狠狠干影院/欧美午夜电影在线观看/高黄文/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完整版

回憶我的母親名師教學設計【5篇】

| 瀏覽次數:

教學是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所組成的一種人類特有的人才培養活動。通過這種活動,教師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引導學生學習和掌握文化科學知識和技能,促進學生素質提高,使他們成為社會所需要的人, 以下是為大家整理的關于回憶我的母親名師教學設計5篇 , 供大家參考選擇。

回憶我的母親名師教學設計5篇

【篇1】回憶我的母親名師教學設計

回憶我的母親一等獎教學實錄《回憶我的母親》教學設計

【教學創意】

此課的教學創意是:一詞經緯法。

一詞經緯是一種寫作、構思的方法,指的是用一個關鍵詞去連綴寫作內容,營造文章結構,突出文章主旨,抒發文章感情等等。把“一詞經緯”借用到單篇課文的整體閱讀教學設計上,指的是一種教學設計藝術。這種藝術就是巧妙抓住一個詞(或一個短語)去設計教學方案,力求用這“一詞”(或這一短語)去縱橫連貫全課的教學內容,帶動對全篇課文的閱讀品析。“一詞經緯法”表現在課堂教學上有如下優點:

1.“一詞經緯法”切入的角度巧,一詞既出,能給學生驚奇感、新鮮感,能激發學生濃厚的閱讀興趣。

2.“一詞經緯法”切入的角度新,有利于培養學生探究性閱讀和有創意的閱讀能力。

3.“一詞經緯法”以一詞將零散的教學內容連為一體,有利于培養學生整體閱讀能力。

4.“一詞經緯法”以一詞貫穿教學全過程,思路明晰單純,方便教者把握操作。

5.“一詞經緯法”以一詞串起全課的教學內容,有“牽一發而動全身”之高效。

“一詞經緯法”運用之妙在于:所捕捉的關鍵詞要的確能串起主要的教學內容,避免掛一漏萬;以一詞“牽”出其他教學內容時要自然順暢,避免牽強生硬。

【平臺展示】

下面請看根據此創意而設計的《回憶我的母親》的主要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新課

1.激趣:今天,我們準備抓住文中反復使用的一個詞語來學習全文,同學們猜猜是哪個詞?

2.學生猜測議論片刻后教師公布答案。(“還”)

二、拎出關鍵詞語

1.請學生從文中找出帶有“還”字的語句,找出一句搶答一句。

2.教師用幻燈出示分類整理好的帶“還”字的句子。

第一類

①母親把飯煮了,還要種田,種菜,喂豬,養蠶,紡綿花。

②每天天還沒亮,母親就第一個起床。

③因為身體高大結實,還能挑水挑糞。

④一套衣服老大穿過了,老二老三接著穿還穿不爛。

⑤雖然自己不富裕,還周濟比自己更窮的親戚。

⑥我母親對我這一舉動,不但不反對,還給我許多慰勉。

第二類

⑦到八九歲時,就不但能挑能背,還會種地了。

⑧母親那種勤勞儉樸的習慣,母親那種寬厚仁慈的態度,至今還在我心中留有深刻的印象。

第三類

⑨他們勞動慣了,離開了土地就不舒服,所以還是回了家。

⑩我的祖父是一個中國標本式的農民,到八九十歲還非耕田不可,不耕田就會害病,直到臨死前不久還在地里勞動。

三、品析母親形象

此教學環節分為三個層次。

(一)品析文中怎樣用“還”字句來直接刻畫母親形象

1.學生品析:上述①—⑥句中的“還”一詞,各寫出了母親怎樣的性格特點?

2.學生明確:

①②句寫出了母親的勤勞,③④句寫出了母親的聰明能干,⑤句寫出了母親的寬厚仁慈,⑥句寫出了母親同情支持革命。

3.教師點撥:上述每一個句子都是一個典型的事例,是一個生動的畫面,作者以此直接刻畫了母親形象。

(二)品析文中怎樣用“還”字句寫“我”來豐滿母親形象

1.學生體會:第⑦⑧句中的“還”的表達作用。

2.學生明確:這些“還”字寫出了母親對我的影響之大、教育之深。

3.遷移:文中還有些句子、段落寫出了母親對我影響之大、教育之深,請找出這些句段并激情朗讀。

學生找出的句段可能有:

這個時期母親教我許多生產知識。

母親沉痛的三言兩語的訴說以及我親眼見到的許多不平事實,啟發了我幼年時期反抗壓迫追求光明的思想,使我決心尋找新的生活。

我應該感謝母親……使我從來沒有感到過勞累。

我應該感謝母親……才是世界上最可寶貴的財產。

4.教師點撥:文中寫了母親給我的教育和影響,用我的“行動”和感受側面烘托,豐滿了母親形象。

(三)品析文中怎樣用“還”字句寫其他人來深化母親形象

1.搶答:⑨⑩句涉及了父親和祖父,句中的“還”寫出了他們什么共同特點?(勤勞)

2.提問:文中還有哪些人具有勤勞的品質?(大家庭中的其他人、許許多多的貧苦農民)

3.討論:文中寫許多和母親一樣具有勤勞品質的勞動人民,這樣寫有何好處?(由寫母親拓展到寫千百萬像母親一樣的勞動人民,深化了母親形象。)

4.相機引導學生誦讀文章倒數第二段。

5.學生背讀文章倒數第二段。

四、體會深摯感情

1.學生體會:以上①②③④⑤⑥⑦⑧句中的“還”字都飽含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2.學生明確:上述句中的“還”表達了對母親的尊重、愛戴、敬佩、感激之情。

3.遷移:文中還有許多樸實的詞句蘊含著深情,請每人找出一個自己認為最有感情的句子。

4.進行有感情朗讀比賽。

《回憶我的母親》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學習本文按照一定順序選擇表現人物思想品質的寫法;體會議論這種表達方式在記敘文中的特點和作用。

2、過程和方法:通過朗讀,理清本文講述了母親的哪些事跡;體會本文質樸的語言,理解作者對母親深深的敬意。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學習母親勤勞儉樸、艱苦奮斗、認識大體、顧全大局的優秀品質。

教學重點

了解母親形象的特征。知道人物具有得到優秀品質和作者通過哪些事例來突出人物的優秀品質。

教學難點

夾敘夾議、敘議結合的手法對突出文章主題的作用。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大家都知道朱德是我國著名的軍事家和革命家,他之所以能有今天的成就,和他小時候手的教育有分不開的聯系。他的母親教給了他很多東西,他在《回憶我的母親》這篇文章中就講述了這些事跡,今天我們就來看看到底是怎樣的。

二、介紹作者。

朱德,我國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是黨、國家和軍隊的卓越領導人。本文是作者為紀念母親去世而寫的。

三、抄寫詞語,注音和解釋。

遷徙() 溺()死 和睦()衙()門 妯娌()節衣縮食 寬厚仁慈

四、朗讀課文,思考以下問題。

1、了解課文都寫了母親哪些方面的優秀品質并找出表現這些優秀品質的事例的語句。

2、課文可以分為幾部分?在文中標出,并概括每部分的主要內容。

3、掌握文中詞語的意義。

五、學生朗讀課文,思考問題。

六、朗讀分析課文。

1、教師泛讀第一段,這段情真意切,表達了對母親的無限熱愛和懷念。要求學生仔細聆聽,體會作者對母親的感情,并感受文章樸素優美的語言魅力,達到以讀代講的目的。提問:這一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2、指定幾名學生朗讀2——15段,要求感情充沛,盡量聲情并茂。提問:這一部分以記敘為主,但其間穿插著評價母親優秀品質的語句,請把這些句子找出來,思考他們有什么作用。“母親是個好勞動”“聰明能干”“母親在家庭里極能任勞任怨”“她性格和藹”“她對窮苦農民的同情和對為富不仁者的反感更強烈了”“母親對我這一舉動不但不反對,還給我許多慰勉”。這些語句都是由哪些具體材料來支撐的?請加以簡單的分析。

七、作業。

閱讀課文,進一步熟悉內容,完成練習三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檢查學生對該課詞語的掌握情況。

二、共同探討課后練習三,完成表格,了解課文內容,熟悉母親經歷的事情,體會作者在文中對母親的深厚感情。

答案見教師參考用書。提問:課文是怎樣將眾多的材料有條不紊地組織為一個整體的。

(圍繞母親“勤勞一生”這條線索,標明事件的時間并按順序安排記敘的內容)

三、全班有感情地齊讀14——15段,思考:作者從哪三個方面抒寫了母親對自己的教育和影響?

明確:一是“教給我與困難做斗爭的經驗”,二是“給我一個強健的身體,一個勤勞的習慣”,三是“教給我生產的知識和革命的意志”。

仔細朗讀這兩個段落,談談你對這兩個自然段的理解。

四、請學生朗讀課文最后兩個段落,思考問題:作為全文的結尾,16段表達了哪幾層意思?

明確:“有三層意思:一是悼念母親的離去,二是對母親的高度評價,三是決心盡忠革命事業。”

五、小結本文的布局特點。

1、以時間為順序,點面結合,既照顧全局,又突出重點。

2、圍繞中心選材恰當。

3、詳略得當。

4、前后照應,過度和銜接自然。

六、小結本文的語言特色:本文語言樸實,但是更難得的是它樸實中的真情實感。(教師應結合文中句子詳細講解句子所包含的深厚感情。)

七、布置作業。

完成練習二和四,抄寫本課詞語。

【板書設計】

5、回憶我的母親

感情 愛母親 交融、升華 盡忠于民族和人民 愛黨、愛人民 盡忠于中國共產黨

【篇2】回憶我的母親名師教學設計

回憶我的母親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的

情。
 三、 教學設想
   1、使學生了解,朱德同志所具備的崇高品質和革命精神,與他的母親對他的教育、影響和熏陶是分不開的。這是一位平凡而偉大的母親。
   2、學習運用質樸平實的語言,選擇精當的材料來歌頌母親的“勤勞一生”,表達作者深切真摯的感情的寫法。深入理解文章最后四段的內容和作用。這些應作為重點講清楚。
   3、文中記敘的多是平凡瑣事,涉及歷史上的一些社會現象,學生不熟悉。按時間順序來組織材料,“時間”概念一定要弄明確,不能模糊。這些難點一定要幫學生理解。
  四、主要教法是設疑、點撥、講析、討論、總結。可適當運用電教手段。如文章按時間順序記敘母親的經歷,表現母親的優秀品質,可列一個表,繪制在軟片上,運用投影機,采用邊講析邊打出相關的內容項目的方法,將思路逐步向學生理解,使學生對全文的主要內容能較好地掌握。
  五、教學時數: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
  導入新課,指導預習,初步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理清段落層次,研習課文的1—7段。
  教學內容和步驟

  一、導入新課
  我們曾學過劉堅同志的《草地晚餐》。記敘的人物是誰?(學生答:朱德同志)。文章歌頌了朱德同志的哪些崇高品質和革命精神?(學生答:艱苦樸素、堅韌不拔、以身作則、平易近人、關懷戰士、與戰士同甘共苦、忠誠于革命事業,等等)朱德同志的這些崇高的品質和革命精神的養成,固然與他接受馬列主義,加入中國共產黨,長期從事革命實踐分不開,但也同他母親鐘太夫人的教育、影響和熏陶分不開。鐘厚仁慈、堅韌頑強、愛憎分明、始終如一地支持兒子投身于革命事業。她勤勞一生,在世上活了86個春秋,于1944年去世。朱德同志為了表達自己對母親的思念與敬愛之情,于1944年母親逝世后寫下了這篇樸素感人的敘事散文。
  板書課題、作者及寫作年月。
  二、指導預習
  要求學生以較快的速度閱讀全文,做到:
  1.在閱讀時,借助課文注釋和工具書弄清字詞的音、形、義,為理解課文內容掃清障礙。有側重地指導學生做好下列字、詞練習。
  (1)給下列加黑字注音。
  (1)佃農(diàn)(2)祖籍(jí)(3)妯娌(zhóulǐ)(4)勉強(qiǎng)(5)遷徙(xǐ)(6)慰勉(wèimiǎn)(7)溺死(nì)(8)衙門(yá)(9)私塾(sīshú)(10)調料(tiáo)(11)血濺(jiàn)(12)瞞著(mánzhe)
  (2)解釋下列詞語,并給加黑的字注音。
  ①不輟勞作(chuò):不停地勞動(耕作)。
  ②任勞任怨(rènyuàn):一切勞苦和怨言都能經受。任,擔當、承受。
  ③寬厚仁慈(réncí):待人寬大厚道,仁愛慈善。
  ④為富不仁(wéifù):有錢而心狠,殘酷剝削窮人,壓迫窮人。
  ⑤節衣縮食(suōshí):盡量節省。節,減省;縮,縮減。
  ⑥支撐門戶(zhīchēng):勉強維持家庭。
  ⑦東挪西借(nuó):文中指到處向人家借錢。
  ⑧聊敘(liáoxù):敘談敘談。聊,姑且、略;敘,談。(姑且談談)
  2.了解全文主要寫了些什么,概括出母親一生美德的幾個方面;體會作者對母親深切懷念的豐富感情。
  3.了解文章的記敘順序和段落層次的劃分。
  三、研習課文
  1.什么叫回憶錄?
  學生分別查閱寫作工具書,討論。
  明確:回憶錄主要屬記敘文體裁,它把作者對被回憶者的幾件能刻畫人物性格、表達一個主題的材料組織起來,又加以適當的抒情和評論。
  2.文章飽含了作者對母親的哪些豐富感情?
  學生議論:有“愛”、“敬”、“哀”、“思念”、“懷念”、“歌頌”、“贊揚”、“感謝”等等。
  教師肯定同學們的這些看法,進一步提出:哪一種感情是全文的基調?
  學生議論,教師總結:“愛”是基本感情,是貫穿全文的感情。作者懷著對母親深深的愛,而哀思母親,敬重母親,歌頌母親,感謝母親,唱出一支對母親的深情贊歌。
  3.文章可分幾個部分?全文共有17段,從哪一段開始回憶往事,到哪一段結束?用準確簡潔的語言概括各部分大意。
  學生議論,教師總結:全文可分三個部分。第一部分(第1段)抒發悲痛感情,引出對母親勤勞一生的回憶。從第2段開始回憶往事,至第15結束。這是文章第二部分。詳略得當地記敘了母親勤勞一生中的主要事跡,歌頌母親的美德,感謝母親的養育之恩。第三部分(第16、17段)寫作者對母親的沉痛悼念和表達自己的決心。
  (有些同學對這樣的劃分可能有異議,主要在14、15段上。暫時擱下,待深入分析到具體段落層次時再研究討論解決。)
  4.研習課文第一部分。
  請學生朗讀或齊讀這一部分。提問、思考、討論:這一段寫了幾句話?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這樣寫在全文起了什么作用?
  學生回答,教師明確、歸納:寫了兩句。第一句交代了寫作緣由。第二句“我愛我母親”,定下了全文的感情基調;由母親的逝世而憶及許多往事,這些往事都反映了母親“勤勞一生”,母親“勤勞一生”便成了全文敘事的線索,同時也才“值得我永遠回憶”,從而點明了題旨。這一部分是全文的總起,以“勤勞”二字總領全文。作者熱愛和悲痛之情,都是由值得回憶和歌頌的母親勤勞一生而起。(聯系前面回憶錄的定義)
  板書:痛悼母親逝世,引出對母親勤勞一生的回憶。
  5.研習課文第二部分。
  要求學生閱讀這一部分,思考回答:
  (1)作者回憶了母親哪幾方面的事?
  學生回答,教師明確、歸納:回憶了母親兩方面的事:一是母親勤勞儉樸的習慣和寬厚仁慈的態度(2—7段);一是母親堅強不屈的性格,對壓迫者的反抗以及對作者參加革命的支持和慰勉(8—13段)。第14、15段,是在記敘的基礎上進行議論,概述母親對自己的教育和影響。
  (2)第一方面的事,可劃作第二部分的第一大層次。這里記敘了母親的哪些事?歌頌了母親怎樣的美德?
  學生回答,教師明確、歸納:第2、3段先記敘了“家境貧窮”的情況,母親的“時間大半被家務和耕種占去了”。第4、5段寫“母親是個好勞動”,樣樣能干,“整日勞碌”。第6段寫母親“聰明能干”,勤儉持家。第7段寫母親“任勞任怨”,與家里人和睦相處以及同情和照顧比自己更窮的親戚。(指導學生充分運用課文語言材料,抓住文中的關鍵字、詞、句來回答問題。)
  作者通過這樣平凡普通的事歌頌母親勤勞儉樸、寬厚仁慈的美德。
  (3)作者記敘這方面的事情不僅歌頌了母親的美德,而且還采用了議論和抒情的手法或表明這些美德對自己的教育和影響,或直接抒發自己的情感。請將這樣的語句找出來,仔細體味,并說明其作用。
  學生回答,教師明確、歸納:如第7段中“她自己是很節省的……留有深刻的印象”,是議論;第3段中“這在母親心里……無可奈何的事情啊!”是抒情。這種在記敘基礎上的議論和抒情,對記敘的內容有進一步深化的作用,能更好地揭示所寫事情的內在含義,抒發作者感情,歌頌母親的崇高品質。
  板書第一層意思(2—7段):寫母親勤勞儉樸、寬厚仁慈的高貴品質。
  (4)第二方面的事,可劃作第二部分的第二大層次。主要是寫母親具有樸素的階級意識、反抗精神和對革命的同情和支持。作者是通過哪些事來說明的?
  教師提示:主要寫了四件事。請同學課后預習第8到第15段,考慮這個問題。
  四、布置作業
  1.完成課后“理解·分析”一和“揣摩·運用”四、五。
  2.熟讀課文的后四段。

                      
 

【篇3】回憶我的母親名師教學設計

《回憶我的母親》教學案設計

 學習目標

  一、了解朱德母親的品質。她是一位勤勞儉樸、寬厚仁慈、堅韌頑強、愛憎分明的平凡而偉大的母親。領會作者由熱愛母親推而廣之熱愛中國普通勞動人民的崇高思想感情。

  二、領會本文感情真摯、語言簡明平實的特點;學習本文從小處著眼、于細微處見真情的精心選材和巧妙布局。

  三、了解回憶錄的一般特點。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這堂課我們學習新課《回憶我的母親》,這是一篇寫真人真事的回憶錄。無產階級革命家朱德同志的母親鐘老太太是一位普通的勞動婦女。她一生勤勞儉樸、寬厚仁慈、堅韌頑強,并始終如一地支持兒子投身革命事業,是一位令人尊敬的偉大母親。鐘太太以85歲高齡于1944年去世,朱德同志極為悲痛。當年就寫了這篇樸素感人的文章。文章真實而細致入微地回憶了母親勤勞的一生,追述了母親對他的深刻影響,表達了他對母親的思念、敬愛與感激之情。

  二、檢查預習

  1.指導學生朗讀。要求畫出課文“預習提示”中的字詞及需要補充的字詞。試說出文章敘事的順序和線索。

  2.聽寫下列字詞并給加黑字注音。

  佃農(diàn)   祖籍(jí) 儀隴(lǒng)

  溺死(nì)     勞碌(lù) 私塾(shú)

  衙門(yá)     橫蠻(hèngmán)

  不輟勞作(chuò)飽嘗(cháng)

  妯娌(zhóulǐ) 和睦(mù) 差役(chāiyì)

  3.提問:誰能說說本文敘事的順序和線索?(能說出按時間順序來寫即可;線索說不出,留待后面講析。)

  三、研習新課

  1.劃分段落提示:本文是朱德同志回憶母親勤勞一生的回憶錄。文中所列舉的事例都是過去的事。那么,在寫回憶往事之前,應先交待寫回憶錄的原因。在回憶完往事之后,又應從對往事的回憶中回到現實中來,寫一寫作者報答母親深恩的決心。

  根據同學們的討論發言,歸納明確:

  本文可分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沉痛悼念母親逝世,引出回憶的內容。

  第二部分(第2—15段)回憶母親一生主要事跡,歌頌她的美德,感謝她的養育之恩。

  第三部分(第16、17段)抒發對母親的思念之情,表達報答母親深恩的決心。

  四、指導研討分析第一部分

  1.結合“理解?分析”題一,研討該段中的兩句話寫了哪幾層意思。

  歸納明確:

  (1)“得到母親去世的消息,我很悲痛”——交待寫文章的緣由。

  (2)“我愛我母親”——定下了文章的感情基調。

  (3)“特別是她勤勞一生,很多事情是值得我永遠回憶的”——明確了全文敘事線索。

  2.提問:值得“我”回憶的事很多,根據“預習提示”介紹,回憶錄既可以全面系統地寫人物的一生,也可以只寫人物事跡片段。本文寫的“很多事”寫的是片段,還是一生?

  明確:寫一生。

  3.貫穿母親一生的優秀品質是什么?

  明確:勤勞。

  4.本文敘事的線索是什么?

  明確:以母親“勤勞一生”為線索。

  5.“特別是她勤勞一生,很多事情是值得我永遠回憶的。”這個句子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明確:點明文章中心并引起下文。

  五、指導研討分析第二部分(第2—15段)

  1.給該部分劃分層次。

  注意:(1)本部分較長,劃分層次不宜過多過細。(2)本部分是文章的重點,敘述的事多而詳細,劃分層次時應注重以下兩個方面的內容:朱德的母親是一位勞動婦女,因此她具有普通勞動人民所具有的許多優秀品質和性格特征;朱德的母親是一位好母親,總是理解并支持兒子所從事的正義事業。

  明確:該部分可劃分為三個層次。第一層,第2—8段;第二層,第9—13段;第三層,第14、15段。

  2.研討分析第一層。

  明確:

  (1)先交待貧苦的家境(第2、3段)

  (2)接下來五段共寫了四個方面的事,分別表現母親四個方面的美德。請先逐段畫出它們的中心句。

  第一方面的事(第4、5段),中心句是“母親是個好勞動”。(好勞動——勞動能手,勞動好手。好,讀hǎo,此處指技術高,好手。)

  具體事例有:①每天天不亮就起床;②繁重的家務勞動及耕作:煮飯、喂豬、養蠶、紡棉花,挑水、挑糞;③整日勞碌。通過這些事例表現母親勤勞的美德。給兒子的影響是:“教給我許多生產知識”。

  第二方面的事(第6段),中心句是:“佃戶家庭的生活自然是艱苦的,可是由于母親的聰明能干,也勉強過得下去。”

    具體事例有:①有桐子榨油點燈;②地主富人家看也不看的粗飯食,母親卻能做得使一家吃起來很有滋味;③親手紡線、用有銅錢厚的“家織布”給家人縫新衣服,衣服老大穿了,老二老三接著穿還穿不爛。通過這些具體事例表現母親儉樸的美德。

  第三方面的事(第7段),中心句是:“母親那種勤勞儉樸的習慣,母親那種寬厚仁慈的態度,至今還在我心中留有深刻的印象。”

《回憶我的母親》教學案設計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復習檢查上節課內容,導入新課。

  1.提問:(1)上節課分析了作者回憶母親在日常生活中的許多瑣事,為什么選材盡選日常生活中的瑣碎小事?

  明確:①母親是勞動婦女,是家庭主婦,選材范圍只能是這些日常瑣事;②選材雖從小處著眼,但能于細微處見真情,寫得真實、親切、感人。這正是本文在選材方面的高明之處。

  提問:(2)通過對這些瑣事的回憶,表現了母親的美德?

  明確:勤勞儉樸、寬厚仁慈等美德。

  2.導入新課:以上所寫,表現了母親作為勞動婦女這方面的優秀品質。作為一位好母親,她對兒子的事業又是怎樣理解和支持的呢?下面我們來研討新課內容。

  二、指導研討分析第二層(第9—13段)

  1.研討第9段,講清呼應的寫法。

  提問:(1)這段主要寫什么?

  明確:送子讀書。

  提問:(2)為何節衣縮食也要送子讀書?

  明確:支撐門戶、被逼。

  提問:(3)被誰逼的?

  明確:鄉間豪紳欺壓;衙門差役橫蠻。

  提問:(4)請舉例說明。

  明確:如第8段,寫庚子年的災難和乙未年被迫退佃搬家。

  這種前面文字與后面文字內容相聯系、相照應的寫法就是前呼后應。其好處是交待了因果關系,使文章嚴密。

  請同學們結合“理解?分析”題三再試舉兩三例。

  2.研討第10—13段,思考歸納各段大意。(提示同學在概括大意時注意使用原文中的關鍵詞語)

  歸納明確:

  第9段,支撐門戶,送子讀書。

  第10段,理解并支持兒子革命。

  第11段,熱戀故土,熱愛勞動。

  第12段,獨立支持家庭生活,過著勤苦的農婦生活。

  第13段,到老不曾脫離勞動,熱愛生產。

  綜上分析,母親另一方面的美德是她深明大義,堅持勞動,理解兒子,支持革命。如果說母親送子讀書是為了支撐門戶,這還比較狹隘的話,那么到后來他理解并支持兒子革命,這正是他的偉大所在。這樣一位好母親,怎不使兒子敬重,使兒子感激呢?

  三、指導研討分析第三層(第14、15段)

  1.歸納層次大意。

  明確:感謝母親對“我”的教育與深刻影響。

  2.提問:作者感謝母親是從哪些方面來寫的?在結構形式上有什么特點?采用了什么表達方式?有什么作用?

  歸納明確:

  (1)作者感謝母親是從兩個方面來寫的:一是感謝母親“教給我與困難作斗爭的經驗”,“給我一個強健的身體,一個勤勞的習慣”;二是“教給我生產的知識和革命的意志,鼓勵我以后走上革命的道路。”這是母親留給兒子最寶貴的財富,作者也深深懂得這“財富”的價值及其對自己的深遠影響,從而對母親發出了由衷的感激之情。

  (2)在結構形式上運用了反復的手法,分列為兩段。

  (3)采用了帶有抒情筆調的議論的表達方式。

  (4)此處承接上文的事實發議論,不僅高度評價了母親對作者的教育與影響,而且抒發了作者愛母親的思想感情。

  四、分析研討并背誦第三部分(第16、17段)

  1.找出回憶結束,回到現實的句子。

  明確:第16段的第一句。

  2.提問:朱德同志將“用什么方法來報答母親的深恩呢”?

  3.同學們誦讀:“我將繼續盡忠于我們的民族和人民……能夠過快樂的生活。”

  4.提問:報母恩為什么應如此去做呢?

  歸納明確:因為“母親是一個平凡的人,她只是中國千百萬勞動人民中的一員,但是,正是這千百萬人創造了和創造著中國的歷史。”這里,朱德同志把愛母親的感情融合到了愛廣大勞動人民之中,把報母恩的思想升華到報效中華,為勞動人民謀幸福的崇高境界上來。這就是作者在文章立意方面的高明之處。充分表達了無產階級革命家朱德同志的博大胸懷與崇高思想。

  第17段是生者為死者的祈禱語,表達了作者對母親深沉、摯愛的感情。

  五、總結全文

  1.學完這篇回憶錄,我們應該向朱德同志學習什么崇高品質?

  明確:愛母親,并把這種愛擴大到愛廣大勞動人民,并為之奮斗終生的崇高思想品質。

  2.想一想,朱德同志愛母親,母親勤勞一生中的那么多日常瑣事,他記得那么真切、清晰。你愛你的父母嗎?你認為愛自己的親人與愛人民、愛祖國有聯系嗎?請談談你的看法。

  3.指導學生結合段意歸納主題思想。

  4.要求學習本文文風純樸、語言平實的優點和選材精當,以時間為序(緯)、以“勤勞一生”為線(經)進行布局謀篇的巧妙的組材方法。

  六、布置作業

  1.背誦最后兩段(第16、17段)。

  2.完成“揣摩?運用”題六。

  3.結合閱讀張曉偉的《母親的形象》一文,回答“揣摩?運用”題五(答案可參考課文分析部分)。

  【附】板書設計

 

【篇4】回憶我的母親名師教學設計

《回憶我的母親》教學設計

課題:《回憶我的母親》

課型:新授課

學情分析:應加強學生朗讀能力的指導;加強師友合作。

教學目標:

1.了解作者,并掌握課文新字和詞語。

2.整體感知,領會以時間順序組織材料的方法,學習運用具體事例寫人的手法。

3.通過默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學習母親勤勞儉樸、艱苦奮斗等的優秀品質。

教學重、難點:

1.整體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領會以時間順序組織材料的方法,學習運用具體事例寫人的手法。

2.通過默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學習母親勤勞儉樸、艱苦奮斗、識大體、顧大全的優秀品質

教學策略、方法:

和諧互助教學模式、師友自主討論教學法。

課前預習:

查閱作者簡介,疏通字詞,熟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

課時安排:二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激趣入文

播放閻維文演唱的《母親》歌曲。

1.從“母愛”這個主題入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行教學。

2.用多媒體出示本課學習目標:

(1).了解作者,并掌握課文新字和詞語。

(2).整體感知,領會以時間順序組織材料的方法,學習運用具體事例寫人的手法。

(3).通過默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學習母親勤勞儉樸、艱苦奮斗等的優秀品質。

4.作者簡介:

朱德,1886年12月1日生,字玉階。四川儀隴人。馬克思主義者,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和政治家,中國的杰出領導人。1955年被授予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軍銜。曾獲一級八一勛章、一級獨立自由勛章、一級解放勛章。1976年7月6日在北京逝世,終年90歲。 其著作收入《朱德選集》。

5.寫作背景:

朱德同志的母親鐘太夫人于 1944年 2月25日病逝,享年86歲。3月25日《解放日報》發表了《朱母鐘太夫人傳略》。朱德同志深感母親的養育之恩,寫了本文,并載于1944年4月5日延安出版的《解放日報》。4月10日,延安各界舉行公祭。

(2)學習指導一

1、以小組的形式自學、相互討論本文的生字詞。(教師巡視指導)

佃農( ) 祖籍( )  

儀隴( ) 溺死( )   勞碌( )  私塾( )

衙門( ) 橫蠻( )

不輟勞作( ) 飽嘗( )

妯娌( ) 和睦( ) 

差役( ) 遷徙( )

不輟勞作 任勞任怨 寬厚仁慈 為富不仁 節衣縮食 支撐門戶 東挪西借 聊敘

2.速讀全文,5分鐘后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

概括模式:文章回憶了( ),贊頌了母親( )優秀品質,抒發了( )的感情,表達了作者( )決心。

教師活動:導入課題,確定答案。

學生活動:師友互相交流基礎知識的掌握情況;速讀全文,并概括文章的主要內

容。

批注:師友都不明白的地方可以請教其他師友。

(三)學習指導二

1.小組討論交流:全文可以分成幾個部分,并概括每個部分的主要內容。(教師巡視指導)(8分鐘完成)

第一部分:(1)總說。痛悼母親逝世,引出對母親的回憶。

第二部分:(2-15)敘述家庭情況,著重寫母親一生中的主要事跡,歌頌母親的美德,感謝母親的養育之恩。

第三部分:(16-17)寫對母親的沉痛悼念,并表達了作者以盡忠于黨和人民來報答母親深恩的崇高的思想感情。

2.本文按時間順序,記敘母親一生的經歷,表現母親的優秀品質,重點突出,層次清晰,脈絡分明,請師友仔細研讀第二部分:

要求學生閱讀這一部分,思考回答:每個段落主要寫了什么內容?(指導學生充分運用課文語言材料,抓住文中的關鍵字、詞、句來回答問題。)

①、第2、3段先記敘了“家境貧窮”的情況,母親的“時間大半被家務和耕種占去了”。

②、第4、5段寫“母親是個好勞動”,樣樣能干,“整日勞碌”。

③、第6段寫母親“聰明能干”,勤儉持家。

④、第7段寫母親“任勞任怨”,與家里人和睦相處以及同情和照顧比自己更窮的親戚。

作者通過這樣平凡普通的事歌頌母親勤勞儉樸、寬厚仁慈的美德。

(四)互助釋疑:

1.思考課后第三題,辨析加點詞義的不同

教師活動:掌握學情,及時解惑。

學生活動:師友交流疑點、互相解答;解答不了的疑點,全班共同解決。

批注:盡量讓學生提疑點,讓學生真正透徹地學好本文

(五).布置作業

1.完成課后練習題。

2.熟讀課文的第8—17段

(六).板書設計

第一課時板書設計:

總線索 → 性格特點 → 典型事例

↓ ↓ ↓

勤勞一生 好勞動 種田種菜、紡棉花

整日勞碌 整日在地里勞動

聰明能干 紡衣、做飯

性格和藹 沒有同任何人吵過架

寬厚仁慈 周濟和照

七、課后評價:

這篇回憶性散文在寫作語言上樸素、平實。作者用一系列生活瑣事來表現母親的偉大,感情真摯,具有這篇回憶性散文在寫作語言上樸素、平實。作者用一系列生活瑣事來表現母親的偉大,感情真摯,具有較強的感染力。

同時,我在課堂上也有一些方面需要進一步改進。

第一,就自身而言,在課堂上表現出的激情不夠, 語速較快,模式單一,感知課文時,瑩白先感染自己再由此去感染學生,這種狀況容易造成學生在課堂上出現精力不集中或者是完全沒聽講。

第二,課文內容中聯系到考點的部分,需要落實考試,抓住要點和中心,保證對文段分析的準確性(主要針對閱讀題型)。

第三,在這次課堂教學中,整體氣氛顯得不那么活躍,學生積極性還不夠。師友之間的討論不夠熱烈,學師對學友的的指導也不到位。

第四,新課標要求以學生為主題,教師從中引導。學生對文段進行歸納總結時,我的啟發性語言也不夠清晰明白,造成學生理解欠缺。關于這點,其實教師可以通過介紹作品和作者背景來進行引導。并且,我在過渡問題時,啟發性的語言不夠優美,組織性的語言也比較欠缺。較強的感染力。

【篇5】回憶我的母親名師教學設計

《回憶我的母親》教學設計
課題:《回憶我的母親》課型:新授課
學情分析:應加強學生朗讀能力的指導;加強師友合作。教學目標:
1.了解作者,并掌握課文新字和詞語。
2.整體感知,領會以時間順序組織材料的方法,學習運用具體事例寫人的手法。3.學生能夠品味本文樸實動人的語言特色。
4.抓住文章思想內容的要點,感受母親的高尚品德,使學生了解作者對母親深沉的愛。
5.引導學生理解母愛的偉大,感恩母愛。教學重、難點:
1.整體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領會以時間順序組織材料的方法,學習運用具體事例寫人的手法。
2.引導學生體會本文樸實的語言中蘊含的深刻情感。教學策略、方法:
和諧互助教學模式、師友自主討論教學法。課前預習:
查閱作者簡介,疏通字詞,熟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教學過程:
一、交流感知:(一)新課導入:
1.引用有關的詩詞導入本課。2.用多媒體出示本課學習目標:
了解作者,掌握課文新字和詞語;了解回憶錄的一般特點:寫真人真事,記敘中可穿插議論、抒情;整體感受,概括事例,學習本文選取典型事例、合理布局謀篇、突出主旨的結果特點;深入領會作者以樸實無華的語言抒發的對母親真摯深沉的愛。3.作者簡介:
朱德(1886-1976)是中國人民偉大的革命戰士和無產階級革命家,是黨、國家和軍隊的卓越領導人之一。
他先后參加過辛亥革命、抗日戰爭、解放戰爭等革命活動。朱德的一生,是為共產主義事業奮斗的一生。他為中國革命和建設事業建立了不朽的功勛,受到全黨、全軍和全國各族人民的衷心愛戴。4.寫作背景:
朱德的母親鐘太夫人鐘厚仁慈、堅韌頑強、愛憎分明、始終如一地支持兒子投身于革命事業。她勤勞一生,在世上活了86個春秋,于1944年逝世。朱德得知母親逝世的消息后,懷著悲痛的心情,寫了這篇敘事散文《回憶我的母親》。讓我們懷著崇敬之心一起走進朱德的內心世界,回憶母親的一生。(二)師友互相檢查基礎知識掌握情況。
1.師友朗讀課文,給下列紅字注音,并解釋成語。溺輟私塾勞碌和藹管束慰勉為富不仁:節衣縮食:

(三)速讀全文,師友交流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概括模式:文章回憶了(),贊頌了母親()優秀品質,抒發了()的感情,表達了作者()決心。教師活動:導入課題,確定答案。
學生活動:師友互相交流基礎知識的掌握情況;速讀全文,并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
批注:師友都不明白的地方可以請教其他師友。二、研讀共品:
1.師友討論交流:全文可以分成幾個部分,并概括每個部分的主要內容。第一部分:(1)總說。痛悼母親逝世,引出對母親的回憶。第二部分:(2-15)敘述家庭情況,著重寫母親一生中的主要事跡,歌頌母親
的美德,感謝母親的養育之恩。
第三部分:(16-17)寫對母親的沉痛悼念,并表達了作者以盡忠于黨和人民來報答母親深恩的崇高的思想感情。2.師友共同品讀本文主體部分:(1)第一部分:歸納明確:
①“得到母親去世的消息”——交待寫文章的緣由。
②“我很悲痛。我愛我母親”——定下了文章的感情基調。
③“特別是她勤勞一生,很多事情是值得我永遠回憶的”——明確全文敘事線索,引起下文。
(2)本文按時間順序,記敘母親一生的經歷,表現母親的優秀品質,重點突出,層次清晰,脈絡分明,請師友仔細研讀第二部分:
◆請在2-8段中試著找出中心句,并用筆先標注出來。第2段:我家是佃農。
第3段:母親一共生了十三個兒女。第4段:母親是個好勞動。第5段:母親這樣整日忙碌著。
第6段:佃戶家庭的生活自然是艱苦的,可是由于母親的聰明能干,也勉強過得下去。
第7段:母親那種勤勞儉樸的習慣,母親那種寬厚仁慈的態度,至今還在我心中留有深刻的印象。
第8段:母親沒有灰心,她對窮苦農民的同情和對為富不仁者的反感卻更強烈了。
小結:第一層:(2-8)概述家庭情況,著重寫母親勤勞、簡樸、寬厚仁慈的高貴品質和堅強不屈的性格。
思考:1.為什么作者回憶母親,選材都是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小事?
①母親是勞動婦女,是家庭主婦,選材范圍只能是這些日常瑣事;②選材雖從小處著眼,但能于細微處見真情,寫得真實、親切、感人。2.通過對這些瑣事的回憶,表現了母親身上具有怎樣的美德?
勤勞儉樸、寬厚仁慈、堅韌頑強、愛憎分明等美德。
◆母親作為勞動婦女,有著許多的優秀品質。作為母親,她對兒子的事業又是怎樣理解和支持的呢?師友研讀第9段,思考:
①這段主要寫什么?送子讀書

②為何節衣縮食也要送子讀書?支撐門戶、被逼。
◆師友研討第10—13段,思考歸納各段大意。(提示:概括大意時注意使用原文中的關鍵詞語
第10段,理解并支持兒子革命。第11段,熱戀故土,熱愛勞動。
第12段,獨立支持家庭生活,過著勤苦的農婦生活。第13段,到老不曾脫離勞動,熱愛生產。綜上分析,母親另一方面的美德是什么?深明大義,堅持勞動。
小結:(第二層9--13)敘述母親理解并支持兒子革命,一生不曾脫離勞動,表現她深明大義,堅持勞動。
◆研討分析第三層(第14、15段):
1.歸納層次大意:感謝母親對“我”的教育與深刻影響。2.師友互助思考:作者感謝母親是從哪些方面來寫的?
①感謝母親“教給我與困難作斗爭的經驗”,“給我一個強健的身體,一個勤勞的習慣”;
②“教給我生產的知識和革命的意志,鼓勵我以后走上革命的道路。”
3.有什么作用?
此處承接上文的事實發議論,不僅高度評價了母親對作者的教育與影響,而且抒發了作者愛母親的思想感情。4.重點體會:
在結構形式上運用了反復的手法,分列為兩段;采用了帶有抒情筆調的議論的表達方式。
(3)分析研討第三部分(第16、17段):
朱德同志將“用什么方法來報答母親的深恩呢”?“我將繼續盡忠于我們的民族和人民,盡忠于我們的民族和人民的希望——中國共產黨,使和母親同樣生活著的人能夠過快樂的生活。”
3.總結全文:文章回憶了母親勤勞的一生,贊頌了母親勤勞儉樸、堅強不屈等優秀品質,敘述了母親對自己的教育和影響,抒發了對母親的深深懷念和無比崇敬的感情,表達了自己盡忠于民族和人民,盡忠于黨來報答母親的決心。
教師活動:教師總結本文主要內容,歸納本文的三個部分,使學生明確本文所述典型事例及其順序,并體會本文語言特點。學生活動:師友討論共品;班內交流。
批注:其他師友適時補充;注重對本文主旨理解的品讀指導。三、互助釋疑:
1.思考課后第三題,辨析加點詞義的不同。
2.師友討論課后第二題,體會課文質樸而富有深情的語言特點。教師活動:掌握學情,及時解惑。
學生活動:師友交流疑點、互相解答;解答不了的疑點,全班共同解決。批注:盡量讓學生提疑點,讓學生真正透徹地學好本文。四、鞏固拓展:
1.有感情朗誦《金色花》,體會詩中濃濃的童趣及孩子對母親純真的愛。2.聽歌曲《母親》,引導學生寫一寫聽后感。

推薦訪問: 教學設計 名師 母親

【回憶我的母親名師教學設計【5篇】】相關推薦

工作總結最新推薦

N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