蘆的控制效果研究,表明克蕪蹤效果最顯著,其次為草甘磷,芐嘧磺隆和惡草靈均有一定的抑制效果,但并不能起到致死作用。另外,克蕪蹤對專食水葫蘆的天敵——水葫蘆象甲成蟲具有一定的致死作用,草甘磷對其成蟲、卵和幼蟲均無直接影響。41%BIOPORCE水劑防除水葫蘆藥效迅速,效果較好,持效期也較長,未見對水生動物有不良影響。

生物防除

 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水葫蘆開始在我國南方許多河道泛濫成災。在脫離原產地天敵控制的狀況下,水葫蘆瘋狂繁殖,破壞了當?shù)匚锓N之間的平衡關系,造成大量水生動、植物的死亡。但是水葫蘆的引進給我們的教訓讓我們不得不謹慎的對待外來物種的引進。因此,迄今為止,象甲還仍然在我國科學家的實驗室里。水葫蘆象甲安全性實驗和對水葫蘆控制實驗表明對水葫蘆有很強的專一性,對水葫蘆的生長也有明顯的控制效果。

綜合治理

在綜合治理的策略上,可在河道的一側留存水葫蘆,以使象甲種群保存,而另一側噴施除草劑可達到綜合治理的效果。直接在有象甲的水葫蘆上噴施除草劑農達既可有效控制水葫蘆的生長,又可保留一定種群數(shù)量的象甲,但農達用 圖3-3 船路和鳳眼蓮

量要適宜。選擇既可有效抑制水葫蘆植株生長和種群繁殖,又在短期內難以殺滅植株的藥量,是維系象甲種群存在的關鍵。利用這種方法只要使用正常用量的l/10農達制劑,就可獲得十分顯著的控制效果。這將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因過量應用農達而帶來的環(huán)境及成本問題。

利用河蟹控制

  當4~5月份水溫達到15℃時,水葫蘆將開始繁殖。這時利用河蟹對水葫蘆新根、新莖的喜食性,在水葫蘆較多的池塘投放一定量的扣蟹或大眼幼體,能有效控制水葫蘆的生長,又可提高蟹的產量和成活率。

人工打撈

人工打撈是一種原始的方法,但很奏效。關鍵是打撈時間的確定,在水葫蘆開始繁殖前,或在施用農藥見效后打撈,都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特別是人工打撈與化學防 除結合起來,當用除草劑使水葫蘆枯萎時,再對其進行打撈, 圖3-4 人工打撈鳳眼蓮

效果十分明顯。  

第四章 非洲大蝸牛
一、非洲大蝸牛簡介

學 名:Achating fulica(F閘ochrussac)
英文名:Giant African Snail
中文異名:褐云瑪瑙螺、東風螺、菜螺、花螺、白玉蝸牛
分類地位:柄眼目Stylomnatophora 瑪瑙螺科 Achatinidae
鑒別特征:貝殼長卵圓形,深黃色或黃色,具褐色白色相雜的條紋;臍孔被軸唇封閉,殼口長扇形;殼內淺藍色螺層數(shù)為6.5-8;軟體部分深褐色或牙黃色,貝殼高l0cm左右。足部肌肉發(fā)達,背面呈暗棕色,黏液無色。生物學特性:喜棲息于植 圖 4-1非洲大蝸牛

被豐富的陰暗潮濕環(huán)境及腐殖質多的地方。6-9月最活躍,晨昏或夜間活動。食性雜而量大,幼螺多為腐食性。雌雄同體,異體交配,生長迅速,5個月即可交配產卵。繁殖力強,一次產卵數(shù)達100-400枚。壽命長,可達5-7年??鼓嫘詮姡龅讲涣辑h(huán)境時,很快進入休眠狀態(tài),在這種狀態(tài)下可生存幾年。

2、起源和分布
原產地:非洲東部沿岸坦桑尼亞的桑給巴爾、奔巴島,馬達加斯加島一帶。
中國分布現(xiàn)狀:現(xiàn)己擴散到廣東、香港、海南、廣西、云南、福建、臺灣等地。主要是一種美味的方式帶入中國。
三、危害與防治

非洲大蝸牛會以柑桔類果樹為寄主,柑桔葉片常被其吃成缺刻,枝條皮層也常被取食,柑桔果實取食后形成凹坑狀。其寄主植物,還有林木幼苗、蔬菜和花卉等。蝸牛在大豆苗期危害,輕則造成葉片、莖稈破損,僵苗遲發(fā),成苗率下降;重則將豆苗全部吃光,造成成片無菌。防治大豆田蝸牛,宜采取綜合措施。1)清潔田園:夏熟作物或蔬菜收獲后,及時鏟除田間、圩埂、溝邊雜草,開溝降濕,中耕翻土,以惡化蝸牛生長、繁殖的環(huán)境。2)消滅成蝸:春末夏初,尤其在5~6月份蝸牛繁殖高峰期之前,及時消滅成蝸。一是放養(yǎng)雞鴨取食成蝸,注意需要在未用農藥時進行。二是人工拾蝸。田間作業(yè)時見蝸拾蝸,或以草、菜誘集后拾除,或人工專門拾蝸。這樣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滅蝸效果。3)化學防治以保護大豆出苗為目標,在蝸牛群體較大,且即將進入危害始盛期時,采用化學藥劑防治蝸牛。用多聚甲醛300g,蔗糖50g,5%砷酸鈣300g和米糠400g(先在鍋內炒香),拌和成黃豆大小的顆粒;每畝用6%密達殺螺粒劑0.5~0.6kg或3%滅蝸靈顆粒劑1.5~3kg,拌干細土10~15kg均勻撒施于田間。蝸牛喜歡棲息的溝邊、濕地適當重施,以最大限度減輕蝸牛危害。

第五章 福壽螺
一、福壽螺簡介

學 名:Pomacea canaliculata Spix
英文名:Apple Snail,Golden Apple Snail,Amazonian Snail
中文名:大瓶螺、蘋果螺、雪螺
分類地位:中腹足目 Mesogastropoda 瓶螺科 Ampullariidae
鑒別特征:貝殼較薄,卵圓形;淡綠橄欖色至黃褐色,光滑。殼頂尖,具5-6個增長迅速的螺層。螺旋部短圓錐形,體螺層占殼高的5/6??p合線深。殼口闊且連續(xù),高度占殼高的2/3;胼胝部薄,藍灰色。臍孔大而深。厴角質,卵圓形,具同心圓的生長線。厴核近內唇軸緣。殼高8cm以上;殼徑7cm以上,最大殼徑可達15cm。 圖5-1 福壽螺及卵塊
生物學特性:喜棲于緩流河川及陰濕通氣的溝渠、溪河及水田等處。底棲性,雌雄異體。食性雜。有蟄伏和冬眠習性。3月上旬開始交配,在近水的挺水植物莖上或岸壁上產卵,初產卵塊呈鮮艷的橙紅色,在空氣中卵漸成淺粉色。一只雌性福壽螺通常1年產2400-8700個卵,孵化率可高達90%。其繁殖速度比亞洲稻田中當?shù)亟壩锓N快10倍左右。雖然是水生種類,但可以在干旱季節(jié)埋藏在濕潤的泥中度過6-8個月。一旦發(fā)洪水或被灌溉時,它們又能再次活躍起來。

2、起源及分布
原產地:亞馬遜河流域。
中國分布現(xiàn)狀:廣泛分布于廣東、廣西、云南、福建、浙江等地。作為高蛋白質食物最先被引入臺灣;1981年引入廣東,1984年前后,已在該省作為特種經(jīng)濟作物廣為養(yǎng)殖,后又被引入到其他省份養(yǎng)殖。但由于養(yǎng)殖過度,口味不佳,市場并不好,而被大量遺棄或逃逸,并很快從農田擴散到天然濕地。

三、危害性
福壽螺食量極大,并可啃食很粗糙的植物,還能刮食藻類,其排泄物能污染水體。其對水稻生產造成的損失顯然大大超過其作為美食的價值。除威脅入侵地的水生貝類、水生植物和破壞食物鏈構成外,福壽螺也是卷棘口吸蟲、廣州管圓線蟲的中間宿主。 寄主:水稻、茭白、菱角、空心菜、芡 圖5-2福壽螺啃食水稻

實等水生作物及水域附近的甘薯等旱生作物。

四、控制方法

重點抓好越冬成螺和第一代成螺產卵盛期前的防治,壓低第二代的發(fā)生量,并及時抓好第二代的防治。以整治和破壞其越冬場所,減少冬后殘螺量,以及人工捕螺摘卵、

養(yǎng)鴨食螺為主,輔之藥物防治。

參考文獻

【1】曾北危.生物入侵.北京:化學工業(yè)出版社,2004

【2】李振宇,解焱.中國外來入侵種.北京:中國林業(yè)出版社,2002

【3】

【4】 l

【5】

【6】

【7】

【8】

【9】 /

/

推薦訪問: 中國 入侵 三篇

【外國入侵中國時間【三篇】】相關推薦

工作總結最新推薦

N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