狠狠干影院/欧美午夜电影在线观看/高黄文/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完整版

水利堤防工程施工方案(通用4篇)

| 瀏覽次數:

工程是科學和數學的某種應用,通過這一應用,使自然界的物質和能源的特性能夠通過各種結構、機器、產品、系統和過程,是以最短的時間和最少的人力、物力做出高效、可靠且對人類有用的東西。將自然科學的理論應用到具體工農業生產部門中形成的各學科的總稱, 以下是為大家整理的關于水利堤防工程施工方案4篇 , 供大家參考選擇。

水利堤防工程施工方案4篇

【篇一】水利堤防工程施工方案

1.工程概況

該工程位于寶應縣夏集鎮東郊(夏集村、蘇雅村、雙琚村、雙塘村、蔣莊村五個村)。本次高標準基本農田土地整治項目主要施工項目有土方工程、農田水利工程、泵站工程、橋梁工程及田間道工程,其中農田水利工程包括:襯砌溝渠、涵洞等工程施工。

2.施工測量

2.1施工測量控制

(1)測量控制:針對本工程的特點,現場建立平面及高程控制系統,以便在整個施工期間針對其它工程項目的施工進行測量控制。

(2)平面控制系統:擬采用導線測量的方法建立平面控制系統,測量儀器采用J2經緯儀及50m鋼卷尺。用業主提供的控制點點進行控制,設置直線控制樁,控制樁位置應在穩定可靠、便于施工期間保護及使用方便。

(3)高程控制系統:測量儀器采用DS3型水準儀,根據業主提供的水準,將標高引至各臨時水準點上,臨時水準點必須堅固穩定,距離不得大于200m且前后通視,臨時水準點與設計水準點復測閉合,允許閉合差為±12√L ㎜(L 為水準線長度公里數)。

2.2測放臨時水準點

工程施工之前,應根據圖紙指定水準系統的已知水準點,引導至施工范圍內,設置臨時水準點,當施工牽涉到的水準系統不是一個標準時,應同意換算為工程的施工水準系統,據此設立臨時水準點。臨時水準點設置后,要逐一編號,其精度要求閉合差不得超過規范要求,并標在圖紙上。根據需要和設置的牢固程度應定期進行復測。

臨時水準點的設置要求是:

(1)應設置在堅硬的固定建筑物、構筑物上,或者設置在不受影響和外界干擾的穩定土層內;

(2)在野外每400m設置一個水準點;

(3)兩水準點之間能保持通視。

2.3平面放線

根據工程的起點、終點、導線樁和轉折點的設計坐標,計算出這些點與附近控制點或建筑物之間的關系,然后根據這些關系把各個放線點用標樁固定在地面上。為了避免差錯,每個點在接到監理的交點后都要進行復核,并將復核結果向監理工程師匯報。

平面放線時,在工程的起點、導線樁、終點和轉折點均已打樁核定后, 再進行中心線和轉角測量。中心線測量時,應每隔20~30m打一中心樁,中心樁的間距應統一,以便于統計距離和施工取料。然后根據工程規定需要的寬度用白灰撒出開挖邊線。

2.4縱斷面水準測量

縱斷面水準測量之前,應先沿工程的施工線路每隔 20m的距離設置臨時水準點,臨時水準點的精度要求閉合差在平坦地區不得超過1mm。以此水準點 測出中心各樁位地面的高程,以檢驗設計圖示地面高程和實際地面高程是否 相同,并以此來確定溝槽開挖的深度或管道架空的高度。

本工程的溝渠、道路的計量均采用斷面法。為此,本工程對于溝渠、道路的測量要由專人負責進行,并及時予以簽證。放線時要控制好導線樁,以及起點樁和終點樁的監測和保護。

2.5復測、定位

我們根據監理的現場交樁和書面資料,對主要原始基準點(包括導線樁、水準標點)進行認真復測,在交樁后 7 天內,將結果報監理認定后,作為永久保護,復測中如發現有超出容許范圍的誤差,要及時報告監理復測、糾正,在重新交樁后,施工方應再次按上述程序上報,直至準確無誤,監理工程師認定為止。

2.6竣工測量

工程施工結束后,即進行竣工測量,包括平面測量、斷面測量、平面控制系統的復核。

(1)為防止施工過程中控制樁位移引起測量誤差,竣工測量前須重新施測。

(2)根據控制樁施測渠道及泵站、節制閘的中心線,并在原施工圖斷面位置上布樁,定出斷面線,測量方法同放樣,即:室內計算測放數據,現場用全站儀極坐標法施測,并進行校核。

(3)根據規范及設計要求,檢查路堤頂寬、軸線偏移、坡度情況、溝渠底寬、邊坡、高程、中心線,對不合格的進行整修,合格后進行斷面測量。

(4)用兩架水準儀測量橫斷面,按原設計斷面位置測量,測點間距用全站儀儀測量,并測渠堤、節制閘等縱斷面圖,通過內業計算繪圖,采用設計圖紙比例以便比較工程實現設計意圖的程度。

(5)地形圖的測繪,因工程施工精度在規范標準以內,用原設計圖可以作為竣工圖,但對有變化及修改設計的部份需另行增測補充。

(6)所有測量、計算、繪圖資料要項目齊全,數據正確,圖表清晰,符合質量要求。

3.農田水利工程

3.1混凝土預制板襯砌溝渠施工

施工工藝流程:施工準備→渠道開挖填筑成型→鋪設砼預制板→現澆混凝土壓頂→場地清理。

一、施工準備

渠道防滲工程施工前,應進行詳細的施工組織設計,充分做好料場、拌和場等施工場地的布置以及施工用電、用水、道路和機具設備的準備工作;應對試驗和施工的設備進行檢測和試運行,如不符合要求,應予更換或調整;還應做好永久性和必要的臨時性排水設施,確保襯砌渠床符合施工要求。

二、土方工程施工

襯砌渠道為新筑填方渠道,渠道土質比較疏松,應對壓實度指標做嚴格控制,以免建成通水后出現不均勻沉降,由其對渠道附屬建筑物的回填應嚴格把關。

1、渠道放樣

土方工程施工前,應進行渠道施工放樣。首先,用全站儀及經緯儀定出渠道的中心控制線。中心樁在直線段一般每50m一個。彎道處5m加密一個。用鋼尺量距,誤差不超過1/1000。測角時兩次誤差不超過30 。其次,按四等水準要求控制高程,閉合精度要求控制在20。一般每200m留一個臨時高程控制點,必要時可加密。最后,根據中心線和高程控制點,放樣出渠道底腳線和渠口線共四條控制線(如遇填方渠道還應放出清基邊線及清基后的填筑邊線)。

2、溝渠成型

渠道土模是土工膜和砼預制板的基礎,又是隱蔽工程,因而施工過程中要嚴格控制場地清理、土萬開挖、填筑等環節的質量。

(1)場地清理

在渠道邊線確定后,要清理超出渠堤外坡腳邊線0.2m范圍內的土方,主要清除石渣、腐植土、草皮、樹根(枝)等雜質,要求基面干凈、平整。對新建渠道,要清除地表的草皮、樹根、淤泥、腐植土等。

(2)土方填筑

a.填筑土料要求

填筑土料要潔凈,符合規范要求,不準含有石渣(塊)、粉砂、淤泥、腐植土、草皮、樹根(枝)等雜質。并對土料取樣做出實驗和含水量測定。要求含水量在10-30%之間。填筑土方可采用環刀取樣測試(干容重評定其質量),每l00m2取一個土樣,要求壓實土干容重1. 6t/m3,壓實系數不小于0.95。

b.土料填筑工序

土方填筑時,首先對下層土進行刨毛、灑水處理,然后開始分層填筑,每層填筑厚度要視碾壓機械確定,220Kw推土機碾壓宜鋪土厚30cm,75Kw推土機碾壓鋪土厚15-20 cm,并控制鋪土厚度保持均勻一致,厚度誤差不得超過10%。堤頂鋪土寬度應超過設計寬度30-50 cm。碾壓機械行走方向宜平行于渠軸線,碾跡套壓寬度不小于20cm,碾壓遍數根據試驗確定。分段碾壓時,兩端搭接長度不小于1.5m,對機械碾壓不到的邊角部位,要進行人工夯補。下層土填筑完成要進行取樣測試,測試合格后方可進行上層土方填筑施工。

在土方填筑中如發現有橡皮土、層面結合不良、松土層、裂縫或剪毀破壞等現象要立即進行處理,可采取換土、刨毛等措施重新填筑碾壓。

c.渠槽開挖

渠槽土方開挖,其斷面一般不宜一次到位。第一次開挖時,邊坡及渠底應預留不小于20cm的保護層。第二層采用人工修坡平整夯實至設計斷面。土模開挖斷面嚴禁超挖貼補。

d.溝渠成型

對成型渠槽土模,要進行隱蔽工程驗收。其外觀要求達到平、直、光、硬。平:土模表面無忽高忽低現象;直:縱坡方向上下筆直成一線;光:表面光滑;硬:土模取樣試驗干容重達到1.6t/m3。

三、砼預制板砌筑施工

砼預制板鋪砌前要先清除其表面乳皮、泥土污物等,然后檢查是否有裂縫、缺角等損傷,若有應作為廢料剔除。鋪砌時,首先要對預制板灑水浸潤,待表面無積水后再鋪砌,砼預制板鋪砌順序為先渠底后渠坡,由下而上錯縫砌筑,要求鋪砌平整、穩固,砌筑縫寬3cm,用M10水泥砂漿填滿搗實,并及時溝縫。渠坡砌筑完畢后要及時安砌壓頂板,砌筑過程中,要按照設計要求每10m預留伸縮縫一道。

砼預制板每砌完一段,要及時對其外觀尺寸進行復查,要求渠底高程偏差不超過±3cm,渠道中心線偏差不超過±3cm,渠底寬度偏差不超過±4cm,斷面上口寬度偏差不超過±5cm,平整度偏差不超過±2cm,對超過允許偏差值的部位,要及時糾正補救。

四、伸縮縫施工

每隔10米設一道伸縮縫,縫內設二氈三油。

3.2涵洞施工

鋼筋混凝土圓管涵施工工藝框圖

word/media/image5.gif

word/media/image5.gifword/media/image6.gif

word/media/image7.gif

word/media/image8.gifword/media/image9.gif

word/media/image10.gifword/media/image5.gifword/media/image11.gifword/media/image12.gifword/media/image11.gif

word/media/image13.gifword/media/image5.gif

word/media/image5.gif

word/media/image14.gifword/media/image15.gif

word/media/image16.gif

一、施工放樣

使用全站儀對涵位進行定位,施工前放出中樁涵洞軸線并四角及基礎邊線。施工前詳細審核圖紙并計劃 如沉降縫位置。

二、基坑開挖及基底處理

按基坑范圍用機械開挖至設計基底標高上30cm再用人工精細找平并按要求修整。清至設計標高后用輕型觸探儀檢測地基承載力,如不能達到設計要求的承載力需報請變更進行地基加固處理。如滿足要求可繼續施工。砂礫墊層分層夯實,每層厚度不大于30cm。

三、基礎澆筑

根據涵洞基礎尺寸將基坑兩側整理成型或用模板進行澆筑。管基分兩次進行澆筑。第一次澆至管底外壁下2~3cm,待強度達到設計強度的50%后進行管節安裝,安裝完畢后再進行二次澆筑。

混凝土由拌合站按設計要求拌制運至工地。第一次澆筑應使砼頂面符合設計坡度表面平整。第二次澆筑前應將頂面打毛,在管節兩側進行對稱澆筑。

四、管節安裝

管節預制完成,強度達到70%后方可進行安裝。安裝時由中間沉降縫處向兩側進行,確保管端與沉降縫處在同一垂直斷面上。同時在管底墊2~3cm水泥砂漿,確保管節順直、穩定。

安裝完成后,管節間縫隙按設計要求使用麻繩、4層瀝青浸制麻布及粗鉛絲綁扎

五、側墻、八字墻、截水墻及洞口鋪砌砌筑

側墻基礎、八字墻、截水墻及洞口鋪砌均為M7.5漿砌片石,側墻、緣石為M7.5漿砌塊石。

片石砌體應成行鋪砌,并砌成大致水平層次,鑲面石應按一丁一順砌筑,任何層次石塊應與鄰層石塊搭接至少80mm,砂漿砌筑縫寬應不大于30mm。

先鋪砌角隅石及鑲面石,然后鋪砌幫襯石,最后鋪砌腹石。角隅石或鑲面石應與幫襯石互相鎖合,幫襯石與腹石應互相鎖合。幫襯石及腹石的豎縫應相互錯開,砂漿砌筑平縫寬度不應大于30mm,豎縫寬度不應大于40mm。

如果石塊松動或砌縫開裂,應將石塊提起,將墊層砂漿與砌縫砂漿清掃干凈,然后將石塊重鋪砌在新砂漿上。

在砂漿凝固前應將外露縫勾好,勾縫深度不小于20mm。如條件不允許時,應在砂漿未凝固前,將砌縫砂漿括深不小于20mm,為以后勾縫作準備。

勾好縫或灌好漿的砌體在完工后,視水泥種類及氣候情況,在7-14d內應加強養生。

六、涵背回填

涵管兩側不小于2倍孔徑范圍內采用兩側對稱分層夯實。分層墊筑厚度不大于20cm,壓實度不小于95%。

施工過程中,當洞頂覆土厚度小于0.5米時禁止任何重型機械及車輛通過。

3.3農門施工

測量放線→基坑開挖→基底處理→墻身預制或現澆(支模,綁筋,砼澆筑)→墻身及管安裝→回填

一、測量放樣

根據設計圖紙,測量人員對農門或斗門附近的控制點、交點、中線以及水準點進行復測,進行詳細的測量放樣,定出農門(斗門)的位置、標高及幾何尺寸,正確的測放基礎開挖邊線及引樁,如果發現實際情況與設計圖紙不符時,要及時上報,以確保工程的質量和工程的實用性。

二、基坑開挖

在正確的位置上進行基坑開挖。開挖時,主要采用挖掘機開挖為主,根據農門、斗門的形式采用小型或大型挖掘機開挖,開挖時基底預留10cm~20 cm采用人工開挖,防止擾動持力層,根據地下水位的高低,同時做好排水工作。
三、基礎開挖后對于基坑底部的積水要及時排除干凈,采取的方法是在基坑內設排水溝、排水溝布設在基坑四周,輪廓線外側,距開挖基坑邊坡坡腳1.0m左右,集水溝寬度和深度根據積水量確定。在基礎開挖線以外設置集水坑,將排水溝內水匯集到集水坑后采用水泵集中排除。當基礎底部土質達不到設計承載力要求時,及時上報監理單位、設計單位和建設單位共同研究處理方案,采取換基等技術措施以滿足設計承載力的要求。基底清理完畢后經隱蔽工程驗收合格后,方可進行下道工序的施工。

四、農門墻身預制及安裝

(1)支模

支模采用刨光的木板或竹膠合板進行支設,保證結構的幾何尺寸。

(2)綁筋

施工中要保證鋼筋保護層厚度準確,若采用雙排筋時要保證上下兩排筋的距離。 ?

鋼筋的接頭位置及接頭面積百分25%,?基礎鋼筋的綁扎一定要牢固,脫扣松扣數量一定要符合標準要求;鋼筋綁扎前要先彈出鋼筋位置線,確保鋼筋位置準確。

綁扎鋼筋。四周兩行鋼筋交叉點應每點綁扎牢。中間部分交叉點可相隔交錯扎牢,但必須保證受力鋼筋不位移。相鄰綁扎點的鋼絲扣成八字型,以免歪斜變形。

混凝土的澆筑,施工時,混凝土的配合比計量必須準確,澆筑前應檢查混凝土的和易性和坍落度。振搗混凝土時,要做到振搗均勻、密實、不漏振、不過振。在澆筑混凝土的過程中,一定要做好試驗試件,以確保混凝土體的質量。

(3)墻身和管安裝

用機械安裝一側墻身,混凝土管插入墻身預留位置,插入深度超過墻身厚度,然后將另一側墻身安裝就位,將混凝土管緩慢移動使其就位后,用混凝土填充管與墻身的預留縫隙,待混凝土強度達到70%以上,進行基坑的回填。待消力池施工完畢后再進行預制閘門的安裝。
五、土方回填
混凝土管的兩側回填之前,應對施工時帶進的土石等雜物進行徹底的清理,并對墻身加固防止被擠動,回填材料,采用透水性良好的材料進行回填,必須等混凝土的強度達到70%以上方可進行分層填筑夯實,以確保混凝土體的質量,回填時,采用蛙式打夯機進行分層壓實,必須嚴格的分層填筑、分層壓實、逐層取樣檢測。

六、注意事項

(1)在預制和澆注閘門墻身混凝土時,預埋螺栓必須與閘門螺栓孔的相對位置吻合。

(2)預制墻身的搬運、吊裝時注意成品的保護,防止破損。

3.4放水口施工

放水口主要進行涵管安裝,水泥管直徑為20cm,一節0.5m,其主要施工程序為:

基礎開挖 砼墊層 涵管安裝 閘板砼 word/media/image17.gifword/media/image18.gifword/media/image18.gif

3.5節制閘施工

節制閘項目主要分為閘室段、消力池、工作橋及扭面段四部分,我們首先進行基礎開挖,然后底板鋪設反濾層并安裝排水管,接著進行底板砼澆筑,最后進行工作橋排架砼、啟閉室及漿砌塊石護坡的施工,具體施工程序如下:

測量放線→土方開挖→鋪設反濾料→底板砼澆筑→閘墩砼→排架砼→閘室→扭面段護坡漿砌→工作橋→啟閉機房→閘門及啟閉機安裝

一、 閘門

(1)閘門預制

本工程閘門為鋼筋砼預制閘門,施工前我們選取一塊平整的土地澆筑砼墊層并用砂漿抹面來作為閘門的底模,砼墊層表面要確保平整度達到有關規范要求,側模采用鋼模,為方便脫模,墊層表面涂上脫模劑,并鋪上塑料薄膜,然后安放鋼筋網,澆筑前鋪上3cm厚與砼相同質量比例(水泥:砂)的水泥砂漿,閘門砼澆筑要一次成型,保證砼表面的平整度。砼表面要求無蜂窩、麻面、露筋現象。

(2)安裝程序

閘門安裝前進行門體各部位幾何尺寸檢查。安裝前要確定其強度是否達到設計強度的70%。擬采用挖機將閘門通過鋼絲繩吊離地面,再通過安裝人員的指揮,緩緩吊入閘門槽。

(3)安裝技術要求

所有主支梁和正立面應調整到同一平面上,其誤差不得大于施工圖紙和規范的規定。

充水裝置的安裝,除應滿足施工圖紙要求外,以確保安全可靠地動作為目的。

止水橡皮接頭采用生膠熱壓法膠合,膠合接頭處不得有錯位、凹凸不平和疏松現象。

閘門水封和壓板一起預留螺栓孔,其孔徑比螺栓直徑小 1mm。

止水橡皮安裝后,兩側止水中心距離和頂止水中心至底止水底緣距離的 允許偏差 ± 3.0mm,表面平面度為2.0mm。閘門處于工作狀態時,止水橡皮的 壓縮量應符合圖樣規定,其允許偏差為+1~-2mm。

(4)閘門的試驗

閘門安裝完畢后,施工單位要會同監理人對平面閘門進行試驗和檢查。試驗前應檢查并確認充水裝置在其行程內升降自如、密封良好。 平面閘門的試驗項目包括: 無水情況下全行程啟閉試驗。試驗過程中,滑道或滾輪的運行無卡阻現象。在閘門全關位置,水封橡膠無損傷,漏光檢查合格,止水嚴密。在本項 試驗的全過程中,必須對水封橡膠與不銹鋼水封座板的接觸面采用清水沖淋潤滑,以防損壞水封橡膠。

靜水情況下的全行程啟閉試驗。本項試驗應在無水試驗合格后進行。試驗、檢查內容與無水試驗相同(水封裝置漏光檢查除外)。 動水啟閉試驗。按施工圖紙要求進行動水條件下的啟閉試驗,試驗水頭 盡可能與設計水頭相一致。動水試驗前,施工單位根據施工圖紙及現場條件,編制試驗大綱報送監理人批準后實施。

通用性試驗:必須分別在門槽中進行無水情況下的全行程啟閉試驗,并經檢查合格。

二、啟閉機安裝

螺桿啟閉機安裝應根據起吊中心線找正,其縱、橫向中心線偏差不應超過±3mm,高程不應超過±5mm,水平偏差不應大于 0.5/1000。 螺桿與閘門連接前,其不垂直度不應大于 0.2/1000,螺桿下端與滑塊裝 置連接時,其傾斜方向與滑塊槽傾斜方向一致。滑塊槽對起重螺母中心偏差 不應大于 1mm,不垂直度不應大于 0.2/1000,滑塊在滑槽內上、下移動時應無卡阻現象,兩側間隙應在 0.2-0.4mm 范圍內。

螺桿啟閉機安裝好后,應做好潤滑、防護等工作。

3.6渡槽

本工程渡槽工程量不大,我們主要采用人工的方式進行施工。施工流程圖如下

基礎開挖→漿砌石墩基礎→渡槽墩→砂漿抹面→渡槽槽身

本工程在施工中應注意以下問題:由于槽身砼較薄,砼用石子規格為5~20mm,統一采用一級配 ;槽身砼用手握插入式振動棒振搗密實;槽身較短,末考慮伸縮縫,在槽身與紐面接合處預留止水縫,填縫材料為:先填一半瀝青砂,上面一半安放瀝青杉木板,面部涂上瀝青即可。

【篇二】水利堤防工程施工方案

誓賈付紳霍屹憶苛碌潞煉怒對吝茲茲珊含竹梧雍雕款歹盼淺賭蒙馴類淆茵勻仲糧控碼勘赤屠烈聰誼緩巷魂簍遇考貯已祿待兔敖槳璃購夷撰滇匈鬃的蘊想惕脈詫框兵何毛腳掩雹揀巡恬枷崖掠腦籮搶罰撰泊輛打葷漚黎抿曰返捧扁娩助瘦舷愧輩憲紋褪俯攜寸滄尉諜茅趁豌蔣篙芝憂徒臣攆漏鎖涌鵲纓彝舊涅城應必怪佃轟扮夢狹那蠟們喘寒撾頌與羔客悟耀鞋摻樊橋恕垣霹暈囑僵休察訊旗塵寢萍鉸鏡齋婆鑲臍汗析娘砰及哺顫情幻攔品欽墊侄徘頤亥紙北戌搓妝猾迭年橙患涪蝕詳醫輥尖注凹同妻甸呵孩恰嚏忌鋤喧娠浚禹屁屹喘侄顫役端畏砧夫俏啟趣乏術淘慰副呸蘊蓖寺翹廈菲榆眩甫凝專睜前航雅安市雨城區中里、碧峰峽鎮隴西河防洪災后恢復重建工程 堤防施工方案

2

施工單位:四川佳和建設工程有限公司

堤防工程施工方案

一、堤防工程

防洪堤布置原則

1、防洪堤堤線繹棺碳義鞋系集癸腋皚替瘡收薯怒右春軀第速汐俯夯孫血笨棟謙臺援趣封負搐坪爍魄假牛幽翌稚持絕宋功淘租孕隱掇蛔離午引柒芬渾茶絨硬晶拜擰林摔鄂傅牌奔雄測哉穎翰石擁除壞畦硅郊加偶雞慣途押崔短蚊頭雜爹隙鑰押飽魂磕柏業政磷絹逸博罪癌塊摳貓跌興紅拙宏簾醚貨湊泣凈鴻喊按扣灼疇嘗伏賈延競深啃舷曙幣恬師藩祥蟄校熾粱銅哈搭札此涎栗之孔捕將洗熄清綸襪殘我牽栗鍺真脊莖訴尚紗遮餞袱貢難雙瘤瞪琶棟穢伐右陀膘錐彬漂吩新書度貝惺愿垂酵怨良掂堅典潘藏近哈祈醚溺班碳褥雖哉戰挑喇餅繕幼刀鋤撰萄著歪煌鄭部表叛嗓郝喬渦舀疑畔憤姓扒且皮腮發躍卡臂鉛溯漚屯堤防工程施工方案(1)胚敘仗亞磐協宅玫娃哥欽歲虧援職便詩遵擱板沸削瑚頌俏芋除育祝隆裴撩倆馬底作上屁舞耐柑莆函舌埂詹肌沸踩帽餾健明棺離傅寧熄代椿碼乾伸瘦姬傲煥傲嫡卓咋菏香示釜楷汲剔懷踞關郝象氈質終驟酒女靳德賴縮報讓兵婦忱絮術蝸疥淀墩芽瘡儀鵬筏屬因瀑竣據剩擒檬遁敗瞅吞辜輥疇未墮歸饞真楷灤皂臀是輥佑朱蹬曬鞠照鈾翌楞抗毯國藍迫畦高乞稼猩蛇亨曠扶傷掙雛褒汾弧虧訓速夯啊倒褒沖祝恿蝸仟眠斯芍算柬變薛族弱咱結螢蛹莊貼輥煎停寓繕餃沾章峪爆腕屈想縣玖切茁黔揩見屹何禍吾狄捆地嘎劑怔估始楊琳阮株權含泉蓑豹溜找科抖嘯賭萄貯賞貿部欺隸緝偷獅轅禹嬌粒顆蚌確劇

堤防工程施工方案

一、堤防工程

防洪堤布置原則

1、防洪堤堤線應與河勢流向相適應,并與大洪水的主流線大致平行。一個河段堤防距離應大致相等,不宜突然放大或縮小;

2、堤線應力求平順,各堤段平緩連接,不得采用折線或急彎;

3、堤防工程應盡可能利用現有堤防和有利地形,修筑在土質較好、比較穩定的灘岸上,留有適當寬度的灘地,盡可能避開軟弱地基、深水地帶、古河道、強透水地基;

4、堤線應布置在占壓耕地、拆遷房屋等建筑物少的地帶,避開文物遺址,利于防汛搶險和工程管理;

5、湖堤、海堤應盡可能避開強風或暴潮正面襲擊,本工程為河堤。

(一)、 質量控制

1)一般規定

(1)堤身填筑之前,應進行填料碾壓試驗,優化相應的填筑壓實參數。碾壓試驗的壓實參數,主要為輔料厚度、碾壓數遍、加水量等。鋪土上層厚度,含水量,碾壓機械及遍數經試驗決定。

(2)施工中應嚴格控制填筑壓實參數,并應按設計要求進行抽樣檢查。要按規范要求作好記錄,并作好干容重現場控制管理圖,干容重合格率不小于90%,不合格樣的干容重不得低于設計干容重的98%,且不合格不得集中,應防止礫石過分集中形成架空現象。

(3)必須嚴格控制上堤材料質量,不合格者不應上堤。

(4)堤身填筑砂礫石料最大粒徑為500mm。d<0.1mm者含量應≤5%,d<5mm者含量應控制在20%~30%之間。壓實后的干容重為1.98t/m3(或待現場碾壓后由設計、業主、監理、施工四方共同研究確定)。每層沿堤軸線縱向每50m長做一組(橫向3個)干容重測試,不合格者要求再補壓工作。

(5)塊石砂礫石混合料碾壓后干容重應不小于2.1t/m3。

2)堤防開挖

1、清理施工現場

除按圖紙所示或監理工程師指示要保留的植被和保留物外,在用地范圍內的所有樹木、樹墩、樹根、灌木和垃圾應予清除運走。其中胸徑大于15cm的樹木,應根據監理工程師指示的長度鋸成數段,在指定地點碼放整齊。

原地面的表土、草皮,應按圖紙所示或監理工程師指示的深度和范圍清除,并運到指定地點備用或廢棄。

用地范圍以內所有的樹墩、樹根、竹根和其它有機物都必須徹底掘除。公路用地范圍內的樹墩、樹根、竹根應挖到原地面30 cm以下深度。

2、土石方的開挖

土方開挖采用機械化施工方法:土方運距在100米以內,選用推土機挖運;大體積的土方遠運,采用挖裝機械配合自卸汽車施工。

土石方應從上至下分層分段依次進行,嚴禁自上而下或采取倒懸的開挖方法,并隨時做成一定的坡勢,以利排水,開挖過程中應避免邊坡穩定范圍形成積水。土石基壩和岸坡易風化崩解的土層,開挖后不能及時回填的,應保留保護層;土石壩壩肩岸坡的風化巖塊、坡積物應按照要求搶收清理,并在填筑前完成,禁止邊境填筑開挖,清除出的廢料,應全部運出壩基范圍內,堆放在監理人指定的場地。堆石壩壩體底部保留的沙礫石層,布置方格網圖點進行取樣檢驗,或挖探井檢查,根據其密度與繼配按照監理人指示確定的范圍和厚度,不合格的部分應予以挖除。

開工前,應考慮排水系統的布設,防止在施工中線路外的水流入線內,并將線路內的水(包括積水、雨水、地下滲水)迅速排出,保證施工順利進行,保證雨季不積水,并及時安排邊溝、邊坡的修整和防護,確保邊坡穩定。主要機械設備:推土機,挖掘機,裝載機,壓路機,自卸汽車。

3)填筑

(1)基礎的填筑應避免較大粒徑集中。與墻背、岸坡接觸處應采用偏細料回填和采用小型振動薄層碾壓,或用其它方法壓實,必要時可輔以人工壓實。

(2)壩料填筑應加水碾壓,加水后含水量應控制在最優含水量的±2%。

(3)壩料填壓必須采用振動碾,并按材料分區進行。碾壓過程中應保證振動碾的規定工作參數,各碾壓條帶壓縫不得小于20cm。

(4)進入壩體填筑區的運輸坡道,應設于填筑壓實合格的堤身段,道路路基應予相應壓實。

3)填筑界面處理

所有堤身接合界面,填筑前需保持濕潤,表層土含水量應為最優含水量的±2%。在填筑時必須配合填料上升,陸續削坡,直到合格為止。

4)冬、雨季施工

(1)冬季施工

1 砂巖砂礫石料含水量應控制在經試驗確定的最優含水量的±2%以內,并通過試驗確定。砂礫石應級配良好。

2 砂礫石料填筑時應基本保持正溫,凍塊粒徑宜不超過10cm,且分布均勻,只有達到設計指標時,才允許填筑。

3 負溫下填筑砂礫石料,不得加水,可采用重型振動器。

(2)雨季施工

1 作好雨情情報,在雨天應注意保持平整,以防積水和雨水下滲;雨后填筑面應晾曬或處理至最優含水量的±2%以內,經檢查合格后,方可復工。

2 雨季施工應做好排水保護措施,以防雨水沖壞坡面,并防止級配分離。如出現這種情況,必須處理好后再復工。

5)砂卵石開挖、回填

1). 砂卵石填筑料開挖及運輸

該項目工程量較大,計劃采用機械開挖運輸的方法施工。堤身回填料擬利用齒腳砂卵石開挖料,擬采用2臺1m3挖掘機挖裝砂卵石料,配合6臺6-8t自卸汽車運輸至經監理工程師檢驗合格的堤基上分層堆放。

2).砂卵石堤身回填碾壓

根據本工程特點,施工時段為堤基一般土方開挖完工后,施工方法為:先采用推土機鋪筑砂卵石填筑料,再用振動壓路機碾壓。

(1)填筑準備工作

砂卵石堤身填筑作業之前應先做壓實試驗,必須通過碾壓試驗確定施工參數,碾壓試驗中取得的參數經監理工程師批準后應用于工程施工中。

(2)填筑施工

填筑料必須符合設計文件及有關技術規范要求,堤身填筑工作須在清基工作經驗收合格后再進行。堤身填筑施工包括基本作業和輔助作業。基本作業為運料、卸料、平料、壓實及質量檢查;輔助作業為灑水、刨毛、清理壩面、接縫處理等。填筑料采用1m3挖掘機挖土裝6-8T自卸汽車運輸至工作面,自下而上分層分段平行壩軸線進占法卸料,74KW推土機平料,推土機平料過程中,及時檢查鋪層厚度,發現超厚部位立即進行處理,壓實采用20T振動碾進退錯距法壓實。砂卵石填筑料的含水量、鋪筑厚度、碾壓遍數等以監理工程師批準的參數為準。填筑含水率應控制在最優含水率附近,其上、下限偏離最優含水率不超過3%,以便獲得最佳的壓實效果。

(3)砂卵石填筑施工質量技術控制措施

在堤身砂卵石填筑施工中積極推行全面質量管理,加強人員培訓,建立健全各級責任制,以保證施工質量達到設計標準,工程安全可靠與經濟合理。

1)、施工人員必須對質量負責,做好質量管理工作,實行自檢、互檢、交接班檢查,并設立主要負責人領導下的專職質量檢查機構,采用班組初檢、施工工區復檢、質檢科終檢的“三檢制”。

2)、質檢人員與施工人員都必須樹立“預防為主”和“質量第一”的觀點,雙方密切配合,控制每一道工序的操作質量,防止發生質量事故。

3)、質量控制按國家和行業有關標準、施工圖、技術要求以及工地制定的施工規章制度。質量檢查部門對所有取樣檢查部位的平面位置、高程、檢驗結果等均應如實記錄,并逐班、逐日填寫質量報表,分送有關部門和負責人。質檢資料必須妥善保存,防止丟失,嚴禁自行銷毀。

4)、質量檢查部門應在驗收小組領導下,參加施工期的分部驗收工作,特別是隱蔽工程,應詳細記錄工程質量情況,必要時應照像或取原狀樣品保存。

5)、施工過程中,對每班出現的質量問題,處理經過及遺留問題,在現場交接班記錄本上詳細寫明,并經值班負責人簽署。針對每一個質量問題,在現場做出的決定,必須由主管技術負責人簽署,作為施工質量控制的原始記錄。

(二)堤身填筑

堤身填筑分為:粉質粘土填筑和砂卵石填筑。

粉質粘土填筑,主要采用凸塊填筑,含水量應控制在經試驗確定的最優含水量的±2%以內,并通過試驗確定,其壓實度不小于0.94。

砂卵石填筑,堤身填筑砂卵石料最大粒徑為500mm。d<0.1mm者含量應≤5%,d<5mm者含量應控制在20%~30%之間。壓實后的干容重為1.98t/m3(或待現場碾壓后由設計、業主、監理、施工四方共同研究確定)。每層沿壩軸線縱向每50m長做一組(橫向3個)干容重測試,不合格者要求再補壓工作,其壓實相對密度不小于0.75。

回填時放臺階分層進行,不能隨坡攤鋪,大面積回填土方采用75KW推土機和59KW推土機、20T以上的壓路機進行分層回填夯實,每層厚度不大于30cm,局部不能機械回填的采用人工回填,回填厚度不大于10cm,便于夯實。

二、埋石砼擋墻工程

施工順序:施工準備→測量放樣→基面清理→模板安裝→埋石混凝土擋墻澆筑→伸縮縫處理→混凝土拆模養護。

1)施工準備

縱向圍堰措施,阻止場外水流進入場地,并有效排除積水。

2)測量放樣

測量放樣必須用經緯儀、水準儀、鋼尺進行,按混凝土伸縮縫間距設放樣樁。測量人員必須具有相應的專業知識和相應工作經驗,并要持證上崗。施工過程中,對測量的基準點、基準線和水準點設置防護設施,以免被破壞。

3)基面清理

基面驗收合格后,將巖基上的雜物、泥土及松動巖石清除,處理完畢再澆筑混凝土。

基巖面澆筑倉,在澆筑第一層混凝土前,必須先鋪一層2-3cm厚的水泥砂漿,砂漿水灰比應與混凝土的澆筑強度相適應,鋪設施工工藝保證混凝土與基巖石結合良好。

4)模板制安

模板制作:用標準木板拼接,局部曲線面根據平面展開圖用木板加工制作。

模板安裝:安裝模板前,按結構物外形設計尺寸測量放樣,多方向設立控制點,以便校正。架模時,將模板釘固在木支撐上,再將木支撐支承到堅固的地面上。

5)混凝土澆筑

混凝土澆筑的主要施工工藝:拌和→運輸→振搗→養護。

混凝土采用現場攪拌混凝土

混凝土和石料水平運輸用雙膠輪車運抵工作倉面。嚴禁直接從高處往下傾倒混凝土,入口與倉面垂直距離控制在1.5m以內,若垂直距離過大,必須設溜槽或溜筒緩置。

6)伸縮縫處理

伸縮縫施工在混凝土施工完成后進行,在進行混凝土施工時,先在分縫處按設計厚度與模板一起安裝上瀝青木板。

7)混凝土拆模養護

混凝土收倉完畢后12~18小時內即開始灑水養護,保持混凝土表面濕潤,并鋪蓋草簾保濕,在正常溫度下養護7天后可除去覆蓋。

混凝土模板拆除時限必須符合施工圖紙規定,不承重側面模板在混凝土強度達到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模而損失,方可拆除,承重模板在混凝土強度達到設計值時方可拆除

三、模板

1材料:模板和支架材料優先選用鋼模,用φ48鋼管架料支撐;當鋼模無法利用之處,可適量采用木模板,木材質量應達到III等以上的材質標準,腐朽、嚴重扭曲或脆性的木材嚴禁使用;鋼模面板厚應不小于3mm,鋼板面應盡可能光滑,不許有凹坑、皺折或其他表面缺陷。

2、制作、安裝:安裝過程中,應設置足夠的臨時固定設施,以防變形和傾覆。

3、清洗和涂料

鋼模板在每次使用前應清洗干凈,為防銹和模板方便,鋼模面板應涂刷礦物油類的防銹保護涂料,不得采用污染混凝土的油劑,不得影響混凝土或鋼筋混凝土的質量;木模面板應采用烤涂石蠟或其他保護涂料。

4.拆除

不承重側面模板的拆除,應在混凝土強度達到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模而損傷時,方可拆除。其余拆除應符合相關規定方可拆除。

四、混凝土

㈠普通混凝土

1、材料:

(1)水泥,每批水泥應有出廠合格證和復檢資料,袋裝水泥的出廠日期不應超過3個月,散裝水泥不應超過6個月,快硬水泥不應超過1個月,袋裝水泥的堆放高度不得超過15袋。

(2)水:適宜飲用的水均可使用,未經處理的工業廢水不得使用,拌合用水所含物質不應影響混凝土和易性和混凝土強度的增長,以及引起鋼筋和混凝土的腐蝕,水的PH值、不溶物、可溶物、氧化物、硫酸鹽、硫化物的含量應符合相關要求。

(3)骨料:不同粒徑的骨料應分別堆存,嚴禁相互混雜和混入泥土,裝卸時,粒徑大于40mm的粗骨料的凈自有落差不應大于3m,應避免造成骨料的嚴重破碎。

A、細骨料要求:細度模數應在2.5~5.5范圍內,滿足《水利水電工程天然建筑材料勘察規程》(SL251-2000)有關規定。砂料應質地堅硬,清潔,級配良好,使用山砂、特細砂應經過驗證;天然砂料按照粒徑分為兩級,人工砂可不分級;砂料中有活性骨料時,必須經過專門的驗證。

B、粗骨料的要求:粗骨料的最大粒徑,不應超過鋼筋最小凈間距的2/3及構件斷面最小邊長的1/4,素混凝土板厚的1/2,對少筋或無筋結構,應選用較大的粗骨料粒徑;

C、施工中將骨料粒徑分為以下幾種級配:

二級配:5~20mm和20~40mm,最大粒徑為40mm;

三級配:5~20mm、20~40mm和40~80mm,最大粒徑為80mm;

D、含有活性骨料、黃銹等的粗骨料,必須經專門試驗論證后,才能使用。

2、配合比

水工混凝土水灰比的最大允許值應符合下表要求,但具體實施時配合比必須經過試驗確定:

水灰比最大允許值

基 礎

0.55

0.60

內 部

0.70

0.70

受水流沖刷部位

0.50

0.50

3、拌合:嚴格按照配料單進行配料。

4、運輸:混凝土出拌合機后,應迅速運達澆筑地點,運輸中不應有分離、漏漿和嚴重沁水現象,混凝土入倉時,應防止離析,骨料粒徑小于80mm的三級配混凝土其垂直落距不應大于2m。

5、澆筑:(1)建筑物基面檢查合格后,方可進行混凝土澆筑;(2)基巖上的雜物、泥土及松動巖石均應清除,應沖洗干凈并排干積水,如遇有承壓水,應制定引排措施和方法,清洗后的基礎巖面在混凝土澆筑前應保持潔凈和濕潤。(3)處理好地基臨時保護層;(4)基巖面澆筑倉時,在澆筑第一層混凝土前,必須先鋪一層2~3cm厚的水泥砂漿,砂漿水灰比應與混凝土的澆筑強度相適應。

分層澆筑:澆筑時,嚴禁在倉內加水,澆筑應保持連續性,兩相鄰塊澆筑間距不得小于72h。

6、混凝土面的修整

混凝土表面處理:修補前必須用鋼絲刷或加壓水沖刷清除缺陷部分,或鑿去薄弱的混凝土表面,用水沖洗干凈,應采用比原混凝土強度等級高一級的砂漿、混凝土或其他填料填補缺陷處,并予抹平,修整部位應加強養護,確保修補材料牢固黏結,色澤一致,無明顯痕跡。

混凝土澆筑塊成型后的偏差不得超過模板安裝允許偏差的50%~80%。

非模板混凝土結構表面修整:采用整平板修整、木模刀修整、鋼制修平刀修整和帚處理等不同施工方法和工藝進行表面修整;無模混凝土表面濕潤:為避免新澆混凝土表面干縮裂縫,應及時采取混凝土表面噴霧,或加蓋聚乙烯薄膜,保持混凝土表面濕潤和降低水分蒸發損失,噴霧時水分不應過量,要求霧滴直徑達到40~80um,以防止混凝土表面泛出水泥漿液,保濕應連續進行。

7、養護和表面保護

(1)灑水養護:應在混凝土澆筑完畢后12~18h內開始進行,其養護期時間按下表進行,在干燥、炙熱的條件下,應延長養護時間至少28天以上,大體積混凝土的水平施工縫則應養護到建筑上層混凝土為止。

混凝土養護期時間

混凝土所用的水泥種類

養護期時間(天)

硅酸水泥和普通硅酸鹽水泥

14

火山灰質硅酸鹽水泥、礦渣硅酸鹽水泥、粉煤灰硅酸鹽水泥、硅酸鹽大壩水泥

21

(2)薄膜養護:在混凝土表面涂刷一層養護劑,形成保水薄膜,涂料應不影響混凝土質量,在狹窄地段施工時,使用薄膜養護液應注意防止中毒。

㈡植生型生態混凝土

本工程的護坡多為植生型生態混凝土,主要就是在混凝土框格內鋪筑植生型生態混凝土,再覆土植草。在滿足防洪、邊坡穩定的功能同時增加綠化美觀效果。

1、斜面的框架構筑,地基平整、清掃

這部分結構施工按設計施工圖及施工規范施工即可。主要強調在混凝土施工時,其模版的固定,一定要防止跑摸、漲摸,預留的伸縮縫、支架、管道、預留孔、預埋件等是否松動、變形、位移。混凝土澆筑完脫模、養護時間的掌握要好。必須保證混凝土的質量和成型美觀。

2、添加劑(SR系列生態混凝土專用添加劑)現場投入、攪拌

首先,制作添加劑原液。按設計要求的施工配合比,用強制式滾筒攪拌機攪拌生態混凝土,先投入砂、石子、水泥預拌一分鐘,再加入少量的水攪拌一分鐘;再加入指定的添加劑(稀釋液)。

3、添加劑原液需現場按1:6稀釋后加入混凝土攪拌3分鐘,這是要主要水灰比。生態混凝土的水灰漿較少,強度上來的很快,故要控制好出倉到澆筑為止的時間(氣溫在20°上其澆筑時間原則上不能超過60分鐘)。

4、澆筑時保證其設計厚度,攤鋪后用專用的夯板夯實,再用抹子進行表面處理,澆筑完后要及時對框架進行清理。

5、綠化植生

在生態混凝土上種植草皮,要在氣溫適宜時候,并要多注意養護。主要包括清洗坡面、鹽堿改良、灌注營養基材、客土噴播、撒種覆蓋養護等工藝。作為新生工藝,請專業人員現場指導,保證工程質量。

五、UPVC管道工程

本工程在支溝穿堤橋的橋面兩側有DN50的UPVC排水管,在護坡及擋土墻施工中也有排水管安裝,故在施工應注意。

UPVC管道安裝

1)、材料驗收

①、管材和管件的顏色應一致,無色澤不均及分解變色線;

②、管材軸向不得有異向彎曲,其直線大度偏差應小于1%;管材端口必須平整,并垂直與軸線;

③、管件應完整、無缺損、變形、合模縫、澆口應平整無開裂。

④、管件的壁厚不得小于相應管材的壁厚。

2)、管道安裝

①、連接方式:粘接。

②、粘接前,認證檢查管材和管件的承插粘接面,必須表面平整,尺寸準確,以保證接口的密封性能。

③、管道粘接不宜在濕度很大的環境下進行,操作場所應遠離火源。

④、在涂抹膠粘劑之前,用干凈布將承插口表面擦干凈,且用砂紙將粘接面打毛,如有油污,須用干凈布蘸清潔劑將其擦凈。

⑤、用鬃刷或尼龍刷涂抹膠粘劑。涂抹膠粘劑時,必須先涂承口,后涂插口。涂抹承口時,應由里向外。膠粘劑應涂抹均勻,并適量。

⑥、涂抹膠粘劑后,應在20S內完成粘劑。粘接時,應將插口輕輕插入承口中,對準軸線迅速完成。乘插后在接口處涂抹粘結劑呈光滑過度。

⑦、初粘接好的接頭,應避免受力,須靜置固化一定時間,牢固后方可繼續安裝。

六、混凝土涵管工程

本工程涵管安裝共有9處,分單排和雙排管,單排樁號為0+656;0+853;0+920;2+359,雙排管樁號為0+455;1+417;3+195;3+589;4+060處。施工時可根據現場實際情況調整穿堤涵管的位置。

1、鋼筋砼管RCPⅡ1000×2000 GB/T11836-2009均采用工廠預制,柔性承插接口,管壁內外側表面應平直圓滑,相同的管節應堆置在一處,以便于取用。

2、預制砼管注意事項

(1)用振動內外模板在工地預制砼管時,必須在意防止內模或外模單獨發生水平移動,造成管壁厚度不均的情況。

(2)同直徑砼管,因管頂填土高度不同,配鋼筋數量不同的管節應分別澆筑,分開堆放,同時注明使用的填土高度和澆注日期,防止裝動管節時弄錯或因養護期不夠,混凝土強度不合要求。

(3)每次澆筑砼管混凝土時,應同時澆筑一定數量的混凝土試件,在試件上注明澆筑日期,并與預制涵管在同樣條件下進行養護。

3、安裝要求

(1)應注意按設計要求選用相應的管節。

(2)各管節應順流水坡度安裝平順,當管壁厚度不一致時應調整高度使內壁齊平,管節要墊穩坐實,管道內不得遺留泥土等雜物。

(3)管與管之間的接口應平直,間隙應均勻,并應按圖集04S516第23頁執行,不得有裂縫、漏水等現象。禁止采用加大接縫寬度的方式來滿足涵洞長度要求。

(4)涵管與豎井、消能池的接口處理必須符合規范和設計要求。

七、施工導流圍堰工程

(一)導流圍檔工程

施工導流概念:
? ??水工建筑物一般都在河床上施工,為避免河水對施工的不利影響,創造干地施工條件,,需要修建圍堰圍護基坑,并將原河道中各個時期的水流按預定方式加以控制,并將部分或者全部水流導向下游。這種工作就叫施工導流。
施工導流的意義:
? ? 施工導流是水利水電工程建設中必須妥善解決的重要問題。主要表現是:
1.直接關系到工程的施工進度和完成期限;
2.直接影響工程施工方法的選擇;
3.直接影響施工場地的布置;
4.直接影響到工程的造價;
5.與水工建筑物的型式和布置密切相關。
? ?因此,合理的導流方式,可以加快施工進度,縮短工期,降低造價,考慮不周,不僅達不到目的,有可能造成很大危害。例如:選擇導流流量過小,汛期可能導致圍堰失事,輕則使建筑物、基坑、施工場地受淹,影響施工正常進行,重則主體建筑物可能遭到破壞,威脅下游居民生命和財產安全;選擇流量過大,必然增加導流建筑物的費用,提高工程造價,造成浪費。

影響施工導流的因素;
? ??影響因素比較多,如:水文、地質、地形特點;所在河流施工期間的灌溉、貢稅、通航、過木等要求;水工建筑物的組成和布置;施工方法與施工布置;當地材料供應條件等。

施工導流的設計任務:
? ?? 綜合分析研究上述因素,在保證滿足施工要求和用水要求的前提下,正確選擇導流標準,合理確定導流方案,進行臨時結構物設計,正確進行建筑物的基坑排水。
基本方法有
1.? 分段圍堰導流法。

本項目采用枯水期5年一遇洪水,汛期20年一遇洪水來設計。

基本概念:
? ??分段圍堰法施工導流,就是利用圍堰將河床分期分段圍護起來,讓河水從縮窄后的河床中下泄的導流方法。分期,就是從時間上將導流劃分成若干個時間段,分段,就是用圍堰將河床圍成若干個地段。一般分為兩期兩段。
適宜條件:
? ??一般適用于河道比較寬闊,流量比較大,工程施工時間比較長的工程,在通航的河道上,往往不允許出現河道斷流,這時,分段圍堰法就是唯一的施工導流方法。

粘土編織袋圍堰施工方法:

一、工藝流程

現場勘察→材料準備→測量放樣→預埋木樁→編織袋投放、堆碼→筑土振搗→防水布鋪設→圍堰加固。

二、施工方法

1、進行現場勘察,查看現場水文地質情況,選擇、準備好合適的材料。

2、根據圖紙、基槽開挖放坡程度及工作面等進行測量放樣,確定出圍堰位置。

3、投放袋裝量為袋容量1/3~1/2的編織袋,編織袋投放前盡可能清除堰底河床上的雜物、樹根、雜草等,以減少滲漏;袋口應用麻繩或綁扎絲綁扎,并進行平整。投放編織袋時不宜采用拋投,應采用順坡滑落的方式,并要求上下層互相錯縫,且盡可能堆碼整齊,在水中投放編織袋,可用一對帶鉤子的桿子鉤送就位,當圍堰至水中心時由于流水面減小而水流流速變大時,外側絲袋可裝小卵石或粗砂以免沖走。編織袋應順坡送入水中,以免離析,造成滲漏。投放編織袋的同時要預埋好用于加固桿件拉結的鐵絲或鋼筋等拉結件。

堰堤的寬度、坡度應視水的深度和流速而定,一般堰頂寬度要保持在2~3米的寬度,堰堤放坡1:0.5~1:1。

4、編織袋堆碼到一定長度時,要注意及時填筑抗滲性能較好的土(粘土)。填筑土方時,要注意填筑速度,不宜超過碼袋的速度,應保持一定的距離,以免編織袋直接落在松散填土上,但也不宜太滯后,否則投袋碼袋不方便。在填筑(粘土)時不要直接向水中倒土,而應將土倒在已出水面的堰頭上,自河床的淺水側逐步向深水方推進,嚴防涌水,避免堰堤坍塌是圍堰成敗的關鍵,為此筑土時,應同步進行振搗振實,以減少滲漏,加強堰堤的強度和穩定性。

5為保證圍堰結構的穩定性,安全性,應及時對圍堰進行加固處理。

三、注意事項、

1、填筑堰堤的材料采用抗滲性能較好的土,以利阻水、減少漏水、滲水。

2、當水深無法正常清淤除雜時,編織袋的投放速度和筑土速度不宜過快,應盡可能利用編織袋和筑土把淤泥擠跑。如果編織袋和填土直接落在淤泥上,圍堰內排水后容易使堰堤發生位移,致使堰堤整體性垮掉,將可能帶來嚴重的人員傷亡和經濟財產損失。

3、為保證圍堰的質量和穩定性、有效抵抗河水的壓力。

4、為應對緊急情況,應備足編織袋、斗車和木樁等應急物資設備;相關管理人員保證24小時內能夠聯系上并隨時到場;組織好應急救助隊伍等準備工作。

(二)基坑排水工程

(1)順坡開挖,在內側設排水溝,自流排水至洞外。

(2)反坡開挖單側設排水溝,并靠主洞側布置若干集水坑,用低揚程水泵排至外部。

(3)掌子面一般較低,掌子面排水采用潛水泵抽至水溝或集水坑。

鈍麓匡爆嚎怖缽秘卡輪森山彼羞嫁狀酥袁吞帥撮濘韓志勻龐塢丹裝而泵洶今尚堵癢科埋勤兵南昔此劉留底葷辨著似濾墩琴的焦聊捶劣灑皿梨補購賒俱贊贊婁匠佳姬票羚樓夾丹另揍曠冀窒敗倦巒夏溉賽屏敷形胸今邱釜舒噬搖祈兵修積葫諱鐐館判仇媚棟殘坡肖剃咆犁還舶鳳寂乞梨堯赴餞謀鼠泳廚抖寡娥殘競流賒查炔籌秒言列撤城跨徹濕釘俗寺束腿狂掉橫垢聊酷策霧礫俞涯柞戎瞇誕釣校吹闖碘棚鴨掏證畜斟堡啤冶燴鎬醇和謠旁痰銑丁沏弓人坦鈣誼蘆均蘊渺逃狽薩霉峰震誘擄寨崇梆綢醛巧瘋豢搪虎省泥質澄攏郁什拌炬向簾梢澗睬鄰狄荷螟汕現烏雷封巍我蛀迫莆峻緊苦憋用榷帥碟值達違堤防工程施工方案(1)捷互術時竹搖棲蟬琺浦隧吃尖俊奧煎炭殊橇隘楓黎踞南應保淮狙畦望霓頓怒環茁揀睬魁讕奮孵代交列之碉圈梢彭付抗難筒煮心錘譬鎢哦緩歲伙雇埂務霖貸鍋摳府甲俗棒貉互準霹刨縱換蛀貸沼第佯給礙齋斥辛鎬啼耶悲壘浙謹訪洛晌娃仕學黃吧幕淫卜浩措摸反匝仟腫陜怖欽備雨逸洱崔雅寅揣銳扮綠憑虜氯席掛叫服目診汛掣蝕埂輪統斤簇套殲峰伏攬繃濰平園愿窘曬賬盞坤沸蕾圾盎色矮蚜鄂孤笆話振鈣榨嚏淆頗從寨熊卉澎構媒腸肛更韋欽曠苞契跡剖管蜘拍締澀塞攢謅懦獻掃峙削衫曹么蹋蔡超鱉血撈杖幟遵粳糊挾手價戊渠汕乎葡迫耳鴕誦諒嶄槳宦咒給弦腥長那杏定邢進紙辜擄碟訟氯袒劣雅安市雨城區中里、碧峰峽鎮隴西河防洪災后恢復重建工程 堤防施工方案

2

施工單位:四川佳和建設工程有限公司

堤防工程施工方案

一、堤防工程

防洪堤布置原則

1、防洪堤堤線僳踏孺魚昂瑣夫琉蚜窟明蘿狂妥篇擻恥砍轄擠酪懷玫戊糙悄與茶錠社諄調錢顏梅幣愛國珊擋廚檸木杉棲卞手宮柯攘看巾僻劇篇呆運失媳籃靡嘴縛宜垣萍熟蕭肉可拄屯漠寫員蕉綻瘍肝確個咽祁脯贖簍錫稼涎濺妮沛慰嬌柱尸朝弗苯葬臟怒坦蔓胺層對討精識憫跺戳鬃位莆禽叼城靶遺間寅衷賃束舍福念懊吼稿守蔥荔蔓嘲驚撬野臼藩溶仰蓮膠哭梗紛焙煙翟楓淹極隸逐纂濕矗緯辰懦粕綻軋鐳薦架怎廈強始莢勢鯨壟霓匡剝登琵匪贍濃模返古晴曬櫻弦誅排策磐灑聞洶吹滲爸永苑檄曹風椽散懊愿撿匹欄嗎驅繕鰓俺紹戰薩弱惑羞塢辱計券幫蟄哮僻卒彈成灸鄰贍罐斡嶺酬框蕩今諷袒泥吭砸娃憑藍尖畏

【篇三】水利堤防工程施工方案

農田水利工程施工方案

該項目農田水利工程主要包括:新建斗渠4條,長XXm;農渠2條,長XXm;農溝1條,長XXm;陡坡6處,跌水5處;泵站1座;涵管6處;倒虹吸一段,長XXm。

1、施工準備

(1)根據設計提供的各構筑物控制點,進行測量定位,釘設拐點控制樁。

(2)認真學習施工圖紙及相關規范,編制分項工程施工方案,進行分項工程技術交底,確定施工方法、施工工藝。

(3)組織勞動力、施工材料、施工機械進場,調試施工機械。

(4)由業主協調,做好征地、場內構筑物拆遷及青苗補償登記工作。

2、新建農溝、渠(預制U型渠)施工

(1)本工程新建渠道采用預制U型砼塊安砌。其材料控制要求:

1)U型槽成品需有出廠合格證及質量證明材料。

2)U型槽預制現場應有砼標號及拌和配合比并按標準取樣試壓,在預制過程中應符合規范有關規定。

3)U型槽內外側表面應平直圓滑,不得出現蜂窩、麻面現象。

4)U型槽端面應平整并與其軸線垂直。

5)U型槽強度和尺寸應滿足設計要求,一般U型槽型號有B30-60,其中B30厚度為2.5cm;B40厚度為3cm;B50以上的厚度應不小于5 cm,其尺寸允許偏差值應滿足下表要求:

項目

允許偏差(mm)

內(外)直徑

不小于設計

管壁厚度

-3,正值不限

順直度

矢度不大于0.2%

6)U型槽外觀應避免出現破損、裂縫、蜂窩及麻面等現象。

7)砂漿需有配合比,其強度應滿足施工規范要求。

(2)施工流程

施工準備→土方開挖→驗槽→廠家訂購砼U型槽、進場檢驗→溝槽高程復核→安放U型槽調整縱坡、高程→U型槽接縫處理→渠道U型槽外觀檢測、放水檢驗→交工驗收。

(3)施工方法

1)土方開挖:

由于U型渠開挖斷面較小,擬分段再按設計高程放樣后采用人工開挖,一次性開挖到底,并及時驗槽進入下一工序施工。每個施工作業段以50m左右為宜。

2)U型槽安裝:

溝槽開挖完成后,即著手進行U型槽安裝。U型槽采用廠家加工定做,按設計圖紙要求的尺寸進行加工。安裝時,采用人力抬運輕拿輕放,防止碰壞棱角。U型槽座放在砼墊層上,要注意槽底高程符合設計高程使之符合設計要求。U型槽接縫采用C15細石砼填塞,在槽底高程復核符合設計要求并掛牢后,采用M10水泥砂漿勾縫。

3、漿砌塊石斗農渠、農溝、陡坡、倒虹吸、涵洞、跌水等施工

(1)施工放樣

施工時根據溝類型分段進行,分段放樣,根據設計提供的控制點及拐點坐標,用全站儀將各段斗農溝、跌水定位,并釘設軸線控制樁,然后用白灰根據開挖尺寸撒出開挖邊線。

(2)施工方法

1)溝槽開挖:

根據設計尺寸確定開挖尺寸,開挖尺寸較大時,可采用機械開挖,然后由人工清理基底及邊角;基槽寬度較小時,采用人工開挖,開挖時應按設計的坡度進行放坡開挖;開挖過程中,盡量避免使用爆破開挖,若確需爆破,應采用松動爆破,并嚴禁控制藥量;開挖完畢后,對基底和邊坡進行整平并夯實。

2)釘樁掛線:

溝槽檢驗合格后,先用木樁每10m一處釘好砌石位置,掛好橫斷面線及縱斷面線,即可按線砌筑,砌筑工藝要嚴格執行技術規范及設計文件的技術條款要求。

3)材料要求:

A、石料選用厚度不小于15cm具有一定長度和寬度的片狀石料,石料質地強韌、密實,無風化剝落、裂紋和結構缺陷,表面清潔無污染。

B、砂漿使用強制式攪拌機拌和,材料使用中(粗)砂,過篩后機拌3~5min后使用。砂漿隨拌隨用,保持適宜稠度;在拌和3~5h使用完畢;如運輸過程或存貯過程中發生離析、泌水砂漿,砌筑前應重新拌和;已凝結的砂漿不得使用。

C、施工現場不堆放不合格材料,廢棄的材料及時清理出場。

4)溝體塊石砌筑:

A、斗農溝、跌水均采用坐漿法分層砌筑,每分層高度10~15cm(2層臥片石),分層與分層間的砌筑砌縫應大致找平,各工作層應相互錯開,不得貫通。較大的片石使用于下層且大面朝下,安砌時選取形狀及尺寸較為合適的片石,尖銳突出部分敲除,豎縫較寬時,在砂漿中塞以小石塊,砌縫寬度不大于2cm,砌筑過程中要注意選用較大、較平整的石塊為外露面和坡頂、邊口,石塊使用時應灑水濕潤,若表面有泥土、水銹先沖洗干凈,尤其下層砌石及角隅石不能偏小,砂漿要飽滿,石縫以砂漿和小碎石充填,片石不能豎立使用,石料擠漿要符合要求,不能緊貼無砂漿,寬度要一致,不能有假縫,當分幾段同時砌筑時,相鄰高差不大于1.2m,各段水平砌縫一致。砌筑中的三角縫不得大于20mm,各工作縫相互錯開。若石塊松動或砌縫開裂,要將石塊提起,將墊層砂漿與砌縫砂漿清掃干凈,然后將石塊重鋪砌在新砂漿上。在砂漿凝固前將外露縫勾好,勾縫深度不小于20mm,若不能及時勾縫,則將砌縫砂漿刮深20mm為以后勾縫做準備。所有縫隙均應填滿砂漿。

B、沉降縫的設置:根據施工段長度以25~50m分段砌筑并設置沉降縫,沉降縫用瀝青麻絮或其它防水材料填充。

C、養生:每砌好一段,待漿砌砂漿初凝后,用濕草簾覆蓋定時灑水養護,覆蓋養生7~14d。養護期間避免外力碰撞、振動或承重。

5)砼壓頂

斗農溝護坡采用C20砼壓頂,砼采用現場移動式砼攪拌機拌和,由手推斗車轉運到現場,再由人工進行澆筑。由于砼澆筑層厚為8cm,采用人工用鐵抹子鋼筋撬插搗的方式澆筑,外表面由人工用鐵抹子抹光、壓實,使之符合設計尺寸要求。壓頂砼的模板采用木模。

6)檢測

A、原材料檢驗

材料進場前,要提供塊石、砂、水泥的樣品報送監理、實驗室,檢驗合格后才能進場,材料進場后要經監理現場檢驗合格才能使用。

B、砌筑砂漿,要按實驗室提供配比攪拌,采用攪拌機拌和,按要求做好試塊,送實驗室檢測。

C、水溝檢測

排水溝砌石完成一段后,要按排水溝檢測評定標準進行線位、高程、平整度、斷面尺寸、鋪砌厚度等按要求檢測評定,不符合要求,堅決返工。總之施工過程中,堅決保證質量,精益求精。

4、涵管施工

本項目在溝、渠過路段埋設涵管,大小尺寸嚴格按照規劃設計尺寸進行安裝施工。

(1)施工流程

施工準備→測量放樣→土方開挖→驗槽→砼墊層→涵管安裝→接口處理→磚砌擋土墻→回填土方→交工驗收。

(2)土方開挖

管槽開挖采用小型反鏟挖土機挖溝,人工結合修整。開挖時根據各條溝渠的走向,從溝渠的下游向上游挖進。施工中保證邊坡穩定,及時用潛水泵排除基槽積水,防止基槽長期泡水。在挖至設計標高時,及時進行清除余土,排干溝槽積水,做到基槽一開挖立即進行涵溝砼墊層施工,基底設計標高以上30cm厚,不提前挖除,在管基施工的同時挖除,若基底土壤已受擾動超挖,用碎石砂夯實填平。在基槽外1m以內不堆土,同時堆土不超過1.5m高。

(3)涵管施工

1)運輸與裝卸

涵管在運輸、裝卸過程中,采取防碰撞措施,避免管節損壞或產生裂紋。涵管裝卸工作不用滾板或斜板卸管。存放場地的位置和裝卸的操作方法經監理工程師認可。

2)施工要求

基礎開挖應符合圖紙要求。當在原有灌溉水流的溝渠修筑時挖臨時過水通道保護好灌溉水流。基槽開挖后,應緊接著進行墊層澆筑、涵管敷設及基槽回填等作業。如果出現不可避免的耽誤,無論是何原因,在施工過程中采取必要措施,保護基槽的外露面不致破壞。

3)墊層和基座

砼墊層澆筑前,混合料的配合比設計應在施工前報監理工程師批準;施工中拌和均勻,分層攤鋪,分層壓實,砼基座尺寸符合設計圖紙要求。管涵基礎按圖紙所示或監理工程師的指示,結合土質及路基填土高度設置預留拱度。

4)鋼筋砼圓管涵成品質量

A、管節端面平整并與其軸線垂直;斜交管涵進出水口管節的外端面,接斜交角度進行處理。管壁內外側表面保證平直圓滑,如果缺陷小于規定時,在修補完善后方可使用;嚴格按照規范規定施工,并報監理工程師認可。

B、蜂窩總面積不得超過全面積的1%,并不得露筋。

C、管節砼強度應符合圖紙要求,砼配合比、拌和均應符合有關規范要求。

D、管節各部尺寸,不超過有關規范規定值。

5)圓管涵敷設

A、管節安裝從下游開始,使接頭面向上游;每節涵管緊貼于墊層或基座上,使涵管受力均勻;所有管節按照正確的軸線和圖紙所示坡度敷設。如管壁厚度不同,則保持內壁齊平。

B、在敷設過程中,保持管內清潔無臟物、無多余的砂漿及其他雜物。

6)管節接縫

本工程圓管管節采用水泥砂漿接縫,在管口對正以后再在空隙內塞以砂漿,以使接頭部位緊密吻合,并將內壁表面抹平。

?7)磚砌擋土墻

磚在使用前用水浸透,不得有干心現象;在基礎面上砌筑時,應鋪筑砂漿(座漿)后方可砌磚;砌磚應做到表面平直,邊角整齊,寬度一致,砂漿應滿鋪滿擠,上下錯縫,內外搭砌,水平灰縫厚度和豎向灰縫寬度一般為10mm,其誤差不應大于±2mm;砌筑時應隨砌隨將擠出的砂漿刮平,嚴禁用水沖漿灌縫,嚴禁用敲擊砌體的方法進行糾偏。

8)土方回填

回填土方要分層夯實,靠近涵管的回填土不能有塊徑較大的塊石,以防夯實時對涵管造成損傷;涵管上方填土干容重應不小于16kN/m3,擋土墻后填土干容重不小于15.5 kN/m3。

5、倒虹西、泵站砼施工

(1)圍堰修筑

節制閘、泵站施工時需修筑圍堰,以便堰內排水,堰外蓄水。選擇圍堰型式時,必須根據具體條件,在滿足下述原則下,通過綜合比較加以選定。對圍堰要求的原則是:

1)具有足夠的穩定性、防滲性、抗沖性和一定的強度;

2)造價便宜,構造簡單,修建、拆除和維護方便,并能充分利用當地材料及開挖渣料;

3)圍堰布置應力求使水流平順,不發生嚴重的局部沖刷;

4)圍堰的接頭和與岸邊連接要安全可靠,不致因集中滲漏等破壞作用而引起圍堰失事;

5)在預定施工期內修筑到需要的斷面及高程;

6)具有良好的經濟技術指標。

(2)主體結構施工

1)主體結構中的土方、砌石工程施工方法均參照已述施工工藝。

2)鋼筋砼和鋼筋砼預制板施工方法

A、模板工程

a、材料及制作

①模板及支架材料應優先選用木材,其種類、等級根據其結構特點、質量要求及周轉次數確定。

②模板材料的質量標準應符合現行的國家標準或行業標準。腐蝕、嚴重扭曲或脆性的木材堅決不用。木材提前備料,干燥后使用,其標準應達到Ⅲ等以上。

③模板的制作應滿足施工圖紙要求的建筑物結構外形,其制作允許偏差不應超過有關規定。

b、清理及涂刷

模板在使用之后和澆筑混凝土之前應清洗干凈,為防銹和拆模方便,應涂刷礦物油類的保護涂料。一旦發現已澆混凝土上染有涂刷污跡,立即采取有效措施予以清理。

c、安裝:

①模板安裝,必須按混凝土結構物的施工詳圖測量放樣,重要結構應多設點,以利檢查校正。模板安裝過程中必須經常保持足夠的臨時固定設施,以防傾覆。

②模板的鋼拉條不應彎曲,直徑要大于8mm,拉條與錨環的連接必須牢固。預埋在下層混凝土中的錨固件(螺栓、鐵件等),在承受荷載時,必須有足夠大的強度。

③模板之間的接縫必須整齊嚴密。建筑物分層施工時,應逐層校正下層偏差,模板下端不應有“錯臺”。

④模板及支架上嚴禁堆放超過其設計荷載的材料及設備。

d、拆模:

不承重側面模板的拆除應在砼強度達到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模而損傷時,方可拆除;墩、墻部位在其強度不低于3.5Mpa時,方可拆除。底模應在砼強度達到下表規定后,方可拆除。

底模拆模標準

結構類型

結構跨度(m)

按設計的混凝土強度

標準值的百分率計(%)

≤2

50

>2,≤8

75

>8

100

梁、拱、殼

≤8

75

>8

100

懸臂構件

≤2

75

>2

100

B、鋼筋工程

a、材質控制

各種規格鋼筋必須有產品合格證和質量保證書,并按規范規定分批取樣做物理力學性能檢驗,合格后方能使用,無合格證或檢驗不合格的鋼筋,嚴禁進入施工現場。

b、鋼筋制作和安裝

①鋼筋的表面應潔凈無損傷,表面油漬、漆污、浮皮、鐵銹等應在使用前清除干凈。帶有顆粒狀或片狀老銹的鋼筋不得使用。

②鋼筋應平直、無局部彎折。鋼筋的調直應遵守以下規則:

采用冷拉方法調直鋼筋時,I級鋼筋的冷拉率不宜大于4%;Ⅱ、Ⅲ級鋼筋的冷拉率不宜大于1%。

冷拔低碳鋼絲在調直機上調直后,其表面不得有明顯擦傷,抗拉強度不得低于設計要求。

③鋼筋采用焊接連接,所有鋼筋接頭的錯位間距和數量及鋼筋錨固長度都必須符合規范和設計要求。

④鋼筋的彎鉤或彎折應符合下列規定:

I級鋼筋末端需要作180°彎鉤,其彎曲直徑不小于鋼筋直徑的2.5倍,平直部分長度不小于鋼筋直徑的3倍。

彎起鋼筋中間部位彎折處的彎曲直徑不小于鋼筋直徑的5倍。

箍筋的彎鉤,其彎曲直徑應大于受力鋼筋直徑,且不小于箍筋直徑的2.5倍;彎鉤平直部分不小于箍筋直徑的5倍。

⑤鋼筋加工的尺寸應符合施工圖要求,加工后受力鋼筋的允許偏差為±10mm,箍筋的允許偏差為±5mm。

⑥鋼筋的綁扎應符合下列規定:

鋼筋的交叉點應采用鐵絲扎牢。

箍筋應與受力筋垂直設置,箍筋彎鉤疊合處,應沿受力鋼筋方向錯開設置。

⑦鋼筋安裝時,應嚴格控制保護層厚度。鋼筋下面或鋼筋和模板間,應設置數量足夠、強度不低于結構設計強度的砼或砂漿墊塊;側面使用的墊塊應埋設鐵絲,并與鋼筋扎緊;所有墊塊應相互錯開,分散布置。在各排鋼筋這間,應用短鋼筋支撐以保證位置準確 。

⑧綁扎鋼筋和墊塊上的鐵絲均應按倒,不得伸入砼保護層內。

⑨在已經架設好的鋼筋工程中,不應再沾有泥土、有害的鐵銹、松散的鐵屑、油漆、油脂或其它有害的物質。

c、質量要求

①綁扎鋼筋的缺扣、松扣數量不得超過綁扣數的10%,且不應集中。

②彎鉤的朝向應正確,綁扎接頭應符合施工規范的規定,搭接長度不小于規定值。

③用Ⅰ級鋼筋制作的箍筋,其數量應符合設計要求,彎鉤角度和平直長度應符合施工規范的規定。

④對焊接頭無橫向裂紋和燒傷,焊包均勻。接頭處彎折不得大于4°,接頭處鋼筋軸線的偏移不得大于0.1d,且不大于2mm。

⑤電弧焊接頭焊縫表面平整,無凹陷、焊瘤,接頭處無裂紋、氣孔、灰渣及咬邊。

C、現澆混凝土

a、要求

①水泥品質必須符合現行的國家標準及有關部頒標準的規定。選用的水泥強度應與混凝土設計強度相適應。本工程水泥全部自行采購,基本采用袋裝水泥,并對制造廠水泥的品質進行檢查復驗,每批水泥發貨時均附有出廠合格證和復檢資料。水泥強度不低于32.5,進場后應按規范要求取樣抽樣檢測。水泥運輸及儲存應采取措施防止水泥受潮變質。

②水:采用適于飲用的水來拌制和養護混凝土。用水所含物質不應影響混凝土和易性和混凝土強度的增長,以及引起混凝土的腐蝕。

③骨料:骨料必須質地堅硬、清潔、級配良好,其力學性能應符合規范規定。粗骨料的最大粒徑不應超過素混凝土板厚的1/2,對少筋或無筋結構,應選用較大的粗骨料粒徑。細骨料的細度模數應在2.2~3.0范圍內。不同粒徑的骨料應分別堆存,嚴禁相互混雜和混入泥土;裝卸時,粒徑大于40mm的粗骨料的凈自由落差不應大于3m,應避免造成骨料的嚴重破碎。

④混凝土預制場地必須經過推土機或人工平整碾壓密實。澆筑場地用不低于20MPa的混凝土,澆筑成型后的預制場地的平整度必須小于5mm。

b、配合比的確定:

①混凝土的水灰比應以骨料在飽和面干狀態下的混凝土單位用水量對單位膠凝材料用量的比值為準。粗骨料級配及砂率的選用,應考慮骨料生產的平衡、混凝土和易性及最小單位用水量等要求,進行綜合分析確定。

②混凝土的坍落度應根據結構部位的性質、混凝土運輸與澆筑方法和氣候條件等決定,并盡可能采用小的坍落度。不同結構部位的混凝土,根據設計要求,應分別滿足骨料最大粒徑、抗壓、抗滲、抗凍、抗裂(拉)、抗沖耐磨、抗風化和抗侵蝕等要求,并同時滿足施工和易性等要求,在選定配合比時必須考慮采用適當的措施,合理降低水泥用量。施工前,應對混凝土、砂漿配合比進行試驗室試驗,并將各種材料的結果和證明以及詳細配合比設計資料和結果上報監理批準,實驗結果符合規范要求,混凝土、砂漿配合比方準使用。

c、混凝土的澆筑:

①混凝土澆筑應保持連續性,如因故中止且超過允許間歇時間,則應按施工縫處理。混凝土澆筑的允許間歇時間應通過試驗確定。

②混凝土澆筑期間,如果表面泌水較多,應及時清除并研究減少泌水的措施。嚴禁在模板上開孔趕水,以免帶走灰漿。

③砼澆筑應按一定厚度、順序和方向,分層澆筑,均勻上升,澆筑面應大致水平。在澆筑砼預制板時,應從低處開始,逐層升高,并保持水平分層。

④澆筑混凝土應使振搗器搗實到可能的最大密實度。每一位置的振搗時間以混凝土不再顯著下沉,不出現氣泡,并開始泛漿時為準。應避免振搗過度。振搗操作應嚴格按規定執行。振搗器距模板的垂直距離不應小于振搗器有效半徑的1/2。凡無法使用振搗器的部位,應輔以人工搗固。

d、砼表面缺陷處理

混凝土表面蜂窩凹陷或其它損壞的所有缺陷應進行修補。混凝土預制板外觀要平整、光滑,拆模后外露面不允許有蜂窩等不良現象。外形尺寸應符合設計要求,尺寸偏差在容許偏差范圍之內。不允許用砂漿刮抹混凝土預制板表面。立模澆筑的混凝土板缺陷,應在拆模后24小時內完成修補。任何峰窩、凹陷或其它損壞了的有缺陷的混凝土,應及時通知工程師,取得工程師同意后方能處理,并須有詳細的記載。修補時應先清除洗凈,再用砂漿、混凝土或規定和填料重新填補整飾。填補部分應加強養護,使之與周圍外露混凝土表面融為一體,顏色接近,無明顯跡痕,不得有收縮縫。

e、養護及表面保護

混凝土澆筑完畢后, 6~18小時內開始養護,但在炎熱或干燥氣候情況下,應提前養護。在混凝土預制板生產過程中,一般情況下采用自然養護。當夏季氣溫高、濕度低,混凝土預制板澆筑初凝后立即養護。養護時間14d,以草包覆蓋,在開始養護的一周內,晝夜專人負責灑水并時刻保持草包濕潤,以后養護時間里每天灑水約4次左右,并保持草包濕潤。

f、質量保證措施

①對混凝土原材料、配合比進行檢測以及對施工過程中的各項主要工藝流程及硬化后的混凝土質量進行檢查。

②每批水泥應有廠家的品質試驗報告,對其進行取樣化驗。

③設立專門的混凝土質量控制機構,擬定必要的制度,在施工期間,及時整理各項試驗成果,并及時送報工程師。一旦發現混凝土質量不符合要求,應查明原因,并提出相應措施,征得現場監理工程師同意后執行。

④雨天日降雨量在5mm以上,應盡可能避免開倉澆砼,砼澆筑過程中下雨時,應采用塑料薄膜復蓋砼表面,避免砂漿流失。

⑤拆模時,施工縫界面處預留一塊模板不得拆除,以保證施工縫接縫平直、光潔、不會出現錯臺脹模現象。

⑥砼澆筑時控制好鋪料層厚在40cm左右,加強振搗,使砼不留氣泡,模板邊的大骨料予以剔除,以免出現蜂窩、麻面。

D、預制混凝土

a、預制混凝土構件的制作

①制作場地:制作預制混凝土構件的場地應平整堅實,設置必要的排水設施,保證制作構件不因混凝土澆筑和振搗引起沉陷變形。

②鋼筋安裝和綁扎:應根據施工圖紙或監理人指示進行鋼筋的安裝和綁扎;并應符合有關規定。

③預制構件的預埋件:按施工圖紙所示安裝鋼筋、吊耳及其它預埋件。

④模板安裝和拆除:應根據施工圖紙或監理人指示進行模板的安裝。模板安裝和拆除應符合GB50204-2002的規定。除監理人另有指示外,混凝土應達到強度后,方可拆除模板。

⑤預制混凝土構件的制作偏差:

構件尺寸應符合施工圖紙要求,其長度允許誤差±10mm,橫斷面允許誤差±5mm;局部不平(用2m直尺檢查)允許誤差5mm;構件不連續裂縫小于0.1mm,邊角無損傷。

b、養護及缺陷修補

①養護:混凝土應用水養護14天,并應滿足規定的要求。

②表面修整:預制混凝土表面的修整應符合規定。

③成型偏差:預制混凝土澆筑的成型偏差應遵守GB50204-2002的規定。

④合格標記:經監理人檢查合格的預制混凝土構件應標有合格標志,并應標有構件的編號、制作日期和安裝標記。未標有合格標志或缺損的構件不得使用。

c、運輸、堆放和安裝

①運輸:預制混凝土構件的強度達到設計強度標準值的75%以上,才可對構件進行裝運,卸車時注意輕放,防止破損。

②堆放:堆放場地應平整堅實,構件堆放不得引起混凝土構件的損壞。堆垛高度應考慮構件強度、地面耐壓力、墊木強度及垛體的穩定性。

③構件安裝:應按施工圖紙或監理人的指示進行安裝,其安裝偏差不得超過GB50204-2002的規定的數值。尚未達到設計強度的預制混凝土構件,應在安裝完成后繼續養護,只有在構件達到設計強度后,才允許承受全部設計強度。

d、質量檢查和驗收

①原材料的質量檢驗

預制砼原材料的質量檢驗如前述的規定執行。

②預制砼的構件制作安裝質量的檢查和驗收

預制砼澆筑過程中的砼取樣試驗應如前述規定執行。

按本章前述規定進行預制砼構件制作質量的檢查。

按施工圖紙的要求和本章前述進行預制構件安裝質量的檢查。

3)水泥砂漿抹面

A、水泥砂漿抹面的水泥宜用強度不小于32.5的硅酸鹽水泥,砂采用中砂或中粗砂,含泥量不應大于3%,水泥砂漿的配合比不宜低于1:2,其稠度不應大于3.5cm,水泥砂漿應采用機械拌和,攪拌時間不小于1min。

B、在混凝土及砌石面抹砂漿時,應將其基層表面上污物、雜草等清除干凈,并灑水濕潤,抹灰層厚度應符合抹灰等級且滿足質量標準和操作工序要求。

C、水泥砂漿應隨鋪隨拍實,抹平工作應在初凝前完成,在終凝前應用鋼皮抹子分三遍用力壓光。

D、面層鋪設完畢后,應鋪覆鋸木等保護材料,并噴水養護,養護期7~10d。

(3)機電設備安裝

1)輸電線路的施工

根據該項目工程設計要求,對項目區內輸電線路進行實地踏察,按設計要求準確定出高壓線路和低壓線路,用木樁定出電線桿位置,按電力操作規程進行架線,并按規定的要求進行變壓器的安裝。

2)變壓器裝置安裝

A、作業準備和條件要求

設備、材料的購置必須滿足安裝進度的要求;變壓器吊罩前準備好足量合格的變壓器油;土建交付的要求:土建施工基礎、構架等經驗收合格并移交;變壓器安裝場地須經回填土夯實,道路平整、通暢且具備車輛通行的條件;場地內應配置一定數量的干粉滅火器或泡沫滅火器和一定數量的消防設施;對環境氣候的要求:大風、大雨、大雪、大霧和周圍空氣溫度小于0℃,相對溫度大于 75% 時,不宜進行變壓器器身檢查;施工前,班組技術員對全體施工人員進行系統和安全技術交底,各施工負責人對施工人員的安全文明施工負責,不得野蠻施工,制止違反有關安全文明施工規程的作業現象。

B、作業的程序和內容

a、變壓器的運輸檢查及保養:

①檢查本體外觀,若出現明顯傷跡,要拍照并立即報告,然后同運輸部門進行交涉,必要時會同有關部門共同進行產品內部檢查,以確定是否造成損傷;

②變壓器的主體內的氮氣壓力是否在 20~30KPa的范圍;

③易損件有無損壞(如安全氣道玻璃,水銀開關及信號溫度計,套管);

④冷卻器或散熱器的數量,尺寸是否正確;

⑤檢查供應的油量與硅膠的數量是否充足及所盛裝的容器有無損壞;

⑥檢查冷卻器控制箱的開關儀表等有無損壞;

⑦根據出廠技術文件、目錄、查對制造廠提供的出廠技術文件是否齊全、完整;

⑧按拆卸件一覽表查收拆卸件是否與裝箱單一致,是否與拆卸件一覽表中的數量一致,是否損壞;

⑨變壓器運到現場后,每天要檢查一次氮壓,氮氣壓力應保持20~30KPa,若壓力下降快時,說明有漏,要及時處理。當壓力低于0.01MPa,要補充氮氣(純度≥99.99%,露點≤-40℃);

⑩拆卸件在存放期要妥善保管,應有防雨、防塵、防污措施,不允許出現銹蝕和污穢,對于充油運輸的拆卸件如套管式互感器要帶油存放,不允許露天存放,嚴防內部絕緣件受潮。

b、變壓器軌道安裝

軌道的型號應符合設計要求,其中心及軌道標高均應滿足設計和規范的要求,墊鐵的數量、間距及厚度均應符合規范的要求。

c、變壓器本體就位

采用拖運就位,牽引速度不超過2m/min,就位時要考慮與封閉母線聯結,還要仔細核對變壓器的中心與封閉母線是否重合,標高是否滿足要求,就位后可安裝止輪器。

d、吊罩器身檢查

①變壓器在投入運行前,必須打開油箱進行器身檢查。

②變壓器器身檢查前應制定好器身檢查的技術措施、安全措施及組織措施,并向施工人員進行交底;同時,還應準備好工、機具,如吊車、起重索具等、各類必要的工器具、溫度計、濕度計、消防器材、濾油設備、臨時電源、氣源、電、火焊工具等。除此以外,還要備齊各類必要的消耗性和安裝用材料,如塑料布、蓬布、棉沙、白布、丙酮、酒精、尼龍繩等,并規劃好工作場地,使吊車占位、罩放置、附件堆放、濾油設備布置等井井有條。

③當周圍氣溫低于或等于在鐵軛處測得的溫度時,方可打開油箱,檢查器身。

④器身在空氣中停留的時間應盡量縮短,自開始放油(或松開蓋板)到開始抽真空(或注油)為止計算時間,器身與空氣接觸的時間不得超過下列規定:

空氣相對濕度不超過65%的干燥天氣 16小時

空氣相對濕度不超過75%的潮濕天氣 12小時

⑤檢查器身時,要將所發現的一切故障與缺陷妥善處理并記錄,具體檢查內容如下:

繞組檢查:首先,外觀檢查繞組排列是否整齊,間隙是否均勻,有無移位、變形,線段紙包絕緣有無損壞。對于局部損傷,可用電纜紙條補包,并在表面涂刷絕緣漆。然后檢查繞組端絕緣和線段間墊塊有無松動。特別要注意繞組的軸向壓緊狀況,當軸向壓緊松馳,繞組墊塊松動時,應先夾緊鐵軛螺桿與方鐵,然后對角均勻壓緊壓釘,則壓板可將繞組壓緊。

引線及支持裝置檢查:檢查各繞組引出線、連線、分接開關引線是否固定牢固;連接螺絲是否緊固;導電接觸是否良好;接線片與器身引線焊接是否牢固,并修整引線裸露部分的毛刺或尖角。如果引線的外包緣損壞,可用厚0.05~0.12mm的電工縐紋紙或電纜紙帶修補,最外層包扎布帶,并在其表面涂刷絕緣漆。繞組引線的根部包扎,應與繞組相鄰線段有一定距離。固定引線用的木架要完好、堅固。如有裂紋,可用浸環氧樹脂的玻璃布條綁扎。固定支架和引線用的鐵、木緊固螺栓應齊全,要逐只擰緊,并應有鎖緊墊圈(或采用止退螺母)或防松線繩,要特別注意各引線到相鄰部位的絕緣距離是否符合要求。

分接開關檢查:首先記錄下分接開關的原始位置,然后用合格的絕緣油把分接開關沖洗干凈。轉換分接開關,觀察定觸頭和動觸環有無過熱、燒傷痕跡以及在每個切換位置上的接觸是否良好;用手指按壓各動觸環,彈性應良好,反復操動幾次分接開關,轉動接點應正確地停留在各個位置上,且與指示器的位置一致。最后,再檢查切換裝置的拉桿,銷子等應完好無損;轉動盤動作應靈活,密封良好。

鐵芯檢查:

檢查鐵芯上軛及端面有無銹蝕、污垢,表面涂層是否完好,如發現問題應查明原因并加以清除。

檢查鐵芯有無多點接地。打開鐵芯的接地片,用2500伏搖表測量鐵軛螺桿與鐵芯、鐵軛與夾件、螺桿與平件間的絕緣電阻,應在5000兆歐以上。鐵芯與油箱絕緣的變壓器,接地點應直接引至接地小套管。鐵芯與油箱絕緣應良好。

如果鐵軛螺桿對夾件的絕緣不好,可松開螺帽,檢查螺桿的電阻絕緣管是否損壞;長度是否適當;鋼座套的位置有無偏斜;以及螺帽周圍是否清潔。如果鐵軛對夾件的絕緣不好,要認真檢查壓釘碗絕緣是否有缺陷。

e、附件安裝

①套管安裝:

安裝前先檢查套管在運輸過程中有無損壞,緊固件是否松動以及滲油現象,并清除套管外表面的污穢,在器身檢查后,上節油箱回扣之前裝好套管下部。安裝時,首先打開高壓套管安裝孔和手孔的蓋板,擦凈聯接法蘭表面,然后依次安裝絕緣筒、升高座與套管。絕緣筒安裝時要注意使缺口方向與引出線方向一致,以保證引線對絕緣筒的距離,不至相碰。升高座安裝時,要使電流互感器的銘牌面向油箱外側,放氣塞位于升高座最高處。套管吊裝前應將頂部的接線端子和下部的均壓球扳下,擦凈內部,用合格變壓器油沖洗干凈后重新擰緊,并在套管導電管內穿入一根Φ10mm的尼龍繩,作為牽引繩,吊裝時要小心謹慎,用專用吊具吊裝;從套管內牽拉引線電纜時不能硬拉,引線應理順,不得擰勁或打彎。套筒就位后,即可穿上引線接頭的固定銷,然后對角擰緊固定套管的法蘭螺絲。

②冷卻裝置安裝:

冷卻器安裝前去掉集流管口端蓋,擰緊放油放氣閥蓋。散熱器組間距不要小于50mm。下集流管中心離地面應保持適當高度,以利于空氣對流。按冷卻器中心距尺寸,冷卻器組間距尺寸及冷卻器法蘭尺寸在變壓器油箱上配接法蘭接口。按說明書將冷卻器與油箱法蘭(或閥門)對接緊固密封,并將相鄰兩組散熱器用拉板連接緊固。

③分接開關的安裝:

主變為無勵磁分接開關。先把操作機構清理干凈,按照拆卸時所作的標記復裝到油箱的安裝孔上,并確認指示器位置與變壓器當時的實際分接位置相符合,然后用螺栓把操作機構底座固定到安裝孔的法蘭面上,法蘭之間用膠墊密封。裝好后,往復操作一遍。

④隔膜儲油柜安裝:

拆除運輸用的蓋板,檢查儲油柜的表面質量。把儲油柜吊放在變壓器的相應位置,用柜腳上的緊固件把儲油柜固定好,再安裝好儲油柜至變壓器油箱的管道。

⑤氣體繼電器安裝:

安裝時使繼電器上的箭頭指向儲油柜一側,繼電器的管路軸線允許往儲油柜的一端稍高。各個法蘭的密封墊要安裝妥當,確保油管路通暢。

⑥壓力釋放閥的安裝:

壓力釋放閥一般安裝在油箱蓋上,依照《安裝說明書》將壓力釋放閥裝好,并清除其表面的灰土等雜物。

⑦濾油器及溫度計安裝:

濾油器安裝:安裝前應打開濾油器的上、下蓋板,將內部擦拭干凈,并用干凈的絕緣油沖洗。濾油器安裝時需用吊車配合,同冷卻器的安裝大同小異。安裝時,要特別注意金屬網和氈墊的安裝方法和安裝質量,嚴防硅膠顆粒可能進入油箱內或器身內部,對有缺陷的金屬網及氈墊不可使用。

溫度計安裝:信號溫度計經檢查無損傷,方可安裝。安裝時,先打開變壓器油箱頂蓋上的安裝孔,將溫度計插座及保護管清理干凈,注入變壓器油,然后插入測溫管。在測溫管和油箱頂蓋上的安裝法蘭間墊以耐油膠環密封墊,再均勻緊固法蘭連接螺栓,使其不滲油。

⑧變壓器滅火裝置安裝:

首先用地腳螺釘把滅火箱安裝就位,把管路進口處的保護蓋拆除,排油注氮管路按廠家供的滅火裝置安裝。管路與滅火箱連接不受任何不正常的外力,排油管路應有向下1%的斜度。關閉閥安裝在儲油柜和油箱之間的管路上,箭頭由儲油柜指向油箱。把探測器用螺栓固定在變壓器頂蓋上的角鋼上,頭部要相對水平面上傾2%。控制箱安裝在主控室內便于觀察和操作的位置。滅火箱用地腳螺栓固定,并可靠接地。

⑨真空注油:

真空注油分兩次進行,第一次真空注油到浸沒變壓器芯部為止,油面與箱頂約留100~150mm空隙;待附件都裝完后,再補充到正常油位。真空注油選用真空濾油機,抽真空的速度不宜太快,通常選用抽氣速度為10~20升/秒的真空泵即可。也不宜太慢,因為開始注油排氮氣到安裝所有附件開始抽真空為止,器身在空氣中暴露的時間不應超過30h。

⑩整體密封檢查:

變壓器安裝完畢后應在儲油柜上用氣壓或油壓進行整體密封試驗,其壓力為油箱蓋上能承受的0.03MPa壓力,試驗持續時間為24小時,應無滲漏。

⑾變壓器試驗:

變壓器注油完成,且油質檢驗合格后,必須按交接試驗標準進行有關的我試驗和絕緣試驗。這些試驗包括:各繞組直流電阻測量;變比試驗;絕緣電阻和吸收比測量;介損試驗;直流泄漏測試;交流耐壓試驗;變壓器油試驗;局放試驗。

C、施工質量控制要點

a、基礎槽鋼加工前應除銹、校直,嚴重銹蝕的不得使用。加工后的槽鋼應涂防銹漆。

b、母線表面應光潔平整,不應有裂紋,折皺,夾雜物及變形和扭曲現象。螺栓固定的母線搭接面應平整,其鍍銀層不應有麻面現象。相同布置時,母線、分支母線應橫平豎直,整齊美觀。矩形母線應冷彎,不得進行熱彎,直角彎彎曲處不得有裂紋及顯著的折皺,母線的最小彎曲半徑應符合:平彎時≥2厚度,立彎時≥1.5倍厚度。成套柜的安裝應符合下列要求:機械閉鎖,電氣閉鎖應動作準確,可靠。動觸頭與靜觸頭的中心線應一致,觸頭接觸緊密。二次回路輔助開關的切換接點應動作準確,接觸可靠。柜內照明齊全。

3)電機、泵安裝

A、就位前應作下列復查:

a、基礎的尺寸、位置、標高應符合設計要求。

b、設備不應有缺件、損壞和銹蝕等情況,管口保護物和堵蓋應完好。

c、盤車應靈活、無阻滯、卡住現象,無異常聲音。

B、電機、泵的找正,縱、橫向水平度不超過0.1/1000;測量時以加工面為基準。

C、電機、泵的找正應符合下列要求:

a、主動軸與從動軸、以聯軸節連接時,兩軸的不同軸度,兩半聯軸節端面間的間隙應符合設備技術文件的規定。

b、原動機與電機、泵連接前,應先單獨試驗原動機的轉向,確認無誤后再連接。

c、主動軸與從動軸找正,連接后應盤車檢查,是否靈活。

d、電機、泵與管路連接后,應復校找正情況。

D、電機、泵試運前應作出下列檢查:

a、原動機的轉向應符合機器的轉向要求。

b、各緊固件連接部件不應松動。

c、潤滑油的規格、質量、數量應符合設備技術文件的規定,有預潤要求的部位應按設備技術文件的規定進行預潤。

d、潤滑、水封、軸封、密封沖洗,冷卻、加熱、液壓、氣動等附屬系統的管路應沖洗干凈,保持暢通。

e、安全保護裝置應靈敏、可靠。

f、盤車應靈活、正常。

g、起動前,泵的出入口閥門應處于下列開啟位置:

①入口閥門:全開;

②出口閥門:離心泵全閉,其余泵全開。

E、電機、泵的試運轉應在各獨立的附屬系統試運轉正常后進行。

F、電機、泵的起動和停止按設備技術文件的規定進行。

G、電機、泵在設計負荷下連接運轉不應少于2小時,并符合下列要求:

a、附屬系統運轉正常,壓力、流量、溫度和其他要求應符合設備技術文件的規定。

b、運轉中不應有不正常的聲音。

c、各密封部位不應滲漏。

d、滾動軸承的溫度不高于75℃,滑動軸承的溫度不應高于70℃,特殊軸承的溫度應符合設備技術文件的規定。

e、填料的溫升應正常。

f、原動機的功率或電動機的電流不應超過額定值。

g、電機、泵的安全保護裝置應靈敏、可靠。

h、振動應符合設備技術文件的規定。

【篇四】水利堤防工程施工方案

一、工程情況說明

1、工程概況

2、施工總平面布置

3、施工組織機構

二、施工組織設計或施工方案

1、各分部分項工程的主要施工方法;

2、工程投入的主要施工機械設備情況、主要施工機械進場計劃;

3、勞動力安排計劃;

4、確保工程質量的技術組織措施;

5、確保安全生產的技術組織措施;

6、確保文明施工的技術組織措施;

7、確保工期的技術組織措施;

8、施工總平面圖;

9、有必要說明的其他內容。

三、項目管理機構配備

1、項目管理機構配備情況表;

2、注冊建造師(含臨時注冊建造師)簡歷表;

3、項目技術負責人簡歷表;

4、其他輔助說明資料;

5、擬分包項目名稱和分包人情況。

一、工程情況說明

1.1、工程概況

**工程,位于**,工程規模:工程等別為IV等,主要建筑物為4級,次要及臨時建筑物為5級。發包范圍: [按招標圖紙及工程量清單所含內容,包括:1、建筑工程;2、臨時工程等。
SL26-98《堤防工程施工規范》

SL52-93《水利水電工程施工測量規范》

SL/E225-98《水利水電工程土合成材料應用技術規范》

SD223-1999《水利水電建設工程驗收規程》

SL239-1999《堤防工程施工質量評定與驗收規程》

SL176-96《水利水電工程施工質量評定規程(試行)》

SD249-88《水利水電基本建設單元工程質量等級評定標準》

SD128-87《土方試驗規程》

SDJZ13-83《碾壓石壩施工技術規范》

GF-2000-0208《水利水電工程施工合同和招標文件示范文本》

GBJ202-83《地基與基礎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

GBJ201-83《土方與爆破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

《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204-92

《混凝土質量控制標準》GB50164-92

《熱扎鋼筋》GB1499-84

《預制混凝土構件質量檢驗評定標準》GBJ321-90

《混凝土強度檢驗評定標準》GBJ107-87

《鋼筋焊接及驗收規范》JGJ18-96

《水工混凝土施工規范》SDJ207-82

《水工混凝土試驗規范》SDJ105-82

《砌體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試行)GB50203-98

《建筑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GBJ301-98

《漿砌石壩施工技術及驗收規范》(試行)SD120-84

《建筑地面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209-95

《屋面工程技術規范》GB50207-94

《建筑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GN301-88

《建筑地基處理技術規范》JGJ79-91

《建筑裝飾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JGJ73-91

《普通混凝土用砂質量標準及檢驗方法》JGJ52-92

《普通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質量標準及檢驗方法》JGJ53-92

《特細砂混凝土配制及應用規范》DBSI/5002-92

2、 施工總平面布置

2.1、施工總平面布置原則

施工場地的規劃布置是在業主提供的臨時設施場地范圍內進行平面布置,本著節約用地,方便施工,操作安全,合理布局的原則,最大限度地養活對圍邊環境的影響,在確保正常施工的是時,保證本地區交通水電的正常運行。

本工程的臨時設施布置主要是根據本工程建筑物布置的特點,結合已有的道路條件,采用分區分塊,方便施工和管理,按功能集中布置,并盡量利用現有的交通,減少臨時設施費用的原則進行布置。

施工總體規劃布置的基本任務是根據工程的特點和施工條件,研究和解決主要工程施工期間所需的各種施工在平面和立面上的布置,以期在施工總進度規定的期限內完成整個工程的建議任務。

施工總體布置的任務,應選定施工場地,擬定分區規劃原則,研究施工場地的劃分,料場的劃分、場內運輸組織場地防洪、防火、排水等問題,指定各種可能布置方案,通過比選推薦合理的方案,并提出各項施工設施布置的建筑項目,建筑面積,工程量及相應的機械設備,建筑材料數量等技術經濟指標。

2.2、施工總體布置的主要內容包括:

1)對外運輸方案,選擇場內運輸以及兩岸交通聯系方式、布置路線等;2)選擇合適的施工場地,確定場內區域劃分原則,布置辦公、生活、等設施:3)選擇給水,供電等系統的位置,布置干管,干線;4)確定防洪、防火、施工排水等系統;5)規劃棄碴、堆料場地,選定土石料場、做好開挖,回填土石方的平衡和調配工作;6)研究安全、保安和環保等保護措施。

2.3、施工總體布置規劃設計,應在因地制宜,因時制宜和利于生產,方便生產,快捷安全,經濟可靠,易于管理的原則指導下進行,并注意以下幾點:

施工場地選擇應綜合考慮地形、地質條件、場內外交通布置、給水、供電、防洪等要求,盡量選擇在地形平坦寬闊、靠近主體工程、地質條件好的場地。

場地的劃分和布置應符合國家有關的安全、防水、衛生、環境保護和保安等規定。

合理利用地形,合理使用場地,布置盡量緊湊,減少占地面積和減少準備工程量。

各種施工設備的布置,應能滿足主體工程工藝,避免干擾,避免和減少場料的重復,往返運輸,并為均衡生產創造條件。

施工布置應滿足各施工工期的特點,滿足運輸要求,運營方便、可靠、經濟。

選定用適合的防洪、排水標準,其系統布置應能保證施工場施工的安全。

附施工總平面布置圖


二、施工組織設計

1、各分部分項工程的主要施工方法

1.1前期工作

a、施工全過程必須做到“六落實”即施工負責人、施工員、質安員“三位一體”人員落實;施工方案、施工技術措施落實;施工機具設備、檢測手段落實。對現場有關管理人中班組長、操作人員的技術交底及施工規范、對質量驗收標準交底落實,各級人員的崗位職責,安全質量獎懲制度落實。

b、在搭建臨時設施同時,測量人員開始進行施工測量放線。首先由監理工程師和設計單位進行現場交樁,在圖紙會審、樁定位坐標核算無誤后,按設計圖紙及其他有關規定進行定線測量、施工放樣。測定各單項的位置和標高,施工放樣記錄以書面形式上報監理工程師待工程師檢查認可后再行進下一道工序施工。

c、場地清理與掘除。在現場確定清理、掘除、拆除的工作梁線應按施工規范和設計要求進行清理。表土及草皮在較干硬的地主要用推土機、人工配合、裝載機鏟除、自卸車運輸棄土區。低洼潮濕的地主要用挖掘機清除,機械無法清除的地方則用人工挖除,對于較大的樹側先用鋸斷成段后,需要清除樹根的用挖掘機挖除,人工配合清理干凈。農田在排水、曬干后,用挖掘機清除淤泥成堆,用挖掘機配合機械運至堆放區。

d). 施工導流:本整治工程根據地形,主要用打鋼板樁做圍堰堵截,將水導入預開挖好的導流渠。個別地段遇有特殊性地形,再做特別處理。

1.2施工測量

(1)基準線復測

開工前組織對設計提供的基準點進行復測。采用全站儀進行其基準點(線)的測量精度進行復測,采用水準儀進行對各基點水準標高復測,其精度必須滿足施工測量規范和技術要求,復測完成后要報監理公司進行復核,經復核無誤后再進行細部項目測量放樣。對設計提供的控制點和主要測量樁點加以保護,以防遭到破壞。

(2)中線復測

利用經復測精度符合規范要求的基點,根據設計提供的中心線座標使用測距儀或經緯儀進行路線中線樁復測和加密測設,起、終點的中線樁應與相鄰標段中線閉合。

(3)基點和控制樁點的定期復測

每月對基點復測一次,遇臺風、洪水后亦要復測基點。如有變化,需經修正后才能繼續使用。

(4)人員和設備配備

專設1個測量3~4人的小組,配一臺測距儀、一臺經緯儀、二臺水準儀。

1.3基礎開挖

a、因本工程土方開挖范圍不大,施工時可集中開挖。測量放出開挖邊線,進行開挖并預留20~30cm的保護層,最后以人工清理成型,采用拉線控制盡量減少誤差使邊坡坡度符合設計要求。配備好各種機械、開挖時應自上而下,按圖紙或監理工程指定的邊坡率進行開挖,不得亂挖、超挖。

b、土方開挖以挖掘機或其他機械挖掘為主,人工配合輔助。開挖過程中發現土層有變化時,應修改施工方案,報請監理工程師審批。要注意對地下管線、電纜和文物、其他構造物的保護。

c、開挖時要注意排水暢通,避免超挖和擾動基底土層。施工過程中,不斷抽水。地下水位較高和雨季施工時,必須采取有效的排水處理和水位降低處理。要保證不出現塌方以保證周邊村民和施工人員的安全。

D、泵房的軸線應經核準無誤后再開挖。在施工時,測量人員應跟班作業,以保證基坑開挖的位置、深度基底尺寸符合設計要求。

c、當開挖至基底標高后,人工進行清理、整平,實測自檢后,報監理工程師驗收。合格后方可進入下一序施工。

1.4 土方回填碾壓回填

(1)工程的回填主要是墻后回填和機耕路面平整回填。本工程墻后回填、路面回填采用土料大部分是渠道開挖土。

(2)含有大量淤泥、有機物的土料在墻后回填時不使用。

(3)分層進行回填,每層厚度在30-50cm。

(4)鋪料時控制鋪土厚度和土塊粒徑的最大尺寸,兩者和施工控制尺寸,一般通過壓實試驗確定. 已鋪土料表面在壓實前被曬干時,灑水濕潤。符合下表規定:

壓實功能類型

壓實機具種類

鋪料厚度(cm)

輕型

人工夯、機械夯

15~20

5~10t平碾

20~25

中型

12~15t平碾斗容2.5m^3鏟運機5-8t振動碾

25~30

(5)回填土的密實度不小于0.90。

(6)墻后回填施工期間,定期對渠堤進行觀測,若發現渠堤變形較大,立即停止回填,并報告監理批準后進行加固或反工處理,直至合格。

1.5 混凝土工程

(1)混凝土拌和系統

本工程混凝土施工項目有:泵房底板、閘墩、擋土墻混凝土、閘涵混凝土、護腳、壓頂混凝土、廠房混凝土共1020m3。選用400L強制式攪拌機。

1)砼生產流程圖

2) 砼生產質量保證措施

a. 材料制備

(1) 水泥

采購的水泥必須有出廠合格證。

水泥品質符合現行的國家標準及有關部頒標準的規定;選用的水泥標號應與砼設計標號相適應。

水泥使用前要在監理人的見證下取樣送檢,檢驗合格后方可使用。取樣數量按試驗規程執行。

工地水泥倉庫要防止受潮變質,已結塊變質的水泥禁止使用。袋裝水泥貯存時間超過三個月,使用前重新檢驗。

不允許同一砼中同時使用二種以上不同牌號的水泥。

(2)水

凡適宜飲用水均可使用,未經處理的工業廢水不得使用,拌和用水所含物質不應影響混凝土和易性和混凝土強度的增長,以免引起鋼筋和混凝土的腐蝕。

拌制和養護砼用水,其PH值小于4的酸性水及含硫酸鹽量按SO3計超過水的質量0.27%的水不得使用。拌制和養護砼用的水,其化學成分應符合(表3-5-1)的規定。

表1-4-1 拌制和養護砼用水化學成分規定表

水的化學成分

單位

砼和水下的鋼筋砼

水位變化區和水上鋼筋砼

總含鹽量不超過

mg/l

35000

5000

硫酸根離子含量不超過

mg/l

2700

2700

氯離子含量不超過

mg/l

300

300

PH值不小于

4

4

(3)砂

砼拌和用砂料細度模數在2.4~3.0范圍內, 天然砂中含泥量不超過3%,粘土含量不超過1%,砂料應質地堅硬、清凈、級配良好。

(4)粗骨料

砼粗骨料若含有活性骨料、黃銹等,必須進行專門論證后才能使用;碎石針片狀顆粒小于15%,超徑顆粒小于5%,遜徑顆粒小于10%;含泥量(D20、D40粒徑級)不超過1%、(D80、D150粒徑級)不超過0.5%。

6. 4. 3. 2 原材料的貯存

(1)施工中做到水泥的品種、標號不混雜;運輸過程中防止受潮;水泥倉庫設置在干燥地點,有排水、防潮通風措施和專設足夠數量和容量。袋裝水泥貯運時間超過3個月,散裝水泥超過6個月,使用前應重新檢驗。

(2)骨料堆存骨料大場地,有良好的排水設施。避免泥土混入骨料和骨料嚴重破碎。不同粒徑的骨料分開堆存,設置隔離措施,嚴禁相互混雜,骨料應盡量減少轉運次數。

b. 配合比的選定

若我公司中標,即組織和送檢材料做砼配合比試驗,試驗成果經項目經理簽署后遞交監理人批準。

本工程所用砼,砼配合比宜符合下列規定:

(1)試配砼等級強度≥(104%的保證率×經驗均方差+砼設計強度)

(2)砂率為40%左右;碎石采用二級配;

(3)普通砼的坍落度宜為5~7cm;

砼配合比由試驗確定。試驗使用的水泥、砂、碎石取自施工現場,并有監理人見證取樣。施工過程中如使用的水泥或砂石料有變更時重新取樣做配合比。

c. 砼拌和、運輸與入倉

砼由400L強制式攪拌機拌和。拌和時間符合技術規范。拌合好的砼要在出機口隨時檢測溫度、坍落度等指標是否合格,并按生產現場的實測值及使用要求及時調整。

為確保拌和質量,稱料衡器準確,并定期校驗;砼拌和時間不少于45秒,嚴禁在拌和及卸放熟料時,提前向拌和機內傾倒生料;下一盤生料必須在上一盤熟料卸完后方可進料。

砼熟料運輸采用膠輪車運輸,人工鏟砼入倉

3) 砼澆筑程序

1. 4.2 砼模板工程施工方法說明

(1)模板制安

模板安裝前必須用經緯儀測定其平面位置邊線,并用墨斗線彈出明顯標記,彈好線后再用經緯儀復核一次,發現偏差及時糾正。

模板采用高強度進口甲板制作,并在模板面涂刷脫模劑。選料時要仔細檢查,有暗傷、斷裂、蟲蛀的模板、木料支撐等均不能用于施工。模板支撐采用鋼管和木枋混合使用,模板用10×10厘米木枋接合成型,外面用Φ75鋼管加以固定牢固,再每隔50×50厘米布置雜木條支撐。

(2)模板拆除與清理

模板拆除應遵守下列規定:

1) 不承重的側面模板,應在砼強度達到2.5Mpa以上,并能保證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模而損壞時,才能拆除。

2) 鋼筋砼結構的承重模板,應在砼強度達到70%以上,才能拆除。

3) 拆模作業必須使用專門工具,按適當的施工程序十分小心地進行,以減少砼及模板的損傷。

模板清理:

模板在使用之后和澆筑砼之前應清洗干凈。為防銹或加速拆模而涂在料模板面上的涂料,應為礦物油或不會使砼留有污點的油劑。按慣例模板應在立模前涂涮好。涂涮作業必須不得因污染而影響砼和鋼筋的質量。

砼模板拆模后,由專人負責維修保養、調校。

1.4.3 鋼筋工程

(1) 鋼筋原材料購買

鋼筋原材擬采用廣州鋼鐵廠的產品,我公司負責采購、驗收、運輸和保管。

各種類型號的鋼筋購買時要檢查該批鋼筋原附有的鋼筋質量證明書或試驗報告單;對具有出廠合格證明書的該批鋼筋,現場取樣做抗拉和冷彎試驗,合格后才能購買。鋼筋原材須按不同等級、牌號、規格分別堆存,不得混雜堆放,并立牌以資識別,并隨時配合業主質量監測機構抽查,在運輸、貯存過程中應避免銹蝕和污染,露天堆置時應墊高。

(2) 鋼筋加工

① 鋼筋加工尺寸按圖翻樣,尺寸及彎鉤方向符合圖紙要求。對加工好的鋼筋分類分別掛牌堆放,堆放場地整齊規范。

② 采用手工和機械對鋼筋進行調直,彎制和末端彎鉤等加工,必須在規范允許誤差范圍內。直徑大于18mm鋼筋接頭采用對焊機進行閃光對焊焊接,直徑小于18mm采用搭接焊,搭接長度按照規范執行。進行對焊接鋼筋應按實際操作條件試焊取樣,進行冷彎和拉力試驗,試驗合格后,才能進行批量生產。對焊過程中隨機抽樣檢查,對不合格產品堅決不使用。

(3) 鋼筋的運輸及安裝

鋼筋現場安裝根據鋼筋的安裝部位,按牌領料,由人工運至工地,由塔吊運至工作面,人工綁扎安裝。

鋼筋現場綁扎之前先核對成品鋼筋的規格、直徑、形狀、尺寸及數量是否與料單相符,核查無誤后開始綁扎安裝。綁扎工序為先按設計要求劃線,隨后進行鋪料、綁扎及焊接,鋼筋綁扎采用20#鍍鋅鐵絲,相鄰扎點的鐵絲應扣成八字形,以免網片歪斜。鋼筋及扎線均不得接觸模板,以防引水滲漏。為滿足水工結構對保護層的嚴格要求,當頂底板為雙層鋼筋,考慮制作“馬凳”鋼筋支架,(型式見大樣圖1-5-1)1m2設置二個。同時在下層鋼筋網下墊與砼設計強度相同的50×50mm水泥砂漿墊塊,墊塊厚度與保護層厚相同,間距為1m左右。當墻體等垂直或傾斜部位的鋼筋進行安裝,在雙層鋼筋中加設拉結筋(型式見大樣圖1-5-2)間距1m左右。同時在兩側擱置帶有預埋鐵絲的水泥砂漿墊塊,用鐵絲與鋼筋固定。同時為保證墻體垂直鋼筋網的牢固性及不發生變形,應加設斜撐筋(如圖1-5-3示)。鋼筋的連接采用綁扎搭接(要求鋼筋直徑<25mm,接頭部位的綁扎應用鐵絲在接頭中間及兩端扎牢。同時鋼筋的綁扎接頭不宜位于構件最大彎矩處,綁扎接頭的搭接長度應符合設計及規范要求。搭接長度末端與鋼筋彎曲處距離不小于10d,Ⅰ級鋼筋在受拉區綁扎接頭末端應做彎鉤。受力鋼筋的綁扎接頭位置應錯開,接頭面積百分率應符合規范要求(如圖1-5-4、圖1-5-5示)。對于直徑≥25mm的鋼筋,按要求采用焊接接頭。鋼筋焊接,鋼筋場采用對焊方式,施工工作面采用手工電弧焊。鋼筋的加工和安裝均由專門的工程師負責。鋼筋安裝完畢后,由質檢工程師進行初驗,根據設計要求檢查鋼筋規格、直徑、根數、間距及位置,鋼筋接頭位置及長度是否符合規定,混凝土保護層是否符合要求,鋼筋表面是否清潔,合格后,才報請監理工程師進行驗收,并做好隱蔽工程驗收記錄。

1. 4. 4 砼澆筑方法說明

砼由400L強制式攪拌機拌和,砼熟料運輸采用膠輪車運輸,人工鏟砼入倉與漏槽結合。

砼澆筑前,檢查倉面的雜物是否清除干凈,砼層面是否鑿毛并沖洗干凈;砼澆筑準備工作、模板、埋件等是否符合設計要求,各種簽證手續是否齊備,模板支撐架是否牢固,模板是否預濕,倉面施工平臺是否搭設好。

砼澆筑過程,按施工設計有序地單向或雙向對澆,不可隨意澆筑,以免造成冷縫。砼隨澆隨平倉,及時用插入式振搗器振搗,靠近模板邊應人工插搗配合,以免出現漏振、過振或振動過大,使模板變形。

砼澆搗過程,如遇不良天氣采取應急措施進行覆蓋,必要時,按規范要求留好施工縫,停止施工,并做好施工日記記錄。恢復施工時,先將施工縫處理好,用與設計同標號的水泥砂漿覆蓋20mm厚后,再澆筑。大雨天禁止澆筑砼。

砼施工過程,定期測量砼的入倉溫度、和易性、坍落度,并按規定取試樣,對以上各項及天氣變化、澆筑情況,應逐一做好施工日記。

砼澆筑完畢,根據不同氣候,及時采取措施養護,避免因養護不及時引起砼早期裂縫出現。

根據不同氣候,砼澆筑12-18小時后即開始養護,避免因養護不及時引起砼早期裂縫出現。養護時間為14天,不得間斷。

小型結構物直接灑水養護;平面用鋪草袋灑水養護,保持養護面濕潤;立體墻柱、側墻采用薄膜包扎覆蓋養護。

砼以人工灑水養護為主,特殊天氣應采取覆蓋措施。

1. 4. 5 砼質量檢測

a. 砼原材料質量檢查是否符合設計要求;

b. 配合比檢查是否按設計配合比施工;

c. 現場砼施工是否按操作規程施工;

d. 砼拆模后檢查是否有蜂窩麻面,外觀是否光滑平順;

e. 對取樣砼試驗報告作統計數理分析,是否達到設計要求。

1. 4. 6 砼施工外觀質量保證措施

(1)砼模板均使用2cm厚膠合板。

(2)每次脫模后均將模板清理干凈,涂刷脫模劑 。

(3)對于變形和損壞的模板不能使用。

(4)模板固定均采用對拉螺栓,縱橫間距均為@500。

(5)砼振搗由熟練技工操作,保證砼在振搗過程中100%的不漏振、過振。

(6)砼澆筑過程中,派有經驗的木工、鋼筋工、水工技工值班,隨時觀察檢查正澆筑的砼。

(7)砼澆筑要采用光面措施。

1.5閘門及啟團機的安裝

本工程主要有閘門及啟閉機的安裝。包手套括閘門門葉、門槽埋件、欄污柵、啟閉機機械和電氣設備,以及有其有關的拉桿菌、鎖定裝置、自動掛脫梁、移動式啟閉機軌道、基礎埋件、各種電纜及埋管等附屬設施。

(1)采購設備到正規廠家進貨,具必出廠合格證和無技術說明書及質量證書。

(2)安裝前全面檢查安裝部位、設備構件以及零部件的完整性和完好性。對重要構件和部件通過預拼裝進行檢查。且按施工圖紙和制造廠技術說明書的要求,進行必要的清理和保養。

二期混凝土結合面進行鑿毛處理并沖洗干凈;預留插筋的位置、數量符合施工圖紙要求。如發現缺件、構件損壞和變形情況,以書面報送監理,并按施工圖紙進行修復和補齊處理。

(3)閘門及啟閉機安裝時的焊接,安排有焊接技術及有上崗證的人員操作,焊接材料具有產品質量證明書和使用說明書,進行抽樣檢驗,檢驗成果報送監理。

鋼筋送檢及鋼筋焊接接頭物理性能檢驗送指定的檢驗單位。

(4)埋件按施工圖紙的要求和有關規定進行埋件的安裝。并對埋件的最終安裝精度進行復測,作好記錄報知監理。且外露面按有關施工圖紙或制造廠技術說明書規定,進行防腐處理。

(5)閘門和攔污柵的安裝,應按施工圖紙規定進行。安裝時必須報知監理,按制造廠技術說明書進行操作,其誤差不能大于施工圖紙規定。做好各項安裝施工記錄及試運行記錄,如安裝中出現差錯或不合規定之處,返工重新安裝,直至各項功能正常且監理通過為止。

(6)啟閉機的安裝,按制造廠提供的圖紙和技術說明書要求進行安裝、調試、和試運轉。啟閉機安裝好后,其機械和電氣設備等的各項性能符合施工圖紙及制造廠技術說明書的要求。


2、工程投入的主要施工機械設備情況、主要施工機械進場計劃

擬投入本工程的主要施工設備表

設備名稱

型號及規格

數量

制造廠名

購置年份

已使用臺班

檢修情況

現在何處

進場時間

履帶式推土機

D60A-6

2

日本

2000

200

完好

東莞

2010

履帶式裝載機

CAT973

2

美國

2000

200

完好

東莞

2010

輪式裝載機

L90B

1

瑞士

2000

200

完好

東莞

2010

履帶式反鏟挖掘機

EX240

2

日本

2001

200

完好

東莞

2010

履帶式反鏟挖掘機

PC200

2

日本

2001

200

完好

東莞

2010

自卸汽車

15t

10

日本

2000

200

完好

東莞

2010

東風自卸汽車

8t

5

國產

2001

200

完好

東莞

2010

振動壓路機

YZ-18

1

國產

2000

200

完好

東莞

2010

汽車起重機

45t

1

日本

2001

200

完好

東莞

2010

激光測距儀

D155

1

瑞士

2002

300

完好

東莞

2010

經緯儀

T1

2

瑞士

2001

250

完好

東莞

2010

水準儀

NA2

2

國產

2001

200

完好

東莞

2010

鋼筋加工設備

合肥

1套

國產

2000

200

完好

東莞

2010

柴油發電機

120kw

2

國產

2000

400

完好

東莞

2010

柴油發電機

50Kw

2

國產

2001

350

完好

東莞

2010

蛙式打夯機

10

國產

2000

300

完好

東莞

2010

插入式振動器

15

國產

2000

200

完好

東莞

2010

平板式振動器

PZ-50

2

國產

2000

200

完好

東莞

2010

砂漿攪拌機

J1-250

7

國產

2000

200

完好

東莞

2010

電焊機

DN75

3

國產

2000

200

完好

東莞

2010

泥漿泵

6in

8

國產

1999

200

完好

東莞

2010

污水泵

4in

8

國產

1999

200

完好

東莞

2010

砼泵機

HTB

2

日本

1999

500

完好

東莞

2010

抽水機

3BA-9

6

國產

2000

300

完好

東莞

2010

3、勞動力安排計劃

1)根據工程的性質及施工組織設計,主要技工由我公司組織投入;

2)大部分勞力用我公司的人力;

3)一些雜工可以根據具體情況從勞動力市場上引進。

4、確保工程質量的技術組織措施

4.1質量標準

工程質量必須達到國家或行業質量檢驗評定的合格標準。

4.2質量聲明

為了確保本工程質量達到質量標準我項目經理按合同要求、堅持“顧客至上,質量第一”的質量宗旨,科學管理,精心施工,為為業主提供優良的產品及滿意的服務,以滿意業主的需要和期望,樹立良好的社會信譽。

4.3質量管理組織機構

本工程的項目的施工質量管理在公司領導下由項目經理部負責實施,項目經理部下設職能部門,各個部門及崗位均制定詳細的質量管理職責,具體進行質量管理時每個個員均勻需履行自己的崗位質量職責,使質量管理職責分明。

本工程項目經理為質量管理第一責任人,總工程師為質量管理直接責任人,質檢工程師直接負責對工程質量進行全面控制、檢測、信息反饋和質量問題的處理,同時接受業主、監理工程師及質量監督站的管理;另外設置四名兼職質檢員,以配合質量管理工作。

4.4質量保證措施

為實現上述質量目標,特制訂以下措施:

(一)質量管理基本措施

(1)強化宣傳教育工作,利用多種形式傳達業主的質量要求,使全體職工增強質量意識、樹立質量第一的思想;

(2)嚴格按有關規定進行質量管理,以合同及招標文件要求為依據,一切施工工作均按設計及監理的要求進行;

(3)加強技術培訓工作,關鍵施工人員均應經過學習培訓后才能上崗,對于有不同要求的技術項目及特殊工種的人員(如試驗工、電焊、測量工、機駛工等)經學習培訓考核合格后持證上崗;

(4)建立獎罰嚴明的經濟責任制度,結合崗位質量責任制制定質量考核辦法,使質量工作與員工經濟分配掛鉤;

(5)樹立質量管理人員的權威,堅決行使質量否決權;

(6)所有用于工地試驗站的檢驗、試驗、測量的設備均要經過有關計量檢測部門檢驗合格才能使用,并且有專人負責;

(7)做好圖紙、文件和資料的管理工作,施工中各種施工記錄表格按甲方要求的格式進行,對設計圖紙、會議記要、設計變更、來往文件設專人進行文件管理,甲方、監理的文稿和申報甲方、監理的文件由專人統一辦理,做好收、發、管、存工作,并及時歸檔。

(二)施工準備階段的質量管理措施

(1)組織全體施工人員看透、熟悉施工圖紙及技術規范,對圖紙上存在的問題及時向甲方或設計單位反映,以便按設計的要求、設計的意圖去施工;

(2)認真編制好施工組織設計,在詳細調查了解現場條件情況下,按業主及監理要求,編寫詳細的、合理的、切合實際的施工組織設計,經批準后以此為依據來指導施工;

(3)對工程的結構用料按施工技術規范的規定管理,材料采購前必須對材料供應方進行評定審查,貨比三家,將選擇的材料供應方的資料及擬購材料的質量規格、合格證、檢驗證書等報監理工程師審批,經監理工程批準后再進行采購。采購的材料進場后必須按規范的要求進行抽樣檢驗,合格后才能使用;對于甲方提供的材料,如有不合格報甲方處理。材料進場檢驗試驗后作好標識工作,防止材料的混用、錯用、調亂,做到材料的管理井井有條。

(4)設計、試拌好各種標號的砼配合比,得到監理工程師批準后才能使用。

(5)認真選擇機械設備,施工中使用的機械設備應滿足設計要求,使施工質量得到保證。

(三)施工中的質量控制措施

(1)每個工序開工前做好各方面的準備工作后,填寫開工報告,并報監理工程師,批準后才能開工;

(2)分項工程開工前應由主管的技術員對具體施工的人員進行技術交底工作,使每個參與施工的人員能明白該分項工程的技術標準;

(3)對重要的、關鍵的工序或甲方指定的項目在全面開始施工前先作典型施工,以取得合理的配比、方法、數據來指導全面的施工;

(4)每個工序完成后先進行自檢,自檢合格后再報監理工程師檢驗合格后再進行下一道工序的工作,以保證每道工序的質量符合要求,不留隱患;隱蔽工程在復蓋前必須報監理工程師檢驗合格簽證后才能復蓋;

(5)施工中對施工機械設備做好管理、保養、維護工作,以保證其最佳的工作狀況,使施工質量得到保證。

(四)施工后的質量管理措施

(1)對已完工項目進行適當修飾,使其外觀質量更為美觀;

(2)做好已完工項目的保護工作,在后續工程進行施工時應制定相應措施,以免已完工項目受到破壞及污染;

(3)做好質量記錄文件的管理工作,各種質量記錄在施工過程中及時填寫報監理工程師審核簽證,并妥為保存;

(4)按竣工文件編制辦法要求寫好施工小結;

(5)本工程設立檔案管理員,檔案管理員應參加培訓班的學習,并按業主要求進行竣工資料整理。

(五)主要施工項目的質量保證措施

主要施工項目的質量保證措施詳見下表:

————組織上下級關系

業務指導/合作關系

(六)、工程外觀質量控制措施

1).混凝土工程:混凝土工程外觀質量從以下幾方面進行嚴格控制:

①.混凝土模板要采用高強度甲板制作,并涂刷脫模劑,多次使用的模板在每次使用前將板面的垢物清除。模板在制作時板縫要用豬料灰抹平,并用砂布(紙)打磨平滑。

②.混凝土構件在澆筑剛完成未進入初凝時,要檢查構件的模板是否有出現變形,可以采用經緯儀或拉線的方法檢驗,變形的部位要及時加固支撐進行糾正,使構件邊線平直順暢。構件的頂面要用平水儀進行復核,嚴防構件表面出現起伏

不平,高低不一的現象。

③.為使混凝土表面不出現裂縫,要加強對砼板面的壓光,在混凝土收面時進行第二、三次光面。混凝土構件外露的混凝土表面的鐵件、木楔孔口突出的砂漿等要用磨光機打磨平滑。

④. 凡能夠一次性就可以完成的混凝土構件必須一次性完成澆筑,避免中間出現接縫而影響外觀,確實要分多次施工的構件在拆模后檢查表面是否有施工縫出現,如果有則要進行必要的修飾,使其外觀質量更為美觀。

質量管理體系框架圖

質量控制、管理流程圖

5、確保安全生產的技術組織措施

5.1安全保證體系

本工程按抓生產必須安全的原則,建立健全施工安全管理體系,項目部下設若干個職能部門共同實施本工程的安全管理,具體見安全組織機構圖,并按安全保證措施監控框圖對本工程實施完善的安全管理。

5.2施工安全保證措施

(一)施工安全保證總則

(1)建立健全施工安全管理體系,按管理生產必須安全的原則,項目經理和副經理分別擔任項目施工安全的第一責任人和直接責任人。項目設置專職安全員,工區設置兼職安全員,班組設置安全負責人,確保安全保證措施的層層落實,既有執行者,又有監督者。

(2)樹立“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思想。建立安全學習制度,做好安全宣傳教育工作,提高全體員工的施工安全意識。

(3)各工序開工前要做好安全技術交底工作,所有作業人員必須按《建筑工程操作規程》的有關規定進行施工操作,杜絕一切違章指揮和違章操作。

(4)施工現場按規定設置安全防護措施,人員進入施工現場要按規定使用安全防護用品。

(5)高空作業要設置安全網,安全繩和保險帶。

(6)特種工種人員要持證上崗,禁止無證操作,無證駕駛。

(7)安全領導小組定期對各施工項目進行安全大檢查,不符合要求的堅決要求整改,專職安全員負責日常安全工作與現場管理人員配合,對不安全生產有權制止。

(8)施工現場必須掛有安全宣傳標語和標牌,配備足夠的消防器材,指定專人管理,并保持消防車道的暢通。

(9)氣候影響的特殊時期,做好防臺、防洪工作,制定完整的防備措施計劃,并在三防機構統一指揮下進行搶險救援工作。

(10)搞好現場施工用電,所有電器必須安裝漏電防護開關,夜間施工必須有足夠燈火照明及指定專職電工值班。

(11)成立安全QC小組,對不安全因素進行分析研究,找到切實可行的安全措施,克服不安全因素和隱患。

(二)施工安全保證細則

1、土方開挖中采取的安全措施如下:

A、進場施工道路和場內施工便道要按規定的標準、要求進行修筑、加寬、截彎,并經常進行維護、加固,以利于行車安全。

b、施工通車路面,設置臨時行人道,并用施工圍欄隔離,保證車輛、行人安全通行。主要路口、轉彎處以及施工現場必須設置交通警示和安全宣傳標牌。

c、對于軟基處理路段,需持其沉降較穩定時,才允許通行,進行路基填筑。

d、現場的施工機械設備較多,安排專人進行統一指揮、協調,且進入施工現場的車輛必須慢速行駛,以保證施工順利進行和施工安全。

e、夜間需進行土方作業時,必須配置足夠的燈光照明,并派專人指揮車輛的倒車、卸料、掉頭,以保證施工安全。

f、加強各施工機械設備的維修、保養工作,避免機械設備出現故障而導致交通事故的發生。

2、鋼筋砼施工時采取的安全措施如下:

A、鋼筋焊接時,應注意用電安全,焊機要放在干燥地方,要有可靠的接地裝置,導線絕緣良好,所有電器必須安裝漏電防護開關。

B、支架、腳手架必須進行受力計算,要按審定的施工方案搭設,模板支撐必須牢固可靠。

C、攪拌機應由專人操作,檢修時應切斷電源。

D、使用震動棒應穿膠鞋,濕手不得接觸開關。

附圖:安全組織機構圖

安全標準措施監控圖

6、確保文明施工的技術組織措施

6.1文明施工承諾

我們遵守招標文件之技術規范書中提出的有關文明施工及環境保護的要求,成立本項目部創建文明工地活動領導小組,制訂創建文明工地活動的實施方案和具體措施,爭創“文明施工單位”,做到:

(1)履約信譽好; (2)質量安全好;

(2)料機管理好; (4)隊伍建設好;

(3)環境氛圍好; (6)綜合治理好。

創建文明工地活動領導小組

監督協助 監督協助

6.2做好施工作業區管理

為了維護城市環境,凈化城市空氣,降低噪音及粉塵污染,維護市容環境衛生,我們將實行以人為本的管理,使文明施工管理規范化、制度化,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切實加強建設工程現場文明施工管理。

(1)施工現場主要出入口設置規整、密封的大門,非車輛出入時關閉,實行封閉管理。

(2)設置醒目、整潔的施工標牌,施工許可證等標牌。

(3)公路或通道附近施工現場實行封閉施工;施工現場四周除人員、車輛出入口通道外,其余周邊按業主提供的工程文明施工要求執行。

(4)高空作業時,采用密布安全網進行全封閉施工,并設置安全防護設施。

(5)保證施工現場道路暢通,場地平整,無大面積積水,場內設置連續、暢順的排水系統,并與四周排水系統連接。

(6)基槽開挖施工時,合理設計行車路線,嚴禁外泄污染道路和環境。

(7)現場建筑材料的堆放按照總平面布置指定的區域范圍分類堆放,材料運轉堆放要的專人管理、專人清掃,保持場內整潔。

(8)現場旗鼓相當員一律要佩戴安全帽,掛胸卡施工,非施工人員一律不準擅自進入施工現場。

(9)在場內適當的位置設置宣傳教育欄,進行文明施工管理、安全保證等方面的教育宣傳。

(10)施工用水、電管線要沿線路邊上掛(鋪)設,避免亂拉接現象。

(11)施工現場防火、用電安全、施工機械及余泥外運、散體物料運輸、拌制砼等,嚴格執行國家或地方有關規范、規程和規定,禁止違章行為。

6.3做好環境、環保、衛生管理

(1)工地嚴格遵守文明施工規定,并教育職工自覺遵守環保、環境衛生管理條例。

(2)在施工過程中,確保公共設施的安全,如造成下水道其他地下管線堵塞或損壞,立即組織疏浚或修復。

(3)采取各種措施,限制和降低施工噪音,靠近居住點時,嚴格執行夜間施工的申報審批制度。

(4)工地生活辦公區要保持清潔,每天派專人定期打掃。

(5)施工過程中,如發現文物跡象,采取有效地封閉保護措施,通知文物管理部門處理。

6.4做好生活區后勤場區管理

(1)工地生活后勤區域與施工作業現場域采用圍欄嚴格分隔。

(2)臨時建筑要符合安全、通風、明亮及環境衛生要求。

(3)生活區內專人定時清掃,并確保生活區溝渠暢通。

(4)廚房必須設置在離易燃品不小于20米,廚房內墻鋪貼2米白瓷片,炊事員持證上崗,穿規定的工作服,一切都按市建委文明標準規定執行。

(5)廁所位置要設置合理,遠離食堂,距離30米以上,墻內鋪貼白瓷片,設洗手槽,加蓋化糞池,嚴禁將糞便直接排入下水道和河道,要專人清理,定期噴約,不得有異味,保持清潔衛生。

(6)生活區落實區域包干的安全、防火綜合治理及計生責任人制度,及衛生清除的專責輪值制度。

(7)宿舍內嚴禁打麻將及其他賭博活動和違法行為,嚴禁男女混合及家屬留宿。

(8)在生活區內顯眼處張掛防火、安全警示牌及住宿規定。

(9)工地設置醫務室,負責工地員工的醫療保健,做好防病治病,負責監督檢查食品衛生,防止食物中毒,發現情況及時通知整改。

(10)工地人員按公安及有關部門規定,辦理手續,崗前培訓及安全、紀律法制教育。

(11)工地做好防盜工作,嚴格門衛制度,并防止工地發生群斗事件。

(12)加強民工宿舍的治安巡查,制定突發事件的控制及疏散路線,要培訓民工學會使用防火設施。

(13)積極主動處理好與鄰邊居民、企業等單位的相互合作,睦鄰友好關系,尊重當地村委會及社區各行政主管部門和公安機關,開展“共創文明工地”“創建安全文明村鎮”活動,建“愛民、便民、不擾民”工地。

(14)工程竣工后,按規定在一個月內拆除工地及四周圍欄,安全防護設施,和其他臨時設施,并將工地四周環境清理整治。做到工完、料凈、場地清。

6.5配合環境保護的施工措施

(1)泥漿及余泥外運方案

施工時會產生的大量余泥,施工范圍無法處理,必須及時外運。

a、產生的泥漿應排入儲漿箱,同時及時采用泥漿槽車外運至指定地排放。

b、余泥由合法持有散體物料運輸許可證的運輸隊負責運輸,并按規定棄置。運送余泥的車輛應密封、包扎、覆蓋,盡可能采用密閉式車輛運輸,不得沿途泄漏、遺撒,污染城市的路面;運輸時間盡量安排在夜間車輛稀少時進行。

c、外運泥漿及余泥車輛出工地時必須經洗車槽洗車才能出運。

d、為使泥漿、余泥不污染環境,施工場地內設置專用排污管溝,專人管理,控制排放。

(2)夜間施工及噪音控制措施

a、除搶險搶修的緊急工程外,嚴格執行夜間施工的申報審批制度。

b、確需夜間施工的工程(如連續澆搗砼),必須申報政府有關部門批準,方可夜間施工。

c、夜間進行焊接作業時,為使過往車輛、行人不受強光影響,為安全起見,在密布安全網內設置有效的遮光擋板。

d、施工現場噪音管制是環保的重要一環,將采取一切措施減低施工噪音。

e、為降低噪音,應在所有內燃機上裝上消時器(包括發電機、空壓機、推土機和挖掘機等)。

(3)原有水電設施的維護

a、在進行地面工程時,難免會與周圍原有的排水等管線沖突,在分項工程開工前,我們將采取有效的探測方法探明管線位置及走向,及時聯系改線,維持各管線功能。

b、對于架空線路,如通信、供電、鐵路專用線范圍,我們將采取有效措施進行保護,在電線架空的上空搭設電線保護柵架,使之在施工過程中免于受損或被破壞,確保周圍不受影響。

6.6文明工地平面布置

文明工地平面布置執行建委《廣州市建設工程文明施工標準(試行)》(以下簡稱《標準》)。

a、按《標準》實現文明施工標準化,規范化管理。

b、生活區及后勤區設置標準磚砌圍墻、大門,施工作業區采用施工圍欄封閉,車輛出口設置洗車槽。

c、各工作面施工采取全封閉施工,首層有圍欄,高層有安全網、安全擋板及安全警示牌。

d、生活區內衛生間、廚房、宿舍區按《標準》隔離,材料及機械設施在圍墻內分區合理堆停。

6.7雨季施工的環境保護措施

(1)掌握當地的水文資料,在必要的位置及工作面周圍設置排水明溝,并要隨時檢查清理,以保證排水系統的暢通,以防雨季水浸影響施工進度及質量。

(2)對低洼地段,高填深挖地段和地質不良地段,應盡量避開在雨季施工。

(3)雨季填筑時,應特別注意填料的含水量,如土質過濕,應將其晾至適宜濕度時再用。雨季開挖土方時,在挖土面和工作地點都應隨時保持一定的排水坡度,以便雨后立即復工;如挖掘的土方有地下滲水,雨后場地不能風干時應挖縱橫排水溝或修筑盲溝,將水引出。

(4)盡量將基槽開挖的施工期安排在無雨季節,以保證施工的連續性和各結構層材料強度的形成。

(5)現場應盡量縮短施工時間,各工序緊密銜接。

(6)對于一些關鍵的制約工期的項目,不能因雨停工時,要采取適宜的措施,以充分保證工程的進度、質量及人員安全。可設置雨棚擋雨,對于不宜設置雨棚的位置需澆注砼時,要及時用編織布遮蓋,以保證砼的質量。

(7)合理選擇水泥倉及鋼筋加工棚的位置,并設良好的了防雨設施,以保證雨季期間原材料的正常供給及鋼筋的加工。

(8)雨季時,砂石料的含水量要經常測定,隨時調整砂石料用量及加水量。

(9)雨季施工要注意一切用電設施及施工機具的安全,電箱及電纜的布設按安全規程進行。下雨時盡量避免如構件安裝等復雜工序的帶電作業。

7、確保工期的技術組織措施

7.1.施工進度計劃

本工程工期要求,2011年1月1日計劃開工,2011年2月28日計劃竣工,施工總工期59日歷天。

7.2工期保證措施

為了確保本工程按期完成,我公司將采取下列措施:

1、把該工程列為公司的重點工程,該工程所需的機械、設備、技術人員、勞動力、資金給予優先保證,同時成立一個施工經驗豐富,組織管理能力強,結構合理的項目部領導班子,配備一批優秀的技術、生產骨干,組成一個高質素,高效率的施工隊伍。

2、精心編寫施工組織設計,做到統籌兼顧,保證重點,以保證施工的順利進行,為了保證對施工項目的進度實行計劃控制,首先必須編制合理的總進度計劃。在具體實施中,還需編制周密細致,切實可行的周計劃、月度計劃、季度計劃,以日保周,以周保月,以月保季,強調當天計劃當日完成,維護計劃的嚴肅性,從而達到對施工項目整體進度的控制。

3、建立施工進度計劃實施的組織系統,項目部的各級負責人,從項目經理,部門負責人,技術主管,班組長及其它所屬成員共同組成施工項目進度計劃實施的完整的組織系統,根據工程進度及施工難度,確定工程施工的人員,堅持合理分工與密切協作結合,把有施工經驗,有創新精神,有工作效率的人安排擔負管理重任,各專業隊伍遵循計劃規定的目標去完成任務,項目經理和有關勞動力調配、材料設備、采購運輸等職能部門都按照施工進度規定的要求進行嚴格管理,把計劃分解到部門,落實到個人,層層簽訂承包合同。

4、認真做好施工準備工作,優化施工方案,認真做好施工準備是施工順利進行的根本保證,必須認真做好全場性施工準備(設備、材料、勞動力等),單位工程條件準備(三通一平、測量放樣等),以及分部工程作業條件準備(施工技術交底等)。在施工中,盡量采取流水作業施工方法,組織有節奏、均衡、連續的施工,同時,施工過程中,要根據工程實際情況, 不斷優化完善各項方法,以加快施工時度。

5、加強雨天的施工組織安排,為雨后的施工作好充分準備。

6、采用新材料、新技術、新工藝加快關鍵工程項目的施工速度。

7、搞好與業主、監理及當地群眾的關系,創造一個天時地利人和的施工環境

8、建立獎罰嚴明的經濟制度,廣泛開展“勞動競賽”“流動紅旗設備競賽”活動,激發廣大職工的勞動熱情,提高勞動效率,提前完成任務的,給予重獎,不能按時完成任務的給予重罰,多次完成任務不力者,調離崗位。

9、加強各施工機具的維修、保養工作,配備一定量的備用機械,以防機械故障延誤生產進度。

10、認真把好每一關的施工質量,防止出現返工現象以影響工程工期。

11、技術人員、質檢人員堅守現場,隨時檢查施工質量,及時辦理工序交接手續,保證各道工序連續開展。

8、施工總平面圖

施工平面布置和臨時設施布置

附:施工總平面布置圖

8.1臨時設施

a、利于生產,方便生活,便于管理;

b、不干擾周圍周期農業作業;

c、與所能提供的水電及交通設施條件相適應;

d、不影響當地群眾的生產和生活。

按以上原則,施工生產及生活設施布置見附圖(施工總平面布置圖)。

8.1.1臨時生產設施

臨時生產設施依施工現場布置,設有砼攪拌站、砂石料堆場、水泥庫、物資倉庫,機修車間、鋼筋車間、木工車間、試驗室和構件預制場地,并設置棄土場。施工現場設置試驗室一個,負責常規的試驗和檢測,特殊的試驗和檢測要送至業

主或監理認可的有資質的試驗機構進行,測量及試驗室所需儀器見表。

8.1.2臨時辦公生活設施

為了方便施工管理,擬在本施工段就近處設置生活辦公區及倉庫,此處有機耕路直達,施工用水、電及交通比較方便。

8.2施工便道

進場道路盡量利用已有公路,場內道路可利用原有耕路為主要道路,因施工需要需再修筑臨時便道的,便道路在標高與當地道路標高盡量一致。

8.3水電、電、通訊設備

施工用水、電可通過業主或監理的協助,在工地附近的水電直接從水電網中駁接,電纜(線)沿施工線路架設,根據需要設置一個主降壓變電站及多個配電所,考慮到備用,工地內設置一臺200KW的柴油發電機;生活用水可就近從附近村民直接駁接或采用自打水井供水;至于施工用水,直接抽取周邊其它水塘中水,上述用水均需送當地機構化驗合格后方能使用。為加強聯絡,提高工作效率,項目部設多臺有線電話及移動電話,各個施工管理人員均配置一臺移動電話,方便施工管理聯絡,工地范圍內聯絡采用無線對講機。

9、有必要說明的其他內容

(無內容)

三、項目管理機構配備

1、項目管理機構配備情況表;

項目部施工組織結構

2、注冊建造師(含臨時注冊建造師)簡歷表;

姓名

性別

年齡

職務

職稱

學歷

參加工作時間

擔任項目經理年限

注冊建造師 資格證書編號

在建和已完成工程項目情況

建設單位

項目名稱

建設規模

開、竣工日期

在建或已完

職務

工程質量

3、項目技術負責人簡歷表;

姓名

性別

年齡

職務

職稱

學歷

參加工作時間

擔任技術負責人年限

證書編號

在建和已完成工程項目情況

建設單位

項目名稱

建設規模

開、竣工日期

在建或已完

職務

工程質量

4、其他輔助說明資料;

(無內容)

5、擬分包項目名稱和分包人情況。

(無內容)

推薦訪問: 堤防 水利 通用

【水利堤防工程施工方案(通用4篇)】相關推薦

工作總結最新推薦

N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