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是中國使用人數最多的語言,也是世界上作為第一語言使用人數最多的語言。漢語歷史悠久,使用人數最多,世界上使用漢語的人數至少15億,占據世界總人口的20%。漢語是中國的官方語言,是新加坡的四種官方語言之一,亦是六種聯合國工作語言之一。漢語主要, 以下是為大家整理的關于對外漢語發展現狀4篇 , 供大家參考選擇。
對外漢語發展現狀4篇
第1篇: 對外漢語發展現狀
對外漢語教學教案
編者:黃園園
1.教學項目:
第二十課 吉利的數字 《對外漢語本科系列教材》(第二冊) (楊寄洲主編 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 2006年)
2.教學對象:
學過一學期漢語,屬于初級下水平,所掌握的詞語大約為800~1000個,班級人數15人,以日韓學生為主。
3.教學目標:(后有詳細說明)
4.教學進度和課時安排 : (四個課時,一課時50分鐘)
第一二課時學習課文一,包括生詞、課文和語法。第三四課時學習課文二的生詞、課文和語法以及綜合學習
5.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后有詳細說明)
6.教學步驟和教學方法:(后有詳細說明)
7.教學輔助工具
黑板、 多媒體、土豆、巧克力
8.課后語言實踐、作業及檢查:(后有詳細說明)
9.板書設計
10.課后小結:
本節課的學習重要方法就是注重學生的參與與自主學習,通過自主學習尋找知識的漏洞,從而有針對性的教學,并增加留學生的學習漢語的興趣。教師在授課時盡量放慢語速,采用最簡單的、通俗的詞語授課,以便留學生理解。
第一二課時安排:學習課文一
★教學目標:
1)了解中國的數字文化
2)掌握難點生詞
3)學會反問句的使用和意義
4)強調意義的表達:連···也/都······
5)學會雙重否定表肯定:誰不····
6)學會使用條件句式:只要···就··· 要是···就···
★教學重點及難點:
1)重點生詞:申請、吉利、胡說、諧音、相聲
2)豐富的數字文化:八、六、九、四
3)特殊句式:反問句、強調句、雙重否定句、
★教學步驟:
導入新課:
在黑板上寫下一連串數字,問在座的留學生他們分別喜歡哪些數字,說明為什么,在他們的國家哪些數字是吉祥數字,有什么意義。然后提問,大家知道英國人喜歡哪些數字以及不喜歡哪些數字,為什么呢?
現在我們來談談中國人喜歡哪些數字,以及這些數字都分別有什么意義。我們今天學習第二十課,吉利的數字。 (20分鐘)
課文學習:
首先,請兩位同學分角色以對話的形式來把課文一讀一下,大家仔細聽聽他們哪些地方讀的不標準,以及仔細想想在這篇文章中有哪些地方你們不明白。同學挑毛病,提問,我給與回答。 (20分鐘)
第二,我讀課文,糾正學生朗讀錯誤 (5分鐘)
第三,講析課文及語法例釋 (三 注釋部分內容以及語法) (30分鐘)
A.重點生詞及搭配 (采用英語翻譯法和
數字 (名) shu zi number 1 2 3 4 ………
吉利 (形) ji li lucky or good
搭配: 吉利的日子 吉利的顏色 吉利的文字
申請 (動) shen qing 向上級或有關部門說明理由,提出請求 apply
搭配: 申請書 申請“三好學生” 申請入黨
專利 (名) zhuan li 專門屬于自己的利益和權力 patent
搭配: 申請專利
胡說 (動) hu shuo 想說什么就說什么
to talk nonsense
搭配:胡說八道 不要胡說 胡說什么
造句:1)你不要胡說,想清楚了再說。
2)你胡說什么啊,中國不是發達國家,而是發展中國家。
諧音 (名) xie yin 兩個字或詞的聲音聽起來相近 homophony
造句: “八”的諧音是“發” 。
“四”的諧音是“死”。
中國通 (名) zhong guo tong 關于中國的一切信息都知道
造句: 他是個“中國通”。
“中國通”無所不知。
巧克力 (名) qiao ke li 拿一塊巧克力說明
實物 吃巧克力 買巧克力 巧克力餅干
講解 土豆 (名) 拿一個土豆說明 potato
炸土豆 炒土豆絲 種土豆
B. 數字文化
中國的數字意義主要根據諧音而來,也就是發音聽起來相似。For example:“八”與“發”發音相似,即發財的意思;漢語的“六”的大寫是“陸”,與漢字“祿”是諧音,“祿”是富貴的意思;“九”與“久”諧音,寓意“長久”。所以,在漢語中“八”“六”“九”都是吉祥的數字。
漢語中的“四”與“死”諧音,寓意“死亡”,所以“四”是不吉利的數字。
趣味數字組合:518,即我要發; 748,即去死吧; 521,即我愛你
C. 疏通文意。
D. 重點句式分析(本部分學習方法注重學生自己觀察尋找語法規則,總結形式,給出定義,教師訂正)
反問句
a.你不是說“笑一笑,十年少”嗎?
你不是“中國通”嗎?
我們不是吃過飯了嗎?
總結形式: 不是····嗎?
意義:是····
條件造句:1)小紅 學生
2)麥克 來自美國
b.你沒聽見大家叫我什么嗎?
你沒寫作業嗎?
他沒去老師家???
總結形式: 沒+動詞+····嗎?
e.g. 這件事你沒聽說過嗎? (你應該聽說過。)
c.現在誰不想發財啊!
誰不希望友誼長久,愛情長久,活得長久??!
總結形式:誰不+動詞+····
意義:任何人都想····
條件造句:1)想出國旅游
2)喜歡中國
想····就·····
造句:你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你想吃牛肉,就去買。
強調句: 連···也/都·····
連 + 強調內容 + 也/都 + 比較
例句: 你怎么連這么簡單的問題也不知道?(別的問題更不知道了)
你連星期天也不能休息。(其他時間更不能休息了)
模仿造句:你連韓國都沒去過???
你連電腦都不會玩???
雙重否定:
漢語句子中常常用兩個否定詞來強調肯定意義。
例句: 中國的事我沒有不知道的。(中國的事我都知道)
我不得不走了。(我必須走了)
造句: 我必須回家了。(改為雙重否定句)
第四,運用 (20分鐘)
1. 把以下句子轉換為反問句:
(1)我是對外漢語一班的學生。(不是····嗎?)
(2)我們去過黃山。
(3)我們都是日本留學生。
2. 把以下雙重否定句轉換為肯定句:
(1)今天馬克生病了,不得不去醫院看病。
(2)我們班的學生沒有不喜歡曹老師的。
★課后作業
1.課下熟讀課文一,并要求背誦。下次上課前脫離課本,二人表演相聲。
2.熟悉反問句、強調句、雙重否定句的形式和意義,并熟練使用。
第三.四課時安排:學習課文二以及綜合學習
★教學目標:
1)掌握生詞
2)學習宴會禮儀
3)學會使用條件句和假設句
★教學重點及難點:
1)中國的宴會禮儀細節:座位安排、祝酒禮儀等
2)條件句:“要是····就·····” 與“只要····就····”的區別
3)假設句的使用
★教學步驟:
第一,復習舊課
找十個人,兩人一組,分角色表演上次課所學課文“吉利的數字”,以檢驗學生課下學習情況。
針對上次課所學特殊語法進行提問。
第二,導入新課
中國是文化大國,是禮儀之邦,很多地方都有嚴格的規矩。提問,在坐的同學有誰能講講你們所知道的中國的規矩和習俗?
我給與適當的提示,例如過年時要拜年,前面學到的過年時“?!弊值怪N等等,激發大家的積極性。
大家知道了這么多規矩,今天我們來學習一個新的規矩,這個規矩是在宴會上用到的。我們一起來看看“宴會上的規矩”。 (10分鐘)
第三,學習課文 (25分鐘)
首先討論,有誰可以跟我們大家分享一下在你們國家在宴會上有什么規矩,看看和我們中國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
其次找學生分角色讀課文,尋找讀錯或者不理解的知識點。
然后老師糾正錯誤讀音,并學習生詞:
生詞及搭配:
宴會 (名) yan hui 因習俗或者社交需要而舉辦的party imporant party (英語翻譯法)
生日宴會 舉辦宴會 參加宴會
規矩 (名) gui ju 一定的標準和要求 rule or habit ; custom
守規距 沒規矩 按照規矩
長輩 (名) zhang bei 家中輩分大的人,多指年齡大的,例如爺爺、奶奶等 elder, senior (舉例法)
尊敬長輩 長幼尊卑
上座 (名) shang zuo 長輩或者地位重要的人做的地方 (畫座位圖講解) the seat of honour
請上座
敬酒 (動) jing jiu 在宴會上,某人因為某事而讓另外一個人飲酒,以表示祝賀或者感謝等 to propose a toast 向麥克敬酒
干杯 (動) gan bei 把杯子里的酒全喝完 bottoms up
讓我們干杯 朋友干杯
吹 (動) chui 自己虧自己,說一些自己做不到的事情
to boast
吹牛皮 自吹自擂 喜歡吹牛
上次 (名) last time 采用反義對比法講解,
這次 (名) this time 采用適當的情景模式,讓
下次 (名) next time 學生理解并學會使用
情景模式:一天麥克、瑪麗、湯姆一起去餐館吃飯,麥克說:“上次瑪麗請我們吃飯,這次由我來請,下次湯姆付賬,怎么樣?”
再然后,疏通文意。
最后,用通俗簡單的語言講解一下宴會上的規矩:
長輩坐上座,晚輩坐下坐。若是圓桌,則正對大門的為上座,應該請當時吃飯最重要的人坐在這里。因為他可以第一眼看到每一道菜,而且可以觀察全桌。上座左手是僅次于上座的座位,上座右手的座位又次于左手的位置,其他的座位則沒什么太大的講究,但付錢的人一般要坐在側對門的左邊。以下視圖:
干杯時,在碰杯的時候,應該讓自己的酒杯低于對方的酒杯,表示你對對方的尊敬。當你離對方較遠時,可以用酒杯杯底輕碰桌面,也可以表示和對方碰杯。
第四,語法學習:(20分鐘)
a) 條件句:①要是·····就·····
例句:要是你到中國人家里去做客,他們就會準備好多菜,讓你怎么也吃不完。
解析:“要是”引出的是事情發生的條件,應具備的前提,“就”引出的是結果。
造句:條件:你不吃飯。 結果:你感覺胃疼。
要是你不吃飯,你就會感覺胃疼。
擴展:② 只要····就·····
例句:只要吃飽了,就不餓。
解析:“只要”引出的是條件,“就”引出的是必然結果。
造句:條件:是人。 結果:有感情。
只要是人,就一定有感情。
區別:“只要···就····”是必然事件,在“只要”的條件下,是一定會發生的。
“要是····就···”不是必然事件,可能會不發生。
b)假設句:如果···,······
例句:如果是魚的話,魚頭要對著上座,讓重要的客人先吃第一口。
解析:“如果”后面引導的是假設的內容,也是條件,之后會有要求或者結果。
模仿造句:如果我有了錢,我會給媽媽買套房子。
如果你來我家玩,我媽媽會熱情招待你。
如果下雨了,你要來給我送傘。
第五 輕松一刻
放一段十分鐘的視頻,關于留學生學習漢語的趣事,活躍氣氛
第六 綜合學習 (35分鐘)
本部分得學習重點是書本上P147---155的練習部分
步驟:1)給20分鐘時間讓學生自己做練習
2)帶領學生一起學習語音部分,糾正朗讀錯誤
3)對答案,學生指出自己錯在哪里,以及哪些地方還不明白,先讓其他學生幫助講解,然后我給與一一講解。
第2篇: 對外漢語發展現狀
課程名稱:第二語言教學理論與方法
教師名稱:鄧文彬教授
對外漢語教材現狀與趨勢
文學院
對外漢語082
張天舒
200830403003
對外漢語教材現狀與趨勢
摘要:本文通過對例子的分析,討論對外漢語教材如今的部分現狀,并探討未來的發展趨勢,了解如今的對外漢語教材的某些優缺點。
關鍵詞:吸引力、優點、適合、等級
俗話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對外漢語教學也是如此,好的教材配合優秀的教師才能使教學質量和效率提高。語言教師都希望有一套理想的教材,好的教材可以彌補教學上的很多不足之處,例如教師經驗上的不足,學生基礎上的不足等等。
我國的對外漢語教學,從1950年清華大學接受第一批外國留學生算起,已有近60年的歷史,漢語教材從無到有,從單一的教科書到配套教材,逐漸形成了一個較為完整的教材系列?,F如今的使用的對外漢語教材,大致可以滿足國內外的漢語教學的需要,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了教學的實施,對對外漢語教學的學科建設起了很大的促進作用??梢哉f,對外漢語教材的發展還是可喜的.但是畢竟對外漢語教學真正發展的時間相比其他的語言學還是較短,所以教材方面需要改進之處還有很多。正如呂必松先生再一次語言教育問題座談會上,針對對外漢語教材問題所發表的意見:“同一類型的教材,大部分是大同小異,真正有創新價值的教材數量有限,這些大同小異的教材,大部分有一個共同的缺點,就是內容和形式都比較呆板;有些教材的練習不是數量太少,就是練習的內容和方法與教學目的不一致;有些教材的外文翻譯不是太理想,國外反映比較強烈;專門針對國外漢語特點編寫的教材太少,大部分教材對國外不適應。
首先,通過分析一本教材,了解一下如今的對外漢語教學教材的現狀。
《中文聽說讀寫》是一套適合初、中級學生使用的漢語綜合課系列教材,包括課本、練習用書、漢字練習本、教師手冊、音像磁帶和光盤以及交互式多媒體程序。初級教材分上下兩冊,每冊分別有簡體漢字和繁體漢字兩種版本。
《中文聽說讀寫》教學內容:初級課本由入門簡介和11篇課文組成,每課包括詞語與課文、語法、句型操練、課文英譯,并穿插注釋、補充詞語和文化背景知識簡。書末附有繁體漢字排印的課文、中國地名和上冊詞語索引。初級兩冊的練習用書都包括聽力理解、口頭表達訓練、閱讀理解、語法和書面表達訓練四個部分。練習方式基本上是傳統的題型,如正誤判斷、選擇題、回答問題、情景對話、看圖說話、命題作文等等。漢字練習本都包括每課的漢字筆畫、筆順演示與練習。
《中文聽說讀寫》的教學法理論依據:《中文聽說讀寫》綜合應用語法——翻譯法、聽說法、直接法、全身反應法和交際法等多種外語教學法,將聽說讀寫四種言語技能的綜合訓練與語法詞匯教學和言語交際教學密切結合起來,將真實的語言材料精心分級排列后進行講授與練習,為學生打下堅實的語法基礎,同時又提供真實的以交際為目的的教學內容供學生在現實生活中使用。
經過分析了解《中文聽說讀寫》,我們可以初步看出如今的對外漢語教材的現狀,接下來我們就通過幾個問題來主要討論下對外漢語教材的現狀和趨勢。
首先,教材是否滿足學生的需求?這個問題可以分解為幾個小問題。
1、教材對學生有沒有吸引力?其實這個問題可以說是教材編寫成功與否的標準之一,如果一個教材學生來說是枯燥乏味的,是完全沒有吸引力的,那么如何要求學生深入學習、研究?那么什么樣的教材是有吸引力的呢,可以從幾方面來。第一,我們可以從美國耶魯大學出版的漢語教材看出,它的長處是書中的內容十分有趣,書里的故事寫的好,學生感興趣,雖然在語法上有一些不足之處,但是教材的趣味性可以彌補只一點,學生學這些書都覺得有意思。這可以算是真是一美遮百丑。那怎樣才有意思?故事當然得是可笑的,學習外語有時候是越可笑越好。學生對課文感興趣,因為他想知道這個故事有什么結果,雖然可能因外外語水平有限,讀起來有點困難,但是還是想繼續念,可能已經晚上十二點了,還不愿意睡下要把這課念完,趣味性就是吸引力的很重要的一個方面。第二,就是選材方面了,如今中國教材中的很多材料,都是既具有哲理,又能弘揚中國傳統道德或是文化的。這樣很到,但是如果所有的材料都是按照這個標準來選的話,教材的吸引力就會下降了。選材應該從錯各方面來選擇,天文地理、政治哲學、商業經濟、生活趣聞、電影娛樂等等,這樣不但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增長多方面的知識。第三,就是教材的可“看”性。什么叫可“看”性呢?說白了就是圖文并茂,不論是練習、課文、作業,各個方面都可以加入相關的插畫,所有人可能都有這個習慣,如果一本書里的圖多的話,總想拿起來瞄兩眼。以上這些都可以算是教材的吸引力。
2、教材的難度是否適當。這一點《中文聽說讀寫》就做得很好,教材不但分初、中等級,并且在每個等級上還有難度的劃分。任何一本教材都不可能滿足所有階層和年齡段的需要,所以就必須把教材變為系列,按難度或是內容分出等級,這樣學生的可選擇性才會增加,才會大部分學生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教材。
3、教材是否兼顧了語言知識的學習和語言技能的實際運用?如今的很多教材對語言知識的學習是很看重,但是在教材中語言技能的實際運用就相對體現的較少。在實際中運用才是鞏固知識的最好途徑。這點在《中文》當中也有較好的體現,在練習中加入了大量的適合實際應用的題型,例如看圖對話、交際用語等等。
其次,教材是否符合教師的教學需求?這個問題也可以劃分為幾個小問題來討論
1、教材是否配有便于使用的教參?這一點大多數的教材都可以滿足,但是并不是僅僅是配有就夠了,配有的教參一定要詳細并配有相應的參考答案。教參是教師授課的一個參照,節省很多時間,提高效率。
2、教材體現或建議的教學方法是否符合教師、學生和實際課堂教學的需要?這個問題不是看看教材就可以回答上來的,需要進行多次的實踐考察,這也是現如今教材都要經過的過程——修訂。
3、當然,教材應該還要有可以在必要情況下容許教師調整教學方法;利于教師節省課外備課時間;配有用于復習和測驗的材料等作用。
再次,教材是否符合課程標準的需求?同樣分解為幾個小問題
1、教材內容體系的安排是否由淺入深、從簡單到復雜逐步過渡?這個問題說起來好像很好解決,但是如今有很多教材的內容雖然會分初級、中級、高級等部分,但是每個部分卻會產生并列的難度,也就是說,例如在初級教材中,雖然講的都是基礎,但是基礎部分除了開頭的入門外,后面的難度卻沒有區分,這樣對學生和教師來說都是不適合的。
2、教材的編寫是否具有明確的適用對象和教學目標?這一點尤為重要,可以舉一個例子,如今的對外漢語教學大多都是面向英美國家,或是說面向可熟練用英語的學生。所以教材的編寫也大部分是適合英語學生學習的。但是,并不是只有這樣的學生才想學習漢語,而且就算是學生的英語很流利,如果可以用一本面向自己國家母語的教材,相信學習的效率會提高很多。還有教學目標的問題,每個授課班都是有這不一樣的目標的,有的只要達到簡單的日常交際就可以了,而有的卻是想可以研究更深入的中國文化,所以面對不同的目標就要有不同的策劃。
3、其他的要求還有教材要有利于學生在實際運用中發揮正常水平,合理的兼顧學生考試的需要和實際語言運用的需要,并有足夠的倆系,有利于學生為進一步學習打下基礎。
從上面的討論可以看出我們編寫對外漢語教材應該首先不能操之過急。一套好的漢語教材是需要通過若干年的探索的。一步一個腳印地走出來,那才會有實際是價值和作用。其次,要重視一線教師的經驗。一線教師在海外的辛勤耕耘是我們編寫出好教材的前提,他們積累大量的海外教學的實踐可以為編寫教材提供第一手翔實的材料。第三,專家和研究人員的參與。請那些在對外漢語教學崗位上工作很多年的老教師以及研究對外漢語的人提出一些建設性的意見,規劃出教材的一些基本分割,尤其是有些理論性的問題,一線漢語教師未必會很清楚,所以需要有宏觀的指導。第四,借鑒國外的優秀教材。很多一線教師會發現,國外的大學也好,中學也好,都有很多外語課開設,我們需要看看人家作為第二語言教學的教材有什么我們可取之處。
綜上所述,我認為對外漢語教材的未來發展趨勢可以加入如下的目標。
第一,加大吸引力,不論是有趣的故事,還是豐富的選材面,放棄一些固守的思想。
第二,多加入實用的課程,加大練習量。
第三,教材的配套要更加齊全,并且要細化,分類清晰。
第四,教材的深淺難易要區分明確,要經過多番調查制定出一定的標準。
第五,雖然如今的漢語教學還沒有像英語教學那樣在全世界影響那么廣,但是我們要提早做好準備,以各個使用范圍比較廣的語言為教學對象,設計適合她們母語的教材。
總之,對外漢語教學如今發展迅速,教材是教學的基礎,教材一定要因地制宜,開拓創新,跟上時代,為漢語的發展提供更大的助力。
參考資料:《漢語研究與應用》第一輯 中國人民大學對外語言文化學院 編
《漢語研究與應用》第三輯 中國人民大學對外語言文華學院 編
《談泛讀教材的編寫技巧》(魯健驥)
《第二語言教材評估》(李泉)
文學院
對外漢語082
張天舒
200830403003
第3篇: 對外漢語發展現狀
《生病去醫院》教案
教學對象:泰國高中生(漢語初級水平)
教材:自編教材
教學目標:
1.理解對話的含義,學會跟生病、求醫相關的詞匯,如感冒、發燒、咳嗽等,并能夠默寫出來。
2.掌握本課的重點句型:“……不如……”,“最好……”。
3.學會用所學詞匯和句型編造一段生病、看病的對話。
4.學會用漢語描述自己的身體感受,在實際生活中運用。
教學難點:
1.學會漢字的書寫。
2.學生懂得用漢語描述自己的身體感受。
3.學生學會用漢語完成求醫時的必要交流。
教學方法:
教學過程中主要采取提問法、討論法、交際法。
教具準備:PPT、字卡,小白板,youtube
課時安排:五課時(一個課時40分鐘)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第二課時
一、導入(3分鐘)
多媒體展示兩張圖片:
圖片一 圖片二
老師:圖片一中的人怎么了?圖片二是什么地方?請大家思考一下圖一和圖二有什么聯系。(學生回答)
老師:同學們都很聰明,圖一的人生病了,所以他要到醫院去看病。本周我們學習的主題就跟醫院有關系。在我們的學習生活中,難免會出現身體不舒服的情況,當我們身體不舒服時,我們如何用中文向醫生描述自己的身體狀況呢?接下來我們將學到有關生病、看病的詞匯和句型,幫助我們準確地描述我們的身體狀況。
二、學習生詞(20分鐘)
1.重要字詞學習
舒服(shū fú) :to be well 頭暈(tóu yūn):I have a headache
肚子(dù zi):stomach 嗓子(sǎng zi):throat
疼(téng):pain,ache 胃(wèi):stomach
痛(tòng):pain,ache 惡心(ě xīn):feel sick
感冒(gǎn mào):to catch cold 咳嗽(ké sòu):cough
發燒(fā sāo):have a fever 藥店(yào diàn):drugstore
不如(bù rú):be not as good as 醫院(yī yuàn):hospital
檢查(jiǎn chá):check,examine 醫生(yī shē):doctor
護士(hù shì):nurse 體溫計(wēn dù jì):thermometer
聽診器(tīng zhěn qì):stethoscope 開藥(kāi yào):prescribe
打針(dǎ zhē):take an injection 休息(xiū xi):have a rest
2.認讀生詞
(1)學生抽取老師課前準備好的字卡,正確念出字卡上的生詞(注意糾正學生的發音)。
(2)老師通過表演和展示圖片的方式讓學生猜生詞。
三、理解課文對話(17分鐘)
1.聽課文錄音,邊聽邊思考以下問題:
(1)大衛怎么了?
(2)他的舍友馬丁告訴他什么?
(3)醫生怎么說?
2.老師帶領全班同學讀一遍課文。
3.學生分角色朗讀課文。
4.全班齊讀一遍課文。
第二課時
一、復習詞匯(5分鐘)
1.老師帶讀一遍上節課所學的生詞。
2.請學生說出有關生病的詞匯,并做出相應的動作。
二、句型學習(20分鐘)
1.學習新句型
(1)我不舒服。
(2)我頭(肚子、胃、嗓子)疼。
(3)我感冒(咳嗽、發燒、?。┝?。
(4)去藥店不如去校醫院。
(5)你最好去醫院檢查一下。
2.語法點講解
(1)……不如……
理解:be not as good as,A不如B(A沒有B好)
用法:N.+不如+adj.或V.+不如+V.
例句:①今天天氣不如昨天好。
②去看電影不如去看比賽。
(2)最好……
理解:had better
用法:用在V.前,表示建議
例句:①熬夜不好,你最好早點睡覺。
②她喜歡吃甜食,你最好送她巧克力。
3.課堂練習
操練新句型,分小組,學生運用所學的新句型造句。
三、學習漢字書寫(13分鐘)
1.老師在白板中進行展示,學生在自己的草稿本中進行練習。
2.請兩三個同學到講臺上書寫。
四、布置課后作業(2分鐘)
1.學生自行朗讀所學的生詞和句型。
2.抄寫生詞一遍,下節課進行生詞聽寫。
第三課時-第五課時
一、復習句型(10分鐘)
1.老師帶讀一遍重要句型。
2.將句子拆分成一個個詞匯,做成字卡,然后將字卡分發給學生,請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齊心協力拼出完整的句子,并向全班同學展示。
二、聽寫生詞(5分鐘)
三、學生任務(45分鐘)
1.寫作任務
學生三人為一組,通過所學的詞匯和句型,編寫一段對話。對話的主題有兩個,由學生自主抽簽決定:
(1)在中國,如果生病了,如何向醫生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感受。
(2)如何幫助在泰國看病的中國旅客清楚地向醫生傳達他的身體感受。
期間,老師多走動及時給予學生解惑和指導,并對他們寫好的對話進行修改。
2.表演任務
學生以編寫的對話為劇本,進行情景模擬,向全班同學展示。
四、課堂討論(20分鐘)
觀看在中國看病的視頻片段,討論:中國的醫院和泰國的醫院有何異同點?
第4篇: 對外漢語發展現狀
第一章
3對外漢語教學的特點(P21)
①、以培養漢語交際能力為目標
②、以技能訓練為中心,將語言知識轉化為技能
③、以基礎階段為重點
④、以語言對比為基礎,找出難點、重點,進行分析和糾錯。
⑤、與文化因素緊密結合
⑥、集中、強化的教學,課程集中、課時密集、內容多、速度快,班級規模小。
4語言教學與語言學教學的區別
⑴教學目的不同:語言學是研究語言的性質規律的科學,語言學的教學規則是教授有關語言的理論知識以及有關語言的研究方法。語言教學的根本任務就是教語言,目的就是在于使學習者掌握語言這一交際工具。教授的是語言的運用的技能,而不是語言學的知識和理論。
⑵???? 教學內容不同語言學的教學內容是語言理論,語言知識和語言研究方法等。語言教學的內容是語言要素(語音、詞匯、語法)、語用規則、語言技能、語言交際能力以及相關文化知識。
⑶???? 教學原則不同? 語言學教學的主要教學原則是教學內容的科學性和系統性,理論聯系實際;語言教學的原則是以語言規律,語言學習規律和語言教學規律為基礎,并在此基礎上制訂的一系列原則。
⑷???? 教學方法不同?? 語言學教學的教學方法主要是通過講授使學生理解、掌握和應用有關的理論知識;語言教學則根據語言知識的傳授和言語技能及交際能力的訓練,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歸納法、演繹法、語法翻譯法、直接發、聽說法、交際法
⑸???? 教學技巧的不同? 教學是一門科學,同時也是一門藝術。教學的藝術性通常是通過教學技巧來體現的。
6對外漢語教學的學科發展史:
1978年? 呂必松 ?首先提出應當把對外國人的漢語教學作為一門學科? 著有《對外漢語教學概論》一書
1984年? 王力等人提出對外漢語教學是一門學科? 20世紀80年代以后對外漢語教學作為一門學科在學術界和官方得到了認同。? 第一個對外漢語的專業刊物《語言教學與研究》 之后北京語言學院辦了以留學生為普及對象的刊物《學漢語》
8、名詞解釋
(1)、第一語言和第二語言——這是按人們獲得語言的先后順序來區分的兩個概念。
第一語言是指人出生以后首先接觸并獲得的語言;第二語言指人們在獲得第一語言以后再學習和使用的另一種語言。有的幼兒出生以后同時獲得兩種或兩種以上的語言叫雙語或多語現象。
2)、母語和外語——這是按國家的界限來劃分的。
母語是指本國、本民族的語言;外語是指外國的語言。一般情況下,母語是指人們的第一語言,但不能等同。
3)、本族語和非本族語——這是按言語社團,通常是按民族的界限來分的。
本族語就是本民族的語言,這一術語可以與“母語”通用。非本族語是指本族以外的語言,可能是外語,也可能是指本國其他民族的語言。從對語言的掌握程度及運用情況來看,母語、本族語和第一語言通常是一個人的“主要語言”
21)聽說法??? 是20世紀40年代產生于美國的第二語言教學法。強調通過反復的句型結構操練培養口語聽說能力,又稱“句型法”或“結構法”。其語言學理論基礎是主張對活的語言進行仔細的描寫分析,不同語言間進行結構對比的美國結構主義語言學;心理學基礎是把人和動物的行為都納入到刺激——反應軌道中的行為主義心理學。
22)認知法?? 60年代產生于美國,代表人物是美國心理學家卡魯爾。其理論基礎是喬姆斯基的轉換生成語法理論和認知心理學。認知法主張在第二語言教學中發揮學習者智力的作用,通過有意識地學習語音、詞匯、語法知識,理解、發現、掌握語言規則,并能從聽說讀寫方面全面地、創造地運用語言。
23)?交際法? 又稱“交際語言教學”“功能法”是以語言功能和意念為綱,培養在特定的社會語境中運用語言進行交際能力的一種教學法。產生于70年代初期,西歐共同體國家,中心在英國。創始人為:威爾金斯;代表人物:英國的亞歷山大和威多森,荷蘭的范愛克。其心理學理論基礎是人本主義心理學和60年代后期興起的心理語言學
簡答題
1、試從漢語的語音、詞匯、語法和漢字四個方面來說明漢語作為第二語言教學的優勢和難點
漢語作為第二語言學習的有利因素:
(1)?????? 語音方面
①漢語語音采用的因素較少,只用了32個因素,其中原因因素10個,輔音因素22個。而英語采用了48個因素,比漢語多了16個。
②音節結構簡單,音節界限分明,規律性強。(由一個元音或由一元音加一個輔音構成的音節特別多;音節中輔音不能相連,而且輔音出現的位置固定,只能出現在音節的開頭或結尾)
③同以輔音結尾的閉音節占優勢的語言相比,漢語音節中樂音比較多,形成了它所特有的顯著的音樂性。
④漢語音節的聲母和韻母之間的配合具有很強的規律性,有助于學習并掌握普通話音節的正確讀音
⑤漢語中有400多個音節,加上四聲的區別也只有1300多個,英語的單音節形成就有幾萬種。
(2)?????? 詞匯方面
①、 漢語的詞是以雙音節為主,也有一部分是單音節的,音節少,便于記憶。
②、漢語在構詞上以詞根復合法,詞根加詞根就能構成一個詞,且詞義與構詞的語素義密切相關,便于理解并掌握詞的意義。
③、常用詞語的使用頻率較高。
④、漢語中的詞綴量較少,但很能產,又具有很強的詞性類化規律,因此可以根據詞綴的類化規律來判斷詞性。
(3)語法方面
A、語法結構簡明,且句子、短語和詞的結構關系具有很強的一致性,一種規則,三處可以使用。外國學生只要記憶同一套規則就能識別或生成不同的詞、短語和句子。
B、漢語形態變化少,便于掌握和運用。(名詞、代詞不變格,沒有陰性、陽性之分;動詞不按人稱、性、時態變位;表示“數”的語法形式只有一個“們”)
C、漢語句式豐富,同一種意義通??梢越柚喾N不同的句式來表達。
(4)漢字方面
A、漢字與音節對應極強,一個漢字往往就是一個音節。
B、漢字中的形聲字有表音成分。形聲字的聲符表音,有助于學習者學習并掌握字的讀音?,F代漢語的形聲字占絕大多數,據統計現代漢語里形聲字有5496個。
C、韓系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是中國古代文明的活化石。它凝聚了幾千年的漢文化,能夠讓人產生極大的興趣,具有很強的吸引力。
D、常用漢字高度集中,出現頻率高,數量很有限,對外漢語教學可以按照使用頻率由高到底的順序進行教學。學習者掌握一定量的常用漢字后,就能夠順利地進行閱讀。
E、漢字有表意作用,不少漢字能夠“以形顯義”。漢字的字形和字義的關系較近,某些讀不準甚至讀不出的,卻可能知道它的含義。
漢語作為第二語言教學學習的難點
⑴語音方面
①聲調是漢語語音教學的最大難點。(漢語屬于漢藏語系的語言,有聲調,很多學習者的母語沒有聲調,很難發準四聲的調值并記住每個音節的聲調。
②送氣音和不送氣音的區別不易掌握。
③音變,包括變調、輕聲和兒等也是漢語作為第二語言教學的難點。
⑵詞匯方面
①與漢語雙音節相比,單音節詞較難學習。
②漢語詞匯豐富,同義詞在語體色彩、感情色彩、詞匯搭配、句法功能等方面存在著差異。這給學習者準確運用每一個詞造成困難
③帶有鮮明的漢文化色彩的詞語如“續弦”“有喜”等以及現代漢語里遺留的部分文言詞語,有的是詞義不好把握,有的是運用常常出錯。
④???? 漢語里有豐富的成語、慣用語等熟語,結構簡練,含義豐富,出現頻率較高,對外國學生來說,理解和準確使用都困難。
⑤???? 在書面語里,漢語的詞語排列并不實行分詞連寫,給閱讀帶來不便。
⑶語法方面
①虛詞的運用:漢語缺乏嚴格意義上的形態變化,虛詞是漢語里表達語法意義的一種重要手段。介詞、連詞、助詞、語氣詞等虛詞中有些詞的用法比較復雜。
②量詞的運用:漢語的量詞特別豐富,根據名詞的不同,在數詞和名詞之間選用不同的量詞。
③代詞的運用:代詞的基本用法比較容易掌握,但漢語的代詞往往可以活用。
④離合詞的問題:“合則為詞,離則為短語?!?/p>
⑤兼類詞的問題:漢語的詞類缺乏形態標記,常常是一詞具有多種功能。
⑥補語問題:漢語的補語很復雜,出現的頻率又很高,能夠集中地反映漢語語法的靈活性和簡潔性的特點。
⑦漢語的語序問題
⑧漢語的省略句問題
⑨句式與同義句式辨析以及某些特殊格式的用法問題。
⑩漢語的意合法:漢語語言單位的組合有相當一部分沒有形式上的標志,只是憑著予以上的組合,即“意合”。
⑷漢字方面
①從對外漢語教學實踐來看
②從書寫角度看
③從認讀角度看
④從字義的理解上看
2、語言和文化的關系是什么?對我們能有什么啟示?
語言與文化的關系——語言與文化有著十分密切的關系。
A語言是文化重要的組成部分,語言與文化是部分與整體的關系,二者不可分割。
B語言是用于記錄文化的符號體系,是文化的主要載體。
C語言和文化相互依附、促進和制約
對我們的啟示:語言與文化相互依存,密不可分,是一個整體。要真正理解或研究一種文化,必須掌握作為該文化符號的語言;而要習得和運用一種目的語,必須同時學習該語言所負載的文化。對目的語的文化了解越多,月有利于語言交際能力的提高。
第二章? 語言要素教學
1.、我們把語音、詞匯、語法和文字作為語言的四要素。
2、語音教學原則:
A短期集中教學與長期嚴格要求相結合
B音素教學與語流教學相結合
C通過語音對比突出重點和難點
D聲韻調結合教學,循序漸進
E聽說結合,先聽后說
F以模仿和練習為主,語音知識講解為輔
G機械性練習與有意義練習相結合
3、語音教學的方法: A教具演示??B夸張發音??C手勢摹擬??D對比聽辨??E以舊帶新??F聲結合
4、詞匯教學原則:
A要認真掌握每一個詞的具體意義和用法
B詞的教學應與句子教學相結合
C利用詞的聚合和組合關系在系統中學習詞
D掌握漢語構詞法,重視語素教學,詞與字教學相結合。
E不同的言語技巧對詞的掌握有不同的要求
F加強詞匯的重現與復習,減少遺忘
5詞匯教學方法: A直接法?B翻譯法?C情景法D語素義法
E搭配法???F話語聯結法???G比較法???H類聚發???I聯想法
6、語法教學原則
A通過語言對比突出語法的重點和難點
B從句型入手,句型操練與語法知識的歸納相結合
C由句子擴大到話語
D語法結構的教學與語義、語用的功能的教學相結合。
E精講多練,以練為主?? 練習的類型:A機械性練習??B有意義的練習??C交際性練習
F由易到難,循序漸進地安排語法項目
G重視糾正學習者的語法錯誤,并把錯句的分析作為課堂教學內容的一個部分。
7、語法教學方法
A歸納法
B演繹法
C演繹與歸納相結合
8、處理文化因素的原則和方法
⑴原則
①、文化教學要為語言教學服務,與語言教學的階段相適應。初級? 蘊含在語言中的語言文化因素; 中級? 結合課文補充一些國情文化知識;? 高級 開設專門的文化課
②、文化教學要有針對性。特別重視在跨文化教學中易出現交際障礙的部分
③、文化教學要有代表性且以發展的眼光看問題。主要講當代的主流的文化
⑵方法
①、在教材編寫上通過注釋來說明文化知識,也可以把文化內容融合到課文中去,通過課文介紹某一文化習俗,在學習課文的同時學習文化
②、在具體教學中,在教學方法上,文化背景的教學應從屬于語言要素的教學、言語技能和言語交際技能的訓練
第五章????? 課型論
一、綜合課:又稱精讀課,是主干課型,它結合語言要素、語言知識的傳授以及御用規則、社會文化只是的教學對學習者進行全面的、綜合的語言訓練。
二、聽力教學
(一)理論依據:圖試論:認為人以往獲得的知識以圖示的方式分門別類的貯存于大腦的長期記憶中。
(二)聽力教學的任務主要是培養學生以下能力:1、辨聽分析能力:分辨聽到的語音并知其意。2、聯想猜測能力:根據上下文猜測詞義、據題目或生詞測猜測文章的大意、根據上下文猜測下文。3、概括總結能力,依長句、對話、短文的順序概括。4、記憶儲存能力。5、邊聽邊記憶的能力。6、快速反應能力。7、聽后模仿能力。8、檢索監聽能力。
(三)聽力教學的程序和方法(一般聽三遍)
1、程序:教學導入(組織教學)—粗聽,理解大意—精聽,捕捉細節—檢查學生的練習情況,指導學習方法,進行復述練習—再聽—課堂總結,布置作業
2、方法技巧
精選材料、邊聽邊學、注意分配聽與練習時間、練習多樣化(辨音辨調、聽后選擇正確答案、聽后模仿練習、猜測詞義的練習、聽寫的練習、聽后回答問題、聽后判斷正誤、聽后完成句子、聽后填空、聽后轉述、聽命令行動、畫圖、聽后填寫圖表、聽后判斷言外之意、聽后討論評論、聽前預測與聽后結果的對比)
三、口語教學
1、口語教學的特點
(1)互動性強 (2)重視交際功能和語境(3)強調準確性和流利程度的結合(4)重視學生跨文化意識的培養
海姆斯提出的“交際能力”的四個特征:語法性;可接受性;得體性;現實性;
2、口語教學的程序和方法
(1)程序:①組織教學(5%時間)
②生詞的學習(15%)? 生詞講練的方法:圖片法、直觀法、情景設置法、問答法、結構形式法、演講報告法、組群活動法
③課文的學習:感知課文—理解課文—領讀(復習鞏固)—講練課④文重點—讓學生復述課文
會話練習
四、閱讀教學
1、閱讀教學的目的內容
根本目的:培養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
①鞏固所學的語言知識 ②擴展并積累詞匯 ③培養、訓練閱讀技巧?? ④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
2、閱讀技巧訓練的方式和內容
閱讀技巧:①用漢字的造字法來猜測漢字和詞的意義 ② 利用合成詞的構詞法來猜測詞的意義 ③利用上下文、同意、近義、反義等推測詞義 ④用壓縮的方法來理解長句 ⑤分析篇章結構,理解段落大意 ⑥利用課文中的形式標志,如標點符號、關聯詞? 找準一個段落的主題句 ⑦訓練學生帶著任務查找所需要信息,通讀能力可以從四個方面著手(縮短眼停的時間、擴大視野、減少或杜絕回跳、眼睛只做選擇性的停留、嚴格限制時間)
4閱讀教學的過程
①讀前準備:介紹相關的文化知識背景
②布置任務:帶著題目的要求去閱讀
③學生的閱讀:審定閱讀時間、觀察學生的閱讀表現
④讀后的練習和講解:要明白學生為何要選這個答案
第六章?????? 對外漢語課程論
1、? 四大環節:總體設計;教材編寫;課堂教學;測試和評估。
2總體設計:根據根據語言規律、語言學習規律和語言教學規律 , 在全面分析第二語言教學的各種主客觀條件、綜合考慮各種可能的教學措施的基礎上選擇最佳教學方案 , 對教學對象、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途徑、教學原則以及教師的分工和對教師的要求等作出明確的規定 , 以便指導教材編寫 ( 或選擇 ) 、課堂教學和成績測試 , 使各個教學環節成為一個互相銜接的、統一的整體 ,使整個教學活動能夠協調一致進行。
3? 總體設計的程序和方法?
?(1) 分析教學對象的特征 ??分析教學對象的特征是使教學具有針對性。教學對象的特征主要從自然特征、學習目的、學習起點和學習時限四個方面來分析。
(2)確定教學的類型?? 根據教學性質:專業教育、非學歷教育的預備教育、特殊目的教育;根據時限:班級教學和個別教學。
3)確定教學目標?? 第二語言教學要培養學生具備什么樣的知識結構和能力結構 , 具備什么樣的語言能力和語言交際力 , 能夠用目的語從事什么樣的工作 , 這就是教學目標。教學目標包括使用目的語的范圍和目的語水平的等級兩個方面。
4)確定教學內容的范圍和指標 ??教學內容包括范圍以及一定范圍內每一項內容的指標。包括語言要素、相關文化知識、語法規則等;5)確定教學原則 ??以培養交際能力為主線;教材、課型和方法的有機統一;以語言要素為縱向線索;擴大詞匯量;內容接近生活。
6)規定教學途徑???? 把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和教學原則貫徹到教學過程中去的途徑即教學途徑。教學途徑包括劃分教學階段、進行課程設計以及安排周課時和總課時三項內容。
7) 明確教師分工和對教師的要求
4、評估教材的原則(1) 實用性原則(2) 知識性原則(3) 趣味性原則(4) 科學性原則
5選用教材的原則??? 選用教材的原則是以評估教材的原則為基礎 , 再加以補充。從實際運用的角 度出發 , 選用教材的原則在評估教材的四項原則--實用性原則、知識性原則、趣味性原則和科學性原則之上再增加交際性原則、針對性原則和系統性原則。
6、教材的發展?
1)結構法教材時期 (70年代)
1958年鄧懿編寫《漢語教科書》第一部專業對外國人的學習漢語的教材;1977年《漢語課本》;1980年《基礎漢語課本》本時期的集大成者。
2)結構與功能相結合時期(80——90年代)
1981年? 《實用漢語課本》吸收公恩能夠法的特點? 第一部獲獎的對外漢語教材;1986年《初級漢語課本》第一部分技能訓練教材。
7、課堂教學的性質? 課堂教學是幫助學生學習和掌握目的語的主要場所;課堂教學也是幫助學生學習交際的的場所。
8、課堂教學的地位——中心環節? 課堂教學的性質決定了課堂教學的中心地位。課堂教學是語言教學的四大環節―― 總體設計、教材編寫、課堂教學和成績測試的中心環節。也就是說課堂教學是全部教學活動的中心 , 其他環節都要以課堂教學的需要為出發點 , 適應和滿足課堂教學的要求。?
9課堂教學的特點:1)強調以學生為中心,以教師為主導;2)靈活的教學方式和活躍的課堂氣氛;3)注重交際性的操練。
10、課堂教學的要求:
1)對教師的要求①教師必須全面展示和傳授計劃內的教學內容。②教師必須使學生全面理解所學的內容。③引導學生正確的模仿和重復。④幫助學生鞏固記憶。⑤創造條件讓學生進行交際。
2)對學生的要求??? 對學生的要求貫穿在語言學習的理解一模仿一記憶一運用的過程中。
11課堂教學的技巧:1)備課和寫教案①備課:分析教材;分析教學對象;確定教學方法;②寫教案:課題;所用教材;教學對象;教學目的和要求;教學重點和難點;教學方法;教學原則;教學時數;教學環節;板書設計;教學后記;
2)教學環節和步驟:
①開頭(3種常用方式):a. 復習舊課b. 檢查預習c. 復習舊課和檢查預習相結合?
②展開 這一部分是課堂教學的中心環節 , 在這一環節中 , 學生接觸、理解并初步獲得新知識、訓練新技能。
③總結?? 總結是對新教學的內容進行歸納 , 讓學生對所學的知識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 , 在加深理解的同時使知識系統化。一般課堂教學中 ,總結的方式有三:①畫龍點睛式的總結②提問的方式幫助學生總結③引導學生總結。
3)交際性練習的組織①根據教材提供的內容選擇適當的語境和話題②根據話題的特點選擇適當的練習方式③進行話題練習時不要輕易打斷學生的話語。
4)教師的語言特點:①語速慢②詞匯語法簡單③發音標準化和詳細化
推薦訪問: 發展現狀 對外漢語上一篇:文明城市創建辦公室【四篇】
在偉大祖國73華誕之際,我參加了單位組織的“光影鑄魂”主題黨日活動,集中觀看了抗美援朝題材影片《長津湖》,再一次重溫這段悲壯歷史,再一次深刻感悟偉大抗美援朝精神。1950年10月,新中國剛剛成立一年,
根據省局黨組《關于舉辦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讀書班的通知》要求,我中心通過專題學習、專題研討以及交流分享等形式,系統的對《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進行了深入的學習與交流,下面我就來談一談我個人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是在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相互疊加的大背景下,對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治國理政重大戰略部署、重大理論創造、重大思想引領的系統呈現。它生動記錄了新一代黨中央領導集體統籌兩個
《真抓實干做好新發展階段“三農工作”》是《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中的文章,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在2020年12月28日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的集體學習時的講話。文章指出,我常講,領導干部要胸懷黨和國家工作大
在《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從嘉興南湖中駛出的小小紅船,到世界上最大的執政黨,在中國共產黨的字典里,“人民”一詞從來都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以馬克思主義戰略家的博大胸襟和深謀遠慮,在治國理政和推動全球治理中牢固樹立戰略意識,在不同場合多次圍繞戰略策略的重要性,戰略和策略的關系,提高戰略思維、堅定戰略自信、強化戰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集中展示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相互疊加背景下,如何更好地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而進行的生動實踐與理論探索;對于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
在黨組織的關懷下,我有幸參加了區委組織部組織的入黨積極分子培訓班。為期一周的學習,學習形式多樣,課程內容豐富,各位專家的講解細致精彩,對于我加深對黨的創新理論的認識、對黨的歷史的深入了解、對中共黨員的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共建網上美好精神家園》一文中指出:網絡玩命是新形勢下社會文明的重要內容,是建設網絡強國的重要領域。截至2021年12月,我國網民規模達10 32億,較2020年12月增長4
剛剛召開的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七次全體會議上討論并通過了黨的十九屆中央委員會向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報告、黨的十九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向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工作報告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