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世麗人行》是由盧倫常執導 ,韓雪、付辛博、毛林林、張丹峰、李澤鋒等主演的年代劇。該劇以抗戰時期,女青年韓疏影與蘇北大亨謝氏一族的情感糾葛為主線,講述了一段抗戰救國的故事。該劇于2016年5月31日在臺州新聞綜合頻道首播, 以下是為大家整理的關于端午奇妙游麗人行觀后感4篇 , 供大家參考選擇。
端午奇妙游麗人行觀后感4篇
篇一:杜甫 麗人行
樂府
杜甫 麗人行
三月三日天氣新, 長安水邊多麗人。
態濃意遠淑且真, 肌理細膩骨肉勻。
繡羅衣裳照暮春, 蹙金孔雀銀麒麟。
頭上何所有? 翠微盍葉垂鬢唇。
背后何所見? 珠壓腰衱穩稱身。
就中云幕椒房親, 賜名大國虢與秦。
紫駝之峰出翠釜, 水精之盤行素鱗。
犀箸饜飫久未下, 鸞刀縷切空紛綸。
黃門飛鞚不動塵, 御廚絡繹送八珍。
簫鼓哀吟感鬼神, 賓從雜遝實要津。
后來鞍馬何逡巡? 當軒下馬入錦茵。
楊花雪落覆白蘋, 青鳥飛去銜紅巾。
炙手可熱勢絕倫, 慎莫近前丞相嗔。
《舊唐書·楊貴妃傳》載:“玄宗每年十月,幸華清宮,國忠姊妹五家扈從。每家為一隊,著一色衣;五家合隊,照映如百花之煥發。而遺鈿墜舄,瑟瑟珠翠,璨瓓芳馥于路。而國忠私于虢國,而不避雄狐之刺;每入朝,或聯鑣方駕,不施帷幔。每三朝慶賀,五鼓待漏,靚妝盈巷,蠟炬如晝。”又楊國忠于天寶十一載(752)十一月
為右相。這首詩當作于十二載春,諷刺了楊家兄妹驕縱荒淫的生活,曲折地反映了君王的昏庸和時政的腐敗。 簡析:
本詩作于天寶十二載(公元753年)暮春時節。全詩通過描寫楊氏兄妹曲江春游的情景,側面反映了玄宗的昏庸和朝政的腐敗,讓讀者從另一個角度看到了安史之描寫上已日曲江水邊踏青的麗人如云,體態嫻雅,姿色優美,衣著華麗,引出主角楊氏姐妹的嬌艷姿色。第十一至第二十句為第二部分,具體寫麗人虢、秦諸夫人所得的寵幸,她們器皿雅致,肴饌精美,簫管悠揚。最后盛。
全詩語極鋪排,富麗堂皇之中蘊含著清剛之氣。雖對楊氏兄妹的驕奢淫逸進行了強烈地諷刺,然而語言含蓄蘊藉,意在言外。
譯文:
三月三日春和景明空氣清新,長安曲江河畔聚集了好多美人。姿態凝重神情高遠文靜自然,肌膚豐潤胖瘦適中身材勻稱。綾羅綢緞縫制的衣裳十分時尚,上面裝飾著金絲繡的孔雀銀絲刺的麒麟,與暮春的美麗景色相映生輝。頭上戴的是什么呢?鑲有翡翠的頭飾直垂到鬢角
姍姍來遲的騎馬者旁若無人,到軒門才下馬走上錦織的紅地毯。白雪似的楊花飄落入水中覆蓋了浮萍,使者象傳情的青鳥一樣里外傳遞著信息。權大氣盛不可一世天下絕倫,千萬不要近前否則丞相嗔怒!
注釋:
①三月三日:農歷三月三日,為上巳節。唐代長安士女多到水邊春游祭祀,除災求福,實際上成了游春宴會的節日。麗人:這里指出游的貴婦人。
②態濃意遠淑且真:姿色嬌艷,神態高雅。態濃:姿態濃艷。意遠:神氣高遠。淑且真:淑美而不做作。肌理細膩:皮膚細嫩光滑。骨肉勻:身材勻稱適中。
③繡羅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銀麒麟:用金銀線鑲繡著孔雀和麒麟的華麗衣裳與暮春的美麗景色相映生輝。 ④翠微廅葉:鑲以翡翠的頭花。鬢唇:鬢邊。
⑤珠壓腰衱:齊腰的后襟上綴著珍珠,壓垂下來,使衣服合體,腰身勻稱。衱(ji椋 閡潞蠼蟆n瘸粕恚菏
痔 瀉仙懟? ⑥就中:其中。云幕:指宮殿中的云狀帷幕。椒房:漢代皇后居室,以椒和泥涂壁。后世因稱皇后為椒房,皇后家屬為椒房親。
⑦紫駝:駝峰肉為當時極名貴的食物。釜:古代的一種鍋。翠釜,是說鍋的色澤。水精:即水晶。行:傳送。素鱗:指白鱗魚。
⑩賓從:賓客隨從。 ⑾后來鞍馬:最后騎馬來的人,指丞相楊國忠。逡(qūn)巡:徘徊。這里指緩慢徐行,旁若無人之態。錦茵:錦織的地毯。
⑿楊花覆蘋:古有楊花入水化為萍的說法,萍之大者為蘋。楊花、萍和蘋雖為三物,實出一體。故以楊花覆蘋影射兄妹茍且****。青鳥:古代神話傳說中能為西王母傳遞信息的使者。后世即以青鳥代指情人的信使。紅巾:婦人所用的手帕。“飛去銜紅巾”,指為揚氏兄妹傳遞消息。
⒀絕倫:無以倫比。丞相:指楊國忠,天寶11年(752)11月為右丞相。嗔:發怒。
篇二:杜甫麗人行
杜甫麗人行
作者:杜甫
三月三日天氣新,長安水邊多麗人。
態濃意遠淑且真,肌理細膩骨肉勻。
繡羅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銀麒麟。
頭上何所有,翠微盍葉垂鬢唇。
背后何所見,珠壓腰[衤及]穩稱身。
就中云幕椒房親,賜名大國虢與秦。
紫駝之峰出翠釜,水晶之盤行素鱗。
犀箸厭飫久未下,鸞刀縷切空紛綸。
黃門飛鞚不動塵,御廚絡繹送八珍。
簫鼓哀吟感鬼神,賓從雜沓實要津。
后來鞍馬何逡巡,當軒下馬入錦茵。
楊花雪落覆白蘋,青鳥飛去銜紅巾。
灸手可熱勢絕倫,慎莫近前丞相嗔。
1、翠微:薄薄的翡翠片。微:一本作“為”;
2、 葉: 彩的花葉, 彩是婦女的發飾;
3、鬢唇:鬢邊。
4、珠壓:謂珠按其上,使不讓風吹起,故下云“穩稱身”。
5、腰 :這里作腰帶解;
6、后來鞍馬:指楊國忠,卻故意不在這里明說。
7、逡巡:原意為欲進不進,這里是顧盼自得的意思。
8、楊花句:舊注以為指楊國忠與虢國夫人的曖昧關系,又引北魏胡太后和楊白花私 通事,因太后曾作“楊花飄蕩落南家”,及“愿銜楊花入窠里”詩句。后人有 “楊花入水化為浮萍”之說,又暗合諸楊之姓及兄妹丑行。
9、青鳥:神話中鳥名,西王母使者。相傳西王母將見漢武帝時,先有青鳥飛集殿前
(見《漢武故事》)。后常被用作男女之間的信使。紅巾,婦女所用的紅帕,這里是說使者在暗遞消息。
【韻譯】:
三月三日陽春時節天氣清新,
長安曲江河畔聚集好多美人。
姿態凝重神情高遠文靜自然,
肌膚豐潤胖瘦適中身材勻稱。
綾花綾羅衣裳映襯暮春風光,
金絲繡的孔雀銀絲刺的麒麟。
頭上戴的是什么呢?
翡翠片 花葉直貼到鬢角邊。
背后綴的是什么呢?
寶珠壓住裙腰多么穩當合身。
其中有云幕椒房的后妃至親,
皇上封為虢國和秦國二夫人。
翡翠蒸鍋端出香噴的紫駝峰,
水晶圓盤送來肥美的白魚鮮。
吃膩了犀角的筷子久久不動,
鸞刀切著細肉絲空忙了一場。
宦官騎馬飛來卻不揚起灰塵,
笙簫鼓樂纏綿宛轉感動鬼神,
賓客隨從滿座都是達官貴人。
姍姍來遲的騎馬人躊躇滿志,
到軒門才下馬步入錦褥茵亭。
白雪似的楊花飄落覆蓋浮萍,
使者象傳情的青鳥勤送紅巾。
氣焰熏灼不可一世天下絕倫,
千萬不要近前擔心丞相惱怒!
【評析】:
詩是諷刺楊氏國戚之奢侈淫亂,側面反映了玄宗的昏庸和朝政的腐敗。開首十句 是描寫上已日曲江水邊踏青的麗人如云,體態嫻雅,姿色優美,衣著華麗。“就中” 十句,具體寫出麗人中虢、秦、韓三人,她們器皿雅致,肴饌精美,簫管悠揚。“后 來”六句,寫楊國忠之炫赫,意氣驕恣,勢焰熏灼。
全詩語極鋪排,富麗華美中蘊含清剛之氣。雖然不見諷刺的語言,但在維妙維肖 的描摹中,隱含犀利的匕首,譏諷入木三分。
篇三:麗人行-杜甫
麗人行
三月三日天氣新,長安水邊多麗人。
態濃意遠淑且真,肌理細膩骨肉勻。
繡羅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銀麒麟。
頭上何所有,翠微盍葉垂鬢唇。
背后何所見,珠壓腰衱穩稱身。
就中云幕椒房親,賜名大國虢與秦。
紫駝之峰出翠釜,水晶之盤行素鱗。
犀箸厭飫久未下,鸞刀縷切空紛綸。
黃門飛鞚不動塵,御廚絡繹送八珍。
簫鼓哀吟感鬼神,賓從雜沓實要津。
后來鞍馬何逡巡,當軒下馬入錦茵。
楊花雪落覆白蘋,青鳥飛去銜紅巾。
灸手可熱勢絕倫,慎莫近前丞相嗔。
注解
1、翠微:薄薄的翡翠片。微:一本作“為”;
2、 葉: 彩的花葉, 彩是婦女的發飾;
3、鬢唇:鬢邊。
4、珠壓:謂珠按其上,使不讓風吹起,故下云“穩稱身”。
5、腰 :這里作腰帶解;
6、后來鞍馬:指楊國忠,卻故意不在這里明說。
7、逡巡:原意為欲進不進,這里是顧盼自得的意思。
8、楊花句:舊注以為指楊國忠與虢國夫人的曖昧關系,又引北魏胡太后和楊白花私通事,因太后曾作“楊花飄蕩落南家”,及“愿銜楊花入窠里”句。后人有“楊花入水化為浮萍”之說,又暗合諸楊之姓及兄妹丑行。
9、青鳥:神話中鳥名,西王母使者。相傳西王母將見漢武帝時,先有青鳥飛集殿前(見《漢
武故事》)。后常被用作男女之間的信使。紅巾,婦女所用的紅帕,這里是說使者在暗遞消息。
譯文
三月三日陽春時節天氣清新,
長安曲江河畔聚集好多美人。
姿態凝重神情高遠文靜自然,
肌膚豐潤胖瘦適中身材勻稱。
綾花綾羅衣裳映襯暮春風光,
金絲繡的孔雀銀絲刺的麒麟。
頭上戴的是什么呢?
翡翠片 花葉直貼到鬢角邊。
背后綴的是什么呢?
寶珠壓住裙腰多么穩當合身。
其中有云幕椒房的后妃至親,
皇上封為虢國和秦國二夫人。
翡翠蒸鍋端出香噴的紫駝峰,
水晶圓盤送來肥美的白魚鮮。
吃膩了犀角的筷子久久不動,
鸞刀切著細肉絲空忙了一場。
宦官騎馬飛來卻不揚起灰塵,
笙簫鼓樂纏綿宛轉感動鬼神,
賓客隨從滿座都是達官貴人。
姍姍來遲的騎馬人躊躇滿志,
到軒門才下馬步入錦褥茵亭。
白雪似的楊花飄落覆蓋浮萍,
使者象傳情的青鳥勤送紅巾。
氣焰熏灼不可一世天下絕倫,
千萬不要近前擔心丞相惱怒!
賞析
詩是諷刺楊氏國戚之奢侈淫亂,側面反映了玄宗的昏庸和朝政的腐敗。開首十句是描寫上已日曲江水邊踏青的麗人如云,體態嫻雅,姿色優美,衣著華麗。“就中”十句,具體寫出麗人中虢、秦、韓三人,她們器皿雅致,肴饌精美,簫管悠揚。“后來”六句,寫楊國忠之炫赫,意氣驕恣,勢焰熏灼。
全詩語極鋪排,富麗華美中蘊含清剛之氣。雖然不見諷刺的語言,但在維妙維肖的描摹中,隱含犀利的匕首,譏諷入木三分。
篇四:麗人行教案
《麗人行》教案
一、杜甫簡介
杜甫(公元712—公元770),漢族,原籍湖北襄陽,生于河南鞏縣(今鞏義市)人。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杜少陵,杜工部、杜拾遺等,盛唐大詩人,世稱“詩圣”,現實主義詩人。初唐詩人杜審言之孫。杜甫一生憂國憂民,寫詩1500多首,詩藝精湛,被后世尊稱為“詩圣”,代表作“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關吏》、“三別”——《新婚別》《垂老別》《無家別》。
二、杜甫生平
杜甫一生分為四個時期:
1.讀書與漫游期(35歲前)(711-746)
①這一時期,杜甫所作之事不外乎四件:讀書、漫游、求官、交友。可以說是“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②讀書方面:“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他出身于“奉儒守官”之家庭,家教極好,早期即通覽儒家典籍,因為家庭出身和出生地(鞏縣)均受儒家文化浸染較深,杜甫早期所受的教育是嚴格的儒化教育,這與李白是不同的。
儒家思想原因:一是其家世,他的遠祖杜預是一晉代名將和大儒,曾作過《春秋左傳集解》,其祖父杜審言是武后朝位高才大名大的詩人,為律詩的發展作出過貢獻,其父杜閑也曾為奉先縣令。故而他自稱是出身于一個“奉儒守官”之家庭,儒家思想幾本上占了其思想的
全部;二是杜甫出生于河南鞏縣,處中原地帶,這是受儒家正統文化的影響較深的地區。
③漫游方面:這一時期,他游歷了大半個中國。他19歲游山西,20歲游吳越,24歲回到洛陽,舉進士不第。25歲時游齊趙,30歲時回到洛陽,筑室偃師,在那里結婚,往來偃師、洛陽間。 33歲時游梁、宋。三十四歲時再游齊趙。這與李白頗為相似。杜甫年輕時,其父杜閑為奉先縣令,可能經濟方面較為寬裕,因此,杜甫青少年時代還是有過一段“恣情快意”“勢馬輕狂”的生活的。
④求官:開元二十三年(735)杜甫曾到洛陽參加進士考試,未中。但并未給年少輕狂的杜甫以打擊,甚至,在此期,杜甫還沒有進行過什么干謁活動,可能是因為年輕還不黯世事。
⑤交友:與李白交往。745年李白被賜金放還,杜甫33歲時有幸在洛陽一睹詩仙風采并與之結下深厚友誼。此后,杜甫有許多詩篇詠及李白。洛陽相遇,李白與杜甫同游梁宋,在梁宋時對結交詩人高適,三人縱酒射獵,品文論詩,著實逍遙了一陣子。這一時期,杜甫還交了一個與他一生廝守,相濡以沫的知音,那就是他的妻子楊氏夫人。大約是在開元二十九年(741)年,杜甫與司農少卿楊怡之女楊氏喜結伉儷,此后杜甫的榮通困頓,楊氏夫人始終守候在其身邊,任勞任怨, 是杜甫困頓蹇滯的人生路途的一大幸事。
此期代表作《望岳》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層云,決眥入歸鳥。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2.困守長安十年時期(35歲-44歲)(746-755)
這一時期,杜甫覺醒了,開始汲汲于仕途。他來到了長安。 ①天寶六年(747),他在長安再次應科舉考試,因李林甫玩弄權術而落選。
②獻《雕賦》、《三大禮賦》,玄宗命待制集賢院,但一直將其閑置。其生活困苦艱難。他的生活是“朝扣富兒門,暮隨肥馬塵。殘羹與冷炙,到處潛悲辛”。他飽嘗仕途之艱辛,開始關注現實,關注政治。
③困守十年,終于獲得河西尉的一個小官,棄而不作,旋被命為右衛率府胄曹參軍(掌器杖的小官)。
④此期代表作《詠懷五百字》、《兵車行》、《麗人行》等
3.陷賊與為官時期(44歲-48歲)(755-759)
①安史亂起,杜甫被安火亂軍所俘,被困在長安近一年,后越過戰爭最前線,冒死逃脫,達于行在,肅宗任為左拾遺,旋因諫房館事激怒肅宗,遭疏遠,旋被貶華州司功參軍,棄官到秦州到同谷、到成都。
②曾有過一段優裕從容的為官生活。有過一些吟詠宮廷生活的詩歌。
③疏遠貶官之打擊更拉近了他與社會現實生活的距離。
④代表作:《北征》、《三吏》、《三別》、《羌村三首》、《月夜》、《悲凍陶》、《悲青坂》、《春望》。
4.漂泊西南時期(48歲-59歲)(759-770)
①漂泊西南,曾在杜甫草堂過過一致閑適雅致的寧靜生活,他與妻子孩子和諧地生活在一起。
②嚴武兩次鎮蜀,對其資助頗大。
③曾因叛亂而一度攜家流亡于梓州、閬州、綿州一帶。
④嚴武去世后,攜家由三峽出蜀。曾在奉節小住,旋漂泊于今湖北湖南一帶,以船為家,備受流離困頓、衣不蔽體、食不果腹之苦。于770年困死于一條破船上。
《登高》: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⑤此期為杜甫創作的豐收期,其詩留傳到現在的有1400余首,有1000余首作于此期,代表作《聞官軍收河南河北》、《又呈吳郎》、《秋興八首》、《諸將》五首、《詠懷古跡》五首、《旅夜書懷》等。
四、杜詩內容
杜甫一生創作詩歌1500余首。戰亂生活題材很自然地進入詩歌創作中。安史之亂帶來了無數災難,也給詩歌創作帶來了變化。最早而且最全面反映這場大戰亂所造成的大破壞、大災難的是杜甫。他的詩內容博大精深,反映了天寶末到大歷年間重大的社會政治事件以及唐王朝由盛到衰的轉變,在揭露封建當權勢力的腐敗、貧富的對立、
表現民生疾苦方面,達到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廣度,有同時代的史書所不及之處,有強烈的社會現實意義,被譽為“詩史”。
杜甫用他的詩,反映了他所生活時代的重要的歷史事件,其中所提供的史實,甚至可以補充歷史記載的不足,具有史的認識價值。
都說“文如其人”,杜詩內容的選擇與它的人格追求是分不開的。對戰亂的描述是它的儒家濟世情懷的外現,它的詩歌中充滿了對世人的悲憫,彰顯了人道主義精神。這也是他被稱為“詩圣”的原因。它想圣人一樣關照著人類的生存狀況。圣人本就是儒家的一個概念,如孔圣人,是指知行完備、至善至美之人。杜甫被稱為“詩圣”與李白被稱為“詩仙”都是特別貼切的,仙是一個道教概念,一人一山謂之仙,可以說是李白的寫照,李白好像總是不食人間煙火的樣子,我們對它的了解只知道他整天喝酒、游山玩水、寫詩,從來不知道他是否娶妻生子啊,怎么掙錢養家啊~像游仙一樣逍遙自在。這就是李白杜甫的區別,那么他們就真的是截然不同的嗎?這么不同的兩個人為什么可以成為忘年之交呢?其實,李白跟杜甫可以說是人生的兩個階段,年輕的時候呢,我們可以像李白多些,活得理想浪漫、逍遙自在,人到中年的時候呢,可以把李白收藏起來,像杜甫多些,向現實而活,多些悲憫,多些社會責任。
五、藝術風格
1、“沉郁頓挫”
“沉郁頓挫”是杜甫詩歌最具有特征性的藝術風格。
篇五:麗人行
麗人行
作者:杜甫
三月三日天氣新,長安水邊多麗人。態濃意遠淑且真,肌理細膩骨肉勻。
繡羅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銀麒麟3。頭上何所有?翠為*訇(言換作盍)葉垂鬢唇4。 背后何所見?珠壓腰衱穩稱身5。就中云幕椒房親,賜名大國虢與秦6。
紫駝之峰出翠釜,水精之盤行素鱗。犀筯厭飫久末下,鸞刀縷切空紛綸。
黃門飛鞚不動塵,御廚絡繹送八珍。簫鼓哀吟感鬼神,賓從雜遝實要津。
后來鞍馬何逡巡,當軒下馬入錦茵11。楊花雪落覆白蘋,青鳥飛去銜紅巾12。 炙手可熱勢絕倫,慎莫近前丞相嗔13。
《麗人行》原文及翻譯杜甫麗人行原文
語文網的小編給各位考生篩選整理了:唐詩三百中《麗人行》原文,《麗人行》原文翻譯,《麗人行》作者介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更多的資訊請持續關注語文網。
一、《麗人行》原文
三月三日天氣新,長安水邊多麗人。態濃意遠淑且真,肌理細膩骨肉勻。繡羅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銀麒麟。頭上何所有?翠微盍葉垂鬢唇。背后何所見?珠壓腰衱穩稱身。就中云幕椒房親,賜名大國虢與秦。紫駝之峰出翠釜,水精之盤行素鱗。犀箸厭飫久未下,鸞刀縷切空紛綸。黃門飛鞚不動塵,御廚絡繹送八珍。簫鼓哀吟感鬼神,賓從雜遝實要津。后來鞍馬何逡巡,當軒下馬入錦茵。楊花雪落覆白蘋,青鳥飛去銜紅巾。炙手可熱勢絕倫,慎莫近前丞相嗔!
二、《麗人行》原文翻譯
三月三日陽春時節天氣清新,長安曲江河畔聚集好多美人。姿態凝重神情高遠文靜自然,肌膚豐潤胖瘦適中身材勻稱。綾花綾羅衣裳映襯暮春風光,金絲繡的孔雀銀絲刺的麒麟。頭上戴的是什么珠寶首飾呢?翡翠玉做的花飾垂掛在兩鬢。在她們的背后能看見什么呢?珠寶鑲嵌的裙腰多穩當合身。其中有幾位都是后妃的親戚,里面有虢國和秦國二位夫人。翡翠蒸鍋端出香噴的紫駝峰,水晶圓盤送來肥美的白魚鮮。她們捏著犀角筷子久久不動,廚師們快刀細切空忙了一場。宦官騎馬飛馳不敢揚起灰塵,御廚絡繹不絕送來海味山珍。笙簫鼓樂纏綿宛轉感動鬼神,賓客隨從滿座都是達官貴人。有一個騎馬官人是何等驕橫,車前下馬從繡毯上走進帳門。白雪似的楊花飄落覆蓋浮萍,青鳥飛去銜起地上的紅絲帕。楊家氣焰很高權勢無與倫比,切勿近前以免丞相發怒斥人!
三、《麗人行》作者介紹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漢族,本襄陽人,后徙河南鞏縣。自號少陵野老,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稱為“老杜”。
杜甫在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影響非常深遠,被后人稱為“詩圣”,他的詩被稱為“詩史”。后世稱其杜拾遺、杜工部,也稱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創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別》等名作。乾元二年(759年)杜甫棄官入川,雖然躲避了戰亂,生活相對安定,但仍然心系蒼生,胸懷國事。雖然杜甫是個現實主義詩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羈的一面,從其名作《飲中八仙歌》不難看出杜甫的豪氣干云。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宏偉抱負。杜甫雖然在世時名聲并不顯赫,但后來聲名遠播,對中國文學和日本文學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杜甫共有約1500首詩歌被保留了下來,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麗人行》原文及翻譯
導讀: 一、《麗人行》原文
三月三日天氣新,長安水邊多麗人。態濃意遠淑且真,肌理細膩骨肉勻。繡羅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銀麒麟。頭上何所有?翠微盍葉垂鬢唇。背后何所見?珠壓腰衱穩稱身。就中云幕椒房親,賜名大國虢與秦。紫駝之峰出翠釜,水精之盤行素鱗。犀箸厭飫久未下,鸞刀縷切空紛綸。黃門飛鞚不動塵,御廚絡繹送八珍。簫鼓哀吟感鬼神,賓從雜遝實要津。后來鞍馬何逡巡,當軒下馬入錦茵。楊花雪落覆白蘋,青鳥飛去銜紅巾。炙手可熱勢絕倫,慎莫近前丞相嗔!
二、《麗人行》原文翻譯
三月三日陽春時節天氣清新,長安曲江河畔聚集好多美人。
姿態凝重神情高遠文靜自然,肌膚豐潤胖瘦適中身材勻稱。
綾花綾羅衣裳映襯暮春風光,金絲繡的孔雀銀絲刺的麒麟。
頭上戴的是什么珠寶首飾呢?翡翠玉做的花飾垂掛在兩鬢。
在她們的背后能看見什么呢?珠寶鑲嵌的裙腰多穩當合身。
其中有幾位都是后妃的親戚,里面有虢國和秦國二位夫人。
翡翠蒸鍋端出香噴的紫駝峰,水晶圓盤送來肥美的白魚鮮。
她們捏著犀角筷子久久不動,廚師們快刀細切空忙了一場。
宦官騎馬飛馳不敢揚起灰塵,御廚絡繹不絕送來海味山珍。
笙簫鼓樂纏綿宛轉感動鬼神,賓客隨從滿座都是達官貴人。
有一個騎馬官人是何等驕橫,車前下馬從繡毯上走進帳門。
白雪似的楊花飄落覆蓋浮萍,青鳥飛去銜起地上的紅絲帕。
楊家氣焰很高權勢無與倫比,切勿近前以免丞相發怒斥人!
三、《麗人行》作者介紹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漢族,本襄陽人,后徙河南鞏縣。自號少陵野老,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稱為“老杜”。杜甫在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影響非常深遠,被后人稱為“詩圣”,他的詩被稱為“詩史”。后世稱其杜拾遺、杜工部,也稱他杜少陵、杜草堂。杜甫創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別》等名作。乾元二年(759年)杜甫棄官入川,雖然躲避了戰亂,生活相對安定,但仍然心系蒼生,胸懷國事。雖然杜甫是個現實主義詩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羈的一面,從其名作《飲中八仙歌》不難看出杜甫的豪氣干云。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宏偉抱負。杜甫雖然在世時名聲并不顯赫,但后來聲名遠播,對中國文學和日本文學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杜甫共有約1500首詩歌被保留了下來,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感謝您的閱讀,本文如對您有幫助,可下載編輯,謝謝
杜甫:麗人行
本文是關于詩詞名句的,僅供參考,如果覺得很不錯,歡迎點評和分享。
《麗人行》
作者:杜甫
三月三日天氣新,長安水邊多麗人。
態濃意遠淑且真,肌理細膩骨肉勻。
繡羅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銀麒麟。
頭上何所有,翠微盍葉垂鬢唇。
背后何所見,珠壓腰[衤及]穩稱身。
就中云幕椒房親,賜名大國虢與秦。
紫駝之峰出翠釜,水晶之盤行素鱗。
犀箸厭飫久未下,鸞刀縷切空紛綸。
黃門飛鞚不動塵,御廚絡繹送八珍。
簫鼓哀吟感鬼神,賓從雜沓實要津。
后來鞍馬何逡巡,當軒下馬入錦茵。
楊花雪落覆白蘋,青鳥飛去銜紅巾。
灸手可熱勢絕倫,慎莫近前丞相嗔。
注釋:
1、翠微:薄薄的翡翠片。微:一本作“為”;
2、葉:彩的花葉,彩是婦女的發飾;
3、鬢唇:鬢邊。
4、珠壓:謂珠按其上,使不讓風吹起,故下云“穩稱身”。
5、腰:這里作腰帶解;
6、后來鞍馬:指楊國忠,卻故意不在這里明說。
7、逡巡:原意為欲進不進,這里是顧盼自得的意思。
8、楊花句:舊注以為指楊國忠與虢國夫人的曖昧關系,又引北魏胡太后和楊白花私通事,因太后曾作“楊花飄蕩落南家”,及“愿銜楊花入窠里”詩句。后人有“楊花入水化為浮萍”之說,又暗合諸楊之姓及兄妹丑行。
9、青鳥:神話中鳥名,西王母使者。相傳西王母將見漢武帝時,先有青鳥飛集殿前(見《漢武故事》)。后常被用作男女之間的信使。紅巾,婦女所用的紅帕,這里是說使者在暗遞消息。
譯文:
三月三日陽春時節天氣清新,
長安曲江河畔聚集好多美人。
姿態凝重神情高遠文靜自然,
肌膚豐潤胖瘦適中身材勻稱。
綾花綾羅衣裳映襯暮春風光,
金絲繡的孔雀銀絲刺的麒麟。
頭上戴的是什么呢?
翡翠片花葉直貼到鬢角邊。
背后綴的是什么呢?
寶珠壓住裙腰多么穩當合身。
其中有云幕椒房的后妃至親,
皇上封為虢國和秦國二夫人。
翡翠蒸鍋端出香噴的紫駝峰,
水晶圓盤送來肥美的白魚鮮。
吃膩了犀角的筷子久久不動,
鸞刀切著細肉絲空忙了一場。
宦官騎馬飛來卻不揚起灰塵,
御廚絡繹不絕送來海味山珍。
笙簫鼓樂纏綿宛轉感動鬼神,
賓客隨從滿座都是達官貴人。
姍姍來遲的騎馬人躊躇滿志,
到軒門才下馬步入錦褥茵亭。
白雪似的楊花飄落覆蓋浮萍,
使者象傳情的青鳥勤送紅巾。
氣焰熏灼不可一世天下絕倫,
千萬不要近前擔心丞相惱怒!
賞析:
詩是諷刺楊氏國戚之奢侈淫亂,側面反映了玄宗的昏庸和朝政的腐敗。開首十句是描寫上已日曲江水邊踏青的麗人如云,體態嫻雅,姿色優美,衣著華麗。“就中”十句,具體寫出麗人中虢、秦、韓三人,她們器皿雅致,肴饌精美,簫管悠揚。“后來”六句,寫楊國忠之炫赫,意氣驕恣,勢焰熏灼。
全詩語極鋪排,富麗華美中蘊含清剛之氣。雖然不見諷刺的語言,但在維妙維肖的描摹中,隱含犀利的匕首,譏諷入木三分。
感謝閱讀,希望能幫助您!
上一篇:國慶72周年1000字征文四篇
下一篇:鋼質門規范要求集合2篇
在偉大祖國73華誕之際,我參加了單位組織的“光影鑄魂”主題黨日活動,集中觀看了抗美援朝題材影片《長津湖》,再一次重溫這段悲壯歷史,再一次深刻感悟偉大抗美援朝精神。1950年10月,新中國剛剛成立一年,
根據省局黨組《關于舉辦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讀書班的通知》要求,我中心通過專題學習、專題研討以及交流分享等形式,系統的對《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進行了深入的學習與交流,下面我就來談一談我個人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是在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相互疊加的大背景下,對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治國理政重大戰略部署、重大理論創造、重大思想引領的系統呈現。它生動記錄了新一代黨中央領導集體統籌兩個
《真抓實干做好新發展階段“三農工作”》是《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中的文章,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在2020年12月28日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的集體學習時的講話。文章指出,我常講,領導干部要胸懷黨和國家工作大
在《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從嘉興南湖中駛出的小小紅船,到世界上最大的執政黨,在中國共產黨的字典里,“人民”一詞從來都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以馬克思主義戰略家的博大胸襟和深謀遠慮,在治國理政和推動全球治理中牢固樹立戰略意識,在不同場合多次圍繞戰略策略的重要性,戰略和策略的關系,提高戰略思維、堅定戰略自信、強化戰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集中展示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相互疊加背景下,如何更好地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而進行的生動實踐與理論探索;對于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
在黨組織的關懷下,我有幸參加了區委組織部組織的入黨積極分子培訓班。為期一周的學習,學習形式多樣,課程內容豐富,各位專家的講解細致精彩,對于我加深對黨的創新理論的認識、對黨的歷史的深入了解、對中共黨員的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共建網上美好精神家園》一文中指出:網絡玩命是新形勢下社會文明的重要內容,是建設網絡強國的重要領域。截至2021年12月,我國網民規模達10 32億,較2020年12月增長4
剛剛召開的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七次全體會議上討論并通過了黨的十九屆中央委員會向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報告、黨的十九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向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工作報告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