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科(subject)包含兩種涵義:一是作為知識的“學科”,二是圍繞這些“學科”而建立起來的組織。一般認為,可以從三個不同的角度來闡述學科的涵義:從創造知識和科學研究的角度來看,學科是一種學術的分類,指一定科學領域或一門科學的分支,是相對獨立, 以下是為大家整理的關于如何豐富學科教學知識3篇 , 供大家參考選擇。
如何豐富學科教學知識3篇
如何在美術教學中進行跨學科教學作者:李偉旭來源:《中學課程輔導·教師教育(中)》2015年第07期
????????【摘要】 ;在現今中小學生中普遍存在這一現象,孩子們都有著很高的繪畫表現技巧,可是在作品的創造力上卻差強人意,這一現象存在的根本原因在于,過分的崇尚分科教學,學生的思維模式的單一,墨守成規,影響了學生發散思維能力的培養,從而導致了創造力低下。但是分科教學作為現今主要的教學形式,它有著不可替代的優勢。那么,我們如何在保留這種優勢的前提下,尋求一種可以改變形象學生創造力的方法呢?答案是——在美術教學中進行跨學科教學。
????????【關鍵詞】 ;跨學科 美術 教學
????????【中圖分類號】 ;G633.955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 ; ; ; ; ; ; ;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5)07-047-02
????????一、問題
????????隨著社會的發展,時代的進步。社會對于人才的輸出要求更趨向于人才的綜合能力,但現今國內畢業生在綜合能力上比之發達國家的同齡人存在著一定的差距。突出表現在:理論知識豐富,卻不能靈活應用,思維模式單一,不懂變通,無法學以致用。其實這種現象在中學生中非常普遍。審視美術學科中學生缺少的“變通”主要是表現在創造力上,對于繪畫作品而言,創造力永遠要凌駕于技法上??墒?,現在的中學生雖然繪畫技法高超,但是美術作品卻僅限于臨摹,幾乎沒有任何創新。其創造力水平還不及小學生。并且這種創造力會在一定學業階段中隨著年齡變化呈現負增長。那么,導致這一現象的原因是什么呢?
????????二、分析原因
????????導致以上問題的根本原因,主要來自于分科教學,它作為現今主導的教學形式,確實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學生對于知識的理解更加的直接、深入,單科理論的學習更加便于理解。但這種過分強調分科的學習勢必導致學生的思維也變得“分科”。它的弊端表現在:1.教學形式單一導致學習興趣下降。2.課程界限過于明確,不利于知識遷移。3.學生單科的思維模式成主導,不易于發散思維和創造力的培養。那么,如何做到既能豐富理論知識,又能使得學生的思維不受“分科”的影響呢?近期熱議的“綜合教學”可以給我們提供一些線索,它主要是指:在分科教學的基礎上,將各個科目間有邏輯、有聯系、能重合的內容綜合到某一科目中。使它不在是單一的某一學科,而是運用綜合科目的思維去分析、理解、學習某一學科的知識。以美術科目為例它的優勢在于:1、沖破了原有學科界限,打通了一些學科間邊緣知識的盲點,有利于學生整體性、全面性的美術認知;有利于學生綜合應用能力及創新能力的培養,促進學生學習方法的改變。2、能使原先分隔互不相關的學科有更多地聯系,學科間有更多地相互配合,增進了解,有利于綜合型人才的培養。3、能更有效地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增強對社會美、文學美、自然美、音樂美的體驗與感悟。4、能挖掘更多的發生在學生身邊的美術題材、有利于創造力的培養。
如何理解小學科學的跨學科教學
一、跨學科主題教學的基本理念
1 .關于教學背景信息高速公路上的生活,將包括學生在指定和自選中對自己學習的解釋。綜合性的教學經歷將為所有學生提供平等的教育機會。
2 .學生學習的重點應放在尋求不同研究領域內容之間的關系,并據此理解事物的含義。不僅要關注當地的、地區的和州范圍的具有重要意義的問題,還要關注全球的重要問題。
3 .教育主要采用基于探究的方法,這要求學生提出問題,并通過研究和多樣化資源的使用來發展自己的思維技能。
二、跨學科教學的優點
1 、為學生提供主動學習的機會。
2、使學生有目的地參與到學習中。
3、學生的參與水平提高了,學習興趣被激發出來。
4、將所學知識有機整合起來,更利于記憶和利用。
5、可以適應學生的個體差異,使他們從多個角度學習知識。
6、能從學校、地區以及地區之外,獲得支持及所需的資源。 能增強教師的職業滿意感、促進同事關系。
如何撰寫學科教學計劃
一、學科教學計劃包含的內容:
1.課標對本學段的要求 2.本冊教學目標3.教材分析4、學情分析5、教與學具體措施6、新教育實施7、教學進度安排。
(為了把新教育實驗工作與教師日常教學工作融為一體,不搞兩張皮,經學校研究決定,把新教育實驗工作計劃統籌到到學科教學計劃中,故增加了“第六項:新教育實施”一塊內容)
二、每項內容的具體要求
1、深入學習學科課程標準,掌握課程標準對本學段在目標、內容、評價、實施建議等方面的要求,經過提煉總結,撰寫到計劃中。
2、本冊教學目標在“教師用書”中都有,可用條文式寫出知識技能、過程方法、情感態度等方面要達到的目標(三維目標)。
3、教材分析是對整冊教材進行簡明扼要的分析。教師要通過通讀全冊教材和教師用書,掌握本冊教材的教學內容有哪些?其地位與作用如何?要搞清全冊教材的知識體系和編寫意圖是什么?各單元之間有何聯系?教材的重點、難點和能力培養側重點是什么等,教師要通過提煉總結,撰寫到計劃中。
4、學科教學計劃中的“學情分析”主要分析學生的知識基礎(如:學習成績分布、平均分、優秀率、及格率)、學習風氣(如學習態度、學習習慣)、能力水平(如理解能力、接受能力、學習方法)和學生人數及男女生比例等,應該與班主任計劃中的“學生情況分析”側重點有所不同。
5、教與學措施要具體、實際,絕不泛泛而談。一般應包括教師如何改進教法和學法,如何應用先進的教學手段,如何根據學生的不同情況進行分類推進,強化后進生的轉化,調動全班學生的積極性。提出備課、上課、批改作業、輔導、考查學生學業成績等有哪些措施?在幫助優秀生更上一層樓、幫助學習困難生上新臺階方面有哪些打算?等等。
6、教學進度要根據教師用書的總體安排,結合學生實際進行恰當的分配處理,并排出進度表。一般以周為單位安排,進度表內容應包含周次、教學內容安排、課時數、備注等欄目,每周的課時數要符合課程方案要求。
三、打印格式要求:
1.頁面:A4紙,左邊距3.17厘米,右邊距2.5厘米,上2.5厘米,下2.5厘米。
2、封面:(1)內容:××學年度××學期××年級下冊××教學計劃、教師姓名、學校、時間 (2)字體字號:黑體、小一
3、正文字體字號: 宋體、小四號字、1.5倍行間距.
4、左側裝訂。
四、說明:
1、輔助教學計劃:學科輔導計劃(僅限語、數、英三科)、作文計劃(語文科)、班隊計劃(班主任),參照上述要求制定,可根據計劃特點做適當調整。
2、在語文教學計劃“新教育實施”中,要涉及師生共寫隨筆、構筑理想課堂、培養卓越口才,晨誦午讀暮省等內容、目標、實施辦法、措施等。在班隊計劃“新教育實施”中,要涉及每月一事主題活動、締造完美教室、營造書香校園、建設數碼社區等內容、目標、實施辦法、措施等。其他學科在“新教育實施”中要涉及構筑理想課堂、培養卓越課程、師生共寫隨筆等內容、目標、實施辦法、措施等。在進度安排表中每周要體現新教育實施的具體任務內容。
6、各項計劃一般要于正式開學一周內撰寫完畢。
推薦訪問: 學科教學 通用 知識上一篇:英語學科教學知識【4篇】
下一篇:小學生讀黨史故事范文(精選4篇)
在偉大祖國73華誕之際,我參加了單位組織的“光影鑄魂”主題黨日活動,集中觀看了抗美援朝題材影片《長津湖》,再一次重溫這段悲壯歷史,再一次深刻感悟偉大抗美援朝精神。1950年10月,新中國剛剛成立一年,
根據省局黨組《關于舉辦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讀書班的通知》要求,我中心通過專題學習、專題研討以及交流分享等形式,系統的對《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進行了深入的學習與交流,下面我就來談一談我個人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是在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相互疊加的大背景下,對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治國理政重大戰略部署、重大理論創造、重大思想引領的系統呈現。它生動記錄了新一代黨中央領導集體統籌兩個
《真抓實干做好新發展階段“三農工作”》是《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中的文章,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在2020年12月28日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的集體學習時的講話。文章指出,我常講,領導干部要胸懷黨和國家工作大
在《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從嘉興南湖中駛出的小小紅船,到世界上最大的執政黨,在中國共產黨的字典里,“人民”一詞從來都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以馬克思主義戰略家的博大胸襟和深謀遠慮,在治國理政和推動全球治理中牢固樹立戰略意識,在不同場合多次圍繞戰略策略的重要性,戰略和策略的關系,提高戰略思維、堅定戰略自信、強化戰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集中展示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相互疊加背景下,如何更好地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而進行的生動實踐與理論探索;對于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
在黨組織的關懷下,我有幸參加了區委組織部組織的入黨積極分子培訓班。為期一周的學習,學習形式多樣,課程內容豐富,各位專家的講解細致精彩,對于我加深對黨的創新理論的認識、對黨的歷史的深入了解、對中共黨員的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四卷《共建網上美好精神家園》一文中指出:網絡玩命是新形勢下社會文明的重要內容,是建設網絡強國的重要領域。截至2021年12月,我國網民規模達10 32億,較2020年12月增長4
剛剛召開的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七次全體會議上討論并通過了黨的十九屆中央委員會向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報告、黨的十九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向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工作報告和《