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以教育為生的職業。這個職業是人類社會最古老的職業之一。按照法律法規和行業規范,在規定的時間節點內,根據學校設施條件和個人職稱專業,安排學生入座、發放學習資料、備課授課、批改作業、引導輔導幫助學生學習、組織聽課練習,組織考試、傳授科學文化, 以下是為大家整理的關于簡述教師的知識結構4篇 , 供大家參考選擇。
簡述教師的知識結構4篇
教師的知識結構
具備比較淵博的知識是教師完成自己工作任務的基礎。對一個教師來說,知識越多越好。然而,作為一個普通初級中學的教師,比較合理的知識結構,應包括下列三個組成部分。
一、通曉所教的學科和專業
教師所教的學科和專業是他用以向學生傳授知識的必備的基礎。要做到這一點,就要對所教學科的知識有比較系統而透徹的理解,還要對本學科的歷史、現狀和未來以及在本學科方面作出過重大貢獻的著名科學家、學者的生平事跡要有所了解。
二、具有比較廣泛的基礎文化知識
教師的任務不僅僅是“教書”,還必須“育人”。因此,教師對學生施加的影響必須是全面的。教師為了獲得向學生施加全面影響的手段和才能,就應該在通曉一定專業知識的前提下,擁有比較廣泛的文化科學基礎知識,包括一定的“文史哲”“數理化”“天地生”“體音美”等學科的知識和一些相應的技能(如寫作、計算、唱歌、繪畫、體育活動等方面的技能)。
三、掌握教育科學理論,懂得教育規律
?能否掌握教育科學理論,懂得教育規律,這是教師提高向學生傳授知識、施加影響的自覺性,達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所必須的。教師僅僅有了廣博的知識是不夠的,他要善于把這些知識傳授給學生,并要教會學生自己去學習,還要善于“科學育人”。這就要求教師必須有良好的教育學、心理學的知識修養,懂得青少年身心發展的一般特點、個性和品德形成的一般規律以及如何根據這些特點和規律教育學生。
能力結構方面應該做到基本能力和特殊能力相結合。
主要包括
(1)思維條理性、邏輯性;
(2)口頭表達能力;
(3)組織教學能力。
另一種觀點認為應該包括:
(1)信息的組織與轉化能力;
(2)信息的傳遞能力(語言表達能力、非語言表達能力);
(3)運用多種教學手段的能力;
(4)接受信息的能力。
還有觀點認為應該包括:
(1)認識能力(思維的邏輯性、思維的創造性);
(2)設計能力;
(3)傳播能力(語言表達能力、非語言表達能力、運用現代教育技術的能力);
(4)組織能力;
(5)交往能力。
第四種觀點認為應該包括:
(1)基礎能力(智慧能力、表達能力、審美能力);
(2)職業能力(教育能力、班級管理能力、教學能力);
(3)自我完善能力;
(4)自學能力(擴展能力、處理人際關系能力)。
第五種觀點認為應該包括:
(1)基礎能力(心理教育能力、人際交際能力、組織協調能力);
(2)專業能力(教學設計能力、教學實施能力、教學監控能力);
(3)擴展能力(終身學習能力、教研能力、媒體整合能力);
(4)創新能力。
教師應具備哪些知識結構???? ?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教學內容和教學培養目標不斷更新,教師需要掌握的知識越來越多。教師不僅要扮演“傳道、授業、解惑”的角色,更要擔當教學的“組織者、設計者、合作者”,為了滿足教學和工作的需要,教師需要不斷的學習,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結構。
?????從教師知識結構的功能出發,將教師的知識結構分為四個方面:學科性知識、教育性知識、文化知識、實踐性知識。這四個方面共同構成教師的知識結構,其中教師的學科性知識是教師知識結構中的核心。四個方面是緊密聯系的:本體性知識和文化知識是教學活動的實體部分;教師的教育(條件)性知識對本體性知識的傳授起到理論支撐作用;教師的實踐性知識對本體性知識的傳遞起到實踐性指導作用。??? 1、學科性知識??? 教師的學科性知識指教師所具有的特定的學科知識,如語文知識、數學知識等,這是人們所普遍熟知的一種教師知識。已有研究表明,教師的學科知識水平與其教學效果之間并非是線性相關。學科性知識超出了一定水平之后,它與學生成績之間將不再呈現統計上的相關,即具有豐富的學科知識僅僅是個體成為一個好教師的必要條件。從一般意義上說,教師的學科性知識應包括四個方面:??? 第一,最基本的知識和技能;教師應對學科的基礎知識有廣泛而準確的理解,熟練掌握本學科的基本概念,相關的技能、技巧,了解這些基本內容背后所蘊涵的思想與方法。??? 第二,與其他學科相關的知識點與聯系;教師要基本了解與所教學科相關的知識點及其性質和邏輯關系,這使得教不同學科的教師之間在教學上能夠相互溝通、協作,在組織學生開展的綜合性活動中相互配合。??? 第三,本學科的發展歷史與趨勢;教師需要了解本學科的發展歷史和趨勢,了解推動其發展的動因,了解本學科對社會、人類發展的價值以及在人類生活實踐中的多種表現形態。??? 第四,本學科的基本思想方法與思維方式;教師需要掌握每一門學科所提供的獨特的認識世界的視角、域角、層次及思維的工具與方法,熟悉學科內科學家的創造發現過程和成功原因,在他們身上展現的科學精神和人格力量,這對于增強學生的精神力量和創造意識具有重要的、遠遠超出學科知識所能提供的價值。???2、教育性知識教育(條件)性知識指教師知道在什么時候、為什么以及在何種條件下才能更好地運用原有知識、經驗開展教學的一種知識類型。識。教育(條件)性知識是廣大教師順利進行教學的重要保障,但是目前這種知識卻是廣大一線教師所普遍缺乏的,或者所具備的僅僅是理論層面的,并沒有內化為自己所采用的知識。???3、文化知識學生的全面發展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師具有廣泛而深刻的文化背景知識。具體說,教師的文化知識包括:基本哲學理論知識,包括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知識;現代科學和技術的一般常識,包括現代學科的一般原理和現代技術的本質內涵);社會科學的理論與觀點,例如法律的知識、民主的思想、經濟學的觀點和社會學的方法。???4、實踐性知識實踐性知識是教師教學經驗的積累,是指教師在實現教學目的的行為中所具有的課堂情景知識以及與之相關的知識。
英語老師應該具備的技能
?英語教師首先要具備合格的英語水平,它包括標準的語音知識,規范、系統的語法知識,比較大的詞匯量和合乎英美習慣的語言使用知識。從學歷上講,目前初中教師應不低于大專文憑,高中教師應不低于本科文憑。其次,英語教師要有豐富的英美文化知識,這對教好新教材,提高學生語言能力都是重要的,因為語言是思維的外殼,而思維又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文化的影響。再次,英語教師要有一定的教育學、心理學和英語教育法知識。盡管師范院校都已開設過這些課程,但師范生往往不重視它們,或因為沒有實踐經驗而沒能學好它們。教師要經常學習中外教育史,特別是英語教學法,了解各種流派及其發展,取人之長,補己之短,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
??????? 教師的知識不是一蹴而就或單純的學歷達標就夠了。它需要不斷地學習、長期地積累。教師必須養成學習的習慣,使自己的知識不斷更新、進步才能跟得上時代的發展。只有不斷充實豐富自己,不斷吸收創造,才能使人生和職業獲得成功與歡樂。
專科畢業實踐環節答題卡
姓名
李永琴
學號
1313001420386
教學點
宣化縣電大
專業
小學教育
課程
《現代教師學導論》
題目
試述現代教師應具備的知識結構。
該課程答題內容
答: 現代教師的知識是指教師所具備的各種知識及其掌握度。從內容上說,一般包括文化科學的基礎知識、專業學科知識、教育科學和心理學知識。從知識形成的類型上說,有間接知識,也有直接經驗。從教師知識結構的功能出發,可以將教師的知識結構分為四個方面:
(1)本體性知識,即教師所具有的特定的
學科知識,如語文知識、數學知識等,這是人們所普遍熟知的一種教師知識;
(2)條件性知識,即個體在什么時候、為什么以及在何種條件下才能更好地
運用陳述性知識和程序性知識的一種知識類型,也就是具體的教育科學知識;
(3)實踐性知識,即教師在實現教學目的的行為中所具有的課堂情景知識以及與之相關的知識;
(4)文化知識,即教師需要具備廣博的文化知識,博采眾長,以實現教育的文化功能。
成績
答辯成員
市校意見
附:該專業以每門課程一頁為宜。
熱學知識結構
試析小學體育教師的知識結構
作者:曹春花
來源:《科學大眾·教師版》2019年第05期
????????摘 要:因體育教學中的教材內容太多,所以,我們體育教師必須是多面手。體育教師擔負著全面增強學生的體質、傳授體育知識和運動技能,讓學生終身受益的任務。我們就必須圍繞這些來精心制定教學計劃,認真備課,鉆研教材內容的難點和重點,組織起有效的教學。
????????關鍵詞:知識; 能力; 基本功; 應變能力
????????中圖分類號:G807.2;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006-3315(2019)05-183-001
???????? 作為現代的教師,應具備全球化的戰略目光,根據社會的需要,要求我們體育教師去考察和揭示學校體育的多種功能,樹立新的體育觀,而且在強調增強學生體質的同時,應重視對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培養。所以我們教師必須用與時代相適應的教育觀念教育學生學會生存、學會學習、學會創造、學會美化他人、學會合作共事。
????????一、教師應具有的知識、能力及良好的素質
???????? 1.知識是教師寶貴的財富,沒有知識就不能稱其為師,故知識修養是教師賴以為本的基礎。教育是傳授知識的過程,也是造就健全人格的過程。他突出的特點就是教師用自己的知識、品德影響學生。
???????? 2.知識是能力的基礎,不完善知識結構的人不可能有較高的能力,而能力很差的人更不會創造知識,因此,我們體育教師應當從以下幾個方面加以提高。首先提高普通知識,以“博”為顯著特點,重點是在體育教育實踐中,掌握體育教學的基本規律,突出體育教學“直觀、思維、實踐相結合”的教學特點,掌握好增強體質與全面發展、系統性與突出重點相結合的教學原則,并在實踐中加以運用。其次提高學科專業知識:以“深”“寬”“新”為特點,要求我們在講授專業知識時,還應講授與本學科應用的相關學科知識,這些學科的有關知識在體育教學中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應用。這就形成了以專業學科為主干,以相關學科為分支的“學科群”。再次,提高教育學科理論,以“懂”為其特點。用教育學、心理學、教育論等知識,科學的指導課堂教學、科研工作。最后,應掌握現代科學技術最基礎的教學工具“多媒體”知識,以其“省時”“省力”為特點,運用多媒體知識指導體育教學,使教學過程更加科學化、現代化。因此,多媒體教學能力是每位教師在教學、科研方面必須具備的知識。
推薦訪問: 簡述 知識結構 精選下一篇:教師的4種知識結構(通用3篇)
在偉大祖國73華誕之際,我參加了單位組織的“光影鑄魂”主題黨日活動,集中觀看了抗美援朝題材影片《長津湖》,再一次重溫這段悲壯歷史,再一次深刻感悟偉大抗美援朝精神。1950年10月,新中國剛剛成立一年,
根據省局黨組《關于舉辦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讀書班的通知》要求,我中心通過專題學習、專題研討以及交流分享等形式,系統的對《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進行了深入的學習與交流,下面我就來談一談我個人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是在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相互疊加的大背景下,對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治國理政重大戰略部署、重大理論創造、重大思想引領的系統呈現。它生動記錄了新一代黨中央領導集體統籌兩個
《真抓實干做好新發展階段“三農工作”》是《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中的文章,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在2020年12月28日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的集體學習時的講話。文章指出,我常講,領導干部要胸懷黨和國家工作大
在《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從嘉興南湖中駛出的小小紅船,到世界上最大的執政黨,在中國共產黨的字典里,“人民”一詞從來都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以馬克思主義戰略家的博大胸襟和深謀遠慮,在治國理政和推動全球治理中牢固樹立戰略意識,在不同場合多次圍繞戰略策略的重要性,戰略和策略的關系,提高戰略思維、堅定戰略自信、強化戰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集中展示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相互疊加背景下,如何更好地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而進行的生動實踐與理論探索;對于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
在黨組織的關懷下,我有幸參加了區委組織部組織的入黨積極分子培訓班。為期一周的學習,學習形式多樣,課程內容豐富,各位專家的講解細致精彩,對于我加深對黨的創新理論的認識、對黨的歷史的深入了解、對中共黨員的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共建網上美好精神家園》一文中指出:網絡玩命是新形勢下社會文明的重要內容,是建設網絡強國的重要領域。截至2021年12月,我國網民規模達10 32億,較2020年12月增長4
剛剛召開的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七次全體會議上討論并通過了黨的十九屆中央委員會向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報告、黨的十九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向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工作報告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