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xué)》是一篇論述儒家修身齊家治國(guó)平天下思想的散文,原是《小戴禮記》第四十二篇,相傳為春秋戰(zhàn)國(guó)時(shí)期曾子所作,實(shí)為秦漢時(shí)儒家作品,是一部中國(guó)古代討論教育理論的重要著作。經(jīng)北宋程顥、程頤竭力尊崇,南宋朱熹又作《大學(xué)章句》,最終和《中庸》《論語(yǔ)》《, 以下是為大家整理的關(guān)于論語(yǔ)大學(xué)全文讀誦5篇 , 供大家參考選擇。
論語(yǔ)大學(xué)全文讀誦5篇
第1篇: 論語(yǔ)大學(xué)全文讀誦
子曰:“茍志于仁矣。無(wú)惡也”。
君子無(wú)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于是。顛沛必于是。
仁遠(yuǎn)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知者不惑。仁者不憂(yōu)。勇者不懼。
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志士仁人。無(wú)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當(dāng)仁不讓于師。
務(wù)民之義。敬鬼神而遠(yuǎn)之。可謂知矣
君子可欺也。不可罔也。
克己復(fù)禮。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無(wú)怨。在家無(wú)怨。
愛(ài)人。知人。舉直錯(cuò)諸枉。能使枉者直。
居處恭。執(zhí)事敬。與人忠。雖之夷狄。不可棄也。
克。伐。怨。欲。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賢者。友其士之仁者。
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為仁矣。請(qǐng)問(wèn)之。曰。恭寬信敏惠。恭則不侮。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惠則足以使人。“
父在觀其志。父沒(méi)觀其行。三年無(wú)改于父之道。可謂孝矣。
事父母幾諫。見(jiàn)志不從。又敬不違。勞而不怨。
朝聞道。夕死可矣。
吾道一以貫之。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予一以貫之。
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我不欲人之加諸我也。吾亦欲無(wú)加諸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德不孤。必有鄰。
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
吾未見(jiàn)好德如好色者也。
君子無(wú)所爭(zhēng)。
內(nèi)省不疚。夫何憂(yōu)何懼。
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君子泰而不驕。
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君子義以為質(zhì)。禮以行之。孫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君子病無(wú)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君子謀道不謀食。憂(yōu)道不憂(yōu)貧。
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
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視思明。聽(tīng)思聰。色思溫。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問(wèn)。忿思難。見(jiàn)得思義。"
行己有恥。使于四方。不辱君命。
見(jiàn)利思義。見(jiàn)危授命。
君子不重則不威。學(xué)則不固。主忠信。無(wú)友不如己者。過(guò)則勿憚改。
貧而樂(lè)。富而好禮。
士志于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
見(jiàn)賢思齊焉。見(jiàn)不賢而內(nèi)自省也。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lè)之者。
子曰:“德之不修。學(xué)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yōu)也。”
子曰:“志于道。據(jù)于德。依于仁。游于藝。”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伞衿渖普叨鴱闹F洳簧普叨闹!?/p>
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驕且吝。其余不足觀也已。
子曰:“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過(guò)則勿憚改。”
君子恥其言而過(guò)其行。
子曰:“過(guò)而不改。是謂過(guò)矣。”
孔子曰:"益者三樂(lè)。損者三樂(lè)。樂(lè)節(jié)禮樂(lè)。樂(lè)道人之善。樂(lè)多賢友。益矣。樂(lè)驕樂(lè)。樂(lè)佚游。樂(lè)宴樂(lè)。損矣。"
子曰:"質(zhì)勝文則野,文勝質(zhì)則史。文質(zhì)彬彬,然后君子。"
少之時(shí)。血?dú)馕炊ā=渲谏F鋲岩病Q獨(dú)夥絼偂=渲诙贰F淅弦病Q獨(dú)饧人ァ=渲诘谩?/p>
見(jiàn)善如不及。見(jiàn)不善如探湯。
子曰:“道聽(tīng)而途說(shuō)。德之棄也。“
子曰:”不知命。無(wú)以為君子也。不知禮。無(wú)以立也。不知言。無(wú)以知人也。"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子曰:“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非其鬼而祭之。諂也。見(jiàn)義不為。無(wú)勇也。
子曰:“篤信好學(xué)。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亂邦不居。天下有道則見(jiàn)。無(wú)道則隱。邦有道。貧且賤焉。恥也。邦無(wú)道。富且貴焉。恥也。”
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貧而無(wú)怨難。富而無(wú)驕易。
以德報(bào)怨。以直報(bào)怨。以德報(bào)德。
可與言而不與之言。失人。不可與言而與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人無(wú)遠(yuǎn)慮。必有近憂(yōu)。
躬自厚。而薄責(zé)于人。則遠(yuǎn)怨矣。
巧言亂德。小不忍。則亂大謀。
子曰:“眾惡之。必察焉。眾好之。必察焉。”
君子亦有惡乎。子曰:“有惡。惡稱(chēng)人之惡者。惡居下流而訕上者。惡勇而無(wú)禮者。惡果敢而窒者。”
子曰“學(xué)而時(shí)習(xí)之。不亦說(shuō)乎。有朋自遠(yuǎn)方來(lái)。不亦樂(lè)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子曰:“默而識(shí)之。學(xué)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子曰:“性相近也。習(xí)相遠(yuǎn)也。”
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子曰:有教無(wú)類(lèi)。”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天何言哉。四時(shí)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辭。達(dá)而已矣。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
1.
2.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學(xué)。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述而不作。信而好古。
其為人也。發(fā)憤忘食。樂(lè)以忘憂(yōu)。不知老之將至云爾。
多聞。擇其善者而從之。多見(jiàn)而識(shí)之。
子曰:“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wú)益。不如學(xué)也。”
學(xué)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xué)。則殆。
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jǐn)而信。泛愛(ài)眾。而親仁。行有余力。則以學(xué)文。“
子曰:”君子食無(wú)求飽。居無(wú)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xué)也已。“
好仁不好學(xué)。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學(xué)。其蔽也蕩。好信不好學(xué)。其蔽也賊。好直不好學(xué)。其蔽也絞。好勇不好學(xué)。其蔽也亂。好剛不好學(xué)。其蔽也狂。
興于詩(shī)。立于禮。成于樂(lè)。
不學(xué)詩(shī)。無(wú)以言。不學(xué)禮。無(wú)以立。
子曰:”詩(shī)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wú)邪。“
子曰:”恭而無(wú)禮。則勞。慎而無(wú)禮。則葸。勇而無(wú)禮。則亂。直而無(wú)禮。則絞。君子篤于親。則民興于仁。故舊不遺。則民不偷。“
子曰:"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子曰:”上好禮。則民易使也。“
子在齊聞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圖為樂(lè)之至于斯也。“
子曰:“道千乘之國(guó)。敬事而信。節(jié)用而愛(ài)人。使民以時(shí)。”
子曰:“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
臨之以莊。則敬。孝慈。則忠。舉善而教不能。則勸。
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自古皆有死。民無(wú)信不立。
先有司。赦小過(guò)。舉賢才。
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lè)不興。禮樂(lè)不興。則刑罰不中。刑罰不中。則民無(wú)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無(wú)所茍而已矣。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近者悅。遠(yuǎn)者來(lái)。
欲速。則不達(dá)。見(jiàn)小利。則大事不成。
子曰:“以不教民戰(zhàn)。是謂棄之。”
子曰:“無(wú)為而治者。其舜也與。夫何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
惠而不費(fèi)。勞而不怨。欲而不貪。泰而不驕。威而不猛。
不教而殺謂之虐。不戒視成謂之暴。慢令致期謂之賊。猶之與人也。出納之吝。謂之有司。
邦有道則知。邦無(wú)道則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養(yǎng)民也惠。其使民也義。
晏平仲善與人交。久而敬之。
夫子時(shí)然后言。人不厭其言。樂(lè)然后笑。人不厭其笑。義然后取。人不厭其取。
丘也聞?dòng)袊?guó)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蓋均無(wú)貧。和無(wú)寡。安無(wú)傾。夫如是。故遠(yuǎn)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lái)之。既來(lái)之。則安之。遠(yuǎn)人不服而不能來(lái)也。邦分崩離析而不能守也。而謀動(dòng)干戈于邦內(nèi)。吾恐季孫之憂(yōu)。不在顓臾。而在蕭墻之內(nèi)也。
敏而好學(xué)。不恥下問(wèn)。
俎豆之事。則嘗聞之矣。軍旅之事。未之學(xué)也。明日遂行。
道之將行也與。命也。道之將廢也與。命也。
丘也幸。茍有過(guò)。人必知之。
道不行。乘桴浮于海。
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君子學(xué)道則愛(ài)人。小人學(xué)道則易使也。
子曰:“富而可求也。雖執(zhí)鞭之士。吾亦為之。如不可求。從吾所好。”
子曰:“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lè)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
不怨天。不尤人。下學(xué)而上達(dá)。知我者其天乎。
子之所慎。齊。戰(zhàn)。疾。
子不語(yǔ)。怪。力。亂。神。
子罕言利。與命。與仁。
唯酒無(wú)量。不及亂。
食不語(yǔ)。寢不言。
溫。良。恭。儉。讓。
天下之無(wú)道也久矣。天將以夫子為木鐸。
知其不可而為之者與。
往者不可諫。來(lái)者猶可追。
德行。言語(yǔ)。政事。文學(xué)。
過(guò)猶不及。
臨事而懼。好謀而成。
顏回。不遷怒。不貳過(guò)。
回也。其心三月不違仁。其余。則日月至焉而已矣。
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yōu)。回也不改其樂(lè)。賢哉回也。
成事不說(shuō)。遂事不諫。既往不咎。
子曰。始吾于人也。聽(tīng)其言。信其行。今吾于人也。聽(tīng)其言。觀其行。
有子曰。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wù)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
禮之用。和為貴。
有子曰。信近于義。言可復(fù)也。恭近于禮。遠(yuǎn)恥辱也。因不失其親。亦可宗也。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xí)乎。
慎終追遠(yuǎn)。民德歸厚矣。
鳥(niǎo)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
以能問(wèn)于不能。以多問(wèn)于寡。有若無(wú)。實(shí)若虛。犯而不校。昔者吾友。嘗從事于斯矣。
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臨大節(jié)而不可奪也。君子人與。君子人也。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yuǎn)。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遠(yuǎn)乎。
君子以文會(huì)友。以友輔仁。
君子思不出其位。
曾子曰。上失其道。民散久矣。如得其情。則哀矜而勿喜。
子夏曰。賢賢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雖曰未學(xué)。吾必謂之學(xué)矣。
死生有命。富貴在天。君子敬而無(wú)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nèi)。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無(wú)兄弟也。
仕而優(yōu)則學(xué)。學(xué)而優(yōu)則仕。
子游曰,事君數(shù)。斯辱矣。朋友數(shù)。斯疏矣。
子貢曰:“君子之過(guò)也。如日月之食焉。過(guò)也。人皆見(jiàn)之。更也。人皆仰之。”
子張?jiān)弧J恳?jiàn)危致命。見(jiàn)得思義。祭思敬。喪思哀。其可已矣。
君子尊賢而容眾。嘉善而矜不能。
1.
第2篇: 論語(yǔ)大學(xué)全文讀誦
金剛經(jīng)全文讀誦拼音注音
香贊
lú xiāng zhà rè fǎ jiè méng xūn zhù fó haǐ huì xī yáo wén suí chù jié
爐 香 乍 熱 法 界 蒙 熏 諸 佛 海 會(huì) 悉 遙 聞 隨 處 結(jié)
xiáng yǘn chéng yì fāng yīn zhù fó xiàn quán shēn
祥 云 誠(chéng) 意 方 殷 諸 佛 現(xiàn) 全 身
ná mó xiāng yun gaì pú sà mo he sà
南 無(wú) 香 云 蓋 菩 薩 摩 訶薩(三稱(chēng))
ná mó běn shī shì jiā moú ní fó
南無(wú) 本 師 釋 迦 牟 尼 佛(三稱(chēng))
jīn gāng jīng qǐ qǐng
金 剛 經(jīng) 啓 請(qǐng)
jìng kǒu yè zhēn yán
凈 口 業(yè) 真 言
ong xiū lì xiū lì mó hē xiū lì xiū xiū lì sà pó hē
唵 修 唎 修 唎 摩 訶 修 唎 修 修 唎 薩 婆 訶
jìng sān yè zhēn yán
凈 三 業(yè) 真 言
ōng suō wā pó wā sù tuó suō wā dá mó sō wā pó wā sù dù hàn
唵 娑 嚩 婆 嚩 秫 馱 娑 嚩 達(dá) 娑 嚩 婆 嚩 秫 度 憾
ān tǔ dì zhēn yán
安 土 地 真 言
ná mó sān mān duō mú tuó nán ōng dù lu dù lu dì weǐ suō pó hē
南 無(wú) 三 滿(mǎn) 哆 母 馱 喃 唵 度 嚕 度 嚕 地 尾 薩 婆 訶
pǔ gōng yǎng zhēn yán
普 供 養(yǎng) 真 言
ong ye ye nang san po wa fa ri la hu
唵 誐 誐 曩 三 婆 縛 韈 日 羅 斛
fèng qǐng bā jīn gāng
奉 請(qǐng) 八 金 剛
fèng qǐng qīng chú zāi jīn gāng fèng qǐng pì dú jīn gāng
奉 請(qǐng) 青 除 災(zāi) 金 剛 奉 請(qǐng) 辟 毒 金 剛
fèng qǐng huáng suí qiú jīn gāng fèng qǐng bái jing shuǐ jīn gāng
奉 請(qǐng) 黃 隨 求 金 剛 奉 請(qǐng) 白 凈 水 金 剛
fèng qǐng chì shēng huǒ jīn gāng fèng qǐng dìng chí zāi jīn gāng
奉 請(qǐng) 赤 聲 火 金 剛 奉 請(qǐng) 定 持 災(zāi) 金 剛
fèng qǐng zǐ xián jīn gāng fèng qǐng dà shén jīn gāng
奉 請(qǐng) 紫 賢 金 剛 奉 請(qǐng) 大 神 金 剛
fèng qǐng sì pú sà
奉 請(qǐng) 四 菩 薩
fèng qǐng jīn gāng juàn pú sà fèng qǐng jīn gāng suǒ pú sà
奉 請(qǐng) 金 剛 眷 菩 薩 奉 請(qǐng) 金 剛 索 菩 薩
fèng qǐng jīn gāng ài pú sà fèng qǐng jīn gāng yǔ pú sà
奉 請(qǐng) 金 剛 愛(ài) 菩 薩 奉 請(qǐng) 金 剛 語(yǔ) 菩 薩
fā yuàn wén
發(fā) 愿 文
jí shǒu sān jiè zūn guī yī shí fāng fó wǒ jīn fā hóng yuàn chí cǐ jīn
稽 首 三 界 尊 歸 依 十 方 佛 我 今 發(fā) 宏 愿 持 此 金
gāng jīng Shàng bào sì zhòng ēn xià jì sān tú kǔ ruò yǒu jiàn wén zhě
剛 經(jīng) 上 報(bào) 四 重 恩 下 濟(jì) 三 涂 苦 若 有 見(jiàn) 聞 者
xī fā pú tí xīn
悉 發(fā) 菩 提 心
jìn cǐ yī bào shēn tóng shēng jí lè guó
盡 此 一 報(bào) 身 同 生 極 樂(lè) 國(guó)
yún hé fán
云 何 梵
yún hé dé cháng shòu jīn gāng bù huài shēn fù yǐ hé yīn yuán dé dà
云 何 得 長(zhǎng) 壽 金 剛 不 壞 身 復(fù) 以 何 因 緣 得 大
jiān gù li yún hé yú cǐ jīng jiū jìng dào bǐ àn yuàn fó kāi wēi mì
堅(jiān) 固 力 云 何 于 此 經(jīng) 究 竟 到 彼 岸 愿 佛 開(kāi) 微 密
guǎng wéi zhòng shēng shuō
廣 為 眾 生 說(shuō)
Kai jing ji
開(kāi) 經(jīng) 偈 。
wú shàng shèn shēn wēi miào fǎ bǎi qiān wàn jié nán zāo yù
無(wú) 上 甚 深 微 妙 法 百 千 萬(wàn) 劫 難 遭 遇
wǒ jīn jiàn wén dé shòu chí yuàn jiě rú lái zhēn shí yì
我 今 見(jiàn) 聞 得 受 持 愿 解 如 來(lái) 真 實(shí) 義
Na mo ben shi shi jia mou ni fo ì
南 無(wú) 本 師 釋 迦 牟 尼 佛 (三稱(chēng))
ná wú qí yuán huì shàng fó pú sà
南 無(wú) 祗 園 會(huì) 上 佛 菩 薩(三稱(chēng))
jīn gāng bō rě bō luó mì jīng
金 剛 般 若 波 羅 蜜 經(jīng)
yáo qín sān zàng fǎ shī jiū mó luó shí yì
姚 秦 三 藏 法 師 鳩 摩 羅 什 譯
fǎ huì yīn yóu fēn dì yī
法 會(huì) 因 由 分 第 一
rú shì wǒ wén·yī shí fó zài shě wèi guó·qí shù gi gū dú yuán yǔ dà bǐ
如 是 我 聞·一 時(shí) 佛 在 舍 衛(wèi) 國(guó)·祇 樹(shù) 給 孤 獨(dú) 園·與大 比
qiū zhòng qiān èr bǎi wǔ shí rén jù ěr shí shì zūn·shí shí·zhuo yī chí bō·
丘 眾 千 二 百 五 十 人 俱·爾 時(shí) 世 尊·食 時(shí)· 著 衣 持 缽·
rù shě wèi dà chéng qǐ shí·yú qí chéng zhōng·cì dì qǐ yǐ ·hái zhì běn chǔ· fàn
入舍 衛(wèi) 大 城·乞 食 與 其 城 中·次 第 乞 已·還 至 本 處·飯
shí qì·shōu yī bō·
食 訖·收 衣 缽·
xǐ zú yǐ · fū zuò ér zuò ·
洗 足 已· 敷 座 而 坐·
shàn xiàn qǐ qǐng fēn dì èr
善 現(xiàn) 啓 請(qǐng) 分 第 二
shí zháng lǎo xū pú tí·zài dà zhòng zhōng·jí cóng zuò qǐ·piān tǎn yòu
時(shí) 長(zhǎng) 老 須 菩 提·在 大 眾 中· 即 從 座 起·偏 袒 右
jiān·yòu xī zhuo dì·hé zhǎng gōng jìng·ér bái fó yán·xī yǒu shì zūn·
肩·右 膝 著 地·合 掌 恭 敬·而 白 佛 言·稀 有 世 尊·
rú lái shàn hù niàn zhū pú sà·shàn fù zhǔ zhū pú sà·shì zūn·shàn nán
如 來(lái) 善 護(hù) 念 諸 菩 薩· 善 付 囑 諸 菩 薩·世 尊·善 男
zǐ·shàn nǚ rén·fā ā nòu duō luó sān miǎo sān pú tí xīn·yīng yún hé
子·善 女 人·發(fā) 阿 耨 多 羅 三 藐 三 菩 提 心· 應(yīng) 云 何
zhù·yún hé xiáng fú qí xīn·fó yán·shàn zāi!shàn zāi·xū pú tí· rú rǔ
住·云 何 降 伏 其 心·佛 言·善 哉 善 哉·須 菩 提·如 汝
suǒ shuō·rú lái shàn hù niàn zhū pú sà·shàn fù zhǔ zhū pú sà·rǔ jīn dì
所 說(shuō)·如 來(lái) 善 護(hù) 念 諸 菩 薩·善 付 囑 諸 菩 薩·汝 今 諦
tīng·dāng wéi rǔ shuō·shàn nán zǐ·shàn nǚ rén·fā ā nòu duō luó sān miǎo sān
聽(tīng)·當(dāng) 為 汝 說(shuō)· 善 男 子·善 女 人·發(fā)阿 耨 多 羅 三 藐 三
pú tí xīn·yīng rú shì zhù·rú shì xiáng fú qí xīn·‘wéi rán·
菩 提 心·應(yīng) 如 是 住·如 是 降 伏 其 心·’ 唯 然·
shì zūn·yuàn le yù wén·
世 尊·愿 樂(lè) 欲 聞·
dà chéng zhèng zōng fēn dì sān
大 乘 正 宗 分 第 三
fó gào xū pú tí· zhū pú sà mó hē sà·yīng rú shì xiáng fú qí xīn·
佛 告 須 菩 提·諸 菩 薩 摩 訶 薩·應(yīng) 如 是 降 伏 其 心·
suǒ yǒu yī qiē zhòng shēng zhī lèi·ruò luǎn shēng·ruò tāi shēng·ruò
所 有 一 切 眾 生 之 類(lèi)·若 卵 生· 若 胎 生· 若
shī shēng·ruò huà shēng·ruò yǒu sè·ruò wú sè·ruò yǒu xiǎng·ruò wú xiǎng·
濕 生· 若 化 生· 若 有 色·若 無(wú) 色·若 有 想 · 若 無(wú) 想·
ruò fēi yǒu xiǎng fēi wú xiǎng·wǒ jiē lìng rù wú yú niè pán ér miè dù zhī·
若 非 有 想 非 無(wú) 想·我 皆 令 入 無(wú) 余 涅 槃 而 滅 度 之·
rú shì miè dù wú liàng wú shù wú biān zhòng shēng·shí wú zhòng shēng dé
如 是 滅 度 無(wú) 量 無(wú) 數(shù) 無(wú) 邊 眾 生· 實(shí) 無(wú) 眾 生 得
miè dù zhě· hé yǐ gù· xū pú tí·ruò pú sà yǒu wǒ xiāng·rén xiāng·zhòng
滅 度 者,何 以 故·須 菩 提·若 菩 薩 有 我 相 · 人 相 · 眾
shēng xiāng·shòu zhě xiāng·jí fēi pú sà·
生 相 ·壽 者 相 ·即 非 菩 薩·
miào xíng wú zhù fēn dì sì
妙 行 無(wú) 住 分 第 四
fù cì xū pú tí· pú sà yú fǎ·yīng wú suǒ zhù·xíng yú bù shī·suǒ wèi
復(fù)次 須 菩 提·菩 薩 于 法·應(yīng) 無(wú) 所 住· 行 于 布 施·所 謂
bù zhù sè bù shī·bù zhù shēng xiāng wèi chù fǎ bù shī· xū pú tí· pú sà
不 住 色 布 施·不 住 聲 香 味 觸 法 布 施·須 菩 提·菩 薩
yīng rú shì bù shī·Bu zhù yú xiāng·hé yǐ gù· ruò pú sà bù zhù xiāng bù
應(yīng) 如 是 布 施·不 住 于 相· 何 以 故·若 菩 薩 不 住 相 布
shī· qí fú dé bù kě sī liang·xū pú tí· yú yì yún hé·dōng fāng xū kōng
施 ·其 福 德 不 可 思 量 ·須 菩 提·于 意 云 何·東 方 虛 空
kě sī liang fǒu·fú yě·shì zūn·xū pú ti·nán xī běi fāng·sì wéi shàng xià
可 思 量 不·不 也·世 尊·須菩 提·南 西 北 方· 四 維 上 下
xū kōng·kě sī liang fuǒ·fú yě·shì Zūn·xū pú ti·pú sà wú zhù xiāng bù
虛 空·可 思 量 不·不也·世尊·須 菩 提·菩 薩 無(wú) 住 相 布
shī ·fú dé yì fù rú shì bù kě sī liang·xū pú tí· pú sà dàn yīng
施 ·福 德 亦 復(fù) 如 是 不 可 思 量·須菩 提·菩 薩 但 應(yīng)
rú suǒ jiào zhù·
如 所 教 住·
rú lǐ shí jiàn fēn dì wǔ
如 理 實(shí) 見(jiàn) 分 第 五
xū pú tí· yú yì yún hé ·kě yǐ shēn xiāng jiàn rú lái fǒu·fú yě,shì zūn·
須菩 提·于 意 云 何·可 以 身 相 見(jiàn) 如 來(lái) 不·不 也 世 尊·
bù kě yǐ shēn xiāng dé jiàn rú lái·hé yǐ gù ·rú lái suǒ shuō shēn xiāng·
不可 以 身 相 得 見(jiàn) 如 來(lái)·何 以 故·如 來(lái) 所 說(shuō) 身 相 ·
jí fēi shēn xiāng·fó gào xū pú tí·fán suǒ yǒu xiāng·jiē shì xū wàng·
即 非 身·相 . 佛 告 須 菩 提·凡 所 有 相 ·皆 是 虛 妄·
ruò jiàn zhū xiāng fēi xiāng·ze jiàn rú lái·
若 見(jiàn) 諸 相 非 相 ·則 見(jiàn) 如 來(lái)·
zhèng xìn xī yǒu fēn dì liù
正 信 稀 有 分 第 六
xū pú tí bái fó yán·shì zūn·pō yǒu zhòng shēng·dé wén rú shì yán shuō
須 菩 提 白 佛 言·世 尊·頗 有 眾 生 · 得 聞 如 是 言 說(shuō)
zhāng jù·shēng shí xìn fú·fó gào xū pú ti·mò zuò shì shuō·rú lái miè
章 句·生 實(shí) 信 不·佛 告 須 菩 提·莫 作 是 說(shuō)·如 來(lái) 滅
hòu·hòu wǔ bǎi suì·yǒu chí jiè xiū fú zhě·yú cǐ zhāng jù·néng shēng
后 ·后 五 百 歲·有 持 戒 修 福 者·于 此 章 句·能 生
xìn xīn·yǐ cǐ wéi shí·dāng zhīshì rén·bù yú yī fó èr fó sān sì wǔ fó
信 心·以 此 為 實(shí)·當(dāng) 知 是 人·不 于 一佛 二佛 三 四 五 佛
ér zhǒng shàn gēn·yǐ yú wú liàng qiān wàn fó suǒ·zhǒng zhū shàn gēn·wén
而 種 善 根·已 于 無(wú) 量 千 萬(wàn) 佛 所· 種 諸 善 根·聞
shì zhāng jù·nǎi zhì yī niàn shēng jìng xìn zhě·xū pú tí· rú lái xī zhī
是 章 句·乃 至 一 念 生 凈 信 者·須菩 提·如 來(lái) 悉 知
xī jiàn·shì zhū zhòng shēng·dé rú shì wú liàng fú dé·hé yǐ gù·shì zhū
悉 見(jiàn)·是 諸 眾 生· 得 如 是 無(wú) 量 福 德·何以 故·是 諸
zhòng shēng·wú fù wǒ xiāng·rén xiāng·zhòng shēng xiāng·shòu zhě xiāng·
眾 生·無(wú) 復(fù) 我 相· 人 相· 眾 生 相· 壽 者 相·
wú fǎ xiāng·yì wú fēi fǎ xiāng·hé yǐ gù·shì zhū zhòng shēng·ruò xīn
無(wú) 法 相·亦 無(wú) 非 法 相·何 以 故·是 諸 眾 生· 若 心
qǔ xiāng·jí wéi zhuo wǒ rén zhòng shēng shòu zhě·ruò qǔ fǎ xiāng·jí zhu
取 相·則 為 著 我 人 眾 生 壽 者·若 取 法 相·即 著
wǒ rén zhòng shēng shòu zhě·hé yǐ gù·ruò qǔ fēi fǎ xiāng·jí zhuo wǒ rén
我 人 眾 生 壽 者·何 以 故·若 取 非 法 相· 即 著 我 人
zhòng shēng Shòu zhě·shì gù bù yīng qǔ fǎ ·bù yīng qǔ fēi fǎ·yǐ shì yì
眾 生 壽 者·是 故 不 應(yīng) 取 法·不 應(yīng) 取 非 法·以 是 義
gù·rú lái cháng shuō·rǔ děng bǐ qiū·zhī wǒ shuō fa· rú fá yù zhě·fǎ
故·如 來(lái) 常 說(shuō)·汝 等 比 丘·知 我 說(shuō) 法·如 筏 喻 者·法
shàng yīng shě·hé kuàng fēi fǎ·
尚 應(yīng) 舍·何 況 非 法·
wú dé wú shuō fēn dì qī
無(wú) 得 無(wú) 說(shuō) 分 第 七
xū pú tí·yú yì yún hé·rú lái dé ā nòu duō luó sān miǎo sān pú tí yē·
須菩 提·于意 云 何·如 來(lái) 得 阿 耨 多 羅 三 藐 三 菩 提 耶·
rú lái yǒu suǒ shuō fa yē· xū pú tí yán· rú wǒ jiě fó suǒ shuō yì·wú
如 來(lái) 有 所 說(shuō) 法 耶·須 菩 提 言·如 我 解 佛 所 說(shuō) 義·無(wú)
yǒu dìng fǎ·míng ā Nòu duō luó sān miǎo sān pú tí· yì wú yǒu dìng fǎ·
有 定 法·名 阿 耨 多 羅 三 藐 三 菩 提·亦 無(wú) 有 定 法·
rú lái kě shuō·hé yǐ gù·rú lái suǒ shuō fa·jiē bù kě qǔ·bù kě shuō·
如 來(lái) 可 說(shuō)·何 以 故·如 來(lái) 所 說(shuō) 法·皆 不 可 取·不 可 說(shuō)·
fēi fǎ·fēi fēi fǎ·suǒ yǐ zhě hé· yī qiē xián shèng·jiē yǐ wú wéi
非 法·非 非 法·所 以 者 何·一 切 賢 圣 · 皆 以 無(wú) 為
fǎ ér yǒu chā bié·
法 而 有 差 別·
yī fǎ chū shēng fēn dì bā
依 法 出 生 分 第 八
xū pú tí·yú yì yún hé·ruò rén mǎn sān qiān dà qiān shì jiè qī bǎo·yǐ
須 菩 提·于 意 云 何·若 人 滿(mǎn) 三 千 大 千 世 界 七 寶·以
yòng bù shī·shì rén suǒ dé fú dé·nìng wéi duō bù·xū pú tí yán·shèn
用 布 施· 是 人 所 得 福 德·寧 為 多 不·須 菩 提 言· 甚
duō·shì zūn·hé yǐ gù·shì fú dé·jí fēi fú dé xìng·shì gù rú lái shuō
多·世 尊·何 以 故·是 福 德·即 非 福 德 性·是 故 如 來(lái) 說(shuō)
fú dé duō·ruò fù yǒu rén·yú cǐ jīng zhōng·shòu chí nǎi zhì sì jù jìděng·
福 德 多·若 復(fù) 有 人·于 此 經(jīng) 中· 受 持 乃 至 四 句 偈 等·
wéi tā rén shuō·qí fú shèng bǐ·hé yǐ gù·xū pú tí·yī qiē zhū fó·
為 他 人 說(shuō)·其 福 勝 彼·何 以 故·須 菩 提·一 切 諸 佛
jí zhū fó ā nòu duō luó sān miǎo sān pú tí fǎ·jiē cóng cǐ
·及 諸 佛 阿 耨 多 羅 三 藐 三 菩 提 法·皆 從 此
jīng chū·xū pú tí·suǒ wèi fó fǎ zhě·jí fēi fó fǎ·
經(jīng) 出·須 菩 提·所 謂 佛 法 者·即 非 佛 法·
yī xiāng wú xiāng fēn dì jiǔ
一 相 無(wú) 相 分 第 九
xū pú tí·yú yì yún hé·xū tuó huán néng zuò shì niàn·wǒ dé xū tuó huán
須 菩 提·于 意 云 何·須 陀 洹 能 作 是 念· 我 得 須 陀 洹
guǒ fǒu·xū pú tí yán·fù yě·shì zūn·hé yǐ gù·xū tuó huán míng wéi
果 不·須 菩 提 言·不 也·世 尊·何 以 故·須 陀 洹 名 為
rù liú·ér wú suǒ rù· bù rù sè shēng xiāng wèi chù fǎ·shì míng xū tuó
入 流·而 無(wú) 所 入·不 入 色 聲 香 味 觸 法·是 名 須 陀
huán·xū pú tí·yú yì yún hé·sī tuó hán néng zuò shì niàn·wǒ dé sī tuó hán
洹·須 菩 提·于 意 云 何·斯 陀 含 能 作 是 念·我 得 斯 陀 含
guǒ fǒu·xū pú tí yán·fù yě·shì zūn·hé yǐ gù·sī tuó hán míng yī wǎng lái·
果 不·須 菩 提 言·不 也·世 尊·何 以 故·斯 陀 含 名 一 往 來(lái)·
ér shí wú wǎng lái·shì míng sī tuó hán·xū pú tí·yú yì yún hé·e nà hán
而 實(shí) 無(wú) 往 來(lái)·是 名 斯 陀 含·須 菩 提·于 意 云 何·阿 那 含
néng zuò shì niàn·wǒ dé e nà hán guǒ fǒu·xū pú tí yán·fù yě·shì zūn·
能 作 是 念· 我 得 阿 那 含 果 不·須 菩 提 言·不 也·世 尊·
hé yǐ gù·e nà hán míng wéi bù lái·ér shí wú bù lái·shì gù míng e nà
何 以 故·阿 那 含 名 為 不 來(lái)·而 實(shí) 無(wú) 不 來(lái)·是 故 名 阿 那
hán·xū pú tí·yú yì yún hé·e luó hàn néng zuò shì niàn·wǒ dé e luó hàn
含·須 菩 提·于 意 云 何·阿 羅 漢 能 作 是 念·我 得 阿 羅 漢
Dào fǒu·xū pú tí yán·fù yě·shì zūn!hé yǐ gù·shí wú yǒu fǎ·míng ā luó
道 不·須 菩 提 言 不 也·世 尊·何 以 故·實(shí) 無(wú) 有 法·名 阿 羅
hàn·shìzūn·ruò e luó hàn zuò shì niàn·wǒ dé e luó hàn dào·jí wéi zhuo wǒ
漢·世 尊·若 阿 羅 漢 作 是 念·我 得 阿 羅 漢 道·即 為 著 我
rén zhòng shēng shòu zhě·shì zūn·fó shuō wǒ dé wú zhèng sān mèi·rén zhōng
人 眾 生 壽 者·世 尊·佛 說(shuō) 我 得 無(wú) 諍 三 昧· 人 中
zuì wéi dì yī·shì dì yī lí yù e luó hàn·shì zūn·wǒ bù zuò shì niàn·wǒ
最 為 第 一·是 第 一 離 欲阿 羅 漢·世 尊·我 不 作 是 念·我
shì lí yù e luó hàn·shì zūn·wǒ ruò zuò shì niàn·wǒ dé e luó hàn dào·shì
是 離 欲 阿 羅 漢·世 尊·我 若 作 是 念· 我 得 阿 羅 漢 道·世
zūn zé bù shuō xū pú ti·shì yào a lán nà xíng zhě·yǐ xū pú tí shí wú suǒ
尊 則 不 說(shuō) 須 菩 提·是 樂(lè) 阿 蘭 那 行 者·以 須 菩 提 實(shí) 無(wú) 所
xíng·ér míng xū pú tí·shì yào ā lán nà xíng·
行· 而 名 須 菩 提·是 樂(lè) 阿 蘭 那 行·
zhuāng yán jìng tǔ fēn dì shí
莊 嚴(yán) 凈 土 分 第 十
fó gào xū pú tí·yú yì yún hé·rú lái xī zài rán dēng fó suǒ·yú fǎ yǒu
佛 告 須 菩 提·于 意 云 何·如 來(lái) 昔 在 然 燈 佛 所·于 法 有
suǒ dé fǒu·fù yě·shì zūn·rú lái zài rán dēng fó suǒ·yú fǎ shí wú suǒ
所 得 不·不 也·世 尊·如 來(lái) 在 然 燈 佛 所·于 法 實(shí) 無(wú) 所
dé·xū pú tí·yú yì yún hé·pú sà zhuāng yán fó tǔ fǒu·fù yě·shì zūn·hé
得·須 菩 提·于 意 云 何·菩 薩 莊 嚴(yán) 佛 土 不·不 也·世 尊·何
yǐ gù·zhuāng yán fó tǔ zhě·jí fēi zhuāng yán·shì míng zhuāng yán·shì
以 故· 莊 嚴(yán) 佛 土 者·即 非 莊 嚴(yán)·是 名 莊 嚴(yán)·是
gù,xū pú tí·zhū pú sà mó hē sà·yīng rú shì shēng qīng jìng xīn·bù yīng
故 須 菩 提·諸 菩 薩 摩 訶 薩·應(yīng) 如 是 生 清 凈 心·不 應(yīng)
zhù sè shēng xīn·bù yīng zhù shēng xiāng wèi chù fǎ shēng xīn·yīng wú
住 色 生 心·不 應(yīng) 住 聲 香 味 觸 法 生 心· 應(yīng) 無(wú)
suǒ zhù ér shēng qí xīn·xū pú tí·pì rú yǒu rén·shēn rú xū mí shān
所 住 而 生 其 心·須 菩 提·譬 如 有 人·身 如 須 彌 山
wáng·yú yì yún hé·shì shēn wéi dà fǒu·xū pú tí yán·shèn dà·shì zūn·
王·于 意 云 何·是 身 為 大 不·須 菩 提 言· 甚 大·世 尊·
hé yǐ gù· fó shuō fēi shēn·shì míng dà shēn·
何 以 故·佛 說(shuō) 非 身· 是 名 大 身·
wú wéi fú shèng fēn dì shí yī
無(wú) 為 福 勝 分 第 十 一
xū pú tí!rú héng hé zhōng suǒ yǒu shā shù,rú shì shā děng héng hé,yú yì
須 菩 提!如 恒 河 中 所 有 沙 數(shù),如 是 沙 等 恒 河,于 意
yún hé shì zhū héng hé shā,nìng wéi duō fǒu?’xū pú tí yán:‘shèn duō。
云 何是 諸 恒 河 沙,寧 為 多 不?’須 菩 提 言:‘甚 多。
shì zūn!dàn zhū héng hé ,shàng duō wú shù,hé kuàng qíshā?’‘xū pú
世 尊! 但 諸 恒 河, 尚 多 無(wú) 數(shù), 何 況 其 沙?’‘須 菩
tí!wǒ jīn shí yán gào rǔ,ruò yǒu shàn nán zǐ、shàn nǚ rén,yǐ qī bǎo
提!我 今 實(shí) 言 告 汝,若 有 善 男 子、善 女 人,以 七 寶
mǎn ěr suǒ héng hé shā shù sān qiān dà qiān shì jiè,yǐ yòng bù shī,dé
滿(mǎn) 爾 所 恒 河 沙 數(shù) 三 千 大 千 世 界,以 用 布 施,得
fú duō fǒu?’xū pú tí yán:‘shèn duō 。shì zūn!’fó gào xū pú tí:‘ruò
福 多 不?’須 菩 提 言:‘ 甚 多。世 尊!’佛 告 須 菩 提:‘若
shàn nán zǐ、shàn nǚ rén ,yú cǐ jīng zhōng,nǎi zhì shòu chí sì jù
善 男 子、善 女 人,于 此 經(jīng) 中, 乃 至 受 持 四 句
jì děng,wéi tā rén shuō,ér cǐ fú dé,shèng qián fú dé。’
偈 等,為 他 人 說(shuō),而 此 福 德,勝 前 福 德。’
zūn zhòng zhèng jiào fēn dì shí èr
尊 重 正 教 分 第 十 二
fù cì xū pú tí·suí shuō shì jīng·nǎi zhì sì jù jì děng·dāng zhī cǐ chǔ·
復(fù) 次 須 菩 提·隨 說(shuō) 是 經(jīng)· 乃 至 四 句 偈 等·當(dāng) 知 此 處·
yī qiē shì jiān tiān rén ā xiū luó·jiē yīng gōng yǎng·rú fó tǎ miào·
一 切 世 間 天 人 阿 修 羅· 皆 應(yīng) 供 養(yǎng)·如 佛 塔 廟·
hé kuàng yǒu rén·jìn néng shòu chí、dú sòng·xū pú tí·dāng zhī shì rén·
何 況 有 人·盡 能 受 持 讀 誦·須 菩 提·當(dāng) 知 是 人·
chéng jiù zuì shàng dì yī xī yǒu zhī fǎ·ruò shì jīng diǎn suǒ zài zhī chù·
成 就 最 上 第 一 稀 有 之 法·若 是 經(jīng) 典 所 在 之 處·
jí wéi yǒu fó·ruò zūn zhòng dì zǐ·
即 為 有 佛·若 尊 重 弟 子·
rú fǎ shòu chí fēn dì shí sān
如 法 受 持 分 第 十 三
ěr shí xū pú tí bái fó yán·shì zūn·dāng hé míng cǐ jīng·wǒ děng yún
爾 時(shí) 須 菩 提 白 佛 言·世 尊·當(dāng) 何 名 此 經(jīng)·我 等 云
hé fèng chí·fó gào xū pú tí·shì jīng míng wéi jīn gāng bō rě bō luó mì·
何 奉 持·佛 告 須 菩 提·是 經(jīng) 名 為 金 剛 般 若 波 羅 蜜·
yǐ shì míng zi·rǔ dāng fèng chí·suǒ yǐ zhě hé·xū pú tí·fó shuō bō rě
以 是 名 字·汝 當(dāng) 奉 持· 所 以 者 何·須 菩 提·佛 說(shuō) 般 若
bō luó mì·jí fēi bō rě bō luó mì·shì míng bō rě bō luó mì·xū pú tí·
波 羅 蜜·即 非 般 若 波 羅 蜜·是 名 般 若 波 羅 蜜·須 菩 提·
yú yì yún hé·rú lái yǒu suǒ shuō fa bù·xū pú tíbái fó yán:·shì zūn·rú
于 意 云 何·如 來(lái) 有 所 說(shuō) 法 不·須 菩 提白 佛 言· 世 尊·如
lái wú suǒ shuō·xū pú tí·yú yì yún hé·sān qiān dà qiān shì jiè·suǒ yǒu
來(lái) 無(wú) 所 說(shuō)·須 菩 提·于 意 云 何·三 千 大 千 世 界·所 有
wēi chén·shì wéi duō fǒu·xū pú tí yán·shèn duō。shì zūn·xū pú tí·zhū
微 塵·是 為 多 不·須 菩 提 言·甚 多·世 尊·須 菩 提·諸
Wēi chén·rú lái shuō fēi wēi chén·shì míng wēi chén·rú lái shuō shì
微 塵·如 來(lái) 說(shuō) 非 微 塵·是 名 微 塵·如 來(lái) 說(shuō) 世
jiè·fēi shì jiè·shì míng shì jiè·xū pú tí·yú yì yún hé·kě yǐ sān shí
界·非 世 界·是 名 世 界·須 菩 提·于 意 云 何·可 以 三 十
èr xiāng jiàn rú lái fao·fù yě·shì zūn·bù kě yǐ sān shí èr xiāng dé
二 相 見(jiàn) 如 來(lái) 不·不 也·世 尊·不 可 以 三 十 二 相 得
jiàn rú lái·hé yǐ gù·rú lái shuō sān shí èr xiāng·jí shì fēi xiāng·
見(jiàn) 如 來(lái)·何 以 故·如 來(lái) 說(shuō) 三 十 二 相·即 是 非 相 ·
shì míng sān shí èr xiāng·xū pú tí·ruò yǒu shàn nán zǐ shàn nǚ rén·
是 名 三 十 二 相 ·須 菩 提·若 有 善 男 子 善 女 人·
yǐ héng hé shā děng shēn mìng bù shī·ruò fù yǒu rén·yú cǐ jīng zhōng·
以 恒 河 沙 等 身 命 布 施· 若 復(fù) 有 人·于 此 經(jīng) 中·
nǎi zhì shòu chí sì jù jì děng·wéi tā rén shuō qí fú shèn duō·
乃 至 受 持 四 句 偈 等· 為 他 人 說(shuō) 其 福 甚 多·
lí xiāng jì miè fēn dì shí sì
離 相 寂 滅 分 第 十 四
ěr shí xū pú tí·wén shuō shì jīng·shēn jiě yì qù·tì lèi bēi qì·ér bái
爾 時(shí) 須 菩 提·聞 說(shuō) 是 經(jīng)· 深 解 義 趣·涕 淚 悲 泣·而 白
fó yán·xī yǒu!shì zūn·fó shuō rú shì shèn shēn jīng diǎn·wǒ cóng xī
佛 言·稀 有 世 尊·佛 說(shuō) 如 是 甚 深 經(jīng) 典·我 從 昔
lái·suǒ dé huì yǎn·wèi céng dé wén rú shì zhījīng·shì zūn·ruò fù yǒu
來(lái)· 所 得 慧 眼·未 曾 得 聞 如 是 之 經(jīng)· 世 尊· 若 復(fù) 有
rén·dé wén shì jīng·xìn xīn qīng jìng·Ze shēng shí xiāng·dāng zhī shì
人·得 聞 是 經(jīng)· 信 心 清 凈·則 生 實(shí) 相 · 當(dāng) 知 是
rén·chéng jiù dì yī xī yǒu gōng dé·shì zūn·shì shí xiāng zhě·ji shì
人· 成 就 第 一 稀 有 功 德·世 尊·是 實(shí) 相 者·即 是
fēi xiāng·shì gù rú lái shuō míng shí xiāng·shì zūn·wǒ jīn dé wén rú
非 相 · 是 故 如 來(lái) 說(shuō) 名 實(shí) 相· 世 尊·我 今 得 聞 如
shì jīng diǎn·xìn jiě shòu chí·bù zú wéi nán·ruò dāng lái shì·hòu wǔ
是 經(jīng) 典·信 解 受 持·不 足 為 難·若 當(dāng) 來(lái) 世· 后 五
bǎi suì·qí yǒu zhòng shēng·dé wén shì jīng·xìn jiě shòu chí·shì rén
百 歲·其 有 眾 生·得 聞 是 經(jīng) ·信 解 受 持·是 人
ji wéi dì yī xī yǒu·hé yǐ gù·cǐ rén wú wǒ xiāng·wú rén xiāng·wú zhòng
即 為 第 一 稀 有·何 以 故·此 人 無(wú) 我 相· 無(wú) 人 相 · 無(wú) 眾
shēng xiāng·wú shòu zhě xiāng·suǒ yǐ zhě hé·wǒ xiāng jí shì fēi xiāng·
生 相 ·無(wú) 壽 者 相· 所 以 者 何·我 相 即 是 非 相·
rén xiāng zhòng shēng xiāng shòu zhě xiāng·jí shì fēi xiāng·hé yǐ gù·
人 相 眾 生 相 壽 者 相 ·即 是 非 相· 何 以 故
lí yī qiē zhū xiāng·zé míng zhū fó·fó gào xū pú tí·rú shì rú shì·ruò
·離 一 切 諸 相·則 名 諸 佛·佛 告 須 菩 提·如 是 如 是·若
fù yǒu rén·dé wén shì jīng·bù jīng bù bù bù wèi·dāng zhī shì rén·shèn
復(fù) 有 人·得 聞 是 經(jīng)·不 驚 不 怖 不 畏·當(dāng) 知 是 人·甚
wéi xī yǒu·hé yǐ gù·xū pú tí·rú lái shuō dì yī bō luó mì·jí fēi dì yī
為 稀 有·何 以 故·須 菩 提·如 來(lái) 說(shuō) 第 一 波 羅 蜜·即 非 第 一
bō luó mì·shì míng dì yī bō luó mì·xū pú tí·rěn rǔ bō luó mì·rú lái
波 羅 蜜·是 名 第 一 波 羅 蜜·須 菩 提·忍 辱 波 羅 蜜·如 來(lái)
shuō fēi rěn rǔ bō luó mì·shì míng rěn rǔ bō luó mì·hé yǐ gù·xū pú tí·
說(shuō) 非 忍 辱 波 羅 蜜·是 名 忍 辱 波 羅 蜜·何 以 故·須 菩 提·
rú wǒ xī wéi gē lì wáng gē jié shēn tǐ·wǒ yú ěr shí·wú wǒ xiāng·wú rén
如 我 昔 為 歌 利 王 割 截 身 體·我 于 爾 時(shí)·無(wú) 我 相·無(wú) 人
xiāng·wú zhòng shēng xiāng·wú shòu zhě xiāng·hé yǐ gù·wǒ yú wǎng xī jié
相·無(wú) 眾 生 相·無(wú) 壽 者 相· 何 以 故·我 于 往 昔 節(jié)
jié zhījiě shí·ruò yǒu wǒ xiāng·rén xiāng·zhòng shēng xiāng·shòu zhě
節(jié) 支 解 時(shí)· 若 有 我 相· 人 相· 眾 生 相· 壽 者
xiāng·yīng shēng chēn hèn·xū pú tí·yòu niàn guò qù yú wǔ bǎi shì·zuò
相· 應(yīng) 生 瞋 恨·須 菩 提·又 念 過(guò) 去 于 五 百 世· 作
rěn rǔ xiān rén·yú ěr suǒ shì·wú wǒ xiāng·wú rén xiāng·wú zhòng shēng
忍 辱 仙 人·于 爾 所 世·無(wú) 我 相· 無(wú) 人 相· 無(wú) 眾 生
xiāng·wú shòu zhě xiāng·shì gù xū pú tí·pú sà yīng lí yī qiē xiāng·
相·無(wú) 壽 者 相· 是 故 須 菩 提·菩 薩 應(yīng) 離 一 切 相·
fā ā nòu duō luó sān miǎo sān pú tí xīn·bù yīng zhù sè shēng xīn·bù
發(fā) 阿 耨 多 羅 三 藐 三 菩 提 心·不 應(yīng) 住 色 生 心·不
yīng zhù shēng xiāng wèi chù fǎ shēng xīn·yīng shēng wú suǒ zhù xīn·ruò
應(yīng) 住 聲 香 味 觸 法 生 心· 應(yīng) 生 無(wú) 所 住 心·若
xīn yǒu zhù·jí wéi fēi zhù·shì gù fó shuō pú sà xīn·bù yīng zhù sè bù
心 有 住·即 為 非 住· 是 故 佛 說(shuō) 菩 薩 心·不 應(yīng) 住 色 布
shī·xū pú tí·pú sà wéi lì yì yī qiē zhòng shēng gù·yīng rú shì bù shī·
施·須 菩 提·菩 薩 為 利 益 一 切 眾 生 故·應(yīng) 如 是 布 施·
rú lái shuō yī qiē zhū xiāng·jí shì fēi xiāng·yòu shuō yī qiē zhòng
如 來(lái) 說(shuō) 一 切 諸 相 ·即 是 非 相· 又 說(shuō) 一 切 眾
shēng·jí fēi zhòng shēng。xū pú tí·rú lái shì zhēn yǔ zhě·shí yǔ zhě·
生· 即 非 眾 生· 須 菩 提·如 來(lái) 是 真 語(yǔ) 者·實(shí) 語(yǔ) 者·
rú yǔ zhě·bù kuáng yǔ zhě·bù yì yǔ zhě·xū pú tí·rú lái suǒ dé fǎ· cǐ
如 語(yǔ) 者·不 誑 語(yǔ) 者·不 異 語(yǔ) 者·須 菩 提·如 來(lái) 所 得 法·此
fǎ wú shí wú xū·xū pú tí·ruò pú sà xīn zhù yú fǎ ér xíng bù shī·rú rén
法無(wú) 實(shí) 無(wú) 虛·須 菩 提·若 菩 薩 心 住 于 法 而 行 布 施·如 人
rù ān·zé wú suǒ jiàn·ruò pú sà xīn bù zhù fǎ ér xíng bù shī·rú rén yǒu
入 暗·即 無(wú) 所 見(jiàn)·若 菩 薩 心 不 住 法 而 行 布 施·如 人 有
mù·rì guāng míng zhào·jiàn zhǒng zhǒng sè·xū pú tí·dāng lái zhī shì·
目·日 光 明 照· 見(jiàn) 種 種 色·須 菩 提·當(dāng) 來(lái) 之 世·
ruò yǒu shàn nán zǐ shàn nǚ rén·néng yú cǐ jīng shòu chí dú sòng·
若 有 善 男 子 善 女 人· 能 于 此 經(jīng)受 持 讀 誦·
zé wéi rú lái yǐ fó zhì huì·xī zhī shì rén·xī jiàn shì rén·jiē dé
即 為 如 來(lái) 以 佛 智 慧·悉 知 是 人·悉 見(jiàn) 是 人·皆 得
chéng jiù wú liàng wú biān gōng dé·
成 就 無(wú) 量 無(wú) 邊 功 德·
chí jīng gōng dé fēn dì shí wǔ
持 經(jīng) 功 德 分 第 十 五
xū pú tí·ruò yǒu shàn nán zǐ shàn nǚ rén·chū rì fēn yǐ héng hé shā děng
須 菩 提·若 有 善 男 子 善 女 人· 初 日 分 以 恒 河 沙 等
shēn bù shī·zhōng rì fēn fù yǐ héng hé shā děng shēn bù shī·hòu rì fēn
身 布 施· 中 日 分 復(fù) 以 恒 河 沙 等 身 布 施·后 日 分
yì yǐ héng hé shā děng shēn bù shī·rú shì wú liàng bǎi qiān wàn yì jié·
亦 以 恒 河 沙 等 身 布 施·如 是 無(wú) 量 百 千 萬(wàn) 億 劫·
yǐ shēn bù shī·ruò fù yǒu rén wén cǐjīng diǎn·xìn xīn bù nì·qí fú shèng
以 身 布 施·若 復(fù) 有 人 聞 此 經(jīng) 典·信 心 不 逆·其 福 勝
bǐ·hé kuàng shū xiě shòu chí dú sòng·wèi rén jiě shuō·xū pú tí·yǐ yào
彼·何 況 書(shū) 寫(xiě) 受 持 讀 誦·為 人 解 說(shuō)·須菩提·以 要
yán zhī·shì jīng yǒu bù kě sī yì·bù kě chēng liàng·wú biān gōng dé·
言 之·是 經(jīng) 有 不 可 思 議·不可 稱(chēng) 量· 無(wú) 邊 功 德·
rú lái wéi fā dà chéng zhě shuō·wéi fā zuì shàng chéng zhě shuō·ruò yǒu
如 來(lái) 為 發(fā) 大 乘 者 說(shuō)·為 發(fā) 最 上 乘 者 說(shuō)·若 有
rén néng shòu chí dú sòng·guǎng wèi rén shuō·rú lái xī zhī shì rén·xī
人 能 受 持 讀 誦· 廣 為 人 說(shuō)·如 來(lái) 悉 知 是 人·悉
jiàn shì rén·jiē dé chéng jiù bù kě liàng·bù kě chēng·wú yǒu biān·bù
見(jiàn) 是 人·皆 得 成 就 不 可 量·不 可 稱(chēng)·無(wú) 有 邊·不
kě sī yì gōng dé·rú shì rén děng·jí wéi hè dān rú lái ā nòu duō luó sān
可思 議 功 德·如 是 人 等·即 為 荷 擔(dān) 如 來(lái) 阿 耨 多 羅 三
miǎo sān pú tí·hé yǐ gù·xū pú tí·ruò yao xiǎo fǎ zhě·zhe wǒ jiàn·rén
藐 三 菩 提·何 以 故·須 菩 提·若 樂(lè) 小 法 者·著 我 見(jiàn)·人
jiàn·zhòng shēng jiàn·shòu zhě jiàn·zé yú cǐ jīng·bù néng tīng shòu
見(jiàn)· 眾 生 見(jiàn)· 壽 者 見(jiàn)·則 于 此 經(jīng)·不 能 聽(tīng) 受
dú sòng·wèi rén jiě shuō·xū pú tí·zài zài chù chù·ruò yǒu cǐ jīng·
讀 誦· 為 人 解 說(shuō)·須 菩 提·在 在 處 處·若 有 此 經(jīng) ·
yī qiē shì jiān tiān rén ā xiū luó·suǒ yīng gōng yǎng·dāng zhī cǐ chǔ·
一 切 世 間 天 人 阿 修 羅·所 應(yīng) 供 養(yǎng)· 當(dāng) 知 此 處·
zé wéi shì tǎ·jiē yīng gōng jìng·zuò lǐ wéi rào·yǐ zhū huá
則 為 是 塔·皆 應(yīng) 恭 敬·作 禮 圍 繞·以 諸 華
xiāng ér sàn qí chǔ·
香·而 散 其 處·
néng jìng yè zhàng fēn dì shí liù
能 凈 業(yè) 障 分 第 十 六
fù cì xū pú tí·shàn nán zǐ shàn nǚ rén·shòu chí dú sòng cǐ jīng·ruò wèi
復(fù)次 須 菩 提·善 男 子 善 女 人·受 持 讀 誦 此 經(jīng)·若 為
rén qīng jiàn·shì rén xiān shì zuì yè·yīng duò è dào·yǐ jīn shì rén qīng
人 輕 賤·是 人 先 世 罪 業(yè)· 應(yīng) 墮 惡 道·以 今 世 人 輕
jiàn gù·xiān shì zuì yè·zé wéi xiāo miè·dāng dé ā nòu duō luó sān miǎo
賤 故·先 世 罪 業(yè)·則 為 消 滅·當(dāng) 得 阿 耨 多 羅 三 藐
sān pú tí·xū pú tí·wǒ niàn guò qù wú liàng ā sēng qí jié· yú rán dēng fó
三 菩 提·須 菩 提·我 念 過(guò) 去 無(wú) 量 阿 僧 祇 劫· 于 然 燈 佛
qián·dé zhí bā bǎi sì qiān wàn yì nà yóu tā zhū fó·xī jiē gōng yǎng chéng
前·得 值 八 百 四 千 萬(wàn) 億 那 由 他 諸 佛·悉 皆 供 養(yǎng) 承
shì·wú kōng guò zhě·ruò fù yǒu rén·yú hòu mò shì·néng shòu chí dú sòng
事· 無(wú) 空 過(guò) 者·若 復(fù) 有 人·于 后 末 世·能 受 持 讀 誦
cǐ jīng·suǒ dé gōng dé·yú wǒ suǒ gōng yǎng zhū fó gōng dé·bǎi fēn bù jí
此 經(jīng)· 所 得 功 德·于 我 所 供 養(yǎng) 諸 佛 功 德·百 分 不及
yī·qiān wàn yì fēn·nǎi zhì suàn shù pì yù suǒ bù néng jí·xū pú tí·ruò
一·千 萬(wàn) 億 分·乃 至 算 數(shù) 譬 喻 所 不 能 及·須 菩 提·若
shàn nán zǐ shàn nǚ rén·yú hòu mò shì·yǒu shòu chí dú sòng cǐ jīng·suǒ
善 男 子 善 女 人·于 后 末 世·有 受 持 讀 誦 此 經(jīng)·所
dé gōng dé·wǒ ruò jù shuō zhě·huò yǒu rén wén·xīn jé kuáng luàn·hú yí
得 功 德·我 若 具 說(shuō) 者·或 有 人 聞· 心 即 狂 亂·狐 疑
bù xìn·xū pú tí·dāng zhī shì jīng yì bù kě sī yì·
不 信·須 菩 提· 當(dāng) 知 是 經(jīng) 義 不 可 思 議·
guǒ bào yì bù kě sī yì·
果 報(bào) 亦 不 可 思 議·
jiū jìng wú wǒ fēn dì shí qī
究 竟 無(wú) 我 分 第 十 七
ěr shí xū pú tí bái fó yán·shì zūn·shàn nán zǐ shàn nǚ rén·fā ā nòu
爾 時(shí) 須 菩 提 白 佛 言·世 尊·善 男 子 善 女 人·發(fā)阿 耨
duō luó sān miǎo sān pú tí xīn·yún hé yīng zhù·yún hé xiáng fú qí xīn·
多 羅 三 藐 三 菩 提 心·云 何 應(yīng) 住·云 何 降 伏 其 心·
fó gào xū pú tí·shàn nán zǐ shàn nǚ rén·fā ā nòu duō luó sān miǎo sān pú
佛 告 須 菩 提·善 男 子 善 女 人·發(fā)阿 耨 多 羅 三 藐 三 菩
tí xīn zhě·dāng shēng rú shì xīn·wǒ yīng miè dù yī qiē zhòng shēng·miè
提 心 者· 當(dāng) 生 如 是 心·我 應(yīng) 滅 度 一 切 眾 生·滅
dù yī qiē zhòng shēng yǐ·ér wú yǒu yī zhòng shēng shí miè dù zhě·hé yǐ
度 一 切 眾 生 已·而 無(wú) 有 一 眾 生 實(shí) 滅 度 者·何 以
gù·xū pú tí·ruò pú sà yǒu wǒ xiāng·rén xiāng·zhòng shēng xiāng·shòu
故·須 菩 提·若 菩 薩 有 我 相· 人 相· 眾 生 相·壽
zhě xiāng·jī fēi pú sà·suǒ yǐ zhě hé·xū pú tí·shí wú yǒu fǎ·fā ā nòu
者 相· 即 非 菩 薩·所 以 者 何·須 菩 提·實(shí) 無(wú) 有 法·發(fā) 阿 耨
duō luó sān miǎo sān pú tí xīn zhě·xū pú tí·yú yì yún hé·rú lái yú rán
多 羅 三 藐 三 菩 提 心 者·須 菩 提·于 意 云 何·如 來(lái) 于 然
dēng fó suǒ·yǒu fǎ dé ā nòu duō luó sān miǎo sān pú tí fǒu·fú yě·shìzūn·
燈 佛 所·有 法 得阿 耨 多 羅 三 藐 三 菩 提 不·不 也·世 尊·
rú wǒ jiě fó suǒ shuō yì·fó yú rán dēng fó suǒ wú yǒu fǎ dé ā nòu duō
如 我 解 佛 所 說(shuō) 義·佛 于 然 燈 佛 所 無(wú) 有 法 得阿 耨 多
luó sān miǎo sān pú tí·fó yán·rú shì rú shì·xū pú tí·shí wú yǒu fǎ·
羅 三 藐 三 菩 提·佛 言·如 是 如 是·須 菩 提·實(shí) 無(wú) 有 法·
rú lái dé ā nòu duō luó sān miǎo sān pú tí·xū pú tí·ruò yǒu fǎ·rú lái
如 來(lái) 得阿 耨 多 羅 三 藐 三 菩 提·須 菩 提·若 有 法·如 來(lái)
dé ā nòu duō luó sān miǎo sān pú tí zhě·rán dēng fó zé bù yǔ wǒ shòu jì·
得阿 耨 多 羅 三 藐 三 菩 提 者·然 燈 佛 則 不 與 我 受 記·
rǔ yú lái shì dāng dé zuò fó·hào shì jiā móu ní·yǐ shí wú yǒu fǎ·dé ā
汝于 來(lái) 世·當(dāng) 得 作 佛·號(hào) 釋 迦 牟 尼·以 實(shí) 無(wú) 有 法·得阿
nòu duō luó sān miǎo sān pú tí·shì gù rán dēng fó yǔ wǒ shòu jì·zuò shì
耨 多 羅 三 藐 三 菩 提·是 故 然 燈 佛 與 我 受 記·作 是
yán·rǔ yú lái shì·dāng dé zuò fó·hào shì jiā móu ní·hé yǐ gù·rú lái
言·汝 于 來(lái) 世· 當(dāng) 得 作 佛·號(hào) 釋 迦 牟 尼·何 以 故·如 來(lái)
zhě·jí zhū fǎ rú yì·ruò yǒu rén yán·rú lái dé ā nòu duō luó sān miǎo
者·即 諸 法 如 義·若 有 人 言·如 來(lái) 得 阿 耨 多 羅 三 藐
sān pú tí·xū pú tí·shí wú yǒu fǎ·fó dé ā nòu duō luó sān miǎo sān pú
三 菩 提·須 菩 提·實(shí) 無(wú) 有 法·佛 得 阿 耨 多 羅 三 藐 三 菩
tí·xū pú tí·rú lái suǒ dé ā nòu duō luó sān miǎo sān pú tí·yú shì zhōng
提·須 菩 提·如 來(lái) 所 得阿 耨 多 羅 三 藐 三 菩 提·于 是 中
wú shíwú xū·shì gù rú lái shuō yī qiē fǎ·jiē shì fó fǎ·xū pú tí·suǒ
無(wú) 實(shí)無(wú) 虛·是 故 如 來(lái) 說(shuō) 一 切 法·皆 是 佛 法·須 菩 提·所
yán yī qiē fǎ zhě·jí fēi yī qiē fǎ·shì gù míng yī qiē fǎ·xū pú tí·
言 一 切 法 者·即 非 一 切 法·是 故 名 一 切 法·須 菩 提·
pì rú rén shēn cháng dà·xū pú tí yán·shì zūn·rú lái shuō rén shēn
譬 如 人 身 長(zhǎng) 大·須 菩 提 言·世 尊·如 來(lái) 說(shuō) 人 身
cháng dà·jí wéi fēi dà shēn·shì míng dà shēn·xū pú tí·pú sà yì rú
長(zhǎng) 大·即 為 非 大 身·是 名 大 身·須 菩 提·菩 薩 亦 如
shì·ruò zuò shì yán·wǒ dāng miè dù wú liàng zhòng shēng·jí bù míng pú
是·若 作 是 言·我 當(dāng) 滅 度 無(wú) 量 眾 生· 即 不 名 菩
sà·hé yǐ gù·xū pú tí·shí wú yǒu fǎ·míng wéi pú sà·shì gù fó shuō yī
薩·何以故·須 菩 提·實(shí) 無(wú) 有 法·名 為 菩 薩·是 故 佛 說(shuō) 一
qiē fǎ· wú wǒ·wú rén·wú zhòng shēng·wú shòu zhě·xū pú tí·ruò pú sà
切 法·無(wú) 我·無(wú) 人·無(wú) 眾 生 ·無(wú) 壽 者·須 菩 提·若 菩 薩
zuò shì yán·wǒ dāng zhuāng yán fó tǔ·shì bù míng pú sà·hé yǐ gù·rú
作 是 言·我 當(dāng) 莊 嚴(yán) 佛 土·是 不 名 菩 薩·何 以 故·如
lái shuō zhuāng yán fó tǔ zhě·jí fēi zhuāng yán·shì míng zhuāng yán·
來(lái) 說(shuō) 莊 嚴(yán) 佛 土 者·即 非 莊 嚴(yán)·是 名 莊 嚴(yán)·
xū pú tí·ruò pú sà tōng dá wú wǒ fǎ zhě·rú lái shuō míng zhēn shi pú sà·
須 菩 提·若 菩 薩 通 達(dá) 無(wú)我 法 者·如 來(lái) 說(shuō) 名 真 是 菩薩·
yī tǐ tóng guān fēn dì shí bā
一 體 同 觀 分 第 十 八
xū pú tí·yú yì yún hé·rú lái yǒu ròu yǎn fuǒ·rú shì·shì zūn·rú lái
須 菩 提·于 意 云 何·如 來(lái) 有 肉 眼 不·如 是·世 尊·如 來(lái)
yǒu ròu yǎn·xū pú tí·yú yì yún hé·rú lái yǒu tiān yǎn fuǒ·rú shì·shì
有 肉 眼·須 菩 提·于 意 云 何·如 來(lái) 有 天 眼 不·如 是· 世
zūn·rú lái yǒu tiān yǎn·xū pú tí·yú yì yún hé·rú lái yǒu huì yǎn fuǒ·
尊·如 來(lái) 有 天 眼·須菩 提·于 意 云 何·如 來(lái) 有 慧 眼 不·
rú shì·shì zūn·rú lái yǒu huì yǎn·xū pú tí·yú yì yún hé·rú lái yǒu fǎ
如 是·世 尊·如 來(lái) 有 慧 眼·須 菩 提·于 意 云 何·如 來(lái) 有 法
yǎn fuǒ·rú shì·shì zūn·rú lái yǒu fǎ yǎn·xū pú tí·yú yì yún hé·rú
眼 不·如 是·世 尊·如 來(lái) 有 法 眼·須菩提·于 意 云 何·如
lái yǒu fó yǎn fuǒ·rú shì·shì zūn·rú lái yǒu fó yǎn·xū pú tí·yú yì
來(lái) 有 佛 眼 不·如 是·世 尊·如 來(lái) 有 佛 眼·須菩提·于 意
yún hé·rú héng hé zhōng suǒ yǒu shā·fó shuō shì shā fuǒ·rú shì·shì
云 何·如 恒 河 中 所 有 沙·佛 說(shuō) 是 沙 不·如 是·世
zūn·rú lái shuō shì shā·xū pú tí·yú yì yún hé·rú yī héng hé zhōng suǒ
尊·如 來(lái) 說(shuō) 是 沙·須菩提·于 意 云 何·如一 恒 河 中 所
yǒu shā·yǒu rú shì shā děng héng hé·shì zhū héng hé suǒ yǒu shā shù·fó
有 沙·有 如 是 沙 等 恒 河·是 諸 恒 河 所 有 沙 數(shù)·佛
shì jiè rú shì·nìng wéi duō fuǒ·shèn duō·shì zūn·fó gào xū pú tí·ěr
世 界 如 是· 寧 為 多 不·甚 多·世 尊·佛 告 須 菩提·爾
suǒ guó tǔ zhōng·suǒ yǒu zhòng shēng·ruò gàn zhǒng xīn·rú lái xī zhī·
所 國(guó) 土 中· 所 有 眾 生· 若 干 種 心·如 來(lái) 悉 知·
hé yǐ gù·rú lái shuō zhū xīn·jiē wéi fēi xīn·shì míng wéi xīn·suǒ
何 以 故·如 來(lái) 說(shuō) 諸 心·皆 為 非 心·是 名 為 心·所
yǐ zhě hé·xū pú tí·guò qù xīn bù kě dé·xiàn zài xīn bù kě dé·wèi lái
以 者 何·須菩提·過(guò) 去 心 不 可 得·現(xiàn) 在 心 不 可 得·未 來(lái)
xīn bù kě dé·
心 不 可 得·
fǎ jiè tōng huà fēn dì shí jiǔ
法 界 通 化 分 第 十 九
xū pú tí·yú yì yún hé·ruò yǒu rén mǎn sān qiān dà qiān shì jiè qī bǎo·
須菩提·于 意 云 何·若 有 人 滿(mǎn) 三 千 大 千 世 界 七 寶·
yǐ yòng bù shī·shì rén yǐ shì yīn yuán·dé fú duō fǒu·rú shì·shì zūn·
以 用 布 施·是 人 以 是 因 緣·得 福 多 不·如 是·世 尊·
cǐ rén yǐ shì yīn yuán·dé fú shèn duō xū pú tí·ruò fú dé yǒu shí·rú
此 人 以 是 因 緣·得 福 甚 多·須菩提·若 福 德 有 實(shí)·如
lái bù shuō dé fú dé duō·yǐ fú dé wú gù·rúlái shuō dé fú dé duō·
來(lái) 不 說(shuō) 得 福 德 多·以 福 德 無(wú) 故·如來(lái) 說(shuō) 得 福 德 多·
lí sè lí xiāng fēn dì èr shí
離 色 離 相 分 第 二 十
xū pú tí·yú yì yún hé·fó kě yǐ jù zú sè shēn jiàn fǒu·fú yě·shì zūn·
須菩提·于 意 云 何·佛 可 以 具 足 色 身 見(jiàn) 不·不 也·世 尊·
rú lái bù yīng yǐ jù zú sè shēn jiàn·hé yǐ gù·rú lái shuō jù zú sè shēn·
如 來(lái) 不 應(yīng) 以 具 足 色 身 見(jiàn)·何 以 故·如 來(lái) 說(shuō) 具 足 色 身·
jí fēi jù zú sè shēn·shì míng jù zú sè shēn·xū pú tí·yú yì yún hé·rú
即 非 具 足 色 身·是 名 具足 色 身·須 菩提·于 意 云 何·如
lái kě yǐ jù zú zhū xiāng jiàn fǒu·fǒú yě·shì zūn·rú lái bù yīng yǐjù
來(lái) 可 以 具 足 諸 相 見(jiàn) 不·不 也·世 尊·如 來(lái) 不 應(yīng) 以 具
zú zhū xiāng jiàn·hé yǐ gù·rú lái shuō zhū xiāng jù zú·jí
足 諸 相 見(jiàn)·何 以 故·如 來(lái) 說(shuō) 諸 相 具足·即
fēi jù zú· shì míng zhū xiāng jù zú·
非 具 足·是 名 諸 相 具 足·
fēi shuō suǒ shuō fēn dì èr shí yī
非 說(shuō) 所 說(shuō) 分第 二 十 一
xū pú tí·rǔ wù wèi rú lái zuò shì niàn·wǒ dāng yǒu suǒ shuō fa·mò zuò
須菩提·汝 勿 謂 如 來(lái) 作 是 念·我 當(dāng) 有 所 說(shuō) 法·莫 作
shì niàn·hé yǐgù·ruò rén yán rú lái yǒu suǒ shuō fa·jí wéi bàng fó·bù
是 念·何以故·若 人 言 如 來(lái) 有 所 說(shuō) 法·即 為 謗 佛·不
néng jiě wǒ suǒ shuō gù·xū pú tí·shuō fa zhě·wú fǎ kě shuō·shì míng shuō
能 解 我 所 說(shuō) 故·須菩 提·說(shuō) 法 者·無(wú) 法 可 說(shuō)·是 名 說(shuō)
fa·ěr shí huì mìng xū pú tí bái fó yán·shìzūn·pō yǒu zhòng shēng·yú wèi
法·爾 時(shí) 慧 命 須 菩 提 白 佛 言·世尊·頗 有 眾 生·于 未
lái shì·wén shuō shì fǎ·shēng xìn xīn fǒu·fó yán·xū pú tí·bǐ fēi
來(lái) 世·聞 說(shuō) 是 法· 生 信 心 不·佛 言·須菩提·彼 非
zhòng shēng·fēi bù zhòng shēng·hé yǐ gù·xū pú tí·zhòng shēng zhòng
眾 生·非 不 眾 生·何 以 故·須 菩 提· 眾 生 眾
shēng zhě·rú lái shuō fēi zhòng shēng·shì míng zhòng shēng·
生 者·如 來(lái) 說(shuō) 非 眾 生· 是 名 眾 生·
wú fǎ kě dé fēn dì èr shí èr
無(wú)法 可得 分 第 二 十 二
xū pú tí bái fó yán·shì zūn·fó dé ā nòu duō luó sān miǎo sān pú tí·wéi
須菩 提 白 佛 言·世 尊·佛 得阿 耨 多 羅 三 藐 三 菩 提·為
wú suǒ dé yē·fó yán·rú shì rú shì·xū pú tí·wǒ yú ā nòu duō luó sān
無(wú) 所 得 耶·佛 言·如 是 如 是·須 菩 提·我 于阿 耨 多 羅 三
miǎo sān pú tí·nǎi zhì wú yǒu shǎo fǎ kě dé·shì míng ā nòu duō luó
藐 三 菩 提·乃 至 無(wú) 有 少 法 可 得·是 名 阿 耨 多 羅
sān miǎo sān pú tí·
三 藐 三 菩 提·
jìng xīn xíng shàn fēn dì èr shí sān
凈 心 行 善 分 第 二 十 三
fù cì xū pú tí·shì fǎ píng děng·wú yǒu gāo xià·shì míng ā nòu duō luó
復(fù) 次須 菩 提·是 法 平 等·無(wú) 有 高 下·是 名 阿 耨 多 羅
sān miǎo sān pú tí·yǐ wú wǒ·wú rén·wú zhòng shēng·wú shòu zhě·xiū yī
三 藐 三菩 提·以無(wú) 我·無(wú) 人·無(wú) 眾 生·無(wú) 壽 者·修 一
qiē shàn fǎ·zé dé ā nòu duō luó sān miǎo sān pú tí·xū pú tí·suǒ yán
切 善 法·則 得阿 耨 多 羅 三 藐 三 菩 提·須 菩 提·所 言
shàn fǎ zhě·rú lái shuō jí fēi shàn fǎ·shì míng shàn fǎ·
善 法 者·如 來(lái) 說(shuō) 即 非 善 法·是 名 善 法·
fú zhì wú bǐ fēn dì èr shí sì
福 智 無(wú) 比 分 第 二 十 四
xū pú tí·ruò sān qiān dà qiān shì jiè zhōng·suǒ yǒu zhū xū mí shān wáng·
須菩提·若 三 千 大 千 世 界 中· 所 有 諸 須 彌 山 王·
rú shì děng qī bǎo jù·yǒu rén chí yòng bù shī·ruò rén yǐ cǐ bō rě bō luó mì
如 是 等 七 寶 聚· 有 人 持 用 布 施·若 人 以 此 般 若 波 羅 蜜
jīng·nǎi zhì sì jù jì děng·shòu chí dú sòng·wéi tā rén shuō·yú qián fú
經(jīng)·乃 至 四 句 偈 等· 受 持 讀 誦·為 他 人 說(shuō)· 于 前 福
dé·bǎi fēn bù jí yī·bǎi qiān wàn yì fēn·nǎi zhì suàn shù pì yù
德·百 分 不 及一·百 千 萬(wàn) 億 分·乃 至 算 數(shù) 譬 喻
suǒ bù néng jí·
所 不 能 及·
huà wú suǒ huà fēn dì èr shí wǔ
化 無(wú) 所 化 分 第 二 十 五
xū pú tí·yú yì yún hé·rǔ děng wù wèi rú lái zuò shì niàn·wǒ dāng dù
須菩提·于意 云 何·汝 等 勿 謂 如 來(lái) 作 是 念·我 當(dāng) 度
zhòng shēng·xū pú tí·mò zuò shì niàn·hé yǐ gù·shí wú yǒu zhòng shēng
眾 生·須 菩 提·莫 作 是 念·何 以 故·實(shí) 無(wú) 有 眾 生
rú lái dù zhě·ruò yǒu zhòng shēng rú lái dù zhě·rú lái zé yǒu wǒ rén
如 來(lái) 度 者·若 有 眾 生 如 來(lái) 度 者·如 來(lái) 則 有 我 人
zhòng shēng shòu zhě·xū pú tí·rú lái shuō yǒu wǒ zhě·zé fēi yǒu
眾 生 壽 者·須 菩 提·如 來(lái) 說(shuō) 有 我 者·則 非 有
wǒ·ér fán fū zhī rén yǐ wéi yǒu wǒ·xū pú tí·fán fū zhě·rú lái shuō jí
我·而 凡 夫 之 人 以 為 有 我·須 菩 提·凡 夫 者·如 來(lái) 說(shuō) 即
fēi fán fū·shì míng fán fū·
非 凡 夫·是 名 凡 夫·
fǎ shēn fēi xiāng fēn dì èr shí liù
法 身 非 相 分 第 二 十 六
xū pú tí·yú yì yún hé·kě yǐ sān shí èr xiāng guān rú lái fǒu·xū pú tí
須菩提·于 意 云 何·可以 三 十 二 相 觀 如 來(lái) 不·須 菩 提
yán·rú shì rú shì·yǐ sān shí èr xiāng guān rú lái·fó yán·xū pú tí·ruò
言·如 是 如 是·以 三 十 二 相 觀 如 來(lái)·佛 言·須 菩 提·若
yǐ sān shí èr xiāng guān rú lái zhě·zhuǎn lún shèng wáng jí shì rú lái ·
以 三 十 二 相 觀 如 來(lái) 者· 轉(zhuǎn) 輪 圣 王·即 是 如 來(lái)·
xū pú tí bái fó yán·shì zūn rú wǒ jiě fó suǒ shuō yì·bù yīng yǐ sān shí
須 菩 提 白 佛 言·世 尊 如 我 解 佛 所 說(shuō) 義·不 應(yīng) 以 三 十
èr xiāng guān rú lái· ěr shí shì zūn ér shuō jì yán ruò yǐ sè jiàn wǒ
二 相 觀 如 來(lái)· 爾 時(shí) 世 尊 而 說(shuō) 偈 言 若 以 色 見(jiàn) 我
yǐ yīn shēng qiú wǒ shì rén xíng xié dào bù néng jiàn rú lái
以 音 聲 求 我 是 人 行 邪 道 不 能 見(jiàn) 如 來(lái)
wú duàn wú miè fēn dì èr shí qī
無(wú) 斷 無(wú) 滅 分 第 二 十 七
xū pú tí·rǔ ruò zuò shì niàn·rú lái bù yǐ jù zú xiāng gù·dé ā nòu duō
須菩提·汝 若 作 是 念·如 來(lái) 不 以 具 足 相 故·得阿 耨 多
luó sān miǎo sān pú tí·xū pú tí·mò zuò shì niàn·rú lái bù yǐ jù zú
羅 三 藐 三 菩 提·須 菩 提·莫 作 是 念·如 來(lái) 不 以 具 足
xiāng gù·dé ā nòu duō luó sān miǎo sān pú tí·xū pú tí·rǔ ruò zuò shì
相 故·得 阿 耨 多 羅 三 藐 三 菩 提·須 菩 提·汝 若 作 是
niàn·fā ā nòu duō luó sān miǎo sān pú tí xīn zhě·shuō zhū fǎ duàn miè·
念·發(fā) 阿 耨 多 羅 三 藐 三 菩 提 心 者· 說(shuō) 諸 法 斷 滅·
mò zuò shì niàn·hé yǐ gù·fā ā nòu duō luó sān miǎo sān pú tí xīn zhě·
莫 作 是 念·何 以 故·發(fā) 阿 耨 多 羅 三 藐 三 菩 提 心 者·
yú fǎ bù shuō duàn miè xiāng·
于法 不 說(shuō) 斷 滅 相·
bù shòu bù tān fēn dì èr shí bā
不 受 不 貪 分 第 二 十 八
xū pú tí·ruò pú sà yǐ mǎn héng hé shā děng shì jiè qī bǎo·chí yòng bù shī·
須菩提·若 菩 薩 以 滿(mǎn) 恒 河 沙 等 世 界 七 寶· 持 用 布 施·
ruò fù yǒu rén·zhī yī qiē fǎ·wú wǒ dé chéng yú rěn·cǐ pú sà·shèng qián
若 復(fù) 有 人·知 一 切 法·無(wú)我·得 成 于 忍·此 菩 薩· 勝 前
pú sà·suǒ dé gōng dé·hé yǐ gù·xū pú tí·yǐ zhū pú sà·bù shòu fú dé gù·
菩薩·所 得 功 德·何以故·須 菩提·以 諸 菩薩·不 受 福 德 故·
xū pú tí bái fó yán·shì zūn·yún hé pú sà bù shòu fú dé·xū pú tí·
須 菩 提 白 佛 言·世 尊·云何菩 薩不 受 福 德·須菩 提·
pú sà suǒ zuò fú dé·bù yīng tān zhe·shì gù shuō bùshòu fú dé·
菩 薩 所 作 福 德·不 應(yīng) 貪 著·是 故 說(shuō) 不受 福 德·
wēi yí jì jìng fēn dì èr shí jiǔ
威 儀 寂 靜 分 第 二 十 九
xū pú tí·ruò yǒu rén yán·rú lái ruò lái ruò qù·ruò zuò ruò wò·shì rén
須菩 提·若 有 人 言·如 來(lái) 若 來(lái) 若 去·若 坐 若 臥·是 人
bù jiě wǒ suǒ shuō yì·hé yǐ gù·rú lái zhě·wú suǒ cóng lái·yì wú
不 解 我 所 說(shuō) 義·何 以 故·如 來(lái) 者·無(wú) 所 從 來(lái)·亦 無(wú)
suǒ qù·gù míng rú lái·
所 去·故 名 如 來(lái)·
yī hé lǐ xiāng fēn dì sān shí
一 合 理 相 分 第 三 十
xū pú tí·ruò shàn nán zǐ shàn nǚ rén·yǐ sān qiān dà qiān shì jiè suì
須菩提·若 善 男 子 善 女 人·以 三 千 大 千 世 界 碎
wéi wēi chén·yú yì yún hé·shì wēi chén zhòng·nìng wéi duō fǒu·
為 微 塵· 于 意 云 何·是 微 塵 眾· 寧 為 多 不·
xū pú tí yán·shèn duō·shì zūn·hé yǐ gù·ruò shì wēi chén zhòng shí yǒu
須 菩 提 言·甚 多·世 尊·何 以 故·若 是 微 塵 眾 實(shí) 有
zhě·fó jǐ bù shuō shì wēi chén zhòng·suǒ yǐ zhě hé·fó shuō wēi chén
者·佛 即 不 說(shuō) 是 微 塵 眾· 所 以 者 何·佛 說(shuō) 微 塵
zhòng·jí fēi wēi chén zhòng·shì míng wēi chén zhòng·shì zūn·rú lái
眾· 即 非 微 塵 眾· 是 名 微 塵 眾· 世 尊·如 來(lái)
suǒ shuō sān qiān dà qiān shì jiè·jí fēi shì jiè·shì míng shì jiè·
所 說(shuō) 三 千 大 千 世 界·即 非 世 界·是 名 世 界·
hé yǐ gù·ruò shì jiè shí yǒu zhě·jí shì yī hé xiāng·rú lái shuō
何 以 故·若 世 界 實(shí) 有 者·即 是 一 合 相·如 來(lái) 說(shuō)
yī hé xiāng·jí fēi yī hé xiāng·shì míng yī hé xiāng·xū pú tí·
一 合 相·即 非 一 合 相·是 名 一 合 相· 須 菩 提·
yī hé xiāng zhě·jí shì bù kě shuō·dàn fán fū zhī rén·tān zhe qí shì·
一 合 相 者·即 是 不 可 說(shuō)·但 凡 夫 之 人·貪 著 其 事·
zhī jiàn bù shēng fēn dì sān shí yī
知 見(jiàn) 不 生 分 第 三 十 一
xū pú tí·ruò rén yán·fó shuō wǒ jiàn·rén jiàn·zhòng shēng jiàn·
須菩提·若 人 言·佛 說(shuō) 我 見(jiàn)·人 見(jiàn)· 眾 生 見(jiàn)·
shòu zhě jiàn·xū pú tí·yú yì yún hé·shì rén jiě wǒ suǒ shuō yì fuō·
壽 者 見(jiàn)·須 菩 提·于 意 云 何·是 人 解 我 所 說(shuō) 義 不·
fú yě·shì zūn·shì rén bù jiě rú lái suǒ shuō yì·hé yǐ gù·shì zūn shuō
不也·世 尊·是 人 不 解 如 來(lái) 所 說(shuō) 義·何 以 故·世 尊 說(shuō)
wǒ jiàn·rén jiàn·zhòng shēng jiàn·shòu zhě jiàn·jí fēi wǒ jiàn·
我 見(jiàn)·人 見(jiàn)· 眾 生 見(jiàn)· 壽 者 見(jiàn)·即 非 我 見(jiàn)·
rén jiàn·zhòng shēng jiàn·shòu zhě jiàn·shì míng wǒ jiàn·rén jiàn·
人 見(jiàn)· 眾 生 見(jiàn)·壽 者 見(jiàn)· 是 名 我 見(jiàn)·人 見(jiàn)·
zhòng shēng jiàn·shòu zhě jiàn·xū pú tí·fā ā nòu duō luó sān miǎo sān
眾 生 見(jiàn)· 壽 者 見(jiàn)·須 菩提·發(fā) 阿 耨 多 羅 三 藐 三
pú tí xīn zhě·yú yī qiē fǎ·yīng rú shì zhī·rú shì jiàn·
菩 提 心 者·于 一 切 法·應(yīng) 如 是 知·如 是 見(jiàn)·
rú shì xìn jiě·bù shēng fǎ xiāng·xū pú tí·suǒ yán fǎ xiāng zhě·
如 是 信 解·不 生 法 相·須 菩 提·所 言 法 相 者·
rú lái shuō jí fēi fǎ xiāng·shì míng fǎ xiāng·
如 來(lái) 說(shuō) 即 非 法 相· 是 名 法 相·
yīng huà fēi zhēn fēn dì sān shí èr
應(yīng) 化 非 真 分 第 三 十 二
xū pú tí·ruò yǒu rén yǐ mǎn wú liàng ā sēng qí shì jiè qī bǎo·chí yòng
須菩提·若 有 人 以 滿(mǎn) 無(wú) 量 阿 僧 祇 世 界 七 寶·持 用
bù shī·ruò yǒu shàn nán zǐ shàn nǚ rén·fā pú tí xīn zhě·chí yú cǐjīng·
布 施·若 有 善 男 子 善 女 人·發(fā) 菩 提 心 者·持 于 此 經(jīng)·
nǎi zhì sì jù jì děng·shòu chí dú sòng·wèi rén yǎn shuō·qí fú shèng bǐ·
乃 至 四 句 偈 等·受 持 讀 誦·為 人 演 說(shuō)·其 福 勝 彼·
yún hé wèi rén yǎn shuō·bù qǔ yú xiāng·rú rú bù dòng·hé yǐ gù·
云 何 為 人 演 說(shuō)·不 取 于 相· 如 如 不 動(dòng)·何 以 故·
yī qiē yǒu wéi fǎ rú mèng huàn pào yǐng
一 切 有 為 法 如 夢(mèng) 幻 泡 影
rú lù yì rú diàn yīng zuò rú shì guān
如 露 亦 如 電 應(yīng) 作 如 是 觀
fó shuō shì jīng yǐ·cháng lǎo xū pú tí·jí zhū bǐ qiū·bǐ qiū ní·
佛 說(shuō) 是 經(jīng) 已· 長(zhǎng) 老 須 菩提·及 諸 比 丘·比 丘 尼·
yōu pó sē ·yōu pó yí·yī qiē shì jiān rén ā xiū luó·
優(yōu) 婆 塞·優(yōu) 婆 夷·一 切 間 天 人 阿 修 羅·
wén fó suǒ shuō·jiē dà huān xǐ·xìn shòu fèng xíng·
聞 佛 所 說(shuō)·皆 大 歡 喜·信 受 奉 行·
jīn gāng bō rě bō luó mì jīng
金 剛 般 若 波 羅 蜜 經(jīng)
bō rě wú jìn cáng zhēn yán
般若 無(wú) 盡 藏 真 言
nà mó bó gā fá dì bō lī ruò bō luó mì duō yè dá zhí tā ǎn gē
納 謨 薄 伽 伐 帝 缽 唎 若 波 羅 蜜 多 曳 怛 姪 他 唵 紇
lī dì lī shì lī shù lū zhī sān mì lì zhī fó shè yè 。 shā hē
唎 地 唎 室 唎 戍 嚕 知 三 密 栗 知 佛 社 曳 。 莎 訶
.............................
jīn gāng xīn zhēn yán ǎn wū lún ní suō pó hē
金 剛 心 真 言 唵 烏 倫 尼 娑 婆 訶
............................
bǔ què zhēn yán
補(bǔ) 闕 真 言
nán mō hē lā dá dā duō lā yè yē qè lā qè lā jù zhù jù zhù mó lā mó lā
南 謨 喝 囉 怛 那 哆 囉 夜 耶 佉囉 佉囉 俱 住 俱 住 摩 囉 摩囉
hǔ lā hōng hè hè sū dá ná hōng pō mò nuō suō pó hē
虎囉 吽 賀 賀蘇 怛拿 吽 潑 抹 拿 娑 婆 訶
................................
bǔ què yuán mǎn zhēn yán ōng hū lú hū lú shè yè mù qì shā hē
補(bǔ) 闕 圓 滿(mǎn) 真 言 唵 呼 嚧呼嚧 社 曳 穆 契 娑 訶
.............................
pǔ huí xiàng zhēn yán
普 回 向 真 言
ōng suō mō lā suō mō lā mǐ me nǎng sà wǎ hē me hē zhuó jiā lā wǎ hōng
唵 娑 摩 囉 娑 摩 囉 弭 摩 曩 薩 縛 訶 摩 訶 斫 迦 囉 嚩 吽
.............................
jin gāng zàn
金 剛 贊
duàn yí shēng xìn jué xiāng chāo zōng dùn wàng rén fǎ jiě zhēn kōng
斷 疑 生 信 絕 相 超 宗 頓 忘 人 法 解 真 空
bō rě wèi zhòng zhòng sì jù róng tōng fú dé tàn wú qióng
般 若 味 重 重 四 句 融 通 福 德 嘆 無(wú) 窮
................................
nán wú qí yuán huì shàng fó pú sà
南 無(wú) 祗 園 會(huì) 上 佛 菩 薩(三稱(chēng))
......................................
拔一切業(yè)障根本得生凈土陀羅尼
南無(wú) 阿彌多婆夜 哆他伽多夜 哆地夜他 阿彌利都婆毗
阿彌利哆悉耽婆毗 阿彌利哆 毗迦蘭帝 阿彌利哆 毗迦蘭多
伽彌膩 伽伽那 枳多迦利 娑婆訶
bá yī qiē yè zhàng gēn běn dé shēng jìng tǔ tuó luó ní
拔一 切 業(yè) 障 根 本 得 生 凈 土 陀 羅 尼
ná mo e mí duō pó yè duō tā gā duō yè duō dì yè tā
南無(wú)阿彌多婆 夜 哆 他 伽 多 夜 哆 地夜他
ā mí lì dōu pó pí ā mí lì duō xī dān pópí
阿彌利 都 婆 毗 阿 彌 利 哆 悉耽 婆 毗
ā mí lì duō pí jiā lán dì ā mí lì duō pí jiā
阿 彌 利 哆 毗 迦 蘭 帝 阿 彌 利 哆毗 迦
Lan duo qie mi ni qie qie nuo zhi duo jia lì suō pó hē
蘭多 伽 彌 膩 伽 伽那 枳 多迦利娑婆 訶
特別增補(bǔ)念佛正確發(fā)音如下:
a mi da fo
阿 彌 陀 佛
.............................
回向偈
愿以此功德 莊嚴(yán)佛凈土 上報(bào)四重恩 下濟(jì)三涂苦
普愿見(jiàn)聞?wù)? 悉發(fā)菩提心 盡此一報(bào)身 得生極樂(lè)國(guó)
************************
第3篇: 論語(yǔ)大學(xué)全文讀誦
讀\誦\背\說(shuō)作者:劉增太來(lái)源:《新課程·小學(xué)》2012年第02期
????????我們的語(yǔ)文教學(xué),無(wú)論什么模式,怎樣改革,“讀、誦、背、說(shuō)”這一提高語(yǔ)文水平的關(guān)鍵卻什么時(shí)候都不能丟。在教學(xué)中我做了如下的嘗試:
????????一、讀什么,怎樣讀
????????我認(rèn)為語(yǔ)文教學(xué)除重視語(yǔ)文課本中的課例外,與之配套的《閱讀課本》或者《隨堂練習(xí)》中的篇目也不能輕視,因?yàn)檫@些都是經(jīng)過(guò)專(zhuān)家或優(yōu)秀教師精選出來(lái)的,適合這個(gè)年齡的孩子閱讀。平日的教學(xué)中,我總是騰出盡量多的時(shí)間,讓學(xué)生不漏落每一篇課文,讓他們?nèi)コ踝x、反復(fù)讀、朗讀、誦讀(我時(shí)常跟學(xué)生一起放聲朗讀),從而使學(xué)生在讀中領(lǐng)略文章的韻味氣勢(shì)和感情色彩,理解文章的思想內(nèi)容,體會(huì)文章語(yǔ)言運(yùn)用的微妙之處,體察作品的語(yǔ)言特點(diǎn),掌握文章的簡(jiǎn)架結(jié)構(gòu),領(lǐng)悟作品的寫(xiě)作方法。這比教師在課堂上聲嘶力竭地重敲狠砸不知要好多少倍。因?yàn)閷W(xué)生自己讀出來(lái)的東西,是經(jīng)過(guò)深思熟慮內(nèi)化出來(lái)的,是他們真正掌握的。我時(shí)刻銘記:“沒(méi)有書(shū)聲瑯瑯的語(yǔ)文課,是失敗的課。”誠(chéng)然,老師的精導(dǎo)點(diǎn)播也是不可少的。《全日制義務(wù)教育語(yǔ)文課程標(biāo)準(zhǔn)》中明確規(guī)定,在朗讀上,要讓最差的同學(xué)做到“五不”,即不掉字、不添字、不重復(fù)、不指讀、不唱書(shū)。我常想,若每位老師都能像要求的那樣,從一年級(jí)就開(kāi)始對(duì)學(xué)生扎扎實(shí)實(shí)地訓(xùn)練朗讀,那逐漸成長(zhǎng)起來(lái)的孩子,一定個(gè)個(gè)都是好口才,他們的語(yǔ)感一定很強(qiáng),朗讀水平一定驚人。
????????當(dāng)然,其他課外書(shū)籍、報(bào)紙也提倡學(xué)生去大量閱讀,這種讀跟課堂上的那種讀是有區(qū)別的,學(xué)生大都采用的是瀏覽或默讀,一般只讀一遍,很少反復(fù)讀,對(duì)這些書(shū)的內(nèi)容學(xué)生只是初步的感知,其目的也只是開(kāi)闊視野,增加積累。
????????二、背什么,怎樣背
????????教學(xué)中,有些教師常說(shuō),應(yīng)提倡學(xué)生多背點(diǎn)東西,但究竟背什么,若課文中不要求,就無(wú)從下手。我是這樣做的:精選了相當(dāng)一部分課本和閱讀課本或其他課外書(shū)中的片段、古詩(shī)文等,用小卡片的形式把它打印下來(lái),每次發(fā)給學(xué)生要求背誦的一小張。然后將背過(guò)的進(jìn)行積累,一個(gè)階段一裝訂。這樣,學(xué)生有一種成就感,背誦的積極性格外高漲,經(jīng)常有學(xué)生主動(dòng)找老師要小紙張多背誦。凡背誦的片段,學(xué)生需反復(fù)朗讀、試背,就在這反復(fù)中,學(xué)生品出了“情”,即背出了語(yǔ)言文字所蘊(yùn)含的感情;背出了“形”,即頭腦中喚起語(yǔ)言所描繪的畫(huà)面形象,接受了范文語(yǔ)言的熏陶。一個(gè)學(xué)期下來(lái),我所教的學(xué)生能背誦100首左右的古詩(shī)詞,40個(gè)左右的課文片段,真可謂受益匪淺。
第4篇: 論語(yǔ)大學(xué)全文讀誦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32、:“,。”
:“,。”
33、:“,;,。”
:“,;,
34、:“,。,?
:“,,
35、:“,。”
:“,。”
36、:“,?”
:“,
37、:“,。”
:“,。”
38、:“,,。”
:“,,
39、:“,。”
:“,。”
40、:“,。。”
:“,。
41、:“?”
:“!,。”
:“?”
:“‘’,,
42、:“,。”
:“,。
第5篇: 論語(yǔ)大學(xué)全文讀誦
《太上感應(yīng)篇》全文-注音大字體適合兒童讀誦
太上感應(yīng)篇
tài太 shànɡ上 yuē曰 :
huò禍 fú福 wú無(wú) mén門(mén) ,wéi惟 rén人 zì自 zhào召 。shàn善 è惡 zhī之 bào報(bào) ,rú如 yǐng影 suí隨 xínɡ形 。shì是 yǐ以 tiān天 dì地 yǒu有 sī司 ɡuò過(guò) zhī之 shén神 。yī依 rén人 suǒ所 fàn犯 qīnɡ輕 zhònɡ重 ,yǐ以 duó奪 rén人 suàn算 。suàn算 jiǎn減 zé則 pín貧 hào耗 ,duō多 fénɡ逢 yōu憂(yōu) huàn患 。rén人 jiē皆 wù惡 zhī之 ,xínɡ刑 huò禍 suí隨 zhī之 ,jí吉 qìnɡ慶 bì避 zhī之 ,è惡 xīnɡ星 zāi災(zāi) zhī之 。suàn算 jìn盡 zé則 sǐ死 。yòu又 yǒu有 sān三 tái臺(tái) běi北 dǒu斗 shén神 jūn君 ,zài在 rén人 tóu頭 shànɡ上 ,lù錄 rén人 zuì罪 è惡 , duó奪 qí其 jì紀(jì) suàn算 。yòu又 yǒu有 sān三 shī尸 shén神 ,zài在 rén人 shēn身 zhōnɡ中 ,měi每 dào到 ɡēnɡ庚 shēn申 rì日 ,zhé輒 shànɡ上 yì詣 tiān天 cáo曹 ,yán言 rén人 zuì罪 ɡuò過(guò) 。yuè月 huì晦 zhī之 rì日 ,zào灶 shén神 yì亦 rán然 。fán凡 rén人 yǒu有 ɡuò過(guò) ,dà大 zé則 duó奪 jì紀(jì) ,xiǎo小 zé則 duó奪 suàn算 。qí其 ɡuò過(guò) dà大 xiǎo小 ,yǒu有 shù數(shù) bǎi百 shì事 。yù欲 qiú求 chánɡ長(zhǎng) shēnɡ生 zhě者 ,xiān先 xū須 bì避 zhī之 。shì是 dào道 zé則 jìn進(jìn) ,fēi非 dào道 zé則 tuì退 ;bù不 lǚ履 xié邪 jìnɡ徑 ,bù不 qī欺 àn暗 shì室 ;jī積 dé德 lèi累 ɡōnɡ功 ,cí慈 xīn心 yú于 wù物 ;zhōnɡ忠 xiào孝 yǒu友 tì悌 ,zhènɡ正 jǐ己 huà化 rén人 ;jīn矜 ɡū孤 xù恤 ɡuǎ寡 ,jìnɡ敬 lǎo老 huái懷 yòu幼 ;kūn昆 chónɡ蟲(chóng) cǎo草 mù木 ,yóu猶 bù不 kě可 shānɡ傷 ;yí宜 mǐn憫 rén人 zhī之 xiōnɡ兇 ,lè樂(lè) rén人 zhī之 shàn善 ;jì濟(jì) rén人 zhī之 jí急 ,jiù救 rén人 zhī之 wēi危 ;jiàn見(jiàn) rén人 zhī之 dé得 ,rú如 jǐ己 zhī之 dé得 ;jiàn見(jiàn) rén人 zhī之 shī失 ,rú如 jǐ己 zhī之 shī失 ;bú不 zhānɡ彰 rén人 duǎn短 ,bù不 xuàn炫 jǐ己 chánɡ長(zhǎng) ;è遏 è惡 yánɡ揚(yáng) shàn善 ,tuī推 duō多 qǔ取 shǎo少 ;shòu受 rǔ辱 bú不 yuàn怨 ,shòu受 chǒnɡ寵 ruò若 jīnɡ驚 ;shī施 ēn恩 bù不 qiú求 bào報(bào) ,yǔ與 rén人 bù不 zhuī追 huǐ悔 。suǒ所 wèi謂 shàn善 rén人 ,rén人 jiē皆 jìnɡ敬 zhī之 ,tiān天 dào道 yòu佑 zhī之 ,fú福 lù祿 suí隨 zhī之 ,zhònɡ眾 xié邪 yuǎn遠(yuǎn) zhī之 ,shén神 línɡ靈 wèi衛(wèi) zhī之 ,suǒ所 zuò作 bì必 chénɡ成 ,shén神 xiān仙 kě可 jì冀 。yù欲 qiú求 tiān天 xiān仙 zhě者 ,dānɡ當(dāng) lì立 yì一 qiān千 sān三 bǎi百 shàn善 。yù欲 qiú求 dì地 xiān仙 zhě者 ,dānɡ當(dāng) lì立 sān三 bǎi百 shàn善 。
ɡǒu茍 huò或 fēi非 yì義 ér而 dònɡ動(dòng) ,bèi背 lǐ理 ér而 xínɡ行 ;yǐ以 è惡 wéi為 nénɡ能 ,rěn忍 zuò作 cán殘 hài害 ;yīn陰 zéi賊 liánɡ良 shàn善 ,àn暗 wǔ侮 jūn君 qīn親 ;màn慢 qí其 xiān先 shenɡ生 ,pàn叛 qí其 suǒ所 shì事 ;kuánɡ誑 zhū諸 wú無(wú) shí識(shí) ,bànɡ謗 zhū諸 tónɡ同 xué學(xué) ;xū虛 wū誣 zhà詐 wěi偽 ,ɡōnɡ攻 jié訐 zōnɡ宗 qīn親 ;ɡānɡ剛 qiánɡ強(qiáng) bù不 rén仁 ,hěn很 lì戾 zì自 yònɡ用 ;shì是 fēi非 bú不 dānɡ當(dāng) ,xiànɡ向 bèi背 ɡuāi乖 yí宜 ;nüè虐 xià下 qǔ取 ɡōnɡ功 ,chǎn諂 shànɡ上 xī希 zhǐ旨 ;shòu受 ēn恩 bù不 ɡǎn感 ,niàn念 yuàn怨 bù不 xiū休 ;qīnɡ輕 miè蔑 tiān天 mín民 ,rǎo擾 luàn亂 ɡuó國(guó) zhènɡ政 ;shǎnɡ賞 jí及 fēi非 yì義 ,xínɡ刑 jí及 wú無(wú) ɡū辜 ;shā殺 rén人 qǔ取 cái財(cái) ,qīnɡ傾 rén人 qǔ取 wèi位 ;zhū誅 xiáng降 lù戮 fú服 ,biǎn貶 zhèng正 pái排 xián賢 ;línɡ陵 ɡū孤 bī逼 ɡuǎ寡 ,qì棄 fǎ法 shòu受 lù賂 ;yǐ以 zhí直 wéi為 qū曲 ,yǐ以 qū曲 wéi為 zhí直 ;rù入 qīnɡ輕 wéi為 zhònɡ重 ,jiàn見(jiàn) shā殺 jiā加 nù怒 ;zhī知 ɡuò過(guò) bù不 ɡǎi改 ,zhī知 shàn善 bù不 wéi為 ;zì自 zuì罪 yǐn引 tā他 ,yōnɡ壅 sè塞 fānɡ方 shù術(shù) ;shàn訕 bànɡ謗 shènɡ圣 xián賢 ,qīn侵 línɡ陵 dào道 dé德 ;shè射 fēi飛 zhú逐 zǒu走 ,fā發(fā) zhé蟄 jīnɡ驚 qī棲 ;tián填 xué穴 fù覆 cháo巢 ,shānɡ傷 tāi胎 pò破 luǎn卵 ;yuàn愿 rén人 yǒu有 shī失 ,huǐ毀 rén人 chénɡ成 ɡōnɡ功 ;wēi危 rén人 zì自 ān安 ,jiǎn減 rén人 zì自 yì益 ;yǐ以 è惡 yì易 hǎo好 ,yǐ以 sī私 fèi廢 ɡōnɡ公 ;qiè竊 rén人 zhī之 nénɡ能 ,bì蔽 rén人 zhī之 shàn善 ;xínɡ形 rén人 zhī之 chǒu丑 ,jié訐 rén人 zhī之 sī私 ;hào耗 rén人 huò貨 cái財(cái) ,lí離 rén人 ɡǔ骨 ròu肉 ;qīn侵 rén人 suǒ所 ài愛(ài) ,zhù助 rén人 wéi為 fēi非 ;chěnɡ逞 zhì志 zuò作 wēi威 ,rǔ辱 rén人 qiú求 shènɡ勝 ;bài敗 rén人 miáo苗 jià稼 ,pò破 rén人 hūn婚 yīn姻 ;ɡǒu茍 fù富 ér而 jiāo驕 ,ɡǒu茍 miǎn免 wú無(wú) chǐ恥 ;rèn認(rèn) ēn恩 tuī推 ɡuò過(guò) ,jià嫁 huò禍 mài賣(mài) è惡 ; ɡū沽 mǎi買(mǎi) xū虛 yù譽(yù) ,bāo包 zhù貯 xiǎn險(xiǎn) xīn心 ;cuò挫 rén人 suǒ所 cháng長(zhǎng) ,hù護(hù) jǐ己 suǒ所 duǎn短 ;chénɡ乘 wēi威 pò迫 xié脅 ,zònɡ縱 bào暴 shā殺 shānɡ傷 ;wú無(wú) ɡù故 jiǎn剪 cái裁 ,fēi非 lǐ禮 pēnɡ烹 zǎi宰 ;sàn散 qì棄 wú五 ɡǔ谷 ,láo勞 rǎo擾 zhònɡ眾 shēnɡ生 ;pò破 rén人 zhī之 jiā家 ,qǔ取 qí其 cái財(cái) bǎo寶 ;jué決 shuǐ水 fànɡ放 huǒ火 ,yǐ以 hài害 mín民 jū居 ;wěn紊 luàn亂 ɡuī規(guī) mó模 ,yǐ以 bài敗 rén人 ɡōnɡ功 ;sǔn損 rén人 qì器 wù物 ,yǐ以 qiónɡ窮 rén人 yònɡ用 ;jiàn見(jiàn) tā他 rónɡ榮 ɡuì貴 ,yuàn愿 tā他 liú流 biǎn貶 ;jiàn見(jiàn) tā他 fù富 yǒu有 ,yuàn愿 tā他 pò破 sàn散 ;jiàn見(jiàn) tā他 sè色 měi美 ,qǐ起 xīn心 sī私 zhī之 ;fù負(fù) tā他 huò貨 cái財(cái) ,yuàn愿 tā他 shēn身 sǐ死 ;ɡān干 qiú求 bù不 suì遂 ,biàn便 shēnɡ生 zhòu咒 hèn恨 ;jiàn見(jiàn) tā他 shī失 biàn便 ,biàn便 shuō說(shuō) tā他 ɡuò過(guò) ;jiàn見(jiàn) tā他 tǐ體 xiànɡ相 bú不 jù具 ér而 xiào笑 zhī之 ,jiàn見(jiàn) tā他 cái才 nénɡ能 kě可 chēnɡ稱(chēng) ér而 yì抑 zhī之 ;mái埋 ɡǔ蠱 yā厭 rén人 ,yònɡ用 yào藥 shā殺 shù樹(shù) ;huì恚 nù怒 shī師 fu傅 ,dǐ抵 chù觸 fù父 xiōnɡ兄 ;qiánɡ強(qiáng) qǔ取 qiǎnɡ強(qiáng) qiú求 ,hào好 qīn侵 hào好 duó奪 ;lǔ虜 lüè掠 zhì致 fù富 ,qiǎo巧 zhà詐 qiú求 qiān遷 ;shǎnɡ賞 fá罰 bù不 pínɡ平 ,yì逸 lè樂(lè) ɡuò過(guò) jié節(jié) ;kē苛 nüè虐 qí其 xià下 ,kǒnɡ恐 hè嚇 yú于 tā他 ;yuàn怨 tiān天 yóu尤 rén人 ,hē訶 fēnɡ風(fēng) mà罵 yǔ雨 ;dòu斗 hé合 zhēnɡ爭(zhēng) sònɡ訟 ,wànɡ妄 zhú逐 pénɡ朋 dǎnɡ黨 ;yònɡ用 qī妻 qiè妾 yǔ語(yǔ) ,wéi違 fù父 mǔ母 xùn訓(xùn) ;dé得 xīn新 wànɡ忘 ɡù故 ,kǒu口 shì是 xīn心 fēi非 ;tān貪 mào冒 yú于 cái財(cái) ,qī欺 wǎnɡ罔 qí其 shànɡ上 ;zào造 zuò作 è惡 yǔ語(yǔ) ,chán讒 huǐ毀 pínɡ平 rén人 ;huǐ毀 rén人 chēnɡ稱(chēng) zhí直 ,mà罵 shén神 chēnɡ稱(chēng) zhènɡ正 ;qì棄 shùn順 xiào效 nì逆 ,bèi背 qīn親 xiànɡ向 shū疏 ;zhǐ指 tiān天 dì地 yǐ以 zhènɡ證 bǐ鄙 huái懷 ,yǐn引 shén神 mínɡ明 ér而 jiàn鑒 wěi猥 shì事 ;shī施 yǔ與 hòu后 huǐ悔 ,jiǎ假 jiè借 bù不 hái還 ;fèn分 wài外 yínɡ營(yíng) qiú求 ,lì力 shànɡ上 shī施 shè設(shè) ;yín淫 yù欲 ɡuò過(guò) dù度 ,xīn心 dú毒 mào貌 cí慈 ;huì穢 shí食 wèi餧 rén人 ,zuǒ左 dào道 huò惑 zhònɡ眾 ;duǎn短 chǐ尺 xiá狹 dù度 ,qīnɡ輕 chènɡ秤 xiǎo小 shēnɡ升 ;yǐ以 wěi偽 zá雜 zhēn真 ,cái采 qǔ取 jiān奸 lì利 ;yā壓 liánɡ良 wéi為 jiàn賤 ,màn謾 mò驀 yú愚 rén人 ;tān貪 lán婪 wú無(wú) yàn厭 ,zhòu咒 zǔ詛 qiú求 zhí直 ;shì嗜 jiǔ酒 bèi悖 luàn亂 ,ɡǔ骨 ròu肉 fèn忿 zhēnɡ爭(zhēng) ;nán男 bù不 zhōnɡ忠 liánɡ良 ,nǚ女 bù不 róu柔 shùn順 ;bù不 hé和 qí其 shì室 ,bú不 jìnɡ敬 qí其 fū夫 ;měi每 hǎo好 jīn矜 kuā夸 ,chánɡ常 xínɡ行 dù妒 jì忌 ;wú無(wú) xínɡ行 yú于 qī妻 zi子 ,shī失 lǐ禮 yú于 jiù舅 ɡū姑 ;qīnɡ輕 màn慢 xiān先 línɡ靈 ,wéi違 nì逆 shànɡ上 mìnɡ命 ;zuò作 wéi為 wú無(wú) yì益 ,huái懷 xié挾 wài外 xīn心 ;zì自 zhòu咒 zhòu咒 tā他 ,piān偏 zēnɡ憎 piān偏 ài愛(ài) ;yuè越 jǐnɡ井 yuè越 zào灶 ,tiào跳 shí食 tiào跳 rén人 ;sǔn損 zǐ子 duò墮 tāi胎 ,xínɡ行 duō多 yǐn隱 pì僻 ;huì晦 là臘 ɡē歌 wǔ舞 ,shuò朔 dàn旦 hào號(hào) nù怒 ;duì對(duì) běi北 tì涕 tuò唾 jí及 niào溺 ,duì對(duì) zào灶 yín吟 yǒnɡ詠 jí及 kū哭 ;yòu又 yǐ以 zào灶 huǒ火 shāo燒 xiānɡ香 ,huì穢 chái柴 zuò作 shí食 ;yè夜 qǐ起 luǒ裸 lù露 ,bā八 jié節(jié) xínɡ行 xínɡ刑 ;tuò唾 liú流 xīnɡ星 ,zhǐ指 hónɡ虹 ní霓 ;zhé輒 zhǐ指 sān三 ɡuānɡ光 ,jiǔ久 shì視 rì日 yuè月 ;chūn春 yuè月 liáo燎 liè獵 ,duì對(duì) běi北 è惡 mà罵 ;wú無(wú) ɡù故 shā殺 ɡuī龜 dǎ打 shé蛇 :rú如 shì是 děnɡ等 zuì罪 ,sī司 mìnɡ命 suí隨 qí其 qīnɡ輕 zhònɡ重 ,duó奪 qí其 jì紀(jì) suàn算 ,suàn算 jìn盡 zé則 sǐ死 。sǐ死 yǒu有 yú馀 zé責(zé) ,nǎi乃 yānɡ殃 jí及 zǐ子 sūn孫 。yòu又 ,zhū諸 hèng橫 qǔ取 rén人 cái財(cái) zhě者 ,nǎi乃 jì計(jì) qí其 qī妻 zi子 jiā家 kǒu口 yǐ以 dāng當(dāng) zhī之 ,jiàn漸 zhì至 sǐ死 sāng喪 。ruò若 bù不 sǐ死 sāng喪 ,zé則 yǒu有 shuí水 huǒ火 、dào盜 zéi賊 、yí遺 wánɡ亡 qì器 wù物 、jí疾 bìnɡ病 、kǒu口 shé舌 zhū諸 shì事 ,yǐ以 dānɡ當(dāng) wànɡ妄 qǔ取 zhī之 zhí直 。yòu又, wǎnɡ枉 shā殺 rén人 zhě者 ,shì是 yì易 dāo刀 bīnɡ兵 ér而 xiānɡ相 shā殺 yě也 。qǔ取 fēi非 yì義 zhī之 cái財(cái) zhě者 ,pì譬 rú如 lòu漏 fǔ脯 jiù救 jī饑 ,zhèn鴆 jiǔ酒 zhǐ止 kě渴 。fēi非 bú不 zàn暫 bǎo飽 ,sǐ死 yì亦 jí及 zhī之 。
fú夫 xīn心 qǐ起 yú于 shàn善 ,shàn善 suī雖 wèi未 wéi為 ,ér而 jí吉 shén神 yǐ已 suí隨 zhī之 。huò或 xīn心 qǐ起 yú于 è惡 , è惡 suī雖 wèi未 wéi為 ,ér而 xiōnɡ兇 shén神 yǐ已 suí隨 zhī之 。qí其 yǒu有 cénɡ曾 xínɡ行 è惡 shì事 ,hòu后 zì自 ɡǎi改 huǐ悔 ,zhū諸 è惡 mò莫 zuò作 ,zhònɡ眾 shàn善 fènɡ奉 xínɡ行 。jiǔ久 jiǔ久 bì必 huò獲 jí吉 qìnɡ慶 ,suǒ所 wèi謂 zhuǎn轉(zhuǎn) huò禍 wéi為 fú福 yě也 。ɡù故 jí吉 rén人 yǔ語(yǔ) shàn善 、shì視 shàn善 、xínɡ行 shàn善 ,yí一 rì日 yǒu有 sān三 shàn善 ,sān三 nián年 tiān天 bì必 jiànɡ降 zhī之 fú福 ;xiōnɡ兇 rén人 yǔ語(yǔ) è惡 、 shì視 è惡 、 xínɡ行 è惡 , yí一 rì日 yǒu有 sān三 è惡 ,sān三 nián年 tiān天 bì必 jiànɡ降 zhī之 huò禍 , hú胡 bù不 miǎn勉 ér而 xínɡ行 zhī之 。
推薦訪問(wèn): 論語(yǔ) 通用 全文上一篇:關(guān)于信訪工作【六篇】
在偉大祖國(guó)73華誕之際,我參加了單位組織的“光影鑄魂”主題黨日活動(dòng),集中觀看了抗美援朝題材影片《長(zhǎng)津湖》,再一次重溫這段悲壯歷史,再一次深刻感悟偉大抗美援朝精神。1950年10月,新中國(guó)剛剛成立一年,
根據(jù)省局黨組《關(guān)于舉辦習(xí)近平談治國(guó)理政(第四卷)讀書(shū)班的通知》要求,我中心通過(guò)專(zhuān)題學(xué)習(xí)、專(zhuān)題研討以及交流分享等形式,系統(tǒng)的對(duì)《習(xí)近平談治國(guó)理政》(第四卷)進(jìn)行了深入的學(xué)習(xí)與交流,下面我就來(lái)談一談我個(gè)人
《習(xí)近平談治國(guó)理政》(第四卷)是在百年變局和世紀(jì)疫情相互疊加的大背景下,對(duì)以習(xí)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治國(guó)理政重大戰(zhàn)略部署、重大理論創(chuàng)造、重大思想引領(lǐng)的系統(tǒng)呈現(xiàn)。它生動(dòng)記錄了新一代黨中央領(lǐng)導(dǎo)集體統(tǒng)籌兩個(gè)
《真抓實(shí)干做好新發(fā)展階段“三農(nóng)工作”》是《習(xí)近平談治國(guó)理政》第四卷中的文章,這是習(xí)近平總書(shū)記在2020年12月28日中央農(nóng)村工作會(huì)議上的集體學(xué)習(xí)時(shí)的講話(huà)。文章指出,我常講,領(lǐng)導(dǎo)干部要胸懷黨和國(guó)家工作大
在《習(xí)近平談治國(guó)理政》第四卷中,習(xí)近平總書(shū)記強(qiáng)調(diào),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從嘉興南湖中駛出的小小紅船,到世界上最大的執(zhí)政黨,在中國(guó)共產(chǎn)黨的字典里,“人民”一詞從來(lái)都
黨的十八大以來(lái),習(xí)近平總書(shū)記以馬克思主義戰(zhàn)略家的博大胸襟和深謀遠(yuǎn)慮,在治國(guó)理政和推動(dòng)全球治理中牢固樹(shù)立戰(zhàn)略意識(shí),在不同場(chǎng)合多次圍繞戰(zhàn)略策略的重要性,戰(zhàn)略和策略的關(guān)系,提高戰(zhàn)略思維、堅(jiān)定戰(zhàn)略自信、強(qiáng)化戰(zhàn)
《習(xí)近平談治國(guó)理政》第四卷集中展示了以習(xí)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百年變局和世紀(jì)疫情相互疊加背景下,如何更好地堅(jiān)持和發(fā)展中國(guó)特色社會(huì)主義而進(jìn)行的生動(dòng)實(shí)踐與理論探索;對(duì)于新時(shí)代堅(jiān)持和發(fā)展什么樣的中國(guó)特色社
在黨組織的關(guān)懷下,我有幸參加了區(qū)委組織部組織的入黨積極分子培訓(xùn)班。為期一周的學(xué)習(xí),學(xué)習(xí)形式多樣,課程內(nèi)容豐富,各位專(zhuān)家的講解細(xì)致精彩,對(duì)于我加深對(duì)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的認(rèn)識(shí)、對(duì)黨的歷史的深入了解、對(duì)中共黨員的
《習(xí)近平談治國(guó)理政》第四卷《共建網(wǎng)上美好精神家園》一文中指出:網(wǎng)絡(luò)玩命是新形勢(shì)下社會(huì)文明的重要內(nèi)容,是建設(shè)網(wǎng)絡(luò)強(qiáng)國(guó)的重要領(lǐng)域。截至2021年12月,我國(guó)網(wǎng)民規(guī)模達(dá)10 32億,較2020年12月增長(zhǎng)4
剛剛召開(kāi)的中國(guó)共產(chǎn)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huì)第七次全體會(huì)議上討論并通過(guò)了黨的十九屆中央委員會(huì)向中國(guó)共產(chǎn)黨第二十次全國(guó)代表大會(huì)的報(bào)告、黨的十九屆中央紀(jì)律檢查委員會(huì)向中國(guó)共產(chǎn)黨第二十次全國(guó)代表大會(huì)的工作報(bào)告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