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風”(family style)又稱門風,指的是家庭或家族世代相傳的風尚、生活作風,即一個家庭當中的風氣。家風是給世代家族成員樹立的價值準則。家風,是建立在中華文化之根上的集體認同,是每個個體成長的精神足印;家風,是一個家族代代相傳沿襲下, 以下是為大家整理的關于廉潔家風家訓故事征文5篇 , 供大家參考選擇。
廉潔家風家訓故事征文5篇
我說我們的家風家訓
家是每個人的港灣,他可以包容你,愛護你,盡最大可能的原諒你。但這不代表家就沒了家的樣子,家不能亂七八糟,沒有規矩。有一句俗話說得好:沒有規矩,不成方圓。
我們家雖然沒有明確的家規家訓,但是也潛移默化的成了形,上至老人,下至小孩,每個人心中都有一桿秤,做什么事,有個度才好。如果要總結一下的話,我們家的家風家訓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為官之道,二便是為人處世之道。
所謂為官之道,就是重在四個字上,“清正廉潔”,就是不貪,有作為,以民為本,愛民如子。這四個字也讓我想起了一個膾炙人口的故事:
相傳,春秋時期,宋國司城子罕清正廉潔,受人愛戴。有人得到一塊寶玉并想把它獻給子罕。子罕不受,說:“您以寶石為寶,我已不貪為寶。如果我接受了您的寶玉,那我們倆都失去了自己的寶物。倒不如我們各有其寶呢!”我覺得子罕便是把為官之道最好的體現了。
當然,作為人民的好官不貪是件好事,但不貪卻不作為可不是一件好事。記得我看過一部電影叫《私人訂制》,心靈麻醉師馬青對第一位顧客做了一句話,“作為一個官,不作為也是一種貪污。”對此,我表示贊同。為官,就是為人民做個好表率,領導好人民。不干點兒事,談何為官。
我爺爺年輕的時候也當過一小段時間的官,雖然官位不大,但是爺爺還是保持十萬分的認真的態度。做到了不貪,雖沒有為人民辦什么大事,但也解決了不少小事。雖沒有做到愛民如子,但也與人民為善,大家和氣氣的,遇到困難人家也愿傾力幫助。爺爺雖沒有什么特殊成就,但也把韓家的家風家訓中的為官之道體現了一二。
再說說韓家家風家訓中的為人處世之道,講的就是個中華民族的傳統優良美德的傳承。韓家人在為人處事之道中有三樣是必須做到的。首先,韓家人必須要做到“孝”這個字。孝,不是嘴上說說,心里光想想卻無實際行動。爺爺心中對“孝”這個字也有一個定義,而這個定義在我和哥哥小的時候爺爺就已成天掛在嘴邊了:“正真的孝不是在于你們給予父母多少物質,我和你娘生你們養你們的時候也沒圖過這個。你們別讓我和你娘操心就行。”可是對于這個簡單的要求,絕大部分子女還是沒能夠做到。對于“孝”這個字韓家的小輩也讓長輩擔心了,所以做的不夠好。可雖然如此,在每個韓家人心中依然有“孝”這個字依然存在,它已經深深的烙在每個韓家人心中。
再者,便是善了。善又分了好幾種,有友善,善良等等。
友善便是與人為善,不相識的人見面后,交談幾句能做個普通朋友。要廣交朋友嗎!但也必須有一個準則:不交損友。我覺得我自己是把廣交朋友這一條體現到了淋漓盡致。在生活中,與我交談過的人都是與我十分有緣的人,日后定能再相見。這正是所謂有緣千里來相會嘞!
善良,想必大家也很有了解。善良并不是不敢客觀上認定的壞事,富有一點同情心罷了,同樣是需要實際行動的。就想爺爺經常掛在口變得一句話一樣:只說不干,算什么“英雄好漢”。要是你的善良讓你成為了《農夫與蛇》故事里的農夫,這樣就是愚蠢了!
不記得善良二字是什么時候深入腦海中的。小時候,都是盡自己最大的可能去幫助他人的,雖然那時自己也做不了什么,但一句溫暖的問候也好。
最后,便是簡。“簡”字也是韓家對于生活的一個道德標準:不能鋪張浪費。穿衣要從簡,不攀比。物品不在多,不在樣式,而在于實用。
“寒門家風好,少年早成才。”作為平凡而普通的我們,也許不能給予后代豐厚的物質條件和寬泛的人際關系,但我們會努力將父輩的優良家風傳承下來,讓它成為一種潛在的、無形的力量影響并引領孩子健康成長!
我說我們的家風家訓
家是每個人的港灣,他可以包容你,愛護你,盡最大可能的原諒你。但這不代表家就沒了家的樣子,家不能亂七八糟,沒有規矩。有一句俗話說得好:沒有規矩,不成方圓。
我們家雖然沒有明確的家規家訓,但是也潛移默化的成了形,上至老人,下至小孩,每個人心中都有一桿秤,做什么事,有個度才好。如果要總結一下的話,我們家的家風家訓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為官之道,二便是為人處世之道。
所謂為官之道,就是重在四個字上,“清正廉潔”,就是不貪,有作為,以民為本,愛民如子。這四個字也讓我想起了一個膾炙人口的故事:
相傳,春秋時期,宋國司城子罕清正廉潔,受人愛戴。有人得到一塊寶玉并想把它獻給子罕。子罕不受,說:“您以寶石為寶,我已不貪為寶。如果我接受了您的寶玉,那我們倆都失去了自己的寶物。倒不如我們各有其寶呢!”我覺得子罕便是把為官之道最好的體現了。
當然,作為人民的好官不貪是件好事,但不貪卻不作為可不是一件好事。記得我看過一部電影叫《私人訂制》,心靈麻醉師馬青對第一位顧客做了一句話,“作為一個官,不作為也是一種貪污。”對此,我表示贊同。為官,就是為人民做個好表率,領導好人民。不干點兒事,談何為官。
我爺爺年輕的時候也當過一小段時間的官,雖然官位不大,但是爺爺還是保持十萬分的認真的態度。做到了不貪,雖沒有為人民辦什么大事,但也解決了不少小事。雖沒有做到愛民如子,但也與人民為善,大家和氣氣的,遇到困難人家也愿傾力幫助。爺爺雖沒有什么特殊成就,但也把韓家的家風家訓中的為官之道體現了一二。
再說說韓家家風家訓中的為人處世之道,講的就是個中華民族的傳統優良美德的傳承。韓家人在為人處事之道中有三樣是必須做到的。首先,韓家人必須要做到“孝”這個字。孝,不是嘴上說說,心里光想想卻無實際行動。爺爺心中對“孝”這個字也有一個定義,而這個定義在我和哥哥小的時候爺爺就已成天掛在嘴邊了:“正真的孝不是在于你們給予父母多少物質,我和你娘生你們養你們的時候也沒圖過這個。你們別讓我和你娘操心就行。”可是對于這個簡單的要求,絕大部分子女還是沒能夠做到。對于“孝”這個字韓家的小輩也讓長輩擔心了,所以做的不夠好。可雖然如此,在每個韓家人心中依然有“孝”這個字依然存在,它已經深深的烙在每個韓家人心中。
再者,便是善了。善又分了好幾種,有友善,善良等等。
友善便是與人為善,不相識的人見面后,交談幾句能做個普通朋友。要廣交朋友嗎!但也必須有一個準則:不交損友。我覺得我自己是把廣交朋友這一條體現到了淋漓盡致。在生活中,與我交談過的人都是與我十分有緣的人,日后定能再相見。這正是所謂有緣千里來相會嘞!
善良,想必大家也很有了解。善良并不是不敢客觀上認定的壞事,富有一點同情心罷了,同樣是需要實際行動的。就想爺爺經常掛在口變得一句話一樣:只說不干,算什么“英雄好漢”。要是你的善良讓你成為了《農夫與蛇》故事里的農夫,這樣就是愚蠢了!
不記得善良二字是什么時候深入腦海中的。小時候,都是盡自己最大的可能去幫助他人的,雖然那時自己也做不了什么,但一句溫暖的問候也好。
最后,便是簡。“簡”字也是韓家對于生活的一個道德標準:不能鋪張浪費。穿衣要從簡,不攀比。物品不在多,不在樣式,而在于實用。
“寒門家風好,少年早成才。”作為平凡而普通的我們,也許不能給予后代豐厚的物質條件和寬泛的人際關系,但我們會努力將父輩的優良家風傳承下來,讓它成為一種潛在的、無形的力量影響并引領孩子健康成長!
廉潔家風家訓征文范文(精選8篇)
廉潔家風家訓征文范文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有寫征文的經歷,對征文很是熟悉吧,借助征文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那么,怎么去寫征文呢?以下是精心整理的廉潔家風家訓征文范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廉潔家風家訓征文1
家風是一盞燈,照亮我前方的路。家風是一條路,伴我走向光明。家風是一面鏡子,時刻發現自己的弊端。
在我家里的大廳里,端端正正的掛了一幅字: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每每看到這十個大字,心里總是有所感悟。爺爺說要把這句話銘記于心,它會使我受益匪淺。
步入初中后,學習壓力像個巨大的包袱壓得我喘不過氣來。到了初三以后這樣的生活更是苦不堪言。初三的我們不再像小學時候那樣可以有更多的時間呆在溫暖的被窩有更多的時間去品味早餐。初三的我們更怕冬天的來臨,寒風像個怨婦一樣在我們的耳旁嘶吼著、咆哮著,它告訴我們你只能前進,盡管這樣的學習很艱苦,但是卻沒有一個人退縮。因為每個人心里都有一個共同的信仰:那就是成功,為明天鋪上一條美好的路。
我慢慢的閉上眼睛,腦海里像電影一樣倒帶重放,記得前一段時間我的英語成績下降的很快,老師問我原因,我也答不上來,自己獨自去好好思考。這天回家我心情很是不好。爺爺問了我情況,我便如實的回答了。爺爺聽完慈祥的笑了。爺爺說:“最根本的原因是你最近沒有認真,對吧?”我看著爺爺點了點頭。“怎么回事,你能告訴爺爺么?”我低著頭說:“其實我最近很累的,每天要完成功課很晚。”爺爺聽完后,便指向大廳上那幾個字: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我呆呆地望了它許久,爺爺說:“你知道我為什么要把這幅毛筆字掛在這里么?”我搖了搖頭。爺爺說:“這里的故事可多呢!”我便趴在桌子上聽爺爺講里面的含義。
爺爺說這個家風被傳承了幾十年,在他小的時候,老爺爺就告訴過他,如果你想得到甘甜的蜂蜜不穿過蜂林,一味的退縮你就永遠達不到。如果你想成功,不吃苦拿什么積累經驗,去體會生活的美好呢。聽爺爺講到他們過去的辛酸,相比之下自己是最幸福的。我也頓時茅塞頓開,我開始拿起英語書,認真地拼寫單詞,人易我易我不大意,人難我難我不畏難。回味爺爺說的每一句話。學習的動力也就回來了,好像渾身充滿了力量。這次模擬考之后,英語成績也提升到以前的樣子了。
家風就是文化和道德的言傳身教,是智慧和處事方略的潛移默化。今天為大家收集整理的是我的家風家訓故事征文,希望大家喜歡,歡迎閱讀參考。
【我的家風家訓故事征文一】那一次,我真的錯了
我們偉大的祖國是一個擁有五千年文明歷史的國家,從古至今,有很多關于傳統美德的故事,我也讀過許多這方面的書。國有國法,家有家規,雖然我不知道我們家的家風家訓是什么,但是,爸爸媽媽一直都要求我做一個講文明、懂禮貌、誠實守信的孩子。
記得我剛上一年級的時候,有一次,一個同學上課的時候玩尺子,被老師沒收了。下課后老師忘記把尺子帶去辦公室了。我很喜歡這把尺子,趁大家沒留意偷偷地把它帶回家藏了起來。但是這把尺子還是在媽媽給我整理東西時發現了,媽媽問我尺子是從哪來的,我緊張極了,忙撒謊騙她說是同學借我的。紙是包不住火的,經過媽媽反復的詢問,最終我還是說出了事情的真相。媽媽非常生氣,嚴厲地批評了我,從來沒有打過我的爸爸為此還打了我,看到爸媽這么生氣我知道這次是我錯了。之后媽媽還跟我說了許多關于偷東西和騙人的故事。第二天早上,媽媽陪我一起去學校把尺子還給了老師,并向老師承認了錯誤,得到了老師的原諒。
從那以后,我再也沒有做過這樣的事。誠實守信是做人的基本,我要以它為我的家風家訓,去做一個正直、值得別人尊敬的人。
【我的家風家訓故事征文二】家風如雨孩子是苗
家庭是圃,孩子是苗。家風如同雨點,它“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小苗只有在雨露的滋潤下,才能茁壯成長;孩子只有在優良的家風熏陶下,才能出類拔萃。
提起家風家訓,我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媽媽的話。媽媽最愛對我說“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一天早晨,正當我迷迷糊糊地起床,慢吞吞地走進衛生間,突然聽見“胡敏玄,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快把你的被子疊一疊。”我驟然間從夢中醒來,急急忙忙刷牙,連忙跑到房間,把被子疊好。又有一次,正當我津津有味地看著動畫片時,媽媽忽然站在我面前,說“胡敏玄,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快把你的房間整理好。”我連忙丟下遙控器,跑到房間一看,“哇,好亂呀!”我趕緊把自己的豬窩整理得整整齊齊的。
提起家風家訓,我還會想起爸爸說的話。爸爸教育我
“待人一定要有禮貌。”每次,爸爸、媽媽帶我上街時,只要遇到熟悉的人,爸爸都會對我說“寶貝,快叫人。”久而久之,我就自覺形成了見人就叫的好習慣。每當這時,我都會聽到他們滿臉笑容地夸我說“你家女兒真有禮貌!”“你家女兒真懂事!”一旁的我,心里真是比吃了蜜還要甜。
是啊,家風如雨,而我就是雨中的小苗苗。我在雨露的滋潤、陽光的照耀下,一天天茁壯成長!
【我的家風家訓故事征文三】“摳”也好
家風是什么?我說不出所以然,也許它就是一種習慣;家訓呢,也許它就是一句告誡吧。我覺得我的家風家規就是一個字“摳”!
記得那年夏天,驕陽似火,炙烤萬物。知了在樹上呻吟著:“好熱,太熱!”“好熱,太熱!”左鄰右舍都開著空調,享受著這“天倫之樂。”我家墻上的空調被玫瑰紅色罩子給罩著,僅僅使用過一兩天。這一切得追溯到奶奶的“摳!”動不動就“嘮叨——開什么空調呀,有那么熱嗎,不要學別人,他們不懂節約,要學會節省。”爸爸媽媽心領神會。打那以后,空調成了擺設,誰也沒有使用過啦。我們還是傳統的習俗,一邊扇著蒲扇,一邊聊著天。
有一天中午,爸爸從地里干活回來了,只見他滿臉通紅,打著赤膊,汗水從毛孔里大滴大滴地冒出來,沿著光亮亮的肌膚直流下來。我心疼極了:要是空調開著多好呀!爸爸的疲勞一定很快消除呀!奶奶慢悠悠的起身了,不是去開空調,而是移步走向我的爸爸,幫他扇扇子。嘮叨著:“累壞了吧!我幫你打扇涼涼。”“不用!我自已來扇!”看著這母子倆熱乎勁,我心有靈犀啦,趕緊給爸爸端來一杯涼茶,并奪下奶奶手中的扇子,幫爸爸使勁地扇起風來。爸爸笑啦!奶奶笑啦!我開心的歡唱起來世上只有女兒好,有女兒的爸爸像塊寶……
良好的家風家訓,如春雨滋潤著我幼小的心田;如一盞盞明燈,照亮我前進的路;如一顆顆星星,為我指引前方的路……我們一定把“百善孝為先”的家風傳揚下去!
難道“摳”不是良好的家風家訓嗎?“摳”是勤儉節約;“摳”是孝行天下;“摳”是尊老愛幼;“摳”出家和萬事興。我至今還是懵懵懂懂的,習以為常生活著呢!
【我的家風家訓故事征文四】勤儉是個傳家寶
“儉以養德、德由儉來。”勤儉持家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早在祖輩,便以“節儉為榮、浪費為恥。”古今中外,有許多名人保持著這種良好的養德。古代有個名叫舜的皇帝,他上任后一直過勤儉節約的生活,為了節省材料,他沒建宮殿,而是在一個茅草屋里辦理國事,興國安邦,睡覺也是將辦公桌上的文件騰到別處,當作床在上面睡覺。吃的是和百姓一樣的咸菜、飯蘿卜等這些家常便飯。從這個故事中可見勤儉節約早已在古代便流傳開來了。我家自然也不例外,爺爺總是笑談道“我們小時節儉是因為家庭貧窮,現在你們節儉卻是為了塑造家風啊!”
是的,我的家人一向都“勤儉持家”,在生活中我們一直很簡樸,我們經常用刷碗的水沖馬桶,用洗衣服的水拖地,奢侈品一般都不買,水我們都是節約的用,從不浪費。媽媽把一切能節儉的全都節儉了下來,整個家都在“節儉”這個家風家訓中生活的其樂融融。對家風家訓中不僅是執行,還是自愿的執行,我們只有從小就接受勤儉節約的教育,才能懂得“一粥一飯當思之不易,半絲半縷恒念力艱難。”
防止產生優越感,自覺克服嬌氣。
從小長輩便用家風家訓教育我們,我們在社會中形成一個良好的風氣。
【我的家風家訓故事征文五】誠勤孝
良好的家風家訓對每個家庭孩子的成長就像春風春雨滋潤著小草一樣,我家也有良好的家風家訓-----那就是“以誠立家;以勤為本;以孝為先。”
“誠實守信”是做人的基本準則,也是我家的家訓,從小,爸爸媽媽就告訴我,要做事先做人。做人最重要的就是做一個讓別人信賴的人,任何時候都不能失信于人,那時我還小,不懂得這樣的大道理,媽媽就告訴我,記住,不管什么時候都不能撒謊,不要像《狼來了》里的孩子那樣,騙山下大人說狼來了,結果丟掉了許多羊的性命,不管什么時候都要講誠信,做一個讓老師贊揚,同學喜歡的好孩子。
“以勤為本”也是我家的家訓,一次媽媽叫我一個人在家里拖地,我忙上忙下,最后一點也不干凈,我就重新拖了一遍,發現地還是有點臟,我就來來回回地拖,一直忙到媽媽下班,并最終把家里清理得一塵不染。因此,我也感受到了勞動的樂趣。
“以孝為先”孝敬長輩也是我家的家風家訓。爺爺奶奶身體不好,經常看到爸爸媽媽對他們特別孝順。我也學著爸爸媽媽的樣子,每次爸爸媽媽工作回來,我都要給他們端來一杯茶,給他們捶捶背,揉揉肩,做做剩下沒做完的家務。
我家吃每一頓飯必須一家人到齊一起吃,還必須長輩先吃,我才能吃。還記得有一天吃晚飯,爺爺奶奶有事耽誤了,左等右等都沒到,我餓得再也忍不住了,正準備夾菜吃,爸爸就阻止了我,告訴我說“早給你說了,吃飯必須等大家一起吃。”我只好看著一桌的飯菜直咽口水。
現在我一家人其樂融融的。爺爺奶奶特別疼我,爸爸媽媽也特別疼我;我和爸爸媽媽孝順爺爺奶奶,我孝順爸爸媽媽。我想這一切都是我家良好的家風家訓帶來的福音。
我的家風家訓故事征文二
說起家風,從《顏氏家訓》《朱子家訓》到《曾國藩家書》《錢氏家訓》,這些優良家風家訓,成就的是我們熟知的大家。而我的父母雖沒有成文家訓,卻使我在有愛的家庭長大,受著父母潛移默化的影響,如今想來,也許這就是融入骨髓中的道德體現,也是我們立家之本。
記得小時候,我隨媽媽回家,那天外面下著瓢潑大雨,跑進樓道里碰見一位坐輪椅的老奶奶在一樓走廊處望著外面,我本能地拉起媽媽,準備趕緊上樓。媽媽卻停了下來,走到老人家面前詢問:“老人家,您怎么在這?”老奶奶說:“我在這兒等我兒子來接我回家。雨下太大,他回家開車去了。”媽媽沖奶奶微微一笑,拉起我便回家了。回到家后,我看見媽媽打了一壺熱水,切了一些水果,我好奇地問:“您這是干什么?”媽媽沒有回答,繼續忙著。我心想:媽媽是在給我準備好吃的吧!誰知,媽媽拿著東西打開門,跟我說:“娜娜,幫我拿著點,咱們下樓給老奶奶送點熱水去。天太冷了,她會凍著的。來,你拿著這件衣服。”說著,媽媽把一件棉衣遞到我的手里。我跟著媽媽走下樓,去找那個老奶奶。
老奶奶看見我們很是驚訝,媽媽把熱水遞給她,讓她暖暖身子,又把棉衣搭在老奶奶的腿上,老奶奶連聲道謝。就在這時,老奶奶的兒子開車來到樓梯口,看見我和我媽媽時,也是對我們十分感謝。媽媽說:“看見您兒子來我們就放心了,那我們就回家了。”媽媽以她的行為告訴我,要做一個善良有愛心的人。
多年后,我上了大學,自己支配的時間多了起來,有時間就會去養老院做志愿服務,給那里的老人家送一些關懷。父母從小就教育我“有國才有家”,我的姥爺更是經常給我講一些革命故事,我的愛國情懷便是在童年一點一滴形成的。一直以來,我勤奮努力,在大學期間,成為一名光榮的共產黨員。
如今作為一名人民教師,父母更是嚴格要求我,每當我有一絲懈怠,媽媽就會及時鞭策我,讓我振奮精神,繼續前行。萬丈高樓始于基,家風就是我價值觀形成的起點,我也會延續家風,讓歲月積淀美好。
推薦訪問: 家風 家訓 征文下一篇:客訴賠償標準【4篇】
在偉大祖國73華誕之際,我參加了單位組織的“光影鑄魂”主題黨日活動,集中觀看了抗美援朝題材影片《長津湖》,再一次重溫這段悲壯歷史,再一次深刻感悟偉大抗美援朝精神。1950年10月,新中國剛剛成立一年,
根據省局黨組《關于舉辦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讀書班的通知》要求,我中心通過專題學習、專題研討以及交流分享等形式,系統的對《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進行了深入的學習與交流,下面我就來談一談我個人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是在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相互疊加的大背景下,對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治國理政重大戰略部署、重大理論創造、重大思想引領的系統呈現。它生動記錄了新一代黨中央領導集體統籌兩個
《真抓實干做好新發展階段“三農工作”》是《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中的文章,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在2020年12月28日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的集體學習時的講話。文章指出,我常講,領導干部要胸懷黨和國家工作大
在《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從嘉興南湖中駛出的小小紅船,到世界上最大的執政黨,在中國共產黨的字典里,“人民”一詞從來都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以馬克思主義戰略家的博大胸襟和深謀遠慮,在治國理政和推動全球治理中牢固樹立戰略意識,在不同場合多次圍繞戰略策略的重要性,戰略和策略的關系,提高戰略思維、堅定戰略自信、強化戰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集中展示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相互疊加背景下,如何更好地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而進行的生動實踐與理論探索;對于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
在黨組織的關懷下,我有幸參加了區委組織部組織的入黨積極分子培訓班。為期一周的學習,學習形式多樣,課程內容豐富,各位專家的講解細致精彩,對于我加深對黨的創新理論的認識、對黨的歷史的深入了解、對中共黨員的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共建網上美好精神家園》一文中指出:網絡玩命是新形勢下社會文明的重要內容,是建設網絡強國的重要領域。截至2021年12月,我國網民規模達10 32億,較2020年12月增長4
剛剛召開的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七次全體會議上討論并通過了黨的十九屆中央委員會向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報告、黨的十九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向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工作報告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