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國是一個漢語詞語,意思是熱愛自己的國家, 以下是為大家整理的關于愛國人士的愛國事跡簡短4篇 , 供大家參考選擇。
愛國人士的愛國事跡簡短4篇
【篇一】愛國人士的愛國事跡簡短
侯寶璋,字又我,安徽鳳臺人,中國病理學先驅者,醫學教育家,著名愛國民主人士。1920年畢業于齊魯大學醫學院并留校工作。曾留學美國、德國、英國。任齊魯大學醫學院病理學系教授、主任,齊魯大學醫學院代院長;香港大學醫學院病理系教授、主任、代院長;全國政協四屆委員會委員等職。著有《實用病理組織學》、《中國解剖學史》、《中國糖尿病史》、《中國牙醫史》、《中國天花病史》、《瘧疾史》等專著及論文五十余篇。
英國科學家、胚胎生物化學創始人、中國科技史研究專家李約瑟在《中國科學技術史》序言中指出:侯寶璋是本書作者當時在中國巡回研究中國科技史所尊重和倚靠的病理學家、解剖學家和醫學史學家。
1979年版、1999年版《辭海》關于侯寶璋辭條指出:侯寶璋30年代發表了我國第一部《病理組織學圖譜》,在肝臟病與腫瘤研究方面作出了貢獻,提出并證明了華支睪吸蟲寄生與肝癌發生的關系。60年代和英國卡梅倫(roy cameron)教授合著《膽汗性肝硬變》。他對考古學及中國醫學史也有研究,發表有關論述十余篇。
一、石中寶璋 人中騏驥
古代齊魯因杏壇弦歌、稷下先生等的流風余韻,故有蘇轍我生本西南,為學慕齊魯這般感慨;至近代新式教育西風東漸,xx出現了中國最老的大學之一齊魯大學。齊魯大學尤以醫科見長;齊大醫學院培養了中國最早的一批醫生和醫藥學家,侯寶璋是濟濟多士中的杰出代表。幼年侯寶璋的文化啟蒙是私塾先生。侯寶璋少時即心懷桑弧蓬矢,立志做大事。他作別家人,獨自步行至懷遠,索性到當地一所慈善機構:教會辦的民康醫院化驗室幫工學技,一面謀生一面學習。境遇的驅使竟使侯寶璋與醫學結下不解緣,并鄭重選擇了自己一生的醫學生涯。本篇文章來自資料管理下載。侯寶璋卓爾不群的品性和求知若渴的精神,使民康醫院負責人大為感動,決定由醫院留用并保送他入含美學校學習。畢業后又被保送至南京金陵大學預備班。在金陵大學學習期間,侯寶璋因參加學潮與若干同學一起被校方列入開除名單,但校方宣布:若認罪悔過,便可復學。侯寶璋是有不屈不侮、敢作敢當骨氣的;他堅持認為申張正義,維護公理,清白無辜,沒有罪過;寧肯失學也不違心伏罪。因此被校方開除。侯寶璋義無反顧地再一次回到民康醫院化驗室。他白天勤懇工作,深夜發憤自學,朝乾夕惕,夙夜匪懈。1916年由民康醫院借給侯寶璋少量的錢,再一次保送他入學至北平協和醫學校,之后入齊魯大學醫學院學習。被褐懷玉的侯寶璋勤勉奮勵,品學兼優,而生活方面則含辛茹苦,自律簡樸,夏天只有一件背心,晚上洗凈涼干白天穿;冬天也只有一件薄被,別人送來衣物,他概婉言謝絕。1919年5月巴黎和會喪權辱國的消息傳來,侯寶璋如切膚之痛,義憤填膺,5月4日,北京學生集會抗議并游行示威。濟南學生迅速聲援,侯寶璋積極參加了齊魯大學外爭國權,內懲國賊的學生游行示威請愿活動,激情投身五四愛國運動。1920年,侯寶璋以秀出班行的成績和人品畢業于齊魯大學醫學院并留校工作。1931年9•18事變后日本侵略者吞并東北又入侵華北,長城戰爭爆發。侯寶璋迅即組織戰地救護醫療隊,自報奮勇、不顧危險親自奔赴喜峰口等戰區支援軍民抗日工作,救治傷病人員。1937年7•7事變后,侯寶璋隨齊魯大學遷校蓉城,他雖為國民政府教育部特聘教授,但生活甚為清苦;在抗戰困難時期,侯寶璋盡其可能從經濟上幫助困難學生,有時是隱名向困難學生提供學費,是他們得以繼續學業。1938年正為抗日戰爭動蕩和艱苦階段,侯寶璋以公而忘私和獻身醫學的精神親赴貴陽,參加貴陽醫學院籌建并擔任病理學科研教學工作。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東南亞各國相繼淪陷,大批華人子弟背井離鄉,流亡各地。侯寶璋熱心奔走有關慈善機構,負責與教會合作安置了大批青年到大后方就讀。道遠知驥,世偽知賢。侯寶璋為人休聲美譽,守身如玉。老舍初到成都及從美國回北京經香港均住侯寶璋家中;老舍作品在美國出版事宜的信函、匯款,都是從美國寄給香港大學侯寶璋,再由他轉北京老舍收。
二、醫學翹楚 學科巨擘
病理學是研究病因、發病過程及病變本質和規律的科學,是醫學的基礎學科。我國秦漢時期的《黃帝內經》、隋代巢元方的《諸病源候論》、南宋時期宋慈的《洗冤集錄》等對病理學的發展作出了很大貢獻。中醫與西醫病理學兩千多年中按照各自模式發展。近現代科學意義上的病理學在中國的發軔肇始于西醫學的東漸西被。1934年,侯寶璋著由中華醫學會編譯部出版的《實用病理組織學》是中國病理學的肇端之作,是近現代科學意義上中國病理學的嚆矢。由r. w. raven主編癌百科全書二卷中肝癌病理學一章為侯寶璋專著;他與英國肝病理學權威cameron教授合著《病理學專論》系列的《膽汁性肝硬變》專著于1961年在倫敦出版。侯寶璋對中華分支睪吸蟲與二級膽管性肝癌關系研究、肝汁性肝硬變研究、絨毛膜癌研究、鼻咽癌研究、黑熱病研究及中國醫學史研究等都有重要的學術貢獻。1941年,侯寶璋發現一例來自山區的黑熱病患兒,便兩次在暑期翻山越嶺,路遠迢迢到四川西北部地區實地調查,研究黑熱病傳染媒介白蛉子的分布和利什曼原蟲感染流行病學。在抗日戰爭極端困難條件下,侯寶璋以堅持開展科學研究的執著精神,為齊魯大學醫學院倡導學術風氣做出了榜樣。他的研究成果見諸美、英、日本等病理學雜志。侯寶璋的學術成就使他在國際病理學界享有盛名和聲譽。1948年,侯寶璋接受英國政府教育部聘請出任香港大學二戰結束復校后第一任中國籍的病理學教授兼病理學系主任;1958年他被選為倫敦腫瘤學會第七屆委員會執行委員;1960年當選東京第二屆國際防癌會議主席團成員;1961年香港大學授予他榮譽科學博士學位,他被推薦為英國皇家學會病理學會終身委員;他是美國病理學會會員;香港當局醫務部病理學顧問。1963年1月26日,從香港回到北京的侯寶璋出席全國科學技術協會舉辦的春節聯歡晚會,受到了劉少奇、鄧小平、董必武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接見;國家主席劉少奇首先與侯寶璋親切握手致意。一同受到接見的其他著名科學家還有竺可楨、吳有訓、華羅庚、錢三強、錢學森、鄧稼先、黃家駟等。1964年12月27日,毛澤東、劉少奇、周恩來、朱德、鄧小平、宋慶齡等親切接見了侯寶璋等出席全國政協第四屆全國委員會第一次全體會議的各位委員。1967年,侯寶璋逝世后,cancer癌雜志、英國醫學雜志(brit. med. j.)等均在顯著位置發表了悼念文章。
三、學貫中西 一代宗工
爾將識真理,真理必釋爾;齊魯雄藩泱泱大風,汲外存中,灌輸新知發揚科學,為國造英雄,齊大校訓校歌營造了那個時代齊大醫學院黌門學人科學救國的精神和為國成才立業的氛圍。1921年齊魯大學成立醫學編譯部,醫學院各科教授、主任兼編譯委員會委員。剛畢業留校工作一年的侯寶璋嶄露頭角,作為青年教師中佼佼者參加了醫學編譯部工作;是年4月齊大醫學院創辦《齊魯醫刊》,侯寶璋兼任編輯。該刊是現代醫學的淵藪和《中華醫學雜志》的前身,聲迄四海,影響甚大。1926年,侯寶璋赴任美國芝加哥大學留學,繼之赴德國柏林大學留學,在ludwig pick教授指導下進行病理學的深造和研究;1932年齊大學報改版更名為《齊大季刊》,侯寶璋兼任編輯委員會委員,為六編委之一;1934年,侯寶璋獲羅氏基金資助赴倫敦大學熱帶病研究所留學并進行研究工作。回國后任齊魯大學醫學院病理學系教授、主任。1946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后,他接到美國國務院的邀請,赴美國講學;1947年又應英國文化委員會的邀請,赴英國講學。侯寶璋還是一位杰出的國學學者,尤其對中國醫學史研究前無古人,自成一家。開西醫學之風后,能用現代醫學病理學科學觀研究中國醫史著述斐然的學者,惟侯寶璋斗南一人。他醫史研究的一項工作是在卷帙浩繁的歷代文獻典籍中搜尋有關疾病的記載和描述,黃卷青燈,博觀經典,進而用現代醫學作出科學結論。如《為司馬相如的病下一診斷(中國糖尿病史)》(1942),侯寶璋研究了文獻記載的西漢辭賦家司馬相如的病狀,認為司馬相如身患糖尿病。他還把歷代著名詩人描寫瘧疾病狀的詩輯錄成冊,獨辟先河,開物成務。侯寶璋有關中國醫學史研究的論文和《實用病理組織學》專著現珍藏陳列于香港醫學博物館展覽廳、xx大學博物館第二展廳等處。侯寶璋是一位文理貫通、博學多才的病理學家和醫學教育家。他與齊魯大學文學院諸教授時相過從,攀今覽古,成金蘭之契,如老舍、顧頡剛、錢穆、吳金鼎,商承祚等。他善于以醫學切磋文學藝術,又以文化研究醫學。科學與藝術的相互鑒借和溝通使侯寶璋還與關山月、黎雄才、趙望云等成為笙磐同音、心照神交,彼此汲取精神創作營養的契友。關山月曾在《羊城晚報》撰文道:侯寶璋教授善于從畫面構思和筆法上提出獨到的見解,而使畫家從中獲益良多。1986年,關山月為侯老逝世二十周年賦詩一首,懷念侯寶璋教授:亂世逢知己,蓉城誼最親。多才為世重,濡沫見情真。博學兼迷畫,崇文更愛人。春晴思故舊,聞笛倍傷神。吟詩思人,茲情茲意,可見侯寶璋的博學多才、崇文愛人不僅在醫學界,而且在文化界所確立的地位。侯寶璋以經師人師、道業出眾聞名。他善于把博學、慎思、審問、明辨、篤行的教育思想精湛地融會于教學之中,而俾眾受用終生。他精通中國古典文學,就某種復雜的病理理論和現象,他可以駕輕就熟地用一、二句諺語、典故加以精辟概括,畫龍點睛,揭示真諦,使學生豁然開朗,觸類旁通,深為師生稱道。在抗日戰爭時期的成都華西壩,南京金陵大學、金陵女子文理學院(金女大)、齊魯大學以及燕京大學集聚同一校園上課。一天下課前一二分鐘,侯寶璋忽來興致,笑對學生說:我有一聯,請君試對,上聯為:金男大,金女大,男大當婚,女大當嫁,齊大非偶。學生們擊節稱賞,凝思默慮。此事被《新民報》記者披露公開征對,便有幾則應征聯相對。校名聯諸類俯拾即是,病理學家侯寶璋深厚文化功力略見一斑。
四、如珪如璋 赤心報國
1937年蘆溝橋事變后抗日戰爭全面爆發。齊大醫學院及齊魯醫院在當時國內規模可觀;各學院教授工作、生活條件優越,安居樂業。校方就是否遷校問題舉棋不定。齊大董事長孔祥熙主張:為了國家利益和抗日大局,也為齊魯大學的榮譽,齊大應遷校四川。當時包括侯寶璋在內的齊大醫學院諸位教授已接到有關醫院、大學的邀請,或留守濟南,不隨學校入川。大搬遷,蜀道難,教學科研醫療生活條件毫無保障地遷徙辦學將何等艱辛。侯寶璋卻毅然決然地在抗日戰爭那極端艱難困苦的非常時期與齊魯大學同在。他負責組織齊大醫學院師生和重要設備儀器標本的轉移工作,與大家患難與共、同甘共苦。威望素著、令聞嘉譽的侯寶璋對齊大醫學院師生確實起到了穩定、凝聚人心的中流砥柱作用,他作為著名教授入川也對齊大醫學院的學術地位起到了維護和加強的作用。抗日戰爭勝利后,侯寶璋應邀赴美國、英國講學。美國及臺灣學術機構和大學向他發出了聘請,但他均未應允,他選擇了香港大學。1949年10月1日,中國四萬萬五千萬同胞從此站立起來,侯寶璋歡欣鼓舞,他心系北京。1952年,侯寶璋將次子侯健存由香港大學送回內地工作,參加祖國社會主義醫學衛生建設事業。1955年,侯寶璋組織香港大學英籍教授代表團訪問了北京,受到了周恩來總理的親切接見。1957年,侯寶璋第二次到北京參加了第一屆中華全國病理學會成立大會和中華醫學會年會,并作學術報告。翌年,經侯寶璋安排促成國際著名病理學家、腫瘤病理學權威韋禮士教授(prof. r. a. willis)訪華。在1960年前后,應國家衛生部和中華醫學會的邀請,侯寶璋第三次赴內地進行病理學學術合作與交流活動。1962年,正值國家暫時困難時期,侯寶璋由英國管轄地區香港回到社會主義祖國北京。本篇文章來自資料管理下載。為了排除敵對勢力的阻撓和臺灣特務的加害,絕對保證侯寶璋的生命安全,周恩來總理親自作了縝密周到的安排;侯健存從英國回國協助;由新華社香港分社和內地專人負責。侯氏父子是在夜間由海路護送至澳門,并得到澳門知名人士馬萬祺等親自臂助,經拱北海關進入內地。在侯寶璋未安全順利進入內地前,新華社香港分社將周恩來總理已親自簽署的任命侯寶璋為北京中國醫科大學副校長的電稿暫作保密。侯寶璋的歸來對海外僑胞和國際醫學界產生了積極的作用和廣泛的影響。侯寶璋抵廣州后受到陶鑄、張治中等熱烈歡迎和接待。他在接受《人民日報》、《光明日報》、新華通訊社記者采訪時表示要將余生貢獻給祖國。回到北京后,周恩來、鄧穎超接見了侯寶璋及家人,并在中南海西花廳設家宴款待。陳毅、童小鵬、費彝民在座。周恩來尊稱侯寶璋為侯老;總理說:侯老,對你們在這個困難時期回來,我十分飲佩!我們閉關自守多年,對外面科技發展、進步很少了解,侯老這次回來可以引進醫學新科技,引進人才。侯寶璋歸來時為我國訂購了一批先進的科研儀器設備,帶回了多年收集的珍貴的實驗標本及數百份圖片資料;他一手建立起了當時國內先進的分子病理學實驗室。侯寶璋參加社會活動中也包括了文學藝術欣賞與收藏。老舍曾為侯寶璋贈詩一首:余錢買字畫,斗室傲云煙;心悅為珍品,神游樂自然。又題道:幼我兄與予有同嗜,余錢輒換字畫,悅心則取,不以真偽年代多自縈繞。侯寶璋對祖國文化遺產愛護備至,竭盡所能,省吃儉用,收藏了大量流散海外的陶瓷、書畫、善本古籍等珍貴文物。他從香港回北京后將其鐘愛之物先后分五批盡贈國家故宮博物院珍藏。傾其有而付出,又傾其有貢獻祖國,這就是侯寶璋這位杰出愛國知識分子貽厥后人的盛德懿范。
【篇二】愛國人士的愛國事跡簡短
愛國人士學成回國的事跡
1.竺可楨,中國科學院院士,氣象地理學家。我國近代地理學和近代氣象學的奠基人。1910年,竺可楨考取了去美國留學的公費生。他感到農業與氣象有密切關系,因此就到哈佛大學研究院地學系學習氣象專業,一心想為發展祖國的農業生產出力。竺可楨學成回國后,深入地進行臺風研究和農業研究,他的這些卓越成果,奠定了我國氣象科學的重要基石,也為我國的農業生產做出了巨大貢獻。 2.(錦城梁園獨不愛,了卻羅庚愛國情)?? 著名數學家華羅庚在1946年應聘到美國講學,很受學術界器重。當時,美國的伊利諾大學以一萬美元的年薪,與他訂立了終身教授的聘約。華羅庚的生活一下子舒適起來了,不僅有了小洋樓,大學方面還特地給他配備了四名助手和一名打字員。新中國成立后,一些人總以為華羅庚在美國已功成名就,生活優裕,是不會回來的了。然而,物質、金錢、地位并沒有能羈絆住他的愛國之心。1950年2月,華羅庚毅然放棄了在美國“闊教授”的待遇,沖破重重封鎖回到祖國。途經香港時,他寫了一封《告留美同學的公開信》,抒發了他獻身祖國的熱情。他滿腔熱忱地呼吁:“為了國家民族,我們應當回去!”“錦城雖樂,不如回故鄉;梁園雖好,非久留之地。”
3.“兩彈元勛”鄧稼先在美國獲得博士學位時,年僅26歲,有人稱其為娃娃博士,其才華可見一斑。鄧稼先在獲得學位的第九天回國,從事國防科研工作。別說出名,她妻子許鹿希都不知道他去了哪里,在做什么,但后來全世界都知道中國有了核武器。
4.85歲高齡的中國火箭控制系統專家、導彈控制系統研究領域創始人之一的梁思禮,從小受其父梁啟超憂國憂民思想的耳濡目染,樹立報國思想,在新中國成立前,放棄在美國的發展機會,毅然回國開創航天事業。在梁思禮的主持下,將中國的導彈事業和航天事業從一無所有,發展到了如今的屹立于世界之巔。
5.1931年“九一八”事變日本帝國主義侵占中國東北神圣領土的侵略行徑,強烈 地 激起廣大中國人民尤其是青年學生的愛國熱情,掀起了聲勢浩大的抗日救國運動。為了挽救災難深重的祖國,為了使中華民族強大起來,很多愛國青年遠涉重洋赴歐、美學習航空,回國后克服重重困難,以極大的愛國熱情辦航空系科,來造就中國的航空科技人才。
【篇三】愛國人士的愛國事跡簡短
愛國人士的資料
(一):
堂堂正正地說自我是中國人——李小龍
李小龍,在60年代時,國人地位不高,很多演員總是淡化自我的中國人身份,李小龍卻以身為中國人為榮,堂堂正正地說自我是中國人,最經典的一句話是電影《精武門》中的“中國人,不是病夫”,帶動了香港電影的一片愛國熱潮,我們熟悉的《霍元甲》就是那個時代的電影。
(二):
吉鴻昌的愛國故事
1931年9月21日,矢志抗日的吉鴻昌將軍被蔣介石逼迫下,到國外“考察實業”。船到美國,吉鴻昌就接二連三地遭到意想不到的刺激,如那里的頭等旅館不接待中國人,而對日本人卻奉若神明。有一次,吉鴻昌要往國內郵寄衣物,郵局職員竟說世界上已經不存在中國了,吉鴻昌異常憤怒,剛要發作,陪同的使館參贊勸道:“你為什么不說自我是日本人呢?只要說自我是日本人就可受到禮遇。”吉鴻昌當即怒斥:“你覺得當中國人丟臉嗎,可我覺得當中國人光榮!”為抗議帝國主義者對中國人的歧視,維護民族尊嚴,他找來一塊木牌,用英文在上方寫上:“我是中國人!”
在國外,吉鴻昌利用記者的采訪,以事實揭露了日本侵略中國的種種罪行,并斥責英國縱容日本侵略中國和蔣介石對日妥協的丑惡行徑。
(三):
徐悲鴻:我代表我的祖國
1919年到1927年,我國著名的畫家徐悲鴻在歐洲留學。那時,中國留學生在外國不僅僅經濟上困難,政治上也很受歧視。有個我國學生向徐悲鴻挑釁(xìn)說:“中國人愚昧無知,生來就是當亡國奴的材料,即使把你們送到天堂去深造,也成不了才!”徐悲鴻被激怒了,他斬釘截鐵地說:“我代表我的祖國,你代表你的國家,等學習結業的時候,再看到底誰是人才,誰是蠢材!”
從此,徐悲鴻懷著為中華民族爭光的滿腔激情,刻苦努力,爭分奪秒,經常到羅浮宮、凡爾賽等巴黎各大博物館,臨摹世界名作,一去就是一整天,不到閉館的時候不出來。
有志者事竟成,徐悲鴻進入巴黎國立高等美術學院的第一年,他的畫受到法國藝術家的好評。在幾次競賽考試中,他都取得了第一名。1924年,他的油畫在巴黎展出,轟動了美術界,那個向他挑戰的外國學生,不得不承認自我是個失敗者。愛國詩人屈原
屈原,。出身楚國貴族,年青時就表現出杰出的才能,做了楚懷王的左徒,協助懷王籌劃國家大事,發布政令;對外接待各國使者,處理外交事務,很得懷王信任。這樣就招來一些人的妒嫉。他的政敵上官大夫在懷王面前造他的謠,說屈原居功自傲,連懷王也不放在眼里,懷王就怒而疏遠了屈原。
當時在戰國“七雄”中,最強大的是秦、齊、楚三國,“合縱”、“連橫”的斗爭十分激烈,最后誰能取勝,就由這三國的內政外交的得失來決定。屈原在楚國內政上主張選賢任能,勵精圖治,企圖建立一個理想的如堯舜禹湯時代的社會;在外交上則主張聯齊合縱對抗強秦。由于懷王疏遠了他,屈原這些正確的主張都未能實行。懷王是個昏庸的君主,在秦惠王的離間和誘惑下,接連上當,斷絕了和齊國的聯盟關系,結果損兵折將,丟失土地,國勢漸漸衰弱下來。秦昭王繼位后,提出和楚通婚,約懷王相會,屈原極力勸阻懷王不要再上當。但懷王在其幼子子蘭的慫恿下還是去了,結果遭到秦國的武力劫持,死在秦國。懷王的長子頃襄王繼位,令尹子蘭和上官大夫等人又在頃襄王面前構陷屈原,頃襄王一怒之下把屈原流放到江南。
屈原晚年在沅水、湘水流域長期過著流放生活,眼看祖國日益衰弱,即將被秦滅亡,自我報效君王的抱負不得施展,憂心如焚,無日可了,寫了超多抒發憂憤的詩作,最后在絕望中投汨羅江自盡。
(四):
詹天佑為國不計名與利
近代科學先驅、著名工程師詹天佑,在國內一無資本、二無技術、三無人才的艱難局面面前,滿懷愛國熱情,受命修建京張鐵路。他以忘我的吃苦精神,走遍了北京至張家口之間的山山嶺嶺,只用了500萬元、4年時間就修成了外國人計劃需資900萬元、需時7年才能修完的京張鐵路。前來參觀的外國專家無不震驚和贊嘆。當時,美國有所大學為表彰詹天佑的成就,決定授予他工科博士學位,并請他參加儀式。但是,詹天佑正擔負著另一條鐵路的設計任務,因而毅然謝絕了邀請。他這種為國家不為個人功名的精神,贏得了國內外的稱贊。
鄭成功收復臺灣
早在1624年,荷蘭殖民主義就派兵侵占了我國領土臺灣,實行了極端野蠻殘酷的統治,臺灣人民英勇地同侵略者進行斗爭。1661年,在東南沿海領導抗清斗爭的鄭成功,率領戰船350多艘,將士25000多人,包圍了臺灣,經過9個月的激戰,荷蘭總督被迫簽訂投降書,帶領殘兵敗將,灰溜溜地滾出臺灣。臺灣又回到祖國懷抱。
(五):
錢學森
“中國人為什么不能干!”
遠在1950年,被外國人稱為“能抵五個師”的錢學森博士,已是美國大學的終身教授和實驗中心主任。他配備有世界第一流搞科研的技術設備,享有十分優裕的生活條件。如果從追求個人的科研成果來說,那真是“得天獨厚”。但他毅然沖破美國的種種阻撓,回到祖國,在“一窮二白”的土地上創造中國人的火箭、導彈事業。有人問他為什么歸心似箭,他說:“因為我是一個中國人,我的事業在中國,我的歸宿在中國。”有人問他中國既無人才又無設備,搞火箭導彈能行嗎?他回答是:“外國人能干的,中國人為什么不能干!”錢學森的誓言實現了,中國衛星上天了,洲際導彈能夠同外國“比武”了
吳玉章維護國家尊嚴
老革命家吳玉章,年輕時東渡日本留學。1904年元旦,因清朝末年中國貧弱,日本帝國看不起中國,在懸掛的國旗中,故意不掛中國國旗。為維護國家和民族的尊嚴,吳玉章挺身而出,代表留日學生向學校當局嚴正提出:務必立即向中國學生道歉并糾正錯誤,否則,就要舉行罷課和絕食以示抗議。學校當局在中國愛國留學生的強大壓力下,只得認錯道歉。
(六):
邱少云
邱少云四川銅梁人。1949年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1951年參加中國人民志愿軍入朝作戰,任志愿軍第15軍29師87團9連戰士。在抗美援朝戰爭中,曾參加了第五次戰役、1952年秋季戰術性反擊作戰。1952年11月11日,邱少云所在連隊在朝鮮平康前線反擊391高地作戰中擔負突擊任務,并奉命于夜間在距敵60米的山腳下潛伏,以待次日傍晚發起突襲。12日11時,他的潛伏地不幸被敵盲目發射的燃燒彈擊中。為了不暴露部隊的整個行動計劃,邱少云忍受烈火燒身的巨痛,在5個小時的時間里一動不動,直至犧牲。他以自我的生命換取了此次作戰的勝利。當晚反擊部隊順利攻占391高地,全殲守敵1個加強連。英雄的名字被永遠鐫刻在391高地主峰的石壁上萬古留存。
(七):
王二小
王二小,中國少年抗日英雄。1929年生于河北省淶源縣上莊村。抗日戰爭時期,王二小的家鄉是八路軍抗日根據地,經常受到日本鬼子的“掃蕩”,王二小是兒童團員,他常常一邊在山坡上放牛,一邊給八路軍放哨。1942年10月25日(農歷9月16日),日本鬼子又來“掃蕩”,走到山口時迷了路。敵人看見王二小在山坡上放牛,就叫他帶路。王二小裝著聽話的樣貌走在前面,為了保衛轉移躲藏的鄉親,把敵人帶進了八路軍的埋伏圈。突然,四面八方響起了槍聲,敵人明白上了當,就氣急敗壞地用刺刀挑死了王二小。機智勇敢的小英雄王二小,就這樣被日本侵略者殘酷地殺害了,犧牲在淶源縣狼牙口村,年僅13歲。正在這時候,八路軍從山上沖下來,消滅了全部敵人。
(八):
毅然回國華羅庚
大數學家華羅庚,從生活待遇優厚的英國回到抗日烽火到處燃燒的祖國,不為金錢和學位,回國后用心參加抗日救國運動。1950年,他已經成為國際知名的第一流數學家,并被美國伊里諾大學聘為終身教授,但他毅然帶領全家回到剛解放的祖國。
數學家蘇步青著名數學家蘇步青早年留學日本,1931年獲得博士學位。日本不少名牌大學以高薪聘請他,但他想到出國留學是為了祖國掌握科學,就一一辭謝,毅然回國。回國后,他在浙江大學執教,竟一連四個月領不到工資,窮得連飯都難吃飽,而當時日本的帝國大學還答應他保留半年的工資。貧賤難移愛國心,蘇步青毫無再去日本之意。抗日戰爭爆發后,日本帝國大學又打電報,請他前去任教。出于民族大義,他一口回絕道:“我要留在自我的祖國。祖國再窮,我也要為她奮斗,為她服務!
(九):
以自我的生命為部隊開辟了前進的道路——董存瑞
1948年5月25日,我軍攻打隆化城的戰斗打響。董存瑞所在連隊擔負攻擊國民黨守軍防御重點隆化中學的任務。他任爆破組組長,帶領戰友接連炸毀4座炮樓、5座碉堡,勝利完成了規定的任務。連隊隨即發起沖鋒,突然遭敵一隱蔽的橋型暗堡猛烈火力的封鎖。部隊受阻于開闊地帶,二班、四班接連兩次對暗堡爆破均未成功。董存瑞挺身而出,向連長請戰:“我是共產黨員,請準許我去!”毅然抱起炸藥包,沖向暗堡,前進中左腿負傷,頑強堅持沖至橋下。由于橋型暗堡距地面超過身高,兩頭橋臺又無法放置炸藥包。危急關頭,他毫不猶豫地用左手托起炸藥包,右手拉燃導火索,高喊:“為了新中國,沖啊!”碉堡被炸毀,董存瑞以自我的生命為部隊開辟了前進的道路,年僅19歲。
(十):
抗日英雄楊靖宇
楊靖宇,1926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年底回確山從事農民運動。1927年4月領導確山農民暴動,5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大革命失敗后,組織秋收起義,任當地農民革命軍總指揮。失敗后到開封、洛陽等地從事秘密工作。曾三次被捕入獄,堅貞不屈。1929年春到東北,化名張貫一,任中共撫順個性支部書記。在撫順又兩次入獄,備受日本警察署的嚴刑拷打,始終不承認自我是共產黨員和從事的活動。
日軍看到抗聯勢力的不斷壯大,感到十分恐懼,在1938年下半年調集重兵對抗聯進行“圍剿”,并以萬元巨金懸賞楊靖宇頭顱。1940年初的50多天里,楊靖宇率抗聯戰士與日軍作戰40多次,在日軍的瘋狂“圍剿”下,抗聯陷入困境,幾乎彈盡糧絕,戰士們只好以草根、樹皮充饑,甚至將衣中棉絮掏出來吞咽。日軍曾千方百計誘其投降,但楊靖宇堅定地表示:“為了中華民族的解放事業,頭顱不惜拋掉,熱血能夠噴灑,而忠貞不二的意志是不可動搖的。”
1940初,他被日軍圍困,身負重傷,啃不動樹皮,只能將棉衣里的棉花和著冰雪吞下去充饑。日軍勸降不成,便放亂槍,年僅35歲的楊靖宇壯烈犧牲。殘忍的日軍剖開他的遺體,當看到他的胃里只有野草和棉絮時,這些被楊靖宇帶領的抗日聯軍弄得焦頭爛額的侵略者全呆住了。在冰天雪地的長白山密林中,支撐著楊靖宇與敵人戰斗的力量是對祖國的一腔熱愛之情。
鄧世昌獻身大海的英雄事跡自古以來,犧牲在戰場上,一向是愛國軍人引以自豪的志向。個性是那些明知死在眼前仍勇敢赴難的人,更令人崇敬。在中日甲午海戰中犧牲的鄧世昌就是這樣的人。
鄧世昌是我國最早的一批海軍軍官中的一個,是清朝北洋艦隊中“致遠”號的艦長。他有強烈的愛國心,常對士兵們說::“人誰無死?但愿我們死得其所,死得值!”1894年,中國和日本之間爆發了甲午戰爭。鄧世昌多次表示:如果在海上和日艦相遇,遇到危險,我就和它同沉大海!
這年9月的一天,日本艦隊突然襲擊中國艦隊,一場海戰打響了,這就是黃海大戰。戰中,中國擔任指揮的旗艦被擊傷,大旗被擊落,鄧世昌立即下令在自我的艦上升起旗幟,吸引住敵艦。他指揮的致遠號在戰斗中最英勇,前后火炮一齊開火,連連擊中日艦。日艦包圍過來,致遠號受了重傷,開始傾斜,炮彈也打光了。鄧世昌感到最后時刻到了,對部下說:“我們就是死,也要壯出中國海軍的威風,報國的時刻到了!”他下令開足馬力向日艦吉野號沖過去,要和它同歸于盡,這大無畏的氣概把日本人嚇呆了。
可不幸的是,致遠號在前進中中了魚雷,船體爆炸,沉入海底。200多名官兵獻出了自我寶貴的生命。
【篇四】愛國人士的愛國事跡簡短
徐悲鴻:我代表我的祖國
1919年到1927年,我國著名的畫家徐悲鴻在歐洲留學。那時,中國留學生在外國不僅經濟上困難,政治上也很受歧視。有個外國學生向徐悲鴻挑釁(xìn)說:“中國人愚昧無知,生來就是當亡國奴的材料,即使把你們送到天堂去深造,也成不了才!”徐悲鴻被激怒了,他斬釘截鐵地說:“我代表我的祖國,你代表你的國家,等學習結業的時候,再看到底誰是人才,誰是蠢材!”
從此,徐悲鴻懷著為中華民族爭光的滿腔激情,刻苦努力,爭分奪秒,經常到羅浮宮、凡爾賽等巴黎各大博物館,臨摹世界名作,一去就是一整天,不到閉館的時候不出來。
有志者事竟成,徐悲鴻進入巴黎國立高等美術學院的第一年,他的畫受到法國藝術家的好評。在幾次競賽考試中,他都取得了第一名。1924年,他的油畫在巴黎展出,轟動了美術界,那個向他挑戰的外國學生,不得不承認自己是個失敗者。
?愛國詩人屈原
屈原(約公元前340—前278年),。出身楚國貴族,年青時就表現出杰出的才能,做了楚懷王的左徒(官名),協助懷王籌劃國家大事,發布政令;對外接待各國使者,處理外交事務,很得懷王信任。這樣就招來一些人的妒嫉。他的政敵上官大夫在懷王面前造他的謠,說屈原居功自傲,連懷王也不放在眼里,懷王就怒而疏遠了屈原。
當時在戰國“七雄”中,最強大的是秦、齊、楚三國,“合縱”、“連橫”的斗爭非常激烈,最后誰能取勝,就由這三國的內政外交的得失來決定。屈原在楚國內政上主張選賢任能,勵精圖治,企圖建立一個理想的如堯舜禹湯時代的社會;在外交上則主張聯齊合縱對抗強秦。由于懷王疏遠了他,屈原這些正確的主張都未能實行。懷王是個昏庸的君主,在秦惠王的離間和誘惑下,接連上當,斷絕了和齊國的聯盟關系,結果損兵折將,丟失土地,國勢漸漸衰弱下來。秦昭王繼位后,提出和楚通婚,約懷王相會,屈原極力勸阻懷王不要再上當。但懷王在其幼子子蘭的慫恿下還是去了,結果遭到秦國的武力劫持,死在秦國。懷王的長子頃襄王繼位,令尹子蘭和上官大夫等人又在頃襄王面前構陷屈原,頃襄王一怒之下把屈原流放到江南。
屈原晚年在沅水、湘水流域長期過著流放生活,眼看祖國日益衰弱,即將被秦滅亡,自己報效君王的抱負不得施展,憂心如焚,無日可了,寫了大量抒發憂憤的詩作,最后在絕望中投汨羅江自盡。
抗日英雄楊靖宇
楊靖宇(1905-1940), 1926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年底回確山從事農民運動。1927年4月領導確山農民暴動,5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大革命失敗后,組織秋收起義,任當地農民革命軍總指揮。失敗后到開封、洛陽等地從事秘密工作。曾三次被捕入獄,堅貞不屈。1929年春到東北,化名張貫一,任中共撫順特別支部書記。在撫順又兩次入獄,備受日本警察署的嚴刑拷打,始終不承認自己是共產黨員和從事的活動。
日軍看到抗聯勢力的不斷壯大,感到十分恐懼,在1938年下半年調集重兵對抗聯進行“圍剿”,并以萬元巨金懸賞楊靖宇頭顱。1940年初的50多天里,楊靖宇率抗聯戰士與日軍作戰40多次,在日軍的瘋狂“圍剿”下,抗聯陷入困境,幾乎彈盡糧絕,戰士們只好以草根、樹皮充饑,甚至將衣中棉絮掏出來吞咽。日軍曾千方百計誘其投降,但楊靖宇堅定地表示:“為了中華民族的解放事業,頭顱不惜拋掉,熱血可以噴灑,而忠貞不二的意志是不可動搖的。”
1940初,他被日軍圍困,身負重傷,啃不動樹皮,只能將棉衣里的棉花和著冰雪吞下去充饑。日軍勸降不成,便放亂槍,年僅 35歲的楊靖宇壯烈犧牲。殘忍的日軍剖開他的遺體,當看到他的胃里只有野草和棉絮時,這些被楊靖宇帶領的抗日聯軍弄得焦頭爛額的侵略者全呆住了。在冰天雪地的長白山密林中,支撐著楊靖宇與敵人戰斗的力量是對祖國的一腔熱愛之情。
鄧世昌獻身大海的英雄事跡
? ??自古以來,犧牲在戰場上,一直是愛國軍人引以自豪的志向。特別是那些明知死在眼前仍勇敢赴難的人,更令人崇敬。在中日甲午海戰中犧牲的鄧世昌就是這樣的人。
? ??鄧世昌是我國最早的一批海軍軍官中的一個,是清朝北洋艦隊中“致遠”號的艦長。他有強烈的愛國心,常對士兵們說::“人誰無死?但愿我們死得其所,死得值!”1894年,中國和日本之間爆發了甲午戰爭。鄧世昌多次表示:如果在海上和日艦相遇,遇到危險,我就和它同沉大海!
? ??這年9月的一天,日本艦隊突然襲擊中國艦隊,一場海戰打響了,這就是黃海大戰。戰中,中國擔任指揮的旗艦被擊傷,大旗被擊落,鄧世昌立即下令在自己的艦上升起旗幟,吸引住敵艦。他指揮的致遠號在戰斗中最英勇,前后火炮一齊開火,連連擊中日艦。日艦包圍過來,致遠號受了重傷,開始傾斜,炮彈也打光了。鄧世昌感到最后時刻到了,對部下說:“我們就是死,也要壯出中國海軍的威風,報國的時刻到了!”他下令開足馬力向日艦吉野號沖過去,要和它同歸于盡,這大無畏的氣概把日本人嚇呆了。
可不幸的是,致遠號在前進中中了魚雷,船體爆炸,沉入海底。200 多名官兵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
以自己的生命為部隊開辟了前進的道路——董存瑞
1948年5月25日,我軍攻打隆化城的戰斗打響。董存瑞所在連隊擔負攻擊國民黨守軍防御重點隆化中學的任務。他任爆破組組長,帶領戰友接連炸毀4座炮樓、5座碉堡,勝利完成了規定的任務。連隊隨即發起沖鋒,突然遭敵一隱蔽的橋型暗堡猛烈火力的封鎖。部隊受阻于開闊地帶,二班、四班接連兩次對暗堡爆破均未成功。董存瑞挺身而出,向連長請戰:“我是共產黨員,請準許我去!”毅然抱起炸藥包,沖向暗堡,前進中左腿負傷,頑強堅持沖至橋下。由于橋型暗堡距地面超過身高,兩頭橋臺又無法放置炸藥包。危急關頭,他毫不猶豫地用左手托起炸藥包,右手拉燃導火索,高喊:“為了新中國,沖啊!”碉堡被炸毀,董存瑞以自己的生命為部隊開辟了前進的道路,年僅19歲。
王二小
王二小,中國少年抗日英雄。1929年生于河北省淶源縣上莊村。抗日戰爭時期,王二小的家鄉是八路軍抗日根據地,經常受到日本鬼子的“掃蕩”,王二小是兒童團員,他常常一邊在山坡上放牛,一邊給八路軍放哨。1942年10月25日(農歷9月16日),日本鬼子又來“掃蕩”,走到山口時迷了路。敵人看見王二小在山坡上放牛,就叫他帶路。王二小裝著聽話的樣子走在前面,為了保衛轉移躲藏的鄉親,把敵人帶進了八路軍的埋伏圈。突然,四面八方響起了槍聲,敵人知道上了當,就氣急敗壞地用刺刀挑死了王二小。機智勇敢的小英雄王二小,就這樣被日本侵略者殘酷地殺害了,犧牲在淶源縣狼牙口村,年僅13歲。正在這時候,八路軍從山上沖下來,消滅了全部敵人。
邱少云
邱少云(1931年--1952年)四川銅梁人。1949年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1951年參加中國人民志愿軍入朝作戰,任志愿軍第15軍29師87團9連戰士。在抗美援朝戰爭中,曾參加了第五次戰役、1952年秋季戰術性反擊作戰。 1952年11月11日,邱少云所在連隊在朝鮮平康前線反擊391高地作戰中擔負突擊任務,并奉命于夜間在距敵60米的山腳下潛伏,以待次日傍晚發起突襲。12日11時,他的潛伏地不幸被敵盲目發射的燃燒彈擊中。為了不暴露部隊的整個行動計劃,邱少云忍受烈火燒身的巨痛,在5個小時的時間里一動不動,直至犧牲。他以自己的生命換取了此次作戰的勝利。當晚反擊部隊順利攻占391高地,全殲守敵1個加強連。
英雄的名字被永遠鐫刻在391高地主峰的石壁上萬古留存。
毅然回國華羅庚
大數學家華羅庚,從生活待遇優厚的英國回到抗日烽火到處燃燒的祖國,不為金錢和學位,回國后積極參加抗日救國運動。1950年,他已經成為國際知名的第一流數學家,并被美國伊里諾大學聘為終身教授,但他毅然帶領全家回到剛解放的祖國。
數學家蘇步青
著名數學家蘇步青早年留學日本,1931年獲得博士學位。日本不少名牌大學以高薪聘請他,但他想到出國留學是為了祖國掌握科學,就一一辭謝,毅然回國。回國后,他在浙江大學執教,竟一連四個月領不到工資,窮得連飯都難吃飽,而當時日本的帝國大學還答應他保留半年的工資。貧賤難移愛國心,蘇步青毫無再去日本之意。抗日戰爭爆發后,日本帝國大學又打電報,請他前去任教。出于民族大義,他一口回絕道:“我要留在自己的祖國。祖國再窮,我也要為她奮斗,為她服務!
吉鴻昌的愛國故事
1931年9月21日,矢志抗日的吉鴻昌將軍被蔣介石逼迫下,到國外“考察實業”。船到美國,吉鴻昌就接二連三地遭到意想不到的刺激,如那里的頭等旅館不接待中國人,而對日本人卻奉若神明。有一次,吉鴻昌要往國內郵寄衣物,郵局職員竟說世界上已經不存在中國了,吉鴻昌異常憤怒,剛要發作,陪同的使館參贊勸道:“你為什么不說自己是日本人呢?只要說自己是日本人就可受到禮遇。”吉鴻昌當即怒斥:“你覺得當中國人丟臉嗎 ,可我覺得當中國人光榮!”為抗議帝國主義者對中國人的歧視,維護民族尊嚴,他找來一塊木牌,用英文在上面寫上:“我是中國人!”
在國外,吉鴻昌利用記者的采訪,以事實揭露了日本侵略中國的種種罪行,并斥責英國縱容日本侵略中國和蔣介石對日妥協的丑惡行徑。
堂堂正正地說自己是中國人——李小龍
李小龍,在60年代時,國人地位不高,很多演員總是淡化自己的中國人身份,李小龍卻以身為中國人為榮,堂堂正正地說自己是中國人,最經典的一句話是電影《精武門》中的“中國人,不是病夫”,帶動了香港電影的一片愛國熱潮,我們熟悉的《霍元甲》就是那個時代的電影。
鄭成功收復臺灣
早在1624年,荷蘭殖民主義就派兵侵占了我國領土臺灣,實行了極端野蠻殘酷的統治,臺灣人民英勇地同侵略者進行斗爭。1661年,在東南沿海領導抗清斗爭的鄭成功,率領戰船350多艘,將士25000多人,包圍了臺灣,經過9個月的激戰,荷蘭總督被迫簽訂投降書,帶領殘兵敗將,灰溜溜地滾出臺灣。臺灣又回到祖國懷抱。
?錢學森
?“中國人為什么不能干!”??
?遠在1950年,被外國人稱為“能抵五個師”的錢學森博士,已是美國大學的終身教授和實驗中心主任。他配備有世界第一流搞科研的技術設備,享有非常優裕的生活條件。如果從追求個人的科研成果來說,那真是“得天獨厚”。但他毅然沖破美國的種種阻撓,回到祖國,在“一窮二白”的土地上創造中國人的火箭、導彈事業。有人問他為什么歸心似箭,他說:“因為我是一個中國人,我的事業在中國,我的歸宿在中國。”有人問他中國既無人才又無設備,搞火箭導彈能行嗎?他回答是:“外國人能干的,中國人為什么不能干!”錢學森的誓言實現了,中國衛星上天了,洲際導彈可以同外國“比武”了。
吳玉章維護國家尊嚴
? ??老革命家吳玉章,年輕時東渡日本留學。1904年元旦,因清朝末年中國貧弱,日本帝國看不起中國,在懸掛的國旗中,故意不掛中國國旗。為維護國家和民族的尊嚴,吳玉章挺身而出,代表留日學生向學校當局嚴正提出:必須立即向中國學生道歉并糾正錯誤,否則,就要舉行罷課和絕食以示抗議。學校當局在中國愛國留學生的強大壓力下,只得認錯道歉。
推薦訪問: 愛國人士 愛國 簡短上一篇:一年級入隊前教育美篇范文五篇
在偉大祖國73華誕之際,我參加了單位組織的“光影鑄魂”主題黨日活動,集中觀看了抗美援朝題材影片《長津湖》,再一次重溫這段悲壯歷史,再一次深刻感悟偉大抗美援朝精神。1950年10月,新中國剛剛成立一年,
根據省局黨組《關于舉辦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讀書班的通知》要求,我中心通過專題學習、專題研討以及交流分享等形式,系統的對《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進行了深入的學習與交流,下面我就來談一談我個人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是在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相互疊加的大背景下,對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治國理政重大戰略部署、重大理論創造、重大思想引領的系統呈現。它生動記錄了新一代黨中央領導集體統籌兩個
《真抓實干做好新發展階段“三農工作”》是《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中的文章,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在2020年12月28日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的集體學習時的講話。文章指出,我常講,領導干部要胸懷黨和國家工作大
在《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從嘉興南湖中駛出的小小紅船,到世界上最大的執政黨,在中國共產黨的字典里,“人民”一詞從來都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以馬克思主義戰略家的博大胸襟和深謀遠慮,在治國理政和推動全球治理中牢固樹立戰略意識,在不同場合多次圍繞戰略策略的重要性,戰略和策略的關系,提高戰略思維、堅定戰略自信、強化戰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集中展示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相互疊加背景下,如何更好地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而進行的生動實踐與理論探索;對于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
在黨組織的關懷下,我有幸參加了區委組織部組織的入黨積極分子培訓班。為期一周的學習,學習形式多樣,課程內容豐富,各位專家的講解細致精彩,對于我加深對黨的創新理論的認識、對黨的歷史的深入了解、對中共黨員的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共建網上美好精神家園》一文中指出:網絡玩命是新形勢下社會文明的重要內容,是建設網絡強國的重要領域。截至2021年12月,我國網民規模達10 32億,較2020年12月增長4
剛剛召開的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七次全體會議上討論并通過了黨的十九屆中央委員會向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報告、黨的十九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向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工作報告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