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為大家整理的關于神舟十二號返回地球觀后感8003篇 , 供大家參考選擇。
神舟十二號返回地球觀后感8003篇
一場法治與理性的洗禮
觀《十二公民》有感
第 18屆上海國際電影節頒獎典禮于2015年06月20 日舉行,頒獎禮第一次全面公開評審全過程,最終《十二公民》獲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編劇、最佳男主角、最佳男配角五項大獎,成為大贏家。
一部偉大的電影,無需大制作、大場景,亦無耀眼的明星,而是要讓每個觀眾都能從中找到自己的解讀,進而反思現有的生活。《十二公民》成功了。
影片開始,用幾個簡潔的鏡頭陳述了暑期一所政法大學內,未通過英美法課程期末考試的學生迎來補考,組成模擬西方法庭,分別擔任法官、律師、檢察官等角色,審理的正是一樁社會上飽受爭議的“20歲富二代弒父”案。12位學生家長組成了陪審團。這些人來自社會不同階層,有醫生、房地產商、保安、教授、保險推銷員等。他們在聽取學生法庭審理后,將對本案做出最終“判決。這12名陪審員互不相識,但按照規則,他們必須達成一致,才能結束審判。第一輪投票,就有11人認定“富二代”有罪,所有人證物證都指向這一結果的情形下,這位年輕的嫌疑犯離輿論上的死亡只有一步之遙。所有的線索都被逐一討論,隨著審判的進行,疑點出現,每個人背后的故事也浮出水面,最后產生的結果也與一開始舉手表決的局面大相徑庭。
一直讓人好奇的8號陪審員的真實身份在電影的最后一刻才揭曉——人民檢察官!正是他的堅持,案子一步步抽絲剝繭,最后戲劇性反轉,十一個人終被他一個人說服。面對其他陪審員一致意見的壓力,他不為所動,堅持法律,體現了維護法律尊嚴的精神,給熒幕前的觀眾上了一堂生動的法律意識啟蒙課,也引發我們深深的反思。
在當今一個法治理念還未深入人心的時代,網絡卻異常發達的國家,公民往往更愿意利用自己樸素的價值觀來對當事人進行輿論宣判,其實我們每一個人都做過"網絡陪審員",僅僅憑借媒體或者其他人口口相傳的一些片段,就輕易的給當事人"定罪"而不去相信司法機關嚴密的調查和專業的判斷。這部電影就給了我們理性的洗禮,讓我深深地知道何為‘理’,又該如何做到‘理’。
電影向我們展示了目前社會和法治建設存在的問題,希望促使民眾反思現狀,進而提倡法治精神、回歸人性的美好。這或許就是電影《十二公民》給我們的最大啟示。
——楊昆
流浪地球觀后感
2019年2月8日,我和父母一起觀看了由劉慈欣同名小說拍攝成的電影——《流浪地球》。 電影中,因為太陽的急速老化,嚴重威脅人類的安全,世界各國組成了聯合政府,啟動了“流浪地球”計劃。 影片一開始,是計劃啟動前的地球,(這里所謂“計劃啟動前”是指行星發動機啟動前)地面上還像天堂般美好,但計劃啟動后(行星發動機分為兩種,一種是位于地球赤道上的“自轉發動機”,另一種是“推進發動機”),嚴寒籠罩地球,人類都生活在發動機下距地面5500米的地下城中,在經過木星時,由于引力激增,導致發動機出現故障,地球失去了機動能力,逐漸向木星靠近,政府組織了救援隊,全球展開飽和式救援,不惜一切代價,重啟“行星發動機”電影中出現了紅色貨箱的大型運載車,車上是代號“火石”的行星發動機啟動裝置,但還是有地下城被熔巖毀滅,我記得最深的就是“杭州一號”地下城,它最先被巖漿燒熔,行星發動機也毀了。 后來,有人利用電腦程序控制轉向發動機所有的噴射力都轉移到一個噴口上(發動機噴口共有7個),想用發動機火焰點燃木星,引發速度超過1000馬赫(1000倍音速)的巨大沖擊波推開地球,但撞針推不動,一個名叫韓朵朵的少女進行了全球廣播,她說的話使原本心灰意冷的人們重新燃起了希望,火焰距離木星大氣還有5000公里,這時,原本在距離地球十萬公里處伴飛的“領航者”號空間站在分離了休眠模塊后,由劉培強中校(吳京飾演)駕駛著,朝木星撞了上去,爆炸點燃木星,推開了地球,人類得救了。 看這部電影時,地面上僅存的建筑和冰川給了我強大的壓迫感,行星發動機使我感受到了人類的偉大。當地球靠近木星,即將撞上去時,我不禁冷汗直流:“難道繁衍了幾百萬年的人類文明就這樣毀滅了嗎?”后來,各國的救援隊一起推動撞針時,我心中和電影里的人們一樣,燃燒著強烈的希望之火。劉培強犧牲自己,保全同伴后操縱空間站朝著木星撞了上去,我看著這一場面,心中有一種莊嚴的感覺,畢竟他是為了人類的生存,我不禁想向他致敬。 地球被推開,計劃重新回到正軌,我長舒一口氣,有種置死地而后生的舒暢。 這部影片證明,人類只要團結在一起,共同面對困難,沒有什么事是完成不了的。在這里,我勸人們放下自私的心理,一起維護世界的和平。既為人類,也為自己。杭州江南實驗學校613班邵煒康指導老師陳小民
《流浪地球》觀后感作文800字
本文從網絡收集而來,上傳到平臺為了幫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檔,請點擊下載按鈕下載本文檔(有償下載),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順利,萬事如意!
電影,可給人啟示,可讓人深思,可令人感動。看了《流浪地球》這部電影,我的心像是被撞擊了似的猛然觸動,怎樣也無法想象那一天降臨的場景。 在不久的將來,太陽開始不斷膨脹,地球將面臨被氣化的危險。此時的人類卻表現出了前所未有的團結,作出了大膽的想法:攜上地球離開太陽系。這將是一場長達2500年的恢弘計劃,主要分為五個階段。一、剎車階段。人類不惜一切代價建造一萬臺行星發動機,用其巨大推力迫使地球停止自傳。二、逃逸階段。全功率開啟發動機,使地球加速駛離太陽系。三、先流浪階段。利用太陽、木星完成最后加速,駛向新家園。四、后流浪階段。地球駛出太陽系后,發動機全功率開啟,利用500年時間將地球加速到光速的千分之五,然后滑行1300年。接著轉換發動機,用700年進行減速。五、新太陽時代。地球進入新家園比鄰星的軌道,成為比鄰星的衛星。 可現實與計劃總有不同。當地球駛近木星的時候,被木星引力所影響了路線,徑直沖向木星。據計算,將于37小時4分12秒后,撞擊木星。殘酷的事實讓人們絕望不已,紛紛放棄。最終還是劉啟等人堅持下來,不惜以生命做代價,向木星發起沖擊,以反射回的力拯救了地球。 影片中有不少淚點。有劉啟拼命挽救姥爺的急切,有韓朵朵充滿哭腔的懇求,更有劉培強為了兒子駕駛空間站撞向木星的決定。血濃于水的父子親情是全影的情感核心,激情中難免透著些許悲壯。 莫斯說:“讓人類保持理性,是一種奢求。”的確,人在感情面前往往會不計后果。劉培強也是為了劉啟,或許也為了地球,所以才駕駛著空間站去撞木星。要知道,空間站保存著人類受精卵,以及各種人類文化傳承。就算地球毀滅,空間站依然能在宇宙中四處漂泊,人類至少不會馬上滅絕,人類文化傳承也不會丟失。而劉培強此種舉動,就是澆滅了人類心中的希望:劉培強沒有把握一定成功,而后路也沒有了。但對兒子深深的愛,使劉培強毅然決定要嘗試。而對于劉啟來說,自小父親的離家以及父親放棄母親的決定,使二人之間產生了無形的隔閡。并且父親說劉啟抬頭就能望見他,劉啟一直認為這是在騙自己。可當劉培強撞向木星時,那一刻他真的變成了天上的星星,再也無法回來了。那一瞬間,劉啟對劉培強多年的怨恨一下被擊破,他萬分不舍。其實劉啟心中也未必沒有劉培強,只是親情塵封多年,使劉啟對父親下意識排斥。而當心中最深處的感情被生死喚醒,劉啟瘋狂想要挽救劉培強。正是血濃于水,多年父子情中摻雜的水分,又怎么濃得過血脈相連的一個“情”字呢?二人之間的父子親情,讓每一個人為之動容。 《流浪地球》這部電影讓人深思。有科學宇宙的奧秘,有臨危不懼的冷靜,更多的,是感人的親情。
本文從網絡收集而來,上傳到平臺為了幫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檔,請點擊下載按鈕下載本文檔(有償下載),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順利,萬事如意!
推薦訪問: 神舟 觀后感 三篇上一篇:人民警察處分條例題庫(通用3篇)
下一篇:關于黨支部會議記錄模板【五篇】
在偉大祖國73華誕之際,我參加了單位組織的“光影鑄魂”主題黨日活動,集中觀看了抗美援朝題材影片《長津湖》,再一次重溫這段悲壯歷史,再一次深刻感悟偉大抗美援朝精神。1950年10月,新中國剛剛成立一年,
根據省局黨組《關于舉辦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讀書班的通知》要求,我中心通過專題學習、專題研討以及交流分享等形式,系統的對《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進行了深入的學習與交流,下面我就來談一談我個人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是在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相互疊加的大背景下,對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治國理政重大戰略部署、重大理論創造、重大思想引領的系統呈現。它生動記錄了新一代黨中央領導集體統籌兩個
《真抓實干做好新發展階段“三農工作”》是《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中的文章,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在2020年12月28日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的集體學習時的講話。文章指出,我常講,領導干部要胸懷黨和國家工作大
在《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從嘉興南湖中駛出的小小紅船,到世界上最大的執政黨,在中國共產黨的字典里,“人民”一詞從來都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以馬克思主義戰略家的博大胸襟和深謀遠慮,在治國理政和推動全球治理中牢固樹立戰略意識,在不同場合多次圍繞戰略策略的重要性,戰略和策略的關系,提高戰略思維、堅定戰略自信、強化戰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集中展示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相互疊加背景下,如何更好地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而進行的生動實踐與理論探索;對于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
在黨組織的關懷下,我有幸參加了區委組織部組織的入黨積極分子培訓班。為期一周的學習,學習形式多樣,課程內容豐富,各位專家的講解細致精彩,對于我加深對黨的創新理論的認識、對黨的歷史的深入了解、對中共黨員的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共建網上美好精神家園》一文中指出:網絡玩命是新形勢下社會文明的重要內容,是建設網絡強國的重要領域。截至2021年12月,我國網民規模達10 32億,較2020年12月增長4
剛剛召開的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七次全體會議上討論并通過了黨的十九屆中央委員會向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報告、黨的十九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向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工作報告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