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漢語詞匯八年:金志文演唱歌曲八年:晴天寂寞豬小說作品八年:夏曾佑詩作, 以下是為大家整理的關于八年級上冊道德與法治法不可違3篇 , 供大家參考選擇。
八年級上冊道德與法治法不可違3篇
第五課 做守法的公民
5.1《法不可違》教案
三維目標
【知識與技能】
知道什么是違法行為,違法行為的種類,認識行政違法行為和民事違法行為的危害,懂得依法規范自身行為
【過程與方法】
能夠辨別各種違法行為,遠離一般違法行為。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樹立法律意識,增強守法觀念,警惕身邊的違法行為。
【重點】
違法行為的種類。
【難點】
警惕身邊的違法行為。
教學過程:
【新課導入】
閱讀材料
2018年1月3日,中央紀委網站發布消息, 陜西省副省長馮新柱涉嫌嚴重違紀,目前正接受組織審查。
師:近年來,我國反腐力度不斷加大,2017年10月18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十九大報告中指出,要奪取反腐敗斗爭壓倒性勝利,這些都深刻反映了誰都不能違法,違了法就要受到追究和制裁,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學習《法不可違》。
【合作探究】
知識點一 違法無小事
1.法律的規范作用
[活動設計]閱讀教材P46運用你的經驗
[問題思考](1)小勤為什么會被送到派出所?
(2)這樣的事情可以避免嗎?
答案提示:(1)因為小勤做了違反法律的事情,其行為屬于違法行為。
(2)可以,要做到不違法,就要了解什么是違法,知道當做什么,不應當做什么。
教師點撥:法律作為一種行為規范,是最剛性的社會規則,不違法是人們行為的底線。
2.違法行為的含義與分類
[活動設計]閱讀教材P47探究與分享
[問題思考]上述行為是不是違法行為?屬于哪一類違法行為?
答案提示:是違法行為,鏡頭一中朱某拾得他人財物拒不歸還,違反了《物權法》,侵害了蘇某的財產所有權,屬于民事違法行為。鏡頭二中李某等人擾亂體育場秩序,違反了《治安管理處罰法》,屬于行政違法行為。鏡頭三中趙某搶劫,侵害了他人人身權利和財產所有權,違反了《刑法》,屬于刑事違法行為。
教師點撥:(1)違法行為的含義:出于過錯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危害社會的行為。(2)分類:根據違反法律的類別,違法行為分為民事違法行為、行政違法行為、刑事違法行為。
3.一般違法行為和犯罪
[活動設計](1)閱讀教材P47探究與分享
(2)閱讀下面表格
(3)閱讀P48相關鏈接
[問題思考](1)以“對社會的危害程度”分類,違法行為又可以分為哪幾種?
(2)從“承擔的法律責任”角度分析,你有什么收獲?
教師點撥:可分為一般違法行為和犯罪,民事違法行為和行政違法行為對社會的危害相對輕微,稱為一般違法行為;刑事違法行為是違法行為中最嚴重的一種,通常就是我們所說的犯罪。無論是一般違法還是犯罪,都要承擔法律責任。
知識點二 警惕身邊的違法行為
1.行政違法行為
[活動設計](1)閱讀教材P49探究與分享
(2)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 《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二十五條第一款規定,散布謠言,謊報險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擾亂公共秩序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處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輕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
[問題思考]你自己或身邊有人做過這些事嗎?
答案提示:有過。比如向過往車輛投擲石塊、與同學發生矛盾毆打同學、故意損毀公用設施等。
教師點撥:生活中,最常見的行政違法行為就是違反治安管理處罰法的行為。違反治安管理處罰法的行為是指擾亂公共秩序,妨害公共安全,侵犯人身權利、財產權利,妨害社會管理,具有社會危害性,尚不夠刑事處罰的行為。
2.民事違法行為
[活動設計]閱讀教材P50探究與分享
[問題思考]以上行為違法嗎?說說你的理由。
答案提示:上述行為違法,理由:鏡頭一中賣方收款卻只發一半貨物,沒有依法履行合同義務,造成對方損失,要承擔違約責任。鏡頭二中侵犯了公民肖像權。鏡頭三中侵害了作者著作權。
教師點撥:民法用規定權利和義務的方式來規范平等的社會成員之間的關系。侵犯他人民事權利或者沒有依法履行合同義務,都是較為典型的民事違法行為。
3.遵章守法
[活動設計]閱讀教材P52拓展空間
[問題思考]公安機關為什么要處罰小王?這對你有何啟示?
答案提示:小王的寵物常夜里吠叫,侵害了鄰居的權益,違反了治安管理處罰法,是行政違法行為。啟示: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要自覺遵規守法,在行使自己合法權益的同時,不能損害他人的合法權益。
教師點撥:遵章守法是社會和諧的保證。我們要認識一般違法行為的危害,自覺依法規范自己的行為。
本課小結:
本節課我們了解了違法行為及其種類,知道了身邊的一些行政違法行為和民事違法行為,希望各位同學增強守法觀念,嚴格遵守相關法律規定。在社會交往中,我們要依法從事民事活動,既要維護自己的權益,又要尊重他人的權益,共同努力促進社會的健康和諧發展。
板書設計:
1 教學分析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知道什么是違法行為,違法行為的種類,認識行政違法行為和民事違法行為的危害,懂得依法規范自身行為
能力目標
能夠辨別各種違法行為,遠離一般違法行為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樹立法律意識,增強守法觀念,警惕身邊的違法行為
【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違法行為的種類。
教學難點:警惕身邊的違法行為。
2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多媒體展示材料)2016年7月4日,天津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一審以受賄罪、非法獲取國家秘密罪和濫用職權罪三罪并罰,對全國政協原副主席、中共中央統戰部原部長令計劃宣判執行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并處沒收個人全部財產。
令計劃受到法律的懲罰說明了什么?
教師講述:說明了誰都不能違法,違了法就要受到追究和制裁。在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新時代,尊法守法是我們的共同追求和自覺行動。今天我們來學習第五課第1課時:法不可違。
二、新課講授
(一)法律的規范作用
1.閱讀教材P46“運用你的經驗”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了解什么是違法行為及其導致得結果,增強學生用法律的眼光辨識自己行為的能力,增強法治意識,做到不違法。具有開啟下文的作用。
2.角色扮演:由學生分別扮演不同角色,以小品的形式表演出來,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3.小勤為什么會被送到派出所?
提示:小勤的行為雖然不是主觀故意,但客觀上其行為已經違法。
4.這樣的事情可以避免嗎?
提示:可以,了解法律,學習法律,懂法守法就可以避免。
教師總結:無論做什么事,都要有法律意識,不能違法。法律是最剛性的社會規則,不違法是人們行為的底線。
(二)違法行為的含義
活動一:認識違法行為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在對比分析三種行為的不同表現、危害程度及所受處罰,了解違法行為的類別及其特點;了解治安管理處罰法、民法、刑法對相關違法行為的處罰;幫助學生認識到違法的后果及其必然受到的處罰,增強學生的法治意識;培養學生的比較、分析和歸納能力。
1.閱讀教材P47“探究與分享”
2.分組對三種不同的情形進行討論:這些行為有哪些不同的影響?對社會產生了哪些危害?觸犯了何種法律?怎么才能解決問題?
提示:朱某拾到蘇某的手表拒不返還,違反了物權法,給蘇某造成了財產損失,被法院判決限期歸還蘇某的手表;
李某等人的行為違反了治安管理處罰法,破壞了體育館的公共秩序,被公安機關予以警告處罰;
趙某的行為觸犯了刑法,影響了社會的穩定,被人民法院判處有期徒刑。
3.分享交流:在日常生活中,還有哪些類似的事例?學生是如何看待的?(學生討論回答)
教師總結:違法行為是指出于過錯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危害社會的行為。根據違反法律的類別,違法行為分為民事違法行為、行政違法行為、刑事違法行為、違憲行為。
(三)違法行為與法律責任
活動二:認識違法行為與法律責任(承接教材P47“探究與分享”,多媒體展示表格)
情 景
對社會的危害程度
違反的法律
承擔的法律責任
所屬違法類別
一
較 輕
物權法
(民法)
民事責任
民事違法行為
二
較 輕
治安管理處罰法(行政法規)
行政處分或行政處罰
行政違法行為
三
嚴 重
刑法
刑事責任
刑事違法行為
1.根據“對社會的危害程度”,違法行為又可以分為哪幾種?
2.從“承擔的法律責任”來看,我們可以得出什么結論?
教師總結:民事違法行為和行政違法行為對社會的危害相對輕微,稱為一般違法行為;刑事違法行為是違法行為中最嚴重的一種,通常稱為犯罪。無論是一般違法還是犯罪,都要承擔法律責任。
(一)警惕和遠離行政違法行為
活動一:警惕身邊的行政違法行為
設計意圖:選取的三個案例中的情形都是中學生在生活中常見的或可能遇到的。旨在使學生初步了解治安管理處罰法規定的違法行為的具體內容,使學生對治安管理違法行為及其法律責任由進一步認識,認識其危害性,并在生活中加強防范。
1.閱讀教材P49“探究與分享”
2.你自己或者身邊有人做過這些事嗎?(學生討論后回答)
提示:三個案例分別對應治安管理處罰法中規定的三類違反治安管理的行為:鏡頭一適用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二十五條(屬于擾亂公共秩序的行為);
鏡頭二適用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三十五條(屬于妨害公共安全的行為);
鏡頭三適用治安管理處罰法第四十三條(屬于侵犯人身權利、財產權利的行為)。
教師強調:謊報險情制造混亂行為,是指行為人為了達到某種目的或需要,明知沒有發生險情,而故意編造實際不存在的危險情況,向有關部門報告,以此引起社會混亂、擾亂正常的社會秩序的行為。這里所說的險情是指水災、火災、車禍、地震、塌方、匪警、疫情等危急情形。比如為了尋開心,無事撥打匪警、火警電話,造成消防車、警車徒勞奔忙,干擾這些部門正常工作秩序,甚至影響正常出警和搶險。這種行為無論是否達到目的,均違反治安管理處罰條例,要受到治安處罰。
教師補充:《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三十五條: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處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輕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
(一)盜竊、損毀或者擅自移動鐵路設施、設備、機車車輛配件或者安全標志的。(二)在鐵路線路上放置障礙物,或者故意向列車投擲物品的。(三)在鐵路線路、橋梁、涵洞處挖掘坑穴、采石取沙的。(四)在鐵路線路上私設道口或者平交過道的。
《治安管理處罰法》第四十三條中規定:毆打他人的,或者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處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輕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但是如果把對方打成輕傷,就會受到刑事處罰。
教師總結:我們可能想不到,謊報險情、破壞鐵路封閉網、毆打他人等行為都是違反治安管理處罰法的行政違法行為。
(二)警惕和遠離民事違法行為
1.閱讀教材P50“探究與分享”
2.上述行為違法嗎?會受到哪些處罰?
教師講述:鏡頭一中賣方不履行合同,給買方造成財產上的損失,賣方的信譽度降低,影響雙方繼續進行合作。我國《合同法》第一百零七條規定:“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的,應當承擔繼續履行、采取補救措施或者賠償損失等違約責任。”
鏡頭二中照相館侵犯了對方的肖像權。《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一百條規定:公民享有肖像權,未經本人同意,不得以營利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第一百二十條規定:公民的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受到侵害的,有權要求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并可以要求賠償損失。
鏡頭三中出版社侵犯了作者的著作權。《著作權法》第四十七條:有下列侵權行為的,應當根據情況,承擔停止侵害、消除影響、賠禮道歉、賠償損失等民事責任:(一)未經著作權人許可,發表其作品的。
這三則事例都屬于侵犯公民權利的民事違法行為。民法用規定權利和義務的方式來規范平等的社會成員之間的關系。侵犯他人民事權利或者沒有依法履行合同義務,都是較為典型的民事違法行為。
3.通過前面的學習,我們了解了行政違法行為和民事違法行為,我們如何遠離這些違法行為呢?
教師總結:(1)我們要認識一般違法行為的危害,自覺依法規范自己的行為。(2)在社會生活中,我們要分清是非,增強守法觀念,嚴格遵守治安管理的法律規定。(3)在社會交往中,我們要依法從事民事活動,積極防范民事侵權行為和合同違約行為,既要維護自己的權益,又要尊重他人的權益,促進社會健康和諧發展。
三、課堂總結
本節課我們了解了違法行為及其種類,知道了身邊的一些行政違法行為和民事違法行為,懂得了違法無小事,要警惕身邊的違法行為,增強守法觀念,自覺規范自己的行為。
3 板書設計
法不可違
4 教學反思
本節課學習法不可違,在了解違法行為種類的基礎上重點認識身邊的行政違法行為和民事違法行為,法律名詞較多,通過作比較、分析案例等方式進行區分,有助于學生理解。可以在學習本課前要求學生查閱相關的法律條文,為了解各類違法行為的表現作好鋪墊。
第五課 做守法的公民
第1課時 法不可違
一、學習目標
1.知道什么是違法行為,能區分違法行為的種類。
2.認識行政違法行為和民事違法行為的危害,懂得依法規范自身行為。
3.能夠辨別各種違法行為,遠離一般違法行為。
二、自主預習
1.法律是 的社會規則,不違法是人們行為的底線。
2. 是指出于過錯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危害社會的行為。
3.根據違反法律的類別,違法行為分為 違法行為、 違法行為和 違法行為。
4. 用規定權利和義務的方式來規范平等的社會成員之間的關系。
三、合作探究
有同學認為:“小錯不斷,大錯不犯”是不會走上犯罪道路的。
四、隨堂演練
1.違法行為是指( )
A.被逮捕判刑的
B.違反刑法的行為
C.不履行法律規定的義務或做出法律所禁止的行為
D.違反社會主義道德的行為
2.家長和學校應教育未成年人不得有下列行為中的( )
①曠課、夜不歸宿 ②打架斗毆、辱罵他人 ③謹慎交友 ④收聽、觀看淫穢的音像制品、書刊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3.遠離不良誘惑最積極的態度和方法是( )
A.培養良好的興趣愛好
B.專時專用法
C.積極參加健康有益的集體活動,多與同學交流心得體會,筑起心理防御的堤壩
D.請人監督法
4.下列行為屬于一般違法行為的是( )
A.以暴力脅迫或者其他方法搶劫公私財物的行為
B.違反城市管理法規的行為
C.學生未按時交作業的行為
D.毆打他人而導致死亡的行為
5.八年級(2)班同學學習了“法不可違”的相關知識后,分小組進行了課堂討論。同學們的下列發言正確的是( )
A.未成年人一旦沾染不良行為,必定會走向違法犯罪道路
B.如果違法情節輕微,可以不承擔法律責任
C.違法不一定犯罪,犯罪一定違法
D.一般違法行為和犯罪都具有社會危害性,都應受刑罰處罰
6.生活在現代社會,不違法是人們行為的底線。堅持底線思維要求,防微杜漸,防范于未然。下列選項符合底線思維要求的是( )
A.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
B.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
C.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
D.一枝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
【答案】
二、自主預習
1.最剛性 2.違法行為 3.民事 行政 刑事 4.民法
三、合作探究
(1)一般違法與犯罪,二者之間有著必然聯系。它們之間都是危害社會的行為,它們?之間沒有不可逾越的鴻溝。有一般違法行為的人,如果不改正,發展下去可能導致犯罪。許多犯罪都是從小毛病開始的,有錯不改,越陷越深,最終墜入犯罪的深淵。?
(2)“小錯不斷,大錯不犯”的思想是危險的,小錯可能是大錯的開始,犯大錯往往是從犯小錯發展而來的。一個人如果不加強思想道德修養,不注意防微杜漸,就有可能從犯小錯發展到違法犯罪。????
(3)青少年要從小樹立法律意識,增強法律觀念,自覺遵紀守法,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好公民。
四、隨堂演練
1.C 2.A 3.C 4.B 5.C 6.C
在偉大祖國73華誕之際,我參加了單位組織的“光影鑄魂”主題黨日活動,集中觀看了抗美援朝題材影片《長津湖》,再一次重溫這段悲壯歷史,再一次深刻感悟偉大抗美援朝精神。1950年10月,新中國剛剛成立一年,
根據省局黨組《關于舉辦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讀書班的通知》要求,我中心通過專題學習、專題研討以及交流分享等形式,系統的對《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進行了深入的學習與交流,下面我就來談一談我個人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是在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相互疊加的大背景下,對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治國理政重大戰略部署、重大理論創造、重大思想引領的系統呈現。它生動記錄了新一代黨中央領導集體統籌兩個
《真抓實干做好新發展階段“三農工作”》是《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中的文章,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在2020年12月28日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的集體學習時的講話。文章指出,我常講,領導干部要胸懷黨和國家工作大
在《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從嘉興南湖中駛出的小小紅船,到世界上最大的執政黨,在中國共產黨的字典里,“人民”一詞從來都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以馬克思主義戰略家的博大胸襟和深謀遠慮,在治國理政和推動全球治理中牢固樹立戰略意識,在不同場合多次圍繞戰略策略的重要性,戰略和策略的關系,提高戰略思維、堅定戰略自信、強化戰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集中展示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相互疊加背景下,如何更好地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而進行的生動實踐與理論探索;對于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
在黨組織的關懷下,我有幸參加了區委組織部組織的入黨積極分子培訓班。為期一周的學習,學習形式多樣,課程內容豐富,各位專家的講解細致精彩,對于我加深對黨的創新理論的認識、對黨的歷史的深入了解、對中共黨員的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共建網上美好精神家園》一文中指出:網絡玩命是新形勢下社會文明的重要內容,是建設網絡強國的重要領域。截至2021年12月,我國網民規模達10 32億,較2020年12月增長4
剛剛召開的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七次全體會議上討論并通過了黨的十九屆中央委員會向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報告、黨的十九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向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工作報告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