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國是一個漢語詞語,意思是熱愛自己的國家, 以下是為大家整理的關于愛國人士的愛國事跡500字6篇 , 供大家參考選擇。
愛國人士的愛國事跡500字6篇
侯寶璋,字又我,安徽鳳臺人,中國病理學先驅者,醫學教育家,著名愛國民主人士。1920年畢業于齊魯大學醫學院并留校工作。曾留學美國、德國、英國。任齊魯大學醫學院病理學系教授、主任,齊魯大學醫學院代院長;香港大學醫學院病理系教授、主任、代院長;全國政協四屆委員會委員等職。著有《實用病理組織學》、《中國解剖學史》、《中國糖尿病史》、《中國牙醫史》、《中國天花病史》、《瘧疾史》等專著及論文五十余篇。
英國科學家、胚胎生物化學創始人、中國科技史研究專家李約瑟在《中國科學技術史》序言中指出:侯寶璋是本書作者當時在中國巡回研究中國科技史所尊重和倚靠的病理學家、解剖學家和醫學史學家。
1979年版、1999年版《辭海》關于侯寶璋辭條指出:侯寶璋30年代發表了我國第一部《病理組織學圖譜》,在肝臟病與腫瘤研究方面作出了貢獻,提出并證明了華支睪吸蟲寄生與肝癌發生的關系。60年代和英國卡梅倫(roy cameron)教授合著《膽汗性肝硬變》。他對考古學及中國醫學史也有研究,發表有關論述十余篇。
一、石中寶璋 人中騏驥
古代齊魯因杏壇弦歌、稷下先生等的流風余韻,故有蘇轍我生本西南,為學慕齊魯這般感慨;至近代新式教育西風東漸,xx出現了中國最老的大學之一齊魯大學。齊魯大學尤以醫科見長;齊大醫學院培養了中國最早的一批醫生和醫藥學家,侯寶璋是濟濟多士中的杰出代表。幼年侯寶璋的文化啟蒙是私塾先生。侯寶璋少時即心懷桑弧蓬矢,立志做大事。他作別家人,獨自步行至懷遠,索性到當地一所慈善機構:教會辦的民康醫院化驗室幫工學技,一面謀生一面學習。境遇的驅使竟使侯寶璋與醫學結下不解緣,并鄭重選擇了自己一生的醫學生涯。本篇文章來自資料管理下載。侯寶璋卓爾不群的品性和求知若渴的精神,使民康醫院負責人大為感動,決定由醫院留用并保送他入含美學校學習。畢業后又被保送至南京金陵大學預備班。在金陵大學學習期間,侯寶璋因參加學潮與若干同學一起被校方列入開除名單,但校方宣布:若認罪悔過,便可復學。侯寶璋是有不屈不侮、敢作敢當骨氣的;他堅持認為申張正義,維護公理,清白無辜,沒有罪過;寧肯失學也不違心伏罪。因此被校方開除。侯寶璋義無反顧地再一次回到民康醫院化驗室。他白天勤懇工作,深夜發憤自學,朝乾夕惕,夙夜匪懈。1916年由民康醫院借給侯寶璋少量的錢,再一次保送他入學至北平協和醫學校,之后入齊魯大學醫學院學習。被褐懷玉的侯寶璋勤勉奮勵,品學兼優,而生活方面則含辛茹苦,自律簡樸,夏天只有一件背心,晚上洗凈涼干白天穿;冬天也只有一件薄被,別人送來衣物,他概婉言謝絕。1919年5月巴黎和會喪權辱國的消息傳來,侯寶璋如切膚之痛,義憤填膺,5月4日,北京學生集會抗議并游行示威。濟南學生迅速聲援,侯寶璋積極參加了齊魯大學外爭國權,內懲國賊的學生游行示威請愿活動,激情投身五四愛國運動。1920年,侯寶璋以秀出班行的成績和人品畢業于齊魯大學醫學院并留校工作。1931年9•18事變后日本侵略者吞并東北又入侵華北,長城戰爭爆發。侯寶璋迅即組織戰地救護醫療隊,自報奮勇、不顧危險親自奔赴喜峰口等戰區支援軍民抗日工作,救治傷病人員。1937年7•7事變后,侯寶璋隨齊魯大學遷校蓉城,他雖為國民政府教育部特聘教授,但生活甚為清苦;在抗戰困難時期,侯寶璋盡其可能從經濟上幫助困難學生,有時是隱名向困難學生提供學費,是他們得以繼續學業。1938年正為抗日戰爭動蕩和艱苦階段,侯寶璋以公而忘私和獻身醫學的精神親赴貴陽,參加貴陽醫學院籌建并擔任病理學科研教學工作。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東南亞各國相繼淪陷,大批華人子弟背井離鄉,流亡各地。侯寶璋熱心奔走有關慈善機構,負責與教會合作安置了大批青年到大后方就讀。道遠知驥,世偽知賢。侯寶璋為人休聲美譽,守身如玉。老舍初到成都及從美國回北京經香港均住侯寶璋家中;老舍作品在美國出版事宜的信函、匯款,都是從美國寄給香港大學侯寶璋,再由他轉北京老舍收。
二、醫學翹楚 學科巨擘
病理學是研究病因、發病過程及病變本質和規律的科學,是醫學的基礎學科。我國秦漢時期的《黃帝內經》、隋代巢元方的《諸病源候論》、南宋時期宋慈的《洗冤集錄》等對病理學的發展作出了很大貢獻。中醫與西醫病理學兩千多年中按照各自模式發展。近現代科學意義上的病理學在中國的發軔肇始于西醫學的東漸西被。1934年,侯寶璋著由中華醫學會編譯部出版的《實用病理組織學》是中國病理學的肇端之作,是近現代科學意義上中國病理學的嚆矢。由r. w. raven主編癌百科全書二卷中肝癌病理學一章為侯寶璋專著;他與英國肝病理學權威cameron教授合著《病理學專論》系列的《膽汁性肝硬變》專著于1961年在倫敦出版。侯寶璋對中華分支睪吸蟲與二級膽管性肝癌關系研究、肝汁性肝硬變研究、絨毛膜癌研究、鼻咽癌研究、黑熱病研究及中國醫學史研究等都有重要的學術貢獻。1941年,侯寶璋發現一例來自山區的黑熱病患兒,便兩次在暑期翻山越嶺,路遠迢迢到四川西北部地區實地調查,研究黑熱病傳染媒介白蛉子的分布和利什曼原蟲感染流行病學。在抗日戰爭極端困難條件下,侯寶璋以堅持開展科學研究的執著精神,為齊魯大學醫學院倡導學術風氣做出了榜樣。他的研究成果見諸美、英、日本等病理學雜志。侯寶璋的學術成就使他在國際病理學界享有盛名和聲譽。1948年,侯寶璋接受英國政府教育部聘請出任香港大學二戰結束復校后第一任中國籍的病理學教授兼病理學系主任;1958年他被選為倫敦腫瘤學會第七屆委員會執行委員;1960年當選東京第二屆國際防癌會議主席團成員;1961年香港大學授予他榮譽科學博士學位,他被推薦為英國皇家學會病理學會終身委員;他是美國病理學會會員;香港當局醫務部病理學顧問。1963年1月26日,從香港回到北京的侯寶璋出席全國科學技術協會舉辦的春節聯歡晚會,受到了劉少奇、鄧小平、董必武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接見;國家主席劉少奇首先與侯寶璋親切握手致意。一同受到接見的其他著名科學家還有竺可楨、吳有訓、華羅庚、錢三強、錢學森、鄧稼先、黃家駟等。1964年12月27日,毛澤東、劉少奇、周恩來、朱德、鄧小平、宋慶齡等親切接見了侯寶璋等出席全國政協第四屆全國委員會第一次全體會議的各位委員。1967年,侯寶璋逝世后,cancer癌雜志、英國醫學雜志(brit. med. j.)等均在顯著位置發表了悼念文章。
三、學貫中西 一代宗工
爾將識真理,真理必釋爾;齊魯雄藩泱泱大風,汲外存中,灌輸新知發揚科學,為國造英雄,齊大校訓校歌營造了那個時代齊大醫學院黌門學人科學救國的精神和為國成才立業的氛圍。1921年齊魯大學成立醫學編譯部,醫學院各科教授、主任兼編譯委員會委員。剛畢業留校工作一年的侯寶璋嶄露頭角,作為青年教師中佼佼者參加了醫學編譯部工作;是年4月齊大醫學院創辦《齊魯醫刊》,侯寶璋兼任編輯。該刊是現代醫學的淵藪和《中華醫學雜志》的前身,聲迄四海,影響甚大。1926年,侯寶璋赴任美國芝加哥大學留學,繼之赴德國柏林大學留學,在ludwig pick教授指導下進行病理學的深造和研究;1932年齊大學報改版更名為《齊大季刊》,侯寶璋兼任編輯委員會委員,為六編委之一;1934年,侯寶璋獲羅氏基金資助赴倫敦大學熱帶病研究所留學并進行研究工作。回國后任齊魯大學醫學院病理學系教授、主任。1946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后,他接到美國國務院的邀請,赴美國講學;1947年又應英國文化委員會的邀請,赴英國講學。侯寶璋還是一位杰出的國學學者,尤其對中國醫學史研究前無古人,自成一家。開西醫學之風后,能用現代醫學病理學科學觀研究中國醫史著述斐然的學者,惟侯寶璋斗南一人。他醫史研究的一項工作是在卷帙浩繁的歷代文獻典籍中搜尋有關疾病的記載和描述,黃卷青燈,博觀經典,進而用現代醫學作出科學結論。如《為司馬相如的病下一診斷(中國糖尿病史)》(1942),侯寶璋研究了文獻記載的西漢辭賦家司馬相如的病狀,認為司馬相如身患糖尿病。他還把歷代著名詩人描寫瘧疾病狀的詩輯錄成冊,獨辟先河,開物成務。侯寶璋有關中國醫學史研究的論文和《實用病理組織學》專著現珍藏陳列于香港醫學博物館展覽廳、xx大學博物館第二展廳等處。侯寶璋是一位文理貫通、博學多才的病理學家和醫學教育家。他與齊魯大學文學院諸教授時相過從,攀今覽古,成金蘭之契,如老舍、顧頡剛、錢穆、吳金鼎,商承祚等。他善于以醫學切磋文學藝術,又以文化研究醫學。科學與藝術的相互鑒借和溝通使侯寶璋還與關山月、黎雄才、趙望云等成為笙磐同音、心照神交,彼此汲取精神創作營養的契友。關山月曾在《羊城晚報》撰文道:侯寶璋教授善于從畫面構思和筆法上提出獨到的見解,而使畫家從中獲益良多。1986年,關山月為侯老逝世二十周年賦詩一首,懷念侯寶璋教授:亂世逢知己,蓉城誼最親。多才為世重,濡沫見情真。博學兼迷畫,崇文更愛人。春晴思故舊,聞笛倍傷神。吟詩思人,茲情茲意,可見侯寶璋的博學多才、崇文愛人不僅在醫學界,而且在文化界所確立的地位。侯寶璋以經師人師、道業出眾聞名。他善于把博學、慎思、審問、明辨、篤行的教育思想精湛地融會于教學之中,而俾眾受用終生。他精通中國古典文學,就某種復雜的病理理論和現象,他可以駕輕就熟地用一、二句諺語、典故加以精辟概括,畫龍點睛,揭示真諦,使學生豁然開朗,觸類旁通,深為師生稱道。在抗日戰爭時期的成都華西壩,南京金陵大學、金陵女子文理學院(金女大)、齊魯大學以及燕京大學集聚同一校園上課。一天下課前一二分鐘,侯寶璋忽來興致,笑對學生說:我有一聯,請君試對,上聯為:金男大,金女大,男大當婚,女大當嫁,齊大非偶。學生們擊節稱賞,凝思默慮。此事被《新民報》記者披露公開征對,便有幾則應征聯相對。校名聯諸類俯拾即是,病理學家侯寶璋深厚文化功力略見一斑。
四、如珪如璋 赤心報國
1937年蘆溝橋事變后抗日戰爭全面爆發。齊大醫學院及齊魯醫院在當時國內規模可觀;各學院教授工作、生活條件優越,安居樂業。校方就是否遷校問題舉棋不定。齊大董事長孔祥熙主張:為了國家利益和抗日大局,也為齊魯大學的榮譽,齊大應遷校四川。當時包括侯寶璋在內的齊大醫學院諸位教授已接到有關醫院、大學的邀請,或留守濟南,不隨學校入川。大搬遷,蜀道難,教學科研醫療生活條件毫無保障地遷徙辦學將何等艱辛。侯寶璋卻毅然決然地在抗日戰爭那極端艱難困苦的非常時期與齊魯大學同在。他負責組織齊大醫學院師生和重要設備儀器標本的轉移工作,與大家患難與共、同甘共苦。威望素著、令聞嘉譽的侯寶璋對齊大醫學院師生確實起到了穩定、凝聚人心的中流砥柱作用,他作為著名教授入川也對齊大醫學院的學術地位起到了維護和加強的作用。抗日戰爭勝利后,侯寶璋應邀赴美國、英國講學。美國及臺灣學術機構和大學向他發出了聘請,但他均未應允,他選擇了香港大學。1949年10月1日,中國四萬萬五千萬同胞從此站立起來,侯寶璋歡欣鼓舞,他心系北京。1952年,侯寶璋將次子侯健存由香港大學送回內地工作,參加祖國社會主義醫學衛生建設事業。1955年,侯寶璋組織香港大學英籍教授代表團訪問了北京,受到了周恩來總理的親切接見。1957年,侯寶璋第二次到北京參加了第一屆中華全國病理學會成立大會和中華醫學會年會,并作學術報告。翌年,經侯寶璋安排促成國際著名病理學家、腫瘤病理學權威韋禮士教授(prof. r. a. willis)訪華。在1960年前后,應國家衛生部和中華醫學會的邀請,侯寶璋第三次赴內地進行病理學學術合作與交流活動。1962年,正值國家暫時困難時期,侯寶璋由英國管轄地區香港回到社會主義祖國北京。本篇文章來自資料管理下載。為了排除敵對勢力的阻撓和臺灣特務的加害,絕對保證侯寶璋的生命安全,周恩來總理親自作了縝密周到的安排;侯健存從英國回國協助;由新華社香港分社和內地專人負責。侯氏父子是在夜間由海路護送至澳門,并得到澳門知名人士馬萬祺等親自臂助,經拱北海關進入內地。在侯寶璋未安全順利進入內地前,新華社香港分社將周恩來總理已親自簽署的任命侯寶璋為北京中國醫科大學副校長的電稿暫作保密。侯寶璋的歸來對海外僑胞和國際醫學界產生了積極的作用和廣泛的影響。侯寶璋抵廣州后受到陶鑄、張治中等熱烈歡迎和接待。他在接受《人民日報》、《光明日報》、新華通訊社記者采訪時表示要將余生貢獻給祖國。回到北京后,周恩來、鄧穎超接見了侯寶璋及家人,并在中南海西花廳設家宴款待。陳毅、童小鵬、費彝民在座。周恩來尊稱侯寶璋為侯老;總理說:侯老,對你們在這個困難時期回來,我十分飲佩!我們閉關自守多年,對外面科技發展、進步很少了解,侯老這次回來可以引進醫學新科技,引進人才。侯寶璋歸來時為我國訂購了一批先進的科研儀器設備,帶回了多年收集的珍貴的實驗標本及數百份圖片資料;他一手建立起了當時國內先進的分子病理學實驗室。侯寶璋參加社會活動中也包括了文學藝術欣賞與收藏。老舍曾為侯寶璋贈詩一首:余錢買字畫,斗室傲云煙;心悅為珍品,神游樂自然。又題道:幼我兄與予有同嗜,余錢輒換字畫,悅心則取,不以真偽年代多自縈繞。侯寶璋對祖國文化遺產愛護備至,竭盡所能,省吃儉用,收藏了大量流散海外的陶瓷、書畫、善本古籍等珍貴文物。他從香港回北京后將其鐘愛之物先后分五批盡贈國家故宮博物院珍藏。傾其有而付出,又傾其有貢獻祖國,這就是侯寶璋這位杰出愛國知識分子貽厥后人的盛德懿范。
愛國人士事跡
李四光
說到中國地質科學的發展和地質科學所取得的成就,就不能不想到著名地質學家李四光。李四光出生于中華民族遭受帝國主義、封建主義雙重壓迫而處于內憂外患、災難深重的年代。為了民族振興和國家強盛,李四光東渡日本、遠去英國求學。求學歸來后,他拒絕外國高薪聘請的優厚待遇,毅然回到祖國。當時,中國地質科學的發展正處于襁褓時期,迫切需要培養大量的專門人才。李四光來到北京大學,協助蔡元培校長教書育人,他一面講授地質學,一面從事科學研究,在此期間培養了一大批優秀的地質科學專門人才。他在古生物學、冰川學和地質力學領域所做的工作,為相關學科的建立和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文天祥
文天祥,(1236——1283)字宋瑞,一字履善,號文山,南宋廬陵(今吉安)人。
南宋末年,朝廷偏安江南,國勢弱小,北方蒙古族于1271年結束了內部爭奪皇位的自相殘殺局面,建立了元朝,接著把侵略矛頭直指南宋。1273年,丞相伯顏統20萬大軍攻下襄、樊,以此為突破口,順江而下,兩年不到,便后臨南宋首都臨安的近郊。蒙古兵所過之處,尸橫遍野,血流成河,農田荒廢,百業凋敝,這是一場空前殘暴的野蠻的侵略戰爭,南宋面臨著亡國滅種的嚴重威脅,文天祥就是在這種形勢下出現的抗擊侵略的偉大民族英雄。
鄧世昌
鄧世昌:“吾輩從軍衛國,早置生死于度外,今日之事,有死而已!”
鄧世昌(1849-1894) 原名永昌,字正卿。廣東番禺人。1867入馬尾船政后學堂駕駛班第一期學習,1874年以優異成績畢業,并被船政大臣沈葆璋獎以五品軍功任命為“琛航”運船幫帶。次年任“海東云”炮艦管帶,時值日本派兵侵犯臺灣,他奉命巡守澎湖、基隆,獲升千總。后調任“振威”炮艦管帶,代理“揚武”快船管駕,獲薦保守備,加都司銜。
關天培
關天培(1781~1841.2.26),鴉片戰爭中抗英名將。字仲因,號滋圃。江蘇山陽(今淮安)人。1803年(清嘉慶八年)中武秀才,授把總。后累升至參將。1826年(清道光六年),清政府初辦漕糧海運,關天培押糧船千余艘平安至天津,旋升副將。次年,擢總兵。1832年春,署理江南提督。1834年調任廣東水師提督。赴任后,踏勘地理形勢,將虎門口的沙角、大角炮臺改為信炮臺;在上橫檔島一線,重建南山炮臺(改名威遠),改建橫檔、鎮遠炮臺,增建永安、鞏固炮臺,控制東西水道;在虎門底,改建大虎山炮臺。
董存瑞
董存瑞(1933-1948)1945年,年輕的民兵董存瑞參加了八路軍,他在激烈的戰斗中逐漸鍛煉成為一個機智勇敢的戰士,并加入了中國共產黨。1948年,在解放隆化的戰斗中,我軍被敵暗堡所阻。董存瑞抱著炸藥包沖到橋下,但找不到炸藥支架,為保證整個戰斗勝利,他毅然手托炸藥包,炸毀了敵人的暗堡,英勇地獻出了自己的生命。
邱少云
邱少云,1952年10月,所在部隊擔負攻擊金化以西“聯合國軍”前哨陣地391高地。為縮短進攻距離,便于突然發起攻擊,11日夜,部隊組織500余人在敵陣地前沿的草叢中潛伏。12日12時左右,美軍盲目發射燃燒彈,其中一發落在他潛伏點附近,草叢立即燃燒起來,火勢迅速蔓延到他身上。邱少云身后就是一條水溝,只要他后退幾步,就勢一翻,就可在泥水里將火苗撲滅。但為了不暴露目標,確保全體潛伏人員的安全和攻擊任務的完成,他放棄自救,咬緊牙關,任憑烈火燒焦頭發和皮肉,堅持30多分鐘,直至壯烈犧牲。實踐了他在入黨申請書中所寫:“為了世界革命,為了戰斗的勝利,我愿意獻出自己的一切!”的鋼鐵誓言。
戰后,所在部隊黨委追認他為中國共產黨黨員,并追授“模范青年團員”稱號。中國人民志愿軍總部給他追記特等功,追授他“一級英雄”稱號。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會議常任委員會追授他“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英雄”稱號和金星獎章、一級國旗勛章。
楊根思
楊根思,1950年10月,參加中國人民志愿軍赴朝作戰。11月,在抗美援朝戰爭第二次戰役分割圍殲咸鏡南道美軍戰斗中,時任志愿軍某部連長的楊根思,奉命帶1個排扼守下碣隅里外圍1071.1高地東南小高嶺,負責切斷美軍南逃退路。29日,號稱“王牌”軍的美軍陸戰第1師開始向小高嶺進攻,猛烈的炮火將大部工事摧毀,他帶領全排迅速搶修工事,做好戰斗準備,待美軍靠近到只有30米時,帶領全排突然射擊,迅猛打退了美軍的第一次進攻。接著,美軍組織2個連的兵力,在8輛坦克的掩護下再次發起進攻,他指揮戰士奮勇沖入敵群,用刺刀、槍托、鐵锨展開拼殺。激戰中,又一批美軍涌上山頂,他親率第7班和第9班正面抗擊,指揮第8班從山腰插向敵后,再次將美軍擊退。美軍遂以空中和地面炮火對小高嶺實施狂轟濫炸,隨后發起集團沖鋒。他率領全排頑強抗擊,以“人在陣地在”的英雄氣概,接連擊退美軍8次進攻。當投完手榴彈,射出最后一顆子彈,陣地上只剩他和兩名傷員時,又有40多名美軍爬近山頂。危急關頭,他抱起僅有的一包炸藥,拉燃導火索,縱身沖向敵群,與爬上陣地的美軍同歸于盡,英勇捐軀。
梁士英
梁士英 ,1948年9月,梁士英參加解放錦州作戰,被派到尖刀連8連2排5班當戰斗組長。10月14日上午,總攻錦州的戰斗打響了。梁士英首先登城,一個人用十幾顆手榴彈擊退了一個連的敵人反撲。在這關鍵時刻,梁士英提起爆破筒,冒著密集的子彈,將拉開導火索的爆破筒塞進碉堡里,正當他轉身離開時,爆破筒又被敵人推了出來。梁士英毫不猶豫地用自己的身軀死死地頂住了就要爆炸的爆破筒。隨著“轟”的一聲巨響,敵堡被炸毀,梁士英壯烈犧牲,年僅26歲。
戰后,師黨委給梁士英追記三大功,授予“特等功臣”光榮稱號。縱隊命名5班為“梁士英班”。錦州市人民政府將錦州西北門改稱“士英門”,將惠安街改稱“士英街”,以永遠紀念這位不朽的英雄,偉大的戰士。
羅盛教
羅盛教,1952年1月2日,中國人民志愿軍某部偵察隊文書羅盛教遇到4個正在滑冰的朝鮮少年。 忽然一個名叫崔瑩的少年壓碎了冰面,跌入8尺多深的冰窟窿里。 羅盛教立刻脫掉棉衣,毫不猶豫地跳進冰窟窿里進行搶救。他冒著零下20攝氏度的嚴寒,探摸了3次才找到了崔瑩。 他竭盡全力用自己的頭將崔瑩頂出水面,這時戰友趕來把崔瑩救了上來。但羅盛教由于嚴寒,體力消耗殆盡,當他被人們救上來時,已經停止了呼吸。時年只有21歲。志愿軍領導機關為了表彰羅盛教用生命救出朝鮮少年的國際主義精神,給他追記特等功,并授予中國人民志愿軍一級模范稱號。團中央追認他為“模范青年團員”。他還榮獲了朝鮮民主主義共和國一級國旗勛章和一級戰士榮譽勛章。
愛國人士事跡150個字
寫愛國人士事跡的范文1
一提到愛國主義,往往會聯想到“轟轟烈烈”、“驚天動地”。古今中外,有多少英雄豪杰,有多少仁人志士,有多少科學偉人,有多少文學巨匠為它而拼搏,為它而奮斗不息!南宋抗金名將岳飛,他牢記母訓“精忠報國”,帶領岳家軍,以“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的豪情壯志,馳騁疆場,擊退敵人的一次次進攻。南宋末年,文天祥奮起衛國,終因寡不敵眾而被俘。他寫下了“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豪邁詩句,表達了他的強烈愛國之情和誓死不屈的決心。再讓我們看一看周圍,無數清潔工人用自己的汗水清洗著環境衛生;無數的白衣天使用自己的愛心呵護著每一位病人;無數甘為人梯的教師用生命哺育著祖國的未來……
我曾在一篇文章上看到過這樣一個故事:在一條人來人往的大街上,有一團紙屑就沃在了那垃圾桶旁邊,過往的人群們紛紛從它身上跨過,……就這樣,它在那里呆了好久好久,直到有一個鄉下的少年來到了這條街,看到了著團紙,第一眼就把它撿了起來……那只是一個簡單而又樸實的一個動作,卻飽含了深刻無比的愛國之情,難道我們這些所謂的現代人就不如一個鄉下少年嗎???
這么多人為我們樹立了愛國主義的榜樣。現在,我國正處于建設社會主義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我們應該怎樣發揚愛國主義精神呢?我們作為在校學生又應該怎樣踐行愛國主義精神呢?我認為,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從生活、學習中的點點滴滴做起。做大事是愛國,做小事同樣也是愛國,因為我們現在只能做小事,事情雖小,但只要有意義那就是愛國的一種體現。故人云:“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河”,只有一件件小事做好,將來才能做好大事。“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
少年興則國興,少年強則國強。我們要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正確認識祖國的歷史和現實,增強愛國的情感和振興祖國的責任感,樹立民族自尊心與自信心;弘揚偉大的中華民族精神,高舉愛國主義旗幟,銳意進取,自強不息,艱苦奮斗,頑強拼搏,真正把愛國之志變成報國之行。今天為振興中華而勤奮學習,明天為創造祖國輝煌未來貢獻自己的力量!
寫愛國人士事跡的范文2
鄧世昌是我國最早的一批海軍軍官中的一個,是清朝北洋艦隊中“致遠”號的艦長。他有強烈的愛國心,常對士兵們說:“人誰無死?但愿我們死得其所,死得值!”1894年,中國和日本之間爆發了甲午戰爭。鄧世昌多次表示,如果在海上和日艦相遇,遇到危險,我就和它同沉大海!
這年9月的一天,日本艦隊突然襲擊中國艦隊。一場海戰打響了。中國擔任指揮的旗艦被擊傷,大旗被擊落。鄧世昌立即下令在自己的艦上升起旗幟,吸引住敵艦。他指揮的致遠號在戰斗中最英勇,前后火炮一齊開火,連連擊中日艦。日艦包圍過來,致遠號受了重傷,開始傾斜,炮彈也打光了。鄧世昌感到最后時刻到了,對部下說:“我們就是死,也要壯出中國海軍的威風。報國的時刻到了!”他下令開足馬力向日艦吉野號沖過去,要和它同歸于盡。這大無畏的氣概把日本人嚇呆了。
不幸,致遠號中了魚雷,船體爆炸,沉入海底。200多名官兵大部分犧牲。鄧世昌曾被部下用救生圈救起,可他見部下都沒有生還,毅然退出救生圈,沉入大海,獻出了生命。
寫愛國人士事跡的范文3
“多少先烈,多少紅色的戰士,忠于祖國,忠于黨。為了人民永遠的幸福,他們的鮮血灑在革命的道路上……”每當哼起這熟悉的旋律,我的眼前就會浮現出一位愛國人士高大的身影,她,就是人人皆知的女中豪杰——江姐。
20__年的暑假,我無意中在電視上看見一部新出的電視劇《江姐》,這個電視劇的劇情十分吸引人,看完后我深受感動……江姐很小的時候就參加了共產黨。她不畏艱險,英勇頑強,為新中國解放事業做出了突出貢獻。為了迎接光明,實現共產主義信仰,她在___統治區重慶秘密組織、開展印制挺進報工作,后因叛徒出賣,被___反動派抓入歌樂山渣滓洞。在獄中她與敵人展開了機智的搏斗。
有一次,___人想從她嘴里得知情報,可她死活就是不說。敵人氣急了,開始對他使用大刑,我的心立刻提到了嗓子眼兒。當敵人用竹簽子扎進了她的手指時,也一根根釘進了我的心里。她們為了新中國的成立舍生忘死。我看著都疼,但她并沒有喊叫一聲,反而卻說:“竹簽子是用竹子做的,但是共產黨人的意志是鋼鐵鑄成的。”這感動人心的話語,也深深的烙印在了我這個新世紀的少年心中。這部電視劇給我的啟發很大,江姐那種強烈的愛國精神深深打動了我,讓我知道了要保衛祖國的道理,明白了“祖國”這個詞的真正含義。
楊靖宇(1905-1940),原名馬尚德,字驥生。1926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年底回確山從事農民運動。1927年4月領導確山農民暴動,5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大革命失敗后,組織確山劉店秋收起義,任當地農民革命軍總指揮。失敗后到開封、洛陽等地從事秘密工作。曾三次被捕入獄,堅貞不屈。1929年春到東北,化名張貫一,任中共撫順特別支部書記。在撫順又兩次入獄,備受日本警察署的嚴刑拷打,始終不承認自己是共產黨員和從事的活動。“九一八”事變后經組織營救出獄,歷任中共哈爾濱市道外區委書記、市委書記、滿洲省委軍
委代理書記。1932年11月派往南滿,到吉林磐石一帶視察。他按照中國工農紅軍的經驗整頓當地游擊隊,組成中國工農紅軍第三十二軍南滿游擊隊,任政委。他團結各路抗日武裝,創建了以罄石縣紅石砬子為中心的游擊根據地。1933年9月任東北人民革命軍第一軍獨立第一師師長兼政委,次年任第一軍軍長兼政委。1936年2月任東北抗日聯軍第一軍軍長兼政委,6月任東北抗日聯軍第一路軍總司令兼政委。面對日偽軍頻繁的“討伐”,他提出“不擊中敵人要害不打”、“對當地人民損害大不打”等原則,采用“敵合我分,敵進我退,乘敵之虛,各個擊破”等戰術,指揮所部與日偽軍作戰數百次,沉重打擊了日偽軍,擴大了游擊根據地。1938年秋,日偽軍連遭打擊后,加緊進行軍事“討伐”,同時懸重賞緝拿楊靖宇。在極端困難的條件下,楊繼續堅持戰斗。1940年1月,所部被日偽軍重兵圍困。他組織部隊分散突圍,自己只身同敵人周旋五晝夜;2月23日在吉林濠江縣三道崴子壯烈犧牲。為紀念他,1946年,東北人民政府將蒙江縣改名為靖宇縣。1958年在吉林省通化市建成“靖宇陵園”。
陳毅(1901~1972年) 久經考驗的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外交家,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創建者和領導者之一,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黨和國家的卓越領導人。字仲弘。四川省樂至縣人。 1919年赴法國勤工儉學。1921年回國。1922年加入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1923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27年在武漢中央軍校擔任政治工作。同年 在南昌起義部隊任第十一軍二十五師七十三團政治指導員。參加領導了湘南起義。陳毅兼資文武,博學多才。有多種軍事、政治論著和詩詞著作,編為《陳毅軍事文選》、《陳毅 詩詞選集》和《陳毅詩稿》等?
毛澤東,字潤之,筆名子任。1893 年12 月26 日生于湖南湘潭韶山沖一個農民家庭。1976 年9 月9 日在北京逝世。中國人民的領袖,馬克思主義者,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戰略家和理論家,中國共產黨、中國人民解放軍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要締造者和領導 人,詩人,書法家。 中國共產黨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1936 ~1976),中國共產黨中央政治局主席(1943 ~1945)和中央委員會主席(1945 ~1976),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主席(1949 ~1954)和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1954 ~1959)。?
聞一多(1899-1946)自幼愛好古典詩詞和美術。1912年考入北京清華學校,喜讀中國古代詩集、詩話、史書、筆記等,1916年開始在《清華周刊》上發表系列讀書筆記,總稱《二月廬漫記》。同時創作舊體詩。1919年五四運動中,積極參加學生運動,被選為清華學生代表,出席在上海召開的全國學生聯合會。1920年4月,發表第一篇白話文《旅客式的學生》。同年9月,發表第一首新詩《西岸》。1921年 11月與梁實秋等人發起成立清華文學社,次年3月,寫成《律詩底研究》,開始系統地研究新詩格律化理論。1922年7月趕美留學。年底出版與梁實秋合著的《冬夜草兒評論》,代表了聞一多早期對新詩的看法。1923年9月出版第一本新詩集《紅燭》,具有唯美傾向。?
1925年5月回國,任北京藝術專科學校教務長。1926年參與創辦《晨報.詩鐫》,發表了著名論文《詩的格律》。1927年任武漢國民革命軍政治部藝術股長。同年秋任南京第四中山大學外文系主任。1928年1月出版第二本詩集《死水》。1928年3月在《新月》雜志列名編輯,次年因觀點不合辭職。1928年秋任國立武漢大學文學院院長兼中文系主任,從此致力于研究中國古典文學。1930年深秋去山東任青島大學文學院院長兼國文系主任。1932年8月回北平任清華大學國文系教授。?
抗日戰爭爆發后,隨校南遷,同學生一起從長沙步行到昆明,此后在西南聯大任教8年,積極投身于抗日運動和反獨裁、爭民主的斗爭。在學術上,他廣泛研究祖國的文化遺產,著有《神話與詩》、《楚辭補校》等專著。1944年加人中國民主同盟。抗戰勝利后出任民盟中央執委,經常參加進步的集會和游行。1946年7月15日在悼念李公樸先生大會上,憤怒斥責國民黨暗殺李公樸的罪行,發表了著名的《最后一次的講演》,當天下午即被國民黨特務殺害。?
李大釗(1889-1927),字守常,河北省樂亭縣人,生于1889年10月29日。1907年考入天津北洋法政專門學校學習政治經濟。1913年冬,李大釗懷著憂國憂民的情懷,東渡日本,考入東京早稻田大學政治本科學習。當日本帝國主義向袁世凱提出滅亡中國的“二十一條”后,他積極參加留日學生總會的愛國斗爭,他起草的《警告全國父老書》的通電迅速傳遍全國,他也因此成為舉國聞名的愛國志士。1916年李大釗回國后,積極參與正在興起的新文化運動。?
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的勝利極大地鼓舞和啟發了李大釗,他先后發表了《法俄革命之比較觀》、《庶民的勝利》和《布爾什維主義的勝利》等文章和演說。他宣稱:“試看將來的環球,必是赤旗的世界!”1919年,他又發表了《新紀元》、《我的馬克思主義觀》、《再論問題與主義》等幾十篇宣傳馬克思主義的文章。?
1920年3月,李大釗在北京大學發起組織馬克思學說研究會。10月,在李大釗發起下,北京共產主義小組建立。?
愛國人士的詩句
導讀:本文是關于詩句大全的文章,如果覺得很不錯,歡迎點評和分享!
1、心事浩茫連廣宇,于無聲處聽驚雷。——魯迅
2、忽聞歌古調,歸思欲沾巾。——杜審言《和晉陵陸丞早春游望》
3、歸來報明主,恢復舊神州。——岳飛
4、忍看朋輩成新鬼,怒向刀叢覓小詩。——魯迅
5、國事如今誰倚仗,衣帶一江而已。——文及翁《賀新郎·西湖》
6、只解沙場為國死,何須馬革裹尸還。——徐錫麟《出塞》
7、器乏雕梁器,材非構廈材。——趙彥昭《奉和元日賜群臣柏葉應制》
8、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唐·杜甫《春望》
9、遺民淚盡胡塵里,南望王師又一年。——陸游《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
10、乘云徑到玉皇家。——劉克莊《木蘭花慢·丁未中秋》
11、從臣皆半醉,天子正無愁。——李商隱《陳后宮》
12、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戌輪臺。——宋·陸游
13、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杜牧
14、賊臣持國柄,殺主滅宇京。——曹操《薤露》
15、列國周齊秦漢楚,贏,都變做了土。——張養浩《山坡羊·驪山懷古》
16、朝市不足問,君臣隨草根。——高適《登百丈峰二首》
17、遺民忍死望恢復,幾處今宵垂淚痕。——陸游《關山月》
18、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楊炯《從軍行》
19、云物不殊鄉國異,教兒且覆掌中杯。——杜甫《小至》
20、昨夜秋風入漢關,朔云邊月滿西山。——嚴武《軍城早秋》
21、夜視太白收光芒,報國欲死無戰場!——陸游
22、拼將十萬頭顱血,須把乾坤力挽回。——秋瑾
23、荊山長號泣血人,忠臣死為刖足鬼。——李白《鞠歌行》
24、試看天塹投鞭渡,不信中原不姓朱!——鄭成功《出師討滿夷自瓜州至金陵》
25、試聽別語慰相思。——辛棄疾《鷓鴣天·送歐陽國瑞入吳中》
26、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返。——《戰國策》
27、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漸淚,恨別鳥驚心。——杜甫
28、愿得此身長報國,何須生入玉門關。——唐·戴叔倫《塞上曲二首》
29、遺民淚盡胡塵里,南望王師又一年。——陸游
30、萬國奔騰,兩宮幽陷,此恨何時雪。——黃中輔《念奴嬌·炎精中否》
31、先國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司馬遷
32、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薦軒轅。——魯迅
33、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
34、燕語如傷舊國春,宮花一落已成塵。——李益《隋宮燕》
35、七國三邊未到憂,十三身襲富平侯。——李商隱《富平少侯》
36、故國且回首,此意莫匆匆。——楊炎正《水調歌頭·把酒對斜日》
37、了卻君王天下事,嬴得生前身后名。——辛棄疾
38、故國三千里,深宮二十年。——張祜《宮詞·故國三千里》
39、千年史冊恥無名,一片丹心報天子。——陸游
40、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薦軒轅。——魯迅《自題小像》
41、多少六朝興廢事,盡入漁樵閑話。——張昪《離亭燕·一帶江山如畫》
42、十二闌干,故國三千里。——王庭筠《鳳棲梧·衰柳疏疏苔滿地》
43、澤國江山入戰圖,生民何計樂樵蘇。——曹松《己亥歲二首·僖宗廣明元年》
44、遙憐故園菊,應傍戰場開。——岑參《行軍九日思長安故園》
45、只解沙場為國死,何須馬革裹尸還!——徐錫麟
46、有誰知?鬢殘,心未死。——陸游《夜游宮》
47、惟有民魂是值得寶貴的,惟有他發揚起來,中國才有真進步。——魯迅
48、愿將腰下劍,直為斬樓蘭。——唐·李白《塞下曲》
49、武侯祠堂常鄰近,一體君臣祭祀同。——杜甫《詠懷古跡五首·其四》
50、中夜四五嘆,常為大國憂。——唐·李白
51、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遠。——屈原《國殤》
52、愁損辭鄉去國人。——朱敦儒《采桑子·彭浪磯》
53、南渡君臣輕社稷,中原父老望旌旗。——趙孟頫《岳鄂王墓》
54、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杜甫
55、故國三千里,深宮二十年。——張祜《宮詞·故國三千里》
56、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破陣子》
57、暖風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林升《題臨安邸》
58、詩稱國手徒為爾,命壓人頭不奈何。——白居易《醉贈劉二十八使君》
59、地下千年骨,誰為輔佐臣。——戎昱《詠史》
60、形勝三分國,波流萬世功。——潘大臨《江間作四首·其三》
61、身既死兮神以靈,子魂魄兮為鬼雄——《國殤》戰國.楚.屈原
62、寧不知傾城與傾國。——李延年《北方有佳人》
63、婿為燕國王,身被詔獄加。——李白《秦女休行》
64、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
65、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王勃《滕王閣序》
66、胸中有誓深于海,肯使神州竟陸沉。——宋·鄭思肖《二礪》
67、窮年憂黎元,嘆息腸內熱——唐·杜甫《自京赴奉先詠懷五百字》
愛國主義是干百年來鞏固起來的對祖國的一種深厚感情。熱愛故土和祖國的大好河山是愛國主義的重要內容,它是一個民族、國家全體公民的一種神圣美好的心理情感,蘊藏于每個公民的感情世界之中。今天小編在這給大家整理了愛國人士的英雄事跡,接下來隨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愛國人士的英雄事跡1
1935年9月,錢學森進入麻省理工學院學習,學習成績一直名列前茅。 在畢業后的實習期間,錢學森充分地感覺到作為弱國國民的辛酸。當時的中
國,在歷經了百余年的貧弱之后,中國人在國外留學,被歐美列強國家的人 極端的輕蔑,中國人飽受美國人的歧視。
1936年10月,錢學森進人美國加州理工學院學習,成為美國籍匈牙利 人科學家馮?卡門的得意弟子。師生二人在長期的教學過程和科研研究中,
彼此磨合,留下了深厚的友誼。當時的馮?卡門先生是剛剛興起的航空科學 中的頂尖科學家,是動力學上的教授。初次和錢學森見面的馮?卡門對這位
儀表莊重的年輕人倍加贊許。他提出了很多問題,不過都被才思敏捷的錢學 森回答出來。之后的幾年中,錢學森先后獲得了數學博士學位、航空工程碩
士學位、航空博士等學位,并成為古根海姆航空實驗室火箭研究小組的主要 成員之一。
40年代初,錢學森和另一個航空科學家馬林納合力發表了重要的研究 報告《遠程火箭評論與初步分析》,這一論文成為美國研制對地導彈和探空
火箭的理論基礎。此外,錢學森還 參加了美國核武器研制的“哈拉曼工程”。
1945年到1947年,第二次世界大戰戰火停息后,國內解放戰爭也在節 節勝利,錢學森先生意識到民族解放、復興在即,他決定要回國投身到祖國
的建設中,但是歸國路途確實是想象不到的坎坷和艱難。
1950年,因為懷疑錢學森是美國共產黨員,美國取消了他參加機密研 究機構的資格。錢學森以此為契機,用回國探親這個理由準備回到闊別許久
的祖國。正當他要動身的時候,卻被美國移民當局扣押,幸好被同事以一萬五千元美金保釋出來。但此后,美國屢次阻擾他回國,錢學森遭到了美國當局長達五年的扣留和迫害。
據錢學森晚年時候的講述,在美國羈絆的五年中,他時刻不忘回國,每 一天都在準備著行李。由于美國政府的刻意壓制,家中的生活條件很差,還
要經常搬家。好在妻子蔣英賢良淑德,撫慰了他那寂寥無助的心。妻子蔣英 毅然辭退家中所有的女傭,一個人包攬了家中所有的家務活。
愛國人士的英雄事跡2
清華大學鄒圣蘭同學:我是湖南人,新聞與傳播學院大四的學生,我打算今年畢業之后去西藏做村官。
至于為什么去西藏當村官而不是當記者,我想起您去年給浙大14位同學的那封封回信中說的話。您說,在中國不懂農村就不會真正懂國情。對大學生來說,無論將來從事什么工作,了解農村都是不可或缺的一課。因父親在機關工作,所以我一直是從小城鎮長大的,而且從小都只專注于學習,對農村的情況了解甚少。我覺得如果不補上這一課,我一輩子也不可能真正成為人民的記者,所以當我得知西藏大學生村官的報名通知后,我打消了留在京城當記者的念頭,打算扎根西藏,在那邊踏踏實實地干上幾年,甚至幾十年,直到和藏族同胞打成一片。
愛國人士的英雄事跡3
在波蘭首都華沙維斯杜拉河畔,有座人身魚尾的美人魚雕塑。她一手緊握盾牌,一手高舉利劍,顯示了無比的英雄氣概。其中,有個與她有關的美麗動人傳說。
從前,華沙有位姑娘,在敵人侵略波蘭時,她被敵人抓走后逃跑了。當她逃到河畔時無路可走了,就跳進河里,化為一條金色的鯉魚,鉆入河底。
后來,外國侵略者又一次侵略波蘭,這位魚姑娘帶領大批化作人身的鯉魚,離開水面。她們手拿盾牌,揮舞利劍,和侵略者進行了生死搏斗,終于打敗了侵略者。波蘭人民為了永久紀念她,為她建立了這座美人魚塑像。
愛國人士的英雄事跡4
1925年考入哈爾濱許公工業學校。同年“五卅”運動中,積極開展募捐、抵制日貨等活動。
同年夏加入中國共產黨。曾因參加反帝愛國斗爭,被校方以“不守校規”之名開除學籍。同年11月,赴廣州考入黃埔軍校。1926年3月,蔣介石制造“中山艦事件”后,曾積極參與抗議活動和營救被捕的中共黨員。同年夏到哈爾濱,領導進步青年進行革命斗爭。1926年底至1930年4月,曾2次被捕,在獄中受盡酷刑,始終堅貞不屈。1931年“九一八”事變后,經營救出獄。1932年初,負責中共滿洲省委軍委工作。曾與楊靖宇等到工廠、學校宣傳抗日,組織工人、學生參加抗日義勇軍。1933年10月,任珠河反日游擊隊隊長。1934年2月后,歷任東北反日聯合軍司令、反日游擊隊哈東支隊司令、東北人民革命軍第三軍軍長等職。在東北地區早期抗日戰爭中,英勇頑強,作出了重大貢獻。
1942年2月12日,率部襲擊梧桐警察分駐所,戰斗中,為內奸打傷,昏迷中被敵逮捕,后英勇犧牲。時年34歲。
愛國人士的英雄事跡5
上了小學一年級之后,在陳老師的指導下我讀了好多的故事,有芭比公主、小紅帽的童話故事,有阿凡提的民間故事,還有抗日英雄的故事。其中我最難忘的是抗日小英雄海娃的故事,我十分敬佩小英雄海娃,媽媽說:“有了小英雄故事的陪伴,我會成長得更快更好。”
一年級上學期,我參加我們班上講故事的海選,我就講了《海娃智送雞毛信》的故事,后來陳老師還讓我代表我們一(1)班在學校的入隊儀式上給整個一年級的同學講了這個故事。那一天,我大大方方地走上了學校的舞臺,繪聲繪色地給同學們講了海娃機智勇敢地把一封重要的雞毛信送給八路軍的故事。當我講到海娃開動腦筋把信綁到領頭羊的大尾巴下面的時候,我感覺同學們都聽得很認真。當我講到海娃兩次從敵人那兒逃了出來,并且有意帶錯路,最后讓八路軍消滅了日本鬼子時,我感到同學們都和我一樣很高興。
媽媽知道我很喜歡海娃,就問我,你覺得海娃身上有哪些優點呢?我仔細想想,回答說:“海娃勇敢、聰明、不怕困難。”媽媽說很對。媽媽說那你還要想一想,你該向海娃學習什么?
對呀,我向海娃學點什么呢?對的,我要學習海娃的勇敢,我因為膽小,上次春游去恐龍館,我就沒敢進去,后來好不容易大著膽子進去了一半就又跑了回去,看到同學們開開心心地進去,開開心心地出來,說著里面好玩的東西,我羨慕得不得了。下次,我一定要勇敢地進去,要學習海娃的勇敢,這樣我才能了解更多的恐龍知識。
還有我平時在學習上遇到了困難,有了題不太會做了,還有什么事情做不好,就容易著急,而且恨不得爸爸媽媽老師快來幫我。媽媽對我說,這樣不好。我要向海娃學習,不怕困難,以后要自己開動小腦筋多想辦法,不能急躁,遇到困難時不要總想著依靠別人,海娃在那么危險的時候可都是自己想辦法動腦筋的。
海娃是個小孩,但是在我心中他可是個大大的英雄,也是我成長的好伙伴。我一定會好好向他學習,天天進步。
愛國人士的英雄事跡6
漢尼拔是北非古國伽太基著名軍事家,一直以來被西方稱為”戰略之父”。
公元前218年,羅馬帝國兵分兩路進攻伽太基,漢尼拔奉命粉碎羅馬帝國的進攻。然而,他帶領的部隊只剩下了三萬多人,四十頭大象在翻越阿爾卑斯山脈時,不適應環境而死,只剩下一頭,部隊戰斗力大大削弱。
面對低迷的士氣,漢尼拔激昂地對著自己的士兵,鼓舞道:“羅馬帝國就在眼前,我們長途跋涉,撇妻棄子,遠離自己的國家,為的就是今天。我們要擊垮羅馬帝國,讓我們的父母、我們的妻子、我們的子女受到安全的保護,我們要努力,不要讓他們失望,他們都在萬里之外等待我們戰勝羅馬帝國的消息!現在,向羅馬帝國前進!”
漢尼拔以后方親人們的期待,激起將士們內心的保家衛國的豪情,士兵們的士氣高漲起來,一舉擊敗了進攻的羅馬軍隊,殲滅羅馬軍隊1萬5千人。此戰過后,意大利北部的許多部落都主動地來加盟漢尼拔的軍隊,由此漢尼拔軍勢大振。
推薦訪問: 愛國人士 愛國 事跡上一篇:班主任以身作則的例子范文三篇
下一篇:一年級學生入隊前教育集合3篇
在偉大祖國73華誕之際,我參加了單位組織的“光影鑄魂”主題黨日活動,集中觀看了抗美援朝題材影片《長津湖》,再一次重溫這段悲壯歷史,再一次深刻感悟偉大抗美援朝精神。1950年10月,新中國剛剛成立一年,
根據省局黨組《關于舉辦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讀書班的通知》要求,我中心通過專題學習、專題研討以及交流分享等形式,系統的對《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進行了深入的學習與交流,下面我就來談一談我個人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是在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相互疊加的大背景下,對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治國理政重大戰略部署、重大理論創造、重大思想引領的系統呈現。它生動記錄了新一代黨中央領導集體統籌兩個
《真抓實干做好新發展階段“三農工作”》是《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中的文章,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在2020年12月28日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的集體學習時的講話。文章指出,我常講,領導干部要胸懷黨和國家工作大
在《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從嘉興南湖中駛出的小小紅船,到世界上最大的執政黨,在中國共產黨的字典里,“人民”一詞從來都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以馬克思主義戰略家的博大胸襟和深謀遠慮,在治國理政和推動全球治理中牢固樹立戰略意識,在不同場合多次圍繞戰略策略的重要性,戰略和策略的關系,提高戰略思維、堅定戰略自信、強化戰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集中展示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相互疊加背景下,如何更好地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而進行的生動實踐與理論探索;對于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
在黨組織的關懷下,我有幸參加了區委組織部組織的入黨積極分子培訓班。為期一周的學習,學習形式多樣,課程內容豐富,各位專家的講解細致精彩,對于我加深對黨的創新理論的認識、對黨的歷史的深入了解、對中共黨員的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共建網上美好精神家園》一文中指出:網絡玩命是新形勢下社會文明的重要內容,是建設網絡強國的重要領域。截至2021年12月,我國網民規模達10 32億,較2020年12月增長4
剛剛召開的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七次全體會議上討論并通過了黨的十九屆中央委員會向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報告、黨的十九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向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工作報告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