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漢語詞匯,拼音為zhì yuàn,釋義指志向和愿望;有志于并情愿;自愿, 以下是為大家整理的關于第八批在韓志愿軍烈士遺骸新聞4篇 , 供大家參考選擇。
第八批在韓志愿軍烈士遺骸新聞4篇
韓國正式交還437具中國人民志愿軍遺骸
2014年03月28日09:21 新華網
新華網韓國仁川3月28日電(記者張青) 根據中韓雙方達成的共識,經過相關部門共同努力,當地時間3月28日上午7時30分,中韓雙方在韓國仁川國際機場,舉行在韓中國人民志愿軍烈士遺骸交接儀式。
中方交接在韓志愿軍烈士遺骸代表團團長、民政部優撫安置局局長鄒銘與韓方代表、韓國防部軍備控制次長文尚均準將現場簽署了交接書,確認交接437具志愿軍烈士遺骸以及相關遺物。隨后,中方為烈士遺骸覆蓋國旗,并舉行了簡短祭奠儀式,烈士遺骸由中方禮兵護送登上運送遺骸專機。專機將于28日上午飛抵沈陽,祖國和人民將以莊嚴的禮儀迎接烈士英靈回家。
這些烈士是抗美援朝戰爭時期犧牲并散葬在朝鮮半島軍事分界線以南。近年來,經韓方發掘、鑒別后集中安葬在韓國京畿道坡州墓地。2013年6月,韓國總統樸槿惠訪華期間,向中國領導人提出移交在韓志愿軍烈士遺骸。在中韓兩國領導人共同關心和推動下,經過雙方相關部門多次磋商,最終確定交接相關事宜。2013年12月19日,雙方啟動烈士遺骸起掘工作;2014年3月17日,雙方共同實施了遺骸裝殮入棺活動,中方派團出席并舉行了悼念儀式。經過認真準備,3月28日雙方正式實施交接。
交接儀式結束后,中韓雙方現場向媒體發布消息。中方代表團團長鄒銘表示,兩國從人道主義出發,本著坦誠友好、務實合作的精神,共同推進實施了中國人民志愿軍烈士遺骸交接。中方感謝韓方相關部門和工作人員的合作與努力,感謝韓方媒體、公眾對遺骸交接所表達的友好與善意。根據中韓雙方共識,雙方將建立長效合作機制,對今后在韓國發掘的志愿軍烈士遺骸,于每年清明節前協商交接。
長眠沈陽的最高級別志愿軍烈士
今年是蔡正國烈士誕辰100周年。他曾是中國人民志愿軍五十軍第一副軍長,是在抗美援朝戰場上犧牲的我軍職務最高的指揮員之一,也是安葬在沈陽抗美援朝烈士陵園級別最高的一位軍人。當年,聞聽他殉國消息后,毛澤東悲痛地說:“蔡正國,蔡正國,不幸殉國,又折我一員驍將! ”在他身后,有著一段隱秘家事。
1952年,蔡正國和妻兒合影。
蔡正國烈士簡歷
蔡正國 (1909~1953),江西永新人,中國人民志愿軍第五十軍副軍長,革命烈士,1953年在朝鮮戰場犧牲,是抗美援朝戰爭中我軍犧牲的最高指揮員之一。
1929年參加革命。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后,任一一五師補充團參謀長,參加了平型關戰斗。抗日戰爭勝利后,1946年7月,任東北民主聯軍第四縱隊第十一師師長。其間,組織指揮部隊參加了營口、海城、桓仁、新開嶺、南山城子、梅河口、鞍山及平綏線上的康安、懷來等戰斗。1948年10月,在塔山阻擊戰中,率部堅守陣地,保障了我軍全殲錦州之敵的重大勝利。后任東北野戰軍第四十一軍第一二一師師長、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十軍副軍長。參加平津戰役后,隨軍打過長江。指揮全軍取得衡寶戰役和廣西橫縣以東戰斗的勝利,旋追殲殘敵,強渡瓊州海峽,于1950年4月,解放海南島。
朝鮮戰爭爆發后率部入朝,編入中國人民志愿軍。先后任中國人民志愿軍四十軍副軍長、五十軍副軍長,1953年4月12日在朝鮮戰場犧牲。
摘自 百度百科蔡小東在鴨綠江斷橋邊“為了和平”志愿軍大型雕塑前憑吊。本報記者(右)和馬曉麗在大連相聚。
沈陽的北郊。抗美援朝烈士陵園。
蒼松翠柏交錯掩映之間,時間留下的往事,凜冽的、感動的、驚天動地的,都在這里沉淀出一份久違的蕭瑟。
蔡正國的墓碑,立在抗美援朝紀念碑的右后方,墓碑上鐫刻著“烈士蔡正國同志之墓”,再往后,又是一大片沒有墓碑的墓穴,相關工作人員介紹說,那是些不知名的烈士,“陵園中共有324個墓穴,身份清楚的只有123位烈士。 201個是空墓! ”
蔡正國墓碑的后面刻著碑文:“中國人民志愿軍第五十軍副軍長蔡正國同志江西永新縣車田村人……”總計358個字。
1953年4月,蔡正國正戰斗在朝鮮戰場時,妻子張博正在辦手續,準備帶兩個兒子去朝鮮與蔡正國團聚。偏偏在這個時候,傳來了蔡正國犧牲的消息……
三個孩子兩個罹難
抗美援朝烈士陵園的劉科長對蔡正國有許多了解。他回憶說,蔡正國去世一年后,他剛年滿六歲的大兒子蔡四東也在一次事故中意外喪生。后來蔡正國安葬時,由于小兒子蔡小東還小,妻子沒帶上他,她一個人來送別丈夫。此前,他還曾經有過一個女兒,不過由于出生在戰時,后來因為妻子的營養不良進而沒有奶水哺育,而被活活餓死了。
劉科長說,每逢清明、“七一”這樣的日子,烈士陵園都會迎來一個短暫的高峰期,而在平日里,這里是很少有人來觀瞻的。“記得有個叫黃江(音)的老人,每年清明都會來祭拜,并且會對著蔡正國烈士的墓穴傾訴許久,那些老舊的往事,引出了不少的眼淚。據說,他是當年五十軍警衛連的一個連職干部,最近幾年,沒再見過他。”
劉科長回憶說,前些年,看到過蔡正國的妻子來過幾次,這些年少了,估計也是年歲大了,來來往往的不方便,倒是他的兒子——蔡小東每年清明都會來祭拜。今年,他又去給父親蔡正國獻了花,說本來全家人都打算過來,不過有點事情耽誤了,因為今年是蔡正國烈士誕辰一百周年。
兒媳馬曉麗成為作家
為了解蔡正國更多的家事,記者趕往大連尋找蔡小東的妻子、沈陽軍區作家馬曉麗。她是一位出色的軍旅作家,曾出版過軍事題材長篇小說《楚河漢界》等作品。
馬曉麗也是出生在軍人家庭。她回憶說,“因為出生在軍人家庭,我從小就知道蔡正國的故事,小時候很多軍人的小孩子一起去烈士陵園掃墓,孩子們沒有那樣深刻的認識,沒有悲傷,都紛紛去烈士墓穴那里找爸爸,正是那個時候,我開始得知蔡正國烈士的事跡。 ”
關于蔡正國,給馬曉麗最深的印象是他留下的遺物,一個上鎖的鐵皮箱。里面有蔡正國使用過的幾個公文包、各種紀念章、手書家信、歷史照片、手戳、紀念冊、手絹……還有一件血跡斑斑的毛背心,這正是蔡正國犧牲時穿著的背心。
馬曉麗說:“或許人真的那么早早地就走了,才會有這么多寶貴的東西留下來,我們通過這些遺物去解讀我們的父親,他的日記,他給母親留下的那些信。 ”
她開始習慣用文字寄托情感、尋找父親。馬曉麗與蔡小東合著的《閱讀父親》一書,承載著自己和蔡小東對父親的全部認知和理解,密密匝匝的文字,也寄托著對亡父的思念……
妻子在組織勸說下再嫁
蔡正國妻子張博年事已高,馬曉麗說,家里人通常都不會對她提起往事,已經過去這么多年了,一提她還是淚流滿面。他們的大兒子蔡四東因一次意外事故去世,張博愧疚了一輩子,“她總說是自己的錯,說自己對不起孩子,更對不起犧牲的丈夫。 ”
從那以后,張博幾度臨近崩潰邊緣,相繼的喪夫喪子讓她悲痛欲絕,“四東出事后我整天哭,精神有點失常,腦子一會兒清楚一會兒糊涂的,身體虛弱得走不了路,只好一天到晚躺在床上。 ”
熬了六年,張博終于在組織的勸說下改嫁,新婚丈夫叫董鳳奎,是某駐軍醫院的政委。
張博再婚的時候,她與丈夫董鳳奎來到抗美援朝烈士陵園祭奠蔡正國。董鳳奎在蔡正國的墓前宣誓:“蔡副軍長,請您放心,我一定會盡自己最大的能力照顧好張博同志,照顧好您的兒子小東! ”此刻,一旁的張博淚如泉涌。
此后,也正如董鳳奎的誓言那樣,數十年來,他對張博母子盡心盡力,為了照顧他們,甚至30年未曾回過山東老家。晚年的董鳳奎患了骨癌。如今已告別人世。
兒子18歲才知自己身世
蔡正國的兒子蔡小東從部隊轉業后,分配到大連市旅游部門,目前已退休。
蔡小東18歲之前,一直以為自己姓董,他的親生父親是董鳳奎。他愛軍事,喜歡與軍事有關的一切事物。
直到蔡小東18歲的某一天,一位蔡正國生前的戰友做主,將蔡小東的真正身份告知于他。
在八七療養院,蔡小東清晰地記得,那一天,沙發上坐滿了首長,旅大警備區第一副司令趙國泰首先領大家讀了一段毛主席語錄后,對蔡小東說:“今天我們把你找來開這個會,要鄭重地向你說明你的身世。 ”“你不姓董,你姓蔡。你父親的名字叫蔡正國。 ”“你的父親蔡正國同志是革命烈士,他是五十軍第一副軍長,是在抗美援朝戰場上犧牲的我軍職務最高的指揮員之一。 ”
蔡小東只記得,得知自己的身世后,他十分震驚,首長們讓他發言時,他慷慨激昂、滔滔不絕,語言流暢、條理清晰,但究竟講了什么自己并不清楚……他終于因過度刺激昏倒在地。
得知自己的身世后,蔡小東來到了抗美援朝烈士陵園祭奠生父蔡正國烈士。
他寫下了這樣的挽聯:“三鞠父陵泣挽,碑文字字扣我心弦。風吹紅旗艷,烈士血染。革命遺志,后人承擔。子承父志,任重路遠。前赴后繼兒接班。征途上,擎先烈精神,勇往直前! ” 本報記者 顧珍妮
圖片據《閱讀父親》
蔡正國與塔山阻擊戰
1948年遼沈戰役中,東北野戰軍第二兵團司令員程子華考慮到四縱第十二師自塔山阻擊戰開始以來一直擔任正面阻擊任務,戰斗傷亡減員很大,決定調蔡正國的第十師二十八團接替十二師負責防守塔山以東陣地。
10月13日,剛從華北海運到葫蘆島的國民黨精銳部隊——九十五師投入戰斗,該師號稱“趙子龍師”,揚言:“沒有趙子龍拿不下的陣地。 ”
蔡正國師長打電話向第四縱隊指揮所報告前沿戰斗情況時說:“二十八團打得非常英勇,情況是很嚴重的,我們……”說到這里,電話里傳出了連續不斷的轟響,敵人的炮彈就在師指揮部附近爆炸了,縱隊司令員吳克華立即指示:“要告訴同志們,一定要死守陣地……”沒等話說完,電話就不通了。等到過一會兒電話再次接通時,蔡正國已經到了前沿陣地指揮作戰。
10月14日,接替二十八團的十師三十團面對著敵人更加強大的攻勢,以堅強的意志死守塔山。
戰斗結束后,蔡正國麾下的十師二十八團榮獲“塔山守備英雄團”榮譽稱號。
贊歌唱給英雄(外一首)--寫在抗美援朝437具志愿軍烈士遺骸歸國之際
作者:桑福海;
作者機構:不詳;
來源:參花:下半月
ISSN:1008-8407
年:2014
卷:000
期:005
頁碼:P.22-25
頁數:4
中圖分類:E297.5
正文語種:CHI
關鍵詞:抗美援朝;志愿軍;歸國;遺骸;烈士;英雄;歌唱;清明節
摘要:又到了清明節又到了祭奠先人的時節 嫩綠的信草 報告著春天的消息 三五朵野花 在北方的春風里迤邐
尸骨成山,
血流漂杵,
何曾鑄劍為犁?
仁川登陸,
金賊鎖愁眉。
逐鹿中原甫定,
無奈我,
再逞余威!
征夫淚,
春閨夢里,
新婦做新嫠。
凄凄。
哭萬骨,
上甘嶺上,
血色京畿。
魂魄鄉梓去,
新冢葳蕤。
咫尺天涯萬里,
五十載,
今日方遂。
忠魂愿:
屈兵罷戰,
萬里競芳菲。
上一篇:防詐騙心得600字五篇
下一篇:防詐騙心得100字【四篇】
在偉大祖國73華誕之際,我參加了單位組織的“光影鑄魂”主題黨日活動,集中觀看了抗美援朝題材影片《長津湖》,再一次重溫這段悲壯歷史,再一次深刻感悟偉大抗美援朝精神。1950年10月,新中國剛剛成立一年,
根據省局黨組《關于舉辦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讀書班的通知》要求,我中心通過專題學習、專題研討以及交流分享等形式,系統的對《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進行了深入的學習與交流,下面我就來談一談我個人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是在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相互疊加的大背景下,對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治國理政重大戰略部署、重大理論創造、重大思想引領的系統呈現。它生動記錄了新一代黨中央領導集體統籌兩個
《真抓實干做好新發展階段“三農工作”》是《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中的文章,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在2020年12月28日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的集體學習時的講話。文章指出,我常講,領導干部要胸懷黨和國家工作大
在《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從嘉興南湖中駛出的小小紅船,到世界上最大的執政黨,在中國共產黨的字典里,“人民”一詞從來都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以馬克思主義戰略家的博大胸襟和深謀遠慮,在治國理政和推動全球治理中牢固樹立戰略意識,在不同場合多次圍繞戰略策略的重要性,戰略和策略的關系,提高戰略思維、堅定戰略自信、強化戰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集中展示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相互疊加背景下,如何更好地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而進行的生動實踐與理論探索;對于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
在黨組織的關懷下,我有幸參加了區委組織部組織的入黨積極分子培訓班。為期一周的學習,學習形式多樣,課程內容豐富,各位專家的講解細致精彩,對于我加深對黨的創新理論的認識、對黨的歷史的深入了解、對中共黨員的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共建網上美好精神家園》一文中指出:網絡玩命是新形勢下社會文明的重要內容,是建設網絡強國的重要領域。截至2021年12月,我國網民規模達10 32億,較2020年12月增長4
剛剛召開的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七次全體會議上討論并通過了黨的十九屆中央委員會向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報告、黨的十九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向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工作報告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