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生》是Red Barrels開發的一款動作冒險游戲,于2013年9月4日發行,其續作為《逃生2》。在游戲中,玩家將扮演一位獨立新聞記者,根據某個內部人士的情報,前往巨山精神病院調查事件真相,并由此卷入隱藏其后的恐怖秘密, 以下是為大家整理的關于火災逃生預案3篇 , 供大家參考選擇。
火災逃生預案3篇
一、指導思想
為了保障師生員工的人身安全和學校的公私財產,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公安部關于《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消防安全管理規定》,遵照“消防工作貫徹預防為主、防消結合的方針”,把預防火災放在首位,樹立“天天都是消防日、人人都是消防員”的消防意識,自覺遵守消防法規,積極貫徹落實各項防火措施,切實做好撲救火災的各項準備工作,把防火和滅火有機結合起來,避免和減少因火災造成師生員工生命財產和國家財產的損失。
二、組織機構
(1)領導小組
總指揮:劉麗娟
現場指揮:顧東飛
(2)教室室內指揮組:
成 員:各班班主任
職 責:
組織學生按逃生通道快速有序撤離教室(或火災現場)并帶領學生迅速有序疏散到指定的“安全地帶。班主任要自始至終跟隊,密切關注演練現場,
維護活動紀律,防止意外發生。
(3)場地指揮:韓俊英
成 員:宋愛民(兼攝像)
職 責:撤離時的場地指揮和維持現場紀律
(4)后勤組:
組 長:王梅仙
成 員:范秀芬
職 責:物資準備及傷員救助,做好相關記錄
(5)疏散引導組:
組 長:史春愛
成 員:郭新會及各班班主任
職 責:在樓梯轉彎處維持秩序,協助班主任指揮學生疏散撤離,做好人員和物資的疏散自救工作。
三、演練安排
1.內 容:火災應急疏散演練?
2.對 象:全體師生。
3.時 間:
2014年11月4日上午召開全體教師會議,部署演練方案。正式演練在11月5日上午第二節課課后。
四、演練準備
1.全體教職工明確此次應急演練的任務和注意事項。?
2.演練前班主任上報參演人數并做好學生的安全教育工作,說明注意事項及逃生路線。學習有關火災逃生方法和防火知識,使學生懂得在火災發生時如何科學逃生。班主任安排時間,組織本班學生進行緊急疏散練習,熟悉疏散線路,直到學生操作熟練,強調演練是預防性、模擬性練習。練習期間教育學生做到:?
①認真對待,不走過場;②聽從指揮,有序疏散;
③遇事不慌,頭腦冷清;④積極主動,團結協作。
3.演練前對疏散路線必經之處和到達的“安全地帶”進行實地仔細檢查,對存在問題及時進行整改,消除障礙和隱患,確保線路暢通和安全。
4. 學生疏散時樓梯通道每排通行3人。
五、演練要求
1.各班主任要嚴密組織,認真對待,避免危險情況的發生。注意班級前后門要暢通;發揮中隊干部的作用,班內安排好逃生小組,組長要得力;逃生小組與座次安排要便于有秩序疏散,各班有本班逃生疏散思路。
2.不要驚慌,聽從指揮,服從安排。
3.保持安靜,動作敏捷、規范,嚴禁推拉、沖撞、擁擠。
4.按規定線路疏散,不得串線。
六、演練程序
(一)啟動程序:?
總指揮在學校廣播中宣布:老師們,全體同學,馮莊小學火災應急疏散演練馬上就要開始,請大家做好準備,一分鐘后,總指揮發出“火災警報”信號。
(二)緊急疏散演練
1.每班靠前后門的兩位學生立即把門打開,教師迅速組織學生有秩序出門。
2.學生在老師帶領下有秩序從樓梯向下撤離,并按照預定的疏散路線,俯身、掩鼻迅速撤離到事先指定的地點整隊。
3.撤離后在操場集合,各班班長協助教師清點本班同學人數,并及時上報給班主任。班主任整理并清點本班同學人數,及時上報給現場指揮。
(三)講解滅火器的使用方法
(四)總指揮作總結,演練結束。
火 災 逃 生 演 練 預 案
馮 莊 小 學
2014年11月4日
家庭火災疏散逃生預案
謹記事項:
1、遇事沉著冷靜,切不要亂撞或盲目跳樓。
2、熟悉環境,暗記出口,人只有沉著冷靜,才能想出好辦法。
3、簡易防護,小心煙霧毒氣,宜匍匐式前進。
4、撲滅小火,惠及他人,但要防止引火燒身一旦身上衣服著火,最要緊的是設法先將衣服脫掉,若來不及脫衣,可就地打滾滅火,也可讓他人向身上澆水或用滅火器滅火。還可用濕棉被、濕毯子、濕麻袋等把身上的火包裹起來,使火熄滅,切不要亂跑或用可燃物拍打。
5、被大火封在樓內,緩晃輕拋,尋求外援幫助。充分暴露自己,才能有效拯救自己。
6、辨明逃生方向,迅速撤離,應盡可能往下跑,因為火是向上蔓延的。
7、不入險地,不貪財富,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8、善用通道,不入電梯,高層住戶可滑繩自救
9、跳樓有術,雖損求生
?注意事項:
1、切忌慌亂,判斷火勢來源,采取與火源相反方向逃生。
2、切勿使用升降設備(電梯)逃生
3、切勿返入屋內取回貴重物品。
4、夜間發生火災時,應先叫醒熟睡的人,不要只顧自己逃生,并且盡量大聲喊叫,以提醒其他人逃生。
?
人員分工:
?大人負責辨路,帶領幼兒逃出火場
?婦女準備好急救箱,并將食物與急救箱攜帶出火場
?兒童與老年人互相攙扶下樓梯
?低層住戶首批撤離,發動求救,撥打119、110
高層住戶退至頂樓,等待救援
?
逃生:
?一、避免火、煙之危害
1、以濕毛巾掩口鼻呼吸,降低姿勢,以減少吸入濃煙。
2、于無濃煙的地方,將透明塑料袋充滿空氣套住頭,以避免吸入有毒煙霧或氣體。
3、若逃生途中經過火焰區,應先弄濕衣物或以濕棉被、毛毯裹住身體,迅速通過以免身體著火。
4、煙霧彌漫中,一般離地面三十公分仍有殘存空氣可以利用,可采低姿勢逃生,爬行時將手心、手肘、膝蓋緊靠地面,并延墻壁邊幽緣逃生,以免錯失方向。
5、火場逃生過程中,要一路關閉所有你背后的門,它能減低火和濃煙的蔓延速度。
二、各種逃生方法
1、繩索自救法:
家中有繩索的,可直接將其一端拴在門、窗檔或重物上沿另一端爬下。過
程中,腳要成絞狀夾緊繩子,雙手交替往下爬,并盡量采用手套、毛巾將手保護好。
2、匍匐前進法:
由于火災發生時煙氣大多聚集在上部空間,因此在逃生過程中應盡量將身體貼近地面匍匐或彎腰前進。
3、毛巾捂鼻法
火災煙氣具有溫度高、毒性大的特點,一旦吸入后很容易引起呼吸系統燙傷或中毒,因此疏散中應用濕毛巾捂住口鼻,以起到降溫及過濾的作用。
4、棉被護身法
用浸泡過的棉被或毛毯、棉大衣蓋在身上,確定逃生路線后用最快的速度鉆過火場并沖到安全區域。
5、毛毯隔火法
將毛毯等織物釘或夾在門上,并不斷往上澆水冷卻,以防止外部火焰及煙氣侵入,從而達到抑制火勢蔓延速度、增加逃生時間的目的。
6、被單擰結法
把床單、被罩或窗簾等撕成條或擰成麻花狀,按繩索逃生的方式沿外墻爬下。
7、跳樓求生法
火場切勿輕易跳樓!在萬不得已的情況下,住在低樓層的居民可采取跳樓的方法進行逃生。但要選擇較低的地面作為落腳點,并將席夢思床墊、沙發墊、厚棉被等拋下做緩沖物。
8、管線下滑法
當建筑物外墻或陽臺邊上有落水管、電線桿、避雷針引線等豎直管線時,可借助其下滑至地面,同時應注意一次下滑時人數不宜過多,以防止逃生途中因管線損壞而致人墜落。
9、竹竿插地法
將結實的晾衣桿直接從陽臺或窗臺斜插到室外地面或下一層平臺,兩頭固定好以后順桿滑下。
10、攀爬避火法
通過攀爬陽臺、窗口的外沿及建筑周圍的腳手架、雨棚等突出物以躲避火勢。
11、樓梯轉移法
當火勢自下而上迅速蔓延而將樓梯封死時,住在上部樓層的居民可通過老虎窗、天窗等迅速爬到屋頂,轉移到另一家或另一單元的樓梯進行疏散。
12、衛生間避難法
當實在無路可逃時,可利用衛生間進行避難,用毛巾緊塞門縫,把水潑在地上降溫,也可躺在放滿水的浴缸里躲避。但千萬不要鉆到床底、閣樓、大櫥等處避難,因為這些地方可燃物多,且容易聚集煙氣。
13、火場求救法
發生火災時,可在窗口、陽臺或屋頂處向外大聲呼叫、敲擊金屬物品或投擲軟物品,白天應揮動鮮艷布條發出求救信號,晚上可揮動手電筒或白布條引起救援人員的注意。
14、逆風疏散法
應根據火災發生時的風向來確定疏散方向,迅速逃到火場上風處躲避火焰和煙氣。
15、“搭橋”逃生法
可在陽臺、窗臺、屋頂平臺處用木板、竹竿等較堅固的物體搭在相鄰建筑,以此作為跳板過渡到相對安全的區域。
家庭火災疏散逃生預案
家庭火災疏散逃生預案
謹記事項:
1、遇事沉著冷靜,切不要亂撞或盲目跳樓。
2、熟悉環境,暗記出口,人只有沉著冷靜,才能想出好辦法。
3、簡易防護,小心煙霧毒氣,宜匍匐式前進。
4、撲滅小火,惠及他人,但要防止引火燒身一旦身上衣服著火,最要緊的是設法先將衣服脫掉,若來不及脫衣,可就地打滾滅火,也可讓他人向身上澆水或用滅火器滅火。還可用濕棉被、濕毯子、濕麻袋等把身上的火包裹起來,使火熄滅,切不要亂跑或用可燃物拍打。
5、被大火封在樓內,緩晃輕拋,尋求外援幫助。充分暴露自己,才能有效拯救自己。
6、辨明逃生方向,迅速撤離,應盡可能往下跑,因為火是向上蔓延的。
7、不入險地,不貪財富,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8、善用通道,不入電梯,高層住戶可滑繩自救
9、跳樓有術,雖損求生
?注意事項:
1、切忌慌亂,判斷火勢來源,采取與火源相反方向逃生。
2、切勿使用升降設備(電梯)逃生
3、切勿返入屋內取回貴重物品。
4、夜間發生火災時,應先叫醒熟睡的人,不要只顧自己逃生,并且盡量大聲喊叫,以提醒其他人逃生。
?
人員分工:
?大人負責辨路,帶領幼兒逃出火場
?婦女準備好急救箱,并將食物與急救箱攜帶出火場
?兒童與老年人互相攙扶下樓梯
?低層住戶首批撤離,發動求救,撥打119、110
高層住戶退至頂樓,等待救援
?
逃生:
?一、避免火、煙之危害
1、以濕毛巾掩口鼻呼吸,降低姿勢,以減少吸入濃煙。
2、于無濃煙的地方,將透明塑料袋充滿空氣套住頭,以避免吸入有毒煙霧或氣體。
3、若逃生途中經過火焰區,應先弄濕衣物或以濕棉被、毛毯裹住身體,迅速通過以免身體著火。
4、煙霧彌漫中,一般離地面三十公分仍有殘存空氣可以利用,可采低姿勢逃生,爬行時將手心、手肘、膝蓋緊靠地面,并延墻壁邊幽緣逃生,以免錯失方向。
5、火場逃生過程中,要一路關閉所有你背后的門,它能減低火和濃煙的蔓延速度。
二、各種逃生方法
1、繩索自救法:
家中有繩索的,可直接將其一端拴在門、窗檔或重物上沿另一端爬下。過
程中,腳要成絞狀夾緊繩子,雙手交替往下爬,并盡量采用手套、毛巾將手保護好。
2、匍匐前進法:
由于火災發生時煙氣大多聚集在上部空間,因此在逃生過程中應盡量將身體貼近地面匍匐或彎腰前進。
3、毛巾捂鼻法
火災煙氣具有溫度高、毒性大的特點,一旦吸入后很容易引起呼吸系統燙傷或中毒,因此疏散中應用濕毛巾捂住口鼻,以起到降溫及過濾的作用。
4、棉被護身法
用浸泡過的棉被或毛毯、棉大衣蓋在身上,確定逃生路線后用最快的速度鉆過火場并沖到安全區域。
5、毛毯隔火法
將毛毯等織物釘或夾在門上,并不斷往上澆水冷卻,以防止外部火焰及煙氣侵入,從而達到抑制火勢蔓延速度、增加逃生時間的目的。
6、被單擰結法
把床單、被罩或窗簾等撕成條或擰成麻花狀,按繩索逃生的方式沿外墻爬下。
7、跳樓求生法
火場切勿輕易跳樓!在萬不得已的情況下,住在低樓層的居民可采取跳樓的方法進行逃生。但要選擇較低的地面作為落腳點,并將席夢思床墊、沙發墊、厚棉被等拋下做緩沖物。
8、管線下滑法
當建筑物外墻或陽臺邊上有落水管、電線桿、避雷針引線等豎直管線時,可借助其下滑至地面,同時應注意一次下滑時人數不宜過多,以防止逃生途中因管線損壞而致人墜落。
9、竹竿插地法
將結實的晾衣桿直接從陽臺或窗臺斜插到室外地面或下一層平臺,兩頭固定好以后順桿滑下。
10、攀爬避火法
通過攀爬陽臺、窗口的外沿及建筑周圍的腳手架、雨棚等突出物以躲避火勢。
11、樓梯轉移法
當火勢自下而上迅速蔓延而將樓梯封死時,住在上部樓層的居民可通過老虎窗、天窗等迅速爬到屋頂,轉移到另一家或另一單元的樓梯進行疏散。
12、衛生間避難法
當實在無路可逃時,可利用衛生間進行避難,用毛巾緊塞門縫,把水潑在地上降溫,也可躺在放滿水的浴缸里躲避。但千萬不要鉆到床底、閣樓、大櫥等處避難,因為這些地方可燃物多,且容易聚集煙氣。
13、火場求救法
發生火災時,可在窗口、陽臺或屋頂處向外大聲呼叫、敲擊金屬物品或投擲軟物品,白天應揮動鮮艷布條發出求救信號,晚上可揮動手電筒或白布條引起救援人員的注意。
14、逆風疏散法
應根據火災發生時的風向來確定疏散方向,迅速逃到火場上風處躲避火焰和煙氣。
15、“搭橋”逃生法
可在陽臺、窗臺、屋頂平臺處用木板、竹竿等較堅固的物體搭在相鄰建筑,以此作為跳板過渡到相對安全的區域。
推薦訪問: 逃生 預案 火災上一篇:疫苗接種工作心得體會范文五篇
在偉大祖國73華誕之際,我參加了單位組織的“光影鑄魂”主題黨日活動,集中觀看了抗美援朝題材影片《長津湖》,再一次重溫這段悲壯歷史,再一次深刻感悟偉大抗美援朝精神。1950年10月,新中國剛剛成立一年,
根據省局黨組《關于舉辦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讀書班的通知》要求,我中心通過專題學習、專題研討以及交流分享等形式,系統的對《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進行了深入的學習與交流,下面我就來談一談我個人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是在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相互疊加的大背景下,對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治國理政重大戰略部署、重大理論創造、重大思想引領的系統呈現。它生動記錄了新一代黨中央領導集體統籌兩個
《真抓實干做好新發展階段“三農工作”》是《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中的文章,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在2020年12月28日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的集體學習時的講話。文章指出,我常講,領導干部要胸懷黨和國家工作大
在《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從嘉興南湖中駛出的小小紅船,到世界上最大的執政黨,在中國共產黨的字典里,“人民”一詞從來都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以馬克思主義戰略家的博大胸襟和深謀遠慮,在治國理政和推動全球治理中牢固樹立戰略意識,在不同場合多次圍繞戰略策略的重要性,戰略和策略的關系,提高戰略思維、堅定戰略自信、強化戰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集中展示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相互疊加背景下,如何更好地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而進行的生動實踐與理論探索;對于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
在黨組織的關懷下,我有幸參加了區委組織部組織的入黨積極分子培訓班。為期一周的學習,學習形式多樣,課程內容豐富,各位專家的講解細致精彩,對于我加深對黨的創新理論的認識、對黨的歷史的深入了解、對中共黨員的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共建網上美好精神家園》一文中指出:網絡玩命是新形勢下社會文明的重要內容,是建設網絡強國的重要領域。截至2021年12月,我國網民規模達10 32億,較2020年12月增長4
剛剛召開的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七次全體會議上討論并通過了黨的十九屆中央委員會向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報告、黨的十九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向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工作報告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