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1周歲到6周歲的兒童幼兒:王秀玲著圖書, 以下是為大家整理的關于幼兒園最火的戶外游戲3篇 , 供大家參考選擇。
幼兒園最火的戶外游戲3篇
幼兒園戶外游戲大全
習蹲著走,培養幼兒的競爭意識。
準備:藤圈4個,小豬頭飾若干,“豬圈”若干。場地布置如圖:
玩法:全班幼兒分成兩隊,各隊兩名幼兒為一組,1、2報數,第二名幼兒扮演小豬并戴上頭飾,第一名幼兒扮“拉豬人”拉著藤圈向前走,”小豬“蹲著走。全體幼兒邊拍手邊說兒歌:”耳朵大,眼睛小,豬的全身都是寶??炖∝i進豬圈,小豬小豬要走好?!卑选靶∝i”送到端線的椅子上坐下(進豬圈),扮拉豬人的幼兒跑回把藤圈交給第二組,依次進行。
規則:“小豬”必須蹲著走,不能站起來
二,趕豬入欄
目的:讓幼兒學會側向擊球的方法,培養幼兒擊球的準確性和判斷能力。
準備:小凳6~8根,木棍2根,皮球2個。
場地布置如圖:
玩法:全班幼兒分成人數相等的四個小隊,成四路縱隊站在兩端(如圖),一隊和三隊面對站立,二隊和四隊面對站立。聽到口令后,由一、二隊兩名幼兒雙手握緊木棍上端,身體側向,用木棍的另一端將球(豬)向前擊波滾動,使球(豬)依次從凳子旁滾過,直至球滾到第三、四對幼兒面前,互相接替,滾球幼兒到排尾站好。游戲繼續進行,直到一隊、二隊幼兒根三隊、四隊幼兒互換場地。最后,速度快者獲勝。
規則:
?。?)球必須依次從凳旁滾過才能有效。凡球未滾過者,必須重新使球滾過。
?。?)不準用腳踢球。
《兒童游戲大全》欄目編輯朱老師提示:教師可根據幼兒的年齡,選擇適當距離及球的重量、大小,并告知幼兒撥球力量要適當。
三,小小守門員
目的:鍛煉幼兒踢球和控制球的能力。
準備:甲隊每人一個球。
場地布置如圖:
玩法:將幼兒分成甲、乙兩隊,各成一列橫隊,距6米相對站立,各隊隊員左右間距1米。甲隊每人腳下各放一個球,乙隊隊員雙腿開立,與左右同伴腳抵腳(如圖)。
游戲開始,甲隊幼兒同時踢球射門,乙隊幼兒進行堵截(用手接球或用腳擋球,踢回)。射門成功(球過乙隊防線),一個球得一分,教師記下總分。然后甲、乙兩隊互換位置,交換射球,守門。射進球多的隊獲勝。
規則:
?。?)射門時必須站在線外,只能用腳踢,不能用手扔。
?。?)可以直線或斜線射門,但必須設在有效范圍內,即兩端守門員的外側腳之內。
?。?)守門員不得離開守門去去堵截。
《兒童游戲大全》欄目編輯朱老師提示:可根據幼兒年齡活動做基礎,適當縮短或延長射門距離。
四,對碰球目的:培養幼兒的目測能力,鍛煉幼兒的手臂肌肉。
準備:皮球若干個。
場地布置如下:
玩法:請4名幼兒分別站在甲、乙、丙、丁處拿1只皮球,甲丁為一組,乙丙為一組。聽教師口令,甲將球滾向丁,丁將球滾向甲,半路兩球相撞的一分。乙、丙動作相同。撞球多的組獲勝。
《兒童游戲大全》欄目編輯朱老師提示:此游戲也可以在桌子上進行,幼兒各站一角,方法同上。
五,繩球的各種玩法
-
目的:培養有動作的靈敏性、協調性,訓練幼兒傳球、踢球、頂球、擲球、夾球及跳躍等技能。
準備:繩球制作簡便,用彩色布或塑料布做成球形,中間包些石子、鋸末、乒乒球、用繩線扎好,系一條50厘米左右的短繩即成繩球。
(1)傳繩球
玩法:把繩球上的繩子繞球上后,將繩球放一堆,一組幼兒面對球站成一縱隊,兩腿左右分開與肩等寬站立。排頭幼兒將繩球一個一個從兩腿間向后傳球,排位幼兒把傳來的繩球一一放在身后。待繩球傳完后,幼兒集體向后轉,排尾的幼兒成了排頭,排頭再把繩球一個一個用雙手從頭上傳過去,排尾把球放在一起,直至最后。然后排尾又變成排頭,再從雙腿下傳球。游戲可反復進行。
(2)踢毽子
玩法:幼兒一手持繩,一只腳站立地面,用另一只腳內側做踢毽(繩球)的動作,連續進行。內側踢會后,可提高難度。
(3)頂球走
玩法:將繩球的繩子繞在球上后放在頭上,然后在平行線中間走,要求不得踩線或掉球,否則重走??梢赃M行迎面接力比賽。
(4)跳起扣球
玩法:將繩球懸掛在橫線上。球高于幼兒手臂上舉后的手指25厘米左右。原地雙腿用力跳起,用手掌去觸及懸掛得球,也可以助跑幾步,跳起觸球、扣球。
(5)空中乒乓
玩法:幼兒一手持乒乓板,擊繩球使之震蕩,待球回落時,繼續擊繩球如打乒乓球一樣??蓛扇藢Υ颍磽糁姓邽閿。瑩Q人,失分多的隊為敗隊。
(6)夾角跳
玩法:幼兒用兩腳內側夾住繩球,原地跳起,并將繩球向前拋出,看誰拋得遠或準。也可以將繩球夾在兩膝間,連續向后跳,跳得最遠者獲勝。
(7)放煙火
玩法:幼兒將繩球繞成一團,一起說兒歌:“節日到,心歡笑,放煙火,放鞭炮,噼噼啪啪真熱鬧?!闭f完最后一句兒歌,幼兒用雙手或單手用力向上拋繩球,然后接住,再拋再接,連續進行。
六,皮球的各種玩法
目的:訓練幼兒滾、排球、傳球的技能,以及動作的協調性與敏捷性。
準備:排球、籃球、足球、大小皮球等。
玩法:
?。?)滾球
?、匐p手滾球:一對幼兒面對面蹲下,互相用手滾接球。
②單手滾球:用左手或右手向對方滾球。
?、蹪L球過門:3人在一條直線上,如圖。甲、乙兩人面對面站立,丙雙腳分開為一道門。甲、乙滾球,球必須經過丙的球門。如果誰的球沒進門,就與丙互換位置??煞磸瓦M行。
?、軡L球擊球:用球擊保齡球、圓木圓柱體、積木、酒瓶均可。離投擲線3~7米處放上述物品,把幼兒分成人數相等的幾組,排在投擲線后。游戲開始,教師發出口令,每組第一名幼兒單手握球,由體后向前將球沿直線滾出,碰擊物件,擊倒1個,得1分。扶好物體,繼續讓各組第二名進行比賽,依此類推,按序進行。最后,積分最多者獲勝。
⑤滾球賽:兩隊各6人,分別站在場地的兩端(如圖)。甲隊一幼兒將球滾向乙隊,乙隊幼兒接球再滾向甲隊,甲隊接球再滾向乙隊,如乙隊沒接住球,則甲對得一分,換乙隊發球。最后,得分最多的隊獲勝。
?。?)拍球
①原地單手拍球。
?、谠刈笥沂纸惶媾那?。
③單腳站立拍球。
?、茈p腳跳起拍球:拍一下,跳一次,像兔子一樣。
⑤拍球轉圈:用最大臂力,向上拍球,然后自轉一圈再拍球,也可以連拍幾個球后在轉圈一周。
?、藁优那颍簡瓮认蜃?、右邁球相互交替進行,也可蹲下拍球,用手指拍球等。
(3)傳球
?、贀艄膫髑颍河變簢粓A圈,教師擊鼓或搖鈴,集體說兒歌或唱歌數數。幼兒一個一個傳球,聲音停,球在誰手中,誰就做一次花樣拍球。
?、趦扇藗髑颍杭住⒁颐鎸γ嬲玖ⅲ嚯x由近及遠逐漸增加,互相拋接球。
③自接自拋球:雙手把球拋過頭再接住球位高球,把球拋在頭以下為低球。可聽教師口令拋接高球或低球。
?、茴^上傳球:站成一路縱隊,排頭幼兒雙手拿球,經頭頂到腦后,第二名幼兒接過球在經頭頂往后傳遞,依次進行。
⑤腿下傳球:站成一路縱隊,把兩腿分開站立,排頭幼兒抱球彎腰從兩腿下把球傳給第二名幼兒,第二名幼兒再從兩退下后傳給第三名幼兒,依次進行。
⑥互相傳球:幼兒站成兩路縱隊,甲隊第一名幼兒傳給乙隊第一名,乙隊第一名則傳球給甲隊第二名,依次相互傳球?;驈淖笙蛴摇挠蚁蜃髠髑?。
?。?)運球
①直線運球:在一條在直線上運球走。
?、谧笥沂诌\球:幼兒踏在直線或圓線上走,在白線的兩邊用左右手交替運球,球不能壓線。
?、矍€運球:將小椅子、積木、保齡球等任意擺成直線或幾何圖形,依次繞物做曲線運球。
?、茈p人運球:兩人走在直線兩側,甲從左則把球拍在白線的右側,乙從右側再把球拍在白線的左側,邊運球邊前進。
?、葸\球跳躍:在場地上畫出1米間隔的平行線代表小河溝,溝寬10~30公分,運球時,要從溝上跳過,球不能落在溝里。
⑥下蹲運球:身體半蹲,兩膝分開,兩腳成八字,雙臂體前下垂抱球,邊跳邊運球邊學青蛙“呱呱”地叫。
?、邎蠹堖\球:每人一張報紙、一個球,教師發令后,幼兒把球放在紙上,拉著前進,球掉下后,應重新把球放好再前進。
⑧花樣運球:兩人一組持一球,頭對頭夾球前進;腹對腹夾球前進;背對腹夾球前進。
(8)旋球飛行
七,沒有鼻子的"大象"
目的: 通過游戲培養幼兒的幽默感,并在歡笑聲中培養幼兒對拍子歌曲的演唱興趣。
玩法:
一半幼兒圍成一個圓圈,另一半幼兒扮演小豬站圈內。
?、佟谛」?,在圓圈上幼兒邊唱邊拍手(一拍一下)。扮演小豬的幼兒身體向前傾,兩臂屈時,兩手按在耳朵上,做大耳朵狀,一拍走一步。
?、邸苄」?,“小豬”邊走邊兩手在身體兩側下垂成圓弧狀,做很胖的樣子。圓圈上幼兒動作不變。
⑤—⑥小節,“小豬”動作同①—②小節,圈圈上幼兒動作不變。
?、摺嘈」潱靶∝i”在原地上左手叉腰,右手伸食指在右側點一下。圓圈上幼兒動作不變。
?、帷庑」潱靶∝i”邊拍手邊走,尋找一個圓圈上的幼兒。
八,五指歌
目的:練習手指的靈活性,培養幼兒的節奏感,發揮幼兒的創造性。
玩法:全班幼兒圍成圓圈,請一名幼兒扮演小獵手,隨著歌詞做動作,其他幼兒雙手隨歌詞節奏,逐一伸屈。⑦——⑧小節,“獵手”做打槍動作,瞄準誰,誰立即做松鼠動作跳出。⑨——⑩小節,幼兒隨歌詞自由創作表演。
⑾—⑿小節,“小豬”和一幼兒互相指著鼻子交換位置,交換角色。
九,小雞吃米
玩法:在地上畫一個圓圈當雞舍,扮演小雞的幼兒站在圓圈內。另選一名幼兒扮演飼養員,手拿一些小硬紙片或是小塑料茶塑當米,站在圈外。前奏時做好準備,歌曲開始,“飼養員”邊唱邊隨節奏圈外撒“米”,唱到“你也撿,我也拾”時,“小雞”出圈爭拾。音樂結束,拾得多者獲勝并當“飼養員”。
十,小魚追小蝦
玩法:幼兒圍成圈圓,請兩名幼兒分別扮演小魚小蝦。音樂起,“小魚”追“小蝦”?!靶∥r”向前跳至少三次,“小魚”必須站住不動?!靶∥r”跑,“小魚”才能開始追。音樂停,“小蝦”跑到了原來的位置,并且未被“小魚”逮住者獲勝。
十一,頂羊角
目的:鍛煉幼兒的機智靈活性,鞏固已學知識。
準備:寫在紙上的算術題若干。
玩法:將幼兒分成兩組,音樂開始,兩組的第一名幼兒(背上貼有算術題),隨著其他幼兒的伴唱,模仿小樣的動作:低頭、弓背、兩手下垂。先看到對方背上的題目并算出得數者獲勝。音樂再起,第二對幼兒開始游戲。如雙方都沒有算出得數,其他幼兒就為他們拍手加油并數數。
規則:要求當觀眾的幼兒不能“打電話”。
?、研」澣w幼兒并腿向上輕跳一下,游戲重新開始。
十二,夾包跳
目的:練習跳躍動作
準備:沙包每人1個。場地布置如圖:
玩法:全體幼兒面向圓心站在大圓圈外邊5米處,說兒歌:“小沙包,真正好,夾起沙包向上跳,一二三,用力拋,看誰得分真正高!”說完兒歌后,幼兒兩腳內側前部夾住沙包,跳躍前 進,至第二個圓圈線外,用腳夾緊沙包向前拋出。沙包落在中心得3分,每向外一圈少得1分。夾拋3次后算總成績,得分最高獲勝。游戲可反復進行。
規則:只能兩腳夾沙包跳躍前進。
《兒童游戲大全》欄目編輯朱老師提示:教師要告知幼兒撿到沙包后記住自己得幾分,要強調教育幼兒做個誠實的好孩子。
十三,協同走
目的:培養幼兒團結協作、步調一致的能力。
準備:2條1米長與幼兒腳同寬的木條,在木條上釘上2條寬松緊帶。
道具制作如圖所示:
玩法:兩名幼兒前后同時站在兩塊木條上面,把腳伸進釘好的松緊帶內,同時邁左腳或右腳一齊向前走。為了增加游戲的難度,在同一方向走熟練的基礎上,兩名幼兒可面對面站立,這樣,一名幼兒往前走,另一名則要后退走。
《兒童游戲大全》欄目編輯朱老師提示:游戲時,可采取競賽的方式來增加游戲的趣味性。
玩法:幼兒持繩球得繩端,側身伸臂朝一個方向轉動,使球快速隨身體轉動。教師喊“一二三!”幼兒則放手,使球飛出。繩球飛達距離遠的隊獲勝。
十四,狐貍和兔子
目的:訓練雙腳向上跳的能力
準備:兔子頭飾若干,狐貍頭飾1個,小椅子若干把。場地布置如圖:
玩法:一名幼兒扮狐貍,幾名幼兒扮大樹站在椅子上,其余幼兒蹲成一個大圓作為森林。游戲開始,教師飾兔媽媽說:“今天天氣真正好,咱們到樹林里去玩,好嗎?”幼兒們頭戴兔頭飾邊說兒歌邊雙腳跳入圓圈里:“小白兔,耳朵長,樹林里邊捉迷藏。采蘑菇,喜洋洋,當心狐貍莫上當!”說完兒歌后,“小兔”在“大樹”周圍跳、跑、蹲下采蘑菇,“樹枝”隨風自由擺動。當“兔媽媽”說:“狐貍來了!”“狐貍”即從家跑出捉“小兔”,被捉到的“小兔”自覺到“狐貍”家蹲下。若“小兔”蹲在“大樹”旁,表示“小兔”已進洞,“狐貍”則不能去捉洞中的“小兔”。捉6~10只“小兔”后,互換角色,游戲重新開始。
規則:
(1)"小兔“要邊說兒歌邊做雙腳向上跳的動作。
(2)當聽到“狐貍來了”,“狐貍”才開始捉“小兔”。
(3)“小兔”蹲在樹旁,“狐貍”就不能再抓它。
(9)投的準
十五,跳圈運糧
目的:練習單腳跳。
準備:沙包若干個(多于參加游戲的幼兒)。場地布置如圖:
玩法:幼兒站成人數相等的四路縱隊,按四個方位站立。教師發令后,每隊第一名幼兒單腳跳到中間圓圈里取出一個沙包,換另一只腳單腳跳回并擊第二名幼兒的手。依次進行。做得對又快的隊獲勝。
規則:只能單腳跳,往返應換腳跳。
玩法:把繩球的繩繞于一手握球,將盒或紙箱作為靶子,擊中得分,得分最多的隊獲勝。
十六,三人五足行
目的:訓練幼兒的平衡能力及協調能力。
準備:小椅子2把,放在終點線。
場地布置如下:
玩法:將幼兒分成人數相等的兩隊,每隊以3人為一組,各隊按順序排列在起點先后,面對終點線后,面對終點線后的椅子。每組3人橫排,兩邊的幼兒扮演助人為樂者,內側手相拉,中間的一名幼兒扮演殘疾人,一只腳站立,另一只腳彎曲搭在兩位“助人為樂者”相拉的手上,兩臂搭在“助人為樂者”的肩上、教師發出口令后,“助人為樂者”駕著“殘疾人”向前跑,“殘疾人”單腳跳。至終點線時,“殘疾人”跑步繞過小椅子,3人在恢復原樣,跑回起點線,依次進行。先跑完的隊獲勝。
規則:各隊兩組間接替時,必須由前一組扮演殘疾人的幼兒,拍后一組“殘疾人”的手掌后,后一組方可起跑。
(10)揪尾巴
十七,竹簍接球
目的:練習運球走和接球。
準備:球若干個與參加人數相等,大鼓2個,大簍子2個。
場地布置如圖:
玩法:幼兒分成2路縱隊站在起點線上,第一名幼兒手持球。鼓得后面站一接球的幼兒,手持大簍。聽到口令后,第一名幼兒運球走至鼓前,將球在鼓上擊一下,鼓后的幼兒迅速用簍接住球,然后放在身后,運球的幼兒和接球的幼兒互換位置后,游戲依次進行。每人接球、運球各一次,游戲爲一遍。游戲時間長短可根據幼兒情緒,教師靈活掌握。
規則:運球的幼兒必須到鼓前,將球在鼓上擊一下,方可離去。
玩法:幼兒將繩球的繩端,系在自己腰后部,兩人面對站立,然后揪對方的繩球,先揪到者獲勝。
十八,螃蟹賽跑
目的:提高幼兒動作的協調性及靈敏性。
準備:80厘米長的繩子若干根。
場地布置如下:
玩法:參加游戲的幼兒兩人一組,兩名幼兒背靠背站立,腰部上系上一根繩子,組成一只螃蟹。選一對為追者,其他都為逃者。幼兒一起說兒歌:“小螃蟹,橫著跑,跑來跑去樂淘淘。螃蟹媽媽追來了,螃蟹趕快往家跑!”說完兒歌,即開始追逃。追者一旦拍及逃者,逃者便要出圈。等捉到一部分逃者后,可重新挑選追者,游戲重新開始。游戲結束后,捉螃蟹最多的幼兒獲勝。
規則:逃者不能出圈,否則,即算被捉。
幼兒園中班戶外游戲:推小車
活動意圖:“推小車”是一項傳統的體育游戲,也是幼兒非常喜歡的一項體育游戲活動?!巴菩≤嚒笨梢跃毩曈變旱氖直奂∪饬α浚岣哂變喝淼膮f調性;讓幼兒喜歡與同伴玩游戲,體驗合作游戲的快樂。
?
活動目標:1、練習幼兒的手臂肌肉力量,提高幼兒全身的協調性;2、讓幼兒喜歡與同伴玩游戲,體驗合作游戲的快樂。
?
活動過程:
一、熱身運動。適當加入了一些模仿開車、推車的動作,這樣不僅可以很快的將幼兒帶入快樂的運動狀態,也大大提高了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
二、熱身結束后,集中幼兒整理隊形隊列,將幼兒的隊伍由四橫隊轉變成一個大圓圈站好。通過導入談話,讓幼兒自由討論探索如何推小車。根據幼兒探索情況,我在圓圈內請一名幼兒進來配合,邊講解邊示范:前面的小朋友兩手支撐地面,后面的小朋友抱起前面小朋友的雙腿夾在腋下,前面的小朋友的雙手學腳走路,與后面的小朋友同時向前進。
?
三、講解完后請小朋友自由選擇自己的好朋友,兩人一組,在空地上嘗試練習。
?
四、“推小車”接力比賽。首先我還是請一名幼兒上來配合,邊介紹邊示范“推小車”的游戲規則,每隊第一組小朋友從起點出發,(在比賽的路途中我給他們設置了兩道障礙物,寬20厘米的“小河”和凳子扮演的“假山”),幼兒推小車跨過“小河”,繞過“假山”,下一組小朋友按他們的方法重復進行。
?
活動反思:這個活動的氛圍始終很輕松、活潑,每一名幼兒都很認真投入,并體會到與同伴合作游戲的快樂。
習蹲著走,培養幼兒的競爭意識。
準備:
藤圈4個,小豬頭飾若干,“豬圈”若干。
場地布置如圖:
玩法:
全班幼兒分成兩隊,各隊兩名幼兒為一組,
1、2報數,第二名幼兒扮演小豬并戴上頭飾,第一名幼兒扮“拉豬人”拉著藤圈向前走,”小豬“蹲著走。
全體幼兒邊拍手邊說兒歌:
”耳朵大,眼睛小,豬的全身都是寶。
快拉小豬進豬圈,小豬要走好。
”把“小豬”送到端線的椅子上坐下(進豬圈),扮拉豬人的幼兒跑回把藤圈交給第二組,依次進行。
規則:
“小豬”必須蹲著走,不能站起來二,趕豬入欄目的:
讓幼兒學會側向擊球的方法,培養幼兒擊球的準確性和判斷能力。
準備:
小凳6~8根,木棍2根,皮球2個。
場地布置如圖:
玩法:
全班幼兒分成人數相等的四個小隊,成四路縱隊站在兩端(如圖),一隊和三隊面對站立,二隊和四隊面對站立。
聽到口令后,由
一、二隊兩名幼兒雙手握緊木棍上端,身體側向,用木棍的另一端將球(豬)向前擊波滾動,使球(豬)依次從凳子旁滾過,直至球滾到
第三、四對幼兒面前,互相接替,滾球幼兒到排尾站好。
游戲繼續進行,直到一隊、二隊幼兒根三隊、四隊幼兒互換場地。
最后,速度快者獲勝。
規則:
(1)球必須依次從凳旁滾過才能有效。
凡球未滾過者,必須重新使球滾過。
(2)不準用腳踢球。
《兒童游戲大全》欄目編輯朱老師提示:
教師可根據幼兒的年齡,選擇適當距離及球的重量、大小,并告知幼兒撥球力量要適當。
三,小小守門員目的:
鍛煉幼兒踢球和控制球的能力。
準備:
甲隊每人一個球。
場地布置如圖:
玩法:
將幼兒分成甲、乙兩隊,各成一列橫隊,距6米相對站立,各隊隊員左右間距1米。
甲隊每人腳下各放一個球,乙隊隊員雙腿開立,與左右同伴腳抵腳(如圖)。
游戲開始,甲隊幼兒同時踢球射門,乙隊幼兒進行堵截(用手接球或用腳擋球,踢回)。
射門成功(球過乙隊防線),一個球得一分,教師記下總分。
然后甲、乙兩隊互換位置,交換射球,守門。
射進球多的隊獲勝。
規則:
(1)射門時必須站在線外,只能用腳踢,不能用手扔。
(2)可以直線或斜線射門,但必須設在有效范圍內,即兩端守門員的外側腳之內。
(3)守門員不得離開守門去去堵截。
《兒童游戲大全》欄目編輯朱老師提示:
可根據幼兒年齡活動做基礎,適當縮短或延長射門距離。
四,對碰球目的:
培養幼兒的目測能力,鍛煉幼兒的手臂肌肉。
準備:
皮球若干個。
場地布置如下:
玩法:
請4名幼兒分別站在甲、乙、丙、丁處拿1只皮球,甲丁為一組,乙丙為一組。
聽教師口令,甲將球滾向丁,丁將球滾向甲,半路兩球相撞的一分。
乙、丙動作相同。
撞球多的組獲勝。
《兒童游戲大全》欄目編輯朱老師提示:
此游戲也可以在桌子上進行,幼兒各站一角,方法同上。
五,繩球的各種玩法-目的:
培養有動作的靈敏性、協調性,訓練幼兒傳球、踢球、頂球、擲球、夾球及跳躍等技能。
準備:
繩球制作簡便,用彩色布或塑料布做成球形,中間包些石子、鋸末、乒乒球、用繩線扎好,系一條50厘米左右的短繩即成繩球。
(1)傳繩球玩法:
把繩球上的繩子繞球上后,將繩球放一堆,一組幼兒面對球站成一縱隊,兩腿左右分開與肩等寬站立。
排頭幼兒將繩球一個從兩腿間向后傳球,排位幼兒把傳來的繩球一一放在身后。
待繩球傳完后,幼兒集體向后轉,排尾的幼兒成了排頭,排頭再把繩球一個用雙手從頭上傳過去,排尾把球放在一起,直至最后。
然后排尾又變成排頭,再從雙腿下傳球。
游戲可反復進行。
(2)踢毽子玩法:
幼兒一手持繩,一只腳站立地面,用另一只腳內側做踢毽(繩球)的動作,連續進行。
內側踢會后,可提高難度。
(3)頂球走玩法:
將繩球的繩子繞在球上后放在頭上,然后在平行線中間走,要求不得踩線或掉球,否則重走。
可以進行迎面接力比賽。
(4)跳起扣球玩法:
將繩球懸掛在橫線上。
球高于幼兒手臂上舉后的手指25厘米左右。
原地雙腿用力跳起,用手掌去觸及懸掛得球,也可以助跑幾步,跳起觸球、扣球。
(5)空中乒乓玩法:
幼兒一手持乒乓板,擊繩球使之震蕩,待球回落時,繼續擊繩球如打乒乓球一樣。
可兩人對打,未擊中者為敗,換人,失分多的隊為敗隊。
(6)夾角跳玩法:
幼兒用兩腳內側夾住繩球,原地跳起,并將繩球向前拋出,看誰拋得遠或準。
也可以將繩球夾在兩膝間,連續向后跳,跳得最遠者獲勝。
(7)放煙火玩法:
幼兒將繩球繞成一團,一起說兒歌:
“節日到,心歡笑,放煙火,放鞭炮,噼噼啪啪真熱鬧。
”說完最后一句兒歌,幼兒用雙手或單手用力向上拋繩球,然后接住,再拋再接,連續進行。
六,皮球的各種玩法目的:
訓練幼兒滾、排球、傳球的技能,以及動作的協調性與敏捷性。
準備:
排球、籃球、足球、大小皮球等。
玩法:
(1)滾球①雙手滾球:
一對幼兒面對面蹲下,互相用手滾接球。
②單手滾球:
用左手或右手向對方滾球。
③滾球過門:
3人在一條直線上,如圖。
甲、乙兩人面對面站立,丙雙腳分開為一道門。
甲、乙滾球,球必須經過丙的球門。
如果誰的球沒進門,就與丙互換位置。
可反復進行。
④滾球擊球:
用球擊保齡球、圓木圓柱體、積木、酒瓶均可。
離投擲線3~7米處放上述物品,把幼兒分成人數相等的幾組,排在投擲線后。
游戲開始,教師發出口令,每組第一名幼兒單手握球,由體后向前將球沿直線滾出,碰擊物件,擊倒1個,得1分。
扶好物體,繼續讓各組第二名進行比賽,依此類推,按序進行。
最后,積分最多者獲勝。
⑤滾球賽:
兩隊各6人,分別站在場地的兩端(如圖)。
甲隊一幼兒將球滾向乙隊,乙隊幼兒接球再滾向甲隊,甲隊接球再滾向乙隊,如乙隊沒接住球,則甲對得一分,換乙隊發球。
最后,得分最多的隊獲勝。
(2)拍球①原地單手拍球。
②原地左右手交替拍球。
③單腳站立拍球。
④雙腳跳起拍球:
拍一下,跳一次,像兔子一樣。
⑤拍球轉圈:
用最大臂力,向上拍球,然后自轉一圈再拍球,也可以連拍幾個球后在轉圈一周。
⑥花樣拍球:
單腿向左、右邁球相互交替進行,也可蹲下拍球,用手指拍球等。
(3)傳球①擊鼓傳球:
幼兒圍坐一圓圈,教師擊鼓或搖鈴,集體說兒歌或唱歌數數。
幼兒一個傳球,聲音停,球在誰手中,誰就做一次花樣拍球。
②兩人傳球:
甲、乙面對面站立,距離由近及遠逐漸增加,互相拋接球。
③自接自拋球:
雙手把球拋過頭再接住球位高球,把球拋在頭以下為低球。
可聽教師口令拋接高球或低球。
④頭上傳球:
站成一路縱隊,排頭幼兒雙手拿球,經頭頂到腦后,第二名幼兒接過球在經頭頂往后傳遞,依次進行。
⑤腿下傳球:
站成一路縱隊,把兩腿分開站立,排頭幼兒抱球彎腰從兩腿下把球傳給第二名幼兒,第二名幼兒再從兩退下后傳給第三名幼兒,依次進行。
⑥互相傳球:
幼兒站成兩路縱隊,甲隊第一名幼兒傳給乙隊第一名,乙隊第一名則傳球給甲隊第二名,依次相互傳球。
或從左向右、從右向左傳球。
(4)運球①直線運球:
在一條在直線上運球走。
②左右手運球:
幼兒踏在直線或圓線上走,在白線的兩邊用左右手交替運球,球不能壓線。
③曲線運球:
將小椅子、積木、保齡球等任意擺成直線或幾何圖形,依次繞物做曲線運球。
④雙人運球:
兩人走在直線兩側,甲從左則把球拍在白線的右側,乙從右側再把球拍在白線的左側,邊運球邊前進。
⑤運球跳躍:
在場地上畫出1米間隔的平行線代表小河溝,溝寬10~30公分,運球時,要從溝上跳過,球不能落在溝里。
⑥下蹲運球:
身體半蹲,兩膝分開,兩腳成八字,雙臂體前下垂抱球,邊跳邊運球邊學青蛙“呱呱”地叫。
⑦報紙運球:
每人一張報紙、一個球,教師發令后,幼兒把球放在紙上,拉著前進,球掉下后,應重新把球放好再前進。
⑧花樣運球:
兩人一組持一球,頭對頭夾球前進;腹對腹夾球前進;背對腹夾球前進。
(8)旋球飛行七,沒有鼻子的"大象"目的:
通過游戲培養幼兒的幽默感,并在歡笑聲中培養幼兒對拍子歌曲的演唱興趣。
玩法:
一半幼兒圍成一個圓圈,另一半幼兒扮演小豬站圈內。
①—②小節,在圓圈上幼兒邊唱邊拍手(一拍一下)。
扮演小豬的幼兒身體向前傾,兩臂屈時,兩手按在耳朵上,做大耳朵狀,一拍走一步。
③—④小節,“小豬”邊走邊兩手在身體兩側下垂成圓弧狀,做很胖的樣子。
圓圈上幼兒動作不變。
⑤—⑥小節,“小豬”動作同①—②小節,圈圈上幼兒動作不變。
⑦—⑧小節,“小豬”在原地上左手叉腰,右手伸食指在右側點一下。
圓圈上幼兒動作不變。
⑨—⑩小節,“小豬”邊拍手邊走,尋找一個圓圈上的幼兒。
八,五指歌目的:
練習手指的靈活性,培養幼兒的節奏感,發揮幼兒的創造性。
玩法:
全班幼兒圍成圓圈,請一名幼兒扮演小獵手,隨著歌詞做動作,其他幼兒雙手隨歌詞節奏,逐一伸屈。
⑦——⑧小節,“獵手”做打槍動作,瞄準誰,誰立即做松鼠動作跳出。
⑨——⑩小節,幼兒隨歌詞自由創作表演。
⑾—⑿小節,“小豬”和一幼兒互相指著鼻子交換位置,交換角色。
九,小雞吃米玩法:
在地上畫一個圓圈當雞舍,扮演小雞的幼兒站在圓圈內。
另選一名幼兒扮演飼養員,手拿一些小硬紙片或是小塑料茶塑當米,站在圈外。
前奏時做好準備,歌曲開始,“飼養員”邊唱邊隨節奏圈外撒“米”,唱到“你也撿,我也拾”時,“小雞”出圈爭拾。
音樂結束,拾得多者獲勝并當“飼養員”。
十,小魚追小蝦玩法:
幼兒圍成圈圓,請兩名幼兒分別扮演小魚小蝦。
音樂起,“小魚”追“小蝦”。
“小蝦”向前跳至少三次,“小魚”必須站住不動。
“小蝦”跑,“小魚”才能開始追。
音樂停,“小蝦”跑到了原來的位置,并且未被“小魚”逮住者獲勝。
十一,頂羊角目的:
鍛煉幼兒的機智靈活性,鞏固已學知識。
準備:
寫在紙上的算術題若干。
玩法:
將幼兒分成兩組,音樂開始,兩組的第一名幼兒(背上貼有算術題),隨著其他幼兒的伴唱,模仿小樣的動作:
低頭、弓背、兩手下垂。
先看到對方背上的題目并算出得數者獲勝。
音樂再起,第二對幼兒開始游戲。
如雙方都沒有算出得數,其他幼兒就為他們拍手加油并數數。
規則:
要求當觀眾的幼兒不能“打電話”。
⒀小節全體幼兒并腿向上輕跳一下,游戲重新開始。
十二,夾包跳目的:
練習跳躍動作準備:
沙包每人1個。
場地布置如圖:
玩法:
全體幼兒面向圓心站在大圓圈外邊5米處,說兒歌:
“小沙包,真正好,夾起沙包向上跳,一二三,用力拋,看誰得分真正高!”說完兒歌后,幼兒兩腳內側前部夾住沙包,跳躍前進,至第二個圓圈線外,用腳夾緊沙包向前拋出。
沙包落在中心得3分,每向外一圈少得1分。
夾拋3次后算總成績,得分最高獲勝。
游戲可反復進行。
規則:
只能兩腳夾沙包跳躍前進。
《兒童游戲大全》欄目編輯朱老師提示:
教師要告知幼兒撿到沙包后記住自己得幾分,要強調教育幼兒做個誠實的好孩子。
十三,協同走目的:
培養幼兒團結協作、步調一致的能力。
準備:
2條1米長與幼兒腳同寬的木條,在木條上釘上2條寬松緊帶。
道具制作如圖所示:
玩法:
兩名幼兒前后同時站在兩塊木條上面,把腳伸進釘好的松緊帶內,同時邁左腳或右腳一齊向前走。
為了增加游戲的難度,在同一方向走熟練的基礎上,兩名幼兒可面對面站立,這樣,一名幼兒往前走,另一名則要后退走。
《兒童游戲大全》欄目編輯朱老師提示:
游戲時,可采取競賽的方式來增加游戲的趣味性。
玩法:
幼兒持繩球得繩端,側身伸臂朝一個方向轉動,使球快速隨身體轉動。
教師喊“一二三!”幼兒則放手,使球飛出。
繩球飛達距離遠的隊獲勝。
十四,狐貍和兔子目的:
訓練雙腳向上跳的能力準備:
兔子頭飾若干,狐貍頭飾1個,小椅子若干把。
場地布置如圖:
玩法:
一名幼兒扮狐貍,幾名幼兒扮大樹站在椅子上,其余幼兒蹲成一個大圓作為森林。
游戲開始,教師飾兔媽媽說:
“今天天氣真正好,咱們到樹林里去玩,好嗎?”幼兒們頭戴兔頭飾邊說兒歌邊雙腳跳入圓圈里:
“小白兔,耳朵長,樹林里邊捉迷藏。
采蘑菇,喜洋洋,當心狐貍莫上當!”說完兒歌后,“小兔”在“大樹”周圍跳、跑、蹲下采蘑菇,“樹枝”隨風自由擺動。
當“兔媽媽”說:
“狐貍來了!”“狐貍”即從家跑出捉“小兔”,被捉到的“小兔”自覺到“狐貍”家蹲下。
若“小兔”蹲在“大樹”旁,表示“小兔”已進洞,“狐貍”則不能去捉洞中的“小兔”。
捉6~10只“小兔”后,互換角色,游戲重新開始。
規則:
(1)"小兔“要邊說兒歌邊做雙腳向上跳的動作。
(2)當聽到“狐貍來了”,“狐貍”才開始捉“小兔”。
(3)“小兔”蹲在樹旁,“狐貍”就不能再抓它。
(9)投的準十五,跳圈運糧目的:
練習單腳跳。
準備:
沙包若干個(多于參加游戲的幼兒)。
場地布置如圖:
玩法:
幼兒站成人數相等的四路縱隊,按四個方位站立。
教師發令后,每隊第一名幼兒單腳跳到中間圓圈里取出一個沙包,換另一只腳單腳跳回并擊第二名幼兒的手。
依次進行。
做得對又快的隊獲勝。
規則:
只能單腳跳,往返應換腳跳。
玩法:
把繩球的繩繞于一手握球,將盒或紙箱作為靶子,擊中得分,得分最多的隊獲勝。
十六,三人五足行目的:
訓練幼兒的平衡能力及協調能力。
準備:
小椅子2把,放在終點線。
場地布置如下:
玩法:
將幼兒分成人數相等的兩隊,每隊以3人為一組,各隊按順序排列在起點先后,面對終點線后,面對終點線后的椅子。
每組3人橫排,兩邊的幼兒扮演助人為樂者,內側手相拉,中間的一名幼兒扮演殘疾人,一只腳站立,另一只腳彎曲搭在兩位“助人為樂者”相拉的手上,兩臂搭在“助人為樂者”的肩上、教師發出口令后,“助人為樂者”駕著“殘疾人”向前跑,“殘疾人”單腳跳。
至終點線時,“殘疾人”跑步繞過小椅子,3人在恢復原樣,跑回起點線,依次進行。
先跑完的隊獲勝。
規則:
各隊兩組間接替時,必須由前一組扮演殘疾人的幼兒,拍后一組“殘疾人”的手掌后,后一組方可起跑。
(10)揪尾巴十七,竹簍接球目的:
練習運球走和接球。
準備:
球若干個與參加人數相等,大鼓2個,大簍子2個。
場地布置如圖:
玩法:
幼兒分成2路縱隊站在起點線上,第一名幼兒手持球。
鼓得后面站一接球的幼兒,手持大簍。
聽到口令后,第一名幼兒運球走至鼓前,將球在鼓上擊一下,鼓后的幼兒迅速用簍接住球,然后放在身后,運球的幼兒和接球的幼兒互換位置后,游戲依次進行。
每人接球、運球各一次,游戲爲一遍。
游戲時間長短可根據幼兒情緒,教師靈活掌握。
規則:
運球的幼兒必須到鼓前,將球在鼓上擊一下,方可離去。
玩法:
幼兒將繩球的繩端,系在自己腰后部,兩人面對站立,然后揪對方的繩球,先揪到者獲勝。
十八,螃蟹賽跑目的:
提高幼兒動作的協調性及靈敏性。
準備:
80厘米長的繩子若干根。
場地布置如下:
玩法:
參加游戲的幼兒兩人一組,兩名幼兒背靠背站立,腰部上系上一根繩子,組成一只螃蟹。
選一對為追者,其他都為逃者。
幼兒一起說兒歌:
“小螃蟹,橫著跑,跑來跑去樂淘淘。
螃蟹媽媽追來了,螃蟹趕快往家跑!”說完兒歌,即開始追逃。
追者一旦拍及逃者,逃者便要出圈。
等捉到一部分逃者后,可重新挑選追者,游戲重新開始。
游戲結束后,捉螃蟹最多的幼兒獲勝。
規則:
逃者不能出圈,否則,即算被捉。
推薦訪問: 最火 幼兒園 三篇在偉大祖國73華誕之際,我參加了單位組織的“光影鑄魂”主題黨日活動,集中觀看了抗美援朝題材影片《長津湖》,再一次重溫這段悲壯歷史,再一次深刻感悟偉大抗美援朝精神。1950年10月,新中國剛剛成立一年,
根據省局黨組《關于舉辦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讀書班的通知》要求,我中心通過專題學習、專題研討以及交流分享等形式,系統的對《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進行了深入的學習與交流,下面我就來談一談我個人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是在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相互疊加的大背景下,對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治國理政重大戰略部署、重大理論創造、重大思想引領的系統呈現。它生動記錄了新一代黨中央領導集體統籌兩個
《真抓實干做好新發展階段“三農工作”》是《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中的文章,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在2020年12月28日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的集體學習時的講話。文章指出,我常講,領導干部要胸懷黨和國家工作大
在《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從嘉興南湖中駛出的小小紅船,到世界上最大的執政黨,在中國共產黨的字典里,“人民”一詞從來都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以馬克思主義戰略家的博大胸襟和深謀遠慮,在治國理政和推動全球治理中牢固樹立戰略意識,在不同場合多次圍繞戰略策略的重要性,戰略和策略的關系,提高戰略思維、堅定戰略自信、強化戰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集中展示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相互疊加背景下,如何更好地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而進行的生動實踐與理論探索;對于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
在黨組織的關懷下,我有幸參加了區委組織部組織的入黨積極分子培訓班。為期一周的學習,學習形式多樣,課程內容豐富,各位專家的講解細致精彩,對于我加深對黨的創新理論的認識、對黨的歷史的深入了解、對中共黨員的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共建網上美好精神家園》一文中指出:網絡玩命是新形勢下社會文明的重要內容,是建設網絡強國的重要領域。截至2021年12月,我國網民規模達10 32億,較2020年12月增長4
剛剛召開的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七次全體會議上討論并通過了黨的十九屆中央委員會向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報告、黨的十九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向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工作報告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