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就,拼音:chéngjiù,漢語詞語,釋義:成績;業績:成就非凡, 以下是為大家整理的關于怎么理解過去一百年黨的偉大成就4篇 , 供大家參考選擇。
怎么理解過去一百年黨的偉大成就4篇
第1篇: 怎么理解過去一百年黨的偉大成就
中國近年來的偉大成就中國近年來的偉大成就 1、政治方面的成就: 港澳回歸,一雪百年恥辱; 一帶一路,促進共同發展、實現共同繁榮的合作共贏之路。 亞洲投行,由中國主導,打破日本美國控制的亞洲開發銀行對亞洲基建方面的壟斷。 杭州G20峰會,促進世界經濟可持續發展。 聯合國常任理事國,一票否決。 抗戰勝利70周年大閱兵 2、經濟方面的成就 中國GDP超10萬億美元,是世界上10萬億俱樂部成員,是日本GDP的2倍。 西氣東輸,保護環境,掃除霧霾。 南水北調,史無前例。 三峽大壩,世界第一 西藏天路,世界屋脊上的巨龍。 高鐵2萬公里,占世界6成。 鋼鐵產量,世界16億噸,中國占8億噸。 中國高速公路12萬公里,占世界的52%,力壓美國占世界第一。 有六個世界之最的港珠澳跨海大橋。 世界第一的三峽大壩 外匯儲備N年保持世界第一,中國美國已經太多,所以中國不斷減持美元。 3、體育方面的成就 北京奧運,世界最好的奧運會,可以說前無古人后無來者。 里約奧運會,中國發揮的不好,才得了金牌前三。 北京奧運,中國是奧運會金牌榜絕對王者。 籃球出現突破——姚明出現了。 劉翔——得了三個金牌然后,忽悠了2屆奧運會 男足曾實現歷史性突破,闖入20XX年韓/日世界杯賽 跳水從夢之隊時代到里約奧運會中國隊的金牌第一的超級夢之隊 中國橫掃世界乒壇 中國女排東山再起,兩奪世界冠軍,更奪得了里約奧運金牌 女子網球崛起,金花群芳爭艷 4、科技方面的成就 中國天眼,世界最大的望眼鏡 北斗衛星,世界排名第二位。 神舟飛船,載人航天;我國是世界第三個把飛行員送入太空的國家 長征衛星,發生成功率、有效載荷都是杠杠的! 嫦娥工程,把飛船發射到月球。 天舟貨運飛船,為太空站提供補給。 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在太空進行試驗 兩彈一星,國之重器 神威·太湖之光計算機,計算能力世界第一 天河二號計算機,曾經的第一,現在的第二 量子衛星墨子號,世界獨一無二 探索一號深海科考探測器船,探尋水下五千米的秘密 大型客機(C919),世界第三 雪龍號極地考察船,31次赴南極,踏遍世界五大洋。 5、軍事方面的成就 遼寧航母,大國霸權 東風21D,專打航母的彈道導彈 中華神盾,數量占世界第二 預警飛機,從進口到出口 四代重殲,世界第二個能造四代重型殲擊機的國家 大型運輸機,戰略運輸 自造航母,百年夢想終成真 歐洲野牛,落戶中國變中國野牛 雙體穿浪導彈艇,世界上第一種雙體穿浪軍用船只 萬噸大驅,世界只有2個國家能獨自建造萬噸神盾艦 戰略核潛艇,和平捍衛者 和平方舟,世界唯一的專用醫院艦 東風41,只有中國和俄羅斯才有的陸上機動式洲際導彈阿
文章來源網絡整理,請自行參考使用
第2篇: 怎么理解過去一百年黨的偉大成就
光輝歷程 偉大成就
流芳經營部 嚴裕福
流金的“七一”,燃情的“七一”,閃爍著真理的光芒,展現著信念與理想。在那災難深重,血雨腥風的漫漫長夜,是“七一”的晨曦撥開華夏大地重重迷霧,激勵著華夏兒女,為了民族的自由獨立,拋頭顱、灑熱血,用血與火熔鑄的鐵錘、銀鐮砸碎舊世界的機器,鏟平了壓在人民身上的“三座大山”,將共產主義信念的火種撒向大地,把理想的火炬照徹強國之路,萬里河山因此而挺拔俊秀,雄渾壯麗;歷史的長河因此而波瀾壯闊,豪情萬丈。在戰爭年代里的每一天,都會為每時每刻發生在先烈身上的故事感動著。董存瑞、黃繼光、張思德、劉胡蘭每個熟悉的名字都讓我們難以忘懷,都給我們留下了感人肺腑的故事。他們都明白這樣一個道理:犧牲我一個,幸福千萬人。為了中國人民的事業,為了共產主義事業,他們無怨無悔地奮勇向前。我以我們的祖國有這樣的英雄而感到驕傲,我以生在這樣英雄的國度而自豪。 和平年代里的雷鋒留給我們做人的真言:“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為人民服務是無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之中。”他對同志象春天般的溫暖,對待工作象夏天般的火熱。雷鋒的精神鼓舞著幾輩人,教育了幾代人。雷鋒的名字與點點滴滴為人民服務的事業連在一起,雷鋒成了做好人好事的代名詞,雷鋒成了為人民服務最閃光的符號。他圓圓的笑臉同五星紅旗下的晴朗連在一起,他二十二歲的年齡同中國共產黨永恒
的青春連在一起。
光輝的“七一”,絢麗的“七一”,華夏兒女聚集在鮮紅的旗幟下,為鋪就強國之路,幾代中華兒女揮舞著銀鐮披荊斬棘,奮發進取,用實踐的巨筆描繪出一幅幅嶄新的畫卷。在困難面前,有鐵人王進喜,有投身治理沙患事業的谷文昌,有抗洪有獻身邊疆的“人民的好兒子”孔繁森,有頂天立地的共產黨人、人民的好公仆吳天祥。
強國之路在探索的腳步聲中不斷延伸,富強的夢想一天天實現。大慶油田燈火輝煌,長江大橋飛架南北,蘑菇云直沖云霄,雖然強國之路有過曲折,但探索的腳步從未停下,“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縷縷春風吹開了改革開放的朵朵春蕾,殷殷熱土涌起滾滾浪潮;“一國兩制”的宏大胸懷,將失散在外的游子擁入祖國懷抱,絢麗的紫荊花和醉人的金蓮綻露出久違的笑臉。加入世貿、奧運會成功舉辦、世博會成功舉行……中華大地喜事連連。“七一”宣言匯集了一代代仁人志士,托起了東方地平線上一輪不落的紅日。
在我們武東分公司,眾多默默無聞的黨員同志,愛崗敬業,公正廉潔,熱愛本職工作,將“七一”厚望轉化成拳拳之心,用燃燒的生命之火在各自的崗位上書寫著火紅的誓言。他們時刻牢記入黨誓言,把落實“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行動和“創先爭優”的實績,作為衡量工作成效的標尺,在平凡的崗位履行著對黨對人民無限忠誠的莊重承諾。
紅旗飄飄,黨旗獵獵,祖國欣欣向榮,經濟蓬勃發展,人民安居樂業,國際地位空前提高,中國人民正滿懷喜悅和希望朝著現代化的宏偉目標邁進。九十年的光輝歷程,走出了一條亙古不變的真理:中國共產黨是時代的中流砥柱,是中華民族的脊梁。
憶往昔崢嶸歲月,展未來任重道遠。我們要以時代為己任,把自己的一切獻給黨,要把實現自身的人生追求同黨的事業、國家的富強緊密聯系在一起,沿著正確的方向不斷前進。要高舉鄧小平理論的偉大旗幟,積極踐行“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胸懷祖國,扎實工作,與時俱進,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貢獻出我們的全部才智。
(本篇征文獲公司優秀獎)
第3篇: 怎么理解過去一百年黨的偉大成就
中國,我為你自豪——當代中國偉大成就
惠城區仲愷中學 胡就群
中國,一個屹立在世界東方的文明古國,幾千年來一直走在世界的前列,其文明為世界各國所傳唱,中世紀的歐洲誰都想到我們中國來,因為此時的中國被宣傳的遍地都是黃金。
然而,不進則退,進入明清時期,因為種種原因,我國實行了閉關鎖國,開始與世界脫軌。在1840年鴉片戰爭的隆隆炮聲中,中國,這個曾輝煌幾千年的古老國家,被迫打開了國門,從此陷在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里,開始了長達百年的任人宰割的歷史。
幾經磨難,中國共產黨領導著全國人民打敗了國民黨反動派,將帝國主義趕出了中國,在一窮二白的基礎上迎來了新中國,中國人民迎來了全新的生活。翻過歷史的篇章,我們發現在短短的幾十年里,中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科技、軍事、經濟、文化、體育事業等迅速發展并日益走在世界的前列,中國已經重新在世界事務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作為一個中國人,我為她所發生的變化而自豪。那么,今天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當代中國的偉大成就。
一、科技發展方面:
1、航空航天技術發展迅速
(1)、擁有自己的衛星定位系統
2000年12月21日,我國自行研制的第二顆“北斗導航試驗衛星”發射成功,它與2000年10月31日發射的第一顆“北斗導航試驗衛星”一起構成了“北斗導航系統”。這標志著我國將擁有自主研制的第一代衛星導航定位系統,這個系統建成后,主要為公路交通、鐵路運輸、 海上作業等領域提供導航服務,對我國國民經濟建設將起到積極的作用。
(2)、成為世界上第三個載人航天飛行的國家
2001年1月10日,我國自行研制的“神舟二號”在中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升空,并成功進入預定軌道。1月16日,“神舟二號”無人飛船準確返回并成功著陸。這是中國航天在新世紀的首次發射,也是我國載人航天工程的第二次飛行試驗,它標志著我國向實現載人飛行邁出了重要的一步。
二○○三年十月十五日,是神州大地為之歡騰振奮的日子,是所有炎黃子孫為之驕傲自豪的日子,也是整個世界為之屏息驚嘆的日子,是一個必將加載人類史冊的日子:中國神舟五號載人飛船發射成功了!中國人圓了數千年的飛天夢! 神舟五號發射成功,標志著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成功掌握載人航天技術的國家,揭開了太空歷史的新篇章,而中國還是一個發展中國家!
?????????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中國為其對人類的空間探索做出自己的貢獻感到非常驕傲。盡管神州5號在22小時18分鐘內僅僅繞地球轉14圈,但它清楚的體現了中國的奉獻、合作和探索未知的精神。同時,這一事件將對中國的經濟和社會發展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
而2005年10月12日,則是永遠值得中國人驕傲的日子 “神六”于12日上午發射成功!“神六”是我國第6架航天飛船,這一次,在艙里竟然裝了兩個人!不像“神五”,只能裝一個人,而且,這次的飛行由費俊龍和聶海勝來飛,他們倆在宇宙中漂游了5天5夜!他們安全返回檢查時身體良好,在艙里沒有受到任何影響。
????我們中國是全世界第三大宇宙飛船成功的國家,在此,我覺得我為中國而驕傲,因為我們中國是一個為世界事務不斷做出貢獻的大國家!
2、在納米技術領域屢創佳績
我國科學家在納米科技研究方面,居于國際科技前沿。最近的一次,我國科學家在世界上首次直接發現納米金屬的“奇異”性能—超塑延展性,納米銅在室溫下竟可延伸50多倍而不折不繞,被譽為“本領域的一次突破,它第一次向人們展示了無空隙納米材料是如何變形的”。從總體看,目前我國有關納米論文總數排行世界第四,在納米材料研究方面已在國際上占一席之地。
3、擁有能在高原建造鐵路的技術
(1)、青藏鐵路史無前例
青藏鐵路的出現在全世界范圍內贏得了一陣陣贊嘆和感慨。“一項史無前例的工程”、“中國公共建設史上的一座里程碑”就是西方媒體對青藏鐵路的評價。考察過青藏鐵路后,美國俄勒岡州立大學著名凍土專家文森教授說:“青藏鐵路是21世紀工程建設領域最偉大的成就之一。”青藏鐵路建設遇到了工地氣溫低、高原缺氧、永久凍土等問題,還有地震、生態環境保護、野生動物遷徙等難題,但都得到了很好的解決。
?隨著這條1142公里長的“天路”從格爾木成功鋪軌至拉薩,世界鐵路建設史、中國作為統一多民族國家的發展史以及青海西藏兩省區人民的生活史都掀開了新的一頁。
????短短4年多時間,跨越世界屋脊的青藏鐵路就宣告全線貫通,包括藏族同胞在內的全體中國人的百年夢想終于實現。這是經過改革開放,中國綜合國力顯著提升的表現;是人類千百年來對青藏高原不斷認識、探索以及與之親近、融合的一次升華;是中國人以“挑戰極限、勇創一流”的新時期民族精神在“世界屋脊”上的體現。
(2)、創造九項鐵路紀錄
青藏鐵路的建成刷新了一系列世界鐵路的歷史紀錄:
①、青藏鐵路是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鐵路:鐵路穿越海拔4000米以上地段達960公里,最高點為海拔5072米。
②、青藏鐵路也是世界最長的高原鐵路:青藏鐵路格爾木至拉薩段,穿越戈壁荒漠、沼澤濕地和雪山草原,全線總里程達1142公里。
③、青藏鐵路還是世界上穿越凍土里程最長的高原鐵路:鐵路穿越多年連續凍土里程達550公里。
④、海拔5068米的唐古拉山車站,是世界海拔最高的鐵路車站。
⑤、海拔4905米的風火山隧道,是世界海拔最高的凍土隧道。
⑥、全長1686米的昆侖山隧道,是世界最長的高原凍土隧道。
⑦、海拔4704米的安多鋪架基地,是世界海拔最高的鋪架基地。
⑧、全長11.7公里的清水河特大橋,是世界最長的高原凍土鐵路橋。
㈨、建成后的青藏鐵路凍土地段時速將達到100公里,非凍土地段達到120公里,這是目前火車在世界高原凍土鐵路上的最高時速。
在世界屋脊上,修建海拔最高、線路最長的高原凍土鐵路,創下九大世界之最,是人類鐵路建設史上前所未有的偉大壯舉。是值得每一個中國人驕傲的偉大創舉!
二、體育運動方面:
曾幾何時,中國人被稱為“東亞病夫”,而今再看中國已經儼然成為一個體育大國,這巨大的變化卻僅僅發生在幾十年間。
1、各項競賽成就斐然
(1)、優勢項目繼續保持;(如乒乓球\跳水\體操\舉重\羽毛球\射擊\等)
57年的建國之路同時也是57年的建設體育強國之路。1956年,我國運動員第一次打破世界紀錄,1959年,我國運動員第一次獲得世界冠軍。我國不僅重返奧運賽場,進軍亞運會,實現了“奧運會”上金牌零的突破,從而確定了我國體育在世界體壇的重要地位。建國以來至2003年底,我國運動員獲得1692個世界冠軍,創超世界紀錄1103次。特別是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國運動員獲得1662個世界冠軍,約占建國以來獲世界冠軍總數的98%。尤其是2000年,共取得110個世界冠軍,成為建國以來的最高點。2000年悉尼奧運會上,中國體育代表團獲得28金16銀15銅的優異成績,金牌總數躍居世界第三位,實現了20世紀80年代確定的我國在2000年奧運會上力爭名列前茅的體育發展戰略目標。2002年鹽湖城冬季奧運會上,我國取得了2金2銀3銅的優異成績,實現了中國在冬奧會上金牌“零”的突破。
(2)、劣勢項目水平提高;(如田徑\皮劃艇\網球\圍棋等)
2、??全民健身運動方面
新中國成立以來,黨和國家一直十分重視體育事業的發展。在黨中央三代領導集體的關懷下,體育設施方面的建設得到了空前發展,取得了一系列的巨大成就。
????1995年,國務院頒布了《全民健身計劃綱要》,有效地激發了廣大群眾參與體育活動的積極性。截至到2000年,16歲以上城鄉居民有35%的人參加過一次或一次以上體育活動,約占全國總人口的18.3%。同時,我國體育社會化程度不斷提高,社會化群眾體育組織網絡體系不斷完善。據對26個省、自治區、直轄市調查統計,省以下各級、各類體育社會團體有5.3萬個,團體會員21.3萬個,個人會員866.5萬人。到2000年,全國城市和鄉鎮共有體育指導站13.7萬個,在指導站參加活動的人數共計1188萬人。到2003年,全國已有各級社會體育指導員近33萬名。我國社會體育已初步形成了一個以體育社會團體為基礎,以基層體育指導站(點)、體育場地設施為依托,以社會體育指導員為骨干,以廣大人民群眾為主體的覆蓋面廣、包容量大的社會體育組織網絡。
?3、?體育設施建設方面:?
?1949年建國初期,我國僅有體育場地幾千個;而據1995年第四次全國體育場地普查統計,我國的體育場地已發展到近62萬個,占地面積達到10.7億平方米。各級政府積極興建群眾體育健身場館,利用體育彩票公益金建設?“全民健身工程”和青少年體育俱樂部。截止目前,各地共投資興建健身路徑22059條,興建全民健身工程4097個,為全民健身活動的開展提供了更好的條件。
4、積極推進奧運會場館和相關設施建設,確保奧運會舉辦成功
???? 2001年7月,在我國政府和全國人民以及海外華人、華僑熱情支持和共同努力下,北京成功獲得2008年第29屆奧運會主辦權。中國體育史由此翻開新的一頁。為確保奧運會舉辦成功,按照北京申辦奧運會的承諾,我國政府和北京市等各有關城市,投入巨資興建奧運會比賽場館和相關設施。根據國務院批準的《2008年奧運會比賽場館及相關設施建設規劃方案》,將新建改擴建35個比賽場館,建設面積140萬平方米,總投資166億元;新建4處奧運會相關設施,建設面積達122萬平方米,總投資139億元;新建改擴建國家隊訓練基地10處,建設面積31萬平方米,總投資20億元。目前,奧運會的主會場——國家體育場已經開工建設,其它設施建設正穩步推進。
軍事方面:
1、軍隊信息化建設的發展;
2、軍人社會地位的提高;
3、更多的高科技武器裝備部隊;
4、中國軍隊關于信息化戰爭的理論的發展"
5、殲10成功研制并裝備部隊;
經濟:
1.外匯儲備居世界首位;
2.國內生產總值以10%左右持續增長;
3.稅收總額居世界第二;
4.城鎮就業率增加;
5.穩步向世界第二大經濟體邁進;
新中國歷史上經濟建設的偉大成就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初期,國內外敵對勢力就預言:“共產黨只能領導群眾搞階級斗爭和政治運動,但他們不懂經濟,在經濟建設方面是外行”;“共產黨解決不了中國經濟問題和人民群眾的吃飯問題”。在社會主義建設過程中,他們又經常散布“社會主義失敗論”,說“社會主義經濟建設長期發展緩慢”等等。然而事實如何呢?新中國50多年來經濟建設的輝煌成就,中華民族正在振興和騰飛的現實,最終證明了國內外敵對勢力的各種奇怪論的徹底破產。
????看中國的經濟發展,很顯然改革開放以來的變化是令世人矚目的。20多年來,國民經濟增長己翻了兩番以上,年均增長達到9%,2002年國內生產總值己超過十萬億元,位居全世界第六位。主要工農業產品產量都居世界前列,商品短缺的狀況基本結束,大多數居民達到了小康。在當前世界經濟發展不景氣的局面下,中國經濟長期保持快速增長的勢頭,外商紛紛搶灘中國,它最有力地駁斥了所謂“共產黨解決不了經濟問題”的謊言。
三十年的偉大成就
?石油由20萬噸增至10595萬噸
????煤炭由4292萬噸增至6.2億噸
????鋼鐵由97.8萬噸增至3802萬噸
????發電量由45。5億度增至3006億度
????水泥由141萬噸增至7986萬噸
????化肥由7萬噸增至1232萬噸
????機床由0.16萬臺增至13.4萬臺
????棉紗由32.7萬噸增至293萬噸
????棉布由25.2億米增至134.7億米
????自行車由2.1萬輛增至1302萬輛
????汽車由0增至22.2萬輛
????拖拉機由0增至9.8萬臺
????手扶拖拉機由0增至21.8萬臺
????鐵路機車由0增至512臺
????化纖由0增至45萬噸
????電視機由0增至249.2萬部
????縫紉機由0增至768萬架
????手表由0增至2216萬只①
????農業上主要產品的產量,從1950年到1980年的增長也是大幅度的。例如:
????糧食由2494億斤增至6364.4億斤
????棉花由44.45萬噸增至270.7萬噸
????油料由297.2萬噸增至769.1萬噸
????糖由24.2萬噸增至257萬噸
????茶葉由4.1萬噸增至30.4萬噸
????生豬由5775萬頭增至30543.1萬頭
????大牲畜由6002萬頭增至9524.6萬頭
????水產品由44.8萬噸增至449.7萬噸②
????其中糧食等產品的年均增長還大大高于改革以來20多年的年均增率。
????到70年代末,我國的鋼鐵、石油、煤炭、糧食、棉花、棉紗等主要工農業產品的產量就進人世界前列。工業門類齊全程度、技術水平和開發能力在發展中國家中是首屈一指的,并在部分領域接近甚至達到發達國家水平。中國的經濟實力在全球排名從1949年的第13位上升到第六經濟大國(不包括前蘇聯)。
新中國經濟發展取得了舉世囑目的成就
????經過五十多年的發展,我國經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新中國的社會財富有了很大增長,產業結構有了顯著改觀,已由過去經濟比較單一的農業國,逐步發展成為具有一定水平的工農業國。通過長期的大規模經濟建設,逐步建立起了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國防工程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據統計,1949年至1988年間,全民所有制固定資產投資累計達2.15萬億元。我國50多年的奮斗走過了西方發達資本主義國家一兩百年的路程。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我國農村生產關系調整,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大大激發了廣大農民的生產積極性。我國的農村經濟經過二十多年的發展,已經發生了深刻的變革,一種新型的農村經濟發展模式正在逐步形成。我國農業生產以年均8.2%的速度持續增長,已經基本解決了13億人口的溫飽問題,這在世界經濟發展史上都不失為一大奇跡。在工農業生產不斷發展的基礎上,我國各族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明顯改善和顯著提高,人民的教育水平和人口素質有了較大改觀,科技實力以及高科技發展正呈現出良好的發展勢頭,中國的綜合實力明顯增強,2002年綜合國力世界排名居第六位。
教育:
1.教育公平化的確立;
2.加大對落后地區教育水平的提高;
3.提高大學的教育水平;
4.加大職業教育的力度;
一、教育事業
???(一)普及義務教育取得巨大成就,全民受教育水平大大提高
????解放前,我國是一個文盲、半文盲人口占80%的國家。1986年我國頒布了《義務教育法》,自此,普及九年義務教育成為教育發展的“重中之重”任務。在各級政府和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下,經過多年的艱苦努力,到2000年,我們如期實現了基本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基本掃除青壯年文盲的宏偉目標,“普九”的人口覆蓋率達到85%,青壯年文盲率下降到5%以下。對于我們這樣一個人口眾多的發展中國家來說,這是一項了不起的成就。?到2002年底,全國實現“兩基”人口覆蓋率已經達到91%。
??? 進入21世紀,我國農村義務教育管理體制實現了重大調整。根據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和《國務院關于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農村義務教育管理體制進行了重大改革,明確了“實行在國務院領導下,地方政府負責、分級管理、以縣為主的體制”,實現了農村教育由農民為主舉辦向政府舉辦的歷史性轉變。
??? 國家對尚未實現普及義務教育的農村貧困地區給予了特殊扶持,初步統計,“九五”和“十五”計劃的十年中,中央財政增加用于農村基礎教育的投入,大約有350億元,先后啟動實施了“農村中小學危房改造工程”、“貧困地區義務教育工程”、“農村寄宿制學校建設工程”、“農村中小學現代遠程教育工程”等,新建了大批農村中小學校,顯著改善了農村中小學辦學條件。
??? 基礎教育發展為提高民族科學文化素質奠定了重要基礎。實施義務教育法以來,我國人均受教育年限從1985年的4.3年提高到2001年的8年,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表明,與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相比,我國每10萬人口中具有大學程度的人數由1422人上升到3611人;具有高中程度的人數由8039人上升到11146人;青壯年文盲率由10.34%下降到4.8%,下降了5.54個百分點。
?? (二)大力發展高中階段教育,基本建成結構較完整、專業較齊全的職業教育體系
??? 十三屆四中全會以來,黨中央、國務院先后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發展高中階段教育。國務院先后頒布了《關于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決定》和《關于大力推進職業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推動職業教育改革與發展進程。中等職業教育培養規模持續穩定增長,2002年中等職業學校在校生達到1120萬人,是1978年在校生規模127萬人的近9倍,而1949年職業教育在校生規模只有23萬人。從1989年到2001年,我國中等職業教育培養了4500多萬畢業生。高等職業教育迅速發展,高等職業技術學院已達到711所,高等職業教育構架已經初步建立。
??? 隨著義務教育的廣泛普及和高等教育大幅度擴招,高中教育特別是普通高中教育成為群眾關注的“焦點”,社會需求日益強烈。近年來普通高中教育發展迅速,1949年全國普通高中在校生是20.7萬人,1980年增加到970萬人,2002年普通高中在校生達到1684萬人,2003年在校生達到1965萬人,高中階段毛入學率達到43.8%。為了支持高中階段教育發展,國家安排專項資金扶持優質普通高中擴招,支持中等職業技術學校改善實訓條件,擴大培養規模提高教學質量。
??? (三)高等教育不斷快速發展,為經濟和社會發展提供了人才和技術支持
??? 2002年,我國高等院校本專科在校生人數1460萬人,是1949年的125倍,是1978年的17倍;在學研究生50.1萬人,招生20.26萬人,而1949年我國在學研究生規模僅有629人,1978年在學研究生規模是1.1萬人,目前的在校生規模是1978年的45倍。從1989年到2001年我國普通和成人高等院校共培養了近1200萬本專科畢業生,30多萬名研究生,通過自學考試獲得本專科學歷的達343萬人,為現代化建設輸送了大批專門人才。
??? 1990年我國的高等教育毛入學率只有3.4%,1995年為7.2%,2000年達到12.5%,到2002年我國高等教育毛入學率就達到了15%,步入了高等教育大眾化階段。
??? 高等學校的辦學水平進一步提高,科研實力逐步增強。從“九五”計劃開始,國家啟動實施了高等教育“211工程”,立足于服務和促進我國經濟建設、科技創新和社會發展,重點建設了95所重點大學和602個重點學科建設項目。中央專項資金投入87.55億元,加強了對高等學校的重點學科和公共服務體系建設。國家還啟動了一流大學和高水平大學建設,使高等院校學科實力顯著增強,教學科研條件明顯改善。高校的科研經費從1990年的14億元增加到2001年的173億元,增長了11倍多。高校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70%以上、重點項目一半左右,承擔國家863計劃項目30%以上,科研實力顯著增強。
??? (四)我國高等教育的各項改革全面推進,開創了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新局面
??? 實施了高校后勤社會化改革,建立了教育投入的多元化機制。長期以來,我國高等教育形成了學校辦社會的體制,從教學、科研到后勤服務自成體系,沉重的后勤服務負擔影響了辦學效益的提高。1999年國務院全面部署和推動實施高校后勤社會化改革。從2000年起連續兩年中央安排了引導性投資,大規模推進社會化學生公寓和餐廳等生活設施建設。經過三年的積極推動和支持,全國新建社會化學生公寓4300萬平米,超過建國50年累計建設量(3200萬平米)的總和,新建和改造學生食堂530萬平米,接近建國50年累計建設量(570萬平米)的總和。后勤社會化改革保證了高校擴招的順利進行。
??? 深化高等教育管理體制改革,順利實現了部分院校體制轉軌。高等教育要適應當今科技發展進程中多學科交叉滲透的趨勢和適應高素質創新人才的需要,就必須改變長期存在的條塊分割、行業部門辦學、學科設置偏窄、學校規模偏小的狀況,優化資源配置,提高質量和效益。從1998年到2000年,按照“共建、調整、合作、合并”的方式,原國務院部委管理的400余所高校多數劃轉為中央和地方共建、以地方為主管理;全國有612所高校調整合并組建為250所綜合性、多學科大學。經過三年積極穩妥的推進,基本形成了中央和省級人民政府兩極管理、以省級政府為主的新體制,擴大了高校辦學自主權,優化了高等教育資源配置。
??? 高校招生收費和畢業生就業制度改革順利推進。從20世紀90年代初開始,國家在高等教育階段實行成本分擔機制,高校招生實行收費制度改革。為了幫助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完成學業,國務院從1994年起動用總理預備金和財政專項撥款十多億元,用于資助高校經濟困難學生。同時,建立健全了一套以“獎、貸、助、補、減免”為主要內容的資助政策體系,做到使學生不因家庭經濟困難而失學。高校畢業生就業制度改革逐步推進,目前已徹底改變了大學畢業國家包分配的格局,畢業生雙向選擇就業,適應了市場經濟體制的要求。
??? (五)重點扶持西部地區教育,促進了區域之間教育協調發展
??? 多年來,國家非常重視西部欠發達地區和少數民族地區人才培養工作,對西部地區教育發展給予了重點扶持。早在1983年國家就設立了“普及小學教育專項補助資金”,對西部地區農村小學校舍建設給予專項資金支持。實施義務教育以來,國家一直設立各種專項資金,對西部農村中小學教育給予傾斜扶持。此外,國家組織舉辦了內地西藏中學(班)和內地新疆班,在內地高校舉辦了少數民族預科班,顯著促進了西部民族教育發展。
??? 為了提高西部地區教育教學質量,國家組織實施了“東部地區對口支援西部貧困地區學校工程”和“大中城市對口支援本省貧困地區學校工程”,組織東部每個發達省市選擇100所左右條件較好的學校,對口支援西部每個省區貧困地區100所左右學校。截至2002年7月,東部地區向西部地區選派支教教師1716人次,管理人員91人次。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14所高校,還對口支援石河子大學、青海大學等14所西部地區重點建設的高校。
??? 2000年在國務院領導下啟動實施了“西部一省一校”項目,利用國債資金支持西部地區每省重點建設了一所大學。在加大力度支持西部基礎教育和高等教育發展的同時,國家進一步加強了西部技能型專門人才培養步伐,通過政策導向和資金支持,加強中等職業教育發展,國家安排國債資金8億元,改善了中西部390所縣級中等職業學校教學實訓條件,為提高西部農村勞動力素質和轉移農村富余勞動力創造條件。
????(六)實施現代遠程教育工程,加快實現教育手段的現代化
??? 全面推進以計算機和網絡通訊為基礎的教育信息化建設,是推動教育現代化的重要措施。1995年國家開始建設中國教育科研網(CERNET),到2001年已經建成2萬公里的高速傳輸網。高等教育“211工程”對“中國教育科研計算機網地區主干網和重點學科信息服務體系”和“中國高等教育文獻保障體系”的重點建設,歷史性地推動了我國高等教育信息化進程。
??? 2002年國家啟動實施了“西部高校計算機校園網工程”,國債投資9億元建設了西部地區152所本科大學校園網網絡基礎設施,徹底改變了目前西部地區三分之一的高校僅有校內局域網、三分之一的高校根本沒有計算機校園網的局面。
??? 2003年國家啟動實施了“農村中小學現代遠程教育工程”,國家計劃投入專項資金支持農村中小學實施三種模式的遠程教育設施配置。據統計,全國中小學擁有的計算機,從1999年底的121人1臺提高到2002年的35人1臺。到2003年,全國中小學校擁有計算機663萬臺,平均每32名學生擁有1臺計算機。
??? (七)大力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教師待遇和社會地位顯著提高
??? 黨和政府高度重視教師工作。1993年我國頒布了《教師法》,明確規定“教師平均工資水平應當不低于或高于國家公務員的平均工資水平”,此后,國家多次提高教師工資標準。2001年全國高等學校、中學、小學教師月平均工資比1995年分別提高了179.8%、100.4%和93.7%,教師成為越來越具有吸引力的職業。從“八五”計劃開始,國家就設立了“城市中小學教職工住房建設專項資金”,支持城鎮教師住房建設。到2000年,城鎮教師家庭人均住房面積從1993年底的6.9平米提高到10.8平米,超過了同期城鎮居民的平均水平。
??? 教師隊伍建設也取得了豐碩成果。1989年至2001年,高等師范院校共培養本科畢業生約99萬人,專科畢業生約226萬人,中等師范學校畢業生約307萬人。小學、普通初中、普通高中教師的學歷合格率,1988年分別是68.1%、35.6%、41.3%,到2001年已經提高到96.8%、88.7%和70.7%,教師隊伍素質有明顯提高。
第4篇: 怎么理解過去一百年黨的偉大成就
偉大成就堅定道路自信(思想縱橫)在偉大祖國73華誕之際,我參加了單位組織的“光影鑄魂”主題黨日活動,集中觀看了抗美援朝題材影片《長津湖》,再一次重溫這段悲壯歷史,再一次深刻感悟偉大抗美援朝精神。1950年10月,新中國剛剛成立一年,
根據省局黨組《關于舉辦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讀書班的通知》要求,我中心通過專題學習、專題研討以及交流分享等形式,系統的對《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進行了深入的學習與交流,下面我就來談一談我個人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是在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相互疊加的大背景下,對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治國理政重大戰略部署、重大理論創造、重大思想引領的系統呈現。它生動記錄了新一代黨中央領導集體統籌兩個
《真抓實干做好新發展階段“三農工作”》是《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中的文章,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在2020年12月28日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的集體學習時的講話。文章指出,我常講,領導干部要胸懷黨和國家工作大
在《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從嘉興南湖中駛出的小小紅船,到世界上最大的執政黨,在中國共產黨的字典里,“人民”一詞從來都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以馬克思主義戰略家的博大胸襟和深謀遠慮,在治國理政和推動全球治理中牢固樹立戰略意識,在不同場合多次圍繞戰略策略的重要性,戰略和策略的關系,提高戰略思維、堅定戰略自信、強化戰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集中展示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相互疊加背景下,如何更好地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而進行的生動實踐與理論探索;對于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
在黨組織的關懷下,我有幸參加了區委組織部組織的入黨積極分子培訓班。為期一周的學習,學習形式多樣,課程內容豐富,各位專家的講解細致精彩,對于我加深對黨的創新理論的認識、對黨的歷史的深入了解、對中共黨員的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共建網上美好精神家園》一文中指出:網絡玩命是新形勢下社會文明的重要內容,是建設網絡強國的重要領域。截至2021年12月,我國網民規模達10 32億,較2020年12月增長4
剛剛召開的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七次全體會議上討論并通過了黨的十九屆中央委員會向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報告、黨的十九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向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工作報告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