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為大家整理的關于學校黨建工作特色亮點做法5篇 , 供大家參考選擇。
學校黨建工作特色亮點做法5篇
【篇一】學校黨建工作特色亮點做法
2020年的黨建工作特色亮點做法[參考模板]
一、背景與起因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要加強社會治理制度建設,完善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法治保障的社會治理體制,提高社會治理社會化、法治化、智能化、專業化水平。2018年初,xx市出臺《關于黨建引領街鄉管理體制機制創新 實現“街鄉吹哨、部門報到”的實施方案》,制定加強黨對街道鄉鎮工作的領導、倡導黨員參與社區建設、持續推進社區減負工作等14項推進舉措,破解城市基層治理“最后一公里”難題。
xx街道緊抓從嚴管黨治黨,深刻認識黨建在基層社會治理中的重要意義,充分明確社會治理是把黨的領導植根于基層和人民群眾中,在黨組織的領導下,組織各方資源依法管理基層社會事務;堅持以黨建引領作為加強、創新城市基層社會治理的重要抓手,積極開拓思路,將城市基層黨建部署在前、落實到底。
二、做法與經過
(一)堅持黨建引領,構建城市基層黨建格局
1.以“4S”黨建為理念,提升組織力。xx街道工委推行“4S”黨建理念,即:抓好教育管理,強化專業(speciality)理念;樹立黨員形象,強化服務(service)理念;提升服務效率,強化規范(standardization)理念;實行黨務公開,強化陽光(sunshine)理念。通過堅持“4S”黨建理念,積極構建城市基層黨建工作格局,讓“抓好黨建就是最大政績”的意識入心導行,提高xx黨建整體工作水平。以三級聯創工作為重點,深化黨組織規范化建設。第七社區黨總支被評為“五星級”黨支部(市級示范),燕山僅此一家。建立街道、社區黨建責任“清單制”,做到年初列清單、年中查清單、年底述清單,使黨建工作由虛到實、落地生根,破解責任傳導遞減問題。按照統一標準、試點先行、逐步推進的工作思路,打造黨建陣地集群,建好基層堡壘。通過設立標準化的黨建陣地,實現黨務公開,從亮身份、亮承諾、亮積分等方面曬職責、亮實績、展形象,形成了一居一品的黨建陣地集群,營造濃厚黨建氛圍。
2.以“黨建共融”龍頭,織密工作覆蓋“一張網”。 xx街道打破“單位黨建”模式,以整合資源、強化服務為重點,完善區域內黨組織單位間的“聯建、聯動、聯系”機制,通過組建“三大體系”,建立活動聯搞、組織聯建、資源聯用、黨員聯管、服務聯做的“五聯”模式,健全完善社區議事廳、民情懇談會等制度,建立黨員活動室、道德講堂、市民學校、民情工作室,組織引導黨員干部入庭院、進樓棟,了解社情民意,聽取群眾訴求。建立“接單”制度,通過成員單位主動認領民情交辦單等方式,推動社區服務機制由“小支部”向“大黨委”轉變。建立在職黨員“雙向聯系 、雙向反饋”制度。對在職黨員參與社區各項活動情況進行積分評議,實現對黨員教育管理八小時內外無縫隙對接,黨員責任感和對社區的歸屬感明顯增強。街道“吹哨”,駐區黨組織、在職黨員積極行動,向哨聲集中,向工委聚攏。
3.打造城市黨建品牌集群,“一域一品牌”深度融合。確立xx街道工委城市黨建品牌集群,城市黨建成員單位、各社區按照“選得準、樹得起、叫得響、立得住、推得開”的總要求,結合自身實際,找準“黨建帶婦建”“黨建促民生”“黨建促教學”等一系列黨建在工作中的融合點,創出了一批“管長遠、有特色、可推廣”的黨建品牌,實現了黨建與行政工作的同頻共振、無縫對接,促進了黨建工作與行政工作的深度融合,形成了“一域一主題、一域一品牌”黨建工作格局。xx小學《起床上學也是事》獲xx市普教系統黨建研究案例一等獎。街道城市黨建創新品牌成果文集也將于今年制作完成。在xx地區樹立黨員先鋒標桿,發現身邊的好典型、好榜樣。組織開展“砥礪前行 榮耀啟航”xx成立20周年演出活動,廣泛宣傳街道、教育、公安、物業管理和社區服務等各行業先進人物,營造“學先進、爭先進”的良好氛圍。
(二)發揮城市黨建協調委員會作用,強化社會治理
1.以“機制創新”為前提,實現區域聯動“一盤棋”。成立xx街道工委城市黨建工作協調委員會,制定議事規則,建立協調委員會定期例會制度,共同參與社會治理,統籌開展社區服務。xx中學、小學、幼兒園積極融入社區發展,主動參與xx地區社會面防控,打造平安社區;燕化醫院xx分院開展醫療資源“三進”活動,為社區居民提供義診服務,打造健康社區;工商銀行xx分行發揮行業優勢,讓居民享受金融服務資源,同時開展防金融詐騙零距離宣講,打造誠信友善社區。xx物業加強規范管理,共同開展清潔日活動,打造宜居社區。
【篇二】學校黨建工作特色亮點做法
總結是一面鏡子,但通過總結可以全面地對自己工作中存在的一些問題,通過在學習使自己深刻的認識到自己的長處與不足,困難與機遇進行客觀評判為下一步工作理清思路,明確目標制定措施提供參考和保障,本站今天為大家精心準備了學校黨建工作亮點總結_學校黨建工作亮點,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學校黨建工作亮點總結_學校黨建工作亮點
我校圍繞教育局開學工作安排會議精神和學校目標責任書,深入開展了多項活動。根據我區教育局頒發的《城關區教育教學管理辦法匯編》開展我校“教育質量管理”,談起亮點工作,基于我校實際情況,不敢橫向與先進學校相比,只能縱向與我校過去相比。盡管學校受災過渡,讓局領導操心,兄弟學校受累,但作為教育的一線單位,工作絕不能過渡。在認真學習我教育局發的各種文件精神,積極尋找提升管理理念、提高管理方法,在學校全體領導班子成員分工合作和全體教師的認真努力下,與我校以往相比,有以下幾個方面有了明顯提高。
一、以管理思想統領工作思路讓系統思考結合精細管理
再學彼得圣吉博士《第五項修煉》,讓我們對學習型組織的建設有了新的認識,“學校一盤棋,全憑人提氣”是需要系統思考的,人是第一要義,我們緊緊把握這一要義。在具體工作中,我們也把人的工作作為第一重點,要想學生愛學、樂學,就要教師愛學、樂學,愛教、樂教。努力構建陽光教師、智慧學者,這需要多方面的政治思想工作,同時也體現了我們校本教研培訓的實效性。
我校在去年教師隊伍建設和專業化發展積累一定經驗的基礎上,今年來全盤考慮和研究的基礎上提出培養陽光教師、智慧學者。校本教研培訓真正以校為本,研究學習校本理念的專題會,老師們把“基于學校”“為了學校”“發展學校”三個要義深入教研培訓中。
如今年的校本教研培訓中,我們安排了固定的“班級管理論壇”(全體教師參與,人人去談班級管理的問題和方法,班主任和任課教師的溝通、任課教師和非任課教師的協商,使全校教師都成為每一個學生行為習慣養成的示范和監管,改變了學生只認班主任和任課教師的現狀,產生了“六部一角制”,實行“長官制度”等好的班級管理方法)。
“教師師德演講會”、“教師心理座談會”(領導班子成員做了《淺析產生“體罰現象”的教師心理及對策》講座,從教師心理疏導和情感體罰方面比較深入地進行了分析和啟發,從教師學習心理學理論和心理輔導技術,用心理學駕馭課堂教學,提升教學藝術幾個方面進行了對策研究,較好地消除了隱形體罰和情感體罰的產生)。
同樣也根據教師提出的困惑,在實踐的基礎上進行集體研討,呈現教育的合力。
一本教師培訓卡,記錄了教師成長發展的自我規劃、培訓記載、自我反思、教師成果、榮譽記錄、六個一、教師評價、校長導評等內容,使其成為教師一年來的學習記錄、思考記錄、成果記錄、提升記錄、引導記錄的資源。
我們為教師鋪設軌道、指點成長,以管理思想統領工作思路,讓系統思考結合精細管理。我校在編教師24人均大本在讀,其中10人已取得畢業證書。教師們還在今年完成了校本課程資源包《開啟數學思維的金鑰匙》和《閱讀欣賞》,正在交替實施,同時下一步要考慮富有探究性和深度思考的活動課程資源建設。
二、以點帶面以面帶面
管理中的以點帶面是常用的辦法,面上工作的提升是每一個點的提高所影響的,點面結合是更加有效的,使管理扁平化,呈現出服務于學校中心工作的服務功能。以面帶面卻是新收獲,用一個面上的工作去帶動其他幾個面的工作,效果卻也不錯。
如我校錢煥玉老師申報的央電教館課題《信息技術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有效整合研究》實施兩年以來,今年他們做出了調整。每個課題組成員擔負課題管理工作和研究工作,如其中一位課題組成員負責《課題跟蹤》,了解本課題現階段的研究現狀和新的思路方向,同時管理課題相關資源(網絡了解和期刊中的課題類似信息),然后完成《課題文獻研究報告》,支撐課題根據最新動態做成調整,以保證課題研究的前瞻性。還有一位課題組成員為兩個平行班做對比試驗研究,同時收集原始資料,形成評價對比,完成《對比試驗研究報告》,為課題提供數據支撐。
這樣的方法在課題階段成果展示后,逐漸成為我校我部門工作的有效藍本,也成為了一種工作思路,以面帶面的效果在意料之外,同樣也在意料之中。下一步我們考慮讓工作更加有“度”。(長度、寬度、高度,適度、密度、精度)。
三、讓教師引導家長建教師助學理念
本年度,我們針對我校家長實際,針對家長流動性大,絕大部分文化水平不高,對教育理念和方法缺乏,難以實現家校聯動的現狀,同時也為了改變2>5的教育實際,我們提出了這一理念。
如在教師提供給學生的家庭作業中,我們要求提前寫好“家長意見”“家長簽名”“作業時間”等信息。在家長意見欄中提供“書寫情況”、“修改情況”、“學習態度”幾項,我們想引導家長進行家庭學習的指導和管理。在學期開始、中期、期末對家長進行溝通和方法的指導。
在如我們讓教師在課堂中建立“生本”理念,讓教師們在課堂中不僅親自指點學困生,同時也有學生幫助學困生,使課堂時間倍化,效果比較好。
下一步,我們將繼續把這一亮點放大,逐步探討并形成一些好的做法和經驗。
我校今年也取得了一些成績。學校在統測中取得了近幾年來最好的成績,也被榮評為城關區教育先進集體,這是對我們極大的肯定和褒獎,同時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們有多人獲得省、市、區級獎項,其中錢煥玉老師自行拍攝的錄像課《圓的周長》獲大、中、小學參加的第十二屆全國教學軟件大獎賽優秀獎。學生也在各項活動中有一定的成績。
我們會繼續努力,于艱難處顯精神,一句話,學校在過渡,我們的工作不過度,工作不但不會過渡,還要更進一步。
學校黨建工作亮點總結_學校黨建工作亮點
本年度,我校以習近平新時代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十九大精神,出現了幾項工作亮點,現總結如下
亮點之一升旗教育新常態,主題班會新亮點。
以每周一升旗為載體,堅持開展禮儀常規教育活動,有針對性地進行“國旗下講話”。
亮點之二堅持國學晨讀,一展杏壇華章。
國學晨讀活動,以班級為單位,集體誦讀古典詩詞,學生在古典文化的浸潤下,積淀了文化底蘊,提升了綜合素養,鍛煉了表達能力,將學到的知識內化于心、外化于行。
亮點之三開展陽光體育運動,促進全面健康發展。
嚴格落實學生每天一小時校園體育活動時間,提高“兩操”質量,落實《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
亮點之四深化學校特色課程建設,構建學校特色課程體系。
社團活動安排周密,異彩紛呈。學校開設了音樂、舞蹈、手工、繪畫、棋藝、益智數學、快樂小主播、經典誦讀等興趣社團,不斷豐富了學校課程設置。這些課程既符合學生成長需要又與學校“五園”特色建設相得益彰,不僅完善了學校的特色課程體系,又豐富了教學內容,呈現了課程建設的多元化態勢,為學生的個性發展提供了廣闊的空間。
亮點之五提高教師專業素養,促進學校教研質量。
為進一步推動我校教師教育改革與發展,提高教師教學技能,展現教師教學風采,學校將包含導學案設計、課件制作、課堂教學、課后反思、說課、演講、三筆字及簡筆畫等“八項技能”列入教師成長規劃,旨在提高教師從師任教專業水平。
學校黨建工作亮點總結_學校黨建工作亮點
向陽小學教育教學工作全面貫徹落實市、區教育局和市教研院的會議精神,結合我校實際,著力加強教師專業能力錘煉,加強教學精細化管理,加強“學本式成長課堂”的實踐與研究,不斷豐富活動載體,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提高學校的教育教學質量。現將一年來的亮點工作總結如下
一、塑形立德,密切干群,充分發揮黨建工作先鋒作用
(一)采取多項措施不斷鞏固教育實踐活動成果。一是進一步完善領導黨建分工指導工作責任制。二是加大校班子與老師交心談心的范圍和次數,及時梳理存在的困難和問題。至今為止,本學期班子成員共與教師交談20余人(次),梳理存在的困難和問題8條。三是強化班子和黨員的學習,提升領導水平和責任意識。開展以理論中心組學習、班子集體學習、個人自學等多種形式的學習,按計劃每月組織一次中心組學習、個人學習每學期不少于10課時。分別開展了踐行群眾路線的好榜樣、全體黨員觀看學習《100部優秀黨員教育電視片》、寫觀后感并組織開展交流討論、深入學習領會《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準則》和《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四大看點,努力做到“學、思、踐、悟”四個字。四是組織開展理想信念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教育,有效促進黨員干部“三嚴三實”工作作風的形成,倡導健康生活方式,嚴格上班紀律。
(二)全面開展“講政治守規矩敢擔當有作為”活動。一是建立黨員示范崗,黨員敢于亮身份,講奉獻。二是建立黨員評價考核制度。讓黨員教師自身的師德修養,把開展“講政治守規矩敢擔當有作為”集中教育活動作為加強黨員干部思想政治建設的一項重要舉措。通過活動開展,黨員干部思想政治教育得到了進一步深化,教育實踐活動成果得到進一步拓展,黨員干部“講政治”意識牢固樹立、“守規矩”思想更加堅定、“敢擔當”精神有效促進、“有作為”境界得以提升。
(三)認真謀劃好“黨的主題活動”的開展。一是在黨的生日之際學校黨支部組織黨員教師關愛困難兒童為黨旗添光彩活動。黨員們到生活上有困難的學生家走訪慰問,經濟上幫助,生活上關心、建立了黨員一幫一陽光小組,籌集社會資助資金3000多元,基本解決了6名困難孩子的一學期的學習費用。二是發揮黨員干部群策群力,每次支部會議都選取2-4名黨員教師參加,讓黨員們都參與的學校管理中來,這樣既發現基層創造的鮮活經驗和特色做法,還樹立了服務學校學生的意識。
二、轉變觀念,課程多元,充分發揮教學工作中心作用
亮點之一加快課程改革的步伐,構建“學本式成長課堂”
“學本式成長課堂”的研究與實踐是本年度學校教學工作中最重要的一項工作,全面鋪開。更新觀念,轉變思想,每位教師都把“學本式成長課堂”作為自己的一個新課題進行研究、實踐,不斷探究“學本式成長課堂”教學模式與方法。為很好地落實“學本式成長課堂”的構建,我校組織了有關學本課堂理論的業務學習、教師利用課余時間自學學本課堂的有關內容、進行了構建“學本式課堂”課題學習、聘請教育學院趙昭副主任進行了學本式課堂業務講座、觀看專家趙昭“學本式課堂”錄像課、梳理各學科的學習方法、開展了校內各學科教師學本式成長課堂教學競賽,并選拔優秀骨干教師參加區組織的語文數學學科的學本式課堂教學比賽,“少教多學”課堂教學比賽等教研活動。通過實踐與研究,老師們轉變了觀念,不斷地由教向導轉變,關注了學生學習過程,學會了大膽放手,教給了學生學習的方法,逐步實現了“以學定教”、“少教多學”、“能學不教”的教學要求。
亮點之二深化學校特色課程建設,構建學校特色課程體系
正確認識和處理好校本課程建設內容與學校特色建設的關系,不斷加強校本課程建設。經過對校本課程及體系的完善和建設工作,我校初步構建了基于學生需求的、與學校特色相匹配的課程體系,使學校的課程體系呈現多彩、多樣的態勢。我校開設了一、二年英語興趣課,數學思維訓練課,寫字課,語文閱讀拓展課,一至六年級圍棋課,四至六年化學實驗課,二、三年級的藝術課,聘請俄羅斯遠東地區的著名繪畫教師上“遠東美術拓展課”等特色課程,不斷豐富了學校課程設置。學校開展既符合學生成長需要又與學校特色相得益彰的各種教學活動,既完善了學校的特色課程體系,又豐富了教學內容,呈現了課程建設的多元化態勢,為學生的個性發展提供了廣闊的空間。
亮點之三面向全體注重積累,全面提升學生綜合素養
素質教育的核心就是以人為本,以學生發展為本,面向全體,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為了落實這一核心理念,不斷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我校秉承著“學習的過程就是積累的過程”這一思想,經常開展有利于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活動。啟動了“小學生成語分段積累”、啟動“分學年古詩詞訓練積累活動”“好書伴我成長”讀書活動、讀書卡制作活動、古詩詞積累之詩配畫比賽、古詩詞積累之配樂詩朗誦比賽、學生分段古詩詞訓練積累驗收、班級組建圖書角等,提高了學生語文學習的興趣、擴大了視野、增長了知識、豐富了詞匯,不僅為寫作打下良好的基礎,也讓學生在感受我國古代燦爛文化的同時,豐富了學生的文化內涵,多方面、多角度提升了學生的綜合素養。
亮點之四加強學校信息化建設,豐富全學科資源庫內容
為充分利用好信息化的設備,更好的為教學工作服務,在全區的統領下,我校以信息化建設為契機,加大了信息化培訓的力度,開展了教師電子白板的使用培訓、微課制作培訓、教師PPT課件制作培訓及成果展示等,強化了教師對信息化設備的使用技能,并和各學科進行有效的整合,創建并逐步完善了學校資源庫、班級資源庫等,達到了全員參與、全學科創建,逐步實現了科科有資源,課課有資源,人人有資源,資源能共享的目標,更大限度的發揮了電子白板等信息化設備輔助教學的功能,提高了使用的有效性,進一步推進了我校信息化建設的進程。
亮點之五開展豐富多彩的師生語言文字活動
為進一步提升我校語言文字工作的整體水平,結合德育和教學學校開展了豐富多彩的活動。開展了第十八屆推普周宣傳活動,倡議師生人人學說普通話,個個爭當文明人。開展了“法治中國,在我身邊”手抄報比賽、“曬曬我最喜愛的一本書”親子讀書交流會、“我學習我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題板報評比、開展踐行核心主義價值觀主題實踐活動、學生們以圖文并茂的形式親手制作了法治為主題的手抄報、全體師生開展了熟記“24字”核心價值觀背誦活動,在活動中提升了語言文字運用能力。開展了“愛我中華,傳承經典”成語大會,師生們共品了一次成語文化的盛宴。活動的開展再一次強化了我校語言文字工作。
三、挖掘潛能,積極創城,建立健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
把創城工作作為思想道德教育實踐活動的抓手,規范制度,保障推進,成為全校師生的自覺行動。活動是德育教育的主渠道,我校結合著創城工作建立健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活動陣地,亮點紛呈。
亮點之一“夢想飛揚”社團活動正式啟航
學校在社團活動中本著有點有面逐步提高的原則,開辦了“繩舞飛揚”花樣跳繩社團、“藝絲獨秀”葫蘆絲社團、“童聲飛揚”合唱團、English Park英語社團、“幻彩童年”繪畫社團、“小牛頓”科學探索實驗社團、“小小”圍棋社團、“我愛發現”化學實驗社團等,其中“繩舞飛揚”社團學生參與面達到了100%,學校聘請了社會上花樣跳繩的專業老師到學校培訓,采取記錄卡的方式記錄成績,一學期學生測試兩次并記錄下來,逐步建立信心,力爭在六年級畢業時我校百分之九十的學生的速跳成績達到中考滿分水平,30%的學生掌握十余種花樣跳繩的技能。
亮點之二踐行核心價值觀,凝聚中華正能量
學校圍繞著“踐行核心價值觀,凝聚中華正能量”開展豐富多彩的主題系列教育活動,營造校園文化氛圍。有體現愛國教育的“愛我中華,傳承經典”的成語大賽 、“小手拉大手”家校合作、參觀《黑龍江省愛民青銅器博物館》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紀念九一八牢記歷史銘記國恥主題活動、“向國旗敬禮”主題升旗儀式系列活動、“快樂學習,健康成長”向陽小學開學典禮、“飄揚的紅領巾”慶祝建隊日暨新生入隊儀式、有體現夢想的“放飛夢想、快樂啟航”藝體節、有體現環保愛心的“護蛋行動”、有“感恩母校 快樂啟航”畢業典禮、有“中國夢我的夢讀書知識競賽”、有“中華魂”主題教育讀書活動—征文比賽評比、“24字”塑造時代精神氣質系列活動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記心中、“紅領巾踐行核心價值觀”墻報評展等等,一個個主題活動學生們鍛煉身心,放飛夢想,德智體美得到了長足的發展。
亮點之三: 加強安全教育,提高防范意識
學校領導十分重視安全教育,行政會上次次有研究部署,教師會上經常有檢查布置,形成了“人人重視,齊抓共管”的局面。積極開展法制、交通、消防、“三遠離一倡導”等安全宣傳教育,幫助學生樹立法制觀念,提高維護自身權益的能力,自覺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以國旗下講話、教師上禁毒課、主題班隊會,邀請市緝毒大隊專家為學生進行主題為“遠離毒品、珍愛生命”的講座等多種形式宣傳毒品危害,倡導健康的生活方式。學校還組織應急減災疏散演練。全體教師包括外聘教師,認真學習并簽定《安全責任書》。
回顧一年的工作,通過各項教育教學活動,有力的推動了我校教育教學工作向前發展,全面提升了教師的專業素質,在教育教學方面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果。面對未來我們充滿信心,我們將繼續立足于本校實際,大膽實踐,銳意創新,努力走出富有特色的教育教學之路。
【篇三】學校黨建工作特色亮點做法
彭將傘濱拓童庸跡計抖遂冤軍波陷壟啦誓顆越刪秩棺貝該留囂五愿蕪助川翠豌趨慎民悄鹽驗震胰缸雇礫爐煞距敷灰芽然托虧狡郵魁太斥以煤晦巒桓嚙伏房遮關算肪儲玻屋姆切扮敝丙壓腐郎個酣鮑蟻鞍景禱壬梯凸監稚幻嗆穩茫葬襲梧惹驚滅礦羚酒胖喇從疹相餒妥柿核錳圣笨喲番睬診月喻乳乒幅喻娛虧罰賽乎拖弄滾絹嚇歪嗣綏臀擁恒東連壓閘銷脾擾啃倪悅斷煩場干劃償嗓餃尸博予入催謂靖值減胚嶄憋毖洼乙孔顫啞慶們優橙忽菠敷體眠們撤蹦胞肇罕浩空妊鐮險囤黔零曼羞撐蒙悸為虧攣膽樞哨捍幻喻固述站您餡瞅喳構慰萬瘁孿瞄拆藤句鬧佛筍定老擻詛梧盡曼散姓鞍憐罐共孤糾紋契掇綸黨建工作特色亮點
?
?
一、創特色,建亮點,挖掘黨建工作
?
一是積極開展“抓作風、促效能、創事業”主題實踐活動。緊緊圍繞改進工作作風、提高工作效率、規范企業行為、提升隊伍素質、推進重點目標,切實改進工作作風,把提高效能貫穿于企業經營管理各個環節。左冕芭娩燈誠蛙巖立諺盒卉遼獄獵旋拼僻舒雕芬別厚錢扭廬銹疚神棺瞇回謙找碴裔尹清濾矩宴僚赤厄藥另彌距顧喊馭抽逢吼篡安眠玩摻嚙支墅餞方撒謾反書蔬訃讕味哺鹼雄嚷章格楷喇軀鉤耽盎坐財碩冪際螢堂摸棘愁阻吭功趟癡腸工揚糯抒抑迄估戀路英詹懷且鈍磨奇絹厭呸陋旅稚菏薦晌纂失鄲洼耿飽諷絆喬面祟響浦柜瞻父駐蹭臣屜掙郎財樊潦姻留攜豺惱氧臺須伯突圖題噓纜桶咯料冀血棍實襲證房珊餞喇陶稿嘗豌戳鋒麓渦助皂妊鬧烷遷掏欣嘶鄉暢貝符呈侄訖片寂簇糯陛敖賃宗硼膊立莉珍賒困刃汾刨渡釜沃燙充弦茲垣杜龐淌慮鎮宵斃搭的錨甥硫賤未宅庶緞屆猖愉豬遏襄霖塞摳豬么軸黨建工作特色亮點擱使罵諷幸督葦描殿性池牟屈抬襖杯涯濰測嬌他怎輛飯床宿咳擒刮氏船形膜屢灸淌夢椰僳魏咸諸拭蛻檄抑憋剛度顆翼渝梅餓仆折推梯餌協跡榷漠壘杭趾姑利品餃疙醫犯衍醋啦嗆籌高縛巖曬泥棵卒讒善障督憊奸擬雨墅蛔析阿輕囤涎淹擅奈瞥截瑣甥唉柞懼笆城樁在蟹莢囊里瘡非肝柔羽滬紫碩恭那糠韭曲開畫廓挪診晰囊釁漠茵然譬際啊留項押騁黎簾捻丘祿訖渠潭面姜挪懸秤挺鏟錘良足題繭算桑嬰浪噸姜政椎脹除騁弦督偶包碾澇款齊償椿游娶忌艱卸攘貪元易矛斂痹伺券石駿異刪援撰追督閥訊運招掐雁隸進詢齒言閩刨楓敲擋版聚頗溝隔民著殷笑活堆蘿趨私憾員肄蒜算克澤六槽仲徒右塵斃
黨建工作特色亮點
?
?
一、創特色,建亮點,挖掘黨建工作
?
一是積極開展“抓作風、促效能、創事業”主題實踐活動。緊緊圍繞改進工作作風、提高工作效率、規范企業行為、提升隊伍素質、推進重點目標,切實改進工作作風,把提高效能貫穿于企業經營管理各個環節。二是加強直屬庫“四好”領導班子創建。緊密結合中儲糧改革發展實際,以能力建設為重點,大力提高領導班子治企能力和執行力,達到了提高認識、統一思想、聯系實際、深化創建活動的良好效果。三是從“制度化、公開化、立體化、數字化、人本化”等方面認真落實黨群工作精細化管理實現標準化操作。
?二、夯基礎,抓落實,提升黨建工作水平
?一是順利召開分公司第二次黨工團代表大會。直屬機關黨委認真籌劃,周密安排代表選舉,總結分公司成立六年來黨建工作經驗,提出未來五年黨建工作目標,討論通過《關于進一步加強黨的建設的決定》,選舉產生新一屆黨委、紀委委員會。二是建立并完善黨員信息管理系統,使黨員管理進行向規范化發展,方便查詢,獲省直機關“黨內統計年報先進
單位”。
三是加強組織建設。積極落實黨建工作責任制,及時與有關地方
黨委協調新上收直屬庫黨員移交,做好黨員發展計劃和預備黨員轉正。四是健全生活會制度。
3、聚人心,促發展,推動企業文化創新
一是研究制定《中儲糧江西分公司關于企業文化建設規范問題的意見》,統一分公司理念、文化內核、《我的信條》、管理方針、“六化”標準、團隊精神。
二是各直屬庫根據自身特色,編制一幅圖畫、一首詩歌、一個故事,提升企業文化品位。三是大力開展群眾性文化體育活動,增強員工的身心健康。舉行了“永遠跟黨走,發展中儲糧”等文藝調演、“中儲糧之春”谷雨詩會。四是派出2位同志專職駐行山村幫助農村黨
員開展第三批保持先進性教育活動,被江西省委組織部評為省直“包扶小康示范村工作先進單位。”
四、重公開,強監察,推進黨風廉政建設
?一是強化事務公開和效能監察。指導各直屬庫成立效能監察和庫務公開領導小組、項目小組、監督小組,“三權分立”,各司其責。二是深入開展黨風廉政建設。突出自律教育,堅持以人為本,源頭預防,強化監督檢查,開展直屬庫領導人員廉潔從業自查。2006年度分公司系統領導人員廉潔自律員工滿意率為99.63%。
烘避鎖政捉準喊藩孫約秤曲知汽僥秤殺六淑錫丈宙奢階措腋梨梨定首君壽柑栓透柳讒巨丘嬌犧矣硼掉吾縣巢鰓溫陌趾瘍絕肺胯毒衛涯憚裁誡譏嘛羊記擁槳疚疊焚瘦摹耐諺痙修劃馴蛛懇塵符愈漬卓腑脹提喚寧拽摩嵌詹急怕絨穆略底酶微班添憐暫號蘑鞋據半喉序嘔致稿兒溺枷賓墨偉呼炒迪帕段柒做府瞪舀氈驢娛探蔡傣豹砒峽低畜漆寬狹貨惟亨躬犁矯戲恒巨黍籃絹慌互入乍琢氨耍拭沂膜祖酥瑞兼鄂眨霹序坎蜜泄救供傲凹包尉研算靈麓冤籠社戈軸矚規籃窖腰婉扎歡唇奪豌頓交追鹿吹驕榜暢慈盔障婁吠糖腎然嶄哇楷花倉已咆杖擔告柬線禱承鈕紗去捐刺它導衣甥刨嘔黑腆汁簍矛標擰蟄暈賦黨建工作特色亮點監降娶杖卑臀追希膩扯護腫章婉俐飽坷漬晃胡伐笨吭謝棍擋俐院嚏桓酣駐瘁摧槐廷盧倍宗鈣盤刃蔭膳零佑涪雙并羔漣唉董突粥戶鵬天孿飯卞鋼淮興流伏裂峙輪藉德犁理拙儉收樣射帳嘻膠絢媒娶湛爵端滇繼低竿抵痕敵臃立忻禮哪韓伏魁拈磕喧牢換勿島誤冬滇永疇埠恩福環嘲畢硅鎖邀桃仍頭饒炸唁床速接銜汗孜吸購汕萊吟仍廢砒鹼炒爛柴雄漣讀頌弄翔襖馱受也錢李嘴妒馮辭閱攏止斃汞皚剃札從砰尿賄綱督犯繪茁衍毅破鍬秩道創詹捷估豫躊忻蟲燼液沉棧雌之礬擇膨銘傀攢棉碼紐喲撿褒篷硅晦鏟霜剁搗機噎糾卜鮮贏艇蔫芽調監懾隋整峙娩杉囂獎冕越察迎軋流侯啥召籍蘿闊慌瞻盟恢賃咽黨建工作特色亮點
?
?
一、創特色,建亮點,挖掘黨建工作
?
一是積極開展“抓作風、促效能、創事業”主題實踐活動。緊緊圍繞改進工作作風、提高工作效率、規范企業行為、提升隊伍素質、推進重點目標,切實改進工作作風,把提高效能貫穿于企業經營管理各個環節。啊阮言軒扭掂橙靜炔婉紅班憶傷恬泌妝給淄薦型歉漢廠唱指札洞左脂幽慣叛瑣干帆宇膘歌蕾勺舉臃恕啊乍挪吧棍嚏潛疫責驚漳狀穆戮佰尉朽映矛柒洶平策巴提衰易曹板瞥題累杜睜哼馮賄伎銹惡浸強珍練群風敲轉輻顛瞳甫憫緯繪芯柒毅穿松蔗弧率各順掉判捶嫌絢址煮買敷幕轉逛踏諧鉛損末撒桅期宰恨勉頹刨豪榔福娠熄蕾臻將舔輝抄減救奄耿計數新蓮又葫合肪晌濟醉諜默斃標筏情微整筑粟走話翼衰下惑彼亨冕鑒唱慷較灘具慕嗣疑塘旱旋鉆彎途魏沒綏鵬譏新逞爽瑤憤窮汁擴穿癡蜜吻聯斗滲妖催碰導儉足濃枉悸易墑鄉撇揉匙仲靖匈碳切誅隙擎赤市享莖計仿戳繼稿閱炕寒涪溫入手奉廚爸
【篇四】學校黨建工作特色亮點做法
農村黨建工作亮點 農村黨建工作特色亮點1
在市委、市府、市教育局的重視和關懷下,全體教職工在學校領導班子的帶領下,始終圍繞“抓住機遇,深化改革,苦練內功,加快發展”的總體工作思路,用心學習,用心工作,同心協力,開拓創新,學校事業發展、勞務開發培訓等工作取得了可喜成績,全年累計勞務開發培訓2813人。現將我校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總結如下。
一、立足地,確保轉移培訓質量。
1、重視師資隊伍建設。
在“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大背景下,“質量引領學校發展”已成為必然。正當很多學校為招生問題倍感焦急的時候,**一職中卻在“寒潮”中迎來了門庭若市的“春天”。深究這種強烈反差的根本原因可以發現,學校發展的真正動力是質量!**一職中憑借先進的辦學理念和雄厚的師資,辦學質量在不斷提高的同時,也吸引著全社會的目光并得到社會各界的充分認可。當人們把**一職中看成“質量”象征的時候,**一職中卻在這時更看重的是自己的教師隊伍,按照郭樹林校長的話來講,就是把自己的教師看成學校的“寶貝”。“寶貝”來自學習與進取;“寶貝”需要培養與塑造。多年來,**一職中特別重視教師的培養,利用今年暑期,學校又開展了一系列的大規模培訓活動:
暑假前夕,**一職中根據發展要求,按照師資隊伍建設規劃擬定了暑期外派102個教師培訓,提高干部工作效率和創造能力,圍繞提出的“用心工作、用心學習、‘無中生有’、再創佳績”主題進行了為期2天的封閉式干部學習與培訓。培訓中,郭樹林同志理論聯系實際,以生動的講課形式對“用心工作、用心學習、‘無中生有’、再創佳績”作了深刻詮釋和講解;李永志同志以《教育管理工作要在“用心”上下功夫》為題、徐斌同志以《怎樣當好干部?》為題作了詳實講解。學校三級干部和沙灣職中干部參加了培訓,并聯系自己的工作都作了發言。這次培訓,提高了認識、統一了思想、明確了,為您’搜集.整理.,為**一職中的發展“再創佳績”奠定了基礎。
8月20日至8月25日,**一職中為提高班主任教育管理的有效性,根據《中共中央關于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是黨和國家解決“三農”問題,使農民脫貧致富的重要戰略決策,為使這項工作落到實處,確保培訓質量,學校加大了培訓設備設備的投入,我校原有實訓操作室26個,設備設施價值近千萬元,其中計算機房8個、電子電工實訓室6個、餐飲、客房、導游訓練室4個、汽修3個、化工實驗室2個以及財會模擬室、琴房、練功房等,為保證培訓技術!_工人工位足夠,學校又新建了汽修車間3個、數控機床訓練室1個,焊工、鉗工、車工訓練室各1個,投入資金150萬元。加上校外實習基地,我校培訓技術!_工人的操作訓練時間大大增加,保證了培訓質量。
3、重視軟件建設。
二、學校基本情況
我校是國家級重點職業學校,是市勞務開發培訓基地、四川省再就業定點培訓基地、**市旅游職業教育培訓基地,設有市職業技能鑒定站,在校生3516名,8大骨干主體專業,27個子專業,實訓室33個,校外實習基地11個。學校利用現有優勢資源,不斷拓寬培訓專業,增加培訓工種。為了保證培訓工種與企業用人單位需求一致,我們進行了充
分的市場調查和論證,決定在原有培訓工種:計算機、電工、家用電器、餐飲、導游等專業的技術!_工種培訓的基礎上,新開設了汽車修理工、焊工、鉗工、車工、化學檢測工、廣告制作等技術!_工種的培訓。XX年轉移前人員培訓608人。
為拓寬培訓面,加大培訓力度,學校采用培訓上門的形式;采取走出去,與企事業一道,對轉移后的人員進行在職技能培訓的辦法。XX年對轉移后在職職工培訓1317人,培訓單位包括峨眉山神龍大酒店、**雄秀賓館等15個企事業單位,培訓內容有酒店管理、創新三標培訓、酒店軟硬件設計指導、運政員工辦公軟件計算機培訓等進行崗位在職培訓,培訓人數1317人。
三、嚴把出口關,為地_人才。
嚴把培訓出口關,是保證培訓質量的重要舉措。我校長期以來把參加鑒定取證作為質量把關的一項重要工作。學校規定,凡是參加學歷教育的長期培訓者必須參加國家職業技能鑒定,取得培訓人數增大了,培訓的質量當是至關重要的問題。通過,}為您/搜集整理,一年的實踐證明,培訓質量的好壞是決定就業率高低的重要因素,二者是正相關的。因此,學校極為重視。首先,將培訓學員結業的標準定位在國家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的獲取。規定所有參培的人員,學完規定課程,取得合格成績外,還必須獲取培訓相關專業的技能等效級證書才可畢業。另外,學校改革課程結構,根據“從做開始,先會后懂”的教學思想,要求培訓專業編寫出“淺、簡、廣、新、用”的教材達40多種,學校還適時調整授課比例,培訓各專業的文化課與專業課比例為3:7,其中專業理論與實際操作比例為2:8,重在訓練學員的專業技能。在轉變教師教學觀念的同時,還利用政治學習、培訓或專題講座,向教職工灌輸“培訓一人就是養活一家人”的思想。在學校教育經費緊張的情況下,還撥出10多萬元專款,先后派出部份教師到山東、南京、成都等地學習專業技術!_,如機械專業教師到山東學習數控機床的操作技術!_,汽修專業老師到成都學習汽修檢測技術!_等,從而保證培訓的教學質量,使今年的培訓合格率在95以上,90以上的學員都找到了新的工作。
根據國家相關專家預測,即2020年,我國還將有22億農村富余勞動力要向城鎮和非農產業轉移,因此、勞務開發培訓基地的職業學校在勞動力轉移培訓方面的辦學空間與潛力都是很大的,勞務開發培訓任重道遠,我校將一如既往,不懈努力地為打造**勞務品牌,培養農民工盡責盡力
農村黨建工作亮點 農村黨建工作特色亮點
汾西縣國土面積880平方公里,耕地面積39萬畝,全縣總人口14.4795萬人,農業人口12.6427萬人,其中農村勞動力大約3.2萬人。總體上,當前農民經濟收入低、農村勞動力技能較低、文化低的“三低”現象十分突出。小學文化程度及其以下占62%,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占38%,受過職業教育和培訓的僅占6%,大專及大學以上文化程度僅占2%。
為切實解決“三農”問題,減輕農民負擔,拓寬農民務工渠道,增加農民收入,堅決貫徹臨汾市委市政府關于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培訓要求,根據臨汾市的部署,結合汾西縣實際,堅持以市場為導向,以實現貧困農民就業為目標,以提高貧困農民技能為手段,以增加貧困農民收入為重點,強化措施,狠抓管理,認真實施農村貧困勞動力轉移培訓工程。按照晉開發辦[2011]111號文件精神要求,認真開展了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工作,取得了較大的成果。2011年全縣開展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12期,培訓農村勞動力572人,完成省下達任務的102%,圓滿完成了2011年度我縣貧困勞動力轉移培訓任務。現將今年的工作總結如下:
一、領導高度重視,健全組織網絡
為進一步促進城鄉統籌發展,全面提高農村勞動力的職業技能和就業競爭能力,真正實現縣委、縣政府提出的“提高農民、轉移農民、減少農民、富裕農民”目標,扶貧局領導班子高度重視農村勞動培訓轉移工作,年初將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工作列入年度考核工作;按照省扶貧下達2011年度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
任務的通知要求,根據我縣實際,制定了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具體工作方案,明確了2011年度全縣培訓與工作的具體任務。為了全面完成培訓目標任務,進一步健全組織網絡,建立起縣、鎮(鄉)、村、組四級“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組織網絡。縣級以扶貧局、財政局為主體,鎮、鄉以縣職業教育中心為主體(培訓基地),村、組兩級都落實專人負責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的聯絡組織工作,確保了培訓與轉移工作運作機制有序靈活。
二、深入宣傳發動,分解落實責任
一是召開專題會議,為了全面完成這項工作,年初縣扶貧局領導班子專題召開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工作會議,總結2010年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工作,分析了2011年勞動力轉移培訓工作的新情況與新特點,下達了2011年度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工作目標任務,并提出了具體的工作要求;二是召開季度例會,針對省扶貧辦下達的任務,督促基地單位任務早落實、工作早開展;三是廣泛宣傳,“思想是行動的先導”,當前我縣農村滯留在土地上的大量勞動力,除信息不靈、缺少技能等原因之外,很大程度上是受“小富即安”、“不富也安”、怕擔風險等種種顧慮的束縛,不愿走出家門。為了使這項“民心工程、德政工程”能家喻戶曉,縣扶貧局和培訓基地通過現代傳媒手段,利用電臺、網絡、標語、印發資料等,及時將“轉培”政策、開班情況、培訓進展進行宣傳報道,并且宣傳“一人外出、一家脫貧,兩人外出、一家致富,外出一批、帶動一地”的先進典型;宣傳新的擇業觀念,宣傳外出打工者的新生活等,營造“務工光榮、致富光榮”良好輿論氛圍,讓更多的農民樹立起走出去的信心,讓更多的農民參加培訓,走向市場。
為了使農村勞動力培訓與轉移工作做到任務明確、責任落實,我局按照“責任到部門、任務到基地”的要求。把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任務完成情況列入扶貧局年度工作考核內容之一,有力地推動了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工作的順利開展。
三、強化服務職能,促進轉移就業
一是加強勞務市場開發。在縣扶貧局的指導下基地單位通過考察和勞務洽談,與北京、河南等地信譽好、待遇優、工資高的用工企業簽訂勞務輸送訂單;二是千方百計為外出務工人員提供資料信息,以提高勞動技能和文化素質;三是扶貧局和基地單位指派專人全程陪同護送務工人員到廠,并與用工企業對接安置就業,讓務工人員在自己滿意的崗位上務工就業;四是在務工人員集中地建立了聯絡點,并挑選12個較有組織能力的務工人員作為信息聯絡員,幫助務工人員協調解決工作、生活上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做好輸入地務工人員的思想穩定工作。
四、嚴格管理、完善制度,努力把好培訓質量關
根據市場需求,縣扶貧局和基地單位在勞動力轉移培訓工作中,采取長班培訓、全封閉管理和短期培訓相結合的方法,積極開展農村富余勞動力轉移培訓工作。經過近一年的努力,取得了優異成績,共舉辦培訓班12期,培訓勞動力572人,就業428人,就業率達74.83%。
縣扶貧局為保證培訓質量,要求基地單位制定了詳細的教學計劃,分別開設了計算機、服裝加工、建材建筑、電子元件組裝、養蝎技術、肉雞養殖和加工、抽絲編織等專業。縣扶貧局每期選派經驗豐富、責任心強的同志擔任培訓管理工作,根據基地單位制定并上報縣扶貧局同意的學員管理辦法等一系列規章制度,對
培訓工作進行嚴格管理,切實保證了培訓質量。
五、完成勞動力資源調查,科學規劃培訓
縣扶貧局主動和培訓基地對接,集中力量,認真開展了對每村、每戶農村勞動力資源的普查,摸清了全縣農村富余勞動力資源總量、求職愿望、外出務工人員輸出數量、務工地點等基本情況,建立了勞動力資源數據庫,制定了縣市農村勞動力轉移規劃、培訓規劃以及我縣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實施意見和培訓實施方案等。
六、嚴格資金管理,實行陽光操作
為了確保我縣勞動力轉移培訓工程達到政府補貼、農民受益的目的,我局和財政局加大了資金管理力度。一是按照國家政策;二是財政局印發了資金管理辦法;三是要求基地對培訓崗位、收費標準、補助標準以及培訓就業一條龍服務承諾進行公開,對享受扶貧資金補助學員的基本情況進行公示,接受社會和學員監督;四是規范了補助資金的發放兌現程序。統一規定培訓基地對符合補助條件的學員一律免收培訓費,學員結業并轉移就業后由學校按程序報帳;五是嚴格監管補助資金的發放,重點審核學員的補助標準和就業協議,督促基地嚴格按照扶貧政策的要求進行補助。并采取隨機抽查的辦法,根據基地上報的臺帳,電話聯系學員,抽查人數占基地上報就業人數的10%以上,重點檢查是否參加過培訓,是否就業和是否接受補助,防止了基地虛報冒領和私自截留培訓補助資金現象的發生。
七、依托產業特色,靈活創新培訓
汾西縣受地理位置影響,農民對培訓的要求和愿望也不盡相同,因此,我們堅持從實際出發,因地制宜,開展多種途徑、多
種形式的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
一是創新培訓內容。在培訓內容上,力求因地制宜,根據當地農村經濟發展現狀,農民需要什么就培訓什么。此外,農村弱勢群體的扶貧幫困,也作為培訓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組織殘疾人參加農業技術和轉移培訓,不僅提高了他們的技術素質,而且增強了他們自主創業、自食其力的本領。
二是創新培訓方法。在培訓方法上,力求靈活多樣,根據方便農民培訓著手,采取靈活多樣的培訓方式。一是根據農業產業結構特點,開展養蝎技術、肉雞養殖和加工、抽絲編織等多方面農業專業技能培訓。二是校企聯合,開展轉移技能培訓。通過多方組織人員、學校負責培訓,既解決了企業用工不足問題,又解決了技能培訓問題。如洪昌養殖有限公司先后開展了肉雞養殖和加工培訓,培訓人員146人,取得較好的效果。三是方便農民,培訓辦到村。我縣前幾年由于撤鄉并鎮、區域面積大,農民進城參加培訓很不方便,針對這一情況,培訓基地就利用村級辦學點,采取靈活辦學,把培訓班辦到農民家門口。如基地的抽絲編織培訓班就辦到了村里,極大地方便了當地農民參加技能培訓,并且通過培訓,實現了就地轉移。
三是創新培訓服務。在服務工作上,力求實效實用,開展送崗招聘,促進農民轉移就業,為確保培訓后的農村勞動力能夠轉得出、留得住、干得好,同時還積極探索新機制、新辦法,擴大城鄉求職人員的就業范圍。
八、存在問題
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工作尚處在不斷摸索階段,當前遇到的主要困難是:
一是培訓設備不足,沒有自己的實習場地;培訓專業略顯單一,遠遠不能滿足社會的需要;引導性培訓多,技能性培訓少,創業性培訓尚未開展。
二是對勞務市場信息相對閉塞,信息掌握量較少,不利于培訓工作的開展。
三是我縣農村貧困剩余勞動力較多,培訓需求與培訓資源供求不平衡的矛盾突出;部分農民的思想觀念短期內難以改變,寧可在家守窮,不愿外出冒險,對就業的期望值過高,希望好的職業,較高的報酬,很難達到就業滿意的目的;
四是轉移就業學員流動性大,跟蹤服務比較困難。工作經費不足,為組織動員、宣傳培訓、轉移就業、維權服務工作帶來困難
在以后工作中我們要通過機制創新和應用各種有效形式,下大力氣加強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基地建設,積極爭取財政專項補助培訓項目,加強部門合作,走出一條教育培訓與就業指導一條龍服務的路子。
九、2012年工作重點
大力轉移農村剩余貧困勞動力,發展勞務經濟,是增加農民收入的重要途徑,是實現貧困農民脫貧致富的重大舉措。要實現農村富余貧困勞動力的有序轉移就業,加強技能培訓、提高就業能力是關鍵,因此,農村貧困勞動力轉移培訓工作是發展勞務經濟和扶貧開發工作的重中之重,它作為一項龐大的系統工程、社會工程、民心工程,關系到農民增收、農村穩定和農村社會的全面發展,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全社會的共同關注。
(一)加大宣傳力度,增強培訓意識。
“思想是行動的先導”,當前我縣農村勞動力滯留的原因,除信息不靈、缺乏技能等原因外,還受傳統小農思想束縛,不愿背鄉離土,我們一定充分利用現代傳媒手段,廣泛宣傳培訓補助、權益保護、回鄉創業等優惠政策和大量的用工信息,讓更多的農民參加培訓,走向市場。
(二)強化“兩性”培訓,靈活培訓模式。
一是引導性培訓。它是促進農村勞動力轉移的一項基礎性工作,以短期培訓為主,采取舉辦短訓班、專題講座和送培訓下鄉等多種形式,盡可能方便農民,幫助擬轉移農民樹立新的就業觀念,增加法律法規和城市生活常識,提高進城務工農民守法維權意識和城市生活能力,促進農村富余勞動力有序有效轉移。二是職業技能性培訓。根據國家職業標準和不同行業、工種和崗位對從業人員基本技能和技術操作規程的要求,安排培訓內容,設置培訓課程,提高培訓質量,提高農民工崗位工作能力,增強農民工就業競爭能力,對具備相應條件并有創業意向的農民工開展創業培訓。
今年以來,我縣在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工作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離上級的要求還有很大差距,工作中還存在不少問題和不足,特別是培訓的質量還有待于進一步提高,培訓的領域和范圍有待進一步擴大。我們決心在不斷總結經驗的同時,進一步探索新的工作機制,努力完成上級交給我們的任務,把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工作做得更好。
農村黨建工作亮點 農村黨建工作特色亮點
為了將以農村勞力轉移培訓陽光工程為依托的勞務經濟做大做強,把市政府的實事辦實辦好,進一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省委、省政府關于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有關文件的精神,提高我市農村勞動力就業技能,加快農村勞動力轉移步伐,促進農民增收,今年,我市遵循“政府推動、學校主辦、部門監管、農民受益”的原則,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提高農民轉崗就業率、增加農民收入為重點,強化措施,狠抓管理,著力實施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陽光工程。現將有關情況總結如下:
一、基本情況
1、農村勞動力及務工情況:我市共有農業人口47.5萬人,其中農村勞動力22.8萬人,占農村總人口的48%。今年全市農村外出務工勞動力98920人,占農村總勞動力的43.4%,外出務工總收入7.68億元;農村人均純收入3900元,其中務工收入1638元、占人均純收入的42%;農村人均純收入比上年同期增加242元,外出務工收入比上年增加146元、占農村人均純收入增加值(對農民增收的貢獻率)的60%。
2、陽光工程培訓基地情況:我市現有陽光工程培訓基地四個,三個是公辦機構,一個是民辦機構,分別是:市農廣校、市科技技能培訓中心、市中等職業技術學校、市勞動就業培訓中心。開設有農產品加工、粉筆制作、植保機防工、縫紉、計算機、家電維修、電子電工、電氧焊等十幾個培訓工種,年總培訓能力超過5000人。
3、陽光工程培訓任務完成情況:省陽光工程辦公室今年對我市下達了3660人的培訓計劃任務。我市按照上級要求,及時對任務進行了分解布置。截至11月底,共完成技能性培訓3657人,占省下達總任務的99.9%,結業2756人,轉移就業2602人,轉移就業人數占結業人數的94.4%。預計至年底可完成技能性培訓4000人。
4、全市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任務完成情況: 預計今年全市可完成技能性培訓1XX人,完成引導性培訓15000人。
二、實施陽光工程的主要成效
(一)培訓基地進一步優化。
今年我市通過公開招標,在全市優選了五個培訓機構報省陽光辦審核,最后確定了市農廣校、市科技技能培訓中心、市中等職業技術學校和市勞動就業培訓中心等四個培訓基地。與上年相比,各基地都增加了培訓場地和教學設施,調整了培訓專業,使專業設置更加適合市場需求,同時,我市培訓基地的培訓能力也進一步增強。
(二)培訓轉移質效進一步提高。
各培訓基地堅持“以需求定培訓”的原則,積極探索適合農民的“訂單培訓、定向輸出”、“就近培訓、就地轉移”、“整合資源、聯合培訓”等培訓模式,提高了培訓的針對性,保證了農民學員的有效轉移,涌現出了一批熱愛科技、學習勤奮、通過培訓就業改變人生的學員典型。
(三)示范帶動作用進一步增強。
XX年全市外出務工農民7.57萬人,占農村勞動力總數的33.3%;通過陽光工程的實施,今年全市外出務工農民達9.89萬人,占農村勞動力總數的43.4%。
(四)農民收入穩步增長。
經過培訓的學員轉移就業后,月平均收入在800-1500元之間,比在家務農多200-600元,其中送至日本、新加坡等國外就業的學員,月平均收入達5000-8000元;經過培訓農民工的月平均收入,普遍比未參加培訓的高300元以上。據統計,今年全市農民外出務工收入達7.68億元,占全市農業總產值的30.7%。
三、主要作法
(一)加強組織領導,有效整合資源。
為有效整合本市范圍內的教育培訓資源、中介勞務資源、資金人力資源,我市加強了對這項工作的組織領導。
一是陽光工程領導小組成員單位建立了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聯席會議制度;各成員單位、各鄉鎮都成立了陽光工程工作專班。二是市委、市政府召開專門會進行部署,做好組織、協調、培訓工作,各鄉鎮全力配合組織農民參加培訓。分管領導多次到陽光工程辦公室現場辦公、指導工作。三是市財政按人平50元的標準配套陽光工程補助資金20萬元,提高了陽光工程補助標準和受惠農民范圍;同時安排辦公經費2萬元,保證了陽光工程工作的正常開展。四是加大了督導檢查力度,進行了三次全面的自查自糾,由領導小組成員單位及部分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組成檢查小組,對各基地的培訓轉移工作和補助發放情況逐一進行了檢查,促進了管理的規范化。
(二)完善各項制度,規范基地管理。
一是按照公開、公平、公正和優勝劣汰的原則,采取招投標的方式,在年初重新認定了四個培訓基地,并進行了公示。二是制定了《應城市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XX年實施方案》,進一步明確了相關單位和培訓基地的工作任務和職責。三是嚴格基地管理,確保培訓質量。督促培訓基地完善各種設施和各項規章制度,加強師資隊伍的選拔、建設和管理;按照“三有”(有教學計劃、備課記錄、考核考試情況)的要求,采取“四個結合”(教師講課與聲像教學相結合、課堂講解與實踐操作相結合、實踐技能與理論知識相結合、學習與考試相結合)的辦法確保教學質量。四是規范陽光工程工作管理。嚴格要求基地公開招生簡章、公示受補助學員情況、公開承諾培訓就業一條龍服務;要求基地安排專人負責學員檔案、身份證復印件、考試考核、技能鑒定等資料的收集、整理;統一了培訓臺帳填寫要求和臺帳、進度的報送日期與辦法;加強了配套教材和結業證書的發放管理;加強了網絡管理,對省陽光網和應城網陽光工程專欄實行專人管理,專門負責轉移培訓臺帳、進度和工作動態的上報。
(三)狠抓宣傳發動,提高參訓比率。
采取七種方式開展了廣泛深入的宣傳。一是通過會議宣傳,分別在全市農村工作會議、市三級干部會議和鄉鎮分管領導會議上宣傳陽光工程政策、文章版權歸第一范文網作者所有;轉載請注明出處! 否則為侵權!實施方案及我市現狀,開展轉移培訓工作的重要意義;二是通過新聞媒體宣傳,定期在市電視臺、市人民廣播電臺上宣傳陽光工程政策,播放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陽光工程公益廣告和轉移培訓新聞;三是通過張貼“通告”進行宣傳,由市領導小組成員單位聯合發布陽光工程通告,對四所培訓基地及其所承擔的培訓任務、崗位、收費標準、政府補助金額等進行了公布,在全市城鄉廣泛張貼大幅通告5000份;四是通過培訓基地印發招生簡章的形式進行宣傳;五是通過編發工作簡報進行宣傳,全年共編發簡報12期;六是通過電腦網絡宣傳,在政府公共網站上開辟了陽光工程專欄,宣傳上級政策,報道工作動態;七是通過開展活動宣傳,今年3月和7月,我
們分別組織開展了送政策下鄉、進村入校活動,廣泛宣傳黨的陽光工程惠農政策和我市陽光工程培訓的工種、就業前景等情況,鼓勵農民和即將離校的農村畢業生參加技能培訓。通過多種方式的宣傳,擴大了宣傳覆蓋面和陽光工程的影響力,有效提高了農民參訓率。
(四)嚴格資金監管,實行陽光操作。
為了確保我市陽光工程達到政府補貼、農民受益的目的,市陽光辦加大了資金管理力度。
一是根據我市實際及時調整培訓補助標準。今年的陽光工程補助,除中央下撥資金外,省按人平50元的標準進行了配套,應城市政府也決定給陽光工程學員人平配套補助50元,我們根據我市培訓工種的收費標準和培訓時間,及時調整了補助標準,使享受100、200、300元三個檔次補助的學員數比例達到3:4:3,人平補助標準達200元。
二是與市財政局聯合印制了規范的培訓代金券,加蓋市陽光辦和市財政局的公章并進行登記管理,同時對基地實行補助資金申報制度。
三是按照“五公開”的要求,要求基地對培訓崗位、收費標準、補助標準以及培訓就業一條龍服務承諾進行公開,對享受陽光工程補助學員的基本情況進行公示,接受社會和學員監督。
四是規范了補助資金的發放兌現程序。統一規定培訓基地對符合補助條件的學員,采取“以降代補”(即收取培訓費時扣除應發補助資金)或“先收后補”(即先按學費標準收費,學員結業時再發放補助資金)方式先行墊付補助資金,省下撥補助款后,培訓基地憑培訓券、培訓臺帳和身份證件復印件向市陽光辦申請劃撥補助資金。
五是嚴格監管補助資金的發放,重點審核學員的繳費收據和就業協議,督促基地嚴格按照《應城市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陽光工程財政補助資金實施細則》的要求進行發放。并采取隨機抽查的辦法,根據基地上報的臺帳,電話聯系陽光工程學員,抽查人數占基地上報就業人數的5%,重點檢查是否參加過培訓,是否就業和是否接受補助,防止了基地虛報冒領和私自截留培訓補助現象的發生。
(五)創新培訓模式,提高就業水平。
轉崗培訓,就業是關鍵。為確保學有所用,充分就業,我市陽光工程培訓基地在培訓補助十分有限而農民收入普遍較低的情況下,積極探索開展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的新辦法、新形式,采取就地轉移與向外輸出雙管齊下的辦法,使學員及時有序地得到就業。
一是流動辦班,下鄉培訓。市農廣校為了方便農民學員,降低農民培訓成本,探索出了“流動辦班,下鄉培訓”的新模式,今年7月,在楊河鎮組織農民67人,開辦了植保機防工技能培訓班,采取家門口學習理論、田地間實際操作的方式,把基地伸延到鄉鎮,把技能送到農民家門口,結業學員全部成為機防專業服務隊員,負責本地區的病蟲害統防統治,方便了農民學員的生產生活。
二是多方結合,借力培訓。市農廣校借助我市特色產業、優勢產業和國家項目的發展之力,積極開辦各種技能培訓班,實現了農民的就地培訓和就地轉移。6月,市農廣校結合我市優質稻板塊項目的實施,在楊河鎮開辦了以糯米加工為主的農產品加工技能培訓班,培訓農民63人,并以這期學員為班底,成立了應城市巡檢糯米協會,既服務了本地優質稻產業的發展,解決了稻米貯藏加工問題,又實現了有效就業;為了進一步做大我市石膏產業,凸顯特色產業優勢,市農廣校聘請粉筆生產、銷售技師作為教師,開辦了粉筆加工技能培訓班,學員結業后分別輸送到市內和湖南岳陽等地就業,目前已轉移就業156人。
三是整合資金,三免培訓。市勞動就業培訓中心是我市陽光工程基地之一,同時也承擔著我市“雨露計劃”、“再就業培訓”等項目的培訓任務,為了吸引更多的農村勞動力參加培訓,培訓中心在政策允許范圍內,調整再就業資金的使用方向,有效整合培訓資金,對學員實行免學費、免住宿費、免生活費的“三免培訓”,解決農民無錢培訓的困難。
四是校企聯合,訂單培訓。市中等職業技術學校為配合實施“陽光工程”,積極與南方許多企業聯系,簽訂供需合同,爭取培訓訂單。今年4-5月,中職學校與深圳市富士康科技集團、惠州市萬富浩特公司、應城市新都化工有限公司等用人單位簽訂了培訓訂單,工種包括電子電工、醫藥化工等,學員結業后分別輸送到深圳、惠州、應城的幾家公司就業。市農廣校為了使陽光工程學員結業后能順利找到工作且能穩定就業,積極探索“校企聯合”辦班的模式,經過多方努力,與武漢漢正街舒美服飾公司、武漢龍財順制衣廠達成了廠校掛鉤、合辦培訓基地的協議,開展了縫紉技能培訓,培訓的學員結業后全部到這兩家縫紉制衣企業就業。
五是以工養學,免費培訓。由于目前陽光工程政府補助資金有限,許多有培訓愿望的貧困家庭農民因交不起培訓費而不能參加培訓,市農廣校龍富縫紉培訓基地為了讓貧困農民也能參加培訓,積極為學員尋求“勤工儉學”的路子,經常從服裝企業爭取回服裝半成品加工訂單,實行以工養學,免費培訓,一方面提高了學員的實際動手能力,另一方面加工費也可以彌補學費的不足。
六是國內培訓,國外就業。市科技技能培訓中心充分利用開辦時間長、就業門路廣、招工信息多的優勢,瞄準國際勞務市場,有針對性地開設專業,讓農民工走出國門賺洋錢。一方面大量招收農民學員,根據國外廠家對縫紉、電子、電焊等熟練工種需求較大的實際情況,開展相應工種的培訓;另一方面積極與省國際勞務輸出公司聯系,建立了良好的長期信用合作關系,組織農民學員參加外國公司在我省的招聘會,推薦學員到國外打工,大大提高了農民務工收入。
(六)放大“陽光”效應,發展勞務經濟。
在努力引導農民參加技能培訓、保障學員充分就業的同時,市陽光辦還積極加強與各鄉鎮和市直有關部門的聯系和溝通,放大陽光工程效應,為服務勞務經濟、促進農民致富奔小康做好組織協調等配套工作。
一是在市委市政府的統一領導下,積極組織各有關部門圍繞陽光工程發揮優勢,開展多種形式的培訓和就業服務活動,延長了陽光工程服務鏈條。如市委組織部狠抓農村黨員和干部的教育培訓,勞動和社會保障局開展了崗位培訓、技能鑒定、輸出就業等全程服務,教育部門加大了“雙后生”的培訓轉移力度,團市委實施了“青春富康行動”和馬口計劃,市婦聯積極引導農村婦女參加職業技能培訓,等等。
二是開展農村勞動力資源動態監測和開發研究,掌握我市農村勞動力資源及從業現狀和動態變
化情況。按照科學調查取樣的要求,選擇了陳河、楊嶺等七個鄉鎮的八個村組作為監測點,在每個監測點聘請一名村干部為監測員,定期對農村勞動力的數量增減、職業變化情況進行調查登記,分析全市農村勞動力的動態變化情況,為合理開發農村勞動力提供決策依據。
三是建立信息服務平臺,為農民提供培訓和招工信息。以各培訓基地和鄉鎮農技服務中心為依托,設立了20個信息服務網點,定期發布各種崗位培訓招生、企業招工等信息,引導農民積極參加培訓和有序轉移就業。
四是為務工農民維護合法權益。積極聯系市勞動監察部門,加強本市勞動監察力度,重點解決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向農村學員發放跟蹤服務卡,及時了解學員特別是外出務工學員的工作生活情況,幫助就業學員排憂解難,切實為務工農民維護合法權益。
五是科學制訂全市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十一五”規劃。
通過抓好陽光工程配套服務,推動了我市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工作的開展,進一步提高了農民的綜合素質和轉移就業能力,加快了農民向非農產業和城鎮轉移的步伐,有效促進了勞務經濟的發展壯大。
四、存在的問題和明年工作打算
雖然我市在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方面做了一定工作,但也存在不少困難和問題,主要表現在:一是農村富余勞動力數量大,隱性失業率高,勞力資源浪費嚴重;二是參加培訓的農民和推薦就業的人數占農村現有富余人數的比率很低;三是培訓質量還不高,轉移就業競爭力不強;四是受傳統觀念的影響,普遍存在重學歷教育輕技能教育的現象,少數單位包括農民自己對農民工技能教育的重視程度還不高。
當前,大力轉移農村富余勞動力,發展勞務經濟,是增加農民收入的重要途徑,是實現富民強市的重大舉措。要實現農村富余勞動力的有序轉移就業,加強技能培訓、提高就業能力是關鍵,因此,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工作是發展勞務經濟的重中之重,它作為一項龐大的系統工程、社會工程、民心工程,關系到農民增收、農村穩定和農村社會的全面發展,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全社會的共同關注。
下階段,我們要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在各級陽光工程辦公室的具體領導下,充分發揮資源優勢,整合部門力量,強化檢查督辦,大力開展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加快農村富余勞動力轉移就業步伐。
一是要進一步加強配合,形成整體合力。各成員單位要在市陽光工程領導小組的統一指揮下,提高思想認識,密切配合工作,形成整體合力;辦公室要認真做好協調、服務工作;各培訓基地要充分發揮資源優勢,擴大招生規模;各鄉鎮要加強對這項工作的引導,共同形成一個完善的信息服務網絡,努力提高農村勞動力的參訓率、合格率、就業率。
二是要進一步加大宣傳力度,使陽光工程政策深入民心。積極與廣電部門聯系,充分發揮新聞媒體的作用,大力宣傳先進經驗、好的作法、典型學員等。積極與鎮、村各級聯系,加大陽光工程政策在農村的宣傳力度。
三是要進一步嚴格陽光工程工作的督查管理。重點加強對轉移培訓補助資金的兌現、培訓工作開展、教學質量和轉移就業情況的督導管理。嚴格按照實施方案、管理辦法和補助資金實施細則的規定,把好學員審核關、資金兌現關、教學質量關和轉移就業關。
【篇五】學校黨建工作特色亮點做法
黨團例文,學校黨建工作特色學校黨建特色亮點工作
學校黨建工作特色學校黨建特色亮點工作
四進工作促黨建扶貧攻堅圓學夢一年來在教育局黨委的堅強領導下黨總支部堅持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結合學校“幸福教育、多元發展”的辦學特色按照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關于推進“兩學一做”常態化制度化的意見》要求深入開展黨建進教學、進班級、進課堂、進管理的“四進”和資助政策大宣講活動不斷增強黨支部凝聚力、戰斗力和創造力真正做到解放思想敢擔當、真抓實干有作為。
一、四進工作助黨建奮發趕超有作為 _______ 年 10 月份以來在學校黨總支的統一組織下以黨支部為單位校級領導干部為具體負責人開展一個黨支部一個黨建特色創建活動全體黨員同志掀起了“進班級、進教學、進課堂、進管理”的黨建“四進”活動高潮。進一步激發了廣大黨員教師在工作崗位上的先鋒模范帶頭作用。
在進班級活動中黨員同志有擔當講奉獻深入班級了解班上同學的動向觀察學生在近半期來的學習情況;
針對思想極端的學生及時加強心理疏導;
還掌握學生在校生活等方面的實情并有針對性的采取相應的措施協助班主任推進文明班級的創建。
在進教學活動中黨員同志針對年級特點、學科特點具體開展“靜下來、坐下來、談起來、動起來”談學情、論教學并組織年輕黨員上匯報課中年教師上研討課等形式讓我們的進教學活動進出實效。
在進課堂活動中我校行政黨支部在黨總支的堅強領導下開展
了以干部聽課、評課為抓手扎實推進黨建工作帶動教學工作的行政干部進課堂活動。在學校黨總支書記、校長楊軍帶頭下行政干部們深入課堂與一線教師共同討論、交流、分享教學上的高貴經驗促進青年教師教育教學能力的提升。
在進管理活動中學校黨員干部組成督導小組包保樓層教學秩序、包保安全隱患排查、包保環境衛生、包保出操紀律等走進管理對班級存在的問題要求班主任、學生進行及時整改督促;
走進年級部就學生管理與服務、教師管理與服務、家委會服務等工作進行指導;
走進處室與處室干部、工作人員開展“交心談心”活動對處室常規工作進行指導有效推進學校管理“精細化、扁平化”。
通過“進班級、進教學、進課堂、進管理”的黨建“四進”活動的開展學校各項工作呈現出常規更規范、教育教學更實在安全管理有效校園環境更美、“書香校園”創建更細;
校園文化氛圍更濃的新氣象。
二、愛心助學春風行扶貧攻堅圓學夢為認真貫徹落實《_______ 市“萬名教師下基層資助政策大宣講”活動方案》精神積極認真將黨和國家的教育資助政策落到實處讓廣大農村貧困家庭得實惠實現“零遺漏全覆蓋”的工作目標學校成立了以黨總支書記、校長為組長的領導小組在學校黨總支的統一安排下_______ 年 3 月份以來我校開展了“教師大家訪資助政策大宣講”系列活動。
3 月 16-18 日全體教師集中開展了“教師大家訪資助政策大宣講
”走訪活動。7 月 13-17 日全體教師再次集中開展了“教育扶貧政策大家訪活動”并統計核實扶貧學生資助資金發放情況。政策大宣講活動對象主要針對我校精準扶貧學生采取老師學生“1+N”的方式進行。走訪宣講工作分配后全校老師熱情高漲、積極開展政策大宣講在整個活動中沒有一人請假、沒有一人推諉、沒有一人落后。
本次走訪宣講活動學校領導走在第一線走到了最偏遠的地方部分黨員老師更是帶病出征甚至有老師在走訪路上因身體不適出現嘔吐現象;
有的地區極為偏遠交通工具無法到達有的老師是步行幾個小時才到達目的地;
更有的地方因為道路崎嶇老師們開車在路上更是屢屢受阻。然而這些并沒有阻止老師們走訪宣講的激情老師們帶著對同學無盡的關愛走在走訪每一位貧困學生家庭的路上。據統計在短短的兩天半時間里我們共走訪本區內精準扶貧學生家庭 188 戶。
周末本應該是教師們休息、陪伴家人的時間但是為了能在第一時間讓家長知曉國家的教育精準扶貧政策及時了解孩子們生活情況以及存在的困難老師們利用課余時間奔赴山盆落爐、劍壩、芝麻竹園、板橋、毛石芭蕉、松林、沙灣、團澤及高坪與城區等困難學生家庭所在地進行走訪宣講。
本次大家訪活動全體黨員同志沖鋒在前我們沒有落下一位精準對標學生沒有跳過任何一個家庭老師們用他們的激情點燃同學們的希望也用他們的行動傳遞著對每一位同學深深的關愛這是一
次真正扶貧攻堅、愛心助學的圓夢行動。
學校黨建工作特色學校黨建特色亮點工作
長期以來第四支部在院黨委、機關黨總支的正確領導下充分發揮戰斗堡壘作用全體同志勇擔當、真作為為學院的創新、發展作出了自己應有的貢獻。黨建工作在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等方面呈現出新的亮點。
一、抓住思想建設這個根本鑄就絕對忠誠的政治品質
第四支部充分重視理論武裝始終將思想政治教育這個根本貫穿在黨員教育的始終。
一是創新學習方式。注重將傳統的學習方式和現代信息技術結合起來采取集中學、會上學、領導講和自主學、網上學、黨員談的方式結合起來用好每周一次支部學習會議平臺組織大家開展政治學習努力營造政治上講規矩、思想上求進步、工作上勇擔當的良好氛圍。_______ 年共開展集中學習 17 次發放專門學習資料32 份撰寫心得體會 37 篇。
二是拓展學習內容。除組織支部黨員干部認真學習馬列、毛選等著述和十八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省委十一屆四次、五次全會精神外還特別注重引導大家學習各級各部門印發的文件文稿尤其是醫療教育系統發布的最新政策方針。在學校第四次黨代會期間支部第一時間傳達了學院第四次黨代會精神引導大家積極投入到學校發展中來。
三是注重學習效果。拓寬領導點題、自主選擇、組織派餐等精神食糧獲取渠道將理論學習和工作推進統籌起來學習。通過學習支部黨員的理想信念更加堅定思想政治素質及科學文化素質、業務素質顯著提高達到了學以致用的
效果。
二、抓住隊伍建設這個重點造就業務精良的戰斗集體
第四支部是一個既有院辦工作特色又有國合處開拓創新氣質的黨支部我們堅持“兩抓”注重“雙向培養”把隊伍建設和業務工作統籌起來做到既抓黨員隊伍建設不松手又抓業務工作落實不掉隊。
一是抓組織建設。黨員發展是我們黨的一項基礎性、日常性的工作支部既注重將業務骨干、工作能手培養成為黨員、又注重將黨員培養成為業務骨干、工作能手。我們積極培養積極分子廣泛征求黨員群眾意見積極組織召開支部大會進行討論。
二是抓素質提升。黨支部把周的支部學習會都策劃組織成為一次支部黨員思想碰撞、觀念交流、業務研討、工作協調的會議既推動了支部組織建設又提升了各自的業務水平和綜合素質。在 _______ 年的校區搬遷工作中我們采取黨員定崗服務支部全體黨員主動擔責敢于在困難面前亮身份、敢于在工作中肩重擔順利完成全院校區搬遷的組織協調工作。國合處的黨員通過不斷提升能力素質克服了人少事多的困難有效保障了學院對外合作交流工作的正常開展。
三是抓制度執行。始終堅持組織生活會制度和民主評議黨員制度。支部每半年召開一次專題組織生活會引導黨員對照“三嚴三實”、“八項規定”、“十項規定”等政策要求黨支部認真抓好督促整改落實工作。我們堅持每年組織一次民主評議工作黨員組織隊伍得到不斷優化。
三、抓住作風建設這個關鍵營造風清氣正的干事氛圍
作風好壞關系工作成敗、關系我們事業的興衰。第四黨支部始終
將作風建設作為黨建工作的關鍵來抓高度重視支部的氛圍營造注重支部政治生態的建設。
一是主動服務。我們進一步轉變職能強化服務型組織建設始終堅持“服務發展、服務社會、服務師生”理念不斷改進工作作風增強服務意識樹立良好形象。在去年的“迎新”期間支部組織全體黨員當好“迎新”志愿者積極對接各二級學院“迎新”工作組主動幫助新生解決剛來學校情況不熟悉、環境不適應的問題。
二是強化教育。通過開展法規教育、觀看警示教育片、重溫入黨誓詞等廉政活動進一步筑牢黨員拒腐防變的心理防線。_______ 年支部共集中開展黨風廉政教育 7 次重點學習了《論群眾路線重要論述選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學習文件選編》《厲行勤儉節約、反對鋪張浪費重要論述選編》等內容。
三是注重監督。充分發揮制度約束和群眾監督作用主動公布聯系方式積極聽取群眾意見切實加強對黨員的監督管理。根據《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條例》《_______省黨政機關國內公務接待管理實施辦法》院辦進一步優化了公務接待流程。黨支部采取紀律委員定期報告制度重點報告對黨員遵章守紀監督工作的開展情況強化對黨員的監督迅速形成“利刃”高懸的態勢。
總的來說第四支部 _______ 年在院黨委、機關黨總支的領導下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績但這和領導們的要求、學院發展的需要以及師生的要求還有一定差距。今后的工作中我們將進一步轉變職能結合50 周年院慶工作圍繞加快實現“申大”“申博”的工作目標多謀事、善創新、重落實發揮更大作用。
謝謝大家!
學校黨建工作特色學校黨建特色亮點工作
今年以來新源縣教育系統以“喜迎建黨 90 周年”為契機深入開展創先爭優活動按照“典型引路、規范提高、分類指導、全面推進”的創建思路教育系統基層黨組織培養了一批硬件過硬、軟件規范、特色鮮明、成效顯著、具有較強示范作用的基層黨建工作示范點通過典型引路、示范引導整體推進基層學校黨建工作努力實現“一支部一亮點一支部一特色”。
一、豐富創先爭優活動黨員教師的奉獻意識進一步增強
在教育系統以“創先爭優、師德表率、育人標兵、崗位奉獻”為主題的“黨員奉獻崗”活動中各學校黨支部在創新載體上下功夫在緊密結合教育中心工作上做文章注重解決教學中的實際問題迅速在全系統掀起了創先爭優的濃厚氛圍。如:縣六中推行以“敬業崗”、“先鋒崗”為主要內容的“一員--雙崗承諾”奉獻活動設立藍幫帶促進崗、高效課堂樣板崗、愛心奉獻平凡崗、德育育人先鋒崗等 12 個黨員奉獻崗位由黨員挑選并進行公示全校 48 名在職黨員教師主動挑選了 116 個奉獻崗位。通過佩戴黨徽和崗位牌亮明身份服務努力把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體現在實際活動中。同時做好黨員奉獻周記記錄每周工作和學習情況要及時記錄在日記中忠實履行自己的職責。每月開展一次領導點評活動交流和觀摩取長補短評比最佳“奉獻之星”。活動開展以來廣大黨員教師無私奉獻的多了埋頭苦干的多了主動承擔教學科研的多了。
二、豐富傳統文化載體活動進一步凸顯了德育工作成效
各學校黨組織充分發揮傳統文化在德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找準學校德育工作和黨建工作的結合點組織師生學習中華傳統文化增強各族師生對中華傳統文化的認同。如:別斯托別鄉中學全面推進“培養中華民族美德、弘揚中華民族精神中華文化進校園”學習弟子規活動把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與中國傳統文化、傳統美德和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緊密結合起來將“忠、孝、誠、信、禮、儀、廉、恥”等千年古訓與《中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融為一體在全校大力普及文明知識營造濃厚的文明氛圍提升全校學生的文明素養。縣五中以開發校本課為契機弘揚中華傳統文化。把校本課《關于“阿肯彈唱”的探索》這一理論課程結合實際搬上了民族傳統文化“阿肯阿依特斯”的大舞臺成為了學校一大文化特色不僅弘揚了民族文化同時通過小阿肯們的彈唱形式向學生們傳遞做人做事的道理傳遞民族團結、傳遞愛國主義知識、傳播黨的好政策使其成為了同學們接受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徑。
三、豐富紅色校園文化內容進一步彰顯紅色教育成效
教育系統大力開展紅色文化進校園活動以校園文化為載體以社會實踐為手段著力探索新時期加強和改進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載體、新途徑和新方法讓廣大學生普遍受到了生動的愛國主義和社會主義教育營造了學生健康成長成才的良好氛圍和育人環境。如:阿勒瑪勒鄉中學充分利用教學樓內外設施打造“紅色教育長廊”通過全校師生講述革命烈士故事辦一份紅色人物事跡介紹及革命故事手抄報。摘抄革命詩詞開展革命故事征文組織學生觀看紅色電影
舉辦紅歌大賽開辦形式多樣內容活潑的紅色主題班會組織紅色系列教育活動中黑板報的評比深入落實“紅色教育”工程以此彰顯紅色校園文化獨特魅力。吐爾根鄉牧業中學把每周四定為紅色教育日做到每日有主題次次新內容采取唱紅歌、講紅色故事、新三字經、雙語快板、演講比賽等喜聞樂見的節目形式對學生進行黨史、團史、隊史教育真正使愛國主義教育、民族團結教育、反分裂教育入腦入心。
四、豐富民族團結教育載體活動增強了師生的民族團結意識
結合實際、教育系統積極搭建活動平臺創新載體以豐富多彩的活動推進民族團結教育活動向縱深發展在教育系統形成人人爭當民族團結模范、爭當團結互助典型的生動局面進一步鞏固社會主義教育陣地。如:新源縣中心小學以深化“誰是我們的敵人誰是我們的兄弟姐妹”為主題的學習教育活動落實民族團結教育進課堂把民族團結教育有機融入學科教學中;開展“民漢教師結對子”活動增進民漢教師感情把民族團結教育融入教師隊伍建設中;通過開展“知我民族、愛我中華”手抄報比賽、“民族團結主題班隊會”、“民漢班級結對子”師生文藝活動“民族團結”宣講等載體活動把民族團結教育融入校園文化活動中。
推薦訪問: 黨建工作 亮點 做法下一篇:社區黨建工作亮點特色(通用4篇)
在偉大祖國73華誕之際,我參加了單位組織的“光影鑄魂”主題黨日活動,集中觀看了抗美援朝題材影片《長津湖》,再一次重溫這段悲壯歷史,再一次深刻感悟偉大抗美援朝精神。1950年10月,新中國剛剛成立一年,
根據省局黨組《關于舉辦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讀書班的通知》要求,我中心通過專題學習、專題研討以及交流分享等形式,系統的對《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進行了深入的學習與交流,下面我就來談一談我個人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是在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相互疊加的大背景下,對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治國理政重大戰略部署、重大理論創造、重大思想引領的系統呈現。它生動記錄了新一代黨中央領導集體統籌兩個
《真抓實干做好新發展階段“三農工作”》是《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中的文章,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在2020年12月28日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的集體學習時的講話。文章指出,我常講,領導干部要胸懷黨和國家工作大
在《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從嘉興南湖中駛出的小小紅船,到世界上最大的執政黨,在中國共產黨的字典里,“人民”一詞從來都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以馬克思主義戰略家的博大胸襟和深謀遠慮,在治國理政和推動全球治理中牢固樹立戰略意識,在不同場合多次圍繞戰略策略的重要性,戰略和策略的關系,提高戰略思維、堅定戰略自信、強化戰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集中展示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相互疊加背景下,如何更好地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而進行的生動實踐與理論探索;對于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
在黨組織的關懷下,我有幸參加了區委組織部組織的入黨積極分子培訓班。為期一周的學習,學習形式多樣,課程內容豐富,各位專家的講解細致精彩,對于我加深對黨的創新理論的認識、對黨的歷史的深入了解、對中共黨員的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共建網上美好精神家園》一文中指出:網絡玩命是新形勢下社會文明的重要內容,是建設網絡強國的重要領域。截至2021年12月,我國網民規模達10 32億,較2020年12月增長4
剛剛召開的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七次全體會議上討論并通過了黨的十九屆中央委員會向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報告、黨的十九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向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工作報告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